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精选8篇)
社会新闻 篇1
1近日,根据网友举报和媒体报道,在今年一些地区的公务员“省考”、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均出现了疑似泄题情况。对此,有关部门表示将会及时调查核实,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给广大考生一个明确的答复,还社会一个公道。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或许不会感到陌生,仅在去年,就发生过江西高考替考案、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泄题案,如今“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所隔时间之短,令人惊讶。从去年11月起,根据《刑法修正案
(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参与作弊者会被判刑处罚,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作弊入刑”似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考试关系到每一个考生的切身利益,对于他们而言,公平高于一切,全国性考试更是如此。每一次考试,都是对政府公信力、社会诚信度的考验,然而,频发的泄题事件无疑让这种考验变成了质疑,这是各方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可是为何还会屡禁不止?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犯罪团伙多次得手,加上政府监管不力,将会严重侵蚀社会风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勤奋备考让渡于钻营关系,当安心学习让渡于投机图利,这样的社会能好吗?频繁发生的泄题事件反映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法则,拷问的是社会的诚信,挑战的是法律与政府的权威。要想真正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全社会成员联合起来,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诚信惩戒机制。2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指出,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201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比2010年提高1.51岁,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到30%以下,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2016年要进一步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增强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强化改革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进一步提高改革行动能力,推进政策落实。《工作任务》还对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稳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加强组织实施等工作作出了部署。《工作任务》明确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负责部门,对部分工作任务提出了时间和进度要求。
3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防伪标识本是鉴别商品真伪的“试金石”,但如今却难保其自身的真实性。“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广西、湖南、江苏、安徽、广东等地查获多起通过假冒的防伪标识,制售假货的案件,涉案金额动辄逾亿元。
据了解,一些烟酒、日化领域的名牌产品成为假冒重灾区。在一些小作坊,假冒的防伪标识可以随便印制“论斤买卖”,其中不少难辨真伪。
业内人士介绍,在国际上,防伪产品属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特种技术产品,普遍由政府严格监管。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秘书长殷荣伍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定,让防伪技术应用“有法可依”,减少监管盲区。同时,在源头上对生产企业进行“闭环监管”,进行全流程的生产和流通监控,确保防伪产品的技术和品质安全.4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 坐落于北四环成府路的北京语言大学,尽管占地仅有30多万平方米,走进它的人仍可以畅然欣赏它那“小而精致”的美丽。走进北语,你就会知道它为何独得“小联合国”的美誉,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求学的身影,他们都渴望通过学习汉语,更好地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4月26日,北京语言大学招办主任武玉洲接受新华网专访,为即将参加2016年的高考学子,介绍独一无二的北京语言大学近年来,“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高速增长。全球“汉语热”传递了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讯息,而“孔子学院”得以遍地开花正是这种诉求下的体现。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
5要治理“血贩子”,不能寄望于一味堵、一劳永逸。相反,既要通过执法手段挤压“血贩子”的市场,堵住他们的财路,也要激发社会献血活力,疏通采血用血的障碍。
医疗环节再现“黄牛党”——据报道,在一些地方,救治患者非常重要的输血环节,居然也有人将“献血”当做商品囤积起来,高价卖给需要用血的病人,从中牟取暴利。
与此前引发社会热议的“号贩子”一样,这也是一起通过绑架患者权益,大发“疾病财”的行为,且性质更加恶劣。对此,没有理由纵容不管。
自1998年10月起,我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也越来越规范。但既然规范了,为什么还有“血贩子”暗流涌动,从中作梗呢?
最基本的原因是血源紧张。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利用科学手段生产血液,血液的获得,必须从人体采集。而按照《献血法》的规定,输血的采血必须是无偿的,这就要求社会上有足够多的人群,能够主动参与无偿献血。世卫组织推荐的保证临床用血人口无偿献血率最少应达到1%,欧美国家的人口无偿献血率大大超出了此标准,达到了3%—7%左右,但在我国,这个指标仅仅维持在0.9%左右。数量本身就少,加之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长期处于临床用血紧张的境地。所以,要治理“血贩子”,不能寄望于一味堵、一劳永逸。相反,应该两手抓。既要通过执法手段挤压“血贩子”的市场,堵住他们的财路,也要激发社会献血活力,疏通采血用血的障碍。具体怎么做呢?
在很多国家,血库会建立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信息库,如果血源紧张,就主动与这些志愿者联系,发动他们献血,缓解库存血不足的问题。这被证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除了这些应急的方法外,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人们的献血意识。这就需要血库的工作人员多与社会互动,定期公布用血成本,打消人们对血库可能用血谋利的顾虑。例如,主动到一些单位或者学校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以集体的力量激发人们的奉献意愿。总之,当病人不再“望血兴叹”时,“血贩子”的生财之路也就自然断裂了。(郑山海)4月25日,在日本首都东京,2020年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会徽设计者野老朝雄与会徽合影。
历经剽窃**和数月甄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25日宣布,以日本传统颜色靛蓝色矩形组合构成的“组市松纹”被选定为新会徽。
专门负责挑选会徽的委员会说,这一设计简单的会徽彰显出和谐性和包容性。不过,不少日本网民并不买账。会徽刚刚公布不久就有人吐槽这款设计“太过平庸”。
根据东京奥组委公布的图片,会徽色调为日本传统颜色靛蓝色,在由矩形组合构成的圆形下方是“TOKYO 2020(东京2020)”的英文字样,再往下是奥运五环标志。
当天,东京残奥会会徽也获公开,其图形与奥运会会徽相似。
东京奥运会会徽委员会委员长宫田亮平在揭晓会徽时说:“从现在起,这就是东京奥运会的‘门面’。我希望大家喜欢这一会徽,并在2020年奥运会到来前支持它。”
这款会徽由46岁设计师野老朝雄设计。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刚发现自己的设计胜出时,我脑子一片空白。我为这款设计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心血)。”
东京奥运会会徽的产生可谓一波三折。去年7月,东京奥组委公布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会徽设计方案,当时的会徽由日本设计师佐野研二郎设计,以简单几何图案组成“T”字形状。这一会徽随后被指与比利时设计师奥利维耶·德比为当地一家剧院设计的标志“惊人地相似”。去年9月,东京奥组委宣布弃用该会徽,并承诺尽早选定新会徽。
共同社报道,日本舆论界曾批评原会徽的甄选过程过于封闭,东京奥组委因而成立了专门甄选会徽的委员会并大幅放宽参选资格,公开征集了14599幅作品,并邀请公众参与评选。本月初,4幅作品进入最终选拔阶段,19名评委随后投票。
《日本时报》报道,东京奥运会会徽委员会共征集到39712条网上评论,还收到1804封明信片评语。
法新社报道,对于新出炉的奥运会会徽,日本网民似乎褒贬不一。不过,也有人对新会徽表示支持。“推特”上有人留言道,这款设计有日本元素,“我想这是好的选择”;还有网友认为,这款会徽在设计上比先前那款“进步了不少”。
7新华社广州4月26日电 题:赤潮带、荧光海 海水变色是谁惹的祸? 夜晚的海滩,当起伏拍岸的海水变成蓝色荧光,你还敢下水游泳吗?当美丽的海湾中绵延着一条红褐色的海水带,水里的生物是否安全?
今年1月以来,广东珠海、深圳、惠州和汕尾海域,相继出现规模不等的赤潮。此次赤潮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对海洋水质和渔业生产是否会造成严重影响?
这几天,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渔民郭建雄发现,他经常出海捕鱼的红海湾有点“怪”。“白天海水是粉红的,一到晚上,那些区域的海水又变成幽蓝色了,很好看,一些外地游客还过来拍照。”郭建雄说。
“海水颜色的变化是夜光藻赤潮造成的。”惠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站长陈德志说。从今年2月18日开始至今,惠州海域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阶段性赤潮。第一个阶段的赤潮持续到2月29日,赤潮面积最大时达到140平方公里,之后赤潮消退。但从3月4日开始,第二波赤潮又在惠州的大亚湾、红海湾出现,并持续到现在。
记者近日在惠州市南部的双月湾看到,一条面积四五平方公里的带状赤潮在湾口绵延。赤潮带呈浅红褐色,和周围海水的分界并不十分清晰。“乘快艇在赤潮带中行驶时,能看到船尾的浪花颜色像茶水一样。”陈德志说。
“虽然这些赤潮的优势种都是无毒的,但最好不要在赤潮海域近岸游泳。”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赤潮研究室高工谢学东说,赤潮藻粘到人的皮肤上,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
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4月25日,大亚湾、平海湾、红海湾海域仍有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赤潮。“受强降雨、气温、风浪和近岸往复流等因素影响,赤潮面积会不断变化。”谢学东说。
导致此次赤潮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多名广东省内专家正就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尚未得出定论。
记者采访了解到,赤潮成因复杂,在国际也是研究难题。除了现代工农业发展导致废水入海引起富营养化的人类活动之外,赤潮与海洋纬度、季节、洋流、海域的封闭程度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
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海域共计发现赤潮35次,累计面积2809平方公里,分别较上年减少21次和4481平方公里。
尽管2015年我国海域赤潮灾害有所减少,但陆源入海污染仍居高不下,监测的77条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50万吨。
相关专家表示,应加大对入海陆源污染治理,从源头上防范赤潮灾害。
“赤潮就像蓝色大海里的‘红灯’,警示我们应保护海洋环境,减少污染物入海排放。”谢学东说。
8设于北京京剧院的梅葆玖灵堂昨起开放。昨日8时许,京剧舞台黄金搭档于魁智、李胜素最早赶来吊唁。前天,李胜素随全国政协到陕西考察,飞机刚一落地,便惊闻师父去世,她没出机场便又坐飞机赶了回来。
从1988年起便跟随梅先生左右到1995年正式拜师,近30年的时间,李胜素从师父那里获益的早已超越了艺术本身,如今淡淡不张扬的性格也是拜师父所赐。
梅先生桃李九州,从前天开始,海外票友惊悉噩耗后也纷纷举行悼念活动。德国的票房(票友聚会练习的处所)近两日就一直在传唱那首《大唐贵妃》中的《梨花颂》。
在昨天吊唁的人群中,著名导演郭小男专程从上海赶来,而他原本的来意是与北京京剧院商讨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复排一事。作为原版导演,他是能够读懂梅先生这个心结的人。“梅先生一生创新剧目不多,但在继承了一辈子的基础上,晚年提出在《太真外传》的架构上创排《大唐贵妃》的构想。这是一个艺术大师搭建的与世界对话的格局,是中国京剧最有当代意义的一次创作。从中可以看到梅先生一直秉持的那颗赤子之心,也能感受到他对京剧的未来有强烈的思考甚至忧虑。现在我们一定不负先生厚望,在十几年前演出的基础上,将其打磨成梅派在当代的巅峰之作。”
在郭小男看来,梅先生对于《大唐贵妃》的构想中,还有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便是“男旦传承”。“男旦是独树一帜的,它是遵循特殊的艺术规律,由一批伟大的艺术家们创造出的一种特殊舞台魅力。玖爷不仅秉承下来了,而且在发声方法上还有超越。”
昨日,随着梅夫人林丽源的到来,现场再度陷入悲戚中。来至梅先生端坐微笑的遗像前,梅夫人微微探了探身,顿时泪如雨下。在众人的安抚中稍稍平静后,端坐于灵堂一侧的她还是不时望向照片的方向,若有所思。与梅家交往甚厚的谭门一族,昨天由谭孝曾、阎桂祥、谭立曾、谭正岩两代人代表当今谭派掌门谭元寿,前来吊唁。抱拳、跪地,看到世交后人,梅夫人再度激动落泪。
9新华社太原4月2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劲玉 张墨成)近日,多家媒体曝光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家“黑心”养生馆哄骗顾客喝洗脚水包治百病,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报道称,太原一处养生馆声称他们的泡脚水经科学处理,具神奇疗效。
事件被曝光后,太原市双塔寺工商所所长申瑞青带领执法队员到该养生馆调查,发现该养生馆属于无照经营,但现场调查并未发现经营者让顾客喝洗脚水等突破伦理、道德的事实。
该所于4月12日对该养生馆下发了“停业整顿、配合调查”的决定,按照行政处罚办理。此后,该养生馆于4月18日办理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足浴,服务及电子产品、日用品、化妆品,销售(依法需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允许该养生馆合法经营,并等待后续处罚。
申瑞青说,该养生馆经营时间尚短,且收费低廉,调查并未发现对消费者造成损失。养生馆所使用的“负离子水疗仪”有完整的厂家生产许可证以及产品证书,说明这台机器可以合法的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至于泡完脚后水颜色变深以及具体功效等情况,则需要有相关专家鉴定,希望消费者理性看待。排队喝洗脚水则没有充分事实依据,且不合常理,希望大家不要过分炒作。
申瑞青同时表示,消费者在消费时应本着“一问二看”的原则,问是否合规,看是否合法,产品是否有相关手续,以免上当受骗。经营者应当遵守先办营业执照再经营的规定,诚信经营,严格把好进货关,对自己所经营的产品严格审核。10 出现在北京地铁的首个反逼婚广告,希望能用“一平方米的面积”影响中国。“剩女”这类刻板印象是全世界女性都渴望摒弃的陈词滥调。
看到米果设计的反逼婚广告,妈妈一手给她众筹钱,一手戳着桌子,指责她大逆不道:“你做这种事情,小心被雷劈,过年时别让亲戚知道,会被骂死的!”
面试了30位相亲对象的吴文说:“一切信息都是条件,你发现一个人变成了贴着二维码的商品。”
26岁来了。吴文的焦虑跟着奔袭而来,“你突然发现,你再也不能称自己20出头了。”从那一天起,结婚是她最重要的主题。
逼婚的魔咒砸在米果头上时,她也是26岁。母亲火急火燎地盘查身边每一个适龄男性,仿佛女儿是一件急于出手的、眼看要积压的商品。
两个女孩同时提到26岁的重大意义。此前的吴文和米果一直符合“好孩子”的定义——聪明、乖巧、成绩优异。26岁是一条华丽丽的分割线。
今年春节前,北京的地铁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反逼婚广告,“单身也可以很幸福”的广告词,更像一种时代的“她宣言”。
在中国广告史上,无人能忽视这张1米宽、1.2米高的首个反逼婚广告。
在北京最繁忙的交通枢纽、日客流量10万、广告价格最高的东直门地铁站,春节前夕,出现了这样一幅海报:海报上的圆脸娃娃笑眯眯地抱着硕大的爱心,爱心里是一封写给父母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别担心,人生有很多种,单身也可以很幸福。”
反逼婚联盟决定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铁站登广告之前,拿着计算器和手表记录人流量,算出最优性价比,他们希望拿众筹3.8万元买的“一平方米面积”影响中国。
这一群因为相似遭遇而集结起来的天南海北的网友,由最初的几位“元老”扩展到101位成员。
米果是核心成员之一,也是海报的设计者,今年31岁。
春节到来之前,她感受到互联网上对抗逼婚的策略层出不穷。在网上搜索如何应对逼婚,首页会出现步骤详细的百度经验,有人总结出推卸责任法、阳奉阴违法、抱头痛哭法、压力过大头晕法、假装失恋法和给妈塞钱法;还有人教大家反问父母,今年股票涨了吗?
素面朝天的米果说,因为做了这份海报,这是31年里,她过得最有意义的春节。
“为什么今年春节大家对于逼婚反弹这么厉害?在中西方的文化里,中国是家族本位的,西方是个人本位的。现在好多人慢慢有了个人本位的想法。把个人的快乐放在首位,而不是为了家族的利益,要服从和牺牲掉个人的快乐。”社会学家李银河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
11违规出借“国宝”接商演 博物馆长停职
一房产公司在国家级文保单位南京朝天宫举办活动;当地文广新局通报称馆方未履行任何报批手续
近日,一房地产企业在国家级文保单位、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大成殿举办了一场商业活动,并邀请了明星成龙站台。25日晚间,南京市文广新局对外通报此事,称该博物馆因为某一家房地产公司宣传提供场地,该馆负责人未履行任何报批手续,严重违规,责成馆长停职检查。其他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和党纪处理。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部分网友在该活动举办后通过微信微博称,房地产开发商的商业活动,不应放到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内的孔子像前举行,并指出此举欠妥。
日前,江苏省文物局文物处和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负责人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均表示按规定,文保单位举办商业活动应履行报批,但文物部门未接到相关的备案。
4月25日晚间,南京市文广新局在官网通报此事,称4月24日下午,某一房地产公司在南京市博物馆大成殿举行房地产新闻发布会,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与文物保护不相关的商业推介活动,在业界、媒体中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些网友对文物部门提出了质疑。
经查明,相关部门确认南京市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同意在国家级文保单位举行商业活动,未履行任何报批手续,属擅自许可,严重违规。
“将国家文保单位和公共文化资源提供开发商用于商业用途,不符合文博场馆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官方通报称,经局党委会研究:立即责成市博物馆馆长停职检查;局纪委、局监察室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根据最后调查结果,对市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分别给予行政和党纪处理。
昨日晚间,前述接近房地产企业的消息人士告知,目前该房地产企业并未因此受到相关处罚。仅仅十几分钟时间,沂南县居民邢先生就遭遇了悲喜两重天: 十几分钟前,夫妻俩还在为一个多小时前落成的平房高兴;十几分钟后,两个正在睡觉的儿子却被大火烧 伤,租住的房子也被烧成了废墟。万幸的是,9岁的哥哥辉辉冒着浓烟将4岁的弟弟小森从火堆里拖了出来!26日下午,烧伤面积达20%的小森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手术,据了解,手术非常成功。
邢先生介绍,他家住临沂市沂南县青驼镇农村。经过20多天的忙乎,他用来开五金店的平房在4月17日 晚上8点左右刚刚建成,他和妻子送走帮助建房的亲朋好友,又忙着收拾东西做饭。这时候,他们的两个儿 子辉辉和小森早在床上睡着了。
夫妻俩9点15分左右吃完饭,妻子进屋到床边转了转,看见小森尿床,尿湿了被子。她把家里已经买了 5年的电暖器放在床上,通上电,把被孩子尿湿的被子搭在电暖器上,想把尿湿的部分烘干。随后,夫妻俩 又出门到相距40多米的新建平房里收拾材料,打扫房间。
大约十二三分钟后,邢先生突然听到儿子的哭喊声,他扔下工具跑回院里,看见9岁的大儿子辉辉抱着 4岁的小儿子小森站在院子中间,堂屋的窗户正往外冒火。他跑到屋门前准备进屋往外抢东西,此时屋门口 已经涌着浓烟,随后冲出火苗,将他的头发差点烧着。
闻讯赶来的邻居将两个正在哭喊的孩子抱了出去。邢先生夫妇则打开自备井的水泵拿着水管灭火,但 大火很快点燃了瓦房的房顶,不到半个小时,三间堂屋屋顶坍塌,房子被烧成一片废墟,屋里的东西也几 乎被烧成了灰烬。
辉辉和小森被急救车送进了县医院,医生简单检查后建议立即转院,两个孩子随即又被送进临沂市人 民医院。经初步诊断,小森烧伤面积达20%,烧伤创面分布于双手及双下肢等处,以左下肢为重,左足及左 小腿痛觉消失,左足各足趾均干性坏死,趾甲脱落;辉辉右下肢部分烧伤,烧伤面积约7%。
据了解,邢先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一般,遭火灾后家里已几乎一无所有,两个孩子住院治疗费用至今已 经超过6万元。医生们初步估计,孩子的治疗及后期手术费用至少需约25万元。目前,临沂市人民医院及当 地爱心人士已经为邢先生开设了募捐通道,希望能募集到部分善款,帮助邢先生一家渡过难关。
13少年网吧内被殴四小时后死亡
被殴期间无人报警制止 六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涉事网吧被关停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山西运城市绛县,一位名叫张超凡的15岁少年在网吧被同学殴打长达四小时后死亡。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其家人表示,张超凡因被同学索要钱财才会前往网吧打工,并且在被殴打期间,无人报警和制止。
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张超凡的姐姐张云云表示,自己的弟弟今年15岁,在绛县华晋学校读初三。6个打人者中有4个人是张超凡的同学,另外两人中,一个同样曾在华晋学校就读,并有过收保护费、劫钱等不良行为,另一个则是社会闲散人员。
张云云说,为了交上“保护费”不挨打,15岁的张超凡选择去镇上的“网络快车”网吧当夜班网管。四月十几号刚“上班”不久,4月22日晚上便发生了被虐打事件。
张云云向北青报记者描述了弟弟被殴致死的过程:4月22日凌晨,经常欺负张超凡的几名同学又纠集到一起,到这个网吧上网酗酒,在酗酒期间,强迫张超凡购买饮料,因为张超凡无钱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几人在网吧二楼、一楼、吧台、门口对张超凡拳打脚踢,后又拖拽到小花园用棍棒多次施暴,连续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殴打。“我弟弟跪在地上求饶,但他们无动于衷。”
张云云同时透露,自己是从网吧的监控录像中了解到这些情况的,并且在弟弟被殴打期间,没有人报警,也没有人上前制止。
“在离网吧不远的小花园内,长达4个小时的殴打让我弟弟昏迷过去,直挺挺地躺到了地上。”张云云说,施暴者随后又将张超凡拖回到了网吧二楼。“不知道最后是谁打的120,当120通知家属的时候我弟弟已经不行了。”
另据张云云透露,在张超凡被殴打的4个小时内,当时网吧老板并不在,和张超凡一起值班的是另一个夜班网管,也是15岁。
六名嫌疑人已被控制
“出事以后这家网吧被关停了,老板没了踪影。”让张云云气愤的是,参与殴打弟弟的几人的家属始终没有露面进行道歉。
昨日上午,北青报记者从山西运城华信公安分局了解到,目前涉嫌打人的6名嫌疑人已经全部被控制,警方正在审讯中。
据办案民警透露,参与打人者不仅有张超凡的同学,而且有社会青年。至于为何张超凡在网吧被虐打4小时致死而无人阻拦、报警,警方称正在对嫌疑人进行审讯,在有结果后将尽快公布。4月6日,东城特教的高三聋哑学生准备“高考”最后的冲刺。
又是一年高考季。再过一个月,公众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在高考考生身上。就在昨天,另一场“特殊”的高考却已经完成了录取工作。记者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了解到,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633名残疾高三学生报名参加了联大的单考单招,共有146人被录取。
相比较普通高考的热闹,这场为残疾考生准备的高考没有社会的瞩目,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同一片蓝天下,听、视障孩子们的世界或无声或无影,但是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有着一个美丽的大学梦。
4月8日到10日,北京联合大学2016年残疾人单考单招考试在特殊教育学院举行。
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家长聚集在校门口等待考试。不像普通高考时学校老师组织起壮观吵闹的送考队伍,这里却显得安静许多。如果不是一条横幅挂在门口,可能无人知道这是一个高考考场。老师和家长在不停地用手语或低语叮咛孩子们放松,不要有压力。
为了帮助残疾考生,学校提供了助视器等辅助用具,并在每场考试中都为听力残疾人考生配备了会手语的监考人员。
对于单考单招的试题,一般由学校自主命题或由省级考试院出题。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副院长徐娟介绍,学校的试题一般由专人封闭出题,对于听力残疾人来说,英语考试不设听力。盲人考生则需要用盲文答卷,试题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出题。普通高考出现的“以下哪些字的读音错误、找出其中的错别字”等题都不会出现。
据了解,今年联大特教学院共招收5个专业,单考单招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及专业课考试。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需要考色彩静物、素描及速写两门专业课。自3月5日起,浙江嘉兴多家媒体报道,嘉兴平湖市53岁保安郑菊明,八年前资助了一名四川宜宾兴文县的孤儿彩霞(化名),善举一坚持就是八年。年前,郑菊明被查出肺腺癌晚期,却仍然牵挂着千里之外的彩霞。为了不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病中的郑菊明还告诉彩霞“自己一切都好”。多篇报道出来后,国内数十家媒体转载,网友纷纷为其大义感动,赞其为“情义保安”、“嘉兴好人”等。
然而,成都商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情义保安”的背后,藏着一个长达10多年的秘密:郑菊明实为彩霞亲生父亲!
4月21日,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与郑菊明面对面时,他亲口讲述了被隐瞒的真相。其间,他几度流泪忏悔,称对不起自己的妻儿,也对不起彩霞和媒体,以及所有关心他的人。
据媒体此前报道:郑菊明自称于2008年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消息,说四川省兴文县有个小姑娘名叫彩霞,父母离家出走后被一户好心人家收养,但这户人家也很贫困,小姑娘生活很窘迫。他觉得彩霞很可怜,想资助她一下,于是拿起电话拨通了报纸上留的联系方式。“对方一口四川方言,听不懂。”但他还是赶到邮局,把口袋里的30元零钱汇了过去。
郑菊明告诉当地媒体,他通过事后的电话了解,得知收留彩霞的好心人叫刘小丽(化名),其丈夫是个残疾人,家里只有一个儿子,经济很不宽裕。当时郑菊明每月薪水只有800多元,他就瞒着家里,每月从工资里悄悄抽出几十元,给刘小丽寄过去,而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郑菊明一直坚持关心资助着远在四川的彩霞。
媒体报道称:郑菊明被查出肺腺癌并住院后,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没有能力继续资助彩霞了,为此整日心事重重。在同事一再追问下,郑菊明才把在心里藏了8年的秘密说了出来。郑菊明接受采访时说:“(他)想到了82岁的母亲,两个兄弟自会为她养老送终;想到了相伴多年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还孝顺;想到就要上幼儿园的孙子,自己总算享受了几年天伦之乐。”
郑菊明的“事迹”见报后,浙江嘉兴市各新媒体平台及时进行了转发推送,当地媒体称“郑菊明的事迹受到了广泛关注,一片点赞声,郑菊明的病情更是牵动着读者的心。”
成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郑菊明的事迹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广泛传播,包括腾讯、新浪、网易等至少数十家媒体转载。与此同时,网友们也纷纷点赞,称其为“情义保安”,郑菊明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4月24日,邵阳隆回,袁丹和弟弟妹妹手挽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条路,沿着山谷、沟壑,穿过纵横交错的田野阡陌,经过隆回县回小村时,拐了一个弯。
在弯的上头,是5组邹其秀的家。在路的另一头,是邹其秀儿子回家的方向。
4月24日,穿着最拿得出手的一套旧衣服,邹其秀站在家门口,凝视着进村的小路。
22年了,像这样站在家门前倚望,她已经整整望了22年。
这一天傍晚6点,她终于见到了22年不曾谋面的儿子袁丹。
在袁丹向宝贝回家网站登记的简单资料中,记者看到,袁丹登记的是后来养父母起的名字,他的生日和丢失的日期也与后来邹其秀记忆的不一致,他本人的相关记述也相当模糊。不过,被人抱走那一刻的记忆,袁丹却仍有印象,并且作为资料进行了登记。
“我站在地摊旁,没有任何征兆,爸爸妈妈突然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站在原地等着爸爸妈妈,突然,一双大手捂住了我的嘴,抱起我迅速离开市场。”22年后的今天,袁丹称他对这段经历仍然记忆深刻,他说童年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会留存着一段段美好的回忆,而自己在那一刻,童年的背后却爬上了阴影。
因常出差,一些求证的事曾被耽搁“他2014年都非常关心这个事,总是向我们打听进展情况。”4月24日,广东省志愿者朱先生告诉记者,袁丹最初登记资料的那一年,经常会给他们打电话,虽然有时只是简短的几句交流,但朱先生说他能感受到袁丹内心的急切。
不过,一年多时间过去后,朱先生说他渐渐很少再接到袁丹的电话了,而有几次他们发现的类似线索,通知袁丹后,也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他(袁丹)现在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工作,也确实很忙。”朱先生说,他非常理解寻亲者的心路历程,也正因此,朱先生说除非他们退出志愿者队伍,否则会一直跟踪到底。
而正是志愿者的持续跟进,2015年10月,志愿者发现了邹其秀登记的资料与袁丹所述的片断竟非常吻合,之后志愿者试图与袁丹确认相关细节,但袁丹很多时候却表示“确实记不太清了”,而且由于经常要出差,志愿者相约求证的一些事项竟耽搁了下来。
不过,由于袁丹在2014年时已经进行了DNA采样,志愿者们转而再次相约邹其秀尽快进行采样。
2015年11月,邹其秀应约前往隆回县公安部门采集了血样,经过漫长的等待后,2016年3月10日,广东省打拐办传来好消息:邹其秀和袁丹DNA单亲比对成功。
而消息传到袁丹处时,已沉寂近一年的渴望竟莫名再次高涨起来。“他(袁丹)很兴奋,就像2014年那样。”朱先生说,作为志愿者,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宝贝回家,亲人团聚。4月26日,广西“桂林天价鱼”事件联合调查组公布调查结果,认定此事为价格欺诈行为,涉事餐馆被吊销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并被处以50万元罚款。
4月20 日,桂林当地媒体报道称,游客王女士一行人在位于桂林两江四湖景区的一家啤酒鱼餐馆用餐,点菜时,王女士的朋友跟着餐馆的人去称鱼,店员推荐了一种鱼,说味道很好,“结果我们还没说要,也不知道价格时,店员就把鱼捞了出来,摔死了。”最后,餐馆把娃娃鱼做好端上桌。
事后王女士才得知,这种鱼是娃娃鱼,单价每斤1500元,而摔死的鱼共重3斤3两,总价为5000元。王女士一行人拒绝付账,直接打电话报警,后经警方调解,王女士在结账1500元后离店。
而餐馆老板在事后解释称,王女士他们要的是娃娃鱼,价格本来就贵,而且点鱼之前已经和对方谈好价格了,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此后,有媒体在当地菜市场了解到,当下娃娃鱼的价格比较低,每斤的价格在150元到200元之间,就算不是在本地销售,最贵也不超过300元。此事经过曝光后,引发了网络的热议,不少网友将该餐馆的娃娃鱼称为“天价鱼”。
4月21日,桂林市官方通报称,已对涉事餐馆进行查封,责令其停业整顿,并组织桂林市物价、工商、食药监、公安、水产畜牧等有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 “天价鱼”事件展开调查。
4月26日,调查组发布调查处理结果。经过调查取证,桂林市物价局对涉事餐馆的行为定性为价格欺诈行为,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作出对涉事餐馆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此外,桂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将依法吊销涉事餐馆的营业执照,桂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依法吊销涉事餐馆的餐饮服务许可证。
桂林官方表示,目前,桂林市已开展餐饮业专项整治工作,给每家餐馆发放价格政策提醒告诫函,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绝不姑息。
18常州一位准妈妈怀孕6个月时,被查出患上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说,如果不马上接受治疗,也许生命只能维持3到6个月,然而接受化疗,宝宝就保不住了。保大人,还是保孩子?丈夫一再劝说保大人,但是在这道残酷的选择题面前,这位准妈妈毅然选择了后者,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宝宝的健康。
这位伟大的准妈妈名叫钟雯,今年已经33周岁了。怀孕快八个月的她,挺着个大肚子,留着齐肩短发,跟人聊天总是面带微笑。不知道她的病情,或许根本没法将她与正在和白血病斗争联系在一起!现在,钟雯正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慈分院接受治疗。昨日,记者与钟雯及其丈夫取得了联系。
今年3月16日,怀孕六个多月的钟雯还是个幸福的孕妈妈,可是在糖筛检查后,不幸降临,她的白细胞指标严重超标!医生建议她赶紧去血液科复查,检测结果犹如晴天霹雳,钟雯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个病有多厉害?常州的医生说,如果钟雯不马上接受化疗,也许生命只能维持3到6个月,而接受化疗,使化疗要达到治疗效果,宝宝就要引产掉!钟雯听后并不死心,又立即去了上海、苏州检查,然而检查结果并未发生改变!保大人还是保孩子?面对这道艰难的选择题,家人都坚决选择保大人,但是钟雯态度坚决,一定要保孩子!
在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后,医生告知钟雯可以怀孕了,但需要坚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备孕时,一天1针,有了宝宝以后一天2针,宝宝两个多月的时候一天3针!久而久之,钟雯自己都会打针了,每天6点醒来,丈夫帮她捏着肚皮,她自己打1针,中午到单位医务室打1针,晚上临睡前,自己再给自己打1针,周而复始的坚持,才有了现在的宝宝!
据钟雯主治医生介绍,像钟雯这种病情,一个月至少要做三次化疗,由于钟雯的坚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也为之感动,尝试着帮助钟雯治病的同时,保住孩子。也就是一方面帮钟雯控制病情,一方面监测胎儿成长情况,当胎儿达到比较成熟状态的时候,把胎儿剖腹产接生出来,再给钟雯进行正规化疗。
据了解,本月29日,钟雯将转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本部待产。5月2日前后,正式剖腹产诞下小朵。届时,早产2个月的小朵一天需要花费上千元的暖箱费。医生介绍,治疗早产儿加上治疗白血病双重费用最保守估计也要一百万,甚至可能会达到两百万以上。
钟雯的丈夫周烽说,他和妻子在常州大学从事行政工作,家庭年收入大约在七八万,家境很一般。他的妈妈已经想好了,先把房子卖掉,解决燃眉之急,给儿媳妇治病并保全孙儿小朵。后续的费用再努力想办法。在此,我们衷心地祈愿钟雯母子平安,也期盼有爱心人士能帮助这个坚强、乐观的准妈妈。19离家出走12天,石家庄的13岁女孩小兆(化名)终于被找到,这并非故事的结尾。对于这起事件,许多市民有个疑问:到底是何原因让孩子选择这样一条路?民警称,接到孩子时,她说不想回家,害怕见妈妈。其实,在近几年的采访中,类似事件屡屡上演。“小兆”们的家长又该如何与孩子相处?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家长深思的问题。
这些天,13岁女孩小兆牵动着省会众人心。女孩于4月13日放学后失联,燕赵晚报4月21日刊发《孩子,妈妈不打骂你,快回家吧》一稿,寻找小兆。当时,女孩已经与家人失联7天。稿件见报后引起众多市民关注,许多陌生人担心小兆的安危。虽然有众多好心人帮助,但孩子一直没有音信。就在家人近乎绝望时,联盟路派出所民警却从监控中发现了小兆的身影。此时,小兆已经失联11天。
得到消息,孩子母亲窦女士松了口气:“所幸孩子安好。”
离家出走,这个13岁女孩把远在甘肃和江苏的家人都惊动了,奶奶、姑姑、叔叔等众多亲人从外地赶来,共同寻找孩子。
4月25日下午,从派出所传来好消息,孩子找到了。当家人赶往派出所时,孩子却不想见思念她多日的母亲。最终,由叔叔和奶奶等人先与孩子相见。
说起小兆这些天的去向,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孩子从未走远,她一直在附近的同学家转来转去。
收到消息,联盟路派出所刘所长前往新华刑警六中队,并在傍晚将孩子带到了刑警队。
民警称,媒体报道孩子离家的情况后,引起全城关注,同时也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为尽快找到孩子,警方进行了立案侦查。
在刑警队,女孩给民警的感觉就是不爱说话,总低着头。不管是看到民警,还是看到后来赶到的家人,小兆大多报以沉默。远在无锡的奶奶看到孙女时,更是抱头痛哭。女孩说,她不想回家,害怕见妈妈,想跟奶奶去无锡。
当晚,在楼外等了半晚上的窦女士终于见到了女儿,由于怕刺激女儿,她并未跟女儿说话。小兆则由叔叔、姑姑等人带走,先洗了个热水澡,又在酒店住了一晚。
其实,在记者近几年的采访中,像小兆这样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这些离家出走的青少年,都有相同或类似的经历,即父母爱用暴力解决问题。其实,在小兆出走的这些天里,窦女士在寻找之余,也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回想前些年,和女儿关系原本还好,如今变成这样,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有责任。
20“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李圆成是哈市第七十六中学的学生,今年12岁的他,就深深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滋味。2015年9月,患乳腺癌的妈妈病情突然恶化,李圆成在开学第三天,向学校请了长假,在以后的4个月里,他每时每刻陪在妈妈身边,端茶喂饭、按摩擦身、讲笑话,陪妈妈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日子。1月18日,李圆成妈妈安然辞世。3月1日,他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他好想说,“妈妈,您在天上安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帮助更多的人。”
21日,记者见到了李圆成,上初一的他黑瘦黑瘦的,和他交谈后,记者感觉到他比同龄人要懂事得多。
2014年,李圆成妈妈在做身体检查时,被确诊为乳腺癌。李圆成第一次意识到,“孤儿”这个词离自己并不远,恐慌笼罩了他,“整夜整夜不敢闭眼,生怕一闭眼就看不到妈妈了。”李圆成开始做噩梦,每天晚上都要妈妈陪着睡。一旦他从梦中惊醒,妈妈就给他擦汗,亲吻额头安慰:“不怕,妈妈在呢”。这时,李圆成就会一把抱住母亲痛哭。
2015年8月,李圆成小学毕业,而妈妈的癌症已到了晚期。怕拖累家里,李圆成的妈妈不顾反对出院回家,放弃了治疗。
看着家里的变故,李圆成突然从在母亲怀里嘤嘤哭泣的孩子,长成了一个小男子汉,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我不上初中了,我要照顾妈妈。”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妈妈时,一向要强的妈妈哭了,“你咋能不上学呢?不然我这么辛苦为了啥?是妈妈拖累了你。”“妈妈你别担心,等你病好了,我再去上学。”李圆成笑着安慰妈妈,却让眼泪流在心里。
在升入七十六中学的第三天,他向学校请了长假。“妈妈病了,我要照顾她。妈妈生我养我,我必须陪她走完最后一程。妈妈想要啥了,我去拿;妈妈想吃啥了,我去买;我想让妈妈一睁眼就能看到好吃的饭菜;妈妈不开心了,我给她讲笑话;妈妈该吃药了,我早早地拿来药和水;妈妈身体酸疼了,我就给她按摩,我要做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3月1日,李圆成重新回到课堂,他没有忘记与妈妈的约定,“您在天上安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帮助更多的人。”据副校长谢菲介绍,目前李圆成似乎已经从阴影中走出来了,和同学关系融洽,喜欢跳绳和打篮球。
目前,送餐企业每天给李圆成免费提供午餐。“这个买本,那个买书,还有送衣服鞋子的„„”班主任邵云杰说,家长们对李圆成非常关心,专门建立了一个群帮助他。
社会新闻 篇2
笔者认为, 党报的社会新闻不仅要吸引眼球, 更要引导社会舆论;不仅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 更要引导读者思考什么, 由小见大、由表及里, 把社会新闻引向更深更广的层面, 从而担起主流媒体弘扬社会正义、倡导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以小见大:从寻常新闻中挖掘不寻常新闻
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要想既吸引读者又充分发挥影响力与公信力, 必须善于以小见大, 以独特的视角从一样的事件中挖掘出不一样的新闻, 做出不一样的深度, 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社会效果。
2005年4月5日, 《深圳特区报》徐华工作室接到了一条读者报料:资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爱心歌手丛飞身患重病却无钱治疗, 希望能有好心人向他伸出援手。这条读者报料从表面看, 不过是一条颇为常见的信息:希望有好心人向遇到困难的歌手丛飞伸出援手, 捐钱帮他治病。可以说, 这类的求助电话, 是媒体每天最为常见的电话, 做不出什么太大的新闻。然而, 当我们对这条报料进行了一番深入仔细的分析后, 很快从中发现了不寻常的东西:一个收入颇高并长期资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歌手, 为什么会在自己身患重病时无钱治疗?他资助过的那些孩子对此又是个怎样的态度?
带着这些思考, 我们走近了报料人韦先生, 走近了歌手丛飞及其家人, 也走近了在丛飞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几位大学毕业生和正在就读的贫困学生。随着采访的深入, 我们的心渐渐地由感动变成了震撼:有着“广东省优秀歌唱家”称号的爱心大使丛飞,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用自己的演出收入供养着贫困山区的一百多名孩子读书, 花掉了他三百多万元的全部积蓄, 甚至在“非典”时期没有演出收入的情况下借钱继续为这些孩子交纳学费!为了这些与他非亲非故的贫困学童, 他倾其所有, 积劳成疾, 长时间便血、吐血却拿不出钱来住院救治, 而个别用丛飞血汗钱读完大学的贫困生面对恩人的困境却视若无睹, 表现出的自私与冷漠同样令人震撼。美与丑的强烈反差在那一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5年4月12日, 《深圳特区报》的社会新闻版块《鹏城今版》以整版的篇幅刊出了长篇特写《有点伤心, 但不后悔》。这篇通讯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被称为爱心大使的慈善歌手丛飞, 10年来一直在陆续捐助贵州、四川、湖南、山东等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至今还供128名贫困生读书。为了使这些孩子完成学业, 他拚命工作, 省吃俭用, 还欠下了17万的外债。这些孩子有的已经大学毕业, 有了不错的工作。从今年春节开始, 长期带病超负荷工作的丛飞因胃出血病倒, 医生要求他住院, 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然而, 他在医院里住了几天便出院了, 因为他囊中已没积蓄, 治病的费用成了问题。得知恩人身患重病, 一些已经大学毕业的受资助者, 却没有向恩人伸出援手。每天, 丛飞躺在病榻上接到的大量电话, 多数是要钱的:“你答应上个月就把这学期的学费送来, 怎么现在还没送来呀?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啊?”躺在病床上的丛飞面对本报记者, 强忍病痛, 感慨万千。”
这篇报道刊出后, 立即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 读者的热线电话持续火爆。他们有的希望能向丛飞提供帮助, 表达让好人得到好报的善良愿望, 有的则对那些忘恩负义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 希望媒体能对这些不讲道德良知的人进行曝光。读者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丛飞和丛飞的病情。随后, 我们一边及时报道丛飞病情及读者对他的支持与关爱, 一边采访丛飞资助的贫困学生———那些不仅不愿意向恩人伸出援手甚至不愿意承认是在丛飞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大学生, 以及那些继续接受丛飞资助, 对恩人一片感激深情的中学生, 使读者从这些同样接受丛飞资助但对恩人怀有完全不同想法和感情的人身上, 看到了对当代青年进行感恩教育和公德教育的迫切性。
从2005年4月12日关于丛飞的第一篇报道见报至丛飞病逝深圳特区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以半个版甚至一个版的篇幅连续报道丛飞及由此引发的“丛飞现象”, 既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新闻当事人的新闻进展, 也鼓励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 刊发他们的看法与观点。这些连续不断的报道, 不仅使丛飞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 也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行列中来, 还从更深的层面引发了人们对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恩教育等诸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在丛飞病逝前后, 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要求像丛飞一样在身后捐献眼角膜救助盲人的申请持续猛增, 创造了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丛飞现象”也成了一个专有名词, 以一种独特的魅力触摸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赢得了人们永恒的纪念, 丛飞高票当选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
由一条普通的社会新闻线索而引发的这组系列报道, 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和教育人鼓舞人的价值取向, 唤醒了人们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激情, 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 我们更加相信, 只要用心留心精心, 在贴进群众贴进生活中以小见大, 党报的社会新闻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更强, 充分展示出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
弘扬正义:锲而不舍誓将新闻进行到底
党报的社会新闻不仅要吸引读者眼球, 更要激活思想引领潮流;不仅要对社会新闻事件进行表象的描述介绍, 更要对新闻事实形成的原因、背景及解决问题的可能进行剖析;不仅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 更要通过锲而不舍的追踪报道让人们了解这宗新闻事件的更深层面的东西;不仅要通过新闻事实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更要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理性思考, 引导人们明辨是非、辨别美丑, 从而推动公众的文明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 精心选择吸引读者眼球又有社会价值及教育意义的社会新闻并锲而不舍地追踪报道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2001年底到2002年上半年, 《深圳特区报》连续报道的“二奶命案”, 成了相当长一段时期读者广泛热议的热门社会新闻。这组系列报道源于一条普通的社会新闻报料:一个18岁的漂亮女孩高某, 中专毕业来到深圳一家大酒店打工, 认识了早有妻儿的台湾富商张某, 他谎称与在台湾的妻子感情不好已分居多年, 他会在合适的时候风风光光地让高某嫁入豪门。在张某的追求下, 贪恋富贵生活的高某与这位比自己年长二十岁的台商开始了公开的同居生活, 成了张某名副其实的“二奶”。然而, 好景不长, 两人同居不过三年多, 高某发现张某还有“三奶”甚至“四奶”, 她嫁入豪门的幻想彻底破灭, 此时, 22岁的高某痛定思痛, 决定与张某分手, 开始自己新的生活。然而,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 张某见拉她回头无望, 竟挥起练过跆拳道的重拳, 将高某活活打死!
这桩社会新闻表面看也不过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然而, 经过深入的调查采访, 我们意识到这桩情杀案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面的东西:年轻女孩高某贪慕虚荣当“二奶”固然可气, 但富商张某打死人后拒不认罪还编造种种谎言企图以“证据不足”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更加令人气愤。面对这样一桩社会新闻, 《深圳特区报》进行了精心的挖掘策划, 推出一连半个多月的连续报道, 既客观准确地向读者披露这桩命案的真实情况, 又不惧重压采访知情当事人和法官、检察官报道案件的内幕, 从而达到了伸张正义、维护法律尊严的作用。系列报道的首篇通讯长达4500字, 以《杀身之祸, 只因不想再做二奶》为题, 详细介绍了高某与张某这桩感情悲剧的来龙去脉, 并对这出悲剧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后, 我们从更深更广的层面进行深入跟踪采访。一边跟随案件的进展, 一边深挖被害人高某走上这条不归路的思想根源, 教育那些试图通过攀上大款而过上富贵生活的女孩从高某的悲剧中正确对待恋爱与婚姻。
这组曾经轰动一时的情杀案在我们锲而不舍的跟踪报道下, 时间跨度长达半年, 读者的眼球被这组报道牢牢吸引, 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终于使这桩曾一度以“证据不足”而逍遥法外的台商张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这桩社会新闻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人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追求物质财富和富裕生活?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婚姻爱情与人生?年轻漂亮的姑娘高某因为贪慕虚荣和富裕生活而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从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地将自己美好的人生推向了不归路, 而台湾富商张某则由于对感情的过度随意和强烈的霸占欲断送了自己的一切。至此, 党报社会新闻的社会责任意识体现得生动而深刻。
呼唤良知:抓住热点新闻引领公德意识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既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使命, 又肩负着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 这就决定了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既要讲究新闻的可读性, 又必须讲究新闻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 通过抓住社会热点来呼唤社会良知, 引领社会公德。
年仅18岁的打工青年孙路漫下夜班后在宿舍遇到工友唐建国因为一点琐事而对另一位工友荀孝红大打出手, 围观者众多, 但都惧于唐建国的嚣张气焰而不敢声张。眼看着唐建国越打越凶, 瘦小可怜的荀孝红已经鼻青脸肿, 一股正义之气驱使着孙路漫冲上前去, 死死抱住仍挥拳呈威的唐建国, 使荀孝红得以逃脱。没想到, 霸道的唐建国见荀孝红趁机逃走, 便把怒气撒到了孙路漫身上, 用尽全身力气将他扔下了三楼!随着一声惨叫, 孙路漫从人间跌入了地狱、他的脊椎多处断裂, 头部颌骨粉粹性骨折, 生命奄奄一息。工友们将其送到医院抢救, 一周后方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然而, 由于犯罪分子连夜逃跑, 工厂又以他“管闲事受伤”而不肯支付医疗费, 他只能躺在医院的走廊里靠生理盐水维持生命, 面临着终身瘫痪的命运。面对这样一桩社会新闻, 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怀看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对这桩新闻进行了精心的采访策划, 先后以《做好人为啥这么难?》、《孙路漫见义勇为险些丧命引发强烈关注, 读者纷纷表示———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孙路漫父亲赞儿英勇:我儿管闲事没管错》、《孙路漫身陷困境志不改:做好人, 我不后悔》、《一边满腔热忱一边冷若冰霜》、《众人施援手, 好人站起来》、《警方全力搜捕, 凶徒落入法网》、《八方爱心使孙路漫奇迹康复》等十几篇系列报道, 就孙路漫事件进行深入跟踪报道, 呼唤正义与良知。
在我们持续强势的报道影响下, 社会各界纷纷向这位见义勇为的青工孙路漫伸出了援手, 有的捐钱帮他治病, 有的向公安部门反映催办此案, 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在社会各界正义的支持下, 孙路漫的不幸命运发生了改变, 他被送进深圳医疗条件最好的大医院接受一流专家的主刀手术, 庞大的医疗费也迅速凑齐。而逃到老家的打人凶犯唐建国也被警方迅速抓捕归案。正义与良知在党报的强大报道声威中, 彻底战胜了邪恶与冷漠。
社会新闻引导社会正能量 篇3
杨嵩男(长春晚报130021)引言
关于什么是社会新闻,目前在业界和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社会新闻是来源于基层的关注民生的奇闻奇事,矛盾冲突比较多,与受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社会新闻是最难采写的一类新闻,因此很多记者与编辑不愿过多的报道此类新闻。同时也会常常对这种新闻题材形成一定的报道模式。鉴于此,笔者今天就如何把握好社会新闻的“度”, 谈点儿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社会新闻的渊源
(一)什么是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往往故事性比较强。对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物事迹,市民所开展的社会、文化活动,采用有情节、有细节的故事化写作方式进行报道,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收到好的报道效果。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未基础放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与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相比,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讲究趣味性,富有人情味等特点。
(一)社会新闻的渊源
新闻是从有人类开始便存在与世界上的一种隐性的报道题材。随着历史的前进,人类的不断探索与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兴趣,渴望知道更多的不同的发生在世界上的事件。使得新闻这一隐性的报道题材开始被人们广泛的使用,以用来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同时,人们的不同的需要将新闻划分成多个不同的类别,而社会新闻就是其中的一个类别。
以《长春晚报》为例,社会新闻是不同形态的人性展示,社会新闻是不同的人生形态对生命的诠释。社会新闻也是以人为本,直观地讲,社会新闻是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兴趣,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对现代社会解析,是反映生活、意识、问题、现象,有深度、有教育、有传播意义的事实新闻报道。这些内容包括发生在身边的好的、恶的、感性的、离奇的事。例如笔者曾经报道的:《天空上演UFO》、《这个老外爱长春 好想做个中国人》等都可划为社会新闻之列。
二、社会新闻的失衡应对
社会新闻是涉及到市民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社会性、人情味、可读性是社会新闻的主要特点。消息、评论、通讯包括图片,都是新闻报道的手法,打好社会新闻报道中的"组合拳",就是要综合利用好这些新闻报道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多视野、多观点地对社会事件和社会問题等进行报道,增强受众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度,并通过社会的关注,促进社会问题的好转和解决。社会新闻是媒体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纵观整个吉林省新闻媒体,主要存在社会新闻报道的三大失衡,也是现今很多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的通病,实际上是向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三个相互关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是,社会新闻究竟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什么,报道题材该以怎样的比例进行分配?二是,对于敏感的、具有特殊性的新闻事件应该把握怎样的报道力度?三是,对于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的社会新闻报道,该采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以图产生更好的报道效果?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只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都是能够正确回答的,并且许多学者针对这些问题业已开出了诸多良方。有的学者指出,关于做好社会新闻应该做到,抢发新闻时要保持冷静,多想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责任不放松”,把社会责任和社会效果放在首位;寻找“官民同好”的共同点,力求共同关心关注而又“安全”。 也有的学者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措施,认为应该增强编辑对社会新闻题材的把关;调控负面社会新闻的比例;改进新闻报料内容;改进负面社会新闻的报道形式。 然而,这些好的建议、措施,往往不是夭折就是被搁置,即便是有所作为也坚持不了一段时间,都市报社会新闻报道常常又回到旧的模式,其弊病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我认为,最根本的是一个认识问题,也就是说某些都市报从业人员认识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在操作上陷入误区。
如何避免这种失衡,笔者认为可以通以下几种“套路”来改变现在社会新闻。
1新闻与背景互渗。比方说,在报道中可以通过“记者手记”的形式,回顾新闻事件,并与背景互渗。立足事件、回溯历史,对过去的回顾也正是对目前现状的反思。新闻事件与背景材料的互相渗透,有助于看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态的基本走向。
2单个事实与社会现象兼融。社会新闻不能简单就新闻论新闻,这样容易陷入单调,有时甚至无聊。我们经常说,新闻事件只是个案,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个案中发掘出潜藏着的深刻的社会现象或问题。而从单个新闻事件看,也许和其他受众的关联不是很大,如果我们挖掘出了隐含的社会意义,这种事件也就蕴涵着关联着受众利益的东西。因此说,要把单个事实与社会现象兼融,把单个事件转化为离受众最近、最熟悉的新闻思考,这既是避免新闻同质化的有力武器,也是吸引受众关注的重要手段。
3感性与理性交织。社会新闻的理性是指新闻的客观性,社会新闻经常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握不准确,会失之偏颇。确保社会新闻的客观性,要综合运用包括评论、资料、新闻链接、表格数据、专家访谈、记者点评等形式,让社会新闻要表达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但千万也不能忽略感性,这样让老百姓的声音在舆论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挥媒介沟通和桥梁的作用,符合了新闻贴近性的原理,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引导社会新闻正能量
有人说,加大对社会新闻的报道力度,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社会新闻是负面报道,正面报道与社会新闻是互相矛盾的。社会新闻的过多报道是对正面新闻的冲击。因此,不应该过多注重社会新闻。其实,作为社会新闻来说,天地本是很宽的,可做的和可做好的社会新闻有许许多多。对于社会新闻的报道,不能简单地一事一报,而是要从媒体从业人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出发,将客观报道的要求与理性引导的意识相结合,使此类报道在客观、冷静和理性中寻求和谐的表达。
报道突发事件,要有建设性视角。以笔者曾经报道过的《免电灯 用电不花自己钱》为例,笔者的报道中,站在辩证与理性分析、引导的角度,对这一事件的深层次背景、原因及相关环节进行深挖、剖析,策划推出了系列报道,运用了辩证思维,从该产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有近百位读者参与“免电灯”讨论,建议,有关方面应有妥善处理的机制和办法。这样的报道,在事件叙述中明确地表明了社会的评论与媒体的态度,形成一种无声的引导。同时透过现象深挖本质,抓住了这一类极端事件的背景与起因,进行了积极、具有建设性的剖析与探讨,提供了事情解决的办法与途径,转化成为发人思考的建设性报道。
参考文献:
[1]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利昂·纳尔逊 弗林特:《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陈东《地方晚报如何提高社会新闻报道质量浅探》,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4]陈淑娟《都市类报纸负面社会新闻报道分析及改进措施》,传媒学术网
社会实践新闻稿 篇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在参加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中央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总体要求,助力湖南省的“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的实现,响应学校开展2014年“情系武陵山〃聚力湖南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南大学武陵山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污染调查团自7月23日起,深入武陵山区,开始了为期8天的调查。
深入三省三县
在充分了解了武陵山区的具体情况后,团队将调研地点确定在了湖南省龙山县、湖北省来凤县和重庆市酉阳县,试图通过三个省的调研剥离出问题的普遍性。在三县的调查过程中,我们选取当地工厂聚集地、垃圾处理厂以及县城附近等3个地点作为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对村长、村民等进行访谈了解实际情况。此外,我们也会前往诸如县环保局、住建局等政府机关从宏观层面了解当地污染现状和环境治理进展,聆听来自政府的声音。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胸怀社会责任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责任”二字。由于部分工矿企业污染和垃圾厂处理不当,加之当地主管部门处理不妥,给周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每当来到这样的村子,当地百姓都会重复地说“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反映问题?”、“能不能帮帮我们?谢谢你们!”、“你们会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听着这些话,大家心里都很沉重,我们只能回答“我们会尽力的,你们放心!”,以此来安慰他们。除此以外,一些地方的污染现象触目惊心,大家看在眼里,心里翻腾着,都盼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当地环境,哪怕只是绵薄之力。
正是这份源于大家内心深处的“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在调研的日子里,激励着大家不断披荆斩棘,不断向前!
经历汗水欢笑
作为调研第一站,龙山县一开始便给大家来了个“下马威”。尘土漫天坑洼不平的街道、较高的物价水平无不敲打着大家脆弱的神经。但是队员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住,互相鼓励,积极应对,逐渐打开了局面。调研过程中车辆陷入泥坑,大家和师傅齐心协力把车“救“了出来;访谈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奇葩让队
员们几近崩溃,直呼头疼;极高的“非战斗减员率”让我们和各类药品成为了好朋友,每顿饭后的“吃药啦吃药啦”提醒着我们不要放弃治疗……
调研固然辛苦,但汗水中的欢笑却别有一番味道,为期8天的调研转眼就接近了尾声,此刻,大家回味着调研的点点滴滴,意犹未尽,怅然若失。
2013年8月1 日
社会新闻实践报告总结报告 篇5
短短的社会实践实践并不能让我完全的明白我将来要做的事情,但是实践中总是会有很多的收获,比如前几天我去报社参加社会实践,我就在实践中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虽然没有质的飞跃,但是很多小小的收获已经让我明白了很多。社会就是需要慢慢的适应:
1.和记者的关系
这个问题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我和黄老师、和本报社其他记者的关系;二是出差时和其他报社记者的关系。我感到那真是截然不同的关系啊。和黄老师,我要恭恭敬敬、唯唯诺诺、一声不吭,就像下级对待领导;和报社其他记者程度次之;到了出差和其他报社的记者搭上,那简直是另一番天地,男的可以勾肩搭背有如哥们兄弟,女的有如姐弟同窗(从最优越处论之,非通例)。这话似乎讲得过于夸张,但是如果从心理感觉上去体验对比,这种比喻好象的确无误。
不能排除的因素是,我那复杂的性格。我相信和我的性格迥异的人也许可以做到将上述两种关系“合二为一”,或者将差距拉小。但是对于大部分的人恐怕都不能例外。其中的原因我是这样看的:我在黄老师、在报社的其他记者面前,我是实习生,他们是我的指导老师;而在其他报社的记者面前,我不是实习生——我想单凭这一点事实就已经足够造成以上截然不同的心理差距了。
然而,我发现,黄老师和报社的其他记者对我的这种恭恭敬敬、唯唯诺诺的表现并没有感到愉快,或者并不表示欣赏;而从我个人的角度,实话说,我对自己的这种行为也没有愉快之感,却是有一种厌恶,有一种对自己的不满。
2. it、家电类新闻的线索
我的观察结果是:一是来自网上(含新华社),尤其是重大新闻;二是来自企业的`邀请。似乎单这两条线索就已经足够让记者跑腿。
记者熟悉了it、家电行业之后,对快捷的网上新闻能比较敏捷地做出分析判断,然后度量出某种视角去采写。(新快报的it新闻似乎总是比网络媒体慢大半拍,有时是几天!)所以黄老师叫我多关注网上新闻,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企业的新闻邀请。黄老师把一些来自企业邀请的出差机会给了我,而他没有去,这说明那次活动在他看来一定不会太重要,如果很重要他一定会亲自出马;我出差回来后写过几篇消息稿,只有很少的短篇发表了,而大部分没有刊发,黄老师也没怎么过问,从这一点也证明企业的邀请不能算作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
此外,报社策划的主题活动更是经济新闻的重要来源之一;报社如果不主动这样做,似乎就很难生存下去。在我实习期间,接触到的新闻策划有“客户服务峰会”“金融博览会”“管理沙龙”和各种年度评比活动等。这些主题新闻往往占据那个时段经济新闻的绝大部分版面。
3.克服出差的恐惧
说来惭愧,实习前我有轻度的“出差恐惧症”,尽管我曾走南闯北,无所畏惧。至于和记者、企业人一道出行在外,对我还是第一次。这种恐惧心理多少和我在大学里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有关,此事既无可挽回也就少谈罢。幸运的是我在实习第一天就被派去了珠海,使我得以失去多愁善感的时间,想一想,是男子汉就上;第一次出差我做到了。 往后也就有了树起自信心的“第一桶金”。
谁叫我多虑多思?这种性格是福也是祸。在第一次出差期间,我逐渐在人际的心理上获得了这样的认识:将心比心,有谁能超然人外?因此对人际的恐惧是毫无必要的,是自寻烦恼的!前面说过受访人往往会为记者的愚蠢提问主动解围,此理于人际关系亦然:每个人都容易为他人的种种举动寻找到合理的解释,即使一时无法解释也会神秘地相信他人是合情合理的,换句话说,每个人在心理上都很容易把别人置于有利的位置,而把自己置于不利的位置——从这个角度说我就没有必要担心别人会恶意猜忌我,相反他们会在心理上很主动地为我“解围”,为我“圆场”,把我置于有利的位置。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自寻烦恼呢?相反,一旦我发现别人有把自己置于不利位置的迹象时,而这个迹象竟然可能是由我而起时,似乎自己反倒有责任去为他(她)“解围”了。
所以,我在出差中遇到两件怪事:一是电脑商报的一个记者仅凭我主动说了几句话就认为我是外向型性格;二是南方日报的一个记者恭维我说,“你看起来很像记者耶!”(像记者并不值得高兴吧?)因为那次我主动和他们搭讪,并说他们看起来像在校学生。我每次出差都受到了公司很好的款待,并被其他记者看成是正式记者,除非我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或者因为我自卑而自贬身份。终于,出差的恐惧感逐渐得到克服。
再一个就是在现在的时常经济的利诱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蚀,导致其笔下的文章与事实有所偏差,连最基本的职责都忘记了,在报社我看到了有些不负责任的记者为了小利益而不顾廉耻和尊严,后来才得知,在今天这种工作和生活氛围里想要远离尘埃,不食人间烟火是基本不可能的了!
我知道现在社会环境就是这样的,我不去适应也是没办法,我知道以后的路我也会慢慢的适应社会中的一些很繁杂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是最难适应的东西,我会逐渐的适应。
社会实践新闻稿 篇6
7月5日下午四点半,在湖州师范学院东校区图书馆门口举行了20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参与出征仪式的有14个二级学院和6个校级团队。
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为宗旨,开展各项活动。各学院身穿湖小狮衣服,激情饱满地迎接出征活动。活动第一项,志愿者代表政治学院杨威同学发言,表现了所有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们的决心和毅力。活动第二项,团市委工农学少部部长发表讲话,对志愿者们表达了团市委的大力支持和殷切关心。相信领导们的鼓励,必定能激励大家奋发向上,必定能克服实践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活动第三项,各位领导为暑期社会实践各代表授旗,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各代表使劲地挥动各学院旗帜。最后,校党委副书记杨柳老师宣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宣布完毕时,各人员发出热烈的掌声,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充满强烈的期待。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幕,让大学生走进乡下与农村,为大家宣传文化科技卫生的知识。最后,预祝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举行,各学院积极展现学院特色以及每位活动人员都得到充分的锻炼。
论社会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新闻意识 篇7
一、社会新闻编辑在抓新闻内容时需要具备的新闻意识
1.社会新闻编辑要善于抓新生事物
在新事物刚一出现时, 新闻编辑要敏锐地抓准新问题, 准确地做出判断, 敢开第一腔。这就需要社会新闻编辑把握党的有关方针政策, 了解新情况, 研究新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在新事物刚一露头的时候, 就敏锐地做出判断, 给以恰当的估量, 不失时机地组织评论。
新华日报2009年12月3日A1版刊登了刘庆传写的社会新闻评论《权力“烫手”才正常》就是敢开第一腔的好评论。请欣赏原文摘要:
在北大今年首次试行的“校长推荐”中, 全国有39名中学校长有幸获得了众人艳羡的“推荐权”。但是, 当推荐结束后, 校长们纷纷感叹, 推荐权看起来很美, 实际上很“烫手”,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舆论漩涡, “压力非常大”。
其实, 权力, 本来就应该“烫手”。“烫手”, 应该是权力的正常“体温”。
权者, 秤砣也。这就是说, 权很“重”, 四两足以压千斤。而这很重的权力, 不是领导干部的私产, 是人民赋予的公权, 自然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 一举一动都能牵动公众敏感的神经, 稍有不慎, 就可能“引火烧身”。因此, 权力之所以“烫手”, 缘于“聚光灯效应”带来的高强度监督, 缘于权力一旦行之不慎, 就有可能被质询、被问责, 乃至被制裁。作为高校招生改革的一项新鲜举措, “校长推荐”有着极高“眼球效应”, 任何“闪失”、“猫腻”都可能引来舆论如潮的批评, 甚至因此身败名裂。可以说, 推荐权之所以“烫”, “烫”就“烫”在它受瞩目、受制约、受监督。而这种制约力勃兴的背后, 则是公民社会的成长、网络问政的兴起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大力发展。
权力是“烫手”的, 但少数手握重权的干部却感知不到, 或者把权力当“儿戏”, 随意把弄, 胡乱决策;或者把权力当“筹码”, 中饱私囊;或者把权力当成“私物”, 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根本原因在于监督和制约的阳光还不够强、公民社会的成长还不到位、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还不健全。要让权力“烫手”, 关键要给权力上好“笼套”, 把“聚光灯效应”带来的高强度监督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 通过人大、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效途径, 保证所有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 为民造福……
……如果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感到权力“烫手”时, 正说明, 干部的“权力观”越来越科学, 我们的改革越来越成功,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
此篇社会新闻抓准“校长推荐”这一新生事物, 在它出台后热议如潮, 并抓住校长觉得推荐权“烫手”这一耐人寻味的新问题, 开了第一腔, 是够敏感的。新华日报编辑们据此撰写评论, 几经提炼、修改, 并在报纸头版重要位置加框刊出作者刘庆传写下的一曲赞歌《权力“烫手”才正常》。成了第一个对“校长推荐”这一新生事物明确表态的社会新闻文章。评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围绕社会热点新闻话题, 敏锐地发现“校长觉得推荐权烫手”的新闻价值, 独辟蹊径, 深入开掘, 提出了“权力‘烫手’才正常”这个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抓住了这个具有高度关注度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话题, 敢开第一腔, 开到了点子上。而编辑组织的评论视角新, 立意高, 开掘深。这一评论由“校长推荐权烫手”入手, 明确论述随着公民社会的成长、“网络问政”的勃兴以及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权力将越来越烫手, 领导干部认识不到这点, 就可能被权力烫伤, 有现实意义。逻辑清晰, 说理透彻。“‘校长推荐’缘何烫手”、“监督缺失让部分干部错误认为权力不烫最终却被烫伤”、“随着社会进步权力将越来越烫, 正确用权才是明智之举”, 层层递进, 层层深入, 赋予新意, 有新的高度, 做到你无我有, 你有我好, 你好我精, 力求高一筹, 才使评论的新道理讲到要害处。这一社会新闻评论发表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 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当然, “敢开第一腔”, 不是随心所欲, 更不是去盲动冒险, 胡吹乱说一通。而应是准确、超前、主动地为新生事物鸣锣开道。
2.社会新闻编辑要善于从新视角对老问题老现象提炼出新道理
社会新闻编辑应对社会上的一些认识误区、一些并非新鲜的话题提出创新性的新见解和新道理。比如以下例子,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务实的立场出发, 纠正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的认识误区, 帮助其解除“就低就业”的心理障碍, 作者尚德琪反其道而行之, 唱了反调, 写了评论《养活自己是就业第一义》 (刊于甘肃日报2009年10月30日第三版“兰山论语”栏目) , 请看原文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 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了。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应届毕业生谢绍东很了解这一点, 所以, 他把找工作的过程叫做“进攻”。
谢绍东是学教育专业的, 但他的“进攻”是全方位的。上大学期间, 他在校外英语辅导班做过兼职教师, 在一家杂志社当过临时编辑,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当过志愿者……因为一次次的主动出击, 快毕业时, 很多同伴还在到处送求职书, 他就已经与北京一家公司签约, 实现了自己“进500强, 进北京”的愿望。虽然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但他找工作的态度却非常现实:“如果找不到一份理想的职业, 就先找一份挣钱的工作。”他的意思是:无论你要做什么, 首先要做的, 就是自己养活自己。或许正因为这种“现实”的就业态度, 才使他比较顺利地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不可否认, 上大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但是, 当就业越来越难的时候,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就应该自觉修正找工作的心态。现在,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 思想深处仍然钟情于“一步到位”……结果是, 越卖力地“推销”自己, 越觉得自己是“滞销商品”。
“后果”似乎很严重, 但“前提”其实很简单。那就是, 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就业的含义, 也没有真正理解工作的含义。
就业, 首先是生存需要。所谓生存需要, 首先是养活自己。可以说, 养活自己, 才是就业的第一义。有了这样的认识, 才可能有“退而求其次”的就业观念。省城不行, 转而向县城;白领不行, 转而向灰领;大单位不行, 转而向小单位;高工资不行, 转而向低工资。只要愿意一次次地自己给自己降低门槛, 也就不难找到一只“饭碗”——铁饭碗不行, 转而向一次性饭盒。
作出这个判断的背景是:一些人没事做, 一些事没人做;一些人到处找事做, 一些人到处找人做事。
工作的过程, 是显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过程, 也是显示自己增值潜力和增值空间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除非无可奈何, 任何一个岗位, 都不太愿意使用未经“检验”的人才;任何一家企业, 也不太愿意给未经“检验”的人才出高价。从低处就业, 就是让自己尽快进入检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你的能量、你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才能被市场发现, 甚至才能被自己发现。到了那个时候, 事情就会从另外的方向上向前发展:以前是你向别人“低价营销”, 以后就可能是别人对你“高价采购”;以前是你到别人那里找工作, 以后就可能是别人到你那里找工作。……
只有先养活了自己, 而后才能谈得上回报别人;只有先解决了自我生存问题, 而后才能谈得上自我发展问题。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已不是新鲜话题, 但此篇社会新闻针对社会上“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业时, 思想深处仍然钟情于‘一步到位’”的认识误区从新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从大学生个人就业案例入手, 分析用人方和求职方之间的博弈心理, 解剖社会期盼和个人志向之间的微妙关系, 为“就低就业”观点的提出和维护建立思想根基, 写出新闻评论的新道理。评论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务实的立场出发, 以恳切的态度, 避开“降低就业门槛”、“广开就业门路”等老话题, 从大学生就业心态、求职思路入手, 强调就业最基本的意义和最基础的价值, 纠正部分大学生的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的认识误区, 帮助其解除“就低就业”的心理障碍。评论用陌生的眼光去研究熟悉的事物, 对认识误区提出疑问, 再联系现实生活, 去思索、推究, 吸收也好, 摒弃也好, 改造也好, 只要以分析作基础, 就会说出“新意”来。评论思路明晰, 思维辩证,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 语言流畅, 文字干净,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评论刊发后, 受到了当地大学生就业管理和指导部门的认可, 也引起了部分大学生家长的共鸣。他们认为, 提醒大学毕业生树立“就低就业”的理念和要求用人单位“降低就业门槛”同样重要。
3.社会新闻编辑要善于抓反映时代新精神的社会热点
社会新闻编辑要抓住社会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热点, 新闻评论要讲出反映时代精神的道理。《大众日报》2009年4月13日四版发表了孙秀岭写的社会新闻评论《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正是这样的好评论, 请读原文:
最近, 有个“弯道超越”词汇很时新, 诸如“正是弯道超越时”、“超越常在弯道处”等等, 常见诸媒体。
“弯道超越” , 原本是赛车上的一个术语, 指参赛车手在拐弯处比直线跑道上更易超越对手。有人认为, 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处在了“弯道”上, 此时正是跨越发展、超越对手的良机。应当说, 经济发展上的每一次危机, 都是产业重新布局、企业重新洗牌, 新机遇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 以“弯道超越”比喻危中之机, 有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功效。但算算如下几笔账我们能够看到, 这种说法也只能算是一种比喻。
成本消耗账。一般情况下, 有经验的驾驶员不会弯道超越, 他们知道弯道超越更加耗油, 更易磨损发动机和轮胎, 损耗车辆寿命。赛车选手敢于弯道超越, 很大程度因为这本是“ 烧钱运动”, 可以不计后果地“透支”。不过, 经济发展是一项长远事业, 毕竟不是短暂的赛车。在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市场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背景下, 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 在正常发展都遇到巨大挑战时, 超常规发展就得付出更大成本、更多代价。那些以超越的名义乱砸钱、乱铺摊子的作为, 那种为一时超越让资源能源难以承受的急功近利做法, 是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歪道超越”。
安全风险账。赛车比赛中, 人们不仅能看到精彩的弯道超越, 也常目睹弯道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换言之, 超越常在弯道处, 事故也常在弯道处。“弯道处要敢于踩油门”, 被一些人喻为超越发展之宝典。其实, 赛车手进入弯道的第一个动作是踩刹车而非踩油门。好的赛车手, 在进入弯道前必须正确判断形势, 若遇到了弯道就急着去超车, 不翻车才怪。经济发展的弯道, 比赛车场上的弯道更为复杂, 充满着变数。弯道之处, 最需要实事求是, 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讲方法、重技巧, 量力而行, 否则一旦用力过猛, 很有可能事与愿违, “半路抛锚甚至翻车”。
实力功力账。在弯道能否实现超越, 赛车状况和选手技术功力是比拼的核心。一般来说, 赛车上的“ 弯道超越”, 以“直道上黏住对手”为前提;若直道上已被对手落下较远, 超越纯属妄谈。危机之中, “赶超机遇”的确存在, 但能拿到“好牌”的, 往往是具有技术领先等优势的企业和地方, 而那些落后生产力, 受到危机的冲击更为严重。“你开的是拖拉机, 别人开的是小汽车, 你最该做的是转型换代、积蓄能量”——有经济学家为热火朝天的“弯道超越”泼“冷水”、提建议, 不无道理。
细细想来, 不是所有的弯道都是超越的好时机, 也不是所有的“车手”都可以做到安全超越。金融危机制造的“经济弯道” , 有机遇也有险情, 能“成”也能“败”, 绝不是按照主观意愿想超越就能超越的, 要实现“弯道超越”, 需要拿出大智慧、大勇气, 保持冷静头脑, 尊重科学、遵循规律, 把一些该算清楚的账算明白、算到位。
这篇社会新闻评论有一个好主题。好主题来自作者的敏锐思维和深度开掘。“弯道超越”, 是一些地方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一种比喻说法, 十分流行。评论既看到“超越”的积极功效, 也看到了其负面政策效应, 认为“弯道”之中有机遇也有险情, 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 提醒决策者把应对危机的过程转化为强筋健骨的过程, 以更大精力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评论体现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对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把握后危机时期发展主动权, 具有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作者用一个强烈警告式的标题《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 给评论讲的新道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 作者在一些企业和主管部门调研中看到, 不少地方在金融危机中不惜一切代价大上项目, 试图以简单的投资增长去“超越”, 这其中充满着风险。作者借由“弯道超越”的说法为切入点, 以小见大, 形象对比, 通过算成本消耗账、安全风险账、实力功力账的方法, 充分论证了增长不等于超越, 只有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前行, 才能在金融危机制造的“经济弯道”中有所作为。全篇评论的话题、材料都来自实际生活, 人们觉得亲切动听, 说出了读者的心里话。作品见报后, 被国内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这样的评论, 好比一条刚出水的鲜鱼, 活蹦乱跳惹人爱。正如清代叶燮所说:“人未尝言之, 而自我始言之, 故言者与闻言者诚可悦而永也。”①所以, 评论一定要尽量“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②, 动一动脑筋, 花一点力气, 讲出反映时代精神的道理, 使评论新鲜些, 生动些。
二、社会新闻编辑的新闻意识在版面设计方面的体现
新闻编辑除了在新闻报道的内容方面需要强烈的新闻意识外, 在版面的调整上也要有新闻意识。以使自己所编辑的稿件让人耳目一新, 产生阅读的兴趣, 起到它应起的社会效益。
首先, 社会新闻编辑应审时度势, 对版面结构的调整要有动态意识, 及时在第一时间把记者抢到的最新的有价值的社会热点报道在版面上浓墨重彩地推出, 引起读者的视觉冲击, 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以引起并满足社会公众对社会热点和社会事件的极度兴趣和关注, 形成具有极大冲击力的新闻舆论导向, 让读者全面准确的了解事件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状况。
在版面设计中要有创造性, 使版面设计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简洁易读, 便于读者阅读。这就要求在版面设计中应做到两点:一是要突出宣传中心。在零售市场上, 报纸是对折放在柜台上的, 读者能直接看到的只能是报纸的上半部分, 因此, 在版面设计时, 应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或者标题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并通过加大头条社会新闻所占面积、加大头条新闻的排栏宽度、拉长头条标题、加大头条字号以及使头条标题反白等方式, 使中心稿件成为视觉中心, 加强头条新闻稿件的受注意度。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把版面设计得过于复杂和花哨, 以免削弱了中心稿件的视觉冲击。二是巧妙运用图片, 数字化时代是个图片爆炸的时代, 图片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地位越来越突出, 图片所占用的版面也越来越大, 它的好处在于视觉冲击力强, 可有效吸引读者视线, 而且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读者了解到最直观的最丰富的信息。但是图片排版应与文字新闻在风格上协调一致, 既不能先宾夺主, 也不能过于淡化。
总之, 新闻意识对于社会新闻编辑来时是非常重要的。强烈的新闻意识是社会新闻版面发挥其舆论导向吸引读者注意的必备法宝。每一个社会新闻编辑都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加强同行交流和学习, 多看多编, 培养自己的新闻意识。
摘要:新闻意识是优秀社会新闻编辑的必备基本素质。社会新闻编辑的新闻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新闻内容方面的新闻意识和版面设计方面的新闻意识。
关键词:社会新闻,编辑,新闻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心梅.浅谈社会新闻编辑的新闻意识[J].琼州大学学报, 2006, (4) :83-84.
[2]朱文军.社会新闻编辑要有强烈的新闻意识[J].传媒研究, 2001, (7) :40.
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 篇8
电视新闻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声画结合地传播信息是它的主要功能。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信息是指对新闻的接受者来说事先不知道或不确切知道的信息,它包括新闻事实及以事实为基点引发出的某种新观点、新见解。观众通过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调整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生存,甚而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职能,必须畅通传播信息的渠道,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迅速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了解新近发生的事实,及时迅速地面向社会做出真实、全面、负责的报道,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特别是中央电视台1993年3月1日推出的新闻滚动播出,使新闻的时效性增强、信息量扩大,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
在过去,对于中国普通大众,出国旅行如同登月球,他们走向世界和世界走近他们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那咫尺荧屏。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电视以无与伦比的传播优势为中国人民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思想转变和观念更新的作用。西藏有位名叫扎西强巴的老人,从未走出过偏僻的家园,过去他一直以为拉萨是天下最大的地方,实施村村通工程后,从电视新闻里他惊奇地看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和东京高速公路、铁路的壮观,他茅塞顿开。亿万中国人正像这位扎西强巴老人一样,从电视新闻里最迅速、最直接、最形象地看到了今日世界的模样,也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电视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
电视新闻必须紧密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组织舆论、引导舆论,也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大局,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模糊、不能动摇,并惩恶扬善,弘扬正气。我们在通过媒介对社会上那些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不合理想像进行监督时,首先要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例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抓住那些既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又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问题展开监督,以期引起公众的关注、引起公众的评论、引发社会的谴责,最终达到明辨是非、扶正祛邪、解决矛盾、推动工作的目的。电视新闻传播处于社会文化和社会舆论的中心,是舆论形成的重要媒体。舆论是公众的意见,是众人对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和有争议的问题的大体相同的看法。舆论需要借助电视媒体表现自身、显示威力,电视媒体则把舆论当作反映对象,引导社会思潮,在受众中树立信誉。报道和评论是电视新闻反映、引导舆论的活动方式,通过对客观事物有选择地报道,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受众心目中形成一种辨别是非的舆论标准;通过评论,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引导一种舆论态度;通过对社会敏感问题的多角度反映,代表受众的舆论呼声;利用深度报道,配合电视化的手段,向社会推出新思维、新观念、新道德,推出社会的思想舆论。正向舆论对社会的安定和进步起积极作用,负向舆论的作用则相反。
2006年2月16日下午4时许,3名窃贼窜入河南油田总医院小区一户居民家中行窃,闻讯赶来的总医院保卫科科长张小锋和五一社区南站职工宋作勇与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3名歹徒将他俩捅成重伤后逃逸,他们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正义的凯歌。案件发生后,河南油田电视台对他们的事迹进行连续报道后,油田上下反响强烈。河南石油勘探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国全亲自到总医院看望慰问受伤人员,要求油田公安局全力以赴侦破此案,缉拿凶手。油田公安局迅速行动,刑侦民警经过八昼夜奋战将此案胜利告破,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2月25日上午,油田公安局负责人前往总医院为两名见义勇为者颁发了见义勇为奖,嘱托他们安心养病,并号召油田各级保卫干部以及周围的广大人民群众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不怕流血牺牲、勇斗歹徒的可贵精神。强大的舆论感召力呼唤出人们的真善美,惩恶扬善的呼声震撼着油田人的心扉。
电视新闻的社会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也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原则,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在新闻宣传中体现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要切实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不进行批评的新闻媒体,就没有生气、没有战斗力。在电视新闻里对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公开曝光,对假恶丑的东西进行辛辣讽刺,保持机体健全,促进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闻媒体成为一种积极的制衡力量,以匡正时弊,扶植正气,无情地揭露社会上存在的阴暗内幕,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包括受众对新闻界职能的监督都是有益的。一个社会如果不敢暴露自己的阴暗面,总是喜欢歌功颂德,就可能养痈遗患,后果是很危险的。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长年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往往一上电视批评,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栏目,便能迅速得到解决,群众拍手称快。
办好电视新闻节目,要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认识到广大受众在新闻节目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受众的审美取向和收视取向,才能使电视新闻拥有更多的受众群,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