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新闻报道问题

2024-08-15

环境新闻报道问题(共11篇)

环境新闻报道问题 篇1

摘要:环境问题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社会敏感性强, 影响面大。环境问题报道对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引导其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环境问题报道要结合环境问题特点, 尊重环保科学性, 重在深度剖析, 把握好报道尺度。

关键词:环境问题,科学性,深度报道,尺度,危机报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媒体报道的热点。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 环境问题报道是危机报道的一种。环境问题报道的目的在于震慑环境违法行为, 促进环保问题的解决, 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使人们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

如今问题性批评性报道难搞, 涉及到公众利益和领导责任的环保问题更难报道, 主要是因为媒体批评曝光太少了, 整个舆论氛围是唱赞歌, 有关方面人士特别是有些领导同志对媒体曝光批评的承受力退化、弱化和异化了, 以致于“一批即跳”, 甚至对某些不算批评的提问题报道, 也难以接受。所以, 新闻媒体及其采编人员如何做好环境问题报道, 值得深入探讨。

一、环境问题专业性强, 报道须尊重科学性

环境保护是在科学认识和总结环境问题产生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 是一门专业性强综合性强的科学, 涉及到很多学科领域。环境问题报道的题材专业性强, 专业术语多, 数据多。目前公众对环境保护认识模糊, 概念不清, 环保意识薄弱, 因此, 环境问题报道须尊重科学性, 写出内行文章, 以科学性揭开事实真相, 为民众答疑解惑[1]。差之毫厘, 谬之千里。2011年“紫金山铜矿污染”事件发生后, 许多媒体争相报道, 《新财经》杂志刊登的《紫金矿业之祸》文中错将“9100立方米”和“500立方米”分别写成“9100万立方米”和“500万立方米”。此外, 把污水中含铜说成是剧毒物质氰化钠。这样的报道, 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反而会扩大事态, 给当地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给政府工作增加难度。

环境问题报道的科学性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新闻工作者本身要有科学的生态理念和环境意识, 能准确向公众传递正确的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倡导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引导民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尊重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不但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 而且要注意从总体、本质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这就需要记者深入现场采访, 认真核实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发生的原因。对同一环境问题要多方求证, 不能偏听偏信, 要多听不同意见[2]。对存在分歧的问题应注重科学探讨, 不能断章取义或者妄下结论。三是文字表述上力求准确, 多体现环保专家意见, 保证信息的权威性, 增强报道的可信度。

二、环境问题成因复杂, 报道重在有深度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的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与日俱增, 成因复杂, 很多问题交织共存。比如饮用水源污染可由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多种因素造成;农村环保问题与环保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业污染的转移、环境监管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海洋环保问题不仅包含陆源污染, 还有海上养殖污染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旦形成就需要长时间的修复, 甚至难以修复。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是环保部门的责任, 也是各级政府及其多个相关部门的份内事, 部门相互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解决任务艰巨。因此, 对某些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应注重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不仅具有新闻性, 又有调查材料, 更有理性的分析和评点, 而且可采用通讯的笔调, 包涵有丰富的信息量, 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理清说好, 问题的严重性、解决问题的紧迫性甚至破解难题的对策, 也显而易见, 可以更好地引起有关方面的反响和关注, 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 提高舆论监督的效果。

深度报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 去审视整个事件发展的动态过程, 不但要有“点”还要有“面”, 使其向纵横两维度拓展, 整篇报道呈现立体化。重视报道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特别是重大环境事件和突发性环境事件的批评报道, 应作好跟踪采访和系列报道, 从政府部门、污染行为主体、民众反映等各个侧面去反映问题。二新闻背景和细节的挖掘。深度靠事实来支撑, 背景材料挖掘筛选并与现实材料的对比分析, “深”在其中。甚至拿过去的数据和现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对比, 就增添了一份说服力。细节决定成败。新闻细节特指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场景、新闻背景中出现的最有特点, 独具特色的事物和人物的具体描写。在环境问题报道中通过事件描述和民众对环境变化的感受, 凸显新闻形象性。三是文章立意新且深刻, 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新意是新闻永恒的主题, 要把报道触角深入到环境保护领域的新思路、新理念、新做法、新鲜事, 把制约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投入等深层次问题作为报道的重点[3], 提出符合科学规律的预见和建设性的对策, 作为决策部门参考依据。比如, 2011年笔者随省人大执法检查组对九龙江水电站最小下泄量进行检查, 如果仅是对检查结果作例行报道的话, 文章显得苍白无力。笔者从下泄流量检查的动因效果探究, 通过对九龙江流域沿线的龙岩、厦门、漳州三地市展开调查采访, 揭示了“小水电的疯狂”、“等水喝的被动”等现象, 深度剖析“治水难的纠结”, 警示九龙江疑似人工堰塞湖的问题, 写出《九龙江流域疑似人工堰塞湖》一文, 使得文章更有深度, 引起较大反响。此稿获得2011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总之, 深度重在综合与分析, 分析重在调查与研究。只有深入采访, 掌握大量第一手的素材, 才能分析得好, 写出有深度有份量的文章。

三、环境问题影响面大, 报道应把握好尺度

环境问题具有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的特点, 与民生利益密切相关, 社会影响面广, 特别是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跨区域的污染事件时有所闻, 可能引起公众的恐慌, 引发公共危机。所以, 环境问题报道也是一种危机报道。倘若一味批评曝光, 环境新闻或许变成了“环境污染新闻”报道, 最终只能使公众谈污色变, 宣传效果并不好。记者如果只是简单地出于道德义愤去观察和报道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舆论监督就可能引导受众产生极端的、非理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思维方式, 最后使得宣传效果走向极端[4]。把握好尺度, 可为事件的处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引导民众积极应对环境问题危机, 主动配合政府工作, 阻止事情向不良态势发展, 将危机对社会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5]。

把握好尺度, 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问题报道。掌握其度, 应注意两点。

首先,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既要提问题, 又不能同国家政策撞车;既要曝光批评, 又不能给政府工作添乱;既要揭露矛盾, 又不能影响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采写过程中要理性、客观、准确地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 看待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压力。例如,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 人人谈核色变, 并质疑我国核电站建设及核能安全。在这个事件的报道上, 不但要让公众知晓日本核辐射事件的前因后果, 还要对核能及核电站建设进行科学解读, 科学引导, 消除人们的顾虑。

其次, 环境问题是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要立足民生, 体现人文关怀。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全面客观和准确地反映群众的环境诉求, 同时应将晦涩的专业术语、数据转换为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信息。不能为了猎奇心理或获取轰动效性, 放大或刻意渲染问题严重性, 误导民众对环保事业失去信心, 而应引导他们理性思考, 使其认识到, 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是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 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瑞农.环境新闻的走势及报道路径[J].中国记者, 2007 (7) :16-18.

[2]张隽波.环境新闻如何走出负面误区[J].青年记者, 2009 (22) :42-43.

[3]刘友宾.新时期环境新闻的三大突破[J].中国记者, 2007 (4) :32-33.

[4]魏靖, 邓力平.环境新闻报道的不足及改进[J].青年记者, 2008 (19) :59-60.

[5]王润泽.媒体信任危机的历史与辨证思考[J.国际新闻界, 2003 (3) :22-24.

环境新闻报道问题 篇2

新晃侗族自治县大田小学编2014年3月24日

发扬雷锋精神 保护生态环境

近期,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田小学采取主题班会、校园广播、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了“学雷锋志愿行动月 环保教育实践活动”系列主题班队活动。

系列活动由学校大队部出台实施方案,发出活动倡仪,号召全体少先队员发扬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从美化家园做起。

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专题教育宣传栏对全体师生进行卫生知识、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宣传教育;各班利用主题班会、班级黑板报对学生进行环保理念及手段教育;大队部于3月21日下午,组织各班开展了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分班分区对校园及周边1.5公里街道、公路旁的白色垃圾、墙体广告进行认真清理的,使街道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并对当地群众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得到群众的好评。

本次活动加大了思想道德教育及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践行了雷锋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同学们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了较好地促进作用,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教育。

2013国际十大环境新闻盘点 篇3

NO.1

华沙气候大会取得有限成果

11月11日~2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德班平台决议、气候资金和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一揽子决议,但气候大会的两大核心焦点内容——减排时间表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资助均没有最终落实。

NO.2

美国发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

6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乔治敦大学公布了气候变化应对计划,提出了大幅度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可再生能源项目、提高美国的抗洪能力、寻求全球气候变化协议等一系列措施。美国的承诺有望推动全球各大碳排放国家采取协调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NO.3

欧洲国家或因空气质量不达标被罚

2月,德国的柏林、汉堡、法兰克福等33个城市氮氧化物排放超限,欧盟要求这些地区尽快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否则将面临欧盟法院的巨额罚款或诉讼。6月,英国政府提出的推迟英国12个地区的“空气污染改善计划”被欧盟委员会拒绝。欧委会表示,如果英国不能尽快使空气质量达标,将面临来自欧盟的罚款。

NO.4

澳大利亚将取消碳税

9月,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阿博特上台后承诺,立即着手废除碳税。此前,在7月份的时候,前总理陆克文宣布,从2014年7月1日起,每吨24.15澳元的固定碳税将退出历史舞台,按每吨6~10澳元的浮动价格实施碳交易计划,以缓解民众家庭生活费高涨的压力,并协助提振矿业以外的产业经济。

NO.5

欧盟就航空碳税再作让步

欧盟委员会在围绕航空业碳排放交易规则的争端中做出让步。根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9月4日批准的一份草案,只有在欧洲空域内的飞行里程才必须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此前,欧盟委员会要求航空公司为以欧洲为起点或终点的全部飞行里程购买碳排放权,而根据妥协建议,航空公司只须为欧洲空域内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单。

NO.6

福岛核事故继续升级

8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又曝出放射性污水大量泄漏事故。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8月28日根据国际核事故分级表(INES)将这次泄漏事件等级从“1级”提升至“3级”,即“严重事件”,引发国际舆论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各方敦促日本采取有力措施严防事件进一步升级,严控事态进一步恶化。

NO.7

《水俣公约》通过并开放签字

1月13日~18日,汞文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水俣公约》在会上获得通过,这是近10年来环境与健康领域订立的一项新的全球性公约。根据公约,缔约国到2020年将禁止生产和进出口含汞产品。

NO.8

G20同意削减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

9月5日~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20国集团(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逐步减少使用某些已知的强效温室气体达成了一致。按照协议,各国将通力合作,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HFCs)这类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和一些工业设备中的气体的使用。

NO.9

3月3日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3月3日~14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十六届缔约国大会在泰国曼谷召开,今年也是公约签订40周年。会议通过了有关野生动植物的诸多重要决定,并将每年3月3日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NO.10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愈演愈烈

2013年夏天全球多地遭遇高温天气,这一年也被世界气象组织评为自1850年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的10个最热年份之一。北极冰层大面积融化、雪山冰川加速消融、菲律宾遭遇超强台风“海燕”侵袭、澳大利亚高温加速山火蔓延,极端天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环境新闻报道问题 篇4

1 环境新闻报道的重要社会功能

1.1 舆论监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环境新闻是社会舆论的主要代表,能对各类环境问题进行舆论监督,从而在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

现代媒体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人们在周围世界的认识上产生影响,媒体舆论对人们在周围世界的认知上也具有导向作用。同时,新闻媒体曝光率高,受众广,使监督力度更强,也更加直接有效。当面临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时,媒体和环境记者通过持续关注和报道,让公众了解环境事件的是由经过,从而引发各界的热烈讨论和持续关注,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的舆论氛围,进而督促政府和相关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公众、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环境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促进各类环境问题的解决方面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推动政府环境决策和环境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相应的关于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仍不十分健全,现阶段的一些法律条目规定也仍然不够明了、具体,还尚需时日,有待完善。但可以发现,在近年来频发的环境突发事件当中,都活跃着不少环境新闻媒体人的身影。环境记者主动追踪、深入调查,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不仅让公众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也为政府监测提供了许多建议和参考依据。虽然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不一定是受环境新闻的影响,但在其中,都有环境媒体和环境新闻推波助澜的一份功绩。

2 中国环境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2.1 整体指导思想不明确,可读性不强

目前为止,环境新闻学的内涵定义在业界、学界以及教育界三者之间,仍然未形成一个清晰又统一的认识。而环境新闻学如此含糊不清的内涵,导致了指导思想不明朗,让环境媒体人在新闻报道中十分迷茫和困惑,很难形成统一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许多报道也只是一味地引用大量的数据分析或者一些让人不知所云的专业术语和科学术语;或者总是以政府活动或者各类环境会议为主,照搬照抄这些活动会议的内容,缺乏自我构思和创意,使总体报道内容十分单调,报导语言又十分刻板教条,难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人看了只感觉枯燥乏味,顿失趣味。

2.2 环境记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欠缺

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环境报道的专业性很强,会涉及到环境问题和健康领域的知识和学科术语,这就要求环境记者除了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外,更要掌握系统的环境专业知识,掌握自然科学的知识背景。但就现阶段而言,中国的环境记者往往没有自然学科的专业背景,环境领域和健康领域的知识相对欠缺;同时,缺乏环境知识的积累,不重视生活细节的关注。这往往导致报道内容停留在表面,因专业知识的掣肘而难以发现环境问题背后的风险和之间隐藏的因果联系,最终导致报道的结论模糊不明了、缺乏战斗力,甚至是表述不明,从而误导读者。

2.3 浅层道德义愤,纠结负面效应

环境新闻报道在揭露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同时,需要深入探究环境问题背后的根源和对策,为公众舆论树立正确的导向,为政府工作提供有效帮助。但现阶段的环境新闻报道仍然还仅仅是揭露性的新闻报道,只有前期简单的曝光,往后却往往忽略了对问题背后深层次根源的进一步挖掘、分析和反思。动辄企业内部污染管控不严、政府监管力度不严等的老调长谈,使报道往往局限于浅层次的道德谴责困境或单纯地道德义愤发泄,却并没有从深层次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2.4“运动化”环境新闻报道模式

环境新闻报道“运动化”模式指的是,在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下,环境新闻报道长期处于一个在某个特定的运动前后报道内容特别多,反之则报道数量比较少的状态,这是一种不定性的报道模式。这往往是一种激情式报道模式,一般都只是报道尚未形成常态的机制问题,却缺乏长期的跟踪报道议程设置,既不能将环境状况持续的呈现给观众,更不能进一步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并将污染问题提升到深层次的思考当中去。

这种“运动化”环境新闻报道模式,往往是应景式的新闻报道,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起到聚集作用,集中各界人士的是视线,提升公众的舆论关注度。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样的“一阵风”报道,如风带过,只会让公众对此类话题变得麻木,产生惰性心理,最终影响传播效果。

2.5“阿富汗斯坦”环境新闻报道倾向

“阿富汗斯坦”指的是在环境报道中,记者忽视本地的生态问题,而将注意力放在地理位置很远或者远离读者生活的问题上的现象。这也意味着,环境记者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往往在看待国内或者本地的环境问题时目光短浅、思想拘谨,却对国外的类似环境问题思想大胆,考虑周全,分析深远。这导致的后果是,国内的环境新闻报道对于国外的环境事件往往给予高度关注,进行深入调查和详细的分析;但面对国内的环境污染事件,不少媒体都表现得十分谨慎,让公众感觉到了媒体明显的鸵鸟作风。

“阿富汗斯坦”环境新闻报道倾向,最终消费的往往是公众对媒体报道的信任和支持,为公众、媒体和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产生裂缝烦恼,让公众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再也起不到舆论施加的作用,最终不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 结论

在中国环境新闻报道的前进中,如果对现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浑然不觉,或者采取一种视而不见,懒于应付的草草态度,最终只能自取灭亡,不利于环境新闻学学科的构建和发展。因此,既要提升环境记者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环境新闻媒体也要坚持底线,突破自身的局限,为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舆论,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起到积极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隽波.环境新闻如何走出“负面”误区[J].青年记者,2007(11).

[2][美]彼得·温茨.现代环境伦理[M].宋玉波,朱丹琼,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共同营造良好的新闻文化环境 篇5

调研期间,李东东一行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百度公司,听取了百度公司工作人员的情况介绍。工作人员简要介绍了百度公司的发展历程、目前的工作重心以及下一个十年的奋斗目标。李东东等同志向百度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表示由衷的祝贺。

座谈会上,梁志祥介绍了全球互联网以及百度公司的发展情况。梁志祥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互联网核心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在CPU、操作系统、大规模数据库、搜索引擎等信息时代核心技术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国内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将遭受技术瓶颈。这些年来,百度公司克服了很多困难,一直在默默努力,在国内互联网的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百度公司法务部副总监刘敏介绍了百度公司在版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并表示百度将继续探索技术创新,利用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版权保护水平。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段桂鉴认为,我国近年来在版权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努力构建版权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平台,但版权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希望百度公司能够在版权保护及推动版权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李东东代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向百度公司一万七千名奋战在互联网一线的员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对百度公司多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欣慰。

李东东说,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适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成功签署《北京条约》,她相信,百度公司在知识产权、版权保护等方面一定会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绩,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座谈会上,李东东与大家交流了三点看法。

第一,我们应当为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进程而感到自豪。新闻媒体是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主渠道,作为参与者和推动者,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担负着重要责任,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自觉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第二,在营造健康良好的新闻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内的各个方面要共同担负起责任,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的传播基调。互联网的多向传播特点既丰富了传播方式,也增加了一些相对复杂的因素,因此,大家一定要担负起光荣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同时也应该积极发挥技术手段的力量。第三,优秀的新闻人应该是优秀的文化人,媒体从业人员应摒弃浮躁心态,努力充实自己,加强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有志于做新时期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环境新闻报道问题 篇6

在新的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叙事形态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1.1 新闻具有“共时”性

叙述新闻事件的主要时空已变成网络上所出现的名为“共时”性的时空。因此,也让普通大众走进了播报新闻更为“自由”的年代。以“美女警察为路边乞丐剪指甲”为例,网友77-MARY表述8月31日,一位女警在路过某小区旁的马路边时,看见一位身边放着些简单日用品的80多岁的老爷爷,看到他的指甲很长,于是在一番交流后拿出随身带着的指甲剪给老爷爷剪起了指甲。

通过微博上发出的这件事,我们可以发现,网民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共同走进了一个时空。在这个时空中,对一个共同的新闻事件进行讲述或者分享。

虽然,电视新闻仍然是讲述发生最新事件的主要形式,但与网络的“共时”性相比,电视新闻报道具有的延迟性和观众所期待的同步播报,形成了明显的错位。

1.2 形成开放性言论空间

在新的问题环境下,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都十分有可能变成一个开放性的言论空间。比如,2012年湖南“切糕”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观众的参与,才让该事件的话语领域延伸到了“政民关系”等多个方面,从而让社会的关注度得到增加。与此相比,电视新闻媒体的现实困境之一,其实是相对封闭的话语空间。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在新问题环境下,电视新闻所做出的积极转变。尤其是其主动和新兴媒体的“联姻”,不仅使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而且也展现出电视直播的特有魅力,重新确立了电视感知,还将文本引入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时空。

2 调整生产平台的战术

美国沙泥·伯曼和克拉斯·威利斯的《自媒体:受众正如何影响新闻信息的未来》报告中提到,直到2021年,50%的新闻内容将会由观众生产,而主流新闻媒体也将不得不采纳和实践这种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虽然,这个论断有待考究,但也是给电视新闻媒体敲响了警钟。在新问题的大环境下,这不仅打破了传播格局,也是为了赋予在数字技术下沉默已久的大众得到话语权。因此,大众传媒走进了一个众声喧嚣的时代。但若因此而认定,已经打破了制作信息和传播信息的垄断地位,那便是错得离谱了。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对于新闻的高质量报道,也只有专业记者才可以完成,不仅仅因为他们具备组织支持、资金支持和后勤,更因为他们具有法律服务后援这类支持。

面对新问题环境下新闻生产平台的变化,从表面上来看,新闻事件的文本是新闻节目唯一能够呈现的,但从整体上来看,它只是信息链接中的一个“中转站”。以“中转站”为“源点”,观众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对网络、报刊等其他媒介进行自由链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所以,电视新闻传播已经成为网络信息中“超文本”的存在。而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将某些单个的信息纳入到一个信息联合体中。每一个单独的信息在这个集合里都不是孤立的个体。

3 观众地位的改变

在电视新闻发展的过程中,观众的称谓也发生了多次变迁,如从“观众”到“受众”再到“消费者”的变化。但从实质上来说,这些都是电视新闻的观众在传播与接受的双向运作过程中所发生的转变。

就现在来说,观众并不满足于这个改变,他们希望可以参与到发现新闻并可以对电视新闻进行播报中来。在建造新闻事件的过程中,他们不在满足于被动的接受,更希望尝试集自主权与主动权为一身的新角色。由于我国电视新闻环境的逐渐发展,电视新闻不再是触不可及的宣传工具。从某些方面上来讲,在很早的时候它就已成为民众自由表达思想的话语平台。所以,在更加自由的话语空间内,观众要求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讲述中来。同时,也为电视新闻与新兴媒体的积极配合架起了桥梁。

4 结束语

新问题环境下,在发展机遇的面前,电视新闻对此有不同的策略和举措,在此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总而言之,因为长期积累各方面的资源,电视媒体事业的发展仍然有相当大的优势。所以,在攻占电视新闻新市场的征途上,主要的电视新闻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借助新技术浪潮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把握住了宝贵的机遇。

摘要:近年来,在新兴媒体和社会转型的冲击下,电视新闻公信力的下降,导致观众群体逐渐流失。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也不得不对自身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断遇到一个又一个困境。怎样才能突破困境,以此来适应新的问题环境,成为电视新闻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不仅对电视新闻在新问题环境下面临的三重挑战给予分析,而且也着重阐述了电视新闻在新问题环境下发生的几重转变:直播美学的重新确立、生产平台的战略调整、受众地位的历史转变。

关键词:新问题,电视新闻,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庆璞.网络叙事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环境新闻报道问题 篇7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问题新闻,传播特征

新媒体概念的内涵颇具争议。狭义的新媒体仅指互联网络媒体及其衍生媒体, 即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媒体, 具体表现形式也在不断丰富, 从早期的电子邮件到后来的博客、播客以及时下炙手可热的手机媒体如微信、微博等。而广义的新媒体不仅包括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 还包括各种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经过技术的升级换代、与传统媒体并无本质差异的媒体, 如车载电视、地铁电视、楼宇电视、户外电子屏以及家庭数字电视等。因此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并无固定的指向。综合看来, 新媒体指的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的、传播方式及其影响有别于传统三大媒体的、以互联网媒体及其衍生媒体为代表的且正在不断更新的新兴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 新媒体有着自身的传播特征:传播主体集传播者、受众于一身, 实现了人人都可传播的梦想, 更加“小众化”和个性化;传播方式多媒体化, 云集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打破了传统媒体霸权的垄断, 实现了话语权的人性化回归。

一、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

社会问题 (social problem) , 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指社会关系失调, 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 破坏社会正常活动, 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其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 还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 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新闻是关于社会问题的新闻, 是新闻媒体对社会问题的报道与评价, 是对社会问题的主观反映。社会问题新闻既可以是热点新闻、焦点新闻, 也可以是冰点新闻, 人们暂时还未意识到这类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媒体的报道才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尽管某些社会问题终极意义上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 但大多数社会问题具有破坏性的特征。 (1)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社会公德重建, 小到个人之间的情感与利益冲突等。社会问题往往具有普遍性、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等多个特点, 一旦发生社会问题往往牵涉多方利益, 解决难度较大, 在整个社会中的影响也往往巨大。这些社会问题如处理不当, 都会加剧社会矛盾, 影响社会和谐。因此,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往往把社会问题新闻当做其报道的重点。作为传播新锐, 新媒体正在全面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成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传播载体。这些年, 许多被人们所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如房价过高、就业困难、教育不公、环境污染、政府腐败、社保失衡、干群矛盾等多已成为新媒体关注的热点。以民生问题为例, 调查显示, 2011年最受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房价、物价、食品安全、医疗改革、腐败问题。“社会道德风气”位列第七, 近五年来首次进入国人关注的问题前十名。高达64.5%的受访者对食品安全现状表示“不满意”;接近8成的中国人为社会道德风气担忧。 (2) 而这些焦点民生问题, 在新媒体上也成为用户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跟传统媒体相比, 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多种多样的信息接收和传播平台等优势, 新媒体关注和报道社会问题新闻时, 在搜集新闻线索、挖掘事实真相、探讨解决之策等诸多方面, 甚至更能集中较多的人力和信息资源, 更能集思广益, 汇集成巨大的舆论力量。

新媒体更倾向于参与传播和评价社会问题新闻, 以致其在新媒体新闻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媒体更热衷于社会问题新闻传播, 除了新媒体本身特性以外, 根本上是由社会问题新闻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社会问题新闻和一般新闻相比, 既有共性, 又有个性。在新媒体中, 社会问题新闻的传播更具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主要是由于社会问题新闻的独特性所决定的。跟一般新闻相比, 社会问题新闻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这种广泛的社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社会问题本身涉及社会领域广泛, 各行各业发生的形形色色的矛盾、失调、麻烦与冲突等, 都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 一旦这些社会问题为新媒体所关注, 则社会问题新闻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另一方面, 社会问题影响的广泛性, 许多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物价过高、腐败等往往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多方位的利益, 会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这些社会问题新闻占据新媒体报道内容的很大比重也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具有很强的负面性。社会问题本身具有天然的负向性, 社会问题是社会的麻烦, 是消极、失调、负面的东西, 具有天然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新闻价值要素:反常性、刺激性、煽情性和与受众心理及情感上的接近性。因此, 社会问题新闻具有令人震动、惊异、不安的特性, 具有极强的社会传播穿透力和生命力。而社会问题一旦进入新媒体视野, 则可能被新媒体用户广泛关注, 更有意思的是, 新媒体用户在评价社会问题新闻时, 也更倾向于从负面评价。不久前,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的相关数据表明了新媒体用户的这一倾向:在整个亚太地区, 中国网民最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与产品相关的负面评论。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 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 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

三是具有很强的震撼力。由于社会问题新闻的负面、消极新闻居多, 其刺激性、鼓动性、煽情性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心理震动;由于社会问题新闻涉及广泛的利益, 参与传播的人多且复杂, 加之人们有分享负面新闻的倾向, 一旦发生社会问题, 又为新媒体所传播, 这种负面效应可能被放大, 形成很强的社会震撼力, 以至于影响社会问题的发展、解决, 最终影响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新媒体中社会问题新闻传播者的动机分析

新媒体更热衷于社会问题新闻传播, 除了新媒体和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以外, 也与新闻传播者的各种动机有关。新媒体用户热衷于参与传播和评价社会问题新闻的动机是多样化的。有的是社会问题事件的直接当事人或利益相关者倾向于通过新媒体的关注来帮助自身解决社会问题。如南京14岁男孩孙晓松因交不起600元学费托邻居发微博向社会求助。 (1) 有的是社会热心人士, 为了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而主动利用新媒体发布或评价社会问题新闻。《东方今报》报道说:洛阳新安县90后女生张楠考上北京大学却无钱交学费, 其毕业学校的老师江永正发布微博呼吁大家帮帮她。 (2) 有的则是事件的围观者, 并不直接参与事件发生或发展的具体过程, 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发表意见, 对事件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其动机则比较复杂, 其表现也多种多样:或出谋划策、推波助澜, 或保持中立、冷眼旁观, 或冷嘲热讽、幸灾乐祸, 不一而足。

三、新媒体中社会问题新闻的独特传播方式

新媒体传播和评价社会问题新闻有其独特的方式。这种独特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发”社会问题新闻。“引发”指的是, 新媒体率先发布社会问题新闻, 成为新闻线索或新闻来源, 引发传统媒体的迅速关注和跟进, 从而扩大社会问题新闻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 由新媒体引发的社会问题新闻有很多。比如, “死亡博客事件”就是由当事人姜岩的博客而引发的。姜岩在她自杀前留下的博文里讲述了其丈夫王菲外遇而导致其精神受刺激, 有自杀倾向的事情。2008年1月9日, 天涯论坛一位网友在浏览到姜岩的MSN空间后, 在天涯八卦义愤发帖, 标题为《看到一个MM自杀前的博客因为小三, 她从24楼跳下去了, 好惨》, 帖子全文转载了姜岩自杀前的博文。随后无数的网友转帖并对其丈夫王菲进行了人肉搜索, 由此而引发了著名的“人肉搜索第一案”。

二是新媒体“延伸”社会问题新闻。延伸指的是社会问题新闻率先由传统媒体报道, 而新媒体用户对其继续深入关注, 并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评论、监督, 使其社会影响不断延伸和扩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1) 》统计显示, 2010年的210起重大新闻中,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推动的有90起, 占43%。像2011年引起热议的“老人倒了没人敢扶”的新闻, 很多就来自传统媒体的报道, 这些新闻上网后, 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 都纷纷加入到此类事件的关注与讨论中来, 由此而引发了一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流失的大拷问。

三是新媒体“放大”社会问题新闻。许多具有社会敏感性的社会问题出现后, 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 官方往往限制传统媒体关注和报道, 或者不允许传统媒体披露某些细节。此时, 许多新媒体用户具有接近性和知晓便利性, 会独辟蹊径, 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采访”和“报道”, 对事件的背景、进程等多种要素进行细化传播。新媒体对社会问题不遗余力地揭露, 或深入现场, 或重点突出某些细节, 好似“放大镜”或“显微镜”, 使新闻事件更全面、更原生态地展现出来。在著名的“最牛钉子户”事件被封锁期间, 许多重庆网民全程守候, 利用便利的新媒体工具, 向广大受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新闻真实的前提下, 这种冲破禁区、还原真相的新闻显得尤为珍贵。

总体上看, 新媒体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 有着独特的传播方式, 这是由社会问题新闻自身的特性、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传播者的动机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邱林川, 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陈洪波.论中外社会问题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J].新闻知识, 2008 (7) .

[3]靖鸣.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及媒体把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8) .

[4]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信息接触、受众表达与媒体评价——上海市民对“11.15”特大火灾事故的认知与反应[R].新闻记者, 2011 (1) .

[5]赵桂华.新媒体事件与传媒公共性[J].新闻爱好者, 2010 (5) .

环境新闻报道问题 篇8

一、民生新闻语言存在的问题

在电视新闻发展过程中, 新闻语言一直是衡量新闻总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民生新闻语言所具有的魅力大都是通过主持人的表述来展现, 在当今民生新闻语言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 语言媚俗化发展

随着现代民生新闻的逐渐兴起, 关于新闻选材问题的思考越来越重要, 为了能够追求较高的收视率, 不少工作者选用庸俗化的新闻题材。电视新闻传播不同于普通的人际交流, 要保证播音语言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民生新闻语言在追求通俗易懂的同时, 要满足口语化的发展需求, 若是单纯地为了贴近受众而选择市井语言, 长期发展下去, 必然会让观众厌恶。民生新闻的庸俗化发展, 对提升观众文明修养将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 滥用方言

方言作为一种悠久的地域文化, 与区域内的受众有着一定的接近感, 所以, 更加容易让区域受众产生共鸣。选择方言来播报民生新闻, 既有有利的地方, 也存在较大的不足。这种新闻播放方式在获得区域受众的认可的同时, 必然会导致外来人口在收看电视新闻时, 处于弱势地位, 阻断区域外的观众通过电视新闻获得相关信息的道路。

(三) 新闻语言煽情严重

民生新闻逐渐成为受众喜欢的一种新闻节目, 为了能够达到更高的收视率要求, 很多新闻栏目选择一些悲剧性或灾难性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从而获得受众的同情;或者选择幽默有趣的新闻事件来取悦大众。这就导致民生新闻在吸引很多观众的同时, 却丢失了传递各种信息的意义, 与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相背离。

二、民生新闻的发展策略

(一) 规范新闻语言口语化、生活化以及个性化的表达方向

民生新闻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保证平民化的视角。保证主持人的新闻语言必须满足新闻受众的接受需求, 符合受众的“审美情趣”的表达需求。对目标表达信息进行真实地解读, 实现新闻硬题材的软化发展, 从根本上帮助新闻受众理解和消化。在对民生新闻进行诠释和解读的过程中, 主持人要对所要传播的新闻内容进行包装, 丰富其具体的表现方式, 从根本上与电视新闻受众达到心灵以及情感上的共鸣。

(二) 新闻语言要具有地域特色

要想从根本上扩大民生新闻的影响力, 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 就要保证民生新闻语言具有地域特色。民生新闻的受众主体就是区域内的百姓, 怎样才能够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引进更多的信息, 主要就是保持一定的地域风格,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新闻影响力, 从而不断扩大新闻受众群体。例如笔者现如今所在的单位, 拍摄和制作的《最街拍档》栏目, 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地方语言特色, 该节目在播出时, 主持人采用的是粤语方言, 通过对地方性语言的使用, 进一步提升整个节目的语言魅力, 为了能够保证电视节目得到其他地域观众的喜爱, 配上相关的中文字幕, 从而在根本上弥补了地方语言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三) 新闻语言由宣传型向服务型转变

民生新闻语言所具有的内涵, 就要保证新闻受众能够获得更多的新感知和新感悟。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要能够从根本上脱离传统电视新闻生硬、刻板以及说教的表达方式;也不能将大多精力停留在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浅层面上, 运用各种光鲜的新闻传播方式, 通过设置悬念性的故事情节来满足新闻受众的窥探以及猎奇心理。

结语

民生新闻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节目定位就是民生内容、平民视角以及民本态度。在新闻语言风格上体现人文关怀理念, 让电视受众能够深刻感受到新闻语言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情结, 实现为观众服务的发展宗旨。民生新闻的节目语言要从根本上脱离低俗化的发展趋势, 在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 博采众长, 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优势, 从根本上推动民生新闻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顺利发展。

摘要:所谓的新闻语言, 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新闻媒体传递各种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具有较大新闻价值信息的一种文字语言, 本身具有准确、客观、朴实、确切以及通俗等特点。本文主要对新时期环境下民生新闻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民生新闻语言,问题,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富华.中介语视角下的东北民生新闻语言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12 (1)

[2]朱玮.民生新闻语言特点反映的问题分析[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5)

[3]陈颖.语言修辞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评论中的作用[J].新闻界, 2010 (5)

环境新闻报道问题 篇9

1 新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遇到的问题

就目前的电视新闻记者采访而言,由于采访对象以及新闻事件的不同,记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影响记者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还有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和矛盾。

1.1 记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就电视新闻记者自身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记者素质问题。21世纪的今天,我国新闻行业不断兴起并得到飞速发展,各新闻媒体之间的良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媒体要不断地、彻底地挖掘新闻,但个别新闻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会选择聘用一些非专业的、低素质的记者,让这些记者对新闻热点人物以及娱乐明星等进行盯梢式采访。二是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缺乏提问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采访难度。

1.2 被采访者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新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与受访者的态度有着密切关系。就受访者而言,如果其自身素质或者相关的认识能力有限,又或者这些采访者对采访存在抗拒心理,以至于出现拒绝采访的情况,那么采访就很难进行下去。本文所说其他方面的原因具体是指那些会阻碍或者延迟采访的因素,比如临时性发生的变化、气候因素影响、采访环境的变化以及设备故障等。

2 应对电视新闻记者采访问题的相关策略

2.1 做好相关的事前准备

电视新闻采访作为一种传播手段,有着极强的目的性以及舆论性,在新时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为此,记者在采访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地明确采访目的,提高采访的效率。首先,要做好与受访人的预约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记者在采访时必须约好时间,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其次,记者在采访之前要提前拟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访提纲,确定采访的目的以及流程。具体来说,就是在采访之前,要确定采访的主题,要组织语言及流程等,确保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在采访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者时,应明确自己采访的目的,主要是以三鹿集团三氯氰胺事件为鉴,引出人们对企业服务宗旨以及产品质量等的思考,也可以让其他企业认识到从群众出发、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意义。为此,记者要合理的组织语言,在交谈的过程中要有技巧的引导受访者回答问题,切勿偏离主题。

2.2 记者要及时的把握提问技巧

提问是一种艺术,在新闻采访中,还是记者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如果记者能够充分掌握提问技巧,无疑会对采访产生巨大影响。那么,怎样进行提问呢?提问类型主要包括正面提问、迂回提问、引导性提问,以及激将式提问。记者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记者的基本要求。在采访的过程中,如果记者情绪紧张,说话盛气凌人,不考虑受访者的感受,不尊重受访者,就会使受访者产生抗拒心理,直接影响到采访效果,甚至引发矛盾冲突。其次,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学会以情动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受访者感情上的共鸣,最终实现采访目的。最后,记者要学会换位思考。在采访的过程中,受访者的情绪以及心理等都会发生变化,这时候,记者不能一味的追问,相反的,要做到换位思考,当然对于不同的受访者,记者要做到一视同仁,比如在采访受灾群众时,记者要充分考虑受灾群众心理情绪问题,避免提问一些刺激受访者情绪的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记者自身素质不高、缺乏提问技巧,受访者拒绝采访以及气候、设备故障等客观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阻碍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着重指出记者要不断做好采访相关的事前准备并充分的掌握提问技巧。此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不断的总结经验,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促进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摘要: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称为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等的传播方式不断呈现直观化,有着很强的时效性以及广泛的影响力。在了解国家新闻、时事快播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记者采访。它是群众了解时事新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我国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采访,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欧阳华.浅谈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新闻传播,2013,(10):254

[2]陈秋萍.新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报业,2014,(2):60-61.

[3]秦恒.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4,(11):91-92.

公民环境报道时代或将到来 篇10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是一个被说烂了却不见被真正做好的口号。

2008年4月发布的《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承接)显示:中国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均有显著提升,但公众仍处在“被动接受环保阶段”,主动了解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活动行为显得不足。

《报告》首先从公众对环境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人手,通过选取白色污染、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三废、温室效应、有机食品、生物多样性7个环境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询问被访者是否听说过上述概念。结果显示,越是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环境科学知识了解越高,听说过“垃圾分类”的占全体被调查者的66.3%,其后依次为世界环境日(62.6%)、白色污染(56.9%)、有机食品(52.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相对较远的环境科学知识,则公众对其的了解程度偏低,如环境污染中的三废(45.5%)、温室效应(41.4%)、生物多样性(27.8%)。

从公众的环境保护经历看,接受大众传媒中的环保信息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环保经历,而公众主动参与环保活动不足是目前环境保护宣传中的主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主要的环保经历为收看有关环保的电视节目、纪录片(82.9%),阅读报刊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47.3%),看到户外的环保公益广告或标语(42.4%),收听有关环保的广播节目(25.3%),收到宣传环保知识的传单或手册(17.9%)。在主动性环保经历中,仅有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的比例相对较高(18.1%),而参与环保宣传仅为4.2%,成为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仅为2.1%,有12.9%的人没有任何环保经历。

从公众的环境保护行为看,《报告》显示,公众实际采取的环境保护行为主要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而对于与降低生活支出及自身健康无关或须增加支出的环境保护行为则相对较少。

环保部门、环境学者和环保人士普遍认同的一个事实是,做好环保必须要公众参与。著名环境记者冯永锋在一篇题为《规划环评给“公众参与”上了堂什么课?》的文章中写到: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利益相关方”,……其实公众不是指其他人,而是所有的人;不是指别人,就是指自己。在我们列出“群众”、“公众”、“社会”这些通用词语的时候,经常把自己置身事外。官员们会这样,学者们会这样,企业家们会这样,受到伤害的人会这样,而环保组织、公益组织、媒体、法律,似乎也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摘择出“公众”之外。

“公众”的成长

“环保”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时,一些活跃的民间环保组织、几个知名的民间环保人士,似乎便是中国环保公众参与的缩影。好在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

根据2007年召开的第六次中国信访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国信访总量较上年下降15.5%,但环境信访和群体事件近几年来却以年均30%的速度上升,成为中国信访的“五个重点”之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公众环境意识、权利意识的大幅提升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公众参与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事实,并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厦门市围绕“PX项目”建设的风波,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具有某种标志性的公众参与事件。

2007年初“两会”期间,105个政协委员联名签署了“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反对腾龙芒烃(厦门)有限公司拟在厦门市海沧区兴建的“对二甲苯”石化项目(简称PX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08亿元,建成后,有望为厦门市增加800亿元的产值。但是,“PX项目”距离厦门市中心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都只有7公里,而且海沧区已经成为一个新开发的居民生活区。因为该项目所处位置敏感以及存在极高危险性,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们乃至厦门市民的极力反对。成千上万的市民走上街头,表达心声。

2007年5月30日,厦门市正式宣布缓建“Px项目”。6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就“PX项目”对厦门市进行全区域总体规划环评。12月,厦门市公开摇号产生市民代表参加厦门海沧南部地区环评座谈会。49名与会市民代表中,超过40位表示坚决反对上马PX项目。此后,有关媒体报道说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停止在厦门市海沧区兴建该项目,将迁至漳州古雷半岛兴建。

北京也发生了一起影响较大的环境抗议事件。北京市计划在海淀区西北旺镇六里屯依托垃圾填埋场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每天焚烧生活垃圾1200吨,制作堆肥400吨。由于六里屯一带已经建成了许多居民小区,社区居民担心环境污染,连续上访反映焚烧厂选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6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建议地方政府对有关问题进一步论证,在完成论证之前,该项目应予缓建。

这两起群体性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市民的理性维权,也显示了正在崛起的公众参与的力量。而政府的克制、理性、顺应民意、择善而从,体现出新的执政观,受到舆论的高度评价。但其肇因,都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更大范围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本身的评价也缺乏开放的程序和公众的广泛参与,这都凸显了规划环评的重要性。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表示,正在制定中的《规划环评条例》将引入程度较高的公众参与程序,坚持加入关于“公众参与”条款。按照条例规定,规划编制单位应该向公众公布信息,征求公众意见,重大意见比较集中的情况必须听证。

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仍然有一些星星之火能够让人看到光亮:有个小区的居民起来反对修建一条劈开小区的高速公路,最后逼得政府准备召开“全民公投”;有些居民为了反对身边的垃圾填埋场继续施放毒味,千方百计让法庭接收了其中一位为主的申诉书,要求垃圾场业主赔偿排放臭味导致此业主昏倒而到医院急救所花的两三百元药费,以校验法庭的能力,观望政府的诚意;有位在深圳打工的湖北人,当他回家探亲时,发现村庄边的森林正遭受砍伐,急忙起来向林业部门反映,并联合大量同乡,开始调查那家砍树公司的背景、调查主导此事的政府官员的作为。

谁能成为公民环境记者

WEB2.0时代,有了技术做靠山,似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民环境记者。形势真的如此乐观吗?一位国内知名的环保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有着上述种种事例能给人以信心,和十几年前相比,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家乡的河流和森林,很多人看到伤害天天发生却从来没想过要对它进行记录和传播,更多的人不是伤害的主力军、就是协作伙伴或望风者。成为公民环境记者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环境责任感的问题。

5月9日,国内著名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组织了第一次公民报道小组沙龙活动,邀请了自然之友会员、著名媒体人林谷担任主讲。这个活动意在“对会员自觉的行动做有意识的引导,形成合力,培养一支公民记者队伍,通过沙龙的形式提高公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使这支队伍的每位成员拥有较强的新闻自采、对外发声的能力。”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训只是一种技术上的支持,关键还在与参与者有持续关注环境问题的热情和恒心。

阿拉善生态协会会长王石说:“第三届阿拉善生态奖非常重视内生性和合作能力。内生性是指作为一个公民,你有责任关注当地的环境,并起而行之;合作能力是考量你在运行项目的过程中,与社会各种资源的对话能力和匹配能力。环境保护是一个共同的事业,那么你就要有能力在过程中把社会有效能量融合到你的理想中来。用这两个指标去衡量,我们发现,中国内生的环保项目的合作共赢能力越来越强。”

环境新闻报道问题 篇11

一、现状与问题

中国目前的广播电视新闻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它一方面处于一元事业体制中过度转型, 同时也要把握媒介技术发展方向。然而, 随着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业的发展, 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要求的传媒人才是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并不乐观, 矛盾主要体现在, 首先, 重理论的定式培养模式没有改变, 现在主要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理论课程为主, 实践课成为辅助理论课的工具, 没有真正提升实践课的主体地位和建立起来相应的实践课的系统的考核体系, 一些学校虽然开设实践课程, 但是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很难对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成果进行系统的追踪和评价, 结果容易使实践课流于形式, 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 师资队伍的非合理配备, 师资力量的薄弱制约着专业长足的发展, 师资队伍的合理构建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 新闻专业需要实践和理论能力较强的复合型教师,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当下, 大多数高校的一线教师的师资结构配备不合理, 根据一项数据调查,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五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在职教师进行了简单的统计, 在65位老师中, 只有18位有新闻业务实践经验, 仅占总体的27.97%, 而在55位有学历介绍的老师中, 拥有博士学位的有44, 达到总数的80%。[1]

最后, 多媒介实验平台的匮乏。新闻学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多媒介实验平台的建设, 但是高校大多数实验室建设投入的情况不容乐观。只有做好新闻学实验室, 才能使得新闻学专业做大做强。新闻学实验室的建设是关系到新闻学专业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不少高校新闻学实验室规模非常小, 学校方面投入力度非常有限, 实验室的设备陈旧落后,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需要, 这成为制约新闻学专业发展的瓶颈。

二、机会与对策

世界上最早的媒介融合专业的创始人, 美国密苏里大学迈克·迈金教授说:“我们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主要是全能记者, 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2]为了适应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 新闻专业教育变革必须顺应传播技术与媒介环境发展的内在逻辑, “创新教育理念, 调整课程体系, 再造教学流程,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最终目标是构建以媒体融合为导向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3]按照这种设想, 新闻学专业可以在下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对:

其一, 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这个媒介化生存的时代, 使之对具有新闻敏感、懂得传播规律、掌握采写拍摄编技能、具有全媒体传播能力的传媒类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多。所以我们的专业定位绝不能仅仅限于广播电视媒体, 而要把新闻放在“泛媒体”“大传媒”的环境下进行定位。

其二, 多重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学工作的实施必须有合适的评价体系来保证教学工作完成的质量。为了适应本专业的特点, 建立起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包括教师考核体系、学生考核体系和社会考核体系。单一的考核体系具有片面性和机械性的特点, 建立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能更科学准确的完成对教学效果的考察。

教师考核体系包括教学能力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学习能力考核和科研能力考核, 教学能力考核体系中要更加关注注重教师的教育能力, 有学识是基础, 更重要的是要能教给学生能力和知识。学生考试体系包括专业技能竞赛成绩、社会实践成绩、道德评价和理论学习成绩。加大专业技能竞赛成绩在学生总成绩的比重, 让学生学有所长。社会考核体系主要包含对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评价体系的追踪考察, 对本专业就业率的考察和学生报考人数的考察等等。通过种种方法, 完善社会对专业培养的评价, 建立起完整的评价体系。

其三, 新网络媒体实验室的建立。本次教改的新的突破是全媒体实验网络平台的构建。如何让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更快地适应这种变化, 更好的从事新闻报道, 是新闻教育者的责任和第一要务。硬件的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建设实验室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学改革应该尝试将“拟态的媒体环境”引入到教学课程, 让学生在“拟态的媒体”中工作代替传统的“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廷俊, 王大丽.从内容调整到制度创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出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 (7) .

[2]迈克·迈金.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J].新闻与写作, 2009 (8) .

上一篇:压力型政府下一篇:脐静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