社会新闻报道(精选12篇)
社会新闻报道 篇1
多年来, 社会新闻成了都市类报纸“以弱战强、以小搏大”占领市场的杀手锏。细数那些有影响的都市报, 无一不是在社会新闻上做足了文章, 从而赢得了读者, 占领了市场。对于新时期的党报来讲, 社会新闻的巨大价值同样不容低估, 它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者市场的重要武器, 也是党报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 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形式。因此, 党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强做大社会新闻, 不仅是读者的阅读要求, 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笔者认为, 党报的社会新闻不仅要吸引眼球, 更要引导社会舆论;不仅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 更要引导读者思考什么, 由小见大、由表及里, 把社会新闻引向更深更广的层面, 从而担起主流媒体弘扬社会正义、倡导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以小见大:从寻常新闻中挖掘不寻常新闻
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要想既吸引读者又充分发挥影响力与公信力, 必须善于以小见大, 以独特的视角从一样的事件中挖掘出不一样的新闻, 做出不一样的深度, 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社会效果。
2005年4月5日, 《深圳特区报》徐华工作室接到了一条读者报料:资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爱心歌手丛飞身患重病却无钱治疗, 希望能有好心人向他伸出援手。这条读者报料从表面看, 不过是一条颇为常见的信息:希望有好心人向遇到困难的歌手丛飞伸出援手, 捐钱帮他治病。可以说, 这类的求助电话, 是媒体每天最为常见的电话, 做不出什么太大的新闻。然而, 当我们对这条报料进行了一番深入仔细的分析后, 很快从中发现了不寻常的东西:一个收入颇高并长期资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歌手, 为什么会在自己身患重病时无钱治疗?他资助过的那些孩子对此又是个怎样的态度?
带着这些思考, 我们走近了报料人韦先生, 走近了歌手丛飞及其家人, 也走近了在丛飞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几位大学毕业生和正在就读的贫困学生。随着采访的深入, 我们的心渐渐地由感动变成了震撼:有着“广东省优秀歌唱家”称号的爱心大使丛飞,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用自己的演出收入供养着贫困山区的一百多名孩子读书, 花掉了他三百多万元的全部积蓄, 甚至在“非典”时期没有演出收入的情况下借钱继续为这些孩子交纳学费!为了这些与他非亲非故的贫困学童, 他倾其所有, 积劳成疾, 长时间便血、吐血却拿不出钱来住院救治, 而个别用丛飞血汗钱读完大学的贫困生面对恩人的困境却视若无睹, 表现出的自私与冷漠同样令人震撼。美与丑的强烈反差在那一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5年4月12日, 《深圳特区报》的社会新闻版块《鹏城今版》以整版的篇幅刊出了长篇特写《有点伤心, 但不后悔》。这篇通讯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被称为爱心大使的慈善歌手丛飞, 10年来一直在陆续捐助贵州、四川、湖南、山东等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至今还供128名贫困生读书。为了使这些孩子完成学业, 他拚命工作, 省吃俭用, 还欠下了17万的外债。这些孩子有的已经大学毕业, 有了不错的工作。从今年春节开始, 长期带病超负荷工作的丛飞因胃出血病倒, 医生要求他住院, 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然而, 他在医院里住了几天便出院了, 因为他囊中已没积蓄, 治病的费用成了问题。得知恩人身患重病, 一些已经大学毕业的受资助者, 却没有向恩人伸出援手。每天, 丛飞躺在病榻上接到的大量电话, 多数是要钱的:“你答应上个月就把这学期的学费送来, 怎么现在还没送来呀?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啊?”躺在病床上的丛飞面对本报记者, 强忍病痛, 感慨万千。”
这篇报道刊出后, 立即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 读者的热线电话持续火爆。他们有的希望能向丛飞提供帮助, 表达让好人得到好报的善良愿望, 有的则对那些忘恩负义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 希望媒体能对这些不讲道德良知的人进行曝光。读者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丛飞和丛飞的病情。随后, 我们一边及时报道丛飞病情及读者对他的支持与关爱, 一边采访丛飞资助的贫困学生———那些不仅不愿意向恩人伸出援手甚至不愿意承认是在丛飞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大学生, 以及那些继续接受丛飞资助, 对恩人一片感激深情的中学生, 使读者从这些同样接受丛飞资助但对恩人怀有完全不同想法和感情的人身上, 看到了对当代青年进行感恩教育和公德教育的迫切性。
从2005年4月12日关于丛飞的第一篇报道见报至丛飞病逝深圳特区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以半个版甚至一个版的篇幅连续报道丛飞及由此引发的“丛飞现象”, 既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新闻当事人的新闻进展, 也鼓励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 刊发他们的看法与观点。这些连续不断的报道, 不仅使丛飞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 也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行列中来, 还从更深的层面引发了人们对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恩教育等诸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在丛飞病逝前后, 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要求像丛飞一样在身后捐献眼角膜救助盲人的申请持续猛增, 创造了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丛飞现象”也成了一个专有名词, 以一种独特的魅力触摸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赢得了人们永恒的纪念, 丛飞高票当选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
由一条普通的社会新闻线索而引发的这组系列报道, 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和教育人鼓舞人的价值取向, 唤醒了人们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激情, 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 我们更加相信, 只要用心留心精心, 在贴进群众贴进生活中以小见大, 党报的社会新闻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更强, 充分展示出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
弘扬正义:锲而不舍誓将新闻进行到底
党报的社会新闻不仅要吸引读者眼球, 更要激活思想引领潮流;不仅要对社会新闻事件进行表象的描述介绍, 更要对新闻事实形成的原因、背景及解决问题的可能进行剖析;不仅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 更要通过锲而不舍的追踪报道让人们了解这宗新闻事件的更深层面的东西;不仅要通过新闻事实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更要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理性思考, 引导人们明辨是非、辨别美丑, 从而推动公众的文明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 精心选择吸引读者眼球又有社会价值及教育意义的社会新闻并锲而不舍地追踪报道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2001年底到2002年上半年, 《深圳特区报》连续报道的“二奶命案”, 成了相当长一段时期读者广泛热议的热门社会新闻。这组系列报道源于一条普通的社会新闻报料:一个18岁的漂亮女孩高某, 中专毕业来到深圳一家大酒店打工, 认识了早有妻儿的台湾富商张某, 他谎称与在台湾的妻子感情不好已分居多年, 他会在合适的时候风风光光地让高某嫁入豪门。在张某的追求下, 贪恋富贵生活的高某与这位比自己年长二十岁的台商开始了公开的同居生活, 成了张某名副其实的“二奶”。然而, 好景不长, 两人同居不过三年多, 高某发现张某还有“三奶”甚至“四奶”, 她嫁入豪门的幻想彻底破灭, 此时, 22岁的高某痛定思痛, 决定与张某分手, 开始自己新的生活。然而,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 张某见拉她回头无望, 竟挥起练过跆拳道的重拳, 将高某活活打死!
这桩社会新闻表面看也不过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然而, 经过深入的调查采访, 我们意识到这桩情杀案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面的东西:年轻女孩高某贪慕虚荣当“二奶”固然可气, 但富商张某打死人后拒不认罪还编造种种谎言企图以“证据不足”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更加令人气愤。面对这样一桩社会新闻, 《深圳特区报》进行了精心的挖掘策划, 推出一连半个多月的连续报道, 既客观准确地向读者披露这桩命案的真实情况, 又不惧重压采访知情当事人和法官、检察官报道案件的内幕, 从而达到了伸张正义、维护法律尊严的作用。系列报道的首篇通讯长达4500字, 以《杀身之祸, 只因不想再做二奶》为题, 详细介绍了高某与张某这桩感情悲剧的来龙去脉, 并对这出悲剧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后, 我们从更深更广的层面进行深入跟踪采访。一边跟随案件的进展, 一边深挖被害人高某走上这条不归路的思想根源, 教育那些试图通过攀上大款而过上富贵生活的女孩从高某的悲剧中正确对待恋爱与婚姻。
这组曾经轰动一时的情杀案在我们锲而不舍的跟踪报道下, 时间跨度长达半年, 读者的眼球被这组报道牢牢吸引, 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终于使这桩曾一度以“证据不足”而逍遥法外的台商张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这桩社会新闻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人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追求物质财富和富裕生活?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婚姻爱情与人生?年轻漂亮的姑娘高某因为贪慕虚荣和富裕生活而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从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地将自己美好的人生推向了不归路, 而台湾富商张某则由于对感情的过度随意和强烈的霸占欲断送了自己的一切。至此, 党报社会新闻的社会责任意识体现得生动而深刻。
呼唤良知:抓住热点新闻引领公德意识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既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使命, 又肩负着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 这就决定了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既要讲究新闻的可读性, 又必须讲究新闻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 通过抓住社会热点来呼唤社会良知, 引领社会公德。
年仅18岁的打工青年孙路漫下夜班后在宿舍遇到工友唐建国因为一点琐事而对另一位工友荀孝红大打出手, 围观者众多, 但都惧于唐建国的嚣张气焰而不敢声张。眼看着唐建国越打越凶, 瘦小可怜的荀孝红已经鼻青脸肿, 一股正义之气驱使着孙路漫冲上前去, 死死抱住仍挥拳呈威的唐建国, 使荀孝红得以逃脱。没想到, 霸道的唐建国见荀孝红趁机逃走, 便把怒气撒到了孙路漫身上, 用尽全身力气将他扔下了三楼!随着一声惨叫, 孙路漫从人间跌入了地狱、他的脊椎多处断裂, 头部颌骨粉粹性骨折, 生命奄奄一息。工友们将其送到医院抢救, 一周后方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然而, 由于犯罪分子连夜逃跑, 工厂又以他“管闲事受伤”而不肯支付医疗费, 他只能躺在医院的走廊里靠生理盐水维持生命, 面临着终身瘫痪的命运。面对这样一桩社会新闻, 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怀看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对这桩新闻进行了精心的采访策划, 先后以《做好人为啥这么难?》、《孙路漫见义勇为险些丧命引发强烈关注, 读者纷纷表示———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孙路漫父亲赞儿英勇:我儿管闲事没管错》、《孙路漫身陷困境志不改:做好人, 我不后悔》、《一边满腔热忱一边冷若冰霜》、《众人施援手, 好人站起来》、《警方全力搜捕, 凶徒落入法网》、《八方爱心使孙路漫奇迹康复》等十几篇系列报道, 就孙路漫事件进行深入跟踪报道, 呼唤正义与良知。
在我们持续强势的报道影响下, 社会各界纷纷向这位见义勇为的青工孙路漫伸出了援手, 有的捐钱帮他治病, 有的向公安部门反映催办此案, 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在社会各界正义的支持下, 孙路漫的不幸命运发生了改变, 他被送进深圳医疗条件最好的大医院接受一流专家的主刀手术, 庞大的医疗费也迅速凑齐。而逃到老家的打人凶犯唐建国也被警方迅速抓捕归案。正义与良知在党报的强大报道声威中, 彻底战胜了邪恶与冷漠。
这组报道的强烈社会反响和深远影响不仅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党报只有在贴进社会、贴进读者中坚持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 才能充分树立起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才能真正赢得读者占领市场。■
社会新闻报道 篇2
1、所有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应积极主动地通过一切途径,调动各种资源联系当地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台、网络媒体等等)对我院的暑期社会实践进行报道。各团队务必把宣传报道工作作为暑期社会实践重中之重的工作予以重视。
2、每个团队、小分队应确定一位新闻工作总负责人,新闻工作负责人应与团队负责人一同统筹安排本团队成员联系媒体。联系媒体时应提前预约,尽量不要在媒体记者午休时间打扰他们,与记者洽谈业务时言行举止应得体大方。
3、新闻负责人应主动向媒体记者提供撰写好的新闻稿和活动图片。在联系媒体之前,新闻工作负责人或队员必须提前按照新闻稿规范写好稿件,并于联系媒体时主动提供,而不应要求媒体负责撰写我院实践团队活动的稿件。
4、每个团队撰写的稿件必须包含“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字样,并请求媒体报道时务必包含此字样,否则报道无效。
5、新闻工作负责人和队员应时时关注报道情况,活动被报道后,被报纸报道的,应至少收集6份报纸;被电视台播出的应及时主动联系电视台开具报道播出证明;被网络媒体报道的应下载报道页面。
6、新闻工作保持绝密,新闻工作负责人和队员一概不得对外透露已完成的新闻报道和通讯方式等重要信息。
7、在实践活动期间各团队新闻负责人必须每天要求队员撰写日志并每天收集存档,并于活动结束后撰写详细的活动总结、调研报告,务必做好所有资料的存档备份工作,以备返校后参加评比使用。
8、因学院团总支暑假期间要制作暑期实践活动专刊和宣传册,新闻工作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协助团总支做好制作专刊和宣传册所需材料的报送、编辑工作。
社会新闻引导社会正能量 篇3
杨嵩男(长春晚报130021)引言
关于什么是社会新闻,目前在业界和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社会新闻是来源于基层的关注民生的奇闻奇事,矛盾冲突比较多,与受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社会新闻是最难采写的一类新闻,因此很多记者与编辑不愿过多的报道此类新闻。同时也会常常对这种新闻题材形成一定的报道模式。鉴于此,笔者今天就如何把握好社会新闻的“度”, 谈点儿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社会新闻的渊源
(一)什么是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往往故事性比较强。对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物事迹,市民所开展的社会、文化活动,采用有情节、有细节的故事化写作方式进行报道,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收到好的报道效果。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未基础放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
(一)社会新闻的渊源
新闻是从有人类开始便存在与世界上的一种隐性的报道题材。随着历史的前进,人类的不断探索与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兴趣,渴望知道更多的不同的发生在世界上的事件。使得新闻这一隐性的报道题材开始被人们广泛的使用,以用来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同时,人们的不同的需要将新闻划分成多个不同的类别,而社会新闻就是其中的一个类别。
以《长春晚报》为例,社会新闻是不同形态的人性展示,社会新闻是不同的人生形态对生命的诠释。社会新闻也是以人为本,直观地讲,社会新闻是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兴趣,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对现代社会解析,是反映生活、意识、问题、现象,有深度、有教育、有传播意义的事实新闻报道。这些内容包括发生在身边的好的、恶的、感性的、离奇的事。例如笔者曾经报道的:《天空上演UFO》、《这个老外爱长春 好想做个中国人》等都可划为社会新闻之列。
二、社会新闻的失衡应对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市民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性、人情味、可读性是社会新闻的主要特点。消息、评论、通讯包括图片,都是新闻报道的手法,打好社会新闻报道中的"组合拳",就是要综合利用好这些新闻报道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多视野、多观点地对社会事件和社会問题等进行报道,增强受众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度,并通过社会的关注,促进社会问题的好转和解决。社会新闻是媒体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纵观整个吉林省新闻媒体,主要存在社会新闻报道的三大失衡,也是现今很多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的通病,实际上是向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三个相互关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是,社会新闻究竟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什么,报道题材该以怎样的比例进行分配?二是,对于敏感的、具有特殊性的新闻事件应该把握怎样的报道力度?三是,对于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的社会新闻报道,该采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以图产生更好的报道效果?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只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都是能够正确回答的,并且许多学者针对这些问题业已开出了诸多良方。有的学者指出,关于做好社会新闻应该做到,抢发新闻时要保持冷静,多想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责任不放松”,把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放在首位;寻找“官民同好”的共同点,力求共同关心关注而又“安全”。 也有的学者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措施,认为应该增强编辑对社会新闻题材的把关;调控负面社会新闻的比例;改进新闻报料内容;改进负面社会新闻的报道形式。 然而,这些好的建议、措施,往往不是夭折就是被搁置,即便是有所作为也坚持不了一段时间,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常常又回到旧的模式,其弊病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我认为,最根本的是一个认识问题,也就是说某些都市报从业人员认识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在操作上陷入误区。
如何避免这种失衡,笔者认为可以通以下几种“套路”来改变现在社会新闻。
1新闻与背景互渗。比方说,在报道中可以通过“记者手记”的形式,回顾新闻事件,并与背景互渗。立足事件、回溯历史,对过去的回顾也正是对目前现状的反思。新闻事件与背景材料的互相渗透,有助于看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态的基本走向。
2单个事实与社会现象兼融。社会新闻不能简单就新闻论新闻,这样容易陷入单调,有时甚至无聊。我们经常说,新闻事件只是个案,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个案中发掘出潜藏着的深刻的社会现象或问题。而从单个新闻事件看,也许和其他受众的关联不是很大,如果我们挖掘出了隐含的社会意义,这种事件也就蕴涵着关联着受众利益的东西。因此说,要把单个事实与社会现象兼融,把单个事件转化为离受众最近、最熟悉的新闻思考,这既是避免新闻同质化的有力武器,也是吸引受众关注的重要手段。
3感性与理性交织。社会新闻的理性是指新闻的客观性,社会新闻经常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握不准确,会失之偏颇。确保社会新闻的客观性,要综合运用包括评论、资料、新闻链接、表格数据、专家访谈、记者点评等形式,让社会新闻要表达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但千万也不能忽略感性,这样让老百姓的声音在舆论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挥媒介沟通和桥梁的作用,符合了新闻贴近性的原理,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引导社会新闻正能量
有人说,加大对社会新闻的报道力度,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社会新闻是负面报道,正面报道与社会新闻是互相矛盾的。社会新闻的过多报道是对正面新闻的冲击。因此,不应该过多注重社会新闻。其实,作为社会新闻来说,天地本是很宽的,可做的和可做好的社会新闻有许许多多。对于社会新闻的报道,不能简单地一事一报,而是要从媒体从业人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出发,将客观报道的要求与理性引导的意识相结合,使此类报道在客观、冷静和理性中寻求和谐的表达。
报道突发事件,要有建设性视角。以笔者曾经报道过的《免电灯 用电不花自己钱》为例,笔者的报道中,站在辩证与理性分析、引导的角度,对这一事件的深层次背景、原因及相关环节进行深挖、剖析,策划推出了系列报道,运用了辩证思维,从该产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有近百位读者参与“免电灯”讨论,建议,有关方面应有妥善处理的机制和办法。这样的报道,在事件叙述中明确地表明了社会的评论与媒体的态度,形成一种无声的引导。同时透过现象深挖本质,抓住了这一类极端事件的背景与起因,进行了积极、具有建设性的剖析与探讨,提供了事情解决的办法与途径,转化成为发人思考的建设性报道。
参考文献:
[1]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利昂·纳尔逊 弗林特:《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陈东《地方晚报如何提高社会新闻报道质量浅探》,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4]陈淑娟《都市类报纸负面社会新闻报道分析及改进措施》,传媒学术网
社会新闻报道 篇4
关键词:社会新闻报道,问题,对策
社会新闻报道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够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展现生活百态与人性百态。因此, 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青睐, 具有巨大的舆论导向作用。当前, 我国媒体竞争激励, 为使报道更具轰动效应, 各种虚假报道、夸大报道层出不穷, 而媒体之间互相抄袭问题也十分严重, 而内容肤浅, 格调低下也是媒体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 社会新闻报道需把握真实性原则
当前,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媒体行业内部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为在媒体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许多媒体不惜以虚假或过度夸大的新闻报道来博取广大受众的关注, 引发轰动效应。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这种做法无疑是严重违背了这一点。如2014年5月14的一则新闻“地沟油去哪儿了, 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 该报道属虚假报道, 该报道内容为百姓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报道出来后, 引发轰动效应, 但经调查, 真实情况是记者将“嘉里油脂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误认为是隔壁的“嘉里粮油有限公司”, 事实上并不存在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的现象。而此类虚假新闻并不是个案, 新闻失实, 不仅会严重干扰受众的视线, 影响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 还会导致广大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的降低, 影响我国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 为使社会新闻报道能够更好把握真实性原则, 要求各大媒体加强媒体自律, 坚持新闻真实、报道真实。一方面, 注意社会新闻信息来源的拓展, 以获得丰富、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 注重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尽量做到现场采访、实时采访, 搜集全面真实的新闻信息。以减少虚假、片面以及过度夸大的新闻报道, 提升媒体公信力,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 社会新闻报道需把握人文关怀
当前, 我国提倡以人为本, 新闻作为受众看世界的媒介, 也应该彰显人文关怀。但在我国的社会新闻报道中, 依旧能够见到诸多人文关怀缺失现象。主要表现有:
1) 不平等看待社会弱势群体。社会新闻报道中, 弱势群体是主要报道对象之一, 媒体在对该群体进行报道过程中, 虽给予了相应的关注, 却往往未能将其放在同等地位上, 给予真正的尊重与爱护, 如在报道中大量描述残疾人的生理缺陷、过度渲染城市流浪人员的暴力、犯罪面等。
2) 排斥边缘化群体。当前, 我国社会新闻报道中, 在对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等边缘性群体进行报道时, 多带有严重偏见, 甚至于文字中, 表现出对该部分群体的蔑视, 过度渲染该部分群体的负面形象。
3) 不尊重个人隐私:一些新闻媒体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常会“爆料”, 而其中披露的有关当事人的生理、家庭、生活经历、个人情感等, 均属于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报道发出后, 可能导致当事人生活、工作、心理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2014年7月引发网友热议的电梯撒尿事件, 事件发生后, 当事人的脸部清晰曝光, 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而类似的个人隐私披露现象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十分常见, 可能会对当事人今后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4) 新闻报道中充斥着大量的离奇、骇人听闻的报道, 这些新闻报道虽极大的满足了广大受众的窥视欲和好奇心, 但却忽视了受众的精神需求。而离奇、骇人听闻事件的过度描述和刻意渲染, 还会导致受众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而其中传达出的冷漠态度也会极大的影响受众的心理情感和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
针对以上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缺失问题, 为能够在社会新闻报道更好把握人文关怀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1) 充分理解报道弱势群体的目的, 能够在报道过程中将其真实的生存状态呈现出来, 通过新闻报道使之得到社会的帮助, 能够站在同等位置与之对话, 给予相应的尊重和理解。
2) 放下偏见, 公平看待边缘性群体, 在报道中不刻意将边缘性群体的身份与负面事件联系起来, 真实公正的进行报道。
3) 在社会新闻报道中, 注意区分普通公民和政治人物、社会知名人士, 不同的人群隐私范围也不同, 报道时, 需注意不要超过当事人的隐私范围, 主动保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若报道需要, 则需要先征得当事人同意后, 再进行报道。
4) 充分认识到社会新闻的受众是社会大众, 而社会大众中, 只有少数群体口味特别, 有价值的社会新闻报道并不等同于刺激性的文字, 无需追求离奇、暴利、血腥、夸张, 而是更加注重社会新闻报道知识性、价值性的提升。同时, 更要注重保护道德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 尽量给青少年以正面影响。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新闻报道少不了人文关怀, 特别是在负面新闻报道中更要融入人文关怀, 这是新闻发展的要求, 也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之所在。在负面新闻报道中, 要集中体现人的关怀, 人的力量, 人的同情、人的尊严, 有了这些, 新闻报道才富有情感, 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情动人, 以情引人, 进而提高其舆论引导能力。
3 社会新闻报道需把握娱乐度
泛娱乐化时代的到来, 使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社会新闻报道偏向娱乐化和庸俗化, 甚至走向低俗化。在赖特的大众传播功能的“四功能说”中, 提出大众传播具有以下四种功能: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由此可见, 娱乐并不是大众传播的唯一功能, 而社会新闻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同时也是广大受众的精神食粮, 在报道过程中, 若把握不好娱乐的度, 则将使报道有失格调和品位, 麻痹广大受众的精神和意志, 甚至产生误导, 造成部分受众价值观的扭曲。如低级趣味的“黄色新闻”、“暴力新闻”以及“娱乐圈的炒作绯闻”等。
针对以上问题, 为更好把握社会新闻报道中娱乐的度, 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积极提升自我修养, 并充分认识到过度娱乐化对社会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广大受众的危害, 划清社会新闻与娱乐新闻的界限, 能够为广大受众提供健康、美好、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闻, 并能够使广大受众在阅读社会新闻的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社会新闻题材丰富, 新闻线索多而杂, 这也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挑选新闻的过程中, 能够秉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不哗众取宠, 不胡乱炒作, 并严格审稿, 若稿件不具教育意义, 无警示作用, 且与主流舆论导向存在出入, 则不应发稿。除此之外, 还要杜绝媒体间的“跟风”和“抄袭”, 加强媒体自律。、
此外, 相关单位要切实加强节目收视率调查的管理, “要重视收视率, 但不能搞唯收视率”, 要建立科学的收视数据采集、分析和发布机制, 研究制定科学的节目综合评价标准和体系。要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坚决遏制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对娱乐类节目要实行总量控制。
4 结束语
社会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新闻失实、人文关怀缺失以及过度娱乐问题, 对媒体公信力以及广大受众的社会生活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并极大的阻碍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因此, 在社会新闻报道过程中, 更要注意新闻真实性原则、人文关怀以及娱乐度的把握, 充分满足公众对社会新闻的需求, 并通过社会新闻报道提高我国国民道德修养, 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于小雪.我国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J].新闻爱好者 (上半月) , 2011 (2) :8-9.
[2]王永平.新闻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浅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1 (07) .
暑期社会实践报道 篇5
20暑期社会实践报道――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绿波扬帆”暑期社会实践团远赴湖北枝江
心怀绿色情 践行中国梦
――环境人在路上
七月18日,绿波扬帆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在环保局的支持和协助下走进了环境监测站,深入了枝江市污水处理公司, 体验了战斗在环境工作一线的环境人的严谨与细致,体会到了属于环境人的中国梦,绿色情。
经过前期的沟通联系,绿波扬帆暑期实践团的队员们走进了枝江市环境监测站。看着整洁的药品台,洁净的实验室,整齐划一的实验仪器,小分队队员们感受到了作为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的细致与严谨。透过隔离窗看着无菌室里小心看护实验装置,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现象的实验员,队员们理解了他们对绿色中国的坚持与向往。他们没有口号,没有横幅,只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践行着绿色中国的`梦想,坚守着环境保护的战线。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过后,实践小分队的队员们走进了枝江市污水处理公司,实地探查了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当一座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汇集到城市污水处理管网时,一场脱胎换骨的战斗就打响了。一个个氧化池、一座座曝气池、一条条杀菌沟汇成了与污染物抗争的终极战线。经历了过滤、氧化、曝气、杀菌等一系列生化、物理方式的处理之后,原本污浊、刺鼻的污水变身清澈的涓涓细流汇入泵房,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
一天的参观学习结束了,队员们却感触颇深。
社会新闻抢抢抢 篇6
上传图片一定要快,在第一时间上传给网站,这倒很像“抢新闻”。因为摄影师是在为一个商业网站供图,他们所服务的对象是取决于这个图片平台的客户群体。客户在得知一个新闻发生的时候,就很想从商业图片网站上寻找到合适自己口味的图片。然而,此时摄影师要是能及时的拍摄并且在第一时间上传的话,图片就有更大的优先下载的机会。
首页图片要“抢眼”
大多的商业摄影网站在选择图片方面,喜欢类似通讯社的图片,画面抢眼。摄影师要考虑到网站的图片编辑会推荐什么样的图片挂到首页。由于首页的照片多是比较小的尺寸,一般为特写,抓眼的图片,所以当你在拍摄的同时也得考虑到这样的一个因素。
选择拍摄题材要有“前瞻性”
摄影师要有新闻事件的预测性。如两岸危机问题,当时,网站上几乎全是关于这个事件的新闻报道。作为一个为商业图片网站供图的摄影师来说,就必须适时地把握和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关注一下台胞买飞机票,航空公司办理预售的进展情况等等。所以,留心新闻报道十分重要,对新闻的判断是需要经验慢慢积累的,决不可能急于求成。
2005年1月17日,在上海虹桥机场东航站楼,参加台商春节包机的空中小姐穿上了中国古典的旗袍。
下载客户、销售价格
(截止:2005年2月)
此图片共反复销售7次,整组销售共20次,此张图片未分成前稿费共计:580元,下载此张图片的客户有:《新闻晨报》、《舟山晚报》、《每日经济新闻 》、《安徽市场报》、《深圳法制报》、《钱江晚报》、《中国青年报》。
图片分析:构图:俯拍式构图。作者将此次事件所要表达的信息量都囊括在一张照片上,这就是这张照片构图较好的原因,人物的表情、空中小姐的身着的唐装包括台商包机的机型都很准确地展示在画面最佳的位置。
色彩:空中小姐身着的唐装代表最基本的“中国红”,白色飞机也与鲜艳的服装产生鲜明的对比和烘托。
新闻性:作为社会新闻类图片显著特性,该图片应以时效性与新闻性最为强烈,同时显露了社会新闻图片的另一缺点,一旦新闻时效性过后图片能产生价值的可能性也就相对减少。
反复使用性:台商包机作为新闻点来说是具有反复使用性的,但是此图片只是试用于当天新闻集中发送,如果从时间的角度来评论此图,反复使用的可能很小。
市场需求:
从下载的客户名称中可看得出来,使用此类图片的,主要是日报类和经济类的客户。因为社会新闻图片与经济图片有重叠的信息含量,所以很多财经图片也会被日报类客户大量下载。“正统”的社会新闻。在网站销售中不是很占优势的图片类型,所以建议摄影师们在此类图片上传给图片代理商时,所注意的新闻点应突出、新闻覆盖的地域范围要广,将以及尽量把握更快捷的时效问题。
2004年9月22日,我国最大的一条313公斤的石斑鱼被上海科技馆借给商家在店内展出三个月。图为科技馆的标本专家在火锅店的大堂里为这条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斑鱼标本做保养工作。
下载客户、销售价格
(截止:2005年2月):
此张图片共反复销售3次,整组共销售6次,此图片未分成前稿费共计: 160元,下载该张图片的客户有:新浪、《羊城晚报》、《新京报》。
图片分析:
构图:主体突出,画面简洁,按“规定动作”将所要表达的新闻主体展现给读者。
色彩:蓝与黄的基本对比色,尽显画面的简洁。
新闻性:属于非事件、事故性以外的一般社会新闻图片来说,新闻性稍弱。
反复使用性:一般社会新闻图片的反复使用率不是很高,所以在拍摄时更应突出画面的鲜亮、构图优美、拍摄技法等方面。
市场需求:该图属于奇闻趣事类图片,比较适合图片市场中网站、都市类报纸以及一些日报客户的奇闻、休闲生活、各地新闻等版面。需要提醒的是,在图片市场的销售规律中,重大新闻事件不是唯一的社会新闻销售点,正是类似奇闻趣事的图片,从丰富版面新闻量以及缓和新闻报道负面影响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社会新闻图片销售中此类图片也是另一亮点。
2004年11月8日上午6时45分,上海市奉贤区A30公路施工路段沿线路附近发生特大车祸,已造成9人死亡,20多人受伤,此为事发现场。
下载客户、销售价格
(截止:2005年2月)
该图片共反复销售3次,该组销售19次,稿费共计170元,下载该张图片的客户有:
北京《新京报》、江西《信息日报》、《中国保险报》。
图片分析:构图:车祸是新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该张图片的构图方式也很有代表性。作为突发事件的“规定动作”拍摄,直接记录拍摄现场的最具有冲击力的瞬间可能是完成拍摄任务的基础。在拍摄事故现场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你所服务媒体的版式用图规律以及现在报纸对冲击力图片或者是优秀新闻图片定位的概念。不是血腥就是好照片,不是直接记录就是完美,如果能通过事故中的局部,以及通过色彩、人物表情、景深运用、周围环境的以点带面式的非常规构图方式,利用图片中隐含的力量并借助读者丰富的想象来提升所要表达的画面效果,则更符合现在媒体使用新闻图片的趋势。
色彩:蓝色为基础颜色,前景中没有很突出的亮点色,所以感觉图片色彩比较单调。
新闻性:车祸类新闻具有十足的新闻性,在拍摄时主要注意的是1:反馈现场图片的时间性;2:报道新闻事件的完整性,避免单一报道。
反复使用性:事故性新闻类图片能被客户在一段时间内反复使用的可能性不大。
市场需求:1:事故类新闻图片如不是死伤人数很罕见的话,深受地域新闻图片销售的限制,其他地区的媒体对非本地事故新闻的关注程度非常小。
2:事故类新闻图片,车祸图片从图片市场销售的角度来看除地方日报类客户外,一些专业类的媒体也会使用该类照片,如:《中国保险报》、《中国交通报》或一些汽车杂志客户的突发新闻栏目。
2004年8月4日,在上海浦东公利医院,一个肝脏怀胎的孕妇被医院成功地实施了开刀手术。 3个月孩子被成功完整地取出,但是已经死亡。经家属同意后作成标本用于医学研究。医院表示:这个完整标本实属罕见。
下载客户、销售价格
(截止:2005年2月)
此张图片共反复销售9次,整组共销售14次,此图片未分成前稿费共计:517元,下载该张图片的客户有:《大众科技报》、《海峡消费报》、《北京科技报》、新浪时尚、《浙江都市快报》、《香港大时报》、搜狐、腾讯QQ、《法制晚报》、《合肥晚报》。
图片分析:
构图:作为新闻照片局部特写是非常重要的,该张图片充分体现了一张新闻特写照片的优势,画面简洁,主体突出,将新闻事件表现得明朗、易懂。
色彩:真实的记录对于色彩的要求并不是十分重要。
新闻性:在社会新闻中,作为罕见的医学或者是科学现象都具有很强的新闻性,所以在选取新闻体裁时,该类图片是必不可少的。
反复使用性:因其事件的特殊和罕见性,如不考虑客户使用新闻图片的时间,该图的反复使用性是很强的。
市场需求:从销售的角度,医学、科技、气象、动物类图片也是社会新闻图片中不可缺少的,因每个行业都拥有行业报,而且医学、科技、气象、动物类所产生的新闻图片面对的是所有媒体客户,所以这些图片也应放在优先拍摄或者销售的位置。
2004年10月24日,第一次也是雪龙号上海唯独2个女孩子之一的24岁的许苏清告诉记者:有些新鲜和兴奋。他和队友正在为明天的出征做着准备工作。
下载客户、销售价格
(截止:2005年2月)
此张图片共反复销售4次,整组共销售5次,未分成前稿费共计:365元,下载该张图片的客户有:《温州日报》、《中国经济导报》、《法制晚报》、《成都商报》
图片分析:
构图:该张图片很准确地将此新闻的众多信息点表达出来,前景要突出的人物及此次事件的文字“logo”,以及中景中的飞机和背景中的雪龙号,信息量很完全。在新闻图片中信息量的多少对图片商业价值来讲很重要,评价新闻图片信息量多少大致有两方面,1“信息点繁多”来突出图片的信息量丰富,该张照片就证实了这一点,通过一张图片上的多个信息点来突出此新闻的重要程度,但是信息点在图片中的合理安排和取景就变得很关键。2信息点简洁、直接地强调信息量的分量更加重要。
色彩:信息点的众多让画面略显颜色繁多,但作为报纸类客户来使用此张图片能起到鲜明、夺目、突出的作用。
新闻性:事件性的新闻带有夺人的新闻性。
反复使用性:只有在图片代理商处才能体现出该张新闻图片被各地媒体反复使用的可能性,相反如果该摄影师没有图片代理庞大的销售网络,此类图片的反复使用性不是很大。
市场需求:该图片所适合的客户群有网站、日报类及《中国气象报》、《中国环境报》等专业客户。建议此类图片可以组成专题形式进行报道,这样从销售的角度来讲:1提高图片整组的销售数量;2从专题报道图片的多样性来丰富单张新闻图片的不完整。所以在拍摄时应从图片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图片形式的多样性着手。
图片说明:2005年1月6日,上海为印度洋海啸地震灾民举办大型民间募捐文艺演出。儿童托起烛台祈祷世界平安。
下载客户、销售价格(截止:2005年2月):
此张图片共反复销售5次,整组共销售8次,此张图片未分成前稿费共计:399.5元,下载该张图片的客户有:《江苏现代快报》、新浪、《华西都市报》、《上海侨报》、《浙江舟山晚报》
图片分析:
构图:从构图优美的角度来讲不是很具备 “赏心悦目”的标准,但是如果从构图能带出新闻背后故事的角度来讲,该图片很好地通过孩子们手中的烛台来说明新闻所要表达的问题。如果构图时摄影师的站位、烛台的排列走势更加有条理、更加优美的话就更加完美了。
色彩:以象征和平、纯净的兰色为主要背景基础颜色,夹杂着富有生命力和激情的红烛色使整体画面形成简洁通透的感觉。
新闻性:在印度洋海啸地震新闻陆续报道的同时,作为中国境内对此灾难的强烈呼应,此图的新闻性可以说不低于新闻现场的冲击力照片。
反复使用性: 作为新闻图片,该图因画面不是十分具有美感,所以除了当天的新闻报道销售外能反复使用的可能性不大。
市场需求:
作为中国的时效新闻图片,除了要注意时效外,更要把握新闻事件发生的局部和新闻背后故事的表达。很多摄影记者可能在奔赴新闻现场时,头脑中已经形成很多带有冲击力的画面,但是在如今报纸“杂志化”的今天,对新闻事件发生中局部、细节的描写和通过一张照片能引发新闻事件背景故事的图片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建议摄影师在记录血腥的同时,冷静的面对血腥中更能震撼你的那些带有故事性的细节图片。
相关链接
图片代理商的口味
1,“时间就是金钱”,所以要尽可能做到第一时间拍摄、第一时间上传、第一时间销售。
2,新闻图片服务的对象不单纯是网站和报纸类客户,周报、周刊及月刊都有可能成为新闻图片的购买者,所以要重视图片的质量和信息量。
3,尽可能了解社会新闻图片的客户使用规律及种类。
4,提高社会新闻图片的独家拥有权和独家销售权。如果同一张图片在很多图片代理网站上都有,那么客户考虑的就不是图片质量了,而是图片的单张价格,哪个价格越低就会选择哪家购买,这样本可以争取更高销售价格的独家图片变成了路人皆知的“廉价商品”。
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 篇7
“人文关怀”一词起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 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它强调人的意义和价值, 尊重人的意愿和精神。由此看出, 人文关怀的重点在于“人”, 指的是将人的意愿和感受放在第一位。在新闻报道活动中, 这个“人”指的不仅是涉及到新闻报道中的人, 同时也应当包括观看新闻的人。2003年, 我国遭遇了SARS病毒的袭击与传染, 媒体对抗击SARS病毒的新闻报道, 成为媒体报道迈向人文关怀的标志性事件。在SARS期间, 各大媒体每天都把全国最新的SARS情况以最快的速度通报给观众, 并以关怀、关注、责任、爱心为立足点, 发挥了自身的宣传作用, 使人们感受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因此, 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 是媒体尊重观众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2. 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在社会新闻报道中, 对于新闻报道对象要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 即尊重报道对象的情感和隐私, 关注其生活现状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 新闻报道还要满足受众需求, 充分考虑观众的深层次需求。然而, 在很多社会新闻媒体中却存在着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 对于新闻报道对象没有给予尊重与爱护, 同时没有考虑到受众的内心需求, 长此以往, 这种社会新闻不仅与人文精神相背离, 还有损媒体的名声, 使读者对社会新闻丧失了信任感。
2.1 对弱势群体不平等
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儿童、老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等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 社会新闻在报道有关于弱势群体的新闻时, 应该对他们抱以同情和关怀。但目前, 虽然很多社会新闻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命运以及生活现状给予了较高的关注, 但却没有对弱势群体实现真正的关心和爱护, 一些新闻媒体在采访弱势群体时, 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访问他们, 熟不知这样的采访态度很容易给弱势群体造成心灵上的创伤, 潜意识的歧视, 使弱势群体明显感受到自己的不平等待遇。例如很多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 特意强调弱势群体的身份特征, 如下岗群众、农民工、城市流浪人员等, 甚至在称呼方面也对弱势群体极为不礼貌, 例如将精神病患者称为“疯子”或“傻子”, 这些都是对弱势群体极大的不尊重。
2.2 对边缘化群体的偏见
边缘化群体指的是偏离中心或偏离主流的群体, 也可以理解为被主流群体所排斥的群体, 例如同性恋、变性人、艾滋病患者等。很多新闻媒体对这些群体进行报道时, 大多带有排斥的眼光进行播报, 并没有对这些边缘化群体给予该有的关怀和尊重, 只关心他们不同于主流群体的特殊地方, 却并不关心他们的生活现状与困境, 甚至在报道时运用很多带有偏见的词语来形容这些群体, 刻意渲染他们与主流群体不同的地方, 无论从报道方式还是立足点, 都缺乏对边缘化群体的尊重和关爱。
3. 社会新闻报道对人文关怀的定位与把握
3.1 在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中, 体现人文关怀
新闻是一个时代的良知, 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对于受访的弱势群体, 更应该给予关心和爱护, 尊重其隐私。然而有些记者为了吸引读者眼球, 追求轰动效应, 置人文关怀于不顾, 对于弱势群体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爱护, 对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进行近距离拍摄或直观描述, 用大幅照片来反映他们的生活窘状, 熟不知这些新闻报道可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 在社会新闻报道中, 新闻媒体首先应该考虑到报道方式是否对弱势群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不能仅为了收视率而任意伤害受访者, 将人文关怀的宗旨和意义深刻贯彻到新闻报道中, 这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3.2 在灾难性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
所谓的灾难报道, 就是指以危害报道内容为主的新闻。灾难报道的内容十分广泛, 但整体而言, 灾难报道一般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也就是俗称的“天灾人祸”。在西方新闻界, 又有“坏消息就是好新闻”一说, 对其来讲, 灾难报道是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而西方新闻界的这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记者。许多记者把报道灾难当成“制造卖点”, 完全不顾及受害者的感受。这种缺乏受众感受的新闻, 在感情上远离了读者, 与人文精神相背离。
对于灾难性社会新闻而言, 媒体应重视受众的眼光, 并且应在报道中体现出人文关怀意识。在灾难发生之后, 不仅要报道灾难本身, 更应该着力报道人们对于灾难的救援、人们对于受难者的关心, 社会的对于受灾地区的帮助和爱心。热情的编写新闻, 才能让受害者体验到社会的温暖, 达到人文关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毅.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社会科学论坛 (学术研究卷) .2005 (08)
[2]刘玉琴.报纸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意识[J].新闻世界.2010 (01)
[3]梁瑞平, 胡湘菊.论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J].湖南社会科学.2007 (04)
[4]楚秋.电视采访语言要有“人情味”[J].今日南国 (理论创新版) .2010 (01)
论社会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引导 篇8
从社会新闻的特点来看, 由于基于民众生活, 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及社会基础, 因此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社会性、知识性及生动性。就社会新闻对舆论引导的促进作用来说, 社会新闻一般是由社会层面发生的真人真事或是一些具体的情节生成, 在社会新闻生成的过程中, 新闻制作人会根据制作计划对社会事件的情节进行强调和凸显,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和手法来表达一些社会思想或是社会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方式对舆论进行引导, 不仅能够降低受众的抵抗情绪, 同时还能引导受众深入事件背后, 了解事实真相的过程中, 改变自身的看法。下文结合社会新闻的具体类型, 着重就社会新闻对舆论引导起到的积极作用展开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一) 批评性报道为舆论监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新闻媒体一个较为明显的作用就是舆论监督。通常人们都知道政府才具有监督管理的功能和地位, 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进行社会监督远远不够, 尤其是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如今, 政府的监督管理功能只能体现在大多数人都看得见的地方。社会新闻的监督作用此时便体现出来了, 新闻报道的触角可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无形的信息传递方式形成网状布局, 不仅能有效弥补政府监督管理的不足, 同时还能通过社会新闻知识性、社会性的特点, 对社会层面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 其中, 监督作用最为明显的要属批评性报道。
(二) 对部分负面社会新闻报道进行正面引导, 强调正面宜传的宗旨
随着新闻媒体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大,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许多电视台社会新闻节目的制作可谓耗尽了脑筋, 花样百出, 不断以挑战新闻界道德底线或是观众下限的方式引得收视率和关注度, 其中不乏大量的负面社会新闻报道。所谓负面社会新闻, 指的是以凸显某一社会问题为主要线索, 过分强调负面因素, 而不进行正面引导。我们不能说禁止对社会问题进行报道, 但是新闻报道不能只揭示问题, 渲染负面因素, 煽动观众的不稳定情绪, 这样是有违社会新闻报道初衷的。鉴于此, 就社会新闻对舆论引导作用而言, 除了为舆论监督奠定基础和条件外, 还要对部分负面社会新闻进行正面的引导, 将其纳入到负面报道、正面引导的轨道上来。
二、现阶段社会新闻舆论引导作用发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社会新闻的发展概况来看, 整体处于一个良性的趋势, 在方向上没有出现大问题, 但是从微观方面来看, 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闻报道的经济性开始明显, 部分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的制作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 完成电视台规定的相关指标, 不断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段, 制作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节目, 或是盲目追求新意, 以一些烂俗家庭事件为新闻的主要内容, 大大降低了社会新闻的质量, 削弱了社会新闻对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概括起来, 现阶段社会新闻舆论引导作用发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脱离实际
从现阶段社会新闻的发展现状来看, 不乏脱离实际、捏造事实的报道。为了追求收视率, 有的报道甚至与封建迷信以及伪科学的现象同流合污, 比如有的电视台新闻报道栏目出现了所谓“气功大师”或是“特异功能”的报道, 不仅违背了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的初衷, 同时更是带有欺骗民众、混淆视听的性质。
(二) 缺乏大局观念
除脱离实际外, 现阶段社会新闻报道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统筹意识, 缺乏大局观念, 没有平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有的社会新闻报道为了最大程度追求看点与卖点, 提高相应栏目的收视率, 甚至不考虑新闻报道背后的负面效应和结果, 一味地追求事件的爆炸性, 严重地影响了行业的水准。
(三) 高雅不足, 低俗有余
社会新闻报道因为其社会性的特质, 对于事件真实性的要求大过对事件的高雅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新闻应该去迎合低级趣味。从现阶段社会新闻报道的现状来看, 受市场经济等多种要素的影响, 一些社会新闻不断地渲染色情、暴力、凶杀等耸人听闻的事件作为新闻的主要内容, 过多过滥地采用一些新闻背景, 完全忽视了社会新闻的引导作用。社会青少年也是受众群体之一, 他们的价值观念还没有成熟, 极容易受到不良事件的影响, 社会新闻高雅不足、低俗有余趋势的出现, 不仅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同时对于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长来说, 也会起到负面的影响。
三、小结
社会新闻相对于时政、经济、科教、体育等新闻来说, 更显得内容丰富、轻松活泼, 更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平民性, 更为广大受众欢迎。社会新闻表面上较少直接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及政治经济政策, 却有着广阔的覆盖面和强大的渗透力, 极易在广大群众中产生舆论影响, 会潜移默化地促成某种社会舆论环境的形成, 从而影响受众的思想情绪、道德标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 它的舆论导向不容忽视。
摘要:社会新闻凭借其题材多样、卖点多、社会性强、可读性强等优势对受众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社会舆论引导中承担了不可或缺的责任。本文讨论了社会新闻对舆论引导的积极影响, 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会新闻报道,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张艳红, 张琨, 社会新闻报道要讲究“平衡艺术”,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1 (12)
浅谈当今社会新闻的社会效应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各种不同媒介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广泛兴起,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新闻竞争也空前激烈, “眼球经济”的论调甚嚣尘上。一些新闻媒体为了争夺读者、提高点击量抑或是抓住读者的眼球, 纷纷使出奇招, 在文章的标题字眼和内容上大做文章, 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态势。当今社会新闻的社会效应是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指引, 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臂膀。故而, 探究当今社会新闻的社会效应亟须进行。
二、社会新闻的概念阐述
(1) 社会新闻的概念。通常而言, 社会新闻是指媒体对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 它以社会道德伦理和事实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与其他类别的新闻相比, 社会新闻以其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趣味性、人情味等特点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社会新闻也同其他类别的新闻一样, 受众是人民群众。换言之, 社会新闻应当满足以人为本、展示不同形态的人性以及诠释不同人性下人物的原则。 (2) 社会新闻的社会效应含义。概而言之, 社会新闻的社会效应就是这些与社会、民生相关的新闻报道之后带来的整体性影响。一般而言, 社会新闻的社会效应既有积极意义, 可以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也有相反的低俗新闻给社会造成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下降。但是, 总体而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社会新闻的社会效应能够很好地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体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人民大众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
三、低俗新闻的负面影响
(1) 损害了受众的精神家园, 造成道德困惑。新闻存在的意义是满足社会人群对新鲜事物的认知, 应该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 同时引领社会的舆论导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 新闻媒体的生存和竞争环境也日渐激烈。部分新闻媒体逐渐将利益放在了重要位置上。故而, 一些炒作事件日渐出现, 抑或是出现一些打着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幌子, 目标则盯在了销量或点击量上的社会新闻。部分社会新闻甚至谈不上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更谈不上引导社会正确舆论导向, 甚至为了勾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刻意将事件夸大、歪曲。 (2) 损害了新闻作为公共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人们对于新近事物或重大事件的认知都是从各种媒介的新闻获取的, 这些新闻的报道角度和评论也先入为主地影响着人们的判断。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微信、微博等大肆兴起, 新闻发布已经呈现了随意化的趋势。并凭借其操作简单、速度快捷、受众广泛的特点, 成为官大受众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些新闻的发布不具权威, 有些机构刻意在背后作为事件推手, 以吸引大家眼球来换取经济利益。当公众经常性地被这些新闻蒙蔽真相时, 新闻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已经大打折扣, 公信力也大不如前。 (3) 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当下, 部分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大篇幅刊载广告。甚至在黄金时段和黄金版面都用作广告经营。短期来看, 是获得的经济回报;但从长远看, 却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立足根基, 新闻人成了广告人。特别是近些年, 随着一件又一件新闻诈骗案被媒体曝光, 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严重受损。以21世纪网新闻敲诈案为代表, 部分媒体以负面新闻报道相威胁, 向企业进行敲诈勒索, 不仅断送了新闻媒体的前途, 更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四、社会新闻应具有的社会效应
(1) 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做活社会新闻, 实现社会新闻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社会新闻者在挖掘“新”和“奇”的新闻事件的时候, 要坚持以真实的态度, 用正确的思想, 以主流的真、善、美去感化和教育读者观众。同时, 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和角度, 去评价新闻报道中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 弘扬这些情感之中蕴含的同情、温情、柔情。新闻媒体和从业者要高度重视社会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让这些效应更好地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受众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2) 效益与导向共存。铁肩担道义, 笔下流真情。社会新闻从业者既要能直面社会上的悲剧与奇闻趣谈, 更要透过这些事物本身去发掘所涉事件中人物所体现出的人性光辉, 媒体和新闻应该是带着温度的。大河网曾提出“新闻的温度是媒体的责任, 是新闻人的关怀”。虽然种种原因造成了当今社会记者早已失去了“无冕之王”的光环, 但作为新闻工作者, 要具备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辨识度, 不被社会乱象迷住双眼。媒体的价值不在于广告的投放量, 而是在于对假丑恶的揭露有多少, 挖掘出的真善美有多少。决定媒体的高度和效益的是看对于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有多大。 (3) 趣味、知识、科学三统一。社会新闻之所以受众广泛, 除了喜闻乐见的报道之外, 也有很大一部分传递给受众以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新闻记者的眼光, 也要善于学习。社会新闻中经常会报道一些奇闻趣事, 有的是人为事件, 有些是自然现象, 这时就要求新闻媒体站在严谨科学的角度, 给大家解释其中的原因。
例如, 在报道某起交通事故时, 却发现该地方会经常性地发生交通事故, 那么就要求新闻记者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设计等多方面去查找出事故频发的原因, 并给大家以警示。在这样的新闻报道中, 既可以抓住大家眼球, 如“为何这里被称作死亡路段”, 又可以在新闻中给出大家以科学的解释, 并且在最后的警示中, 还可以体现出媒体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关怀。
五、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新闻充斥的时代, 人们在对新闻抱有极大希望和兴趣的同时, 也会对新闻做出自己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新闻媒体只有从自身做起, 坚决抵制低俗虚假新闻, 做城市和人们社会生活的观察者和话题引导者, 并从理性思考的角度出发, 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 才能助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华峰.社会需要有温度的新闻[N].河南日报, 2014-11-20.
社会新闻报道 篇10
(一) 建立和谐的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是有关保障公民了解权和对了解权加以必要限制而组成的法律制度。在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中, 政府一要完善立法, 使信息公开有法可依;二要构建有序的信息公开架构, 在社会问题新闻报道中, 较为理想的政府信息公开基本框架是“官方网络或手机短信首发—广播和电视介入—报纸报道”多方面、多层次、立体的、有序的信息公开架构。
(二) 新媒体背景下的政府舆论引导
新媒体的崛起使得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究竟应该如何有效引导呢?所谓有效引导, 就是放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正面效应, 缩小其负面影响力。
1. 巧用新闻发言人引导舆论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控制。新闻发言人说白了就是代表政府对公共危机的态度和观点。
2. 保证与公众互动渠道的畅通无阻
新媒体的产生给政府发言提供了便利条件, 政府发言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和大众沟通、互动。
3. 设置议程通过意见领袖做有效引导
面对巨量信息的网络, 受众很难分辨是非, 因此对于权威意见的依赖更为强烈, 这时候, 意见领袖在网络中能够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三) 建立新媒体监管机制
1. 建立政府部门新媒体管理的协作机制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管理工作涉及公安、教育、文化等多个部门, 政府要尽快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使政府对新媒体的监管走出多头管理的怪圈。
2. 建立与网络运营商的沟通机制
政府职能部门应与电信、网通、移动、联通等网络运营商, 和新浪网、雅虎网等新媒体服务提供商形成沟通配合机制, 并明确其把关人的作用。一方面, 要想获取有关信息资料, 就必须建立上网用户IP地址数据库连接来实现;另一方面, 要想网络运营商能积极、及时地配合政府部门对新媒体的监管工作, 就必须对互联网管理工作所需的安全网络环境和畅通线路提供技术支持。
3. 制定和完善新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
目前, 我国出台的专门针对新媒体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 包括2003年颁发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在内, 可制约和管理新媒体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多。
4. 强化新媒体运营商的技术监管
新媒体的变革是由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础的, 要想对新媒体传媒的内容进行监管, 就要对技术进行监控, 例如设立防火墙, 拦截一些不良信息。
(四) 要注重新媒体的媒介素养, 建立新媒体的自律机制
1. 积极倡导新媒体的自律管理
诚然, 在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过程中, 政府和相关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 然而网站和网民也应该加强行业规范和道德意识。
网络管理者必须严格自律, 遵守法律法规, 同时要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监督和规范, 相信网民在理性、公正、客观、健康的网络环境下, 会理性地参与互动, 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2003年12月, 我国主要商业网站与30多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共同签署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包括新浪、搜狐、网易等, 他们庄严承诺, 自觉接受管理和公众监督, 坚决抵制不良信息。
2. 从专业把关人到人人把关, 推进普通民众的自律
首先, 提高把关的质量。网络是一个交换评论、提供批评的公共场所, 所以网络当中会有非常多的不良信息蛊惑人心, 对网络舆论把关其实是对不良与不健康信息的遏制、过滤、调控。其次, 需要运用科技手段, 加强舆论把关和正确的引导。匿名用户通过网络不负责任地任意发布信息, 这是导致网络上出现虚假信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用户在申请QQ或者邮箱的时候, 必须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 包括姓名、住址、学历等。此外, 有关的部门要对上网聊天和发送电子邮件的用户资料备案, 而要想完全控制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 在技术上还有很大难度, 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建立专业的网络舆情队伍, 通过研发网络舆情与情报监测分析系统, 让广大群众在第一时间知道网上舆情的动态。最后, 大力发展新媒体的自律机制。政府机关不仅要对新媒体进行监管, 而且还要进行自我约束,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同时开展自律管理。
参考文献
[1]乔恩·谢泼德哈文·沃斯.美国社会问题[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 (7) .
[2]孙本文.社会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167.
[3]孙邦坤.对当前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 2007 (11) :220.
[4]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5]孟令俊.微博与突发事件的传播——以宜黄强拆事件为例[J].华中人文论丛, 2010 (12) :102-104.
明星负面新闻破坏社会风气 篇11
明星不仅是个体的自然人,更是资本重金打造的文化消费符号。不同于普通演员,明星尤其是所谓流行文化“偶像”,其表演具有银幕前与银幕后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在参与制作的音像、影像产品之外,“偶像”明星在公共空间中的言行,同样是整个流行文化产业链的一部分,对社会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观念和行为起着巨大的示范作用。
因此,“偶像”明星应当承担与其社会影响相匹配的社会约束。近几年来,“偶像”明星吸毒、嫖娼、交通肇事逃逸等违法行为屡屡发生,“破窗效应”愈演愈烈,对社会认知尚未成形的青少年产生了负面示范。关键是,舆论冷却之后,当事人照样粉墨登场,负面行为成本太低,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持续性的破坏。由此,我们恐怕要付出演艺行业整体信用下降和下一代健康成长受阻的代价。
(摘编自《人民日报》)
适用话题:道德约束、以身作则、破窗效应、盲目崇拜
社会新闻报道 篇12
1 新闻、受众、社会关系失衡
新闻价值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新闻客体必须对新闻传播主体有利, 新闻必须符合受众的需求, 新闻必须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效应。这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三个主要因素, 当这三个因素经常发生矛盾时, 新闻道德就开始发挥作用。新闻道德就是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因为自身的自律需求, 设定的职业道德规范。新闻道德具有非官方性、非法律性特征, 是新闻自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没有强制性的约束, 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处罚条例。因此可以说, 新闻道德是媒体自身承担对社会、对受众的责任。
2 记者面临平衡新闻、受众、社会关系的困境
有关新闻道德的研究, 不得不提起一个经典的案例, 《饥饿的小女孩》的图片曾经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 但是获奖者凯文卡特因为在拍摄照片时没考虑到小女孩的感受, 在外界的舆论谴责下自杀。只留下遗言:“真的对不起大家, 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这就是新闻记者缺乏新闻道德酿成的悲剧。与之相反的是美联社的记者富兰克在报道哥伦毕业鲁伊斯火山爆发时, 面对身处困境的女孩, 他虽然无能为力, 但是始终和她谈话, 鼓励小女孩, 直到最后拍下她下葬的镜头。这张照片显示了小女孩面对死亡, 依然神情自若的勇气, 因此获得了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同样是面对濒临绝境的情况, 同样的新闻照片, 遵守新闻道德和放弃新闻良知的结果显然不同。
在一次采访阿富汗记者的新闻中, 一群新闻记者向一个88岁高龄的老人逼问采访的情景发人省醒。虽然采访者一开始坚持什么也不想说, 在记者的再三逼问下, 一个88岁高龄的阿富汗老人还是在镜头前很“配合”地释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完全不顾及采访对象的采访行为受到了舆论的谴责, 这一事件发生的最大原因就是新闻记者只注重新闻价值, 所有的记者都认为对于死难者家属的报道, 应该出现一张夸张的、非常悲痛的照片, 这样的新闻才有吸引力, 而忽视了死难者家属的感受。作为新闻记者, 虽然他们挖掘了新闻价值,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 他们失去了人类的同情心, 缺乏新闻道德, 他们忘记了新闻记者最基本的道德就是尊重他人,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新闻报道, 都不应该伤害采访对象。
这就是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面临的困境, 在社会、新闻、受众面前, 新闻记者如果没有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就可能丧失新闻媒体人的道德良知。有新闻记者曾经说过:“你首先是人类的一份子, 然后才是新闻记者。新闻道德应该优于新闻价值。”因此, 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 不仅仅是对客观新闻的报道, 还应该承担起建设社会的责任,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最起码的同情心和道德责任感, 在报道新闻时, 控制媒体的道德取向。社会责任感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道德, 新闻记者在报道灾难性新闻时, 应该尽可能把伤害降低到最低, 不能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损害他人的利益。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最容易产生新闻道德和新闻价值之间的冲突, 这个时候就要考验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富兰克福尼尔的作品之所以能得到世人的理解, 是因为他考虑到了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小女孩的死亡面前显示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另外, 新闻道德还包括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新闻报道是一项传播新闻信息的活动, 一些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未经当事人同意就报道涉及到他人隐私的新闻, 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给他人带来精神伤害。现在标题党新闻越来越多, 在中国每年度的评选十大假新闻中, 年年都有“某某名人去世”, “某某明星离婚”的新闻, 后经查实纯属假新闻, 这给当事人的名誉造成很大的伤害, 特别是在娱乐新闻报道方面,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由于新闻媒体拥有强大的传播性和广泛性特征, 新闻记者如果为了追逐商业利益, 不顾新闻职业道德, 就会给社会带来破坏, 影响十分恶劣。
3 新闻道德可以规范新闻记者的行为, 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新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 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才能在激烈的价值观和道德感的冲突中把持自己。责任感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素养, 新闻记者对社会和受众都有传播客观新闻的责任, 虽然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有一定的倾向性, 但是新闻道德要求新闻记者应保证新闻内容的准确、公平, 这样才能保证新闻、受众、社会的平衡, 才能实现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此, 新闻媒体制定了相关的新闻从业者的自律机制, 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条例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行为, 帮助新闻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各个新闻组织也制定了自己的新闻职业准则和规范, 以法律的形式约束新闻记者的行为。另外, 新闻职业道德也是新闻自律得以实现的有效形式, 我国早在1991年就出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其中规定新闻记者要遵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把社会效益和新闻价值结合起来, 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承担起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正如李普曼所说:“要构建社会道德规范, 就应该在遵守新闻道德法规和原则的同时, 也要把握新闻价值和新闻道德之间的平衡。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结论
综上所述, 新闻价值虽然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因素,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也带有自身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 如果处理不好新闻、社会、受众之间的关系, 导致三者关系的失衡, 新闻报道就会沦为商业的工具, 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 需要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 发挥新闻道德在新闻报道中的制约作用, 规范新闻记者的行为。
摘要: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制造假新闻, 侵犯公民名誉权和隐私权。此外, 新闻媒体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 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新闻从事者的行为, 但是仍然需要新闻媒体的自律, 新闻道德是新闻媒体自律的有效形式。新闻道德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 成为平衡新闻、受众、社会的平衡杆。
关键词:新闻道德,受众,社会
参考文献
[1]赵黎.新闻、受众、社会的平衡杆——新闻道德[J].新闻知识, 2010 (3) :34-36.
[2]杨保军.新闻道德的一般根据及具体构成分析[J].当代传播, 2010 (2) :10-13.
[3]杨保军.试论新闻道德理论的基本结构[J].当代传播, 2009 (1) :14-19.
【社会新闻报道】推荐阅读:
社会新闻07-18
社会民生新闻10-12
社会媒体新闻宣传05-30
社会问题新闻06-09
社会新闻的创作08-18
社会新闻的娱乐化报道10-16
反映社会现象热点新闻08-29
社会问题新闻写作07-02
社会新闻的主流价值08-07
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