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2024-08-16

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精选12篇)

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 大学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竞争与挑战。高校贫困生作为特殊的群体, 在就业过程中总体处于弱势地位。有关调查也显示, 高校贫困生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 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也明显偏差。贫困大学生如能顺利就业, 不仅能解决自己生存问题, 而且能够负担起整个家庭的生计, 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从贫困生的就业现状探究就业难的因素, 继而提出可行性对策。因此, 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 充分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状况分析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2008年公布的《中国优秀贫困生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在校贫困生比例为20%, 特困生为5%~10%左右”。中国自古以来就盛行“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和通过学习“光宗耀祖”的追求。即通过教育获得人力资本提升, 取得社会地位和收益的提高, 同时可取得精神的满足。可见, 对许多处于社会较低阶层的家庭来说, 子女上大学不仅意味着未来经济地位的提高, 也意味着对精神满足和获得社会尊重的追求。基于此, 这些贫困生家庭在“读书改变命运”的感召下, 不惜倾家荡产, 靠接待资助子女完成学业。但在就业时, 却因“贫困”而遭遇尴尬, 陷入被动。不仅就上学期间花费大, 就是择业过程花费也较大, 这主要包括通讯费、制作简历费、交通费、自我形象包装费、培训费等, 这些已成为贫困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调查表明, “有43.5%的在校求职花费在600元以上。”与其他学生相比, 贫困生更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 以便早日获得经济报酬, 回报家庭。他们希望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 但就业难的现实, 使求职成本不断攀升。面对稍纵即逝的就业机遇, 贫困生因较大的求职花费和囊中羞涩的现实矛盾而无所适从, 因“费用”不足而与机会无缘的实例比比皆是。因而贫困生在毕业之际, 尝终日坐卧不宁, 饱尝就业之“痛”。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特征

首先, 目前, 高校的就业观教育在内容上侧重如何降低就业期望值, 以尽快找到工作岗位, 造成有些贫困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长远发展, 急功近利。贫困大学生在面临直接就业、继续深造或自主创业的三重选择时,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就业。调查表明, 即使是在考研热持续升温的大趋势下, 应届毕业贫困大学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大学生低40%左右, 选择自主创业的贫困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其次, 贫困大学生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 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较非贫困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有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债务, 贫困毕业生迫切需要找到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工作, 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所以, 不少贫困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他们希望到环境好、待遇高的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工作。但实际上, 贫困大学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 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

再次, 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家庭、学校教育资源有限, 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英语水平、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欠缺。贫困大学生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所以, 自身综合素质欠缺、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大学生, 更倾向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 人为地缩小了就业的选择范围。

最后, 贫困大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范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 认为自己无所依恃, 早早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 积极推销自己, 一有接茬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 很快提笔签约, 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 但这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自觉条件较差的贫困大学生, 在择业过程中害怕竞争, 怯于表现, 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 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所适从, 消极应对, 坐以待“毕”, 无形中增大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三、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家整体就业形势压力大, 人多岗位少。从我国劳动力的总体需求来看, 劳动力供过于求, 就业形势严峻。各机关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面临着精简机构, 人员淘汰的压力, 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十分有限。据统计, 未来5年, 全国将新增城镇就业人口4500万人, 农村转移劳动力每年将达800万到1000万人, 城镇下岗职工还有400万人需要就业。

二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薄弱, 职业生涯教育专业人才匮乏。目前,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 普遍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师资和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指导还是遵循以前的咨询、签协议等事务性工作, 这势必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三是来自贫困生的自身因素。首先,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于边远山区, 教育基础本来就较弱, 加上部分贫困生为学费和生活费, 而到处奔波, 很难安于学习, 学习成绩一般者居多;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 常常占用正常学习时间自学其他专业课程, 结果造成自身专业成绩不理想。其次, 许多贫困生把时间和自尊压在了学习上, 想在学习上战胜别人, 出人头地, 很少参加其他活动, 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差, 影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一些贫困生认为社会分配不公平, 存在抱怨心里,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感到无所是从, 紧张压抑感和矛盾感就更凸显出了激烈化, 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 读研收费已成必然。读书无钱难, 无钱读书难, 贫困与求学的矛盾使血多优秀贫困大学生在叹息中放弃继续深造的道路。不少贫困学生多以学习为导向, 很少考虑将来的职业目标和人生方向, 致使他们在未来的仕途上多有不理想。

四、提高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思考

1.加强政府统筹、政策导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政府应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的要求, 进一步充分认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着力完善贫困生助学政策、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包括教育、财政等部门, 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积极制定、落实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配套政策, 从制度上保证贫困生入学与完成学业。首先, 完善“奖”、“助”制度, 扩大贫困生资助范围与力度。进一步设立分地区、分类别的贫困生专项基金, 并逐步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建议分地区、分类别地解决贫困生问题, 对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适当倾斜, 建立农村和少数民族贫困生专项基金。对此, 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 积极拓宽助贫基金的筹措渠道, 以加大贫困生专项助学基金的资助力度。其次, 要尽快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助学贷款制度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方式。而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制度首先是一种政府行为, 应该由政府出面牵头, 统筹安排, 以规则、条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并在切实保障银行的积极性与工作有效性的前提下组织银行具体实施。建议依照教育和经济规律, 根据大学生需要设立不同种类的贷学金, 扩大贫困生贷款的比例和额度;改革借贷方式, 充分考虑学生中途突遭变故及继续深造的可能性, 允许多次借贷;延长还款年限, 允许贫困生在本科毕业后10年内以按揭方式还款。同时, 积极促进大学生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 建议由教育部门组织专门的咨讯公司参与建构学生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这对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将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尝试。

2.高校要采取多种手段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

鉴于高校贫困生体现出的贫困性、脆弱性、弱势性、自卑性的4个典型特征, 并且表现出交际能力较低、竞争心理较脆弱自卑心理较突出的情况。一是高校应积极建立扶助贫困生的有效机制。目前, 高校的资助经费多用在“奖、贷、助、补、减、免”上, 但所涉及贫困生的面仍较小, 补助金额低。为更好地解决贫困生问题, 首先, 高校要依据相应的政策法规, 明确界定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范围, 突出奖学金“奖优”和助学金“助贫”的功能, 并进一步完善贫困生学杂费的“减、免、缓”制度。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层面, 要成立专门的学生贷款部门, 统一负责组织本校学生的贷款工作。建立健全已有的助学体系, 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励和扶助基金;同时, 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 增设专门的贫困生基金。创设贫困生“以工助学”工程, 积极、稳妥地组织和引导贫困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 而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是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美国心理咨询专家卡可夫 (carkhuffR.R) 说:“咨询是生命的流露”。目前, 调查的7所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 并配备了专业的咨询医生。相对来说, 浙江大学和温州医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得最扎实和富有成效, 前者借助的是强大的经济和管理力量, 后者借助医学院特有的优势, 配备了医学专家坐诊咨询, 每天有教师坐班, 并做专场心理健康讲座, 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工作, 对帮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在温州医学院就有一经济困难学生, 成绩很好, 但由于身体原因, 缓考而得不到奖学金, 受打击而一度产生自杀倾向, 通过心理健康医生的咨询和教育, 已正确面对挫折;许多心理自卑, 不合群的学生通过辅导员、心理健康中心的帮助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 其它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做得相对落后, 心理健康咨询室在一些学校仅仅是装装门面, 比较形式化, 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不了很大的作用。相对于物质生活的贫乏, 贫困生心灵上的孤独和困苦让人们更为揪心。助贫工作不仅是学校与学生之间货币和物资的给予, 同时应成为精神支持和价值观输出的过程, 成为密切学校、学生关系和沟通师生感情的过程。四是自立自强教育。贫困大学生要真正解决自己面临的暂时的经济困难, 需要发挥自强自立的精神。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他们必须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自己所选择的, 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经济独立, 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家庭和社会。因此, 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主体功能,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 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和自信意识, 发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对此, 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并出台了积极的措施, 推动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如浙江大学, 在资助执行过程中, 遵循3个原则:鼓励先进原则, 有困难先贷款原则和有限资助原则, 学校尽管有较充裕的资金, 但不主张对学生给予全额无偿资助, 而是要求学生申请贷款来交学费, 生活费上给予直接资助, 破除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在各高校都成立了“爱心”基金, 即大学生从承诺从“爱心”基金里获得的资助, 在毕业后要全额返还, 或捐资扩大基金数额以资助更多的贫困生。利用这一方式, 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得到政府、学校和他人帮助的同时, 奉献自己的爱心, 回报社会, 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的精神。

总之, 贫困大学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贫困生就业工作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应当深入到贫困生中去,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上进行“解困”。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贫困生应当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同时, 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只有国家、社会、高校一同努力, 从制度、观念、技术等方面齐抓共管, 才能为贫困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 实现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优秀贫困生调查报告.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 2008.

[2]闵维方.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

[3]花军, 张晓燕, 胡海青.高校贫困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与对策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07, (05) .

[4]李琳.高校贫困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J].西安科技大学.高校讲坛, 2008, (13) .

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篇2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了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各高校为了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I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尤其在贫困生的就业工作方面,更是加大投入力度,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国家、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1.贫困生产生原因分析

贫困生,就是“在校期间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本人基本的学习生活费用无法支付的学生,称之为生活困难学生(简称贫困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招生并轨制度和收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学生群体正在形成。

现阶段高等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期望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就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但大发展就必须大投入,而面对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缴费上大学就成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选择。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决定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又明确指出“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适当增加学费在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

在此一系列的背景条件下,民办高校应运而生,虽说解决了一部分学生上大学的问题,但是由于民办高校是自筹资金办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学生的学费来保证学校的运转,从而造成了民办高校相比较公办学校来说,学费高是一个突出的特点,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民办高校,相对应的也缺少一些“奖、助、补、减、免”制度,那么每年少则五六千多则上万元的学费。使绝大多数中低收人家庭难以承受。还有一些“财力十分有限”“绝大多数是一些贫民小户人家的子女”而又“力图通过上大学改变命运”,加之农民增产不增收、城镇下岗职工增多等诸多的社会因素使家庭收入下降。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在校贫困生的增加。

2.民办高校贫困生的特点

2.1物质贫乏生活困难

民办高校贫困毕业生大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大部分同学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学费进入学校学习,生活困难是贫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加之民办高校由于是自筹经费办学,学生受资助渠道较少,每年仅有少数的同学通过奖学金或者助学贷款获得一些基本的资助,因此一些学生的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有的贫困生身体营养不良、有病不敢去医院、无力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辅导班.经济窘迫使他们在学校生活的很压抑。

2.2心理压力较大

贫困生绝大多数深知生活的艰辛,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艰苦朴素、坚韧不拔的优良品格.高中时成绩较好。但是,升人大学以后,发现成绩好的同学比比皆是.另外由于城乡经济差别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差异,贫困生感觉与其他学生存在着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接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艺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在差异面前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形成了自卑心理,因此造成有些贫困生没有信心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觉得生活无意义。思想上不求上进,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

2.3综合素质能力较弱

不少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或者是低收入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所受到的教育有限,素质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从而导致从这些地方出来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面对窘迫的经济状况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他们无法购置更多的学习资料,参加学习培训。因此,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目标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无力追求更高的目标,从而制约着他们顺利成长和成才。另外,由于经济困难,一些贫困学生为筹集学杂费、生活费而奔波,四处打工挣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学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则因为本身就是借贷上学而倍感压力,至于考研、考证、考托等大额投入的考试,更是无暇顾及。一系列的原因使贫困生在学习方面陷入一个很无奈的境地。再加上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贫困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可以依赖,自身在言谈、举止、行为处事方面也缺乏优势.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有些贫困生会因此悲观失望、得过且过,不注意自身能力的培养,怨天尤人,进而成为就业的“弱势群体”。

3.加强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3.1完善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健全贫困生帮扶制度

贫困生问题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社会问题,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贫困生的问题,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贫困生家庭、个人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资助体系。目前,大多民办高校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形式单一,如:奖学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还有近几年出现的助学金,但大部分同学主要还是依靠银行的商业贷款.来缓解燃眉之急。但是由于商业银行担心将来的还款风险,不太愿意贷款给学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商业贷款,因此,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贷款无门、欠钱上学的情况。就把包袱转嫁给无国家财政拨款的民办学校了,长此以往,欠费学生数量增多,必将影响高校教学的正常运转。各民办高校一定要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本校的资助制度体系,探索新形势下的贫困生帮扶新模式。

3.2注重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深入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校方,自新生进校起,就要建立详细的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建立一套完整的贫困生在校期间信息库,同时,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情况,为帮扶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其次,要注意提高贫困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眼前的贫困是暂时的,明白国家、社会、学校在帮扶工作中所做的努力.要让他们知道只有坚定信念,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并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实践,才能真正改变他们贫困的现状。再次,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动向,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培训与辅导活动,增强他们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经济脱贫”之前做到“心理脱贫”。

3.3帮助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拓宽贫困生就业渠道

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必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社会不会以为其是贫困生而降低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选拔标准,因此,高校在对贫困生帮扶时除要教育和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摆正心态,给自己合理定位以外,更要注意贫困生能力的培训.主要是个人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如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生涯决策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等等。学校要为这些学生多提供和创造时间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等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增加社会竞争力。

3.4加强贫困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保障解决“就业难”问题

要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率,除了在技能上给与帮助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之外.还要给他们提供就业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已确立自己的就业定位,顺利就业。根据贫困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帮助消除择业恐慌心理,同时通过举行专题报告、讲座对他们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还要有争对性地为他们收集和反馈用人信息,积极地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

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篇3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已日益普及,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近七八百万计,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巨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家庭贫困生群体就业形势严峻,呈现出多方面矛盾。为提升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就业能力,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在探讨当前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存在问题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作为高校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群体,高校贫困生群体就业问题备受关注。相关统计数显示,贫困生占大学生总数的5/1,如2013年毕业大学生总共有700万人,其中贫困生群体为120万人,这120万人遇到的就业压力是空前的。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使得这部分大学的就业矛盾重重,如果不能解决这部分学生就业矛盾,不仅影响到百万个家庭的生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整个社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缺乏信心,这就進一步限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我们需要积极地探索出新的途径,帮助大学生谋求就业机会,让他们顺利地走向社会,面对自己未来的全新人生,这是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高等教育二次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2 当前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2.1 就业取向两极分化严重

因自身的成长经历,使得这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的人生阅历会更为丰富一些,他们经历的苦难会让他们在大学毕业时,面对社会的心态产生极端的两极化差异。一部分贫困生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并且顺利,是一次重要的人生升华,他们对整个社会看法是十分积极健康,认为自己将会在社会上再次通过自己努力走上更高的成功。这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态十分乐观,他们也不会过多地要求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必须要达到什么程度,他们乐于通过不断的付出,让自己的事业一步一步地不断上升,这些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其斗志和活力是建设国家的强大助力。

与此同时,也有另一部分贫困生由于生活的磨难,同时在大学的生活中感受到了自身和他人的巨大差异,长此以往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希望,滋生出了过度的敏感和强烈的自尊心,这使得他们在就业时十分矛盾,他们想要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但是他们又只看到了生活的阴暗面,觉得自己的家庭是对自己人生的巨大拖累。矛盾的心态导致了他们的求职过程会极为不顺,他们会对自己的职业有过多的要求,也忽视了自身的现实条件。

2.2 综合素质导致求职处于弱势

一些就业困难的贫困生会将这些阻力归咎于自己家庭原因,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家境的限制,使得他们进入大学的时候对于未来的人生规划、职业发展看得没有正常家庭那么长远,这导致了他们在大学的学习期间,也不会有什么主动的自我提升计划,兴趣爱好匮乏。同时他们的心态又是极其敏感和脆弱的,很在意他人是否因为他的家境而鄙夷他,这又造成了交际圈的狭窄。如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就会产生主观的或者被动的限制,他们不会花额外的开销去对自己进行课外的技能培训,甚至在本身课业的范围内也会因为心态的原因只做好课程要求的就足够了,不会像一些有浓厚爱好的同学一样在一个技术领域花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区域和家庭经济,文化和教育相对落后,缺乏专业的英语知识、数学和计算机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使得这些学生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比较困难。目前高校普遍缺乏针对性提高贫困生生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相关课程资源,难以有效促进困难生的全面发展。贫困生对这一方面的需求是突出的,但是目前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部分贫困生也会为了维持自己的基本消费,用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勤工俭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能力,但如果勤工助学过量,则又会影响其学习时间,也对学习造成一定干扰。

3 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3.1 调整就业政策,为贫困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首先,为了保障贫困生不会受到人才市场的主观上的不利评价,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系,通过明确的条文约束来确保每一位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不会受到家境上的主观歧视,并且这些条文规定要落实到法律层面。强制性的约束和规定只是对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做出的最低级的保障,更多地需要校方、人才市场、学生群体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校方有义务确保自己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会受到公正的对待,校方为学生推荐的用人单位也应该经过实现的审核确保这些单位不会戴有色眼镜去看待本校的学生。同时学生也要认真地听取校方有关就业的意见,和校方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要明白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差异,自身有不足的之初也需要进行弥补,自身有何适合就业的优点也要学会如何去表现。同时校方也要为用人单位的就业合同把好关,防止用人单位在合同在做手脚去暗地里歧视贫困生,让每一位学生签署的就业合同都是公正的都是合理的。

3.2 加强对贫困生的素质培养,注重起综合素质的提升

虽然在就业环境中是存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生的歧视,但是大部分来说这是因为客观上贫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差距导致的,甚至可以进一步说,用人单位的歧视也是因为常年的招聘活动养成了习惯性的贫困生比一般家庭学生差的认知。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让贫困生群体的就业情况得到改善,还是需要从贫困生群体自身下手。校方在自身的教育体系内就需要注意到那些需要生源地贷款和贫困补助金的学生,在资源的开放上应当对其进行一定的倾斜,给予他们更多的低廉的成本去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方便自己的未来就业。同时也要从心态上去改变贫困生群体的现状,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去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让他们的家境限制了他们内心的发展,他们需要有更长远的远见能力,而不能因为家境而受到发展的限制。

贫困生的交际圈和交际能力也是校方需加强培养的地方,要树立贫困生的合作观念,不断增强他们团队合作精神。贫困生普遍的自卑、自闭心理造成了他们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喜欢单干的特点,这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贫困生要利用在校期间提高合作素质,拓宽认知面,主动与别人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开放的性格以及合作的意识。目前高校已经建立“奖、勤、助、贷、绿色通道”等资助模式多为一种“结果性资助”,减轻学生在学费和生活费上的经济压力。而发展性资助为“过程性支持”,是一种资助与发展并重、管理与育人并重的资助形式,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咸强.职业指导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困难群体之帮扶[J].职业教育研究,2012(07):74-75.

[2]诸云,范彬.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教育及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07):78-79.

[3]陈登科.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20):90-91.

[4]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04):132-135.

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篇4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贫困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贫困毕业生在庞大的就业队伍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在就业时无法依赖社会关系,更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只能依靠自身努力来争取一份工作。在现实中,就业成本的增加使他们感到乏力,在择业就业中出现了各种矛盾心理。所以,对当前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心理现状进行分析并给予正确指导,对提升高校就业率、促进高校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心理现状

(一)缺乏自信,就业心态不积极

通过笔者对当前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心态积极性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就业心态普遍不如非贫困生积极。他们无论是在自信心还是竞争心态上都有所缺失,并且普遍表现出焦虑的心态。因此,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在就业中更容易缺乏自信,而且没有主见,表现出怯场等行为,他们在择业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应对,因而经常会错过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择业时普遍务实,没有创业热情

贫困生在职业选择问题上,与非贫困生的差距也非常明显,他们一般会更多地考虑个人发展和薪酬待遇问题,对社会需要和创业考虑较少。贫困生在职业选择中,对于某项工作的性质、专业匹配度、单位规模等因素考虑较少,代表着他们择业灵活性相对较高,也就是态度上的务实;但是在对于自主创业的看法上,贫困生的热情并不高,影响贫困生创业热情的因素很多,但是贫困生的经济条件和创业风险可谓最为突出的影响因素。

(三)贫困生的就业压力更大

贫困生由于家庭比较贫困,他们往往希望通过毕业后获取一份较好的工作来改变自身甚至是家庭的贫困现状,因此,他们对于好工作的期望更为迫切,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比普通学生更大。导致贫困生出现这一压力的来源很多,如临近毕业、父母的期望、与同学对比等,都是造成压力的来源。

(四)高校贫困生对就业指导的期望值更高

在高校毕业生中,由于就业经验的缺乏,他们如果能够获得学校的就业指导,就可以在就业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通过笔者的调查可以发现,贫困生比普通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期望更为迫切,他们更加希望获得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造成这种心理现状的原因在于,贫困生大多来自于农村或者城市的低收入家庭,弱势的家庭背景注定不能在就业中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因此,贫困生在就业时必须自己拿主意,但是他们并没有经历过社会中的磨砺,对于一些决策存在迷茫。所以学校的就业指导成为他们必须要依赖的途径。

(五)贫困生的就业准备不充分

大部分的贫困生在就业时对自身的就业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更不知道怎么有针对性地准备就业,对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也不了解,而且他们大部分认为是自身家庭原因导致了他们的就业困境。诚然,家庭经济的窘迫和社会资源的匮乏是导致他们就业准备不足的原因之一,但是出现这种现象与贫困生的人格特征、自卑心理等密不可分,这使得他们由于缺乏交流而获取的外界信息不足,没有更多的就业信息来源。

(六)贫困生就业观念端正

通过对影响就业因素的调查可以发现,贫困生和普通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一致认为个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经验等因素都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贫困生而言,他们把影响就业的因素更多的归因于自身,认为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在就业中更加重要,这也是贫困生就业观念中比较积极的一方面。但是,在一些其他的观念中,贫困生与普通学生还是存在差别,例如在面对自己不满意的工作中,贫困生比普通毕业生的比例更高。

三、高校贫困生就业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因素

1. 家庭因素

随着物价上涨以及大学扩招等,高校学费和生活费用等普遍提升。贫困生收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如果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不足,那么他们将无法顺利完成学业,这就导致了贫困生从入学开始就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此外,这些学生的父母往往倾其所有为其教育投资,目的是希望子女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学业,进而获取一份薪酬较高的工作,改变子女的命运,因此大部分的贫困生在入学之时便非常刻苦,并给自己制定了非常高的目标,然而现实的残酷使他们一次次地碰壁,无形中使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加沉重,很多心理问题也就产生了。

2. 经济因素

贫困生之所以贫困,归根到底是其家庭的经济支持不够导致的,因此很多贫困生在校期间不得不处处留意生活开支,并想方设法参加一些兼职活动,有时甚至不惜牺牲学习的时间去完成勤工俭学的工作,增加一点经济收入,从而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

3. 群体因素

高校一般都是面向全国招生,因此,高校学生往往来自全国各地,对于贫困生而言,他们对各种事情非常敏感,尤其是注重周围同学和老师的看法。如果与同学或者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合理,他们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讽刺,导致了贫困生比普通学生要承担更沉重的心理压力。尤其是高校中的学生往往是来自各地的优秀学生,同学们的各项表现都很优秀,很多无形的竞争就存在于同学之间,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在心理上会存在更大的落差,他们也就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4. 社会因素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纷纷裁员、精简机构,这对于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讲,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以往大学毕业生备受企业追捧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在各企业为求生存而采取精简机构的背景下,普通高校毕业生压力尚且增加,贫困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导致他们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主观因素

1. 择业观念

在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普遍存在着对就业期望过高的问题,而贫困生也不例外,由于现实的残酷以及贫困生对未来职业过高要求之间的落差,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处于原地等待状态,认为还会有更好的工作岗位。这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表现:过于高估自身能力,由于急于改变现状而对薪酬要求过高,缺乏实践能力等。

2. 择业技巧

在贫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提升,但是对于处理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技巧掌握却不足,使贫困学生无法正常展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用人单位无法全面了解这些学生,从而也就会选择其他看起来条件更好的一些学生,使贫困生错失获得心仪岗位的机会。

四、改善高校贫困生就业难心理问题的策略

(一)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社会支持

面对目前的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心理问题,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加以制约,这其中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作用。纵观我国的就业市场,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其规范程度很低,真正公平、公正、择优录用的就业机制并没有发挥作用。尤其是当今社会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加深,加之高校贫困生的社会资源匮乏,使得他们的就业机会大大减少。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他们在就业时会遇到更多的生源、户口、社会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必定会对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形成不良影响,此时,政府方面应该发挥其独有的优势,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促进就业公平,为贫困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二)学校为高校贫困生提供全面的就业心理辅导

当前我国的高校针对贫困生问题,多是处于学生在读时期的经济援助,尚且缺乏对于贫困生的就业阶段的帮助,尤其是在就业心理指导方面做的不足。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都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但是这种就业指导都是普遍性的,并没有专门针对贫困生就业心理方面的指导。而且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也多是针对学生的感情、学习状态等进行指导,没有为学生就业的心理提供指导。因此,高校应该充分结合两大部门的优势,加强二者之间的合作,成立专门针对贫困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块。在对贫困生的就业心理展开辅导时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贫困生正视贫困、增强自信、明确择业目标、加强就业准备、调整就业压力等。

(三)家庭方面与子女加强沟通

我国的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地区或者城市中的低收入家庭。在我国的贫困家庭中,由于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家长都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子女的命运,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很大,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获取一份薪酬较高的工作,改变子女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但是,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毕业生想要一开始就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高校贫困生面临着来自家庭的殷切期望和来自社会现实的双重压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放松、宣泄,久而久之,他们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贫困生的就业过程中,来自家庭的理解与支持对于调节他们的就业压力至关重要。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争取:一是纠正家长在子女就业问题中所持的态度。学校方面应该加强与家长们的沟通,让家长们了解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使家长们对当前就业形势有正确的判断,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改善贫困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

(四)贫困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提升个人竞争力

前文已经提及,导致贫困生就业难的心理问题中,其自身能力的差异是很重的一个因素,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得从贫困生自身抓起。第一,贫困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努力学习,熟练掌握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个人竞争力;第二,贫困生应该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保持积极的心态,对未来做出规划,明确就业目标,为以后走向就业岗位而努力奋斗;第三,贫困生应该拓展收集信息的渠道,增强自身收集信息的能力,在获取就业信息中获取主动权;第四,在择业过程中,尤其是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广大毕业生尤其是贫困生要掌握自我调节压力的能力,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正确处理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五、结语

我国的贫困大学生在高校中占据相当高的比例,属于比较弱势的群体,他们面临着来自经济、学习和精神方面的几大压力,心理负担巨大,不利于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业,也不利于这些学生心理的健全。因此,广大高校有责任对贫困大学生提高重视,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促进贫困生的健康成长。现如今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贫困生由于成长环境和个人能力的限制,在就业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不利于他们的就业选择,也不利于其个人竞争力的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重视,呼吁各部门共同参与,从政府、学校、家庭以及贫困生个人等方面着手,切实帮助贫困生解决就业难的心理问题,提升贫困生就业时的个人竞争力。

摘要:当前高校中的贫困生仍然占据着很大比例,他们在就业时的心理状态与其就业率息息相关,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普遍存在的现状下,改善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其正确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成为改变贫困生个人和乃至其家庭命运的关键。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心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导致当前贫困生就业难心理现状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难,心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刘丹,潘苏苏.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现状及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04:169+171.

[2]苏文宁,来燕.高校毕业中贫困生就业心理辅导[J].科技资讯,2011,15:207-208.

[3]桂莉娜,蔡宝鸿.心理契约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探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12:34-36.

[4]乔心阳,武灵芝.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5,11:73-75.

[5]邱霁扬.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及救助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篇5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要给予更强有力的就业援助!这是《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中,透露的精神。

昨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通知,贫困毕业生就业方面,享受五项援助和一项免费政策。

谁能受益?

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是指省内高校吉林籍,和省外高校吉林籍毕业生返回吉林省,尚未就业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和贫困残疾人家庭中的高校毕业生(其中,升学、出国、参军、暂无就业意愿的除外)。

如何认定?

认定程序: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按自愿原则,持本人毕业证,到其家庭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申报。属于零就业家庭的,核对其家庭原始认定资料;属于城镇低保家庭的,核对其家庭低保证件;属于农村低保家庭的,提供低保证原件及复印件;属于残疾人家庭的,提供其家庭主要人员残疾人证。

经认定属实的`,劳动保障事务所进行实名制登记,发给《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在上面注明“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凭证享受扶持政策。

一项免费政策

这一项免费政策为:免费求职政策。

具体是指,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素质测评、发布求职信息、政策咨询、参加各类招聘等活动中,应聘、报名、保管档案等环节凭《就业失业登记证》免收任何费用。

五项援助

(一)就业服务援助。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优先为他们推荐就业。

(二)创业服务援助。优先提供创业培训;优先提供创业项目;优先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优先进入创业园区。

(三)就业培训援助。未就业的贫困毕业生,有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可向原户籍所在地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安排其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并凭《就业失业登记证》,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四)见习岗位援助。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要优先安排返回原籍的贫困毕业生到见习基地见习,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五)就业岗位援助。

1.各地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要本着就地就近、双向选择的原则。优先在“大学生充实社区服务”、“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中安置返回原籍的贫困毕业生,并落实好扶持政策。

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篇6

关键词:贫困生;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从2001年114万增长至2014年727万(见图1)。这些数字既反映我国高校的迅速发展,也折射出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难点。如何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 2001年至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一、高校贫困生的形成及规模

(一)贫困生定义。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1]:贫困指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贫困生,指因家庭收入水平偏低,单凭家庭的经济支持,难以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1993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2]中,首次界定了贫困生的定义,即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综合以上说法,高校贫困生是指家庭收入较少或收入不足以供其完成学业或者很难帮其完成学业,且在校生活水平低于其他同学的学生。

(二)高校贫困生群体的规模。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显示:高校中贫困生约占20%,人数约240万;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数据显示:贫困大学生比例约为20%,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

2006年《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院校在校生人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

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约473.96万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

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

二、高校贫困生职业素养现状

职业素养,指通过学习和锻炼,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即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术与工艺、职业设计与创造的情感、规范、能力及其水平。贫困生的职业素养,指学校对高校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进行思想、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育,使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目前,高校贫困生已经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调查显示贫困生整体就业率不高。就业现状概况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总体就业情况不理想。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够,存在签约时间滞后、质量不高、总体就业率低等问题。贫困生大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教育基础等比非贫困生要差些。就业技能方面如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较差,部分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和表达,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沟通。

(二)贫困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各种困境。除自身条件外,求职费用、社会一些不公平因素的制约导致贫困生错失一些就业机遇。高额的求职费用,如通讯、交通、形象包装、培训等费用,已成为贫困生另一个经济负担。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花费高,贫困生到异地求职,住宿、餐饮等费用使求职成本不断攀升,给贫困生就业设置了无形的门槛。

(三)贫困生就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较差的家庭条件使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都面临更大的压力,易导致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贫困生经历贫困的磨砺,意志更加坚定,更能吃苦, 就业目标明确,对就业环境要求不高,易找到工作。另一部分在求职中畏手畏脚,对未来生活期望过高,一旦失败更是严重自我否定,出现悲观、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长此以往便形成恶性循环。

(四)贫困生中的特殊群体。在高校贫困生中还有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或身患残疾、容貌不佳,或有某些生理缺陷等问题,国家给予他们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就业歧视的门槛依然存在,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家庭贫困,在就业市场上备受冷落。

因此,贫困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步履维艰;就业成本的增加和就业不公的打击,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就业压力,有的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贫困生走出校园后,若长期找不到工作,自身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将面临窘境,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

三、贫困生要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是就业的关键。贫困生要建立科学的职业选择观,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避免好高骛远、跟风攀比等消极观念。客观分析当前形势,正确评估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除此之外,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贫困生要比一般学生更刻苦勤奋, 将学习当作精神追求,避免盲目“啃书本”,熟练运用网络资源,接收新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学业水平。

(二)注重自身能力培养。贫困生要主动地寻找锻炼自己的平台,提高信心和勇气,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力,培养自己创业意识和竞争能力等。

(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能帮助贫困生在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掌握哲学、文学、历史、法律等人文社科知识,发挥人文素养在健全心理、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充实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就业竞争力的大小,竞争力大小决定了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个人竞争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贫困大学生更要树立正确就业观,励精图治,笃学善思,勇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走向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Renn,O.,Concepts of risk:a classification,Krimsky,S.and Golding D.ed,Social Theories of Risk, Westport:Praeger,1992,pp:53-83

[2] 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4560/201008/96208.html

高校贫困生实现就业的途径研究 篇7

一、国家与社会:完善贫困毕业生就业支持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一)创新思路,搭建起贫困毕业生就业的绿色通道。

关心贫困大学生就业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党和政府要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搭建起贫困毕业生就业的绿色通道。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促进贫困毕业生与整个社会的融合。

(二)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农村,基层工作。

国家或省部门要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就业政策,并制定科学的政策配套机制,保障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同时国家还要从宏观就业保障政策上进行改革,“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公正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宽松和谐的人才市场,建立人员到基层工作的良性机制,减小劳动力流动的阻力;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优惠条件,鼓励他们到西部的老山边穷地区就业,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就业”。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规模,积极吸引和鼓励毕业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贫困毕业生基层和西部工作。

(三)改善就业竞争环境,为贫困生就业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

政府和社会各行业是公平、公正、公开就业竞争环境的主要创造者,在就业过程中自觉守法、公平竞争、量才录用,积极营造一个健康优良的就业竞争环境。政府和各行业在招聘人才时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录用程序,严守录用规定,防止暗箱操作,杜绝不正之风。贫困毕业生应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在择业时具有公平竞争精神、法律道德意识,把就业竞争看做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检验,个人全面竞争力的锤炼。只有政府、社会各行业和就业竞聘者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优良的竞争环境,为全体毕业生,尤其是贫困生就业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

(四)深化就业市场建设,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就业平台。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够畅通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才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之一,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政府要紧紧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与高校,建设多渠道、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服务体系,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能够及时联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政府还应进一步放宽各种政策限制,废除一切不合理的收费规定,禁止那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大学生就业招聘会,规范市场操作保护学生利益,打破地区、行业、部门壁垒,实现全国就业大格局。

(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自主创业,进行灵活就业。

部分贫困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勤工助学、外出打工等已具备一些社会经验,加之他们掌握的知识,应该说已具备自主创业能力。因此,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引导他们到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创业,对于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推动当地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创业资助政策,包括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供免息就业贷款、创业基金等。

二、学校: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学校支持体系

从法定年龄入学到一步步成为大学生,学校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主要生活和学习场所,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如何发挥学校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是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加大帮困助学力度,确保贫困生就业无后顾之忧。

高校要积极挖掘、动员各方力量从资金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贫困难,不仅要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难而辍学,还要尽力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具体到工作中,一是要认真做好国家助学贷款这一贫困生资助渠道工作。积极协助银行为经济困难生争取助学贷款,确保贫困生学习无顾虑;二是要多渠道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帮困助学;三是要想方设法降低贫困生就业成本,“积极开发和完善以就业信息网络为核心的毕业生无形市场,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收集、处理、发布和交流系统,让贫困生在校内就可以通过学校网络完成法规学习,求职简历发布、需求信息查询和网上竞聘等程序,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信息渠道不畅,就业费用偏高等问题”,解除贫困生就业奔波之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加强贫困学生素质拓展与职业技能培养工作。

从根本上说,“大学生的就业取决于于社会需要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贫困学生也不例外。高等学院在科学预测社会需求变化、科学设计人才培养、加强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是贫困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贫困生的素质提高工作中,一是要努力构建健康向上、内容丰富、生机盎然的校园文化。正确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竞赛中接受历练,增长才干,提升素质;二是要提高贫困生职业技能。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咨询、培训、创业设计大赛、模拟双选会等活动,把就业、创业理念引入教学环节,取得职业技术资格,不断提升职业技能。

(三)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贫困生成长提供精神动力。

学校应高度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可能消除因心理问题给贫困生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要把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重要日程,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配足专业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着力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二要鼓励贫困生增强择业信心,树立自理自强精神;三要耐心细致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在贫困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要切实加强沟通,及时化解矛盾,缓解心理压力,倡导文明离校,确保安全和谐。

(四)加强就业指导,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高校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实现贫困大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地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1. 必须对贫困毕业生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自己的择业实力,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定位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引导贫困毕业生把个人的愿望和自身的实力、用人单位的要求、总体的就业形势等结合起来做出一种合理的决策。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的思想,不放过任何一个就业机会。

2. 要重视就业指导,强化就业技能的培训。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除正常的就业指导教育外,还要结合贫困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为择业有困难的贫困生配备一名就业辅导老师,和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进行点对点的帮助,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开展职业测评、模拟面试、工作分析、就业技巧训练等活动,提升就业困难学生的自信心,加深对面试程序的了解,增强面试实战经验和随机应变能力,提高面试成功率。

总之,关注和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是政府和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力度,明确目标任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实行更加积极有力的就业政策,为贫困生提供优良的就业环境,保证贫困学生正常入学,安心学习,顺利就业。

三、个人:树立自信,完善自我,走出弱者心态的误区

(一)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其自身能力。

企业需要高素质的优秀员工,所以,大学生要想找到好工作,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因此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一进大学就要为将来就业做准备,使自己各方面有一个提升,而不是沉迷在空虚的网络,大学期间过得越充实,将来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越大。贫困生应该以企业的需求为指导向,更新就业观念,努力完善自己,变“我想找怎样工作的”为“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

(二)明确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很多私营、民营企业不愿意去,而一直在减员增效的大型国有企业却成为大学生“争夺”的目标,导致相对不需要人才的地方挤破头而需要人才的地方却没人去。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确定位也就为顺利就业打下了基础。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应该务实和正确定位,放下架子,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天子骄子”,而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同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问题一样复杂。我国社会在经济转型时期,由于收入差距拉大所形成的在校贫困大学生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必然存在,贫困大学生的绝对数量还会继续扩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根本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将长期存在,甚至会日益突出。但是,政府、社会和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正予以高度关注,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各方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好。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人们深刻认识到受教育者程度与未来收益有关, 然而, 由于经济原因, 中国大学校园里有部分贫困学子艰辛困难地完成学业, 面对市场化的挑战, 准备走向社会就业。本文从国家、社会、学校、贫困毕业生等多角度探讨实现高校贫困生就业途径及相关研究。

关键词:高效贫困生,就业途径,实现研究

参考文献

[1]何瑾, 樊富珉.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2) .

[2]张欢, 王丽.中西部十省高校贫困生就业愿景现状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3) .

[3]庞丽娟, 等.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2) .

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篇8

当前, 贫困生在高校学生中已占有相当的比例, 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 也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2006年, 《市场报》报道, 目前, 我国有2 300万大学生, 其中超过20%是贫困生。西南政法大学的张文芝认为, 近几年来, 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己高达300多万人, 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1]。其中, 清华大学贫困生比例为23%, 北京大学为30%,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均为35%, 青海师大1999年的贫困生比例已达40%[2]。可以看出, 目前,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确相当严重。

如今, 高校贫困生已成为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 这对于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贫困大学生将造成巨大的压力并将引发一系列问题, 对于高校低年级的在读贫困生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从而使得贫困生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因此, 研究贫困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学校及社会的稳定, 也成为政府、社会及教育部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二、高校贫困生概念的界定

国内学者做了许多具体的定义, 如施大顺认为, “贫困生, 一般指经济上特别困难, 无法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水平, 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 不能维持正常学业的在校学生。”[3]2006年,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 对贫困大学生做出了定性描述的定义:“贫困大学生那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 由于家庭贫困, 无力支付教育费用, 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4]

综合上述各种定性描述, 贫困生均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无法正常缴纳学杂费用 (排除人为故意的情况) 和维持所在高校的基本生活保障”。本文将利用这个共性界定贫困生群体。

三、调查研究分析

(一) 调查对象的分布

本调查以北京某大学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由于本研究将对贫困大学生的情况与非贫困大学生的情况作对比, 所以调查对象涉及到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两部分人群。其中, 贫困大学生为60人, 非贫困大学生为60人, 相关部门老师4人, 合计共调查了124人。

(二) 有效调查样本的分布

发放问卷124份, 回收问卷112份, 回收率为90.3%。其中, 有效问卷为101份, 有效率为90.2%。

本次调查对象涉及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数学等专业的学生。

(三) 经济生活状况的基本数据分析

1. 贫困生平均每月生活费明显低于非贫困生

据调查数据显示, 有71.7%的贫困生平均每月生活费都低于400元, 28.3%的贫困生平均每月生活费在400~1 000元之间, 每月生活费在1 000元以上的所占比例几乎为0;而相比较来说, 非贫困生平均每月生活费在400~1 000元占64.58%, 每月1 000元以上的学生占29.17%。

数据还显示, 贫困生中有92.5%来自农村, 家庭经济收入低成为贫困生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兄弟姐妹较多也是原因之一;来自城市 (镇) 的贫困生里, 父母下岗、无固定收入则成为其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2. 六成多贫困生较少参加社交娱乐活动

在社交娱乐方面, 贫困生的平均月消费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的消费。其中, 占67.92%的贫困生社交娱乐月消费不足50元, 而非贫困生大部分消费都在50元以上, 甚至有4.25%的非贫困生平均每月社交娱乐消费达到500元以上。

非贫困生在经济上远优越于贫困生, 他们拥有足够的费用从事社交娱乐活动。而贫困生的社交娱乐活动比较少, 所得到社交机会就少于非贫困生, 从而导致贫困生在社交方面难免逊色。因为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他们性格比较孤僻, 自卑感强烈, 在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时, 缺乏自信, 常常显得紧张局促。

3. 更多贫困生经常参加勤工助学工作

由于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 生活费就几乎靠自己做兼职等途径来获得。在所得调查数据中, 贫困生几乎每个人都有参加过勤工助学工作的经历;而在非贫困生中, 47.9%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勤工助学工作, 他们当中有34.8%的学生认为不需要通过勤工助学工作赚钱, 8.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另外还有其他不同的原因。

学生从事勤工助学活动, 应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进行, 原则上每周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不超过8小时。但贫困生中仍有17.01%的学生每周参加勤工助学工作8小时以上。

4. 贫困生很少参加付费培训

据调查显示, 60.42%的非贫困生参加过付费培训, 如外语班、、计算机班等。相比而言, 贫困生中仅有16.98%的学生参加过付费培训。而其余83.02%未参加过付费培训的学生又有72.72%想去, 但经济上不允许;11.36%的学生想去, 但时间上不允许;仅有15.92%的同学表示不想去。

(四) 家庭经济困难与大学生态度行为间的相关性分析

1. 家庭经济情况与自卑感呈显著负相关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家庭总收入情况与自卑感的相关系数r=-0.470, P值=0.000, 在α=0.01水平下线性呈显著负相关。可以解释为, 随着家庭总收入的由低到高, 得分却是由高到低的。因此, 相应地显示出随着家庭总收入的增加, 自卑感越来越低。即贫苦生的自卑感较高, 而非贫困生的自卑感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了贫困生明显的心理特点, 贫困使他们自卑, 他们在同龄人中较为低调和退缩, 这在不同层面上与所查到的文献资料较为一致, 比如, 贫困大学生往往在自身能力、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 容易产生自轻、自贱、自鄙的情感体验, 对自己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自身缺乏足够的认识[5]。

2. 家庭经济情况与人际交往情况呈弱的正相关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家庭总收入情况与人际交往情况的相关系数r=0.214, P值=0.031, 在α=0.05水平下呈弱的正相关。可以解释为, 随着家庭总收入由低到高的变化, 得分也是由低到高的, 从而显示的人际交往情况也是越来越好。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 研究结论

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比较数据分析, 不仅揭示了家庭贫困对大学生心理、人际关系、社交等方面的影响, 更从这些方面反映出家庭经济状况对于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二) 研究对策与建议

1. 转变就业观念, 调试就业心理与就业期望值

贫困大学生在家庭中经历了贫苦的磨炼, 深知贫困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在工作的过程中会特别珍惜工作机会。但是, 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就业期望值过高, 必须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全新就业择业观和成才观, 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才能实现充分就业[6]。

2. 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自身的求职择业能力

贫困生在校期间要认真学习, 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 强化竞争意识, 以形成面对就业不畏挫折的进取心态, 积极融入社会。

3. 进一步优化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 降低就业成本, 完善贫困生就业保障政策

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很大, 行业差别也较大, 事业单位、垄断性行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与非垄断性行业、中小企业的收入、福利待遇差异较大, 这就造成一些发达地区和经济效益好的行业成为贫困大学生难以涉及的领域。因此, 要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 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效益差的行业, 要有倾斜政策, 给予重点扶持, 以便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效益好的行业的就业压力, 增加贫困大学生在这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机会。

4.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

通过访谈问卷, 相关部门老师指出, 现在学校关于家庭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组织机构只有像“阳光社团”、“学院勤工助学中心”这样的学生社团组织, 而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因此, 应该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

因此, 应该根据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多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其心理素质;利用多种渠道, 加强贫困生的健康人格教育, 引导其要学会逐渐了解自我, 敢于直面自我,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主动与人交往;并且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

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贫困大学生问题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家庭贫困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而这些因素又与就业竞争力直接相关。因此, 了解和分析家庭贫困对大学生的各方面影响现状, 对怎样更好地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 针对北京某大学本科生展开一项调查。通过调查发现, 该校大学生中, 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相比在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从而影响到了就业竞争力。就这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观点, 希望能有益于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希文, 罗洪铁, 陈劳志.成才不是梦[J].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21.

[2]张文芝.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 26 (8) .

[3]王幼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改革的思考[J].青年研究, 2002, (2) :1-9.

[4]张晓霞.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及解困措施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5.

[5]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S].中青联发[2005]14号.

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及其救助策略 篇9

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贫困生作为高校里的弱势群体, 面对这样的就业现状, 承受的压力更加巨大。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从贫困生的知识结构、心理问题以及个人能力3个方面对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剖析, 并从社会、高校和个人出发, 提出救助策略, 指出只有将这3方面的救助措施有效结合,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知识结构

贫困生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或偏远的地区, 由于教育水平的有限、教育资源的缺乏, 大多数大学贫困生的知识面、英语水平、计算机能力等综合素质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比较弱;由于教育思想的传统与落后, 导致贫困生过于专注学习成绩, 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调查显示,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仅仅专注于专业知识学习的贫困生们是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的, 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率。

(二) 心理问题

高校贫困生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 在求职过程中比一般同学承受更多的压力与顾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贫困生往往表现出许多异常的心理问题。其中以自卑、攀比、焦虑等最为显著。

1自卑

自卑心理是贫困大学生中最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方面的相对欠缺, 贫困大学生容易形成心理落差, 自惭形秽, 产生自卑心理, 变得敏感和脆弱。自卑导致怯懦, 这两种消极心理夹杂在一起, 使得贫困生一旦遇到挫折, 就容易悲观失望, 忧郁苦闷。而这种自卑怯懦的心理一般都会延续到毕业就业时, 此时贫困生在择业时, 缺乏自信心, 过低地评价了自己, 总觉得竞争不过别人;特别是面试时遭到拒绝时, 会更加心灰意冷, 更加自卑。强烈的自卑心理容易导致心灵扭曲, 甚至会产生强迫性行为等。

2焦虑

贫困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或者单亲家庭, 他们长期生活在艰苦环境中, 渴望通过择业求得一份相对固定的或者所谓的“好工作”。他们背负着更加沉重的家庭压力, 在择业的过程中, 希望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时又担心择业的方向是否正确, 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拒之门外;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好这份工作。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找到工作, 一些成绩欠佳的、工作还没有着落的贫困生, 表现得更为焦虑。此时他们不能冷静判断, 缺乏理性的思考;自我控制能力变差, 情绪波动很大;天天东奔西跑, 择业缺乏目的性。焦虑导致的急躁心理表现为一旦有签约机会, 考虑不够充分, 往往对用人单位还不够了解、不确定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时, 就草草签订协议, 结果是后悔者居多。

3攀比

攀比心理也是严重影响贫困生就业的一种消极心理。在择业过程中, 许多贫困生不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不量力而行, 而是一味地追求个人意愿或盲目地与其他同学相比较, 当主观上认为职业选择不理想或不及其他同学时, 便会彻底否定自己的选择, 最终错过许多的择业机会。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一些贫困生虽然选择了很适合自身发展的单位, 但由于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单位, 就马上改变主意而轻易放弃, 结果后悔不已。

(三) 个人能力

由于贫困生的自卑、怯懦的心理, 进入大学后, 面对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活, 本能地产生一种害怕、抵触的情绪, 不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有意无意地回避着各种社交活动。因而在人际交往、应变能力、阻止协调能力上比较欠缺。一部分贫困生虽有着参加各种学习和社交活动锻炼自己的想法, 但是却由于费用而望而却步。试想, 大学期间, 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这些必须的考试费用都要几十元;其他一些跟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的考试费用少则几百元, 如果再参加相应的培训, 费用甚至高达几千元。贫困生们一个月的生活费才一二百元, 这样高的消费足以令他们放弃考证书的想法。而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对毕业生有专业知识的要求, 还看重他们的其他技能。

二救助策略

对贫困生进行就业援助是个需要全员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需要从社会层面、高校层面、企业层面、个人层面形成良好的氛围。完善政府的扶持体系, 社会的资助体系, 高校的指导体系, 个人的学习体系。

(一) 社会救助

国家的政策扶持是贫困生就业的有利保障。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 明年将安排200亿元, 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同时, 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有了国家的政策扶持, 贫困生们才能更加安心和更加努力地学习, 毕业后才能更好地就业, 回报社会。

(二) 高校救助

高校应响应国家对贫困生的救助, 努力健全和完善奖、贷、助、减、补、保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加强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及服务, 争取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 组织和引导贫困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同时也可以为贫困生们免费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让他们和非贫困生们在同样的学习平台上锻炼自己, 提高自己的能力。另外, 针对贫困生在就业准备期间的心理问题, 应实行个性化辅导, 着重于自我意识培养、自信心培育、情绪调节辅导、挫折教育等, 帮助贫困生走出自卑怯懦的消极心理, 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不盲目攀比, 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

(三) 企业救助

各种用人单位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优良的就业环境, 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 为高校贫困生就业提供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 优先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 这样才能更加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四) 自我救助

在社会、企业、高校等各种外界的援助之下, 更需要的是贫困生们的自我救助, 应努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提高自身竞争力。

1思想上

贫困生自尊心普遍比较强, 大多不愿公开自己的贫困处境以获得别人的同情与帮助, 有些偏激思想的人甚至会认为别人的帮助是对自身能力的嘲讽。其实不然, 贫困生普遍淳朴、善良、诚实、忠厚, 为人正直, 热情真实, 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因此, 贫困大学生在思想正视自己的优秀品质, 相信自己, 对贫富的认识更加理性, 在面对就业的困难时, 不会因为经济上的贫困而放弃自己的就业理想, 反而更加努力上进。

2经济上

贫困大学生中78.3%的同学月平均生活费不足130元, 他们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学校救济、同学资助、自己勤工俭学等。高额的就业成本使他们不得不加倍勤俭节约。大学期间, 勤工俭学是贫困生摆脱经济贫困的一种有效途径。很多贫困生在节假日不像非贫困生一样回家, 而是去打工, 这样不仅可以省下路费, 还可以稍微解决一部分生活费问题, 也为家里减轻负担。通过各种打工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取经济利益、增长社会知识阅历, 更容易了解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更容易了解到怎样的工作才适合自己, 才是自己将来奋斗的方向。

3心理上

贫困生们很敏感, 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容易因为他人的眼光而自卑, 容易因为小挫折、小失败而气馁, 甚至自暴自弃, 怨天尤人。要学会与同学、朋友交流, 不要将什么事都埋心底, 独自承受, 这样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与身边的人无法交流时, 可以向班主任求助, 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求助,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贫困生们更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分清理想与现实, 要追逐自己的理想, 但不要不切实际。从进大学校门起就应该勤奋好学、积极进取, 精心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还应保持克服贫困的坚忍性格和不屈的精神, 对前途充满信心, 时刻保持奋发向上的豪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不怕苦, 不怕累, 从基层干起, 为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而奋斗。

4学业上

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困难, 解决了经济困难问题, 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此, 更要努力学习, 牢牢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抓住各种能锻炼自己的机会提高自己。而良好的学习成绩也会为他们带来奖学金、助学金等一系列学校提供的物质奖励, 这也可以缓解他们在校期间的经济压力, 而获得奖学金的毕业生也格外受用人单位青睐。

三结论

本文从贫困生的知识结构、心理问题以及个人能力三方面对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剖析, 指出这是个需要全员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分别从社会、高校、企业和个人出发, 给出救助策略。只有将这四方面的救助措施有效结合,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国英.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59-163.

[2]李毅, 何伟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 2008 (1) .

[3]李琳.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08 (13) .

[4]刘晶, 张素芬, 颜雄.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 (12) .

新时期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 篇10

1.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我国人口众多, 经济基础薄弱, 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就业形势严峻。[3]200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我国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 甚至有些小型企业因此而破产, 机关团体面临着精简机构裁减人员的压力。因此, 接受毕业生的数量十分有限;而高校连年扩招, 导致毕业生人数多工作岗位少;在这种异常严峻的形势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另外由于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 如单位的地方保护主义等, 也必将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1.2 贫困生自身因素。

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 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考大学, 并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 期盼子女通过考取大学, 改变家庭困难的状况, 因此, 他们期望子女勤奋读书, 考取好的大学, 而背负重望的贫困大学生无疑被铐上了难以解脱的枷锁, 导致他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偏移。考入大学以后, 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 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料, 学习条件较差, 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 经济匮乏也导致贫困生校园生活面窄小, 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课堂以外的活动费用, 比如参加一些职业技能的资格考试、外出参观学习等, 就业选择的范围也相应变得狭小, 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实践机会也普遍较少, 因此他们缺乏职业竞争力, 加剧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 造成了就业的困难。

1.3 学校因素。

在学校方面主要是两个重视不够:一是高校缺乏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对于贫困生生活上的困难, 学校可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很大的帮助, 但对于他们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 没有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和教育, 而这恰恰是最关键的问题。二是缺乏对贫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 贫困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劣势, 最明显的如求职的经济支持, 要找工作, 贫困生需要去不同的地方, 首当其冲的车费就很难解决, 现在, 有些高校成立了贫困生就业保障体系, 不令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一定的支持, 而且在政策上支持贫困生, 这对贫困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 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的途经分析

2.1 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和就业保障体系。

贫困大学生就业既关系到千万个家庭, 也关系到学校和教育的使命, 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4]同时, 贫困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所以各级领导部门必须予以深切关怀, 高度关注。各级政府应当尽快创造与维护公平的就业环境, 大力规范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 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 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真正做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 让毕业生凭个人才能就业;国家还要继续制定优惠政策,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进一步完善高校“奖、贷、助、补、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 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使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国家提供的资助、优惠政策和免费服务。

2.2 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注重提升在读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要积极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 增加在读贫困大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 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培养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积极参与、勇于竞争的精神, 以及人际关系、自我推销的能力。[5]

加强就业指导,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大学一年级抓起, 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成功校友座谈会等形式, 帮助贫困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 培养职业意识, 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结合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和适宜性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 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并结合实际情况, 集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事业单位负责面试的专家做评委, 对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提出建议, 鼓励学生为自己确定的目标而努力, 通过比赛和专家的讲座, 提升贫困生就业的自信心, 增加他们对面试程序的了解, 增强面试实战经验, 提高面试成功率和就业竞争力。

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训练, 帮助贫困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课堂教学, 邀请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讲课, 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帮助贫困生掌握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如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等;提高贫困生充分查找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引导贫困生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性格及兴趣、爱好等特点做出正确的评价, 确定既符合社会需要, 又能发挥自己特长, 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奋斗目标。

2.3 减轻就业压力, 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在读贫困大学生因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 加上就业难及就业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影响, 普遍存在焦虑、自卑、盲目、从众攀比、急躁等不良心理, 有的甚至出现厌学、悲观、厌世、自暴自弃、仇恨社会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

第一, 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讲座与辅导, 帮助在读贫困大学生客观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政策, 从客观实际出发, 合理定位就业层次, 引导他们把个人愿望与自身的实力、用人单位的要求、社会的需求等结合起来作出一个合理的决策;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就业心态,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的思想, 尽早确立正确的择业观。第二, 要帮助在读贫困大学生客观评价自我, 克服“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结”, 帮助他们走出自负或自卑的阴影, 按照社会需求来主动完善自己, 努力学习、锻炼能力,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三, 要引导在读贫困大学生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途径排除心理问题, 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练习, 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 保持心理健康,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将来的就业和求职。第四, 要注意引导在读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和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团队练习, 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减少不必要的忧愁和烦恼, 排除心理压力;鼓励他们遇到事情多向同学与教师倾诉, 寻求同学和教师的帮助, 以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稳定。他们的就业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心, 指导和帮助, 更重要的是贫困生要对自身就业情况有清醒的认识, 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锻炼能力, 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尽快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 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就业问题也日渐凸显。就业难对高校在读贫困大学生产生了焦虑、忧郁、冷漠、敌对、自暴自弃等一系列不良情绪。因此, 在就业工作中应当予以特别关注, 应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 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拓宽贫困大学生就业渠道, 提供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等, 努力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就业难,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薛深.就业难引起的贫困生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2]张雪松, 曹永胜.浅析贫困生择业弱势及应对[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3]张红鑫.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实现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 2007, (7) :179-180.

[4]侯艳茹.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7, (2) :53-55.

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对策浅议 篇11

摘   要:贫困生   现状   对策

随着高校扩招,在校生数量递增,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悄然而生。据调查显示,全国贫困生比例现已达到30%左右,其中特困生比重占10%到15%。同时,贫困生现象,如生存境遇、学业、业余生活、心理、消费、交际等状况备受高校、社会、媒体的关注。因此,加强对贫困生群体的认识将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

一、贫困生现状

1.生存境遇。随着高校教育的深化改革,教育费用从原先由学校代表国家为学生提供福利性教育,转变为学生和国家共同承担。许多学生在庆幸获得机会深造的同时,却因家庭经济的拮据而为学费、住宿费犯愁,并在进入大学以后又面临着生存、交际等问题的困扰。近年来,这一弱势群体受到政府的关爱、媒体的关注以及社会方面的帮助。但由于贫困面积过大,国家助学贷款和社会资助犹如杯水车薪,天使的关怀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需求对象。因此,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在节衣缩食中寻求出路。

2.学业情况。虽然物质条件低人一等,但在学习方面,贫困生通常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因而奋发图强收获了出类拔萃的成绩以及各种奖学金、荣誉证书。其中也不乏因负荷了过重的经济负担而力不从心者。家庭困苦犹如一座大山压在心头,他们已经为生存问题忧心忡忡而无法高瞻远瞩,相比之下,学业成了副业。

3.业余生活。大学生活有大量闲暇时光可供自我支配,这就需要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贫困生的休闲方式同样呈内外两种态势。动态的娱乐休闲如购物、旅游、K歌、舞会等多半需要消费,对贫困生而言只能浅尝辄止;而读书、听音乐、静养以及简单的体育运动则颇受他们喜爱。另外,几乎每一位贫困生都有着这样那样如家教、推销等经历,许多贫困生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初涉社会。每个存在个体都有着除生存以外的种种欲望和需要,而当需要与现实出现矛盾时,有的化压力为动力,通过自身努力缩小差距;有的虚荣心作怪,盲目攀比,则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满足。

4.心理状态。当知识理性逐渐形成,当第一次强烈的感觉到人生的剧烈反差,自卑、孤僻、羞怯、冷漠、狭隘、抑郁、偏执、焦虑、敏感等主观情绪往往交互伴随着出现。由于家庭原因,有的贫困生缺乏独立的人格意识和平等意识,在社交场合显得拘谨退缩、缺乏自我推销的能力,孤僻寡言、独来独往、自我封闭;有的具有高度自尊心,事事好强,急于在经济以外的方方面面向他人证明自己,从而显得孤傲、不合群,甚至产生仇富心理。实际上,要强的表面下正是极度的不自信,心灵的保护层看似坚固,实则一碰即碎。

生活的荆棘坎坷使他们不能享受到和非贫困生同等的生活、学习条件,若不正确引导,便容易在逆境中产生对自我、他人、社会扭曲的认识,对生存环境、人生境遇等的认知产生偏差,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剑拔弩张。

二、应对措施

自我评价过低、个体与周遭环境的紧张皆成为贫困生主观幸福感降低的主要因素。对此,高校不仅要加强管理,还要积极提供服务;不仅要做好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更要加强伦理道德教育、美育等人性化的教育。同时,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方面,贫困生问题不仅是高校要解决的难题,也是全社会共同的问题所在,这就需要主客体、众领域的共同努力。

1.主体方面。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贫困生自身而言,生活之道、处世之方、学业之门仍需在实践中自我领悟与历练。贫寒固然不能提供物质上的优越,却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的形成埋下了基石;物质财富可以一夜间挥霍一空,精神财富却具有永久的价值。人生经历的丰富性能使人指向更美善的人生境界。因而,贫穷是一种资本,是促使人改变现状的动力源泉;但贫穷又不是一种资本,因为人们不能用它作为索取外界资助的撒手锏。自助者天助,只有在具备了公平、平等意识之后,贫困生才能形成对社会、他人正确的评价标准,并发挥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

2.客体方面。首先,学校作为学生群体存在的主要领域,对贫困生的服务与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个体是具有思想、情感、善恶观念的行为价值主体,不同于任人随意雕琢的器物。因而,填鸭式的一股脑儿的灌输各种观念、规范并不完全近人之性,对解决问题只能是事倍功半。同时,思想是行为的主导因素,贫困生工作要以人为本,从伦理学角度的同情之心出发,积极开展各项有益于思想沟通的集体活动,以心体贴之,以理化导之。这样才能摒弃原有的狭隘思想,培养开阔、开放的胸襟,使之行之有道,取之有则。在具体落实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应注意“过犹不及”,强化“贫困生”概念将会于无形中拉大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距离。“中道”的处理方式是既要体现出对贫困生的人道关怀,又要淡化贫困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的印象,使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和谐氛围中进行。

其次,社会是个体存在的最大种群与载体,社会对贫困生群体的反馈将产生较大的反应。现代社会,人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尤为密切,贫困生对社会的认知、情感等构成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社会在其中扮演了制造平台的角色。一方面,社会为贫困学生步入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创造条件,开拓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为在校贫困生提供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之发挥最大的潜能。但我们仍须看到,在经济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许多大学生越来越功利主义,忽略了自身道德修养的塑造,转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同时,用人单位对知识层面的关注以及对德性层面的轻视进一步诱发了这一不良之风。科学与信仰变得本末倒置,品德涵养从核心地位走向边缘化。人们往往发出“这个时代是道德缺失的时代”的感慨,殊不知,自己却在某时某刻于无形中从道德的背后推了一把。

最后,媒体在社会中起着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它本身是中性的,但使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妥善与否赋予了媒体或褒或贬的外在色彩。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对贫困生群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强大的宣传力量激发起大众对贫困生的广泛关注是件好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的仁爱怜悯之心。每到开学,总有大批量的关于贫困生的报道,但有的纯粹是为了媒体自身的某种目的(如提高知名度、获取经济利益等)而对事实本身进行添油加醋,追求色彩斑斓虚构情节的包装,用以博取大众的眼泪,有的甚至不惜代价,为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把贫困生的个人及家庭隐私公之于众,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破坏了原有的清平乐式的安宁生活。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媒体对大众日常生活的影响越发重要。因此,在呼唤社会救助参与其中的同时,我们要高度警惕并抑制住媒体在贫困生问题中不良倾向的蔓延。

结  语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社会存在现象之一,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初期,我们不能遏止贫困的发生,却可以抑制住贫困带来的种种困扰。通过贫困生群体自身素质的增强,以及高校与国家、社会等多方面的相得益彰,贫困生群体一定可以战胜眼前的重重困难与危机,把握住属于自己的幸福,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昂首阔步、正道直行。◆(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教育考试院)

甘肃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12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各个行业对人员需求上升缓慢的条件下,高等学校毕业学生数量的增加,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同期内,来自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山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学生在逐步上升,还有很多贫困生来自城镇下岗职工家庭。据教育部的一项统计,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贫困生占在校学生人数的20%~25%,在其中,还有一部分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到8%~10%,国家相关部门、各个高校都积极采取措施,来面对数量日益增加的贫困生。目前,一套帮助贫困生解决入学问题的方案已经形成,主要涵盖设立奖学金、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减免学费、补助贫困生等措施,这一套措施不仅大大缓解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难问题,而且也能解决一些在校期间的困难。但是,这些措施对贫困生的帮助是有限的,当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走进社会后,就业难又成为这些贫困生未来发展的制约。

1.2 贫困生的界定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中大部分来自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贫穷地区和革命老区。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统一招收的高等学校学生中,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在上学期间没有能力交教育费或者交教育费有困难的那部分学生。这里说的学费主要包括学费、宿舍费、在校期间的伙食费等。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贫困生又分为一般贫困和特别贫困。交教育费有困难的称为一般贫困,没有能力交教育费的成为特别贫困。

以上只是在概念上对高等学校的贫困生进行了划分,在对贫困生进行实际资助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贫困生的实际情况。本论述对高校贫困生的定义是根据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评定标准进行判定的。

2 高校贫困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有很多因素导致贫困大学生找工作难,这些因素中既有客观方面的,又有主观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高校扩招导致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我国的人口数量多,国家经济的底子比较薄弱,社会实际生产力水平较低,从劳动力的总体需求来看,劳动力供过于求。目前,我国劳动力出现了供给过量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来不曾出现的“三峰叠加”的情况,这三峰主要是有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下岗职工想再找工作和应届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

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相比2013年增幅达4%,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47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呈连续增高的态势。

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不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就业的过程中处于对自身不利的环境中。研究表明,与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相比,高等学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签工作的时间明显偏晚,找到合适工作的概率也明显较低,就业的环境也不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

2.2 经济发展现状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

由于甘肃地处边远,经济发展相比东部和中部地区要滞后的多,国有大型企业或公司屈指可数,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十分有限,导致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严重倾斜,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内地省区相比,困难更多,形势更严峻。

2.3 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薄弱

大学生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帮助,有利于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思想、熟悉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政策,能够保证大学生顺利地找到趁心的工作。通过对甘肃某所高校2015届贫困毕业生调查发现:在对就业相关制度和政策的了解程度上,12.3%的贫困毕业生选择完全不了解,71.4%的选择有些了解,而完全了解的仅占2.1%;在对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作用的看法上,12.6%的贫困毕业生认为完全没有作用,50.8%的认为作用不大,31.4%的认为有点作用,仅6.2%的毕业生认为作用很大。调查数据说明: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作用发挥不大,贫困生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总体满意度不高。具体表现为:

2.3.1 内容陈旧

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的内容仅限于就业信息发布、择业方法技巧指导等方面,且多采取公共课、讲座等单调形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根本满足不了贫困毕业生的迫切需要。

2.3.2 理论匮乏

就业指导工作只是作为毕业生毕业前的一项临时性工作,缺乏长远的规划与系统的安排。尽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师资、教材的缺乏和有限的课时量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取得较好的效果,更缺乏具体的个别指导,特别是针对贫困生的职业生涯策划和心理咨询等具体的就业指导。

2.3.3 就业信息渠道狭窄

大学毕业生往往欠缺社会经验,对事物的洞察能力有限,贫困生的问题更突出,贫困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贫困生的就业信息比较狭窄。

2.4 高校贫困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贫困生找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家庭不能给予足够的经济支持,再加上不正确的择业观念和综合素质偏低等,在就业竞争中已经处于弱势地位。

2.4.1 家庭经济困难成为制约高校贫困生就业的瓶颈

(1)在求职投入中缺乏资金投入。一是上研究生费用的增加,物价的上增,经济困难的学生根本无力支付这些费用,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想考研而不敢考;二是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从制作简历、形象包装、通信费用,到车费食宿等高额的求职费用,使他们不堪重负,丧失了许多就业的机会;三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本来经济就不宽裕,没有额外的经济实力去学习其他专业技能,就业门路比较单一。从这个角度上讲,贫困生在找工作中的竞争力更低,这就从他们自身造成了与其他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的不平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

(2)家庭经济困难使得高校贫困生社会资源匮乏。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比,贫困生多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社会资源占有量明显缺乏。在贫困生的环境中,他们能够了解的就业方面的信息较少,获得就业信息的方法也不多,自己能够选择的道路也不宽,这就更加导致贫困生就业难度的加大。

(3)家庭经济困难制约了高校贫困生自主创业。家庭经济困难使大部分贫困生不得不在大学期间放弃一些技能培训、素质拓展的机会,更缺乏自主创业的资金和社会资源,从而放弃了自主创业。

2.4.2 不正确的择业观念导致高校贫困生择业意向单一

会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因素之一是就业价值取向,就业价值取向取决于对社会和自我价值的全方位分析和准确地把握,受家庭和社会观念的影响,贫困生在求职中抱着“求稳、不愿去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观念,具体表现为:

(1)贫困生渴望寻找稳定的工作。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求稳思想比较严重,就业选择上倾向比较稳定的工作。

(2)贫困生对择业区域的选择相对集中。贫困生在择业上看重经济利益,对工作条件和环境有较高的预期。更愿意选择到城市就业,他们这种不理性的就业心理,很有可能会使他们失去一个就业机会,使他们感到就业受挫,最后可能会出现条件好的工作不要这些学生,而这些学生也不想去那些条件不好的地方的现象。

2.4.3 综合素质偏低削弱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一部分客观原因会使贫困生找工作比较难,但是造成他们找工作难的主要因素还是他们自身的问题。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较差等,这些综合素质的欠缺,让那些贫困生相比那些条件较好的学生,在就业中更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1)高校贫困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少贫困学生很少考虑将来的职业目标,由于身处的生活状况,一些贫困生,对影响决策的因素认识也过于简单,获得信息比较狭窄,造成了贫困生做决策困难。

(2)高校贫困生实践能力欠缺。在“大学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情况”问题调查上,参与较多的贫困生占21.8%,参与一般的占30.3%,参与较少的占39.3%,几乎没有参与过占8.6%;在“大学期间是否经常参加社团活动”问题上,28.6%贫困生选择“经常参加”,68.3%选择“很少参加”,从没参加过的占3.1%;在“您在校期间是否承担一定社会工作”问题上,35.7%的贫困生选择“是”,64.3%选择“否”。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贫困生在大学期间,很少从事学生工作,社会实践锻炼和社团活动参加的较少,锻炼的时间很少,这就在无形中造成他们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其视野不开阔,造成其思维也不灵活,创新能力较差。这些能力的欠缺让贫困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更是处于不利地位。

(3)高校贫困生心理素质差。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心理素质是很重要的,而大部分贫困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都比较特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就业心态。具体表现为: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自卑心理严重;心理自我调适能力较差。

3 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贫困大学生就业中既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既有经济上的困难,也有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要想较大幅度地改善高等学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高等学校还有贫困生自己一起努力,他们是一个系统,一方面出现问题,均会对贫困生的就业带来困难。

3.1 政府制定优惠政策为高校贫困生创造良好就业条件

很多就业政策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需要政府进一步规范和打破很多行业和公司限制新员工的生源地、专业限制等,应该降低人为因素的限制。为了保证贫困生就业,给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必须牢牢把握优先录用、公平竞争的原则。

3.2 用人单位以人才为导向转变选才用才观

用人单位依据其需要招聘岗位的性质以及自身的发展情况,接收不同档次、不同性别、不同类型的应聘者,尽量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从而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机会。

3.3 完善高校贫困生就业服务体系

3.3.1 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经济扶持力度

要加大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力度,努力健全和完善“六位一体(奖、贷、助、减、补、保)”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积极、稳妥地组织和引导贫困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技能培训、各种等级考试、职业证书培训的机构,这些机构也应该对贫困生的状况给予关注,使他们多掌握技能,毕业后顺利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3.3.2 加强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辅导

贫困生由于其经济不宽裕,导致很多方面都没有实力去办理,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他们的精神压力、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也往往比较大。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指导中心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帮助贫困生客观评价自我、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正确面对就业。

3.3.3 引导高校贫困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对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正确的引导,让贫困大学生学会理性分析,寻找自我定位,学会主动思考人生规划。

3.3.4 拓宽高校贫困生就业渠道,做好贫困生推荐工作

高校应该积极通过多方面的途径让在校贫困生获得足够多的就业信息,不能让他们的就业信息门路闭塞,构架贫困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针对一些学习好、品德优秀的学生,学校应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

3.4 提高高校贫困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4.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传统择业观

一是贫困生应当降低自己对工作的期望值,把自己的心态方平、摆正,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打破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二是新形势下,农村和西部需要更多的人才,贫困生可以考虑到这些地方去发展,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把自己的利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三是刚毕业工作不好找,可以找一份工作做着,边做边找,减少自己的就业压力。

3.4.2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高校贫困生应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多给自己寻找锻炼待人接物、组织协调、交际沟通等的能力,多学习专业外知识,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使自己具有多种技能,提高自己的身价,增强自己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贫困大学生政策的大力帮助,使他们毕业后都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单位以合理利用资源和优化配置为目标转变选才用才观;高校在做好整体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上更要侧重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学生自己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给自己准确定位,依据自身的条件给自己制定适当的就业目标,养成较佳的就业心理。通过三者共同努力,一定可以给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片蓝天,实现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教财[1993]51号)[Z].

[2]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8):85-90.

[3]叶政.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传统开放手术切口下一篇:时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