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环境污染

2024-07-23

跨区域环境污染(精选12篇)

跨区域环境污染 篇1

截至2015 年11 月, 全国共有2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合议庭、巡回法庭共计456 个。①我国的环境污染纠纷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绝大多数未能进入诉讼程序, 环境保护审判庭“庭多案少”、“等米下锅”等现象十分严重。其中一个原因是传统行政区划管辖模式限制了环境保护审判法庭的受案。

众所周知,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 条件之一是必须满足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起诉条件中的第四项: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这一条件。由于环境问题具有流动性、累积性、群体性、综合性、隐秘性、受害对象的不特定性等方面的特点, 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往往是跨区域的, 而我国现行环境保护审判法庭的管辖划分仍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基础, 导致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案件难以确定管辖, 许多环境纠纷案件无法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具体而言, 环境保护审判庭管辖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各级环境保护审判庭设置不合理。某些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地区未设置环境保护审判庭, 而部分污染等环境问题相对少的省市在诸多基层法院设立环境保护审判庭, 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如湖北省环保合议庭在省、市、县三级120多家法院已实现“全覆盖”。环保合议庭的成立有利于环境纠纷的解决, 但在基层法院设立过多的环保合议庭, 基层环境保护审判法庭只能管辖其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环境纠纷案件, 管辖范围十分有限, 受案数量不多, 导致环境保护审判法庭“庭多案少”。第二, 严格按照行政区划确定管辖范围, 阻碍了环境纠纷案件进入司法程序。由于水、空气等自然资源的流动性, 水、空气污染往往是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地不同, 严格的行政区划管辖会导致案件无法被受理。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可能导致各地方法院对案件推诿或争抢。确定案件管辖、解决环境纠纷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 需要各方的合作与协调, 传统行政区划管辖模式难以达到这一效果。

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跨区域集中管辖模式, 建立环境保护巡回法庭。跨区域集中管辖模式是指在确定环境纠纷案件管辖时, 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管辖模式的限制, 将环境纠纷案件跨区域集中审理。其具体方案为: 取消基层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及其派出法庭, 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集中受理其管辖区域内的环境诉讼一审案件, 在环境污染案件不多的省份, 可指定一个或几个中级人民法院统一受理第一审环境诉讼案件。当事人不服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 可向高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提起上诉。

对于跨省的流域环境污染案件, 充分考虑环境纠纷问题的特征, 可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巡回法庭。设立环境保护巡回法庭, 可参照最高法院巡回法庭制度模式进行设置。环境保护审判庭巡回法庭可依据流域将全国分为七大巡回区, 设立七个环境保护巡回法庭, 巡回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的派出法庭。巡回法庭的受案范围为: ( 1) 巡回法庭受理其巡回区内的针对环境纠纷提起的, 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行政、民事、刑事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案件; 对巡回区内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刑事、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案件; ( 2) 巡回区内跨省级行政区划第一审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民事案件, 资源保护、开发有关权属争议纠纷民事案件, 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开发、利用等环境资源民事纠纷案件; 实践中可以实地情况因地制宜, 做出调整。在某些地区可以设定试点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试点。

传统的按照行政区划确定管辖范围的模式, 在环境保护法庭确定管辖范围时, 会限制法庭管辖范围, 限制进入司法程序解决的环境纠纷案件的数量。为解决这一问题, 在环境保护审判法庭的管辖模式上, 可采取跨区域集中管辖模式, 取消基层法院设立的环境保护合议庭, 由中级法院管辖其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纠纷一审案件, 实行案件集中管辖。对于跨省的流域污染等环境问题, 可以流域为基础设立环境保护巡回法院, 确定巡回区, 以打破传统管辖模式造成的地方保护等限制因。实行跨区域集中管辖模式, 有利于解决国家环境资源法治的统一性与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之间的矛盾, 提高环境资源审判法庭的专业性, 完善环境司法制度。

摘要:受传统行政区划管辖模式的影响, 环境保护审判法庭管辖受到限制, 庭多案少, 环境保护审判法庭管辖问题亟待解决。针对环境保护审判庭管辖问题, 应实行跨区域集中管辖模式, 以流域为基础设立环境保护巡回法庭, 确定巡回区, 以打破传统管辖模式造成的地方保护等限制, 使环境纠纷案件通过司法途径得以解决。

关键词:地域管辖,跨区域集中管辖模式,巡回法庭

参考文献

[1]王社坤.中国环保法庭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清华法治论衡, 2012, 02:111-123.

[2]杨帆.我国环境审判专门化的探索与发展[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4, 02:221-235.

[3]王旭光.论当前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若干基本关系[J].法律适用, 2014, 11:56-60.

[4]韩德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人民司法, 2014, 19:56-59.

[5]李建勇.我国跨省区流域污染问题治理的困境及司法对策[J].东方法学, 2014, 06:105-111.

跨区域环境污染 篇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程标准: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以西气东输为例,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以西气东输为例,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不同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图片更客观地了解西气东输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图像材料的能力

2.通过阅读对对材料重点的提取,培养归纳能力,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3.通过对西气东输个案的分析更好地认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类比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学习,认识我国资源的地区不平衡性,培养节约的理念 2.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学习重点 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

1通过对西气东输的学习推广到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从多方面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问题,认识到事物的多面性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引导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 五.教具:教材、视频、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现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资源。比如大家每天喝的水,还有家里使用的煤气,天然气等等。现在福州居民基本上使用上了天然气,不要以为你们家里每天做饭使用的天然气是埋藏在福州的地下,其实这些天然气而是从印尼买来的。从印尼运来的液态天然气,在福建接收总站,把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体积膨胀600倍后,再调压输送到各个门站。这个过程就是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板书: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田佩佩)想想为什么我们要大费周章地把天然气从印尼运过来? 【学生回答】因为福建天然气资源少,印尼天然气便宜

【教师讲述】大家说的都对,福建天然气资源少,并不是天然气的资源富集区,仅有的资源不能满足本身的需求。正是由于区域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且资源在区域之间不具有流动性(像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他都是可以流动的,而自然资源,是固定的,如铁矿,就是这里有,这里就有铁矿资源,你不能把它挪到别的地方,如果开采了,那就是商品,不是自然资源)因此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在我国境内,你知道有哪些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方案吗?(展示ppt)这个是什么?有南北中三条通道的西电东送。那这个呢?将山西、陕西盛产的煤炭运到南部地区,是我国的北煤南运工程。还有将南方水资源输送到缺水的北方的南水北调工程。今天,我们主要通过学习西气东输来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过程。先来看一段新闻,大致了解一下西气东输。【播放视频】板书:

一、概述

【教师提问】看完视频,结合课本图5.1,能告诉我什么地方给西气东输工程提供气源?终点有是哪里?

【学生回答】新疆 广州

【教师提问】首先看下我国天然气的分布,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有很大部分分布在新疆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很多,其次还有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和四川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是一线工程的起点,有没有在课本上找到?把它圈出来。终点是上海。二线工程的起点已经延伸到中亚地区,是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它的终点广州,两个终点范围扩大也可以说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把终点定位在这两个地方,不定位在福建呢?

【学生回答】长三角和珠三角人口稠密,天然气消耗大,需求量大。

【教师讲述】回答的很好。那再请一个同学告诉我西气东输一线具体进过了哪些省?哪些地形区?

【学生回答】一线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中国内地通往新疆要道,西至玉门关

春风„„,西北——东南走向的长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ppt展示)

【教师讲述】对刚才的回答适当补充。现在大家应该对这个造福千千万万人的西气东输有个大概了解后,这个工程横跨了这么多省,这么多复杂的地形区,工程建造一定是有很多困难的,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建造它?肯定是利大于弊的,现在你们脑海里应该对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的利有个概念,但是要你们用精炼的语言分条表述出来可能还不行,那我们现在来一条条分析。

【思考】事物的形成往往不是只有一个原因,要真正了解一个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这个问题,大家使用发散性思维来分析。首先,我们看东部地区。结合课本,请个同学回答下,从东部地区的角度,为什么我们要实施西气东输?你们对照课本5.2上的饼图分析一下。【学生回答】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

【教师讲述】对,像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城市十分密集,城市密集能源消耗就大。看课本图5.2,它的消费占了48.7%,将近全国的二分之一,生产呢?原煤只占16.2%,原油44%,还多一点,天然气仅仅只有18.2%。这说明什么?它的生产完全不能满足它的消费是不是?西气东输工程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西部呢?因为经济水平不是很高,它的消费只占全国的19.1%,原煤生产是24.9%,原油是24.8%,天然气,哇„„不得了,非常多,占了71.3%。其实光光塔里木盆地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的22%。能生产这么多资源完全能满足本身的消费,那剩下的用不完怎么办?扔掉吗?肯定不可能,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给东部地区,不仅解决了本身生产过剩的问题,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吗,可谓一箭双雕。因此,结合东西部分析,实施西气东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板书:二.原因{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除了这个,那你们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原因?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一直在讲天然气,大家不会以为我国使用最多的资源是天然气吧。(ppt展示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图)图上很明显看出,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其实在中国,长期以来,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占了70%左右,而天然气只占了 3.3%你们现在再看课本图5.3,看看煤炭和天然气的比较。相比之下,煤炭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比天然气更严重,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而且煤炭是固体,比起天然气这个气体,北煤南运给公路和铁路运输造成了很大压力。天然气的比较优势很明显。

因此,我国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板书:{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家也有感受,几年前很多家里安装上了天然气管道,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使用的是煤气,这就是我们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最后,大家知道西部大开发吧。今后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重点在西部(板书)这是西气东输的第三个主要原因。陆地上的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川渝(重庆)的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总体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东北、华北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基地的油气开采已经到了中后期,产量全面递减,增产难度大。因此,油气开采的接力棒我们要传给西部地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以上就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总结版,请大家把这三点备注在课本上。

刚才我们介绍西气东输这个庞大的工程时候讲了,它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和中亚,东至长三角和珠三角。这样一个横跨我国东西的管道工程,它肯定对所到之处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影响,都会是什么影响呢? 板书:三.影响

【提问】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看一下课本影响这一部分,然后提取课本中的信息,可以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一下,两分钟过后提问。【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讲学生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ppt展示,进行补充

一、从全局来看

1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

2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大气质量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为沿途各省发展创造契机,激活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

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1增加就业机会 2拉动相关产业

三、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1优化能源结构 2促进经济发展

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具体的过程看课本图5.6

五、如果你是环保局的人员,你认为西气东输的影响是什么?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缓解沿线环境压力

其实除了课本上讲到的这几点,西气东输工程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社会效益: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影响也并不是只有好的方面,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其实也有可能带来一些弊端,如工程的建设必定会破坏一定的植被,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它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其他的影响留给你们课后慢慢思考。【新课总结】回顾西气东输的原因和影响 【课堂练习】

1.二线管道与—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城市分别是()。A.兰州、上诲 B.塘迹,广州 C.鄯善、南宁 D.中卫、南宁

2.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A.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B.俄罗斯 C.西亚 D.乌克兰

3.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A.缓解能源紧缺 B.改善水体质量

跨区域环境污染 篇3

一、课标解读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课标与其它三条课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图1为“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主题内容的知识结构 。

从知识结构图中可以看出,本课标是在前3条课标的基础上讲述“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和 “ 产业转移 ”,它们关系到两个或者几个区域之间如何实现协调发展,从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地理环境的角度阐释了人地关系,突出了区域联系。因为区域具有开放性和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与其它区域的协作与竞争,只有在区域差异比较中找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合理分工与协作,区域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该条课标把区域的发展置于世界宏观经济的发展层面,提示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视野要开阔,要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样区域发展方向的制定才能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课标的重点并不在于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具体情况,以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具体情况,而是在于关注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对产业迁出和迁入区及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和调配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这种影响还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这也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二、目标导航

课标的要求往往是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要求,并没有指明达到此要求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要求。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若要达到此要求,前面需要很多知识铺垫,如什么叫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分类、规律、影响因素等。所以,教师首先应对课标进行细化。根据前面对课标要求的解读,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了解资源的特点;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意义;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和途经地区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了解产业转移的内涵以及产业转移的形式和类型;了解为什么要进行产业转移即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从工业角度、地区角度看);理解产业转移对转移地区和转移对象地区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明白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有关学习资料的收集和图表数据资料的阅读分析,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尝试探究性学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达到从“特殊”到“一般”的较高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通过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学习,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产业转移的学习,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身边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为建设家乡做准备。

三、比较分析

各种版本教材都以课标为依据,以案例为依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教材的内部结构,但在编写思路、选择案例以及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上存在差异。

1.教材编写思路的差异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课标是放在第一个大的要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下的,人教版教材考虑到这两个内容都关系到两个或者几个区域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的问题,应建立在学习完单独区域发展内部分析的基础上,所以将其放在了全书的最后独立成章并分为了两节。而中图版和湘教版教材都按照课标顺序将其放在了全书的第一章以一节的方式呈现。

2.案例选取与呈现形式的差异

从知识体系对比与分析框架图中可以看出,案例的选取有一定差异。中图版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产业转移两个角度探讨了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以我国区域经济联系为主轴,从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进行探讨;人教版先后以我国西气东输、东亚(以日本为例)的产业转移为例从原因和影响两方面进行探讨。

同样,在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上也存在差异。资源跨区域调配部分:人教版教材选用了西气东输作为案例,采取边叙边议的方式展开,对西气东输的原因和影响叙述、剖析得较详细,将原理融于案例分析中;湘教版教材除西气东输外还选取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两个案例,采用先叙述案例,再以“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标题进行理论提升,即以分—总的方式展开;中图版教材与湘教版教材相同,也采用了分—总的方式展开,以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加以说明,选用了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的案例。产业转移部分:人教版教材选用东亚作为案例,采取边叙边议的方式,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剖析得较详细,将原理融于案例分析中。湘教版教材选用了我国近十年来的3个不同规模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为例,依然采用了先叙述案例,再以“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为标题从转移不同时期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理论提升,即分—总的方式展开,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融合在案例中,没有单独提出来,但对产业转移的规律进行了简单提炼。中图版教材还是采用先叙述理论再呈现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案例的方式展开,对产业转移规律的叙述较人教版完整,但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没有如人教版一样单独提出。

3.各版本教材的共同点

各版本教材都以课标为依据,以案例为依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教材的内部结构。资源跨流域调配主要以我国为例进行探讨。各版本教材均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栏目,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并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尝试从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重难疑点

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要求,通过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分析比较,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理解能力,笔者提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

本部分教学重点为: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认识产业的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产业迁出区与迁入区及资源调出区与调入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协调区域共同发展等有重要意义。本条“课标”的重点不是讲产业是怎样转移的或为什么要转移及资源是如何跨区域调配的或为什么要这样调配等问题,而是要求抓住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但为了能更好地掌握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必须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所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仍然列为重点。

2.教学难点剖析

本部分教学难点为: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评价思路和方法;怎样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仅仅是一个缩影、个案。如产业转移,不同区域由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情况不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在产业转移中所处的环节、地位、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一个或一组典型案例的剖析,能从“个别”到“一般”,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建议

1.案例的选用

完成本条课标涉及内容的学习,最适当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对于案例的使用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主干部分与拓展部分的案例。对课文主干部分案例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教材为什么非要选取它作为案例,即让学生明白该案例对生活的重大意义,然后运用案例提升出原理和规律。对课文拓展部分案例的学习,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原理解决问题,让其成为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平台。有时,可以将拓展部分的案例提前和主干部分的案例一起用于提升一般的原理和规律。

(2)不同版本间的案例。不同版本教材不仅在案例的选择上不同,在案例的呈现方式和描述的重点上都有所不同。教学时可以相互借鉴、补充,如在讲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可依据人教版教材,而在讲产业转移规律时则可依据中图版或湘教版教材。

(3)教材以外拓展的案例。教学中还可将初中或必修2中学过的案例引进来,将学生的视野放大。如在学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时,教师可引入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当然,在对各版本所选案例的整合、教材以外案例的拓展时要注意适度,仍然以学生所用案例为主体,以免学生感到茫然或混乱。

2.教学的注意点

(1)突出重点。教材所举案例中涉及到大量区域地理中的一些事实性知识(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涉及调出区、调入区和途经区等),教学时不可能也没必要用大量篇幅去重述,可适当补充与研究案例有关的区域地理知识,把握好补充的时机和深度,要有所选择,不可面面俱到。重点是运用有用的事实性知识提炼出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

(2)注重联系。必修1和2属于系统地理,阐释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教学时一定要引领学生用学过的原理分析具体的区域问题,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如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实际上是必修2中学到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中,新课导入、影响因素分析都可以反复利用。

(3)突破难点。最后,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突破难点。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分析方法如图2。

对于资源分布不均与需求的差异,需要从地质、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要实现双赢,可以从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分析对输出地和输入地产生的影响。掌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可很好地分析和解决同类型的案例。

由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的选择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该产业往往是选择在具有劳动力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它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低价因素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都可能是引起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力。因此,在分析某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时,应先从产业迁出地入手,分析这个区域哪些因素发生变化而使企业变得不利,然后从迁入地着手,分析迁入地有哪些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这样能够很好地分析出产业发生迁移的原因。

3.活动指导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按“课标”的建议,指导、组织学生通过多途径(报刊、网络、电视等)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分为两个组,分别扮演西气东输“调出区”(或产业“迁出区”)居民与“调入区” (或产业“迁入区”)居民,开展一次模拟对话活动。在对话活动中的任何一方,要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即以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看法),既要讲到对环境有利影响的一面,也要讲到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一面;并简要分析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原因及对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然后列表总结。

另外,各版本教材都设置了如思考、活动、阅读、问题探究等栏目。教学中,应把相应的图表与这些丰富多彩的栏目有机结合,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六、思考与练习

(2010年江苏地理卷)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双选)。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C.③为劳动力D.④为原料

(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跨区域环境污染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流程银行建设为目标, 与时俱进, 坚持改革, 从自身实际出发, 借鉴外部的先进理念, 建立起以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为总线, 前中后台为横线, 即相对分离、权责分明、突出效率, 又有机统一、互相制约、防范风险的扁平化运营架构, 不断适应新形势, 抓住新机遇, 适应“特色化、精细化、多元化”的需要, 促进城商行长远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改革的目标

总体上逐步建立起以总行、分行和区 (县) 区域经营中心为二级单位、支行为三级单位的总——分行 (区域经营中心) ——支行三级运营体制。总行建立起以数个业务管理保障中心为二级单位、部门为三级单位的决策层——参谋层——管理服务层的三级管理服务体制。

三、改革的原则

在改革的过程中, 应主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经营权下移原则。通过将经营权下移, 明确总分行的主要职责, 总行重点做好宏观政策研究和战略决策, 行使研究和产品设计、参谋和战略规划、管理、帮促和监督检查的职能;分行主要负责根据总行确定的经营目标及综合发展计划, 各类政策、办法和管理权限, 制定实施本行的年度综合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主要包括:办理人民币存款、结算业务;办理票据贴现;实施本外币信贷计划、利率、资金营运管理;组织发放贷款, 拓展有效资产市场等。

二是循序渐进原则。为促进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 本着先搞试点、分步实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成熟后再逐步推开。

三是力求稳健的原则。为了保持人力资源团队的稳定, 涉及改革的有关人员在改革之初原则上保持岗位级别、待遇不变, 根据改革后的工作表现和需要, 再进行逐步调整。

四、对分行和区域经营中心的运作原则

一是授权。分行和区域经营中心对总行管辖干部具有充分的建议权, 对非总行管辖干部具有自行调配权;在总行授权范围内, 享有充分的财务权;根据总行授权, 除特大型业务外, 全权负责本区域的经营业务。

二是领导层配置和机构设置。领导层原则上可以考虑由总行现任副行级领导担任, 下设办公室、市场营销部、风险管理部和会计财务部等部门。下设部门由现管辖行行长、副行长担任。

三是现有客户经理队伍的管理。可采用留在支行, 或者集中到分行和区域经营中心两种模式, 由中心统一调配和管理, 形成区域内准事业部制管理。

该方案的主要好处有:

(1) 有利于减少本行不同管辖行之间的内部恶性竞争, 集中一个地区的资源, 形成“拳头”一致对外, 提高工作效率。

(2) 通过重新整合一个地区的客户经理、会计人员、私人金融人员、办事员队伍, 有利于按照专业设置部门, 有利于在区域运营中心内部实行专业化运作, 提高全行决策和运营水平。

(3) 有利于精简现有管辖支行非生产部门人员如统计员、办公室人员等管理岗位的人员数量, 进而充实到生产一线, 进而提高生产指标。

(4) 对现有管辖支行内部人员都实行了有效地安排, 并保持待遇不变, 可充分调动这部分人员的积极性, 实现业务的平稳发展。

(5) 在总分支行的总体组织架构下, 发挥总行的政策研究、制度设计、监督检查功能、区域经营中心和分行的营销管理和风险控制职能、支行的服务和营销职能, 尤其是通过区域经营中心和分行, 行使当前组织架构下管辖支行的职能, 避免了国有银行管理链条半径过长的弊端, 继承了城商行在组织架构方面的扁平化制度优势。

五、总行管理中心的运作原则

总行管理中心由现任副行级领导兼任, 中心下设部门, 部门干部员工待遇不变。

苏州工业园跨区域合作 篇5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7.2万,常住人口69.9万。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顺利推进园区开发建设,中新双方建立了三个层面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第一层面是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由两国副总理分别担任理事会中新双方主席,我国商务部、财政部、外交部等部门和新加坡内阁有关部门及江苏省、苏州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为理事会成员,协调园区开发建设和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第二层面是中新双边工作委员会,由苏州市长和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主席共同主持,苏州市政府、园区管委会和新加坡有关部门、机构负责人组成,协商园区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并向理事会双方主席报告工作。园区管委会作为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行政辖区范围内全面行使主权和行政管理职能。第三层面是联络机构,由新加坡贸工部软件项目办公室和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组成,负责日常联络工作。此外,中新双方财团合资组建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简称CSSD)负责开发建设,主要是基础设施开发、招商引资、物业管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产业开发等业务;2009年6月公司更名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苏州工业园区与深圳携手合作 2008-09-25 18:57: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网深圳9月25日电(记者郑小红陈文)苏州(苏州工业园区)——深圳科技与人才互动推介会25日在深圳举行。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深圳经济特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也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一起携手“互惠互利,共谋发展”。

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在推介会的致辞中表示,此次苏州带来了一批科技项目和技术岗位,希望在深圳寻求合作的机会和伙伴,与当地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企业增进交流和协作。

推介会上,苏州工业园区与深圳签订了科研力量、科技人才、科技企业等方面的合作协议,以达到双方的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园区与深圳“强强联合”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启动开发以来,在中新合作双方共同努力下,园区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1027亿元(含海关收入),引进合同外资3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注册内资130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1万个。

去年7月,第九次中新协调理事会为苏州工业园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四个示范区”成为了园区发展的新目标。即使是面对今年以来的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园区“四个示范区”建设也没有停下脚步。1-8月,全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05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8.2亿元,分别增长22%和28.2%,全年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有望分别达到千亿元和百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42.2亿美元,其中出口216.1亿美元,分别增长23.9%和19.8%,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超600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5.28亿美元,预计全年超19亿美元。

此次推介会,苏州工业园区与深圳有多个项目共同合作。来自苏州工业园去中科园纳米与仿生研究所、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长三角基金等12家重点研究室和企业分别与深圳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鼎识科技等12家重点研究室和企业签署了合作和投资协议,其中苏州中科IC与深圳IC产业化基地举行合作签约,共同推进IC产业在两地的发展;苏州纳微科技、苏大维格分别将与北大、清华深圳研究院进行合作签约。

转型孕育的大商机

经过了十四年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正处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重要时期。尤其是自2007年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以来,园区围绕“四个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坚持“转型、优化、提升、创新”的发展方针,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创新以及把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区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园区十几年的开发经验证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园区新一轮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园区近年来先后启动实施了“科技跨越计划”,制定出台了“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和“风险投资跟进补贴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政策和扶持措施,不断加快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从“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型。

9月6日,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正式进驻独墅湖高教区。目前,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聚集了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大等10所全国知名大学的研究院,每年光是培养本科以上人才就达20000名。在商务部对2007年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经商务部认定的园区培训机构就达31家,数量已跃居全国各开发区首位。2007年,园区引进的硕士以上人才在原有高平台基础上增长了57%,大专以上人才总量名列全国所有开发区首位。

园区已经确立将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作为凸显自主创新亮点的主阵地,将目光瞄准了世界前沿领域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跨区联姻 开启合作双赢新模式

3.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跨区联姻 开启合作双赢新模式 来源:苏州日报 2012年01月17日

苏州北部,漕湖之畔,一个新兴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2012年1月11日,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挂牌,吹响了苏州市“一核四城”城市建设的新号角,也拉开了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序幕。相城,苏州最年轻的新城区,苏州“一核四城”的重要板块,从此将激情开启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新时代。

联动开发挥写全新蓝图

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区域概念图

这几年,苏州的“三区三城”建设不断深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更是开拓性地提出了“一核四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大苏州”格局优势凸现,前景明亮。2011年11月1日,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由苏州工业园区和相城区合作共建经济开发区。

园区相城合作经济开发区以漕湖产业园为轴心,东至苏虞张公路、南至太东路、西至西塘河、北至冶长泾,总面积为47.8平方公里,将着力打造一个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以居住和商业设施相配套,人流、物流、商流活跃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经济开发区,成为苏州“一核四城”重要板块和北部新兴产业集群。

这是创新两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新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互利合作的新模式。经过10多年的建设,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多年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全国同类开发区前列,被海内外公认为亚洲顶级开发区之一,被中新两国领导人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在规划、招商、人才、体制、政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园区经验”,打造了为世人瞩目的“园区品牌”。

相城区作为苏州市建区时间最短的城区,通过十年艰苦创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载体优势更加明显,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如今,合作区范围内已完成3000多亩土地平整,投产4只项目,去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6亿元;在建项目10只,累计总投资18.6亿元,总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全面开业投产。

园区相城“跨区合作、联动开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苏州中心城市两大板块互动发展、均衡发展,重彩浓墨挥写着全新发展蓝图。

把握机遇快速后发崛起

园区相城合作经济开发区确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推进的主基调,科学合理布局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居住、商业,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苏州工业园区进一步放大品牌溢出效应,加快推进园区“走出去”战略,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助推转型升级。工业园区加大了对合作区的项目推介,信息资源第一时间发布共享,优先推荐,先后引荐20余客商、30余家企业前来合作区参观考察。

相城区为合作区提供了基本完善的载体功能。“九通一平”基本到位,累计建成道路65公里,铺设雨水管75.93公里、污水管网15.98公里、自来水管线55.8公里、天然气管线13.88公里、通讯管线588公里、广电网络管线96.7公里,11万伏倪汇变投入运行。10.5万平方米的朝阳工业坊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的科技创业园一期、5万平方米的漕湖大厦等载体建成投用,7.5万平方米的漕湖青年公寓A区、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漕湖1号会所、度假酒店、集贸中心、公交换乘中心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

合作区内拔地而起的漕湖大厦

相城区为合作区全面拉开了发展空间。按现行规划,合作区47.8平方公里区域,符合两个规划的可利用土地14674亩。合作共建后,科学合理布局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居住、商业各功能区,预计能增加可利用土地9330亩,其中工业用地5430亩,经营性用地3900亩,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相城区紧紧抓住合作开发机遇,着力提高发展水平,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能级,增创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崛起。相城经济开发区成立了欧美招商、日韩招商、东南亚招商、服务外包及科技招商4个对接组,重新编制投资指南,基本摸清园区、相城区、开发区在产业发展政策方面的差异,并主动与园区招商局、CSSD招商部对接。

项目落地推进产业集群

2012年1月11日,在园区和相城区的共同努力下,16只项目落户合作区。

这16只项目包括美国PolyOne、美国E-vans、韩国东和光电、台湾多尼光电、苏州创投、物流中心、重建置业、园区邻里中心、台湾奇昇净化、太得隆机械、梁华齿轮、科捷环保、豪致达精密机械等,累计总投资77亿元,其中外资项目8只,总投资5.2亿美元,内资项目8只,总投资44亿元。项目涉及精密机械、电子设备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投资方的技术和市场占有率都是所在行业的领先企业。

就在这一天,合作区7只先进制造业项目、1只五星级酒店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24.5亿元,主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其中,力源液压项目总投资10亿元,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基础件特定振兴企业———世界500强中航工业集团下属子公司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园区一批国资项目也为合作区发展增添亮色。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50万平方米的科技创业园,加快高层次人才向合作区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合作区转型升级。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完善合作区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合作区城市建设、环境面貌的品质和品位,加速合作区的城市化进程。

这批项目的落户落地,为合作区注入了超过100亿元的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合作区的产业发展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在苏州中心城市北部快速形成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

引入“园区经验”,借势“园区品牌”,园区相城合作经济开发区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布局,正在强势推进苏州北部的产业集群。

4.苏州宿迁挂钩合作暨苏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苏州召开

发布时间:2008-01-25

2008年1月23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惠民,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小鹰,市政府办、市发改委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赴苏州,参加了苏州宿迁挂钩合作暨苏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座谈会。苏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苏州市政协主席、苏州工业园党工委书记王金华同志及苏州工业园、苏州市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马明龙同志主持,宿迁市副市长、苏州宿迁工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小鹰同志介绍了苏宿工业园一年来的工作情况,阎立市长和缪瑞林市长分别讲话,交流了一年来两市挂钩合作工作开展情况,并就今年进一步推进合作的几方面重点工作进行了磋商。双方充分肯定一年来两市挂钩合作以及推进苏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2007年,两市挂钩合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产业转移显著加快,全年苏州转移到宿迁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增加了2倍,投资总额增加了8倍,到位资金增加了4倍,恒力、波司登服饰、梦兰纺织、林通化工科技、震纶纺织等一批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龙头项目开工建设。苏州宿迁工业园及三县两区与苏州对口市区共建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成效初显。对口援助方面,苏州市教育局、卫生局、劳动局、发改委等部门对宿迁的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市场建设、村企挂钩等方面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收到了良好效果。进一步推动深化干部交流,苏州市委为宿迁三县两区配备了专职挂职副书记,主抓共建工业园区建设、南北挂钩合作和策应扶持等工作,对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双方明确,下一步要积极借鉴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的合作理念和经验加快推进苏州宿迁工业园建设。经过一年的开发建设,苏宿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将积极参照中新合作的理念,把一些好的经验利用到苏宿工业园区建设上来,坚持土地集约利用、产业层次优先、节能环保优先、形象形态优先的原则,进一步强力推进开发建设,全力加大招商引资,高度重视资金财政运作,同步推进园区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时,进一步推动苏州相关市区与宿迁三县两区共建工业园区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深入推进两市挂钩合作的各项重点工作,加强引导和鼓励苏州相关产业向宿迁转移,继续深化干部交流及干部培训工作。

据统计,截至目前,苏州已向宿迁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310个,总投资182亿元,实际到账63亿元,带动当地就业人数17万。特别是在去年,产业转移速度明显加快,苏州全年向宿迁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达80个,总投资112亿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经过一年的努力,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顺利推进,招商工作也同步进行,引进的12个企业中,外资企业4个,总投资2.5亿美元和1.5亿港币。

5.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概述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共同发展”、“加快苏北工业化”、“实现宿迁更大突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是苏州宿迁两市紧密合作共建的新型工业园区,是两市政府间最重要的合作项目。园区规划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东到为民河,西到九支渠,北到皂河灌溉总渠,南到华罗庚路和徐淮公路一线。其中,以通湖大道为界,以东为现代新城示范区,以西为工业区,规划人口9万人。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充分发挥苏州、宿迁两地优势,推进产业梯度转移,通过实施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城市功能的综合开发,把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外向带动的先导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现代新城的示范区,积极创新开发机制,拓展南北合作领域,努力为南北合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

一、背景及重要意义 江苏南北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苏北振兴。1994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2001年又提出“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新方针,采取了挂钩合作、干部交流、对口帮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积极进展。进入新世纪,苏北地区资源优势、发展潜力日益凸显,苏南地区制约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突出,南北合作和产业升级到了十分关键的时期。2006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省达小康,关键在苏北,重点在宿迁”。时任省委书记李源潮指出,苏州和宿迁代表江苏的两个极,要重点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时任省长梁保华要求,宿迁要扩大与苏州南北合作共建开发区的对接,加大推进对接的力度,为更有力地推进南北挂钩合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苏州宿迁两市决定紧密合作,共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这一构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2006年11月1日,两市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11月21日签订商务总协议,12月11日苏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二、规划概念

借鉴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的成功经验,结合宿迁当地实际,加以创新,突出了规划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融集约、紧凑、效益和环境为一体。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功能区域分明,生产生活互不干扰; 充分考虑工业物流和城市交通通畅的要求,合理布局区内道路网络;

生产区域集中布置员工集宿区,方便员工生活;

生活区域分等级设置商业布局,建设一个商业中心和四个邻里中心。商业中心为区域和全市服务,邻里中心为社区服务;

居住小区采取组团式布局,以邻里中心为圆心展开,小区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组合,既注重公共环境的设计,又尽量做到节约用地,努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开发管理模式

根据两市协议,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运作以苏州方为主,主要依托苏州工业园组织实施开发、建设、管理。组建相对独立、具有开发区功能与权益的管理机构和具备市场运作主体功能、能进行独立投融资的开发主体,实施滚动开发。

(一)组织机构

联合协调理事会:由苏州和宿迁两市主要领导共同主持,是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最高决策协调机构,负责协调解决开发建设有关方向、目标和政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双边工作委员会:由苏州、宿迁市政府分管领导和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两市与开发建设有关的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处理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双边工作委员会对联合协调理事会负责。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党工委和管理委员会:是宿迁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宿迁市委、市政府行使工业园区内党的领导、经济管理及其他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管理模式。

(二)开发机构

开发主体是“江苏省苏宿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由省、苏州市、宿迁市、苏州工业园区按1:0.5:0.5:4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按《公司法》等有关法律组建,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开发公司受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苏州、宿迁两市支持开发公司的开发建设,并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其实现收支平衡、良性发展。

(三)职能权限

宿迁市委、市政府授权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在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经济管理、环境保护、招商、财政、外事、组织人事等方面,代表宿迁市委、市政府行使省辖市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党工委、管委会内设机构享有与宿迁市对应职能部门同等管理权限。

四、当前进展

开发建设启动以来,苏宿工业园区始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两市市委市政府始终不变的倾力支持,得到了苏州工业园区不遗余力的真诚帮助。五年多来,园区紧紧围绕“建设苏北一流工业园区”的总目标,以借鉴、吸收、运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为工作主线,坚持“先做环境,后做制造业”,埋头苦干、只争朝夕,从一片原生态的苏北农村中,拉开了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的现代工业园区框架,在全省共建工业园区考核中始终位居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前茅。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各类开发性资金近19.65亿元,完成近10平方公里“八通一平”的投资环境,区内已建和在建各类项目的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厂房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设施、功能比较完善配套的发展形态和空间。

1、各项规划完成。先后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商住区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污水、供电、市政综合管网、环境卫生、公共交通、防洪排涝等8个专业规划,基本形成了“集约精致、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规划理念和比较先进完备的规划体系,并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做到 “无规划不开发、违规划必追究”,体现规划的严肃性。

2、形态初具规模。按“八通一平”的标准建成贯通工商业地块的9纵3横22千米路网,各类管线均一次性埋设到位。区内首座110千伏变电站建成并实现2万伏中压供电,污水处理厂、标准厂房、工人集宿区、明日星城示范小区、明日邻里中心、加油站等配套设施均已建成投用。

3、环境保护严格。建区之初,开工建设最终处理能力8万吨、尾水排放达到一级A类最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区内实行雨污分流、污水全部截流,并对周边厂矿企业的污染排放进行实时核查和监控。继在宿迁率先通过区域性ISO14001审核后,在全省共建园区中率先启动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从源头上把好项目进入关,五年多来否决近10个效益好但污染大的项目,确保了区内生态环境优良化。

4、产业层次较高。与周边开发区错位竞争,坚持“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土地消耗低、污染排放低”的招商标准,以电子电器、精密机械、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注册项目总投资超过120亿人民币,外资投资比例高达49%,工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301万元/亩,在宿迁乃至苏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成功引进来自台湾、马来西亚、日本和我省的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台湾可成集团的3C机构件镁铝合金项目总投资6亿美元,是宿迁目前外资规模最大的项目;日本尼吉康株式会社的电容器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是宿迁首个规模以上电子类日资项目;省内长电科技的半导体封装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126亩,是亩均投资强度苏北最高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引进,对促进宿迁IT电子产业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中新开发公司、中新市政、创投集团、邻里中心、创元期货、苏州园区工程研究院、苏州市政设计院等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一批商业和生产性服务项目在园区相继生根开花,对推升全市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传承亲商理念。目前,苏宿园区管委会内设5个局办,7个直属单位,工作人员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因人员精简,普遍实行AB角、定期轮岗、相互兼职等工作形式,全面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办事效率。经苏州工业园区与新加坡方面协调,苏宿园区的干部享受中新合作培训的各项待遇,培训覆盖面100%。五年多来,园区积极借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为南北合作、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苏宿园区的实践把原先单向的“输血、送干部、给项目”的挂钩方式变成了“派团队送理念、出资金建园区、做项目带招商”的共建新模式,在苏北打造了一块苏南标准的“经济飞地”,为苏州和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提供了产业转移的新基地,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50多个外省部门、市县和开发区组团考察。我们深知,园区倍受上级呵护、倍受各界关注,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努力为跨区域合作共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

6.苏通科技园

消防部队跨区域灭火救援浅见 篇6

关键词跨区域;灭火救援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2-0221-0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的颁布实施,消防部队职能除了担负防火、灭火工作外,还承担着参与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建筑物倒塌、区域性自然灾害等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使消防工作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性。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引发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危险源不断增多,火灾事故呈现出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灭火救援也随之出现技术要求高、处置难度大、作战时间长的情况,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辖区消防力量很难单独完成处置任务。

因而,科学整合现有灭火救援力量资源,建立跨区域的灭火救援协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怎样进一步开展和规范消防部队跨区域灭火救援工作,把消防部队跨区域灭火救援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消防部队又一新的课题。

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部队跨区域灭火救援水平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跨区域灭火救援的概念和种类

跨区域灭火救援是指责任区消防队(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在难以独立处置管辖区内发生的火灾的情况下,通过上级机关跨区域调集力量共同完成灭火救援任务,以实现优势互补,人员、技术装备、灭火剂等资源共享的一种灭火救援行为。

从狭义上讲是指跨责任区消防队力量的调集和使用,从广义上讲是指调集一切可用于灭火的力量(包括责任区内外任何可供使用的消防、交通、供水、供電、医疗、驻军等力量)和技战术措施为快速扑灭火灾提供服务和保障。按灭火作战的力量组成可将跨区域灭火救援分为三种:

1)跨辖区灭火救援。指本地消防力量和技术装备无法满足火场需要时,通过上级消防机构跨区域调集消防力量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作战行为。这种灭火救援方式通常由上一级消防机构统一指挥,集中优势兵力于火场,在灭火救援实战运用中,效果很好。

2)跨行业灭火救援。指在当地消防力量、技术装备难以完成处置任务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调集公安、交通、供水、供电、医疗、驻军等多部门、多警种共同参与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作战行为。这种灭火救援方式通常由当地党委、政府任火场总指挥,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3)跨时空灭火救援。指现阶段的灭火技战术方法不能满足火场需要时,运用古代或未来的灭火技战术方法来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作战行为。

2在跨区域灭火救援中存在的问题

1)各自为阵,协调配合差。目前的救援队伍(如消防、公安、医疗急救等)在处置灾害事故中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消防部队到场后,其他救援力量基本上就处于旁观的角色,而消防部队指挥员在很多情况下也无法对其他救援力量进行指挥,政府综合协调的能力也尚不完备,在大型灾害事故的救援过程中,多部门之间难以协调配合,导致各救援力量得不到及时、高效的利用。

2)对非责任区预案和辖区不熟悉。跨区域灭火救援大多数异地参战单位存在对预案和辖区不熟悉的问题,这给灭火救援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次,对灾害事故现场主、客观因素以及临场各种突发情况考虑不周,制定的预案在灾情想定和处置方法等方面都有待完善,重大灾害抢险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器材装备和实施实战演练受制约。重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行动,精良的装备是取得战斗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府对消防装备的投入不一样,使得各地器材装备的配备差异很大。目前,还有很多中队只有轻型水罐消防车和一些基本的消防器材,特勤器材的配备相当少,处置起重、特大灾害事故时有很大的难度。同时,跨区域灭火救援演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演练时还要受到场地、时间、器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如何提高跨区域灭火救援的能力

1)各部门必须树立协同的意识。跨区域灭火救援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才能高效的完成,尤其是政府部门要发挥其综合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协调好公安、医疗救护、电力、供水、供气等各专业救援队伍的沟通配合。同时,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领导提出构建以消防部队等专业抢险力量为主体的中国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履行好各自相关的职责和法律责任。

2)通过演练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跨区域灭火救援情况复杂,作为政府要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参与预案的制定,并定时组织演练,不断修正预案,使其更贴近实战,提高整个社会灭火救援体系作战的能力。同时,消防部队也要先熟悉掌握重大危险源、重点保卫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灭火救援预案,在灾害事故发生时根据预案快速调集、合理部署、科学处置。充分应用灭火救援辅助决策系统,可大大提升消防部队处置重、特大火灾和灾害事故的战斗力。

3)加强训练提高官兵素质。现代灾害事故的特点和作战形式,对消防官兵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消防指战员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战术素养。因此,作为社会灭火救援主体的消防部队,要着力加强灭火救援业务训练,增设与救援相关的训练科目,逐步建立起社会灭火救援的综合训练体系,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不断提高救援能力和服务水平。

4)大力加强装备建设。先进的消防装备为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同时也可以使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得到提高。如高压重型水罐车以及红外线火源探测仪、生命探测仪、避火服、防化服等特勤装备器材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了灭火救援作战能力,为跨区域灭火救援作战提供器材保障。同时,要注重人与器材装备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先进装备作用。因此,为不断提高跨区域作战能力,消防部队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区域特点,合理配置器材装备。

作者简介

西部广电跨区域合作逻辑 篇7

1.1 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依据不同的区域划分进行相应的分析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此,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划分方式, 将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部分。通过对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对比, 具体分析三个经济地带下中国广电行业区域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土地面积681 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71%;人口约3.5 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28%。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但大部分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是需要国家大力开发的地区。西部地区的显著特征是地域性突出, 多元民族文化突出。在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5 个少数民族中, 有将近50 个世居在今天的西部地区, 多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奠定了西部地区内涵丰富、意蕴久远的璀璨文化。同时, 西部地区与12 个国家接壤, 陆地边境线长达1.8 万余公里, 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 有大陆海岸线1595 公里, 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西部地区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有利于跨国界的文化交流, 更有利于自身的文化传播。在“西部大开发”战略,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宏观战略背景下, 西部广播电视行业有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 其中湖北省武汉市为中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中部地区总人口约3.61 亿, 占全国人口的28%, 其中农村人口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 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随着目前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中部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湖南省, 依靠文化产业这只轻骑兵屡创佳绩, “电视湘军”、“出版湘军”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足发展正是“中部崛起”战略中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的新体现。

中国的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 个省 (市) , 人口稠密, 交通网络密布, 历史开发早, 技术条件好, 是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带。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主要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大力开拓新兴产业, 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 使产品向高、精、尖、新方向发展, 加快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东部经济带高校密集, 人才高度集中, 科技发展走在全国前沿, 资金充裕, 思想开放, 是中国广电行业发展的绝佳地带, 孕育出一批广电行业的排头兵、领头羊, 如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等无论在资产运作还是内容生产和引进方面均走在全国的前列。

1.2 广电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

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从总量上看, 2003年西部十二个省级行政单位占地681万平方公里, 但是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2954.7亿元, 占全国的16.9%。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94297.2亿元, 占全国的83.1%。中东部以不到全国30%的国土面积却承载了8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由此可见, 西部与中东部经济实力差距非常明显。

从人均GDP来看, 东西部地区差异同样非常明显。“西部地区2003 年的人均GDP为6040.69 元, 是东部地区的0.382902 倍, 两者相差9735.37 元;到2012 年时, 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上升为29632.21 元, 是东部地区的0.535506两者相差25702.75 元。从绝对值上来看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在扩大, 但从两者之间的比值来看, 东西部地区的差值在缩小。”[1]虽然人均GDP的绝对值在不断拉大, 但是从人均GDP比值的缩小我们则不难看出, 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高于东部地区, 这也为西部广电的长足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整体而言, 无论该卫视地处哪个区域, 只要节目受到市场的欢迎和观众的认可, 该卫视频道在理论上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资金并获得较快的发展。但是现实中, 一个地方卫视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更多的是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和地方思想观念是否开放的制约。“除上海文广、北京台等非真正意义的省级卫视外, 各省级卫视的广告收入与各省的GDP一般成正比关系。”[2]但是也有例外, 处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湖南卫视主打“快乐中国”, 掀起国内的娱乐狂潮;安徽卫视主打“电视剧”也在广电行业占据一席之地。“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等经济落后省份的卫视凭借优质的节目就做成了强势省级卫视。”[3]由此可见, 广电业自身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方面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另一方面又不完全随着经济走势而亦步亦趋。

1.3 东部广电与西部广电的概况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区域自身地理位置的条件限制, 导致区域广电业发展的失衡, 其中尤以西部广电和东部广电的差异最为明显。

失衡主要体现在广电人才培养与引进、节目的创新与创意、盈利模式与市场化运作、技术设备等诸多方面。

而目前广电市场的竞争空前的激烈, 品牌战略、差异化定位、市场细分在逐步挤压自身实力薄弱的地方卫视的生存空间。以西部广电为参照进行对比, 我们会发现区域广电发展的不均衡来自四大方面。

首先, 西部广电面临着来自央视霸权的威胁。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电视台, 掌握着政策、渠道和资源的综合优势。许多优秀的广电人才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到央视谋求长久的发展, 地方卫视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在剩下的人才中遴选。央视在全球多地拥有自己的记者站, 与国际上许多电视台展开了良好的合作, 能够第一时间抢到独家新闻, 甚至可以垄断信源。重大事件的全程追踪和报道, 例如“奥运”等大多由央视垄断直播。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如《新闻联播》等, 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规定, 需在规定时间无条件转播。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 央视与其他国内卫视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在一段时间以“由于其权威性和广泛的覆盖性, 中央台的广告收入历年都占到全国整体电视广告收入的1/3左右, 一枝独秀。”[4]

此外, 东部和中部省市强势的广电的存在也不断冲击着西部广电的市场。在竞争逐步白热化的今天, “马太效应”在广电行业进一步得到应验, 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东部地区的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 中部地区的湖南卫视、安徽卫视几乎占据了中国省级卫视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最具有特点, 其中“浙江卫视具有规模集群效应的综艺栏目带及优秀首轮剧策略;江苏卫视周末引爆的相亲情感综艺版块及全年大剧独播策略。”[5]差异化的定位使得他们在广电混战中收获颇丰。2015 年第一季度全天收视率排行的前六名分别是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和山东卫视。前6名无一例外, 全部都是东部、中部地区的省级卫视。而在西部地区的省级卫视中排名最靠前的云南卫视仅列第14 名。湖南卫视全天的收视率是云南卫视的4倍还要多。单从收视率来分析, 西部广电的收视率同东部、中部地区相比, 差距显而易见, 这种差距并非短期内能扭转的。

再次, 境外电视媒体对西部广电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自2002 年起, 国家广电总局逐步批准包括凤凰卫视咨询台、凤凰卫视中文台、HBO、CNN、BBC、CNBC、华娱电视等数十家境外电视媒体在大陆地区拥有有限落地权, 由此揭开了境外广电媒体同大陆广电媒体竞争的序幕。虽然由于相关政策的限制, 目前境外媒体对西部广电还不会造成过大的冲击, 但是其先进的技术、成熟的运营体制和经验正在不断向西部地区渗透。“青海卫视已同新闻集团合作, 新闻集团不仅将向青海卫视提供众多节目制作内容, 还将介入青海卫视的广告经营。”[6]一旦相关政策全部放开, 必将大面积波及西部广电。例如香港凤凰卫视的新闻类节目, 以其国际化的视野, 开放的言论, 迅速抢占了国内大型城市的主要市场。

最后, 由于四级办台的固化模式, 导致西部广电自身内部之间也存在着博弈和厮杀。在面对境外媒体、央视以及东部省级卫视的联合围剿下, 西部广电本身应作为战略同盟关系, 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以冲出重围。但是既然同为卫视频道, 西部广电内部的竞争也是必然存在的, 重庆卫视与四川卫视由于同属巴蜀文化圈, 在节目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同质性, 其竞争也处于白热化阶段。省级卫视除了外部的争斗也有自己自身的内耗, 成都电视台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四川卫视在省内的收视率。四级办台导致各级电视台之间无序竞争, 相互瓜分观众群, 使有效覆盖效益降低。

在此基础上, 成都市广电局的杨晓阳提出了“西部弱势广电”这一说法。在该理论框架中西部弱势广电受到了双重打压, 一方面来自东部强势广电的扩张围剿, 另一方面则是受到来自成渝经济带、关中经济带的四川卫视、重庆卫视、陕西卫视等西部强势广电的制衡, 西部弱势广电的发展举步维艰。然而这种弱势只是相对而言, 西部弱势广电在西部的特定区域不仅不是弱势反而还是强势, 这与所选取的参照系有关。除四川卫视、重庆卫视、陕西卫视、贵州卫视属于西部的相对强势广电外, 其余西部广电则处于绝对弱势广电的地位。由于我国广电除了盈利之外, 更多的承载的是一种宣传属性、事业属性、政治属性, 致使“西部地区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从建台开始由于是事业单位, 在实践中就以公益事业的身份出现, 免费提供节目, 不搞成本核算, 经济效益, 市场竞争的观念很弱, 广播电视频率资源的配置, 规模的形成, 都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7]

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结论, 广电业在区域之间的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 央视一家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政策、资源、渠道一家独大;东部、中部各省级卫视依托发达的经济, 差异化的市场定位, 成熟的市场运营手段独占鳌头;西部广电则因观念的落后, 制度的僵化, 资金的匮乏处于弱势地位, 难以在这场包围战中突出重围。

2 跨区域合作的模式

2.1 跨区域合作的历史机遇

由于广电的区域发展失衡, 故而需要通过跨区域合作重新找到广电发展的平衡点。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西部广电拥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与其他区域的广电进行深度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多维度的, 既可和国际的广电行业加深沟通与交流;又可和东部广电确立合作项目, 借助东部广电人才、技术、运营、创新等多方面的优势带动自身发展;也可在西部广电内部结成同盟, 为了西部广电共同的利益, 突破其他地区广电的包围圈。

当前宏观的大环境对于广电跨区域合作非常有利。

首先,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西部广电跨区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2000 年1 月, 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 年3 月正式开始运作。其目的在于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 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该项政策出台的背景在于“平衡发展”, 全国发展不平衡, 西部地区发展也不平衡, 中央需促进西部地区扩大对内和对外开放, 促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资源、国内和境外的资源, 能够在市场的驱动下更多地流向西部地区。西部广电可借此契机得到更多来自东部地区的资金支持, 吸引更多的人才, 以便于西部广电在与其他地区广电合作的基础上异军突起。

其次,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的提出, 为西部广电跨区域合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借助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 涵盖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重庆、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18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广电的跨区域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方面我国广电可借此与国际上的广电传媒展开深度的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圈定的这18 个省、市、自治区本身就囊括了三个经济地带, 三个经济地带间广电的跨区域合作符合“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区域合作精神。

2.2 跨区域合作的必然性

2.2.1 我国四级办台体制弊端凸显

在中央、 省、 地级市和县四级办台的体制下, 我国电视覆盖率空前提高, 2013 年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42%, 高覆盖率下有着较为明朗的市场前景;但是也存在着规模小, 资源集中度低, 地方政府设置行政壁垒干预广电跨区域合作的现象。总体而言我国广电在经营模式、科技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广电存在较大差距, 只有破除行政壁垒, 实现广电跨区域合作才能综合提升我国广电行业的整体实力。

2.2.2 “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与目前中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相比, 中国在国际舆论的影响力远远不够。我国需通过市场的逻辑进行运作, 实现优胜劣汰, 强强联合, 组建我国的强势广电集团以便于同世界传媒巨头相抗衡。借此向世界更好的传递来自中国的声音, 向世界更好的宣传中国的形象。

2.2.3 由于广电区域间的失衡发展, 西部弱势广电和东部强势广电均有内在的联合发展需求

“强势传媒在实力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产生向外扩张的内在需要。它的首要和现实的扩张方向和扩张对象理所当然是国内弱势传媒。这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扩张进程是不可逆转的。”[8]

2.2.4 跨区域合作的模式

2.2.4.1 制播分离模式

制播分离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但在此处指的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地方广电通过与弱势广电的深度合作, 将自身的优质资源和过剩产能输出, 在提高自身优质节目收视率的同时, 提升弱势广电的收视率, 最终达到互利互惠, 共生共赢的有利局面。“上海文广旗下的第一财经频道目前已落地宁夏卫视;隶属湖南广播电视台的湖南经视部分节目也已在青海卫视开播。”[9]双方的合作涉及产品运营、人员培训、节目创新等等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2.2.4.2 市场定位、分众传播模式

在资讯和信息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魔弹论”早已过时, 并不是广电播出什么, 人们就会看什么, 因此广电需要做到市场细分, 在分析市场的基础上做好自身定位, 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做到“窄众传播”。广电跨区域合作就是要发挥各所在地媒体的优势, 通过对各区域受众的具体分析, 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目前市场细分以上海东方传媒第一财经最为典型“第一财经下辖三个频道, 上海第一财经 (地面频道) 主要面向投资者众多、要求财经信息相对高端专业的长三角经济圈观众;东方财经 (数字电视频道) 致力于为用户提供24 小时全球市场资讯, 目前全国用户2000 多万;宁夏第一财经 (卫星频道) 借壳宁夏卫视, 以通俗化、大众化的财经节目为主, 覆盖了全国大多数中心城市, 有效收视人口近4 亿。”[10]

2.2.4.3 全媒体融合模式

在广电、电信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 广电行业也跨入了移动互联的新时代。“区域性广电传媒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实际上就是广电传媒的‘新媒体化’过程, 即广电传媒的现代化、数字化过程, 同时也是区域性广电传媒跨区域发展的过程。”[11]全媒体的信息传送为区域广电的跨区域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芒果网络电视台、浙江 (新蓝网) 等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已实现视频内容的全球网络传送。此外, 上海东方传媒、北京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纷纷开设手机台, 与电信运营商合作, 覆盖手机用户, 借助3G和移动互联网延伸视频内容的全球传播。”[12]在移动互联网的逻辑下, 广电如果固守传统的电视平台, 很难在跨区域传播与合作中有新的发展, 将内容的传播渠道拓宽是迅速抢占市场, 积累粘性用户的不二法门。

2.5 跨区域合作的问题

无论是制播分离的体制产生, 还是随着新媒体发展, 电视节目从电视端到移动互联网端的跨越, 还是产业的不断扩张, 从区域性到全国性再到世界性的跨越式发展, 都显示我国广电跨区域合作在不断深化, 力度在不断加大, 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 广电跨区域合作的政策仍旧模糊不清。广电跨区域合作深化的同时, 广电运营的体制和机制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壁垒和禁令犹存。“2011 年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 原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电台、电视台在改革中, 不允许搞跨地区整合, 不允许搞整体上市, 不允许搞频道频率公司化、企业化经营。”[13]如果按照该新闻发言人的说法, 许多现在正在启动或运营阶段的广电跨区域合作项目或都将流产。

立足本土跨区域合作实现双赢 篇8

东兴区发放蚕种21893 盒, 较上一年增发5% , 产茧84. 5 万kg, 农民售茧收入2450 万元, 增收306 万元, 蚕茧上车率平均达93% , 同比上升3 个百分点; 解舒率平均达64% , 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毛折较上年同期降23kg; 茧丝长较上年同期增加84m; 茧层率较去年提高1 个百分点。两个县 ( 区) 蚕茧全部顺利销售完毕, 较快实现了资金回笼。主要做法有:

1 巩固发展本县蚕桑产业基地, 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

荣县是第一批实施2013 年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基地, 聚丰养蚕专业合作社作为项目实施单位, 精细谋划, 精心实施, 通过项目拉动, 荣县蚕桑产业基地得到较大的提升, 全县桑园面积达到3760hm2 ( 56400 亩) , 养蚕乡镇16 个, 村106 个, 养蚕农户20600 户, 建有小蚕共育室110 个, 室外大棚11200m2, 推广纸板方格蔟12 万片, 新建桑园作业道路6558. 7m, 排水沟渠263. 2m, 桑园建设更加标准, 养蚕设施大幅改进, 户均养蚕量显著提升, 蚕桑基地大为巩固。2014 年在过水镇、河口镇等新发展桑园118. 4hm2 ( 1776 亩) , 建成室外大棚11200m2, 新建共育室2000m2, 培育年养蚕30 ~ 50 张的养蚕大户170 户, 涌现了一大批专业化养蚕农户, 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我县蚕桑产业发展水平。

2 加强技术推广, 不断提升蚕桑、蚕茧生产技术水平

蚕茧质量是产业的立足之本, 提升蚕桑、蚕茧生产技术水平是提高蚕茧质量的最有效手段。荣县重点加强了蚕品种的选择, 蚕桑、蚕茧生产技术的推广, 通过试验摸索, 春季、晚秋使用 “8字号”蚕品种, 春二批使用 “7532” 蚕品种, 夏季使用 “两广2 号”蚕品种, 秋季使用 “川山 ×蜀水”、“7532”蚕品种, 将一年4 批次养蚕变为7~ 8 批次; 推广标准桑园建设、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育、纸板方格蔟上蔟等技术, 全县小蚕共育面达到70% , 大蚕省力化饲育达到92% , 纸板方格蔟使用比例65% , 同时加强了对蚕农的技术指导,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 今年已开展技术培训115 场次, 参训农民1. 3 万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1. 25 万份, 促进农民掌握蚕桑生产技术。

3 提质增效助农增收

根据荣县的实际及提质增效的需要, 学习涪城的做法, 开展仪评收茧试点工作, 促进蚕农使用新技术, 提高蚕茧质量。2015 年仪评收茧量72. 7 万kg, 占全部收茧量的67% , 在今年丝绸行情不好的情况下, 荣县蚕茧单产达到39kg /盒, 增加3kg /盒, 蚕茧上车率、解舒率得到较大提升, 茧价普遍提高4 ~ 6 个等级, 级差达到0. 5 元/kg, 比周边价格高3 ~ 5 元/kg, 单张蚕种增收达到195元, 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全年养蚕量达40 盒、养蚕年收入达5 万元的农户有300 多户。

4 跨区域合作实现双赢

跨区域学校委托管理之实践探索 篇9

当前,国家把发展教育作为改善民生之首,明确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在现行教育体制不能做出更大调整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着重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要实现简单的教育平均主义,而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2012年9月,在成都教育“深化城乡教育互动发展,促进教育圈层融合”的指引下,为了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从“学有所教”向“学有良教”的跨越,“区域教育联盟”不断创新互动发展模式,成都市教育局委托成都市金沙小学对蒲江金钥匙学校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委托管理。

委托管理在中国是一种新型的学校管理模式,最早始于2005年的上海,强调管理权的转移,由优质学校代替原有薄弱学校进行管理,以促进薄弱学校管理模式、教学质量的更新和提高,培育校园文化。但成都市金沙小学与蒲江金钥匙学校之间的委托管理与之不同:学校之间并非区域内托管,而是跨区域托管;托管校长不是仅组建团队,还要担任被托管校的法人校长。将隶属不同行政区域学校“联姻”“捆绑”,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均属于首创。这意味着,托管不仅要面临地处中心城区全国知名学校与农村地区薄弱学校之间因巨大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更依赖于两个不同地区各级行政职能部门的精诚合作与齐心协力。

二、文化差异的冲突与管理实践的困惑

金钥匙学校是蒲江县教育局主管的公立农村小学,2000年由原敦厚初中和敦厚小学合并组建为敦厚九年制学校,后更名为金钥匙学校,改为六年制小学。学校建有标准化塑胶操场,实现了多媒体设备及网络的班班通,硬件条件相对完善。但因所在区域蒲江县西来镇敦厚社区是当地较为偏远的社区,距离县城约20公里,生源多为留守儿童及贫困家庭儿童,家长文化普遍不高,学生居住也较为分散。

目前学校教职工共有19人,教师文化结构为:本科学历37.5%,大专50%,中师及初中文凭12.5%。教师整体专业度低,在岗教师年龄结构较大,无法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基础上做出成绩和特色。学科结构性方面,语数与科任教师配备极不平衡,科任教师严重缺失,无专职体育、计算机、音乐、健康、品社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情况突出。

1. 跨区域委托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与劣势

(1)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待遇差

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直接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带来城乡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由于学校学生人数较少,全校生均经费十分有限,经费短缺是金钥匙学校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经费问题制约了教师培训质量,导致教师福利、工作环境均不尽如人意,工作无积极性,对学校认同度低。

(2)生源流失严重,管理粗放,办学效果差

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发展缺乏责任心,在校时间少,倡导“无为之治”,对学校问题放任自流。行政团队缺乏以身作则的态度和服务意识,维护自身利益,独断独权,不愿采纳教师的建议。学校规章制度极为松散,无法体现奖惩,未与绩效挂钩,致使教师考核不透明、不公平。教师也对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抱无所谓态度。近年来,学生以每年近17%的速度减少,原因是家长工作流动和不满意教育水平而转学等。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未形成教育合力,学生面貌堪忧

进城务工人群加大,留守儿童大量产生。据调查,金钥匙学校有33名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的33%。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中,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将所有希望寄托给教师,而教师纷纷埋怨家长素质低,不管孩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差,生活习惯差:随地扔垃圾、字迹潦草、语言不文明、衣服脏乱、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

(4)教师观念陈旧,生本意识弱,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虽然全县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课程改革,组织了实小联盟等形式的校际教研活动,但学校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投入力度不大,持否定态度的人较多,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的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缺乏专职教师,再加上课前准备不足,没有真正地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师生互动少,有效训练时间和内容缺失,未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

2. 跨区域委托管理带来的考验与冲击

委托管理涉及的两所学校,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支援方为市区优质品牌校,受援方为郊县偏远农村学校),形成的学校文化特色、学生生源水平及办学理念亦有所不同,使得两所学校在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团队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支援方管理团队强势进入受援方学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冲突。

改变一所承载了许多历史因素、背负了许多历史包袱的薄弱学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绝非一蹴而就,因此,绝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我们必须跨越一个个难关,如师资队伍的稳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稳中求进、城镇化进程中生源的分流减少、托管行政团队与本土行政梯队的无缝衔接……不断探索,调整步伐,摸清方向,让学校发展进入“更新代谢”的良性循环,真正具备自我成长的机能,拥有主动发展与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三、在实践中思考,在探索中前进

成都市金沙小学和蒲江金钥匙学校有着不同的外部环境、内部能力和资源及学校文化,如何实现真正的融合,更好地发挥委托管理功能,这需要在委托管理的前期做好学校规划、工作制度及流程改进,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

为了缩短提升学校“底部”、增强“造血”功能,让学校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周期,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观念、文化、课程、队伍四大办学核心要素上,着力更新育人观念,重构课程体系,重塑学校文化,提升办学质量,催生金钥匙学校的蝶变。

在实践中,我们提出“情感融入—观念融合—整体提升”治学三部曲,力图勾画出金钥匙学校师生“自愿成长—自觉成长—自主成长”三级发展脉络。通过“暖阳关爱、质量提升、共同成长、文化建构”四大工程及愿景构建、学校文化融合、师资队伍打造、课程评价改革等举措,推进托管的深入进行,保障托管成效。

1. 全面评估,准确定位,理念先行,愿景引领

从启动托管之初,我们就积极深入学校,全方位地对学校的常规管理、教师队伍、课程活动等现状做了专题调研,力争全面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群策群力,发动广大教职工共同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金沙团队的力量共同探讨学校发展规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委托管理实施方案》及《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根据学校的实际及对教育的理解,我们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为:“追逐梦想,幸福成长”,努力打造一所国际生态田园学校,构建一种开放、幸福、田园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氛围。学校确立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为保障,以“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扬校”为脉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目标。与此同时,学校指导每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构建自我评价机制,激活教师原动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 真情奉献,赢取信任,重构文化,共同成长

委托管理的核心在于提升学校“底部”和造血功能。托管不仅仅只是管,更重要的是帮;不是走过场,而是动真格;不是玩形式,而是动真情。因此,我们把“不为名利,只为奉献;不为作秀,只为实干”作为工作原则,倾集团学校团队之力量,从学校发展规划、文化建设、师资队伍打造及校本课程构建等领域全面帮扶,上至学校发展顶层设计,下至每周工作具体实施,向金钥匙学校输入大量的人力和智慧支持。

委托管理给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给教师的学习、交流和培训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至今,金沙小学已派出行政人员80余人次到金钥匙学校开展调研、指导工作,派出名师120余人次送课金钥匙学校,引入金钥匙教师60余人次参加各级高端培训。

两校还开启了“一对一”共同成长计划。建立教师成长共同体,努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自主成长;建立学生成长共同体,注重交互体验,引领多元成长;建立家长成长共同体,实施民主管理,携手成长。共同成长计划引入共同管理精神,构建学习型团队,将学校建成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位一体”的学习型社区。在成长共同体特色项目的引领下,两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学,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以共同管理代替等级管理,营造出人文、民主、开放、和谐的管理氛围,提升了学校内涵和社会声誉。

在硬件环境改造方面,学校建设了以“幸福林”“梦想舞台”“开放式学习体验区”“个性化展示空间”为核心的田园生态校园环境,从环境文化入手,构建了充满生机活力、灵动温馨的学校文化。

3. 建章立制,人文管理,激发潜能,搭建平台

建立一套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管理高效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办好学校的有力手段。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运用柔性化管理和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让校园氛围充满“正能量”。学校坚持民主开放的管理原则,坚持校务公开,开展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用好每次教师例会,组建教师民主管理委员会,使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彰显,将教师深度卷入各项制度的制定、评价与反馈过程中。同时,学校大量任用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校后备干部充实行政梯队,构建校园危机干预体系,针对潜在危机事件制定详细预案,保证托管工作的正常运行。

“一枝一叶总关情!”学校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人文管理是金钥匙学校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与能动性的最有效手段。学校开展了系列暖阳工程,改造修缮教师宿舍,修建淋浴房、母婴室、教师午休室,为教师提供爱心营养早餐,设立生日假、子女升学假,提升教师生活质量。学校不断完善绩效机制,通过全面量化、定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搞活内部分配制度。以课时化为主线,以业绩为中心,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建立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创造价值的分配机制,激发教师的内驱力,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和业务拔尖,切实创造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工作环境。

为了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适合、优质的教育,学校开展了系列关爱工程:送给每个孩子一根跳绳、一本字帖、一把口琴,帮助他们写得一手好字,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和艺术技能;为贫困学生联系资助,募集过冬衣裳;放学后,为留守儿童留一张书桌,帮他们补习功课……沉静的校园渐渐地充满歌声、笑声、读书声,金钥匙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管理、尊重差异、勇于创新的理想家园。

4. 聚焦课程,提升质量,转变观念,自主更新

委托管理并非简单的文化植入,高高在上地给予,而是从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不是考虑要把学校变成什么样,而是学校能够发展成什么样。为此,托管中,我们把更新育人观念、重构课程模式、重塑学校文化、提升办学质量作为主要目标,不断摸索和总结适合金钥匙实际需要的教师培训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教学常态机制

学校优化了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阳光体锻1小时;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金沙集团、中国海关的课程资源推进农耕课程,开设涵盖体育、艺术、语言、益智、生活技能五大类近20门科目的“梦想教室免费选修课”;组建学生社团,构建“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新型课程模式;开展以品行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迅速改善,更加自信开朗,思维更加灵活。

(2)实施质量监测,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金沙小学与金钥匙学校携手努力,通过大力开展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质量监测体系,形成相对统一的“度量衡”:培养目标统一、教学要求统一、学科标准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训练体系统一、测评手段统一。两校打通了课程、资源、活动、专家和社会力量的全面共享通道,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所在地资源实施特色项目和特色考评反馈。学校以问题为导向,以课堂为阵地,以主题化校本教研为抓手,给学生创造了积极、轻松的课堂环境,实现全面提质。

(3)科研兴教,课题培师

学校以教研组和年级组活动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引导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开展科研工作,争取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出较高水平的成果。在推进科研兴校的过程中,学校通过修订、完善科研奖励条款以及实行“鼓励冒尖,重点扶持”等激励手段,逐步形成科研竞争机制。对已经获准立项的(校、区、市级)课题,学校发给一定的课题研究经费,提供技术支持。对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教师,给予计入教学工作量的措施,在绩效考核中加分,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校形成全员参与的科研氛围,使教科研工作步入健康轨道。

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并积极运用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质量促进作用。现在,学校已逐步形成科研室带头、教研组跟进的雁阵之势,通过科研引领、课题落实,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目前,跨区域学校委托管理工作圆满收官,金钥匙学校已树立了准确的定位,全面更新了各项规章制度,构建起内涵发展的硬环境,全新的办学形象已然形成;“幸福课堂”“梦想教室选修课”“农耕课程”三位一体的现代课程体系,夯实了发展的核心基础;依托成都海关资源和金沙文化开发建立的资源平台,实现了高位均衡、密切融合,凝聚起家校社会教育之合力。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研究 篇10

近年来, 城商行在监管部门的政策引领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 增强了自身的实力, 并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据银监会最新统计, 截至2010年末, 全国城商行存款规模达6.1万亿元, 贷款规模达3.6万亿元, 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1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44.4%。

此外, 近年来城商行的发展情况显示,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趋势已愈演愈烈。据统计, 2010全年有17家城商行成功实现更名。全年有62家城商行跨区域设立103家异地分支行 (含筹建) , 超过了2009年的数据。面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扩张速度过快的问题, 在全国城商行发展论坛第十一次会议上, 银监会强调城商行要“立足地方经济、严守风险底线、改进金融服务、实现科学发展”, 并提出今后将审慎推进城商行跨区域发展, 把城商行内控机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 对内控不健全的城商行的新设网点申请, 将“暂停审批”。可见, 在新的形势下, 对于城商行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原因分析

(一) 宏观原因

1. 促进金融体系完善

“十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国有金融机构的“体制改革”问题, “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产品创新”问题, 而“十二五”时期应该着力推动“体系完善”, 把改革重点从健全国有金融机构的微观体制、创新金融产品等转移到健全国家整体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等方面来。城商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第三梯队, 其发展与完善, 对于形成一个多层次银行体系, 满足一国经济体中不同层次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互动性决定着经济一体化中的区域金融必然走向一体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 不能越出中心城市的城商行只能坐失良机。而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失去了城商行的有力支持, 其步伐也不得不放慢。因此, 城商行走出单一城市, 结盟或者合并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实现区域内城商行一体化, 这既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利用再增长优势

当同一行业的竞争者较多而处于势均力敌时, 行业内所有银行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 只能保持最低的利润水平, 对其自身的成长非常不利。而通过并购重组, 能够使得银行业相对集中, 可以有效地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 提高银行的利润率, 为其进一步增长打下基础。

(二) 微观原因

1. 应对激励的竞争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纷纷进军中小企业市场这一城商行的传统业务领域, 城商行迫切需要通过跨区域发展来寻找新的利润来源。另外, 银行业务的同质性导致了竞争更加剧烈。跨区域发展可以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盈利、加快城商行产品和业务创新步伐。

2. 追求规模, 降低平均成本

传统的银行业务是以存贷款为主, 国内银行中主要的利润来源, 主要还是来源于存贷款利差。在这种情况下, 存贷款的规模越大, 收益就越好。国内银行业的这种传统经营模式, 促使了银行都会去追求规模发展。另外, 银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非常突出的行业, 规模扩大不仅能够增加更多的收入, 还能够相对降低成本, 如单位资产的人力成本、技术支持成本、后台结算成本、风险内控成本及其他后勤保障成本。这样, 一方面成本收入比显著降低, 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利润规模提高了盈利能力。

3. 分散风险

城商行局限于单一城市, 往往将资金集中在这个城市的某几个发展比较好的行业, 这样就会造成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偏高, 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另外城商行在日常风险管理过程中, 还会面临所处区域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区域系统性风险。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导致经济发展快的地区资金缺口大、社会信用体系完善, 银行处于相对有利位置, 盈利能力就比较强, 风险相对比较小;而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 由于资金需求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银行就可能面临发展停滞、不良资产增加的风险。如果银行采取跨区域发展模式, 就可以有效规避这种行业风险和区域风险。

4. 提升品牌价值

由于银行的高风险性和高公众性特征, 银行的信誉和品牌常常成为核心竞争的重要因素。城商行由于起步比较晚、整体实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与其他银行竞争时并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城商行在自身努力下实现了跨区域发展, 自然就会大幅提升品牌价值, 这对于开发金融产品、培育忠诚的客户群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我国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已经采取的模式和最新动态

1.联合重组

联合重组是指某一行政区域内的多家城商行重组成立一家新的银行。一般是政府主导省内城商行较大规模的合并。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城商行中合并时间最早的徽商银行。合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以徽商银行作为存续公司, 采取“6+7”的吸收合并模式, 吸收合并芜湖等5家城商行及六安等7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徽商银行[1]。

2.购并城市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

购并城市信用社或农村信用社是指一些城商行在自愿和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 异地并购城商行或城市信用社。2004年12月, 哈尔滨城商行收购双鸭山城市信用社, 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双鸭山分行, 成为全国城商行的第一家异地分行。

3.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

这种模式是依靠单一银行自身的发展, 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后突破地域限制。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分行, 既可以在省内设立, 也可以在省外设立。2006年4月, 上海银行在宁波市设立分行, 从而拉开城商行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跨区域发展模式的序幕。之后其他城商行也先后效仿。这种方式也成为城商行跨区域主要的发展模式[2]。

4.设立村镇银行

据银监会数据显示, 2010年3月末, 全国有村镇银行214家, 但截至当年底, 这一数字已经达到349家, 另有110余家获批筹建。新增村镇银行, 50%以上是城商行发起设立的。实现跨区经营, 确实是城商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最大动机, 也成为城商行拓展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手段。

5.购并国有银行的网点

购并国有银行的网点是指城商行收购国有银行撤并的县域及以下地区的支行网点。2005年, 锦州银行利用建设银行县域网点收缩的机会, 购并了建设银行两家县域支行, 并将其重组成自己的县域支行。

6.参股控股异地城市 (农村) 商业银行或城市 (农村) 信用社

这种模式下, 被投资机构事实上成为城商行的子公司。典型的是南京银行在2006年入股山东日照市商业银行, 持股18%, 成为其第一大股东[3]。

7.由一个强式金融企业购并

2010年, 湘潭、株洲、衡阳、岳阳4家城商行和邵阳城市信用社成功重组, 并引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大股东, 成立华融湘江银行, 开辟了资产管理公司主导城商行联合重组的新模式。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在这几个主要的发展模式下, 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动态。有的跨区域步伐迈到境外。如北京银行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了代表处, 富滇银行则在老挝设立了代表处。部分中小银行在跨区域进入某地市场时,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采取了首先在异地县域设立支行而非在地级市设立分行的形式。如齐商银行设立了青州支行, 莱商银行设立了平邑支行。也有城商行根据自身特色, 在大多数城商行的跨区域首先瞄准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的同时, 选择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相似的地区作为跨区域的目标城市。

四、关于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中如何应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城商行在快速扩张后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风险管控速度跟不上发展速度;二是没有核心竞争力, 没有特色化、差异化经营, 欠缺内涵式发展。特别是齐鲁银行发生的金融票据伪造突发事件发生后, 城商行的发展引起了整个金融界的关注。监管部门已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从严审批。但笔者认为, 跨区域仍然是做好做强一家中小银行的必然选择。更名改制、跨区域发展, 甚至包括上市, 这些都应该是一家股份制银行做大做强所必需的步骤, 也是一家小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但是城商行不能陷入“唯规模论”的单一增长模式。城商行在今后的跨区域发展中应该做到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一) 进行不同层次的跨区域发展

跨区域发展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 并且采用合适的发展道路, 不可盲目跟随。城商行可以根据自身状况, 选择是否进行跨区域发展以及什么样层次的跨区域发展。

1. 全国性银行

少数处于城商行前列的实力强的银行, 可以走这条发展道路。一般是资产规模在800亿元以上大型城商行, 并且具有较大的品牌知名度的银行。比如说北京银行, 上海银行。

2. 大区域性银行

通过区域内联合重组的城商行, 可以利用地缘优势, 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 在省内以及临近区域发展。比如徽商银行, 江苏银行。

3. 社区银行

规模较小的城商行, 要求侧重于本地业务, 发挥本土优势, 不求做大, 但求做精。

(二) 深耕细作, 打造特色银行

城商行, 在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 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市场定位, 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从城商行服务中小企业的调查中可见, 发展好的城商行, 都是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做得有特色。城商行必须在中小企业这个领域中深耕细作, 着眼于中小企业客户, 研究开发出专门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业务产品和服务渠道, 并运用个别案例树立品牌形象, 从而占领相应的市场份额, 提高银行竞争力[4]。

(三) 兼顾提高风险管控和应对能力

多数城商行当前还处在重规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粗放经营模式中。在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内部管理, 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守好风险底线, 把握发展与风险管控的平衡,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5]。

(四) 自主创新, 大力发展非存贷业务

大多数城商行盈利模式单一, 主要的利润点是存贷款利差。这就导致只能靠跨区域增设网点来加快增长。而现在监管收紧, 使得“物理网点”扩张受到限制。但是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新业务方面, 并没有限制, 城商行可拓展这些新业务, 挖掘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等科技产品的价值。自主进行业务创新, 从而一定程度改善盈利模式。

摘要:城市商业银行 (下文简称城商行) 跨区域的迅速发展, 增强了自身的实力,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扶持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但是跨区域发展过于迅速也导致了一些问题和风险的出现。本文分析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原因, 总结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 并针对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审批政策的收紧, 提出了在新的金融环境下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好文, 刘飞.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分析[J].金融论坛, 2010 (10) :52-56.

[2]张吉光.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模式纷呈 (之一) [J].银行家, 2009 (12) :64-66.

[3]张吉光.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模式纷呈 (之一) [J].银行家, 2010 (1) :80-82.

[4]周千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金融, 2010 (12) :38-39.

海淀园的跨区域合作版图 篇11

相信许多人都没有忘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作为海淀园的发祥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的剧变,从侧面印证着海淀的变迁。

20年前的中关村还是很普通的一块狭小的区域,只汇聚了若干家电子科技厂商。但这一切平淡在1988、1999年被相继打破了。自1988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和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批复了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以来,中关村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现在,这里已是举世瞩目的“中关村国际自主创新示范区”。

事实上“中关村”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行政区域,而成为一个创新型城市的概念——代表了以中关村核心区、动态发展、有着广泛节点的高新技术创新网络,成为北京建设国际化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关村的示范就是海淀责任的外延。

海淀因历史沿革,造就了其科技资源相对集中,吸引了众多企业汇聚于此。“中国第一家高新区”、“中国第一个示范区”都无不寄予了国家对中关村创新带动、技术辐射的厚望,即通过中关村示范区探索出建立新型产学研模式、社会创新体系及资源整合网络,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从过去简单依靠土地、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转变。

中关村不负众望,以各种方式辐射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在传统意义上,通过在海淀辖区落户的大院大所、大专院校、科技企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中关村科技辐射效应。同时,中关村还在不断探索着新的路径。

2008年12月22日,北京中关村·辽宁葫芦岛区域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北京海淀园中的清华科技园举行。会上,绥中县政府分别与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清华科技园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欲将绥中滨海经济区打造成为北京中关村“飞地”型生产加工区、东北亚休闲旅游胜地。

2011年4月20日,中关村海淀园的联想控股集团和清华创业园等知名企业和园区与济宁市政府集中签约了万达广场商业地产等86个投资亿元以上、总投资额888亿元的重大项目。将海淀园携带科技、信息、金融方面的资源优势,在济宁大展拳脚,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区域高科技企业孵化、培训基地等。届时,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工程、通信技术等科技型企业将入驻经营,投资生产。

这些成功案例不仅让海淀园及其合作区域收获到了喜人的成果,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外埠城区向海淀园投来了意向书。2011年10月,位于天津市黄金走廊上的津南区走进中关村海淀园,召开了天津津南区双港总部经济区招商洽谈会。这次合作给中关村的企业提供了跨区域的发展平台,使天津和北京在京津冀区域与环渤海经济带的天然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海淀园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海淀园作为科技、高等教育和文化高端资源的集聚地,它要将自身拥有的各方面优势输送到全国各地,以带动全国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这就需要海淀的跨区域合作来予以实现。从另一方面来讲,海淀区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它要始终保持自己走在时代和创新的最前沿,这也需要跨出区域,开阔视野。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解析 篇12

1. 跨区域发展的路线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是指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优势, 从关注市场需求开始, 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 明确顾客需求, 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从我国房地产企业实践来看, 很多开发商都是沿着“深耕城市——跨区域发展——实现全国化”这一发展路线达到企业扩张目的的。

2. 跨区域发展的一般步骤

第一, 进入区域选择。我国存在诸多大经济圈, 各大经济圈内房地产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由于受区位、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影响, 各大经济圈内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从而形成了房地产投资环境的区域差异性。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 选择进入合适的区域。

第二, 进入城市选择。选定好区域后, 接下来是区域内城市的选择。由于受资本实力、开发风险、项目管理水平等因素制约, 除大型房地产企业外, 目前大多企业选择进入二、三线城市。

第三, 开发产品选择。房地产企业选择进入城市时必须同步考虑开发产品, 主要有住宅、商业、写字楼、酒店、工业厂房等。一般而言, 房地产企业主要采用复制和非复制两种模式进行异地产品开发。复制模式指企业在异地开发同类型产品, 可充分利用公司原有的开发经验, 减少内部交易成本, 如绿城的桂花城产品系列、万科的四季花城系列等。非复制模式指企业根据当地市场需求, 创造性地开发与公司原来产品不一样的产品, 这种形式具有一定风险性, 但获得高额回报的成功机会也较大。

二、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模式类型

1. 跨区域发展的模式分类

本文从两个维度对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模式进行分类。第一个维度是房地产企业跨区域的市场范围, 又细分为两类:一类为全国性布局的企业, 如万科、中海、绿城等;另一类是区域性的企业, 如滨江房产、栖霞建设、河南建业等。第二个维度是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开发的产品类型, 也细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形式, 即企业在异地扩张时, 只专业开发某一类型的地产产品, 如万科专做“小资”阶层的住宅产品, 大连万达专做商业地产等;另一种是综合形式, 企业在跨区域发展中, 开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产产品, 包括商业+住宅、酒店+住宅以及城市综合体开发等, 如上海绿地、杭州开元、华润置地等。根据上述两个维度, 可以将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模式Ⅰ:区域专业开发模式

区域专业开发模式是指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只限于某个经济圈内的城市, 产品比较单一 (如主要开发住宅、酒店等) 的开发模式。这类房地产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市场优势。由于企业深耕于一个经济圈, 对所在区域的房地产市场有很好的研究, 开发的物业能够迎合当地市场需要。二是成本优势。在同一区域开发几个房地产项目的成本, 要比在几个区域分别开发项目的成本要低得多。同时, 这类企业专注于某一类物业, 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可以节约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等。三是资源优势。由于房地产开发过程的复杂性, 专注于某一区域开发的企业, 更了解当地人的文化、生活、居住观念, 具备其他企业所不能比拟的政府资源、地缘、人缘等优势, 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关系成本。

模式Ⅱ:区域综合开发模式

区域综合开发模式是房地产企业深耕于某个经济圈内城市、进行多种物业开发的模式。从国内实践来看, 此类企业主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开发, 很少到三、四线城市开发。这类房地产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母公司强大资金和实力为依托, 开发规模和投资力度比较大。在时机适宜时, 一些企业还兼做地产生意。二是依托母公司强大背景, 在政府资源、人才保留和管理上具有优势。三是母公司强大的实力和多元化经营, 使其在房地产开发中, 在资金和政府关系层面, 保持优势, 抗风险能力强。

模式Ⅲ:全国专业开发模式

全国专业开发模式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分布很广, 涉及国内大部分城市, 但所开发的房地产产品比较单一 (如主要开发商品住宅等) 的开发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房地产企业规模都比较大, 如万科、金地等。这类房地产企业的特点是:一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布局思路明确, 项目拓展积极主动,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有序性。二是开发产品比较单一, 企业一般走品牌推广之路, 通过品牌、人才或管理输出, 以公司成熟产品类型的复制进行异地开发, 产品开发周期相对较短, 资金回笼快。三是进入异地的土地获取方式基本以公开拍卖、转让或合作为主。四是由于产品相对单一, 对土地、金融等相关政策变化比较敏感。在快速扩张时, 金融政策变化容易引起企业的资金紧张, 在人才和管理上也会受到制约。

模式Ⅳ:全国综合开发模式

全国综合开发模式是指房地产企业在全国大部分城市进行多种物业开发的模式。这类企业一般是大型企业集团, 公司具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和开发能力, 如凯德置地、上海绿地等。这类房地产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资金实力雄厚, 能够参与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擅长开发市中心高层、超高层建筑, 一般首选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进行开发, 再逐步向其他中心城市拓展。二是资源整合能力强, 不仅可以整合力量进行房地产开发, 而且还涉及国内外大型商业零售商等资源利用。三是在管理以及人才和资源的配备上, 更注重考虑资源整合和后期经营的需要, 开发与经营相结合, 优质资产会保存下来自己经营。四是经营和管理经验丰富, 抗风险能力强。

2. 跨区域发展的模式演化

总体而言, 我国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呈现出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从我国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实践来看, 一般经过三个阶段的演进, 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区域专业化模式

房地产业的区域差异性, 决定了开发商进入任何一个异地市场, 都需经过一番努力而获取各种资源, 并获得当地的认可。因此, 几乎所有成功的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 都是在发迹城市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后, 再集中资源以该城市为中心, 向周边城市辐射。不过这类企业一般固守于发迹的城市, 全面扩张能力不强, 即使跨区域开发, 也多集中在同一个区域, 即区域性专业开发模式。比如河南建业、北京首开、SOHO中国等。

注:有★的方框表示存在二者的匹配

第二阶段———全国专业开发和区域综合开发模式

在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实力、开发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基于区域市场容量限制以及企业经营风险的考虑, 许多企业着手进行第二轮跨区域发展。在这个阶段, 企业跨区域发展会产生两种模式。一种是全国专业化发展模式, 企业在发展战略指引下, 集中开发单一的房地产产品, 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万科等。另一种为区域综合开发模式。这类企业深耕于某一地区, 在专业开发某一房产品的基础上, 会进行其他产品开发, 由于房地产开发的协同效应, 形成区域综合开发模式。

第三阶段———全国综合开发模式

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 房地产企业逐步转向全国综合开发模式。对于全国专业开发的房地产公司, 会根据公司的项目情况, 拓展产品线维度, 进行房地产综合开发。而对于区域综合开发的房地产企业, 则通过开发产品和模式的复制, 扩展到全国各地开发, 从而实现全国综合开发。

随着行业逻辑、成长阶段和空间拓展的转变,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呈现出演化的动态匹配性, 并非是严格的一对一匹配关系, 而是多对多的匹配关系。不仅如此,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的演化也受企业高管团队、发展战略等因素综合影响, 后一阶段的发展模式是对前一阶段的升华和优化, 并非简单复制。现实中, 每个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都具有个性, 在实践过程中不能简单照搬优秀企业的发展模式, 而应在借鉴和吸收基础上不断创新。

三、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匹配

1. 不同模式的优劣分析

综合来看,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四种模式, 随着企业的资金实力、开发能力、发展战略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所不同, 每种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如表1所示。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 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 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不断发挥各种模式特点,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2. 不同模式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是企业在特定的宏观环境、区域环境、行业环境下, 基于自身现有能力水平所作出的整体发展路径选择。从一定时期来看, 由于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区域环境和行业环境是稳定的, 因此, 企业除了侧重解决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匹配问题外, 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培养, 包括企业成长、企业优势的培育等。企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 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见表2) 。

在房地产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由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资金实力、开发产品类型以及管理水平不同, 企业采用的发展模式会有所区别。需要强调的是, 房地产市场环境、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资金实力以及企业项目的管理能力等因素共同决定了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 但是这些因素并非是同等重要的。因此, 在现实中, 要基于这四种基本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立足企业实际, 选择匹配的扩张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斌.快速实现“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房地产跨区域投资开发全攻略.房地产导刊.2006.13

上一篇: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下一篇:家庭教育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