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文化

2024-08-26

高校就业文化(精选12篇)

高校就业文化 篇1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最近两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则使本就不利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如何不断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如何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如何使毕业生在步入社会的较量后具有更多的优势成为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命题。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国内各高校的就业工作机构制定了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但是, 现有的举措多因缺乏针对性和深入性而导致在实施层面上效果欠佳, 往往是上边 (就业指导部门) 热火朝天, 下面 (学生群体) 冷冷相对, 毕业生面对就业部门的种种举措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 其淡然相对的“冷漠心理”构成了就业工作发展的阻碍因素。如何真正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和现实需求, 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工作, 如何“想毕业生所想, 急毕业生所难”, 真正做到以社会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真实需求为工作标准,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进行就业体制方面的变革, 更需要在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寻求突破。

一、高校就业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 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近年来国家实施的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有关政策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过程中逐步确立了一系列设计就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观念, 逐渐演变成一种与就业有关的校园文化。因此, 就业文化可以概括为在高校及其周边长期存在的、长期形成的, 能够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的一系列观念、制度、评判等的总和。它既包括大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等主观性因素, 还包括国家制定的鼓励就业政策、学校实施的就业措施、社会就业工作机构的规章制度、高校的生存环境等一些客观性因素, 是一个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

从构成要素和形成过程来看, 就业文化是青年个人的择业观念与现实社会的就业观念有机结合的产物, 针对不同的文化结构, 我们可以将个人观念、思想、心理等因素称为就业文化的“软模式”, 将政府和学校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等称为就业文化的“硬模式”。

二、高校就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 就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内在需求。

构筑健康向上的就业文化体系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各个主体精神判断和道德判断的综合体现, 是学生主体导向性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和教育性, 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来感染和熏陶学生。特别是当毕业生面临着生活和学习的沉重压力、即将步入社会的种种挫折考验以及各种消极思想的不良影响下, 更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强化就业工作实效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不骄不馁、直面挫折的坚韧品质, 引导校园文化健康向上、蓬勃发展。

(二) 健康向上的就业文化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的中国社会经济对所需知识技能的更新换代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往往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就业工作阻力日渐突出, 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只有不断强化大学生就业意识的锻炼和培养, 才能有效扭转这种不利局面。高校形成健康向上的就业文化氛围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能够引导大学生由“自在”走向“自为”, 依据自身特点和爱好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进而使就业目标更加明确, 行动更具针对性, 在自觉的水平上凝聚成一个有着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的有机行动整体, 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三) 就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就业措施的发展完善, 有利于学校调整教学培养体系, 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全面接轨。

高校就业文化作为社会就业文化和大学生个人就业观念的交汇产物, 必须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发展方向, 必须能够准确体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社会工作岗位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毕业生不能仅仅掌握理论知识, 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这些新的标准和要求将成为就业文化发展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高校必须转变观念, 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不断改革完善教学体系, 增加就业工作设施, 制订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 在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体系的工程中形成文化上的正确导向, 积极促进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大学生培养和就业体系的形成。

(四) 就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大学生从大学校园步入复杂的社会, 不仅仅需要有正确的就业意识和理念, 还应当具备从事相关职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因此, 积极组织开展以就业文化建设为依托, 以社会实践、演讲与口才、实习实训、职业形象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就业文化建设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锻炼较好的语言表述、文字表达、组织活动能力, 加强与社会的沟通, 为毕业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高校就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建设同社会接轨的校园就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有效引导和积累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就业文化。就业体系作为就业文化的物质载体, 从根本上决定了就业文化的发展, 就业文化的繁荣反过来对就业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化的高校就业文化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现代化的就业理念, 还要求校园的就业体系也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加强就业文化建设, 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教育, 更要不断完善就业体系;不仅要注重对宏观政策的制定, 还要注重对微观环境的管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就业观属于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一个人的整个价值观发生扭曲时, 其就业观必然是错误的。物理学家范守善说:“一个大学其实就是一种氛围, 一种文化。一个大学生进入到大学学到什么当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受到一种熏陶, 被浸泡成一种人才。”因此, 高校要发挥自己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优势,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导向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完善校园文化体系, 通过两课课堂教学、就业指导课程、就业专题讲座等常规教学活动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帮助大学生端正自己的人生观, 价值观, 摒弃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浮躁情绪, 培育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倡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就业理念。要加强对外来校园文化和就业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引导大学生接受先进的外来文化价值的影响, 利用大学生群体对外来先进事物接受能力比较高的优势, 通过对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学习和吸收正确引导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就业观, 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就业。

(二)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就业需求。

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以科学、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大学生就业工作更加需要在正确的思路指导下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状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有机结合, 准确把握学生内心的价值需要和文化诉求, 对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 针对不同个体提供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既符合大学生的整体利益诉求, 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该理论以谋求如何实现“完整的人”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以“自我”以及“自我实现”作为核心理念, 高度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人价值观, 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实现其潜能的充分展现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一理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 能够很好地满足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个体多样化的就业需求。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就业文化建设, 能够充分发挥高校第一课堂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第二课堂的综合育人优势, 有利于促进高校就业措施的发展完善和学校调整教学培养体系, 培养各具所长的创新型人才, 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全面接轨。

(三) 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各高校应当重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围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广适型人才的目标, 合理构建实践教学课程, 规范实践教学环节, 活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要采取“引进来, 走出去”的政策,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习、实训活动, 一方面, 将大学生推向社会去实践,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 要为大学生选择实习场地提供可供选择的空间。鼓励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场所, 使大学生将社会实践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努力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四) 改革校园旧的就业文化体系, 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就业文化体系。

我国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制度和程序, 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施行全程指导、全员参与的方式, 简化纷繁复杂的就业管理事务, 集中精力抓专业性就业辅导建设。就业指导机构应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标准, 规范就业指导工作, 使其得到合理有序的开展。对内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学生就业指导, 确立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外应当与政府就业保障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积极主动地去开辟就业渠道和就业市场, 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从国家的层面可以加强教育立法,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教育法规, 规范和引导就业指导活动, 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法律保障, 从而使就业指导有法可依、依法治教。

(五)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国内各高校都有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 但是这支队伍往往是由学生辅导员兼任, 对各级政府的有关就业政策了解得不深、吃得不透, 无论是为学生进行就业咨询还是进行面试辅导工作都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 很难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者的作用。必须要抓好学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由熟悉青年学生心理的专职学生工作干部主要构成, 以专职为骨干, 以兼职为基础, 专兼职结合, 优势互补, 相对稳定的就业工作队伍专业从事学生就业咨询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强化就业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 着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专职就业工作队伍。

(六) 投资社会资本, 加强学生和学校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源建设。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在相互联系的构成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 它能够提高社会效率, 提高投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弥补劳动力信息不对称的不足, 在人们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为相互陌生的人提供连接的通道, 从而获得社会资源。社会关系网络不仅是信息通道, 还可以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渠道, 学校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加强自身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网络建设, 利用一些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人才中介咨询公司等社会资源弥补学校就业渠道窄、缺乏经验的不足。通过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鼓励有实力、资质的社会就业指导机构参与高校的就业指导, 在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展开竞争, 以竞争促“特色”, 建立就业指导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在构筑了一种开放式、全方位的就业指导网络的同时必将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水平、功效。

参考文献

[1].郑纯.加强就业文化建设, 提升就业竞争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1

[2].李家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12

[3].姜继红.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4].楼锡锦, 周树红, 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7

高校就业文化 篇2

针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着“内抓教育,外拓市场、全员参与” 的原则和“早起步、早准备、早动手”的策略,我系积极、有针对的拓宽就业途径,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认真分析研究就业形势,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为了切实增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效性,我系针对x设计、装潢x设计、电脑x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就业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同时找准做好就业工作的突破口,及时掌握学生就业信息。经过分析认为,XX年,全省各高校毕业生人数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就业岗位并未有明显增多,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往年建立的就业基地和关系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减少,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就这三个专业方向而言,中小城市及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却持续攀升,市场对人才的选择越来越趋于理性,重点还是考察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为了适应学生就业的新形势,我系积极探索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途径,立足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培养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指导学生应聘礼仪和技巧,切实把工作做到细处

1、引导毕业生及早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自觉地在工作中运用、丰富在系部所学专业知识,。从指导学生毕业创作、毕业设计,举办职业道德讲座等方面入手,积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确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面对社会的选择,怎样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学生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保持踏实肯干、锐意进取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就业单位的好评。

2、鼓励学生参军、专升本,支持学生报考公务员、选调生、村官,参军等,扩展其他就业途径。我系参军自去年零的突破之后,认真总结经验,继续鼓励毕业生参军,并组织老师有针对性的对报专升本的学生进行辅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三、毕业生服务工作

1、我系及时收集整理就业信息并发布。为了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指定专人做好就业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发布工作。为了让每一名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在我系网站建设了专门的就业信息宣传专栏。通过学院组织大型招聘会1次,招聘单位几百余家,提供岗位30多个,通过招聘会达成意向100多人次。

2、引导学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创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就业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学校工作的重点,x系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以及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和要求,一方面,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创业。据统计,08届毕业生有2人已实现了自主创业,带动10余人就业,多人拥有自主创业意向。

四、就业状况反馈、就业率统计工作

1、按照就业处关于做好xxx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就业率统计工作的要求,做好各环节的毕业生就业反馈、就业率统计工作。

2、就业指导负责老师与毕业班级老师保持密切关系,做好系部学生就业状况、就业率的统计、上报工作。做到100%覆盖,没有遗漏。

五、20xx届毕业生工作前一阶段的经验

今年我系毕业生工作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主要有:

1、毕业生工作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早准备、早计划、早实施。我系毕业生就业指导、动员等工作在大大四刚开学就已经开始展开。

3、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选拔任用了一批有能力、有工作热情、有责任心、有积极性、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干部,从而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够使在校生及早了解就业程序,看清就业形势。

4、针对今年就业现状,结合我系专业特点,勇于开拓思路,把握我系毕业生受中小城市及中小企业欢迎的机会,将开拓就业市场的重心向生源地以及周边靠拢,不但得到了毕业生的一致认可,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高校就业文化 篇3

一、目标任务

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对有就业意愿的,及时提供用人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二、工作措施

(一)开展实名登记

地方各級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面向所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包括户籍不在本地的高校毕业生)开放,办理求职登记或失业登记手续,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摸清就业服务需求。其中,直辖市为非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办法按现行规定执行。各地对高校或教育部门提供的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按户籍地进行层层分解,由基层平台主动联系,对回到当地求职的,掌握就业服务需求;对未回当地的,掌握就业状况并宣讲政策。

(二)提供职业指导

对实名登记的所有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指导。通过向高校毕业生宣讲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当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树立正确的求职就业观念;通过开展职业素质测评,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自身特点、职业能力,合理确定求职方向;通过组织团体指导、应聘模拟训练等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求职应聘能力。根据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提高职业指导效果。

(三)提供就业信息

对有求职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广泛收集发布岗位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分行业、分专业专场招聘活动和网络招聘活动。要以地级城市或省(区、市)为单位,建立招聘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实现辖区内招聘信息联网共享,使高校毕业生在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都能看到及时有效的招聘信息。通过短信、微博等方式,为登记求职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定制定向发布就业信息。对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帮助其按规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四)提供创业服务

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落户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对实名登记的非本地户籍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给予与本地户籍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大力支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网络创业。

(五)开展重点就业帮扶

将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工作对象,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确保实现就业。对残疾高校毕业生,要配合残联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落实企业按比例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对接受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后仍难以实现就业的,可开发临时性就业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有着落。按规定落实好城乡低保家庭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政策。

(六)组织就业见习

对有就业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及时纳入就业见习工作对象范围,确保能够随时参加。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并拓展一批见习基地,大力开发就业见习岗位。通过多种途径发布就业见习岗位信息,组织开展见习供需见面活动。规范见习管理,加强见习期间的跟踪指导、考核监督、安全管理,提高见习质量。落实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补助政策,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七)组织职业培训

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结合其专业特点,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项目,及时向社会发布本地区政府补贴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动员1000所国家级重点以上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八)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

地方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档案托管、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一系列服务,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到小微企业就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

(九)加强劳动权益保护

高校就业文化 篇4

关键词: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整合

一、高校专业教育文化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度注重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 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为主, 专业考核的重点基本放在专业要求的素质方面, 忽视了人才专业运用素质的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要求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厚实的专业基本素质, 而且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运用素质。

1.精英教育背景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精英教育时期, 我国高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的供给数量常常小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数量。这种背景下, 高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常常以满足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为目标, 着重培养就业型人才。高校对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为就业指向, 常常围绕就业要求确定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和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2.大众教育时期呼唤高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大众教育时期, 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加之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状况, 导致在某些领域高校毕业生的供给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进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使传统的以就业为指向的专业教育开始面临现实困境。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度融合。

创业教育既非单纯的学科知识教育, 也非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 而是一种在学科教育基础上由多学科支撑的教育[1]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实施的着重点主要放在创业操作和创业技能的层面[2] , 很少涉及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的系统建构 (周霖, 2010) 。这一形势急需更新教育理念, 深化教学改革, 拓宽专业教育的文化内涵,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整合, 做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优势互补。

二、从就业到创新创业:高校专业教育文化的重构

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积累的质量与数量, 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进入职场并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从个体来看, 大学生能否顺利从学校转向职场, 关键取决于是否具备两类素质:首先, 具备完成和干好一定工作任务要求的专业技术素质, 主要指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存量积累的数量与质量。其次, 具备发挥专业技术的素质, 主要指以运用专业能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存量积累的数量与质量。在这两类素质中, 前类素质的作用能否发挥,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 主要取决于后类素质的强弱。后类素质愈强, 愈能为前类素质的发挥创建良好平台。如果缺乏后类素质, 前类素质就会难以充分发挥甚至难以发挥。

这就不但要求高校毕业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本素质, 而且要求高校毕业生具有坚实的专业运用素质, 即对专业基本素质进行拓展、迁移、运用和发展的素质。这种专业运用素质具体包括两类素质:就业素质和创业素质。就业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在岗位上培育利于工作开展的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开拓创新中积极进取, 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创业素质能够帮助大学生自主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机遇并能够将创业机遇成功转变成为现实的创业环境, 打造发挥专业素质的良好平台。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要求, 高等学校要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和思路,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完善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 构建“就业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并重的人才培养文化, 把培养“专业加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做为高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三、高校专业教育文化重构的途径

高校要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列入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将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纳入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纳入学生的素质评估体系, 纳入专业教师的培训体系, 纳入专业技能的实训体系, 纳入高校教育质量的考核体系, 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整合。

(一) 基本途径:课程体系的整合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在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渗透专业教育的内容与理念, 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内容素材, 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渗透基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在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渗透创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增加专业课程内容中的创业素材, 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创业动机和能力。统筹协调, 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 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增强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专业运用课程板块, 加强创业素质教育的板块。重构专业教育的课程结构, 从基础性、专业性、应用性三个维度构建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把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应用课程, 形成注重基于专业的创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通过潜移默化, 不断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理念的培养。

扩大高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设立包括学科专家、用人单位、学校代表、学生代表等在内的高校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委员会, 负责对包括专业课程计划的制定、评估、审议、调整等工作。让用人单位参与到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队伍中来, 使课程结构深度体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增强课程在帮助和促进学生更快适应社会方面的应用性。

增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和适应性, 保证课程内容能够紧跟时代需要和科技前沿, 形成课程计划与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扩大学生选修课程的比例, 增强学生专业课程体系的选择性与适应性, 增大学生课程选择的自主性;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 在学校构建创业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通过增大课程体系中应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 注重学生基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转化能力、运用能力与发展能力的培养, 有效拉近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之间的距离。

(二) 辅助途径:相关要素的整合

1.机构整合。

将创业教育的支持机构与专业教育的支持机构合为一体, 使同一机构既担负办好专业教育的职能, 又担负创业教育的职责。在学校管理层面, 优化整合高校内部相关管理机构, 将学生就业、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等相关机构纳入到高校教务处的统一管理之下, 从学校管理体系上为两种教育的整合创造条件。

2.人员整合。

包括两个方面:管理人员的整合和教师队伍的整合。管理人员方面, 将专业教育的管理人员与创业教育的管理人员进行优化配置, 实行有效整合, 构建双方间的互动机制。通过建立管理人员的互动平台, 激发管理人员在意识、观念方面整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从学校教务管理维度为两种教育的整合创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师资整合:将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与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合二为一, 通过举办专题培训, 增强专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创业素质, 在专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与实践过程中加强创业品质的渗透;增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在创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从学校教师教学维度为两种教育的整合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3.经费整合。

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支持与专业教育的支持在经费投入上合而为一, 通过将创业教育的经费与专业教育经费捆绑, 支持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整合。通过经费划拨方式和使用要求的改革, 推动高校专业教育内涵改革的不断深化, 突出专业运用素质在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4.宣传整合。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捆绑宣传。在专业教育宣传中纳入创业教育,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做为专业教育的特色;在创业教育宣传中纳入专业教育,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做为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5.评价整合。

重构高校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 将学生专业基本素质与专业运用素质作为专业教育质量的平级指标。将创新能力、创造意识、应用能力等因素纳入到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中, 突出高校学生专业运用素质的评价, 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人才专业运用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蒋德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0) .

高校毕业生就业 篇5

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听取关于侨务工作的汇报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听取关于侨务工作的汇报。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是要看到,目前高校毕业生总量多、就业压力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愿望和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促进毕业生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必须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

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领域。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着力发展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创造更多适合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对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在信贷、社保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大力开发社会管理和公共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服务岗位。重点解决好到城乡基层岗位工作毕业生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人员流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财政贴息贷款额度提高到10万元。对毕业参加创业培训的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四)支持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加强见习管理,规范见习活动。合理确定并及时调整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补助费用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分担。对符合条件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毕业生和

对毕业生开展岗前培训的企业,给予补贴。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毕业生就业。

高校就业文化 篇6

[求职者心声][岗位“练兵”,补足经验“短板”,找准职业方向]

6月29日,广西人才大厦二楼招聘大厅人头攒动,由广西人才服务办公室主办的2016年“牵手毕业生 见习助就业”自治区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双选会在这里举行。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广西和桂集团等近60家自治区级就业见习基地单位为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超过1500个工作岗位。这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面对面的“相亲会”吸引了近1000名高校毕业生入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率达23%。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的钱肖敏是土生土长的南宁姑娘,毕业后想回家乡工作,看到同学转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双选会的信息后,决定来试一试。逛了一圈双选会,她向某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投出了自己的第一份简历,并和招聘人员作了简短的交流。“他们开出的待遇是见习期2000元/月,转正之后2500元/月,缴纳五险一金,我对这个待遇还算满意。”钱肖敏告诉记者,毕竟自己作为应届毕业生,还是个职场“小白”,急需工作经验,因此对薪酬的考虑并不是第一位的,找到一家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见习,弥补就业经验的“短板”才是她此行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如果获得了就业见习的机会,在这段时间生活就有了保障,不必再依赖父母了。

与钱肖敏不同的是,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小廖则是把就业见习当成了选择就业方向的体验期。他说:“我已经面试了三家用人单位,都是与我的专业对口的岗位。我期待的薪酬是3000元/月,而面试的企业开出的薪酬普遍在2000元/月左右。虽然与理想的待遇有差距,但我还是很看好通过就业见习实现就业这种方式。我想找销售、人事或行政方面的工作,但又不知道现在市场上这类职位的现状和前景如何,自己能否胜任这样的工作。通过就业见习能够进一步了解行业信息,调整自身定位,明确求职的方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避免择业的盲目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岗位“练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补足经验“短板”,找准职业方向,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就业。据统计,仅2015年,全区就有3398名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见习基地“学本领,长本事”,其中,进入广西人才服务办公室管理的自治区级就业见习单位见习的毕业生1331人,见习期满留用662人。

[企业需求][借力政策,提升选才效率,畅通炼才渠道]

就业见习,不仅为高校毕业生铺设了一段通往职场的阶梯,也为用人单位解决了招聘员工不能迅速适应岗位的难题。“大学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就像一个窗口,让企业和求职的大学生有机会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对方。与传统的招聘后立即入职相比,就业见习既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又提升了选才效率,使企业选才更有针对性,有效降低了人不适岗的风险。”广西迪信通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梁燕女士说。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在选才、育才方面的优越性,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这项让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赢”的促就业政策,并积极申报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自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落地”以来,广西累计授牌就业见习基地393家,2012—2015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共接纳高校毕业生12376人,留用率达40%。

此次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双选会,前来招贤纳才的企业就有60家,其中,广西北部湾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捷通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众创加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为2016年新获批成立的自治区级就业见习单位。广西北部湾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广西本土首家航企,抛出了机队服务助理、IT运维工程师、手册管理员等见习岗位;广西捷通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广西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第三方机构,在本次双选会为毕业生提供30个营业网点见习生岗位;广西众创加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广西众创示范基地的运营单位,携手基地内9家优秀的小微企业“组团”招募见习生……

当天上午10时,招聘会迎来了高校毕业生入场的高峰,一些待遇优厚的知名企业的招聘展位前排起了长龙。记者注意到,用人单位开出的见习薪酬普遍在2000-3000元/月之间,有的企业还提供免费的岗前培训、包食宿等。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罗海军介绍说,公司从2009年就成为国家级就业见习示范单位,近几年都在大量地补充就业见习人员。在待遇方面,公司对就业见习人员有保底的收入政策,普通高校本科毕业保底4万元/年,“211”高校本科毕业保底5万元/年,研究生毕业保底6万元/年。

除主动提高见习生待遇外,企业还普遍完善对见习生的管理,重视对见习生的培养,担当起高校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孵化器”角色,展现了企业对待就业见习工作理念的积极转变和爱才、励才、留才之心。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蓝业凡介绍说,润建公司是一家以通信网络维护、网络工程施工为主体的全业务通信服务企业。公司为见习生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并为他们明确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如公司此次招聘的管理类英才培训生,设定的发展路径就是“1年项目部经理助理→3年项目经理→5年分公司经理”。转正后公司帮购买“五险一金”,享受节日补贴、经营成果分享。

nlc202309091136

梁燕介绍说,见习生的起点比一般员工高,公司对他们的关注度会更高一些,如果能在门店从基层做起,逐步提高,做出成绩,就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级的岗位。公司自2013年开始招收见习生以来,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见习生获得留用。其中,做到店长等高级管理岗位的,月薪可达5000-10000元。

[专家支招][脚踏实地,加强能力锻炼,垒好就业“敲门砖”]

报名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很多人经历过一段曲折的求职过程。因此,在面对见习机会时,大多会倍加珍惜,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力求通过见习留在见习单位就业,或提高就业能力,寻求更好的发展。但也有部分毕业生对就业见习的效果表示担忧,“见习经历能不能同实践经验真正挂钩?”“求职时用人单位会不会不承认见习经历?”“就业见习的薪酬福利会不会得不到保障?”“会不会被人认为是因为能力差找不到工作才参加就业见习?”……还有部分毕业生一心想“一步到位”,不选择就业见习,或只是把就业见习当做权宜之计,敷衍了事。

梁燕在接受采访时说,广西迪信通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有很多连锁门店,公司会安排新招聘进来的员工和见习生到门店进行锻炼,但部分新人一心只想在办公室做管理,不愿到门店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殊不知没有经历过基层岗位的锻炼,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做管理也不容易让人信服。

对此,广西人才服务办公室特邀职业指导老师周长明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调动用人单位招录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为高校毕业生创造面向基层、走进企业的机会,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促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尽快实现就业。被自治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单位,都是有一定实力、规模和知名度的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通过见习的方式进入区内有实力的企业,最后又能够留在见习企业,是非常好的“两步走”就业方式。毕业生要把握好这样的机会,在应聘时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和自信,争取获得招聘单位的青睐;在见习期间要脚踏实地工作,正确对待各种挫折,多看多听多想多做,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获得企业的认可,最终实现留在见习企业就业或提升能力另谋发展的目标。

同时,他还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不要漫无目的地“海投”简历,也不能“为了见习而见习”,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充分了解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正确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真思考自己以后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找准就业定位再去见习。只有有针对性地对目标企业和目标岗位做充分的准备,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就业文化 篇7

另外, 我们看到, 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它不单单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也是社会的重大问题,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相关数据表明扩招后, 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 而且上升的幅度也很大,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就业率自2007年以来就呈下降趋势, 基本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创新能力不足造成的。

一、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就业创新能力的关系

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 它包括智能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 它不仅是指在校园内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还应包含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校训、校风学风、人文素质等内涵, 从不同侧面体现出学校的精神风貌。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 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但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 构建学生健康人格, 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 增长才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视为大学的风骨。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创新的要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创新一词从被作为一种战略提出以来为大众普遍接受。哲学上对于创新一词的定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它在哲学上的本质是扬弃即对符合发展规律的事物的保留和对不符合发展规律的事物的舍弃。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它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 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和精华, 其本质是创造出“新”的事物。而创新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开拓者和代表者, 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

纵观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 人才的培养仍主要基于高等学校的教育。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深造的同时, 一般通过两方面来提高自己:一是通过课本上固化的知识学习来提高技术水平;二是通过学校校园文化的熏陶, 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可以开阔大学生的想象空间, 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质, 同时, 也会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形成一种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最终能在工作中以创新为己任来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 校园文化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 高校营造一种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就业创新能力培养和形成非常重要,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就业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创新能力在就业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作为劳动人事制度组成部分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 也已经全面实行“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新的就业机制已经逐步形成。通过就业实现人生新跨越是每一个毕业生必然要面对的课题。“创新”这一观念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

用人单位为了生存和发展, 必须遵守市场规范, 强化为顾客服务的理念, 重视产品的科技人文内涵。这些都使得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表明,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非常重视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主动性。这六项说明了, 大学生就业中能否在新的环境中较好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问题才是实行充分就业的关键。而毕业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其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当今大学生求职择业时, 相当大数量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制度下表现出创新能力不足。当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列举自己应聘职业的相关工作经验时, 有些毕业生则表现得茫然无措。在工作经验方面来讲, 大学生普遍从学校到社会, 还谈不上有什么工作经验。但是,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社会实践、创业活动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活动对于应聘成功有积极作用, 可见, 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因此, 相当多的毕业生存在的求职困难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教育缺乏。

现在无论出于就业压力, 还是出于响应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很多大学生转向自主创业这条路。然而没有合适的项目, 没有资金投入, 没有风险评估, 空有一颗热心和决心, 让很多满腔热血地想要一展抱负的大学生在短暂的“创业热”后灰头土脸地回到“找工作”的老路上来。创业之路之所以难以成功, 除了大学生没有物质基础、缺乏资金和项目经验等客观原因之外, 更多地表现在大学生不具备相应的创业能力、创新能力不足、创业项目趋同化、人际关系缺乏、心态不够积极、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等方面,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毕业后都会走上创业之路, 但大学生创业之路的艰难反映了当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多是应试人才, 创新能力缺乏, 无法适应变化快、关系复杂的社会。

三、高校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

(一) 营造和谐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校园文化是形成校园风气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有教育的导向性, 是引导意识和思想潮流形成的推动力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校园文化氛围密切相关。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既包括社会和学校为培养人才所提供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物质环境, 更包括了着力营造和优化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创新文化氛围。因此高校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一是要有宣传意识, 坚持创新教育的宣传,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橱窗和网络进行科技创新知识和成果的宣传;二是要经常开展创新创业知识讲座、学术报告、创业示范事例展示;三是要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创业创新文化节等, 营造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 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四是要设立创业创新专项基金和孵化器, 指导培育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

(二) 以开展艺术文化活动为载体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导向性、综合性、多样性、广泛性、开放性、实践性等显著特点, 可以强化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塑造创新人格。大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演讲辩论赛、文艺晚会等由学生亲自参与和组织, 使大学生的创造思维、想象力与学习经验结合, 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挥, 提高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参与意识和发展个性。

(三) 大力开展科技含量高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思维来源于实践, 创新能力是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出来的, 要克服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不断改革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与勤工助学相结合, 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能力创新活动品牌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 发挥社团活动组织容易、开展活动快捷的优势, 积极组建各类文化科技社团;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 不断创新实践内容和形式,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与相关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进行结对, 充分利用设备、场地和师资优势聘任具备创新素质的学术导师和社会导师指导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活动。

摘要: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着力转变观念, 增加投入, 大力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就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发[1999]9号

[2] .邹富汉.大学学习生活导论[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高校就业文化 篇8

1.1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内容

就业一词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定义成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被雇佣的对象或者相应人口, 在这其中不包含企业、单位自己独自雇佣的员工, 这一层含义主要在美国、英国等地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二层含义即指就业的时间, 就业时间是一种状态, 该状态的应用情况较为灵活, 举例而言, 在一定时间内, 大学生所在从事单位进行合法工作便可被称之为就业。在国际大会上, 也对就业以此进行了科学的划分, 即在一定时间内参加工作, 并获取利润的工作人员。

1.2 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学分析

大学生就业可以获取一定的报酬, 具有经济意义, 而在寻求报酬的最大化时, 又是通过自身劳动实现的, 所以还对劳动行为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意义。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大学生就业就是一种劳动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问题便在一步一步的展现出来, 大学生就业率的逐渐下滑、社会劳动力的不平衡以及就业选择的不理智等等。针对这类现象, 必须重新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社会学的分析, 只有科学、深刻的了解就业的内涵, 才能有效的发挥其自身最大作用。从社会学分析不难发现, 就业内容不仅体现社会现象, 还能反映出经济意义, 必须多方面考虑影响因素, 才能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功效

2.1 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功效

社会行为的主要对象就人口, 人口又作为劳动生产的主体和基本, 不仅影响着物质基础的创作情况, 还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就是就业环节的主要人口, 他们在就业领域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无论以后大学生从事何种专业, 比如说企业、学校甚至是家庭, 都是社会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在这一方面来看就业的社会功效就是体现人们分配生活的基本形式。随着大学生的素质不断提升, 就业压力也在日益增加, 失业现象愈加明显, 这不仅对失业的大学生在心理上的造成较大压力, 还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总而言之, 大学生就业可以让其更好地在社会中确定自身位置, 有助于以后工作能力的提高, 而且还有利于推动现代化的发展, 社会的价值便能够得到有效展现。

2.2 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功效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就业可以提高个人的经济利益, 也是维持生活的重要保证。对于绝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 就业就代表着固定的劳动报酬, 为自身价值创造必要的财富。为了让大学生更好的寻找到心仪的企业单位, 人力资源部门应该积极开发, 合理调配就业的分配问题, 达到降低浪费、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失业问题在就业经济功效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比如说大学生失业便意味着失去了宝贵资源, 不能通过自身劳动来展现服务和财富的等效价值, 这对于一个刚步入社会的人才来讲, 其损失的资源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是难以弥补的。

3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体现方面

3.1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和谐文化体系的逐渐落实, 有关研究者将工作重心都放在高校就业内容上, 通过近些年大学生就业数据的分析, 不难发现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整体素质一般、综合能力不够突出, 步入社会之后很难取长补短, 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回避缺点和不足。然而加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能有效的避免了以上问题, 学生从根本意识到了基本能力的重要性, 并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 以使自己的竞争力最大化。大学生竞争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最大限度发挥潜能。

3.2 社会发展的必要需求

众所周知, 大学生就业实力比拼的是大学生的竞争能力, 这一内容对于社会其他求职人员也十分适用。高校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够乐观, 就业情况严峻, 主要是由于各类高校毕业生相互之间的竞争逐渐增大, 就业压力也随之变高。针对这一现象, 只有提高大学生自身竞争力, 才能缓解现阶段的就业压力问题, 与此同时, 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注重程度, 从而使大学生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去参加社会各类应聘活动, 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高校就业文化体系构建与大学生竞争力提升的关联

4.1 构建高校文化就业体系, 培样大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权威数据分析发现, 愈来愈多的招聘企业看中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尤其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研究机构,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进行海选乃至面试都不可或缺的考察内容。高校对就业文化体系的建立, 有效的创造了就业文化环境, 构建出浓厚的创新平台, 这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着重要意义, 以此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高校就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通过举办科研、开展创新大赛以及对就业文化活动的规划等形式, 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培养才干的基地。由此看来, 高校就业文化体系正是大学生发展自我的载体, 在此基础上逐渐提升自身竞争力。

4.2 构建高校文化就业体系, 宣传科学就业理念

在构建高校就业文化体系的过程中, 要时刻关注学校文化建设, 积极提倡大学生融入其中。我国物理学家曾这样评价大学“一个大学就是一种文化, 一种气氛, 一个学生怎么步入大学生活固然重要, 但与之相比学生受到怎样的熏陶则更加重要”, 所以, 在构建高校就业文化体系的同时, 要大力宣传科学的就业理念, 正确指导学生如何定位自己的就业方向, 并且对传统的引导体系进行改进, 加大就业服务领域的建设, 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提升竞争力的训练空间。

5 目前高校就业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构建流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就业文化的构建缺少关注度, 因为高校就业文化建设工作主要有学校的管理部门负责, 所以教师以及学生对其关注程度并不高, 然而就业文化建设工作离不开学生、老师的帮助, 只有积极参与建设过程当中, 才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二, 对就业文化的认知程度不足,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向学生传输就业文化的思想, 就业文化的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以及就业的选取能力, 目前存在的现象是, 学生对就业文化体系的构建, 不以为然。

6 结论

高校就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竞争力, 这是一项综合工程, 其理论基础还要不断探知, 实际经验还要不断积累, 从而为社会文化氛围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本篇论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功效、高校就业文化体系构建与大学生竞争力提升的关联等内容展开论述。相信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 高校就业文化体系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周树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2]郑纯.加强就业文化建设, 提升就业竞争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

高校就业文化 篇9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就业观,影响

1 财经类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和传播广泛, 很多优秀的内容, 更需要在新时代当中发展传承下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从个人的道德价值观上凝练的, “爱国、友善”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 新时代环境中又衍生成为社会的爱心文化, “敬业、诚信”延续了诚信理念以及对工作和社会的信念。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 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 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1], 财经类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培养经济人才的基地, 在建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开放而进步发展的背景, 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前都没有自己的明确态度, 很多人伴随着家庭影响、社会环境的因素选择了财经类高校, 所以在财经类高校中贯穿好品德教育是培养财经人才的重要内容。财经类人才在毕业后基本上进入金融经济领域、政府机关部门, 在国家倡导的“廉洁自律”、“严于律己”等方面他们是首当其冲的先锋队, 做好思想引领和教育工作必将会在其工作领域和家庭、社会层面达到传播榜样作用。

在财经类高校当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就树立为人诚实守信, 心存感恩、敬业奉献的观念, 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建设, 引领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进而带动学生的就业, 并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观念。

2 财经类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2.1 目标不明确的前提下, 导致部分学生从众心理较强

每年的就业前夕,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毕业出路, 并且部分学生家庭中父母知识水平低, 没办法给学生进行指导, 唯一希望的就是能“挣钱养活自己就行”, 还有一部分人本来树立美好的愿望, 但是经不住家庭环境的熏染或劝说, 选择了很多家长和亲属认为好的行业, 其中就有很多人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和一些公认的好事业单位考试, 这些学生个人就业观当中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自我定位, 在“人云亦云”的大众情况中, 选择了随多数人的选择, 多数人认为这些工作轻松、“铁饭碗”或者还没有想好就业的方向, 那么就选择了从众的潮流, 导致“公务员考试是必考的”一项, 很多人由于准备不充分导致就业失败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些同学就缺少对自我的一个准确定位, 涉及到个人的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没有做好。

2.2 艰苦奋斗精神减少, 就业区域半径狭窄

国家开放西部地区, 鼓励学生毕业到西部地区参加工作, 为西部开发做贡献, 开创自己的一番工作新天地, 但是并不是很多人积极响应, 在“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积极开展中, 很多人就缺少健康奋斗精神, 还是选择经济发达地区, 同时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所在地的时候问题也出现了, 由于家庭原因或者个别社会经济原因, 很多学生选择了回生源地发展, “北、上、广”这些曾经是青年毕业生梦想实现的地方, 现在很多人也都不选择了, 分析其原因主要还是受到毕业生家庭情况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影响, 回生源地的学生认为出外独自拼搏事业会很辛苦, 而且回到生源地会有很多人脉关系, 方便开展各种工作, 而西部太艰苦, 工资、生活水平低, “北、上、广”生活节奏快, 工作压力大, 薪酬与社会经济消费脱节, 很多本科毕业生都选择了放弃, 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区域半径集中在高校所在省份或者是生源地省份, 涉及到公务员考试的专业在此方面更加明显。

2.3 职业与专业关系, “门当户对”心理强

虽然不能将跨专业就业视为是就业的出路, 但是在财经类高校中学生学习的金融、经济、财税、管理等专业中很多人不论文理都将公务员考试作为必选出路之一, 知识理论学习较多, 教师讲授和引导时集中在本专业的领域, 这样很多学生掌握的金融、经济理论较多, 毕业生就业时选择的工作岗位也就自我限定在了所学专业领域, 但并不是所有的招聘单位会年年招收员工, 同时招聘单位也在某种前提下限定了招聘毕业生的专业、性别、工作经验等方面, 由于历史原因, 个别专业可能不适合在财经类高校中开设, 因此专业的内外软硬件环境都不能和一些“985”、“211”的高校相提并论, 导致个别财经类高校的专业学生处于“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2.4 员工与老板的关系, 创新创业想法少

财经类高校的毕业生和在校生虽然学习的是经济类专业或相关专业, 但是在毕业生中进行创新创业的人员却很少, 很多人习惯走老路, 按照前人的固定模式前进, 不愿意开拓新思路, 例如许多毕业生多选择考取稳定的公务员, 出现了“千人争一位”的现象, 但却很少有年轻人进行自主创业[2],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理论知识方面介绍的都是在有一定资本情况下进行的工作, 而学生创业的方向和目标在学校教育中较少涉及, 并且很多专业学生自认为创业不适合自己, 会认为在艰辛创业自己当老板, 还不如选择一个好的单位。但是在如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期局面下, 财经类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生涯规划工作就要认清情况, 适时合理地开展创新创业的引导和思想教育。

3 传统文化对财经类学生就业观的引导途径

3.1 传统文化结合思想教育开展学生就业目标引导

财经类高校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 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 能够让学生在爱国、奉献的角度提高认识, 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想法, 立报国之志, 通过在学校当中宣传优秀爱国人士的事迹, 鼓励大家向榜样学习, 例如发挥内省、慎独的文化精髓, 对自身进行深入的剖析, 通过思想教育工作者或者是就业指导教师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同时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就业引导, 让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3.2 传统文化结合校园文化活动, 锻炼学生拼搏进取精神

在校园文化当中融合传统文化, 利用传统文化内涵的融入,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凝练拼搏进取精神, 并将其精髓充分发挥到就业当中, 让自己敢拼敢闯, 同时随着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能够应对将来的各种情况, 在毕业生的相关调查、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 从诚信、执行能力、职场适应能力、敬业精神、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学生的考察都是较多的, 通过校园活动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务能力和理论水平都进一步提高, 这些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并富有拼搏精神。

3.3 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学校在开展就业教育的时候都会教育学生要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未来工作进行规划, 但是很多学生在毕业时却恰恰相反的选择了比较心理, 无论毕业生的自身条件如何, 虽然不可否认部分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条件明确定位自己,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人对自己认识不清的学生, 从而导致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会出现定位不清, 好的职位自己能力不够获得, 低的职位自己不满意;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能荒废自身专业知识, 尽管道路是一条“死胡同”, 但也一定要在本专业领域找寻出路。面对这些情况学校在以教育为本, 重课堂内外的前提下, 能构建出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合理指导体系, 在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思维中, 通过传统文化的“内省、慎独”的思想明确定位自己, 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避免“等级思想”, 充分发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树立劳动地位平等, 积极献身革命事业, 到需要的地方就业和创业, 避免好高骛远, 在思想上转变就业理念, 可以选择“先就业, 再择业”的策略, 在实践中定位自己的发展, 勇于担当[3]。

3.4 利用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 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 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当代财经类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之源, 是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他们的责任和担当, 以及个人能力素质都需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这就需要具有他们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敢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5], 而这些就是创业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正是体现出了这种思想, 而且也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 是中国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因此学校在开展的工作中要以创业带动就业, 激励学生自主创业, 完善相关的创业工作体系, 为学生创业群体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创业扶持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在工作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提升学生的创业思想、创业意识, 从而带来最终的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易程安.浅谈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复兴[EB/OL].[2014-10-13].共产党员网.http://www.12371.cn/2014/10/13/ARTI1413186501669339.shtml

[2]刘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青年就业观的影响[J].人民论坛, 2013, 15 (33)

[3]余鹏.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J].商业文化, 2009 (6) .

[4]黄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 2015-10-21 (13) .

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就业保障研究 篇10

一、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现状

国际上对就业人群采用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提法, 而我国考虑到非正规就业概念带有一定贬义, 考虑到就业者的心理承受程度, 一般采用“灵活就业”代替“非正规就业”。按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劳动科学研究所的《我国灵活就业问题研究报告》 (2002年) , 官方对“灵活就业”的定义是: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几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官方对灵活就业的界定给出比较具有操作性的划分标准, 即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五个指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灵活就业人群既存在于非正规单位, 同时也存在于正规单位, 将来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之间会出现自由转换现象。高校为了便于制定政策和统计方便, 需要缩小灵活就业的范畴。高校在界定是否属于灵活就业的标准主要是签约形式, 毕业生能够签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都被认定为正规就业。有些省市把用人单位的接受函和用工证明认定为灵活就业, 而有些省则认定为正规就业。凡是没有签订协议, 有谋生能力的毕业生, 填写灵活就业表的, 被认定为灵活就业。主要包括短期应聘某单位的临时工、小时工、兼职零工;从事无工商营业执照的以个体劳动为主的自由职业, 如商贩、修理、餐饮、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

高校灵活就业认定和统计范围比社会认定范围窄, 从今年开始, 毕业生自主创业被认定为高质量就业, 符合国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也与社会发展趋势吻合。今年, 高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类别中没有出现灵活就业, 而是用自由职业取代了灵活就业。很显然, 这只是统计口径和标准的变化, 并没有影响或改变社会对灵活就业的界定。高校在统计毕业生灵活就业时采取了保守和谨慎的政策, 主要原因还是灵活就业形式的社会认可度较低,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如果放大统计范围, 将会鼓励高校采用灵活就业形式, 以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从全国总体来看, 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呈现出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专业分布不平衡特点:经济发达地区, 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 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重点区域, 灵活就业率比较高;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咨询行业等新兴行业用人机制比较灵活, 工作环境比较宽松、产品技术含量高, 对中高层次的人才具有较大吸引力, 大学生灵活就业率比较高;一些市场需求弹性较大的专业, 如外语、翻译、导游、编程、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的学生灵活就业率也比较高。【1】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发展迅速壮大, 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形势有关。进入21世纪后, 灵活就业高速发展, 截止到2011年底,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接近城镇就业人员的50%。高校毕业生随着人数规模的扩大, 也从“天之骄子”成为普通劳动者, 一部分学生也成为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形式是未来的一种新兴的就业形式, 有利于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同时也更符合在互联网时代下, 人们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自由的就业方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更大范围认可灵活就业形式,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 认定标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固定雇主的自由职业, 毕业生持有某家雇主的用工证明或者接收函, 形式包括短期工、临时工、季节工、远程服务 (如电话服务、软件开发) 等;另一类是没有雇主, 自我雇用的灵活就业, 包括中介服务、经纪人、艺术工作者、修理服务、商贩等。

二、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就业保障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在尽管灵活就业形式受到社会的鼓励, 但是大多数人内心并不能完全接受。追求稳定的、正规的职业仍然是许多人的传统观念。灵活就业者通常是指受教育程度低、收入低、工作不固定且层次较低的这类人群, 在社会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认为灵活就业不是就业, 只是正规就业的过渡形式, 因此政府、社会和高校对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就业保障政策不到位, 工作措施和工作力度还不够, 从而影响到灵活就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健康发展。“灵活就业保障”由灵活性 (Flexibility) 和安全性 (Security) 组合而成。灵活就业保障应同时解决灵活性和安全性的目标, 这要求社会保障改革和就业政策改革保持一致性。【2】

(一) 社会保险保障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前, 政府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但是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并没有统一纳入保障范畴。近几年,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政府对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出台了社会保险保障政策, 部分或者全额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我国灵活就业群体大部分没有纳入社会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导致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失业后缺乏生活保障, 影响到社会安定。通过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及其他网站统计, 明确提出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失业保险的省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山西省、哈尔滨市、南京市、黄石市、武汉市等, 灵活就业人员失业后的基本生活保障还处在探索阶段。

由于高校与政府缺乏有效信息共享, 灵活就业毕业生离校后学生的个人信息没有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 导致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政策。很多灵活就业毕业生因为信息不畅通, 并未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

我国1999年以前的有关失业保险条例中关于失业保险的分担是单位缴1%, 职工不交。1999年1月国务院新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中, 单位缴费率由1%上升到2%, 职工个人不交改由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无论是按照1999年以前还是以后的条例,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雇主不固定, 征缴工作难以开展。1999年以后的条例中规定, 个人缴纳本人工资的1%, 但灵活就业人员的工资收入不固定, 实际上很难确定, 征缴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因此, 针对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的社会保险保障不全的问题, 应该专门制定适合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的社会保险办法, 确保毕业生的就业保障落到实处。

首先, 采用弹性制缴纳社会保险制度。灵活就业者工作不固定, 如果对灵活就业人群实行强制缴纳保险模式很显然不符合实情, 缺少人性化服务。因此, 针对灵活就业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的管理办法, 充分考虑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方式的特殊性, 让缴费基数更为灵活, 以适应不同层次的灵活就业人员。【3】可以采用规定缴纳年限或总金额两个标准, 允许灵活就业者个人有权选择缴费时间和地点, 按照每年连续缴纳或者一次性缴纳, 或者不连续补足缴纳三种方式, 满足缴纳年限, 或者满足缴纳合计达到总额的任何一个条件, 视为缴纳合格。

其次, 政府应解决灵活就业者的失业保险问题, 因为灵活就业者面临的失业风险系数较大, 失业保险能够让高校毕业生排除生活后顾之忧, 能够积极选择灵活就业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再解决生育保险和工商保险。

最后, 社会保险缴纳采取等级制。灵活就业人群工作不固定, 收入不固定, 应该允许灵活就业人员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社会保险, 享受相应的保险待遇, 让灵活就业者的生存与发展得到基本保障。

(二) 职业发展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

灵活就业人员不同于在正规部门就业的职业人, 他们缺乏明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缺乏职业化素质和能力的培训, 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 导致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缺乏持续发展能力, 以及由于就业信息的不充分, 这类人群容易与社会发生摩擦失业, 时常处于就业与失业状况, 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目前社会和政府在就业信息服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就业信息比较杂乱, 没有分类和针对性, 导致灵活就业者不能准确判断信息的价值, 错过就业机会;

第二, 信息发布的渠道比较单一, 如张贴海报, 由于灵活就业人群流动性大, 工作不固定, 导致摩擦性失业, 一方面社会有闲置的劳动力资源, 同时社会的用工需求又得不到合理配置。

第三, 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和培训机构主要针对学历较低的人群, 提供的就业信息主要是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 培训的内容也主要是操作性手工劳动。这些服务与灵活就业毕业生的需求差距较大。

第四, 高校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 制定出台了许多保障措施, 从人、财、物三方面进行了科学统筹, 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是这些政策基本上是针对正规就业的学生, 如构建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与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拓展就业市场, 促进西部就业、基层就业等措施, 而对于灵活就业人群缺少关注。

针对灵活就业人群在职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整合社会和高校资源, 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服务。

首先, 借助新媒体技术为灵活就业人群提供点对点就业信息服务。在基层社区, 建立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站, 采集灵活就业人员信息, 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灵活就业者的兴趣、特长和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分类, 然后借助微信等新媒介平台对灵活就业者发布有针对性的用工信息, 提高人职匹配度。

其次,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 如MOCC学习平台, 整合现有的社会培训资源, 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 提升灵活就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增强社会竞争力。

再次, 高校对选择灵活就业形式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如职业生涯设计、职场素质和能力、劳动权益保护等内容。

另外, 在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站建立灵活就业毕业生生涯发展档案, 并通过一对一预约咨询和网络咨询两种方式, 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专业职业生涯咨询指导, 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困惑, 提高工作的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指数。

(三) 户籍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户籍档案制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最大体制性障碍。正规就业毕业生的户口可以跟随用人单位, 成为本地户籍, 灵活就业毕业生的户口只能回原籍或者托管。政府对灵活就业毕业生的相关保障补助限制为本地户口, 损害了非本地户口灵活就业毕业生的正当权益。

人事档案是一个职业人的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关系、职业道德、职称技能等信息的全面记载, 全面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和能力, 有利于用人单位对雇用人员的全面客观评价, 也是一个人在职场的有效证明。但是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的人事档案一般是托管在省市教委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或者人才交流中心, 托管部门履行了保管职能, 因无法及时与毕业生取得联系, 大部分档案没有及时更新信息, 对灵活就业毕业生后续职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针对灵活就业人群在户籍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国家应该制定政策, 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减少大学生落户的限制。虽然在2002年3月2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对于大学毕业生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 但是目前仍然不能适应人才流动的趋势。从整体看, 传统户籍管制并没有根本改变, 一些大城市对待企业正式用工做出的户籍限制, 对待灵活就业的消极管制。从趋势看, 户籍制度改革需要打破农业、非农业户口管理二元结构, 建立全国统一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剥离有关部门附加在户口管理上的行政职能, 最后达到一张身份证全国流通, 实现户口自由迁徙。【4】另外档案管理也必须创新, 从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过度, 有利于全国联网, 实行个人电子档案的转移、登记、职称评定等功能。

只有打破户籍和档案管理壁垒, 才能促进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合理流动性, 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真正是实现人才价值和市场需求的有机统一。

(四) 法律保障存在问题及对策

由于灵活就业劳动关系不固定, 弹性较大, 许多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和安全措施等方面没有得到合理保障, 导致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害。刚毕业的大学生法制意识不强,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一方面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另一方面由于维权成本过高, 毕业生只能放弃对自己侵权行为的保护和赔偿。

针对灵活就业人群在法律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给予保障:

第一,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宣传, 提高灵活就业毕业生的法律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 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就业单位的监管力度, 要求用工单位必须与灵活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 并明确约定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工作报酬等内容, 防止侵犯灵活就业大学生的权益。

第三, 整合法律援助机构, 加强对灵活就业毕业生劳动纠纷的法律救济, 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三、构建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就业保障信息平台

以上分析了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在就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但是这些对策和措施如果不能有机整合, 实现资源共享, 那么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就业保障很难全面落实。失业是一个社会敏感的话题, 是一种社会不公正现象, 忽略对弱者的保护也是一种不公正现象。【5】为了适应社会对灵活就业人群的需求, 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如何保障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建立联动机制, 构建高校灵活就业信息平台。

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信息服务平台由政府相关部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牵头建设, 把学校和社会资源通过平台进行整合, 解决工作调块分割现状, 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达到政策全覆盖, 才能有效解决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信息平台具备六大功能:

(一) 信息录入功能

高校负责组织灵活就业毕业生的信息录入, 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学生个人在平台上拥有一个账号, 可以共享平台所有信息和服务, 信息与灵活就业者本人的移动终端联通。用人单位负责录入雇用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劳动合同信息。

(二) 社会保险服务系统

灵活就业毕业生的社会保险 (主要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由用人单位购买、个人购买和政府补贴三种方式来保障。平台时时显示灵活就业者的社保缴纳情况, 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监督用人单位缴纳雇用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状况, 并能够准确反映灵活就业的社保信息, 及时准确地补贴到个人。平台建立与银行共享资源, 用人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平台完成缴费功能。

(三) 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灵活就业人员弹性工作, 面临较大的失业风险。信息平台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意向、职业技能、经验进行分类, 并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居住地, 自动推送具有针对性用工信息, 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个性化工作匹配, 减少失业率。

(四) 职业发展服务系统

该系统为灵活就业毕业生建立职业生涯发展电子档案, 追踪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历程, 有针对性提供职业咨询与指导服务, 同时也具有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培训服务功能。

(五) 人事档案服务系统

该系统通过建立电子信息库, 动态管理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 时时完善个人信息, 真实记录灵活就业人员在职业道德、职称、职业技能、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内容, 有利于用人单位查询, 提高用高透明度, 规范灵活就业人员职业道德和素质。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该系统受理灵活就业毕业生的法律投诉, 系统将投诉信息转送到劳动监察部门及法律援助单位, 及时处理灵活就业毕业生的法律事务, 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就业保障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短板, 要解决这个问题, 仅依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高校自身是不可能完成的。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与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领域、工作类别、社会期望以及自我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要解决高校灵活就业的保障问题, 高校制定的政策与措施必须与社会大就业保障系统对接, 需要把“灵活就业的政策、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和服务系统融为一体, 建立一个系统性就业机制”。【6】高校灵活就业毕业生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把灵活就业各个保障子系统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整合, 实现学生个人、社会、高校和政府信息对接与共享, 平台强化了政府在保障灵活就业毕业生就业权益方面的监督职能, 提高了灵活就业保障工作的公正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高校扩大灵活就业毕业生规模, 为劳动力市场供给更多高素质人才, 保持劳动力规模的稳定与弹性, 提高全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效果。

参考文献

[1]叶逢杰.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及其管理[J].科技信息, 2008 (20) :146.

[2]叶宁.中国灵活就业者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研究[J].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3:15-16.

[3]葛弘斐, 潘洋, 严瑶婷.苏州市灵活就业社会保险状况调查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3 (12) :18.

[4]陈成文, 孙中民.二元还是一元: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2) :31-32.

[5]张然.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政策研究[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12) :207.

高校就业工作特点探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就业工作;大学生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就业指导机制的建设和功能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是一个常设的中心机构,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机构人员数量由学生的数量决定,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经费,保证就业指导机构有先进的设备,维持其正常运行。而我国的就业指导机制建设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就业指导机制不够完善。许多高校设置招生就业处,没有独立的就业机构。就算有独立的校级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是普通的行政管理工作者,很多就业工作由学院辅导员兼任。其次,就业指导工作的功能不健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只停留在网站的信息的发布和维护、组织招聘会、为毕业生办理毕业手续等低层级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学生实习、毕业生心理辅导、团体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二)就业指导主体的建设

由于就业指导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就业指导主体人才匮乏。首先表现为人数不足。其次,就业指导队伍的素质低下。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工作人员来源庞杂,凭借个人经验而不是知识储备指导学生。

(三)某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主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根据已有的研究和自身的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前大环境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由于大学生自身需求与企业所提供的条件不匹配,或者自身条件达不到企业需求所致,在这个过程中,就业服务就显得尤为关键。科学完善的就业服务,可以通过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大学生信息与企业信息充分沟通,以便于大学生与企业进行需求匹配,从而有效的解决因需求匹配错位而导致的就业难问题。另外,在当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扎实推进创新创业也就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在这些方面,国内某高校通过多年的努力,凝练了一系列就业服务措施。下面将从七个方面重点介绍该高校在就业工作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1/健全工作体系,强化协调联动。(1)坚持实施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形成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教研室教师和学生工作教师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协调机制。(2)持续总结凝练就业创业工作,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规范化、项目化。

2、加强就业指导,注重求职实效。(1)继续整合各方面社会资源,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课程的深度与层次。(2)着力整理各类经验手册、专项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材料,编写华电自有就业创业指导类教材。(3)全面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就业创业指导。

3、创新服务方式,提供多元支持。(1)不断健全就業创业指导队伍。(2)依托手机客户端,实现就业信息的多维共享。(3)全面建成2000余平米创业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体化创业服务。

4、完善帮扶体系、突出重点对象。(1)继续完善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体系。(2)积极与社会慈善机构合作,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支持,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3)持续召开创业项目评审会,加大对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

5、市场体系开放包容、一体多元。(1)继续与用人单位保持稳定合作,同时大力拓展西部计划、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基层就业渠道。(2)加强与校内部门合作,大力开展暑期职业体验工作。

6、丰富就业创业实践形式、实现精准高效。(1)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搭建了一大批包括理事会单位、发电公司、供电公司、中关村软件行业协会企业群、“中国电谷”等在内的数百个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基地。(2)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00余个,学生参与人数达1200余人。(3)继续依托研究生工作站平台,彰显实践育人工作特色。学校采取两段式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的新方法,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4)继续依托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形成实践育人工作品牌。(5)学校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载体,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共建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等。(6)继续开展“创业能力训练营”和大学生创业实训项目,累计参加学生1000余名,分别从创业精神、创业项目、企业融资、公司组建、公司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扎实推进创新创业。(1)深入落实国家创业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2)持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种举措开展创新创业实践。(3)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紧跟移动互联网创业热潮,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全力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落地。

四、总结与建议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成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内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经济学等。国内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发展阶段,还不完善。因此需要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全程化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总结和创新工作思路,取长补短。

高校就业文化 篇12

关键词:高校,政府,企业,困难群体,就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毕业生总量增多, 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正在日益凸显, 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这项工作关系到民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不仅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更是应当集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合力共同推进和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

所谓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指由于个人主观因素、心理品质完善程度、生活经历、社会关系、身体条件、所学专业等原因, 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 而导致就业出现困难的大学生。主要包括几类学生:专业技能不突出、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生理心理缺陷学生和一部分贫困生。

据调查,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按照比例大小依次是:就业实习实践机会、就业技能培训与指导、就业岗位信息、就业政策信息、专业老师或辅导员帮助推荐就业、理想单位进校招聘、学长的就业经验分享与就业手续办理。

三、我国现状

目前, 我国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工作的特点是以高校为核心、政府为主导, 用人单位部分参与。政府宏观上制定方针政策, 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总体指导, 包括法律、政策、资金支持等。企业方面, 承担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社会责任与引进人才的职能而每年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 但是面对毕业生总量与企业劳动力需求总量不平衡的现状, 大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优秀毕业生, 而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关注较少。社会组织、人才代理机构方面, 投入在困难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精力有限, 所以合力不够、协作配合差, 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手段上偏重经济资助, 缺乏人文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关怀, 没能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有关再就业的促进措施远落后于学生的实际需要。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 高校:认真落实责任, 完善服务职能

高校是连接学生与政府、社会、企业的纽带, 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的作用不可小视。高校要充分发挥其主导职能, 提升服务能力, 改善服务质量。一是做到将政府的方针政策有效传达并落实给就业困难学生;二是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和岗位需求情况, 为学生真实传达的同时, 还能针对性提供指导和帮助;三是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 尤其关注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着重提升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宣传到位、落到实处。高校要将政府针对毕业生制定的各方面政策、规定或是法律研究透彻, 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教师、辅导员都要认真研读、熟练运用, 方便在实际工作中第一时间给困难毕业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真正做到善知、善懂、善用。

2.个性指导、服务升级。一是建立就业困难的毕业生信息库, 了解学生就业意向、思想动态、困难原因等, 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和不同个体情况, 选定合适的帮扶老师, 进行一对一式的个性化帮扶,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签订帮扶责任状, 尤其是在实习就业期间, 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岗位。二是发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困难毕业生帮扶中的作用, 通过教学和实践, 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并在课堂中及时发现学生尤其是困难毕业生的问题所在, 调整课程内容, 实施有效和实时性指导。三是请优秀毕业生回学校针对困难毕业生的实际难处, 做心得体会的分享, 解答疑惑, 传授经验, 交流感受。实现就业指导教学样式灵活化, 教学主体多元化。

3.链接市场、实时导航。高校要嗅觉敏锐, 有一定的市场洞察和调研能力, 及时准确捕捉最新的就业市场情况和供求的变化, 合理化自身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实用性技能的培养, 使得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信息对称。此外, 技术技能的革新也要紧跟市场脉搏, 积极与相关行业、部门、企业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 互通信息, 更新理论和实训课程体系, 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 实习期就可以顶岗的人才, 尤其关注困难毕业生的技术培养,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有针对性地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专属的技术技能实训,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减少就业困难毕业生人数和就业困难程度。

(二) 政府:完善职能, 有力调控

政府是就业服务体系的导向, 拥有宏观调控的能力。多年来、政府十分关注困难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政策要求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帮扶力度, 对贫困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要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服务, 做好细致的心理辅导、就业推荐、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2009年1月,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 (2009) 3 号) ;2013 年, 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要求高校要“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对就业困难群体重点帮扶”;2015年5月1日电经李克强总理签批,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 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 《意见》提出, 要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 加快信息化建设, 努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残疾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1.加强监管、保障权益。政府运用其行政职能将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实时监管, 监管对象包括:各类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人才中介机构、人事代理公司等, 在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等各项法规政策的同时, 还要根据市场需要推出新的政策法规。维护市场中各主体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合法权益, 为毕业生求职营造公平、平等、有序的就业市场大环境, 帮助其实现顺利就业。

2.运用大数据, 对称供求信息。发布信息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政府有便利条件对用人单位用工的岗位信息进行整理统计, 并将一定范围内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和大学生就业局统计的各高校供给市场毕业生情况做出真实公布。将专业毕业生人数跟市场需求做出比照,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方面将企业信息宏观而准确的传达给高校和毕业生;另一方面也能迫使高校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决策。充分整合资料, 利用网络大数据, 实现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的互动, 有效降低摩擦性失业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结构性失业。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势必惠及困难毕业生就业。

3.鼓励自主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大浪潮下, “大学生创业”无疑是当今时代的热点词汇。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最大限度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还能够提供更多用工岗位, 带动就业。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 (下称《通知》) , 要积极推进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 各地各高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 进一步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财政、金融、工商、基地等政策措施, 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 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此外, 《通知》还要求, 持续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认真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各高校要把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要内容,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工作, 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 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三) 社会:明确义务、强化责任

企业、人才中介、工会、民政、社区等机构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为困难毕业生搭建绿色就业通道, 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承担起回馈社会、培养人才的义务。

1.规范用人标准, 坚持机会均等原则。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标准, 即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淡化学历和身份的合理用人、关注求职弱势群体, 消除劳动力市场按地区、户籍、性别的分割, 避免歧视某一类型劳动力现象的发生, 让困难毕业生拥有同等的求职应聘机会, 实现人力资源合理的配置。

2.密切校企合作, 建立订单培养。用人单位应紧密联系高校, 跟高校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 或是签订订单培养协议。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可以根据企业需求, 将企业文化、理念、制度等灌输给学生, 对学生进行标准化培养。企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共同参与, 不仅充分整合了教育资源、达到工学结合, 学生的岗位意识、专业技能、责任意识均得到了强化。同时, 还实现了企业招聘用人的“量身定制”, 解决了专业内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尤其是给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提供了“先人一步”的就业机会。另外, 合作企业还可以建立“扶贫助学基金”, 不仅保障了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还能为企业后备人才, 一举两得。

3.充分依托工会、民政、社区等机构。使用最低成本、接地气的途径, 充分利用此类社会机构的资本和人脉, 帮助困难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提供就业指导, 规避就业风险, 降低就业成本, 提高就业质量。帮助区域范围内不能正常就业的学生度过困难时期, 并且在实施援助后定期走访, 暗示通报, 制定并完善后期的帮扶目标以及帮扶方案, 增强困难毕业生走向社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五、结论

上一篇:跨文化品牌营销下一篇:多维元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