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2024-10-14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共12篇)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1

摘要:课程建设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 并且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现阶段, 我国高校课堂并不重视有关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 教育理念大多陈旧落后, 课程建设重形式轻内涵, 课程总体质量不够。针对这样的发展现状, 高校课程就应该积极改革创新, 创建精品课程, 以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对策

一、高校课程建设现状

(一) 课程建设理念落后

高校课程在建设过程中, 课程建设理念较为落后, 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建设, 并不重视整个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将课程建设孤立出来看, 仅关注课程本身问题, 并没有将课程与人才培养计划结合, 并没有意识到课程教育应该与人才平结合的重要性。另外, 一些课程在设置过程中, 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 在课程建设时并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 将科学研究实际相结合, 使课程在设计过程中并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力、想象力的作用。

(二) 课程建设重形式轻内涵

众所周知, 课程建设工作必须不断积累, 并且需要相应课程的教师进行长期研究实践, 只有这样, 才能够建设出优秀课程。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 一些教学计划、课程纲要要求、格式等都制作的十分完美, 但是细看主要内容的时候, 就会发现其中存在较多问题, 甚至存在各个高校之间相互抄袭现象。在一些具体课程研究的过程中, 课程建设形式化现象也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对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表面化, 课程建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一些高校在课堂环境中引进了多媒体教学, 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也仅是走一个过场, 多媒体课件在设置的时候只重视形式, 其内容照搬照抄课本内容, 这样的课程建设对学生学习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意义不大。

(三) 课程建设总体质量不够, 创新性不强

现阶段, 一些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效果不够明显, 在一些学科专业的建设方面尤为突出, 一些热门专业、办学成本较低的专业方面特别突出。并且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上大致相同, 一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竞相争创综合性大学环境, 各种专业设置趋向化明显, 高校课程建设过程中创新性不强, 这是阻碍高校课程总体建设质量提高的一项重要影响。

二、提高高校课程建设与水平的相关对策

(一) 确定以课程为中心的专业建设理念

我国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 大多是将学科建设作为工作中心, 这样的发展现状对一些研究性高校的某些专业课程来讲是适用的。但对大多数高校来说, 尤其是一些教学研究型或者是高校高等职业学校来说, 这些学校在进行课程建设的时候, 就一定要将课程作为中心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这些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是以培养专科生为主的, 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将社会生产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型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掌握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办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使他们在高校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将眼光不断投入实际生活之中。所以, 想要有效提升高校课程建设的质量, 就一定要紧紧围绕不同专业的教学目的进行, 积极构建合理的课程标准体系, 选择合适的教学课程内容, 努力把每一门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使其能够培养出适应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门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水平高低, 其核心内容是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水平究竟如何。不管是学科课程的建设, 还是专业课程建设, 实际上都可以认为是师资力量的建设。教师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或者是学历结构是否符合标准, 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 以及其适应教育事业发展能力方面的问题。现阶段, 大多数高校都存在骨干教师流失的情况。因此, 高校在建设过程中, 应该积极关注整体改革步伐, 将学校中一些非教学、科研人员剥离, 为学校创建更好的教学环境。将教师待遇提高, 留住专业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课程建设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 加强人文、社科等一些选修课程的建设

加强人文、社科等一些选修课程的建设, 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现阶段, 大多数非综合性院校的文化素质课程建设是一项非常薄弱的环节, 相应课程专业教师的缺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求职欲望。所以, 高校在课程建设的时候, 一定要积极与各个高校合作, 共同加强人文、社科等一些选修课程的建设, 有效将课程资源共享。并以学校、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作为主体进行合作, 有效丰富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进一步丰富高校课程建设。

三、结束语

高校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 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实际上, 是一项制度方面的建设。通过课程建设有效完善课程建设的制度, 使其能够有效避免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范洁, 刘伯颖, 王佩等.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3 (29) :126-127.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2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时间不算太长,1995年,国家教委在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召开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内地通识教育的起点。1999年,教育部建立了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5年,复旦大学率先成立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文理学院——复旦学院。2006年,清华大学启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基本在内地高校确立起来。湖北经济学院2011年也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我校开始重新制定了培养方案,并把通识课程设置正式写入了2010年新颁布的培养方案中。湖北经济学院的通识课程的构成以通识必修课为核心主体,通识限选课和通识任选课作为延伸通识教育的辅助课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然而处于初创期的我校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有待完善和深入的地方。因而,本人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我校通识必修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主要由封闭式问题组成。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50份,收回623份。此外,本人还对学生进行了访谈,认真听取了他们对我校通识课程的一些想法和意见,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目前通识课教学的真实情况。

一、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学生对通识必修课程的认识

调查显示,52%的学生都“知道”我校开设了哪些通识必修课程,但仍有48%的同学“不知道”我校开设通识必修课的具体科目。

61%的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学在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方面持正向评价,即认为通识课“重要”。但有35%的学生表示通识必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从学生对通识必修课作用的认识上,我们看到67%的学生认为通识必修课是为了“拓宽课本以外的知识面”,55%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人文素养”,42%的学生认为通识课是为了“辅助专业知识学习”,另外16%和12%的学生认为通识必修课的开设可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获得人生指导”。可见,学生很大程度上还是把通识必修课程看作一种辅助专业学习的知识学习。

(二)通识必修课程的设置

58%的学生认为我校的通识必修课只能“勉强满足需求”,因为某些想上的课程却没有。35%的学生认为能满足求知的需求,还有10%的同学表示对我校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都没有兴趣,这些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本次调查中,有68%的学生对我校开设的通识必修课表示“都没兴趣”,由此可见,我们在通识必修课的内容设置上还存在与学生接受心理相脱节的状况,通识必修课的开设并未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就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于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能引起学生广泛的共识,在此次调查中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如71%的学生表示感兴趣的内容是“文学艺术类”,48%的学生喜欢“历史文化类”,而“哲学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则只有19%和10%的支持率,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我校作为文科院校学生主体大多是文科生的现状。

(三)通识必修课的教学方法

关于通识必修课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们看到52%的同学主张以“课堂讲授”为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学应试教育中刚刚走出的大一新生还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但我们也看到还有39%的学生把“课堂讨论”的形式当作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纳入到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中,也有16%的学生赞成“学术讲座”这种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二、对通识必修课程的反思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我校的通识必修课的设置和教学还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对于课程的设置而言,全校的通识必修课并未凸显出应有的价值。从数量上来看,我校的通识必修课共有16门课程,而专业课程每个院系平均可以达到30门。而从学分设置来看,除了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和高等数学外,我校的通识必修课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学分平均在2分。因此,对于学生而言,通识必修课设置的权重比例,明显给学生的直观感觉就是可有可无的,它的地位远不及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承担通识课程任务的基本都是我校原有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因为学校更加倚重特色专业导致这些公共基础课教师在专业上未形成强烈的归属感,所以也把对公共基础课的惯性思维带到了通识课的教学中,所以在通识必修课的师资力量中我们也鲜有某一学术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总之,通识必修课这个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却在我校遭遇了不尴不尬的“礼遇”,即看上去很重视,但实际上却缺乏强势支撑的基础和环境。

其次,我校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定位不明确导致课程缺乏科学的设置和系统的体系。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它应该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但在不少学生看来通识类课程就是一种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的“调味课”,学校也未明确通识课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地位,这样一来,我校的通识必修课的设置很大程度上照搬以往的公共基础课内容和模式,比如我校16门通识必修课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大学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管理学原理、法学通论、就业指导,在其中英语课和政治课占相当比例、各种大杂烩式的概论课是普遍的形式,这就导致学生学习也不过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很难真正意义上做深广的推进性认知。显然,这种为通识而通识的方式,是画饼充饥徒有其表,当然是无法实现通识课程的真正意义的。

三、通识必修课课程设置的建设性意见

教育的大众化实现了大学生数量的飞跃,但并不必然带来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大学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意识”而忽视了教育的“教化意识”,过度注重自然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过分强调狭窄的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不仅实际能力薄弱,而且人文底蕴缺失。于是,我们不得不反省近些年,尽管我们也一再强调把人文素养的提高放在大学教育的重要位置,但为什么教育的结果却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在教学中缺失的到底是什么呢?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精神它将会是速朽的,如果一所大学丧失了内在的人文底蕴也将会是短命的。因此,要整饬日趋功利主义的学风,充实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需要在大学课堂上形塑一种精神的力量。由此,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群建设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真正使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典的思想成为学生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自我的精神导师。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探讨通识课程的建设:

首先,大学之道在于“立人之本”,通识课应该从人类文明的深厚积淀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大学》首章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显然,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通达学问之道,其根本在于精神品格的锻造与提升,社会责任的熔铸与砥砺。很难相信我们的学生如果没有人格意识上的完善,他能够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他能为社会或者为自己所投身的企事业单位承担责任。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与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区别,往往不在于他获得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他由内而外体现出的涵养和素质。因此,我们的通识课首先应该形塑一种人类共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信念,它的来源正在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包括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和艺术,从一定程度上讲,它们留给学生的将是受用终身的一种人文精神。

其次,通识课还应帮助学生理解当今世界的状况及其多元化的特质。今天的大学生之所以一踏入社会的大门,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被现实击倒,就在于他们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往往是脱节的,他们缺乏对社会多角度和更加深入的体察和认知,因此,我们有必要构建与他们所身处的现今世界直接相关的社会知识,从瞬息万变的万象中了解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知识处境,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快地心智成熟起来,而且可以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将所学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增强未来从业的适应性。

再次,在通识课的开设上,我们应该改变以往“概论”和“通史”的内容模式,真正让阅读经典、深度解析经典成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主要方式。以往的公共必修课流于表面、效果不明显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开设的课程试图把要传递的信息全景式地展现给学生,然而学生往往却只能如坐过山车般极速浏览,却无深解,这样的学习效果既不能从根本上去建构一种知识体系,也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深入钻研。我们现在的教育缺失的恰恰是对经典的细读和深读,知识只求浮光掠影,当然印象不深,因此,我们的通识教育不能一味停留在讲史,讲概论,更应有一种向经典学习的认真精神,这不仅可以让学习摆脱浮躁的学风,而且也真正让学生领会原汁原味的经典魅力,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烙印下人类文明的深层意蕴。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程 教学现状 调查分析

大学语文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非中文类全日制高等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很多院校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校的大学语文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还有不下10所院校是省级精品课程[1],但全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整体情况并不乐观。2013年年初,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高校参与的调查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课时也在逐渐减少[2]。2013年2月20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计划》指出,要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那么在祖国最西部的新疆各高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又如何呢?笔者期望能以此文将调查情况加以整理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一、调查对象

目前,全疆本科高等院校共13所,专科院校16所(数据来源于高校之窗网和维基百科网)。本次调研选择了本科院校共13所,专科院校1所,其中11所在乌鲁木齐、周边城市及伊犁,2所在南疆地区。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均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在疆内都享有很高声誉,它们都是疆内综合性大学或某一专业领域中的顶尖高校,学生的素质处于新疆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高层次,伊犁师范学院作为除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以远的北疆地区的代表院校,喀什师范学院和塔里木大学作为南疆地区的两所本科院校均在此次调查之中。这些院校涵盖了文史、政法、经济、管理、艺术、医药、工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应该是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法、文献法等方法。

三、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内容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建设入手,涉及教研室建设、课程性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建设和民族学生(指民考民学生,以下同)大学语文教学等多个问题。

(一)教研室建设

仅有3所院校有独立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占被调查院校总数的23.1%。没有独立教研室的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均从人文学院或基础部等相关教研室教师抽调,平时他们各属别的教研室,有教研活动时再集中在一起,这势必使教学人员分散,不便管理,教师自身责任感减弱,教学内容盲目,教研活动缺乏了良好的环境和有效的平台,教学呈松散性、随意性,老师之间的交流受到制约。

(二)课程性质

除了1所院校外,其余院校均已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学时从24至72不等,有的院校定为必修,有的定为选修。总体来看,将大学语文定为必修还是选修有两种情况,一是依专业而定,如新疆医科大学两个专业为必修,其余专业学生自主选修。塔里木大学7个专业的汉族本科班必修,伊犁师范学院两个专业的大学语文是必修,新疆艺术学院也是如此。二是依学生族别而定,如新疆师范大学的民考民学生和双语班学生均开设大学语文,而且是必修课,其余学生分专业班级开设,作为指定选修(或称限定选修)。新疆农业大学汉语专业学生大四时开设,是指定选修。

课程性质一般分为两大类: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又以可分为指定选修(也叫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必修和指定选修无太大差别,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差别较大。由于课程性质不同,必修课受学校重视,教学要接受校级或院级的各类检查,教研室的要求多而严,因而,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内容时都比较谨慎、周密和细致。从调研的13所院校看,只有5所院校的大学语文为必修课,占调查院校总数的38.5%,2所院校部分专业是必修课,占15.4%,其它院校则设为选修课或阅读、写作和作品欣赏等相关课程,占38.5%。从这些数据可知,新疆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一。虽说教师应该对所授课程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但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造成教师厚此薄彼。

(三)教学方法

几乎均以讲授为主,占92.3%。纵观全国院校,限于多种原因在教学方法上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从众多相关的大学语文教改论文中可知,很多在一线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都尝试过教学方法改革,比如课堂讨论,讲读并重,师生互动等,但不是推行不下去,就是效果差,学生动不起来,浪费课时,又延误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新疆高校也不例外。所以改变教学方法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做到的,与学生群体、学生人数、教学文本、学生语文基础、感兴趣度不无相关。

(四)考核模式

必修课多以闭卷为多,占46.2%,有教研室统一命题的,有任课老师自主命题的,考核内容比较全面,题型、题量、分值都有一定要求。选修课多是开卷或写课程论文,占53.8%。各校的选修课管理办法中都有对考核方式的规定,比如,“选修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随堂考核,可选择开卷、闭卷或其它考试方式”“考试课程应采用试卷(闭卷)考核,考查课程由主讲教师根据课程要求自主决定考查形式”“公选课可以采取闭卷笔试、开卷笔试、网上在线考试、口试、小组汇报、分组讨论、作业、论文、读书报告、设计、操作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考核并确定学生的成绩”。由此推之,选修课考核模式有较大的自由空间。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无论哪种考核形式都有局限性,偏终结轻过程是普遍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不被重视,一考或一写定乾坤。即使上面第三所院校的公选课考核形式多样化,但实际中很难操作。这样的考核对爱学与不爱学的学生都是一种挫伤,喜欢学的学生无法通过课堂表现、讨论或作业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授;不喜欢学的学生乐得教师的疏于管理和一言堂,更便于他们各行其事。大学语文不仅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休闲”意识,大学语文课堂成了歇息地和自习室。endprint

(五)教材建设

基本上选用国家规划教材,集中在陈洪的《大学语文》、温儒敏的《高等语文》、徐中玉的《大学语文》等教材。新疆医科大学多年前曾组织编写适合医学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但没有通过学校的审核。伊犁师范学院也在计划“编写具有新疆特色的、适合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大学语文教材”[3]。新疆农业大学针对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自编《汉语文选》,校内使用。

如果是选修课,一般不强行要求学生购书,教师向学生提供教学主教材和参考书。不论是学校对教材使用版本的选择权,还是学生(选修课)是否购买教材的决定权都呈现出很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不下千种,优秀教材受到关注的也很多,这反倒令院校在教材选择时无所适从。这一现状表明新疆高校自主研发适合新疆高校学生的教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教材建设工作也应该放到课程建设的重要位置了。

(六)教学研究

新疆医科大学大学语文教研室多年来一直在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尝试,但成效甚微。伊犁师范学院2012年前进行过教学改革,还有老师参与了新世纪地方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受调研学校的课程建设经费均为零,无精品课程,无教学成果奖,更谈不上教学名师。不难想见,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正面临怎样的尴尬处境。各高校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教师身兼多课,有的甚至身跨两三个教研室,这种多重身份令教师难以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大学语文课成了无味的“佐料”。全疆没有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机构和师资培训机构,教师难以在学术层面接受更多的研修,整体处于各自为阵,闭关独修的局面。

(七)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

有3所院校民汉合班上大学语文课,即民考民学生预科结业后,与汉族学生一样选修大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都相同。本文所说的民汉合班中的民族学生特指民考民学生。民考民是我国高考中的一项针对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时使用本民族语言试卷,报考时也必须报考民考民的相关学校和专业。民考民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一年预科汉语学习,成绩合格才有可能进入专业课学习。专业课除本民族语言文学类专业、维吾尔医学、哈萨克医学专业外,其余均用汉语授课。大学语文讲授的内容是用汉语文描述和解释的文化[4],所选文本以汉语文经典为主,涵盖古今中外优秀名家名篇,囊括文学、历史、天文、艺术、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民族学生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基础知识,即使是汉语水平测试达到MHK四级的学生也很难听懂,更别说汉语基础更薄弱的民族学生了,所以民汉合班的大学语文课难以做到“两全齐美”,民考民学生上课的状态是选而不修或隐形逃课。

(八)教师态度

态度“积极”的占30.7%,而态度“一般”的占53.8%,80%以上的院校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给大学语文课程政策保障。态度决定行动,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高低、教学实践能力强弱等都决定着教师对大学语文的态度,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热心与否又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投入。

四、对策与建议

在整个调研中,笔者深感新疆的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质量明显提高。但由于各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不同,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亦有差异,总的说来,仍处于边缘化地位,与“各校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二年级‘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列入必修课程系列”[5]的设想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教学内容随意化、教学方法单一化、考核评价简单化、教师队伍拼凑化、学习态度功利化等倾向。我们都知道,个人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语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教育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政策导向,建立课程规范

教育行政部门不但要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还要将之付诸实践,应进一步明确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政策导向,就课程性质、学时数、师资等做出硬性规定,并予以课程建设经费、教学科研、师资培训等更有力的支持,在各高校应积极配合协作下,进一步出台规范教学,如《大学语文课程规范》等相关文件规定。

(二)加强教研室建设,稳定教师队伍

教研室是教学和科研机构,大学语文教研室承担着全校各专业学生的人文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教学任务。无论学校是什么类型,都应该设立独立的大学语文教研室,为教研教学提供有效的平台,配备有敬业心和较高水准而且热爱大学语文教学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三)改变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各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应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可根据专业不同选择不同的教材或自编教材。同一专业切忌不同大纲、不同计划、不同教材。教学方法虽不可统一,但应该遵循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欣赏审美能力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打破一言堂的灌输,采取以灵活、多样、生动为主调的教学方式,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以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主的教学模式。

(四)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

2009年11月出台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期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所以,民族学生不仅不应该被排除在大学语文教学之外,更不能任其自然地被边缘化。大学语文教师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各少数民族文化及传统,研究民族学生的接受心理,在民汉一体化的教育背景下,重新构建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准确定位,把握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编写具有地域文化和边疆文化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

(五)建立学术指导机构,提高教师素质

由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做得好的院校牵头成立新疆高校大学语文研究机构,加大对全疆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指导,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校际交流,使教师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加大优秀教学资源的流通和共享,开展互访、观摩和资源借鉴等。

各院校也有必要建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部门,发挥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教师自身应勤奋钻研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更要具备时代精神,研究学生的心理,关注社会文化的动向,积极开展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朗诵等多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活动,扩大大学语文的教学空间,呈现大学语文教学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弘扬。

五、结束语

提高新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质量,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是不可少的,而大学语文教师在整个工程中起着带头的重要作用。只有改变态度,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科研能力也才能有底气要求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行政部门、教师、教学、科研、课程地位几者是不可分割的,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去解决。“大学语文课程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新疆项目—新疆项目:新疆高校民族学生大学语文教育的优化整合实践研究(13XJJA880002)课题资助。)

注释:

[1]何二元:大学语文研究网站,ht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NewsID=1312.

[2]孔悦:《大学语文现状:仅三成高校将其设为必修课》,新京报,2013年11月25日。

[3]中国高校之窗网:《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召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2012年11月9日。

[4]陈洪:《大学语文(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南开新闻网:《陈洪教授访谈:大学语文课程应在改革中得到强化》,2006年12月18日。

[6]转摘李瑞山,迟宝东:《母语高等教育状况报告》,见:李宇明主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4

一、高校教师网络课程开展现状

教师对所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认可程度不够。教师能够在网络平台上教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认可所使用的教学平台, 如果教师对所使用的教学平台的认可度不够, 相应的, 使用平台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而事实上, 斯隆联盟 ( Sloan Consortium) 所发表的一个系列调查报告指出: 接受调查的高校教师中, 只有不到30% 的人认为网络平台的学习效果能够与面对面的教学相媲美, 而认为网络教学的质量不如普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校教师则要接近80% 。[1]

高校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许多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显示, 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 从事网络教学的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完成所要完成的任务。而事实上, 在教师接受网络教学的初期阶段, 很多教师,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教师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 转而坚守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方式。

教师从事网络教学所需要的技能有待提高。相关调查研究显示, 由于网络教学和传统面对面式的教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 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 包括对网络平台的熟悉程度、与网络平台界面的交互能力、具备使用网络平台和学习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等。事实上, 虽然我国对高校教师进行了相关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但由于教师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其他诸多因素, 很多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还不能使其完全掌握和灵活使用网络教学平台, 不仅影响其教学效果, 而且打击其教学自信心。

教师从事网络教学的动机分析。同样基于斯隆联盟 ( Sloan Consortium) 的调查报告显示, 教师选择网络平台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的需求, 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所要达到的教学质量。当然这项调查是基于国外的高校教师, 反观国内, 高校教师选择网络平台或是进行网络教学, 更多的是行政管理者的命令或者政策的需要。

二、学习者网络课程开展现状

大学生参与网络学习中的交流讨论不足。在网络学习中, 学习者和教学平台的交互过多的被重视, 虽然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 更多地注重人机交互就会削弱和淡化网络学习中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交流讨论, 往往这种交流讨论是不可或缺甚至是会改变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大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有待于提高。对于网络课程, 大学生还需要提高和加强主动学习的能力。大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了解还不够透彻。如果不能灵活地使用网络学习平台, 往往学习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达不到想要的学习目标。

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意志力有待加强。网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变得更自由, 学习的方式也变得相对灵活。但是没有了教师的约束, 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往往会被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无关内容所诱惑, 这就需要大学生加强网络学习意志力, 即网络学习中自我克制的能力。加强网络学习意志力能够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学习目标。

三、高校网络课程平台现状

目前, 各级各类高校都在大力发展网络课程建设、网络平台的建设使用以及基于网络的学习和考试等, 院校的培训和支持是非常关键的, 虽然在原则上和政策上都在发展, 但是由于学校对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够, 或者是学校对网络平台以及其他硬件设施支持力度不够, 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所使用的网络平台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 教师和学校所选择的网络平台是否符合课程大纲的需要, 是否能够完全符合或者大部分符合任课教师的教学要求, 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学校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所实现的网络课程教学效果低于预期, 甚至是与教师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这便违背了网络课程学习的初衷, 单纯为实现网络课程而实施的网络课程行为并不可取。

四、对于网络课程未来的展望和实施建议

各高校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技能的培训, 以及网络课程平台软硬件的建设。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和学习都要建立在熟练使用的基础上,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教学和学习之中。这就需要高校完善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学生的计算机与网络使用技能。同时, 加强网络平台的软硬件建设, 完善网络课程的使用环境, 不能使软件平台和硬件设备的问题经常困扰正常的教学活动, 这也是对网络课程的稳定性和易用性最基本的要求。

加强网络课程提供方和高校的合作, 共同促进和发展网络课程的建设和使用。作为网络课程的提供者或者网络课程的建设者, 应该更多地参考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教师也要给出建设性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完善网络课程的功能。网络教学实施成功, 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和提供方是双赢的结果, 教师达成了教学的目标, 而提供方会得到相应的利润。[2]

多家平台的实力整合, 实现网络平台的资源最大化。无论是网络教学平台所需要的网络技术, 还是网络教学平台所对应的网络课程内容, 以及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的教师, 都只是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能够做到最好。如果能够将实现网络平台教学的资源进行整合, 不仅能够实现效果的最优化, 而且可以节约社会资源。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流行, 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被更多地提及, 但基于移动设备的网络教学平台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或者是探索阶段。如果在基于PC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 与基于移动平台的网络课程平台相整合, 使之适应移动设备, 健全移动设备学习管理系统, 完善教学平台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健全移动设备的交互设计, 使各平台相整合, 对于网络课程学习、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2012-Changing Course.Ten Years of Tracking Online Educationin the United States[EB/OL].http://online learning consortium.org/survey_report/Changing-course-ten-years-tracking-online-education-united-states.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5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影视这类极富时代性、综合性、艺术性的课程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课程一样共同担负起高校素质教育的重任。高校的影视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培养影视专门人才的专门教育,还有一种是旨在提高普通大学生影视艺术修养的通识教育,即公共影视教育,本文探讨的就是后者,它属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公共艺术教育分为很多种,影视艺术是其中产生最晚,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且与现代科技和现代艺术观念联系紧密,因此影视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一、公共影视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开设

纵观欧美国家,几乎很少有未开设影视课程的院校,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影视制作人并非影视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他们实际上将影视文化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加入到大学文化教育体系中,使学生能较系统的掌握视听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多样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在我国从20纪8Q年代起,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将影视课程逐渐纳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在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彡中就明确将《影视鉴赏》课程纳入到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中,成为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之一。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技能教育,而是一种完善人格、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教育我们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机器人,“经济人,而是培养能融入我们这个社会的,有个性、富有创造力、全面均衡发展的公民,而艺术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和谐完善发展的保证。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大多数高校也已开设了影视艺术的相关课程,影视艺术正逐渐成为高校公共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倍受学生的青睐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公共影视教育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选取的随意性,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性已然成为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高校公共影视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样的,其中有部分是受到学校软硬件条件的制约,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对于国家的公共艺术教育决策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的。本文以影视艺术教育为例,谈当前公共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公共影视教育课程面临的一些问题

笔者在教授一些艺术课程时,让学生评析一些电影作品,可学生对于这些影片的理解与影片表现的主题和内涵偏差很大,这让笔者很不解。近年来,面对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观念,不少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过于狭隘,尤其是面对一些现代影视艺术作品时,常常显得困惑不解和无所适从,一些学生失去了对于艺术应有的理解阐释能力,患上了〃艺术失语症”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这与我们的影视艺术教育不无关系。我国的普通艺术教育长期等同于技能教育或者几门鉴赏课程,影视艺术课程也不例外,这与西方综合性大学形成强烈反差,虽然国内一些高校开设了影视鉴赏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但多局限于对于影视作品的观赏,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开设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学生失去了对于影视艺术的整体观察与把握,造成了许多学生由于影视艺术知识过于单一而对影视艺术的理解非常的狭隘。

目前,公共影视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一般以影视鉴赏课或者影视概论课为主,特别是影视鉴赏课泛滥已成为普遍现象。影视鉴赏课仅从几部作品的观赏,很难从整体上去把握影视艺术的发展

脉络这一类影视课程的开设通常很孤立与其它课程缺乏联系,同时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育大纲、教材及考核方式。公共影视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缺乏长期稳定的核心课程,仅有的几门课程的开设也没有先修课程到后续课程的过渡,通常情况下都是入门课程与研究型专题课程并置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教师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而目前公共影视教育普遍存在教师资源缺乏且非专业化的现象。在影视专业教师资源非常缺乏的情况下,部分非影视专业教师由于课时量不足,为补足课时量所以开设影视鉴赏相关课程,由于这一类教师非影视专业毕业,通常影视理论水平欠缺,因此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类教师通常把影视鉴赏课中的“观影”作为教学的唯一手段,缺乏对于电影史、电视史或者相关的视听文化知识的讲解,只是让学生被动的看片,没有互动,缺乏一种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上课的随意性也很大,大多数学生把影视课程当作是一种消遣,仅凭兴趣来观影由于部分教师开设这类课程也并无教材或者讲义,学生多数空手来上课,课程中也不做任何笔记。更有甚者,还带上零食、饮料,拉上好友走入课堂,俨然把教室变成了一个电影院。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影视课程的学习非常的轻松,因此把它当作赚取学分的最好手段学生不明确学习的目的,更没有一种参与性,学生评价课程的好坏,仅是教师放的影片是否合他们的胃口,是否“好看”,希望教师尽量少一些评析和讲解,而多给他们看片。

三、对于公共影视课程开设的建议

应该说公共艺术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并不高,或者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公共影视教育也不例外,这与影视文化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力并不相称,影视艺术正冲击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大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影视艺术以其全面的文化内涵成为大众也是青年大学生认知社会和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正处于完善人格服务社会的关键时期,通过影视作品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大有益处、任何一类课程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公共影视课程也不例外,目前公共影视课程开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稳定的核心课程,在已有开设的课程中没有先修课程到后续课程,入门课程到研究型专题课程的过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以鉴赏课、概论课为主的方式,概论式的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学科的背景和知识概况,但很难获得相关人文学科的思想方法而鉴赏课仅从几部作品的观赏,又很难从整体上去把握影视艺术的发展脉络在公共影视教育中具有稳定性的核心课程的开设显得非常的必要和紧迫,所以应当首先确定一部分核心课程,而在这些课程中又要区分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入门课程与研究型课程,课程的开设要遵循一种规律性,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

在电影电视中我们可以发现哲学、政治、音乐、文学、美术等课程元素,因此还应加强影视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加强学科之间的纵向联合,以促进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立可以尝试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例如影视美学、影视音乐欣赏影视制作基础等完善公共影视课程的设置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步加强影视课程的整体性和特色性,加强与其它门类艺术课程的纵向联合,逐渐完善公共影视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高等院校还应在公共影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加大投入,制定大纲,编写教材,加强影视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课程的优化和教学改革。

在普通高校公共影视教育中师资缺乏且非专业化已成为普遍现象,由于许多高校并没有影视相关的专业,因此也很难有专职的影视专业教师,而高校的公共影视课程一般由中文系或者艺术系教师教授,由于这一类教师通常理论水平欠缺,教学方法又不得当,所以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公共影视课程的教师应当由知识渊博、专业精深、视野开阔、经验丰富、注重创新的影视专职教师来担当,但这样的教师通常非常匮乏在专职的影视教师匮乏的情况下,笔者建议现有的公共影视课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学校也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提供机会让他们参加进修、培训来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是影视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可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开设一些例如影视美学影视文学等自己更擅长的课程,而不是一味的开设影视鉴赏课在师资匮乏的情况下,还应加强校际之间的联合,整合教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目前上海东北片区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九校已实行了跨校公选课制度,各学校可以优势互补,加强各高校强势学科、特色学科的校际交流,让不同学校的学生有机会感受其他学校的人文氛围,领略不同教师的学术风采。”(滕朝军、母华敏《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载《电影文学》14期,10-11页)上海的这种跨校公选课制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样做可以有利于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大学校园是陶冶学生人文精神,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还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得到提升。

例如可以定期开展艺术节影视文化节等各种文化活动,举办各种影视讲座,专题报告会等等同时高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可在校园网上建立影视资料库,供学生学习交流之用,学校的图书馆影像厅或者电影院应定期播放优秀影片,辅助公共影视课程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在寓教于乐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 辅导员;网络应用;调查;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被提到了显著的位置。2013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创新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青年教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强化网上言行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不仅要研究大学生的网络应用情况,也要研究辅导员自身的网络应用现状。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结构

1.调查方法。为了对研究内容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在第一阶段的问卷调查中,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3%,通过问卷调查,对调查样本的主流网络应用情况进行了集中采集。在第二阶段的个别访谈中,共邀请21名辅导员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个别访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并对调查结论进行修正。

2.样本构成。为扩大调查的范围和提高调查的信度,共选取了20所上海地区高校进行问卷抽样,包括“985”高校、“211”高校、一般本科高校、大专学校等各个层次的学校。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从岗位分布上看,一线辅导员占93% ,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占5.91%,学工部(处)教师占1.09%;从性别上看,男性辅导员占37.63%,女性辅导员占62.37%;从年龄上看,25岁以下占10.21%,25—30岁占45.16%,31—35岁占37.1%,36—40岁占5.91% ,40岁以上占1.62%;从学生工作年限上看,1-3年占41.94%,4-6年占32.8% ,7-9年占19.9%, 10年及以上占5.36%。

二、辅导员主流网络应用情况解析

1.观念与思想与时俱进:辅导员群体对新生事物的适应度高。第一 ,上网时间投入高,顺应主流化调查统计显示,辅导员每天上网时间最集中的是5-10小时,占受访辅导员的65.05%,其次是2-5小时,占25.27%。在使用手机上网方面,40.32%的辅导员每天使用,33.87%的辅导员经常使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3年7月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1.7小时, 20-39岁的网民占中国网民总数比例为55.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辅导员群体既是中国网民中坚力量中的一部分,也是网络的高頻率使用者。

第二,上网设备种类多,适应多样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终端设备呈多样化趋势。在设备的拥有量上,辅导员群体100%拥有手机,87.1%拥有台式机,56.99%拥有笔记本电脑,27.96%拥有平板电脑,2.69%拥有智能电视,平均每位辅导员拥有2.49个上网终端设备。使用频率依次为:台式机74.19%,手机52.15%,笔记本电脑27.96%,平板电脑10.21%。辅导员是一个高知识结构的群体,对新生事物比较关注,能快速适应网络的多样化发展。

第三,网络工具门类多,应用广泛化。目前网络应用的工具层出不穷,辅导员使用最多的工具是飞信,占100%,其次是QQ占96.51%,易班占93.02%,微信占89.53%,微博占82.56%,人人占80.23%,MSN占59.3%,博客占41.86%。在学生工作上,辅导员使用的网络工具依次为飞信(96.77%),QQ(60.22%),校园内网平台(44.09%),微信(26.88%),易班(15.05%),微博(5.91%)。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也是飞信,84.88%的辅导员每天使用。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飞信已经成为了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的有效手段,其免费、群发、批量添加好友的功能尤其受到辅导员的青睐。当前主流的网络应用工具辅导员群体基本都使用到了,并将大部分工具应用到了学生工作中,与大学生网络工具应用的情况基本一致。

第四,上网技能较全面,知识丰富化。网络技能涉及到计算机的一些软硬件操作。94.09%的辅导员能熟练使用office软件,76.88%的辅导员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即时通信工具,66.13%的辅导员能使用一些常用的软件(如图形软件),58.06%的辅导员能有效进行网络信息检索,55.91%的辅导员能开展微博写作等。75.27%的受访辅导员对自己的网络应用水平基本满意,这表明大部分辅导员在网络应用的基本技能要求上能够适应需要。

第五,网络应用类型多,生活社会化。调查显示,辅导员网络应用最多的是阅读新闻资讯(83.87%),接下来是休闲娱乐(76.88%),查资料(73.12%),与学生交流(70.97%),联络朋友(67.2%),发布通知公告等信息(67.2%),记录生活(48.92%)(博客、微博、网上创作等),网上学习(39.25%)。结合对辅导员的个别访谈了解到,辅导员非常关注时政动态,每天打开网页了解国内外新闻事件已成为辅导员网络应用的常态。随着办公网络化的趋势,辅导员开展工作也主要以网络为主,包括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的资料传递和信息通知,也主要通过网络完成。相比于学生,辅导员在网络的应用上具有更多的社会化倾向,例如网络购物、网络理财等在辅导员群体中有更多的应用。

从客观上看,当前辅导员岗位的入门要求比较高,辅导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大部分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辅导员大都在求学阶段具有丰富的学生干部经历,在学生时代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因此,辅导员在主流网络应用方面具有很高的适应度。

nlc202309051527

2.现实状况与理想标准的内在冲突:辅导员群体在网络综合素养上的缺失。第一,网络基础知识的缺失,通过调查,我们也看到,仅有34.41%的辅导员对计算机硬件组成有所了解,26.34%的辅导员了解计算机安全知识,19.35%的辅导员了解音频视频编辑处理软件等。仅有1.61%的对自己的网络技能非常满意。辅导员队伍由于所学专业的差异,在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上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这对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好学生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表明了加强对辅导员计算机网络知识普及的必要性。

第二,网络安全意识比较淡薄33.72%的受访辅导员表示网络工具多,账户一通百通。只有26.88%的辅导员从不用生日纪念日之类的特殊数字做密码,仅有8.06%的辅导员会定期修改网络密码,并有12.79%的辅导员觉得网络无安全可言。这反映出辅导员在应用网络的过程中安全意识比较单薄,缺乏必要的安全手段。通过访谈了解到,也正是网络的不安全感限制了部分辅导员深入应用网络的积极性。

第三,网络应用存在惯性思维和个性思维。69.89%的受访辅导员表示“网络工具太多,讓我感到无法多方兼顾”,94.09%的辅导员表示“虽然网络更新换代很快,但我更喜欢使用熟悉的网络工具”,表现出辅导员在使用网络工具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习惯性”,这与学生工作对辅导员提出的高适应性存在一定的矛盾。辅导员的网络应用,具有多样性的目的。例如在使用微博的目的上,60.21%是记录自己的思想和感受,46.24%是与朋友保持联络,45.16%是增进对他人的了解,32.8%是与学生联络,26.88%是工作需要。在使用易班的目的上,75.27%是发布通知公告,43.01%是开展班级凝聚力活动,41.94%与学生互动交流,17.2%是了解其他高校信息。辅导员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往往体现出个人偏好,因而在使用目的上呈现多极化趋势,这与学生工作中对具体网络应用的考量具有一定的偏离。

3.内容与途径的构建:辅导员群体对网络知识学习的诉求。第一,对网络知识的内在需求。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掌握网络知识从很大程度上讲是所有人的内在需求。83.87%的辅导员表示“遇到困难时我总是先要到网上寻求帮助”,表明网络承担着“百科书”的角色,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58.06%的辅导员觉得“网络的使用将我从学生工作中琐碎中解放出来”,说明网络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能促进工作的更好开展。81.18%的辅导员表示“会和学生交流最流行的网络应用“,并认同“学生比我们更懂这些”,反映出辅导员在掌握网络知识上具有紧迫感和发展意识。

第二,网络知识的学习方向。在网络知识内容上,辅导员感兴趣的主题依次为OFFICE软件应用(53.76%),网络技术前沿(34.95%),网络资源获取(33.87%),网络安全现状(29.03%) ,动画/音频制作(29.03%),网络发展史(29.03%),网络舆情分析(25.81%),网页制作(20.97%) ,微博写作(19.89%)计算机硬件维修(12.9%)。其中既有对软件应用的需求,也有对硬件知识的需求,体现出辅导员网络知识需求的整体性。

第三,对网络应用能力学习平台的期望。在获取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途径上,72.04%的辅导员通过上网了解,61.29%通过实践摸索,39.25%借助上学时的课程。这充分体现出当前辅导员群体在网络知识的学习上缺乏完善的体系。在个体访谈调查中,辅导员们提出了构建专题培训、日常培训和网络技能竞赛相结合的网络应用能力学习模式,在时间周期上与现行辅导员培训的其他主题相匹配,注重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适当采用小班、沙龙等形式,在培训中多添加实操环节等。

三、总结

网络承载内容从文字扩展到视频,网络接入手段从有线升级到无线,网络连接终端从电脑覆盖到移动通信设备,一个对现实生活高度渗透、高度融合、高度虚拟化的Web2.0时代已经来临,并以其信息交换和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对社会造成了全方位、多层面、意义深远的影响。就高校来讲,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带来的网络文化和社会伦理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个性成长、人际交往、学习习惯、生活休闲方式等,网络已经构成大学生生存基础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网络对高校辅导员自身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工作模式的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的广泛化、舆论舆情的复杂化等。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到,绝大部分辅导员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群体,在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上不存在天然的壁垒,并且具有学历层次高、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思想认识具有发展性等显著特征和优势。研究高校辅导员主流网络应用现状,提高高校辅导员主流网络应用能力,形成系统的高校辅导员网络应用培训体系,一方面对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思政工作技能,促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在需要,提高辅导员的网络素养,增强辅导员自身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御和防范能力,把握主流网络的重要阵地,形成一支“思想立场坚定,素质能力过硬”的队伍,营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杨志伟.当代大学生网络生存现状的调查

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3(6)

本文系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上海高校辅导员主流网络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D-134)]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7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对人们的发展和未来都起到了较大的影响。我国的教育身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方面的培养基地之一,为了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大、中、小学在教学方面均已经设置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但目前由于资源有限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在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在高校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课程出现了不重视、不想学、不愿学等状况,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偏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学难度加大、学习兴趣偏向导致教学误区、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整合不够。此外,教学硬件设备缺乏、管理状况糟糕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透过信息技术课程能够令学生拥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当做支持终身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为了在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好铺垫。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兴趣以及意识,让学生知晓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以及科学技术形成的作用。

对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讨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了新的特点,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强,甚至在信息技术技能应用方面要优于教师,作为教学系统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因素都在影响着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成为首要任务。

1完善教学机制

高校要扩大构建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教学环境以及制度空间的力度,创新及变革高校教学体制以及老师的教学方法。高校管理层要将教学体制创新以及变革的问题和高校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结合,是为了给老师的信息化教学的潜件、硬件、软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信息化教学制度的创建、顺应当前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老师培训以及发展制度、信息化教学的环境建设、高校课程的总体信息化资源建设、区域教学平台的建设等。教学管理制度应当顺应现代教学的创新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对于教学资源建设上创建一种资源观念以及过程观念,用来顺应信息化教学发展的趋势。

2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当前教育媒体通过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为特征,在吸引学生关注、调动学生兴趣及动力方面远远超出了其他传统的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积极使用这个优势,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情感和兴趣调动起来。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目的、课程体系、课时安排、学习基础上均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就要尤其注重所面对的对象来进行有的放矢。对于教材的编写方面要有所自置,要为高校学生的未来知识发展的需求考虑,在大学里不要只学习操作的技能。当前高校的计算机课程偏向于原理的课程和应用课程。有些课程则是既包含原理,又包含应用。另外,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同其他传统学科对比来讲,高校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依旧处在摸索及完善的时期,只有通过高校老师的不断创新和总结才能够让这门课程获得更好的发展,并且老师在研究的基础上也要持续为自身充电,综合教学实际,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高校教师要重视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并积极探索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和课程的整合,培养出更多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注释

1丰贵生.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教育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4).

2韩娜.论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

3应炳华.信息技术教学的“开放”策略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0).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8

一、无纸化考试技术模式

无纸化考试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现化教育技术, 集数字化试卷、网络化试题传输与阅卷、自动化发卷交卷、快速高效的统计分析与管理于一体的无需传统纸介质参与的信息化考试系统, 是帮助教师进行现代化考试、成绩分析及在线练习、在线测试的考试与管理系统, 是一套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总称[1]。

通常所说的无纸化考试有常用三种模式, 文献[2]中给出了单机版模式, C/S模式, B/S模式常用三种模式。通过将三种模式比较, 得到B/S模式在各项指标中都是最优的, 所以B/S是目前无纸化考试系统中最优且首选的模式[3]。

二、网络无纸化考试优越性分析

1. 节省资金

下面对有题库的传统考试和网络无纸化考试投入资金做比较, 具体资金投入比较见表1, 传统考试和无纸化考试都由题库抽题, 只是传统考试在考前一段时间由教师抽题组卷, 而无纸化考试则是学生考试时由计算机随机抽题组卷。以齐齐哈尔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考试为例, 2006级参加无纸化考试的学生有3600人, 网络无纸化考试地点在齐齐哈尔大这计算中心实验室, 考试分三批, 每批2小时。齐齐哈尔大学计算中心共有12个实验室 (平均每个实验室100台机器) , 每个实验室配备4名监考教师 (1名检查证件, 1名处理计算机软硬问题, 2名维持考场秩序) ;传统考试方式地点在齐齐哈尔大学各教学楼教室, 每30人一个考场, 3600人共需要120个考场, 每个考场2名监考教师 (负责分发试卷和维持考场秩序) , 采取同一时间考试, 考试时间为2小时。表1是2006级公共计算机课程考试两种方式投入资金的对比 (注:建立题库每个工作日8小时, 每小时平均工资为10元/人, 假设题库建设由多人共同完成累计21个工作日) 。

由上表可知网络无纸化考试费用比传统考试方式费用节省9342元, 节省62.8%资金。

2. 减少工作量提高准确度

网络无纸化考试通过机器自动阅卷, 得出考试成绩信息表, 该表详细列出参加考试的学生的考号及所答试卷的所有情况。并且可以将每题所得分值自动导入试卷分析软件中, 进行统计分析。由此可见, 网络无纸化考试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和提高试卷分析的准确度。

3. 保密性强

通常传统考试从出题到印刷、下发试卷等环节需要较长的时间, 接触的人员相对较多, 给试卷保密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则采用电子试题库方式来提供试题来源, 考前无任何成套试卷, 考试时考生考卷由计算机现场随机生成, 各考生试卷不完全相同, 避免互相参看导致作弊现象;电子试题库可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减少其他人员接触电子试题, 从而增强保密性。

4. 客观性较强

网络无纸化考试采用计算机随机抽题组卷方式, 试题抽取面相对较大, 并且同时生成多套试卷, 试卷覆盖面大, 可以全面考核考生的实际水平, 防止突击复习或猜题、作弊得高分等现象, 从而保证考试的客观性。

5. 迅速准确, 公平公正

网络无纸化考试时计算机考试系统可自动评分, 迅速准确, 无任何人为因素, 从而避免人为误差及人情分等问题, 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而且每个考生的试卷能被及时保存, 便于教师和考生在网上查询。

6. 便于组织大规模实时考试

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计算机应用, 已经具备较大的规模且普及面广, 利用计算机网络组织实施大规模实时考试已成为现代考试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计算机考试系统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 我国高校进行网络无纸化考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必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参加网络无纸化考试的考生必须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 目前, 我国虽然正在普及信息技术知识, 但部分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还未开设, 有的地区虽然普及但并未给予重视, 所以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网络无纸化考试能够实施的有力保障。

2. 增加考试场所建设的投入

由于高校网络无纸化考试, 参加人数多, 考试集中, 所以计算机数量、性能及网络互联技术、技术人员水平, 是网络无纸化考试的必要保障, 否则在考试过程中影响网络无纸化考试的顺利进行。要推行网络无纸化考试, 必须加强计算机机房的投入与建设, 增加高校建设资金的投入。

3. 防止作弊现象发生

考生有可能利用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考生之间相互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在监考教师认真监督基础上, 还需要有强有利的监控措施, 例如可以利用IDS (入侵检测系统) [3]、SNIFFER (网络嗅探) 等技术监控考生情况, 考生一旦利用移动存储设备或传送信息, 即可发出报警信号。

总之, 网络无纸化考试能很方便地进行考试管理和考生成绩管理与分析统计, 为评估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量的依据。基于上述情况, 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网络无纸化考试将成为未来高校考试的一种重要的考试方式[4]。

参考文献

[1]郭新顺, 刘雪飞, 郑戟明.无纸化考试系统研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5, 131-133

[2]鄢涛.基于B/S模式的通用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05.13

[3]何嵩.基于校园网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学院, 2007.58-63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9

师范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传授的主导, 他们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水平, 对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商水平及我国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1]。为此, 对当前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内容的合理性、前沿性及自身健康意识水平进行研究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师范类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为今后构建健康教育内容新框架, 更好地指导高校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城市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中每校每级随机抽取30人, 共450人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378人, 女生72人。

2.2 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大量关于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论文及相关资料, 并翻阅《大学生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学》等专著。

2.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师范类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现状调查问卷”450份, 回收436份, 其中有效问卷423份, 有效回收率为94.0%。问卷采用集中发放、匿名独立自填方式, 填写完成后由调查者及时回收复核。

2.2.3 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数据采用SPSS 13.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健康意识现状

从调查结果来看, 只有10.2%的学生认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全良好状态才是健康[2], 有28.1%的学生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说明部分学生的健康观滞后于时代发展, 这会误导许多外表“健康”而实际处于潜在的疾病感染危险中的亚健康人群。大学生这种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注意就业市场动向, 忽视健康教育对身心健康的深远意义的倾向值得关注[3]。

据统计, 78.0%的学生认为体育与健康课和健康教育课不是一回事;有11.1%的学生认为两者是一回事;7.8%的学生认为两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是互相兼容的两门学科;3.1%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还比较学校肤浅, 学校对其所做的宣传尚未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思想观念也尚未统一。可喜的是, 有84.6%的学生了解、接触或学习过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和内容, 不了解、没有接触或学习过的学生仅占15.4%。

调查发现, 77.1%的学生对目前学校的健康教育课持满意态度, 14.9%表示不满意, 8.0%表示非常不满意。97.6%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实施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说明, 尽管高校已开展了健康教育, 但普及深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 (见表1)

表1表明, 仅有31.2%的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健康知识, 而通过网络、电视媒体获取健康知识的学生分别占73.8%和52.0%, 网络和电视媒体是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可见, 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获取更多是靠“自学”。因此, 学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教育与引导, 而且多数学生表示愿意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更多健康知识。

3.3 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 (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学生对体育运动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学习得多, 但人体解剖生理知识、药物滥用、性教育方面的知识明显匮乏, 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加强与重视的方面。调查还显示, 有49.0%的学生对学校食堂的饮食环境、卫生状况、饭菜质量等不太满意。82.0%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有关饮食教育、个人饮食习惯、营养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这与我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有一定关系。在饮食质量满意度方面, 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满意度低,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健商水平有关。

3.4 大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需求和期望 (见表3)

调查发现, 学生对现有健康教育内容倾向于心理、情感、个人健康、营养、安全教育、性健康教育等方面, 前10项选择的人数都超过了半数, 可见当前大学生更加注重健康全面发展, 对健康知识需求很强烈。从学生选择希望能更多了解的知识 (限选5项) 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对心理和情感健康知识的需求较多, 更重视饮食与营养知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性健康教育是目前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健康教育内容, 这与他们中学阶段的性健康教育缺失有关。1990年, 世界卫生组织从健康新概念、新发展的角度出发, 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这充分表明, 道德健康已经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1]。值得注意的是, 道德教育却没被纳入到现有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 也未受到大学生的关注, 因此, 师范类高校应把道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3.5 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使用情况

具有前瞻性、完整系统的统编教材, 是开设好一门课程的关键。被调查的5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都有专门的健康教育教材, 但版本不一。目前共有4种教材在同步使用, 它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学生健康教育》 (吴纪饶主编) 、《健康教育学》 (王健主编) 、《大学生健康教育》 (刘俊庭主编) 、《学校健康教育学》 (李祥主编) 。最早的出版于1998年, 最新的出版于2006年。陈旧的教材内容已经不适应现代健康教育的需要, 也影响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效果。

3.6 大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反馈状况 (见表4)

由表4可知, 学生认为健康教育教材过时陈旧的占42.9%, 认为内容缺乏实用性、与实际生活脱节的占25.5%。因此, 改进、完善、更新现有教材已刻不容缓。

4 建议

(1)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切实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之中。

(2) 调查、分析发现, 目前的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以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生理知识为主, 心理、人际适应内容相对较少;知识性较强, 但在时代性、系统性、完整性、参与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特别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应更多地关注运动、饮食、心理和情感教育、性教育、环境教育、药物滥用、职业与消费健康等方面。

(3) 课程内容系统化, 并向其他课程渗透。健康教育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主要渗透在体育与健康、生物、生理卫生等课程中, 这就要求健康教育大纲、教材内容找准自己的位置, 协调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随着我国学校健康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内容的不断扩大和更新, 健康教育形成独立体系, 并渗透到各个学科, 将是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4) 加强师范类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 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需要, 是今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方向, 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一项主要举措。因此, 要建立与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加强相关理论研究[4]。但是, 如何使二者更有机地结合还有待研究。

(5) 抓好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教材既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也是教师讲授、学生活动的对象与客体, 它是教学内容的物化形态[5]。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健康教育的教材建设也要适应这一发展, 将电子教材建设列为重点。此外, 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 将成为高校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热点。

(6) 根据社会需求, 调整学科设置, 设立健康教育专业。健康教育专业的设置可以为体育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和师资保障[6]。当前高校体育类专业分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4个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主干专业, 健康教育专业依托体育教育专业开设, 将极大地丰富现有专业设置, 使体育类专业的设置更趋合理化, 顺应现代社会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肖艳云.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中小学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 2012.

[2]王健.健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张劲松, 谢仁桃.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与体系构建[J].科技信息, 2009 (31) :21-22.

[4]潘建芬.美日中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3.

[5]杜军.江苏省部分农村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 2004 (4) :59-60.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10

1 问卷的组成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和牡丹江地区的部分高校的教师及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建设的现状及教师和学生对资源共享需求,为优化整合高校体育网络资源和提高资源共享共建的运行机制提供可靠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9份,有效率93%。其中教师问卷发放70份,回收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94.28%;学生问卷发放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有效率92.60%。

2 调查结果

2 . 1 高校师生获取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和途径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及电脑逐渐走入师生的日常生活,高校师生获取体育教育资源的途径也在发生变化。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发现:师生获取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主要通过互联网、传统纸质图书及期刊、电子图书期刊、光盘、其他(按频率高低排列)。通过网络获取体育教育资源的教师占63.3%、学生占68.1%;来源于传统纸质图书期刊的教师占22.6%、学生占19.8%;来源于电子图书期刊的教师占9.7%、学生占10.4%;另有少数师生获取的资源主要方式是光盘和其他(如图1)。

由此可见,网络己成为高校广大师生获取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和途径。通过调查还发现:高校师生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来源和途径按频率高低排列顺序是因特网、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光盘、广播电视及其他,其中最主要来源和途径是因特网,分别有72.8%的教师和75.1%的学生使用因特网获取体育教育资源;教师和学生通过校园网获取资源分别占30.5%和27.8%;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体育教育资源的教师和学生相对较少,分别只有15.7%和11.3%;只有7.6%和5.2%的师生选择了光盘及其他选项(如图2)。

2 . 2 对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需求情况

高校教师用户对体育网络课程资源需求最高,有91.2%的教师表示迫切需要或需要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其次有87%的教师表示迫切需要或需要图书馆体育文献资源;其它资源表示迫切需要和需要的顺序依次是85.3%的网络课件、82.6%的媒体素材、78.4%的运动处方、46.8%的常见问题解答。而对高校体育网络课程资源的需求学生用户也是最高,有83.4%的学生迫切需要或需要体育网络课程资源;其次有78.7%的学生表示对网络课件的迫切需要或需要;其它资源迫切需要和需要的依次是75.5%的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72.6%的运动处方、56.1%的媒体素材、30.2%的常见问题解(如图3)。

由以上可见,绝大部分的高校师生均表示对于体育网络教育资源有迫切需要或需要。另外,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对于不同类型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资源,教师和学生在需求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的情况,有侧重地对资源进行建设。

2 . 3 阻碍获取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主要原因

对于阻碍高校师生获取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原因,认为资源不丰富的师生所占比例最多,教师和学生分别占43.6%和35.7%;其次,可供选择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较少,阻碍了获取资源的师生分别占27.5%和30.5%;再次,有23.6%的教师和学生25.2%认为收费问题阻碍他们获取体育网络教育资源。而选择其他原因,包括高校网络、硬件设备及技术条件等,教师的比例要明显要比学生低,这与教师和学生所配备的硬件条件差异有关(如图4)。

2 . 4 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的程度

目前,高校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也是比较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调查显示,认为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重复建较多的教师占31.4%,学生占26.3%;认为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的教师占44.2%,学生占32.9%;认为不存在重复建设的教师占20.7%,学生占35.5%。这表明,有相当多的教师和学生在获取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体育网络教育重复建设会经常困扰他们。资源重复建设不仅导致教师和学生在获取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也大量占用了高校其他资源,它的存在原因有多方面。(见图5)

3 影响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因素分析

3 . 1 观念因素

缺乏全局观念,资源共享意识淡薄。我国高校的体育院系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束缚资源共享的本位主义、过度保护等狭隘的观念,缺乏全局观,各高校之间忽略了合作和交流,造成了大量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各高校和相关开发单位及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过分关注,在共建共享体育网络教育资源问题上,只注重局部和当前利益,只想索取,不愿付出。另外,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师一般很难将自己的优质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也不愿意轻易采用别人优秀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

3 . 2 管理因素

目前,国家无论是在法律、政策还是人力、物力及财力上,远远没体现出对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视程度。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上,各高等院校和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相关企业之间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也没有一个相关的权威机构来进行相互协调。这样都站在各自的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造成了多头管理的局势。同时,各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的权威机构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不足,宏观调控薄弱,尤其许多高校逐步推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后,各二级学院间缺少了相互联系与合作,出现了“条块分割”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3 . 3 技术因素

尽管最近几年,我国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数据标准化、标准化管理数据库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是资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高校在建设网络教育资源时并未对资源类型、数据格式进行统一的描述,从工具、平台到内容都遵循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兼容性也不强,在数据的转换、交换、兼容也就很难实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共享。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已成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主要体育教育资源来源,各个高校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建设,通过购买、自建等方式也都己拥有了较为丰富的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但由于在开发建设初期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出现了局部有序、整体无序的“信息孤岛”现象。目前,区域性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共享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因素,要铲除这些障碍,推动区域内高校间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实现,必须科学地优化整合这些资源,建设一个优质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库,而如何提高新建高校体育网络资源库扩散率和使用率,建立高效、完善的共享运行机制则是关键,也是高等体育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和必要。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和牡丹江地区的部分高校的教师及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入了解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建设的现状及教师和学生对资源共享需求,力求推动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实现,使优秀体育的网络教学资源更好地为高校体育教学和社会提供服务。为优化整合高校体育网络资源和提高资源共享共建的运行机制提供可靠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11

摘 要:面临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组织管理、重视程度和技术要求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中作者提出了有基于一套“通用”、易用和安全稳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解决对策,帮助高校建立起一个柔性、灵动、高效的电子化协作办公管理环境,不断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办公自动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

1 办公自动化的定义

办公与管理自动化的简称是办公自动化,这是上个世纪晚期计算机应用发展到一定程度提出的一个办公新概念。

1985年,我国召开全国性第一次办公自动化规划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经过反复论证与推敲,正式明确了办公自动化的定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设备,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即尽可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辅助决策,达到既定目的。

2 办公自动化系统发展进程

办公自动化系统整个发展过程大约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0年代末,以计算机和自动程控交换机为核心,以结构化数据为存储和处理对象,强调对数据的计算和统计能力,针对个体工作的自动化。

第二阶段:80年代,以网络为中心,以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流为主要存储和处理对象,通过各种综合设备来实现办公管理自动化:如各类微小型计算机、数据工作站、数据通信等。

第三阶段:90年代以后,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发展,综合处理文本信息、语音和图像信息能力增强,办公自动化系统逐渐不受单位和地域限制,朝着全球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更加大型化、综合化、智能化。

3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变革的动因

首先由于传统办公模式受到了冲击。传统的办公业务信息量少,内容简单,往往采用手工方式。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急速提高,办公业务量迅猛增加,手工处理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和业务处理增长的需要,时代的发展对办公模式新要求的提出刻不容缓。

其次,上世纪80年代初,微电子工业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其它各类以微电脑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纷纷出现,使办公自动化系统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

4 我国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存在不足及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4.1 高校各部门系统采用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仅能提供独立的文档存储、管理、查询、打印,而不能适应各部门之间高效、交互、实时、协同工作的要求,使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在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不利于部门之间的高效率通力合作。

4.2 运用传统的客户/服务器(即C/S)系统结构的办公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它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远程网络办公和移动办公的需要。

4.3 大部分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等为基础,通过浏览器/服务器(即B/S)结构实现,这样的应用在地理范围、安全性、并发控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而且自动化办公使用的工作流数据类型往往并不仅仅局限于关系型数据,因此这类系统比较适合于较小范围的应用。

根据以往的高校办公自动化项目以及开发经验,笔者发现一个办公自动化项目大致存在以下几个特点,或者说有以下几个共性(对于开发来讲是几个难点):

(1)由于高校办公自动化是应于整个组织的,因此它涉及到组织中每个人员和岗位,涉及到一个单位日常的每项工作,权限分配非常复杂,而且人员和权限经常随着单位的发展而变化。(2)存在大量流程,几乎每项工作都会有流程,而且每个单位的流程都不一样,流程也经常会调整和变动。(3)工作文档格式(开发时称表单)、文书格式众多,而且每个单位都不一样,格式往往随着单位的发展会变化。(4)办公中涉及的数据多样化,有数字、文本、图片、声音等,办公中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很高。(5)用户需求功能模块不一,个性化针对性强,有时需和现存系统结合,要求软件模块化,并且要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5 完善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对策研究

在深入研究了这些共性和特性后,有必要开发一套“通用”、易用和安全稳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称之为办公自动化框架(OAFrame),在这个办公自动化框架上结合各个单位的实际办公情况定制出客户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即通用于高校的协同OA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具体结合各高校的过程中,进行二次开发,结合实际、量体裁衣。

5.1 开发平台,在当前最先进的Lotus Domino/Notes平台开发基础上开发,其安全性和文档数据库很好地解决了办公中涉及的数据多样化和安全性保密性高等要求。

5.2 通用性方面,开发大量的自定义功能,包括流程自定义,表单和文书格式自义功能。利用流程自定义和表单自定义,用户无需编程就可以轻松定义出适合于自己业务的工作流程,比如请假流程、行政收发文流程、审计业务流程等,由于这些流程没涉及到编程,因此用户可以自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单位的发展。流程自定义和表单自定义包括大量的元素,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的自定义要求,当然办公系统的个性是很强的,不可能一一考虑到,因此要不断增加自定义元素,同时还留有二次开发接口(函数)让用户自行扩充。

5.3 易用性方面,考虑系统初始化功能和自行安装功能,在界面上做到简洁大方,考虑到办公中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工作,让用户自行定制界面,比如系统管理员有管理员界面,它应包括各种系统设置功能,普通工作人员有日常办公界面,它只要包括一些常用办公功能,领导有领导的界面,它除了有日常办公功能外,还应包括监控页面,随时掌握全单位的工作,由于采用B/S结构,客户端只要有IE就行,用户操作非常简单。

5.4 在权限分配方面,在一个办公系统中权限分配是非常复杂的,所以需要一个系统管理功能,集中定义一个组织的部门-岗位-人员结构,然后依据部门和岗位来分配权限,很好地避免了人事调动,即使单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部门和岗位都变了,那么也只需做一些修改和调整而已,无需改动程序。在监控权限设置方面,做了个监控表,很好地解决多个部门共用一个流程,而各部门又有不同分管领导带来的监控问题,在监控表中可分别为每个领导指定监控部门,当然也可以将一个重要流程专门指定给一个监控员。在工作文档查询权限方面,做一个文件柜,在文件柜中可以分别为不同流程建立存放的文件夹,并且可以对每个文件夹单独指定管理和查询人员。

以下是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化的办公平台,所有的个人管理模块都可以自由搭构:

模块化及扩展性方面,做一个软件模块发布系统,在这个发布系统中集中定义一个单位的应用模块。

(1)集成性:跟许多高校的专业软件都有提供接口,如档案系统,教务系统等;(2)统一性:针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以统一的账号登陆。

总之,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要确立以“平台化、个性化”为理念,以“整合”为目标,以“协作”为手段,帮助高校建立起一个柔性、灵动、高效的电子化协作办公管理环境,不断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鑫旺.我国OA系统的发展及现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32(2):122-124.

[2]李劲东.管理信息系统原理[M].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高校网络课程现状分析 篇12

为使体育舞蹈课在我国普通高校健康发展,本文旨在了解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深化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

1.1、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大部分都不是体育舞蹈专业出身,目前绝大多数体育舞蹈教师是从体育各专业,比如:健美操、体操、田径排球等项目转项而来。上学或进修时专修或选修过体育舞蹈的教师少之又少,部分老师也只是参加过短期培训。 可见经过正规而系统学习体育舞蹈的教师相对较少,大多数体育舞蹈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信息闭塞,对国际体育舞蹈发展态势了解得不够,许多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已经过时,新的体育舞蹈知识及运动技术不能及时学习并传播给所教学生。

1.2、有组织的体育舞蹈活动和比赛较少

举办体育舞蹈活动和比赛,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亲身参与、体验体育舞蹈内涵的机会, 还是良好的示范和广泛的宣传体育舞蹈项目。 但高校界由于资金、场地和音响设备等原因举办体育舞蹈竞赛的比较少。

1.3、体育舞蹈专用场地少,设施质量差

场地设施是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和练习的必要条件。 据统计,一般的没有体育专业的学校都只能在风雨操场、空闲场地或者是篮排球馆,有的高校甚至只能在室外运动场进行教学。 由此可见我国普通高校基本具备开展体育舞蹈课的物质条件,所以高校还应该加大对体育舞蹈教学的投资,加强教学场地和音响设备的建设。

1.4、投入体育舞蹈项目的经费严重不足

体育舞蹈项目的开设,对学生的服装、鞋、还有教学音响、电器的配备,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学生的服装和鞋都是自理,偶尔的比赛活动,也只有通过向有关部门努力争取,没有固定预算。学校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体育舞蹈项目的有效开展。

2、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推广程度

2.1、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爱好程度

大学生对体育舞蹈有一定的兴趣,尽管如此,还是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他们对体育舞蹈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到这项运动中去。

2.2、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锻炼的动机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舞蹈动机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气质风度、增强人际交往、促进身心健康、缓解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消遣无聊时光等等。 可见,体育舞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教育功能满足了广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参加体育舞蹈锻炼的动机也是多层次的、健康向上的。 同时也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成熟较早,对参加体育舞蹈锻炼的价值观十分明确,所以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锻炼带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

2.3、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的形式

现阶段,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的形式主要是选修课俱乐部,其次是校内的体育舞蹈社团组织的活动,以及校级、班级的各种活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多数高校已经开展体育舞蹈课程,主要是通过公共体育选修和专业必修向学生传授拉丁舞、摩登舞和现代交谊舞。

(2) 广大学生对体育舞蹈虽有一定的兴趣,但仍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他们对体育舞蹈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这项运动中去。

(3) 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的动机是多层次的,其中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气质风度是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的主要动机。

3.2、建议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2)加大宣传效应,扩大参与面,加深学生对体育舞蹈锻炼价值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锻炼意识,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舞蹈锻炼的浓厚兴趣和热切愿望, 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体育舞蹈锻炼。

上一篇:新优植物论文下一篇:当代中国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