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问题学生教育新闻

2024-07-23

班级问题学生教育新闻(通用12篇)

班级问题学生教育新闻 篇1

矿大学子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关爱残疾儿童

2011年12月18日,孙越崎学院越崎10-3班以及外文学院英语10-3班共同组成的爱心班级以“大手牵小手——爱的传递”为主题的残疾儿童关爱活动于日前走进了九里区的徐州特殊教育中心。

徐州特殊教育中心周主任带领我们参观了聋部、盲部以及康复部。康复部的小孩们激情洋溢,用动听的儿歌欢迎我们的到来。在教室里,我们与聋部盲部的孩子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教室里,我们演唱了几首精心准备的歌曲,并进行一些互动游戏。同时,孩子们也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才艺。我们手口并用的和聋哑的孩子交流着思想和感受。他们多才多艺使我们不禁对生活在无声、无光世界的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表达了由衷的敬佩。操场上,三人一条心,坦克履带跑等有趣的比赛,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笑声。离别时,我们赠送了一些小礼物给他们,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表达了谢意。我们在依依不舍的道别中离开了特殊教育中心。

此次活动让我们对残疾儿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要用爱心装点他们无声无光的世界,让他们的世界同样的精彩。与此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爱心事业,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班级问题学生教育新闻 篇2

一、教师应该平等地尊重学生

尽管孩子还很小,但是作为教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平等地对待他们,让老师成为他们的大朋友,一视同仁,如父母般地对待他们。而对于真正需要特别关照的学生,对其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更深层次地剖析,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孩子的心灵创伤。对教师而言,一句言语上的讽刺而尖酸刻薄的话语可能不算什么,却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难以弥补的创伤;而相反,一句赞赏的话语或一个认同的眼神、动作会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惧,并感觉在身边还是有人会关心自己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多一点宽容和帮助,让孩子走出阴影,恢复自信,变得阳光积极,并对人生充满希望。因此,教师想要获得学生的认同,前提是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他们。

二、积极关注学生的动态,多多鼓励

很多“问题学生”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得不到父母或他人的关注,从而在幼小的心灵埋下阴影的种子。因此,他们所做的事情无非是想要急切地获得外界的关注。为此,他们不惜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秩序。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动态,在平时多多鼓励他们,让学生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体会自己的价值所在。比如,在班级大扫除中,夸奖学生劳动积极;某一次上课回答问题,答对了,也可以进行口头表扬。通过这些举动,为学生创设机会来展示自己,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获得自尊、自信,从而变得积极向上。而这也是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

三、与孩子父母多多进行交流

小学的孩子在校时与教师接触的时间毕竟有限,若只通过与孩子的交流而获得信息是很少的。因此,积极展开与家长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定时召开家长会可以使家长和教师双方了解孩子在学校或在家的情况,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孩子从内心会感受到父母和教师的关心,从而不断的进步。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与学生父母的交流,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

四、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很多事物的领悟能力还达不到一定的标准,正因如此,孩子才容易走上歧途并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这一因素在教育中也是如此。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可能他们一时半会还不能像初高中生那样透彻地理解。因此,老师的教育工作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抱有“立竿见影”的心态。想要学生认同你、跟随你,就必须对其进行长时间的熏陶和教育。而这一教育方式因人而异。对思想、品行较优秀的孩子而言,一两次教育可能就会让他们的言行得到改变;而对于“问题学生”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教育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改变自己。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对他们充满信心,并相信等待会得到好的结果。学生感觉教师对他们还有所期待,从而变得努力、勤奋。而这些变化也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效果。

五、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虽然有些孩子被贴上了“问题学生”的标签,但他们的本质还是好的,而且他们可能在其他某一方面有杰出的表现。例如,动手能力强、领导能力强、运动神经好、善于与他人交流等。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的成绩或课堂表现较差,就全盘否定他们。当我们近距离观察他们时,可能会发现更多不为人知的“闪光点”。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关怀。从心里打消对他们的歧视的念头。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坚持原则的。例如,学生犯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错时,我们还是应该给予严厉的批评,不能因为他们是“问题少年”就大事化小。这不仅不会拯救他们,恰恰还会害了他们,令其越陷越深。

综上所述,在教育“问题学生”时,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和耐心,多给予他们一点时间去消化和改变,而不能采用“一棒子打死”的措施。现在,趁着学生年龄还小,抓紧时间改正他们的不良习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摘要:在如今,“问题学生”似乎已经成为教育中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成了学校和家庭无法接受的对象。若是采用粗暴、冷淡的办法对待,则会适得其反。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对其进行“心理治疗”,转变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走上正轨。

关键词:问题学生,思想转化措施,教育观

参考文献

班级中问题学生的分类及教育对策 篇3

一、思想偏激型问题生的转化

主要表现:思想偏激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能力比较差,明辨是非能力比较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处理问题易冲动,很容易犯错误,犯错后,他们的内心非常矛盾,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原谅、理解、信任和尊重。

教育策略:思想是成长的旗帜。第一、班主任要充分了解这类学生的个性特点,仔细剖析所犯错误的根源所在;第二、班主任要放下架子,进行朋友般的倾听,倾听学生的心声,进行父母般的抚慰,搭建良好的感情基础;第三、班主任要有耐心,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建立师生长期交流的广阔平台。

教育案例:初一八班有一个叫毕然的同学,平时从不与同学主动交流,不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班主任老师从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这个学生的父母三年前离异,生性活泼、成绩优秀、富有责任感的他慢慢变得自我封闭,不接触任何人,不相信任何人。班主任老师主动找毕然进行了两次长谈,谈亲情,谈友情,谈师生情,谈责任心,并让他担任了班级心理辅导员、学校心灵广播站广播员。班主任老师通过做毕然同学的思想工作,毕然同学渐渐地走出了自我封闭的阴影,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二、放任自流型问题生的转化

主要表现:放任自流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自卑倾向严重,缺乏自信心。

教育策略: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第一、班主任要学会用亲切的眼神关注他们,用会心的微笑召唤他们,用真诚的爱心感动他们;第二、班主任要学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助其立信;第三、班主任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我能行,我很优秀”的意识。

教育案例:杜文凯从小跟随外公外婆生活,外公外婆对他娇生惯养,生活上、学习上从不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骄横拔扈的习性,学习成绩差,经常打架斗殴,和老师同学对立情绪严重。但在一次体育课上,一个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脚,杜文凯第一个主动帮忙护送受伤同学到学校医务室治疗。班主任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即时在班会上对杜文凯的行为进行了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学习杜文凯这种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从此,杜文凯在班主任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关注下,自信心不断加强,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被评为学期“班级进步”学生。

三、性格孤僻型问题生的转化

主要表现:性格孤僻的学生常常孤芳自赏,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独立生活能力较低,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较为严重,与同学的关系较为紧张。

教育策略:关心是成才的雨露。第一、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工作,针对家长性情急躁,简单粗暴的现象,进行说服教育,使他们能积极地与老师配合,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做好孩子的转化工作;第二、班主任要做好带课教师的工作,让教师多用表扬、鼓励的语气,并采用“奖票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他们,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班主任要做好同学的工作,鼓动其他同学多与这类学生接近,有意识地提高他们在同学中的地位,逐步消除心理阴影,找回自尊和自信;第四、班主任要做好学生本人的工作,鼓励本人要排除种种因素,只管现在尽力而为,不管结果如何,每天对自己说:“尽心就是完美”,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过程变得异彩纷呈。

教育案例:常岩同学喜欢一个人呆在家中玩,出门要求大人陪同,上课常开小差,集体活动很少参加,与同学关系紧张。针对常岩同学的性格特点,班主任老师召开了一次特殊的班务会,会上与同学们约定:主动与常岩同学谈心,让他感受到温暖;主动找常岩同学玩耍,让

他感受到快乐。在常岩同学生日那天,全班同学给他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party。同

学们的格外关心对常岩的触动很大,慢慢地,常岩同学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四、早恋型问题生的转化

主要表现:早恋的学生显得心事重重,精神恍惚,学习成绩下降明显;讲究衣着打扮,在异性面前表现失常;逃避集体活动,不正常交往增多;自制能力差,嫉妒心强,常出现违规违纪现象。

教育策略:早恋是指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用恋爱的方式来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他们从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了爱慕异性的愿望。早恋问题是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第一、班主任老师要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谨防神经过敏;第二、班主任老师要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发现“苗头”及时处理;第三、班主任老师要加强班级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积极消除滋生早恋的土壤。

教育案例:近段时间,班主任老师发现英语科代表李青同学特别注重自己的打扮,上课经常走神,对一学习优秀的男生格外关注,同学们也似乎发现了她的“新大陆”,对她指指点点,严重地影响了她的情绪和成绩。班主任老师通过细心观察后,知道李青同学萌生了对优秀异性的爱慕之情,必须及早处理,否则会出现“暗恋”倾向。于是班主任老师主动找李青同学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话,谈了早恋对中学生的危害,谈了自己读书时的一些亲身经历,告诉她要学会和优秀学生正常交往,鼓励她要在学习上和优秀学生比个高低,在生活上要开辟属于自己那一片灿烂的天空。真诚是快乐的源泉,李青同学早恋的苗头被班主任老师真诚的交流化解了,李青同学变得越来越优秀了,越来越快乐了。

五、沉溺网络型问题生的转化

主要表现:沉溺网络的学生对学习逐步失去了兴趣,变得意志消沉,情感淡漠,和同学的交往越来越窄,有很强的自我封闭和暴力倾向。

教育策略: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游戏多元化、网络界面多彩化、网络情境虚拟化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沉溺网络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学生甚至毫无节制地整天在网上漫游冲浪、聊天或打游戏,并对网络产生了严重的身心依赖,出现了烦躁不安的情绪以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对于这些学生,第一、班主任要做好家长工作,被称为“网瘾克星”的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曾经说过:“家长是上网成瘾孩子们回头的关键。”通过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成为教育和引导自己孩子的“志愿者”,对孩子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谅解,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罚,多一份疏导,少一份堵截;第二、班主任要加强开展班级网络德育,将网络道德融入班级活动之中,有效引导学生上好网,增强"网风"、"网德"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诱惑,提高网络自律和安全防范意识,遵守网络游戏规则和上网时间,树立文明的网络道德,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成功度过网络危险期,真正实现“绿色上网”。

教育案例:一个叫李康的寄宿生,学习成绩原本很优异,由于迷上网络游戏,晚上经常偷偷翻越学校围墙到附近的网吧上网,白天上课无精打彩,学习出现明显退步。班主任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利用主题班会请网络专家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网络科普知识课,然后进行了一次家访,与李康同学及其家长达成共识,家长答应给孩子买一台电脑,允许李康星期六在家上两小时网,放松一下学习的紧张情绪,李康答应老师和家长以后再也不去网吧。疏导是回头的关键,通过老师和家长正确的疏导,李康同学做到了言出必行,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在班中取得了中考第一名的好成绩。

问题学生研究班级管理学作业 篇4

一、案例描述

一晃一年又过去了,身为班主任的我和学生的感情也更加深厚。相对于其它教师而言,我每天与学生接触的最多,许多繁琐的事情都需要我用心去分析处理,否则会给班级建设和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极坏的影响。下面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件事情,在对它处理的过程中,也是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过程。

我班有位同学名叫小李(化名),平时和同学关系不错,人缘也很好。但有一个特点就是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曾经有一次因为与同桌之间的小矛盾而大打出手,扇了女同桌一个耳光。事后我严厉批评了他,他也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作了深刻检讨,明白打人不对,打女生更不对。但是他脾气一急就忘了什么是对与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最后他答应我以后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并努力去学习。

但是不久后的一件事情让我意识到让小李自我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还需要老师的进一步诱导和教育。就再次日下午,有位男生跑到值班室,我发现他的男生额头上有一个青肿的大疙瘩,好像是被人打的。经过调查,结果不出我所料,这位男生又是被小李打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打水不排队的事情,由于这位同学插队打水,小李气不过就和他争吵,最后小李就动手打人了,并且打的还比较严重。我特别生气,在欠缺冷静考虑的情况下就打电话叫来了他的父亲,并把他几次大人的事情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父亲狠狠打了他一顿,我当时感觉很后悔,从小李的眼中我感觉到这次教育的目的并没有达到目的,这让我很是担心。

担心的是事情终于来了,此后他变本加厉地出现学习不专心、纪律不再严格遵守等各种问题,不仅影响到了自己,也影响到了其他学生。我总是不厌其烦的进行教育,严厉的、温柔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非分明、做人之道等等,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自从上次打人事件后,小李看见我就“敬而远之”,对我的教育也是抱着“充耳不闻”的态度,这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我考虑了很久,要融化一颗冰冻的心不能“以暴制暴”,只能通过宽容之心来感化他。所以在班委换届时,我有意提议小李担任我班的生活委员,全班也竟然全票通过。并且在班会课上,我选用激励的言语当着全班的面去鼓励他,相信他一定能干好这份工作。

第二天我收到了小李的纸条,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老师,我知道我爱犯错误,也经常惹你生气,但是我在努力的去改正。我总认为你会相信我、信任我,但是上一次,你不该叫我的父亲,因为我父亲有心脏病,情绪不敢有大的波动,而且当时我已经向你保证绝不会有第三次了。因此我开始恨你,恨你告诉我父亲,恨你不相信我。但是昨天选班委的时候,你提议让我担任生活委

员,让我又一次看到你还是信任并且关心我的。老师,我郑重地向你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犯错误,再不惹你生气了,我会努力学习,请你看我的吧!”读完它的纸条,我真的很是触动,当时给他写了回信,表扬了他的懂事和进步的决心。我相信,只要他肯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大进步。

通过对小李这个“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也使我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了信心,有了乐趣,也许每个学生的心就像是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棍也撬不开,唯有教师付出真诚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师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只细腻各异的钥匙,架起一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深入学生的心中去了解他们。

二、分析与反思

班级问题学生教育新闻 篇5

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早恋是枚青苹果,谁采摘了谁就只会品尝生活的酸涩,而尝不到熟果的甜蜜。”是啊,早恋似乎已成了我们的热门话题。

早恋是处于青春期的一部分中学生的一份特殊的情感经历。中学生已进入人生的青少年阶段,情感开始盟发,对爱恋有一种朦胧的感觉,但是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学习的大好阶段,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到两者间的关系,终将酿成苦果。所以老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学生中的早恋问题。

一、中学生产生早恋行为的原因:

1、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中学阶段正是十三、四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经历了“第二次诞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断乳”。中学生的性生理的萌发与逐渐成熟,引起了性心理的变化,不但产生了青春期的新奇感,甚至产生了生理冲动与体验欲望,他们开始注意异性,亲近异性,容易产生爱慕和追求的情感,出现早恋现象。

2、思想观念改变的作用。

现在得一些中学生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的侵袭,则很容易受到不良性意识的诱惑。面对着灯红酒绿的诱惑,影视的刺激,小说的渲染,成年人不检点的行为的负面影响等不利因素,这就形成了新时期中学生“生理早熟,心理不成熟”这一特点,男女生出于座位相邻,或性格接近,或爱好相同,情趣相投等缘故,还有些是外貌的吸引,彼此间的接近,容易产生“早恋”行为。

3、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

现在的很多父母,整天忙于生计奔波劳碌,很少有时间去关心他们的孩子看些什么,听些什么。也没有多少时间顾得上与他们交流思想感情,说说心里话,给予积极引导。许多父母往往是看一下成绩单,留下人民币若干,又匆匆出门去了。辨别是非能力还不是那么强的中学生,其免疫力毕竟有限,很多时候又得不到家长的有效的保护和引导。在恋爱问题上投入过大的学生,往往有一定的家庭原因——父母感情不好,家庭气氛紧张,他们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或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良,孩子得不到足够的理解与支持。有的中学生过早恋爱,实质上是寻求一种情感上的一种补偿。

4、虚荣、炫耀心理的驱使。

中学生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在本是可以理解的,但部分学生过早地或不适当地把谁先找到对象,谁的朋友漂亮等,作为炫耀资本,在校园中有部分学生存在希望有很多男生或女生追逐以表明其漂亮、潇洒的虚荣心理、炫耀心理。

二、中学生早恋的特点和类型

中学生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年龄下降、年级超前、旨意朦胧;

2、认识不到爱情与友谊的差别;

3、具有盲目性;

4、具有隐蔽性;

5、具有兴奋性和冲动性;

6、过于美化、迷恋对方;

7、情绪多变,难舍难分而又喜怒无常

……

早恋的类型主要有8种:爱慕型、好奇型、模仿型、从众型、愉悦型、补偿型、逆反型、病理型。

三、中学生早恋的危害性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学生心理与家庭、学校生活、社会风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恋是一枚包着糖衣的苦果,那么,早恋有哪些危害呢?

1、影响学习生活

在早恋过程中,中学生往往分散精力、成绩下降、学业荒废、影响学习,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如某校一位16岁的女生,刚进该校时,成绩优异,由于与同班的一位男同学产生了爱慕之情,并很快谈上了恋爱,上课‘走神’,下课思念,放学约会,结果不到一学期,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最后竟没有升入高中。

2.影响身体的健康。

恋爱者常常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老是想者对方,甚至是“为君消得人憔悴”。失恋者更是痛不欲生,常常不吃不喝,也不想睡觉,显得无精打采,而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会对身体的正常发育造成损害。有些甚至是发展到性关系,这对生理发育还不完全的中学生更是严重的摧残,如果出了什么事,就会影响到以后的正常生活了。

3.影响心理健康。

在早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使得早恋者无时无刻不在感情和道义的双重选择中苦苦挣扎。他们不敢正视现实、或逃避不想、或假装自己很幸福快乐,甚至向别人炫耀自己,这会造成双重人格的障碍。

早恋大多会无果而终,这会给双方造成恋爱失败的挫折感,会对未来真正甜蜜的爱情生活埋下不小的隐患。

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及北卡罗莱纳大学的专家联合进行的研究指出,不论这些少年人真的有特定恋爱对象,还是自我陶醉的迷恋某人,都有可能因为不懂得处理这段感情而导致日后出现忧郁症及酗酒等精神病。

4.影响思想和人生观。

早恋的人往往会将其行为规定为恋爱,而他们不知道恋爱是一种剥夺与被剥夺的关系。一旦选择了这个,就丧失了选择另一个的权力。中学生的思想和人生观都未定型,容易发生变化。女生对感情往往大与理智,一旦坠入爱河,容易受甜言蜜语的诱惑而依赖信任对方,把自己该有的纯真丢失了。而男生的心像正处于待成熟时期,很不稳定,心像的变化会产生新的、永远得不到满足的需求,这必然会产生心理难受。另外随着交往的深入,罩在对方身上的光环就会暗淡失色;有很多人当初早恋只是想玩玩而已,到时候一旦想从中逃脱,就会产生背叛般的内疚感,再度使学生焦虑不安。

5.影响班集体

恋爱者对班级体的活动不关心,并影响其他的同学。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它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维持,需要以荒废学业、丧失友谊、减少与团队各成员间的协作交往和付出个人的心理健康为代价去换取。

6、危及社会和家庭

为讨恋人欢心,又苦于无经济实力来支撑自己的霸气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便铤而走险去偷、杀、抢;争风吃醋,打架斗殴;或因失恋而疯狂地报复社会和他人……

四川某中学十五岁女孩,谈恋爱被奶奶发现,怕奶奶告状,残忍地将奶奶杀害。某学校两名男生因追求同一位女生,拔刀相向,一人死亡。前不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山地高中枪杀两名同学的学生安迪威廉姆斯称:他就是因为失恋精神压抑才杀人的。

附:对于身心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谈恋爱有七大坏处:

第一,青年人应广交朋友,友谊使你心灵丰富、是人生幸福的要素之一,朋友也是一面镜子,是人生成功的垫脚石,你现在谈恋爱了,专注于一个人了,交友圈必然缩小,等于关闭了交友之门,别人不便也不敢介入你俩的圈子。

第二,你们天天卿卿我我,不在一起时还要牵挂对方,还要揣摸对方心理,这要耗费多少时间、精力,那你还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用于发展自己?你尚未健全的头脑,充满了爱情,那么功课、学业怎会不受影响?

第三,中学生谈恋爱违犯中学生守则,你不得不有所顾忌,既怕老师批评,又怕家长知道,你焦虑、你浮躁、你心理疲惫,你还能做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吗?

第四,爱情是人类情感中高尚的神圣的情感,比生命更重要(裴多菲语),高尚的情感可以张扬,应当受到祝福,但你可以张扬吗?可以领他回家吗?家长、亲友会真诚为你祝福吗?回答如果是否定的,那么这种偷偷摸摸的早恋不是对这种神圣高尚情感的亵渎和玷污吗?

第五,人非动物,过日子不能光顾今天,还要考虑下一步,恋爱的下一步是婚姻、是培育后代,你思考过没有,你现在才十六七岁,离法定的婚龄还有五六年,这些年会有很大的变化,世界很大很精彩,难道这个世界就他(她)最适合你,心智发育尚未健全的你,能保证下一步婚姻成功吗?如果不能保证,这不成儿戏了吗?这不又是一种亵渎和玷污吗?

第六,也许你本来就不想太认真,只是玩玩,聊补人生空虚而已。那你就太不自爱了,感情轻浮、游戏人生,品位太低了!

第七,如果恋爱中把握不了自己,铸成大错,恐怕会伤害两代人,造成终身遗憾!

四、中学生早恋的正确预防和处理

早恋的危害这么大,那我们应怎么预防这种行为的发生呢?如何帮助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顺利度过危险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采取正面说理。启发诱导的方法,指出早恋的危害。教育学生学会宣泄和转移。所谓宣泄,就是把自己的苦恼告诉自己最信赖的人,一吐为快,或把火发在日记上,以此来减轻心理压力。所谓转移,就是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多关心点国家大事,多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放到集体当中去交更多的朋友,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最好采取类比的方法,“兴发于此,意归于彼”,让学生主动把早恋心理转移、升华到学习等健康活动中去。

2、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

教师要做到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注意做到不渲染、不描述、不庸俗,使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生理及性心理变化的必要知识、帮助孩子们揭开那一层神秘的面纱,消除“神秘感”,并认识“早恋”的危害。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让他们明白不能单纯地唯感情论,还要有‘房子和面包’才行,懂得爱情不仅仅是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对于坠入爱河较深的学生,要恩威并用,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用支持疗法给予适当的理解,同时要以校规校纪、道德、法律不允许,经济不能自立相警告,特别指出这样下去往往会失身或失足,造成终身遗憾。

4、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有好感、想交往和早恋之间的区别,引导青春期孩子的正常交往。告诉他们与异性同学的交往态度要明朗,言谈举止要大方,防止过密的接触。

5、要引导中学生升华自己的情感。既然中学生恋爱发生的动机基本上出自于情感交流的需要,那么这种需要满足的途径有许多,“谈恋爱”不是唯一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也不是最佳的选择。中学阶段有其特定的任务——学习文化,加强社交修养,多学本领,使自己走上一条宽阔的人生之路。若沉浸于恋爱之中,并因之荒废学业,实属不智。毕竟“情可载舟,亦可覆舟”。许多中学生仅仅看到异性使自己心动的一面,往往看不到这其中也埋藏着“美丽的陷阱”;因此,引导他们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自己的情感,也非常重要。

6、努力建设一个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校风和班集体。预防、防治,正如人的健康一样,要想加强抵抗力,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其次还需“接种”,提高免疫力。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机体莫过于有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友爱的优良校风和班集体。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面,他们会感受到充实,感到有意义,处处感到温暖。要努力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局面,提倡男女同学间发展一种兄弟姐妹般的纯真友谊,学生们在生活上互帮互助,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和个性的形成。

7、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相互配合,要劝告家长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采取打骂等过激行为。谈话之后,要注意观察,给学生思考判断、决策分手与否的时间,准备下次该怎么谈,不要急于求成去解决问题。教师和家长应使学生理解:他们之所以要对早恋学生进行教育,绝非由于视早恋为罪恶,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让学生体会教师和家长是理解、关心和爱护他们的,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幸福着想的,从而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

班级新闻作文 篇6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先生小姐们,来一份七(2)班班级新闻报吧,这可是七(2)班编辑部特别出版的,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小姐,您要不要来一份?这里面的精彩内容可多了,不信您看:

班级头条:

文体委员李某胆大包天,竟联合班里其他犯罪分子造成班级混乱。

某年某月某日,李某等其他犯罪分子经过密谋后,将一只臭虫放进教室。只见这只臭虫展翅一飞,飞到了王某某(女)的身上,惹得她尖叫连连(那声音,百米外都听得见),连动都不敢动,就差哭出来了(至于吗,那也就手指头大小)!可那惹祸的臭虫还不甘心,又钻到了黄某某衣服里。黄某某那是上蹿下跳啊,就想把那只臭虫抖出来。犯罪分子们毫无悔改之意,居然还在旁边大笑。受害者们可受不了这气,把此事报告了警察局长(老班),局长大怒,即命班级女特警(当然是我们这些霸王花啦)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女特警们历尽千辛万苦,终将歹徒抓获。这伙歹徒的最终下场是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七年(打扫教室一周),真是大快人心啊!

娱乐新闻:

娱乐明星庞小姐代表学校参加了大型演讲比赛,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杀到了市决赛。决赛上可谓是高手如云啊,都是百里挑一的人物。可我们的庞小姐并没有被吓倒,而是用她那抑扬顿挫的演讲和出众的气质赢得了众评委的青眛,获得了一等奖并得到了丰厚的奖金。为我们学校也为我们班赢得了莫大的荣誉。(鼓掌啊!!)

最新动态:

班里突然流行起了“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一下课,不论男女同学,总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游戏的玩法其实挺简单的,随便找一根棒子或一只笔,放在桌上转动,尖的那头指中谁谁就“中奖”了。“中奖”的人可以选择真心话或大冒险,选中真心话的人要回答一个问题,而选大冒险的人被指定做一件事。当然,有些不爱学习的捣蛋分子也会趁机捣乱。于是在霸王花张小姐(也就是我啦)的桌前,出现了这样一幕:

班级问题学生教育新闻 篇7

自2008年高校迎来了第一批“90后”新生,这就意味着高校已成为“90后”学生的主场。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90后大学生带有这个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为了更好的了解“90后”大学生,更科学有效的进行大学生管理,笔者总结梳理了自2008年至2012年班主任工作经验以及学生的访谈资料,对“90后”大学生班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如下:

1“90后”大学生班级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学习风气不足,上课时间学生手机上网现象严重。网络的不良信息给“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道德意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的主体意识鲜明,但功利性较强,不少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获得大学学历,将来好就业。还有些学生在填报专志愿时对该专业并不了解或是被调剂,自己却不喜欢该专业,将来也没有打算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在专业学习上兴趣不足,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其他新鲜事物上。上课期间玩游戏,发短信,通过手机上网,聊QQ,看空间,发微博现象非常严重。同时,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也给可塑性较强但甄别信息能力较弱的“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道德意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一些大学生物欲膨胀,盲目追求时尚,对家长提出不合理要求。

(2)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参加班级活动不积极。“90后”大学生家庭子女少,大多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自我意识强烈,同情心较差,和他人相处过于自我,较难换位思考,人际交往中矛盾冲突较多,这些直接影响到班级体凝聚力的形成。课余时间,学生大多忙于自己的事,对班级活动不积极,对其他同学参加的班级活动也不关心,集体意识薄弱,班级归属感不强。

(3)学生自我约束力较低,早操和晚自习出勤较差。早操和晚自习出勤差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习惯缺勤的大多学生是因为早晨起不来,对自己的要求较低。而晚自习时间部分大学生宁愿待在寝室里聊天或在操场上闲逛也不进班学习。此外,自我约束力较低,请假、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常请假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4)班级贫富差距较大。“90后”大学生贫富差距较大,主要存在与父母双职工的独生子女家庭和没有稳定收入的多子女家庭。一个班级中,有生活费不足300元/月,还有超过2000元/月;但近半数学生生活费在500元~800元水平。“90后”大学生有自力更生,外出打工的意识,但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学生大多选择周末去快餐店打工,经常是晚上10点之后才能下班,11点左右才能到校,安全隐患较高。

2 对策

(1)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教师教育管理观,给大学生留有自我成长的空间,促进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其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90后”大学生个性较鲜明,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较大。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能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长。教师需要接纳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把不同之处当作是可利用的有效资源,挖掘他们的潜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鞭策。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一定自我探索的空间,发展自我意识,通过心理测量等手段,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2)建立、建全班级管理体制、量化评分标准,做到奖惩有据可依。每一学年的班级评优和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都需要一个衡量标准。目前的操作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班级的民主选票,选票时会要求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出勤状况,对班级的贡献程度,但因为缺少有效的衡量尺度,评选结果主观成分较大。量化学生评分标准并和年度评优,奖学金,助学金发放挂钩,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建立、建全班级管理体制、量化评分标准是必要的一项措施。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提高班级凝聚力。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由七个等级构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可以通过完善贫困补助的发放制度,满足真正贫困学生基本生活的需要;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发展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良好班级学习风气;通过开展班级互助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温暖,满足学生集体归属感的需要,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4)优化网络环境,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可以运用校园网络,过滤不良信息,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确保学生基本信息的安全。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对网络上有争议的社会现象,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和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桂兰.试论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J].教育探索,2008(10):81-82.

[2]周国莉.从“90后”的心理特点看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消费导刊,2009.1:167-168.

[3]张建梅,王亚军,顾文.以人为本——高校班主任工作新理念[J].教育探索,2003(5):35-36.

班级问题学生教育新闻 篇8

关键词: 高中班级 班主任 自主管理

进入21世纪,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便有必要从高中学校入手,重点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1]。然而,从现状看,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尚且潜在一些较明显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针对其问题,进一步制定并落实相关的策略意义重大。

1.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要对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进行培养,是因为希望高中班级管理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现状看,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制约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具体问题如下:

1.1外界环境问题。

对于外界环境来说,其指的是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长期以来,因受到传统教育管理观念的影响,使得学校环境一时难以适应学生自主管理项目的实施。而对于家庭环境来说,家长普遍认为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是学习,从而对学生自主管理这一目标有所忽视[2]。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在自我学习、生活能力上偏弱。总而言之,在受到学校、家庭双方面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程度的阻碍。

1.2学生本体问题。

从教育现状看,高中学校依旧以应试教育为主。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即以“分数”为主要指标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对于学生来说,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自主生活、管理能力上便显得偏弱。在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过程中,在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使得这项工作难以顺利、有序地开展。

1.3培养方式问题。

要加强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便要具备合理、科学的培养方式。但从现状看,大多数高中生在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上缺乏方法教育。采取传统的灌输式培养方法,难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自主管理的价值作用。此外,学生自主管理需配置合理、充足的课程,但是从现状看,大部分高中学校在学生自主管理课程设置上明显存在薄弱的情况,这样便使得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加强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探究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认识到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较明显的问题。为了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班主任便有必要采取有效策略。具体策略如下:

2.1构建良好的学校及家庭环境。

一方面,对于学校来说,其要及时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心理状况等,并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纳入学校管理总体大纲中。另一方面,学校有必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以家长为导向,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2从学生本体着手,使学生重视自我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中,学生是核心,因此有必要从学生本体着手,使学生重视自我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我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的自主管理创造条件,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渐增强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

2.3优化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方式。

为了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有必要优化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方式。一方面,设置充足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课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引导学生认清自身的特点及优势,进一步使学生发挥自身特长,为班级的建设作出有利贡献。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及自主学习,并以小组的模式,由组内成员监督彼此的自主管理是否落实到位。总而言之,要优化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方式,进一步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良机。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构建良好的学校及家庭环境,并从学生本体着手,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方式进行优化。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工作将得到有效优化及完善,进一步为高中班主任整体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欢.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班级学生管理思路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0:240-241.

班级问题学生教育新闻 篇9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2012年

5月22日晚上7点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类的所有同学、辅导员金绍荣老师及嘉宾田书记、08级辅导员老师齐聚一堂。一场由工管类举办的班级风采大赛在圆顶报告厅三楼隆重举行。此次大赛以班级风采为关键词,目的是让工管类各班展示班级美丽,秀出班级风采,增强班级凝聚力,共创和谐工管。

活动在观众满怀期待中拉开了序幕。6班充满青春活力的开场舞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激情四溢,动感十足。紧接着2班的秀才艺话剧表演轻松幽默中不乏温暖,展示了班级的团结。3班充满魔幻色彩的彩灯舞表演让人眼前一亮,音乐的停止也组挡不了他们的热情,一首《和你一样》唱进了大家的心坎里。领略了奇幻舞蹈,旅管班的同学们带大家踏上了意义非凡的旅途,民族舞蹈与专业特色奇妙的组合展现了班级特有的魅力及无尽的活力。大赛中更有1班令人震撼的双节棍表演、可爱搞怪的甩葱歌之舞,5班的令人感动的大一成长历程的演绎、7班的搞笑情景剧表演,还有4班热血沸腾的诗歌……值得一提的是国防班同学的真情演绎,演出了其艰苦不乏乐趣的军训生活及一位战友在抗震救灾中献身的感动故事,掀起了全场表演的高潮。大赛的最后,是辅导员金绍荣老师对此次活动的简评与总结,既肯定了大家的精彩表演,又表达了对所有工管人的希冀,并于众多优秀班级中做出艰难选择,最终,1班、5班、国防班的表演更获辅导员的青睐,获得最具风采称号。

至此,经济管理学院11级工商管理类班级风采大赛圆满结束。活动中,各班级展现了本班的风采与特色,用青春热情演绎出了工管人的精神,给工管类这个大家庭贯注了一股永不停歇的前进动力,为创建和谐工管奉献了力量。

大学班级活动新闻稿 篇10

在活动开始之前大家一起动手布置场地,在展板上写下自己心中的祝福和期望,将活动现场布置得温暖而充满了爱。本次活动xx团支部的团支书还为大家增添了童趣,让小朋友们也参与了其中,让他们说出对父母的爱。活动在大家的期待中展开,首先徐天骄给每位参与者都发放明信片,让大家在明信片上写下心中的爱,不管是对朋友的,还是对父母的,亦或者是对恋人的。大家都很认真地在明信片上写下了自己的祝愿与期待。

然后由徐天骄统一收起来暂为保管,接着组织大家一起玩了数字抱团游戏,将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也将活动气氛炒热,然后在游戏最后给胜利者赠送了小礼品。接着进行活动下一项明信片抽奖,由徐天骄从明信片中随机抽出十张,让写明信片的同学大声读出写的内容,然后在杨兴处领取奖品。同学们都期待着中奖者和他们对亲人朋友写下的祝福,每抽中一位同学大家都用掌声表示祝贺并欢迎那位同学,每位中奖者站在人群中央大声说出在明信片上写下的文字,那一句句并不华丽的语句却让大家都感受到了他们对父母的感谢,对朋友的珍惜以及对恋人的思念,大家通过这次活动将爱大声说出来,让每个人都对爱有了不同的认知。

在活动最后,有一位特别的参与者让活动走向了高潮,那位参与者是一位老爷爷,他在大家的簇拥下为大家讲解了爱的含义并为大家深情演唱了几首歌曲,大家都受益颇多,学会了用歌唱是方式来表达爱,最后活动在老爷爷的歌声中和大家的欢笑声中顺利结束。

我国新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11

媒体社会的日益发达促使了新闻教育的蓬勃发展,但是在这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等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的新闻教育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新闻教育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随着媒介讯息与社会的日益融合,新闻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迅速成长。从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到今天新闻学类专业遍布全国,我国的新闻教育一路走来有喜有忧,喜的是新闻专业人才增加,新闻专业水准与新闻学术研究水平都突飞猛进,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新闻传媒水平;忧的是新闻类专业招生爆满,就业形势却甚为紧张。新闻教育,该何去何从?中国新闻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新闻教育的问题

最早呼吁在中国进行新闻教育的是著名新闻人士邵飘萍,他大声疾呼“欲救其弊,知非提倡新闻学不可。”在他的倡议下,1918年10 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当时邵飘萍所感慨的“弊”,是中国新闻业的不发达,是国家生死存亡关头新闻宣传的无力,所以,以邵飘萍、徐宝璜、戈公振、邹韬奋等人为代表的留美人士开创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而今,新闻教育已在我国有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人们依然在感慨新闻教育之弊。那么,今天“弊”在何处,又从何而来呢?

(一)招生之弊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提供的数据,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是1994年的10倍。全国高校新闻专业在校生有12—13万人,每年毕业生达3万余人。然而,招生的中坚力量并非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这些新闻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新闻传播学类计划招生数仅99人,平均每个省市自治区3人。是哪些学校在吸纳这么多报考新闻学类专业的学生呢?综合大学、理工类院校,甚至地市级的大专也有相当大的招生规模。据以传媒领域分支播音主持专业为例,我国目前有100 多家,教育部认可注册的只有42 家,几乎处于一种失控状态。[1]新闻传播是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自然很多,新闻传播专业需要良好的师资先进的教学硬件,学费自然不会少,招生人数当然是多多益善了。所以说,招生规模与教学实力的不对等为我国的新闻教育埋下了隐患。大量的学生被高校制造的“新闻热”假象所蒙蔽,大量的学生在如同鸡肋的新闻学院里碌碌度日,大量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茫然地叩响媒体的大门。

(二)人才培养之弊

据复旦大学2010年本科新闻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显示,除了文理基础课中的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概论,本科生需要学习的专业必修课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深度报道、对外报道等15门课程,另有20门专业选修课:跨文化传播、公共事务报道、多媒体制作等。教授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在新闻、出版和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和管理的新闻传播高级人才。因此,近五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会根据媒介的发展、学生与师资的情况进行微调。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新闻学理论,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术视野与实践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课程安排与之相似。但是,我国其他新闻院校却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甚为为难。据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在1998年至2000年对内地的50所新闻传播院系负责人和资深教授所做问卷调查显示:对新闻传播教育不满意的为76.67%;认为师资短缺的有63.33%;认为需要提高师资素质的有53.33%;认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有40%;认为教学方法滞后的有50%。[2]由此可见,捉襟见肘的师资力量着实难以支持宏大的人才培养理想。

(三)就业之弊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指出,“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3]学生走出校门茫然失措,四处碰壁;媒体求贤若渴,遍寻无人。于是,学生和媒体只好自谋出路。媒体不再信赖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转而招聘具有深厚学科功底的文学、法律、经济等专业人才,不再看重新闻学院的学历,一切以作品说话;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也不再把媒体当作唯一出路,转而到公司里应聘公关、策划、文案等工作岗位,也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媒体工作,而是希望能够继续读书然后再作新闻学院的教师。当然,也有很多毕业生在媒体单位找到了工作。但媒体是如何评价这些学生的呢?一种是上手快、后劲不足,虽有系统的专业训练,但缺乏人文学科的积淀,拿不出有深度的作品;一种是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差,对于新闻理论能侃侃而谈,写一篇新闻稿却是难上加难,《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就曾引起人们对新闻教育的大讨论;还有一种是有新闻热情、无新闻道德,虽然很积极,但缺乏起码的职业修养,扭曲事实、捏造新闻、无视人性、泄露隐私等新闻职业劣行屡见不鲜。

以上种种现象都暴露出了我国新闻教育的不足,新闻教育热而无力的根源就在于此。我们只有清醒地认清现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改革,使我国的新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应对之策

在探讨我国的新闻教育应如何改革之前,不妨先来看看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三种新闻教育模式,寻他山之石以攻玉。这三种模式分别是新闻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多元化的美国模式,高等新闻教育、在职新闻教育与大众普及教育相结合的日本模式,以及以英国为代表、侧重在职训练的欧洲模式。[4]针对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加强专业设置管理,严管与支持同步,从源头上控制新闻教育的招生虚热。在对全国新闻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认真考量的基础之上,科学确定招生人数,合理分配招生计划。同时,通过教学评比或学生素质考察等手段对各个新闻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实时检测。另外应给予合格的新闻院校较大的自主权,使其能够在招生中贯彻人才培养理念。同时,新闻院校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照相机、摄像机、编辑机、多媒体演播室、激光照排系统等都应该成为基本硬件。

其次,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合理配置师资力量。伴随着媒介细化的趋势,我国的新闻教育也应该增强针对性,在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应该使其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分众时代的媒体也提高了对从业者的专业针对性要求,培养有大人文学科背景的学生势在必行。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细化专业方向,有的放矢培养高端新闻人才。与此同时,也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变过去近亲繁殖、低门槛进入的缺点,从整体上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再次,加强与媒体合作,引进来走出去。媒体可以作为新闻教育的第二阵地,与媒体合作应该是媒体与学校双赢的决策。第一,高校可以为媒体提供学术支持和理论指引,在为媒体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自身也积累了丰富的媒介实践经验,永远用最鲜活的媒体环境推进着教学的进步。第二,把媒体变成高校的实习基地,形成长期有序的实习机制。笔者所在的院校就与省内外多家媒体达成了合作协议,每年均有大量的学生可以直接到各种媒体进行专业实践,极大地缓解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压力。第三,引进媒体从业者,优化教师队伍。既可改善新闻实践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对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纠偏引导。

最后,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媒介全球化也呼吁着媒介教育的国际化。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就聘请来自美国、马来西亚、香港和内地的教授共同参与学科建设,学生可以在内地和香港接受新闻教育,这应成为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趋势。另外更要重视“人”的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写新闻,更要引导学生有新闻人的职业自豪感与职业道德,不仅要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更要怀着人文理想与追求书写明天的历史。

无论怎样,每一个新闻学子都应该把社会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努力提升个人的修养与专业水平,为我国新闻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国的新闻教育也应慎时度势,除积弊兴改革,为建立完善的新闻教育体系而努力,以培养优秀的新闻人才为己任,使我国的新闻教育尽快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1]王小河,秦子龙.我国院校传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六所新闻传播学院负责人讨论纪要[J].今传媒,2005,7.

[2]徐晓红,李端生. 我国高校当前新闻教育改革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潘志贤.热点关注:新闻教育本科膨胀、研究生“扎堆”[N]. 中国青年报,2005-10-27.

[4]蔡雯.浅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人才培养[J].新闻实践,2004,10.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46

班级问题学生教育新闻 篇12

一、高职新闻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创办之初, 并无可资借鉴的经验, 多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个“石头”即是比较成熟的本科新闻教育。无形中, 高职新闻教育就成了本科新闻教育的附属品。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用到学生培养方式都没有摆脱本科新闻教育的固有模式, 成了“缩水版的三年制本科”。三段式课程体系是这种沿袭方式的突出表现, 即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这种课程结构最明显的弊端就是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学习理论课程时, 由于缺乏实践的支持, 认识不到理论的价值, 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效果不好;而后期实践时, 理论知识不牢固, 又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结果造成理论和实践整合度较低。于是,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不能很好实现, 学生也很难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

(二) “双师型”教师缺位

新闻学的专业特色是实践性强。因此, 其教师队伍必须是既懂理论教学, 又具有扎实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调查显示, 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里没有当过记者的教授只有17%。新闻从业经验是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高校对教师学历门槛要求太高, 目前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师资队伍中来自新闻媒体第一线的编辑、记者、总编辑、社长非常少, 其骨干力量多为“从校门进校门”的学历型人才。这支队伍虽然具有新闻专业的学科背景, 但严重缺乏实践经验, 对新闻采编工作流程以及新闻实战都甚是陌生。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硬件设施落后

学校硬件设施不齐全是高职新闻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在培养新闻人才的时候需要必定的、特别的专业场地, 必须配备足够的专业设施”。摄像、摄影、电视制作、报纸编辑、非线性编辑等主干课程需要大量的实验实训,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具备硬件方面的保障。而很多高职院校实验设备严重不足, 这种现状直接压缩了实践课程的比例, 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求, 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学生将来走入工作岗位以后, 对于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需要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 影响他们招工的积极性。

(四) 实验实训没有落到实处

高职新闻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应当强化实验实训。然而, 学历层次低的现状, 再加上本科院校实习生的挤压, 很多报社、电视台不愿意接收, 甚至拒绝高职学生实习。同时, 一些勉强接收实习生的单位, 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大多是与专业无关的“擦边球”, 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也无益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 由于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落后甚至是空白, 学生缺乏在校内实验实训的锻炼, 导致了在专业单位实习时, 学生上手新闻实务速度比较慢, 常常受到单位的诟病。甚至有的实习生因学历低、学校差受到实习单位歧视而自卑自弃而改行。

二、解决高职新闻教育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当前高职新闻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综合考虑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制年限、教学资源、生源素质、就业环境等综合要素, 按照高职教育的特色, 实现实践教学的突破。

(一)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生的实践水平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水平。如果沿用现行的只重理论水平、惟学历论, 忽视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选拔机制, 就永远不可能建设出来一支实践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笑谈。因此, 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新闻教育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提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 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使教育与社会贴近、学校与行业贴近、理论与实践贴近。“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媒体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是放宽学历要求, 拓宽高职师资来源渠道, 要大量聘请媒体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把兼职教师作为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例如, 请他们担任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的授课工作, 如新闻采写、新闻编辑、版面编排、新闻摄影、报纸编校等, 这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有直接的效果。

(二) 以准职业人的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所谓准职业人, 就是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 初步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 能够适应在企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企业的人。准职业人就是职业人的前身。为了实现从学校到职业岗位的顺利过渡, 应按照职业人的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课堂教学。

建立“案例——讨论——练习”三环紧扣的教学方法体系。案例教学法是实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最佳途径。课堂教学始终要倡导案例教学、研讨式领会和即讲即练、即学即练、即讨即练等方法的运用。以案例分析为主线, 教师不断进行提问, 采用问答式、对话式或讨论式, 学生于讨论中得出结论。案例分析过程中, 要求学生像置身一线的记者那样介入新闻事件发生的始末, 用一个职业记者的眼光去观察、去质疑。就新闻标题、评论角度、信息来源等问题做出自己的选择。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代性、鲜活性。通过案例教学, 学生获得的就不再是书本上枯燥死板的理论知识, 而是有着深刻现实背景和自我感受的职业能力。新闻专业的教师每学期都必须将自己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进行编写、更新, 形成以教材为辅、以自编经典案例讲义为主的教学方式。

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准职业人的一个重要手段。构建模拟仿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可依托校园新闻来进行。例如, 我校以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契机, 让学生组成前方记者报道团队, 深入赛场, 走进社团, 使学生亲身经历了选题策划、新闻采写、稿件配置、评论角度、视频编辑以及后期节目制作等一系列新闻实战流程。同时, 要善于利用各种校园媒体进行模拟运作。以我校为例, 学校鼓励学生到校报报刊、校广播站以及学生自己创办的各种刊物担任记者、编辑、主持人等职务。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主创办了系报《青年学子》。通过成立自己的编辑部, 学生亲历了编前会、筛选稿件、三审制度、编校实务等工作, 培养了新闻敏感, 养成了职业习惯。另外, 摄影棚、非线性编辑室、电视演播厅、校园网络中心等一系列校内实训室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新闻教学仿真实训, 学生可以在其中自制、自播新闻节目。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实践模式打破了实践和理论的隔阂。通过在仿真媒体环境中的实训实习, 学生提前适应了工作环境, 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三) 在更宽广的层面上建立实训基地, 提升与实训基地的合作层次

一方面学校应该和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 借助媒体单位的实训资源, 通过联合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 解决学生的实践教学问题;另一方面, 根据学生的就业形势, 应深入加强与一些相关企业的联系, 多建立一些企业实训基地,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市场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层次办学的立足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只有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 适应了市场, 实现高职教育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高职教育才是成功的。

摘要:高职新闻教育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学硬件、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从教师队伍建设的开放性、准职业人的培养理念、拓宽实习基地建设三个方面变革实践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叶奕.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1) .

[2]叶英杰.论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准职业人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11) .

上一篇:图书馆岗位竞选演讲稿下一篇:新教师年终工作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