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2024-10-12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精选12篇)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1

在大思想政治视野下建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能够有效将大学生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有效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模式具体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具象化表现出来,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概述

对我国高校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教育和传授基础的政治知识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把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自身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教育目的。在此基础下,我国提出了“大思想政治”的教育改革方向,具体内容就是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效。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具体实践环节,并且将实践环节细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的方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主要是通过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传授的;校内实践则基本上是指学校作为主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检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外实践则是指学校与社会实践单位达成协同合作关系,通过学生到具体的实践单位中实习来深化自身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而在校外实践当中,学生能够完全真实展现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学校在学生的校外实践环节也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和反思,学生通过将在校内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能够有效锻炼自身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与实际生活形成无缝对接。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成效不高,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负责对他们传授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在日后能够顺利实现就业。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理论性极强的教育工作对他们日后的实际生活和就业环节没有半点关系,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积极接受教育。现在高校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就是为了打破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脱节的情况,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更加直观清晰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还能有效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帮助大学生顺利从校园过渡到社会生活中去,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风气也开出逐渐变得浮躁,“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的不良风气悄然盛行,大学生在此期间很容易动摇自己原本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因此“大思想政治”概念应运而生,大思想政治的提出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到勤奋肯干、脚踏实地,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来面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就业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大思想政治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模式,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2]。

三、具体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途径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通过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把帮助学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和自身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着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育人。比如学校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社团活动、建立具有浓厚思想政治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带领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活动等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教材中脱离出来,转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着重强调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

(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采取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很少有实践活动,在这种纯理论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大学生明显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同样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各大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时候要尤其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全面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合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全部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的理念教育,学校就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老红军回忆长征座谈会,听听他们亲口讲述在过去长征过程中保持艰苦朴素本真的具体事例,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来渗透艰苦朴素的思想。再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团结互助思想的教学,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生产企业流水线,学生通过在流水线上观摩企业工作人员默契配合,组装产品,能够有效了解到团结互助思想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强化团结合作思想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效果。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激发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横教育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原来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主动寻求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得以大大提升[3]。如果条件有限,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实践活动来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说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的行为守则相结合,或者积极鼓励学校内部开展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团活动,同时注重大力提升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他们的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总而言之,根据大思想政治的要求,各大高校要积极将思想政治教育同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积极在校内开展实践活动和与企业单位进行协同合作,进行校外实践来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真正的社会实践当中去,切实做到知行合一,通过亲身感受亲身经历的方式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摘要:建立实践育人模式是现如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大思想政治的提出之后,更是着重注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将在此基础下简要分析在大思想政治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关键词:大思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田传信.大思想政治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06~110

[2]徐晓明.思想政治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253~254

[3]吴向楠.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策略[J].时代教育,2016,1:254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2

内容摘要:国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名中华儿女无不被其潜移默化地深刻影响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代大学生中国精神与民族灵魂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国学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新教育模式,希冀通过国学教育,能在培育有担当、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构筑青年学生的中国精神。

关键词:国学教育 思政课 可行性

高校作为国家的理论文化重镇,有义务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实践与国学教育的深入交融,把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渗透到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校作为文化重镇的责任担当,离不开高校持续弘扬国学教育。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不断融入国学教育,是塑造高校学生的民族性和中国魂的根本要求,也是进一步模塑高校学生中国精神的必然选择。

一.国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任何伟大的民族必定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而其载体就是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有着积极历史作用并且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国学教育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过程中进行融会贯通。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将国学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紧密串联起来,把国学中的精神财富视为民族的永恒财富,必将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1.国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豪感的集中体现,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底气所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变革,思想交汇的激烈碰撞,我们迫切需要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发挥国学教育的精神引领作用,进一步激起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新一轮热潮,不断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国学教育正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德育教育中具有无可比肩的内在优势,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有助于加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促进高校学生在自身民族精神塑造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强化高校学生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国学教育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是培养高校学生中国精神的必经途径

强大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提和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要构筑中国精神。培养高校学生的中国精神,首先必须强化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就必然要求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足够了解。一直以来高校思政课都高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有了更加深刻更为全面的要求,高校学生不仅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上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认知和增进文化认同,而且要在具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施以创新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融入国学教育,强化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而实现培养高校学生中国精神的目标。

3.国学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实现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新时代最激烈的竞争必将是人才竞争。“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型人才的培育,需要培养既有能力又敢于担当的青年人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新型人才已成为中国未来现代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总书记指出:“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深入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持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价值影响,帮助高校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和人格修养,为其进一步提升人生境界打牢精神文化基础。在培养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不断厚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国学教育土壤,持续为新型人才培育提供充足养料。

二.国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的可行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千百年来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基因中,深深植根于国人的内心深处。国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将传统优秀文化作为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学经典走进高校思政课堂,正是当下最为生动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改革。

1.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学教育的融入提供新的契机

各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未来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高级人才的必然环节。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国学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经典的重要载体,能够为青年学生提供广袤的精神家园,这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将国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正当其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坚定中华文化立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加以区别,把握好课程教学中的方向,让国学教育在为高校学生提供精神指引、构建精神家园等方面发挥作用,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为实现德育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找到新的突破点。

2.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创新需要国学教育的融入

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要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就必须始终牢牢占领思政课这个理论阵地,把握好思政课教学的关键环节。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也必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身之本。在思政课教学中,立德树人中的“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包含了国学所倡导的优秀的“德行”。培育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高校思政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凝聚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国学教育,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三.国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国学所承载的中华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基础。高校思政课融入国学教育,就是要让国学教育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具体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1.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贯穿国学教育活动。思政课教学实践目标与国学教育是一致的:其核心是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基础就是先立德,根本在于树人,最终实现教育人才成为德才兼备的“完人”。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实现思想教育目的的重要载体,目的在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把国学教育贯穿思政课始终,必将产生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促进新生代青年人才自觉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思政课教学主题活动中不断拓宽国学教育渠道。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更加注重国学教育经典的潜移默化,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终极目标。思政课融入国学教育要着眼于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引领和文化品格塑造,重点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国学专题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提高其道德认知能力,同时坚持国学教育同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观察中认识我国的国情现状、了解社会热点,从而达到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的目的。

3.培养具有国学素养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身教大于言传,教师的德行时刻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是教育的主要角色之一,推进国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有一支具备较高国学素养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首先,高校要组织思政课教师队进行国学知识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国学文化水平。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注意加强国学教育,要善于在课堂中引经据典,让学生沐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浓厚氛围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在课堂中结合起来,最终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立德树人的目标。

高校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借助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始终占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为实?F“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构筑强大的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磅礴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G];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2]菅建伟;国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研究[J];《文化学刊》;2017年05期

[3]姚冰;国学传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45期

[4]贾德辉,黄晓通,由琨;国学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契合点研究[J];《亚太教育》;2016年07期

[5]张加明;高校国学教育的路径探讨[J];《高教探索》?;2012年03期

注:本文是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7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规划课题“国学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研究”(SZJG-1720)阶段成果。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社会热点;高校思政教育;效率

前言

社会热点是一个特定时间段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信息。社会热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发展、科研成就、娱乐新闻、百姓生活日常等,是社会矛盾的一种反映。高校思政教学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是锻炼学生思辩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拉近学生与社会距离,增进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社会热点问题的导入,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我国高校教学现状出发、对应用社会热点教学对思政教学的价值进行探讨,针对如何应用社会热点教学,发挥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提出几点建议。

一、高校思政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即是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也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需求。社会问题的逐渐凸显,青少年犯罪案例越来越多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受到更多来自社会、企业、家庭的重视。高校思政教育也取得一定的进步,但要做到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还需要更近一步的努力。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中,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乏味等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地位不对等,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照本宣科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高校思政教学水平下降,阻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二、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社会热点的价值分析

(一)社会热点与学生生活、学习关系密切

社会热点是引起社会关注的信息,也许是个人、或者是群体。社会热点的探讨能够引发大众的思考。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把握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根据社会动态调整自身的学习计划、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社会热点内容丰富、复杂。社会热点的发展、走向,往往能够引起学生对事物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辨识真伪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重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保证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前提,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把握社会热点、紧跟时代的潮流,对学生负责,树立良好的教师典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教学过程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思想健康教育。社会热点的应用,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想变化,从而合理科学的引导学生学习,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二)社会热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思政教育是对学生教材知识的授业解惑,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学习中。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中提到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注意实践环节的增强,利用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社会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在社会中,很多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增强学生对高校群体的认识,对社会问题的了解,还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高校教育中应用社会热点问题的措施

(一)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目前高校教育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对问题的探讨也是停留在很久之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一边做笔记,一边听教师讲课,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没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无法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教师需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筛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热点话题,了解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热点话题的探究,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还能检验学生的能力,了解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对部分学生系统的指导教学。教师应该学会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将学生从书本学习中带入生活里,在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向学生介绍更多可靠的消息渠道,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的习惯,从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拓宽学生自身的眼界。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

社会热点问题是课本外、不断更新的信息。应用社会热点,一方面补充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一方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要建立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分阶段对学生各方面进行考核。通过学生对社会热点的认识,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成绩测评是一直沿用的机制,但是过于片面,无法全面判断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结合网络投票、网络监控、学校论坛、贴吧等形式促进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通过综合多渠道、多方位的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激励学生、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高校思政教育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丰富教材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高校思政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红英,俞艳华.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168.

[2]斯琴高娃.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8:40-41.

[3]司惠文,曹静,吴晓培,李龙翔.新媒体背景下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7:50-52.

[4]陈银成,罗擎.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3:381.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4

现代信息技术是新媒体的基础,是新媒体的平台和媒介。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对大学生的交际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高校教师要认识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避免其缺点,来更好地帮助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指出了我们应该如何科学使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思政教育水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新媒体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充分使用新媒体技术来开拓新的教育领域。同时,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媒体技术有着很大的兴趣,使用这些技术会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课堂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挫伤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使用新媒体技术,创办专业的思政教育网站,录制相应视频,方便学生在课下学习,创建相应平台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消极影响

第一,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各种信息都聚集其中,虽然很多高校对学校网站、论坛等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传播信息的安全和健康,但是,手机等移动互联网技术却缺乏有效监控,导致各种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再加之,大学生尚未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极易对他们产生影响,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

第二,新媒体上的错误信息会误导学生。虽然4G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缺乏对移动互联网进行有效监管,导致在传统媒体尚未发布正式信息,网络上就出现了各种消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错误的舆论,并且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这些错误的消息会蒙蔽学生的思想,误导学生。此外,新媒体的快速传播的特点,使得执法机构无法有效地追查信息源头,分不清谁是这些信息的发送者、还是传递者,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分析

正是因为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既产生了积极影响,又产生了消极影响,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科学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思政教育,提升教育水平。为了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我们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现阶段,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既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设置思政学习平台,鼓励学生通过这些平台来学习思政知识,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加强思政教育与客观实际的联系,不断拓展新的教育阵地。

(二)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高校思政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新媒体,提高他们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通过新媒体来获取健康信息,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发展。高校管理者要在充分了解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加强对校园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定期邀请专家技术学生观来学校讲座,定期派遣骨干教师去参加培训,既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也要引进新型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让教师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新媒体,来更好地引导学生。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使用新媒体技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当然,传统的校园文化与新媒体文化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我们要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最大效益。同时,我们要将校园网络平台、手机平台等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坚持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思想政治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使得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相互协调,营造健康、生动、丰富的校园新文化。同时,高效管理者要更新观念,提高对新媒体和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相关投入,加强对校园新媒体软硬件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之,新媒体的发展既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也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新媒体上的错误信息会误导学生。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的深入拓展,计算机逐渐普及,新媒体逐渐兴起,走进了千家万户,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也不例外。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既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道路,丰富的教育手段,又对传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校,思政教育,手段分析

参考文献

[1]高矗辉.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闻战线,2015,(10):129-130.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5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基于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各国间为应对激烈竞争,加大了对文化教育事业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培养新时期所需的人才是现阶段社会教育转型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不仅能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学生现代化与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继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创新发展。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发展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发展理念应运而生。通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性国家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发展是实现现代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

2.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高校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首先,创新创业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引导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能有效开发学生的基本潜能,帮助其建立将理论知识与学习经验转换为技术、管理及实践的能力。并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及展现机会,继而实现学生在学习工程中的主体地位及独立性。其次,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将包含众多与国家政策和时代发展相关的教学内容,高等院校与各大企事业单位有关于人才发展的人才相关合作,落实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满足大学生全年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对学生思想品质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并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及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1]。

3.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途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力,解决就业困难问题的有效战略途径。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有了大幅提升,因此,现阶段的发展重心逐渐向教育领域转移。建设学习型社会及重视教育体系的发展理念成为主要趋势,继而高等院校的毕业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及整体竞争力,帮助其寻找适合创业的项目与方向,从而,分担其就业的压力。其次,就业压力大的内部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的需求[2]。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发展理念的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及能力,还能有效地解决就业压力,缓解学生的生活及就业压力。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1.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统一性

大学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便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帮助其将大学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转换成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及价值实践,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及发展生产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及政治修养的重要方式,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中二者具备相同属性,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看,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基于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者的教育目标皆为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将高校思政教育结合至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可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观树立提供方向指引以及精神支撑,且能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及竞争力。

2.思政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

高校思政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内容与重要保障。由于我国的教学事业起步较晚,在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中相对于西方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学生总体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并且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都相对完备,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至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多重要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经验。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偏差性。基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时间较晚,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中存在一定的偏差性和针对性,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全面型的人才。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能有效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偏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继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和的现状

1.教学理念存在认知偏差

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中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并对其重要性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中。首先,普遍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够密切,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全社会大力倡导创新创业发展教育的背景,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力度有待加强。其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普遍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是完成对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并且教学内容多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并未结合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现状及学生的个人主观需求进行创新个拓展。因此,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存在过分重视传承缺乏创新精神、重视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环节的教学问题。

2.教学途径及方式单一

根据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现阶段的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至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传统单一,因此,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趣和热情较低,直接影响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首先,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方式较为单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中仍以课程教学和专题讲座为主,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且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能力以及学习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理论化的教学模式无法给予学生教学中相应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学活动更多是流于形式[3]。其次,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实践方面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讲座、比赛及合作等形式,无法真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继而对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效果不佳。

3.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

针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研以及参考资料结果显示,现阶段的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教学中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将其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教学主要内容,缺少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学习及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定位缺乏针对性,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工作,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教学目标设定中缺少针对性。其次,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其教学内容及教育机制的发展并不完善。现阶段,虽然我国出台了关于高等院校普及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法律,但多数高校并未真正将高校思政教育结合至教育体系中,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缺少规范性和针对性,过于重视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其能力及素质的提升。

4.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中,过分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激发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无法得到切实保障,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率较低,无法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课后复习任务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写一份论文视作教学活动检验结果。但论文理论性较强并且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并无实效性的帮助,因此,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实际需求,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途径

1.加强思政教育的导向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内容中的基础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结合,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包容性,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体系知识的构建。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需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育能力。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中专业素质有待加强。因此,高校应增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定期组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及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其次,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使用的教材更多是外国教材进行本土翻译而成,教材中的内容理念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学生的思想状况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因此,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的导向作用是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针对我国学生的思想状况及社会的现实情况编写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材,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教学的有效性。

2.拓展教育内容及教学途径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中应更多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平台,结合教育内容、教学途径,丰富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首先,互联网平台的教学资源具有海量和多样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课后复习的过程,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针对性及内容的实效性。其次,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结合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观能动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结合。

3.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

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途径,需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基于社会发展现状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环节中将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及道德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首先,理论基础知识是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内容,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教学。并对理论知识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更多地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资源,为学生的实践和实习寻找机遇,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整体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如何在保证学习型社会与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长效可持续性发展基础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我国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并可有效缓解现阶段的就业压力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玉,赵丹,冯志强.思政教育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3).

[2]王康.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契合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6(17).

高校思政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6

【关键词】高校 思政教育 素质教育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不断进行着自我反思。其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目的性极强的应试教育偏离了教书育人本途。进入21世纪,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导致了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的时代变迁,素质教育应势而生[1]。新时期,我国高校直面的时代命题就是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第一层面是指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第二层面就是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政治素质是高校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摇篮,是担起历史使命、扛起社会责任的必然要素。所以,分析、探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对我国新时期人才的培养备具意义。

1 我国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内涵

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是教育界在对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中产生的。它是为了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打破传统“以教为教,为学而学”的局面,进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高品质人才的培养。我国的“思政教育”是指,在对高校学生文化教育、技能传授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高校学生的一种社会再造。它偏重于学生政治方向的把握、精神面貌的塑造、行为方式的优化,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思政教育占据主导地位。

2 思政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2.1思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先导和灵魂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出发,要求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强调高校思政教育关系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事业的繁荣[2]。因此,新时期高校教育必须以科学的思政教育为着力点,致力于提升高校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和环境辨别力;提升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国家命运感,以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价值观。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连续而全面的推进,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离开思政教育的素质教育于社会无益,于学生无益。

2.2 思政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精神动力

思政教育能够作用于高校教师群和高校学生群,使其在思想观念、价值取舍方面产生变化。素质教育的达成,离不开高校教学主体和学生客体的共同努力。一个崇高的目标,较高修养的达成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克服学生在学习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客观障碍和精神阻力。因此,健康的思想,优秀的政治修养,可以培育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完成高校素质教育成果的提升。

3 素质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的作用是相互的。从一方面讲,思政教育是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素质教育起到先导作用,为素质教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进行和发展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进行、思政教育成果的达成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国素质教育的进行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素质教育丰富了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内容[3]。因为,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思政教育需要人文精神作其理论基石。在思政教育中,对学生合理人生观、健康价值观、科学世界观的培养,不可泛泛而论,而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内容可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思政教育中的抽象内容。其次,素质教育强调的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也能为学生思政教育的接受和思政教育成果的达成创造客观条件。素质教育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我能动性,在客观上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思政教育中,接受素质教育的学生更能产生共鸣,增强觉悟,加强对思政教育先进、健康思想的学习。

4 结语

素质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根基,而思政教育是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两者兼容并包、互为促进、彼此辅成、缺一不可。高校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思政教育为灵魂,两者齐头并进,培养一代代知识丰富、技能达标,又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艳芹.成才视野下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关系研究[J].德育与成才,2013(11):23.

[2]赵云霄.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共性特征[J].青年文学家,2012(2):180.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7

1.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 网络化和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带给学生文化传播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 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在经济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外地学生而言, 家长相对较远, 所以学生在学校的各种生活举措都得不到有效的监管, 虽说大多数孩子已经成年, 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并且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负责, 但是由于高中学习模式, 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所以面对网络上一些不良的信息对于很多学生而言缺乏有效的识别, 对一些学生甚至容易误导, 做出一些错误的举动, 还有一些学生在面对科技发展的时候, 把一些原本对自身发展和国家建设有帮助的科技技术用于犯罪违法行为上, 导致最终给国家, 社会和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这些事件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发生率较多, 所以对于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和各种文化侵蚀, 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其次,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即便是在一些农村地区,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经济条件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夫妇都只愿意生一个小孩, 他们认为一个孩子的教育和抚养工作要比2个孩子的教育和抚养工作付出的多的多, 并非简单的1+1=2这么简单的数学公式, 所以独生子女家庭并不简单的是城市家庭的专利, 所以在大学生当中, 无论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还是城市当中的孩子, 大多数家庭中都是一个孩子,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 所以孩子从小到大在物质方面很少有匮乏的时候, 而且受到长辈的过度溺爱,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进入大学之前从未受过任何挫折, 出现的各种生活问题哪怕是闯祸了也是长辈出面帮助解决, 所以在一些孩子心理上就形成了自己可以无法无天, 遇到问题不需要自己承担后果的潜意识, 所以进入大学之后, 面对独立生活, 他们在和人的交往与合作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说原本都是自己在家中都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进入大学之后, 需要和其他同学公用一个宿舍, 公用一个洗漱台, 卫生间等等, 这让很多学生一时间很难适应这种生活, 所以与人的合作成为他们必须学习的内容, 这在以前的传统思政教育内容中是不太需要关注的内容, 但是面对现在的大学生而言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

其三, 社会复杂性较原来更多更广泛.现在每年国内都有大量的关于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新闻, 这些受骗行为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一些行业监管不利, 另外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大学生在社会经验和生活经历方面的简单成为上当受骗的重要群体, 虽说这些学生受过高等教育, 在知识层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但是社会经验明显不足, 所以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我们不单纯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并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提高警惕性, 防止各种受骗事件的再次发生.

2.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结合日常思政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我们在思政工作方面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正面的, 正确的认识发生的各类问题, 在以往的教育中, 我们往往采取回避的方式来减少学生接触负面事件, 但是网络化的发展, 尤其是手机新闻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 所以我们必须给学生客观的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问题,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疏导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其次,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 单纯的依靠教育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班主任口头教育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意义比较小, 主要还是需要依靠我们需要组织一些团体性的活动来帮助同学之间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 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合作在团队生活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社会中并非独立的生存个体, 更多的时候我们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很多人来参与和帮助我们, 只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些问题, 我们的团队协作教育工作才容易取得较好的成绩, 通过这些团队合作工作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荣辱与共的含义, 这对于学生后期的发展势必会有较大的帮助.

最后,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虽说他们已经成年, 但是作为思政教育管理人员,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 明白自己的劣势, 只有大家相互学习懂得取长补短才能取得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夏洪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谭美军, 何期.近年来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3]江玉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沧桑.2006年05期.

[4]洪跃雄.从诚信的二重性看法律基础课的诚信教育功效[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8

一、思政课在实现“第二个转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我们通过对北京市两所部属211院校和两所市属普通院校24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发现, 学生对四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程度还不十分高。

(一) 大学生信仰现状值得深思。

本文对大学生信仰的调查重点为政治信仰。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度不是很高。在调查学生政治信仰的选项中, 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比例为53%, “没有任何信仰”的比例为36%, 选择宗教的比率占到6%。细化统计数据可见:在党员、团员中, 选择没有信仰的党员比率为10%, 团员为45%。通过高校思政课使学生百分之百信仰共产主义的难度较大, 但是, 作为党、团员, 尤其是部分党员居然没有任何政治信仰, 说明学生对什么是政治信仰、以及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宗旨等没有深刻和明确的认识。

(二) 思政课对大学生信仰的作用有待提高。

一个国家国民政治信仰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思政课在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调查结果表明, 思政课对构建大学生信仰的作用和影响需进一步提升。

调查中, “思政课在构建共产主义信念方面发挥的作用”一项, 选择“作用很大”、“有一些作用”、“作用很少”、“没有作用”的分别占20%、53%、19%、6%。如图1所示:

对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前后的变化”这一问题, 在五个备选答案中, 选择“更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了对新闻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更能客观认识社会问题”、“提高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度”、“没有变化”的比例分别为58%、52%、72%、18%、5%。如图2所示:

其中, 选择“更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学生近六成, 反映出思政课在强化学生对党的认识方面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以上两项数据分析可见, 思政课在构建学生共产主义信念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 其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三) 思政课在实现“第二个转化”中体现出学科特色和影响程度的差异。

高校所开设的四门思政课在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 归纳分析如下: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收获。学生选择“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占到60%;“了解了基本的法律常识”的占到51%;“增加了对祖国的热爱”这一选项比例不高, 只占到29%。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大, 但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

2.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收获。主要集中在对国史国情的了解, 91%的学生选择“收获较大”, 这是调查问卷中所有选项比例最高的一项。但是, 学生对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 选择“非常清楚”的比率只占到18% (其中, 研究生层次占到近50%, 本科生对此认识不深刻) 。选择“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的比例较高, 占到72%。这说明, 该课程在传授基本史实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大, 但须增加知识的系统性, 并在此基础上, 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

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收获结果。一题中, 选择“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比例基本相当, 均超过半数, 分别为56%、55%、53%。这说明, 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方面的作用得到半数以上学生一致认可。

4.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收获。选择“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深入认识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当前社会问题”的比率分别为65%、45%、65%。数据显示, 学生对该课程发挥的作用有较高共识, 一方面体现了此课程的现实感较强, 学生容易接受。另一方面, 由于本次调查时段学生正在学习该课程, 可能对调查结果带来了一定干扰。

从学生的信仰状况到思政课的教学现状可见, 思政课在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过程中, 对系统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学生政治信仰、关注社会发展现状、了解和认识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 总体比例集中在一半左右, 表明思政课在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中没有非常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需进一步分析探讨其原因。

二、制约大学生信仰体系构建的因素

大学生信仰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思政课在实现“第二个转化”过程中, 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其中, 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素养、教学内容环节和方法的设计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等至关重要, 同时,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问题、相关部门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问题、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等诸方面, 也成为制约大学生信仰体系构建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 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实现“第二个转化”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经过调查分析, 思政课教师在实现“第二个转化”方面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需进一步凝练, 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一是思政课教师帮助大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尚未完全到位。主要存在着教学内容太过宏观, 针对性不强, 凝练性差等问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课程为例, 学生对于这门课程在发挥其坚定政治信仰方面的作用认识较低, 只占到19%。对课程的核心问题“三个选择”有较明晰认识的同学不足五分之一。教师对知识的整合、概括能力以及对历史规律性的把握程度有待提高。二是教学内容枯燥, 联系实际不够, 语言缺乏吸引力。调查问卷设计了一道主观题:“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转化的途径是什么?”归纳整理后, 学生们的认识主要集中为: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不够多, 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强, 说教的成分太多。调查显示, 在“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转化的原因”这一选项中, 学生选择“讲授内容过于政治化”的占6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教材内容转换成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 理论化、书面化的语言太多, 缺乏感染力。

2.教学方法需进一步摸索, 以增强教学实践力和影响力。调查中, 在“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转化的原因”一项中, 选择“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的占到45%,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公认和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 不少教师不仅过分依赖于此, 而且简单地将其视为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将大量的文字、图片纳入其中。由于信息量过大, 学生不仅无法领会要点, 更无法深化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空间。

3.教师的职业精神及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以增强教师自身感染力。思政课教师除了要以深厚的素养、活跃的思维、严谨的作风等感染学生, 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播者, 又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的追随者和践行者。如果思政课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存在模糊、动摇甚至于怀疑、否定, 那么这一倾向必然会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从而大大削弱思政课功能的发挥。

(二)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大学生信仰体系构建有一定制约。

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与大学生本身的认知程度、学习习惯等也有一定关系。调查中, 关于“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的原因”一项中, 选择“自我心理不成熟”的比率为39%。学生因其自身年龄、知识积累欠缺以及多年的应试教育的束缚等原因, 导致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思政课的排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 对政治没兴趣, 距离自己太遥远, 与个人专业发展没有关系;第二, 不习惯说理性的教材, 喜欢读图文并茂的课本;第三, 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认为教师只要在教材上划出重点并将其背熟, 顺利通过考试即可。 以“纲要”课程为例, 调查显示, 学生的学习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的过程, 但实际效果不明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意识到学习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是大学生必备的素养, 但是对如何通过历史事件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还存在障碍。

(三) 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仰体系构建的影响不容忽视。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但是,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的理解与支持也至关重要。

1.思政课的特殊性在高校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为保证教学效果, 教育部对思政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学班级人数、教师收入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 不少学校基本上仍然将思政课等同于其他公共课, 教学时数、科研数量考核一体化, 没有凸显思政课的特殊性。以科研带教学的研究型教学无法实现, 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深度, 思政课的理论魅力和教育功能没有全面体现出来。

2.教育部门对信仰体系教育的整体规划性不强, 仅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难以产生更大影响。目前,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在层次性、针对性和教学方式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明晰与改进。一是在多年来我们的思政课教育内容的设置上, 存在与教育对象认知度不一致的问题。以爱国、爱党教育为例, 我们不是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引导和激发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具体内涵, 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 进而打造学生对国家、政治的认同, 而是直接将教育的目标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例如,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课堂跟踪调查结果显示, 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准确表达出其含义。二是超越学生认知能力的空泛教育模式, 不仅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使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形成逆反心理。这一现象, 绝非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解决的。调查显示, 学生对思政课的心理抵触与排斥占到51%。一门课程在开课之初就有一半多的学生不愿意学,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三是学生的信仰教育还有赖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全员共建。前文统计数据中关于党员、团员没有政治信仰的数据表明, 大学生缺乏信仰不仅仅是思政课的问题, 学校党、团、学工等职能部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四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通过学校来实现,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应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很多同学在问卷中建议, 大学生信仰教育应该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形成一种氛围、一股合力, 方能够显示其作用。

3.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 带来大学生信仰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现象。在现代社会转型期, 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对思政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西方国家文化的渗透、国内个别媒体对西方价值观的宣扬 (很多学生在问卷中提到这一点) , 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信仰出现混乱。在“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的原因”这一选项中, 选择“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学生占到56%。

4.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对大学生信仰及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对思政课教学带来更大难度。社会转型期的一些不良现象, 如腐败、享乐主义、拜金思想、不正当竞争、贫富分化等,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调查中, 关于“目前对大学生构建政治信仰产生负面影响的社会现象”这一选项, 选择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腐败现象的分别占61%、48%、58%。在“信仰缺失的原因”一项中, 选择“学校与现实的差距”的比例也较高, 占到58%。社会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仅仅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努力, 作用有限。

三、结语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其行为方式。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现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中已彰显出教学改革的效果。四门思政课教学各自以知识体系为基础, 在构建大学生政治信仰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 实现思政课的“第二个转化”, 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从多层面上进行深入探讨。一是要研究转化的思想理论基础, 研究大学生信仰体系的内涵。二是寻找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突破口, 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建构思政课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养;发挥多种教学模式的实效性。三是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制定思想政治教育逐级递进的教学模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 实现全员育人的教育机制;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呼吁社会各方力量, 共同构建科学的育人体系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实现“两个转化”即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标。为了解“第二个转化”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归纳总结,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也存在一些问题;其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教学内容方法的安排运用、学生的认知度等因素成为制约实现“第二个转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信仰体系,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9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责。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 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深入挖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教育性资源, 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途径,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依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可教育性资源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 构建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实际、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的高校思政实践课程体系, 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和示范作用, 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瑷珲历史陈列馆简介

瑷珲历史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 坐落在清代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衙门驻地、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地———瑷珲新城遗址内。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一级博物馆, 是全国唯一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关系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是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瑷珲历史陈列馆既反映了“落后就要挨打,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主题, 又反映了当今世界人类需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三、瑷珲历史陈列馆的思政课教育性资源分析与应用

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是指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具有浓郁地方性特色和地方性气息的教学资源, 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本土性、独特性和实践性等重要特点。深入挖掘瑷珲历史陈列馆的思政课教育性资源,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组织学生到瑷珲历史陈列馆实地参观, 通过实地触摸鲜活的历史, 对学生进行情境教育, 生动、直观地在感官和情感上感化学生, 使其自觉地接受教育。

瑷珲历史陈列馆将遗址、建筑、陈列三者融为一体, 突显强烈的爱国主义主题, 是情境教育的典范之作。

如今在瑷珲新城遗址内甬道两侧的刻有“江东六十四屯”屯名的不规则石头、古城墙、“警世钟”、魁星阁、见证松等, 都见证了瑷珲曾有过的辉煌及屈辱的历史。瑷珲历史陈列馆主展厅建筑外观左方右圆, 中间被巨大的三角形台阶分开, 象征着刀剑割裂了国土。台阶左侧为大型浮雕墙“母亲河”, 展示着黑龙江流域我国古代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情景。右侧为风铃墙, 1858个风铃随风鸣响, 寓意警钟长鸣, 勿忘国耻。风铃墙下的大型铜雕《痛失》, 寓意祖国失去了国土。在基本陈列中, 以模拟复原历史手法创制的“签订《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两个大型超写实雕塑场景、“瑷珲被毁”开放式场景和“海兰泡惨案”半景画, 生动、直观地再现了瑷珲曾有过的辉煌及遭受的屈辱和悲哀。站在半景画馆大楼顶端平台上, 可见瑷珲新城遗址全貌, 以及宽阔壮观的黑龙江和江彼岸的“江东六十四屯”。学生参观时, 仿佛穿越了历史, 身临其境, 唤醒和强化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使他们真切认识到“国弱无外交,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 激励他们刻苦学习, 敢于担当, 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成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责任。

(二) 思政课大都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思政课教学的重点, 又是难点。

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就会陷入抽象性和枯燥性, 不能感染学生、达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充分利用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做法。把瑷珲历史陈列馆中蕴含的思政课教育性资源融入每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 增强课程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就能有效提高每门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在讲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 可以结合瑷珲人民的勤劳勇敢, 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教育;结合瑷珲昔日的辉煌, 对学生进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教育;结合瑷珲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不畏强暴、敢于牺牲, 对学生进行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的教育等, 从而把瑷珲历史陈列馆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奠定基础。

在讲述相关法律基础知识时, 可以结合史实, 运用国际法有关领土问题的规定, 在事实和法律上阐明瑷珲旧城等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和不平等条约没有法律效力等国际法基本知识, 拓宽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国际视野,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当今世界, 无论解决国内纠纷还是国际争端, 法律是最基本的依据和解决方式,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当代大学生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增强法治观念, 为成为学法、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模范奠定坚实基础。

2.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 以瑷珲历史陈列馆为依托, 把它作为第二课堂, 可以重点讲述近现代中俄关系史特别是瑷珲地方史。通过历史人物、事件、情景的展现, 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 使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 同时产生沉重的国耻感, 进一步增强发奋图强、立志成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在讲述两大政治理论课时, 适时引述近现代中俄关系史, 史论结合, 使学生了解两大理论成果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 理清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从而深刻认识其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及制度自信, 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4.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 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 揭露沙俄的血腥史, 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战争的根源是经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才能保国”等深刻道理, 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实现“中国梦”的热情, 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不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5.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热点问题》和《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在当今世界, 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对于世界, 特别是对于中国仍有大的影响。在讲述“当代”中俄关系的同时, 如果简要回顾中俄关系的“历史” (特别是瑷珲地方史) , 展望中俄关系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未来”, 则会使讲述内容更丰富, 分析更透彻, 使学生深刻理解俄罗斯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及中国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深刻理解加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 从而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有更清晰的宏观把握, 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通过讲述瑷珲旧城等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和不平等条约没有法律效力等国际法基本知识, 扩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国际视野。在讲述中, 要着力突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主题。

(三) 鼓励、指导学校团委和学生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以地方主要人文资源为主题的课外活动。

可采取主题班会、专题演讲、讨论会、辩论会、观后感、网上论坛、师生互动、征文比赛、文艺活动等多种形式,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和实践教学成果。这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寓教于实践的目的, 更有效地提升思政课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另外, 可以把瑷珲历史陈列馆作为学生举办成人仪式、入团、入党的宣誓地,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在深入挖掘黑河地方人文资源中可教育性资源的基础上, 撰写黑河地方主要人文资源思政实践课教学指南, 把地方人文资源中的教育性资源应用到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中, 进而建设有黑河学院特色的思政实践课程体系。

建议编纂全国地方主要人文资源思政课实践课系列丛书, 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思政实践课教学模式, 推进各地方主要人文资源的交流和优势互补, 更好地发挥各地方主要人文资源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五) 注重宣传地方人文资源优势, 打造公共外交平台。

在国内国际的交流中, 黑河学院安排来访人员参观瑷珲历史陈列馆, 让学生担任讲解员, 提高师生参与公共外交的能力, 进一步增强瑷珲历史陈列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有力地促进瑷珲历史陈列馆对内教育群众、对外宣传中国作用的充分发挥, 达到黑河学院与瑷珲历史陈列馆互相提升、共同提高的目的。

摘要:加强实践教学,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充分挖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资源, 将其纳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 形成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是重中之重, 具有教育性、时代性、示范性和推广应用意义。

关键词:地方人文资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育性分析,教学应用,瑷珲历史陈列馆

参考文献

[1]李立菊, 何冰, 马丽丹.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13 (11) .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10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处的新形势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专家学者们各持己见,如岳金霞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有影响的自觉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学生具有心灵感染、规范砥砺、物质支持以及精神引导功能。优质的环境会对学生正确思想认知有着强化推进功能,恶劣的环境则会对学生的正确思想认知产生反作用。[1]这一观点很具代表性。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确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各种新事物、新思潮充斥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面对这些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再束缚于传统模式,应积极探索有效的路径,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势在必行。

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聚焦理念、方式方法和工具载体创新。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要;将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将实现思想引领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2]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3]中国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围绕“以筑牢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这“三块思想理论基石”为主线展开,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视思想锤炼和道德修养。

(1)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保证将党的创新理论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着重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和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使理论和教材有效的结合;二是保证授课形式与内容创新,使党的创新理论生动地进课堂;三是寻找党的创新理论进头脑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

(2)要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此外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三)强化阵地管理,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注重强化阵地意识,加强对大学课堂、讲座、网络等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依法管理,构筑起抵御渗透的“防火墙”。学校要牢牢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和防控机制。建立学校、教学院、班级抵御渗透三级协防巡查工作体系。

(四)创新课堂教学,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坚持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例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突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增强形势政策教育的育人效果。强化教学环节,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3)强化专业课教学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吉林化工学院杨金远教授利用“坐标法解读中国梦”,其教学构思是在非思想品德类课程中渗透德育内涵,将高等数学与思想品德教学有机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五)创新队伍建设,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教师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四支队伍”作用和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通过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学生工作干部培训班等,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切实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2)密切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加强师德建设。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常态化机制。开展听课活动、授课比赛、质量检查等活动。

(3)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做好宣传与宣讲工作。建立以基层党总支书记、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为骨干的宣讲团,加强对新闻宣传的引导、管理与监督。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可以利用相关媒体开设“我身边的优秀教师”“校友风采”“名人论坛”等栏目,宣传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先进事迹,提高思想政治宣传的效果。

(4)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水平。注重研究队伍的建设,鼓励和吸引有较深理论功底和较强研究能力的、有志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完善研究工作机制;强化研究工作管理,促进研究成果质量的提升和成果转化,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上层次提供服务和支持。

(六)发挥党团功能,构建高品质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就是一个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学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要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发挥共青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创造功能和承载功能。把党支部、社团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组建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等。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将价值认同转化为行为实践。[4]

(七)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1)建立一支高质量党员队伍。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为契机,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工作总要求,破解难点和新问题,着力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握住学习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路径,使学生党员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做合格党员。

(2)发挥党校的教育功能。健全学校党校培训、院(系)分党校党课教育、党支部联系人培养三级党员培养教育体系,学校党校突出党员和发展对象的教育培训;二级党校注重本单位的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党校要合理构建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教育体系,结合爱国运动纪念日,依托烈士纪念馆等学习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3)突出“典型示范”教育。通过举办师德标兵、优秀大学生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典型人物事迹宣展等形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激励、示范、引导作用;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步,引导以实际行动争做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表率。

(4)学生党员要做实践活动中的领头兵。学校可以通过“党支部立项”活动、实践体验式教育、社会实践、创业大赛等形式,为学生党员提供广阔的实践和锻炼平台。例如:在发挥党员服务作用方面,开展“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服务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教师“三比三创”活动(比教学水平;比学术研究;比教风师德);开展学生“三比三帮”立功竞赛活动(比思想认识,帮思想;比学习效果,帮学习;比主动奉献,帮文明修身)。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方面,开展“佩党徽,做标兵”服务活动、党员教师帮助学生就业活动。志愿服务方面,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牵手助学等志愿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具有挑战性的创业大赛,如:“互联网+”等创业大赛,使学生们在各类实践活动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党员从中发挥积极的带领和示范作用,增强使命感,发挥其模范先锋作用,为营建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起到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

新形势下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的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要紧密结合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法。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等学习的平台与资源。充分利用交互工具,加强教育环节的互动。[5]可以建立思政教育专题网站;创新“IM”,建立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教师可以和学生建立IM群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网络化。充分利用手机的便利性,达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建立校、院、班级三级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新媒体法律法规,净化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造健康、积极的网络学习环境。

高校要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作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纲领。立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实际和特点,适应形势变化,科学谋划、创新举措,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体现高校特色、适应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2]廖素梅.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J].思政教育,2015,10.

[3]鄢新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及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8.

[4]赵明媚.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教育管理,2015,03.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11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宣传;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必修课。目前高校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规划。在互联网时代,应用网络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法宝。高校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的枯燥无味感,使更多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产生兴趣。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教育现状

高校思政教学和网络的紧密结合能改变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真正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推动其独立自主学习。在教育工作方面,网络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平台,也是思想政治教学宣传的主要工具。思想政治教学在网络方面的宣传目前主要通过教育网和学校自身搭建的网站平台来实现,笔者实际调查发现这种方式已经开始不适应当前学生对网络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宣传的网络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学校建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学网站,但只是发布一些官方的信息,提供教学材料,学生对这些网络宣传不感兴趣,也就不会登陆这些教学宣传网站。

高校用于教学宣传的网站设计不够吸引人,网站设计太偏向公务网站的风格,也不受学生的喜爱。

在思政教学网站的管理方面,网站的设计与实际运营是分离的,实际运营者不能在运营过程中根据情况进行栏目的增删,导致网站在一段时间内失去活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宣传网站应组建一个适应网站宣传需要的团队,以保证内容和形式的及时更新。

二、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效果的对策

1.提高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宣传工作需要一定的网络硬件和人才支持,所以做好思政教育的网络宣传,需要高校重视网络硬件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管理,加大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经费投入,通过完善的领导监督机制保障投入的费用能最大限度地应用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建设上。注重完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网站管理模式。思政教育宣传网站主要由学生管理,但教师也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责,组织建立负责不同任务的学生部门,比如信息采集部门、网站建设部门、网站宣传部门等,这些部门都应该在教师的监督下做好自己应当承担的工作。主管教师应该把握好技术工作和内容编排方面的大方向,引导学生完善相关的管理与网站运营工作。

2.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宣传工作的内容选择精度

高校思政教育的宣传网站以内容为核心。内容编排需要与时俱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生动形象和丰富的内容信息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宣传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密切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在选材的过程中考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注重材料组织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除了一些信息类和评论性的内容外,网站还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空间。比如定期推出网络课堂,举办各种比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要鼓励学生网络管理团队以创新推动网站的内容发展。

3.抓住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向个体进发

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对电脑端网络的使用逐渐减少,微博、微信或媒体成为他们接收信息的主要媒介。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宣传要抓住这一特征,从网络发展的新特点出发,在微博、微信、APP上创建属于自己的阵地。教师要鼓励学生管理团队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或APP上进行创新,创建相关的新媒体账户,通过优质的思政教育宣传内容吸引学生“粉丝”,通过日常的点对点推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输送思政教育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优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和账号之间的互动,使这一类宣传阵地更加具有亲和力,从而推动学生思想进步。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宣传要在“内容为王”的标准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要注重大本营——信息传播网站和前哨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APP等的建设,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在推送中恰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念,以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和学生思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陈云玲.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38-139.

[3]都晓琴.大学生情感发展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3.

[4]张程明.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篇12

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受教群体心理,促进受教群体思想及价值养成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教育中肩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首先,其引导着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就当前社会而言,社会群体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思政教育塑造高校学生思想,使其对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拥有一定的认知,从而保证了其进入社会后及时有效的带入社会角色,完胜社会交付的使命。其次思政教育培养了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在社会群体的社会活动中,充斥着不同人的不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有积极进取的,也有消极危险的,对此良好的规避不利,吸收正确价值观对涉世未深的高校学员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政教育,在有效的范围内确保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并且培养塑造了其分辨好坏的能力,保证了其在步入社会时,可以更好的规避风险,吸收正确思想。最后,高校思政教育通过生动地理论实际结合,令当代高校学生认清了社会现实风气及社会现实需求。社会是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有效的发展并确保内部环境的和谐稳定,良好风气就目前而言是社会的基本需求,通过高校思政教育,借由实际教学,社会需求的良好风气将有效落实到高校群体思想建设之中,并最终成为其努力发展的目标所在。由此可见,立足于“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对高校教育下的大学生思想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思政教育高校开展的重要价值

思政教育落实于高校教育之中,确保培养高校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大思政”思想视域下的价值体现。可以说,运用教学手段,促使实现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有效的开拓了学员的社会视野,令学员在教育中感受到良好思想品行带来的精神满足和内心充盈。在此基础上,思政教育将切实的培育高校学员的精神面貌,促使其拥有良好的生活态度,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借由理论实践结合手法,以引导为主,以建设为辅,确保思政教育在方法上更具人性化,将可以催生大学生群体自主性产生,并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中与思政建设中。皆由此,调动其学员参与的热忱与参与的积极性,不但可以满足学员的思政教育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确保更进一步的交流与引导,提升教育平台涵盖范围内的整体思政建设,与思政教育渗透。可以说,就目前社会发展而言,思政教育与思政建设于高校开展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其对建设与培养社会需求人才,完善社会道德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就目前高校学员思政建设而言,影响弥足深远。

三、思政教育高校开展的现实困境

1、高校学员思政教育中主体性缺失

当前,就目前教育形式而言,立足于“大思政”视角下的思政教育在实际开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育主体性的错误认定,从而导致了高校学员在思政教育中主体性的缺失。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主体仍立足于教师教育,忽视了学生应为教育主体,由此使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积极性不高,甚至忽视了思政教育塑造本身思想的重要性。久而久之,思政教育沦落为大学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完全失去了其培养人才,明确社会需求的重要价值。

2、思政教育理论重视过度

与思政教育主体性认知偏差导致的主体性缺失相比,思政教育理论重视过度也同样造成了当前思政教育开展的困难。众所周知,思政教育其重点目标是培育良好的精神状态与思想道德,仅仅理论贯彻无法切身实际的反馈到学员思想建设之中。众多接受教育者均会将理论知识定义为可有可无的无用知识,并不能很好的将其与实际相结合,确定理论的实际价值。而当前的思政教育完全不考虑学员的心理状态,一味的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造成了受众群体的厌烦与逆反心理,从而桎梏了思政教育的良性发展。

3、思政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当然,思政教育重视理论的同时,其内容必定成为理论贯彻的辅助,因此缺乏实际支撑的思政教育内容,变得空泛而不切实际,完全脱离当前社会需求,脱离当前受教群体需求。可以说,华而不实、陈旧腐败、落后老化的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真正推向了毫无用处的科目门类之列,并最终致使教育者、教育组织、受教者均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另外,思政教育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也同时忽视了受教群体的教育需求,从而加深了受教群体对思政教育的厌烦情绪,也是致使思政教育无法在高校中有效开展、科学开展、有价值开展的重要问题。

四、思政教育高校开展的改革创新之路

1、构建以人为本思政教育体系

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突破瓶颈,改善困境将可以凸显自身育人价值。因此针对目前思政教育存在问题,首先因明确思政教育的教育主体,以人为本思想在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中落实,将大学生明确为思政教育主体,切实实现为人服务理念,确保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发展。因此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应调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以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实践、教师监督模式开展思政教育,教师职责从教书转移为解惑,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主体认知科学转移,确保思政教育主体自主自立参与并积极建设高校思政教育。

2、认知理论实践结合重要性

确保高校思政教育主体的科学转移的同时,也要保证教育机构认知理论之外的实践重要性,并确保科学融合理论与实践知识,对高校思政教育开展也有着同样的价值。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确保思政教育人员的认知到位、手法科学、思想先进,切实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存在价值。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实施也同样需要丰盈自身见闻,时刻与时代接轨,保证其内部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并借由当前社会局势,开展正确的引导,令学生紧密围绕在社会大环境下,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加自身各项认知。

3、落实思政教育因需而动

在确保教育主体科学确立,理论实践相互配合的前提下,思政教育因需而动的机动性将被大大增强,紧抓时代需求,建造社会需要人才将不再是空口白话。对此,大学生群体也将收获良好益处,在教育过程中体验精神丰盈与心灵满足。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满足是确保其心理需求的重要手段,只有令其体现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才能确保其运用科学手段完善自己的思想行为,来确保存在价值的进步发挥。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应迎合社会需求,并且以大学生心理满足为出发点,切实做到既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又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实现“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发挥其重要作用,培养、塑造、完善高校学生人格与思想精神,促进其服务与贡献社会,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子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发展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D].上海大学,2013.

上一篇:钢管应力下一篇:农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