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新闻

2024-06-09

社会问题新闻(精选12篇)

社会问题新闻 篇1

2009年7月18日, 《深圳商报》刊登《近亿元奖金一年前就领了?》一文, 质疑2009年7月2日开出的广东彩票史上最牛的9668万元奖金被冒领。然而, 仅仅三天之后, 大奖得主陆先生 (化名) 便到广州市福彩中心, 领取了税后7574万余元奖金, 这也让此前关于“近亿元奖金一年前已经领取”的传言不攻自破。

广东彩票风波由此告一段落, 然而它所反映出的问题, 却足以引起新闻从业人员的思考。近年来, 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 一些媒体为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标题里越来越多地加入问号。什么《郭晶晶怀孕?有没有搞错!》 (《山西晚报》2008年5月31日》) , 诸如此类, 五花八门。这些带问号的新闻往往捕风捉影、故弄玄虚, 甚至无中生有, 假话连篇, 成为不折不扣的虚假新闻、“问题”新闻, 且大有泛滥之势。

客观上讲, 在标题里加入问号原本是一种正常的新闻写作编辑手法。从形式上讲, 好的问号标题是一种很有益的修辞方法, 能够让新闻出彩、新颖。从内容上说, 这是基于一些事实本身存在不确定性, 媒体一定时间内很难把握事情的全部真相, 但如果不及时报道, 公众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出于公平、公正、公开的考量, 媒体便以一种质疑的态度加以报道。这样的质疑, 是基于维护公共利益, 促进问题的解决, 是有理有据的报道。近年来, 正是由于这些带有问号的报道, 代表公众来层层质疑, “周老虎事件”、“天价烟事件”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才得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尽快得以解决。

故弄玄虚、无中生有式的“问号新闻”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我们应当坚决予以反对;基于事实本身存在不确定性的“问号新闻”, 我们则需要在严格控制的前提下大胆采用。那么, 媒体在采写、刊播“问号新闻”的时候, 如何才能当好把关人角色呢?笔者认为, 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严格控制新闻源, 确保新闻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这就要求新闻源真实可靠。对于“问号新闻”, 由于它本身存在有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对新闻源的要求就更高。

一般来说, 媒体的新闻源有以下几种:采访中滚动建立的关系网、新闻热线、其他媒体、新闻发布、生活中的线索。得到新闻线索后, 记者都要去实地采访, 然而, 由于采访不深入、抢发新闻等原因, 一些记者就像前文所说广东彩票事件中的记者那样, 在新闻事实不甚清楚的情况下, 匆匆完成稿件, 实在不行就加上一个问号了事, 这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媒体对此应加大监管力度, 严格予以控制。而对于那些来自其他媒体的新闻源, 特别是网络上的新闻源, 媒体更应当加强监管, 无论是转载或评论, 都应当对新闻里所涉及的主要事实进行尽可能的核实, 不让假新闻借着“问号新闻”的面目出现。

加强编辑作用, 提供更多有效信息。“问号新闻”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 就是基于一些事实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然而, 新闻毕竟是传递信息的, 是以信息来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的, 因此, 使用问号标题提出疑问, 也应该让受众在看完消息后, 得到尽可能确切的新闻事实, 消除新闻信息接收的不确定性。 (1)

这就要求媒体加强编辑的作用, 在稿件的组合上强化有效信息, 帮助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毕竟任何事情都是在一种大背景下发生的, 没有空穴来风, 不会从天而降, 交代“问号新闻”的新闻背景, 包括事件发生的历史渊源、政策出台的社会背景、人物的政治倾向, 都能帮助读者作判断。同样的消息, 不同的消息来源, 如匿名报料人和权威发言人、有利害冲突者和无利害关系第三方、娱乐小报和著名通讯社, 其可信度相去甚远, 将消息来源标明在副题、小标题上, 就能起到较好的提示效果。同样, 过往的类似新闻、新闻主角的相关信息、事情的因果渊源, 都可以加以链接, 作为读者自我判断的依据。读者能够自己解惑, 也会产生阅读满足。

及时跟进报道, 尽快消除不确定性。俗话说“有问有答”, 媒体在刊载“问号新闻”后还应当及时为问号作答, 还受众一个明白。这是因为“问号新闻”只是某一阶段的产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 围绕在新闻对象身上的种种不确定因素会一步一步消退, 问号终有解开的一天, 这就要求媒体关注事件的进展, 及时跟进报道。在2008年轰动一时的“周老虎事件”中, 各家媒体就是从最初的质疑, 到层层跟进报道, 最终将造假事件公之于众。在国际传播当中, 这样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2009年7月11日英美媒体热炒一张G8峰会上的照片, 照片配合文字怀疑美国总统奥巴马“偷窥”一名巴西金发美女臀部, 站在一旁的法国总统萨科齐笑着观看。报道一出, 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美国广播公司很快作出跟进报道, 用录像视频证明奥巴马的清白, 报道恰如其时, 对之前的“问号新闻”起到了以正视听的作用。

把握其中的适度性原则, 使“问号新闻”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数量和频度内。这主要是出于对读者心理的一种考虑。“问号新闻”太多太集中也是版面失语的表现, 一些读者被标题的问号句式吸引, 但读完报道, 却得不到明确的答案, 就会有一定的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的累积, 对媒体的公信力是有负面影响的。像拉丹是死是活的报道, 的确很吸引人, 但若是接二连三、长篇累牍地爬上版面, 却又总是假想, 那再有耐心的读者也会厌烦。 (2)

在当今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环境中, 在新闻信息的不对称性得不到根本性改善的今天, 在特定时刻, “问号新闻”是新闻事实恰如其分的反映, 是媒体实现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统一的应对之举, 在及时满足受众知情权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对于“问号新闻”, 媒体应当当好把关人的角色,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严格控制、慎重使用, 不让“问号新闻”变成“问题”新闻。

参考文献

[1]陆高峰:《“问号新闻”问题多》, 《新闻记者》, 2004 (4) 。

[2]张晓丰:《留下问号不留下疑惑——国际报道中“问号新闻”的处理》, 《新闻传播》, 2006 (2) 。

社会问题新闻 篇2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特殊性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它掌握世界的方式的独特。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过:“具体总体作为思维总体、作为思维具体,事实上是思维的、理解的产物;但是,决不是处于直观和表象之外或驾于其上而思维着的、自我产生着的概念的产物,而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这一过程的产物。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马克思在这里虽然不是直接论述新闻这种社会意识形态掌握谁的方式的特殊性,然而,它却深刻地包含着这样的思想:1.任何意识决不能离开直观和表象――即现实对象,而且它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2.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人脑的反映其方式是不同的,即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正是从马克思这一思想出发,我们认识到,意识形态掌握世界的方式的不同恰恰构成了各种意识形态反映客观社会现实生活的方式的区别。而新闻这种特殊的水意识形态其掌握世界的方式的独特,在于它是用事实来反映客观社会现实生活的,可以说,报道事实是新闻反映客观社会现实生活的基本特征。

对于这一点,中外学者都曾给予过明确的回答,比如:徐宝璜说:“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范长江也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玉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甘惜分说:“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王中也说:“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再比如:曾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的莫特说过:“新闻是新近报道的事情。”德国的道比法特说:“新闻就是把最新的事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间距内连续地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法国的贝尔纳.瓦耶纳说:“新闻是指旨在收集、传播、挑选、介绍和出版被认为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事件的活动、机构及其后果的总体。”日本的小野秀雄也说:“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判,是用最短时距的有规律的连续地出现来进行广泛传播的经济范畴内的东西。”中外学者以上这些说法,显然都是为了回答什么是新闻这个至今无定论的问题。尽管他们各自同不同的哲学观点,不同的角度来阐发问题,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无一例外地认为,新闻应该报道事实。新闻离不开事实,新闻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这不仅为中外学者所确认,而且,从中外新闻史上留下的大量新闻作品也可以得到佐证,我们无须一一列举。可以说,一切新闻作品,无论内容、形式有什么不同,都是在报道事实,用事实迅速地反映变化着的客观社会现实生活。

社会问题新闻 篇3

关键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异同

新闻报道依照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新闻类型。就比如说,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域与范围来划分的,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而按新闻题材来划分的,综合报道、典型报道和述评性报道以及批评性报道;还有按新闻性质来划分的,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科教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以及文艺新闻,自2002年起又诞生了一种新的新闻报道类型民生新闻,由此国内各类媒体纷纷刮起了报道民生新闻的风,但民生新闻到底指的是什么新闻,它与社会新闻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笔者就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区别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定义上的区别

虽然截至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但是在《新闻学大辞典》就把社会新闻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的新闻。”而晚报与都市报等媒体最早定义的民生新闻就是“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定义上看出来,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在内容上是有重叠的地方,而且都是围绕社会生活展开的报道,仅仅只是在报道的侧重点方面有所偏差而已。像报道民生新闻侧重的方向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事件,而报道社会新闻侧重的方向则是社会中发生的各类有价值的新闻事件。

二、报道特点与报道题材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有着报道题材广泛性和报道内容贴近性与通俗性的特点,但是由于社会新闻对于趣味性要求更高,并且时效性要求低,因此对于新闻素材的寻找可以跨越时空;然而民生新闻则相对而言更加注重服务性,对于舆论监督以及帮助解决民众实际问题是它主要的报道素材,另外关于民众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实时信息也是通过民生新闻来进行报道。

在报道题材方面,虽然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比较注重报道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新闻事件,但是就具体选材上来说,两者选材的方向、角度以及层次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另,像是民生新闻就比较主张报道与民众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并且从旁帮助民众解决这些问题,为民众的美好生活做贡献;而社会重新所注重的则是批判社会中的丑恶,赞扬社会中的真善美,以及对社会上一些奇闻趣事的报道。

三、报道角度与报道形式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报道的角度可以说是站在了“他者”的角度来看待所发的新闻事件,它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以社会学的角度来报道人与自然中所发生的奇异现象。而民生新闻则是以一种感同身受与利益相关的姿态来对待老百姓身边所发生的事件,最终进行新闻报道,它用最直接与最广泛的视角实现了媒体应有的上情下达功能,同时在媒体舆论监督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社会新闻一般出现的形式大多都在报纸上,特别是像都市报以及晚报这一类的报纸,采写与报道社会新闻多大都是都市报以及晚报的重头戏。而反观民生新闻,它基本上都是出现在电视上,这样报道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民生新闻的侧重点为倾听民声,解决民众的疑难问题,因此通过相对比报纸更加具有现场感的媒体来进行报道会更具进舆论监督的效果。

此外,两者的报道角度也存在差异,社会新闻基于“他者”角度进行报道,报道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自然中的现象,让人们了解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件,将事件的发生过程全程呈现给受众知晓,报道过程中不掺杂其他的情感因素,是对事件的客观记录。民生新闻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展开的报道,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公共道德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价值取向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注重的是反应社会上的各种形态,因此有正面的报道,也有负面的报道,在新闻采写方面也更为看重它的真实性与鲜活性,然而民生新闻注重的则是本地区所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者是本地区民众相关的新闻事件来作为采写的主要素材,因此它的报道更加本土化,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与负面新闻相区别,采用平民化的视角来作为新闻采写的第一要素。

五、结语

因此通过上文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很好的看出,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尽管在有些方面存在重叠与交叉的,并且追求的都是新闻的可近、可信、可用、可读以及可亲性,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报道题材、报道角度等等一些方面的区别,因此做为媒体工作者我们应该要正确的区分两者的关系,让民众在进行新闻阅读时,能在快速的获取对自身有利的各种信息,为民众的美好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肇潮. 如何兼顾“新闻”与“宣传”——时政新闻的误区与对策[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09) .

[2]贠荣臣. 论广播时政新闻在报道中的优势与创新[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2).

社会问题新闻 篇4

笔者认为, 党报的社会新闻不仅要吸引眼球, 更要引导社会舆论;不仅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 更要引导读者思考什么, 由小见大、由表及里, 把社会新闻引向更深更广的层面, 从而担起主流媒体弘扬社会正义、倡导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以小见大:从寻常新闻中挖掘不寻常新闻

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要想既吸引读者又充分发挥影响力与公信力, 必须善于以小见大, 以独特的视角从一样的事件中挖掘出不一样的新闻, 做出不一样的深度, 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社会效果。

2005年4月5日, 《深圳特区报》徐华工作室接到了一条读者报料:资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爱心歌手丛飞身患重病却无钱治疗, 希望能有好心人向他伸出援手。这条读者报料从表面看, 不过是一条颇为常见的信息:希望有好心人向遇到困难的歌手丛飞伸出援手, 捐钱帮他治病。可以说, 这类的求助电话, 是媒体每天最为常见的电话, 做不出什么太大的新闻。然而, 当我们对这条报料进行了一番深入仔细的分析后, 很快从中发现了不寻常的东西:一个收入颇高并长期资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歌手, 为什么会在自己身患重病时无钱治疗?他资助过的那些孩子对此又是个怎样的态度?

带着这些思考, 我们走近了报料人韦先生, 走近了歌手丛飞及其家人, 也走近了在丛飞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几位大学毕业生和正在就读的贫困学生。随着采访的深入, 我们的心渐渐地由感动变成了震撼:有着“广东省优秀歌唱家”称号的爱心大使丛飞,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用自己的演出收入供养着贫困山区的一百多名孩子读书, 花掉了他三百多万元的全部积蓄, 甚至在“非典”时期没有演出收入的情况下借钱继续为这些孩子交纳学费!为了这些与他非亲非故的贫困学童, 他倾其所有, 积劳成疾, 长时间便血、吐血却拿不出钱来住院救治, 而个别用丛飞血汗钱读完大学的贫困生面对恩人的困境却视若无睹, 表现出的自私与冷漠同样令人震撼。美与丑的强烈反差在那一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5年4月12日, 《深圳特区报》的社会新闻版块《鹏城今版》以整版的篇幅刊出了长篇特写《有点伤心, 但不后悔》。这篇通讯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被称为爱心大使的慈善歌手丛飞, 10年来一直在陆续捐助贵州、四川、湖南、山东等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至今还供128名贫困生读书。为了使这些孩子完成学业, 他拚命工作, 省吃俭用, 还欠下了17万的外债。这些孩子有的已经大学毕业, 有了不错的工作。从今年春节开始, 长期带病超负荷工作的丛飞因胃出血病倒, 医生要求他住院, 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然而, 他在医院里住了几天便出院了, 因为他囊中已没积蓄, 治病的费用成了问题。得知恩人身患重病, 一些已经大学毕业的受资助者, 却没有向恩人伸出援手。每天, 丛飞躺在病榻上接到的大量电话, 多数是要钱的:“你答应上个月就把这学期的学费送来, 怎么现在还没送来呀?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啊?”躺在病床上的丛飞面对本报记者, 强忍病痛, 感慨万千。”

这篇报道刊出后, 立即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 读者的热线电话持续火爆。他们有的希望能向丛飞提供帮助, 表达让好人得到好报的善良愿望, 有的则对那些忘恩负义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 希望媒体能对这些不讲道德良知的人进行曝光。读者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丛飞和丛飞的病情。随后, 我们一边及时报道丛飞病情及读者对他的支持与关爱, 一边采访丛飞资助的贫困学生———那些不仅不愿意向恩人伸出援手甚至不愿意承认是在丛飞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大学生, 以及那些继续接受丛飞资助, 对恩人一片感激深情的中学生, 使读者从这些同样接受丛飞资助但对恩人怀有完全不同想法和感情的人身上, 看到了对当代青年进行感恩教育和公德教育的迫切性。

从2005年4月12日关于丛飞的第一篇报道见报至丛飞病逝深圳特区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以半个版甚至一个版的篇幅连续报道丛飞及由此引发的“丛飞现象”, 既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新闻当事人的新闻进展, 也鼓励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 刊发他们的看法与观点。这些连续不断的报道, 不仅使丛飞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 也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行列中来, 还从更深的层面引发了人们对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恩教育等诸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在丛飞病逝前后, 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要求像丛飞一样在身后捐献眼角膜救助盲人的申请持续猛增, 创造了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丛飞现象”也成了一个专有名词, 以一种独特的魅力触摸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赢得了人们永恒的纪念, 丛飞高票当选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

由一条普通的社会新闻线索而引发的这组系列报道, 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和教育人鼓舞人的价值取向, 唤醒了人们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激情, 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 我们更加相信, 只要用心留心精心, 在贴进群众贴进生活中以小见大, 党报的社会新闻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更强, 充分展示出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

弘扬正义:锲而不舍誓将新闻进行到底

党报的社会新闻不仅要吸引读者眼球, 更要激活思想引领潮流;不仅要对社会新闻事件进行表象的描述介绍, 更要对新闻事实形成的原因、背景及解决问题的可能进行剖析;不仅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 更要通过锲而不舍的追踪报道让人们了解这宗新闻事件的更深层面的东西;不仅要通过新闻事实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更要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理性思考, 引导人们明辨是非、辨别美丑, 从而推动公众的文明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 精心选择吸引读者眼球又有社会价值及教育意义的社会新闻并锲而不舍地追踪报道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2001年底到2002年上半年, 《深圳特区报》连续报道的“二奶命案”, 成了相当长一段时期读者广泛热议的热门社会新闻。这组系列报道源于一条普通的社会新闻报料:一个18岁的漂亮女孩高某, 中专毕业来到深圳一家大酒店打工, 认识了早有妻儿的台湾富商张某, 他谎称与在台湾的妻子感情不好已分居多年, 他会在合适的时候风风光光地让高某嫁入豪门。在张某的追求下, 贪恋富贵生活的高某与这位比自己年长二十岁的台商开始了公开的同居生活, 成了张某名副其实的“二奶”。然而, 好景不长, 两人同居不过三年多, 高某发现张某还有“三奶”甚至“四奶”, 她嫁入豪门的幻想彻底破灭, 此时, 22岁的高某痛定思痛, 决定与张某分手, 开始自己新的生活。然而,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 张某见拉她回头无望, 竟挥起练过跆拳道的重拳, 将高某活活打死!

这桩社会新闻表面看也不过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然而, 经过深入的调查采访, 我们意识到这桩情杀案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面的东西:年轻女孩高某贪慕虚荣当“二奶”固然可气, 但富商张某打死人后拒不认罪还编造种种谎言企图以“证据不足”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更加令人气愤。面对这样一桩社会新闻, 《深圳特区报》进行了精心的挖掘策划, 推出一连半个多月的连续报道, 既客观准确地向读者披露这桩命案的真实情况, 又不惧重压采访知情当事人和法官、检察官报道案件的内幕, 从而达到了伸张正义、维护法律尊严的作用。系列报道的首篇通讯长达4500字, 以《杀身之祸, 只因不想再做二奶》为题, 详细介绍了高某与张某这桩感情悲剧的来龙去脉, 并对这出悲剧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后, 我们从更深更广的层面进行深入跟踪采访。一边跟随案件的进展, 一边深挖被害人高某走上这条不归路的思想根源, 教育那些试图通过攀上大款而过上富贵生活的女孩从高某的悲剧中正确对待恋爱与婚姻。

这组曾经轰动一时的情杀案在我们锲而不舍的跟踪报道下, 时间跨度长达半年, 读者的眼球被这组报道牢牢吸引, 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终于使这桩曾一度以“证据不足”而逍遥法外的台商张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这桩社会新闻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人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追求物质财富和富裕生活?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婚姻爱情与人生?年轻漂亮的姑娘高某因为贪慕虚荣和富裕生活而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从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地将自己美好的人生推向了不归路, 而台湾富商张某则由于对感情的过度随意和强烈的霸占欲断送了自己的一切。至此, 党报社会新闻的社会责任意识体现得生动而深刻。

呼唤良知:抓住热点新闻引领公德意识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既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使命, 又肩负着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 这就决定了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既要讲究新闻的可读性, 又必须讲究新闻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 通过抓住社会热点来呼唤社会良知, 引领社会公德。

年仅18岁的打工青年孙路漫下夜班后在宿舍遇到工友唐建国因为一点琐事而对另一位工友荀孝红大打出手, 围观者众多, 但都惧于唐建国的嚣张气焰而不敢声张。眼看着唐建国越打越凶, 瘦小可怜的荀孝红已经鼻青脸肿, 一股正义之气驱使着孙路漫冲上前去, 死死抱住仍挥拳呈威的唐建国, 使荀孝红得以逃脱。没想到, 霸道的唐建国见荀孝红趁机逃走, 便把怒气撒到了孙路漫身上, 用尽全身力气将他扔下了三楼!随着一声惨叫, 孙路漫从人间跌入了地狱、他的脊椎多处断裂, 头部颌骨粉粹性骨折, 生命奄奄一息。工友们将其送到医院抢救, 一周后方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然而, 由于犯罪分子连夜逃跑, 工厂又以他“管闲事受伤”而不肯支付医疗费, 他只能躺在医院的走廊里靠生理盐水维持生命, 面临着终身瘫痪的命运。面对这样一桩社会新闻, 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怀看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对这桩新闻进行了精心的采访策划, 先后以《做好人为啥这么难?》、《孙路漫见义勇为险些丧命引发强烈关注, 读者纷纷表示———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孙路漫父亲赞儿英勇:我儿管闲事没管错》、《孙路漫身陷困境志不改:做好人, 我不后悔》、《一边满腔热忱一边冷若冰霜》、《众人施援手, 好人站起来》、《警方全力搜捕, 凶徒落入法网》、《八方爱心使孙路漫奇迹康复》等十几篇系列报道, 就孙路漫事件进行深入跟踪报道, 呼唤正义与良知。

在我们持续强势的报道影响下, 社会各界纷纷向这位见义勇为的青工孙路漫伸出了援手, 有的捐钱帮他治病, 有的向公安部门反映催办此案, 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在社会各界正义的支持下, 孙路漫的不幸命运发生了改变, 他被送进深圳医疗条件最好的大医院接受一流专家的主刀手术, 庞大的医疗费也迅速凑齐。而逃到老家的打人凶犯唐建国也被警方迅速抓捕归案。正义与良知在党报的强大报道声威中, 彻底战胜了邪恶与冷漠。

社会实践新闻稿 篇5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在参加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中央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总体要求,助力湖南省的“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的实现,响应学校开展2014年“情系武陵山〃聚力湖南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南大学武陵山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污染调查团自7月23日起,深入武陵山区,开始了为期8天的调查。

深入三省三县

在充分了解了武陵山区的具体情况后,团队将调研地点确定在了湖南省龙山县、湖北省来凤县和重庆市酉阳县,试图通过三个省的调研剥离出问题的普遍性。在三县的调查过程中,我们选取当地工厂聚集地、垃圾处理厂以及县城附近等3个地点作为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对村长、村民等进行访谈了解实际情况。此外,我们也会前往诸如县环保局、住建局等政府机关从宏观层面了解当地污染现状和环境治理进展,聆听来自政府的声音。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胸怀社会责任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责任”二字。由于部分工矿企业污染和垃圾厂处理不当,加之当地主管部门处理不妥,给周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每当来到这样的村子,当地百姓都会重复地说“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反映问题?”、“能不能帮帮我们?谢谢你们!”、“你们会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听着这些话,大家心里都很沉重,我们只能回答“我们会尽力的,你们放心!”,以此来安慰他们。除此以外,一些地方的污染现象触目惊心,大家看在眼里,心里翻腾着,都盼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当地环境,哪怕只是绵薄之力。

正是这份源于大家内心深处的“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在调研的日子里,激励着大家不断披荆斩棘,不断向前!

经历汗水欢笑

作为调研第一站,龙山县一开始便给大家来了个“下马威”。尘土漫天坑洼不平的街道、较高的物价水平无不敲打着大家脆弱的神经。但是队员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住,互相鼓励,积极应对,逐渐打开了局面。调研过程中车辆陷入泥坑,大家和师傅齐心协力把车“救“了出来;访谈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奇葩让队

员们几近崩溃,直呼头疼;极高的“非战斗减员率”让我们和各类药品成为了好朋友,每顿饭后的“吃药啦吃药啦”提醒着我们不要放弃治疗……

调研固然辛苦,但汗水中的欢笑却别有一番味道,为期8天的调研转眼就接近了尾声,此刻,大家回味着调研的点点滴滴,意犹未尽,怅然若失。

2013年8月1 日

环境新闻的社会功能 篇6

2007年5月底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环境新闻,人民网“太湖蓝藻爆发污染水质”的专题报道通过对众多媒体新闻报道的选择,较好地体现了环境新闻的社会功能。

一、向公众通报环境变动的事实以引起公众的警醒

向公众通报环境变动的事实是环境新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太湖蓝藻导致无锡自来水污染发臭,严重危害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如此重大的环境灾害,民众应当有知情权。人民网5月30日《江苏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 市民抢购纯净水》的报道,通过对无锡自来水发臭市民抢购纯净水事件的报道将蓝藻污染水源这一严重的环境灾难告知公众,同时引起公众对太湖环境的关注和反思。这也是人民网对此次事件的最早报道。随后的时间里,该专题随时更新,《专家称太湖藻类水华可能持续近5个月》《太湖蓝藻爆发可能扩大 引发无锡严重水危机》《李源潮赴无锡解决水污染危机 解决尚无时间表》《清水入太湖 水质得改善》《无锡:已打捞蓝藻6000吨 贡湖水源地水质明显好转》等将太湖蓝藻危机的严重状况及治理的最新进展告知公众。

太湖蓝藻爆发,其他地方有没有这种危机潜伏呢?《安徽环保局称巢湖可能爆发蓝藻危机》对安徽巢湖的环境进行了预警,促使有关部门启动紧急预案以应对可能爆发的蓝藻危机。

二、舆论引导的功能

舆论引导是我国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新闻当然也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太湖蓝藻危机是典型的负面新闻,如果媒体一味报道危机的严重程度,势必会造成受众的心理恐慌,同时让受众产生对自然无能为力的悲观情绪,造成社会的混乱与不安。在此次太湖蓝藻事件中,人民网通过宣传政府治理太湖蓝藻的决心和措施来引导舆论,使受众对问题的解决充满乐观的心态。

人民网在对危机进行了现状的描述之后,将报道的重点放在政府为解决危机所做的努力上。

首先是对如何保证居民正常饮水的报道。太湖蓝藻爆发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了无锡大部分市民的自来水无法引用而纷纷抢购纯净水。人民网的专题报道并没有仅仅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对相关部门为解决居民饮水问题而做的努力进行了宣传报道。人民网“太湖蓝藻爆发污染水质”的专题共分为四部分:最新报道、各方反应、图文报道、综述评论。由于四个部分的新闻有所重叠,所以笔者以新闻数量最多的“最新报道”为样本,对新闻的标题进行了分析,在总共40条的新闻报道中,涉及到如何保证居民饮水的报道共有12条,占全部报道的30%。这些报道都是从正面宣传的角度对相关部门的措施进行了报道,比如《江苏无锡向周边订购瓶装水保证居民用水》《无锡市开辟绿色通道 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等,有效地缓解了市民的“缺水恐慌”,稳定了社会情绪。

其次是对治理危机成果的报道。环境新闻在展示了环境存在的问题之后,还要对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给受众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是环境新闻的责任。所以人民网继续深入,在使受众对事件的起因有所了解以后,把事件的解决方法和阶段性成果也及时告知受众,如《无锡自来水除臭技术取得突破》《环保总局等部门五大举措应对太湖蓝藻爆发情况》等。

报道政府在灾难事件中的积极作为,是灾难新闻中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通过这些报道,缓解了灾难带给公众的心理压力和恐慌,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也使社会舆论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促进环境的法制化进程

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法制。环境新闻除了“将影响我们地球和我们生活的事实清晰的表达出来传达给公众”之外,还肩负着一项社会功能,那就是督促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治理环境的措施,促进环境建设的法制化进程。

《无锡市长称将提高太湖排污达标标准》的报道最后配发了记者手记——《太湖蓝藻爆发或许不完全是坏事》,记者在手记中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环境治理要靠法制”。我国目前已经有《水污染防治法》,而且《刑法》中也有对相关环境问题的规定,但是正如手记中所分析的,“目前对公民提起环境损害诉讼的支持不够,具体表现在对哪些部门应当成为被诉主体规定不够,对相关部门所应承担的环境公害救济责任规定不够,相关处罚程序制度建立不到位,种种‘不够’,显然难以适应目前复杂的环境治理的要求。因此,在完善法律和严格执法方面,我们的确有很多事情要做②。”

媒体关注环境问题带来的灾难是必须的,但是在关注环境危险性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它所带来的机遇。正是太湖蓝藻爆发造成的水危机,无锡可能提高太湖排污达标标准;正是这次水危机,使得温家宝总理对太湖水污染防治做出重要批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太湖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调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研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也正是这次水危机,使人们将关注的视角从太湖转到巢湖,转到对我们整个生态环境的警醒和思考中来。在太湖水污染的防治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提出了要加强环境执法,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体制机制的要求。由于媒体的特性,环境新闻在促进法律完善和监督执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宣传科学发展观

环境新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形成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倡导经济、生态、社会的共同发展,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协调统一 ③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环境新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同时,环境新闻也承担着宣传科学发展观的重任。

以往对环境灾难的报道,多是单纯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角度对灾难的原因进行分析,而忽视了人类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太湖蓝藻的爆发,不仅仅是沿岸企业排放污水造成的,更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污水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专题报道中《无锡市长称将提高太湖排污达标标准》对引起此次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突破了以往的单一模式,把人的生活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这一问题展示给公众,使人们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更全面,也更贴近实际。

人民网的专题报道中,大部分新闻是转载的其他媒体的报道,虽然缺少自己的声音,但是由于该专题集纳了多家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人民网通过对新闻的选择与取舍表达了对此次事件的态度和立场,也充分发挥了环境新闻的社会功能。

注释:

① 张威:《环境新闻学的发展及其概念初探》,载于《新闻记者》,2004年9月

② 《无锡市长称将提高太湖排污达标标准》,人民网http://env.people.com.cn/GB/ 8220/84923/5816548.html

③ 郭慧:《科学发展观与环境新闻报道》,载于《新闻战线》,2006年4月

社会问题新闻 篇7

1.1 前人代表性的新闻功能观

1.1.1 拉斯韦尔的新闻功能观

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新闻传播具有三大社会职能:作为社会的“瞭望哨”, 对环境进行监测;发挥桥梁作用, 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建立关系;保障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1.1.2 赖特的新闻功能观

他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书中肯定了拉斯韦尔提出新闻的三种功能, 同时指出新闻还具有提供娱乐的功能。

1.1.3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新闻功能观

新闻具备正面功能, 比如赋予人、事、物等以社会地位和强制形成社会规范, 同时也具备负面功能, 比如对受众的麻醉功能, 造成受众沉迷于娱乐, 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 逐渐丧失行动力。

1.2 对当下新闻的基本社会功能进行梳理

1.2.1 基本报道功能, 传递信息, 引导社会舆论

对事实进行及时报道, 及时为受众提供其所需信息是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传媒在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报道的同时, 也要表达出对待事实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1.2.2 实施社会监督, 协调社会关系

新闻对环境的监测实质上主要表现在发挥其社会监督功能, 其含义基本包含两层:一是, 媒体代表国家、政党、等权力机构对社会的监督;二是, 媒体代表公众对社会事务的监督。

1.2.3 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换而影响社会

在传媒的生产运行过程中, 存在有三种商品的交换方式:一是, 新闻源和传媒之间的交换;二是, 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商品交换;三是, 传媒和广告商之间的商品交换[1]。

1.2.4 提供娱乐, 服务社会, 指导受众生活

除了严肃的社会功能, 新闻也能为受众提供娱乐。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所谓的娱乐是建立在前几项功能的基础之上的, 单纯提供娱乐的媒体严格意义上讲将不可称之为媒体。

2 数据新闻对新闻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

2.1 数据新闻促进新闻社会功能实现的方面

2.1.1 报道的可视化呈现提升新闻报道的实际效果

数据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以可视化的形式来表现新闻事实, 使受众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新闻事实与自身的关联性, 信息传播方式的更新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感, 加深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印象, 增强了实际的传播效果。

2.1.2 以数据为基础的报道强化新闻的社会监督功能

数据新闻报道的来源是新闻媒体获取的数据。媒体代为行使社会监督的权利, 及时报道客观事实, 并针对性地表达观点, 给所报道的客体造成某种精神压力, 促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改变, 这就实现了新闻的监督功能。

2.1.3 预测性报道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会服务引导功能

数据新闻与数据技术密切相关, 往往站在宏观视角观察新闻事实, 由于数据是可以实时观测的, 而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因此, 数据新闻才有了评估事件发展状况和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的可能。此外, 数据新闻突破了传统新闻的简单图文的报道形式, 换之以可视化的方式, 注入多媒体数字技术元素, 是对媒介融合的一种较好实践, 新颖的报道形式增加了新闻的趣味性, 也体现出新闻的娱乐功能。

2.2数据新闻对新闻社会功能实现亦产生冲击

2.2.1数据来源存疑导致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存疑

一般而言, 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政府、公益组织、企业等组织储存在自身的数据库中的有固定格式的数据, 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另一种是没有固定格式的数据, 例如由门户网站中用户的评论和关注的话题所产生的数据等, 这些数据是不系统的, 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用户行为。我们虽已进入大数据时代, 但我们对数据的掌握水平并不成熟, 在数据来源方面, 我们当下获取数据的渠道仍存在疑问。

2.2.2 报道主体资质存疑导致新闻的专业性存疑

数据新闻报道的核心是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而最终形成报道又必须保障新闻的要素齐全和价值凸显, 如此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 数据新闻的报道主体是该由掌握数据处理技术的技术人员来承担?还是该由具备新闻专业素养的新闻从业者来承担?数据技术人员不具备传统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对新闻叙事和价值取向的把握难免不足;而现今新闻从业者大部分并不掌握数据技术, 在对数据的相关操作和可视化的处理上存在较多困难, 如此很难保证数据新闻的科学性。

2.2.3 可视化的过程忽略导致新闻的科学性存疑

从新闻的本质上看, 数据新闻就是在传统新闻的基础上加入了数字技术的元素以增强叙事效果, 不过叙述主体变成了数据处理人员, 叙述方式由原来的图文模式变为可视化的方式, 叙述的客体由客观事实变成了被挖掘、处理的数据。但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张布满数据和文字说明的图表或者动画, 数据样本是如何选取的, 叙述者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可视化的过程等等这些过程, 受众都不得而知。事实上, 这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可视化是难以体现新闻的科学性的。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 技术人员仍然难以避免过度主观, 若因此造成相关关系建构的不合理, 新闻的价值则难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157.

[2]陈力丹, 李熠祺, 娜佳.大数据与新闻报道[J].新闻记者, 2015 (2) :49-55.

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与社会责任 篇8

1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作为新闻行业的从业者,新闻记者必须具备其必需的职业素养,那就是新闻敏感性及社会责任感。新闻敏感性,是指记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众多事件中过滤、 提炼、搜索出能够成为新闻事件的事例, 并把握住其折射出的能够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的特质,并快速、准确地报道出事实真相。社会责任感则是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的素质。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来则是在制、采新闻且最终报道时,能够还原事实真相,并在新闻中表现出具有正确的社会、政治导向。

1.1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是记者在行业生存的基础

由于新闻时效性的特性,要求记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能够快速捕捉事件中能够成为新闻热点的话题。新闻记者通过自己的新闻敏感,深刻挖掘新闻中的社会话题与社会导向性问题。只有快速反映才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这也是新闻记者这新闻行业能够立足的基石。例如,笔者所在的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际情况相对比较复杂,我们在进行新闻的采编过程中,需要深度挖掘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民族风俗习惯,以及各民族间相互融合、交流互助的重要事件点,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同时引导话题的走向。

1.2新闻记者在生存前提下应以社会责任感为导向

社会责任感是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的素质,这一素质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活动中, 以社会的基本规则为活动前提。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同样需要以社会责任感为前提。 在大众的眼里,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 由于人们自身条件所限,人们信息接受的来源就是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报道。人们愿意相信记者所报道的事件就是真实的。所以,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深刻地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以一名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来保证社会事件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社会舆论的来源往往是新闻记者所报道的事件,由此新闻记者肩负着为社会舆论提供话题的重任。这要求我们在进行新闻的选择时,应有重大的使命感来选择社会正能量话题,同时要不畏强权, 报道真实事实。

1.3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互助关系

新闻记者要想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 就要求其必须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及丰富的社会实践。在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社会责任感对其进行世界观的引导,通过社会责任感的作用促进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保证新闻记者在行业中能够立足并进一步发展。此外,社会责任感的发挥是以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为前提的,只有新闻记者通过其敏感的新闻嗅觉, 才能及时发现并报道可能成为社会热点的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才可以体现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2新媒体趋势下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2.1新媒体发展需要新闻记者的高度敏感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新闻行业发起了挑战。新媒体就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发展前提的网络媒体为代表的媒体行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移动终端的大发展,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接受方式已经由传统的报刊或电视等转变为手机、电脑等网络移动终端上来。人们接受信息的广度、宽度的增加及速度的提高,造成人们在进行新闻浏览时,收到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这就给新闻记者的新闻制采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新闻记者必须通过其自身的高度新闻敏感来判断事件成为新闻后的热度,寻找吸引大众眼光的事件,提高大众对事件的关注程度。

2.2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导向作用

尽管新媒体的发展迅速极快,但是其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对于网络新媒体的监管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网络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审核的权限极低,所以网络关注热点有可能与事实并不相符。网络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更加需要新闻记者具备极高的职业素质与社会责任感来净化新媒体的新闻土壤。

3结语

尽管时代在发展,但在新闻记者工作的过程中,新闻敏感与社会责任感永远不会过时。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准绳, 通过自身的新闻敏感来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正确地引导舆论方向。

摘要:新闻记者作为新闻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新闻的制作和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自身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其在行业立足的根本。同时,记者也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并以此为导向,这是保证新闻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新时期,新媒体的发展也呼唤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与社会责任的存在。

关键词:新闻行业,记者,新闻敏感,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任雁兵.浅析新闻记者的素质和品德[J].新闻天地,2012(5).

社会问题新闻 篇9

一、县级新闻单位社会类新闻的现状

社会新闻反映的是社会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兴趣,是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对现代社会的解析,是反映生活、意识、问题、现象的,有深度、有教育意义、有传播意义的报道。县级新闻单位是最基层的宣传单位,直接面对最广大人民群众。其中,社会类新闻发挥了传声筒作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宣传手段。但由于各种原因,社会新闻在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上却有些力不从心。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县级新闻单位对社会类新闻的重视不够

作为基层新闻传播单位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和新闻网站,在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时,过分强调以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活动报道为主,而忽略了社会类新闻的采访宣传,造成了新闻栏目中时政新闻与社会新闻比例失调。有时甚至出现一天的新闻中,没有一条社会类新闻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收视率和点击率。

(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欠缺,认识不到位

县级新闻单位虽然开辟了社会新闻栏目,但由于从业人员大多并非新闻专业出身,对社会类新闻的理解不够、认识不足,采写出的社会类新闻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初级阶段,切入点不准确、可视性不强,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如何做好社会类新闻的采访策划

(一)加强知识储备,提高对社会新闻的敏锐度

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加强学习,以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紧随时代步伐,提高对社会类新闻的敏锐度,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以此为依据深入基层,寻找社会类新闻的切入点,认真观察社会各领域内的闪光点,争取做一个有心人,在细心观察和合理取材的基础上,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报道,以提高社会类新闻采访策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精准扶贫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工程;与之相关的新闻策划,既是时政新闻,又是社会新闻。咸丰县新闻中心在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中,让“时政”新闻“社会”化,以“精准扶贫村村行”为主题,派出采访组,对全县22个重点贫困村进行一次“巡礼”,在每一个村选一个点,以讲故事的形式,见人见事,图文并茂编发新闻,深得业界好评。

(二)加强互联网舆情监测,密切关注民生问题

2016年夏天,湖北境内强降雨天气频发,咸丰县高乐山镇白果坝村出现一起山体滑坡,部分网友在“咸丰发布”后台积极留言,希望政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县新闻中心负责人与留言网友取得联系后,及时派出记者前往山体滑坡现场进行实地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县级新闻记者提高对新闻的敏锐度,积极与附近村民沟通,了解山体滑坡的具体情况。该滑坡发生于6月21日上午十时左右,滑坡发生时无行人和车辆通过,但该路段是麻王坨群众出入白果坝的必经之路,出现山体滑坡后,严重阻碍了群众出行,甚至有群众冒险从滑坡堆积体上通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县新闻中心记者将此写成内参,及时送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麻王坨500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三)强化采访策划的针对性,提高社会新闻的影响力

县级新闻单位记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在从事采访策划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具备强烈的目的意识,以提高采访策划的可靠性。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应当在明确选题后,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积极查阅资料,向相关领域内的专家请教,充分把握好新闻的背景,争取做到心中有数,为采访策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可靠的基础。采访问题设计应当结合当前社会事件发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现象的本质,采访事件主体,明确新闻采访策划工作的主次内容,促进新闻价值的有效发挥。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在制定采访计划的过程中,应当在明确采访策划目的的基础上,加强采访各项要素的有机融合,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包括体裁、标题、配图都要认真思考,最大限度上减少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切实提高社会类新闻的采访策划质量。

2016年6月,咸丰一农民痴迷专利,引发央视关注,我们县新闻中心决定跟踪报道。记者在采访策划之前,明确采访目标,并对采访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本次新闻的重点是突出电子点火柴火灶的便捷、节能和环保,这就要求新闻的采访策划不仅要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突出节能环保的主旨,还要挖掘出发明人背后的故事。我们让发明人的节能柴火灶与传统土灶现场PK,以现场新闻的形式,并配以多张照片,网站与微信同步推出,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四)灵活应对采访现场,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记者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即使有周密的计划,但真正的采访开始后,就会出现种种自己意想不到的情况,或采访对象不配合,或掌握的情况有差错,甚至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之前计划完全相反。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头脑灵活,及时调整计划,采访的方式、内容、技巧都应该灵活多样,随机应变。通过现场的观察、交流,发掘新的亮点,发现新的线索,迸发出的灵感,克服困难,完成采访。善于随机应变的记者,往往能在采访中更主动地把握机会,发现和发掘更有价值的新闻资源。

三、结语

社会类新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情民意,若想要真正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应当充分做好社会类新闻的采访策划工作,把握自主策划意识,坚持自主创新,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扩大社会类新闻的受众群体,提高社会类新闻的收视率和点击率,增强社会类新闻的竞争力。

摘要:县级新闻工作中,社会类新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探讨县级新闻单位记者如何做好社会类新闻的采访策划,以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县级新闻单位,社会类新闻,采访策划

参考文献

论社会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新闻意识 篇10

一、社会新闻编辑在抓新闻内容时需要具备的新闻意识

1.社会新闻编辑要善于抓新生事物

在新事物刚一出现时, 新闻编辑要敏锐地抓准新问题, 准确地做出判断, 敢开第一腔。这就需要社会新闻编辑把握党的有关方针政策, 了解新情况, 研究新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在新事物刚一露头的时候, 就敏锐地做出判断, 给以恰当的估量, 不失时机地组织评论。

新华日报2009年12月3日A1版刊登了刘庆传写的社会新闻评论《权力“烫手”才正常》就是敢开第一腔的好评论。请欣赏原文摘要:

在北大今年首次试行的“校长推荐”中, 全国有39名中学校长有幸获得了众人艳羡的“推荐权”。但是, 当推荐结束后, 校长们纷纷感叹, 推荐权看起来很美, 实际上很“烫手”,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舆论漩涡, “压力非常大”。

其实, 权力, 本来就应该“烫手”。“烫手”, 应该是权力的正常“体温”。

权者, 秤砣也。这就是说, 权很“重”, 四两足以压千斤。而这很重的权力, 不是领导干部的私产, 是人民赋予的公权, 自然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 一举一动都能牵动公众敏感的神经, 稍有不慎, 就可能“引火烧身”。因此, 权力之所以“烫手”, 缘于“聚光灯效应”带来的高强度监督, 缘于权力一旦行之不慎, 就有可能被质询、被问责, 乃至被制裁。作为高校招生改革的一项新鲜举措, “校长推荐”有着极高“眼球效应”, 任何“闪失”、“猫腻”都可能引来舆论如潮的批评, 甚至因此身败名裂。可以说, 推荐权之所以“烫”, “烫”就“烫”在它受瞩目、受制约、受监督。而这种制约力勃兴的背后, 则是公民社会的成长、网络问政的兴起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大力发展。

权力是“烫手”的, 但少数手握重权的干部却感知不到, 或者把权力当“儿戏”, 随意把弄, 胡乱决策;或者把权力当“筹码”, 中饱私囊;或者把权力当成“私物”, 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根本原因在于监督和制约的阳光还不够强、公民社会的成长还不到位、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还不健全。要让权力“烫手”, 关键要给权力上好“笼套”, 把“聚光灯效应”带来的高强度监督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 通过人大、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效途径, 保证所有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 为民造福……

……如果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感到权力“烫手”时, 正说明, 干部的“权力观”越来越科学, 我们的改革越来越成功,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

此篇社会新闻抓准“校长推荐”这一新生事物, 在它出台后热议如潮, 并抓住校长觉得推荐权“烫手”这一耐人寻味的新问题, 开了第一腔, 是够敏感的。新华日报编辑们据此撰写评论, 几经提炼、修改, 并在报纸头版重要位置加框刊出作者刘庆传写下的一曲赞歌《权力“烫手”才正常》。成了第一个对“校长推荐”这一新生事物明确表态的社会新闻文章。评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围绕社会热点新闻话题, 敏锐地发现“校长觉得推荐权烫手”的新闻价值, 独辟蹊径, 深入开掘, 提出了“权力‘烫手’才正常”这个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抓住了这个具有高度关注度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话题, 敢开第一腔, 开到了点子上。而编辑组织的评论视角新, 立意高, 开掘深。这一评论由“校长推荐权烫手”入手, 明确论述随着公民社会的成长、“网络问政”的勃兴以及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权力将越来越烫手, 领导干部认识不到这点, 就可能被权力烫伤, 有现实意义。逻辑清晰, 说理透彻。“‘校长推荐’缘何烫手”、“监督缺失让部分干部错误认为权力不烫最终却被烫伤”、“随着社会进步权力将越来越烫, 正确用权才是明智之举”, 层层递进, 层层深入, 赋予新意, 有新的高度, 做到你无我有, 你有我好, 你好我精, 力求高一筹, 才使评论的新道理讲到要害处。这一社会新闻评论发表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 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当然, “敢开第一腔”, 不是随心所欲, 更不是去盲动冒险, 胡吹乱说一通。而应是准确、超前、主动地为新生事物鸣锣开道。

2.社会新闻编辑要善于从新视角对老问题老现象提炼出新道理

社会新闻编辑应对社会上的一些认识误区、一些并非新鲜的话题提出创新性的新见解和新道理。比如以下例子,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务实的立场出发, 纠正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的认识误区, 帮助其解除“就低就业”的心理障碍, 作者尚德琪反其道而行之, 唱了反调, 写了评论《养活自己是就业第一义》 (刊于甘肃日报2009年10月30日第三版“兰山论语”栏目) , 请看原文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 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了。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应届毕业生谢绍东很了解这一点, 所以, 他把找工作的过程叫做“进攻”。

谢绍东是学教育专业的, 但他的“进攻”是全方位的。上大学期间, 他在校外英语辅导班做过兼职教师, 在一家杂志社当过临时编辑,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当过志愿者……因为一次次的主动出击, 快毕业时, 很多同伴还在到处送求职书, 他就已经与北京一家公司签约, 实现了自己“进500强, 进北京”的愿望。虽然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但他找工作的态度却非常现实:“如果找不到一份理想的职业, 就先找一份挣钱的工作。”他的意思是:无论你要做什么, 首先要做的, 就是自己养活自己。或许正因为这种“现实”的就业态度, 才使他比较顺利地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不可否认, 上大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但是, 当就业越来越难的时候,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就应该自觉修正找工作的心态。现在,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 思想深处仍然钟情于“一步到位”……结果是, 越卖力地“推销”自己, 越觉得自己是“滞销商品”。

“后果”似乎很严重, 但“前提”其实很简单。那就是, 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就业的含义, 也没有真正理解工作的含义。

就业, 首先是生存需要。所谓生存需要, 首先是养活自己。可以说, 养活自己, 才是就业的第一义。有了这样的认识, 才可能有“退而求其次”的就业观念。省城不行, 转而向县城;白领不行, 转而向灰领;大单位不行, 转而向小单位;高工资不行, 转而向低工资。只要愿意一次次地自己给自己降低门槛, 也就不难找到一只“饭碗”——铁饭碗不行, 转而向一次性饭盒。

作出这个判断的背景是:一些人没事做, 一些事没人做;一些人到处找事做, 一些人到处找人做事。

工作的过程, 是显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过程, 也是显示自己增值潜力和增值空间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除非无可奈何, 任何一个岗位, 都不太愿意使用未经“检验”的人才;任何一家企业, 也不太愿意给未经“检验”的人才出高价。从低处就业, 就是让自己尽快进入检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你的能量、你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才能被市场发现, 甚至才能被自己发现。到了那个时候, 事情就会从另外的方向上向前发展:以前是你向别人“低价营销”, 以后就可能是别人对你“高价采购”;以前是你到别人那里找工作, 以后就可能是别人到你那里找工作。……

只有先养活了自己, 而后才能谈得上回报别人;只有先解决了自我生存问题, 而后才能谈得上自我发展问题。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已不是新鲜话题, 但此篇社会新闻针对社会上“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业时, 思想深处仍然钟情于‘一步到位’”的认识误区从新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从大学生个人就业案例入手, 分析用人方和求职方之间的博弈心理, 解剖社会期盼和个人志向之间的微妙关系, 为“就低就业”观点的提出和维护建立思想根基, 写出新闻评论的新道理。评论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务实的立场出发, 以恳切的态度, 避开“降低就业门槛”、“广开就业门路”等老话题, 从大学生就业心态、求职思路入手, 强调就业最基本的意义和最基础的价值, 纠正部分大学生的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的认识误区, 帮助其解除“就低就业”的心理障碍。评论用陌生的眼光去研究熟悉的事物, 对认识误区提出疑问, 再联系现实生活, 去思索、推究, 吸收也好, 摒弃也好, 改造也好, 只要以分析作基础, 就会说出“新意”来。评论思路明晰, 思维辩证,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 语言流畅, 文字干净,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评论刊发后, 受到了当地大学生就业管理和指导部门的认可, 也引起了部分大学生家长的共鸣。他们认为, 提醒大学毕业生树立“就低就业”的理念和要求用人单位“降低就业门槛”同样重要。

3.社会新闻编辑要善于抓反映时代新精神的社会热点

社会新闻编辑要抓住社会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热点, 新闻评论要讲出反映时代精神的道理。《大众日报》2009年4月13日四版发表了孙秀岭写的社会新闻评论《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正是这样的好评论, 请读原文:

最近, 有个“弯道超越”词汇很时新, 诸如“正是弯道超越时”、“超越常在弯道处”等等, 常见诸媒体。

“弯道超越” , 原本是赛车上的一个术语, 指参赛车手在拐弯处比直线跑道上更易超越对手。有人认为, 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处在了“弯道”上, 此时正是跨越发展、超越对手的良机。应当说, 经济发展上的每一次危机, 都是产业重新布局、企业重新洗牌, 新机遇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 以“弯道超越”比喻危中之机, 有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功效。但算算如下几笔账我们能够看到, 这种说法也只能算是一种比喻。

成本消耗账。一般情况下, 有经验的驾驶员不会弯道超越, 他们知道弯道超越更加耗油, 更易磨损发动机和轮胎, 损耗车辆寿命。赛车选手敢于弯道超越, 很大程度因为这本是“ 烧钱运动”, 可以不计后果地“透支”。不过, 经济发展是一项长远事业, 毕竟不是短暂的赛车。在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市场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背景下, 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 在正常发展都遇到巨大挑战时, 超常规发展就得付出更大成本、更多代价。那些以超越的名义乱砸钱、乱铺摊子的作为, 那种为一时超越让资源能源难以承受的急功近利做法, 是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歪道超越”。

安全风险账。赛车比赛中, 人们不仅能看到精彩的弯道超越, 也常目睹弯道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换言之, 超越常在弯道处, 事故也常在弯道处。“弯道处要敢于踩油门”, 被一些人喻为超越发展之宝典。其实, 赛车手进入弯道的第一个动作是踩刹车而非踩油门。好的赛车手, 在进入弯道前必须正确判断形势, 若遇到了弯道就急着去超车, 不翻车才怪。经济发展的弯道, 比赛车场上的弯道更为复杂, 充满着变数。弯道之处, 最需要实事求是, 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讲方法、重技巧, 量力而行, 否则一旦用力过猛, 很有可能事与愿违, “半路抛锚甚至翻车”。

实力功力账。在弯道能否实现超越, 赛车状况和选手技术功力是比拼的核心。一般来说, 赛车上的“ 弯道超越”, 以“直道上黏住对手”为前提;若直道上已被对手落下较远, 超越纯属妄谈。危机之中, “赶超机遇”的确存在, 但能拿到“好牌”的, 往往是具有技术领先等优势的企业和地方, 而那些落后生产力, 受到危机的冲击更为严重。“你开的是拖拉机, 别人开的是小汽车, 你最该做的是转型换代、积蓄能量”——有经济学家为热火朝天的“弯道超越”泼“冷水”、提建议, 不无道理。

细细想来, 不是所有的弯道都是超越的好时机, 也不是所有的“车手”都可以做到安全超越。金融危机制造的“经济弯道” , 有机遇也有险情, 能“成”也能“败”, 绝不是按照主观意愿想超越就能超越的, 要实现“弯道超越”, 需要拿出大智慧、大勇气, 保持冷静头脑, 尊重科学、遵循规律, 把一些该算清楚的账算明白、算到位。

这篇社会新闻评论有一个好主题。好主题来自作者的敏锐思维和深度开掘。“弯道超越”, 是一些地方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一种比喻说法, 十分流行。评论既看到“超越”的积极功效, 也看到了其负面政策效应, 认为“弯道”之中有机遇也有险情, 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 提醒决策者把应对危机的过程转化为强筋健骨的过程, 以更大精力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评论体现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对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把握后危机时期发展主动权, 具有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作者用一个强烈警告式的标题《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 给评论讲的新道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 作者在一些企业和主管部门调研中看到, 不少地方在金融危机中不惜一切代价大上项目, 试图以简单的投资增长去“超越”, 这其中充满着风险。作者借由“弯道超越”的说法为切入点, 以小见大, 形象对比, 通过算成本消耗账、安全风险账、实力功力账的方法, 充分论证了增长不等于超越, 只有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前行, 才能在金融危机制造的“经济弯道”中有所作为。全篇评论的话题、材料都来自实际生活, 人们觉得亲切动听, 说出了读者的心里话。作品见报后, 被国内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这样的评论, 好比一条刚出水的鲜鱼, 活蹦乱跳惹人爱。正如清代叶燮所说:“人未尝言之, 而自我始言之, 故言者与闻言者诚可悦而永也。”①所以, 评论一定要尽量“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②, 动一动脑筋, 花一点力气, 讲出反映时代精神的道理, 使评论新鲜些, 生动些。

二、社会新闻编辑的新闻意识在版面设计方面的体现

新闻编辑除了在新闻报道的内容方面需要强烈的新闻意识外, 在版面的调整上也要有新闻意识。以使自己所编辑的稿件让人耳目一新, 产生阅读的兴趣, 起到它应起的社会效益。

首先, 社会新闻编辑应审时度势, 对版面结构的调整要有动态意识, 及时在第一时间把记者抢到的最新的有价值的社会热点报道在版面上浓墨重彩地推出, 引起读者的视觉冲击, 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以引起并满足社会公众对社会热点和社会事件的极度兴趣和关注, 形成具有极大冲击力的新闻舆论导向, 让读者全面准确的了解事件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状况。

在版面设计中要有创造性, 使版面设计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简洁易读, 便于读者阅读。这就要求在版面设计中应做到两点:一是要突出宣传中心。在零售市场上, 报纸是对折放在柜台上的, 读者能直接看到的只能是报纸的上半部分, 因此, 在版面设计时, 应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或者标题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并通过加大头条社会新闻所占面积、加大头条新闻的排栏宽度、拉长头条标题、加大头条字号以及使头条标题反白等方式, 使中心稿件成为视觉中心, 加强头条新闻稿件的受注意度。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把版面设计得过于复杂和花哨, 以免削弱了中心稿件的视觉冲击。二是巧妙运用图片, 数字化时代是个图片爆炸的时代, 图片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地位越来越突出, 图片所占用的版面也越来越大, 它的好处在于视觉冲击力强, 可有效吸引读者视线, 而且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读者了解到最直观的最丰富的信息。但是图片排版应与文字新闻在风格上协调一致, 既不能先宾夺主, 也不能过于淡化。

总之, 新闻意识对于社会新闻编辑来时是非常重要的。强烈的新闻意识是社会新闻版面发挥其舆论导向吸引读者注意的必备法宝。每一个社会新闻编辑都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加强同行交流和学习, 多看多编, 培养自己的新闻意识。

摘要:新闻意识是优秀社会新闻编辑的必备基本素质。社会新闻编辑的新闻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新闻内容方面的新闻意识和版面设计方面的新闻意识。

关键词:社会新闻,编辑,新闻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心梅.浅谈社会新闻编辑的新闻意识[J].琼州大学学报, 2006, (4) :83-84.

[2]朱文军.社会新闻编辑要有强烈的新闻意识[J].传媒研究, 2001, (7) :40.

新闻的语言表达经验问题 篇11

从精神科学中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化、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出发,我们发现任何一条新闻与艺术作品一样,都暗藏着这四个基本要素。

在中国,每年的八九月份都会有一批内容相同的新闻见诸报端,如贫困家庭的孩子没钱上大学,许多报道极具煽情性。例如,有一对兄弟,同时考上了大学,一个在清华,一个在北大。然而他们的家庭非常贫穷,父亲做临时工,母亲重病在身,已花去家庭大部分积蓄,兄弟俩在读高中时一星期只有五元钱的生活费。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父亲含泪说,我拼了老命去借钱,也只能供你们中的一个去学校报名。哥哥为了让弟弟去上学,决定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被弟弟发现后弟弟哭着说,要死一起死。兄弟俩在山上上吊时被邻居发现,双双被救……新闻一见报,便产生了巨大的精神认同。慰问的,捐款的,要认他们为干儿子的……各职能部门开始行动,趋之若鹜。

先用情感判断方式来分析一下这条新闻,首先它具有共通感,“我要读书”和同情弱者是社会的道德共性。人们获悉这个信息后,立刻会和自己的感觉经验相沟通,马上在精神和物质上作出反应。原因就是与新闻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通感,继而影响其判断力。这条新闻对读者来说并不具普遍意义,这又恰恰符合了人文主义传统的第四个基本要素“趣味”。在趣味认识方式中,关键的并不足普遍准则,而是具体的情况。最终这条新闻潜移默化地达到了“教化”的目的,读者也正是通过慰问捐款同情等形式,升华了自己。

如果将这条新闻放在自然科学分析的显微镜上,它不仅不会产生“凄美”,让人感动,恐怕在追问中还会让人们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让我们来还原以上新闻可能的本来面目:那对兄弟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是典型的超生家庭,是越生越穷的典型。母亲因不喜欢父亲而与人偷情,被父亲酗酒后殴打致病,父亲是村里的二流子,多次被工厂开除,只能做做临时工,兄弟俩也没自杀,而只是跟别人说想自杀。再由此延伸到社会制度、考试制度、未来的大学、村官腐败……新闻与读者产生的共通感此时可能就是另一种类型,其结果也完全可能相反。

新闻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活动,是一种自我理解。新闻将人的心灵作为突破口,它并没要求1+1=2,也没有具体的数字化指向,但它所产生的后果是事先无法估量的。

20世纪80年代的东欧剧变苏共垮台就是从新闻开始的。曾经有人不解地问前苏联领导人:苏共在国内是绝对的第一大党,也管军队。为何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被瓦解?回答:我们忽视了新闻对人民的精神作用。正是苏共机关报《真理报》不断地对社会制度的批判与揭露,使得苏联人民对信仰产生怀疑。当以叶利钦为首的在野党开始反击苏共时,媒体又推波助澜,导致坚持了近百年的社会主义大厦瞬间倾倒。

人足需要与时俱进的,这个“时”是什么?对个体来说不仅仅是时代,更足一种适应时代的本领。阿尔温·托夫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指出:“新的信息影响,不断地迫使我们尽快地修正脑子里储存的形象。以过去现实为基础的旧形象必须替换掉。否则,我们就会脱离现实,就会在竞争中越来越软弱无力,就会感到无法应付生存。”而现在,几乎所有跟我们生活有关的信息均足从新闻渠道发出,离开新闻的日子变的十分可怕。我们在得到经验之前相遇的是语言。

我们可以把新闻拆开,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然后就发现其现实性、历史性和局限性均来源于各种语言。例如:文学语言、版面语言、镜头语言、网络语言……由语言对新闻进行提炼、加工、剥离。不同的语言形成不同的新闻风格,而风格的形成是新闻能否清晰准确被公众所理解所接受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媒体都把政治定位与市场定位看成是成败关键的缘故。所谓的定位,就是语言的限定,即跟什么人说什么话。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始终用“六栏横排”的版面语言面对读者。它在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电传,但它却不肯使用彩色照片和图案;它只在发生“珍珠港事件”“沙漠风暴”战争和“9·11恐怖袭击案件”时,使用过破栏的标题,而一百多年来再也没打破过它的版面语言风格。他们的领导人说:一成不变的目的是保持来之不易的语言符号。道琼斯公司全球副总裁、《华尔街日报》副出版人理查德·托佛2003年在北京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风格未变,足为了让读者一眼就认出我们,同时对我们产生持久的信心”。

解释学以理解、解释为核心,它的形成依赖于语言。语言的产生进而文字的产生,目的就是一个:促成以思想为形式的传统形成。新闻就是一门解释的学问,日益发达的新闻目的足抢占形成传统的至高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的先验性对建立保存完善新闻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传播新闻的媒介往往依附于某个团体或人种,因此新闻不可能凌驾于某个团体或人种之上,也不会成为普遍的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而新闻语言的多样性,正好弥补了新闻本身的不足,它已经具体地反映在媒介的类型和新闻种类之中。新闻语言是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作品中体现自己的写作构思和技术手法的总和,它可以形象地揭示新闻内容,表达作品思想的准确性和深度。

任何一种语言,背后都隐藏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与民族情感,就新闻来说,不同种族、不同类型的人在对待同一条新闻时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人们希望通过媒介中的只言片语达到自己的目的。举第一次海湾战争为例,有人从媒体对“爱国者导弹”的赞颂中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以该导弹为模型的台灯,大受市场欢迎;而有人从媒体中得知在穆斯林葬礼中白夏布足主角,江西的一个夏布生产商立刻生产了大批的裹尸布送往科威特。更多的人从战争中看到了民族矛盾,看到了利益冲突,有的人甚至拿起武器加入到这个矛盾之中。

人类对语言的创造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总是将本民族语言与外来语言迅速结合,而且诉求简单,先在圈内流传,再通过新闻传播开来,成为社会的主流语言。进入21世纪后,人们面临的语言空前丰富,大量的非常用语经过新闻传播变成了公众的常用语。2002年《现代汉语词典》以“新词新义”的方式增收了1200条词语。如“炒股”、“邓小平理论”、“点击”、“贺岁”等。到2004年,我们使用的词语中英文字母替代汉语的越来越多,如:F1、F4、CEO、MM、TMD等。这些语言的变化流行,无一不足通过新闻传播的方式完成的,原本前卫的语言平民化了。

正是新闻语言的平民化,使得新闻更加接近大众。在新闻从集体走向个体(单位订报到个人订报)的过程中,大众通过对新闻的解读积累自身的经验,这恰恰是新闻目的性的极至:将个性转变成共性,将特殊性转变成普遍性。新闻由此开始有了划时代的发展。

新闻语言的诞生无不和经验有关。新闻从业人员如果没听过没看过没有经验,就无法形成文字形成画面,也就谈不上传播。尽管关于汽车的语言已经非常丰富,但我们依然不可想象让一个没见过汽车的人去写汽车的新闻会是什么样?对同一个事件,由不同的新闻记者来描述,不同的新闻编辑来组合,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即使结果相同,其语言表达方式。也不会相同。有的人可以用简单语言来澄清已发生的所谓的客观事实,而有的人则会用另一种语言来颠覆这个事实。

社会问题新闻 篇12

1.1 新闻侵权的概念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介发表的作品或播出的内容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产生的违法行为, 即新闻侵权报道。

1.2 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报道中新闻侵权的必要性

德宏州的报纸出现新闻侵权在全国是较早的一家, 曾有过沉痛的教训, 事情发生在1987年。

1987年9月3日, 德宏州某报刊登了盈江县一位通讯员的来稿, 标题是:《旧袋装冰水———节资;冰水损健康——缺德》。文中说:“最近, 盈江县商业局服务公司冰棒室回收冰水袋, 重新装上冰水卖, 谓之曰:‘节约投资’。对于这种做法, 卫生部门不但不检查、禁止, 反而说是‘节资’的好办法……”就是这么一篇不起眼的短文, 给报社闯下了大祸, 盈江县人民法院受理了这一案件。经调查核实, 盈江县确实有收购丢弃的塑料袋再次装饮料出售的单位, 但并不是该服务公司冰棒室所为。报社不加以核实就刊登了这条消息, 不仅侵害了该冰棒室的名誉权, 同时给该冰棒室造成了经济损失。法院最后判决报社赔偿该冰棒室1700多元。之后, 虽然德宏的新闻媒体没有再“吃新闻官司”, 但新闻媒体侵权现象依然存在。

德宏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隐藏着的新闻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2.1 侵害了名誉权。

在新闻报道中, 经常涉及具体的事物和人物, 一方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记者对这些事物和人物的报道可能并不完全准确, 存在不同程度的失实, 从而会给被报道者的名誉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 也存在记者故意歪曲事实, 诽谤和侮辱被采访者的可能。再一方面, 还存在由于报道中个别用语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侵权。

1.2.2 是侵害了隐私权。

我们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最容易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1) 私闯民宅。这主要表现为记者在未经被采访者同意的情况下进入非公共场所, 私闯民宅是侵犯被采访者隐私权最典型的行为。这种行为除了构成民事侵权外, 如果情节严重, 还构成犯罪。因此, 记者在进入被采访者的生活环境时, 应取得被采访者的同意。 (2) 窃听或偷拍他人的谈话或行为。当被采访者拒绝采访时, 或者为了得到公开采访时难以得到的信息时, 有的就选择了窃听或偷拍他人谈话 (行为) 的方式, 包括在房间里安装窃听器、摄像头等。如果把属于当事人的隐私公开了, 尽管没有失实, 但也还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2 德宏新闻媒体报道中出现新闻侵权的原因

德宏新闻媒体在新闻宣传报道中为什么存在新闻侵权现象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德宏州经济不发达, 信息不灵通

德宏州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民族自治洲, 不同的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不相适应, 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一些居住在边远山区的老百姓, 长期信息闭塞, 信息不灵通, 思想观念落后, 必然给新闻侵权创造了条件。

2.2 新闻从业者法律意识淡薄

德宏新闻媒体、记者法律意识淡薄, 存在新闻侵权问题不仅是因为法律自身的欠缺, 笔者认为, 更主要应归结于新闻媒体及记者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 新闻媒体为追求实效性, 在报道中常常因为抢新闻, 盲目追求“快”, 容易造成新闻侵权。另一方面, 在新闻报道时, 法律依据使用不当, 妄加评论以致造成新闻侵权。同时, 记者的法制观念淡薄, 对一些敏感的法律用语概念模糊, 易造成侵权。

3 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侵权的措施

随着德宏州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 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人格尊严在不断增强, 防止新闻侵权已成为德宏新闻媒体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避免新闻侵权, 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1 要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德宏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州内居住着傣、景颇、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活动中首先要注意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 大力营造民族团结、和睦的舆论氛围。

3.2 要学会公正评论

要摆正位置, 谦虚谨慎。新闻媒体是舆论机关, 不是权力机关。新闻媒体时提供传播信息的工具, 本身不能发号施令。新闻工作者不能以“无冕之王”自居, 也不能越俎代庖充当“执法人”、“救世主”。写批评报道要客观公正, 不偏离法律轨道。写批评报道一定都要严格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切不可粗心大意, 把道听途说写进文章中, 褒贬不当, 用词不准, 也会引起诉讼纠纷。

3.3 要正确行使特权

要深入调查, 事实就是, 正确行使特权。新闻的力量在于真实。事实准确是避免新闻诉讼的关键。新闻工作者采写稿件一定要深入调查, 养成不到现场不写, 不核准事实不发稿的作风。不歪曲事实;对于所采写事实, 还要用法律这根准绳来衡量, 与法相悖者统统舍除。

4 结束语

总之, 新闻媒体和记者要从树立法制观念的高度来领会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意义, 防止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侵权, 更好地担负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社会责任。

摘要:新闻侵权现象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现在新闻侵权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本文就德宏当地新闻媒体行业结合新闻法体系对新闻侵权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并针对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侵权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侵权,措施

参考文献

[1]魏永征.新闻法新论[M].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

[2]刘斌, 李矗.法制新闻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1日出版.

[3]李矗.法制新闻报道说[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4]云南广播电视局内部刊物.云岭声屏[J].2007 (2) .

[5]广东电视台内部刊物.南方电视学刊[J].2006 (2) .

上一篇:乒乓球选项课下一篇:效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