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不端治理研究

2024-09-29

高校学术不端治理研究(精选7篇)

高校学术不端治理研究 篇1

高校是学术的生产者、出版者、传播者和管理者, 学术不端与腐败侵蚀并异化了高校的学术事业。在长期与学术悖逆行为的博弈中, 学术不端检测逐渐进入我国学术成果编辑出版界、科研评价与管理界, 形成了以文字重复率 (TR) 为主要检测指标的抄袭、剽窃以及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检测。这种检测在揭示出不端文献的同时, 也存在着因过分依赖检测系统而造成误检误判的现象。随着学术不端检测的逐步推广, 高校传统的学术观念、学术规范和学术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冲突中进行调适, 在颠覆中进行重构, 成为当前高校繁荣学术研究事业的必然选择。在这场破与立的学术变革中, 高校学术管理者必须科学合理运用不端检测;学术职业者和传播者必须遵循学术研究规律, 恪守学术伦理道德, 修正学术价值标准, 规范治学行为, 秉持求真务实的精神, 锐意创新, 探求学术真谛。

一、学术不端检测对高校学术研究的挑战

1.学术观念层面。

学术不端检测源于编辑出版、评价管理等机构对学术成果真实性、科学性、价值性的信任危机。2008年底中国知网率先在国内推出“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AMLC) 并推广于多家学术出版机构[1] , 高校学术成果中的文字重复率、不当署名、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与腐败势头受到遏制, 固有的学术理念被颠覆。

首先, 改变了学术成果出版的前期审核观。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问世前, 学术成果在发表与出版前均需接受严格的审核。这种前期审核主要限于选题、立意、论证等方面, 由于人力、技术等限制, 对于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与腐败行为关注有限, 使其有了面世之机[2] 。这就要求对其审核必须从前期推延到发表后, 这在传统手工时代难以做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可应用于学术成果的审稿、待出版审核以及出版后的再检测, 学术成果监测被置于日益通透的境地。审理技术的更新, 改变了学术成果的前期审核观, 形成了全程检测观。从“审核”到“检测”, 凸显了观念嬗变与技术进步, 开辟了学术成果全面质量控制的新时代。高校是学术成果产出大户和出版重镇, 学术不端检测彻底改变了高校学术职业者的学术审核观, 促使他们在心中建构学术预警机制, 自觉把控自我, 端正学术态度, 严把学术成果产出关。

第二, 打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学术生产观。高校学术职业者从事学术研究, 有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崇尚学术自由, 自我意识强烈。在学术生产过程中, 往往会按照自我追求去开展研究, 按照自我认知与构想去建构文本, 按照自我希冀去展示学术作品。这种“主观主义”在发挥其主观能动优势的同时, 难免存在着狭隘性、固执性、悖逆性和自私性, 体现出浓厚的“自我中心”色彩, 往往与学术规范发生冲突。学术不端检测的使用, 使得千百年来形成的“自我”学术生产观首次在智能机器面前遭受挫败, 无论是该当受罚, 还是误判误伤, 其教训足以让学人惊醒。不端检测的铁律告诫学人, 必须抛弃狭隘的“自我”学术观, 融入学术生产主流, 以免酿造苦果。

第三, 否定了成果已发的既定事实观。长期以来, 学术成果一经面世即成事实, 为社会所接纳。除极少数严重学术不端和腐败者被揭发、暴露而受到惩罚外, 多数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成果和个人未受到任何责罚。以文字重复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学术垃圾因此泛滥, 由此造成的学术泡沫淹没了真正的学术成果。学术不端检测的启用, 洗涤着学术成果中的污垢, 促进学术管理逐步从学术文本深入到其学理内核, 使得越来越多的刊物将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已发表文章撤稿, 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也着手将重复发表、抄袭、剽窃等不端文章剔除[3] 。“已发表”的既定事实观被彻底改变, 学术检测附着于每一个学术成果之上, “学术清算”成为新的学术规则。

2.学术规范层面。

以技术规约和道德养成为主导的学术规范是高校学术职业者的必备素养。技术规约以学术成果的编辑、出版规范为主, 随着出版、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其中媒介类型对其影响最为深刻, 学术成果引用由此变得复杂和难以把控。值得注意的是, 传统的技术规范主要针对纸质媒体, 尽管有着编辑、出版等国家与行业标准, 但编辑出版单位多有自行规定, 牵引着作者, 造成媒介与媒介、媒介与作者间的壁垒与隔阂, 使得作者难以适从。学术不端检测漠视这种差异, 基于数字指纹的多阶快速检测方法, 采用量化的数字规则, 一统地对学术规范进行量度, 为学术自由设置边界, 发挥学术引导作用, 重塑学术媒介和学术管理者的公信力。如此冲突中, 媒介与作者的技术失范最终可能招致检测差评。同时, 长期以来, 高校学术成果审核存在着浅视性的致命缺陷, 过于看重作者及其单位的身份、地位、背景等外观因素, 科研成果评价与管理机构更是以成果所在媒介身价来确定成果级别。这种表象化的规范要求无情地扼杀了一批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成果与人才, 并导致悖逆者道德滑坡, 故意拆分自己或者他人的前期成果低水平或者重复发表、不劳而获地在他人学术成果中署名、使用枪手骗取学术成果攫得名利等“传统”的学术生产方式便泛滥成灾, 成为戕害学术事业的大敌。学术不端检测鄙视这种道德失范, 将学术共同体、机构、个人等生产或出版的学术成果进行多向链接比对, 形成可视化的知识关系图谱, 将各种学术思维关联及不端疑点呈现出来;以检测的规则一致性、系统公正性、检测程式化彰显学术的一统规范和基本法则, 淘汰落后的学术方式, 发挥出特有的学术规制与导引价值。

3.学术管理层面。

从生态角度来看, 学术是一种有序化的事业, 这种有序化的表现内容之一为学术职业者学术介入和入职的诚挚、守规与持续追求, 并以鲜明个性、特殊功能和实际价值融入学术序列, 成为学术有机体的组成分子。高校学术有序化依赖于必要的学术管理, 学术评价作为学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高校的行政权力、人际关系、功利化评价标准等结构性因素不合理, 形成的嵌入式学术评价体系使得学术研究价值观错位、贡献率降低, 学术不端泛滥[4] , 学术生态处于混沌甚至退化状态。学术不端检测是对学术有序化的诉求与整饬, 对学术市场行为起着排斥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与博弈中, 学术不端检测可以促成全天候持久监察防范体系的构建, 将行政、学术等权力干扰剥离于文本, 发挥出学术去行政化、去权威化的作用, 凸显了技术哲学的魅力。在此氛围中, 高校的学术目标、学术利益、学术共同体受到了严峻挑战, 学术生产与管理由唯我独尊式单一化主体, 转变为学术出版者、科研管理者、学术评价者、学术生产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多元主体多维立体管理与共同治理的格局。不端检测获得差评的“突然死亡”法则对以学术论文数量、级别、影响力等为主要指标的大学排名构成强烈冲击, 学术GDP泡沫随时会被挤压清理, 五彩的肥皂泡随时会破灭。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情地动摇了学术共同体的利益, 打破并遏制了炮制学术泡沫过程中的权学、钱学、情学交易行为和利益格局。学术不端检测在对学术理想化牵引与市场功利性驱使的对抗中, 构置了新的学术语境, 实现了学术话语权的理想化授受, 抬高了学术准入的门槛, 序化了学术运行制度, 强化了学术迁出制度。如此, 高校学术政策发生了改变, 学术准入制度、运行制度、出列制度的设计趋于完整与明晰[5] , 学术不端与低端的淘汰将成为一种常态。高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设计无论是顶端、高端抑或低端, 都将不得不突出与强化学术责任, 将学术担当内化为自觉意识与行为, 实现学术自律与学术创新, 发挥出学术创生知识与信息的独特功用。

二、适于不端检测的高校学术研究变革

1.重构学术价值标准。

学术不端检测是对学术不端与腐败的矫枉返正, 这种“外科手术式”的检测具有链接与显微的独特效用, 以其强力净化着日益浑浊的学术系统, 推动其吐故纳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自国内推行短短数年间, 高校以之为核心便逐步建立起新的学术检测制度。当“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学术不端与腐败难以遁形时,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作为学术“测谎仪”无疑成为了立在各学术利益者面前的一面镜像, 据此审视自我, 矫正过失, 建立适于检测与评价的学术行为模式。这无疑为学术职业及相关行业设立了新的治学参照系, 导引着新的学术理路的构建。不端检测通过预设的技术标准, 在对检测对象的过滤与筛选中, 将不端文本清理出局, 最终形成了包括思想理念、技术能力、话语表达、道德伦理内化等要素诉求的新学术价值标准。为此, 高校学术职业者应该摒弃功利化的学术价值观, 选择课题应有顶天立地的气魄, 勇于担当历史责任, 力戒无病呻吟或小打小敲, 不做学术的软骨和侏儒。事实证明, 功利化主导下的学术研究是形而下的, 以追求眼前利益为终极目标, 终究难脱浅陋的窠臼。学术不端检测尽力削弱着学术研究中的同构化和趋同化, 有效减少成果低水平重复, 对无价值重复予以否定。因此, 学术职业者必须以学术为神圣事业, 以强烈的契约精神[6] 去克服行为惯性和非独立思考缺陷, 力争拥有学术主心骨和话语权。鉴于学术不端检测对学术创新的要求更严、更高、更远, 学术职业者必须以创新为学术发展的永恒动力与目标, 改变粗放的学术研究与发展模式, 转而依靠知识、技术创新来提高学术生产率。将先进理念内化为学术思想与操守, 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 大力提高学术研究的前瞻度、新颖度、层次性和价值性。

2.确立技术规范治学模式。

技术规范是学术得以建树的根本要素之一。从高校学术不端检测结果来看, 多数学术不端行为源于技术的无范、失范和冒犯。与需要长期内敛习成的学术道德规范相比, 尽管技术规范具有强制性、遵从性、格式化、可视化、可执行等特点, 但在现实中常常被忽略甚至篡改, 尤其是受到学术经验的排斥。经验哲学认为, 基于实践的经验可以有效指导实践, 使得实践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 取得预期成效。学术经验作为学术生产的本能和技巧无疑是学术职业者获取学术成果的重要保证, 具有对学术规律主观感受与把握的优势, 成为治学主导方式之一, 进而形成经验主义学术思潮和学术流派。然而, 学术研究中的经验行为易于固化在闭锁的学术环境里, 所形成的定式思维和行为惯性难以应对技术规范的规约, 导致学术受挫。与之相比, 技术规范将学术思维及其表达言语细分为若干个语义片段, 并连接成字段, 最终创设出规范性条款, 实现智能机器的编目与检索, 在高校学术的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植根于学术规范的学术不端检测契合、凸显并强化了技术规范, 使其法则化, 成为治学圭臬。因此, 高校学术研究必须实现从经验行为向技术规范行为的转变, 从经验行为模式向技术主导型模式转变, 以技术规范为参照标准, 设置学术行为边界, 进行标准化与统一化管理, 以便融入到整个社会学术体系中。学术职业者必须超越经验行为, 将技术规范内化为学术基础与治学之道, 大力开展学术交流, 扩展学术视野, 提升学术价值。在向技术规范转型过程中, 要防止过于程式化和模式化。应该看到, 在海量的学术成果面前和强大的利益驱动下, 技术的负面性可能导致已有的学术规范对学术不端行为从失控走向失效, 人工审核在铺天盖地的弄虚作假面前手足无措进而失灵。

3.创新学术评价机制。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试图以“工具理性”去净化学术生态。然而, 各种检测系统囿于研发时间短以及数据库和比对源有限等, 对于规避文字重复检测的枪手代笔、刻意修改、碎片化复制等学术造假往往束手无策, 对于学术成果价值的真伪高低更是无从判定, 同时, 检测报告所呈现的文字重复并非一定就是不端与腐败。因此, 高校学术评定机构在检测时进行必要的人机互动, 消除违背时间逻辑等明显的误差, 得出较为客观的初检结果;还要成立以学科专家为主体的第三方审核组织, 鉴别检测结果和学术成果真伪, 合理取舍, 判定其学术价值, 最终得出客观公正的检测报告, 为高校科研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同时, 应该建立作者申诉制度, 让他们有机会对不合理的检测结果进行辩护, 消弭误解, 对成果及时复审, 纠正误测与误判, 维护学术职业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学术职业者, 应该充分了解学术不端检测的工作机理, 辩证地对待检测结果, 实事求是地展示学术成果的合理继承、学术创新和价值贡献所在, 以中肯的自我评价为检测的最终评定提供有力的证据。

学术不端检测是高校学术评价的重要手段。作为终结性评价, 不端检测无法对所有成果作出不端检测, 其运用场域是有限的, 因此, 高校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盲从不端检测, 把检测结果作为鉴定学术成果真假优劣唯一标准, 不能仅凭一纸报告草率判定学术职业者学术行为的真假正邪, 更不能在职称晋升等评定中以此来决定学术职业者的“生死存亡”。对检测系统的非理性依赖就会造成学术鉴别与评价的偏误, 造成 “学术不公”[7] 。所以, 高校不能无限放大不端检测的作用与运用场域。毋庸置疑, 学术研究贵在务实求真, 重在对学术真理与真知的探究与把握, 促进学术职业者学术精神、学术品格和科学态度的养成, 此乃高校提升整体学术水平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地发挥学术不端检测的甄别与评价功能, 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术本真的理性回归, 繁荣学术事业。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说明书[EB/OL].http://check.cnki.net/amlc/help/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说明书.pdf.

[2]上官林白.“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成功推广[N].中国教育报, 2010-08-31 (01) .

[3]本刊编辑部.关于处置“学术不端文献”的暂行办法[J].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2, (4) :112.

[4]鲁宽民, 易鹏.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深层透视及对策分析[J].未来与发展, 2011, (2) :82-84.

[5]詹先明.“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J].江苏高教, 2009, (3) :13-16.

[6]梁卿.论学术职业人员抄袭的不正当性:一种契约论的解释[J].江苏高教, 2012, (3) :28-30.

[7]刘认军.别让“学术不端”成“学术不公”——学术不端检测软件使用浅谈[J].出版广角, 2012, (6) :58-59.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可撤销学位 篇2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复杂多样。对此,在第7项中规定了开放性的兜底类型,即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这为今后的实施中,可能遇到新的或更为复杂的学术不端行为保留空间。

据该负责人介绍,这是教育部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做出规定。高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依据,由规范性文件上升为部门规章。

根据《办法》规定,一旦被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将可能面临五种处理方式,分别是通报批评;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在一定期限内取消申请资格;撤销学术奖励或者荣誉称号;辞退或解聘;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处理措施。

此外,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由学位授予单位作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者依法撤销学位等处理。

《办法》要求,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学术委员会的认定结论和处理建议,结合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依职权和规定程序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做出处理建议。

河北: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以工作业绩为重

《中国教育报》消息 日前,河北省人社厅、教育厅印发《河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将改变评价标准,由过去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转为以工作业绩、师德素养和一线实践经历为重。

河北强调,今后将进一步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评审规则,创新评价办法,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实现形式,采取说课讲课、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并结合本省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新条件将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

同时,河北将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浙江:补齐短板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中国教育报》消息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制定出台教育系统查补短板行动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各校围绕育人工作、教育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补齐短板,加快浙江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

在教育结构方面,浙江省提出,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发展水平。改善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完善学前教育投入与运行保障机制,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推进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和学科建设,加快省重点建设高校等建设,积极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高校分类指导管理,协同育人,加大对高校专业设置宏观调控,促进独立学院规范提高。

高校学术不端治理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学术不端

1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

近年来, 高校学术不端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影响着科研人员个人和学术界的声誉, 而且浪费了社会资源, 违反了学术规范, 抑制了学术创新, 助长了学术的不道德行为, 还影响了科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是必要且长期的。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高校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剽窃——剽窃是学术道德缺失的表现

人的价值导向出了问题, 没有统一的价值道德规范。科研人员重政治思想教育, 轻道德品质教育, 重科学知识教育, 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剽窃视为小节, 科研人员道德意识淡漠, 自律意识不强。剽窃除了普通的科研人员也有教授。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杨敬安教授抄袭以色列Weizmann科学研究所Ronen Basri博士199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被方舟子披露。杨敬安几乎是逐字逐句地抄袭Rivlin&Basri论文的文字、标点、数据、公式乃至复制插图和照片。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赖文教授和吴丽丽副教授曾经指出其校长徐志伟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 在徐志伟的博士论文中大段文字出自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 而没有做任何修改, 涉及的内容包括论述、分析和数据等等。在功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 把学术道德搁置一边, 无视真理的客观存在, 非理性因素占上风, 再加上受到科研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 诱导科研人员做出学术不端的行为。

1.2 篡改捏造数据

篡改捏造数据是学术诚信缺失表现。学术诚信在科学研究中表现为对科研人员的诚实性要求, 是科研人员学术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夏纪梅伙同副主任王哲等人, 在申报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本科) 时, 张冠李戴, 大肆造假。结果被人在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上揭露, 从此得了个“夏骗骗”的外号。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李连生被陈永江等6位教授实名举报在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 夸大研究成果, 把他人已解决的问题说成自己的发明, 通过编造数据“包装”成果, 骗取奖项和奖金。学术诚信要求科研工作人员的科学研究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事实, 其研究得到的数据应该是真实研究的记录, 而不能修饰、篡改或者主观选择片段的数据, 更不能伪造其科研的成果。社会对科研成果的信任来自科学知识的确实可靠, 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术诚信来保障的。

1.3 学术泡沫

学术泡沫是学术责任缺失的表现。学术责任是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活动中都应该接受并承担的, 以学术规范规定的“责任”为准绳进行科学研究, 并且必须对自己科研成果承担全部责任。尽管人人知道泡沫学术没有学术价值, 但泡沫学术能换回巨大的经济、社会利益, 令人趋之若鹜。近年来, 国内学术界形成了另类的“繁荣”, 各种“专家”越来越多, 他们拥有各种各样的奖项, 或者获得过各种各样的称号;同时国内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的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们看到, 中国的大学教授、专著和论文从数量上讲都是世界前列的, 但从质量上讲, 我们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教授和学术专著、论文又有多少?曾几何时, 科研人员卧薪尝胆, 刻苦钻研, 一年就发表一两篇文章, 终其一生, 也就出那么两三本专著。可如今随便一人动辄写几十本书, 几百篇论文。学术泡沫可见一斑。学术责任是科研人员学术研究中肩负对科学自身发展和社会公众的使命。学术责任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突出, 它是科学研究求真、求实的基础, 也是保证。不负责任的科研工作,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 而结果也误导了公众, 从而造成更深远的危害, 比如危害科学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公平的权利。

1.4 学术霸权, 钱学交易

学术霸权, 钱学交易是学术评价体制缺失的表现。近年来, “近亲繁殖”在学术上也大行其道, 特别在学者、学术机构中尤为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在硕士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中, 有的高校对本校或本系统的考生, 和对外来的报考生, 其标准完全不同。在项目评审、评奖中学术霸权体现在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偏袒自己的弟子门生、同派, 压制不同的学术观点, 从而造成资源分配不公平、不公正。钱学交易体现在各种推荐、评审、评奖等活动中, 立项不公平, 奖项不公平, 徇私舞弊。在一些学术评价活动中, 学术评价体制分类不明确, 对不同的对象, 选择性的使用标准, 从而达到目的。这使得学术评价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重人情拉关系、重数量轻质量、本位主义等现象, 影响了学术评价工作的公平与公正。

2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把科学研究、学问研究放在第一位, 营造一种追求真知的学术氛围, 提升学术道德, 健全学术制度建设, 使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1 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高校要强化科研人员学术人格的养成, 弘扬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 培养诚实勤奋、热爱科学、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学风严谨、乐于奉献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可见科研人员在国家中的重要性。科研人员是社会的一支主力军, 在道德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应该成为社会的标兵, 道德的典范, 更重视科学诚信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重担。科研人员应正视成功和失败, 正确地看待得失。学术道德的形成与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可以让科研人员通过先进科研工作者的传记、事迹等进行学术道德教育, 从中受到启发与鼓舞, 使科研人员对学术道德从情感上认同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科研人员从自身出发提高学术纪律和学术道德的自律意识, 以德修身, 培养纯正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 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 养成恪守学术规范的习惯, 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高校领导要重视并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 要以身作则, 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纪律的事情, 要坚决抵制, 做到不徇私情。

2.2 要加强学术制度建设

健全学术评价机制, 完善专家遴选制度, 建立多元评价主体。

学术制度建设对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其重要。高校要健全学术评价机制, 取消以量化为标准的评价。因为这种量化的学术评价标准会导致低层次的学术成果泛滥, 制造很多的学术泡沫, 阻碍科研的创新和发展。学术评价除了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 只有符合各学科特点, 得到了同行认可的成果才能作为学术量化的依据。要有科学合理的专家遴选标准。专家除了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外还必须要有较好的科研道德修养, 学风严谨正派, 评议工作认真负责。要完善专家的遴选制度, 除了要考察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 还必须考察科研人员的人格。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做学术不只是求知或职业, 更是一种人生选择, 一种价值追求。建立多元评价主体, 增加学术评价主体, 改善院级学术委员会的人员弹性, 增加基层学术委员会的职能, 避免评价越来越走向形式化、行政化而失去公信力和权威性, 从而改善学术评价的公正性和引导性。

2.3 建立行政和学术管理分权制度

要建立专业化的学术管理队伍, 提高学术管理的效能, 避免科研人员因参加行政管理而放弃学术。目前许多高校的学术管理过于行政化, 行政管理支配学术管理, 而不为学术管理服务。从科研课题的申报与评审、科研成果的鉴定与奖励等学术管理过于行政化。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严重失衡, 学术被行政操纵, 使得学术不端行为顺利进行。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如把它们协调好, 让其在各自的优势之下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首先要明确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界限, 严格限制行政权力放大或对学术权力进行干预;其次要确立学术本位的观念和意识, 充分尊重科研人员与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决策中的作用, 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积极营造尊重学术的高校文化;再次要强化学术民主制度建设, 健全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相关制度, 保障学术人员能充分参与高校管理和决策, 切实享有对学术事务的主导权;最后要改善高校行政管理方式方法, 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尽快实现高校行政管理从官本位向学术本位转变, 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向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2.4 要健全学术监督制度, 加大学术不端惩处力度

健全学术监督制度, 建立学术评价公示制、评审责任制、匿名评审制, 加强学术监察力度。尽量扩大学术监督的执行主体, 尽可能地让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参与到监督中。明确学术监督机构在学术活动的地位、职能、权力、责任及义务, 制定相关的学术监督规章制度。高校可以建立像美国的“研究诚信办公室”这样的职能部门, 专门负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取证以及处置。在接受学术界和公众的举报后, 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必要的调查和鉴别, 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的惩处。对揭发学术不端的个人给予奖励之外, 还应该对其给予充分的保护, 这样才能使更多的知情人站出来揭发学术不端行为, 使学术不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得以有效的监督, 保证科学研究的健康顺利开展。其实, 每个科研人员在进行不端行为之前, 心里都做了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分析, 高效益、低成本是学术不端行为经常发生的动因。所以要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就要提高不端行为的成本, 加大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

参考文献

[1]刘秋华.科研不端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1) .

[2]王根顺, 郑红霞.当今学术不端现象研究——基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本体价值论的视角[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3) .

高校学术不端治理研究 篇4

目前,“天下文章一大抄”几乎成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信条,复制加粘贴已成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必用方法,抄袭似乎已成为毕业论文写作中公开的秘密,学术不端行为呈愈演愈烈之势,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抄袭、数据造假、杜撰参考文献、“代写”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扼杀学术创新、毒化教育环境、败坏社会风气,如何预防并避免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各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1 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根源探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众多,本研究尝试从学生、导师、学校以及环境4个层面进行阐释。

1.1 学生个人层面

1.1.1 主观态度不认真

由于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高低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影响不大,导致本科生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表现为对教师提出的整改意见不能认真对待;个别学生忙于找工作,不主动联系指导教师,马虎应付毕业论文,或从知网上东拼西凑,或干脆直接从网上抄一篇以完成毕业论文。

1.1.2 写作时间不足

鉴于就业压力,本科毕业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到找工作、考研和各类资格考试中,还有部分学生兼顾其他课程学分的重修。此外,用人单位要求已确定工作岗位的本科毕业生提前上岗,这也致使这些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投入时间不足,从而导致了本科毕业论文“拼凑”“掺水”等学术不端行为。

1.1.3 科研素养缺乏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对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及专业拓展写作的训练不够,此外很多本科生在校期间很少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从不翻阅相关专业的学术期刊、学术专著等参考资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照搬别人的观点和成果。

1.2 指导教师层面

1.2.1 部分指导教师要求不高

毕业论文创新的要求与本科生培养要求存在矛盾,因此部分指导教师无形之中降低了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即本科毕业论文只是日常教学的环节,注重过程和形式,对毕业论文质量把控不严。

1.2.2 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

个别指导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对于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具体表现为学生不主动找指导老师,老师就不管不问;缺乏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标准的考核,甚至出现初稿当定稿的情况;出现答辩时送人情分的情况。

1.3 学校管理层面

1.3.1 制度导向有偏颇

在教学管理中,大多数的高校将毕业论文指导仅仅作为指导老师的工作量,这容易导致毕业论文的分配是平均主义而不是考虑指导老师的研究兴趣和能力,容易出现指导教师指导的论文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相关的情况,指导老师只能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框架结构等形式上进行总体把握。

1.3.2 管理措施不具体

尽管不同高校制定了有关毕业论文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尽管院系在分解任务时要求严格,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缺乏督促指导教师认真指导、师生交流、论文审阅修改的机制,这导致毕业论文在过程管理中的指导工作流于形式,管理形同虚设。

1.4 社会环境层面

1.4.1“代写”日益猖獗

目前各类论文代写网站明目张胆地做宣传、拉生意;在门户网站的论坛或博客上有关论文代写的帖子比比皆是;网店可以公开买卖论文代写服务;搜索引擎对“论文代写”关键词毫无屏蔽;在校园食堂的公示栏、宿舍旁的广告栏,诸如“代写毕业论文”的小广告随处可见,由于取证难,“代写”毕业论文时有发生。

1.4.2 查重软件的不完备

查重软件存在不完备性,被部分学生利用,在漏洞中寻找抄袭的机会。百度知道上有人给出了“帮你躲避反抄袭论文检测的6个秘诀”,其中包括增删改写、英译中拼凑、修改代码和图表、GOOGLE翻译大法等投机取巧的方法,这为降低毕业论文查重率提供了“捷径”。

2 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治理机制构建

基于本科毕业论文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本研究尝试构建“学校+导师+学生+环境”四位一体的治理机制。

2.1 学校层面

2.1.1 尝试毕业论文制度改革

不分区别地让所有的本科毕业生都去撰写创新性的毕业论文,是不现实的。目前已有高校进行了毕业论文制度的改革,如四川大学倡导毕业论文的多元化,用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竞赛作品、调研报告、实践报告、科研项目成果以及期刊发表的论文作为毕业论文,更好地贴近学生实际,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1.2 完善评价指标建设

高校应围绕选题、开题、指导、中期检査、交叉评阅、答辩等环节,印发各项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可涉及: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等级标准、毕业论文教学条件及管理评价标准、毕业论文教学过程评价标准、毕业论文指导质量评价标准等。

2.2 导师层面

2.2.1 指导教师资格认证

毕业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原则上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作风严谨、责任心强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2.2.2 给予适当激励

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等环节,应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正向激励,充分发挥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关键作用,强化监督管理,提高质量和水平,尤其是应加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激励力度。

2.3 学生层面

2.3.1 思想动员

高校应成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全体师生能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论文各环节的管理。

2.3.2 学术规范培训

高校可开设“文献检索”的选修课,教学生利用专业数据库进行论文资料收集、整理、查新、检索、引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网络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还应要求指导教师加强对所指导学生的文献引用标注、文献规范引用等方面的指导,减少或避免文献引用环节造成的不规范。

2.3.3 强化写作训练

按照“清晰、正确、简明、完整、说服力和逻辑性强”毕业论文基本写作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可以增加选修课,或者加强写作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训练,可尝试针对解决实践问题的调研报告、创新创业作品、竞赛作品等。

2.4 环境层面

2.4.1 诚信道德教育

主要针对大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相关内容来自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和措施。此外还可辅以诚信教育的相关研究动态、论文报告以及近年来学术不端案例析,从而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此外,还可以开设学术诚信、著作权法等课程,让本科生了解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

2.4.2 净化网络环境

高校应严厉打击毕业论文代写行为,明确规定论文买卖属于学术不端行为;此外还要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和监督,不仅要看文字的重复情况,更要从文章的逻辑性、思想性、引证关系、数据资料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核把关。

摘要:文章从学生、导师、学校以及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的根源,针对根源,构建了“学校+导师+学生+环境”的四位一体治理机制。

关键词:毕业论文,学术不端,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赵梓辰.论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意识[J].江苏科技信息,2015(27):75-76.

[2]吴永梅.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3]郭长立,杨曼,潘昊.本科生毕业论文抄袭问题的治理及效果比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130-134.

[4]曹俐,平瑛.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1):113-117.

高校学术不端治理研究 篇5

关键词:学术不端,发现,路径,案例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多地被揭露、调查、处理,引起了学界相关研究热情,也引起了学术共同体和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对学术规范建设和教育加强,然而收效不能说非常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术不端被揭露的概率太小;而学术不端之所以很少被揭露,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学术不端很难被发现。学术不端发现路径研究,不但对于学术不端的被揭露、调查、处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学术规范建设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学术”,作为名词,是指“专门的系统学问”[1],其广义上“涉及整个知识领域,既包括自然科学,也涵盖人文社会科学”[2];作为动词,是指“认识主体或学术组织按照学术规范,结合比较专门的和系统的学问,围绕知识创新而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学术活动”[3](P10)(如学术研究、交流及评价活动等)和“学术事务”(如学术职称的评聘、科研经费的分配、科研政策的制定等)。与此相对应,学术不端(行为)就是指在学术活动、学术事务和学术成果中违背学术规范(包括学术法律规范、学术行政规范、学术纪律规范、学术技术规范、学术道德规范等)和学术惯例的非正义行为。

1 学术研究过程中发现

学术不端涉及的是学术问题,不搞学术研究,很难发现学术不端,因此学术研究是发现学术不端的最基本和最主要路径。

1.1 共同实验研究中观察发现

科研团队的共同实验研究由于在时间上的共时性和空间上的临近性,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发现同事的学术不端尤其是学术造假一般情况下要比团队外科研人员发现的概率大一些。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纽约斯隆-克特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廉·萨默林声称,他成功地将黑老鼠的皮移植到了白老鼠身上。但是他实验室中一位研究助手发现小白鼠背上的黑色斑点能被洗掉,原来,黑色斑点是用黑色笔迹的毡制粗头笔点画出来的。后来萨默林被判定犯有行为不端罪[4]。

1.2 查看实验数据时发现

美国著名巴尔的摩事件是一位博士后在查看巴尔的摩实验记录时偶然发现的。1975年37岁即获诺贝尔奖、时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的巴尔的摩(D. Baltimore)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日裔女教授特丽萨·今西加里(Thereza Imanishi Kari)以及其他四位合作者在1986年4月《细胞》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在含重排MU重链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中内源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的实验论文,论文中的部分实验是在今西加里主持的实验室中完成的。然而次月,在今西加里实验室工作的博士后奥图尔偶尔查查了今西加里的实验记录,发现论文中的部分数据与实验数据不符,甚至论文中提到的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在实验记录中根本找不到[5]。

密立根油滴实验论文学术不端案也是如此被发现的。1978年哈佛大学科学史学家霍尔顿(Gerald Holton)偶然在加州理工学院的档案馆看到已故美国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1953) 1913年发表关于58次油滴实验观察的论文的原始实验记录时发现,原来发表的58次观察数据是密立根从175次观察中有意挑选出来的最好的数据[6]。

1.3 学术文献研究中发现

文献研究法是学术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也是发现抄袭剽窃或学术造假等严重学术不端的重要路径。具体来说包括,其一,对特定作者文献研究。署名“晓声”的作者在2002年1月10日《社会科学报》发表《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一文,揭露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王某某著作《想象的异邦》第二编《视野》剽窃他自己所翻译的美国人类学学者哈维兰(W. A. Haviland)的《当代人类学》时指出,其对王教授十分敬仰,然而在读了他的上述两部译著和专著后,发现了其学术不端[7]。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德国年轻科学家舍恩(Jan Hendrik Schon)学术造假案最早也是普林斯顿大学女科学家莉迪亚·索恩(Lydia Sohn)在研究舍恩的学术文献时发现的。她发现舍恩在2001年10月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跟两个月后在《科学》杂志上的另一篇“最新”研究成果中,所引用的数据和图表看上去大同小异。这两篇文章中,对于截然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器件、测量得到的数据居然完全相同,甚至连由外界干扰引起的噪音都一样[5]。

其二,文献阅读时感觉似曾相识。1988年4月的一天,一名神经生理学研究生斯凯迪纳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图书馆翻阅文献时发现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弗雷泽·谢沃夫发表于1970年的《精神病及其幻觉研究》一文的某些段落似曾相识,后查阅文献发现抄袭了1961年梅尔查克发表在《科学美国人》期刊上的论文《病痛的感知》一文[8]。

其三,文献检索出题名相同或相近文献。《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25日报道《“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调查》[9]的次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生小唐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举报,他在做博士论文检索文献时,发现广西大学2003年毕业生黄某某和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毕业生胡某某同名硕士学位论文《试论财经领域的新闻舆论监督》,经比对发现除了“致谢”不一样外,两篇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一字不差[10]。

1.4 学界无法重复试验后发现

得出科学结论的自然科学试验应该是可以重复的。虽然“重复一项实验的失败,根本不足以表明这项实验有舞弊的可能性”,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不能重复做出东西来,就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对”[6],但是如果整个学术共同体(学界)都无法重复试验,那么就很可能涉嫌伪造试验数据等学术不端了。

1999年6月,美国旧金山伯克利实验室15名研究人员在著名学术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称,通过充气分离器(BGS)和回旋加速器发现了元素周期表上空缺的118号元素及其衰变产生的116号元素,但德国、法国、日本等众多国家的科学家重复试验均未成功,后来伯克利实验室研究小组自己重复试验也没成功。于是伯克利实验室认真调查事实真相,结果发现原来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论文第一作者尼诺夫捏造的[5]。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生物化学系研究人员辛普森(Melvin V. Simpson)在其学生托马斯·特拉克辛(Thomas Traction)的帮助下发现细胞中的线粒体可合成蛋白质细胞色素C后,走遍欧洲加以介绍,可是学界无人能够重复实验,后来辛普森自己也无法重复该实验,于是派人轮流监视特拉克辛重复实验,这才发现了特拉克辛本人也一次没有成功[6]。

1899年英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后的1903年,法国南锡大学物理教授布朗洛(Rene Blondlot)虚假宣布自己发现N射线学术造假案[11]、198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年轻研究生斯佩克特的致癌理论——激酶级联说学术不端案[5]都是由于学界无法重复其试验而引起怀疑被发现的。

1.5 因疑而查后发现

1.5.1 学术生产能力怀疑。

学术生产不同于文艺创作,一个人的学术产量如果明显违背了学生生产规律,出现了学术大跃进,则很容易受到学术生产能力的合理怀疑。学术史上就有过基于此种怀疑而发现的学术不端案例,20世纪90年代中国辞书第一案——王某某辞书抄袭案。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十年间,王某某自编、主编出版了25部词典,共计1.7亿字,年均1700万字,日均49315字[12],如此学术生产能力引起了辞书界的怀疑,进而发现其严重学术不端。

美国哈佛医学院布恩瓦尔德实验室年轻的研究人员约翰·达西(John Roland Darsee)在两年时间内居然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和摘要,引起了其它年轻同事的强烈怀疑,于是他们对其进行暗中观察,结果在1981年5月的一个晚上,终于发现其确实在编造数据[6]。

1.5.2 科学实验能力怀疑。

科学实验既需要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也需要合理时间,科研能力强的人可能适量缩短实验所需时间,但不可能太离谱,否则可能会引起其他研究人员的合理怀疑。197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病理系副教授约翰·朗(John C. Long)和他的助手斯蒂文·夸伊(Steven Quay)等写的一篇论文投向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期刊后,被要求进一步弄清楚所测得的有关实验数据,夸伊休假两个星期后回来得知约翰自己已重新测量并获得更接近预期的数据,该文后在该刊发表。但是夸伊对如此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复杂的测量感到疑惑和怀疑,于是他要求查看原始数据,并在原始数据记录本上发现了伪造数据的学术不端证据[6]。

1.5.3 实验数据过于完美。

科学实验的结果受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实验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因此实验数据过于完美容易受到学界怀疑。遗传科学创始人孟德尔(Gregor Mendel)关于豌豆遗传的实验数据就是过于完美,1936年统计学家费希尔(Ronald Fisher)对孟德尔的实验方法作了仔细的考查后,发现“孟德尔的实验数据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伪造的,目的是使它们同他所预期的结果完全吻合[6]。”

1.5.4 涉嫌窃取他人成果。

1983 年1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员蒙特尼尔(Luc Montagier)及其学生西诺西(Barré-Sinoussi)从一名同性恋患淋巴结病变患者身上发现了一种被他命名为LAV(Lym Phadenepa Associated Virus)的病毒,同年10月在《科学》上发表了相关论文,期间将LAV病毒菌株寄给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肿瘤研究所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盖洛(Robert C. Gallo),次年盖洛将从中培养出的病毒命名为HTLV-Ⅲ(human T Lymphocyte virus Type Ⅲ),并在《科学》上发表系列论文。虽然LAV和HTLV-Ⅲ名称不同,但是基本生物学性质却完全相同,因此蒙特尼尔开始怀疑盖洛涉嫌窃取了其研究成果,后经深入调查发现果然如此[8]。

1.5.5 离职带走资料显疑。

伊拉克人阿尔萨布蒂(Elias A. K. Alsabti,又译阿赛迪)从其原工作单位——美国费城杰斐逊医学院微生物学家惠洛克(E. Frederick Wheelook)的实验室离开时带走了一份填好了的经费申请报告,引起实验室工作人员怀疑,后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阿尔萨布蒂确实将带走的资料抄录整理后分别发表于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国学术期刊上[6]。

1.6 因奇而究中发现

《中国青年报》曾爆编辑部收到署名“中大学子”、题名《史上最牛的连环抄袭门》的举报电子邮件,称其通过比对发现,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檀某某和浙江省平阳矾矿医院潘某某发表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年第13卷第6期的《刮宫术后宫腔粘连185例分析》一文,遭到16个单位25人的6轮抄袭,形成了一起“连环抄袭案”。“中大学子”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两位大学生,两人因担心自己的毕业论文的引用部分被当作抄袭,于是用反抄袭软件进行比对。发现没有问题之后,“出于好奇”,他们查对了本院部分师生的文章,结果有了意外发现[13]。

1.7 逆向工程式反计算发现

学术研究中的逆向工程(Academic Reverse Engineering)是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结论,通过分析来推导出该结论得出的过程与方法,其本意是在于探究和学习别人的研究过程与方法,但有时候也可以成为发现别人学术不端的路径之一。公元2世纪埃及亚历山大天文学家、“地心说”集大成者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的《天文学大成》(Almagest,又译《大综合论》)思想主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长达1400多年,然而从19世纪开始天文学家采取逆向工程式反计算托勒密的原始数据,发现其所谓的观察数据实际上完全来自于罗德岛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chus)[6]。

2 学术评价与学术指导过程中发现

学术评价对象包括学术成果、项目申请、学术机构、学科申报(如硕博点、特色学科申报)、学术期刊(如北大、南大核心期刊遴选)、科研人员(如评选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院士评选、长江学者评聘等)等。理论上说,学术评价过程中凡是能接触到学术评价对象的人都有可能发现学术不端;限于篇幅,本文只归纳以下几条发现路径。

2.1 学术评审过程中发现

2.1.1 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中评委发现。

科研人员评价的评委一般是某一领域内的专家,对领域内的学术状况相对比较了解,若参评的学术成果存在抄袭等严重学术不端,认真的评委还是能够洞察的。2001年原浙江某师范专科学校宣传部部长、副教授莫某某“参加浙江省政治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评选,一位评委兼这一学科的浙江省内权威人士在评选过程中,先是对莫送选的那么多的‘高质量论文’感到惊讶,继而生疑”,于是仔细阅读了莫某某的论文后发现了其严重学术不端[14]。

2.2.2 未发表学术论文评审中发现

(1)期刊编辑发现。

作为学术成果形式之一的学术论文投稿后,首先由相关编辑审阅,然后由相关编辑决定是否需要外审。由于对所评价的学术成果存在学术不端而未被及时发现的学术责任担当,编辑显然要远远大于外审专家,因此编辑更用心去甄别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这可以从当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之类的学术不端检测工具的主要使用人群是编辑而不是外审专家这一事实得到进一步确证。1978年一家杂志收到一个约旦人的题为“电荷对金属腐蚀的影响”的来稿,经编辑仔细审查发现该文的题目和内容和10年前瑞典作者发表的一篇论文完全相同,从而拒绝刊发该文[6]。

(2)未发表学术成果非正常传播中发现。

学术成果完成后、发表前会在一定范围内正常传播,如作者向编辑、出版机构传播,编辑出版机构因需同行评议而向审稿人传播等,在此过程中若接触到该学术成果的人向为编审、出版目的必须接触学术成果者以外的人传播,即为非正常传播。非正常传播中的受传对象由于是编审、出版体制外的人,相对缺乏保护未发表学术成果的学术责任感,因此发生对该学术成果不利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概率往往远远大于体制内的人,又由于此种传播的非正常性和隐密性,原作者很难知情。但是如果抄袭或剽窃原作者学术成果的“学术成果”,在发表前的非正常传播中碰巧传到原作者处,则原作者会很容易发现抄袭或剽窃者的学术不端行为。1978年11月9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著名糖尿病学家罗思实验室年轻的初级研究员海伦娜·瓦赫斯利希·罗巴德投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被杂志社委托的审稿人、耶鲁大学医学院著名的分泌学家费立格非正常传播到其助手索曼手中;次月索曼将抄袭作投给《美国医学杂志》,碰巧被该文审稿人、国立卫生研究院罗思非正常传播到罗巴德手中,罗巴德立即被发现自己未发表的论文被该文严重抄袭[5]。

2.2 学术指导过程中发现

2.2.1 导师指导研究生时发现研究生学术不端。

某高校1994级博士生廖某博士论文答辩后,导师在其提交的电算程序上机检查时发现,其所用程序所得的几个关键参数与论文所写相差很大,也计算不出论文所绘制的曲线,从而发现了其伪造实验数据[15]。

2.2.2 导师指导研究生时发现第三人学术不端。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某某指导学生学术研究时,因发现学生经常引用汪某的著作《〈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可能出于好奇,自己便阅读该书,结果发现该书涉嫌学术不端,后在2010年3月10日《文艺研究》刊发了长篇学术批评论文予以批评。

3 学术事务管理过程发现

3.1 因论文撤销显疑发现

论文发表之后,没有问题一般是不会撤稿的,换句话说,撤稿很可能是因为论文有问题,因此根据撤稿情况往往能发现学术不端。2006年11月29日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 ,简称ORI)发布通告,指控哥伦比亚大学化学教授Dalibor Sames实验室昔日的一位博士Bengu Sezen存在21项学术不端行为,而该博士学术不端之所以被发现是因为Dalibor Sames与同事无法重现实验结论而撤销了六篇文章引起了学界的震惊和怀疑[16]。

3.2 例行检查与核实发现

出版机构在接收和接受学者的学术成果时进行学术不端例行检查与核实,虽然总体上不易发现问题,但偶尔也可以发现一些情况。

(1)例行检查

武汉某大学校长周某某及其博士生谢某于2008年8月提交给同年12月在汕头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组委会的题为《使用双馈感应机器的风力-柴油发电机》论文被录用后,参与评审的教师和学生偶尔上网检索它的标题,发现原来是抄袭自智利科学家罗伯特·卡迪纳斯(Roberto Cardenas)等人于2008年3月在《IEEE能量转换汇刊》上发表的同名论文[17]。

(2)例行核实

1979年2月阿尔萨布蒂论文剽窃一事在安德森医院被发现从而被迫离开后,又写了份自吹自擂的个人简历到休斯顿贝勒医学院求职,其在简历上自称24岁,写过43篇科学论文,被11个科学学会接受为会员,在英国、约旦、美国做过博士后工作。休斯顿贝勒医学院当时并不知道其存在学术不端的情况,只是给安德森医院打电话进行了例行核实,结果不但得知了其离开安德森医院的实情,而且还发现其学术简历造假[8]。

4 其它情况

4.1 调查其它问题时意外发现

学术不端的发现有时候是在调查其它问题时意外发现的。新疆某大学师范学院数学系副教授张某某(在校期间化名为吴某)学历造假案,是校监察处根据师生反映,调查其师德问题时被发现的[18]。

4.2 原作者偶然发现

剽窃或抄袭之作被学界一般研究人员碰见,通常不会被轻易发现,但是如果被原作者碰见则很容易被发现。2009年6月12日,云南大学哲学系讲师王某某参加该校哲学系的每周例会,翻看中国哲学界权威期刊《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时偶然发现了辽宁某大学副校长陆某某和北京某大学博士生杨某共同署名的论文《何谓理论?》居然四分之三以上是抄袭自己2004年在学术网站“中国学术论坛”和“左岸会馆”上发表的《什么是理论?》[19]。

学术不端发现路径绝不仅仅是上述所述这几种,而且本文主要还是分类归纳性研究,理论高度很是有限,笔者只是抛砖引玉,期待学界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高校学术不端治理研究 篇6

为了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各大高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其中最新措施当数今年6月,众多高校引入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公司历时2年攻关研制的基于全文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4]对毕业生学术论文的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排查。

据了解,“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一种反剽窃软件,可以用于抄袭、伪造、一稿多投、篡改、不正当署名、一个成果多篇发表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4,5]。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范围涵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等。该系统将任意一篇需要检测的文章,与比对资源库中的文献进行比对。原则上,只要检测文章与比对文献存在一个相同的句子,就能被检测系统发现,并对于文字完全重合的段落描红标出,最后进行总体统计并给出分析报告。检测文章中除开文献综述、正常引用,剩余部分只要有10%(有的学校定为30%)相似,就将被视为抄袭。

然而,这一新的举动引起了高校师生的热议,逐渐形成支持和反对的两派呼声。本文就笔者自己的经历及所见所闻谈谈高校引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利与弊。

1 有利之处

笔者认为,高校引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以下多个方面是有利的:

1.1 提高毕业生对待毕业论文的认真程度

毕业生的学位论文是衡量一个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6],因此毕业生应该认真对待,并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与精力。而此前,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前夕忙着找工作、导师对毕业生管理也相对较松,一些毕业生对学位论文当作一个任务,采用东平西凑的方式写成一篇学位论文,论文中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有50%以下自己能够理解,而其它部分只是拿来拼凑字数。

当引入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之后,这引起了大多数毕业生的重视,甚至有一些紧张,毕业生开始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毕业论文,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加深对论文内容的理解,特别是许多毕业生将不理解的内容都从论文中删除,理解的内容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这样自然可以顺利通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这也是引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之后,能够提高毕业生对待毕业论文的认真程度的有利之处。自然地,通过认真写论文的过程,毕业生也加强了自己学术及论文写作的修养及能力。

1.2 加强导师对毕业生论文的指导及修改力度

引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除了对学生自身对待论文态度有了改善,而且促使导师更加关注对自己学生的论文的指导。很多学校的研究生都有反映,自己导师一向都很忙,对自己学术的指导不够,有时导师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做什么方面的研究,更别说是怎么作的了。

引入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之后,如果学生的论文不能通过检测系统的检测,其导师必难辞其玖。因此,导师也会更加关注学生所写的毕业论文,阅读批改学生的毕业论文,严格把关。这样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术的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

1.3 杜绝了学位论文中的抄袭现象

引入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会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学位论文中的抄袭现象。在此前,由于学位论文中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从基础理论到分析评估,篇幅较长(硕士2~3万字,博士5~8万字)。因此,抄袭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部分,可能有大段、或者多页完全雷同的论文出现。

过去,论文剽窃多靠人工发现,而实际上单靠人工筛查,很难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稿件的剽窃来源,加之审阅者若未能熟悉相关稿件的细化研究领域等原因,使得剽窃作品被查出的风险较小。而借助这种先进的自动化反剽窃检测工具,情况就大不相同。引入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之后,至少从形式上防止了论文中大比例的雷同之处。这绝对是对当前抄袭事件如此泛滥的一个严厉打击。

2 有弊之处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可能是“双刃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引入也带来了对学术发展不利的几个方面:

2.1 学术发展受到束缚

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笔者体会到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术的自由发展。下面是笔者所想到的几个例子:

首先,最受影响的便是交叉学科的融合创新。试想如果一篇博士论文是针对交叉领域的科学问题进行阐述和研究,或者将另一个领域的先进技术首次引进到其它领域用来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实际上是属于一个较大的创新性成果,但是在写这个论文的时候,一般是需要介绍不同领域当中的研究基础和先进理论,这些理论本身就是要准确引入,而且对于一个单纯引入的创新思想,对其它领域的先进理论是不好用自己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描述的(因其对另一个领域的专业术语及理论的来龙去脉始终不是很熟悉),不然很可能就错误地或者歪曲了引用的理论。这样必然会较大篇幅地引入原来的理论,因此对于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来说便有了“抄袭”的嫌疑。

其次,在文科类学科论文中,通常会引用伟人或名人的原话,比如马克思提到“…”,毛泽东指出,“…”。或者还会引用某些重要文件的原文,比如宪法、国务院文件等,这些也都是正常引用,而且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不能说换个说法。这也是会被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出来的“抄袭”现象。

还有,如果说两学生的论文同是抄袭一部著作,而一个人比较“认真”,把著作中的事实全部照搬,而另一个学生比较“马虎”,漏抄,或者错抄了不少内容,那么,结果很可能是“认真”的学生未通过系统检测,而“马虎”的学生却顺利通过了!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则多数人不愿意正确引用,促使了更多的“滥引”现象,这不得不说是对学术正常发展的束缚。

2.2 升级学术不端行为的含义或手段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引入不仅是对“反学术不端行为”工作的推进,而且也是促进学术不端行为本身的“升级”的因素。

首先,很多研究生为了顺利通过学术不端系统的检测,在写论文的时候想尽办法在表面上去改变一些词句,玩一些文字功夫,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升级版的造假,而且这种造假会将学术研究本末倒置,使人忽视本质的、思想上的创新,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表面的、形式上的创新,这样会阻碍学术研究的发展。

其次,由于现有的技术水平的限制,对比库中只包含中文对比文献,这样促使抄袭的对象更多地转向“外文”著作,也就是说,使得国人的抄袭“国际化”了,从国内的抄袭发展成了国际上的抄袭,而且这种抄袭可以放心大胆,因为系目前的系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检测的,这样发展下去,很可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指引错误的方向,使他们认为在将外文论文翻译成中文论文发表不算抄袭,而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学术不端系统都检测通过了)。

3 对策

笔者认为,引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学术的发展有利有弊,如何将其正确使用是最根本的问题。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作为一种文献检测工具,应只是一种先进的辅助手段,而最终决定是否是抄袭的应该是由学术专家(组)来研究决定,这样可减少抄袭“冤案”,有利于学术的自由发展。

纵观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其实是在于现行的考评机制。社会对研究者的教育导向直接导致了目前研究者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因此,管理者应从现行机制来考虑改革之方,从根本上防止学术不端的现象[7]。

从研究者本身来说,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引入只能起到一个提醒和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作用,本质上还是要从自身的思想境界、学术道德方面进行加强,这才是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本质方法[7]。

参考文献

[1]孙鹏,赵倩.西南交大副校长抄袭论文被取消博士学位[N].成都商报,2009-07-16.

[2]李一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谈北大王铭铭抄袭案[OL].学术批评网,2002-01-05.

[3]周凯.复旦大学通报学术剽窃抄袭事件处罚3名教授[N].中国青年报,2007-12-24.

[4]金振蓉.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研制成功[N].光明日报,2009-03-17.

[5]陈文君,朱娟娟.武汉高校启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反剽窃[OL].荆楚网,2009-04-03.

[6]朱彬,刘英辉,刘念.学术不端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8):267-270.

学术不端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 篇7

关键词:学术不端,新闻监督,导向

近些年, 学术不端行为在学术界屡次发生, 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不仅影响了我国良好的学术环境的建设, 更影响了我国学术界在国际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 以致于许多学者将其称之为一种“学术腐败”。这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学术行为, 不仅剽窃了他人的研究成果, 更阻碍了学术进步, 是一种违背科学精神和社会道德的不良风气, 为学术界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为此, 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论题, 以期探索出一条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新闻监督手段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我国, 学术不端监督机制与惩处机制并不健全, 存在着法律缺失的问题。在媒体工具普及化、大众化的今天, 新闻监督在揭露与惩处学术不端行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因在于其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效果。从理论角度分析, 在舆论形成初期, 新闻媒体通过收集网络信息来源和举报人揭露学术不端行为;在舆论发展过程中, 新闻媒体通过相关报道向有关施加了一定压力, 促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在舆论高涨期, 新闻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舆论导向功能积极引导正面舆论, 最大程度地降低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舆论回落期, 新闻媒体可以继续跟进, 挖掘事实真相、披露惩处结果, 给予社会和广大人们群众一个交代。

由此可见, 新闻舆论监督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的缺失,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效果越来越明显。新闻媒体有着强大的传播效果, 经过新闻媒体报道过的学术不端行为必然能够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并在广大群众中形成大讨论, 利于促使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尽快完善学术不端监督机制与惩处机制。在新闻媒体中, 网络媒体有着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等媒体机构不具备的优越性, 原因在于网络媒体在新闻时效性、信息公开透明度、互动性上有着强大的优势, 故在新闻舆论监督上效果更好。在电脑普及十分广泛的今天, 可以说进入一个“全民皆是网民”的时代, 利用网络媒体强大的传播效果使得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得以快速披露.

二、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新闻舆论监督效果的有效措施

从当前来看, 新闻舆论监督在学术不端行为披露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效果, 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提高新闻舆论对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披露作用的有效措施。

(一)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质诶和职业素养

当前, 新闻媒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报道缺少持续的关注性, 往往一家媒体报道后多家媒体转载其内容, 很少再有媒体深层次地进行走访调查, 深度挖掘新闻报道的内容。除此之外, 新闻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持续关注度不高, 对事件进行后续报道的媒体比较少数。这些现象的存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披露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在学术不端行为披露过程中的作用, 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 对学术论文发表有着严谨的科学精神, 正确看待学术不端行为, 比便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效果。同时, 新闻工作者还要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素养, 认真进行新闻报道工作, 并做好后续报道工作, 告知广大人民群众学术不端事件中相关人员的处理结果, 以及政府对此事件作出的反映, 增强新闻舆论监督对该类事件的后续影响力。

(二) 设置正确的议题

为了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面对涉及面广、复杂的学术不端行为, 新闻媒体首先应明确自己对此行为的态度和思想认识。从一些对学术不端新闻报道的回馈效果上看, 公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并不是完全一致, 有的人对此行为严格批判, 有的人则认为无所谓。面对这样的现象, 新闻舆论主要作用不在于监督作用, 而是在于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 为此, 要求新闻媒体正确设置议题以控制舆论导向, 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学术不端行为。

(三) 加强媒体之间的互动

电视、报纸、网络作为三大主流媒体, 各有不同的优点与缺点, 为了有效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披露作用, 三大主流媒体应加强互动, 做到取长补短,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其中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新闻舆论监督在学术不端行为披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单也有其不足。为了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与导向的效果, 需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与职业素养, 在报道过程中设置正确的议题, 加强与其他媒体间的合作, 充分发挥各个媒体的优势, 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屡次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怡胜.从论文造假看国内学术不端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6)

[2]洪明苑.关于对科学活动中不端行为监督的讨论.中国科学基金, 2003 (4)

上一篇:重点税源企业下一篇:腐败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