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共8篇)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 篇1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行各业关于疫情有关问题的探讨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为了更好的提升辅导员理论修养与思政素质,由教育部主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承办的以“共抗疫情显担当,爱国力行育新人”为主题的网络培训班正式开班。
在此次学习中,我对卢黎歌教授的课程《疫情防控治理效能与中国制度优势》印象深刻。这次课程让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越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次,中国制度优势再次迸发: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神速竣工;
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心同德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制度自信”、什么是“中国精神”。
从客观逻辑看,中国的制度优势在这场战“疫”中得到了具象化呈现,着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强化核心意识,全力紧跟党的领导
从总体上看,核心意识和党的领导在战“疫”中真正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这是每个中国人、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深信不疑的一句话。面对疫情,每一位中国人都表现出了作为炎黄子孙的最大程度的配合。
国家要求不出门、不聚餐,那就不出门、不聚餐。即使是在中国人眼里无比重要的除夕之夜,老百姓们也自觉在家过年,不聚会、不拜年;
清明是中国人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疫情只要还未解除,扫墓我们也可以线上,疫情面前,地方风俗、民族习俗都可以调整,为的就是不给国家添乱,不让牺牲的勇士们白白付出生命;
面对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人民不信谣、不传谣,只听官媒声音,只信官媒宣布,对发布不实消息的组织或人进行规劝教育,这种种的做法都是因为我们深深地相信党、相信国家可以带领我们抵御这场疫情。
反观国际形势,许多国家因为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抗疫核心精神,没有形成全民凝心聚力的一股绳,而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手忙脚乱。
二.发挥大国优势,全民动员盘活中国力量
除夕前夕,钟南山院士的告国人书,正式拉开了此次新冠疫情防控的大幕。
从规模来看,这次疫情防控是一场党政军民学全面参与的全民战争,不仅包括医疗救治、疫情阻断、物资保障、交通运输等各条战线多线作战、同时作战,还包含了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看,这次战“疫”是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中国各个主体的力量均被极大调动而盘活。
医务人员成就了“2020年的最美逆行”,全国330支医疗队,40000多个医护人员,驰援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武汉,在抗“疫”工作的一线用血肉之躯,点亮生命,一句“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感动了无数民众;
人民警察,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哪里有人民,哪里就能看到那让人心安的中国蓝;
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连续几十个小时奋战在科研一线,只为了能从死神手中早日抢回来一些同胞兄弟;
自发出动的志愿者,冒着感染的风险维护社会秩序、分发医疗物资,在外学习的留学生,动用自己的一切资源,向国内运输一箱箱口罩、防护服。。上至各大城市、下至乡镇农村,14亿人团结一心,一场全民大动员在神州大地生动上演,这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绝对优势。
疫情发生以来,尽管我们“足不出户”,但是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在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火雷速度”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中国速度”;
在众多“逆行者”的身影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中国精神”;
在社会各界驰援武汉的集体行动中,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中国力量”。
生于华夏,何其有幸。灾难面前,祖国是我们强大后盾,我们理应无条件相信祖国,无条件坚持中国的制度优势,加强制度自信,与祖国一道打赢疫情攻坚战,尽自己所能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待到华夏山河无恙,我们一起迎接春天。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 篇2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
1. 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
高校网络舆情, 是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国内外热点问题、校园突发事件和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的总和。
2.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舆情的规律、特点之外, 因其发生在高校这个开放性相对较强的文化氛围下, 显示出自身独特的特点: (1) 突发性与直接性并存。就是指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发表意见的直接性。 (2) 外显性与隐匿性相伴。表现为舆情信息的外显性和信息发布者的隐匿性。 (3) 实时性与互动性同行。在互联网上, 在校大学生表现出极强的参与意识, 在对舆情热点问题的讨论, 既是实时的又是互动的。 (4) 丰富性与偏差性交叉。高校网络舆情内容丰富、包容万象, 既有积极健康的情绪表达, 又有缺乏理性的消极、庸俗、灰色的言论。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运行过程
通常情况下, 高校网络舆情的运行过程可以划分为:酝酿潜伏期、萌芽起始期、扩散传播期和混乱整合期。 (1) 潜伏酝酿期。当某个热点事件被强烈关注和报道后, 便会迅速形成一股潜在的力量在网络平台中积聚潜伏, 于无形之中慢慢地酝酿。 (2) 萌芽起始期。大学生通过新闻跟帖、论坛等形式对热点事件发表的意见相互碰撞之后, 容易形成规模较大的复杂多样的舆论圈, 最终形成舆论。 (3) 扩散传播期。随着舆论的形成, 其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影响越来越大, 舆论圈像滚雪球般也越来越大, 最终使得高校网络舆情进一步传播扩散。 (4) 混乱整合期。经过一定时间的传播扩散, 需要随时关注舆情的变化与走向, 及时引导和整合混乱复杂的观点, 保障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三、高校网络舆情中辅导员的应对措施
针对问题日益凸显的高校网络舆情, 辅导员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自身作为“方向标”“催化剂”“传声筒”“服务员”的角色定位, 采取相应的预防应对措施, 逐渐形成正确的预防应对机制, 形成干预和引导网络舆情发展的合力, 保障网络舆情发展的良好走向。
1. 建立高校网上思政教育基地, 树立辅导员的“方向标”形象。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的作用日益凸显, 让我们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可能游离于网络之外, 甚至需要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在广阔的网络信息平台上, 我们可以听到多种声音:慷慨激昂的、振聋发聩的、微言大义的、至情至性的。而网络的宽容性使得网上的言论多样化, 有善意的, 也有恶意的, 有负责任的, 也有不负责任的。那么, 具体到辅导员工作中, 就是要求辅导员高度重视网络舆情, 精心设计一批有特点、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校园主题教育网站,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把握网络舆情的导向。热点焦点问题, 往往是舆论的聚焦中心和率先发难点。因此, 在对待时效性极强的热点焦点问题时, 要求辅导员具有敏感的嗅觉, 在舆情的潜伏酝酿期把握舆情的根本性质, 对过热的舆情进行冷化处理, 在第一时间树立好自己的“方向标”形象。
2. 把握高校网络舆情运行过程, 发挥辅导员的“催化剂”作用。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 要求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校园网络中出现的复杂多样的各种舆论, 及时灵敏地捕捉群体性问题的苗头, 把握好各个阶段的发展态势, 开渠引流, 进而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早在19世纪末, 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便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论证, 在群情汹涌时, 简单武断、情绪化的言论更易战胜理性客观的言论, 表象总是掩盖真相。专业精英尚且不能在舆论漩涡中站住脚跟, 心智不成熟、思维方式相对简单的大学生更难辨清其中曲折, 对复杂的问题喜欢用简单的是非标准来判断, 观点难免有失偏颇。因此,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有力的执行者, 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运行过程, 寻求有效的引导方法和手段, 准确掌握学生对焦点问题、敏感问题的关注规律和心态历程, 从多元化的舆论中简化难点、寻找共同点, 发现积极因素并进行强化刺激, 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引导过程中的“催化剂”作用。
3. 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重视辅导员的“传声筒”效果。
高校要利用好网络舆情, 最主要的是培养一支从专家教授、专职工作人员、辅导员到学生的完整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而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属于随波逐流型, 无坚定立场, 面对社会问题表现出诸多困惑与迷茫。此时辅导员的“传声筒”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即要重视自身作为“传声筒”的角色定位和影响效果, 建立学生网络信息员队伍及时传达主流言论, 引导网络理性讨论, 化解学生疑点、回击偏激观点、解释相关政策、消除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形象。尤其是在化解学生疑点时需注意两点: (1) 全方位扫描社会舆情、深入浅出地阐述疑点, 而不是单靠训导方式。 (2) 从为学生排忧解难的角度出发, 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加强沟通, 耐心分析现状, 传达有用信息。
4. 培养高校网络舆情“意见领袖”, 诠释辅导员的“服务员”角色。
2010年10月16日的“我爸是李刚”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各种评论, 其中某些评论甚至引起了“官二代、富二代”全盘否定的抨击。这些网络舆论并没有指向事件本身, 却更多地体现出了对肇事者身份、背景的极大兴趣。针对此类事件, 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引导过程中找准核心和聚焦点, 第一时间树立自己“意见领袖”的形象, 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最真实的第一手信息, 引导网络讨论理性化、正常化发展。大学固定课堂概念的不断弱化, 信息网络成为了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要想在高校网络环境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就必须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网络舆情“意见领袖”进行话题引导和舆论方向控制, 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 利用自己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树立网络威信, 为高校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尤其是在引导舆情时要满腔热情, 入情入理地疏导交流, 寓事于理地细雨滋润, 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不断创新辅导员工作方式, 诚恳待人、服务至上, 认真诠释辅导员的“服务员”角色, 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为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
高校网络舆情是维护和确保当前高校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 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引导规范高校网络舆情发展上的突出优势, 不仅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还有益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其早日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汤力峰, 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4) .
[2]郭志伟.高校网络舆情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世纪桥, 2010, (7) .
[3]周岚峰.大学生网络舆情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10) .
[4]陈力丹.舆论——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论高校辅导员网络交流能力的构建 篇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交流;能力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高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提供给大学生的不只是丰富的资讯,还有更丰富的网络交流方式,这也赋予了高校辅导员的交流能力以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在网络时代,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网络交流,是高校顺利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了解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确实解决学生困难和问题并最终实现育人总体目标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网络交流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成效,进而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过程。
一、高校辅导员网络交流能力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的网络交流能力是指高校辅导员通过网络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引导,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教育目的的能力。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网络交流工作主要包涵以下三项内容:一是网上发布思想教育信息,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等,供大学生网民们浏览、阅读,从而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二是针对各类舆论热点问题,有意识地通过网上发布正面信息或运用网民身份与大学生共同探讨,以解疑、评论、披露或澄清事实等方式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网民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即时交互的特性,通过论坛、QQ、E-mail、博客等信息即时交流的方式,与大学生网民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网络交流能力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
面对面谈话、打电话、级会班会、课堂讲授、讲座是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传统交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面对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大学生网民群体,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主动成为“网络辅导员”,提升网络交流能力,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良好的网络交流能力有助于高校辅导员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支持和拥护,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一)突破时空界限,有利于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时效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200余名学生,工作内容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辅导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熟悉每位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导致某些学生一学期甚至几个学期也没有和辅导员面对面谈心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不高。而网络交流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只要轻松点击鼠标,就能随时随地实现交流目的。具有良好的网络交流能力的辅导员,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化、动态化,将“一对多”传统说教模式变成“一对一”网络交流模式,从而弥补因级会、班会等传统方式所带来的信息损耗,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受众面,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
丰富多样的网络媒体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工作、娱乐甚至兼职,网络交流已成为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同样,学生也渴望通过网络与辅导员进行更多的交流。网络交流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更为生动形象,更易于被广大学生所接受。拥有良好的网络交流能力的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特有的交互性、开放性、隐秘性和链接性等特点促进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消除现实中的身份、地位差别,由“面对面”交流变成“键对键”交流,自由、平等、坦诚地进行思想交流、心灵沟通和情感相融,让辅导员更容易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三、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交流能力的构建
(一)适时更新网络观念
作为高校辅导员,网络交流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在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诸多新鲜事物的影响下成长起来,他们思想开放、引领时尚,对新鲜事物的领悟和学习能力非常快,许多时尚语言和讯息就由他们创造、传播和流行。交流对象强烈的时代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适时更新观念,深入学生网络生活。就像一位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工作颇有成效的辅导员说的,“要想和鱼对话,就不要站在陆地上,而应该学会像鱼一样在水中呼吸”。[1](P250)辅导员应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社会动态、校园热点和网络信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主动了解时尚前沿资讯,与时俱进,及时转变陈旧观念和思想,与时代主流保持一致;大学生网民们不仅希望辅导员能和他们一起使用网络工具,还期望辅导员理解他们的表达方式。因此,辅导员必须知道眼下时尚在流行什么,让交流更加贴近学生。
(二)巧用网络平台
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和即时性,每一种网络工具都可以成为交流的平台,网络平台为辅导员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开辟了一个新窗口,帮助辅导员更好地传达信息,交流情感。目前高校辅导员常用的网络平台有QQ、飞信、博客、E-mail、BBS、MSN等。辅导员可通过QQ签名、飞信签名、QQ空间日志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通过发布博文与学生分享成长历程;通过博客及时发布各类通知信息;通过QQ、MSN、飞信或E-mail与学生“一对一”网上谈心;通过BBS论坛与学生讨论某热门事件等。这些网络平台各有利弊。比如飞信,辅导员只需用电脑便能将信息免费群发到每位学生的手机上,效率极高,不少辅导员都喜欢使用,但飞信的性能却备受争议,尤其在通讯高峰期经常延时收发,时效性不稳定。因此,辅导员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平台,密切关注学生在网上的动态,及时做好网络交流工作。但由于精力有限,辅导员可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重点选择一种网络平台方式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主要载体,倾注心思、精心设计,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天地。笔者于2007年开通了辅导员博客,目的在于通过博客与2006级学生展开紧密的网络交流,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此笔者不断学习博客技术,坚持每日更新,丰富博客内容,用心打造“网络家园”。经过两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博客访问量已达到16万,日均访问量超过200人,已成为我与学生之间网络交流的重要平台。
(三)把握网络交流技巧
1.及时反馈,沟通顺畅
网络交流注重时效性。辅导员应及时回复每一则留言,认真回复每一封邮件,不轻易否定每一个观点,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心理上的各种困难。辅导员的及时反馈,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和关注,对辅导员更易产生信任和亲近感。倘若辅导员不能马上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法,但不能没有回音,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说了也白说,以后就不说了,往往交流沟通也就中断了。
2.尊重学生,适度保密
辅导员要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用平等的网民身份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努力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网络交流要注重保护学生隐私信息,在承诺替其保密的基础上打消学生的顾虑,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地把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的困难、心理上的疙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隔阂等与辅导员沟通。
3.熟悉网络语言风格
辅导员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不能用刻板的语言进行说教、摆冷面孔、讲大道理。[2](P228)大学生更希望从网络上看到与平常不一样、更具亲和力的辅导员。辅导员的网络交流言论应当符合网络流行文化的风格习惯,更要熟悉大学生常用的网络语言,恰当运用网络动漫表情、校园网络流行语,具有亲和力和幽默感,打造一个轻松无障碍的网络交流环境。
4.网上交流和现实交流有效结合
尽管网络交流具有便捷、高效的优势,但仍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某些辅导员将所有的工作都依赖网络交流工具完成,往往导致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辅导员切不可将网络交流与现实交流分割开来。只有将网上和网下交流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方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遵循网络交流礼仪
网络交流礼仪是人们在网络上采用不同手段相互交流时,为了避免交流的失败而应当遵守的一系列规则。传统的道德礼仪完全适用于现代网络世界。作为辅导员,要尤为重视与学生在网络交流时的礼仪修养,做到现实身份与网络形象相一致,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1.网络交流也需把握时间
不论是实时交流还是非实时交流,都需要把握时间。白天宜在上午8点半—12点,下午2:30点开始,晚上应在22点以前。在无特殊情况下,一般不宜在中午休息时间、就餐时间和深夜进行交流。某些辅导员是“夜猫子”,半夜三更仍在QQ上与学生谈工作谈生活谈学习,此种做法并不妥当。一方面容易干扰学生的正常作息时间,另一方面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网络交流也需要尊重他人的时间。
2.网络交流不忘礼貌用语
网络交流非常快捷和便利,交流语言也可以更风趣幽默,但辅导员要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的身份,多使用“请”、“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绝对不能给人取绰号、发送有敌意、要挟性质或者全用英文大写的信息,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引导学生也用文明用语愉快交流。
3.展示积极向上的网络辅导员形象
辅导员的QQ、博客等交流工具均是辅导员个人形象的网络再造,是辅导员的网络名片。精彩、到位的网络交流能达到影响学生思想、引导学生行为的作用,甚至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反之则可能让辅导员的形象“一落千丈”,产生负面影响。辅导员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应避免卷入网上过分激烈的争论,少用表示强烈感情的夸张语言,坚决抵制网络上流传的反动言论、不健康的思想。
四、结语
良好的网络交流能力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训练才能获得。高校辅导员要有意识地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主动接受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积极应对,构建良好的网络交流能力,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务实[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情境模拟训练[M].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6.
高校辅导员培训学习总结 篇4
但我知道,这些在生活中的琐事,到底都需要我这个辅导员来一一处理,与其祈求同学们不要再闹出什么麻烦,不如我再多加强一下我今后的工作。为此,我特地对大一学年的的工作做了以下总结:
一、新生到来
在刚开始的时候,为了更加了解这届新生的状况,我亲自去参加了新生的接引,并集结了一些老生志愿者们,帮助新生找到自己的宿舍,并带领他们了解学校。
在新生全部报道完毕后,我又去了每个宿舍一一清点人数,住宿情况,并让新生能认识我,并建立了分班级的通知群组,并通过群组通知了第一次的班会。
二、每周的班会
光是通过群组去传播信息显然是不行的,有些同学并没有时常看消息的习惯,为此,在这一年的的重要事项上,我都是亲自在班会上通知到人,并不断的提醒,通知群的消息的重要性。
三、宿舍内务方面
老师管理学生的学习,而我则是负责生活。在来到大学后,因为没有了那么时时刻刻的检查,所以很多的同学都松懈了下来。每隔一段时间宿管会就回去检查卫生,我便将这些卫生不合格的名单发送到群组,多次强调,而且会不定时的亲自去进行内务的检查。在我的长时间坚持,以及学生们的努力下,宿舍的内务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四、助学金、奖学金方面
这一年里,我多次重复的强调了这方面的问题,那些在学费上有问题的同学也非常主动的来找我聊了这写事情,还有一些比较困难的同学,我也帮助他们安排了在学校勤工俭学的兼职工作。
五、其他日常方面
作为一个辅导员,我认为除了做好引导学生生活的工作,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关心,以及对学生的帮助。面对学生的提问,我都及时的做出回答,并且有同学因为一些事情来找我的时候,我也都经我所能的去帮助他们。
总结一下,在这一年里,我与新一届的同学们也都打好了关系,他们也都好好知道了学校的规定,都知道了我的通知的重要性。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越来越顺利!
高校辅导员工作总结2
20__年__月,我接手了政治学院20__级辅导员工作。在过去的半年里,我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学生的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为工作重点开展工作。通过半学期的磨合与了解,我已经基本了解了这批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我的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从老师,学生,举办活动方面开展了工作,从而使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更好的度过大学的四年生活。现将半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班级工作
1、坚持每周班会制度,每次主题不同,增进了与学生们的感情。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社会事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能认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以学校活动带动本班活动的开展和进行,并在各项问题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十佳歌手大赛、征文大赛,并在其中都取得的很好的成绩。
3、考虑到学生大部分来自外地,尽量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更注意关心贫困学生的衣食住行,尽全力想办法,为他们提供可能的勤工助学岗位。
二、常规管理
1、每周都会对学生的上课以及自习的出勤情况进行抽查,我所带的三个班级,出勤率比较好,如有特殊原因,学生们会及时的向我请假,说明情况。
2、每两周,我会定期的深入到学生宿舍中,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与他们谈心,及时发现问题。学生之间,宿舍之间整体状况良好,但个别也会因为小事而存在些小矛盾,但同学们能私下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
3、定期召开班委会成员会议。班委会成员是沟通班内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很好的纽带,通过他们,我会及时了解到班内的动态。因此,我除了要求他们要随时将班级里出现的问题转达于我之外,还会定期的与他们见面,更进一步的了解情况。并且会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作出要求,作为班级干部,不仅要在工作上服务于同学,在学习上也要起到带头作用。
4、班级团组织活动的开展。
在过去的半年里,班级里组织了多次的课外活动及团组织活动。学生们的兴趣非常高。团组织生活活动一般选在室外召开,比如参观工农建设基地、做志愿者服务,这些都为同学们增添了实践经历。
三、工作中的具体活动
1、宣传关于运动会事宜,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运动会活动;在运动会上同学们拼搏赛场的激情和拼搏精神,让人真是倍感欣慰和感动。
2、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宣传工作,要求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号召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从思想上关注学生动态,在钓鱼 岛事件上,多次深入寝室交换思想,在_事件上得到正确认识。
4、积极建设班级学风。通过班委给班级工作定下了工作重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掀起勤奋刻苦的学习风气,营造全面发展的学习氛围,班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正在逐步建立和加强。
四、学校、学院
本人按时的参加学校组织的辅导员会议,并认真做好记录,努力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
每一周或两周,学院黎书记都会召开全院的辅导员工作会议,对上周的工作进行总结,以及布置下周的工作任务,通知我们学校的一些事情。使我们能及时了解到学校的动态。同时对各导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询问,了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难处,及时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日常工作事务都会做详细的记录,每月月底,黎书记都会对辅导员的工作日志进行查看,并做很详细的批语及对我们的工作期望。
五、自身的提高
1、辅导员自身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是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工作中我力争多学多看,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松弛有度的方法实行管理。
2、坚持以服务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我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了第一位。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我非常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兴趣爱好,本着“先疏后导”的原则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接手辅导员工作初我分班召开了班会,走访宿舍,找学生谈心以及通过qq等方式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这些工作不但消除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而且使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部分思想上比较松懈,有问题的学生,我先摸清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其兴趣爱好,想其所想,然后给予一定的引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学生已经端正了思想,我还建立了每周一次的班会制度,在班会上总结上周的问题,指明下周的努力方向。
3、大一辅导员的“工作指南”可以概括为“以学习型组织为管理思想,以质的研究方法为研究指南,以信息环境建设为辅助手段,以人文关怀为落脚点”形成大一辅导员工作系统,而其灵魂是“狠抓学习风气,重塑学习化生存的学习习惯”,其执行策略是“防微杜渐,铸造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琐碎的辅导员工作,我必然要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从而更好的做好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六、工作中的不足
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中,由于自己工作经验的缺乏,对一些刚接手的工作还完成的不到位,只能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在日常工作上,还有很多缺陷。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相信在下半年必然有所改观。
高校辅导员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篇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深入领会中央16号文件精神,10月11号-10月31号,我有幸参加了第六期湖北省高校辅导员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为期21天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听专题报告、素质拓展、分组讨论、班级座谈、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学习和探讨,可以说每一堂课都是“集思想之大成”、“耀知识之精华”,入脑入髓,受益非浅。此次培训结束后,我时常还沉浸在老师们精彩的讲解中,思想上受到了强烈震撼,理念上有了全面更新,知识上得到了充实提高。盘点学习收获,体会颇多,借用《诗经·小雅·鹤鸣》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我这次培训学习心得的主题,下面我就学习的情况谈以下4点体会。
1、更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通过培训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工作中要拥护共产党领导,实事求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自律与他律,用真心打动学生,言行一制。同时,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分类指导,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老师,我们应该重点地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服务教育这四大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具体地关注单亲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独生子女等群体。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体化、更为科学化、更具人性化。
2、提高了教育理论修养和工作专业化水平。
这次培训,专题报告水平很高,具有非常强的业务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提高新形势下高校突发时间的处置能力到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思考,从当代大学生思想新变化及其教育引导到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咨询模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从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前言问题聚焦,从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理念,从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到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从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既有点又有面,既有政策宣讲也有个案分析,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与交流。培训从基层思政工作者面临的几个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让我们补习了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了教育理论修养和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让我们对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定位工作态度和方法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也必将提高我们预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了工作经验和学习体会的交流。
本期培训班共有来自全省高校的学员81人。我们充分利用这次学习机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和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含量的问题与兄弟院校的同行进行了广泛和热烈的交流,收到了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良好效果。通过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武汉大学)基地举办的培训班搭建的平台,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探讨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了方便。
4、注重了工作中的思考和学习。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 篇6
2020“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心得1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展现了当代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立足本岗敬业奉献、矢志拼搏不断奋斗的良好风貌。
江城武汉,英雄之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辅导员靳敏,执着守护着自己的学生。在受感染学生最无助时,她挺身而出,协调各方资源,撑起生命之舟;她动员312名研究生投身战“疫”,发挥专业特色、扎根所在地区,开展专业抗疫;在就业攻坚战中,她想尽千方百计,在简历制作、面试培训、心理疏导和社会适应性教育等各环节为毕业生全力护航。
在武汉封城的76天,华中农业大学辅导员祝鑫指导团队用76幅“武汉大学生抗疫图志”凝聚正能量,获数万次转发;深入调查上万名大学生的综合表现,形成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群体画像调查报告,为广大辅导员提供信息支持;创造性利用网络动员组织160余名专业教师,开展“云谈心”和“一对一就业辅导”,全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面对疫情大考,燕山大学辅导员王银思交出了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答卷。597个文档、62万人次、410万条信息,讲述着她和学生的抗疫故事。疫情期间,线上平台的迅速发展激发了王银思的灵感。她主持成立“机思广益”党建思政工作室,创新发起校际党支部“云共建”活动,为疫情期间跨区域开展支部共建提供了新思路。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这是许多高校辅导员不变的信念。
云南大学辅导员朱丹在专职辅导员一线岗位连续工作8年,共陪伴900余名学生走过宝贵的青春岁月。她积极探索建立困难学生帮扶体系,以“智志双扶”的理念,精准剖析每个困难学生的致困根源,对症下药,先后帮助70余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会“唠嗑”,爱“串门”,爱管“闲事”——沈阳工业大学辅导员李青山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他所在的学院,农村学生比例大,困难生问题突出。通过家访,他为80多个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帮助30多个学生成功“脱困”。
从人人网到QQ空间,从新浪微博到微信公众号,13年来,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深耕网络思政“新阵地”,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13年来,他撰写发布各类网文700余篇,浏览量300多万,让学生在互动中受教育,在参与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22年坚守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对2700多名学生全心投入。通过“危机信息三级联动报告制”“班级考核量化制”“贫困学生登记制”等制度,她努力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她的帮助下,多名有厌学自杀、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回归课堂。
人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哈尔滨工程大学辅导员刘铁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13年来,坚持以爱为轴,为学生成长成才引路导航。他的学生曾蝉联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也曾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折桂。在成长为学生心目中“金牌辅导员”的历程中,刘铁也不断升华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杭州师范大学辅导员钱珊坚持调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回应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难困惑。她以“榜样”为引领,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变枯燥为生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西安交通大学辅导员库来西·依布拉音组织开展以“伟大事业,信念领航”为主题的就业宣讲活动,讲述西迁故事,弘扬西迁精神,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平台、对接单位,提供就业创业渠道。引导学生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毕业后主动选择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得到淬炼,在为党和人民奉献中收获成长。
2020“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心得2
要做一个好辅导员,就要用自己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尊敬。为什么同样一句话,从不同人的嘴里,用不同的语气说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为,当学生非常尊重你、崇拜你时,你说的话,他会非常重视;而当学生在心理上不接纳你、不认同你、甚至看不起你的时候,你说的再多,再苦口婆心,他也懒得听,甚至很烦你。这种尊敬怎样才能得到?是通过你不断进取的精神、你的爱心、你的耐心、你的正直、你的豁达、你所表现的自信心而获得的。因此,要赢得学生的尊重,辅导员首先应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在言传的同时更要注重身教,给同学树立榜样。比如说,你经常跟学生唠叨要认真学习,掌握些真本事,可是,如果学生到你的办公室,看到你在上网玩游戏,他们在心理上对你这位老师的印象会大打折扣。反过来,如果学生看到老师工作之余还在认真的专研和刻苦的学习,他们会产生尊重之心。
辅导员对学生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伤害。学生其实非常重视辅导员对他的评价。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树立人生信心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某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可能会让他感谢你一辈子;但如果气极之时口不择言,也可能会让他记恨你一生。我们经常说,我们对学生要像父母关心自已的子女,像兄长关心自己的弟、妹一样。
但作为辅导员,你可以将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弟、妹去引导和爱护,但你却不能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或弟妹来管理和教育。当学生犯错时,你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情绪、性格特征和思想状况,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有些心理素质好而又非常调皮的学生,他有什么不对,你可能可以直接给他指出来,他也比较容易接受。而有些本来就胆小、自卑的学生,一旦犯错,你就得特别注意和他沟通的方式,很巧妙地给他指出问题。否则他们会因你某句不慎的言语而使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一旦受到了伤害,要让他们重新恢复对你的信任,会很费劲。所以,即使是批评学生也应讲究点艺术。因为批评的目的是让他改进,而不是为了刺伤他。总之,对于一件事,你处理得好,会给同学传达一种信心。处理的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和情绪,而且很快会在全班同学中散播,让所有的同学对你丧失信心。
所以,要想获得学生的尊重,就必经具备高尚的人格。而学生对我们的尊重,是我们做好学生工作前提条件。
如:中学与大学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刚走出中学之门的他们,还弄不清楚中学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与高职就业教育“指点式”的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为此,要归纳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传授给他们,可以请学习能力强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也可以与本专业高年级班级建立友好班级关系。还可以组织一系列与专业有关的主题班会和参观实践活动,让学生喜爱所学的专业,热爱所学的专业。又如:大学,对于每一个新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然而,学习、生活中却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困难,如口味的不适应、衣物的刷洗、内务的整理、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这点点滴滴都得靠自己去思考、去处理、去决定。但是,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第一次远离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的心理准备与能力,不知如何处理他们不曾经历过的事情。这时,辅导员应尽力关心他们。再如:有的学生迷恋于网上游戏,难以把握学与玩的尺度,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白天昏昏沉沉上课,甚至逃课,晚上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怎么办?要多次主动找他谈心,摆事例,讲道理,谈危害,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开导他,并主动与其家长联系;同时要利用同龄人之间易于沟通、理解和接受的特点,有意安排优秀同学“帮带”,或采用召开“迷恋网络游戏的利弊得失”主题班会等方式,在思想上和日常学习上感化他、引导他,使他们走出徘徊与迷茫,重新回到课堂。学生是有潜力的,在他迷茫时,只要有人及时引导、耐心劝导,改变、挽救一个人是完全可行的。
总之,只要你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想为他们所思,急为他们所需,为全体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辅导员工作就一定十分出色。
2020“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心得3
从2020年1月23日起,燕山大学专职辅导员王银思就投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170天、597个文档、62万人次、410万条信息,记录了王银思的抗疫点滴,疫情防控工作最艰难的一个月王银思忍着腰痛趴在床上度过。
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操心的事情更为细碎,疫情期间,留校学生牙龈肿了,要给学生买药和补充维生素,回家的学生要操心他们的身体心理、行程、找工作。
她坚持每天与湖北同学和海外留学生谈心、给居家的学生隔空喊话,特别是要天天了解因密切接触而被隔离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靳敏最担心和挂念的是25个武汉籍研究生。6个月,近200个日日夜夜,靳敏像战斗员,一刻不停歇。她每天按时汇总掌握学生信息,排查学生健康情况,关心学生冷暖。
新疆籍研究生阿依木感受到靳敏榜样的力量:“我像老师一样,成为新疆艺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
众人拾柴火焰高。沈阳工业大学辅导员李青山发起“百名辅导员抗疫志愿服务行动”,来自45所高校的136名具备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等专业资质的辅导员参与到服务行动中来,24小时在线服务,为不能返校的全国各地大学生提供义务的就业指导、考研复试指导、学业辅导、心理咨询等。
2020“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心得4
她担任辅导员工作以来连续被评为“优秀辅导员”、“我最喜爱辅导员”、“就业创业先进个人”、“考核优秀”等荣誉称号20余次,2014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2018年获得教育部颁发“全国辅导员人物提名”、贵州省教育厅颁发“第四届贵州辅导员人物”。2020年获得贵州省最美高校辅导员荣誉称号。
她主持“丽琼工作室”工作,2017年12月获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首批示范点,2018年8月荣获贵州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2020年4月获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4月16日她作为党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2020年12月31日,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颁奖暨2020年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果展示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贵州师范学院谭丽琼老师荣膺2020年“第十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为贵州省实现了零的突破。
“科学理论浇筑学生理想信念,育人实践浸润学生品格素养。她,就是贵州师范学院辅导员谭丽琼!”这是谭丽琼老师荣获“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人物”的颁奖词。
从担任辅导员工作第一天起,谭丽琼坚信“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为尽快熟悉学生,带领新生军训期间她天天和学生在一起,遇上学生体力不支晕倒,她第一时间背起学生就往医院跑。当时她的婚礼正好在新生军训期间,她利用公共假期回老家匆匆举行简单婚礼,结束后就立刻返校投入到新生工作中。
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买不起电脑,她把家里电脑腾出来给学生使用;学生感情受到挫折,一时想不开,她为开导学生聊天到半夜。学生生病住院,她提着营养品赶去宿舍或者医院看望学生;她的电话一直是24小时为学生守候,学生的短信、QQ、微信,看到马上回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一直保持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情况、疏导情绪。
一位学生半夜返校途中发生车祸,肇事车主逃逸,学生被送往医院,当时她怀有身孕,她接到电话没有丝毫犹豫,挺着肚子立刻前往医院处理,当场给学生垫付医药费办理住院手续。由于情况紧急,学生需要立刻手术,急诊室医生要求她在手术单上签字,她毫不犹豫签上自己的名字,使学生能第一时间做手续。处理完相关事情后已经快天亮了,她却因为紧张劳累缺氧瘫倒在地。
在后续的工作中,谭丽琼和学生家长积极寻找交警帮助,找到了肇事者,让其承担了责任。学生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她经常到医院看望学生,怕学生学习落下,还安排班上的班干给他补课,最后学生得以康复并顺利出院,学习也没有落下。她的几个学生在外兼职时,被雇主恶意拖欠工资,学生向她求助,她也尽己所能,想办法帮助学生拿回来工资。
贵州省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学校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的比例比较大,她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改变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变得更加自立自强。近三年累积助力1500余学生家庭摆脱贫困,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超过91%。
她知道班上一位女生因父亲不幸患病去世,母亲操劳成疾后,为其争取助学金,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解决经济上的窘境。这位学生后来因为家里在村里遭到不公待遇,思想波动很大,经常有些过激的言论。她及时了解到这个情况,经常找这个学生来谈心,帮助疏导其心理,平复其心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细致的关心和指导。很多时候,她给予学生的帮助而不自知,学生要毕业离校向她致谢时她才知晓。学生因为她的鼓励和激励变得独立自信,谭老师成为了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导师”。
筹建辅导员工作室时,父亲生病,怕影响她的工作,家人一直隐瞒着,直到病重不得不做手术才告诉她,但是她也没能赶回去照顾一天。家人都理解她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但是孩子还小,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老是要加班不能陪自己;为什么学生一个电话,妈妈就扔下自己往学校里赶;为什么学生一生病妈妈就着急去看望,自己生病了只有爸爸在医院照顾自己。孩子曾经很羡慕地说“做妈妈的学生真幸福,我想做妈妈的学生”。
是的,她对家人有愧疚,但更明白自己身上的使命和责任之重。她觉得辅导员是一份时时能感受到幸福的工作。当学生考上研究生第一时间发来录取的信息;当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和她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原来厌学的学生终于顺利毕业家长发来感谢的短信;当节假日里学生纷纷发来问候祝福的短信时;当已经毕业学生在人生关键节点打电话想听听她的意见时,之前所有的汗水辛苦都升华成感人的幸福,满满的成就感充盈心中。
近年来,所带学生毛啟、柳艳、邱南亚等同学分别获得2017年、2018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杨小龙、王邦义同学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在她所带的2013级统计学专业中,全班有45人通过会计师、统计师等资格考试,有40多名同学参加了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据挖掘竞赛,其中有30名同学获奖。2015级物联网工程专业48人,有46人获得信息技术处理员等资格证书,有61人次获得贵州机器人竞赛、贵州程序竞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有23人获得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其中9人获得国家立项,16人获得省级立项。
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方向)专业学生46人中,有37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有33人获得创新创业项目立项。2019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52人在本学期参加省级竞赛中有40人次获奖。所带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获奖达90余人次,省级竞赛中获奖达260余人次,学生各类课题项目立项达110余项。获得国家奖学金,三联奖学金,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毕业生达30人次,所带的10个班级中获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有8次。
她始终坚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学生党支部、团委、学生会三大学生组织,以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团日活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等形式开展了“爱国”“感恩”“责任”“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2018年、2019年学院两个班级分别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学院基层团委连续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团委。组织党支部初步完成“党支部手册一本通”“智慧党建管理平台”等党建创新成果。2018年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单位,2019年荣获贵州省工人先锋号、贵州省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她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新载体,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引领辅导员成长。2017年5月4日成立贵州省高校首家名辅导员工作室——“丽琼工作室”。丽琼工作室成立三年来,在服务学生、队伍发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较为突出成绩。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通过咨询、辅导、讲座形式累计辅导服务全校学生约6000余人次,解答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促进辅导员队伍发展方面,积极搭建辅导员交流平台,承办辅导员沙龙活动21场,派成员外出交流培训达60余人次,考取相关资格证30人次,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成员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余人次,并孵化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光梅辅导员工作室。
在科研和指导学生方面,工作室共获省厅级以上课题立项16项,校级课题立项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50余人次。工作室还创办内部刊物《辅导员之声》,现已出刊5期,创建工作室网页和微信公众号,动态展示工作室研究成果。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是广大学生人生的引路者、青春的筑梦人,是让党放心、受学生欢迎的育人骨干和中坚力量,展现了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爱国奉献的优秀品德、情系学生的崇高师德、甘为人梯的高尚志趣、勤勉进取的精神面貌以及育人育才的素质能力。
谭丽琼老师表示会进一步提升政治能力,以旗帜引领方向,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注重改进教育方法,以需求驱动供给,用优质内容供给深化大学生价值引领,同时厚植爱生情怀,以真情凝聚人心,不断学到活知识,练就真本领,涵养教书育人的理想境界。以更加坚定、更加自信、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2020“最美高校辅导员”事迹心得5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被“看见”的幸福感
2005年,钱珊来到杭州师范大学求学,正是青春迷茫时期,遇到了当时的辅导员陈岑老师和方俊老师。“他们用温暖与爱,让我找到了前行的道路和更好的自己。”慢慢地,那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钱珊的内心生根发芽。
毕业后,钱珊如愿在自己的母校杭师大成为了一名思政辅导员。面对283名第一届自己的学生,钱珊希望能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虽然钱珊的年纪相比大部分学生也大不了几岁,可带着“老师”的身份,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来找她讲讲心里话。该怎么快速走进这群学生的内心?当他们在有困难有需要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想到我并且信任我吗?......这些问题萦绕在钱珊心头,她觉得,自己要行动起来。
2010年,钱珊发起了“餐会有约”活动,希望利用早餐、午餐时间和学生一起,通过在餐桌上为学生释疑解惑的方式来贴近学生。一开始,主动报名的学生并不多。钱珊主动出击,带着一些自己烤的面包邀请学生们来吃早餐,食堂、寝室、超市、体育场……哪里都能成为她和学生谈心的地方。
学校搬迁到了新校区后,钱珊在学生生活区申请到了一间固定活动室。为此,她特别高兴,把这间活动室取名为“外语村”。设计图纸、反复讨论布置方案、亲自跑家具城,钱珊对“外语村”的装修布置格外上心,一点一点搭建出了现在这个有绿色沙发、木桌椅、照片墙甚至单独的餐品工作坊的温馨之地。
地方是准备好了,可怎么吸引学生过来呢?钱珊有自己的“招术”。
在学期的各个时间段,钱珊会把学生们在那段时间有可能思考和困惑的话题整理出来,比如转专业、寝室交往、恋爱、就业等,用“珊言两语”的方式先发布在年级群里。每次餐会结束后,钱珊也会把现场的图文发到群里,用这样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努力‘看见’他们,老师十分愿意陪伴他们一起成长。有时候学生的问题会涉及到钱珊并不特别了解的领域,钱珊还会邀请专业老师、学长学姐等加入餐会,让专业老师给出更精准的学习方法,让学长学姐用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来感染学生。钱珊说:“我想告诉我的学生们,有困惑很正常,恰恰说明了你在思考。你看,他或者她正在努力跳出舒适圈,你也可以。”
渐渐地,“餐会有约暖心行动”开始在学生中口口相传,5个,10个,20个,100个……到后来,参加“早餐会”已经变成了杭师大外国语学院很多学生的一种习惯。“大学四年,钱老师的陪伴给了我很多温暖。“来自新疆的学生小吉说。她毕业后做了一名小学英语老师,现在她也在自己的学生中搞起了餐会活动,小吉说,要让这份温暖延续下去。
近十年来,每次餐会的前后,钱珊都会做下细致的记录,这其中也包括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现在,这几本餐会日记已经有10万余字。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 篇7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所谓的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流行的一些关于社会热点话题的舆论信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在现实中也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具有较强倾向性与影响力的观点。网络舆情属于社会舆论的一种,其传播载体主要有新闻媒体、搜索引擎、社交网站等等,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自由性与多元性
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是面向所有用户完全开放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获取信息、发表个人观点、与他人互动交流等等,并且这些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受到其他人或约束规则的影响的。大学生正处青春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和新观念充满好奇心,并且拥有相对较强的自我意识,所以在接触网络舆情时经常会表现地十分活跃。在“自媒体”快速发展与普及的今天,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同网民们的身份地位、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都有所不同,因而关于同一件事的看法也大不多不尽相同,以上原因共同构成了网络舆情的自由性与多元性。
2、隐匿性与偏差性
绝大部分用户在网络上活跃时使用的都是虚拟身份信息,而非真实信息,加上网络监管力度的不到位,导致网络舆情往往呈现出一定的隐匿性。由于缺乏可靠的信息过滤和监管机制,所以网络上的信息普遍真实度不高,这也使得一些虚假、不良信息趁机在网上肆意传播,加上一些不法分子的恶意炒作,导致网络上大规模地出现一些群氓性、无序性且带有明显误导意图的信息出现,所以网络舆情通常也具有一定的偏差性。
3、突发性与扩散性
当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升级之后,会在网络上迅速集聚一股势力并在短时间内不断酝酿、扩张,产生雪球效应,最终进入社会公众视线,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所以网络舆情的产生往往是突发性的。此外,网络信息的传播是不受层次限制的,故网络舆情的传播还具有扩散广的特征。
二、提高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具体策略
1、加强专业学习,提高素质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任,应与时俱进,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不断巩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不仅仅是出于工作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打好牢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辅导员还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主动学习政治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政策法规,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高校辅导员应对国家政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至于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为学生们分析国情与社会形式,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想法,消除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此外,辅导员还应主动积极地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辅导员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以便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2、更新工作观念,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辅导员这一职位通常都被给予过多期待,任务十分繁重,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是高校想要切实提高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工作观念落后是制约着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辅导员有必要及时更新自身观念,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更加准确清晰地分析自身工作的特点。高校辅导员应根据最新教学形式的不断发展主动借鉴学习优秀的学生工作经验,灵活地应用到自己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积极地应对网络舆情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提升自身工作的内涵与质量。尤其是在当今新媒体教学背景下,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工作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3、引入新媒体技术,掌握新的工作方法
在网络舆情的冲击下,辅导员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应适当引入新媒体技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要熟悉基本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部分网络舆情。辅导员应注意多运用一些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来开展自己的思政教育工作,既容易获得学生好感,也能够以学生喜爱并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主动传播一些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情信息。
二是,要掌握新媒体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是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最主要的方式,所以辅导员可以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使用新媒体教学方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机遇。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唯有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时占领网络新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高校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也需要各职能部门积极地搭建相应的平台,最重要的是加快树立辅导员舆情引导意识,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进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永华;李新安.增强高校辅导员网络时代的舆情应对能力及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3(06)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微信 高校 网络舆论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01-02
一、引言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开启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时代,并已经初现网络舆情发动机的雏形。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其信息传播范围逐渐扩大,影响力不断加强。如何利用微信这一新型媒体,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而提高思政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微信引导网络舆论的必要性
人们对传统意义上的舆论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美国著名记者和报刊专栏作家李普曼在其1922年出版的《舆论》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这一定义为学界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此基础上,可以认为网络舆论为“公众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者其他方式,对于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出的意见的总和”。
高校网络舆论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以高校校园网络为载体,以他们的主流意见和言论为引导,更加直观的反映高校学生的情感、情绪。而作为舆论主体的大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社会的认知尚未完全成熟,某些言论甚至会较为偏激。因此通过微信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完善微信网络平台的宣传和管理工作,进而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辅导员微信是高校辅导员以真实姓名、身份在网络上采用微信的一对一对话、微信群、朋友圈、公众订阅号等形式,通过公开的形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展示自我的风采,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及时积极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辅导员微信既是个人形象的网络展示,也是学校形象的部分缩影。为了应对日趋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随时可能爆发的舆情事件,及时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这就需要发挥好辅导员微信作为网络舆论“风向标”的作用。
建设辅导员微信便于辅导员搜集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发挥辅导员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弘扬社会正能量,传递核心价值观,以便能更好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做好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在网络舆情瞬息万变的新网络时代,辅导员可以借助微信挖掘资源,不需纸、笔、口,便能迅速传播正确的思想、政策,而不用受到环境的影响,不管是传播手段还是传播方式都得到了拓展,使辅导员的工作信息内容以丰富多样化方式传递给学生们,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三、利用辅导员微信引导高校网络舆论的具体实施方案
面对微信舆论可能带来的各种冲击,需要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们顺势而为,对症下药,积极建立有效的微信舆情监测和管理引导机制。对此,辅导员运用微信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辅导员微信舆论引导体系,做好网络信息的“引路人”
通过对学生的微信群、朋友圈的关注、点赞、留言、回复,分析并研判可能会产生的舆论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等。辅导员微信应是信息的提供者、信息的规范者、信息的监督者和信息的引路人,在朋友圈发布相关的话题或者议题,吸引学生参与到辅导员的微信,通过对社会热点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加以分析,引导大学生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问题,在交流中引导校园舆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引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思考和讨论。
(二)网上的删堵与现实中同学生们谈心谈话相结合
现阶段,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互联网机构,对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的网络信息主要还是通过删堵的方式进行网络舆情的控制。但由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受众为在校大学生,而大学生往往接受新鲜事务快,掌握信息渠道多,对社会的热点或焦点问题比较容易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因此,面对崇尚自由的新一代大学生,单纯的删堵反而不仅不能控制舆论的发展方向,还有可能不利于校园稳定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与线下谈心谈话相结合,进行大量的疏导工作。
辅导员微信掌握网络学生信息的源头,可以及时发现网上个别同学发布的流言或虚假信息,可以及时的找到网上信息的发布者,通过沟通和说服教育,劝说发布者删除其发布的不当言论。网络舆论的疏导工作需要辅导员不仅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同时还要注意运用理性力量和情感因素进行现实中的解释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面的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微信文化。
(三)引导社会、校园热点,树立辅导员公信力
辅导员微信通过每天更新学校的相关动态和社会的热点信息,引导学生养成每天浏览辅导员微信的习惯。当学校出现突发事件时,学生经常会在微信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偏激、片面的观点,辅导员在这时不能轻易主观臆断的发表看法,要等待校方的官方说法发布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要与学校保持统一口径,同时可以添加些个人的看法和意见,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让理性战胜偏激。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辅导员微信的内容设计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凡是涉及到一些敏感的问题,辅导员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以稳定大局为重,不能发表错误言论引导学生走向极端,更要避免发布煽动性的言论。在校大学生毕竟还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看问题还不够全面,有时不但不能正确的表达其诉求,还容易被人利用,引发恶性事件。因此,辅导员要通过微信,在日常点滴中积累自己的公信力,积极健康的引导学生的言论。
(四)充分开发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微信作为微文化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当前大学生中已十分普及。在微信的传播机制中,既有一对一的传播方式(私信),也有一对多的传播方式(朋友圈)。通过这种大学生喜爱的方式与其交流,既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又能灵活多样的开展教育活动。所以当前微信盛行的情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重视这种形式。
总之,随着学生用户群越来越大,信息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微信作为一个新的媒介平台在舆情传播上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网络舆情风向标的组成之一。而对高校来说,辅导员微信机制的建设是对学生微信平台信息的预警和监管,防止因放松对微信的警惕而导致深陷微信舆情危机泥潭。各高校更可以通过辅导员微信群的建立,引导全校学生的网络舆论,净化校园网络文化,创造更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崔丽娟.大学生使用BBS的心理因素初探质与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2005.
[2]洪薇娜.基于QQ群的大学生虚拟群体的机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3]靳德涛.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习】推荐阅读:
高校辅导员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12-06
学习《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心得体会09-08
高校女辅导员06-26
高校政治辅导员07-09
高校辅导员工作08-24
高校新生辅导员09-14
高校学生辅导员11-29
高校专职辅导员12-25
高校辅导员师德01-06
高校辅导员致辞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