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2024-11-16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精选12篇)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1

国家民委发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专门就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制定的规划,是党和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之一。对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占中国1/6国土面积的新疆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是一项十分宏大而艰巨的社会建设工程,需要社会各阶层﹑各族人民长期地努力奋斗。本文是笔者对民族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的粗略尝试。

一、新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文化底蕴

1.新疆少数民族构成及文化多样性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境内共有53个民族,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区内有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5个民族乡。2005年末,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达1 214.4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0.42%。其中维吾尔族人口923.5万人,占总人口的45.94%。

新疆13个世居民族中,除汉族与回族共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新疆各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属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在现代社会,语言文字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加重要。语言文字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新疆13个世居民族中,维吾尔族等7个民族信奉伊斯兰教,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锡伯、满、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遗风,形成了不同族群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日常生活习惯甚至在不经意的习惯性动作上都可以找到宗教的印记。对这些风俗习惯的尊重或轻慢,往往会触及民族文化心理的敏感神经。除此之外,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人生礼仪、风俗习惯、生产方式、文化艺术、节日民俗、体育娱乐等方面都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显然,新疆的地域文化呈现着多样性,这种文化的特异性,是民族平等、社会和谐理念基础。

2.新疆民族文化的底蕴

古老的新疆人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如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沙漠文化、绿洲文化等,绚丽多彩,光辉灿烂。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在1986年第3期《红旗》杂志上发表的《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文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季羡林教授的这段话,将世界人类文化史上四个文化体系的相互交流、相互汇合、相互融合的地方指了出来,认为敦煌、新疆即西域是这四大文化交汇的地方,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季羡林先生多年研究人类文化史后得出的正确结论。

那么,为什么只有西域即新疆以及敦煌等地区能使这四大文化汇合、相互交流呢?大家知道,西域是古丝绸之路最早开通的欧亚大陆通道,是古老的中华民族通向世界的必经之地,也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化史作的重大贡献。维吾尔等民族生活的西域自古是丝绸之路要冲,并受惠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文化条件,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又得以从古老的伊斯兰文化、汉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古希腊文化中吸取营养,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古代维吾尔民族将漠北草原的政治、文化中心迁移到西域的各个绿洲沃土上,从单一的草原游牧文化环境迁往具有多元文化特点、具有较高水平的西域古老的农耕文化环境之中。在西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西域的古老文明之间经过扬弃、纳新、融合与重构,很快形成一种新的民族文化,即从封闭型的、单一的草原游牧文化,逐渐转变为开放性的、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农耕文化,然后,由农业文化进一步促进、推动和发展了城市商业文化,对西域文明发展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已故日本著名西域史专家羽田亨先生在其《西域文明史概论》一书中认为,维吾尔人开放性特征为主的民族文化融合了西域的多元文化,既有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又有绿洲文化、农业文化,而且还有城市和商业文化。这种多种不同的文化,集中地在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得到了综合反映。

二、影响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分析

1.经济利益因素

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优惠政策失效或部分失效,市场经济发展影响到原有利益格局,使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心态承受了较大冲击。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有关土地、山林、草场、水源的经济纠纷明显上升,水利、森林、军工、矿山、石油等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与民族地区和当地群众间的冲突逐渐增多。此外,与地方财政危机相关的拖欠工资问题、干部知识分子待遇问题等也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之,新疆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年年在扩大,基尼系数超过了警戒线,这是产生诸多不和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

2.文化动力因素

某些新闻出版单位和文艺作品因猎奇或曲解,亵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或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特意渲染某类风俗,往往容易伤害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引发各种事件。这说明文化差异方面的误解及交流障碍,也使民族间存在发生摩擦和矛盾的可能性。显然,对文化差异的相互理解与彼此尊重,这种共同觉悟尚有待进一步确立。

3.流动人口因素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实施阶段和市场经济的发育,人口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人口自然迁移已出现新的高潮,但人口大面积的族际多向交流也使民族间的摩擦上升。人口流动和迁移增加了族际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促进相互间的了解、理解,但另一方面,也使族际间的文化差异更加明显,容易引起一些矛盾。此外,就业竞争、社会治安、城市人的排外及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中的一些问题,也都不能忽视。

4.宗教信仰因素

民族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而民族问题又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化。新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比较复杂,因为新疆是多种宗教的交汇处。宗教问题不仅是一个民族群体的生活习俗相同,而且往往是维系民族群体利益的重要精神纽带,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动员民族力量从事某些活动的“旗帜”。

有学者曾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新疆民族宗教问题的一些新动态,认为广大教徒对宗教利益群体的关心和热爱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在某种条件下,也可能出现不正常的现象。要相信绝大多数宗教信徒是爱国爱教的,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这是主流,有利于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构建。

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和其他现象发生联系。如果宗教能与社会相适应,这样就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大局,也将有利于宗教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坚持宗教信仰政策,并不妨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论、有神论,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教育,进行有关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在民族地区不仅不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而且更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共同发展。

5.权利分配因素

主要表现为自治权利问题(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如何分权)、自治民族和非自治民族的地位问题、干部的安排使用及各级各类代表的比例配额问题,还有一些民族干部权利不到位问题等。

影响民族和谐的上述种种因素,可以大体区分为两大类:一是那些恒常的、持久和稳定的因素;二是比较容易变化,暂时和较为灵活、敏感的因素。

三、把握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对策

1.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规律来把握

国务院发布的首个少数民族事业规划设定六大目标,其中一个目标是:民族自治地方“普九”人口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少数民族文学出版物种数比2005年增长25%,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印数比2005年增长25%。这无疑将促进民族文化的大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首先要实现文化上的民族自主,就是说民族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有保持和发展民族的语言、文字、教育、文学、节日、宗教等传统文化的自主权力。民族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民族文化需要现代转型,由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向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时代性、多样性、独特性等文化品格的和谐文化过渡。要从文化的历史性(时间维度)、世界性(空间维度)、价值性(内在维度)、存在性(外在维度)等多维视角,来审视民族文化构建的新规律、新特征,认清并处理好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保护与开发、一元与多元、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人文与科技、人与自然(文化的创造主体与文化的根本承载体)等多种关系。并且审时度势地把握民族文化的内在特质与运行机制,理顺各个维度的走向,从而建设起一种影响很大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很强的和谐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尊重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2.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法则来把握

首先是“和”。对话与交流、学习与互补已成为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在文化的一体化与多元化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的适当形式,应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新视野。从现实的形态来看,民族地区的思想观念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有其深刻的社会土壤和实践根源。例如,新疆艰苦的环境要求人们互相照应,精诚团结,“有一个馕也要掰成四半一起吃”。因此,民族文化要不失时机地在与外来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广采博取,为我所用,实现传统文化的转换与新生。同时,在多元价值文化的交流与融汇中,要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对于鱼龙混杂而来的糟粕要坚决抵制。既不可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也不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另外,由于各种文化间的差异性,在相互交流中产生碰撞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控制冲突,降低对抗力度,维持融合渐变性,使各种文明与时俱进,步入现代化的行列。

其次是“不同”。一体化、趋同化并不等同于同质化、模式化、单一化,泯灭不同价值文化之间的差异,取消或削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及民族特性。对文化的认识、审视应摆脱平面思维的限制,真正从多维视角来观照价值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民族文化建设上搞标准化、模式化,势必导致民族文化的变味,甚至消亡。只有以特色来加强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才能抵制各种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和独立性,在新的文化整合中寻求协作、宽容、理解与独立性、民族性的统一,在维护民族特质中寻求与国家主流文化共性结合。以共性理论构成的深层区域特质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最根本性的。

3.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双赢互利”这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层理念来把握

和谐社会,也可以通俗地说,就是双赢互利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双赢互利的发展观。具体地说,就是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方,参与我们社会发展的各方,特别是强弱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则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的。在民族地区,无论是国家主体民族还是非主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还是非区域自治民族,都要得益获利。这样,民族和谐的根就扎实了。

双赢互利是民族大团结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间团结和睦,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并肩战斗,共同发展,既是新疆各民族过去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又是新疆面向新世纪、构筑安居乐业的优良人居环境与创意环境的核心所在,更是吸引国内外投资的不可缺少因素。新疆应当继续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都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局面。民族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出追求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核心价值。以语言文字和新的价值观为标志的民族交流日益密切,形成了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从而使各民族有了更为强烈的文化认同。

4.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来把握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繁荣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民族经济政策。新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头戏,具有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西部边疆地区)、穷(欠发达地区)、弱(生态环境脆弱)、富(自然资源富集)的特征。因此,首先,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虽然新疆面积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1/6,约166万平方公里,但其中绿洲面积只占全疆总面积的不到5%,而全疆2010万(2005年)人口的95%在这块珍贵的绿洲上生活和生产。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有利于改善新疆的生态状况,为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要有利于发挥新疆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劳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社会优势等),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差距,促进共同繁荣;要有利于新疆资源富集区农牧民的民主参与权,农牧区信息和社会信息知情权,表达自己意愿的公民权,保持本民族传统的文化权和基本人权。其次,绿洲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新疆的绿洲虽有很大发展,但部分地区呈现出绿洲与荒漠极端对立的局面。再次,油气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重,不但占用土地,而且对生态造成破坏,因此国家应提高资源补偿费标准。

只有在经济建设和市场交换中体现生态价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家才能在优化开发、重点开发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之间进行平衡和调整,才能通过公益补偿机制寻求东部经济资本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资本的平衡。

5.深刻理解构建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从国家法律高度来把握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项制度是专为解决民族问题设立的,在国家管理中十分重要,而且很有特色。就经济文化事业的依法管理与民族问题的关系而言,二者关系至为密切。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正是解决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必然途径和现实步骤。民族问题、民族事务本身属于一个国家的内政,所以民族问题应当按照国家的法律进行处理,在民族自治的地方更应注重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这就要求各民族的公民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关于民族方面的立法已初步形成体系,民族问题的所有方面几乎都有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决不能因民族问题的敏感而忽略对法律的公正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各少数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在立法时已经考虑到了民族问题的特点,所以在执法的时候、在处理民族问题的时候,必须捍卫法律的尊严。总之,我们应以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去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在民族地区实现民族特色和谐社会的法律保障。

摘要:民族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民族文化需要现代转型,即由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向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时代性、多样性、独特性等文化品格的和谐文化过渡,在此基础上才能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邓佑玲.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申瑞锋.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2).

[3]罗树杰,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王建新.浅论新疆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J].干旱环境监测,2004(2).

[6]徐余圻.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7]葛忠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8]杨发仁,等.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2

一、必须强化使命意识,忠实履行我军职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安全

保障

和谐需要安全稳定,安全稳定保证和谐。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什么都干不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军的使命职责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意识,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从根本上加强军政军民和民族团结。要自觉履行军队新的历史使命,从战区担负的职责任务的实际出发,在新的起点上筹划、指导和推动军区部队的军事斗争准备。当前,尤其要大力加强作战力量、战场设施、指挥手段建设和综合保障、国防动员等工作,努力构建与使命任务相适应的作战体系。要紧贴作战任务,强化部队使命课题的针对性训练,突出抓好联合作战演练和部队适应性、对抗性训练,积极探索一体化训练的方法和路子,努力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要加强边防管控,完善反恐处突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加强部队相关演练,搞好与地方党政机关的协调配合,提高部队反恐维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必须强化参与意识,积极支援西部大开发,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办造福西

北各族人民的实事好事

胡总书记深刻指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

于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艰苦,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面对这种状况,要把西北地区的生产力搞上去,实现西部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必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因此,军区部队应继续下大力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一要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突击作用。部队要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兵力集中、突击力强、敢打硬仗的优势,积极支援西部重点工程建设,尤其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方面的重点工程,更要主动靠上去援建,打好攻坚战。二要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期以来,西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影响到全国的生态环境,党和国家已经明确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课题来抓。军区部队要认真搞好营区绿化,积极参与驻地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做到“驻守一方、绿化一方”。同时可成建制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三要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示范作用。西北不少地方处于老、少、边、山、穷地区,贫困一直制约着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改革开放以来,部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帮困工作,为西部发展做出了贡献,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赞誉。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总政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部队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组织部队采取定点挂钩扶贫、参与扶贫项目建设、科技文化扶贫、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等方式,以更大的力度扶贫攻坚,帮助西北各族人民

早日脱贫致富,切实促进西部地区的加速发展。

三、必须强化共建意识,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社会

基础

实践充分证明,双拥共建是利党、利国、利军、利民的大好事,是广大军民在历史和实践中创造的伟大创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延安是双拥精神的发祥地,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延安双拥优良传统,自觉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双拥共建工作。一要自觉加强军政团结。部队要尊重地方党委、政府,主动交流情况、请示汇报工作,大力支持和积极参加地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要清醒看到,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和人口流动,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趋势的影响,社会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的增加,等等,过去相对封闭的环境所产生的群众对权威和体制的依赖性、依附性相对减弱,社会的独立性、民主性、多元性大为凸显,地方政府在处置军政军民关系中的难度也在加大。部队要适应地方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理解政府、支持政府、体谅政府。二要高度重视军民团结。要严守群众纪律,积极为人民群众办

实事、办好事,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际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要关注形势新变化,适应社会阶层和人员结构的变化,适应市场、法制、信息社会的发展,全面了解社会,准确认识社会,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延伸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去。三要继续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推动力。因此,要着眼构建和谐社会,紧紧围绕党和军队的中心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我军作为先进思想和高尚道德风尚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必须始终牢记宣传和教育群众的职能,努力实践“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的要求,积极向人民群众传播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传授科技知识,帮助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同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他们当中蕴藏着丰富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必须注重向人

民群众学习,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学习,以此促进部队建设。

四、必须强化法制意识,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军政军民和民族关系,打牢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在国家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形势下,部队建设中遇到的涉法问题不断增多。妥善处理涉法问题,对于维护军地双方合法权益,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军政军民和民族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要从维护团结的大局出发,既要讲风格讲姿态,更要坚持依法办事,努力在法律框架内处理军政军民和民族关系。为此,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有关法规制度建设,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利益关系,保障军地双方的合法利益,依照法律规范军政军民关系中的利益行为。军地双方都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防、军队建设需要,坚持国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处理军政军民和民族关系纳入法制化轨道。尤其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军政军民和民族关系的有效途径,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创新机制,把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以情双拥与依法双拥、行政指令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推动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进一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军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适应国家和军队改革建设的需要,体现生产力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谐社会;作用

体育作为一种与人息息相关的文化形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活动。作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对其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体育文化自然也不例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以下特点: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体育是我们平常生活的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长时间风俗习惯、自然环境还有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都各自带上了自己独有的民族特点以及地域特点。这也使得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姿态,促进了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的运动。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多种性质于一身,例如竞争、观赏价值、娱乐、民族的发展等。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加系统地展示出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心理状态以及民族意识,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丰富。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实在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时我们不难发现,它即使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仍然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是由一种生存技能演变而来;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其表现形式上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交流。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1.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巩固和谐社会

少数民族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却在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还在群众的思想素养、精神文明建设、团结人民群众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不少负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领导都非常肯定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促进社会交流、安定民族团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丰富各民族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还能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改善民族群众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各民族之间良好友谊的形成。由此可以看出,构建和谐社会少不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着深刻的和谐精神

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和谐精神被融入其中,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了更深刻的含义。

(1)促进了民族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活动,它强调的就是民族群众的参与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有效地解决群众之间的矛盾,增强民族群众之间的友谊,形成群众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促进民族群众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民族群众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去適应社会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推进作用。

(3)促进民族的精神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饱含让人民群众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还有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力。正是这些精神文明让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有了让我们去深入探究的无限价值。

3.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旅游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大众游客,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带来不小的积极影响。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都逐渐形成了有着自己民族独特魅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政府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让不少的少数民族群众增加了收入。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始把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向游客展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强有力地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益。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和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少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如何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为了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力的宣传措施必不可少。在宣传方面,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动员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重视起来。利用新闻媒体的的传播能力,让更多的人能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所了解,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当中来。

2.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

在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还可以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从基础上来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还能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掌握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3.定期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活动或者是竞赛表演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注重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培养,也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有效渠道。通过定期的组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或者是竞赛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拓宽民族之间的交往渠道,还能够加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维护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魅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其无可替代的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发展必不可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切忌过渡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岗,王铁新1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1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

[2]赵昌毅.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

[3]朱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1).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4

一、要构建和谐社会, 就必须增强民族凝聚力

胡锦涛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有56个民族, 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 分布在全国各地, 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 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 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 通过屯田拓边、驻防戍边、移民实边等方式, 通过屯垦、商贸、出仕、反抗、追求耕地、征调服役、难民流亡、改朝换代、战争讨伐、举族内附等许多途径, 通过后汉匈奴内附、东晋“五胡乱华”、隋唐北向扩张、晋宋数度南移、满蒙入主中原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及进程, 不断反复地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规模及程度不等的民族迁移, 游徙和流动分和, 实现了各民族人口一次又一次的分布与再分布, 最终促成了中国多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和普遍性散居状态相互并存的分布格局。由于多种生态因素和经济文化因素以及历史原因的共同作用, 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各民族之间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别很大;历代封建统治者实施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 造成了各民族之间的隔阂;而民族隔阂的存在, 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是极为有影响的。在历史上, 为了保持以中央王朝和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稳定, 需要保持中原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优越地位, 使各少数民族始终处于落后地位。这实际上是历代中央王朝和国民党政府的政策目标。这种差距在客观上确实加强了经济和文化的向心力, 有利于当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稳定, 但是弊端很多。最主要的弊端就是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存在, 从而造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形成了较深的隔阂。大汉族主义主要表现是以大民族、先进民族自居, 忽视民族特点和少数民族的作用, 不尊重少数民族, 在民族工作中自以为是, 自高自大, 以我为主, 歧视、蔑视少数民族, 甚至目空一切, 越俎代庖等等。狭隘民族主义主要是指一些少数民族过分强调本民族的特殊情况和局部利益, 而忽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不乐意开发利用本地资源, 反对改革民族中落后的不利于民主发展繁荣的旧制度;安于现状, 故步自封, 不愿意学习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有益经验和帮助, 具有排外倾向等。无论是大汉族主义还是狭隘民族主义, 都是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特别是大汉族主义更容易造成民族隔阂心理的长期存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民族问题是否会很快解决?民族隔阂是否会随之消除?邓小平以自己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建国以后要马上解决民族问题、克服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消除民族隔阂是不可能的。他明确指出:“我们不能首先要求少数民族取消狭隘的民族主义, 而是应当首先老老实实取消大民族主义。”“只要一抛弃大民族主义, 就可以换得少数民族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我国历史上主要是汉族的统治阶级压迫少数民族;汉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容易在心理上助长大汉族主义,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大汉族主义也比较突出。因此, 新中国成立初期, 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少数民族要经过一个长时间, 通过事实, 才能解除历史上大汉族主义造成的他们同汉族的隔阂。”因为推翻剥削制度仅是解除民族压迫, 实现民族平等, 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基本条件。新社会制度的确立为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但是这不等于就实现了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事实上不平等还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在。要消除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使各民族相信、理解、自觉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需要一个过程。要缩小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上同汉族的差距, 达到事实上的平等, 以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合力, 更需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努力。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告诉我们, 民族无论大小, 都是平等的, 在历史的发展中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们推翻了剥削制度, 消除了产生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的根源。半个多世纪以来, 我们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谁也离不开谁, 共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平昌盛做贡献。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尽管世界形势风云变幻, 国内不时出现种种风波, 但是我国各民族始终同舟共济, 患难与共, 和睦相处, 团结友爱。正如毛泽东说的:“国家的统一, 人民的团结,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消除民族隔阂, 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 早在1950年邓小平就指出:“现在我们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搞好团结, 消除隔阂。”还说, 我们完全可以解决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把各民族团结搞好, 增强民族凝聚力。1979年, 在五届政协二次会议上他又说:“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早已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的不同宗教的爱国人士有了很大进步。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进程中, 各民族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将更加发展, 各民族大团结将更加巩固。”1990年在《共同努力, 实现祖国统一》一文中又明确指出:“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 是真正的民族平等。我们十分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中国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没有大的民族纠纷。”这表明, 民族平等, 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 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胡锦涛明确指出:“巩固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 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特别把“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导原则与主要任务。他还指出:“祖国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 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全民族的大团结,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证”我们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结合剖析世界一些地区因民族纠纷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和暴力冲突等典型事件,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而积极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 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 也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 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少数民族也互相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心田里, 溶化在血液里, 落实在行动上, 从而使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并且代代传承。

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 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一个国家的繁荣主要表现在生产的进步, 积极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与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的。而要增强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和亲合力, 又必须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 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胡锦涛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共同团结奋斗, 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 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 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 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抓好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的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团结奋斗才具有坚实的基础。”这一充满辩证的重要论述, 表明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决心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消灭少数民族的贫困落后, 为加快民族团结, 增强民族凝聚力, 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经济与政治是密切联系的。社会主义时期, 民族问题的实质就是要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上存在的差距。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也会影响政治上平等权利的实现, “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 就会出乱子”。胡锦涛在《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把“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好的第一位的工作, 明确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是各族群众的迫切要求, 也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必须摆在更突出的战略地位。”因为在我国,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加速发展, 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与繁荣富裕,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 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 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腾飞。如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民族问题得不到解决, 社会就会出现动乱, 国家就会走上危难。苏联的解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各民族的团结, 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是国家政权巩固的基础, 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形成的前提。江泽民曾明确指出:“现阶段, 我国的民族问题, 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上。”胡锦涛更明确地指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 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胡锦涛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措施, “加大国家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 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 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 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并考虑地方和群众的利益。”众所周知, 通常说的“少数民族地区”, 大体上是与中国的西部地区相互重合。如果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不加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力度, 民族问题就解决不好。如果民族问题解决不好, 民族凝聚力不增强, 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都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国家政权得不到各族人民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 就会使政权的巩固受到削弱。如果在我国, 只有一部分民族和地区繁荣富裕, 另一部分民族和地区落后贫穷, 民族间隔阂就会加深, 就不会有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也不会有国家繁荣富强所需要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只有各民族经济文化都能迅速发展, 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不断提高, 才能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消除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民族隔阂和民族不信任心理, 才能推进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和友好合作, 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合力, 促进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形成全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增强民族凝聚力, 才能巩固国防, 维护祖国的安全与统一。我国陆地边防线21000多公里, 在同19个国家接壤的中西部地区就有16个, 占84%。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祖国的边疆地区, 是重要的国防前哨。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西南的国境线是从西藏到云南、广西, 有几千公里, 在这么长的边境上, 居住的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 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从西南的情况来说, 单就国防问题考虑, 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不论过去和现在, 少数民族在保卫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事业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把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好,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与繁荣富裕,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 加强民族团结, 增强民族凝聚力, 从而使我国有坚不可摧, 固若金汤的边防阵地, 才能有效地防御外敌的侵略与颠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 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2]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3]人民日报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N]会.北京:人民日报, 2005.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5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学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生活的欢快乐章。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和文明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国在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各民族和谐共处,一起看着祖国崛起、发展、兴旺!在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

我们永远忘不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10点10分,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话音刚落,在场的人们都欢呼起来,全中国人都欢呼起来!这是华夏子孙的骄傲!这是全中国各族人民的骄傲!

“奥林匹克”,一个多么神圣的名字。它能把我们这个地球上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和不同信仰的人们聚集在自己的旗帜下,通过体育竞技,形成了一个和平、友谊、平等、公正拼搏

进步的一个大家庭,这是一个洋溢着和谐气氛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象征生命、青春和美丽。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响亮的提出:“将全世界的年轻人召唤到运动场上竞争,而不是在战场上拼杀。”北京奥运会的完美谢幕,是全世界各界共同携手打造的盛会。

我们忘不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截至17日14时,已造成28881人遇难,遇难者估计在5万以上。四川因震受伤198347余人,被埋14000余人。汶川地震是中国自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全世界各族、各界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汶川度过难关,经历了100多个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各族群众,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谱写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壮丽篇章。现在,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灾区许多人已经有地方可住,保证了温饱问题。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能顺利展开,并取得今天的效果,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谱写的辉煌篇章,虽然你我身处异地,但我们心系一线。

我们忘不了,2009年7月5日晚上19时,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两百余人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聚集闹事。截至7月6日19时,乌鲁木齐市“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死亡人数增至156人,其中,男性129人,女性

27人;受伤人员1080人。

此次事件之后,全区进行了全面整顿。各地展开了为期一个月政治学习,政府对各地的治安派军队进行维护,同时,调节了并稳定了物价,对破坏社会安定和谐的不法分子进行依法审判,对在此次事件中伤亡的人进行治疗和赔偿,还给大家一个安定、和谐、共处的社会。乌鲁木齐现在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和喧嚣,这都是全疆各族人民共同携手创建的结果。

构建和谐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最美的时光,向和谐的彼岸前行。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的乐章终将奏响。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08-1班

黄玉

个人简历

姓名:黄玉

学号:20081106016

所属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班级:生物工程08-1班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6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然推动着新农村建设,同时它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机遇。本文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论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建设对推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传承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农村,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是农村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和谐社会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的联系

“和谐”二字早在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已有反映,如孔子的“和而不同”,老子的“安居乐业”,墨子的“兼爱、非攻、交相利”,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和谐”精神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是中国优秀文化核心价值之一。以“和”为核心的优秀文化精神遗产,对建设中国特色和谐社会及其中贯穿的精神内涵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含义就是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等之间和谐共处、协调共存,无根本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社会气氛良好,人与自然之间也处在一种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状态中,社会系统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互相协调的一种运行状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身体活动为特征的人体文化活动,其具有的辐射性、亲和力和穿透性是其他文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因其所具备的独特特征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生动活跃的交往形式。“和”是中国儒家思想追求的至高境界,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体育很多地方都表现出以“和”为本的和谐思想,例如许多传统体育项目讲求“天人合一、内外兼修、追求平衡、顺其自然”等等,鲜明的表现出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社会关系。与其说中国式的比武竞技是具有竞技性质不如说它更具表演性质,比武双方经常讲求礼让为先、点到为止,这不就是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关爱吗?这种美德无疑对促进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中国传统体育中的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注重整体性、协调性的体育项目,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沟通团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培养大局的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体育文化对构建中国农村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农村传统体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同一项农村体育竞赛活动可以使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人为了同一个竞技目标而参加到一块,例如舞龙、舞狮、秧歌、敲锣鼓、打腰鼓等等的农村特色的体育项目,大多是以村落为单位进行的,并以内部成员之间的有效配合决定着最后比赛的成败。在比赛中也经常会提到这么一句口号叫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表现出体育的文明特征。这些活动既融洽了邻里关系又调节了村落与村落之间的联系,是其他体育竞技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它又蕴含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团结友爱互助的思想,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农村体育活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的体育活动可以促使农民在农闲时分走出家门,陶冶他们的身心健康,使得农民改变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封闭农作模式,使得农民与农民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不再是“老死不相往来”,使得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有了一定的交集,并改变一贯以来的“以劳代体”的观念,使农民对体育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多种多样的农村传统体育活动以其健康有益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满足了人们精神需求,是构建中国特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三、总结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实践,是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又为农村体育文化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雷秀红.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3).

[2] 李刚,刘丽.和谐社会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构建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5).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7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和谐社会是人类向往的一种美好社会状态,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一)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过程中, 为实现和谐社会理想进行了不懈努力。在社会主义探索阶段, 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强调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是实现小康生活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统一角度, 论证了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和途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史, 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 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 社会和谐是一种不断完善的社会发展过程

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3]承认矛盾的存在能够认识到社会的多元化, 充分认识社会各要素的差异, 协调不同利益的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发展经济作为加强民族团结, 保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根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它是不断向更高层次社会和谐迈进的过程。实现和谐社会的动态过程, 就是要充分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不断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实现和谐社会理论和实践的升华。

二、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基础

民族关系是当今世界比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在人们的交往联系中, 不仅具有社会性, 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 本质上是涉及民族这个利益群体的权利和利益, 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情感的社会关系。[4]和谐民族关系是指民族权利分配公平、合理, 民族利益的享有公允、等同。

和谐民族关系是衡量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民族关系的和谐, 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现阶段, 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促进社会公平。“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5]各民族间互助合作, 团结友爱, 是实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民族关系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重要内容,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促进民族交往、增进民族感情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个民族的团结、互助和共同努力, 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各民族的自身优势, 实现民族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各民族的共同努力, 为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与发展贡献力量。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它有助于激发各民族的主人翁意识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三、广西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

广西历史悠久, 先秦时期广西境内已有苍梧和越骆族群的分布。秦汉以来, 广西民族关系逐渐发展为汉族与本区土著少数民族的关系。在长期的多民族交往中, 逐渐形成了以友好合作为主流的广西民族关系格局。广西各族人民具有务实、平和、安土重迁的品格, 长期以来他们共同居住、友好相处, 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开发了祖国南疆这片热土。

新中国成立后, 广西民族关系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后, 广西各族人民摆脱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局面。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逐步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党和国家把民族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广西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 党和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为少数民族加快本区经济社会发展, 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广西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发展区域合作创造了基础条件, 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合理利用本区的自然优势, 国家实施了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和中国-东盟经济区域合作等措施, 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广西的国际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广西民族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巩固和发展广西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历史机遇。

四、发展广西民族关系, 促进广西地区社会和谐

广西各民族在不同时期能够和睦相处, 为该地区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 进一步完善民族关系, 有助于促进本区的社会和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支持。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增进广西各民族人民团结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 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广泛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是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保证。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 各民族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地位是平等的, 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其他民族而单独存在。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发展表明,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则政通人和, 百业兴旺;国家分裂, 民族纷争, 则丧权辱国, 人民遭殃”。[6]各民族应维护国家的统一避免民族纷争, 把各民族利益与祖国利益紧密结合, 共同努力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二)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用法律规范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制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也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宣传和教育, 有助于群众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1984年5月广西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 开展了广泛的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和民族政策的宣传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 迫切需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牢固树立民族区域自治的观念和意识。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和执法工作, 积极培养和引进民族法律人才。建立健全地方民族法律体系, 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不断完善相关实施办法和单行条例。有效开展执行民族法规的监督检查工作, 促使有关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三)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合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 加快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为实现广西的快速、协调发展, 首先应立足本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广西区域经济特点和优势, 突出区域间的特殊性和相关性, 实现广西全局的科学发展。总体上看, 桂东地区的产业优势体现在轻工业和现代农业。一方面要积极吸纳广东先进产业的转移, 另一方面要依托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域的整体优势, 提高该区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桂中地区的产业优势是工业, 主要是柳州轻工业、制造业有较好的基础, 应该保持这个优势并不断实现产业升级。桂北的优势产业是旅游业, 应在原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培植新的旅游相关产业。桂西的产业优势是种植养殖业以及矿业, 应在政策上和科技上给予扶持。桂南的产业优势是高新技术产业及海洋产业, 可以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及特殊地理位置, 科学发展优势产业。

广西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 为发展本地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要不断更新观念优化投资软环境。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开发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为广西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要从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出发, 增强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观、道德观,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体制创新、高效管理等途径实现投资环境的改善, 依靠提供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 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 以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实现广西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转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720.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73.

[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2.

[4]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4:263-264.

[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4:238.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8

关键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和谐社会

1 前言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有形和无形的东西, 其中包括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式, 归之于某个个别的民族单位, 其民族的文化也就是形成于该民族在长期历史活动中, 民族文化有着一定的民族特性, 同时有着传承性和不间断的发展性。“民族创造了文化, 文化同样成就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如影随形, 相互拯救, 彼此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文化保护需要理解文化的精髓及其宽广范围的保护限度, 而保护文化其实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人类需要依托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智慧, 才能从面临的危机中获得新生。”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 新的文化推动新的发展。今天我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新机遇, 文化与和谐是相互联系的, 是互相补充、互为益友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没有精神和文化上的和谐, 社会的和谐就没有思想根基。同样对于各民族来说, 文化也同样是维系该民族的精神纽带, 允许多种文化的存在, 是对特色民族的保护和传承,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点。

2 和谐社会建设中红河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应该继承本国或本民族具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 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文化力量, 也成为各个民族自身发展的精神力量。在现代化逐步加深而经济又相对落后的红河, 乃至整个西部, 一方面各民族均希望保留传统文化, 同时另一方面也担心民族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消失。同时, 随着受全球一体化强势文化的冲击, “文化多样性”被渐渐搬上前台, 也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和各族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当然, 对于落后地区的民族而言, 传统文化具有对内强化认同的作用, 对外则有展示民族精神的功能, 所以, 保护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传承, 更是发展经济社会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2.1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强化政策保障机制, 改革文化体制

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价值, 是实践、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 我们逐渐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 这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繁荣和发展文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发展活力, 营造一个知识快速发展和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 必须加大少数民族体制的改革力度, 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系统和社会系统开放扩大化等科学合理的文化体制, 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目前红河在体制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 特别是一些文化管理部门, 严重影响红河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文化产业品牌的创立。应该寻求多类型多途径发展, 不拘于某一种公司组织形式, 同时加强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2.2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奠定基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保障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 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历史实践证明, 这一制度适合中国国情, 得到各民族衷心拥护,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行这一制度绝不是权宜之计,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既不能因为现在民族关系总体比较和谐, 就否定这项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也不能因为贯彻落实这项制度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就怀疑这项制度的科学性。任何怀疑甚至否定这项制度的行为都是危险和错误的,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事业的基础。1984年, 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进一步在法律上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民族语言、科学技术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等领域的自主权, 保证少数民族群众在本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2.3 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 从根本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由于经济社会变化和其他因素的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变异、同化、消失的进程在加快, 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的意义和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是红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进步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 经济发展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 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遏制少数民族文化在新经济形势下不被同化, 甚至消失, 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在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 以保护促进发展, 如处于哀牢山区的哈尼族集居区、处于石屏县宝秀镇的彝族集居区、河口瑶族文化生态区、红河彝族毕摩祭司文化生态区、哈尼族莫批文化生态区、瑶族道公文化生态区等。同时, 制定专门的保护管理条例, 并由专门的部门负责, 做到依法保护和建设、可持续发展。

2.4 以文化旅游为龙头带动开发, 以开发促进保护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09年文化部发文指出:“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 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 提升国家软实力,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各地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以‘树形象、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 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代旅游发展实践表明, 人们出游的目的大多是出于审美、求知、休闲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其追求的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游览观光, 而更注重的是文化享受和民族风情的体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外在价值的具体体现。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旅游不可能实现持续的发展, 没有旅游的发展, 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它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当然发展文化旅游, 必须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既要保留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和真实性, 又要通过旅游开发向外界宣传推广。依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 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既是对少数民族文化最好的保护更是最大的发展。

2.5 创特色文化品牌, 多途径多类型求发展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 其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如何使红河文化产业做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目前, 还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 是创品牌, 从当前市场来看, “名牌”战略是文化产业发展可选之路, 如迪斯尼, 好莱坞, 云南的世博园, “印象刘三姐”等。红河要把文化旅游发展为龙头产业, 必须开阔视野拓展发展思路培育创造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从目前来看“元阳哈尼梯田文化区”、“建水古城”在国内甚至国外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商业品牌。但是从大范围看, 与成熟品牌相比差距较远, 创品牌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如何培育整合出一个突出红河文化资源主要特色的发展思路, 从而使红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品牌的创造与推广, 均能做到重点突出与特色鲜明。其次, 需要拓展资金来源。在国家方针政策允许的范围, 因地制宜, 加快、加大、加强外资引进工作。第三, 加强重大项目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在项目和人才的引进方面, 也考虑以新的思路来运作, 重点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第四, 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手工艺品。

2.6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过程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当作为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应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基础教育过程中,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自治乡和自治县适当增加一些介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特色课程, 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以课程的方式真正进入学校, 而且这种课程进入课堂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 民族文化课程教育可以从课外活动开始, 特别是从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游戏活动开始, 将本民族的寓言故事、风俗习惯及神话传说等知识作为重点列入到教育课程中, 而开展民族歌舞的表演、手工艺品的制作等艺术活动可以作为课外的辅导内容, 培养学生民族感情,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用本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起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让学校教育这块阵地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圣地, 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延续不断地传承, 从而真正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也增强了青年一代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3 和谐社会建设中红河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思路

创新是少数民族文化繁荣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唯有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少数民族文化才不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才不会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党的十六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问题, 并把文化创新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同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 创新是先进文化的特质, 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源。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 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时俱进, 增强少数民族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要求。“我们要科学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就必须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不断拓展民族文化发展创新的途径。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时代发展的成果, 突破原有的形式和形态, 将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核、民族精神和基本特征发扬光大。”目前, 我们发展文化产业, 建设和谐社会, 需要发展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来支撑。

3.1 内涵发展是核心

“文化是民族之根, 维系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 体现着民族的文化色彩、审美情感和价值观, 甚至包括民族的思想、情感。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消失了, 这个民族的情感、价值观也会消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根基是最容易被改变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 更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 它关系到民族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制定措施保护并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 对于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弘扬地区文化, 维护地区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论社会如何变迁, 也不论经济如何发达, 作为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本民族文化, 都不能因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被同化, 而应该准确定位和把握本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 保护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核心文化, 建立起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是要让少数民族的子孙后代在充分享受到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同时, 还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还记得自己民族之根。

3.2 观念发展是重点

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少数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这是边疆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所期盼的, 特别是在祖国西南边陲落后的红河地区。在今天的经济建设过程中, 生态环境的改善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来说, 保护就是最好的发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其经济效益, 很多少数民族地方的群众甚至是地方领导可能都很难一时接受, 但它潜在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 它有着十分巨大的社会效益, 所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来讲, 观念的改变与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观念发展并非就是要一味改变过去陈旧保守的观念, 改变观念首先就是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 争做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者。从文化体系的角度来讲, 少数民族文化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对于全人类而言, 多元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是极为重要的, 它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创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多元的文化发展, 为民族地区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文化进步繁荣, 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多元文化是民族的瑰宝, 需要我们珍惜、关爱和保护。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 也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也同时也就是保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更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基础。

3.3 和谐发展是目标

“和谐”是一个科学的理念, 是先民们在长期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所产生的理性飞跃, 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揭示, 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和谐”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它涵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方面面, 具体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个方面。它来源于实践, 又能动地指导着实践, 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之精髓, 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谐”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民族文化之河的主流, 一直从远古流淌到现在, 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

“‘和谐’是我们民族的最根本的文化基因, 它代代传承, 贯穿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 渗透于中华民族肌体的每一个细胞, 永远是滋养民族肌体的精神血脉。”生态和谐与平衡是保持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条件, 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 是人类生活幸福美好的主要指数, 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相处的必然要求。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的作出, 是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审时度势提出的重要决策。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的体现, 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根本内容之一, 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和谐社会建设重大决定以及其中的若干重要论断,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是党的几代领导人艰辛探索的可喜成果, 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共同期盼。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 发展和谐文化除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外,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必不可少, 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社会经济、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覃德清.文化保护与民族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2]赵鹏程.保护、创新与发展——试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 2005 (6) .

[3]吴瑶.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 (3) .

[4]李书群.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文化保护[J].理论导刊, 2007 (6) .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互相交错, 形成了小聚居、大杂居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一个民族完全集中居住在一个地区的很少, 多数情况是几个不同的民族共同居住在一个地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 但分布的地区很广,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 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发生了历史性飞跃。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 发展基础薄弱, 市场开发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至今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这些差距,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因此, 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自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历史传统、区域特点、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 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共同发展的整体和谐发展理念, 必须坚持社会公正发展的理念, 开放包容、应变性的理性发展理念, 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对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启示。

卢卡奇、阿尔都塞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对社会历史与社会结构作总体性把握, 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特征。卢卡奇强调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进步过程, 阿尔都塞则把社会理解为一种结构性总体, 从而发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总体性思想。历史的总体和结构的总体这两个范畴, 都试图从整体上来把握对象, 并把整体的所有部分看作是有机统一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这种关于社会总体性的认识, 对于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而重新认识和反思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 对于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2.1卢卡奇“社会历史的总体性”对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启示。卢卡奇是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始作俑者, 他认为:为了把世界 (社会) 当作一个总体来把握, 必须把它看作是个过程, 一个在历史中生成变化的过程, 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都是历史性的联系, 或在历史中形成的联系。因此, 历史性是这些现象的本质特征, 承认社会生活现象的历史性特征, 才不致把它们当作既定的、孤立的、永恒不变的自然存在物, 才会把它们放到总的历史过程中去揭示其历史起源和根据、内在联系和结构、发展趋势和结局。所以, 总体性原则内在地包含着历史性原则。虽然卢卡奇对社会历史总体性的强调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针对性, 这与今天我们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历史语境存在着差别。但他通过社会历史总体性对无产阶级的主体性意识的发掘和强调, 对于我们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来说, 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 同样离不开对西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主体性意识的发掘和强化, 离不开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主动性与自觉参与。这充分表明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在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主体意识的重要作用。而要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除了要通过满足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以外, 增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历史总体性认识也是必要的。2.2阿尔都塞“社会结构的总体性”对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启示。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他不仅对经济决定论给予了批判, 并对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作出了自己的解读。阿尔都塞则把社会理解为一种结构性总体, 从而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虽然他与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的阐发存在着分歧, 也都存在着思想局限, 但他们都反对经济决定论, 他们有关社会总体的表述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总体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尔都塞对社会结构总体性的强调同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 但“社会结构的总体性”把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性的关系整体的观点, 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既要做到人与人的和谐, 又要做到人自身的和谐;既要做要人与社会的和谐, 又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做到城乡之间的和谐, 又要做到区域之间的和谐;既要做到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和谐, 又要做到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和谐;既要做到多种所有制的和谐发展, 又要做到各种经济比例、经济结构、经济区域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协调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自身的和谐发展, 又要促进各要索之间的和谐发展。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繁荣、协调发展的社会, 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际工作中, 人们出于急于摆脱贫困急于发展的心情, 常常对中央的理论、路线、政策作片面的理解。如, 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而地理解为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中心, 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 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 其他要素包括生态环境、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公正等社会发展问题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因而存在着重经济发展, 轻社会发展;重经济总量扩大, 轻经济结构优化;重物质财富获取, 轻生态环境保护等偏向。“社会结构的总体性”思想表明, 当社会各因素彼此和谐时, 就能收到互相促进的效果, 社会的发展就会平稳、顺畅、和谐。没有教育、文化、政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做坚实基础, 根本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以牺牲诸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将陷入无序和危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总体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 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这要求我们必须走出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 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多重关系, 确立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平等、文化繁荣、生态平衡等多元的、综合的指标系统, 达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2.3从新认识和反思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对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启示。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建人之一, 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其代表作《狱中札记》中, 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独创性地提出了“绝对历史主义”,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 他的“对历史主义”分强调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 忽视了自然的基础性地位, 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没有看到人与自然二者的辩证统关系, 过分强调了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 忽视了自然的基础性地位, 仅仅把自然看作人类活动的对象, 没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构建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 我们在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今天, 必须摈弃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的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忽视自然能动性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做到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与自然双向的和谐发展。因此, 重新认识和反思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 对于我们今天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在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当中, 会遇到如何正确处理价值理性和科学技术理性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价值观、、幸福观, 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如何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建构和谐社会的和谐伦理等等, 这些都是当前我们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应当注重解决的重大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上述方面的研究应该说是相当深刻的, 是我们应该加以认真消化吸收的宝贵理论财富和思想资源, 以便能更好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发展。

摘要:卢卡奇、阿尔都塞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对社会历史与社会结构作总体性把握, 而这种关于社会总体性的认识, 对于我们今天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而对于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重新认识和反思, 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做到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西部民族地区,启示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

[2]龙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J].民族研究, 2003 (3) .

[3]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4]许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J].学术月刊, 2006 (10) .

[5]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6]王雨辰.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J].山东社会科学, 2005 (6) .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10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少数民族语言,兴趣,文化遗产保护

新闻传播学对全人类全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近些年来对少数民族题材也加以报道, 但一般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生育、交通运输、生产和生活、科技工作、风俗习惯等方面。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教育主要集中在对汉族文化传播与研究、对汉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题材上。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现状的关注和使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及其使用尚未引起应有的兴趣和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偏见和语言不通而造成的隔阂, 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随着针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风俗的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的较好较快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必将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必须紧跟这一势头。

一、实现交叉科学的整合功能与综合价值

从少数民族语言的特殊性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交叉科学的发展和运用, 寻找其综合性的实用价值。少数民族语言有特殊的本质和审美功能, 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题材揉合在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和教育中,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新鲜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能促进新闻传播学教学与教育, 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与教育, 能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 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少数民族语言各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百花齐放, 多姿多彩, 与汉语异同并存, 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和特殊性。本文笔者长期在渝东南、湘西北、黔东北、鄂西南、黔西北、渝南、黔北等地区田野调查研究, 结合别的学者对其它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和文献研读加以对比可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土家语支 (湘西北, 渝东南, 鄂西南, 川北) 、羌语支等以“主语+宾语+谓语”结构为特色, 而现代汉语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形式, 这是很多非语言学专业的现代大学生不知道的特殊语法现象, 这甚至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使用。如果在报道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或汉语现状时不注意到这些特殊地方, 就会闹笑话, 犯错误, 使人哭笑不得, 甚至造成损失。很多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不同还在于词序位置不同, 例如优诺语中是Kjau13 (朵) pn13 (花) no22 (这) tshun35 (红) , 直译成现代汉语是“朵花这红”。又如在湘西北、渝东南土家语“生地、荒地”为li55xo55, 直译为“地生”;“长舌, 多嘴”为ji33la55γщe21, 直译为“舌长, 嘴多”;“小气”为mщe21suan53, 直译为“肚量小, 气量小”;“好吃”为ka35tsha35, 直译为“吃好”;“好看”为pa53tsha35, 直译为“看好”。笔者在渝东南、湘西北、鄂西南调查的材料与此相同。又如湘鄂渝黔川土家语称呼“奶奶”为“阿妈”、“把把”、“婆婆”, 称“弟弟”为“佬佬”, 称“吃肉”为“肉吃”、“吃嘎嘎”, 称“眼睛花”为“罗布花”, 称“溢水孔”为“冒水孔”, 吃“失去知觉失去感知”为“木打木煞”, 木, 是土家语, 含义为“呆子”, 秀山县“宋农”含义为“鱼 (类) 养 (殖) ”……苗族语言称“感谢”为“拿威”等, 主要是历史因素、文化传统及多民族语言影响造成, 是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等民族在历史上长期复杂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语言文化形象。新闻传播学专业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方言题材, 让他们看到不同民族语言从各个独特角度展示出语言和文化的多姿多彩, 这是新闻传播学应该涉及到的领域, 否则就是不完整、不科学的态度和做法。

二、方法的相通与借鉴

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研究法、文献研读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学科系统研究法等方法很有用, 新闻传播学研究、教学与教育可进行借鉴和利用。消极被动的新闻传播话语特点是把材料直截了当地叙述出来, 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式和写作框架, 缺乏审美优势。补救的方法是把语言学诸多方法加以利用, 形成科学优势互补的机制, 产生交叉科学的强大调适作用, 实现语言学和新闻传播双赢。一些新闻工作者近年来深入基层, 深入文物考古现场采访, 运用民族学和语言学方法, 获得珍贵的新闻素材, 运用统计学方法作科学处理, 平时研读大量文献, 借鉴前人观点、材料和论证方法, 运用学科系统的研究法, 结合实验结论, 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评述, 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权威人士。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如能采取民族语言学诸多方法, 作为参与者和观察者介入社会实践, 必将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新闻素材, 产生强大的知识效应, 从巨大的民族语言文化矿山中铸成巨大的智慧能量。不同学科间本来就有相通处, 在新闻传播学教学和教育中运用民俗学和语言学诸多原理与方法, 实现它们间的返璞归真和时空大融合。笔者十几年来长期在渝湘鄂黔调查研究, 获得很多素材, 验证了苗族三大方言间的较大差异, 发现了三大方言之间的历史联系。笔者在重庆市綦江区苗族村寨实地调查研究, 系统地调查记录了大量苗语和风俗习惯材料, 与湘西北、黔东北、鄂西南、渝东南有很多相同点, 笔者在黔西北调查研究苗族语言文化, 发现它与綦江苗族的相同点更多, 我在指导新闻传播学本科生学年论文中运用了相关材料和观点, 效果较显著。新闻传播学要求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 这也是当代少数民族语言学的要求, 在新闻传播学和语言学教学中必须予以强调。

三、语言规范化的共同标准与要求

新闻传播要求媒体语言和新闻语言都必须遵守《中国语言文字法》, 符合现代汉语 (或少数民族语言及文字) 规范语法的要求, 以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实现大众传媒终极目标, 在法律、传播效果、新闻功能等方面构成有益的共同轨道, 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保护语言资源, 使新闻传播媒体受众数量增多, 媒体影响力加大,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这与语言学要求紧密扣合。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间有差异, 但在遵守语言规范上相同, 新闻传播隐性规范和显性规范都是语言学努力实现的目标。但“目前新闻媒体语言使用错误太多, 尤其是网络普及以来, 人们对规范语言文字的印象越来越模糊, 一些语言学家和国家有关机构不得不一再强调规范语言文字工作的必要性。”现在高等院校不少学生流连于网络交流, 很多人写错别字, 生造网络语言文字, 标点符号不规范, 书面文字无标点符号, 手写文字丑陋, 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使用大倒退, 这是语言文字教学教育的失误, 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与教育必须引起重视, 下大力气加以挽救, 学生必须下大力改正错误, 否则就是失职。

参考文献

[1]毛宗武、李云兵《优诺语研究》, 民族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1版, P113

[2]陈康《土家语研究》, 中央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P33

[3]汪增阳《黔江方言初探》,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11

一、新闻媒体的协调性与和谐社会的和谐性

新闻媒体历来有协调和沟通的特殊作用,但过去更多地表现在沟通“上下”方面,使之成为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和谐性是和谐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要和睦相处,共同生存与发展。新闻媒体的协调性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责任、有能力担此重任。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的社会分层开始出现,特别是在社会关系、社会利益协调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调查表明:54%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阶层之间有利益冲突”;29%的人认为“所有的阶层都有利益冲突”。这就说明,现阶段中国社会中的阶层矛盾不容小觑。它要求新闻媒体不但要“上下”沟通,还要“左右”沟通;不但要注重政治利益,还要高度关注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等,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诉求,化解矛盾。而新闻媒体在这方面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通过新闻报道以及来信、来稿、热线、短信及配发评论等形式来引导舆论,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濮阳人民广播电台的《经济环境服务热线》节目开办两年来的实践就是一个例证。节目通过热线使人民群众和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直接对话,交流沟通,政府有了社情民意的“观察哨”,听众有了发表意见的“群言堂”。节目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作用,被群众称为“连心桥”。这说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新闻媒体只有经常把握社会脉搏,贴近人民群众,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和谐社会提倡的、什么是应当禁止的,懂得怎么去做,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和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适度,舆论引导本质上说就是适度调整。新闻媒体对社会舆论及行为进行的及时引导主要表现在:当某种舆论过热时,要恰当地进行分流、降温,以避免大幅度动荡;当社会需要某种舆论时,要及时引导,以唤起人们的热情,高扬社会的正气。当前,媒体尤其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大声造势、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变成中华民族的共同行动。

二、新闻媒体的真实性与和谐社会的公平性

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民主建设时指出:“衡量一个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当家做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这三个“是否得到”充分反映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社会。民主与法治是手段,实现公平、坚持正义、弘扬诚信友爱才是目的。而这些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真实是公平、正义和诚信的基石,当然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真实永远是新闻的生命,只有真实的宣传才能使媒体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才能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引导正确的舆论。当今,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多元化导致社会共同价值观念日益模糊,特别是社会转型在价值观领域表现出多元价值的冲突特征,使一部分人产生道德困惑、信仰危机。转型期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却不能任其发展,否则会导致整个社会失范,甚至失控,社会就难以和谐。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媒体用真实的、正确的新闻舆论,有效地进行科学引导。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民主。当前,我们要把推进新闻舆论工作的热情倾注在群众民主意识的培养上。群众的民主意识增强了,民主习惯养成了,民主内容丰富了,就会激发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发扬民主需要法制作保障,和谐社会更需要人民群众具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新闻舆论要引导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通过新闻舆论规范公民的言行,教育引导他们按照程序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民主义务;新闻舆论要匡正时弊,揭露腐败,促进廉政建设,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化解和消除一切不和谐的因素。当然,新闻舆论也要接受党和人民群众及法律的监督和约束。

三、新闻媒体的人民性与和谐社会的人本性

新闻媒体之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还由于新闻的人民性与和谐社会的人本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的主体一样、目标一致。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始终作为主体而处于主导地位。同时,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为了营造良好环境,激发人的活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这种人本性是和谐社会的主题,也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新闻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反映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利益,是新闻的应有之义。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的:“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的,‘人民’(确实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新闻媒体应该而且有能力担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创良好氛围,提供舆论支持的历史重任。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突出的是人,是人文精神,新闻应大力宣传历史的优秀文化和现代的先进文化。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众多原因,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特别是在一些人的心灵中,不少丑恶的东西还在不断暴露。物质价值高扬而精神价值失落,也失落了人之为人的社会责任,失落了人之为人的精神修养与理想情操。面对这个新的课题,不少媒体都在认真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2月,中央电台《神州夜航》的一位节目主持人通过13天的千里连线,成功劝说已潜逃12年的犯罪嫌疑人辜海军投案自首,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则新闻报道后,又使失去理智、企图报复杀人的陈德祥“放下屠刀”。这件事充分说明了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民族新闻报道和谐社会 篇12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民族关系,宗教,经济

近年来,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下大力气改善民生, 着力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着力抓基层打基础, 有效促进了边疆和谐稳定发展, 实现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境安宁、社会进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这个系统中, 有一些内生性因素不可忽视, 需要着力加强。

一、坚强的基层党组织

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是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 可以为边疆稳定起到促进作用。以“和谐社会构建关键在于执政党”的科学思路,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成功与否, 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息息相关。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是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协调发展, 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一种稳定的状态。然而要达到这种稳定的状态, 关键任务落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成员身上。

目前, 有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比较软弱涣散, 凝聚力、影响力不强, 影响力、可信度和控制力在一些地方甚至逐步下降, 影响边疆各项事业的发展, 更谈不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只有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大大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才能有力地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2008年7月19日, 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 尽管引发事件原因众多, 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部分干部作风不实、党群干群关系不融洽等问题是关键因素。“7·19”事件发生后, 上级党委及时对镇村两级班子作出调整, 免去责任心、工作能力不强的干部, 给镇、村两级下派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当地情况、责任心强的干部, 很快稳定了局面, 转变了态势。

针对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 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孟连县委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按照云南省委“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要求, 切实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孟连县委提出的“干部在一线服务, 政策在一线落实, 问题在一线解决, 形象在一线树立, 情感在一线培养, 成效在一线检验”的一线工作法要求, 沉下身子, 用身影和汗水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孟连县按照在2011年前实现消除党员空白村民小组和行政村干部、村民小组长80%以上是党员的目标, 把非党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全部纳入2009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 把具备条件的非党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吸收到党组织, 彻底消除党员空白村民小组。现在孟连已展现人民安居乐业、干群一心一意谋经济发展、促文化教育事业进步的大好形势。

孟连经验告诉我们, 各级党委政府只要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努力使边疆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就能带动边疆经济活起来、边疆群众富起来, 就能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组织保证。

二、民族关系和谐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应当充分认识到,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 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民族的和谐发展, 就没有国家的富强繁荣;没有民族的和衷共济,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 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的主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 平等是基础, 团结是主线, 互助是保障, 和谐是本质。

新中国成立后, 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处理民族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二是由于林地权属之争引发村与村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纠纷。三是边民出国打工及边民与邻国公民通婚引发的系列问题, 导致边境地区存在不稳定因素。四是毒品和艾滋病危害悄然出现并有难以遏制的趋势。五是因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导致矛盾纠纷。六是宣扬宗教极端主义, 违反国家法律。七是党群干群关系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八是境外敌对势力进行各种干扰破坏、渗透活动依然存在, 有的还策划恐怖活动, 阴谋分裂国家, 等等。

出现的问题不少, 解决起来要抓住笼头。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必须努力促进经济发展。邓小平同志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不把经济搞好, 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得到些好处, 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 就会出乱子”。[1]167他说的虽然不是专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但他要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问题解决, 否则就会出乱子的思想, 对我们要抓紧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问题, 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 我们要始终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加快经济发展, 增强经济实力, 为促进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物质保障。促进经济发展, 需要凝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力量, 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在这团结奋斗的过程中, 各族人民互相交往, 互相帮助, 共同繁荣。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理念, 走科学发展之路,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着力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 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必须毫不含糊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党的民族政策, 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 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 是维护民族平等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

三、宗教活动依法进行

我国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信教民族多, 信教群众多。因此, 做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宗教工作, 不仅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 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边疆地区的民族宗教工作, 使边疆地区宗教活动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促进这些地区与整个国家的共同繁荣进步。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国际上的民族宗教问题在我国或多或少地也有反映, 加之中国民族宗教问题自身的历史和现实的特点以及民族宗教在现实生活中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的双重秉性, 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较之过去相比有着复杂性、多样性、国际性的特点。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 点多面广, 而且有的还直接和国外一些民族、一些宗教产生联系。这种现实, 就积极作用来讲为我开展对外交流和对外贸易提供了良机, 然而就消极作用来讲也不可忽视。因此, 做好边疆地区的民族宗教工作意义重大。

冷战结束以后, 世界进入多极化状态, 两个世界的斗争退居次要地位, 民族宗教的纷争上升为主要地位。当前, 影响民族国家的世界性宗教因素主要表现为泛伊斯兰主义、伊斯兰教原教旨极端主义等, 它们往往与各种民族分裂主义共生一体, 向中国境内进行渗透。“境外伊斯兰宗教势力渗透的本质是极端的政治运动, 而不是宗教运动, 其本质特征是:通过鼓吹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圣战’思想, 推翻现行政治制度, 以达到建立宗教精神领袖统治的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权的政治目标。”[2]332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 影响多民族国家边疆稳定的国际因素越来越复杂。这些复杂因素除西方大国利用多民族国家民族宗教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甚至推翻一国政权或肢解该国外, 目前对我国民族团结、国家统一、领土完整能够产生重大挑战的国际因素, 是来自周边反华势力与国内宗教极端势力的内应外合。国际反华势力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家为核心, 以各种附庸者为羽翼, 组成一支庞大的国际势力, 以民族、宗教、人权等为突破口, 挑拨我国民族关系, 肆意破坏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 他们这些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

民族宗教极端势力蓄意制造事端, 煽动民族分裂,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造事端。因此我们要依法管理宗教, 防止宗教极端势力的非法宗教活动, 破坏边疆稳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全面、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要求和体现, 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依法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事务, 达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动在国家法律规范下进行的目的。

四、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现阶段,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经济基础薄弱, 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不仅制约着经济发展, 也导致人们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群体中, 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 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 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 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势上, 影响了人们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

解决上述问题, 除了要搞好教育工作外, 最迫切的是要把经济发展好。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只有经济发展了, 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人”。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需要加强调查研究, 科学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 尤其要做好转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工作。

转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 是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状况的战略性措施。经济结构是一个民族整体发展状况、水平的主要标志。一个生产力发达、经济结构合理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 往往处于主导或主宰的有利地位, 古今中外如此。“一定时代的民族的经济结构, 是该时代民族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意识结构的历史基础。一般说来, 民族经济结构是对民族结构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因素。”[3]99 因此, 民族经济结构不仅直接对民族关系产生影响, 而且它还通过对民族其他结构的作用, 多渠道地影响民族文化意识结构与民族关系。

在考虑转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时, 是一刀切还是逐步改变, 这都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多、地域广、发展阶段不一致, 用一刀切的经济结构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 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地发展, 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 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 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 还要发展特色经济, 形成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

只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赶上中东部地区, 最好是超过相邻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家的力量, 才能增强整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局面, 才能增强社会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更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和谐边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丁建伟.地缘政治中的西北边疆安全[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4.

上一篇:法律透视下一篇:网上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