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问题

2024-06-02

环境污染问题(通用12篇)

环境污染问题 篇1

引言

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 (Edga Morin) 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的系谱和身份具有地球的性质。我们起源于地球, 以地球为生, 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属于地球, 地球属于我们。”但是, 他只是说对了一半, 地球不只属于人类, 是人类的家园, 地球更是所有生命的家园。

20世纪中叶, 我们从太空第一次看到了地球。从太空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小而脆弱的圆球, 显眼的不是人类活动和高楼大厦, 而是一幅由云彩、海洋、绿色和土壤组成的图案。人类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 也可说是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正确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和万物生灵, 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这才是人类伦理理念的最高境界, 也是人类谋求自身幸福的不懈追求。但是, 人类却像一个自私的孩子, 只强调自己, 甚至为了满足人的一己私利而不惜以其他生命为代价, 肆意地掠夺、破坏和毁灭着大自然。看看我们的地球母亲吧, 她已经是千疮百孔, 满目疮痍:森林被砍伐, 河流、天空被污染, 土地被荒芜, 动物被掠杀……我们的母亲正在为自己的伤痛而落泪。青山碧水, 白云悠悠, 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的世界。但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美景往往成了电脑合成的产品, 不知道这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骄傲, 抑或是人类的悲哀!

一、环境问题的现状

人类在自己的活动过程中引起生态环境破坏的历史, 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一样悠久。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来连续发生了多起造成许多人死亡和痛苦的重大环境公害事件即“马斯河谷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米糠油事件”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后, 人类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从全球的角度看, 环境状况在继续恶化。如47%的拉美牧场由于过度放牧和盐碱化等原因而退化, 发展中国家中有110个国家面临土壤退化的问题。在发达国家, 土壤的酸化是个大问题。全球的森林以每年2%的速度消失。非洲的热带雨林只剩下原先的1/3, 亚洲的木材蓄积量只能维持不到40年。全球有1/3以上人口缺乏安全清洁的饮水, 每天有2.5万人因饮用不干净的水而死亡。

再来看看国内环境的状况:进入21世纪的中国, 第一天就遭遇了沙尘暴。2002年, 遭遇历史上强度最大的沙尘暴。而且, 一切还在恶化之中———中国的沙漠化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 相当于每年一个中等大的县被沙漠化, 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以上。目前, 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27.2%。因水土流失, 每年冲走肥土50亿吨, 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每年平均削去1厘米厚的土层, 由此每年造成化肥流失4 000万吨, 接近全国的化肥产量。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1998年曾经断流200多天, 洪水期间, 黄河河水的含沙量达50%。现在, 长江也快成为第二条黄河了, 其含沙量是黄河的1/3, 等于世界三大河流———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年输沙量的总和。目前, 中国70%的河流、50%的地下水被污染, 淮河、辽河、海河、太湖、巢湖、洞庭湖、鄱阳湖、滇池等水域污水横流, 水量大为缩减, 洞庭湖、鄱阳湖的湖面损失了一大半, 其蓄水功能大大下降。

或许有人说简单的数字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那就让我们从2004年的印尼海啸说起。2004年结束前几天, 欢乐的圣诞节刚过, 亚洲却发生惊天动地、震撼世界的强烈地震及海啸事件;地震强度9.0级, 为四十年来前所未见, 而地壳板块撞击所引发的海啸, 掀起滔天巨浪, 冲击南亚及东南亚甚至非洲的十多个国家的海岸, 吞噬了可能多达10万的人命, 造成重大的财物损失, 到处哀鸿遍野, 多个国家出现有如人间炼狱的情景, 世人莫不感到哀痛欷歔。大自然以自己的方式对人类的恣意妄为作出了回应, 人类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血和泪的代价。

短短数小时的海啸给人类造成了十多万的伤亡, 这样的杀伤力是任何一次恐怖活动都不能出现的。因此, 印度洋海啸给我们更大的警示在于, 人类目前最大的威胁或许不是来自于恐怖主义、也不是来自于地区冲突、局部战争, 而是源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日益衰竭, 环境的安全已经成为人类最终的安全。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 同时, 也在品尝自然所酿造的苦酒。今天, 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人类再不行动, 对自然仅仅说一声遗憾或者抱歉, 那么, 一百年后, 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 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 《后天》的场景未必就是杞人忧天。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环境问题的产生, 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 而造成现在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因素也很多。当然, 这里面当然与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有关,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 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 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 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燃煤技术在工业部门的广泛采用,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并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同时它又是造成大气污染、导致人类生存环境和整个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 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忽视人对自然作用受动性的一面。人与自然, 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认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 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 改变自然界, 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但将其视为“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是错误的。近两个世纪以来, 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由此体现的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 使人类陷入了恩格斯提醒人们警惕的那后一种片面性。体现人类的这种观念和态度最典型的行为, 莫过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据世界观察研究所报告, 地球上的森林面积, 一万年以前还是62亿公顷, 到1863年尚存55亿公顷, 此后不过一百多年, 地球仅剩下28亿公顷。

严酷的事实, 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同自然界相处中存在的问题。人类必须服从于、受制于自然界的规律, 并始终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适宜环境。

总之, 环境问题的产生或加剧, 包含有各色各样的、不同程度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而这些因素往往与特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而环境问题的控制与解决途径, 就需要从这些因素中去寻找。

三、实现人与人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才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

自然界中所有生命和非生命存在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它们互相依存, 互为发展演进的条件, 共同组成承载人类文明大厦基石的生态系统, 从而决定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长期稳定发展最深厚的基础。生命体和其存在的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 唇齿相依的, 即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面对生存危机, 人类开始觉醒, 对人类自己曾经引之为自豪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判, 开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新审视、确定人在大自然面前的位置。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中, 正是包含着这样一种崭新的价值观, 即人类是自然之子, 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 人类必须平等地对待自然, 善待自然。这意味着人类并非至高无上的, 人类不可以任意支配、统治、主宰自然以及其他一切生物, 意味着人类必须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资格和权利, 即尊重生物权利。人类与天斗, 与地斗, 在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后, 却发现最危险的敌人竟是我们自己———人类妄自尊大, 对自然无限的索取, 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环境问题的解决, 从根本上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变, 即人类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从天人相分、天人对抗转变为天人合一、天人为友, 从农业时代的黄色文明 (一万年前开始) 、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 (二百年前开始) 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绿色文明。也就是说, 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场绿色革命。我们的价值观应从“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征服自然” (笛卡尔、培根、牛顿的遗产) ———发展为“人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是自然之子”。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 不再把自然当做永无止境的盘剥的对象, 而应看做是人类存在的根基。

环境问题是一个跨国界的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也解决不了, 同样, 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环境恶化, 也将通过“蝴蝶效应”传递给其他国家以及全球。只要不解决污染的“更鸣”问题, 尽早都会出现污染转移、扩散现象。从古代的经典回到今天的现实, 人类的利益共同体特征更为突出。例如:臭氧层受损形成的机理已经十分清楚, 它是人类合成化学品排放的后果。不同国家对氟里昂和哈龙的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是不同的, 但对全球的影响是相同的。人类终于开始认识到:我们都是同类, 我们有着共同的未来, 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 仅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不够的, 我们首先要做到人与人的和谐共存, 才能携起手来, 共同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

人类只有一个家园, 这就是地球。人类可以拓展生存的空间, 但不能离开地球。因为, 如果我们对地球采取一种打家劫舍强盗似的理念和行为, 把地球的资源掏空了, 生态系统破坏了, 然后“卑鄙大逃亡”, 抛弃地球, 那么, 其他星球的文明能接纳人类吗?如果它们能接纳人类, 说明它们比我们更野蛮, 它们也已经将其生存的环境破坏殆尽了, 这又怎么可能成为人类迁移的理想家园呢?如果它们不能接纳我们, 人类往什么地方迁移呢?是一个二氧化碳占大气95%的火星吗?人类若可以有能力改造体积只有地球一半大的火星的恶劣环境, 为什么不首先治理我们目前这个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家园?

人类应该积极探索、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存空间, 但人类应该树立这种观念, 地球不仅是人类的摇篮, 也是人类的家园, 即使有一天, 人类可以迁移其他星球, 地球也是人类的唯一家园, 是人类历史的终结。保护地球, 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摘要:主要阐述了环境问题的现状, 并对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了一些探讨, 指出保护环境最根本的就是改变以人为本的观念,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关键词:环境问题,根源,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蔡拓.当代全球问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

[2]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6.

[3]吴光宗, 戴桂康.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4.

[4]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 柯金良,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环境污染问题 篇2

起初,只是淅淅沥沥小雨,接着越下越大,很快,路上的积水越来越多,飞驰而过的汽车,尾部都拉出了一条长长的水雾,仿佛丝带一般,车窗上,星星点点的水滴好像美丽的星空,看着这诗一样的景象,我盼望着早点能到家。

但是,四周的车越来越多,没过一会就堵车了,这可把我急坏了,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但长长的车龙依旧是动都没动,我摇下车窗想要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可谁知喧嚣的喇叭声伴随着带有汽油味和牲畜特有的臭味的空气向我袭来,我忽然感觉是如此的压抑,似乎一切都像天空那么灰暗,我回想起了以前的雨天,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偶尔还会有太阳雨,多么的迷人,我又想起了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霾,还有PM2。

5这些字眼在之前,从没有被人们所知晓,不是因为科学技术发达,能检测出空气中这些细小的颗粒物,而是因为之前并没有太多这样的污染物,科技的发达带给我们的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只是几十辆汽车就能把雨后的空气污染成这个样子,那么将来的空气还能被雨所清洁吗?

环境污染问题的博弈研究 篇3

关键词:环境污染问题;博弈研究;污染治理

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

根据外部性理论,如果个体或者企业行为给自身带来的成本与社会成本不相等,给自身带来的效益也与社会效益不相等,那么就会出外部性。如果社会成本小于自身成本,社会效益大于自身效益,那么就会出现正外部性;而如果社会成本大于自身成本,社会效益小于自身效益,那么就会出现负外部性。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理性的经济人不会主动的去缓解负外部性,那么就会给社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根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企业环境污染反映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社会环境”被所有企业共享,因此“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的特性主要是非竞争性以及非排他性。例如:如果某一城市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减少了城市的大气污染,使空气干净清新,那么某一个人呼吸了这样空气,并不能阻止其他的人也呼吸该城市同样的空气。由此可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难以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实现等价交换,如果环境供应和其他物品的供应一样,是通过市场资源配置来完成的,那么就一定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这就是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环境污染问题的博弈研究

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是最著名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体现了理性人是如何为了追求最佳利益而将自己陷入困境之中的,因此,“囚徒困境”中的行为也称作“理性的无知”。而在研究企业的污染问题时,“经济人”相当于“囚徒”,而“污染”则相当于“坦白”。如果企业向外排放污染物,而政府对该行为没有制止,那么企业在最佳利益的诱惑下,就会放弃环境保护,不会主动进行污染治理设备投入。该状况可以描述为博弈模型:A、B企业均为经济市场中的经营企业,A、B企业的经营策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排放污染物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一种是进行环境保护来增加社会效益。如果A、B企业都选择排放污染物来降低企业成本这一经营策略,那么两个企业的收益则均为C元,如果A、B企业其中一个选择进行环境保护这一经营策略,那么该企业的经营成本就会提高0.5个单位,因此,该企业会选择提高价格来维持企业运营,而高价格的产品会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那么另一个选择排放污染物经营策略的企业在无形中提高了0.5个单位的收益。该状态下的纳什均衡是(1,1),在纳什均衡下,A、B企业都选择排放污染物这一策略来保证企业经营效益。这就是完全竞争机制下市场失灵的表现。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负外部性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因此,政府介入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假如企业的收益是π,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投入成本是a,政府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罚金额是b,政府进行污染处罚的成本是d,企业经营产生的社会效益是v,排放污染物产生的社会成本是L,并且政府进行污染处罚的成本d小于政府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罚金额b。通过收益矩阵我们能够发现,这项博弈中没有完全由经营策略决定的纳什均衡,而我们需要求出企业在多种经营策略混合使用下的纳什均衡。假设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概率是p,因此,企业不排放污染物的概率是1-p,政府监督的概率是q,因此,政府不采取监督的概率是1-q。由此可以计算出企业期望盈利Up=p*{q(π-a-b)+(1-q)π}+(1-p){q(π-a)+(1-q)(π-a)},对该式求导,从而求出企业最大期望盈利:q=a/(a+b).而政府最大的期望盈利为:p=d/b。

对上述公式进行研究,可以了解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概率和政府的监督成本正相关,因此政府的监督成本越大,企业则更愿意排放污染物。而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概率和政府对企业的处罚力度负相关,因此,政府如果对企业的处罚程度较小,那么企业则更愿意排放污染物。

然而目前我国对企业污染排放工作的治理力度较小,排放污染物的处罚费用偏低,很多法律法规都缺乏对污染排放企业的治理标准。调查研究表明,排污企业在排放污染物方面支付的费用仅占污染治理费用的十分之一,从上述博弈研究能够看出,这样低标准的处罚费用导致很多企业无视社会利益,公然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企业宁可支付排污处罚也不愿意购置防污设备,这样的情况使社会处于畸形的发展状态,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我国对于环境污染排放的指标较低,因而,国外很多高污染企业选择在我国建立污染密集型产业,从而避免接受本国的排污处罚,这就导致我国的环境负荷急剧增加。近几年来,污染密集型企业已经占外资企业总额的近四成,而在这些污染密集型企业中,严重污染密集型企业接近一半,这些高污染的企业使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为了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应当采取两方面的措施:首先,政府需要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健全污染物治理法规,从而保证企业严格遵守排污标准;其次,政府需要加大对排污企业的惩处力度,使企业能够积极购置污染处理设备,从而为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通过环境污染问题的博弈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污染处理效率。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只有通过多企业合作才能够消除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环境污染问题的博弈研究使环境治理更加科学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吴伟, 陈功玉, 王浣尘,等.环境污染问题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 21(10):115-119.

[2]郑涛,陶应发.环境污染和保护问题的博弈分析[C].2008年全国资源环境经济管理论坛, 2008.

浅谈环境污染问题 篇4

环境污染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并已经国际化, 各国政府及专家都在用尽心思研究化解之道。人类社会经几千年发展, 到19世纪, 随着工业化的加进, 物质文明得到了跨跃式的发展, 科技飞速进步, 资源过渡攫取。人类用环境的代价换来了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享受物质文明的时候, 被污染的环境就是我们付出的代价。环境遭到的破环已经达到了亟待解决的程度。

1.1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1倍, 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 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两极冰雪会部分融化, 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使沿海的一些国家和城市被海水淹没。另外, 随着气温升高, 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 气候变化还会引起一些疾病蔓延, 危害人体健康等。

1.2 臭氧层遭破坏

臭氧层遭破坏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是人类活动使大气严重污染的结果。臭氧层遭破坏, 使照射到地面上的太阳紫外线增多, 严重损害地面上动植物的基本结构, 并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外, 还会使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 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使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多。据科学家研究, 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 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就会增加2%。

1.3 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和石油、天然气, 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的百分比物造成的。酸雨的危害很大。酸雨降落河湖, 会使河湖水酸化, 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乃至大量死亡;酸雨降落土壤, 会使土壤酸化, 危害农作物或森林生长并进而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桥梁、铁轨等。就连保存了多少个世纪的文物古迹、碑刻石雕等也会被酸雨腐蚀得斑驳脱落、满目疮痍。酸雨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危害, 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

1.4 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的堆放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主要有: (1) 占用土地, 损伤地表。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矿业尾矿、煤矸石、工业废渣等侵占了大量土地, 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 妨碍了城市环境卫生, 并且埋掉了绿色植物, 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 污染土壤、水体、大气。堆放在地面的固体废物以及渗出物会改变土壤的成分和结构, 有毒的废物还会杀伤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 降低土壤肥力。 (3) 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 除了以大气、水体、土壤为媒介进行传播外, 还会通过多种有害生物为媒介传播疾病, 如传播鼠疫等。

2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状况

当今中国也正面临着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二氧化碳第二大排放国, 二氧花硫的排放是世界第一;土地沙漠化, 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 而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水资源危机, 作为世界21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 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 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付之东流;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是全世界三大酸雨区, 而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30%;森林面积减少, 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而我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且按近十年的平均采伐和毁坏森林的速度, 若不采取补救措施, 若干年后, 我们将失去全部森林;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气污染已使我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据调查确认, 城市中大气环境指数达到国家标准的只有40%左右, 国土面积的30%以上有酸雨现象。造成酸雨的氮氧化物和硫磺氧化物等物质借风向流动, 已经给日本及朝鲜半岛上空带来了不良影响。另外, 还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骤增占世界14%、严重的水质污染、水源不足、沙漠化的扩展、沙尘暴及黄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等诸多问题, 可以说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陷入危机状态。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问题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 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 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 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 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 尤其是重工业化时代, 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 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 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 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严峻的, 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化发展进程。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 形式严峻而任重道远, 我们需要依法办事,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 依法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 延缓环境恶化发展的速度。

3 对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1 污染行业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

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化工等行业, 他们属对环境破坏大的产业, 且由于他们单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润而不顾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而随意排放这些污染物进入自然环境, 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3.2 发达国家的低级产业输出, 转嫁本国环境危机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公害与污染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他们转嫁本国的环境危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直接投资进行转移;二是通过垃圾废物的出口。我国相对宽松的环境管制导致国外污染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 从而加重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程度。

我国进口废物用作原料加工利用已有十几年历史, 进口废物数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进口废物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非常突出, 非法进口垃圾的事件时有发生, 大量危险废弃物通过夹带或走私等途径进入到国内,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4 探讨发展经济和加大保护环境的对策

4.1 完善产权制度

我国产权制度还很不完善, 通过改进产权制度以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 其实质是将外部性内部化, 将环境等公共物品改变为有偿使用物品或批准使用。实际上,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区别, 即可否排他地占有或消费, 可以转换为是否可以单个地向消费者收费。

4.2 通过税收调节

建立健全环境税征收机制。依据“谁污染, 谁缴税”的原则, 我国应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把涉及大气、水资源、生活环境、城市环境等诸多方面纳入征税范围, 其课征范围推而广之, 并把环境税收取得的收入全部专项用于环境保护, 使环境税在环保工作中发挥作用。

4.3 调整产业结构

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必要的产业指导, 限制严重污染项目, 对能源、原材料工业等, 通过产业政策进行干预。

4.4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进口废物管理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的规划, 逐步完善进口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加强环境监管的同时, 要积极寻求解决思路, 建设加工园区, 实施圈区管理, 在提高环境“门槛”的同时要给与企业发展的空间, 引导进口废物加工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并对进口废物征收一定比例的环境治理费。

摘要:宇宙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只有一个家园, 由于人类欲望的膨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 加上人类无节制的生产和索取, 如今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恶果——酸雨肆虐、气候变暖、物种灭绝、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本文针对我国环境现状进行分析, 阐述了我国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发展的方向, 并根据国际上先进的方法提出治理的意见。

关键词:环境,污染,外部经济,FDI,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浅析 篇5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浅析

陈海霞

U200816641

公共事业管理0801班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整个社会环境问题的产生,农村的污染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源有哪些?农村中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有哪些不足?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改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来源建议

一、引言

从高中开始便离家到县城读书,上大学便到了另外一个省份。每次回家都很开心,但不知哪次回家突然发现家周围很脏,难道因为我城里待久了?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我们家门口的池塘因为一户人家养猪导致污染严重,无法为农民提供生活用水支持,直到近年才有所改善。同时,现在回家我发现路边的纸屑垃圾会“满地飞”,我们家背后的山林边也推了很多垃圾。我相信,这仅仅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一小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原本纯净的乡村环境也遭到了破坏。本文通过资料的查阅,简要阐述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并根据农村缺乏应对环境污染机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农村环境污染来源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带来的污染

① 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药与化肥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吨,平均18亿亩农田每亩需要近两斤。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1

短短几十年,我国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而

与此同时,我国化肥用量及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吃惊。60年间每公顷化肥施用量

增长100倍,20年间农药年施用总量增加100万吨。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

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② 地膜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中。对“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往

往较关注城市中一次性塑料餐盒及购物袋等的使用与回收。据新浪新闻,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大

量使用而并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速了耕地的“死亡”。大量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而最关键的是它没办法降解。有人研究其寿命后得出结论:大概要

7代人、140多年还降解不掉。在降解农膜的过程中,会有致癌物二恶英排放到

空气中。比如有些勤快的农民将农膜从田里拣出来后就地焚烧,看似干净了,实

际上低温燃烧排放的剧毒二恶英进入了农民身体和大气中,成为难以除掉的恶性

污染物。

2、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

源。在一些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许多重要水源地、江、河、湖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1999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吨,而当年全国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7.8

亿吨,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其中规模养殖产生的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山东、广东、湖南等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

物的粪便产生量已相当于本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的40%。全国畜禽粪便的COD总

量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COD排放量之总和。由于绝大多

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直接超标排入农业环境,畜禽污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

化,水质恶化,致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养殖业的不合理布局也严重破坏了农村

和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

3、城市垃圾对农村的污染

由于缺少无害化处理设施,大量垃圾只能填埋处理。一些城市已很难找到处

置垃圾的地方,建设新的填埋场所难度增加,大量的城市垃圾只能运往郊区农村

直接堆置或简单填埋,成为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新来源。

4、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逐渐增多。作为农村垃圾主要来源的生活垃

圾(含大量的塑料袋和其他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经过千家万户的日积月累,已成为破坏农村环境的头号“杀手”。不少地方的垃圾被输送到田间地头,堆积

于农民的房前屋后,有些有害物质还被填埋在用于灌溉的大小河道中。农民自己

制造的垃圾,使大片大片的良田不断被蚕食。一堆又一堆的垃圾不但威胁着环境,给农业生产留下了后遗症,而且时刻在威胁着农民自己的身体健康。对那些卫生

防疫滞后的农村,有害垃圾造成的恶性循环,给农村的地方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

了严峻的挑战,使农民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5、秸秆造成的污染

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吨,其中40%未被有效利用,秸秆随

处堆放或是就地焚烧,严重污染了环境。2005年5月中下旬,成都和合肥地区的农民焚烧秸秆甚至影响了航班起降,并出现“烟雾锁城”的现象。

6、工业污染

随着“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乡镇工业造成的环

境污染逐年增加。根据2000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

量达41.1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54.3万吨,废气排放量463.3万吨,工

业废弃物产生量15008.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2143.4万吨。目前,乡镇

工业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

近或超过50%。同时,城市“三废”向农村转移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三废”污

染农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3.3%农田污染事故也是有发生。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因工业固体废物堆存而别占用金额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1313万公顷以上,53313万公顷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由于环境污染,导致每年粮

食减产100亿千克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

三、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

虽然上述来源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物质载体,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问

题日益突出和如此严重与农村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脱不了关系。

在农村里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前茬秸杆影响后茬,就一

烧了之;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身上根深蒂固,造成制造污染的主体十分庞大,因而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难以根治。

其次,环保意识淡薄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部分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

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

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同时,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在利

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最主要,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

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

乏自我约束。

另外,与城市不同,农村环保力量薄弱。有很多农村地区,根本无所谓环保

力量一说。在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环保派出机构建设已在实施中,但也出现覆盖

范围小和规范化建设差距较大的问题。同时在工作实效上,乡镇政府内建立综合性的执法机构,虽然承担一定的环保工作职能,也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人员

兼职多,精力难以集中,而且人员属于乡镇编制,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对乡

镇的依赖性较大,影响环境监管作用的发挥。

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

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

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工作经费紧张,一些基层环保局没有财政

拨款,环境监测、监理设备老化,环保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环保投入不足已严

重制约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环保事业的发展,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和亟待

解决的重大环保工程得不到落实,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城市化

进程。

最后,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

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

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许多

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资金、人力、物力的实际流向时,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

四、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对策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生态环

境保护意识不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特别是重视广泛开展提高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摆位的认识是尤为重要的。

2、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中国农村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总水平仍较低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仍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但同时面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

要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还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法规、办法,如结合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强

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农村生活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污染程度制定相应治理办法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发挥环

保法规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制定有关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运用立法手段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综合运用政府、法律和市场手段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路

径,是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收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

进行补偿或奖励,对因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而受到损害的人群补偿,以激励

市场主体自觉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中国的农村生态环

境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对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而达到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4、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

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推广成本低且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技本着落实

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鼓励大

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参与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运用科技力量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节水农业技术、污染防治配套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农业环境监测技术等,大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科学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技术,同时,加强监测力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使科研工作能够真正为生产实际服务。

五、结语

总之,农村环境恶化对农村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不仅给村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损害,而且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其制约瓶颈,如要打破此发展僵局,农村的环境治理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农村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与防治 篇6

关键词:农村;污染;环保;建议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快速,伴随着发展节奏而来的是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因此,我国农村发展也在崭新的机遇下蓬勃发展[1]。但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导致农村的环境逐渐恶化[2]。另外一方面,我国本来就不是很重视农村环境的污染,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比,我国农村发展较为迟滞,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一、我国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一)现代化进程中产生污染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国情的真实写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已经大幅度减少,基本接近底线了[3]。实际生产当中,土地经营管理者为了增加土壤的产出,大幅度的使用农药和化肥,截止目前,我国基本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和农药最多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在化肥农药高密度使用的背后,还有各种化肥的构造混乱等实际情况。整体看来,化肥的利用率较低,很容易随着雨水等流失,农田的土壤污染情况因此诞生,不仅导致农田水土的污染,还会通过农田中水体的传导造成地下的水污染,也会污染空气。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基本使用约130万吨的农药,但是实际上只有很小一部分可以对农作物产生影响。其他的一部分基本上是流入了水中或者土壤当中,严重破坏了土壤的营养结构,甚至是直接危害了人口的健康。另外,大棚农业在我国增多,大大地造成了地膜的损坏。近些年来,我国使用了世界上最大量的地膜,破坏了土质。还有很多地方将秸秆进行焚烧,又或者是直接丢弃在水中,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空气环境的损坏,污染了农村的环境卫生[4]。

(二)人居环境污染

我国部分农村和小城镇聚集混乱,没有经过科学规划的布局导致居民的聚集杂乱无章,分区也不合理,并且忽视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理,直接丢弃导致生活垃圾流入周边的环境中,形成极其糟糕的环境[5]。从目前很多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居民喜欢随意丢弃垃圾,大多还是露天放置,生活脏水随意排放,居住的附近环境受到严重的毁坏,随着程度的加深,逐渐影响着地下水的质量,进而威胁着人们的卫生与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条件逐渐改善,但是城市的污也在逐渐转向农村。

(三)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造成工业污染,威胁着农村的环境。乡镇上布局了一些中小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数时候是设备落后,生产技术水平极低的状态,同时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生产导致的工业垃圾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逐渐地严重威胁周边的环境[6]。近些年,乡镇中逐渐兴起发展集约化的蓄畜养殖,养殖者没有环保意识,随意排泄污染源污染地表水,更严重的是,这些牲畜排泄的粪便会带来疾病因子,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另外一方面,养殖所需的饲料含有大分量的化学元素,有时如果牲畜没有及时吸收就会流入周边环境当中,严重危害居住环境。

二、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建设法规、标准、管理制度及其支撑体系

首先,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的生活、牲畜养殖、工业发展等方面造成污染的环节,研究制定合适的法规制度,约束环境污染的行为,用法律法规的手段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的持续。目前,我国仅在新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说明[7],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涉及的法规,这个现实也揭露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保护缺失的问题,今后,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引以为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保证农村环境保护有法可依。

(二)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我国传统农业属于粗放型农业,发展中对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和优化。首先,了解农村的地域环境,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施肥、防治等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合理科学地使用化肥,控制数量,保证质量,提高化学的利用率;其次,在农村应该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实施清洁发展策略,确保乡镇工业结构的合理。

(三)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首先,面对生活垃圾,应该合理处理固体垃圾,集中分类进行处理;其次,将生活或者工业污水进行科学处理,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污水的处理;最后,注意牲畜的养殖的合理性。牲畜养殖要与当地的农村发展密切结合,根据本地乡镇的实际规划,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养殖方案。

(四)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不同于城市设置的专项环境保护项目,有专门的财政拨款,农村环境保护没有固定的资金支持,也没有明确的集资对象。因此,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只能够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开展,建立一套专门服务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筹资方案,增加专项财政拨款的金额,还要自上而下将每个环节中涉及的各个部门的责任明确,建立完整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加强农村人口聚居地的环保基础设施。

(五)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

有了方案与法规之后,重点就是执行。法律重在发挥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与保护,坚决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办事,严格惩治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各个环境保护的成果。实际上,农村与乡镇处于离城区较远的地方,管理起来有着一定的难度和限制,结合这一实际问题,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定期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加大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环保工作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们心中的环保意识。媒体、电视、广播、教育媒介等等都可以用于农村环保知识的宣传和引导。另外还可以开展专项的环保知识下乡的活动,普及环保知识和环保措施,让每个人心中都逐渐树立健康的环保观念,并且引导鼓励他们能够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结束语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活,必须引起每个人的高度重视。保护农村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人力、物力投入,努力建设环境和谐的新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吴海燕.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49-51.

[2]卢亚丽,薛惠锋.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博弈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3):268-271.

[2]袁平.农业污染及其综合防控的环境经济学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36-38.

[3]张欣,王绪龙,张巨勇.农户行为对农业生态的负面影响及优化对策[J].农村经济,2005,11(7):54-56.

[4]何立果.都江堰流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模式”研究:兼对“府南河上游安龙可持续发展项目村”的考察[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7:23-27.

[5]刘建昌,陈伟琪,张珞平,等.构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3):186-190.

[6]黄德林,包菲.农业环境污染排放及其政策导向[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2-23.

环境汞污染问题分析 篇7

一、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一) 汞污染来源

汞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种类别, 第一种是自然所排放的含汞物质以及汞元素, 自然界所排放的汞物质一般都是单质。而在火山喷发之后以及一些地壳运动之后所形成的含汞物质则主要是一些化合物, 这种自然界所排放的汞对我们的生态环境等也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但是与另一种排放形式相比, 自然界所排放的汞污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了, 人为因素所排放的汞污染现象极其严重, 一方面人类在进行相关工业生产的过程中, 在一些含汞物质的生产时, 很容易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汞污染现象;另一方面在人类进行一些其他产业生产过程中, 汞作为杂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人们就会采取一些对策来除掉这些汞元素, 最终这些汞污染就会进入到河流中, 对人体产生巨大的损害。

(二) 汞污染的损害

汞元素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后很难被有效的吸收, 而是会通过一些不同的介质进行广泛的传播, 在传播的过程中它会随着生物链最终进入到人体内, 汞元素在进入到人体之后对人体产生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总的来说, 当前汞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介质实现传播, 从而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其次汞污染的传播距离是非常远的, 它能够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的污染源, 其影响非常深远。最后, 人体如果误食含有汞元素的物质, 那么人体在健康上会产生巨大的损害。

二、汞污染的防治对策

前面我们对当前汞污染的具体来源以及所产生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概述, 可以看出汞污染主要来源就是一些人为的活动, 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汞污染现象, 这些汞污染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回收, 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的安全性。

(一) 控制氯碱行业的发展速度, 提升对汞污染的控制

在当前我国在进行氯碱行业发展过程中, 主要所采用的技术一般都是乙炔法, 而乙炔的生产方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汞污染, 当前国家在进行管控的过程中, 应当进行严格的控制, 降低我国氯碱行业的数量以及规模, 制定一些具体的生产点, 这些具体的生产点在进行氯碱工业的过程中要避开人员密集的地区, 尽可能的降低汞污染对人体所产生的损害。

同时国家也应当重视氯碱行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所进行的有关技术上的研发, 重视清洁技术, 使得氯碱行业所产生的大量汞物质能够有效降低, 从而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

(二) 建立一定的生产标准, 严格控制含汞污染物质

在进行氯碱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乙炔法实现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大量的汞污染, 但是当前在氯碱行业的实际应用当中, 低汞触媒则能够有效的遏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汞元素的挥发现象, 使得在生产过程中人们能够在生产完成之后, 汞元素的升华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固化, 从而降低汞污染对生态环境对人体所产生的损害。

因此在进行氯碱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国家和有关政府应当建立一定的生产标准, 推广生产过程中低汞触媒的使用, 使得企业在氯碱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工污染现象。在当前来看如果我们能够从氯碱行业的生产上推广低汞触媒的使用, 那么我国当前的汞污染现象会大大的降低,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则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 回收生产中流失的汞元素

在进行氯碱行业生产的过程中, 汞的升华现象是非常迅速的, 而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汞的流失是非常常见的, 但是企业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工业生产中汞元素的流失, 提升汞元素的回收效率, 那么对于汞污染现象会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而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氯碱生产的过程中能够研发新技术, 将氯碱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氯化汞转化为氧化汞, 然后将氧化汞通过高温处理使其称为金属汞, 即实现了对汞元素的固化, 保证了生态环境, 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汞元素的回收再利用,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 本文我们主要从汞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产生的危害入手进行分析探究, 针对汞污染的来源以及危害我们提出了几项具体的防治对策, 我们所提出的几项防治对策主要是针对氯碱行业的发展来说, 国家和政府从氯碱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 以及推广氯碱行业中低汞触媒的使用, 使得企业在进行氯碱生产过程中能够大大降低出现汞污染的含量, 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氯碱行业的发展, 环境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我们在进行氯碱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能够采取有效对策来降低汞的排放量, 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本文我们主要来探讨在氯碱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汞污染以及汞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汞污染,氯碱行业,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郑舒雯.汞污染场地土壤中汞的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D].兰州大学, 2013.

[2]徐平平.汞矿区汞污染的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及对策 篇8

随着以使用机械、农药、化肥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兴起, 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变得异常严峻, 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此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曾先后多次召开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专项工作会议, 部署和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然而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具有影响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大等特点, 因此短时间难以显现成效, 因此迫切需要加大这一领域的研究。笔者在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后, 探讨了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2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原因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和各种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的损毁退化,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2.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2.1.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得当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现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农村, 各种生产、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现。在街道上, 垃圾堆随处可见。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碎玻璃、烂酒瓶等, 不仅影响农业生产, 还成为疾病的传染源, 危及人体健康, 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

2.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农村的生活污水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都是顺着自制的排水沟流到田地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 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简单, 可以自然降解。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断发展, 生活污水的成分不再简单, 加上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欠缺, 同时也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使得城镇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加深。

2.1.3 土地污染日趋严重

在农村, 由于缺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公众环境意识, 不是靠改良种苗提高抗病能力来提高产量, 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遇到雨水冲刷, 化肥农药便渗入地下或流入河流。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 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同时, 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并威胁到农村人口的健康。

2.1.4 农民健康状况堪忧

据有关资料[1]显示, 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 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源水质不达标;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

2.2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不是偶然的, 而是必然的。经过我们分析发现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有以下几点。

2.2.1 部分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 农村生产技术落后, 信息资源匮乏, 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 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 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 垃圾随处扔等。环境意识的淡薄使农民养成了不注重环保的生产及生活习惯。

2.2.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在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下, 针对城市的环境治理资金尚且不足, 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了。环境保护资金[2]投入不足, 导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环境保护队伍自身建设跟不上形势需求, 环境保护机构设置滞后, 缺乏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手段, 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实。

2.2.3 农村环境监管力量过于薄弱

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都在于城市的污染问题, 而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则长期没有受到重视。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机构、环境保护人员以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虽然现在许多地方乡镇一级的政府也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 设立分管领导, 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职责。

2.2.4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亏泛规划

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 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重欠缺, 致使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监察在农村都有非常多的死角。

2.2.5 生产、生活、工业三大污染在农村蔓延

从生产污染来看, 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上缺少科学性。流失的化肥、农药和随手扔掉的农药瓶很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从生活污染来看, 由于农村很少有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 再加上农民环保意识匮乏, 生活垃圾随手乱扔,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从工业污染来看, 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 城镇的环境保护“门槛”越来越高, 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很难在城镇立足, 于是转向广阔的农村。也正因此, 农村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3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3.1 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常言道“唯有净土, 才有洁食”。要以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 提高农药化肥有效利用率,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有机绿色生态农业, 确保“米袋子、菜篮子”食品安全。归根结底,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 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新农村的建设。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切实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他们清洁生产文明生活。环保部门通过“环境提示教育”这一有效形式, 用身边的反面案例, 使广大干部群众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 把“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到“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中, 抓好改厨、改厕、改圈及沼气池建设, 让农村的村容整洁起来, 乡风文明起来, 居住环境怡人起来。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及参与环境保护的消极性是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所在, 所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 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 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 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3.2 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解决好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农民的许多不环保的生产习惯多源于落后的生产技术。加大政府对农村事业的投入, 多向农民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 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只有基层人员的各项素质提高了, 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环境保护的目标才能尽早实现[4]。

3.3 加强领导, 营造农村环境保护浓厚氛围

政府应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 努力做到各项活动负责到人, 建立长效保洁队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 不能重蹈工业化“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要尽量避免因为环境问题而阻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 势必会出现农村环境污染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 进而最终影响到城市, 这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5]是相悖的。

3.4 构建保障机制, 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提高其遵守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坚持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齐抓共促, 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 体现生态保护的绿色观念。大力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 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大力推广平衡施肥、精量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 从源头上[6]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农业用水、用肥的效率。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 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 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关闭取缔禁养区内的养殖企业, 加强畜禽养殖企业监管。

3.5 杜绝工业污染,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把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保证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按照环境功能区划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原则, 合理规划村镇工业布局, 实行污染集中控制与治理。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防止“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保护水源地的具体措施, 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加快小城镇、农村新型住宅社区污水处理建设步伐, 让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水。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扎实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依法查处农村环境违法违纪问题[7]。

3.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方向

一个国家经济方式的转变无疑需要千千万万个企业、亿亿万万个人所拉动。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们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从物质生产为驱动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到一种靠人力资本, 智力和革新为主驱动的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才能有望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目前由于片面追求GDP和经济效益, 甚至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谋求经济发展, 农村生态条件日益恶化,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致使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生存条件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整洁工程建设迫在眉睫[8]。为此, 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9]为指导, 从片面推崇GDP的政绩观中解放出来,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管理机构与体系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 提倡科学种田, 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 从根本上把农村整洁工程建设抓出成效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做法如下。

(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相关宏观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推进微观基础和市场体系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建立全球化参与应对机制, 推进对外经贸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 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要通过企业改革产权改革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构造合理的微观基础,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加速市场化进程, 建立有利于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激励机制。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

(3) 加快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要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

(4) 根据发展循环经济要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提基础与关键都是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从一开始就要高标准、严要求, 不能为了经济数据的一时增长而牺牲环境社会和子孙后代。遵循循环经济规律, 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采用合理良性的设计生产和营销理念与方式将是必需和紧迫的。长期以来, 利用我国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低价格而延续下来的粗放型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方式必须放弃。传统的高投入、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低品质、无品牌的设计、生产、营销理念和方式必须放弃。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 生产长期过剩市场长期饱和, 在这个时候要让官员和企业家明白, 产品不是卖的越多越赚钱, 而是卖的越少越赚钱。但从另一方面讲, 又一定要为地方和企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 集约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就成为必需。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创意新、高人力资本投入、高科技、低成本、高品质、高利润、大品牌、抢占价值链的高端。由于全球经济危机, 全球经济将进入长达10年的调整期, 这一期间经济增长较慢, 市场格局变化较快, 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机会较多。从长期看, 这为农村生态经济区采用集约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赢得了时间。我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经营的经济发展路子。它曾对我国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这种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其弊端和局限性, 经济增长方式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多个因素分析,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进行行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尽早完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0]。

参考文献

[1]余华江.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分析[J].农家之友, 2009 (16) .

[2]唐楠.浅谈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科技资讯, 2010 (25) .

[3]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加大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环境污染监管及治理的力度[J].中国发展, 2010, 10 (3) .

[4]章力建, 朱立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 (6) :1~6.

[5]陈智乾.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调研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新农村建设, 2008 (3) :157~158.

[6]苏杨.浙江经验:“三生统筹”理念下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J].环境保护, 2006 (4) :79~84.

[7]封燕.农村水污染防治与新农村建设[J].青海环境, 2008 (1) :32~33.

[8]时振谦.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J].决策探索, 2006 (10) :8~9.

[9]金晓燕.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之浅见[J].魅力中国, 2009 (10) :105.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策略浅析 篇9

一、节约用水,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

日常生活中的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比如造纸厂、橡胶厂等工业废水污染, 这是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环境破坏方面。对于企业自身而言, 要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 加快工业废水的净化速度, 不断更新企业生产技术, 增加废水的二次利用率和减少对饮用水资源的随意使用, 另外企业还要将生产中的其他污染物和水资源进行良好的隔离, 避免混合性的污染。从政府角度而言, 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制定详细的污染惩罚措施, 对存在污染可能的生产企业进行常规性检查, 对于尚没有除污能力的小企业, 地方政府可以发挥地方财政的优势, 建立地区性质的污水处理厂, 对企业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并达标后排放, 尽量扩大水污染治理面, 减轻水质尤其是日常饮用水资源的污染。

二、限制污染气体排放, 加强城市绿化对大气的净化作用

近些年来, 我国空气质量不断下降, 尤其是在大中城市, 人口密度大, 工业发达, 这一问题更加严峻。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空气污染现象举不胜举:汽车数量的剧增使得汽车尾气排放量远远高于一些城市的空气净化能力;空调机的不限制使用让本来就偏高的城市温度不断升高, 工业尾气和粉尘也加重了空气负担。针对这些, 我们首先要加强对工业废气排放的设备监管, 将此类检查作为企业质量的重要参考, 保证这种大规模废气排放的二次净化, 其次要加强对城市机动车辆的管理, 严格限制私家车辆的排气量, 对于超标的车辆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再次针对一些城市和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烟尘如小区烧烤、秸秆燃烧、炉灶取暖等, 要通过发展集中管理方式, 做到统一使用、统一净化, 还要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和连片取暖的方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这样能够很好的解决日常空气污染问题。另外, 要加强城市绿化, 植被对空气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布局合理的绿化带建设能大大提高城市空气净化能力。

三、控制噪音污染源, 做好噪音隔离工作

噪音能够对人的情绪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 容易给人带来一系列身体不适。当前噪音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机器运转、机动车行驶两方面。对于工业噪音污染, 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明显, 在整个城市格局规划规程中, 要对存在噪音污染的企业进行有效的分类, 尽量将这些噪音源的分布加以集中, 这样, 将散乱的工业噪声污染源进行集中, 便可以通过统一的隔音带建设减轻这些工业噪音的影响。

四、做好废弃物回收利用, 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能力

与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不同, 废弃物尤其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从一个废旧电池到一个塑料袋, 一次不经意的垃圾丢弃就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当前城市废弃物的日产生量是惊人的, 传统的填埋方法已经难以消化如此巨大的废弃量。要解决这一污染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么几点着手:首先要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提倡节约化, 让废弃物丢弃不再随意, 进行普及性的知识宣传, 结合具体生活实际对垃圾分类和污染知识进行社区宣传。要建立定点收集区, 按照标准化方法进行处理, 对于人畜粪便类垃圾要进行肥效处理或能量储备, 既做到了卫生又利于资源的再利用。

五、加强环境管理, 规范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最有效的办法是要加强对环境管理的执行, 将环境维护做到源头上。比如在城市建筑施工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机器噪音, 并对植被等有一定破坏, 那么据此就要将污染防治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进行;政府在对工业项目进行审核检查时, 将环境影响评价贯彻到项目创新、项目扩建和改建整个过程中;对于存在难以避免的污染企业, 要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 促进企业工厂进行必要的污染治理, 比如可以施行排污许可制度, 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动态申报, 定期抽查, 保证污染工业的自检。环保的产业化必将带来环境科学成果的生产力转化, 可以说这是一项具有长远利益的途径。

六、小结

当前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各地区应该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尤其是大中城市, 更要将环保融入到城市和谐文化建设中去, 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只有这样, 环境污染问题才会得以有效解决。

摘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通过结合日常生活具体污染的几方面浅谈如何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预防, 以资借鉴。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预防

参考文献

[1]申进朝.水体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监测[J].上海环境科学, 2009, (04)

[2]马才学, 胡梅霞.武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研究[J].武汉建设, 2009, (02)

[3]刘士国.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干理论问题[J].社会科学家, 2010, (03)

[4]谢钰敏.环境管理手段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4, (05)

建筑的环境污染与健康安全问题 篇10

大多数人的一生的70%以上的时间要在建筑当中渡过, 建筑的内环境对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而建筑内部过多的采用各种合成材料、溶剂和控制环境的机械设备、发生各种辐射的各种信号线路元件设备等, 威胁到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建筑内部环境的污染往往和室外环境的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部分由外部环境质量决定。如汽车尾气、氡气、垃圾填埋气体等一旦进入建筑内部就会影响建筑内部环境的质量。由于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许多情况下都依靠于室外环境的空气来稀释和转移污染物质, 因此, 建筑室内的环境质量取决于室外空气的清新程度。在某些城市或中心地带, 室外环境污染比室内环境污染更重, 其空气质量还不如室内的空气质量。因此, 严格控制城市环境质量, 对控制建筑室内空气质量也起着决定的作用。

近些年来, 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 这种病叫建筑综合症 (SBS) , 指的是某些待在特定的建筑里, 就会产生头痛、恶心、压抑、嗓子痛、哮喘发作等这样一种生病的状况。这种建筑综合症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同的, 给有些人会造成真正的痛苦, 而对有些人只是稍微的不舒服。建筑综合症是由多种因素作用所引发的症状, 如温度上的不适宜, 视觉和听觉上的不舒服, 有害气体污染、微生物污染、粉尘和微纤维污染、抽烟产生的烟雾等。在建筑里的人如感觉不到自然状况 (如日光、昼夜、花草等) 的变化, 而且也不能控制他的自身的环境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 建筑综合症的症状就会加剧。因此, 在建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控制这种环境状况的出现。

建筑综合症问题常常是由多种因素结合, 共同作用以及污染物质的相互混合作用, 还有从多种渠道散发的低浓度有毒物质综合作用所致。由于心理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们发现, 在空调房间里比在以自然方式通风和照明的房间里, 更容易患建筑综合症。由于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渡过, 室内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个着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由于节约能源的要求, 建筑上的窗户也越来越小, 建筑因此也建造得更加封闭, 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 由于密封和进入室内的自然空气越来越少, 室内低浓度有毒物质 (如有害气体、放射线等) 对室内人的健康的影响也更加危急。现代建筑材料 (如合成地毯、合成地板、合成板材、合成涂料等人工有机建材) 的大量使用, 伴随之的是有毒气体在室内的混合增加。随着建筑设备、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 产生的粉尘、电磁波辐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家居和办公场所环境的这些变化, 引起社会对建筑综合症的高度关注。因此, 如何营造一个舒适而健康的室内环境就成了建筑从业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

建筑从业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的问题, 即用自然方式通风和采光、建址选在室外环境质量好之处, 建材和家具尽量使用自然材料、环保材料、改善设计, 使用户能对建筑内部环境可以加以控制 (如粉尘控制、温度和湿度控制、空气质量测控等) 。由于这些污染是微量的长期作用才显现, 因此要求建筑从业人员对建筑过程质量控制的时候多采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而不是仅凭观察和经验来决定建材和室内环境的质量, 要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凭感觉。

参考文献

[1]王安, 浅谈室内污染检测的重要性,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2

[2]王云霞,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污染防治技术, 2008.6

[3]徐小忠, 李小燕,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措施, 环境研究与检测, 2009.9

环境污染问题 篇11

关键词:经济;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越来越高,由于我国人口数量比较大,所以对资源以及能源的需求量比较大,这使得我国资源的开采量越来越大,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不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一些开采单位的工作人员素质比较低,在开采的过程中,没有采用环保技术,使得周围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本文对基于经济手段的角度,对合理质量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希望对相关单位提供一定帮助,在工作时提高环保意识,避免对资源造成浪费,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是人类栖息的场所,如果环境遭到破坏,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的栖息环境。人类的日常生活会产生废物以及生活废水,如果没有做好废物与废水的处理工作,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废水如果直接排入江河海中,会造成水体污染,会影响人们饮水的健康性。环境保护有利于构建和谐、绿色的社会,可以保证人们身体的健康,可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对资源进行开发时,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过度开发,会造成水土流失,会出现山体滑坡现象,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加强环境保护,可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环境保护中尽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实现人类的文明与社会的进步。

二、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起步比较晚,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很多企业都大力的开采与利用资源,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的浪费与污染,随着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20世纪末,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生产国中对环境产生污染与破坏的企业进行了处罚,这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质量时,相关部门不断的改进技术、完善制度,而且采用了行政手段,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使得我国法律体系更加健全。为了提高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相关工作人员应用从经济的角度发出,只有利用适当的经济手段对其进行治理,加强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实现低碳环保节能制度的有效落实。

三、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1、健全排污收费管理机制。

想要充分发挥排污收费制度的重要作用,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就必须加大对高素质队伍的建设,他们将会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累积宝贵的工作经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排污收费管理体系,严格感召相关收费标准进行排污费用的收取,促使排污收费管理工作逐渐向着规范化方向而发展。其次,还要对其他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真正做到依法收费,有利益提高管理效率。与此同时,我国环保部门也要重视对收费人员职责素质的培训教育,加快对传统收费模式的转变,在保证经济效益主体的同时,又可以保证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另外,尤其是要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让公众真正意识到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配合排污收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清除认知到违法后产生的严重后果,自觉缴纳排污费用。最后,我国环保部门在收取完排污费用之后,要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使用,确保将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化的效能作用。

2、完善监管机制

目前,在我国的排污交易权中,由于缺乏相对健全的监管机制,从而发生了很多不良时间。单从理论角度来说,应该对每一个排污单位进行全天性的监控。可是,就从技术方面而言,仍旧缺乏先进的技术体系做支持,再加之我国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水平依然处于滞后的阶段,只有通过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加大对新技术的环境检测系统的引进,才能确保排污权交易的有效开展。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近几年我国某部分城市的自然会出现了严重苯超标的现象,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这是由于当地石油发生泄漏,致使大量污染物渗透到低下,因而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而这一问题也正是说明了我国水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存在的不足,若是能够及时监测到污染问题的存在,相关部门将会由足够的治理时间,和可能会避免自来水遭受污染,尽最大限度的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环境污染监测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3、建立成熟且完善的税收机制

当前,我国现行的生态税收制度仍旧处于准收税的发展阶段。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更加健全的环境税收体系。因此基于这一情况下,我国也要根据当前环境污染现状,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从而充分保障生态税制度的完整性,具体可以借鉴于发达国家中优秀的工作经验。另外,还要对税收调控机制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有利于增强环境说整体的适用性。

4、加强其他形式的经济手段的落实与实行

通过上文叙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几种有效的经济手段,除了这些以外,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采取政府补贴、押金返还等管理方式。其中,押金返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污染物排放检验标准进行规范,进一步提高污染物回收治理工作效率。而政府补贴则是会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同时也为企业和单位后期的治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强建立完善的鼓励机制,制定出更多优惠的财务政策。

四、结语

在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时,一定要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要提高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这样也可以保证环境保护制度发挥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当前社会,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减少了资源浪费现象,使得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加强管理力度,这样才能保证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与改善。

参考文献:

[1]郭远凯,李传裕.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經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

[2]陈永成,龚影.环境污染治理的激励机制设计:排污权交易[J].科技创业月刊,2012,(1).

[3]熊鸿斌,李如忠.关于城市加速推进工业化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12.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策简议 篇12

1 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

1.1 农业生产污染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化肥产业极不发达,每年仅能生产少量化肥。农村还主要依靠人畜粪便发酵后运往田地里当肥料使用,化肥极少在农业生产中被使用。1972年中美建交,在蜜月期的十年当中,我国引进了西方一系列的生产技术和和生产设备,化肥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化肥种类也不断增多,农业产量获得快速提高。此后,化肥、农药、薄膜等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的产品得到持续不断的开发,并被应用到农业当中,农家肥已经基本退出了农业舞台。

但是我国农民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和薄膜,使用量已经大大超过了所需量,造成了严重后果。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从1995-2014年,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增加了2 402万t,农用薄膜使用量增加了166万t。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了土壤板结化,掺杂化肥的灌溉水渗入地下、流入河流后还对水体产生极大污染,使其富营养化。农药的过度使用也造成了作物抗药性增强,作物农药残留超标,极大地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1]。农用薄膜主要是由聚乙烯等化学构成,在土壤中极不易分解。大量薄膜残留在土壤中,不仅干扰了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严重制约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土壤里的顽疾。

1.2 农民生活污染

我国大多数农村并未建有生活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生活产生的废水并不会经过处理后再排放,而是直接排放到房屋附近的水沟里。水沟一般通向河流、水库,所以这些生活废水直接造成了饮用水的污染,增加了净化的成本。村民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大多数村子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堆放点,村民肆意倾倒在路边、河边、林地里,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发的堆放点,但很多垃圾堆放多年也不会得到妥善处理,越堆越多,最后村民另择它地,转移堆放地点,污染范围逐渐扩展。

秸秆焚烧现象在我国农村中一直存在,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秸秆成为了一种无用物,留着又占用地方,所以很多农民选择一烧了之。这种看似快捷的处理方法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极大地污染了空气[2]。在北方的广大农村,由于居住分散等原因还未实现集体供暖。冬天时,几乎每家每户都烧煤取暖,很多农户为了省钱,选择购买低廉的煤块。这种煤块的燃烧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一旦使用不当,也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1.3 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是农村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地方政府为加快地方发展速度,大力招商引资,导致很多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在农村扎根落户。这些企业一般都没有购置污水废气处理设备,即使购置了,因为成本高也弃之不用,成为了形象工程。加之政府的监管不力或不愿监管,很多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了河流、水库和空气中。在很多村庄外面很远的地方就可以闻到刺鼻的化工味道,癌症村的出现与其不无关系。

此外,城市产生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被大量运往农村等人口较城市稀少的地区,农村已成为城市垃圾的主要堆放地。但大部分农村都没有配有垃圾处理设备,大量垃圾、废渣只能在农村大量堆积,成为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罪魁祸首之一。

1.4 家畜家禽饲养业污染

在农村,多数村民会饲养猪牛羊鸡等家禽家畜来获得额外收入,但是每家的饲养规模并不大。最近几年肉类价格呈上涨趋势,于是不少农户放弃种田,转而投身养殖业,走上了专业养殖的道路。不少商人看到商机也纷纷投资,农村因土地价格低廉和监管缺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他们在村子里圈地盖房,大批量的饲养鸡、猪等家畜家禽。但这些家禽家畜的粪便没有经过处理,养殖户也不会为此购买粪便处理设备,而是把大量粪便直接排放到养殖场外面,最终流向水沟、河流[3]。有不少地区的河流自从附近盖起了养猪场养鸡场,从此臭气冲天,人都不敢轻易靠近。

2 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2.1 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现在仍然没有集中的垃圾存放点和污水处理设施,这直接导致农村大量随意倾倒垃圾和乱排生活污水等现象的发生。国家应有步骤地增加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应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规划,设立垃圾集中存放处理站、规划排污管道;村委会应充分发挥其职责,积极做好引导作用,并安排相应人员进行负责,定期组织村民对垃圾存放点垃圾进行统一处理和对排污管道进行检查,做到不让垃圾乱飞,不让污水乱流,不让基础设施成为一种摆设。

2.2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针对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和环境价值观相对缺失的情况,应当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起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应采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电视、电影、广播、板报和报刊等载体,组织专访和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农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现阶段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激发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4]。农村的中小学校应当大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以点带面,吸引大家一同投入到环保的队伍当中,在这种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村委会应当及时宣传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优秀代表,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居民有信心有榜样,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3 控制农村污染来源,大力推广生态农业

我们要吸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严格控制因生产生活带来的污染。

用清洁高效的能源代替农村落后的用秸秆作燃料的做法,引进秸秆还原、秸秆青储养畜等技术,充分发挥农村各种资源的作用;集中区域对畜禽进行规模养殖,对污水进行统一净化后再进行排放或再重复利用,大幅减少畜禽粪便带来的水污染;在农作物种植过程当中,采用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控害的方法来减少农药的使用;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方法减少化肥的使用;在各地区推广实施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农业清洁生产项目,减少农村因废旧地膜而出现的白色污染[5]。

在不断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时,更应当努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抓好生态布局,合理规划建设,大力推广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技术,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及无害化处理,促进产业循环,获得更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形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4 完善农村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管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缺失和农村环境监管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因此,要想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必须针对农村的现状进行专门立法。

在农村环境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重视农民在立法过程当中的参与,应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渠道使农民参与到立法当中,让农民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达成立法共识,增加农民在法案通过后的守法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重视事前立法,将危害农村环境保护的行为和现象扼杀在萌芽当中;三是重视各部门在农村环境法中的权限明晰,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涉及环保、农业、林业、国土和水利等多个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作用,防止“扯皮”“踢皮球”现象。另外,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管机制,督促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强对法律的执行能力,防止各部门及当地政府动力不足、执行“空洞化”现象的发生。

摘要:在城市环境已经获得良性发展的今天,农村环境问题却接连不断地出现。昔日的乡村乐土已经变成了污染重地,改变农村环境窘境迫在眉睫。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加大农村环保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完善相关农村环境立法、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等方面入手,还农村一片净土。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9):86-88.

[2]胡进军.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2016(1):177.

[3]刘顺利.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技术[J].科技展望.2016(11):77.

[4]王龙.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预防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6(2):46-47.

上一篇:中药多途径下一篇:家畜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