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书学术不端

2024-06-12

检讨书学术不端(精选8篇)

检讨书学术不端 篇1

尊敬的院领导:

我因学术态度不端,违反学院的规章制度,通过深刻反省,我已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现在我悔恨至极,我要诚恳地向领导和导师认错,并做出认真检讨,在今后的论文写作中痛下决心,认真改正。

对不起,老师!我犯的是一个严重的原则性的问题。之所以论文研究现状部分会出现大面积雷同,原因是我参考了师姐论文的部分内容,却没有加注。我俩论文都是对农村基础数学教育进行研究,所以在研究背景、研究结论等方面难免出现一致。而不同点在于我研究的是农村高中数学教师对于新课程的适应性问题,而师姐研究的是农村高中数学作业设计问题,研究方法也不同。对于这次犯的错误,我深感惭愧,也反省了很多,我这种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不仅破坏了学院的管理制度,而且在同学们中间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学校三令五申的铁律下,在严明校纪校规的大环境下,我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学校对我是应该严惩的,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我一定严格按照学校对于学术论文的要求,并认真听从导师的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做好加注。并牢记学校颁布的校规校纪,保证此事不会再有第二次发生。

检讨书学术不端 篇2

关键词:学术不端,发现,路径,案例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越来越多地被揭露、调查、处理,引起了学界相关研究热情,也引起了学术共同体和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对学术规范建设和教育加强,然而收效不能说非常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术不端被揭露的概率太小;而学术不端之所以很少被揭露,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学术不端很难被发现。学术不端发现路径研究,不但对于学术不端的被揭露、调查、处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学术规范建设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学术”,作为名词,是指“专门的系统学问”[1],其广义上“涉及整个知识领域,既包括自然科学,也涵盖人文社会科学”[2];作为动词,是指“认识主体或学术组织按照学术规范,结合比较专门的和系统的学问,围绕知识创新而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学术活动”[3](P10)(如学术研究、交流及评价活动等)和“学术事务”(如学术职称的评聘、科研经费的分配、科研政策的制定等)。与此相对应,学术不端(行为)就是指在学术活动、学术事务和学术成果中违背学术规范(包括学术法律规范、学术行政规范、学术纪律规范、学术技术规范、学术道德规范等)和学术惯例的非正义行为。

1 学术研究过程中发现

学术不端涉及的是学术问题,不搞学术研究,很难发现学术不端,因此学术研究是发现学术不端的最基本和最主要路径。

1.1 共同实验研究中观察发现

科研团队的共同实验研究由于在时间上的共时性和空间上的临近性,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发现同事的学术不端尤其是学术造假一般情况下要比团队外科研人员发现的概率大一些。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纽约斯隆-克特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廉·萨默林声称,他成功地将黑老鼠的皮移植到了白老鼠身上。但是他实验室中一位研究助手发现小白鼠背上的黑色斑点能被洗掉,原来,黑色斑点是用黑色笔迹的毡制粗头笔点画出来的。后来萨默林被判定犯有行为不端罪[4]。

1.2 查看实验数据时发现

美国著名巴尔的摩事件是一位博士后在查看巴尔的摩实验记录时偶然发现的。1975年37岁即获诺贝尔奖、时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的巴尔的摩(D. Baltimore)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日裔女教授特丽萨·今西加里(Thereza Imanishi Kari)以及其他四位合作者在1986年4月《细胞》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在含重排MU重链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中内源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的实验论文,论文中的部分实验是在今西加里主持的实验室中完成的。然而次月,在今西加里实验室工作的博士后奥图尔偶尔查查了今西加里的实验记录,发现论文中的部分数据与实验数据不符,甚至论文中提到的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在实验记录中根本找不到[5]。

密立根油滴实验论文学术不端案也是如此被发现的。1978年哈佛大学科学史学家霍尔顿(Gerald Holton)偶然在加州理工学院的档案馆看到已故美国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1953) 1913年发表关于58次油滴实验观察的论文的原始实验记录时发现,原来发表的58次观察数据是密立根从175次观察中有意挑选出来的最好的数据[6]。

1.3 学术文献研究中发现

文献研究法是学术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也是发现抄袭剽窃或学术造假等严重学术不端的重要路径。具体来说包括,其一,对特定作者文献研究。署名“晓声”的作者在2002年1月10日《社会科学报》发表《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一文,揭露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王某某著作《想象的异邦》第二编《视野》剽窃他自己所翻译的美国人类学学者哈维兰(W. A. Haviland)的《当代人类学》时指出,其对王教授十分敬仰,然而在读了他的上述两部译著和专著后,发现了其学术不端[7]。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德国年轻科学家舍恩(Jan Hendrik Schon)学术造假案最早也是普林斯顿大学女科学家莉迪亚·索恩(Lydia Sohn)在研究舍恩的学术文献时发现的。她发现舍恩在2001年10月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跟两个月后在《科学》杂志上的另一篇“最新”研究成果中,所引用的数据和图表看上去大同小异。这两篇文章中,对于截然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器件、测量得到的数据居然完全相同,甚至连由外界干扰引起的噪音都一样[5]。

其二,文献阅读时感觉似曾相识。1988年4月的一天,一名神经生理学研究生斯凯迪纳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图书馆翻阅文献时发现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弗雷泽·谢沃夫发表于1970年的《精神病及其幻觉研究》一文的某些段落似曾相识,后查阅文献发现抄袭了1961年梅尔查克发表在《科学美国人》期刊上的论文《病痛的感知》一文[8]。

其三,文献检索出题名相同或相近文献。《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25日报道《“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调查》[9]的次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生小唐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举报,他在做博士论文检索文献时,发现广西大学2003年毕业生黄某某和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毕业生胡某某同名硕士学位论文《试论财经领域的新闻舆论监督》,经比对发现除了“致谢”不一样外,两篇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一字不差[10]。

1.4 学界无法重复试验后发现

得出科学结论的自然科学试验应该是可以重复的。虽然“重复一项实验的失败,根本不足以表明这项实验有舞弊的可能性”,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不能重复做出东西来,就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对”[6],但是如果整个学术共同体(学界)都无法重复试验,那么就很可能涉嫌伪造试验数据等学术不端了。

1999年6月,美国旧金山伯克利实验室15名研究人员在著名学术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称,通过充气分离器(BGS)和回旋加速器发现了元素周期表上空缺的118号元素及其衰变产生的116号元素,但德国、法国、日本等众多国家的科学家重复试验均未成功,后来伯克利实验室研究小组自己重复试验也没成功。于是伯克利实验室认真调查事实真相,结果发现原来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论文第一作者尼诺夫捏造的[5]。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生物化学系研究人员辛普森(Melvin V. Simpson)在其学生托马斯·特拉克辛(Thomas Traction)的帮助下发现细胞中的线粒体可合成蛋白质细胞色素C后,走遍欧洲加以介绍,可是学界无人能够重复实验,后来辛普森自己也无法重复该实验,于是派人轮流监视特拉克辛重复实验,这才发现了特拉克辛本人也一次没有成功[6]。

1899年英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后的1903年,法国南锡大学物理教授布朗洛(Rene Blondlot)虚假宣布自己发现N射线学术造假案[11]、198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年轻研究生斯佩克特的致癌理论——激酶级联说学术不端案[5]都是由于学界无法重复其试验而引起怀疑被发现的。

1.5 因疑而查后发现

1.5.1 学术生产能力怀疑。

学术生产不同于文艺创作,一个人的学术产量如果明显违背了学生生产规律,出现了学术大跃进,则很容易受到学术生产能力的合理怀疑。学术史上就有过基于此种怀疑而发现的学术不端案例,20世纪90年代中国辞书第一案——王某某辞书抄袭案。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十年间,王某某自编、主编出版了25部词典,共计1.7亿字,年均1700万字,日均49315字[12],如此学术生产能力引起了辞书界的怀疑,进而发现其严重学术不端。

美国哈佛医学院布恩瓦尔德实验室年轻的研究人员约翰·达西(John Roland Darsee)在两年时间内居然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和摘要,引起了其它年轻同事的强烈怀疑,于是他们对其进行暗中观察,结果在1981年5月的一个晚上,终于发现其确实在编造数据[6]。

1.5.2 科学实验能力怀疑。

科学实验既需要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也需要合理时间,科研能力强的人可能适量缩短实验所需时间,但不可能太离谱,否则可能会引起其他研究人员的合理怀疑。197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病理系副教授约翰·朗(John C. Long)和他的助手斯蒂文·夸伊(Steven Quay)等写的一篇论文投向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期刊后,被要求进一步弄清楚所测得的有关实验数据,夸伊休假两个星期后回来得知约翰自己已重新测量并获得更接近预期的数据,该文后在该刊发表。但是夸伊对如此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复杂的测量感到疑惑和怀疑,于是他要求查看原始数据,并在原始数据记录本上发现了伪造数据的学术不端证据[6]。

1.5.3 实验数据过于完美。

科学实验的结果受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实验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因此实验数据过于完美容易受到学界怀疑。遗传科学创始人孟德尔(Gregor Mendel)关于豌豆遗传的实验数据就是过于完美,1936年统计学家费希尔(Ronald Fisher)对孟德尔的实验方法作了仔细的考查后,发现“孟德尔的实验数据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伪造的,目的是使它们同他所预期的结果完全吻合[6]。”

1.5.4 涉嫌窃取他人成果。

1983 年1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员蒙特尼尔(Luc Montagier)及其学生西诺西(Barré-Sinoussi)从一名同性恋患淋巴结病变患者身上发现了一种被他命名为LAV(Lym Phadenepa Associated Virus)的病毒,同年10月在《科学》上发表了相关论文,期间将LAV病毒菌株寄给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肿瘤研究所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盖洛(Robert C. Gallo),次年盖洛将从中培养出的病毒命名为HTLV-Ⅲ(human T Lymphocyte virus Type Ⅲ),并在《科学》上发表系列论文。虽然LAV和HTLV-Ⅲ名称不同,但是基本生物学性质却完全相同,因此蒙特尼尔开始怀疑盖洛涉嫌窃取了其研究成果,后经深入调查发现果然如此[8]。

1.5.5 离职带走资料显疑。

伊拉克人阿尔萨布蒂(Elias A. K. Alsabti,又译阿赛迪)从其原工作单位——美国费城杰斐逊医学院微生物学家惠洛克(E. Frederick Wheelook)的实验室离开时带走了一份填好了的经费申请报告,引起实验室工作人员怀疑,后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阿尔萨布蒂确实将带走的资料抄录整理后分别发表于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国学术期刊上[6]。

1.6 因奇而究中发现

《中国青年报》曾爆编辑部收到署名“中大学子”、题名《史上最牛的连环抄袭门》的举报电子邮件,称其通过比对发现,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檀某某和浙江省平阳矾矿医院潘某某发表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年第13卷第6期的《刮宫术后宫腔粘连185例分析》一文,遭到16个单位25人的6轮抄袭,形成了一起“连环抄袭案”。“中大学子”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两位大学生,两人因担心自己的毕业论文的引用部分被当作抄袭,于是用反抄袭软件进行比对。发现没有问题之后,“出于好奇”,他们查对了本院部分师生的文章,结果有了意外发现[13]。

1.7 逆向工程式反计算发现

学术研究中的逆向工程(Academic Reverse Engineering)是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结论,通过分析来推导出该结论得出的过程与方法,其本意是在于探究和学习别人的研究过程与方法,但有时候也可以成为发现别人学术不端的路径之一。公元2世纪埃及亚历山大天文学家、“地心说”集大成者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的《天文学大成》(Almagest,又译《大综合论》)思想主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长达1400多年,然而从19世纪开始天文学家采取逆向工程式反计算托勒密的原始数据,发现其所谓的观察数据实际上完全来自于罗德岛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chus)[6]。

2 学术评价与学术指导过程中发现

学术评价对象包括学术成果、项目申请、学术机构、学科申报(如硕博点、特色学科申报)、学术期刊(如北大、南大核心期刊遴选)、科研人员(如评选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院士评选、长江学者评聘等)等。理论上说,学术评价过程中凡是能接触到学术评价对象的人都有可能发现学术不端;限于篇幅,本文只归纳以下几条发现路径。

2.1 学术评审过程中发现

2.1.1 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中评委发现。

科研人员评价的评委一般是某一领域内的专家,对领域内的学术状况相对比较了解,若参评的学术成果存在抄袭等严重学术不端,认真的评委还是能够洞察的。2001年原浙江某师范专科学校宣传部部长、副教授莫某某“参加浙江省政治经济学学科带头人评选,一位评委兼这一学科的浙江省内权威人士在评选过程中,先是对莫送选的那么多的‘高质量论文’感到惊讶,继而生疑”,于是仔细阅读了莫某某的论文后发现了其严重学术不端[14]。

2.2.2 未发表学术论文评审中发现

(1)期刊编辑发现。

作为学术成果形式之一的学术论文投稿后,首先由相关编辑审阅,然后由相关编辑决定是否需要外审。由于对所评价的学术成果存在学术不端而未被及时发现的学术责任担当,编辑显然要远远大于外审专家,因此编辑更用心去甄别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这可以从当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之类的学术不端检测工具的主要使用人群是编辑而不是外审专家这一事实得到进一步确证。1978年一家杂志收到一个约旦人的题为“电荷对金属腐蚀的影响”的来稿,经编辑仔细审查发现该文的题目和内容和10年前瑞典作者发表的一篇论文完全相同,从而拒绝刊发该文[6]。

(2)未发表学术成果非正常传播中发现。

学术成果完成后、发表前会在一定范围内正常传播,如作者向编辑、出版机构传播,编辑出版机构因需同行评议而向审稿人传播等,在此过程中若接触到该学术成果的人向为编审、出版目的必须接触学术成果者以外的人传播,即为非正常传播。非正常传播中的受传对象由于是编审、出版体制外的人,相对缺乏保护未发表学术成果的学术责任感,因此发生对该学术成果不利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概率往往远远大于体制内的人,又由于此种传播的非正常性和隐密性,原作者很难知情。但是如果抄袭或剽窃原作者学术成果的“学术成果”,在发表前的非正常传播中碰巧传到原作者处,则原作者会很容易发现抄袭或剽窃者的学术不端行为。1978年11月9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著名糖尿病学家罗思实验室年轻的初级研究员海伦娜·瓦赫斯利希·罗巴德投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被杂志社委托的审稿人、耶鲁大学医学院著名的分泌学家费立格非正常传播到其助手索曼手中;次月索曼将抄袭作投给《美国医学杂志》,碰巧被该文审稿人、国立卫生研究院罗思非正常传播到罗巴德手中,罗巴德立即被发现自己未发表的论文被该文严重抄袭[5]。

2.2 学术指导过程中发现

2.2.1 导师指导研究生时发现研究生学术不端。

某高校1994级博士生廖某博士论文答辩后,导师在其提交的电算程序上机检查时发现,其所用程序所得的几个关键参数与论文所写相差很大,也计算不出论文所绘制的曲线,从而发现了其伪造实验数据[15]。

2.2.2 导师指导研究生时发现第三人学术不端。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某某指导学生学术研究时,因发现学生经常引用汪某的著作《〈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可能出于好奇,自己便阅读该书,结果发现该书涉嫌学术不端,后在2010年3月10日《文艺研究》刊发了长篇学术批评论文予以批评。

3 学术事务管理过程发现

3.1 因论文撤销显疑发现

论文发表之后,没有问题一般是不会撤稿的,换句话说,撤稿很可能是因为论文有问题,因此根据撤稿情况往往能发现学术不端。2006年11月29日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 ,简称ORI)发布通告,指控哥伦比亚大学化学教授Dalibor Sames实验室昔日的一位博士Bengu Sezen存在21项学术不端行为,而该博士学术不端之所以被发现是因为Dalibor Sames与同事无法重现实验结论而撤销了六篇文章引起了学界的震惊和怀疑[16]。

3.2 例行检查与核实发现

出版机构在接收和接受学者的学术成果时进行学术不端例行检查与核实,虽然总体上不易发现问题,但偶尔也可以发现一些情况。

(1)例行检查

武汉某大学校长周某某及其博士生谢某于2008年8月提交给同年12月在汕头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组委会的题为《使用双馈感应机器的风力-柴油发电机》论文被录用后,参与评审的教师和学生偶尔上网检索它的标题,发现原来是抄袭自智利科学家罗伯特·卡迪纳斯(Roberto Cardenas)等人于2008年3月在《IEEE能量转换汇刊》上发表的同名论文[17]。

(2)例行核实

1979年2月阿尔萨布蒂论文剽窃一事在安德森医院被发现从而被迫离开后,又写了份自吹自擂的个人简历到休斯顿贝勒医学院求职,其在简历上自称24岁,写过43篇科学论文,被11个科学学会接受为会员,在英国、约旦、美国做过博士后工作。休斯顿贝勒医学院当时并不知道其存在学术不端的情况,只是给安德森医院打电话进行了例行核实,结果不但得知了其离开安德森医院的实情,而且还发现其学术简历造假[8]。

4 其它情况

4.1 调查其它问题时意外发现

学术不端的发现有时候是在调查其它问题时意外发现的。新疆某大学师范学院数学系副教授张某某(在校期间化名为吴某)学历造假案,是校监察处根据师生反映,调查其师德问题时被发现的[18]。

4.2 原作者偶然发现

剽窃或抄袭之作被学界一般研究人员碰见,通常不会被轻易发现,但是如果被原作者碰见则很容易被发现。2009年6月12日,云南大学哲学系讲师王某某参加该校哲学系的每周例会,翻看中国哲学界权威期刊《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时偶然发现了辽宁某大学副校长陆某某和北京某大学博士生杨某共同署名的论文《何谓理论?》居然四分之三以上是抄袭自己2004年在学术网站“中国学术论坛”和“左岸会馆”上发表的《什么是理论?》[19]。

学术不端发现路径绝不仅仅是上述所述这几种,而且本文主要还是分类归纳性研究,理论高度很是有限,笔者只是抛砖引玉,期待学界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别让“学术不端”成“学术不公” 篇3

[关键词]学术不端学术不公检测系统

学术不端(学术抄袭和学术造假)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从职称评选材料之小论文大到国家基金课题,从普通学生到高端的科研者,学术不端的事例也层出不穷,参与者越来越多,涉及领域越来越广。反对学术不端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学术不端已严重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学术信誉和学术发展。

针对学术不端现象,国家和各有关单位也在积极开展反学术不端行动,研制出多种学术不端检测软件。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武汉大学的ROST反剽窃系统(文档相似性检测)、中国知网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万方数据库检测系统、PaperPass论文通行证等等。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该系统分TMLC(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AMLC(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SMLC(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VIP、英文检测系统、中英文对照检测系统、PMLC(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和中学生作文检测系统等等。

知网检测系统使用的相关概念主要有:对比范围、重合字数、文字复制比、单源复制、多源复制、前部重合度、后部重合度、段落抄袭、整体抄袭等。该系统对被检测文章有如下检测结果:没有问题的,就显示为“绿色”;整个文章引用别的文章的原文内容“大于1000字或小于全部字数的40%”,整个文档被诊断为“黄色”,即“轻度抄袭”;如果比对的文字重合大于5000字或占总字数的40%~50%,就会被标为“橙色”;重合大于10000字或在50%以上,就会被标为“红色”,那就属于“重度抄袭”了。这些标准也被各大期刊社所采用。

尽管学术不端检测软件在防止学术不端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也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是,检测毕竟是通过机器完成,而且,这款检测软件是建立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上(其数据主要来自收录的期刊、报纸、会议、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和博硕论文),笔者在多年使用该软件的过程中,就发现有如下问题会导致检测失真,影响了检测者的使用效果。现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能引起共识,帮助使用者更好、更有效地运用检测软件。

1. 课题成员内部互抄

一般来说,每一个科研课题组有很多成员参与同一个课题,结题时要求成果发表,就会在其论文中出现对课题内容的重复书写和表述。这样,当各子课题负责人通过不同途徑、不同时间发表其成果时,不同期刊对投稿论文进行系统检测时,会出现互抄的现象。对于此类情况,不能简单地鉴定其为“学术不端”,编辑须认真对待,仔细甄别。

2. 数据库数据的有限性

众所周知,知网数据库数据主要来自收录的期刊、报纸、会议、工具书等,检测系统数据库以外的文献或网络文献并没有被收录完整。笔者作为学术期刊编辑,经常碰到检测文章一路绿灯,然而,通过百度或者其他搜索引擎搜索时,会发现网络上出现雷同文章,而此文章常见于博客、空间或者其他网络终端。另外,很多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也是各大期刊网争夺的资源,而期刊网也希望这些期刊对其唯一授权入库,导致知网不能收录齐全这些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而这些文献却是争相抄袭的对象,所以知网的检测系统依然无法查询出此类文献。数据库的有限性和完善的滞后性使得部分抄袭的文章钻了检测系统的“空子”。

3. 数据库的时效性欠缺

为确保论文能及时发表,很多作者喜欢一稿多投(当然各大期刊都反对一稿多投),如果被抄袭的文献没有及时公开发表却在“准出版公开”状态,及时刊登的而没有及时被知网数据库收录,抄袭往往就不能被系统检测发现。知网数据收录工作量非常之大,很多文献都是在公开发表后两个月内在数据库才能查询到,或者更长时间。另外,很多“文抄公”也很“聪明”地利用这一点,打个时间差,投稿成功。

4. 数据库的语言限制

目前,知网数据库主要针对中文,在所有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上,文字体现都是中文。如果一些作者抄袭知网数据库的中文论文来完成自己的文章,那么很容易被检测到有抄袭行为,但如果只是把外文的文章翻译过来,投稿期刊,往往可以经过系统的检测,导致期刊编辑难以得到准确的信息,造成学术不公。

5. 智力性因素限制

检测的指标主要数据依据是文字复制比,主要描述文献重合文字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从客观来讲,并不能指该文献的抄袭严重程度,必须人机结合才能做出精确的判断。有时,我们编辑部经常发现,有些文章经过专家审定,虽然检测的文章为橙色,但是由专家全文认真审核后发现,两篇文章指示工具和引文上虽然重复,而研究方法和结果是不同的。有时,工科类文章,是一个作者的同一系列文章,只是用同一样本进行不同的研究或者研究有交叉、重复的内容仅仅是对象和方法,而得出的结果是不相同的。这种情况下,并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抄袭。

6. 收录期刊标准化问题

在参考知网检测系统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于引用、复制、抄袭的界定,不同期刊均会设计不同的标准,有一套自己严格的规定。笔者所在的期刊编辑部对录用稿件的引用标准限定在15%以内。据笔者所知,各大期刊设定标准差异悬殊,有些期刊引用标准设定可以超越30%,有些期刊却仅低于5%。这就致使投稿不同的期刊,收录情况不一,导致作者投稿困惑。

7. 转抄数据失真问题

当前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使得利用检测系统查学术不端行为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检测系统只能查被收录的已经发表过的数据,对于未发表过的文章与数据,其不具备检测性。这就致使一部分通过转载与抄袭他人博客、空间与其他网络终端的文章抢先窃取了发表权。当这些博客、空间与其他网络终端的作者再想发表其文章时,检测系统查询结果会显示最先发表抄袭此文的数据,致使转抄数据出现失真的问题。

8. 故意抄袭和临摹仿效的界定问题

检测系统对于涉及相同的部分,都会用红色标注,而对于其抄袭的性质,却无法体现。这其中涉及故意抄袭与临摹仿效,这两种性质的抄袭是需要明确界定的。因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少量的临摹仿效是允许的,引用名言名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新闻等,只要标注其引用且范围在限定的标准内都是可以的,而故意抄袭属于剽窃,是严重侵犯他人著作权与学术不端的行为,是需要严格限制的。所以在检测系统查出抄袭部分后,我们期刊编辑需要对其标注的部分进行界定,区别其属于故意抄袭还是临摹仿效,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9. 人机结合问题,专业性和相关创新性成果须专家审核

完全依赖检测系统查抄袭与学术不端,显然其力量是非常单薄的。期刊社须考虑邀请相关的专家,对学术的专业性和相关创新性成果进行审核,达到人机相结合,人脑互用。一是可避免因检测系统的单一性而致使抄袭的文章通过审稿程序被录用,造成学术不端;二是可增加期刊的权威性,使具有专业性与创新性成果的文章得到相关修改意见,得以完善。

10. 检测软件的稳定性和专有性

检测系统似乎不够稳定。很多杂志社编辑反映,检测同一篇文章,在开头加个空格和不加空格,检测出来的数据居然不一样。这就需要检测系统设计人员对软件进一步升级和完善,而使用人员要更加熟练掌握使用技能,使检测软件真正达到使用效果。另外,检测软件要提高性能,防止反检测规避抄袭软件的肆虐。如今,在网络上,反检测规避抄袭风气在传播,网上甚至开始热卖“论文检测系统”,相关人员只要花上几十元至几百元,就可以提前获得检测报告,并得到一定的修改意见,只要按要求进行修改,即使是抄袭的文章也能通过检测。此行为助长了不良学风,值得重视。

归根结底,检测软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起到警示、告诫学术人员遵守学术规范,尽可能地消除论文抄袭,是防止学术不端的一个辅助手段。目前学术界对学术不端行为约束力几乎为零,在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学术的情况下,需要靠传统的道德自律,从思想觉悟与道德境界上规范学术人员,以防止“学术不端”变成“学术不公”。

(作者单位:海南出版社)

李连生学术不端事件分析 篇4

事件起因

2007年12月,西安交大教授李连生获得“2007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是陈永江(同西安交大教授)一直研究的“往复式压缩机”领域,而陈永江称李连杰从未涉足往复式压缩机领域。另一举报人杨绍侃从获奖推荐书中看出了许多问题:主要理论和技术成果根本无先进性可言,把其他单位原有技术报为他们与这些单位共同研发的技术,把其他单位早已拥有的主要产品说成是应用了他们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开发的产品或者是共同研发的产品„„由于从项目推荐书中找出太多的荒唐和漏洞,杨绍侃连同陈永江、郁永章、陈永江、林呆呆、冯全科和屈宗长这些曾经的老同事踏上了调查、举报之路。

调查过程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还发现李连生曾经获得的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存在造假。主要体现在获奖成果的经济效益证明上,因为根据相关规定,科技成果必须为所应用的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是获奖的必备条件。而李连生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西安泰德压缩机有限公司,这是陕西省相关部门专门为他的成果投资的,涡旋式压缩机是唯一的生产项目。

“成果申报中表示,公司2001年的纯效益为255万,2003年的纯效益为1470万,我们在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档案室拿到的公司年检报告显示,公司2001年亏损148万,2002年亏损307.8万,2003年则亏损384万”,陈永江介绍,该公司已于2004年1月停产,2005年破产。而李连生还是凭借该项目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直至拿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举报过程

在6位教授将评议意见提交54天后,6人等来了学校的首次通知。据陈永江回忆,当时 3 位校领导的意思是学校地处西北,学校科技排名比较靠前来之不易,希望大家慎重对待,同时希望不要激化矛盾。

2008 年3月17日,6人向西安交大党委、纪委等多个部门发出第一封公开举报信,举报李连生报奖造假。3月31日,6人接到科研处通知,李连生的一等奖申报已从教育部撤回。然而,当6人要求查看校方去函及教育部回文时,却遭到了拒绝。

2008年9月,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出台文件,鼓励凡3级以上教授可自行组成科研团队,并且注明:凡学术造假者不能组成科研团队。然而在学院组成的科研团队领导小组中,李连生依然位列其中。

公之于众

无奈之下,陈永江 6 人决定在科学网建立博客,发表署名文章进行举报。2009年3月21日,陈永江等人首次发表博文《对西安交大长江学者李连生及束鹏程多项省部与国家级科技大奖造假的举报》,并提供多种证据材料,实名举报李连生及束鹏程造假。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陈永江等人更累计发表了《认真点,再认真一点,是学术造假还是诈骗?》、《西交大党委对学术造假是零度容忍,还是百般袒护》、《李连生鲸吞压缩机行业集体成果的第6个证据》、《再揭束鹏程和李连生》等近40篇博文,将这一造假事件全方位呈现给公众。

事件结果

2009年5月,李连生的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被免。随着事件在科学网博客上持续发酵,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内科研界和主流媒体纷纷将目光聚焦这一事件。2009 年7月2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西安交大六教授联合举报长江学者李连生造假,李连生反诉三教授侵犯名誉权》的文章,对此事进行了全面的跟踪报道。

2009 年 7 月 28 日,《光明日报06 版发表评论性文章《学术打假应“就学术而论学术”》,指出“学术争论牵扯一些学术之外的因素 ,原也在所难免 , 但重要的是 ,争论各方应竭力将这些因素的干扰剔除在外 ,将学术真伪的真相呈现出来”。2009 年9月17日,西安交大撤消了“造假”的束鹏程该校国家工程中心主任职务。

2010 年 1 月 22日,撤销了李连生博士生导师资格。

2010 年 3 月 20 日,中 央 电 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播出了李连生造假案,这一事件因此被更多公众所关注。次日,西安交大公布决定:取消李连生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2011 年 1 月 30 日,科技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撤销原西安交大教授李连生所获科技进步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对事件的原因分析和启示

1.在评选过程中存在漏洞

在李连生的获奖材料中就有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在这个落款单位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证书中,主要研制人员名单、鉴定委员会名单等内容一应俱全,这就暴露出了评奖过程中有很多问题:

首先,李连生的研究方向为涡轮式压缩机,并不是申报奖项的反复式压缩机,在申报之前,学校相关负责人应该将申报材料交由反复式压缩机教研组专家审查,但是根本没有这个程序。

其次,据相关规定,李连生申报的属于技术类(技术发明),需要准备的材料也比较多,比如论据(论文、专利)、经济效益证明等,需要交由专家鉴定评审。然而问题正出在这里,专家鉴定委员会人员都是课题组人员自己提议的。报到相关部门,经过审核之后就可以了。而提议的专家又肯定是跟自己关系比较好,有相同观点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提议,都会通过。

此外,现在的鉴定会开得很简单,基本是走过场。鉴定时,由申报单位事先检测好,只给一个检测报告,只看这个内容就行。对于可靠性,鉴定专家没有办法去验证,但是不影响得出一个好的结论。2.面对晋升的诱惑以及管理者的刻意护短

除了在评审过程中存在漏洞外,由于只要拿到国家级奖项,就能申请到国家课题,获得相应经费,直至晋升职称,李连生在面对这样的体制时,为了能尽快的达到自己的目的甘愿冒极大的风险而不惜搭上自己的名誉和前途。

与此同时暴露出的还有各管理层的问题,6位教授的查证举报历程长达3年之久,期间遇到重重的挫折与困难。从前期学校的处理方式也可以看出在利益和荣誉面前,学校以及其他的一些管理者不敢正视问题,刻意护短的态度。这种态度也助长了学术不端的邪恶风气。3.启示

最终该事件成为我国“第一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告诫我们学术界应该是一片净土,应该保持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为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务必要加强自身的职业操守,我们应克服急功近利,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道德水平。第二,各高校、专业学会、科研机构需要广泛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活动,宣传及普及学术规范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和学术道德知识,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第三,最重要的我认为一定要完善审核工作,确保评价机构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此次报告全部内容。

检讨书学术不端 篇5

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学校的优良学风,规范学术行为,严肃学术风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精神,特制定《华中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校师生员工和以华中科技大学名义从事学术活动的访问学者和进修教师等人员。

第三条 学校倡导严谨学风和学术诚信,坚持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学术活动中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第四条 学校在校学术委员会中设立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遴选若干名委员担任委员会主任与常设委员,必要时可以增加特邀委员。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本《规定》确定的程序,负责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并经由校学术委员会向校长办公会提交调查结论。

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执行机构,负责受理举报等日常工作。具体挂靠在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第五条 校人事处、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监察处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本《规定》及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的调查结论,提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处理建议。

校长办公会根据本《规定》、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的调查结论和校有关部门提交的具体处理建议,对学术不端行为作出正式处理决定。其决定由校长签署发布。

第六条 校各职能部门应迅速、严格地执行校长办公会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决定。

学校办公室统一对外发布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结论和处理决定。

第二章 学术行为准则

第七条 在学术成果(包括论文、专利、报奖等)中引用他人的思想、观点、实验数据、资料、结论或其他学术成果的,应当如实注明出处。

成果中的引用部分不得构成引用人成果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

成果中的引用部分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泄露他人技术秘密和其他秘密。

第八条 合作成果的署名人应对合作成果进行审阅并书面声明对成果表达的思想、观点和结论同意和负责。

合作研究的主持人或成果的第一署名人对研究成果整体负责;指导教师经审阅同意后为通讯作者,教师应负主要责任。

任何人不得假冒他人对成果及学术承诺署名。

第九条 在参与推荐、评审、论证、鉴定、答辩、评奖等学术活动中,行为人应坚持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原则,不得徇私舞弊或谋求不正当利益。

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提交学术成果总结、验收或鉴定报告,不得弄虚作假,夸大事实。

第十条 重大学术成果的发布,应经校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章 学术不端行为

第十一条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应受学术道德谴责并受相应处分的行为,包括剽窃、抄袭、私自署名、伪造、泄密、一稿多投等。

第十二条 将他人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实验数据、实验结论、其他学术成果和技术成果,通过不正当手段窃为己有,冒充为自己所创成果的行为,是剽窃行为。

第十三条 在成果中使用他人的学术作品时,不注明出处的,是抄袭行为。

第十四条 未参加实际研究或成果创作而要求或者同意在别人成果中署名,或未经本人同意而私自在成果及学

私自署名人不仅应对私自署名行为负责,而且应对成果本身负责。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属伪造行为:

(一)在提交有关个人学术背景的报告中,伪造学历、学术成果的;

(二)在提交有关个人学术背景的报告中,伪造专家鉴定证书、学位证书、获奖证书或其他学术经历与能力证明材料的;

(三)伪造或篡改实验条件、实验数据、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

第十六条 违反国家和学校有关保密规定,未经学校科研主管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将应当保密的学术事项公开的,为泄密行为。

第十七条 将同一稿件同时期两次或多次投送不同报刊或出版部门以求发表的,为一稿多投行为。

第十八条 在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就他人有关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时,故意隐匿有关事实和证据的,属于包庇行为。

第十九条 其他违背学术界公认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包括夸大、炒作个人学术成果价值,谋取不正当利益;虚报或重复申报同级同类奖项;滥用学术信誉,在参与学术评价活动中徇私舞弊;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学术研究活动等行为。

第四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和认定

第二十条 对本校及相关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校内外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有权向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举报。

举报的形式分书面举报和口头举报。

第二十一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受理举报、记录在案,并及时通报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负责人。

口头举报的,应将记录经举报人核实无误后由举报人签名确认。

举报人要求保密的,应为其保密。

第二十二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应设专人对案卷材料进行严格保管,任何人不得私自泄露有关案情材料。

第二十三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在接到举报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指派两名或以上人员到相关院系或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核实举报事实,听取相关院系或单位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及被举报人的申辩,并于14个工作日内在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会议上(不少于半数委员)报告初步调查结果。经出席会议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的,予以正式立案。

第二十四条 由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正式立案的,应当书面送达举报人和被举报人,并要求举报人提供事实证据和相关证明。

正式立案后,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应责成相关院系或单位的学术委员会(不少于3人)在30日内进行调查核实,并向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就举报的事实作出明确认定或否定的说明。如有特殊情况,可向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申请延长调查时间。

院系或单位学术委员会的报告应由多数成员通过并注明表决情况和分歧意见。

院系或单位的调查工作接受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的指导。

当被调查对象涉及院系负责人或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必要时,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可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组成专门调查组,独立进行调查。

第二十五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相关院系或单位的学术委员会中与案件举报人和被举报人有亲属关系、指导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

举报人或被举报人若有充分理由证明上述机构人员中有不宜参加调查或审议的,经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要求有关人员回避。第二十六条 在受理举报、获取证据、调查处理过程中,学校及相关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举报人、证人和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七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在接到调查结果的书面报告后,应及时分发给有关委员,并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议,作出明确的调查结论。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在审议中,应充分听取相关院系或单位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并分别听取举报人、证人、被举报人的陈述。

校有关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可以列席审议。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的调查结论,由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人数通过有效。

第二十八条 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通过的调查报告,应在7个工作日内提交给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并由后者在14日内提出具体的处理建议。

第五章 处理和申诉

第二十九条 学术不端行为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由有关司法部门或行政部门处理,违反有关项目管理规定的,由项目主管部门处理,但均不能免除学校的处分。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相应处理。

第三十条 对于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或专利权的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民法通则》和《专利法》等有关法律中的条款,当事人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对于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本规定的教师及相关人员,将依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处理方式包括: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暂缓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及硕导、博导岗位;取消今后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及硕导、博导岗位的资格;取消已有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和硕导、博导岗位的聘任资格以及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按低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或学术职位享受其相应的工资、岗位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撤消当事人行政职务;对其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可采取暂停、终止科研项目并追缴已拨付的项目经费,撤销其因违反学术道德行为而获得的有关学术奖励、学术荣誉及其他资格;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情节严重者,给予当事人解聘处理或行政开除处分。如当事人的行为侵犯其他个人或单位的权益,在给予上述处分的同时,责令其向有关个人或单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触犯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以上处理方式,可以单独作出,也可以并用。

第三十二条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在校学生,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处理方式包括: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撤销获得的有关奖励或其他资格;取消参加各类奖励评定资格;取消申请获得相关学位的资格。如当事人的行为侵犯其他个人或单位的权益,在给予上述处分的同时,责令其向有关个人或单位公开赔礼道歉,补偿损失。对于在读期间违反本规定的已毕业学生,将依照问题的严重程度,给予追加处分,直至撤销其所获学位,并通报其所在工作单位。以上处理方式,可以单独作出,也可以并用。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师生员工的处分期限,一般为2-4年。在处分期限内,无申请及获得相关学位资格,无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资格,无晋升工资资格,无申请科研项目和学术奖励资格。处分期满,经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审查,确认其在受处分期限内能够认识错误,并有改正错误的实际行动,未发现新的违规行为,即可获得原有各项资格及权限。

第三十四条 校长办公会在接到经由校学术委员会报送的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和校有关职能部门的处理意见后,在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处理决定书面送达被举报人、证人和举报人,10日内如无申诉则由学校公布处理决定。

第三十五条 举报人或被举报人为教职员工,如对处分决定有异议,可在接到处理决定后10日内向校有关职能部门书面申请复议。校长办公会在30日内对案件作出复议或不复议的决定。

被举报人或当事人为学生,如对处分决定有异议,则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 61条、62条、63条履行申诉程序。

第三十六条 经校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调查审议,确认举报失实的,学校及相关方面有义务维护被举报人的名誉和其他权益。

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的校内举报人,由校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试行)由校学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工作态度不端检讨书 篇6

您好!

我是xx,在近期的工作当中,我确实还是感觉非常的有意义的,但是我没有遵守工作的相关规定,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很不好,作为一名学生我也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在这一点上面我也需要对自己的更加有信心一点,对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态度不认真的也需要好好反省自己。

作为一名xx的员工,我长期的处在一个松懈状态下面,这样下去实在是影响很不好,容易出现问题,果然现在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认为这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就一定要好好的去改正,现在我回想起来的时候还是很不好的,在这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当中,我更加是没有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下去肯定是会有问题的,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工作当中的点点滴滴,我也是感觉非常的不好,在这方面我还是需要好好的去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也一定会坚持搞好自己的本职。

近期在工作方面,我确实多次的出现问题,工作态度没有端正好,您已经提醒过我好几次了,但是我这次还是出现了问题,这实在是很恶劣,我不愿意再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在工作方面的做不好自己的事情,长期的处在一个松懈的环境下面这就肯定会出现问题,实在是非常的不好,我再也不会让这样的情况的发生了,感激周围老师对我的认可,我也一定会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对于近期在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我真的感觉非常的不好,以后一定会好好的改正,不会再消耗自己的时间了,态度不端正真的非常容易影响学习,是我自己没有把工作态度摆端正。

这段时间在工作方面我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的,所以我今后一定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会再让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工作当中没有一个好的状态就应该要好好反省,积极的改正自己,我回想起自身的问题的时候,还是感觉很有问题,在近期的工作当中,我也一定会好好的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不会再让这样的情况再出现了,未来的学习成绩我也会认真的去规划好自己接下来的问题,态度不好就需要好好的反思一下,感激一直以来您对我的关照,我觉得我应该要对得起这份工作,一定要好好的去做好自己的事情,搞好工作,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改错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

学术不端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 篇7

关键词:学术不端,新闻监督,导向

近些年, 学术不端行为在学术界屡次发生, 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不仅影响了我国良好的学术环境的建设, 更影响了我国学术界在国际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 以致于许多学者将其称之为一种“学术腐败”。这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学术行为, 不仅剽窃了他人的研究成果, 更阻碍了学术进步, 是一种违背科学精神和社会道德的不良风气, 为学术界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为此, 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论题, 以期探索出一条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新闻监督手段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我国, 学术不端监督机制与惩处机制并不健全, 存在着法律缺失的问题。在媒体工具普及化、大众化的今天, 新闻监督在揭露与惩处学术不端行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因在于其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效果。从理论角度分析, 在舆论形成初期, 新闻媒体通过收集网络信息来源和举报人揭露学术不端行为;在舆论发展过程中, 新闻媒体通过相关报道向有关施加了一定压力, 促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在舆论高涨期, 新闻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舆论导向功能积极引导正面舆论, 最大程度地降低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舆论回落期, 新闻媒体可以继续跟进, 挖掘事实真相、披露惩处结果, 给予社会和广大人们群众一个交代。

由此可见, 新闻舆论监督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的缺失,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效果越来越明显。新闻媒体有着强大的传播效果, 经过新闻媒体报道过的学术不端行为必然能够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并在广大群众中形成大讨论, 利于促使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尽快完善学术不端监督机制与惩处机制。在新闻媒体中, 网络媒体有着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等媒体机构不具备的优越性, 原因在于网络媒体在新闻时效性、信息公开透明度、互动性上有着强大的优势, 故在新闻舆论监督上效果更好。在电脑普及十分广泛的今天, 可以说进入一个“全民皆是网民”的时代, 利用网络媒体强大的传播效果使得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得以快速披露.

二、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新闻舆论监督效果的有效措施

从当前来看, 新闻舆论监督在学术不端行为披露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效果, 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提高新闻舆论对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披露作用的有效措施。

(一)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质诶和职业素养

当前, 新闻媒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报道缺少持续的关注性, 往往一家媒体报道后多家媒体转载其内容, 很少再有媒体深层次地进行走访调查, 深度挖掘新闻报道的内容。除此之外, 新闻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持续关注度不高, 对事件进行后续报道的媒体比较少数。这些现象的存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披露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在学术不端行为披露过程中的作用, 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 对学术论文发表有着严谨的科学精神, 正确看待学术不端行为, 比便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效果。同时, 新闻工作者还要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素养, 认真进行新闻报道工作, 并做好后续报道工作, 告知广大人民群众学术不端事件中相关人员的处理结果, 以及政府对此事件作出的反映, 增强新闻舆论监督对该类事件的后续影响力。

(二) 设置正确的议题

为了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面对涉及面广、复杂的学术不端行为, 新闻媒体首先应明确自己对此行为的态度和思想认识。从一些对学术不端新闻报道的回馈效果上看, 公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并不是完全一致, 有的人对此行为严格批判, 有的人则认为无所谓。面对这样的现象, 新闻舆论主要作用不在于监督作用, 而是在于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 为此, 要求新闻媒体正确设置议题以控制舆论导向, 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学术不端行为。

(三) 加强媒体之间的互动

电视、报纸、网络作为三大主流媒体, 各有不同的优点与缺点, 为了有效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披露作用, 三大主流媒体应加强互动, 做到取长补短,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其中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新闻舆论监督在学术不端行为披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单也有其不足。为了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与导向的效果, 需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与职业素养, 在报道过程中设置正确的议题, 加强与其他媒体间的合作, 充分发挥各个媒体的优势, 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屡次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怡胜.从论文造假看国内学术不端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6)

[2]洪明苑.关于对科学活动中不端行为监督的讨论.中国科学基金, 2003 (4)

检讨书学术不端 篇8

关键词:学术不端;贾学政事件;学术管理

一、“贾学政事件”是学术管理不完善的产物

2008年9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通过校园论坛公布了这样一个处罚决定,该校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研究生贾学政,因存在严重的抄袭、剽窃行为,被取消研究生学籍。2005年,贾学政在大学本科期间发表了剽窃来的两篇论文,并依此作为重要的支撑材料获得了2006年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现在研究生毕业在即,被查出这两篇论文与他人之前发表的论文高度雷同,遂受到了处罚。其实贾学政在校期间获得了诸多荣誉,还是华师大的“校园明星”,他的抄袭事件经媒体报道后,立即被新浪、搜狐、腾讯等近百家网站转载,并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我们在替贾学政惋惜的同时,也应对高校存在的大学生学术不端问题进行反思。高校是神圣的学术殿堂,是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在学术面前绝不能纵容任何的不端正。而反观贾学政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透过“贾学政事件”,我们看到高校的学术氛围不浓,学术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高校学术规范与惩处制度不健全,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存在问题。可以说,“贾学政事件”是整个高校学术管理体系不完善的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讲,贾学政也是受害者,在其抄袭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一)高校学术氛围不浓

目前,学风不良、作业抄袭、论文剽窃的现象在很多大学生眼中不算难为情的事。高校里醉心和献身于学术研究的真正学人日减,相当一批身处学界之人不是甘居平庸,就是急功近利,制造了不少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从学生中各种奖学金评比到争取保送研究生的指标,从教师职称的评定到干部的破格提拔,高校学术研究中的不规范现象出现在各个层面,这种种都对大学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负面影响。身处基地班的贾学政由于要参加各种社会比赛和社交活动更是无法用心读书,无法专注于学术,面对的压力也就更大,于是铤而走险了。所以“贾学政事件”是学术剽窃风潮盛行背景下,学术浮躁氛围下催逼出来的。

(二)学术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管理组织机构方面虽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许多高校根据不同性质的学术管理设立了诸如学科建设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但在高校内部复杂交错的学术活动和学术事务中,仍然有很多环节如招生考试、成果评定、绩效考核、保送资格审查等尚未纳入学术组织的管理范围或并未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了学术管理上的漏洞,管理的层次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对管理对象的条件标准进行全面彻底的考核与审定。拿贾学政来说,如果他所在学校的组织内部存在这样一个学术管理机构对研究生保送资格进行审核,这两篇抄袭来的文章必定会被查出,他也就不会获得研究生保送资格,便可以把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一开始扼杀在摇篮里。可见高校学术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还不够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管理组织系统还需要继续努力。

(三)高校学术规范与惩处制度不健全

纵观当今我国高校学术界,在学术职务的评聘、学术成果的评价、学术规章的制定等方面或缺乏规范,或有规不依,或规范本身不尽合理,没有形成一套可操作性的规范制度来管理学术行为。同时在高校管理条例或相关法律中也没有填充惩治学术不端的内容与制度。学校对考试作弊行为一般会予以‘严查重罚’,但对学生学术论文剽窃、平时作业抄袭等行为却少有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责罚措施,从而贻害于中国的学术事业,剽窃抄袭及一稿多投之风蔓延。相信贾学政所在的学校尚无学术规范实施细则与惩处制度,只是其行为太恶劣,校方才做出了开除学籍的决定。

(四)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存在问题

在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数字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已成为重要的评价依据,虽促进了我国学术成果在数量上快速上升,但也催生了一些不利于学术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一方面“诱良为娼”,各种名目的评比多,排名多,如评选三好学生、评定奖学金、免试研究生,全都有非常具体的量化指标,必然导致学生对数量指标的“病态追求”与“盲目攀比”,出现对学生评价不全面、不客观的状况。大学追求的根本是学术,体现在学术上的量化指标就是发表文章,一些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竞争的砝码,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增加论文的发表数量,于是,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等现象便屡有发生。另一方面“逼良为娼”,在中国的大学里,特别是在研究生领域,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求学生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否则就不能评优甚至不能毕业。在这样高压态势下,每个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都在竭尽所能地发表文章,于是弄虚作假的事情就多了,学术不端现象也便大量出现。大家都这么做,只不过贾学政运气不好,撞倒了枪口上。所以贾学政的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也是高校对学生的学术评价机制的问题。

二、对高校学术管理体系有效构建的思考

教育家朱九思先生曾说过,“大学不是党政机关,不是企业单位,而是教育与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性事业组织”,“学术是大学之灵魂,之根本”。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学术性。因此,高等学校内部教学管理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据其学术特点和学术规律来进行,运用有效地管理方法对学校学术事业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

(一)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高校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术管理的核心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给予他们的创造活动以充分的自由空间。”[1]积极营造学术氛围并努力探索学方法和途径:其一加强舆论宣传,在校报、校内网站、各种学生组织的自办刊物上开辟专栏,简介重大科研动态;其二邀请专家讲学,这种讲学密切结合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性、专业针对性和科研引领性;其三开展学术活动,建立各种以学术活动为主旨的学生社团,举办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为学生展开专业研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学术道德教育的号召,给学生讲明论文造假、作业抄袭对社会和自我的危害,在思想上树立起正确的学术观念,使学生自觉抵制学术腐败行为。

(二)建立合理的学术管理组织机构

阿什比说:“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2]对应于学术管理系统的内容要素和层次,高校应建立职责明确、相互联系的学术管理组织机构。借鉴国外高校学术管理的经验,我国高校的学术活动和学术事务应由专门的学术组织机构进行审议或咨询。在此基础上,将招生考试、成果评定、保送资格审查等纳入学术组织机构的管理范围,从组织层面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控制。可从以下几点改进和完善:首先整合机构,将大学学术管理组织各机构,如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整合起来,建立一个核心的主体机构,增强集体威信,发挥整体效应。其次设常委会,在机构整合的前提下,设置一个总体的常委会,可以加强学术工作的日常管理,提高组织的独立性与凝聚性。第三设专门委员会,在各个机构内部设置专门委员会,体现组织权力整合与分化的有机统一。[3]

(三)健全高校学术规范与惩处制度

学风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针对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尽快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完整、严格、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其实也就是学界的‘游戏规则’,赋予权威性,使学生们不愿、不能、也不敢违背基本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不断强调学术道德的基础上,通过学术规范的制度建设,明确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和道德底线。中国科技大学就率先在全国出台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学生不得“侵占、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成果、数据、思想等,均应明确说明并具体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机构等)”等,凡有违反规定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另外,国家也应制定专门的惩治学术腐败的法律,或者在《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中完善惩治学术腐败的内容,增强其严密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惩治学术腐败有法可依。[4]

(四)建立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

首先,根据不同院校,不同学科的特点,构建弹性化评审制度和评价标准。对学生有效的评价机制应以质的评价为基础,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倡导差异性评价。以身心的和谐发展、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为基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科的不同特点,采用与其特点相符合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使评价由单纯关注量化指标转向关注过程评价,不以具体条条框框为判据,也就避免了学生在追求量化指标上出现的作假以及学术不端行为。其次,学术不能太多与功利挂钩,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积极交流与沟通。如在评选三好学生,评定奖学金,研究生保送的过程中,采用同学之间互评互选的原则,避免对学生评价不全面、不客观的状况。第三,建议有关科研院所和高校,根据学术研究的客观规律,停止“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获得学位”的硬性规定,因为即使不作规定,那些有志做研究的学生还是会努力发表文章,而那些对科研不感兴趣的学生,即使发表了对其今后的成长也基本没有什么用处。“我要发表”和“要我发表”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凭的是科学兴趣,后者多是被动的成分。没有了发文章的压力,研究生们便可以安心做研究,也就避免了学术浮躁与不端现象。尝试通过适当增加答辩论文淘汰率来控制研究生的质量,不能像现在这样,毕业答辩走过场,重视论文发表而不重视学术研究过程。

三、结束语

总之,“贾学政事件”的暴露体现了高校学术管理体系上还存在不科学的地方需要加以改善。从学术管理的角度思考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没有现成统一的模式可照搬,也不能照搬,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构建学术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术氛围,建立合理的学术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学术规范与惩处制度,建立能够体现学生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对高校学生学术不规范现象加以控制,对学术不端行为加以防范,为我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项贤明.论学术管理理念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佛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李春梅.我国大学学术管理组织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6,24(1):70-73.

[4]程方生.教育学术腐败探源[J].教育评论,2002(1):4-6.

作者简介:

上一篇: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摘抄下一篇:别拿尊严去追求一个不爱你的人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