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2024-07-23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共12篇)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1

1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立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就业困难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1]。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已经初步得到建立, 高等院校加强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 成立了完整的就业指导处, 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开展指导工作。但是,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以应付性事务工作为主, 没有实现其就业指导教育作用, 缺少针对性。首先, 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内容较为单一, 主要是就业形式、政策及面试技巧方面的指导, 缺少对用人单位信息资源整合到毕业生的过程, 毕业生对就业需要用表、各招聘活动了解不多, 缺少实践能力, 心理承受力较弱, 对自身定位不足。其次, 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方式以授课形式为主, 讲课内容泛泛而谈, 对广大学生吸引力不足, 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甚少, 缺少专门的咨询指导中心。再次, 各高校虽然成立了就业指导部门, 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 但是其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影响了就业指导效果。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2]。

2 建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重要性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指导, 实现其人才发展需要。高校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专家报告会、就业服务信息网、日常咨询、职业技能测试等各种教育方式, 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对就业市场形势进行了解, 对自己职业方向进行正确的定位,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 为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打下基础。目前, 高校毕业生存在普遍的现象是逃避择业, 因缺少思想准备和心理调整, 对自身优势和缺点缺乏深刻的认识, 缺少对社会的了解及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了解, 对社会及毕业生间的竞争存在恐惧心理, 甚至出现毕业就失业的状况。还有的毕业生不会介绍、推销自己, 在择业的道路上遇到很多困难, 错失过很多机会, 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这些都需要就业指导教育进行解决帮助, 通过授课教育让学生认清自己、了解社会形势, 减少对社会的恐惧, 增强其信心, 科学的调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3]。此外,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提高高校的社会地位, 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就业后的发展及潜力发挥等都影响着高校的声誉与地位, 影响着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3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

3.1 就业指导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就业指导队伍专业素质有限, 一般是非专业人员从事该项工作, 无法为学生提供较为专业的指导。现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心的工作队伍一般由就业中心人员及思想政治辅导员组成, 其日常工作较为复杂, 就业指导精力不足, 而且没有精力进行专业性的培训, 影响就业指导的效果。

3.2 就业指导体系封闭

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依托校内资源开展, 工作体系比较封闭, 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另一欠缺。大多数高校在安排校外优秀的企业家开展就业形式讲座较少, 而且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 缺少体系化管理。在对校友资源的利用方面, 高校普遍比较重视邀请校友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 但就如何使校友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则很少考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与社会外界接触较少, 没有好的途径了解职业发展及前景, 缺少实践经验。当毕业生面临工作时, 由于封闭的就业指导工作, 使其缺少对职业及社会市场的认知, 对毕业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就业指导理论研究落后

我国的基本国情及社会发展形势较为特殊, 针对我国发展现状的就业指导理论研究较少, 缺乏权威的理论体系, 使得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理论指导, 无法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现有的就业指导理论中, 许多内容还只存留在表面, 没有深入的挖掘, 这也是导致就业指导工作落后的原因之一。

3.4 缺少健全的就业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就业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职业指导的公共平台, 能够帮助毕业生收集企业信息, 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 选择合适的职业岗位, 解决毕业生在择业上的一些困难。目前, 我国的就业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并不完善, 这也是造成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4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4.1 明确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目标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目标, 主要是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指导机构及队伍专业化、就业指导时代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平台信息化。

4.2 坚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原则分为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以及开放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体现在体系构建的整体性, 就业指导各部分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各部门间相互合作, 共同完成指导工作, 等等, 体现着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体现在空间上、时间上以及功能上。就业体系内部要素间存在着空间位置的密切联系, 各要素之间又会随着时间改变而存在变化, 进而产生时间层次。不同层次系统间存在不同的作用, 体现着功能层次, 这三个层次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相关性原则体现在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 相关性的实质是系统内部与外部间相互影响, 产生的物质、能量及信息间的交换。由于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所以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势必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 从而使系统表现为一个有机整体。开放性原则体现在就业指导体系的物质、能量、信息的采集与输送的开放性, 因为就业指导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实现着体系内外部环境的交换。开放性原则还集中体现在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上, 因为高校的就业指导离不开国家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 离不开企业提供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4.3 通过合理途径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一,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的专业性直接影响着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在就业指导人才培养方面, 要严格化、正规化、专业化, 通过系统的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另外要制定定期考核制度, 考察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性。第二, 建立开放的就业指导体系。高校应开放校内及校外资源, 系统安排、合理规划校外优秀企业家进行座谈交流,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接触这些资源的平台, 发挥校友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创造一个学生接触社会、锻炼其实践能力的机会,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产生一个认知, 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 避免因缺少思想及心理准备而造成压力。第三, 加强就业指导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要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对就业指导理论的研究。高校和科研机构应针对当前市场就业形式, 结合就业经验编写出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理论指导。高校也应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辅导等理论指导, 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指导工作。第四, 搭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有效平台。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需要政府和企业的配合, 需要专门的机构在全国各地进行信息采集, 通过信息分析未来各个行业的就业环境和形式, 为毕业生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

5 结语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 需要学校、社会、政府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是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基础, 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更是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需要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帮助。

摘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环节, 面临着重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发展现状, 指出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 提出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方案。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调查研究——以江苏省高校为例[J].江苏高教, 2012, (01) :98.

[2]包玉芝, 金燕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5 (01) :85-89.

[3]刘凤影.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6, (04) :24-25.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2

大学生毕业就业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指导越来越引起各类高校的重视,并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平台培养模式是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人生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平台式培养模式与全程就业指导

所谓平台培养模式,就是依据“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把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为四个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专业提高和实践平台。每个平台学生都要有明确的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达到每个阶段的目标和素质要求。

这一培养模式在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对专门人才的要求,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中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学院、锦州师范学院等高校正在实施这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培养模式,新生入学先按照文科和理科学习基础课,然后按照专业进行分流,二年级下学期才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北京大学这种培养模式与平台培养模式大同小异。

全程就业指导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在大学四年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强烈的创新意识、熟练的实践技能、广博的知识内涵、敏锐地观察视野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

全程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让大学生自始至终关注就业前景,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成才计划和就业计划。全程就业指导主要包括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创业技能指导、就业技能指导四方面内容。

全程就业指导符合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它不仅仅局限在特定的专业之上,更符合“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它与平台培养模式同样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和渐进性,每个内容都有明确的目标,逐步提升、针对性强,且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全程就业指导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纳入平台培养计划,使全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充分体现大学的教育职能。在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2.1 第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与职业就业政策指导

主要是在大学新生入校第一年按照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培养,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大学英语类、计算机类、两课类、汉语与写作类、高等数学类、公共体育类等课程。这些课程并不为某一个特定的专业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广扎实的基础,学生的课程学习要求有很强的包容性,为学生跨学科选修攻读双学位、主辅修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便,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公共基础平台中开展就业指导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职业和就业政策,更新就业观念,理解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增强提高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主要内容有:了解就业形势、方针和政策;了解社会职业基本状况和新职业、热门职业等有关信息;了解优秀毕业生的从业状况;了解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市场用工需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了解若干种社会职业和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特征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2.2 第二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与职业意识训练和指导

主要是学生根据本人意愿、专业爱好、就业方向等因素,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后组织进行的。主要开设各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主干课程和部分跨学科课程,包容了本学科多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一拓宽了专业口径,培养目标实现了“宽口径”,并且体现了文理渗透和工管交叉;其二有效的延缓学生对专业的依赖,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真正体现按需培养的原则。

这一平台开设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工作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养成尽职尽责、尊规守矩、重质量重信誉、优质服务的工作作风和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主要内容有:工作责任感对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工作责任感训练;建立严格工作规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严谨的规范意识训练;质量意识与质量保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质量意识训练;优质服务的内涵和作用;服务意识训练;沟通的形势和内容及如何增强沟通能力;沟通技巧训练;如何强化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训练。

2.3 第三平台:专业平台与创业技能指导

专业平台包括专业选修模块和辅修模块,这是学生入学以后的又一次自主选择的机会,每个专业都有数个模块供学生选择。这样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尽量避开了教育滞后性的弱点,体现了知识的高度细化及社会对人才专门的知识要求,满足了人才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一平台中开设就业指导的目标是:了解个人创业条件特征、掌握创业条件分析方法,树立理财意识,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方法,掌握个人创业的步骤,提高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主要内容:个人创业素质评估;个人创业条件及个人创业可行性分析;预算的基本常识和准备;预测企业启动资金;小额贷款的政策和程序;制订利润计划;撰写现金流量表;创业的步骤、流程;撰写个人创业计划书

2.4 第四平台:专业提高和实践平台与就业技能指导

在专业提高和实践平台中,主要安排使学生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与深入产学研基地,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教学内容。这个阶段,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地在较大范围内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因材施教,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人才,使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有机的结合,造就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在大学即将毕业的这一平台中,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完善个人职业形象,掌握面试基本技能,了解求职面试全过程及求职的途径,了解劳动关系法规,增强依法保护自身劳动权益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竞争就业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内容:了解基本的职业礼仪规范和职业形象设计;掌握撰写简历和自荐信的内容、形式和技巧;了解面试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掌握面试行为的控制和基本技巧;面试的典型问题分析及解答;体验求职的各种常见途径;求职障碍分析及解决对策;制定自己的求职策略和求职计划;了解劳动关系的有关政策和个人劳动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了解常见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全程就业指导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直面就业压力,树立就业信心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到2005年达到340万人。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越来越突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状,必须引导大学生理智地审视就业市场,客观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认识到我国高、精、尖人才奇缺和中西部基层单位急需人才的基本国情。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勇于到艰苦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人生梦想,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在校的期间的学习动力。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具体体现。

3.2 全员动员,全员参与

“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高校要实现就业指导的全员化。高校要通过动员,使全体教师都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要让全体教师到认识到就业指导教学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对于学生职业生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认识到只有学校全员参与,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投入,研究如何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结合授课计划,联系就业实际,联系未来市场需求,自行设计与就业的教学联结点,结合实际教学,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3 注重实践训练,增强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课是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充分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才能了解国情,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切实增强自身就业能力。通过实习、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就业形势。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中找出自身差距,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和发展与自己理想职业相适应的能力,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目标的协调互动。通过实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吃苦意识,提高耐挫能力。

3.4 建立就业档案,实现个性化就业援助

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建立学生就业档案,学校制定统一的就业档案管理制度,既方便指导教师随时调整补充,又便于管理,以防丢失。档案的建立为就业指导提供依据,分类指导,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区别对待,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援助,更有利于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找准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提高了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效率。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

一、高校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援助基本内涵

高校就业援助作为社会就业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援助主体及对象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挫折以致不能顺利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因各种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心理症状群体、能力欠佳群体、生理缺陷群体、女生群体等。做好这一群体的帮扶和救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二、高校实施就业援助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就业援助机构不健全,主动援助意识不强

高校就业援助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来实施援助或协调援助。当前,高校就业援助的这项职能,大多由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资助中心来承担,而这些部门在就业援助方面又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主动援助意识不强。同时,就业指导中心的援助多侧重于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而这些指导大多缺乏实践性,存在滞后性,导致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资助中心的援助多侧重于经济援助,能够满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时之需,但不能满足多数就业困难大学生的需求,援助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援助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着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水平。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数是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来承担的,他们在就业指导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对职业内涵缺乏具体了解,导致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教育的长期性决定了高校援助不仅体现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节点,而且可延伸到学生毕业后的2~3年甚至是更长时间。而当前高校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时间节点多是学生毕业前后,主要是就业政策宣讲和就业技巧指导,这与教育的属性不相符。现实情况下,学生毕业离校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处于迷惘期,就业还是创业的问题时刻困扰着毕业生,尤其是就业困难毕业生,这些学生更需要毕业后的指导援助。

(三)高校专业集群集聚不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不够,滞后于职业岗位变化;同一相关联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集中度不够,专业集群效用发挥不够,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不明显。同时,多数高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严重不足,部分课程模块或课程群的内容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性差,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实际脱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造成毕业生就业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相脱节,导致供求结构失衡。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对薄弱,处于被边缘化状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如火如荼,但大多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主要围绕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流程、创办企业等内容开展培训,相当于业余教育。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度不够,尚未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体系,不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指导的一项补充内容,就是以职业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技能竞赛形式进行。同时,一些高校缺乏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师资培训,创新创业教育只关注一部分学生的业绩,致使创业学生激情有余而内力不足,想创业的人多,选择创业的人少。创新创业教育相对来说还处于弱势地位,被边缘化现象严重。

三、高校构建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高校应充分发挥援助主体的中坚力量,在普及援助的同时,分别重点针对不同就业困难群体,开展针对性援助,创造宽松的就业氛围,提高这些援助对象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促使其充分就业。

(一)健全就业援助机构,组建指导团队,实现就业援助规范化、科学化

高校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援助机构,或者在就业指导中心设专门科室,明确其职责,专门负责、协调特殊群体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要对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开展就业心理咨询、人才市场信息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劳动法律法规、课程开发等业务知识培训和能力培养,建立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团队,开展专业化、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聘请职业顾问提供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搞好特殊群体技能培训、信息咨询、政策宣讲等就业服务,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二)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对接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到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设置要依据职业岗位变化,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做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设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和课程模块。高校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参与式教学,运用“大数据”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信息资源,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职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高校要做到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内容上变注重知识传授为注重生涯规划意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对象上变单纯面向愿意创业的学生为面向全体学生,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整合现有就业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校企合作开发团队,开发一套适合高校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建设就业创业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实施“师导生创”形式的创业导师制,搞好学生创业专门培训和创业服务:要加快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注重创业实践教学,依托大学生社团,开展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形成“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有重点、分层次举办创新创业文化主题论坛,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建立见习一就业新模式,实现见习与就业联动

企事业单位是接收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最有效的途径。高校要夯实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平台,整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实施订单培养、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设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等合作,建立学校一企业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体化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大学生就业援助中的作用。要引导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为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要发挥校友资源在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利用校友介绍推荐毕业生就业,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辟新的就业基地,做好见习与就业联动。

(五)加强针对性分类管理,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引导援助对象合理定位就业目标

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经济资助,要把自强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融入经济资助,注重日常资助与求职资助的有机结合,通过日常资助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就业能力,通过求职专项补助以保证学生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对于因心理问题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应建立以学校援助为主、家庭援助为辅、朋辈援助为补充的心理辅导体系,帮助学生疏导、缓解就业压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应主动介入毕业生就业工作,尽可能帮助学生在离校前解决心理问题。

对于生理存在缺陷和能力欠佳的毕业生,援助的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要通过职业教育发展课程、普及型讲座、网络测评等加强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大社会实践力度,提升其职业技能和素养:通过劳动法律选修课、就业法律讲座等开展法律教育,组建团队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学校要做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毕业生客观认识就业形势,冷静分析自身条件,准确合理定位。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篇4

一、转变就业指导观念

就业指导也可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广义的就业指导, 是指高校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 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 选择适宜性职业, 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

从根本上说, 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 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早日走上既符合国家需要, 又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岗位, 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

二、建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有效的就业指导需要有完善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从指导的内容到指导的方式, 从关注学生的普遍问题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都是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需要认真思考的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从事就业指导的经验, 将就业指导体系分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课题, 且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践的沉淀, 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大学生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学习贯穿整个大学阶段, 有意识的与实践结合, 真正形成职业规划的意识。

1、以心理测试和职业咨询为方式的自我认识指导

自我评估的目的, 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必须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各种特点, 如基本能力、工作风格、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 找到自己最适合做的, 最能做出成绩的行业。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准确的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清晰的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 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性格与职业——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不同职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虽然每个人的性格不能百分之百地适合某项职业, 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来培养、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在实际的职业选择中, 应根据个人性格与职业要求, 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兴趣与职业——兴趣对人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是职业选择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纯粹的凭借兴趣去选择职业是一种误区, 考虑职业和兴趣的关系时, 应在充分认识职业特点的基础上, 考虑个体的职业兴趣。

能力与职业——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总要有一定的能力作保证。没有任何能力, 根本谈不到进入职业工作, 对个人来讲也就无所谓职业生涯可言。

除此之外, 对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了解, 也是进入职业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些都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通过学生的不断探索、试误, 慢慢形成客观、稳定的自我认知。

2、以提高应聘技巧、增强职业竞争力为目的的小组训练和讲座

针对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有惶恐感, 在供需见面时比较拘谨, 甚至手足无措、坐失良机等问题的出现, 提高其求职能力就需要进行技巧性的指导。其内容包括:应考面试面谈要领和技巧, 求职函的撰写和回复, 个人表格及有关资料的填写、整理与使用, 仪容、礼貌、服饰、应对, 就业后的心理调适等。这方面的指导往往是以模拟供需双方的形式进行, 通过小组的训练和资深人力资源的讲座, 来提高学生的应聘技巧, 并辅以电视录像片作为补充。

3、以增强职业适应性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校期间的所有就业指导活动都是理论上的, 要能让学生真正感受职业, 认知职业, 以增强职业适应性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不可缺少。去企业、工厂的参观, 去企业、工厂的见习, 从企业第一线来的工人对工作现状描述的讲座等, 让学生掌握第一手有关职业本身的资料, 是增强学生职业适应性的有效活动。

(二) 创业指导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 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传递“就业”的新理念, 即“创业”, 从新的角度思考个人的择业、就业,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 创造性的谋取职业。创业教育要从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创业所需知识的三个子维度来开展, 辅以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在理论结构上完善学生的认识, 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 激起学生从基层做起、个人创业的热情, 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市场的能力。

(三) 就业政策法规指导

政策指导是就业指导中的重要内容。在就业过程中, 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就业政策缺乏了解, 择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通过就业指导, 使学生深刻地了解有关的就业政策法规, 学生才能根据国家的需要并结合个人实际, 有针对性的选择职业, 走出择业的“误区”。

三、搭建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平台

所谓全员参与是指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参与。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就业指导活动;教师能够积极贯彻方针政策, 将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紧密相连;家长能够理解学校就业指导的意义, 不断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社会则搭建大学生就业的发展平台等,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 形成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平台。

(一)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将就业指导职业资格化, 逐步形成具备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 注重学生个性、兴趣、特长发展, 精通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了解毕业生就业心理, 熟知有关劳动就业法规等的就业专职教师队伍。

在专业化建设过程当中, 必须深化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和完善包括激励机制、政策导向、规范管理等在内的驱动系统和调控系统。充分利用职务评聘这一政策杠杆, 建立教师职务评聘分离, 择优聘用, 能上能下的机制, 促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 建立有效的服务咨询队伍

建立有效的服务咨询队伍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是专业指导老师的重要辅助力量。这些工作人员不需要有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知识, 但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和各不相同的学生, 需要有相当的实践工作经验。学校就业主管领导和就业部门负责人、就业部门行政人员、辅导员和班主任, 他们由于司职不同, 储备着不同特点的就业知识和就业技能, 他们是服务咨询队伍的中坚力量。

而相对于稳定的服务咨询老师而言, 一些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校友、公司经理等可以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顾问, 起到辅助的作用。

(三) 发挥专业老师的作用

专业老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一直是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但实质上专业老师是开展有效就业指导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能够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做好就业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促进学生自觉提高专业认知, 树立起立足专业而不断发展的就业理念。与此同时, 专业老师从事专业时间长, 经常从事一些行业活动, 往往会在专业发展或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中, 与许多用人单位建立联系,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可靠的信息。

(四) 建立多方合作的实践平台

大学生最终要步入社会, 进入用人单位。因此, 学校首先需要建立实践平台, 尽量扩大与社会人才机构、人才需求单位、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 合作范围广泛;其次, 构建合作平台,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中感受到真正的工作压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机会, 以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自己。

参考文献

[1]、邹维忠.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D], 2007年, 中国石油大学工程硕士论文.

[2]、潭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体系的研究[D], 2007年,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3]、郑海燕.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 2006年6期.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5

尹 峰

(榆林市榆阳区劳动服务科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近几年的实践探索表明,现有的劳动服务机构工作重心已经逐步转向公共就业服务。在新时期,县、区劳动服务机构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整合,统筹管理,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运作,转变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关健词】公共服务;就业服务;服务体系;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之基、和谐之源。就业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前提,也是人们融入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更是事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共十七大将“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确定为国家新时期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任务,并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以创业促就业的发展战略。扩大就业既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党和国家对社会就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都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近年来,榆阳区劳动服务科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求职登记、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三位一体人力资源中心市场

榆阳区劳动服务科在1999年建立劳动力市场时就明确提出“你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这一公共就业服务理念,始终将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用工行为,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良好服务。具体做法: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子屏幕、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对有关政策的知晓率,免费办理登记,发布求职用工信息,扩大劳动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二是认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实现从资料申报审核、分类、造册、试卷管理、考试成绩确认的规范管理。三是努力做好职业介绍,诚信服务,双向促动,力争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相互满意。四是积极参与市、区社会治安、劳动服务、文体活动协管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人员招聘工作,协助解决特困下岗职工再就业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五是及时、准确进行全区劳务输出报表统计和情况分析,为地方政府劳务输出实行科学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2009年,榆阳区劳动服务科与320个重点用工单位建立了业务关系,求职登记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复员军人1537人;受榆林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托鉴定7个工种1042人;举办供需双方见面洽谈会15次,促成405名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参与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开招聘工作,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152人;纳入榆阳区劳动服务科统计信息管理的劳务输出人数达58765人,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态势良好。

二、搭建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相互对接的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平台

榆阳区劳动服务科坚持把鼓励和扶持劳动者创业作为扩大就业

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和促进就业的增量效应,注重吸引有能力的劳动者带头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认真从三个环节做起:一是有效提升创业培训质量。合理利用2005年已建成的劳动服务综合大楼校舍,2009年又新购买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加强了师资队伍,充实了教学内容,严格执行培训报告制度,保证学员学得好,用得上。二是及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经创业培训考核合格的学员,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全部随时予以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享受对象由过去单一下岗职工已扩大到城镇失业人员、未安置的复原军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和就地创业的农民工。贷款期限由2年延长为3年。贷款额度由2万元提高到3万元。三是严把到期贷款回收关口。成功建立《担保联系卡》制度,实行贷款回收谁审批,谁负责;谁担保,联系谁;根除了贷款回笼欠收风险。2009年,榆阳区劳动服务科开办创业培训5期,培训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241人,经考核全部合格,32人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发放贷款378笔,贷款总额876万元;当年到期贷款97笔,回收贷款总额194万元,回收率100%。三年来,榆阳区劳动服务科累计发放贷款757笔,贷款总额1634万元;回收贷款201笔,贷款总额402万元,回收率100%,保障了信贷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小额担保贷款为757名各类劳动者启动创业提供了资金帮助,同时,这些创业者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三、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榆阳区劳动服务科从2005年起,本着“经办就是服务”的工作宗

旨,不断加大失业保险经办工作力度,从积极参与区属国有企业改制入手,继续进行失业保险扩面,直到接收改制企业人事托管,扎实稳妥地开展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对榆阳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榆阳区劳动服务科失业保险扩面1189人,超额榆林市下达计划任务近1倍;失业保险费征缴368万元,比2008年增长98%,过去企业欠缴的失业保险费得到了一次性全部补缴;为132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9.45万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全部能及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为418名失业人员进行失业保险申报,办理《失业登记证》1637人;接收改制企业托管职工1200名,办理了80名职工退休手续;补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金1250人,金额280万元;享受失业保险有关待遇人员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温暖。

四、劳动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近年来榆阳区劳动服务科围绕主要职能开展社会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的实践探索来看,尽管成绩是可喜的,但是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县、区普遍设立的劳动服务科,具有自身资源优势,具体工作几乎涉及到所有公共就业服务,但其机构名称和工作职能与当前面临的实际工作目标和任务尚未对应,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共就业的客观要求。

二是县、区公共就业服务,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责任大、任务重,现有的劳动服务机构实际工作已由过去单纯的劳动服务向当今的公

共就业服务、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方向前移,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缺位,严重制约着公共就业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是县、区公共就业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的工程,公共就业服务始终贯穿于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的整个过程,社会各类劳动群体希望县、区建立综合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统一、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五、劳动服务机构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县、区劳动服务机构如何围绕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工作?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第一,县、区劳动服务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劳动就业服务资源优势,在地方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领导下,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现有机构名称,明确新的工作职能,积极推进新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机构建设。

第二,县、区新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应该全面贯彻执行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制度,大力开展对城乡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对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对就业与失业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人事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满足各类人才多样化需求,为社会各类劳动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第三,县、区新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应该方便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充分利用现有机构和设施的有利条件,努力实现资源整合,统筹管理,尽快实行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运作服务。

第四,县、区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加强公共就业基本信息的收集、汇总、发布,并不断扩展就业信息覆盖范围,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广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

第五,县、区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加强指导街道办事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站业务工作,切实保障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简介】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6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 问题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ZD1404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不断加速,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我国大学生年均入学率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影响之一,就是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所导致的就业压力增大问题。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2015年达到749万,而2016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只多不少。同时,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加入WTO,国家改变了原有的“包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和“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就业机制。通过就业市场的调节,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家庭及个人,希望通过多年的求学用知识技能赢得一份好工作;学校,希望通过毕业生良好的就业率提高口碑,促进招生工作;用人单位,希望找到合适的人才,以使其稳定快速发展;政府,希望通过良好的就业工作维护社会的稳定。由此可见,就业工作对于家庭、社会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应运而生。

所谓就业指导,也可以称为“职业指导”或”生计指导”,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最初产生于欧美国家,我国起步较晚,在我国,被界定为“为了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的与工作岗位結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大学当中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可以说是帮助毕业生求职、促进学校自身发展、搭建社会求贤的桥梁,已经成为高校促进就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据调查了解,毕业生对于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比较低,高校目前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远远没有满足毕业生的要求。

一、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观念陈旧

虽然当前就业工作举步维艰,就业指导工作在各种场合被提及,但是,仍然有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往往是将招生与就业等同处理,全校动员,将学生的培养、管理列为中心工作。很多学校认为,就业指导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是其行政职能却相对比较突出,服务功能有所欠缺,忽略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和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发挥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应起到的积极作用。

2、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贯性

在我国高校当中,存在着就业指导时间表,每年毕业季,高校会针对毕业生开展各种就业指导服务,如发布就业市场招聘信息,针对毕业生择业需求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等,但是,很多学校这一工作的开展往往只针对于大四学生,尤其集中于大四第一学期,由于这种“季节性”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整体连贯性,很多学生并未入学之初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在就业过程中无法正确运用相关知识技巧并做好心理准备,使得学生在毕业求职中处于被动地位。

3、缺乏个性指导

通过调查了解,很多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无论是讲授课程,还是开设专题指导等活动,其内容大多是针对毕业生所共有的问题及其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情况所展开的,针对全体应届毕业生开展大课堂式的整体教育指导是大多数学校的选择,这种没有考虑到年级、专业甚至个体差异的指导形式,将全体问题以灌输的形式“告知”毕业生,缺乏分类指导、缺乏性指导,使得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很多就业中的“困难生”并不能真正从这种指导课程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帮助。

4、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非专业化现象严重

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主要以院系的党政领导干部、行政人员及辅导员为主,这些人员,虽然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相对了解,但是对于就业指导工作仍然缺乏专业性的研究与把握,只是凭借工作经验与热情开展教育工作,“兼任”又限定这部分教育人员的双重身份,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还有另外的工作需要完成,就业指导只是“弹性”工作之一,也正因如此,很多教育人员不能将全部的经历与时间投入到这一专业的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当中,也就不能将其发展为专业化的科目。

5、就业指导目标不明晰

所谓就业指导目标,就是指就业指导工作的最终归宿和根本出发点。虽然当前,就业指导工作在各个层面上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是其目标一直比较模糊,在很多从事就业指导教师的眼中,就业指导的目标仅仅在于提高学生一次就业率,让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同样的,这一目标也在其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同时传达给了服务对象——毕业生。因此,注重服务,轻视教育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很多高校在就业指导服务过程中,会将重心放在对于面试技巧培训、方法指导、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教育与宣讲方面,而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择业观,如何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心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修养以及“创业”教育等方面一笔带过,极不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也会引导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前者当中,造成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比如很多学生在就业中会有“地区误区”——过多的看重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忽略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二、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几点对策

1、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和目标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联系社会与学校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与必要补充。大学中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应当包括对于学生就业择业的相关知识的指导,同时,应当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教育当中有所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能、面试技巧及相应技能的过程中,应当深入的涵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教育,让毕业生能够从内而外良好的体现出高等教育所需达到的素质教育,通过就业指导工作,让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找到符合个性特征同时符合社会需求的工作,以便更好的回报与服务社会。

2、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及对象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就业工作,尽快融入社会并实现角色转变。在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对于就业政策的讲解与分析、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就业技巧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些却远远不够,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需求,市场经济要求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因此,学校需要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各方面的人才,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充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并且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让就业指导的内容能够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为学生就业提供准备。另外,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应当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做好就业前的心理调适工作,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不盲目自信、自卑,加强、培养其综合素质,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就业,并对于学生适当加强创业教育,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结合市场经济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创造价值。

3、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大学学习始终

就业指导不应仅仅是针对毕业生的,因为这种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局限于单纯的政策宣讲和面试技巧指导,更多的应当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引导其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人生规划,只有规划做好了,才能够向着明确的目标一步步迈进。由于时代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一个人的正确的择业观并不是一时形成的短期行为,是同思想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结合的共同产物,因此,应当通过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良好心理素质与知识结构,培养其独立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达到就业指导的目的。

4、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落实的是否有效,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有良好的规划,另一方面需要有良好的实施者。因此,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是这一工作能够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就业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要以“专业化和全员化”为导向,促进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提高,作为教育人员,应当定期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让所传授的知识和进行的指导更加专业化。

三、结语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专业化的工作,它不仅是一门学问,同时也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而这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形势的变化又在不断的产生新的理论与方法,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反思与提升,加强指导工作。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在长远发展的高度进行整体规划与安排。近年来,通过教育部、人事部和各个高校的推动与共同努力,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提高就业指导的层次和水平,使其能够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才能够为这一交叉学科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并且适合中国大学生特点的理论指导体系。

[参考文献]

1.陳三俊.国内外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对比研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7,(6)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7

1 新形势下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要求

当今时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同以往产生了极大的不同,高校也面临着日益沉重的就业指导任务。而旧有的就业指导体系则严重地落后于时代的需求,新型的完善的指导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高校当前必须落实的工作任务。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体系应该具备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新时期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必须实现全程化以及全员化,即高校当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从新生刚入学之时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学生真正完全适应了其所选择职业的全部过程中,还要针对学校的全体学生成员来开展。具体来讲,这种就业指导体系必须在开展的全部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定位、自我引导以及自我教育等方面的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全部的学生都能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有意识地努力,进而帮助他们在毕业之后顺利地投入和适应工作。

其次,新时期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还必须专业化以及信息化,即高校当前的就业指导应该与网络时代环境的高科技手段相连接,使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地实现与外在社会环境以及职业环境的有效连接,为就业指导的工作提供尽可能宽阔的信息平台。而且,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以教学科目的形式更加完善地设置在大学生四年的学习中,使就业指导工作实现理论化、系统化、可持续性,而不是在某个学期简单设置几堂课来进行随意的指导。

2 新形势下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策略

2.1 努力推动就业指导体系的全程化及全员化构建

首先,就新形势下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来讲,教师应该将大学四年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指导、择业指导、职业体验及创业指导等工作全面地渗入进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体来讲,第一阶段应该为大一年级,在这个阶段的就业指导体系要侧重于有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正确职业意识的教育、实际恰当的职业理想的引导等方面的基础理论问题。而第二阶段则为大二及大三年级,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体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职业体验,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业指导及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在大学生活的中间阶段实现对于就业素质、就业心理、就业能力的有效培养。第三阶段则为大四及就业初期,就业指导体系要着重为学生分析其所处时期的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及择业方式等,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咨询;而且在大学生的就业初期为其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初期顺利地实现对于工作的适应。

其次,就新形势下的全员化的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来讲,就业指导体系必须实现对于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等方面力量的全面调动,推动全方位力量对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指导。而且,学校还要通过加大就业指导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同时加大招聘会的组织力度,并在校园内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板报、校园管理等途径来构建良好的就业指导氛围,使全体学生都能够被笼罩在浓厚的指导氛围中,实现其对于就业指导理论的耳濡目染的接收。

2.2 全面推动专业化与信息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构建

首先,就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构建来讲,高校领导可以将就业指导设置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并通过有效的教学内容的阶段规划在大学四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指导。而且,高校还要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人员的队伍及机构建设,推动就业指导教师及就业指导部门的明面化,保证学生能够及时地寻求到就业指导的部门以及教师的帮助。

其次,高校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整体院校、每一个院系班级的就业指导网站、论坛、交流群等信息化的途径,来为学生提供具体、直接、全面的就业指导信息。而且,高校还要努力与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建立网络互联,及时地得到他们发布的招聘信息以及潜在的职业需求,并主动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与学生的求职信息进行匹配,帮助学生尽可能快速地得到各种合适的招聘信息。

3 结语

高校教育人员在新形势下加强对于就业指导体系的完善构建,已经成为解决国家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要保证。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体系的逐步完善的全面构建。

参考文献

[1]钱舟扬.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10).

[2]王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模型构建初探[J].中国市场,2010(31).

[3]程克坚.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7).

[4]董光磊.浅谈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41).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8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在构建指标体系的时候把评价指标视为一个系统, 指标选择应全面反映就业质量的特征, 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 协调系统中各指标的相互关系, 合理构建层次数量和指标数量, 以便开展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综合评价。

(二)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必须以公认的科学理论 (如统计理论、运筹学理论等) 为依据,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 抓住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 以重点问题的发现带动高校就业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 普适性原则

普适性原则指标体系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所通用的名称和计算方法一致, 以便能在各高校间进行横向比较和在本高校内进行纵向比较, 同时, 紧密联系国家建设需要和社会发展进程, 并在设定指标时注意时代导向性。

(四)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方案, 容易掌握、方便实施。评价指标要易于统计和采集, 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就业质量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核算和综合方法要统一, 以达到动态可比, 保证指标比较的合理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基于上述基本原则,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建设发展需要, 并更多考虑学生的诉求实现, 现构建出由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见表1) 。

注:高层次单位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单位、国内外知名企业等;经济发达省份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福建;第一级城市为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一) 就业率指标

高校就业率是已就业毕业生人数与毕业生总数的百分比, 它是当今社会民众和教育主管部门评判高校就业情况和社会就业形势的直接和主要工具。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 就业率是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量化处理, 能从宏观上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但它绝非唯一衡量指标。高校在统计就业率时, 会在两个时间进行数据采集, 一个是初次就业率, 在7月1日, 毕业生离校时;另一个在半年后的12月31日, 成为年终就业率。这两个就业率构成了就业率指标的两个二级指标。初次就业率反映的只是阶段性的就业结果, 补充年终就业率指标能使就业率这个定量指标更加完整。

(二) 供需比指标

高校毕业生供需比是指当年需就业毕业生总数与劳动力市场对某一高校毕业生总需求数的比率。它可以大体反映劳动力市场对该校毕业生的需求程度, 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 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招聘信息会显著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我们认为, 供需比指标包括招聘单位层次、招聘区域层次、招聘岗位层次和专业需求相关度四个二级指标。招聘单位层次和单位所在区域层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需求信息的质量, 高层次的单位和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总需求数是评价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关于经济发达省份的界定, 本文沿用了刘海滨和徐文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控指标体系分析与建构》中结论, 他们依据2005-2010年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结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中省份进入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的顺序, 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福建评为经济发达省份。【2】招聘岗位层次应考虑重要岗位需求比率, 包括管理岗位、技术岗位等。专业需求相关度反映应届毕业生所选职业与自身专业的相关程度, 只要工作职业属于某一职业群, 即可视为专业相关。这一指标不仅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也为高校专业设置方向的调整提供了思路。

(三) 就业结构指标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指标包括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区域和国家就业政策鼓励就业方式。高校毕业生到不同性质单位的就业情况, 能反映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区域指标包括第一级城市和第二级及以下城市, 本文将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大于1600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万的城市归为第一级城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6月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3】由此可见, 贯彻落实上述《意见》和《通知》精神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政策鼓励就业途径指标体现的不仅是毕业生的“智”, 更是毕业生的“德”, 同时充分展现了毕业生对社会做贡献的决心和勇气, 在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 自身满意度指标

毕业生对就业状况的感受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体现。自身满意度是一种主观感受, 是大学生对自身就业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 它取决于求职者的感知与就业期望值间的差异程度。【4】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工作时, 自身满意度可能是一样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对于工作认知的相似性很高, 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愿意去东部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垄断行业和国有部门工作, 获得这样工作的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 除此之外, 薪酬高、环境优以及发展前景好的工作往往也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刘素华在《当前我国就业质量问题的新动向与道德、制度因应》一文中表示:当前我国就业质量问题的新特征表现在衡量就业质量的主观指标表现不佳, 反映就业质量的内外公平性问题突出。【5】因此, 在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下, 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主观指标权重, 可以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更具准确性。

自身满意度指标包括岗位与意愿相适度、岗位与专业契合度、职业发展前景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薪资满意度、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满意度六个二级指标。

(五) 社会认可度指标

社会认可度指的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它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社会对毕业生的接纳度, 同时, 也能够让高校即时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指标包括主要社会关系认可度和用人单位认可度。家人为子女的教育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对子女就业单位的收入、工作条件、发展前景等方面是否满意, 可作为就业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用人单位花费了人力和财力来招聘不同学校的学生, 学生能否达到他们要求, 不同高校毕业生群体在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也影响到用人单位的满意度。【6】因此该指标也是反映就业质量的一个参数。自身满意度指标和社会认可度指标的数据采集主要通过调查问卷, 在12月31日前统计完毕。

三、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标准的确定

确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方法有很多, 包括层次分析法、Delphi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本文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 因为此方法比较适用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也是对复杂、模糊问题做出决策的相对简单的方法。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

(一)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如下:

1. 建立阶梯层次结构模型 (图1)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 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3. 一致性检验;

(1) 计算一致性指标

其中: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与指标数一致

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各指标权重

(2) 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对, 给出了的值 (表3) 。

(3) 计算一致性比例

当时, 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二) 实际计算:

1. 判断矩阵的建立

一级指标矩阵

二级指标矩阵:供需比B2、就业结构B3、自身满意度B4

三级指标矩阵:单位性质D1

2.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一级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近似为:

二级指标权重和检验:

近似为:

三级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近似为:

经检验, 三级指标所测出来的CR值均小于0.1, 由此可见, 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三) 最终结果

由此可得到本研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数 (表4) 。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四、讨论

科学的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可以较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高校就业状况, 将整个社会的关注点从以往的就业率转移到就业质量上, 从而消除以前仅仅追求就业率所带来的弊端。然而, 科学的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却不是那么容易。目前, 在评价指标的确定上, 学者们还存在分歧, 如何平衡各个原则也成为了难题之一。而由于区域差别, 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得到的评分值在高校间就业质量的横向比较上也存在误差。本文的尝试只是试图向主客观指标统一的评价体系方向迈出一小步。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国内对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也较晚, 因此, 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和就业工作者们共同努力。

摘要:根据之前学者的研究, 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就业率、供需比、就业结构等客观指标和毕业生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等主观指标。在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权重上, 应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并更多考虑学生的诉求实现。通过引入就业率、供需比、就业结构、毕业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五个一级指标和招聘单位层次、招聘单位性质、薪资福利满意度、单位认可度等十七个二级指标尝试调整主客观指标权重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校就业评价,就业质量,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刘素华, 孔燕然.当前我国就业质量问题的新动向与道德?制度因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 :118-123.

[2]刘海滨, 徐文.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分析与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 :170-176.

[3]张瑶祥.走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问题研究的误区[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0 (5) :21-23.

[4]岳昌君.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2) :84-96.

[5]刘素华, 孔燕然.当前我国就业质量问题的新动向与道德?制度因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 :118-123.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9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1、搞好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客观需要

现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课程, 已经不仅限于以前的求职技巧、面试包装以及政策解析了。从课程的内容结构上, 它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指导以及创业指导等模块;从学科结构上, 它涵盖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 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 也有技能的培养, 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 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同时, 就业指导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需要紧密联系社会就业现实。就业指导课程的交叉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特点, 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专业化要求。

2、建设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势需要

2007年1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教高厅[2007]7号) 的通知中指出, 就业指导课程要“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 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 因此,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 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3、推进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的内在需要

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专业化, 就谈不上职业化。可以预计, 再过3~5年, 随着就业指导课逐渐成为必修课,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行列中, 那时就业指导课教师中将会分离出一些专职人员,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就业指导教学、研究、咨询与辅导。但是, 如果不加快就业指导课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必将推迟就业指导课成为必修课的时间, 延缓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职业化进程。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的瓶颈

我国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16年, 由于新中国推行计划经济, 就业指导的教学研究等工作随之取消。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才恢复了就业指导工作, 尽管短短十多年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帮助大学生就业安置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毕竟时间短, 底子薄, 就业指导课教师在迈向专业化过程中, 面临着包括自身因素、制度因素、学科因素与实践因素在内的许多障碍。

1、任课教师知识、能力、态度等自身条件的限制

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以及我国的港台地区, 就业指导课教师通常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咨询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硕士学位, 担任顾问、导师需要具有博士学位。美国、加拿大对于就业指导从业人员还有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在咨询辅导能力方面要求较高, 如美国生涯发展学会 (NCDA) 1988年把一般咨询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个别和团体评量能力、管理和行政能力、执行能力、咨询能力作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六大基本能力。由于就业指导的正规化、职业化, 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而我国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多是从政工、行政等岗位过来兼职, 学科背景复杂, 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较大差距, 没有将就业指导课教学与研究当作是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 因此, 在时间上、精力上、心态上的投入都不够。

2、行政化体制与职务化指导的局限

西方国家就业指导已经发展成一种成熟的职业, 不但其社会、法律地位得到确认, 在大学开设职业指导专业, 还成立了全国性的行业组织, 设立了严格的就业指导标准。而在我国, 就业指导工作归属学生工作领域的一个职能部门, 行政化、岗位化、职务化是其重要特征, 就业指导课教师只是一种兼职, 人员的流动性、随意性较大。此外, 在我国, 有些就业指导课教师本身就担任行政职务, 在授课过程中常常以领导或“校方代言人”身份出现, 这种“职务式讲课”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 阻碍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3、多学科交叉下的学科特性模糊

如前所述, 就业指导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应该说具有广阔的学科发展前景。可是, 问题也正出现于此, 就业指导需要应用多学科成果, 但这些学科并没有真正将就业指导视为自己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到目前为止, 只有少数的几个高校有就业指导的学位班, 还没有形成专业建设规模;而就业指导领域的从业人员, 由于本身就不是专业人员出身, 事务性工作非常繁重, 晋升通道也是在行政职务方面, 因此, 并没有集中精力来探索和研究就业指导的规律, 并将它建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这种学科特性的模糊, 不仅会影响到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而且会对他们的发展定位、职业通道选择造成困扰。

4、职业实践经验的制约

就业指导课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 要求就业指导课教师也应该具有较为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 对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要求等比较熟悉, 但这恰恰是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的普遍软肋。目前担任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主要包括以下五种人员:一是就业指导中心 (就业办) 的工作人员;二是各学院从事学生工作 (包括就业指导) 的副书记、辅导员;三是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四是直接招聘的具有以上相关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五是从社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兼职教师, 如人力资源专家、职业规划专家等。除了第五种校外兼职教师具有较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外, 占就业指导课教师主体的校内人员绝大部分是与外界接触较少的, 甚至有些刚毕业不久、还没参加过社会应聘就直接留在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硕士生摇身一变就成了任课教师。职业实践经验的欠缺是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必须要重点解决的棘手问题。

三、建构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的支撑体系

尽管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会遇到种种困难, 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 但只要建立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就会加快这个专业化的进程, 笔者认为, 这个支撑体系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建构:

1、机构支撑

目前, 不少高校都已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办公室, 在开展就业派遣、就业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 这些机构是按照行政化体系建立起来的职能部门, 就业管理、就业服务的职能比较多, 而就业教学、就业研究、就业咨询等职能比较少, 而后者正是专业化建设的主要方向。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员承担就业指导课程, 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已是大势所趋。

就业指导教研室是学校对学生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教学、研究、咨询、训练的专业服务机构, 由承担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教师组成, 可归属就业指导中心统一管理, 具体职能包括: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开课计划、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教材编写等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对学生职业规划协会等就业类社团进行指导, 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教育活动;开展网上职业测评项目, 接受一对一的职业咨询;协调、指导各学院系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教育与辅导活动;负责全校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工作, 为学校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提供第一手资料等。学校应对就业指导教研室增加经费投入, 购买、配置讲授就业指导课所需要的职业测评系统, 装备必需的职业咨询室、模拟面试实验室等。此外, 有必要建立就业指导资料室, 搜集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 包括书籍、报刊、影视资料、网络资料等。

2、制度支撑

学校应把就业指导课教师纳入专业教师培养范畴, 建立和健全就业指导课教师的管理制度, 包括:教师遴选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考核评估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

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教师的遴选工作。根据胜任力理论, 就业指导课教师的知识、能力这些专业素质是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和交流达到的, 但态度、个性、个人魅力却是很难培养的, 这需要我们在遴选就业指导课教师时, 不仅要考察其专业背景、学历程度、实践经历, 更重要的是考察其是否热爱就业指导教学, 是否有较高的责任感、是否愿意帮助学生等个性特质。在遴选任课教师时, 还要注意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除此之外, 要通过就业指导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 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对就业指导课教师实行考核评估, 包括:学生评估、自我评估、教师互评和教研室/教研组评估等, 对那些教学效果不佳虽经培训仍达不到教学要求的老师要暂停其授课资格;对专职从事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老师, 其职称评定应与其它专业教师一样, 在授课量等方面可以适当减少定额, 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

3、学科支撑

如果说建立教研室、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是保障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的外在条件, 那么, 学科建设则是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和长远支持。因此,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出面促进就业指导学科的发展。当前, 需要尽快建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吸收在就业指导教学、研究、实践等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一线专家加入;组织开展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学研讨活动, 扶持和树立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学校典型和教师典型, 整理、推广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理论、方法;扶持、委托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就业指导专业, 培养就业指导或职业咨询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鼓励开展就业指导的教学与学术研究, 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方面为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创造有利条件。

4、培训支撑

对大多数就业指导课教师而言, 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在短期内对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是比较有效的;从中长期来看, 推广就业指导课教师认证资格培训会更具发展性和可持续性。目前,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师资培训还没有细分到以就业指导课教师为主体, 参加培训的对象杂乱, 培训内容也是“大杂烩”。

要做好就业指导课教师培训, 在内容设计上, 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紧紧围绕授课教师岗位要求来展开。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还可以细分培训内容, 专门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课、职业素养提升课、就业指导课和创业指导课的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培训内容除了显性的知识和技能外, 还涵盖态度、价值观等隐性内容, 对学员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以及动机等潜在因素进行培训开发;三是要抓住培训重点。譬如, 在知识方面, 着重行业、职业和企业等知识的培训;在技能方面, 强调信息采集、教学培训能力等;在个性方面, 注重个人魅力的培养等。在就业指导课教师培训方法上, 要以激发学员兴趣、遵循学习循环为原则。除了课堂讲授, 要综合运用案例研究、项目教学、模块培训、方案设计、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游戏法等, 特别是在隐性知识培训时还要善用多种培训手段, 如经历、图片、游戏、录像、动画等, 这样才能挖掘出学员的深层次胜任特征, 增强培训效果。此外, 要注重练习环节, 可以组织学员到教学现场进行观摩, 与优秀任课教师进行交流, 在小组中进行主题试讲等等。

5、实践支撑

不容忽视的是, 需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师的实践锻炼, 增加他们与职业世界的接触和了解。现在不少高校都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 在此基础上, 可以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合作, 建立就业指导课教师实践基地, 通过参观、座谈、短期实践、兼职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标准、招聘流程以及不同岗位员工所需技能、职业发展等情况;还可以与当地人力资源协会等专业机构合作, 建立学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与业界专家、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沟通交流平台。此外, 就业指导个案的积累也是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很重要的实践环节, 学校要组织就业指导课教师开展对学生一对一的咨询辅导实践, 有条件的还应该建立职业咨询辅导室和学生个案库, 对学生的职业咨询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总之, 要通过各种实践环节切实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德明.我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本土化与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2]、王昕.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3]、王保义.中西方大学生就业指导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 2005, 8

[4]、陈敏.中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10

1 职业生涯辅导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机制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胜任力, 它不仅包括大学毕业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还包括一系列与工作岗位有关的个性特征。②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衡量和评价高校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就业能力构成的重要因子, 通过职业生涯辅导, 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工作的求职能力, 还能帮助大学生增强保持工作、转换工作的职业发展能力。

(1)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就业能力的要素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其中有代表性模型如表1:

在以上就业能力模型中, USEM模型中的自我发展意识、心理-社会性建构模型中的职业生涯识别、Career EDGE模型中的生涯发展学习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中的职业认同, 其概念内涵都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一致。由此可见, 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形成的关键因子之一。

(2) 职业生涯辅导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求职能力。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认为, 大学阶段 (18~24岁) 正处在一个人生涯发展的探索期中的转化期和承诺期, 是大学生形成“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 学生的生涯发展任务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与机会, 思考可能的职业领域和工作层次, 初步确立职业偏好, 并根据职业偏好有针对性的选择和接受专业训练, 并试探将其作为长期职业的可能性。⑦通过运用霍兰德的类型理论、舒伯的自我概念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生涯建构理论、工作调试理论等生涯发展理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教育及辅导, 可以帮助大学生通过科学的测量和分析厘清个人的需要、兴趣和能力, 认知职业要求和环境, 借助相关工具对认知信息进行加工和生涯决定, 针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并实施能力提升计划。

(3) 职业生涯辅导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管理技术的进步, 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个体的职业生涯从在同一组织逐步升迁、发展的“传统职业生涯”模式趋向在组织内部以及在不同的组织之间流动的“无边界职业生涯” (Defillippi&Arthur, 1994) ⑧模式, 职业生涯的不稳定性日趋加剧。对大学生而言,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需求, 必须应因而变, 不仅需要未雨绸缪地培养日后进入社会的知识和技能, 更要面对社会的不断变化, 有意识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增强应对变化的能力。这也是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课题——帮助大学生将时间因素和社会发展趋势信息纳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让大学生成为生涯的塑造者, 增强职业的发展能力。

2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存在的问题

职业生涯辅导的实施包含有三个要素:辅导人员、服务的方式和内容、服务的对象。在目前国内高校, 三个要素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高校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教师

生涯教育及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欧美、港台的高校, 生涯辅导教师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台湾高校从事职业辅导的教师一般要求毕业于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 具有硕士学历, 掌握相关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至少100个小时以上的生涯理论培训。⑨而国内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大多来自辅导员或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师, 专业背景各异, 专业化程度和辅导能力较低。

2.2 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形式内容单一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重心大多放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 侧重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就业信息获取等就业技巧的辅导上, 职业生涯辅导停留在基本知识普及的层面, 缺少分层次的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的咨询辅导和多样化的活动。职业生涯辅导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2.3 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欠缺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引导下, 大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忽视就业能力的综合提升, 缺乏职业生涯意识, 在中山大学对广东高校五所学校10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只有13.9%的大学生有清楚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79%的人只是考虑过, 但没有明确规划, 7.1%的人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⑩在就业过程中, 很多问题是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的欠缺所导致, 如:由于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导致的择业困扰;由于缺少对工作世界的了解导致的频繁跳槽;由于没有生涯目标导致的学习动力缺乏;由于缺少提前的规划准备导致的就业竞争力不足等等。

3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途径

随着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辅导的迫切需求, 构建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已迫在眉睫, 但生涯发展理论的本土化、生涯辅导人员的专业化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体系构建的方案大多过于理想化。在高校有效地推动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必须立足于现实的语境。

3.1 构建生涯辅导师资队伍

目前, 职业生涯辅导人员缺少专业层面系统的培训体系, 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现有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作用, 利用国内现有的生涯辅导培训资源或平台, 有效地增强现有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鼓励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 从而强化就业指导人员的生涯理论和辅导技能培训, 构建生涯辅导的师资队伍。

3.2 构建分层次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年级分层次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大一侧重引导大学生活适应, 生涯规划意识的唤醒、生涯规划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明晰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兴趣、能力特长等, 并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大二侧重引导学生探索职业世界;大三侧重引导学生初步确定职业方向, 了解就业形势, 强化求职技巧。大四侧重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 体验实际的工作世界。

3.3 构建职业生涯辅导活动平台

一是组织开展“知名人士、成功校友”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生涯人物访谈大赛”、“职业体验大赛”等活动, 促发学生的生涯意识的觉醒。二是构建网络自助式活动平台, 在网络上提供相关的测评软件, 学生按照生涯规划流程进行自我探索、职业探索、确定职业目标并制定生涯规划。如果有困惑之处则咨询辅导人员。三是通过工作坊、团队生涯咨询等方式, 促进个体在生涯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学习。四是开展个体生涯咨询。开展个体生涯咨询对辅导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通过个体生涯咨询, 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职业、生活/生涯、生涯决定、生涯规划、生涯路径或其他与生涯发展有关的困扰或冲突。

摘要:文章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视角出发, 系统分析了职业生涯辅导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机制, 从高校生涯辅导三个要素 (服务对象、服务形式和内容以及辅导人员) 存在的问题, 根据高校的现实情况提出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系统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辅导,构建

注释

11 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4.

22 EversFT, RushJC, BerdrowI.Thebases of com-petence.Jossey-Bass Publisher, 1998.

33 Yorke, M., Knight, P.T.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York, 2004:4-5.

44 Mel Fugate, Angelo J.Kinicki and Blake E.Ashforth.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65:14-15.

55 LorraineDacrePoolandPeterSewell.Thekeytoemployability:developing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Education+Training Vol.49 No.4, 2007:277-289.

66 李军凯.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13.4:64-67.

77 Herr, E.L., &Cramer, S.H.Career guidanceandcounselingthroughthelifespan:Systematic approaches.NY: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6:321.

88 Defillippi R J, Arthur M B.The Boundaryless Career:A Competency-bas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4.15 (4) :307-324.

99 何树彬.台湾大学生涯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及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Vol.15No.6:85-89.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11

关键词:就业服务 职业指导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23-01

随着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数量明显急剧扩增,就业模式也随之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模式。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估计将突破727万。如何改进和强化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转化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问题急需解决。而高校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必须与时俱进,发挥毕业生与招聘单位之间的纽带作用。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途径等方面为切入点,切实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新体系。

1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 指导人员工作不受重视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一般没有为学生设立专门的服务咨询机构,高校职业指导教育存在功能单一、职能简单、形式死板的问题。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把职业指导交到各学院进行,从事职业指导教育工作的人员大都是主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各辅导员从事该项工作并非其本职工作,往往是从事其他工作的过程中将其附带加以教育。

1.2 指导形式缺乏有效性

“就业生就业动员会”等就业指导讲座成为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最为普通的指导形式,开展讲座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很大程度上以讲解为主,注重大面而轻视个体发展需求。但是就业指导最好采取小班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在校学生个体需求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与信息及时反馈。

1.3 就业市场不稳定

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依靠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学校相关人员很难定期带队走访重点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單位人才需求信息,加强合作关系。更没有积极主动地与人才市场合作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很多学生只能漫无目的地在各地的招聘会上来回奔波。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1 构建有着丰富实践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构建起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的就业指导服务课程体系。可以从四个以下层面着手:第一,开展就业指导理论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大一新生合理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第二,二年级将专业学习与就业前景结合,将就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第三,优秀毕业生以身说法自己经验教训和所思所感及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和就业掌握的技能和相关证书。让学生提前为就业作准备;第四,高年级通过求职实例和技能实训对择业前毕业生的思想准备、就业心态及求职技能等进行重点培训指导;第五,对毕业生也要不断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带动就业”的观念,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技能进行培训和指导,讲解政策和剖析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2.2 不断构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主要负责大学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切实帮助学生择业就业。明确现有就业指导体系职能,重点突出服务工作,服务要规范化、系统化。强化指导工作,指导专业化、具体化、全程化,推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全面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实现毕业生个人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人尽其才。

2.3 构建全校联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工作网络的建立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至关重要,这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如果不能全面推广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学校领导必须要重视、人人必须要参与,才能构建起全校联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工作网络。更好的发挥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主导作用,将就业指导服务贯穿整个大学全过程,组织好就业指导课开展,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就业指导、生涯辅导、政策宣传等工作,举办更多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论坛、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努力构建以院系学生工作人员为主要力量的第二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网络。作为与学生平时联系最为密切的院系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群体,他们能够对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就业意向有较准确的把握,提高这些人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他们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培训,可以更好的将各项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在根本上提高指导服务的工作效果和满意度。

2.4 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师资队伍体系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教学[2002]18号)文件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职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相关专业背景并数量有限,导致职业指导的功能和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质量和效果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制约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尽量吸纳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心理学、社会学、信息学、教育学等专业的人员进入职业指导人员队伍中。其次,职业指导人员需接受系统专业职业指导培训和规范的职业指导训练,有助于开展有效的职业指导;最后,职业指导师和高级职业指导师需要参加相关鉴定,真正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2.5 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跟踪反馈体系

毕业生就业并不是就业工作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主动建立必要的制度去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状况已经成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国内地在这项工作方面进度缓慢,有些学校仅在名牌专业申报、本科教学评估中需要材料时才匆忙展开调查,缺乏必要的调查手段和方法,调查效果也不能让人满意。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就业调查网络,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广泛调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对毕业生的评价、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加以汇总、整理、统计分析。为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培养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例如: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建立了“环院信使”机制,切实加强了毕业生与学院之间的联系,毕业生能为学院提供第一手的就业形势分析、专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等重要信息,更可以回校与老师、学生交流,使学院与企业、市场时刻保持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邱飞.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2).

[2]罗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路径浅浅析[J].轻工科技,2014(4).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12

一、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战略性就业理念

核心理念: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战略性就业理念助力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将取得巨大成功。

(二)完善的就业质量研究体系

完善就业质量研究体系:从片面功利性职业培训到非功利性的系统化的教育教学。

(三)扎实的就业课程教育基础

专设就业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着力就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深化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就业课程实践拓展;助力就业质量研究水平提升等。

(四)浓厚的氛围与坚实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崇高校大学生的多元就业行动;营造积极进取、开放自由的浓厚的就业实践氛围,形成一个鼓励就业、包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

政府维度:应在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工作中起到引导和保障作用。除政府外,还应积极关注高校、家庭及企业等维度。

二、评价指标体系简介

根据当前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质量现状及特点,笔者尝试建立5个评价要素和19个指标,形成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质量提升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如附表所示。

三、评价标准与评价结论

该评估指标体系,共设有5个要素,19个指标,其中12个重要指标,7个普通指标。每个评价指标被划分为四个等级,表格中给出了A、C的标准,介于A、C中间状况的为B,达不到C的就为D。评价结论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

具体标准如下:

优秀:A≥14个,C≤3个,其中重要指标A≥9个;

良好:A+B≥15个,D≤1个,其中重要指标A+B≥9,重要指标没有D;

合格:D<4个;

不合格:除优秀、良好、合格以外的剩余部分。

就业创业创未来,农林旅管新期待。实绩实效实地现,践行双创显风采。

附表

摘要:尝试从评价主要内容、体系主要指标以及标准、结论等几个方面探索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质量提升的评估办法。通过5个要素,19个指标,包括12个重要指标,7个普通指标,进行四个等级评价,试图构建一套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农林高校,旅游管理,就业质量提升,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福成.对现行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改革设想[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2]陈俊傲,徐国庆,章圣苗.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估体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4(6).

上一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之路下一篇:跨区域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