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文化现状

2024-09-02

高校学术文化现状(精选7篇)

高校学术文化现状 篇1

一、高校学术文化的现状

随着高校学术文化重要性的日渐凸显, 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制定相关的政策、实行相关的措施来促进高校学术文化的形成。但是, 我国高校的校园学术文化建设明显滞后,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高校学术与政治的问题。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和现行大学制度的束缚, 在高校中学术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冲突日益激烈, 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侵犯时有发生, 学术管理的行政化趋势明显。在权势和学术观点发生冲突时, 有些学者会按照权利的要求来修改学术观点, 而有的学者会迫于权势的压力而为他们所谓的观点维护和支持。

第二, 高校学术的价值取向问题。高校的主流价值观应该是追求真理, 崇尚科学, 而受市场经济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也出现在高校校园。一些学者仅仅把做科研当做是一种职业的选择, 或者是提高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还有的学者把做项目, 争课题作为学术研究的目的, 不求质量而一味的求数量, 影响了学术研究的专业化和科学性。正是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学术精神的指引, 才造成价值取向的部分扭曲。

第三, 高校学术道德问题。高校的学术道德包括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也包括学者的科研道德。然而, 一些学者为了追名逐利, 大搞学术腐败和不正之风。还有的学者学术态度不端正, 学术研究不踏实, 论文东拼西凑, 故意抄袭这些都造成学术的社会信用降低, 造成社会的不良反应。

第四, 高校学术环境资源不足。在国内极大部分高校中, 学术和科研活动都是由教师和研究生完成, 本科生很少涉及和参与。同时高校缺乏激励从事学术科研活动和培养相关能力的机制和管理机构, 使学术文化的形成缺乏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持, 使高校的学术文化层次不高、氛围不浓同时物质资源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因素, 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 会使现有许多高校的学术活动浮于表面, 很难深入的研究下去, 也很难出科研成果。

通过对高校学术文化现状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高校学术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因此, 对高校学术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学术文化的重要性

( 一) 高校学术文化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高校学术文化是高校在探索知识, 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氛围, 对搞笑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只有培养良好的高校学术文化, 才可以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 创造积极的学术精神, 树立合法的学术道德, 营造优质的校园环境。这些都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必然条件, 无疑对高校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二) 高校学术文化可以培养优秀的师资力量

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留住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是任何一所高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当然, 这是跟高校的学术文化分不开的。良好的高校学术文化, 可以给教师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 在精神、物质、环境等等各个方面来留住优秀的人才, 使他们把学校当成另外一个家, 更好的创造优质的学术成果,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 学术文化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师资的素质高低。可见培养良好的学术文化是事关重要的。

( 三) 高校学术文化可以推动校园学风建设

学术活动与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密不可分的, 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铺垫。当然, 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并不是孤立的, 它往往需要其他众多的领域的知识支持, 因此, 学术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推动学术领域的更深方面的探索, 从而促进了良好的学风的形成。

( 四) 高校学术文化可以提升高校的竞争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精终于学科和人才间的竞争, 我们衡量高校的办学水平关键还是看其学科发展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学科和人才的发展主要是看其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然而高校创新能力的培育, 需要的是良好的学术文化, 只有具有良好的学术文化, 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因此, 高校学术文化是提高高校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沈曦.大学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J].当代教育论坛, 2003 (11) :82-83.

[2]关永红.学术文化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5 (6) :94-97.

[3]张意忠.学术文化:内涵、功能与建构[J].辽宁大学学报, 2008 (8) 20-23.

[4]姚裕萍.高校优秀教师文化的培育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11) :29-32.

[5]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32.

[6]陆海.研究型大学学术文化考量[J].江苏社会科学, 2008 (12) :60-63.

高校学术文化现状 篇2

【摘要】开展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校园文化品味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活动现状原因的分析,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机制为切入点,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字】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机制;措施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五个方面。根据能力素质的“冰山”模型理论,优秀大学生至少应该具备“知识、技能、个性、品质、个性、身心”5个方面。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则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优势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素质培养的成果与高校文化品味的高低紧密相关。要真正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要用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手段来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机制

本文从素质教育运行的几大机制为依据构建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四大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机制可理解为在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时,其内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运行方式,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起着或约束、或保障、或制约、或激励的作用。

1、约束机制。根据约束机制本身内涵以及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这一殊对象,本文将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约束机制分为:规则约束、组织约束和文化约束三个方面。规则约束是指个高校对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各项规定制度;组织约束是指个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的组织要求等;文化约束是指个高校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学校的文化形态约束。

2、保障机制。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保障机制,是指高为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它主要包括一下两点:一是制度保障,即高校要建立健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相关制度。二是物质保障,即要保证高校学生活动的经费和设施等达到一定的标准。

3、动力机制。要提高活动的运行效率,就需要认真研究调动人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即动力机制问题。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对动力的开发和转化,带动参与人这一子系统的能动性运作,从而推动整体系统运行。

4、激励机制。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环境因素,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据此,本文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激励机制分为激发、引导、评价和分配和反馈五个环节。激发是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驱动模式下激起学生的能动性参与;引导就是对活动的开展

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即对活动效果予以价值判断;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将活动资源分配给组织和个人;反馈即对评价结果分析后对激励手段、标准等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其更加合理公正。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

苏联教育家家苏〃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素质教育作为其实践语正在全面推进,校园文化活动也在如火似荼地进行。但目前,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下面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机制为切入点对现在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首先,约束力度不到位。虽然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臵过程中,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念。但在实际中可以发现,关于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定制度却一直停留在盲目地喊口号、走形式的层面上。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另外,从组织约束机制的角度来看,现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系统性差,组织结构的不科学性等问题导致活动缺乏系列化和程序化,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同时,文化活动的低水平形态不但没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相反,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其次,保障机制缺失。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大,庞大的人员基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这些表现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不足和活动设施的缺乏。软硬件设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活动参与量。软件方面也存在严重的支持不足。

再次,动力与激励机制不健全。从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可以看出动力源的开发不足导致了活动参与率低下。同时,在激励机制的引导、评价和反馈环节存在严重的问题。如不当的宣传和舆论导向的方式就致了引导机制的无效。对于学生活动的成果,过于注重物质方面的奖励而忽略其在精神方面的榜样作用。在反馈方面,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学生“为了活动而活动”,无论是校方还是主办方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并未能做到及时的反馈,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参加活动时的盲目和活动后没有太大的收获。

三、如何开展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还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有关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同时加大执行力度,充分发挥规则约束机制。

2、加强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组织机构。学校的相关领导部门以及活动组织应该高度重视组织机制的构建与运用,充分发挥起应有的组织作用,保证校园文化有序、有效开展。

3、树立品牌意识,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态与校园文化活动有密

切的关系:校园文化决定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要重视校园文化对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积极意义。

4、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为活动的开展创造优良条件。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主要要求解决包括经费、场地以及设施方面的问题。充分运用保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5、提高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既要运用动力机制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度,又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兴趣。当然,这两项机制也要对活动本身的改进与完善。

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上述改进措施虽然只是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四大机制入手,但同时也包含了对于活动本身的改善,包括对活动合理性、价值性以、多样性、创新性等多方面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郑学宝,孙健敏.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

高书朝.素质教育的机制与运行探索.济宁师专学报纸。2001

许再银.刘亮.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

焦勇.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活动设臵.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

黄顺年.彭栋梁.郭晓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问卷调查分析.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

高校学术文化现状 篇3

关键词:开放获取开放获取资源资源集成

中图分类号:G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3-0076-05

1、引言

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信息出版与交流活动,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一经出现就受到各国政府、学术界、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在政府层面,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积极行动推动科学信息的开放获取。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采取自我典藏和在开放获取期刊发表论文的方式实现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在图书情报领域,众多图书馆等信息机构通过直接从事开放获取出版业务来支持开放获取运动。经过各方不懈的努力,开放获取运动飞速发展,不仅资源数量实现快速增长,资源质量也迅速提高。据估计,全球2008年出版的全部学术论文中有20.4%实现了开放获取。而根据DougWay(2010)的统计,ISI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前20位的图书情报学期刊2007年刊登的922篇论文中,27%实现了开放获取。

2、国内相关研究简述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主要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分析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的集成与揭示情况。国外方面,主要从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两个方面分析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的集成与揭示现状。如黄如花(2008)等在调查美国50个州立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揭示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其中仅有19个州立图书馆提供开放获取资源网址,揭示的资源数量介于2-28个之间。另外,张蕾(2010)对美国排名前50位的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开放获取资源集成与报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44所大学设置了有关开放获取资源的专门类目,占总调查样本的88%,其中41所可以在三级以内的类目下找到相应的开放获取资源。还有,李朝阳(2009)、高波(2009)等人则论述了英国、澳大利亚的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形式、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集成与揭示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杨文珠(2009)指出有50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建设了开放获取资源,占总数的43.8%。王宝英(2010)等人调查发现在“211工程”院校中,59所高校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整合链接,占总数的55.1%。都蓝(2009)等人的调查数据则表明,107所“211工程”高校中除3所高校图书馆无法访问外,72家揭示了开放获取资源,占总数的69.2%。钱婷(20lo)等人以南京地区8所“211工程”高校为研究对象,指出其中有6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了组织或链接。在“985工程”院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集成、揭示与利用研究方面,周庆梅(2010)等人指出在我国39所“985工程”院校中,有21所院校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了揭示,占总数的54%。另外,沈鸥(2010)以桂林医学院图书馆为例,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开放获取外文期刊的搜集、集成、应用、维护、宣传和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上述研究从不同层面分析国内外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集成、揭示与利用的现状,指出图书馆等机构在组织和揭示开放获取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资源宣传、重组、导航以及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对开放获取资源的集成与利用作出更多贡献。

3、问题提出与数据采集

3.1問题提出

如果开放获取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其资源价值也就不能充分体现。开放获取资源虽然消除了获取障碍,但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其利用效率总体上并未达到预期高度。究其原因,除了宣传推广不力造成用户对开放获取运动及开放获取资源认知程度低下等原因外,笔者认为图书馆等机构对开放获取资源的集成与揭示力度不足也是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开放获取资源无论从出版者、储存地点还是使用者来看都十分分散,而且整个学界对其分布与集成情况也并不十分了解。本文拟选择教育部所属院校图书馆为研究样本,采取网络检索等工具对其集成与揭示开放获取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3.2数据采集

本文选择教育部所属75所院校图书馆为研究样本,利用谷歌和百度等检索工具获得其网址,在2011年3月1日一3月15日期间对其开放获取资源集成和揭示情况进行调查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4、数据分析

4.1开放荻取资源集成与揭示基本情况分析

开放获取资源的集成与揭示,是指利用相应方法将分散的开放获取资源组织成有序的整体,以便读者使用的资源整合过程。在调查的75所教育部所属院校图书馆中,89.33%即67所院校图书馆在不同程度上对现有开放获取资源进行了集成与揭示。作为数字资源集成与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资源导航在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的集成与服务中被广泛采用。据统计,有50所院校采用学科导航或资源导航等方式报道开放获取资源。

是否将开放获取学术资源在主页上进行集成或揭示,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图书馆对开放获取学术资源集成与揭示的重视程度。目前,有31所院校图书馆在主页上对相关开放获取资源进行了集成与揭示。此外,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明确标注将会影响作者对资源的判断,有37所院校采用“免费资源”“开放获取资源”等标注方式对相关开放获取资源进行明确标注,以方便读者识别使用。另外,还有26所院校将开放获取资源纳入整个馆藏电子资源体系,让读者在统一的检索界面上对资源进行检索和查询(参见,表1)。

4.2开放获取资源集成与揭示方式分析

一般来说,图书馆可以采用“直接链接”和“自建开放获取资源检索平台”两种方式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集成和揭示。所谓“直接链接”是指图书馆在集成和揭示开放获取资源时,仅将资源略作分类或不加分类地链接在图书馆网页上供读者使用。这种方式是一种浅层次的资源集成与整合方式。据调查,67所院校图书馆都采取这种方式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集成和揭示。为了提高集成与揭示质量,部分院校在采取直接链接方式的同时,还自主开发建设开放获取资源检索平台。目前,在教育部所属院校中,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四所高校的图书馆自主开发建设了开放获取资源集成与检索平台(参见表2)。

在集成和揭示开放获取资源时,图书馆对资源类目的设置将会影响资源查找的难易程度,类目设置不清晰将会直接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是否将开放获取资源集中起来单独分类将影响用户对

资源的发现和查找:是否明确标注“免费资源”或“开放获取资源”将影响读者对资源性质的判断。67所院校图书馆中有41所(占总数的61.19%)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标注,以便于读者识别使用。另外,仅有27所院校(占总数的40.30%)的图书馆将全部开放获取资源集成到“免费资源”或“开放获取资源”类目下,其他40所院校图书馆没有单独列出,而是将之与其他资源混列在一起。

4.3开放获取资源集成与揭示数量分析

从目前集成和揭示的开放获取资源类型来看,主要包括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仓储、开放获取图书、开放获取搜索引擎、开放获取教育资源、开放获取专利资源等。从规模来看,每个院校在集成和揭示的资源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参见表3)。如占总数44.78%(30个)的图书馆仅集成和揭示1-5个开放获取资源,9所图书馆集成和揭示6-10个开放获取资源,7所图书馆集成和揭示了11-20个开放获取资源。也就是说高达68.65%的图书馆集成和揭示的开放获取资源数量少于20个。

图书馆在集成和揭示开放获取资源时,一般首先考虑重要资源以提高资源服务质量。目前,大部分图书馆集成和揭示了包括Socolar、DOAJ、HighWire、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奇迹文库等在内的国内外重要开放获取资源(参见表4)。

5、结论与对策

5.1结论

在调查的75所教育部所属院校图书馆中,占总数89.33%的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了集成与揭示,表明其已经意识到开放获取资源的重要性。但是,从目前集成与揭示的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开放获取资源的集成与揭示力度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部分图书馆集成和揭示的开放获取资源数量较少。一般来说,开放获取资源数量的多少必然影响读者使用兴趣的强弱,数量越多,读者越感兴趣。而根据统计,有近一半即30家图书馆仅集成和揭示了1-5种开放获取资源。

其次,大部分图书馆缺乏对开放获取资源的有效整合。如果仅仅对资源进行简单罗列而不进行有效整合,将影响开放获取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教育部所属院校图书馆应该根据馆藏目标和所在院校的学科、专业特色等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有效的集成、组织与揭示。从调查结果来看,这方面的工作并不尽人意。或将开放获取资源与其他资源混在一起,或将开放获取资源单独列类但并没有进一步细分。

最后,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运动的宣传推广不力。在所调查的图书馆网站上,很少有在主页上对开放获取运动相关内容进行介绍,更没有看到关于开放获取运动的任何讲座信息。另外,在集成与揭示的67家图书馆中,有30家图书馆没有对开放获取资源进行“免费”或“开放获取”的标注。宣传推广工作不力必然导致读者对开放获取资源缺乏了解,从而影响资源的利用。

开放获取资源的集成與揭示工作缺乏统一与协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开放获取资源的名称设置不统一。67所图书馆在进行开放获取资源集成与揭示时并没有采用统一的名称。如兰州大学图书馆等采用“免费数据库资源”的名称,山东大学图书馆等采用“开放获取资源”的名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等采用“网上免费学术资源”的名称。由于开放获取理念在国人中并不普及,这种名称设置上的不统一容易造成读者困惑。

另一方面,各图书馆之间没有实现开放获取资源共享。从资源集成与揭示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图书馆并不考虑其他院校图书馆已经完成的工作以实现资源共享,而是独立行事。如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等分别自主开发建设了开放获取资源集成与检索平台,但并不进行资源共享。另外,利用Google搜索技术建立的“开放获取图书馆”动态集成了大量开放获取资源,但仅被重庆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所院校的图书馆所采用。

5.2对策建议

针对教育部所属院校图书馆在开放获取资源集成与揭示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今后资源集成与揭示工作应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加大对开放获取运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开放获取资源的认知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采用讲座、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推广,以便让更多读者了解和支持开放获取运动。例如,浙江大学图书馆就在“网络免费资源”栏目中专门提供“推荐网络资源”功能,鼓励用户发现和推荐各种类型的网络免费资源。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馆员的教育与培训,以提高馆员组织和揭示开放获取资源的能力,同时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发现、揭示和利用各种开放获取资源。

高校学术文化现状 篇4

科学研究作为发展原始创新能力的根基,始终推动着新的科技进步,引领着当代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1]。基层学术组织是学校科学研究的主体,担负着组织科研创新团队、产出重大研究成果、培养优秀科研骨干、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重任,是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依托[2]。因此,基层学术组织的运行与管理状态对学术整体环境形成起到了根本性作用。基层学术组织管理机制是否合理,关乎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资源、是否能协好调内部领域之间和外部同行之间的合作交流[3]。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学的职责更多地被定义为人才培养,原有大学基层教研室作为基层学术组织的主要类型,功能也被理解为单一的教学研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批基础较好、教育质量较高的大学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人才培养的功能有了较大的拓展,而且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也成了大学的重要职能,并逐步形成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功能格局。

近年来大学更多地参与到涉及国计民生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整体的运作状况看,则仍呈现出重管理轻服务的窘境。长期以来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术与行政、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并不清晰,在校院两级治理架构中,权责和资源集中在学校,院系的办学主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基层教学学术组织和广大师生的活力没有得到有效激发。

从学科的发展变化来看,一方面学科进一步细化、深化,另一方面却又进一步综合、交叉,科技发展呈现出“针对问题、着重创新、综合集成、智力支持”的新特点和新方式[4]。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学所依托的院一系或系一教研室的结构或多或少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交叉、融合,它所带来的问题表现在:一是,缺少结构合理、能进行科技攻关的研究团队和开拓新兴研究领域的跨学科项目小组,难以组织和承担重大的科研任务,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技术集成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难以形成合力,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做出更重要的贡献。二是,大学高年级学生仍被限制在专业内学习,知识视野过于狭窄,不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新形势下保障高校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研究、服务职能的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形式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必须冲破相对狭窄的专业教学的局限,进一步提升结构层次,优化管理与运行机制[5,6]。

1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管理机制改革策略初探

1.1增强学术团队制度在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当今依靠个人单打独斗的科研模式已经难以承载学科交叉或纵向产学研结合的重大科研任务[7]。目前我国高校在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中对团队制度的建设并不强调,现有的学术团队一般是以高校的基层学术组织为基础自发形成[8]。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松散或相对集权,导致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力量分散,两极分化严重,综合研究实力薄弱。基层学术组织有着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相对固定的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项目为纽带,制度为保障,创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团队制度在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尤其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同时在现行体制下,逐年考核和考核到人的评价体系对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设置了壁垒,尤其对青年人才造成过大的学术环境压力,不利于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与研究合作成形;长此以往学术生态将陷于恶性循环。基于此,构建学术团队的动态管理机制,一方面给予青年人才更多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转变考核管理模式由人到团队,可以创造出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促进团队间的互动合作,同时避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学术态度,有效提升基层学术组织管理效能与运行质量。

1.2重视跨学科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

近年来,国内外新兴交叉学科的簇生促进了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成立跨学科的学术机构已成为科研管理体制创新模式中的一项大胆实践。多学科汇聚的跨学科科研组织,与传统学科模式较有偏差,难以避免的与传统的学科管理模式产生矛盾。因此,必须从建设的目标和要坚持的原则出发,并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和规律,本着创新机制的要求,提出跨院系跨学科组建研究机构的机制。高等学校如何通过促进跨学科研究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致力于社会重大战略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需要独立的、较大型的、实体的组织形式,并配以一定的专职研究人员;聚焦于某一关键技术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更适合于以某一主干学科为主、小型的、虚体的组织形式,一般不需要专职的研究人员。对于具体的跨学科组织建设,建议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跨学科协调小组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推动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创新。

1.3适时推动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管理重心下移

不可否认,原有的基层学术组织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传统的基层学术组织的三级管理架构体系,即学校—学院(系)—基层学术组织的纵向管理模式。院系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激发活力和创造性、学科人才队伍引领、自主发展机制成熟、资源筹措能力提升。在我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里,近年来虽然已经很重视管理重心下移,但是切入点都是落实院系的自主权,致力于激发院系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相比学校一级来说,学院(系)的自主权似乎仍然需要扩大,但相对于基层学术组织来说,人、财、物等方面处处需要依靠学院(系)来决策,学院(系)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决定权。强化基层学术组织的自治,规范保障基层学术组织的基本自治权,能有效提升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提高管理效能。另一方面,对于有些跨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人员构成涉及多个院系,管理职责不明确,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难以达成一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因此,适时地简政放权,将基层学术组织管理重心下移,将有利于资源权力的合理分配,也有利于净化因权力滋生腐败的土壤。

1.4完善基层学术组织考评机制

近年来,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绩效考评,作为评估基层学术组织的工作业绩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然而我国高校对学术组织的评价还未形成成熟体系,具体操作上往往参照个体的考核方式,对基层学术组织整体的考核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在具体工作中,高校对基层学术组织的绩效管理意识不强,更多偏向对教师个体的绩效管理与考评,从而使得教师缺乏归属感,在工作上各自为营,缺乏凝聚力。研究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针对不同形式的基层学术组织,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结合起来,重视过程,兼顾结果,同时体现对基层学术组织整体发展的评估,实现对基层学术组织的有效激励。改革基层学术组织的考评机制,体现质量导向,鼓励原始创新和开创性研究。

2结语

健全完善基层学术组织构架,巩固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本位性,优化基层学术组织的内部科研环境和外部评价体系,提升基层学术组织的原始科研创新活力,有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内部的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新时期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作为科技发展,自主创新的基本单元,对它的高效管理是一门不得不重视的软科学。当前,科技工作呈现出多元化、广交叉的格局;既有针对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科学问题的大项目(群),又有鼓励学术创新的自主选题,然而资源配置、评价体系却未与时俱进。要系统地增强的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就要系统地优化基层学术组织管理架构。相信通过落实优化一系列有利于激活基层学术组织能动性的改革举措,必定可以实现高校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可持续的基层学术组织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劲.科学和管理: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科学与管理,2014,34(1):3-5.

[2]文军,石磊.论中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形式和制度创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62-66.

[3]Mok,K.H.,Lee H.H.Globalization or re-colonization:higher education reforms in Hong Kong[J].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0,13(4):361-377.

[4]林萍华,王济干.从基层学术组织的视角看高校学术团队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22-23.

[5]张忠华,姜黎红.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教师任用视角的分析[J].学园,2010,01:80-84.

[6]Shimada,K.,Akagi,M.,Kazamaki,T.,et al.Designing a proposal review process to facilitat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J].Research Evaluation,2007,16(1):13-21.

[7]龙正荣.高校学术团队建设思路探析[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2):79-81.

高校学术文化现状 篇5

摘 要: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要正确把握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的创新是高校发展战略的必要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举措,是学校正常运行,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

特征的群体文化。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学生来源参差不齐,思想文化素质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建设高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以“和谐高校,文化校园”思想为核心,把握校园文化内涵

要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我们首先要把握好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以及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关系。

1.把握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据统计,全世界给“文化”下的定义有260多种。综合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将“文化”理解为人类在与自然的作用及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以及创造和保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和,它是一个有机系统。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特定范围、特殊环境中产生和演进的,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通常指以课余文化活动,即我们所讲的第二课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高校的校园文化层次更高,更突出创新精神和个性解放,它是高校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高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

2.把握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说“和为贵”,墨子说“兼相爱”,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新和谐公社”,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憧憬。高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先进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成为最适宜师生生活、学习、发展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

二、掌握校园文化的特征

1.校园文化具备独立性。校园文化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形成,又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而成,因此,无论是从地理上还是历史上讲都有其独特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并对校内的师生产生长期的固定的影响。比如说“北大精

神”即是一种典型的校园文化。北大之所以有永恒的活力,就在于它有宽广的胸怀,包容的胸襟,它给北大的学子们提供了浓郁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也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多样的实践机会。凝重、活泼、绚烂、五彩的校园文化使莘莘学子们受益匪浅。

2.校园文化具备延续性。从历史的角度看,校园文化有其发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一般过程,各个时期的校园文化有其内在的继承性、承接性的特点,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也体现了它的独立性。校园文化具备长期性。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种短期行为,没有历史的学校是形成不了校园文化的。这种文化的形成应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逐步为社会所接受、认可,并体现其特有的社会价值。校园文化具备从属性。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学校,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同样脱离不了大社会文化的影响,独立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相反,恰恰是这种相对性,给校园文化注射了强有力的生机,这正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前进的动力。这体现了它的性质只能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当然,学校并不是一个桃花源,它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人说,校园文化,有时就是社会大众文化的翻版或复制品。不过,当我们遵循“良知先行于大学”的信条之时,校园文化,往往会给墙外的社会吹送去一股股清新的风气。

三、建设校园文化的途径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我们长期培育的结果,建设校园文化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成功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以下几条途径:

1.美化校园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校园文化是校园历史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隐性的,又十分富有吸引力的亚文化系统。校园文化也是一种潜在的渗透在校园各个角落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它无处不在,无处不含,是整个校园理性光芒的浓浓的细雨,它会让任何知识与集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学校那种独特情调和氛围的熏陶。

2.巧妙布置教室。教室是教师工作、学生深入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进行精心设计。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对教室内外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他所领导的学校中,到处摆放着鲜花,对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3.发挥宣传栏的文化载体功能。黑板报、墙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外各个学校尽量挖掘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将“一面不会说话的墙壁”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追求。

4.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以及广播电台的舆论宣传作用。办好广播站,利用网络的宣传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最便捷的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层次高、理性色彩浓、信息服务优势,通过舆论导向,使校园文化建设向优雅、高尚的格调发展,让催人向上、活泼严肃的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为主流。

5.坚持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节日期间,组织相应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艺术节、演讲、书法、绘画等作品展览。体育节,举办田径运动会和拔河、跳绳、篮球、乒乓球的比赛。还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种艺术活动,让具有艺术特长的同学选择参加符合自己特点的艺术活动,让学生在自己所爱的艺术活动中施展它的特长,发现和创新。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主体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的群体文化。高校青年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大体系中最富有朝气和活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部分,应将其纳入到先进文

化建设的范畴。青年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课题,共青团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健康有益、充满活力的青年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主旋律,加强“两课”建设,坚持先进性、时代性,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1]王炎琪.不可或缺的校园文化.中国教育报.2003-2-25.[2]徐禄新.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教育现代化,2002,(10).[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姓名:欧哲人

高校学术文化现状 篇6

一、高校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 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我国研究生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 至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 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 我国博士、硕士授予单位已分别达347所、697所, 累计培养博士33.5万人、硕士273.2万人。2011年, 全国在学研究生164.58万人, 其中, 博士生27.13万人[1]。研究型大学逐渐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主导学校, 在现有1 7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中, 占比6%的“211工程”高校, 承担了全国五分之四的博士生、三分之二的硕士生的培养任务[2]。然而, 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教育效率并未随着规模的扩张、资源的汇聚而得到相应的提高, 仅有28.1%的研究生能将“很多或较多”的精力投放到学习与科研活动中[3];接近六成的高校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4]。主要原因在于, 高校往往较多关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制度层次和技术层次的设计, 而普遍忽视研究生精神层次的全方位构建。

良好的研究生学术文化氛围, 可以为研究生在精神层面提供动力支撑, 在汲取文化精髓的同时, 激发其内在潜能, 唤醒其对学术殿堂的向往。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之所以培养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就在于它营造了催人奋进的学术文化氛围, 尽管当时的物质条件相当艰苦。杨振宁回忆说:“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 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空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世界一流大学都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国际交流, 研究生中留学生的比例成为判断世界级大学等级的标志之一。自1983年我国成为《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相互承认地区公约》缔约国以来, 目前已经与包括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在内的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位和学历文凭互认协议。2006年, 来华留学研究生总数为6 348人, 其中:硕士生4 243人, 博士生2 105人[5]。到2011年, 来华留学研究生总数为30 376人, 其中:硕士生23 453人, 博士生6 923人, 五年间分别增长了约4.52倍和2.29倍。但目前来华留学研究生总体生源质量呈现出“一大二多三差”的状况, 即年龄偏大;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多、带陪读的多;汉语的接受和应用能力差、专业水平基础差、做实验动手能力差[6]。

为帮助他们尽早度过学习适应期, 除了配备优秀指导教师、定期开展文献综述报告, 高校还应尽可能地挖掘学科资源优势, 搭建研究生课外学术交流平台, 培育研究生学术文化氛围。学术交流活动不但可以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活力, 更为重要的是, 能够锻炼留学生的学术报告书写能力、提高论文水平、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交流意识, 在科学思想、科研方法、研究课题等方面拓宽视野、相互借鉴、开阔思路, 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在科研中少走弯路, 减少信息查询的成本。

3. 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需要。

研究生具有自主意识突出、个体差异明显、组成结构复杂等特点, 这就使得研究生在年龄层次、学习方式、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上都有别于本科生。这些特点决定了,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德育教育既有目标、要求和基本原理上的一致性, 又有德育模式、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上的特殊性。但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忽视研究生德育自身的特点, 要么强调单纯的策略性引导, 但对于思维活跃、年龄层次差别较大、批判意识较强的研究生而言, 苍白的说教和简单的政策引导并不能使人信服和遵从, 对研究生德育重点应该体现在何处等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 容易造成“知行分离”的现象;要么过多关注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研究生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 致使研究生的道德意识日益淡薄, 社会责任感日趋淡化, 容易出现“德智失衡”的结果。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是高校研究生德育教育与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相互分离。

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平台。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 能够激发研究生的自觉参与意识, 这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 又有群体交往中的合作与分享、信守与承诺、纪律约束与意志磨炼等。而且会引发师生间、生生间的强烈共鸣, 使研究生既发展了科学知识, 又感受到思想的美妙, 重新发现“自我”, 从而产生、传递、发展对学术的热爱与兴趣, 投身其中, 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顶层设计缺失。

随着“985项目”、“211工程”、“2011计划”、“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相继出台, 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支持高水平大学的发展, 高校的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和物质资源等都有显著提升, 但代表高校软实力的学术文化却逐渐呈现“衰微”的态势, 出现了功利化、工具化甚至庸俗化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学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思想观念上重视不够。高校建设向来重视硬件的投入而忽视软环境的打造, 不少高校在学术文化建设上人、财、物的投入严重不足, 缺少愿景规划, 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的职能部门负责。二是在办学理念上彰显不够。高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大师严谨的治学精神等, 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播载体而被束之高阁, 求学几年的研究生说不出所以然的不在少数。三是在办学实践上反思不够。目前, 高校的改革仍为追赶心态所驱动, 机械模仿欧美主流大学尤其是美国市场化的大学模式, 而缺乏内在的文化反思与创新。

2. 校园学术文化淡薄, 育人氛围减弱。

当前, 学术界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现象冲击着大学校园, 学术争鸣和学术批判的气氛几近消失, 学府韵味日渐稀薄。一是学科文化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导师的近亲繁殖成为普遍现象, 54%的研究生导师的最高学位是在其任职高校获得的[7],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创新性环境和学术生态的建设, 并且还会造成学科成员各自为政, 很难有共同的时间和愉悦的心情进行交流和沟通, 其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因人而异, 学科文化趋于淡漠。二是院校文化中学术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和社会的浮躁与功利的影响, 大学普遍存在学术腐败和学术失范现象, 院校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较为突出。校园优良学术文化的缺失或淡薄, 对研究生个体的品格与人文精神的塑造, 对其人生价值观的树立, 以及理智的人生态度和方法的建构, 都留下深远的负面影响且难以修复。

3. 研究生学术交流频次低, 创新能力不足。

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是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注重学术交流与学术资源共享也是国内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一贯传统。研究生不可能旁及自己专业以外的所有学科, 学术交流就成为其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术交流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增强其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协同合作能力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目前, 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状况令人担忧。一是导学交流频率偏低。37%的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为“每月一次或更少”[8]。调查还发现, 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最多的达3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最多的达20人[9], 导师指导研究生偏多也影响了与研究生间的互动交流频率和交流质量, 导学关系趋于紧张。二是生生交流机会偏少。由于缺乏有效的平台与资源支撑, 研究生之间跨学科、跨院校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这导致学生知识单一, 产生结构性缺陷。三是自主交流意识不强。不少研究生仅仅以求职为目的, 放弃自身文化与修养的提升。

三、高校研究生学术文化保障体系的构建

1. 加强制度设计是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基础。

首先, 要注重顶层设计。研究生学术文化是建立在高校学术文化载体上的子文化, 其繁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术文化的质量。因此, 高校要注重制度建设, 营造学术至上、自由宽松、团结协作和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要制定并完善大学章程, 它不仅是大学治理法治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大学精神制度化的重要载体。要制定学术规范条例、师生奖惩条例, 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不端滋生的土壤。要在高校发展规划上体现学术文化的发展目标, 明确实施管理部门, 依托高校校史馆、校友馆、校博物馆等传播实体, 通过典型事例的示范与扩散, 大力宣扬学校薪火相传的文化精髓, 使校院文化传递正能量。要改革招生制度, 扩大对高质量留学生的招生规模, 强化国际交流意识。要完善人才招聘与管理制度, 改善学科学缘结构, 控制导师的招生规模, 重塑各学科价值观的影响力, 发挥学科文化的优势, 保证学科发展的学术性根基。其次, 要提供资源支持。研究生学术文化培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它伴生于高校的学术文化, 同时又有它的特殊需求, 对研究型大学而言又不可或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还能够隐性影响高校的发展, 因为研究生通过对高校学术文化的吸收和传承,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高校学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中国大学特色理念的形成与塑造, 又难以回避它深植于其中的悠久学术文化传统。所以, 高校要落实研究生学术文化的建设主体, 通过建章立制, 在政策、资金、场所上提供有力支持。设立研究生学术交流专项基金, 为优秀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究生互访和短期交流以及联合培养等畅通渠道, 共同推动学术文化软实力建设。

2.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是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保证。

高水平开放式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 是研究生学术文化得以彰显的有效载体, 广泛深入的研究生学术交流也是研究型大学重要软环境之一。学术交流的深化可以使本校研究生共享校内、国内甚至是国际的研究生教育资源;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反映高校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 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校园文化;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中自由交流、民主工作、严格自律, 不仅有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提升, 还承载着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内容, 成功的交流也将激励他们更多地投入到未来的创造和研究中去。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要兼顾“学校、学院、学科”三级平台的有效衔接和功能互补。学校层面可考虑设立“研究生学术交流 (资助) 中心”, 挂靠研究生教育管理职能部门, 面向全校研究生, 组织搭建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 提供跨学科、跨院系、跨院校、跨国界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的条件;学院层面可根据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 面向本院研究生设立“研究生学术论坛”, 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优秀企业家开展专业性的学术活动或择业创业交流;学院二级学科研究所以“研究生学术沙龙”为载体, 定期组织科研进展汇报、课题讨论、读书报告等活动, 拓宽知识视野, 启迪学术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3. 培养学术自觉是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的目标。

雅斯贝尔斯指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 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 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 是学术勃发的世界。”高校开展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 目的在于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主动、自发、自愿参与的过程中, 在追求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美好学术世界时, 感悟大学的学术魅力, 培养学术自觉意识。“这不是一个‘斯文’的过程, 它会使那些疏懒、软弱、僵化的人感到不安, 同时还能活跃一部分人的思维, 使他们变得富有朝气和精力充沛……这种做法能够促使大学这一知识混杂物的大锅‘沸腾’起来”[10]。这要求身临其境的研究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浓厚的专业兴趣、扎实的专业基础、强烈的求知欲望。

为使更多具有学术潜质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脱颖而出, 研究型大学有必要率先尝试相关改革:一是完善招生选拔机制和办法。尝试建立博士生选拔“申请—审核”机制, 发挥专家组审核作用, 对具有特殊潜质的人才建立专门的选拔程序。二是完善导学互选机制。尝试对新入学的博士生进行实验室轮转, 并在轮转过程中认识和选择导师, 改善导学关系。三是建立中期分流机制。严格执行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 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加大淘汰力度。四是完善分类培养模式。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分别实行学术型和职业型的培养模式, 引导研究生尽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理性规划。

摘要: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 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及强化研究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高校面临顶层设计缺失、校园学术氛围淡薄及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高质量研究生学术文化保障体系的构建, 有必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关注:加强制度设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培养学术自觉。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208/141305.html.

[2]吴启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以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及会议主要议题的说明[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11) :1-6.

[3]周海涛.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与认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124.

[4]谢友才, 胡汉辉.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效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1) :68-76.

[5]陈强.改革开放30年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6) :55-64.

[6]袁洁.浅谈激励因素对高层次留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J].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 2003, (1) :37-40.

[7]赵伟, 袁本涛, 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支撑条件与环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3) :81-87.

[8]陈珊, 王建梁.导师指导频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3) :61-64.

[9]周文辉, 吴晓兵, 李明磊.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 (6) :82-95.

高校学术文化现状 篇7

关键词:讲座分析,提振措施,投入力度,反馈

一、当前学术讲座现状

学术讲座数量较多, 二级学院学术讲座数量有差别。据统计, 2012—2013学年长沙理工大学共举办各类学术讲座97场, 其中约有90%的学术讲座由各二级学院举办, 剩余讲座由学校科技处、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举办。各二级学院举办的学术讲座主要针对本学院某些特定专业师生举行, 虽在通知中纷纷写到“欢迎全体师生参加”, 但非本专业、本学院的师生前去听讲的人数寥寥无几。而由学校其他部门举办的讲座, 所讲内容多涉及哲学、管理、人生, 受众相对较广。但受到场地限制, 这部分讲座的资源仅局限于部分学生组织、学生骨干, 其他同学想要参与讲座较为困难。本学年, 各二级学院 (独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除外) 平均举办讲座6.47场。其中, 土木与建筑学院举办共举办讲座19场, 位居各学院首位, 而最少的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本学年仅举办了场学术讲座。由于研究领域不同, 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实力参差不齐, 各二级学院在学术讲座资源上确实存在一些差距, 致使部分二级学院难以形成良好的学术讲座氛围。

外邀专家所占比例大, 精品系列讲座较少。调查显示, 该校本学年举办的讲座中, 外邀专家主讲的讲座比例较大, 占63.91%。外邀专家所讲内容主要是主讲人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或是介绍当前某领域的热点问题, 讲座中对学术知识的延伸与讨论不多。由于学生的信息渠道有限, 对于外邀专家了解不深, 参与讲座时往往准备不足, 在讲座现场主动与专家进行互动的学生很少, 而讲座后的后续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学校、二级学院尽管重视学术讲座, 关注学术讲座氛围, 但目前外邀专家的讲座状况与学校的设想存在一定差距。目前, 仅有少数学院开始注意不同讲座在内容上的联系, 策划、组织有特色的讲座系列。如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道德大讲坛”, 设计艺术学院举办的“精艺之声”等,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但多数学院不太重视讲座间的联系, 往往是利用专家来访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顺便”邀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 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精品系列讲座。

宣传不够, 时间、地点选择上很少考虑普通学生。在对该校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 42.27%的同学都表示, 本学年只是偶尔听到有几次讲座的信息, 而8.25%的同学更是表示自己从未了解到任何学术讲座的信息, 目前, 该校学术讲座信息仅通过各学院网站、学校网站、宣传海报等形式发布。而当下,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新媒体愈发普及, 仅通过这些方式进行宣传, 单在宣传形式方面就稍显乏力。调查过程中, 小组成员们发现, 各学院的学术讲座时间多选择在周二下午 (长沙理工大学每周二下午不安排教学任务) 及周中的其他时间, 很少有学术讲座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这就使不少普通同学因为活动、课程冲突无法参与学术讲座。数据显示, 本学年不超过10场学术讲座地点选在300座以上的报告厅, 而无一场学术讲座在大会堂举行。由于大量学术讲座选择在不超过150座的多媒体教师, 甚至是会议室中举行, 不少学术讲座变成了学术交流、学术讨论。普通同学虽想参与, 却无奈找不到座位;或是辛辛苦苦找到了学术讲座地点, 却因为教室里满满地坐着专家、学者而不好意思继续再听或是加入学术讲座互动。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一方面影响了讲座的参与度, 也让讲座的价值大打折扣。

主讲人在学生中认知度不够, 存在讲座为追求上座率安排学生旁听的情况。调查显示, 该校学术讲座主讲人多为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 在读本科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学者的相关作品, 很少了解主讲人的信息, 缺乏对主讲人的认知感, 自然也就缺乏对这些学术讲座的兴趣。同时, 部分学院在举办学术讲座时, 为了给主讲人增脸面, 保证学术讲座上座率, 常事前安排好学生前去旁听。调查发现, 仅有15.46%的同学表示没有被要求过参加学术讲座, 其他同学都或多或少的被要求参加讲座。另外, 在对学生厌恶参与学术讲座的原因的调查中, 选择“讲座强制旁听的”占16.56%。不难看出, 要真正解决目前学术讲座少人问津的现状, 光安排听众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二、学术讲座提振建议

增加学术讲座数量, 开放办讲座。长沙理工大学目前已成功加入“小211”工程, 同时, 学校也在向学术研究型大学不断迈进。学术讲座, 作为提升学校学术氛围, 提升学生学术素养和科研意识的重要途径, 值得加大关注、投入力度。作为理工类大学, 不仅需要增加理工类学术讲座的数量, 更应该适当增加文学、语言、交流、管理等方面的公共类学术讲座。虽然这些讲座并不涉及学科中的尖端知识和前沿技术, 但能充分起到改善该校目前学术讲座氛围的作用。在这个开放的时代, 学术讲座也需要秉承学术开放的精神。在小会议室关着门让专家一边展示幻灯片一边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样的形式要当作学术讲座实属勉强。学术上的问题是必然有争议、要讨论的, 学术讲座不仅需要专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更需要受众根据自己的认知与学识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敞开大门办讲座, 接受其他专业同学、增加讲座互动环节, 对提振学术讲座, 改善学术氛围有着重要意义。

建立全校学术讲座信息发布网站, 建立学术信息新媒体发布平台, 加大学术讲座信息宣传力度。好的宣传是成功的一半, 学术讲座信息不应局限于学校各部门的层级式通知, 更应广泛地向全校乃至整个地区的受众辐射。在调查中, 小组成员们发现, 该校学术讲座信息主要在讲座前3~5天在各二级学院网站的专栏上上进行发布。除此之外, 讲座前两天, 承办讲座的学院通常会在相关楼栋张贴宣传海报。然而, 大部分学生很少关注除自己所在学院外其他学院网站的通知。至于宣传海报, 学生们则普遍感到死板、老土, 缺乏吸引力和时代感。建立一个全校学术讲座信息的专用发布网站、专门设立一块宣传区域张贴近阶段学术讲座, 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学术讲座信息分散, 宣传效果不好的尴尬境况, 有效避免师生错过自己感兴趣的学术讲座。而当今时代, 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已得到普及, 建立学术信息的新媒体发布平台, 不仅便捷、高效, 也能让通知一改传统模式, 变得活泼、生动, 更具吸引力。

做好学术讲座前期调查和后期反馈工作, 根据师生“口味”上“菜”。一件产品要卖得好, 不仅要产品本身质量过硬, 还需要产品有相应市场。学术讲座也是如此, 仅有光鲜亮丽的主讲人和高端上档次的学术内涵是不够的, 迎合师生们的学术需求, 解决师生们的学术问题, 也是学术讲座的重要价值。在讲座筹划阶段, 可通过网上投票、微博征集、问卷调查等形式, 了解广大师生需要哪一类型的学术讲座, 喜欢那些讲座嘉宾。根据情况邀请讲座嘉宾、安排学术讲座。这样的形式能真正拉近广大师生与学术讲座的距离, 充分调动其参与学术讲座的热情, 提高目前学术讲座氛围。学术讲座过后, 同样也可利用多重渠道收集师生对当场学术讲座的感受、看法。通过对这些反馈意见的整理和分析, 即使掌握广大师生的学术需求。

加强学术讲座与专业发展方向及社会需求的联系, 从专业层面提高学术讲座参与度。根据目前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方向, 联系学生的就业前景, 开展与专业发展和就业方向密切相关的学术讲座。多邀请企业和社会各阶层人员以及国外学术人才来开展讲座, 让学生能够结合社会实际和专业发展前沿来进行个人学习和研究。同时, 要咨询各个专业的专家老师, 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有效的规划安排讲座, 咨询和学校就业有关的用人单位, 根据社会的需求开展讲座。

上一篇:ANSYS三维建模下一篇:信息系统开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