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共8篇)
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 篇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学习心得
全体党员、干部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加班加点进行学习充电,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学习教育、听取意见。集中学习期间,围绕“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努力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一专题进行学习探讨。
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做了详细阐述作用,对日后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也有深远的引导作用。该局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很有必要。我们要通过学习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 篇2
先大体上起草方案, 随后有关人员进行议案, 然后专业的立法机构进行审核是否通过, 最后国家领导人进行签字认同颁发, 这是当今社会立法的大部分程序。这样的形成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是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共同载体。其中党的政策植入就在方案起草和人员议案的过程中, 之后便是不一样的政策的角力, 修改分歧, 最终妥协确立的过程, 不仅如此, 在日后法律法规的实行中, 也同样是离不开党的政策的补充与辅助。
(一) 党的政策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把国家和党的政策意志化的表现出来就需要以政策为基本依据, 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达到此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当下, 探索与实践中出现什么问题, 都会先由我党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全面分析探讨问题并且同时提出建议, 再经过全过人大以法律的形式颁布于人民。然而在定制相关立法前, 一些重大的问题比如经济或者是政治方面, 则需要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组织将讨论出的原则和思想上递给中国共产党中央进行审核批准。
而在民主议会制度的国家, 遇到问题时, 则由多个或者是单个议员提出方案, 再经由议会讨论辩论, 修改方案和通过方案。但是其议员必须在自己或多个议员提出的方案中加入所在的政党所实行的政策, 否则议会中与其同党的议员与其他议员有权利拒绝此方案, 当然, 无党派的议员可以除外。该党派的党内辩论结果也可以通过同党派的议员提出并上报。
由此可见, 政策是法律的出发源泉, 政策推动下的结果是方案或是议案的形成。法律不可以是一个人的独裁意志, 而是有因之果。其通常以现行的政策为本, 为了能更好的执行未来的政策。甚至于美国颁发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是直接将法律赋予政策之名执行下去。
(二) 党的政策指导法律实施
法律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与不稳定性, 是因为法律的实施与制定都有一套复杂精密但是耗力耗时的司法程序, 立法程序等等。反观政策, 其的执行和定制一般情况下都是准确, 有力且快速的, 甚至其可执行度在一定的情况下都将法律一度比了下去。而今的社会发展节奏是日益飞速, 政策的巨大作用就在解决协调社会的不断变更与法律的不变性上突显了出来。一方面, 法律在政策的引导下进行具体的应用。例如现在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渐严峻, 在最高法律机构提出依法严惩因为利益而危害食品安全的罪犯, 同时我国党中央也提出了必须加大力度整治好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 法律解释体现出很强的政策性。当法律法规定制出现不足或是纰漏的时候, 可以实行法律解释, 相比之下, 法律解释没有立法时那么多复杂精密的程序, 比较偏向政策的特性。当然, 我们不可以将政策作为违反法律法规的借口, 政策对于法律所谓的指导作用仅仅是精神上的, 宏观面的指导, 万不可超越界限。
(三) 没有法律明文规定情况下可以按政策办事
政策对于法律补充的作用在按照政策办事上体现出来, 当然这一条只能运用在一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之时的做法, 用政策暂时性的替代还未完善出台的法律起到规范约束作用。但是当国家应有的法制完善健全后, 将政策代替法律就是万万不行的了, 应该回归到原点——以法律原则为中心解决问题。
(四) 法律保障党的政策的实现
法律不仅依靠政策的指导, 而政策也需要借用法律对其保证依据政策而出台的法律的合法性而定制实行的政策可以顺利实施。法律将以国家的意志属性为根本, 国家的强制属性为中心, 国家的规范属性为手段来确保政策可以更好的实现。当然, 其政策如果违法, 依旧会被法律所明令禁止。
二、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差异性
法律与政策相辅相成性在我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显的更为突出。而法律与政策的差异性则在资本主义国家显得更为突出一些, 因为在资本主义的国家, 对政策有着很严格的权利的制约, 使得政策极难直接对法律产生影响。
(一) 意志的属性不同
定制政策主体, 既可以是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 还可以是立法机构, 只要能反映出正确的意志。而定制法律的主体, 只能而且是必须是立法机构, 用以反映出人民意志。并非任何出台的政策都可以由政党上升成为法律形式的所在, 要使政策转换成法律, 不仅仅是严格的程序与限制的问题, 而同时也将是意志实质性的问题。任何政党都不被人民认可和不允许在党的会议中制定出任何法律, 哪怕只是冠有法律之名也不可以。
(二) 表现的形式不同
建议, 纲领, 宣言, 通知等等具有指导性以及号召性内容多为原则化的文件多是政策性的文佳, 其文件的内容既可以是私密性的又可以是公开面相全过人民的。而其文件名称大多数以“法”字结尾的, 义务权利界限分明, 能详细具体的指导人民的某具体行为, 其内容一定以及必须为面向全体公民的, 由国家机关规定颁发的文件, 则是法律。
(三) 调整社会的关系范围不同
法律一般在权利与义务, 人权, 国家的性质等社会关系方面有极大影响, 并且对其做出调整, 而政策则不同。政策是在许多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发挥领导的作用, 并且同时需要借以社会内部结构的要素。再说, 前文也提到, 并非所有的法律内容都是由政策中演变而来, 同时也不是所有的政策最终都可以演变成为法律。政策与法律既有各自特点的调整范围又有很大一部分重合相辅相成的调整范围。当出现一种社会关系的问题时, 是由法律还是由政策, 或者将二者结合起来根据国家现状进行调整。
结束语:总而言之, 我国目前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 既相对独立, 却又相辅相成, 互相约束补充, 密不可分。只有正确正面的认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更好的增强对国家法律的理解执行与更认真的贯彻党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孙笑侠, 夏立安《法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方世荣, 孙才华《关于政策与法律关系的再思考从集中和反映人民意志的视角》湖北社会科学报, 2011年第11期
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 篇3
关键词:刘少奇;天津讲话;劳资政策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04-02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是毛泽东在1947年12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作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经济的指导方针首次完整地提出来的。刘少奇则将这一方针运用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工人运动的指导方针上。刘少奇明确指出了必须正确建立与改善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这四面八方的关系。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是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的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战略任务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确实执行。
一、正确认识资产阶级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
平津解放后,有些干部在如何对待资本家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模糊认识。认为和资本家接触就是立场不稳,因而怕接触资本家,对资本家冷漠不理,不向他们正面宣传解释党的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的政策;更有甚者把资本家当作敌人,要立即加以消灭。对此,刘少奇进行了尖锐批评,他《在天津职工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说:资本主义经济在历史上还有一定的进步性,它比小农、小手工业经济都进步。“今天中国不是资本家太多,太发展了,而是太少了,太不发展。因为资本主义不发展,工人才痛苦。” [1]私营企业开不了工,直接受损害的是工人群众。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下,在劳资两利的条件下,让资本家存在和发展几十年,这样做,对工人阶级好处多,坏处少。从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从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眼光利益出发,都应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向工人群众说清楚民族资产阶级是朋友,有利于缓和当时的紧张的劳资矛盾,有利于恢复生产。“如果把资本家当作斗争对象,就是犯错误,……就扰乱了自己的阵线”。[2]在同自由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要明白“今天的重点是联合自由资产阶级,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斗争上。” [3]即在政治上联合他们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作斗争;在经济上联合他们恢复和发展生产。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民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刘少奇《在天津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中,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同时还要联合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有斗争的一面,有联合的一面。只斗争不联合或只联合不斗争都是错误的。今天的重点是联合而不是斗争。如果把他们看成敌人,要打倒资本家,是违背工人阶级利益的。”刘少奇还特别强调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是可以一道前进的。
二、要贯彻公私兼顾政策
刘少奇指出:在处理公私关系方方面,“公私兼顾”是要求党和政府在原料分配、成品推销、市场划分、价格协调等方面,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兼顾公营和私营企业的利益,保护有益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刘少奇又提出“公私兼顾”也适用于正确处理国营工厂内部的公私矛盾。他说:“只顾公家不顾私人,或只顾私人不顾公家,都是不行的。” [4]刘少奇批评工人要求过高地增加工资,就是公私兼顾得不适当,使公营工厂受损失,是无政府无组织的思想;同时又强调,在不影响工商业恢复和发展的条件下,当然可以适当地改善工人待遇(如取消虐待、改善待遇、卫生及民主生活等)。刘少奇谆谆教育工人、告诫政府和工会工作人员:改善工人生活,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但由于战争还没有结束,新中国百废待兴,工人阶级还要暂时吃苦,生活还不能马上改善,甚至一般提高也不可能,但应力求不降低工人生活 ,工人原有的福利没有理由则不应该取消。“我们党、政府、贸易局、公营工厂,必须主动地联合资本家,主动地同他们合作”,[5]从成品推销、原料分配、市场划分、价格协调等方面主动与资本家进行商量和研究,不要使一方独占,要兼顾到国家利益与私人利益。除此而外,还要求人民政府迅速转变职能,不应过多地干涉和限制私营企业的经营,不要用意识形态的标准来限制私营企业的发展,对公私企业要一视同仁。
三、坚决实行劳资两利政策
“劳资两利”思想的形成,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现实,在对劳资之间存在高于各自特殊利益的共同利益、劳资之间可以实现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有利、对劳资双方有利的分析后提出的。所谓“劳资两利”,是指在处理劳资关系的过程中,既要维护劳动者的应得权益,又要承认资方在经营过程中依据其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剩余价值的正当性。
1949年4月,刘少奇受毛泽东委托到天津视察,他郑重申明:“我们的政策是劳资两利。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要贯彻这个政策的,是要真正做到劳资两利的。在执行的初期,不管发生多少偏差和错误,最后一定要贯彻的。” [6]他甚至提出,不执行“劳资两利”政策,“要想把农业国家变为工业国家就不可能。” [7]只顾工人而不顾资本家或只顾资本家而不顾工人,都不是两利而只是一利。针对当时劳资关系中只顾劳方一利的“左”倾偏向,刘少奇指出,要对工人进行说服教育,要使工人明白对资本家提出过高的、妨碍生产发展的不适当的和不合理的要求,不仅对工人不利,对农民也不利,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更为有害,资本家不安心 工厂关门,生产下降,工人失业,对各方都不利。所以必须号召工人做到劳资两利,别把资本家挤垮,不要为了眼前部分的利益妨碍了长远的利益,要使资本家有利可图。在处理劳资关系方面,刘少奇强调,要实行劳资两利的政策,不要只讲一利;只顾工人不顾资本家,或只顾资本家不顾工人,都是不行的。刘少奇指出,工人阶级要“注意目前的利益要服从长远的利益,部分的利益要服从全体的利益”,[8]自动把过高的工资减下来,把过高的要求改正过来;工人运动中所提出的改善待遇和提高工资的要求,都不能影响工商业的发展,要兼顾劳资、公私利益的平衡,要使资本主义有利可图。
“劳资两利”是特定条件下的两利,劳资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在根本上敌对的不能和解的矛盾”,[9]但党的“劳资两利”政策主张调节劳资矛盾,它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特定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刘少奇对这一条件作了深入的剖析。从生产力状况看,建国前后,中国经济有百分之九十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和小手工业经济,只有百分之十是进步的工业,而资本主义工商业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是近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实现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为了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资本主义剥削在一定时期内还不能够废除,必须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下,在劳资两利的条件下,还让资本家存在和发展几十年。从生产关系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并存。其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的竞争是一种“经济竞争”、“和平竞争”。需要十到十五年时间,无产阶级才可望采取和平的方式、赎买的方式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前途。所以,在新民民主主义社会制度下,实行“劳资两利”政策是党和政府的明智选择。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看,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工人阶级获得了政治上的解放,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和罢工的自由,但在经济上还必须忍受资本家的剥削。由于这种“政治上的解放和自由就可以保护自己所得的利益”,[9]所以,中国共产党可以依靠革命政权的力量,迫使资本家适度减轻对工人的剥削,接收“劳资两利”政策。当然,上述条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刘少奇一再强调,待条件成熟时就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际上就是逐渐取消“劳资两利”的政策,充分体现了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革命精神。
四、要正确看待剥削问题
刘少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存在剥削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1949 年 5 月刘少奇在“天津讲话”中关于“剥削”的论述中指出:资本主义产业发展了,无产阶级力量也会随之增强。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 100 年间将生产力空前提高,比有史以来几千年生产的总和还多。从发展生产力看,资本家阶级剥削是有其历史功绩的,没有一个共产党员抹杀这个事实。骂是骂,而资产阶级这个功绩还是有的。从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说,是功大罪小。今天的中国资本主义还在年轻时期,还可以发挥它的历史作用,尤其是当前我们要求工商界发挥积极性来发展生产力,建设新中国,这正是你们为国建功的机会,你们应该努力,不要错过机会。今天资本主义的剥削不但没有罪恶,而且有功劳。封建剥削除去之后,资本主义剥削是进步性的。今天不是工厂开得太多,工人受剥削太多,而是太少,有本事多剥削,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恢复和发展生产,除国家之外,还有私人的;国营与私营之间,可能有竞争,但政府的方针是使国营和私营合作配合。既要发展国营生产,也要发展私营生产,要采取限制政策,以避免旧资本主义前途。公私兼顾是限制,劳资两利也是限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是进步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在今天还不能完全废除,因为 “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若干发展是进步的,对于国民经济是有利的,对于中国是有利的,对于工人也是有利的。” [11]明确肯定“今天资本主义剥削是合法的”,[12]工人阶级还得忍受一个时期资本家剥削的痛苦。马克思指出:“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但是,作为过去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的是有限的生产力;受这种生产力所制约的,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生产,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到现在为止,社会一直是在对立的范围内发展的。”[13]恩格斯在1892年指出:“当英国工业垄断地位还保存着的时候,英国工人阶级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沾过这一垄断地位的利益。这些利益在工人阶级中间分配得极不均匀:取得绝大部分的是享有特权的少数,但广大的群众至少有时也能沾到一点。”[14] 这也就是说,随着生产的发展、可供分配的“蛋糕”的做大,被剥削者的境遇的改善是可以做到的。而被剥削者境遇改善,对立阶级双方的矛盾就会出现缓和,加之双方在特定条件下共同利益的存在,那么出现一定程度的阶级合作就是可能的。
“天津讲话”对于处理全国其他相继解放城市的劳资关系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毛泽东在刘少奇的“四面八方”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四对关系,八个方面)思想的基础上 进一步概括和提炼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并把这作为党的经济政策。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二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至此,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劳资政策,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参考文献:
[1][8]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论工人运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109、112、118.
[2][4][5][11][12]刘少奇:1949年4月24日在天津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3] 刘少奇. 1949年4月18日在中共天津市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6][7]胡长水.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刘少奇之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49、51.
[9]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4.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9 .
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 篇4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自治州第九次党代会和州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阿克陶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宗教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自治区、自治州、阿克陶县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制度措施,以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为主题,在学校开展深入持久、扎实有效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全校师生正确认识宗教,反对、制止非法宗教,不参与任何宗教活动。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上好一堂课‛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特殊复杂性的人事,不断增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民族宗教无小事‛、‚宗教问题历来是新疆稳定工作的‘晴雨表’‛的思想认识,通过开展‚上好一堂课‛活动,使全校师生全面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与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划清界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确保学校秩序稳定,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三、具体工作
明确责任,由学校主要领导具体负责学校‚上好一堂课‛活动的具体开展和实施,加强学校抵御和防范宗教向学校渗透能力,坚决制止宗教活动、宗教行为、宗教言论、宗教思想进校园,严禁师生在校内外参加或组织参加宗教活动,严禁师生穿戴反映宗教信仰的服饰、标志。
(一)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有专人负责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将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作用。
(二)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加大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三史‛、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和‚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教育,坚持每天升国旗仪式、唱国歌,开展红歌传唱和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大力开展德育达标校和依法治校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及时稳妥的处理涉及学校师生的事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工作学习主动性,严防‚三股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向学校渗透破坏正常教学教学秩序。
(四)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网络作用,层层签订责任书,教育各族学生不封斋、不信教、不参与宗教活动。
(五)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公安民警前来学校开展法制教育。
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 篇5
1、民族团结教育月是几月份? 答:5月份。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分布局面? 答:大杂居、小聚居。
3、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4、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几月几日起施行的? 答:10月1日。
6、《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有期徒刑几年?
答: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7、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哪四个基本特征?
答: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特征。
8、当代民族问题具有哪五个基本特征?
答: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多少? 答:占全国总面积的64﹪。
10、为和田人民带来交通便利的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于哪一年建成通车?
答:1995年。
11、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答: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12、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自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 答:2005年3月1日。
1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14、什么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答:“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目前,全地区村村都有“农家书屋”。
15、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答:是人们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
16、什么是民族团结?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17、我国哪个省或自治区率先召开了民族团结表彰大会?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8、和田地区首届民族团结表彰大会是什么时间召开的? 答:1982年9月22日。
19、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96%,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20、“三个离不开”是什么内容?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1、新时期我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主要有哪些方式?答:一是民族院校培养;二是各级党校培训;三是各类院校和少数民族干部学校及部分大专院校设立的民族班培训;四是到发达地区或上级机关挂职培训;五是在实践中锻炼(如到基层代职)。
22、什么叫民族文化?
答: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3、什么是民族共同语言?
答:民族共同语言是指组成的人们在内部相互联系中所使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言是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
24、处理民族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总原则是什么? 答:团结——批评——团结。
25、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事件的原则是什么?
答:⑴要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⑶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⑸坚持教育疏导;⑹相信和依靠干部群众;⑺严格宣传纪律。
26、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答: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7、为什么要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答: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必然共识。
28、为什么要强化对祖国的认同?
答: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荣和发展。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女发展纲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是什么时候正式公布实施的?答:是2002年3月28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2年5月15日正式公布实施的。
30、和田地区宗教事务管理的“三管一责任两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三管”,即依法管理宗教人士、依法管理清真寺(或宗教活动场所)、依法管理宗教活动。
“一责任”,即对宗教事务实行责任状管理制度,地区与县(市)、县(市)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清真寺管委会及宗教人士等,都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明确各自在宗教事务管理中的责任,最终落实到人。
“两制度”,即实行《和田地区民族领导联系清真寺责任制暂行规定》和《和田地区民族领导与宗教教职人员谈话制度》。
31、和田地区宗教事务管理“六不准”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答:
1、不准宣传“圣战”;
2、不准煽动民族仇视;
3、不准散布分裂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
4、不准兜售煽动民族仇视、鼓吹“圣战”、宗教极端思想的书刊和音像制品;
5、不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干预行政事务;
6、不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跨区从事宗教活动。
32、和田地区宗教事务管理“三限制”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答:
1、居玛日的台比力克时间限制在半小时之内;
2、礼拜活动限制在按传统礼仪进行;
3、教民限制在政府职能部门所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从事宗教活动。
33、和田地区宗教事务管理“五支持”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答:(1)支持宗教教职人员对教民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2)支持宗教教职人员带领教民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和侵蚀,检举揭发坏人坏事;(3)支持宗教教职人员对教民婚丧事简办,移风易俗,为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4)支持和鼓励宗教教职人员及教民学科学、用科学,为脱贫致富而努力;(5)支持和鼓励宗教教职人员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
34、和田地区宗教事务管理“五保护”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答:(1)保护和尊重宗教教职人员和教民爱国守法,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2)保护和尊重宗教教职人员和教民,遵守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公民信教和不信教权力的行使;(3)保护和尊重宗教教职人员和教民信守自己宗教信念、礼仪、民族风俗;(4)保护和尊重教民依法学经和信教的自由;(5)保护和尊重宗教教职人员和教民的人格名誉不受非法侵犯。
35、“宗教问题就是民族问题”对吗?答:不对。民族和宗教不是一回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不同的两个范畴,所以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也不是一回事。
36、“维吾尔族”与“穆斯林”是一个概念吗?答:不是。维吾尔族是一个民族的名称,只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教民才被称为“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我国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撒拉族等。这些民族当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都被称作“穆斯林”。
37、“不要用卡普尔制造的东西”的实质是什么?答: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纠纷,煽动民族仇视。
38、宗教问题有哪些特点?答:长期性、群众性、普遍性、国际性、复杂性。
39、共产党员能不能自由信仰宗教?答:共产党员不能自由信仰宗教。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适用于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员,不同于一般公民,毫无疑问地应当是无神论者,而不应当是有神论者。我们党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
40、当前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答 :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41、“三股势力”的本质是什么?
答: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分裂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
42、当前,影响新疆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43、什么是“巴扎新风”活动?答:以巴扎为依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文艺演出、科普宣传、法律咨询、医疗服务、计生宣传、群众上访接待和现场办公等为民服务等活动。
44、“三股势力”、“四种分子”是什么?答: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四种分子”是指: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伊扎布特”反动组织的骨干分子,依禅教派的为首分子和“两劳”释放人员中的不思悔改分子。
45、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
46、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哪些主要政策?答:主要有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扩大对外对内开放的政策;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
4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抓好的五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答: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⑵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⑷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⑸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48、民族区域自治是指什么?
答: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49、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多少个自治地方?其中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区州、自治县(旗)?答:我国已建立了155个自治地方,其中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50、55个少数民族中有多少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区地方,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55个少数民族中有45个建立了自治地方,约占;
51、民族区域自治的特征是什么?答:⑴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⑵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⑶民族区域自治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得以体现和实现的。
52、《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答:
1、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2、促进男女平等;
3、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53、《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有哪些权益?
答:
1、政治权利;
2、文化教育权利;
3、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4、财产权益;
5、人身权利;
6、婚姻家庭权益。54、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是什么?答: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55、20字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6、“四德”是什么?答: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
57、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它涵盖了哪些关系?
答: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58、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系的“三位一体”是什么? 答:“三位一体”指的是学校、家庭、社会。
59、广大干部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哪五观? 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60、四个维护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人民利益。
61、“四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62、和田地区有多少个乡镇?多少个村? 答:有86个乡镇,1406个村。
63、和田地区总面积是多少?占全国总面积的多少?答:和田地区总面积为24.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6%。6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何时成立的? 答: 1955年10月1日成立的。
65、和田地区有多少个民族?
答:和田地区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柯尔克孜等22个民族。
66、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主要内容有:(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2)民族区域自治;(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6)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67、我国民族平等的权利包括哪些方面?
答: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权利,均由国家立法和采取行政措施予以实现:政治上有平等权、参政权、民族区域自治权;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有管理经济建设自主权,享受国家帮助发展经济文化权,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权,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自由权,受教育权,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权和宗教信仰自由权。
68、和田地委、行署提出维护稳定的要求是什么?
答:稳定是和田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稳定是“1”,其他都是“1”后边的“0”,有了这个“1”,“0”越多越好,丢掉这个“1”,再多的“0”还是零。
69、为什么要实行 “两个制度”? 答:“两个制度”是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和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与宗教人士联系谈话制度,是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做好宗教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同爱国宗教人士深交朋友,实现党同爱国宗教人士在政治上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是和田地区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的创举,是能否有效管理和田宗教事务的关键。
70、怎样理解民族风俗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答: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和生产等诸方面。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71、为何不能蒙面和穿着“吉力巴甫”服饰?
答:境内外“三股势力”把“吉力巴甫”服饰作为一种标识,通过鼓动妇女穿着“吉力巴甫”服饰营造异常的宗教氛围,进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目前,社会面上妇女穿着“吉力巴甫”服饰、蒙面和男性年轻人留大胡须的异常现象预示着宗教极端思想正在渗透。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穿长袍、蒙面纱不是维吾尔族女性的传统服饰,它起源于古代阿拉伯,是阿拉伯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
72、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答:新疆地处东西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早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袄教、佛教、摩尼教、景教、道教等多种宗教,已先后沿丝绸之路传到新疆,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和萨满教一起在各地流传,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73、党章对党在民族工作方面上的任务是怎样规定的?
答: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
7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是什么?
答:是各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各民族的关系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75、怎样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答:所谓宗教信仰自由,就是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信教与不信教的公民,在政治上是平等的,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76、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是什么?
答:(1)破坏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信教和不信教自由权,干预行政、司法、婚姻、教育等社会事务,影响党和政府政令畅通,影响基层组织建设。(2)危害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极易把群众引向宗教至上的歧途,往往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危害民族团结,影响经济发展。
(3)危害祖国统一。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大肆宣传“圣战”,煽动宗教狂热和民族仇恨,建立反动组织,制造**、骚乱、恐怖暴力事件,妄图分裂祖国统一。
77、制定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条例》的目的是什么?其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答: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权利是依法享有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权利。
78、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鼓吹“只有新疆独立,维吾尔民族才能成为主人”,对吗?
答:不对。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人,真正成了国家和自身命运的主宰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鼓吹新疆“独立”,是煽动民族情绪,制造矛盾,挑起事端,图谋分裂祖国的一个政治阴谋,已成为新疆不断发生**的思想和社会根源,必须彻底铲除,狠狠打击。
79、如何判定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
答: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即以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统一为目的,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1)组织建立反动集团或团伙,指挥或积极参与民族分裂活动;(2)多次以语言、文字、图像为载休,鼓吹新疆独立的,或者煽动民族仇视、制造反汉排汉舆论的;(3)以财物资助或者提供活动场所的;(4)勾结国(境)外敌对势力、危害国家统一的。
80、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两化”反动策略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西化、分化。
81、《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维护祖国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原则;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原则;保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82、“六进村”是什么?答:⑴国旗宣传进村;⑵大喇叭宣传进村;⑶报纸宣传进村;⑷标语牌宣传进村;⑸电影宣传进村;⑹文艺宣传进村。
83、国家什么时候开始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答:从1992年起,国家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解决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和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的特殊困难。
8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是什么?
答: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均可在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85、什么是“两后生”?“两后生”培训在哪些学校开办?专业是如何设置的?
答:“两后生”是指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裕劳动力。和田“两后生”培训由签约的新疆十所大、中专、技工学校承办,专业设置结合新疆产业用工需求情况针对性的设置。
86、享受低保待遇需要哪些必备条件?答:必备条件是: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条件,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持有本行政区常住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和田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78元/月),均可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条件,在本行政区域内,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1720元以下的,持有本地常住户口的农村困难居民,均可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87、享受民政医疗救助的条件是什么?
答:辖区内持有常住户口的居民:(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城市“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人)及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和困难优抚对象;(4)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88、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应享受的补助有哪些?答: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军人)每人每月可以享受350元生活补助。同时,按每服一年义务兵役(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每人每月享受10元老年生活补助。
89、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是多少?
答:最高支付限额:从2013年起,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农牧民人均年收入的8倍,且不低于6万元(重大疾病除外)。
90、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特殊奖励扶助制度是如何落实的? 答:奖励补助对象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2)本人及配偶曾经生育且在1973年以后没有违反国家和自治区的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4)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16周岁。奖扶标准按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每人每年享受720元的奖励扶助金。
91、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基本条件和标准是什么?
答:基本条件:(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2)农村居民女方年满45周岁及以上,城镇居民女方年满49周岁及以上;(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4)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92、“两免一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从2001年开始,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2006年西部地区开始全部免除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生1000元/生/学年、初中生1250元/生/学年。
93、安居富民房的补助对象是哪些群体?答:对现有住房不抗震或面积、功能不达标,且具有农村户籍户口,自愿申请建房,并经县、乡、村三级公示审核,确需新建和改扩建的农户。
94、“三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指的是哪三馆? 答: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95、“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四知:知辖区住户的每个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及其社会关系、知每个家庭经济状况、知每个家庭成员政治表现。知每个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四清:辖区就业情况清,重点人员情况清,流动人口现状清,贫困群体状况清;四掌握:掌握辖区基本情况及社情动态,掌握辖区宗教管理状况,掌握辖区内群众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掌握辖区各类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情况。
96、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什么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常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责任的教育? 答:爱国主义教育
97、什么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我国各项民族政策的基础?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8、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切实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有利于什么? 答:
1、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4、边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99、中央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政治上看是为了什么?
答: 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
100、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相、联合的关系,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第二,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第三,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第四,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101、“学雷锋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 每年的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 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日。
102、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指什么?
答: 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103、“法制宣传日” 是每年的几月几日?答: 12月4日“法制宣传日”.104、“四有” 指的是什么? 答: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05、“五爱” 指的是什么?答: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106、“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107、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答: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108、什么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9、我国国家的立法机关是什么机关?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10、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什么机关?审判机关是什么机关? 答: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
111、什么是依法治国? 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112、依法治国所要实现的政治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13、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坚持什么原则? 答: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原则。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的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16、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17、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18、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答:惩治犯罪,保护人民。
119、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请问主刑有哪些?附加刑有哪些? 答:主刑有:管制、拘投、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120、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
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凡是违反《刑法》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121、地区,市委、市政府召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动员大会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地区:2013年6月13日;市委、市政府:2013年6月15日。
122、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活动,地委提出什么工作思路?
答:摸清底数、心中有数、政策先导、教育引导,抓住重点、解决难点的工作思路。
123、“三条线一个面”的治理措施指什么(和市党办[2013]44号文件)?
答:第一条线:党员干部的教育;第二条线:校长、教职工、家长、学生的教育;第三条线:宗教人士的教育;一个面:基本群众的教育。
124、什么是 “一档二报三检查四追究”(和市党办[2013]44号文件)?
答、一档:即建立健全“四管”对象信息档案,对每个国家公职人员直系和旁系三代亲属建立档案;二报:个人报和单位报,对发现有蒙面、穿“吉力巴甫”服饰、非法宗教活动、民族分裂等影响社会稳定言行的,立即向单位和基层组织报告,并由单位反馈给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三查:发案及时查、半年查、全年总体查;四追究:根据不同情况和性质,隐瞒不报要追究、发生问题要追究、行政要追究、党纪国法要追究。
125、“六史”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党的“三史”教育: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新疆“三史”教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126、“三抓四访五清楚”指什么(和市党办[2013]44号文件)? 答:三抓:校长抓班子成员的思想教育、班子成员抓教职工的思想教育、老师结对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四访: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学生未到校时必须随时访、寒暑假期间必须每周定期访、重点人员访;五清楚:学生家庭情况要清楚、学生思想动态要清楚、学生的交往要清楚、学生个人性格和爱好要清楚。
127、宗教场所开展以什么为主题的政策法规进清真寺活动? 答:学法规、促和谐、保稳定。
128、“文明单位”十个好的标准是什么?
答:⑴领导班子好;⑵党的建设好;⑶经济效益好;⑷民族团结好;⑸思想政治工作好;⑹教育、科技、文化工作好;⑺社会治安秩序好;⑻道德风尚好;⑼环境卫生好;⑽管理工作好。
129、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的8条标准是什么?
答:(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工作机制建立健全;(2)思想教育广泛深入,道德建设扎实有效;(3)创建工作蓬勃开展,各族群众普遍参与;(4)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活水平稳步提高;(5)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宜人;(6)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服务优质规范;(7)民族团结不断巩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8)科教文卫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30、什么是“五步法”(和市党办[2013]44号文件)?
答:即: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倾听群众的心声,做群众的贴心人;深入了解群众对政策法规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上报;统一协调解决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131、学教活动的时间步骤分几个阶段?具体时间内容是什么(和市党办[2013]44号文件)?
答:学教活动分5个阶段。第一段:启动准备阶段(6月中旬至6月30日);第二阶段:学习宣传阶段(7月1日至9月30日);第三阶段:对照检查阶段(10月1日至10月31日);第四阶段:整改转化阶段(11月1日至11月30日);第五阶段:总体评估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132、什么是“四评一验”(和市党办[2013]44号文件)? 答:即:群众评、干部评、单位评、市评,地区验。
133、什么是“三个有利于”(和市党办[2013]44号文件)?
答:即: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
134、什么是“四个没有”(和市党办[2013]44号文件)? 答:即:党员干部参加宗教活动杜绝没有,妇女蒙面和穿“吉力巴甫”服饰减少没有,好人好事增加没有,教育引导、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长效机制建立没有。
135、什么是“五个明显”(和市党办[2013]44号文件)?
答:即:妇女蒙面和穿“吉力巴甫”服饰明显减少,男青年留大胡须明显减少,非法宣传品明显减少,地下教经点明显遏制,社会稳定形势明显好转。
136、地委书记闫国灿同志7月15日在地区党政联席会上提到“三不”,指哪“三不”?答: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
137、什么是宗教极端思想的基本特征(地委书记闫国灿同志7月15日在地区党政联席会上的讲话)?
答:宗教极端思想的基本含义、宗教极端思想的核心内容、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渠道、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规律、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宗教极端思想的表现形式。
138、地委书记闫国灿同志7月15日在地区党政联席会上提出针对宗教极端思想渗透这个最大危害,我们必须做到什么?答:统一思想、打防结合、多措并举、综合治理。
139、在打防结合上,提出“怎么打”和“怎么防”指什么(地委书记闫国灿同志7月15日在地区党政联席会的讲话)?答:怎么打:重点打爆恐,重点打犯罪,重点大为首分子,重点打渠道源头,重点打极端观点。怎么防:一是重点防向党员干部渗透;二是重点防向妇女、学生、青年渗透;三是重点防利用非法宗教界渗透;四是重点防利用非法宗教场所渗透。
140、学教办对各单位发放了什么内容的宣传材料?答《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知识问答》、《党的惠民利民政策知识问答》、《地下教经带来的悲剧》专题片;新疆人·中国梦、吉力巴甫服不是维吾尔族传统服饰、和谐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福祉、绝不容忍暴力恐怖分子捣乱社会;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暴力恐怖分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不信谣、不传谣、坚决打击造谣;不轻信、明是非的维汉宣传单。
141、和市学教办[2013]4号领导小组文件中,提到“三观三热爱”,指什么?
答: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热爱: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142、新疆精神和和田优良传统是什么?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143、“六进”指什么(和市学教办[2013]4号领导小组文件)?
答: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144、地委书记闫国灿同志在4月25日地区干部大会上提出“八个为何”,指哪“八个为何”?答:即:为何爆恐分子屡打不绝?为何宗教氛围逐步升温?为何宗教极端势力如此猖獗?为何宗教氛围如此浓厚?为何一些基层干部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为何一些宗教人士具有两面性?为何一些家长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去学习经文?为何我们的党员干部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见而不管?
145、“四管”指什么(和市党办[2013]44号文件)? 答:管好单位、管好自己、管好家庭、管好亲属。
146、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4)各民族都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147、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识别政策;(3)少数民族社会改革政策;(4)民族区域自治政策;(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6)保障大杂居、小散居少数民族全力的政策;(7)民族语言文字政策;(8)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9)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政策;(10)少数民族的人口政策;(11)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政策。
148、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宗教活动场所;(2)宗教教职人员;(3)宗教组织及协会组织;(4)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机构;(5)宗教接班人—伊斯兰教的塔里甫的培养;(6)宗教出版物、影(音)像制品、宗教书刊;(7)社会上的宗教活动和宗教节日;(8)外国人在新疆境内的宗教活动;(9)宗教事务部门执法人员履行法律职责的行为。
149、“伊扎布特”的反动本质是什么?
答:“伊扎布特”是一个国际宗教极端组织,也是一个国际恐怖组织。它宣扬极端宗教思想,不断制造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在世界各国都被普遍禁止,甚至被严厉打击。“伊扎布特”传入我国后,实施了一系列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伊扎布特”的政治主张是:建立“哈里发”(指伊斯兰政权最高统治者,意为“继承人”、“代理人”)制度下的国家和地区。
150、什么叫民族干部?答:民族干部在中国通常是指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包括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采取办民族院校、干部学校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提拔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151、为何要处理好宗教与民族的关系问题?答: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民族问题实际上是阶级问题,有阶级压迫就有民族压迫。因而,在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之间就会出现宗教压迫和民族歧视的现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制度,为各种不同信仰的民族之间创造了和睦相处的社会条件。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宗教与民族的关系问题上,各个民族和各种宗教有着相互不同的情况,如果宗教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至影响我国的四化建设。因此,一定要善于具体地分析各个民族和各种宗教问题的区别和联系,并且根据国家的政策正确地加以处理,把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做得更好。
152、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53、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5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55、什么是党的纪律? 答: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156、党的纪律处分有哪几种? 答: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157、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哪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答:2020年。
158、宗教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巩固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稳定、增进团结,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安全统一,维护社会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
159、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实际,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相互学习、共同致富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60、在基本上全民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中,基层党员是否可以参加含有某些宗教色彩和传统的婚丧礼及节日活动?
答:在基本上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中的农牧区共产党员,在执行共产党员不参加宗教活动的规定时,应当按照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以利于联系群众。这些民族中的许多传统婚丧仪式和群众性节日活动,虽然含有某些宗教色彩和宗教传统,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为民族风俗习惯的组成部分。生活在基层的共产党员,既要在思想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又要在生活中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加分析地把民族风俗习惯同宗教活动混为一谈,是不妥当的,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
16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162、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什么?
答:立场是无产阶级立场;观点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
16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五观”?答: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1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65、、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好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
166、宣传工作的主题和主线是什么? 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167、新疆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答: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168、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内涵是什么?
答: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这12个字。这12个字的核心是爱国。
169、维吾尔族在历史上信仰的宗教有哪几种?
答:有萨满教、袄教、摩尼教、景教、佛教、伊斯兰教。
170、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⑴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⑷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⑸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⑺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⑻同少数民族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⑽民族识别政策;⑾少数民族婚姻与人口政策。
171、加强民族团结,必须做到“五个互相”是什么?必须遵循的言论、行动准则(即“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五个互相”: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谅解。“四个人人”: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
172、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内容有哪些?答:
1、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2、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3、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
4、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173、“六个为什么”的内容有哪些?
答:
1、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2、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3、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
4、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5、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
6、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174、“七个怎么看”是指什么?
答:
1、怎么看发展不平衡;
2、怎么看就业难;
3、怎么看看病难;
4、怎么看教育公平;
5、怎么看房价过高;
6、怎么看分配不公;
7、怎么看腐败现象。
175、“两个务必”是指什么?
答: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76、“五种精神”是指什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17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7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任务是什么?答: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79、我国《刑法》关于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处罚规定是什么?答:我国《刑法》第249条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50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251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 篇6
401.“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一著名论断是由 提出来的。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40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指导新的实践。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B.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C.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403.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 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立场、观点和方法 B.基本原理 C.基本结论
40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指明了 的革命道路。A.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首先占领农村,后解放城市,最后夺取中心大城市
405.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A.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初步成果 C.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406.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07.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人是。A.王稼祥 B.刘少奇 C.周恩来
408.刘少奇在 一文中,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含义和指导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
A.《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B.《论党》 C.《论党内斗争》
409.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 C.土地革命战争的前、中期
410.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411.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A.形成时期 B.得到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的时期 C.开始萌芽的时期
412.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所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官僚主义 B.资本主义 C.教条主义
413.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政权建设理论,这就是。A.三三制政权理论 B.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C.工农民主专政理论
414.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制定党规党法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415.《新民主主义论》所阐述的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的问题。
A.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B.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领导权
4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最基本的内容是。A.党的建设理论 B.进行土地革命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417.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明确提出“以农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18.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著作是。A.《民众的大联合》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19.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是。A.统一战线 B.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420.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中的一切矛盾必须围绕一个根本方针是。
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合作制度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21.毛泽东在《论十六大关系》一文中提出了探索中国。A.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422.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A.解放思想 B.破除迷信 C.理论联系实际
423.在 一文中,毛泽东首次以完备的形式提出了“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原则。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C.《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424.毛泽东同志在 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425.“‘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毛泽东的。A.《整顿党的作风》 B.《反对党八股》 C.《改造我们的学习》
426.《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题是论述 的问题。A.党的思想教育 B.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C.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
427.构成新政协制定共同纲领的政治基础的文章,是毛泽东的。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论联合政府》
428.“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正确论断是毛泽东在 中提出来的。
A.《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29.《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历史功过基本评价是。
A.晚年犯有严重错误 B.功与过各占一半 C.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430.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 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43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论 43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社会主义本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33.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A.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B.强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C.实现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434.,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A.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在实践中
4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紧紧围绕着。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展开的
B.“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展开的 C.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开的
436.分阶段实现现代化,是 同志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437.“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这是邓小平在 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A.《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B.《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C.《共产党要接受监督》
438. 是科教兴国的奠基者。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439.邓小平首次在 一文中提出廉政建设要依靠教育更要依靠法制的重要思想。
A.《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B.《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 C.《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440.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
A.“两个凡是”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苏联模式”
441.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内容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442.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的南方讲话,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突出解决了我们思想认识的。
A.“两个凡是”的误区 B.“开放”、“封闭”的问题 C.姓“资”姓“社”的问题
443.邓小平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论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C.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444.邓小平首次提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是。A.1982年党的十二大 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
445.邓小平认为,“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 ”。A.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B.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 C.思想政治工作
446.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447.邓小平说:“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
A.党风 B.民风 C.学风
448.邓小平首次在 一文中提出廉正建设要依靠教育更要依靠法制的重要思想。
A.《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B.《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 C.《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449.邓小平认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条中,有理想和 这两条特别重要。
A.有道德 B.有文化 C.有纪律 450.学习邓小平理论要注重。A.把握基本概念 B.学习基本观点 C.学习立场、观点、方法
451.学习邓小平理论,要 地把握理论科学体系。A.完整、准确 B.全部、系统 C.深入、细致
452.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453.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 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邓小平理论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454.2000年2月,在考察 工作的讲话中,江泽民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浙江 B.广东 C.北京
45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
A.继承和丰富 B.创新和发展 C.继承和发展
45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A.党的指导思想 B.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C.党的行动指南
457.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A.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B.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C.治党之策、兴国之道、富民之路
45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 这三大规律的认识。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B.党的执政规律、国家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经济发展的规律、文化发展的规律
45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A.历史方位 B.指导思想 C.历史经验
46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46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A.党的群众性 B.党的阶级性 C.党的先进性 46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A.执政为民 B.为民谋利 C.以民为本
46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 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A.最大限度 B.最广泛最充分 C.完全充分
46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 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A.创新的勇气 B.发展的眼光 C.改革的精神 46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 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46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A.教育 B.经济 C.发展
467.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A.组织者和推动者 B.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C.推动者和实践者
468.江泽民指出:“要继续贯彻邓小平同志 的战略思想。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A.两个大局 B.三个有利于 C.发展是硬道理
469.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A.八项主张
B.九条方针
C.十项政策
470.江泽民同志首次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是在。
A.2000年6月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B.2001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
C.200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
471.江泽民指出: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A.继承 B.创新 C.知识
472.“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江泽民 中首次提出的。A.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B.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 C.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
47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13年来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A.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党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
474.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 基本经验。
A.六条
B.八条
C.十条
475.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A.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 C.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76.因为我们党是代表 的发展要求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最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A.先进生产力 B.社会主义 C.工人阶级
477.因为我们党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所以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以 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不断地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社会全面进步。A.四项基本原则 B.社会主义方向 C.马克思主义
478.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A.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造 C.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局面
479.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A.共产主义文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C.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480.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 这两大历史性课题。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C.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481.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A.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 B.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领导班子 C.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482.党的十六大确立的 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A.全面实现现代化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高度文明与民主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483.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进西部大开发
48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A.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 B.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485.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
A.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B.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加强城乡环境污染治理
486.实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全国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科教兴国 C.可持续发展战略
487.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A.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 B.农村经济发展 C.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88.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A.放宽国内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领域 B.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C.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489.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必须打破各种市场障碍,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A.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B.完善商品市场体系 C.重点发展要素市场
490.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政府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A.制订计划 B.防范风险 C.经济调节
491.新形势下的军队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五句话”的总要求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回答和解决好 两大历史性课题,使军队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A.科技强军、质量建军 B.打得赢、不变质 C.国防建设、经济建设
492.坚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A.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B.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规模 C.“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493.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要扩大就业就必须坚持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A.就业环境 B.劳动者自主择业 C.广开就业门路
49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A.物质 B.精神 C.政治
49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以德治国 B.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C.密切联系群众 496.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 的特权。
A.以权谋私 B.官僚主义 C.超越宪法和法律 497.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A.自我完善和发展 B.全面修正 C.根本改造
498.党要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A.先锋队 B.桥梁和纽带 C.监督组织
499.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A.公平和正义 B.人人平等 C.自由和民主
500.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打破选人用人中 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A.论资排辈 B.重学历轻能力 C.重才轻德 501.要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 的社会环境。
A.市场繁荣 B.科技发展 C.和谐稳定 50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A.共产主义文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C.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503.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以 为核心。A.集体主义 B.民族主义 C.爱国主义 504.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
505.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 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A.国民教育 B.基础教育 C.义务教育
506.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以 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A.立足发展 B.民族团结 C.为人民服务
507.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先导性前瞻性 B.先导性全局性 C.基础性全局性
50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统一的思想 B.创新的能力 C.高尚的品格 509. 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A.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C.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510.人民解放军要贯彻 的军事战略方针,努力提高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A.积极备战 B.积极防御 C.积极扩张 511.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联合和依靠第三世界
512.坚持 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A.直接“三通” B.一国两制 C.一个中国
513.党的十六大报告认为,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A.党的基层组织 B.党的团结 C.党的纪律
51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 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A.可持续发展 B.科教兴国 C.经济建设
515.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小康社会 B.信息化社会 C.学习型社会
516.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艰苦奋斗 C.密切联系群众
517.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A.解放思想 B.破除迷信 C.理论联系实际 518.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含义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 B.民主集中制 C.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519.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2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521.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
522.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是。A.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正规化 B.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 C.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523.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不能包括:。A.制定和调整宏观政策 B.制定和调整商品价格 C.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524.在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属于。A.一个独立的社会阶级 B.有待进一步改造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525.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A.参与者
B.建设者
C.劳动者
526.要尊重和保护一切 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A.有益于人民和社会 B.创造价值 C.创造利润
527.不能简单地把 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A.从事的职业 B.所在社会的阶层 C.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
528.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A.按照党的思想路线来进行 B.按照党的组织路线来进行 C.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
529.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A.温饱 B.小康 C.富裕
530.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A.重要时期 B.重要历史阶段 C.重要战略机遇期
531.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A.更高水平的 B.高水平的 C.较高水平的
53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A.改革开放为动力 B.经济建设为中心 C.科技进步为先导
533.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 路子。
A.工业化 B.信息化 C.新型工业化
53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 有机统一起来。A.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 B.坚持党的建设、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535.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的矛盾 B.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3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B.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537、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 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A.中高等收入者
B.中等收入者
C.中低等收入者 53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以。A.经济体制改革为目的 B.加快发展速度为归宿 C.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539.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做到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实现 的转变。A.经济从低速增长向高速增长 B.社会生产方式从内涵型向外延型 C.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540.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A.正确处理速度、比例和效益的关系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提高科技水平,发展教育
541.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最大优势体现出 B.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体现出来 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的竞争力体现出来
542.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A.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5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544.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A.加强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
545.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A.对外贸易 B.技术出口 C.对外投资
54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前提和基础是。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54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人民当家作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全体人民享有管理政治的权力
54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 B.建立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 C.为人民服务
549.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550.影响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军备竞赛 B.局部战争 C.国际经济旧秩序 55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鼓励内地的汉族干部、知识分子等支援边疆地区,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B.建立联邦制下的民族共和国 C.民族区域自治
55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A.爱国主义的 B.社会主义的 C.民族主义的
553.新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A.国家政权机关 B.各阶级的联盟 C.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554.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A.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 B.党委制 C.民主集中制
55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本质是。A.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B.全民民主 C.阶级斗争
556.坚持 压倒一切,争取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A.稳定 B.改革 C.经济建设
557.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 之路。A.精兵 B.强兵 C.国防 558.治国必先治。A.民 B.社会 C.党
559.到本世纪 我们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A.上半叶 B.中叶 C.下半叶 560.我国的分配制度是。A.按资金分配 B.只坚持按劳分配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6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 C.坚持共产党***
562.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B.照办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C.要坚持从国情出发
563.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不属于人民政协应该发挥作用的是。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最终决策
564.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一国两制
565.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A.民主精神 B.精神文明 C.高科技
566.把 摆到战略位置,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A.教育训练 B.军事训练 C.改善设备 567.党执政后的最大的危险是。A.腐败 B.脱离群众 C.执政水平低
568.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着力点,即我们常说的“三德”建设指的是。A.政治品德、经营道德、思想品质 B.社会公德、思想品德、职业道德 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569.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A.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B.维护工人的经济利益 C.稳定职工的工作岗位
570.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B.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571.改革开放近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A.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72.我国人民生活目前在总体上。A.已接近小康水平B.已达到小康水平C.正在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73.在经济建设中,我党一直强调。A.发展是硬道理 B.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 C.两个文明一起抓是硬道理
574.近年来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A.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B.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575.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 中的作用。A.群众运动 B.阶级斗争 C.历史前进
576.,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群众路线
577.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一心一意谋发展。A.改革 B.团结 C.建设
578.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A.科学
B.领导
C.人才
579.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A.加以限制 B.得到保护 C.不予干涉
580.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支持人们 的社会氛围。A.干事业、干成事业 B.团结、合作 C.不怕困难、艰苦奋斗
581.21世纪 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A.头20 B.头30 C.头50 582.经过建设,到,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A.本世纪上半叶 B.本世纪中叶 C.本世纪末
583.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A.翻一番 B.翻两番 C.翻三番
584.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社会。
A.依法治国 B.一国两制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85.在小康社会中,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 阶段教育,消除文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初中 B.高中 C.大学
586.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社会,届时将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A.科技和军事 B.科技和文化 C.军事和文化
587.在小康社会中,社会 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A.思想 B.文化 C.保障
588.当中国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国家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A.党的民主集中制 B.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89. 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A.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90.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 社会主义道路。
A.中国特色 B.有中国特色 C.中国式 591.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的基本经济制度。
A.共同发展 B.为补充 C.并存
592.积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 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
A.国家 B.政治 C.行政
59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 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A.精神动力 B.精神支撑 C.精神源泉 594.“三个有利于”不包括:。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
595.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要体现 优先、兼顾 的原则。
A.效率 地区差异 B.经济效益 公平C.效率 公平
596.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2008年 B.2010年 C.2012年
597.改革和完善党的,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
A.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B.领导方法和活动方 C.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598.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A.减轻农民负担 B.增加农民收入 C.提高农民素质
599.坚持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A.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 B.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
C.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剖自己
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 篇7
自1948年诺伯特·维纳提出控制论, 反馈的重要性开始为世人所知。从系统视角出发, 信息反馈与信息输入、输出共同构成了一个闭合的信息回路, 是完整的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政策反馈是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 也是保证决策质量的必要基础。但是我国的各级决策部门在实际的管理中, 只强调政策输入和输出的质量, 而往往忽视政策反馈的作用, 这一点从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标准中可以得到证实。政策反馈途径不畅、反馈主体缺乏积极性、反馈信息失效、失真等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损害着政策反馈的质量, 极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败, 是“十二五”规划着重强调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 因而探究我国政策反馈存在的问题, 剖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提出应对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1 委托代理和控制权理论
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来看, 中国政府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中央政府、中间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可以视为委托方, 将政策目标 (如高速免费通车、节能减排等政策) 发包给承包商, 即中间政府 (如直辖市或省级政府部门) , 中间政府在将政策目标细化修正再交付给下级代理商, 即地方政府 (如市、县级政府部门) 。各级政府之间这种发包关系同样具有一般意义上委托代理的特征, 因而由于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作为代理方的下级政府同样会有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从而对政策执行产生负向影响[1]。从控制权的分配角度出发, 周雪光[2]认为中央政府拥有设定政策目标和行使验收“货物”的权利, 中间政府对下级政审拥有激励、惩罚的权利, 而地方政府则拥有实际执行的权利。不同行政主体拥有不同的控制权, 权力的协调和制约成为政策执行的关键。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政策的反馈是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 其本质是政策信息的反馈[3]。如果将上级政府把政策目标发包给下级政府的过程视为是一种信息自上而下的流动, 那么政策的反馈就是一种信息自下而上的流动, 正是有反馈机制的存在才保证了政策的持续性和不断修正的可能性。同时在政府组织之外, 还有着多元的利益相关者, 如新闻媒体、政府的合作伙伴、专家群体等等, 他们往往被称为议题网络[4], 会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产生影响。
本文在委托代理的理论和控制权分配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反馈的结构模型。当政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或者本身存在缺陷的时候, 政策反馈的机制可以实现信息的逆向流动, 通过一次或者多次的反馈, 决策者可以利用丰富的反馈信息更加深刻地了解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政策进行修正, 在提高了决策的质量的同时也尽可能的降低了因政策偏差、亏空和失败而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政策反馈的实效性和反馈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政策反馈的质量。
2 我国政策执行反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政府组织具有鲜明的官僚体制的特征, 政策信息通畅是逐级传递, 反馈的信息也是要按照层级由低到高的方向流动。我国政策的反馈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中央政府与中间政府之间的反馈, 中间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反馈。在这里我们将前一个阶段定义为政策执行前段反馈, 指中央制定宏观政策后下发给各直辖市、省级政府, 并由其负责根据地方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的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反馈;后一个阶段定义为政策执行后段反馈, 是指中间政府发布政策实施细则后交付由基层政府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反馈。
2.1 政策执行前段反馈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央政府和各中间政府之间存在着遥远的行政距离和漫长的空间距离, 中央政府将全部的控制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里是不可能的或者说由此带来的成本是十分巨大的, 同时由于信息上的不对称, 中央政府无法随时随刻的对中间和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因而许多情况控制权的分离是必然的选择。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政策目标, 并对中间政府 (承包商) 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验收, 而将激励、监督、执行等权力随着委托任务一同转移给了中间政府。权利的下放, 一方面增加了中间政府的灵活性, 可以依据当地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对政策进行修正, 从而使政策更有效的执行;但是另一方面, 由于中间政府与中央政府、中间政府之间的动机存在很大的差异, 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会使代理方中间政府依据自己的偏好在一定范围对政策进行扭曲, 偏离于甚至有悖于中央政府最初的政策目标。当一项政策触及地方政府以及利益集团的利益, 为了维护既得利益, 他们有足够强的动机来阻碍政策的实施。这一点可以通过政策过程的表征, 即政策反馈的情况进行验证。
政策反馈一般具有两种模式:积极的反馈和消极的反馈[5]。积极的反馈是指中间政府积极主动的将政策执行信息反馈给中央部门, 通过主动的沟通, 协调好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 在政策真正实施以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政策执行做好充分的准备。消极的反馈模式是指中间政府对于上级的政策普遍采取观望的态度, 选择暂不执行政策。当政策公布的时候, 一部分中间政府进行反对意见的反馈, 但是往往会遭到中央政府的无视和驳回, 因而更多的中间政府不会主动的向上级进行反馈政策执行情况, 而是选择拖延, 尽可能的推迟政策生效执行的时间。中间政府只要完成委托方规定的任务即可, 对于委托的任务 (政策) 本身往往无权修正。因而当中央政府发布的政策损害到中间政府的既得利益的时候, 中间政府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反馈模式。
2.2 政策执行后段的反馈存在的问题
在三级政府结构中, 地方政府是真正的代理方, 具体负责政策的执行, 而中间政府扮演的是承包商的角色, 其中心任务是确保如期按约向中央政府 (委托方) 交付政策成果。在政策过程中, 中间政府地方政府拥有了实际的管理权, 通过激励权确保了奖惩与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相对等, 降低了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相对于中央政府, 中间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更倾向于一种利益的共同体。这种权利结构所具有的反馈模式与政策执行前段的反馈模式有所不同, 地方政府选择消极反馈的拖延策略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但是这种模式强调政策命令自上而下的传达与执行, 地方政府只负责政策的执行, 很少会关注政策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即使地方政府发现了政策存在问题也无权终止执行, 需要逐级上报进行政策的反馈。这种政策反馈模式无法保证反馈的时效性和质量, 由于错误的政策得不到及时的修正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更大损失。
3 现有政策执行反馈的思考
本研究认为我国现有的政策反馈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政策执行前段, 缺乏反馈, 消极反馈。二是政策执行后段, 反馈时滞较长。一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而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不断修正的过程。政策反馈实现了政策过程的回路, 保证了政策的持续性。执行反馈背后的组织结构影响着政策反馈的质量, 不同的权利划分, 不同的管理层级又会产生不同的反馈结构。节约交易费用是一切治理结构演化的动力[6], 因而从这一思路出发, 本研究关于政策反馈进行了以下思考。
3.1 理顺委托代理关系, 健全反馈机制
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导致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普遍存在政策执行中, 因而正确对待委托代理关系是必要的。目前的政策反馈多是随机性的非制度化的, 缺乏稳定的制度安排和可以遵循的反馈机制。由于行政强制力的存在, 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目标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考虑下级政府的意见, 因而在政策制定的环节缺乏有效的政策反馈和沟通。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惯性和层级节制的官僚结构, 中央政府认为基层政府没有足够的信息和能力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来, 因而对基层政府的反馈意见重视程度不够。但是一项政策的出台必然会损害一部分政府的利益, 由于缺乏健全的反馈机制, 基础政府的利益诉求无法有效的向上反馈, 于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就会采取“选择性执行政策”的方式来减小损失, 即只执行政策中有利于自己的部分或假执行。另一方面, 由于没有完整的反馈机制, 下级政府无法将信息反馈到专门的部门和人员, 同时在信息反馈的过程会受到重重的阻碍, 因为将会承担大量交易费用, 基层政府便可能选择放弃信息的反馈。综上, 健全反馈机制, 可以降低上下级政府之间因沟通协商而造成的交易费用, 提高政策的质量, 减小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阻力。
3.2 合理分权, 优化反馈组织结构
优化结构的关键在于权利的合理分配。权利分配的原则是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在政策反馈的组织结构中, 下级政府只对政策执行情况负有责任, 而不会去考虑政策本身是否存在的问题, 即使存在问题, 由于自己并未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 因而也无需承担政策本身缺陷而产生的责任, 因而下级政府缺乏足够的动机进行政策的反馈。组织理论认为合理的分权是激发下属工作动机的有效方法。控制权的向下转移可以激发下级政府的积极性, 下级政府在获得剩余索取权的同时也承担了政策执行的风险, 因而会对政策的执行投入更大的经历, 以保证最终政策目标的实现。
政策执行反馈的结构对于政策反馈的效果也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级的数量与反馈时间存在反向关系。管理层级越多, 反馈所要经过的程序越多, 所产生的反馈时滞则会越长。对于直辖市或省会城市来说, 如北京、上海、广州由于权利嵌入的程度很高, 管理层级较少, 所在政府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当政策在执行中出现偏差时可以迅速对其进行修正, 从而有效的缓解缺陷政策带来的损失, 然后对于行政级别较低的众多地方政府, 权利嵌入程度较低, 他们需要通过更多的行政层级进行反馈, 同时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权利地位也有很大差异, 其向上级反馈和上级向下级的回馈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 因而反馈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建立预案是优化反馈结构的一个有效措施。预案是指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从权利分配角度来看, 预案是将解决问题的权利赋予下级政府, 一旦有突发情况发生, 无需得到上级批准即可依照预案自行采取措施, 因而是分权的一种具体方法。预案是属于触发式的“零时滞”的反馈, 可见预案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反馈的时间, 提高了政策执行的效率。
3.3 丰富反馈形式, 拓宽政策执行反馈渠道
政策的反馈主要是信息的反馈。反馈渠道是否畅通、反馈渠道是否多样都会影响信息反馈的效果。首先要丰富信息反馈的形式。政府间信息反馈的形式以书面形式为主, 优点是反馈内容相对准确, 形式正规, 但其缺点就是反馈信息流动速度较慢, 缺乏时效性。因而需要丰富政策反馈的形式, 可以通过点子政务平台, 进行电子邮件反馈、视频反馈等等, 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缩短反馈过程的时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反馈内容进行统一的管理, 保证反馈信息的质量。第二, 反馈信息的有效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有效决策的保障。一方面, 各级政府之间进行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信息的共享, 互相学习先进经验, 及时发现并修正政策中的问题, 从而节约了社会成本, 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 政府与公众之间进行信息共享, 政府通过及时发布指导信息, 对公众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第三, 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包括数据层面的系统, 即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反馈的循环系统, 也包括完整的信息反馈的组织结构。专门的组织和技术支持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反馈信息流动的阻力, 缩短反馈时滞, 提高反馈质量。
摘要:政策反馈途径不畅、反馈主体缺乏积极性、反馈信息失效、失真等现象的普遍存在, 决策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本文应用委托代理和控制权理论, 探讨了政策执行前段反馈和政策执行后段反馈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优化我国政策执行反馈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政策反馈,委托代理,控制权
参考文献
[1]Waterman R W, Meier K J.Principal-agent models:an expansion?[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998, 8 (2) :173-202.
[2]周雪光, 练宏.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J].社会学研究, 2012 (5) :69-93.
[3]Sterman J.Business dynamics[M].Irwin-McGraw-Hill, 2000.
[4]Rhodes R A W, Marsh D.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policy networks[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1992, 21 (1-2) :181-205.
[5]Lasse Gerrits.Punching Clouds:An Introduc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Public Decision-making[M].Emergent Publications, 2012.
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 篇8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政策;国共两党;比较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5-0126-02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地区情况复杂恶劣,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整个东北以及内蒙古东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利用民族自决口号策动蒙奸、回奸成立依附于日本的傀儡政权,大部分地区正面临着日本的侵略威胁。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旧制度依然存在,民族压迫日趋残酷。为了处理好国内复杂的民族问题,并最终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从自己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进一步地提出了不同的民族政策。
一、共同时代背景下国共两党各自的民族政策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就一直重视国内的民族问题,其民族政策跟随时局变化不断发展。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民族自治,更多的是与实行民族自决建立民族自治邦相联系的自治,及联邦制下的民族自治相联系的。但随着抗日斗争形势发展,使得民族自决和联邦制越来越不符合中国国情。党的领导人考察国内外形势开始调整其民族政策。1937年毛泽东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中指出:“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1]355这时是根据列宁主义的提法,民族自决与民族自治并提。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民族政策,则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不过这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明确放弃关于建立联邦制国家的主张,但是党已经正式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方式提出来了,这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历史转变的关键一步。时至1939年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工委”)建立,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系统地全面研究我国民族问题的开端。1940年依据毛泽东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民族问题方面的纲领和政策的基本精神,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的《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中提出:“在共同抗日的原则下,允许回族有管理自己事务之权”[2]377“蒙古民族有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各省县不得干涉各盟族政府等辖区域一切政治、经济、文化职权的行使”[2]440这两个提纲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以及之后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其后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3]93民族区域自治开始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表明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可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内民族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深入,逐步接近实际。其民族政策从主张民族自决和联邦制转变为在单一制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同时渐渐明确和充实了民族自治的概念和内容,这些对于日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初步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2.国民党政府的民族政策
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后撤到西南地区,不仅面临原来的蒙藏回等民族问题,而且接触到更多的少数民族;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蒙古、西藏、新疆等地的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应对复杂的民族问题,国民党政府也相应制定了一些民族政策。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高唱“民族自决”的险恶目的,重申民族自由解放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并呼吁用民族主义的精神和力量团结各族人民,争取抗战的胜利。同时对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作了阐释:“抗战之目的,在于求民族生存独立,必民族争回生存独立,然后此民族所建立之国家,始有自由平等之可望。”[4]408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期间,特设国民参政会,其中由曾在蒙古、西藏地方公私机关或团体服务,著有信望或熟谙各该地方政治社会情形之人员中选任六名。[4]422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案》中,指出“蒙藏方面各种设施均合边情,并与抗战建国纲领相适合,际此抗战进入第二期之时,更应随时注意其内部情形,并有政府派员前往联络宣传。俾团结一致,以利抗战。”[4]456随后,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案》该决议案在“关于今后工作之注意要点”中提出“关于边务,首选当继续充实边疆政治,努力培养边疆人才,开发边疆交通,加强内地与边疆经济上之联系,并同时训练边省武装民众,俾能参加抗战。”[4]4771941年4月国民党召开的五届八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国内各民族及宗教间之融合团结,以达成抗战胜利建国成功目的之施政纲领案》,综合国民党政府执政以来历次国民党党代会有关边疆民族政策的重大决议,系统、全面地提出了三民主义边疆民族政策,具有国民党政府边疆民族政策里程碑意。但是,这时的国民党,作为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实践上已经丧失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政策所具有的民主和平等精神,它对于国内少数民族的实际政策和行动与它所标榜的民族政策背道而驰[5]160。值得注意的是1942年蒋介石公开出版了《中国之命运》一书,他指出:“就民族成长的历史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多数宗族融和而成的”、“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与汉族,实已融为一体,更没有歧异的痕迹。”将“民族”改为“宗族”,以宗族代替民族的“同族同源论”思想,这可以说是封建宗法制原则的再现。暴露了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以前所提倡的民族自求解放与民族平等的欺骗性[5]161。
实际上,国民党政府以自己的统治地位为着眼点,用蒙藏问题代替民族问题,用边疆建设代替蒙藏问题,所制定的民族政策也多数未能具体实施。
二、国共两党民族政策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
从相同之处来看,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中国国民党,都认同抗日战争是一场包含了全体少数民族在内的全民族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因而都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动员全民族力量投身伟大抗战的理论和措施。这些理论和措施得以执行保证了抗战时期全民族的空前团结,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而从更具体的角度来看,中共的民族政策较国民党显现出了差异性:一是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更趋具体化,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是对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的详细论述。二是中共提出了新形势下新的民族观,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总结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各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虽则发展程度不同,但都对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不赞成互相压迫”。这些理论的提出,使中共较之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对民族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三是中共设立了专门民族机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以后,于1939年初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用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作指导,系统研究少数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
究其制定不同民族政策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第一,代表阶级立场不同。中国国民党是以蒋介石为首,代表的是国内大资产阶级、官僚地主、军阀的利益,对外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的是个人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基本指导理论不同。国民党是以孙中山的民族思想为理论基础,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为理论基础。第三,对农民作用的认识不同。农民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群体,国民党右派在孙中山逝世后,抛弃了“扶助农工”的政策,依靠的是封建大官僚、上层资产阶级、军阀和为之摇旗呐喊舞文弄墨的文人,而中国共产党很早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抗战期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和革命“如不依靠三亿六千万农民群众的援助……将一事无成”[6]979于是更多地依靠农民,重视其革命性以及作为民族运动主体的作用。
三、国共两党民族理论溯源
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来源: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汲取;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继承;蒋介石对民族问题的理解。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7]2这是孙中山顺应时代,扬弃驱满、排满的思想,提出的“五族共和”的主张,但是这种说法却并不符合中国民族构成的实际状况,忽视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存在。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来源:对中国传统民族理论的剔除与汲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党的领导集体对建党以来民族问题实践工作的总结与提炼。民族自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重要原则,列宁认为:“民族自决权从政治意义上来讲只是一种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8]719同时强调,无产阶级承认民族自决权,“这种要求不等于分离、分散、成立小国家的要求,它只是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彻底表现。”[8]719
总之,共同的时代背景赋予国共两党的历史任务是社会革命和民族独立双重使命,两党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有过合作也有过斗争,共同的民族、国家利益使之携手合作,不同的阶级利益又使之分手斗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9~194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1~1942)[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5]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7]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收稿日期:2012-01-13
作者简介:彭川(1987-),女,湖北十堰人,2010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推荐阅读:
党的民族政策党课心得06-30
民族理论政策学习总结06-26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网上作业任务三01-05
《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试题三10-20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1答09-08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复习题08-19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计划11-07
民族区域政策01-13
中国民族政策06-14
党党的形式政策作业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