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2024-10-20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共11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1

随着社会和国家对人才和科研重视程度的增加,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据《201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在读研究生179. 40 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已由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时的1. 00 万人,以及1999 年高等教育扩招时的9. 22 万人,增加到2013 年的61. 14 万人,我国研究生教育开始走向“批量化生产”的培养模式。然而在我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道路上,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不仅反映在数量上,也反映在质量上。

2009 年之前,硕士研究生均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导致研究生专业技能较差。然而,大部分硕士毕业后直接就业而不读博士,使得单位和研究生都面临所谓的学术型硕士学术研究能力弱、工程研究能力也弱的困境。为了跟上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从2010 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于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与学术型比例为7 /3,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研究能力强的应用型硕士,而学术型硕士专门供给打算继续读博士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当教师的人才做中间跳板用。近年来,为提高学术型硕士的学术研究能力及学术品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学术素养是2002 年国际学术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Academic Senates,ICAS) 提出的,被定义为“学生为了取得学术成就而需要拥有的读写听说和思考技能、信念和价值观、思维习惯”。学术素养包括批判性阅读能力、宽泛文本的解译能力、在学术流派中完全准确的写作能力和参与复杂学术讨论的能力。近年来,国内的学者认为正确的治学之道、严谨的学术态度、高尚的学术品格是良好的学术素养的重要部分[1,2]; 因此,学术素养的内涵,包括了学术意识的培养、学术知识的掌握、学术能力的培养和学术道德规范的遵守[3]。

学术素养的培育与导师和研究生自身均密不可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刚入学后将面临角色的转换与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改变,因而存在诸多困惑; 而导师通常同时指导多名研究生,加之繁重的工作压力等因素,对研究生的指导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如何平衡和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笔者作为一个高校青年教师,经历过研究生期间的困惑,也经历了指导本科生及协助指导研究生的阶段,对于如何提高研究生学术素养略有思考,期望通过高校( 研究所) 、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能培育研究生良好的学术素养。

1以“撰写研究综述”打开通向科研神秘世界的大门

“研究生要不要写综述,研究生有没有资格写综述”一直颇有争议。有学者指出,研究综述应为各领域大家的高屋建瓴之作,不主张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然而撰写研究综述前,需大量且较深入地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 因此,研究综述的撰写可让刚跨入科研大门的一年级研究生较全面地了解其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刚跨入研究生行列的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在研究生指导的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的看法也持不同态度。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比较盲目,只是对一定数量文献中的研究观点、结果、结论进行罗列; 因此,研究综述写作质量较差。另一部分导师则把研究综述撰写作为研究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 其中部分导师要求研究生在开始课题研究前完成文献综述,部分导师要求研究生在完成课题研究后撰写文献综述。笔者研究生同学的导师要求其完成文献综述后方可开始实验,事实证明该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对自己研究领域的进展、研究思路和所需研究方法均有一定的把握; 甚至完成研究综述的撰写对日后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发表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高质量研究综述的撰写并非易事,需要有新颖的独特视角、大量的文献准备、清晰的撰写思路、完整的逻辑加工、深入的学术剖析[4],也因此有助于研究生了解同行的研究,关注到亟待解决的问题,把握好其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充分了解课题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并有利于研究生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确保课题开展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然而,研究生在撰写研究综述的过程中需要导师引导其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其撰写的研究综述进行指导与修改; 使其在综述撰写过程中深入思考,对研究课题有较好的掌握,并防止出现逻辑错误、人云亦云、毫无学术价值的研究综述。

对于一年级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主要作用在于使研究生从中对课题有所思考,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对日后研究有所帮助,同时也是培养学术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和研究生应尽快沟通,确定研究课题后,开始文献的阅读与研究综述的撰写工作,对于质量较高的研究综述,可鼓励研究生认真修改发表。

2以“参加学术报告会”作为启发思维的钥匙,拓宽科研的视野

学术报告会一般以专业领域的前沿课题为报告题目,反映的是某领域的最新科研信息或前沿成果。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可开拓科研视野,树立跨学科意识,增加学术修养[5]。

首先,开展学术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向专业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学习交流提供了好机会。一方面,研究生可从专家学者的报告中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是提高学术知识的良好契机; 另一方面,专家学者的学术态度和人格魅力可影响研究生对科研精神和学术道德的认识,从而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饶的人生态度,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人品质,以及勇于实践、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6]。

其次,学术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有助于研究生寻觅课题研究新视角,发现科研中的问题与误区,少走弯路。同行的学术报告中可能包含了研究生日后科研中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新的科学理论等,也可能会提到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难点和解决对策。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则可拓宽研究生科研视野,树立跨学科的科研意识。若研究生能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参加学术报告会,将更有助于培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中,研究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不强。一是因为研究生对学术报告的作用认识不够,存在“被迫”的心理和“敷衍”的态度; 二是缺乏持续的学术报告制度,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因此,研究生院( 处) 及相关院系应开展相关教育和制订相应的制度,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孙育峰等[5]提出可将学术报告纳入研究生学分制度体系,目前部分高校也已实施“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作为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必修课程”。导师也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与研究生交流学术报告的重要性,鼓励或要求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使研究生从参与学术报告中培养学术意识和感受科研精神,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

3 以“课题组研讨会”搭建思维碰撞的桥梁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特别需要一种能够激发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学术环境。课题组研讨会,即“Seminar”,是一种培养研究生学术意识、学术知识、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规范的有效模式。在欧美,Seminar是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学中很常见的教学模式; 我国也有学者研究发现Seminar教学班取得的教学效果在考试成绩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教学班[7,8]。本文中提到的课题组研讨会,指一个课题组中包括了几位教授( 研究员) 、副教授( 副研究员) 、讲师、博士后及研究生,一次课题组研讨会中,确定2 ~ 3 位主题报告人,报告人进行专题发言后( 自己的实验计划、论文进展、相关研究的综述等) ,其他教师和研究生进行提问,期间报告人的导师进行评述,所有报告人的汇报及学术辩论结束后,导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见图1。

课题组研讨会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作为主题报告人的研究生,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需要批判性地对待文献中的研究成果; 同时需要清晰地把握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时地总结实验成果; 需要将研究结果与文献资料中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制作成幻灯片等形式,进行汇报; 需要对学术辩论和交流中的不同意见作出反应和解答。因此,课题组研讨会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找资料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 有助于督促研究生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研究动态; 有助于研究生梳理研究思路和及时总结实验成果; 有助于打破瓶颈,产生创新; 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报告制作能力和学术演讲能力;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对于不做主题报告的研究生,在听报告的过程中,可学习报告中好的研究方法,要求对主题报告进行提问,有助于学术知识的积累和学术意识的培养。

课题组研讨会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增加了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机会,提高了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以“发表学术论文”检验科研能力与学术品格的真伪

学术论文是展示科研成果、表达学术观点的文章。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对实验成果的整理和分析过程,是其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也是其学术态度和道德规范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还是其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的良好机会。

目前,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在毕业答辩前必须公开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相关论文。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有部分研究生为了能顺利毕业,急于投稿,使论文撰写及投稿出现撰写不规范、质量低、乱署名、一稿多投等现象。

学术论文的发表需要经历准备、撰写、修改、投稿、发表等阶段。论文的准备过程需要研究生进行资料的查阅与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找到论文写作的切入点,拟定论文的撰写提纲,从而对整篇论文的核心和逻辑有整体把握。论文的撰写过程需要研究生认真、严谨,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特别是参考文献的引用,要反映真实的科学依据和来源,体现正确的科学态度及论文写作原则,同时是对前人研究成果和法律的尊重[9]。论文的修改、投稿杂志的选择、投稿的过程均有助于研究生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 因此,学术论文的发表培养并体现了研究生的学术意识、学术知识、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规范。

5 结语

研究生学术素养的提高与培养需要高校( 研究所) 、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从研究生入学开始,三方就应当重视过程,共同促进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京梅.浅谈研究生学术素养:从研究生投稿存在的问题说起[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8-130.

[2]刘国荣.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养成的基本途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113-116.

[3]王立珍,袁金英,马秀峰.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内涵及培育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5):50-52.

[4]刘晓虹,顾申.指导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207-209.

[5]孙育峰,郝四平,何勋.学术报告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108-109.

[6]温志桃,邹波.刍议创新型研究生学术氛围的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70-271.

[7]官杰,王琪.Seminar教学法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55-1757.

[8]杨立强,邓军.Seminar: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2005(2):5-7.

[9]姜代武,张超.谈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26(4):117-120.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2

各位同学:

每年6月和12月校学位委员会会议审议研究生学位申请事宜。请我院申请学位的同学严格按照学校的学位论文规定和申请流程,掌握提交申请学位的时间节点,准备学位申请的相关材料。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事项:

1、要对照培养方案和学习计划检查课程学分完成情况,检查成绩是否合格,是否已按照学校规定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是否已按照学校规定在申请答辩前进行论文查重;

2、填写学位申请书(附件表6-1;6-2),正确、如实地填写申请书的内容,其中要求申请人、秘书、导师、评阅人、预答辩主持人等亲笔完成表格规定的书写内容;

3、申请书可以手写或电脑打印。手写材料一定要用黑色或蓝黑色水笔,电脑打印不得任意改变原表格式,申请书的内容不得打印后张贴上去;

4、申请书所填内容和时间应符合学校相关文件的规定。完成论文预答辩(申请答辩时间一般要在正式答辩前一个月),如实记录预答辩内容;

5、向学院提出学位申请时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①学习计划(附件表3); ②文献综述报告; ③开题报告(附件表4);④论文中期检查表(附件表5);⑤申请书(附件表6-1,申请书后含成绩单(成绩单由申请人从系统里打印);6-2)⑥已发表论文的期刊或录用证明;⑦学术活动登记本(参加学术活动10次以上,本人作报告至少1次),综合素质课听课本;⑧论文查重审核表。申请时间在正式答辩前至少一个月以上,同时检查本人是否在网上提交了开题报告(从2010级起要在答辩前半年以上);

6、学院向研究生院报送学位申请者名单,由研究生院在网上公布抽检名单。如被抽中请按研究生院规定的程序送检论文;

7、学位申请批准(抽检通过后)由答辩秘书到学院领取2份论文评阅书,论文送审;

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审查专家评阅意见书,符合要求后到学院领取答辩表决票,8、组织答辩(论文答辩原则上不在节假日里进行),学生办理学位答辩的相关手续,打印论文决议书(附件表7-1和7-2);

9、申请书中的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必须由答辩秘书认真填写,包括是否推荐优秀硕士论文;决议底稿答辩委员会主席要签字并归档编号。

10、论文答辩后要按照答辩委员会的意见修改,填写论文修改情况说明表(见附件表8),导师签字认可;

11、研究生要在网上录入个人信息(研究生院主页右上角)——学位信息上报系统。要详细阅读网上录入说明,正确填写培养类别,如学术型博士、硕士或专业学位,以及毕业时间(按照学位申请的批次时间,如20130620),同时在论文归档时要上交网上录入的个人信息打印件并签名。

12、请务必正确填写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文档名:学号+姓名+专业)和学位申请简况表(文档名:学号+姓名)以便学院汇总。摘要(样本见附件格式2)、申请简况表(见附件表10:分表一;表二)及研究生档案明细表均需上传至学院邮箱:1300094746@qq.com;

13、论文上传图书馆;

14、备齐归档材料,按顺序编号,携带网上录入的个人信息打印件(本人签字),办理归档手续;

15、持离校通知单办理离校手续(离校通知单,见附件表11)。

注意:以上论文规定和要求以及相应表格均可进入研究生院主页→学位工作中查找,相关的申请表格也可在我院网站或附件中查看。

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十月

附件:硕士研究生学位申请相关表格与格式 学位论文归档材料总汇与顺序:

1、河海大学研究生业务档案情况表(见附件:表1)(不编号);

2、研究生业务档案卷内目录(见附件:表2)(不编号);

3、研究生学习计划(见附件:表3);

4、文献综述报告;

5、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及开题报告(见附件:表4);

6、论文中期检查(见附件:表5);

7、学位论文(标准装订,注意论文内页本人签字)(见附件:格式1);

8、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书1份(非人事档案专用,见附件:表6-1);

9、学位论文评阅书2份;

10、论文答辩会议记录及答辩委员会决议书1份(非人事档案专用,见附件:表7-1);(决议书最后有签名的一页请复印一份自己备用)

11、发表论文或证明;

12、学位论文修改情况说明(见附件:表8);

13、其它(含学术活动登记本、综合素质课听课本等材料)。(以上3——13项按序在右上角用铅笔编号,凡是有文字的页面都要用铅笔在页面上方编页码,包括决议书中的答辩委员会决议底稿和表决票)

以下材料不编号放在归档材料的后面上交(16K):

14、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书(人事档案专用,见附件:表6-2)(不编号);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3

[关键词]学术型 专业型 硕士生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31-03

近年来,伴随我国硕士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改革硕士生培养机制、提升硕士生培养质量成为我国硕士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硕士生课程作为硕士生培养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硕士生教育质量的高低。2010年,教育部要求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规模,将新增的硕士生招生计划和缩减的学术型硕士生招生名额全部用于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因此,兼顾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种硕士生培养类型,克服目前我国硕士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并存的硕士生课程体系,既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趋于本科化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本科化”现象。[1]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体系也呈现本科课程体系的特征。这首先体现在课程内容趋于本科化上。研究生教育部分课程内容并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特色。[2]其次,课程类型趋于本科化。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与本科课程类似,是根据学科结构设置的,课程类型也基本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选修课程来进行划分。这种课程体系不利于硕士生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进行深入研究。第三,课程授课方式趋于本科化。大多课程以讲授为主,辅之讨论与实验,尤其是政治、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基本是讲授式的,与本科教学区别甚微。第四,课程要求与评价方式趋于本科化。硕士生在课堂上大多仅需要听讲或参与部分讨论,且课程结束大多只需提交课程论文等,学生很难通过课程提升科研素养。

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体系结构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情况。其一,英语、政治等公共课所占比例过大,课时较多。其二,忽视专业外语课程。由于专业外语课程是由各院系自主设置的,课程时数偏少且课程组织较为松散,造成研究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专业外语的写作水平难以满足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3]其三,忽视研究方法类课程。这就造成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研究方法传统、手段比较落后,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成果很难体现在研究中的状况,这一问题在人文社会学科专业中尤为明显。[4]其四,忽视跨学科课程。一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在跨院系选修课程时存在选修资格、学分转换等障碍;另一方面,由于跨学科课程缺乏详尽的规定与要求,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拓展硕士生跨学科视野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实际效果。

3.学生缺乏课程权力,课程设置呈现随意性

课程权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来影响课程行为的力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在课程方面造成某种特定的结果。课程权力主要包括课程政策制订中的参与权、课程决策权、课程专业自主权以及课程实施权等。它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标准的制订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优化过程当中。[5]从我国目前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看,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权力主要垄断在学校、各院系及教师手中,学生普遍缺乏课程权力。同时,课程设置呈现较大的随意性。部分课程根据院系师资或社会的职业需求情况临时开设,违背学术型硕士生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培养目标。

(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具有学术化取向

首先,专业学位课程内容趋于学术化。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内容并未侧重实践与操作层面,与学术型硕士生课程雷同,体现不出不同的培养类型应有的差异。其次,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授课方式趋于学术化。专业学位硕士生在第一年修读课程阶段,其课程授课形式基本以系统讲授为主,导致其无法深入一线实践环境,及时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第三,专业学位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趋于学术化。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考核与学术型硕士生类似,大多也以参加课程考试或提交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未能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课程内容缺乏创新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属于并列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类型,创新性是体现研究生教育本质的关键。而目前我国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内容滞后,较少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实践发展的实际,阻碍学生运用最新的知识、方法、技术指导相关实践,导致其创新原动力和后劲明显不足,不利于提升其在相关实践环节和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运用创新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选修课程资源缺乏

由于我国开设专业学位的历史较短,各高校和院系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开设的选修课程资源相对较少,加之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缺乏健全灵活的跨院系、跨学科选修课程机制,导致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内容大多局限于本专业,不利于拓展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跨学科视野,导致其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阻碍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改进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

由于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向不同,两者在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上都应存在区别。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应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及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其课程设置应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和前沿性;而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应重视提高学生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实践能力及操作能力,其课程设置应侧重应用性与操作性。针对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不同的培养目标,在分别改进两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推进整个硕士生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改进学术型硕士生的课程设置

改进学术型硕士生课程设置,需要明确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其与本科生课程教学的差异。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及创新能力,与本科教育相比,其更强调研究性。

1.提升课程体系的层次

首先在于深化学术型硕士生的课程内容。学术型硕士生课程必须以研究为中心进行设置与组织,以区别于本科阶段以教学为中心组织课程。学术型硕士课程应该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升其理论素养与研究深度。其次在于丰富学术型硕士生的课程类型,注重跨学科课程、学术前沿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第三,完善学术型硕士生课程的教学环节,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术型硕士生积极开展专业探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

2.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首先,减少公共外语、政治的授课时数,重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外语课程,提升学术型硕士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与外语水平。其次,重视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开设,提高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三,完善跨学科选课机制,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方向修读课程,从而拓展其学术视野和知识面。

3.分散课程权力,规范课程设置过程

首先,允许并鼓励学术型硕士生参与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硕士生参与课程设置有助于避免课程设置权力垄断于院系,促进课程设置权力的分散下放,使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满足学生的修读需求。其次,保障课程设置过程的规范性。高校及各院系应该根据学术型硕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任务,结合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研究兴趣,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术型硕士生课程,避免按照师资情况与社会需求临时设置课程的现象。

(二)改进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设置要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实践取向。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于培养学生从事某一类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其特点在于职业性与应用性。

1.提升课程体系的实践性

首先,要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来设计课程体系,既避免继续沿用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体系,又避免将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与普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相混淆。其次,在授课形式上,运用现场观摩、案例教学与社会实践等多样灵活的授课形式,增加专业学位硕士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第三,在课程评价方式上,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和灵活的考核形式,注重考查学生通过课程提升实践能力的程度。第四,提高实践课程的理论高度,提升课程的层次,重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理论的重视程度,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的授课质量。

2.增加课程内容的创新性

课程内容的创新性一是体现在课程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理论最新发展前沿与热点上,二是体现在课程内容能够结合学科实践领域最新发展的动向上。由此,为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应该将学科专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最新成果纳入课程内容,并及时补充与更新,以提升学生对前沿领域的敏感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研究意识,使其能够迅速将新知识技术运用于实践,提高其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构建规范灵活的选修课程机制

首先,构建模块型课程体系。模块型课程体系是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体系常采用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将某一专业应开设的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一部分称作为一个模块,所有模块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横向并列系统。[6]它有助于打破具体学科的界限,将学生未来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进行整合,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修。其次,各院系应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拓展选修课程的范围,增加选修课内容的深度。第三,鼓励专业学位硕士生跨院系、跨专业、跨类别选课,规范学分互认机制,促进不同院系、专业以及不同培养类别硕士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和谐并存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和谐并存的课程体系需要从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与国际化运作三个层面入手,提升两类硕士生课程的层次和质量。

(一)提高认识是构建和谐并存课程体系的前提

硕士生课程体系是由学术型硕士生课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子系统。区别两种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及价值取向,充分认识两种课程体系和谐并存的必要性,是构建和谐并存的硕士生课程体系的前提。首先,提升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认可度和重视度。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差异仅仅体现在培养类别和培养目标上,并不存在层次的差异和质量的高低。其次,明确由于两种培养类型的培养目标不同,要求两种课程体系必须保持自身特色、各有侧重,具有一定的区分度。第三,充分认识两种课程体系共同构成硕士生课程体系,促进两者和谐并存既是由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也是提升整个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

(二)完善制度是构建和谐并存课程体系的保障

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及院系应从制度上保障与完善和谐并存的硕士生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促进资源共享,完善课程学分互认制度。学术型课程体系应强调理论课程的比重,而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应偏重实践课程。但两类课程并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应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互通互认。统筹两类课程体系,鼓励两种培养类型的硕士生跨类别选课,促进两类课程资源共享与学分互认,使学术型硕士生通过选修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践课程提升实践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生通过选修学术型硕士生课程提升理论素养。其次,立足创新性,建立课程分类评价制度。学术型硕士生课程评价应注重考查相关课程对于学生理论素养提升的作用,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评价应偏重课程对实践能力提升的效用。同时,两种课程评价都应立足于关注课程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作用上。这也体现出两类课程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两类课程应该也能够在各具特色的基础上和谐并存。第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师资分类聘用与考核制度。各高校及院系在选聘与考核教师时,应在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根据硕士生的不同培养类别采用不同的师资聘用及考核标准。对于学术型硕士生师资,应关注其理论研究素养及教学能力;而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生师资,应关注其应用性科研能力,如专利发明等。所以,应分类聘用与考核教师,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提升不同类别硕士生课程的区分度及教学质量。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是构建和谐并存课程体系的趋势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在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类型共同发展的时期,促进学术型和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是促进两类课程体系和谐并存的关键。首先,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与国外不同类别的硕士生课程体系接轨,借鉴、吸收其课程体系设置的先进模式,并结合我国相关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不同培养目标,提升我国硕士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程度及可操作性。其次,促进和谐并存的课程体系具备“本校”特色。各高校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办学方向、师资水平、学科特色,设置既体现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不同的培养目标,又兼顾本校研究生培养水平的课程体系,以提升两类课程的创新性为基点,促进学术型和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和谐并存。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本科化”的成因分析[J].江苏高教,2003,(5):99-102.

[2] 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5):68-72.

[3] 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61-67.

[4] 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59-63.

[5] 郭德侠.研究生的课程权力亟待加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33-38.

[6]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1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4

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和关键环节。但是,当前我国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建设并不理想,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设计未能从研究生全面成长的角度考虑,未能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第二,课程学习内容和创新度不够,深度与宽度缺乏精心设计;第三,课程学习对于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贡献度有待提高;第四,课程考核不能充分体现研究生的能力水平,也不能够对研究生产生威慑力。可见,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缺陷已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质量。

本文通过对国外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分析,结合国内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特点,从课程设置、选课机制、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式、课程训练强度、课程考核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基础。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主要问题在于课程设置过于狭窄、单一。以经济学类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国内多数高校设置以下几类课程:一是公共必修课,包括外语和政治;二是学科通开(基础)课,主要是与所属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关的课程;三是专业课(研究方向必修课),主要是所属二级或三级学科的必修课;四是选修课,主要是所属二级或三级学科的选修课。从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主要根据二级或三级学科开设,涉及专业基础较为狭窄;其次,选修课程开设数量少,类型单一,交叉、前沿的综合性课程相对较少;再次,研究生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可供研究生自选的课程十分有限;最后,人文课程少,制约研究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对此,应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课程设置经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优化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的学科基础,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第一,增加开设短而精的课程和模块化课程,如复旦大学已经开设了夏季集中授课的“FIST”课程(Fudan Intensive Summer Teaching,暑期集中式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增加跨学科课程、方法类课程和研讨类课程的设置。第三,开设国际化课程,增强学生对国际普遍关注的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前沿问题的了解和学习,打造学生知识的新格局。

二、建立灵活、开放的选课机制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而且所选范围只局限在本校、本学院甚至本专业之内。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获取课程知识的途径,导致国内硕士研究生在课程资源上可选择的空间较小。

对此,首先,应借鉴国外高校经验,跨院(系)甚至跨学校统筹课程资源,建立开放性课程设置机制,国外很多知名高校,如卡尔顿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资源就是跨校统筹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每个学校所开课程数量并不多,但质量却较高;其次,共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资源,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将来攻读博士学位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后备力量,应当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选修课上面对同样的资源,这样可以扩大研究生课程选择范围,丰富课程资源增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整合和衔接。

三、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强化教学训练强度

(一)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前沿性

通过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滞后的问题,知识的前沿性明显不足。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表明,对于学科前沿问题的学习和训练,是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如果能够在学生阶段就接触到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研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应根据学科发展、人才需求变化和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凝练和优化课程内容。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参考3—5本教材,向学生介绍每一本教材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有更深入全面的掌握。此外,还应提供大量的前沿文献作为教学的补充资料,提高分析解读经典前沿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定期组织学生展示本人的研究方向或成果,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学术鉴别能力。

(二)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

在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取讲授教学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严重降低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应根据不同学科和课程的特点,选择问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虽然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引入研讨式教学方式,但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研讨内容缺乏系统性或学术水平不高;研讨过程缺乏必要的互动和有效的指导;研讨深度不够,较少关注研究背景和对研究结论的质疑等深度思考,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知识结构的形成。应当在研讨的过程中加强前沿的引领和方法的传授,注重探讨问题研究的背景,经典理论和定义的来龙去脉,以及对结论的分析和质疑。此外,还应积极促进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有机结合,让学生亲自体会从“搜集文献—界定研究主体—凝练研究对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研究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提高教学训练的力度

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训练强度较低,学生基本理论不够扎实。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觉压力不大,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研究生精英教育的要求。硕士研究生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因此必须加大教学训练强度。在国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强度是非常大的,以高级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为例,一学期会有四到六次作业,三到四次考试,两到三次作业展示,学生平时每天学习时间远远超过国内学生。高强度的教学训练可以增强对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研究技能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研究生课程考核制度

国内高校研究生课程考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考核方式多以课程论文和闭卷考试为主,考核方式单一,考核难度低,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第二,考核多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考核环节,导致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第三,中期考核(或综合考核)机制不严格,流于形式,更没有真正实行分流或淘汰机制。因此,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以及中期考核(或综合考核)并没有给其带来很大的威慑力,也未考核应有的作用,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

对此,首先,应当创新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比如在研讨课中实行多主体考核方式,将全体参与者打分与教授打分相结合,加强对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第二,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考核环节,使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以此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严格执行中期考核(或综合考核)制度,实行分流或淘汰制度。比如,卡尔顿大学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考核机制就很严格,一个学期会有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达到课程要求而被淘汰。美国高校也有类似制度,各院系在入校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果成绩达到不到B,则失去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资格。这种严格的考核和淘汰机制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使那些真正不适合继续攻读学术学位的学生尽早转变方向。

综上,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集中体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有效性是高质量的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前提,可以说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优化是整个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下,从课程设计、选课机制、课程内容、教学训练强度、考核机制等方面着手对我国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进行优化,是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郭海燕,石中英,王远,魏遵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措施与反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

[2]武晓维,李勇.中美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比较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4,(5).

[3]董俊虹,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

[4]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5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初公布的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截止207月,我校共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8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2015年拟招收硕士生约3600人,其中拟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约1500人;拟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生45人,其中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

一、招生信息发布

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可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信息公告。

考生须自行从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下载打印《准考证》,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pgs.ruc.edu.cn)下载初试成绩通知、复试通知等。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5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 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相应级别水平;

② 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③ 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对于党校学历的考生,具有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的.可以报考,其余的党校学历不能报考;

(7)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8)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9)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 我校单独考试由相关学院按系统单独组织生源,报考条件详见各单独考试专业招生简章,非系统单独组织的生源不得报考。

(三)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报考条件详见《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章》及各学院网站上公布的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考生,请参照《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五)推荐免试硕士生的申请条件详见《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办法》。

三、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请按下列要求正确选择报名点:

统考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1304Z1-美术学、135107艺术(美术)专业的考生须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报名点。

联考考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的考生须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报名点,其他专业学位联考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非应届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单独考试考生:须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报名点。

推荐免试生在教育部推荐免试服务系统内完成报名手续,已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不用办理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统一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手续;未落实录取单位的推免生的推荐免试资格自动失效,参照统考考生的要求进行报名。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网上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

教育网网址:yz.chsi.cn

公众网网址:yz.chsi.com.cn

3.报考费缴纳方式及标准等信息,届时请登陆研招网查看“报名公告”。

4.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须仔细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2)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不论是否已支付报考费,所填报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信息将不得修改。网上支付报考费前,请务必核准信息,因错选上述三项信息而误缴的报考费,将不予退还;此时,考生若要更正报名信息,必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前,重新注册、报名、缴费,逾期不再补报。

(3)除“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以外的其它报名信息,考生可在网上报名起止时间内,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修改。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考生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之后不得更改。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6)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2015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7)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我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

(二)现场确认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6

[关键词] 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70-02

一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同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偏共性

目前,我国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必修课一般占比例约为84%,而比较灵活的选修课仅为16%左右,且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基本相同,所以导致学生选课自由度不够,体现不出个性化的培养。而英、美、日等发达国家选修课程的比重则较大。

2公共课程作用不明显

研究生的政治、外语等公共课程占了近1/4的学分和课时,旨在强化工具性的价值和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及辩证的理论素质,内容上也只是在本科层面上的横向扩展,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厌怠情绪。

3缺少跨学科课程和研讨型教学模式

目前很多学校都为学生开设了一些跨学科的专家讲座和学术论坛,但是受经费或其他问题的制约,机会和次数太少;其二,学校课程体系中较少开设交叉学科,跨专业选修等课程,不同专业关联学科的学生之间缺乏交流,难以满足全方位的人才培养需求,难以顾及研究生的兴趣及所需要的知识整体;其三,培养单位的师资结构仍难以支撑。

当前研究生教学活动中仍存在着传统的接受式教学,课堂变成了教师宣讲自己学术思想的场所,师生之间深入探讨、研究和互动较少,学生思维不够积极,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缺乏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和开拓能力,从而影响了研究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4导师与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矛盾日益突出

研究生扩招背景下,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导师队伍数量、质量的发展严重滞后。一些导师身兼数职,所带的博士、硕士很多,繁多的会议、教学和科研,使其顾此失彼,学生学不到东西。有些导师只注重使用,不注重培养,自己带博士,博士带硕士。有些导师知识结构老化,安于现状。目前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单一的导师负责制,如今在学科间不断渗透交叉综合的背景下,单一的导师负责制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出现被导师同化现象。现阶段,研究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所增强,但是在理性分析和学习的刻苦性方面大不如前。研究生缺乏系统的学术研究训练,经历少,知识功底薄弱,加之导师难有一对一的指导,因此整体教育质量不高。另外,导师为自己所带学生而专门开设的专业课程很少,甚至没有。缺少这样一门课程,学生就难以感悟导师的思想和新理论,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师兄弟之间也缺少了与导师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思想碰撞和学术探讨的机会。

另一方面,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时间已压缩为一年或者一年半,所以学生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做研究,第二、第三学年如果院系和导师对学生的纪律管理不严,自控能力较差的研究生更是得过且过或者花费大量时间去找工作,一些入学前没跟单位脱离关系的学生甚至返回单位工作,正常的在校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势必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

5师生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研究生考核评价模式大多采用的是单向评价方式,而忽视了学生对任课教师和导师的教学评价。学生评价体系方面仍以课程论文、导师评价、学位课程成绩等作为主要依据。二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增设导师专业课程,可试行多导师制

导师的学术风格、治学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设置一门导师为自己所带学生的专业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导师的能力再高也有缺陷,尤其在学科交叉的领域更加凸显。研究生的培养可试行交叉课程教师相互聘用教学、双导师模式或导师组制。一方面,受限于现行的单导师制,导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交叉学科研究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学校内可以试行交叉课程教师相互聘用的方式。同时培养单位应多举办“交叉学科论坛”活动,鼓励不同领域的导师经常一起交流学习,经常邀请一些在交叉学科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做报告,形成多学科的学术环境,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学科的导师资源,开展跨学科、跨单位联合培养模式。其次,一些实践操作性强的专业和学科可以推行双导师制。即校内理论型导师与校外实务型导师。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质变,打破了以理论老师为主的局面,同时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和校外单位之间也可采取研究生与员工“置换”实践、培训的形式,互帮互助。

实行导师组培养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导师组的成员可以是同学科专业或不同专业,以实现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取长补短。现阶段,很多院校都实行了“导师+指导小组”联合培养的方式,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纪律管理等由导师组进行全面指导,从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适当调整公共课的教学内容

研究生公共课由于课程定位和设置的局限性不便于课程的改革,但是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比如外语课可以加强口语的交流和写作能力,多涉及一些外国语言文学欣赏及语言文化的应用等,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政治课则应该多围绕国内外的时事案例、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性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入头脑风暴式教学,向研讨型教学模式转变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问题式、启发式、探讨式的激发性思维方法,其运用于教学中的好处已为实践所证明,其优点是将师生之间的“主—客”关系,改为“主—主”关系,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增强集体合作精神,这种方法适合小班的研究生教育,通过师生课前的命题及大量资料的准备,课中进行集体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弥补知识缺陷,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和方法,然后逐一分析找到合适的答案,这样的课堂信息量大。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深入,研讨模式已开始应用于教学,经典的文献、重要会议或核心刊物的论文、学术报告、讲座等都可以成为课堂上师生研讨的内容。研讨课可采用命题研讨、观点辩论、案例讨论、中心议论的方法,形式上可采用分组交流、自由交流、辩论交流、说写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4开设新兴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

开设新兴课程,课程的设置要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如上海大学在研究生教学中引入了文献阅读研讨课,按规定每门课程的文献阅读量不低于40篇,分成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两个环节。课堂教学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文献的讲解、讨论,点评和总结;课外自学要求完成课前基础知识的自学,文献的阅读和总结,课后复习。其次,选修课要增加跨学科性、实践性、经典性、前沿性课程的比重,满足研究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经典的研读和前沿的探讨,超越前沿,追问新知。另外,还要开设专业科研方法课程,增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学校可适当调整学分学时,加大交叉学科课程,促进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交流。比如,同年级跨专业,或者同专业跨年级开设课程。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还有利于不同方向的学生在同堂学习过程中相互启发,完善各自的专业背景,为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师兄弟之间提供研究探讨的机会,也有利于将问题深入研究。此外,学校和二级学院要多提供一些专家讲座,让学生多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会后的学生要向学术团队进行汇报式总结等等;多开展学生学术团队间的研讨会,比如每个专业每个年级可定期开设小型研讨会、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中型研讨会、以学校为单位的大型研讨会、还有同城之间或跨省之间高校的超大研讨会。

5建立网络教学和多样化的师生考核、互评机制

国内研究生课程的考核一般有:考试、论文和项目。而国外的考核通常包括合作项目得分和个人贡献得分。而个人得分既有教师的评价、个人研究成果得分(如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还有不同合作者的评价。所以,我们的考核应将学生课堂和项目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搜集能力、参与程度、完成情况、总结等方面纳入一定比例,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评价既看过程也要结果。

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和建立师生互评机制。研究生的某些课程可进行网络共享和网上选课,使跨专业甚至是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更为可行,在客观上也为实行学分制完善提供条件。教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件、前沿信息、阅读材料等,师生可进行群组讨论。此外,利用网络建立师生互评系统,学生可以对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能力和态度进行网络评教,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术能力及综合表现给予评定,以促进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总之,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同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偏共性化;公共课程作用不明显;缺少跨学科课程和研讨型教学模式;导师与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矛盾日益突出;师生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经验,认为:可尝试通过增设导师专业课程,试行多导师制;引入头脑风暴式教学,向研讨型教学模式转变;开设新兴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建立网络教学和多样化的师生考核、互评机制等措施及手段,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参考文献

[1]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59-63.

[2]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4):37-38.

[3]于忠海,赵玮芳.研究生课程(研究性)弱化归因及其改进理念和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3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7

关键词: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实践基地,模式

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满足对大量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专业学位,均可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并计划到2015年,使得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相对比例达到1∶1[1]。在面临原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新增加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分开培养,这无疑是对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挑战[2]。目前,涉及到生物学类的专业硕士有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和林业硕士。由于专业硕士是研究生培养的新课题,没有经验和基础,倍受人们的关注,关于专业硕士培养的文献和研究近些年成为了热点[3]。然而,近些年却忽视了专业硕士给传统学术型硕士培养带来的挑战,学术研究生的培养以培养能从事教学与科研的工作者为目标,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来在教学方面的就业面就相对较窄,加之教育专业硕士的冲击,使得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化培养改革迫在眉睫。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无疑是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化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了解建设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的意义和条件,探讨其建设模式,是建设好科研实践基地的关键,是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4]。

1 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

1.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的重要环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将培养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课程学习和完成毕业论文工作。这种全国如出一辙的培养模式,已经突显出单一化、被动化、形式化等弊端[5,6]。很多培养单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的“三重三轻”现象,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7]。在培养过程中,加入实践学期是学术研究生科研化培养的有效途径[8],实践学期设置学分,其开展方式主要以到科研实践基地掌握实验技能和进行广泛的科研实践为主,因此,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1.2 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是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就业的纽带

长期以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受到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培养出来的大部分硕士研究生理论水平有余而科研实践能力不足,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只精通完成毕业论文所涉及的科研技能,导致所学的科研技能方向狭窄和技能结构不合理,与社会就业不符。生物学的科研技能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涵盖了宏观生态、分类、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主要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实践学期可以系统掌握生物学所涉及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将为适应社会就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就业率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是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就业的纽带。

1.3 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平台

硕士研究生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从以书本知识学习为主的本科阶段向以自己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过渡。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成为一个真正的科研人员,是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重中之重的工作。无论是博士研究生还是真正的科研人员,都应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即良好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储备、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然而,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使研究生缺乏独立精神、理性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6],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成为真正科研人员的道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通过实践学期在科研实践基地的锤炼,无疑将有利于科研素质提高,为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1.4 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是产学研发展的重要支柱

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组织共同构成了产学研整体,科研实践基地既是联系三者的链条,又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媒介,更是三者相互融合和支撑的主要支点。高校具有人才资源、学科专业、科研成果,通过科研实践基地平台,能够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组织实现有效的对接。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是企业市场和生产实践条件的基础,并且为科研机构的成果和技术相互支撑。

2 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探讨

2.1 学校与企业合作模式

学校与企业模式应该是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中起步最早的,而且是目前开展较好的一种方式,此种合作是在相对平等的合作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互惠互利的较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国内很多生物技术大型企业都具有研发队伍和科研团队,但力量较为薄弱,诸多科研工作缺乏研究平台和充足的科研支撑,企业大量资金通常投入到生产设备上,科研设备投入较少,因此高校的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建立在企业,不但十分有利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加有利于解决企业科研人员和科研设备短缺的问题。学校与企业模式的科研实践基地不但可以满足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任务,针对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还可以立题进行研究作为毕业论文。

2.2 学校与科研机构合作模式

学校与科研机构合作是生物学学术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中最具有前景的模式。科研机构在生物学某个专项的领域中很可能要超过高校,具备很多资深的科研人员和较为完备的科研平台,研究思路和意识通常也要比高校更加专业和前沿化。然而,科研机构通常在人员上不够充沛,特别是助研人员特别缺乏,再有研究平台不够全面化,如果遇到边缘学科问题和跨学科问题,具有的专业平台做起研究感觉十分乏力。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任务可以以做一名助研人员为契机,遇到边缘学科问题和跨学科问题可以以高校科研平台作支撑,不但可以完成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任务,还可以通过帮助科研机构完成主持课题的子课题完成毕业论文。

2.3 学校与政府农林部门合作模式

学校与政府农林部门合作应该是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色所在,政府农林部门的工作对象和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的对象是基本一致的,很多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申请的研究课题都是从政府农林部门申请的,或者与农林产业有着明显的关系。政府农林部门的人员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并且对所负责的资源十分了解。然而,通常政府农林部门的科研力量不是十分雄厚,特别对某专项的研究不够深入,科研平台较高校相比较为薄弱,特别是地县级政府农林部门。学校与政府农林部门合作,政府农林部门依靠高校的科研力量完成一些项目,推进农林部门的一些产业发展。高校通过完成政府农林部门具体项目起到了提高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且具体实施时,还可以搜集其他研究项目的科研样本和基本调查数据。

2.4 校校合作模式

校校合作模式是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通常发生在生物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的合作。生物学科发展到目前形成了较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同时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研究特色,通常研究涉及到传统研究以外的领域和边缘学科将促成校校合作模式的研究实践基地的产生。校校合作模式开展的较为普遍,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有的在申请项目时项目立项书中就明确标注出单位;有的是通过导师做其他高校兼职导师的形式;还有的是对研究生进行委托培养的形式等等。校校合作模式是十分有助于研究平台的资源共享,更加有助于生物学边缘学科的发展,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效的。

3 生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避免空架子工程

不要以建立科研实践基地为目的而建立科研实践基地,建立科研实践基地必须是以实质性合作为基础,没有实质性合作的科研实践基地就是个空架子,是没有生命力的科研实践基地,不会持续很久。因此,首先要找到实质性合作的契机,然后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商谈,达成合作,建立科研实践基地。着力科研实践基地的质量建设,合作双方都应该提高质量意识,科研实践基地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科研能力的培养,甚至影响到研究生毕业后的前途。

3.2 避免急于求大求全

科研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就是从一个科研项目合作开始,也可能从一个产品的技术支撑开始,要把起步的合作做好做实,这是进一步的合作基础。合作基础不成熟的合作项目不应该介入,很容易失去合作单位的信任,将严重影响科研实践基地的顺畅建设。求大求全的思想不要有,这种思想会造成建设的科研实践基地出现诸多短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会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这些短板会导致整体合作质量不高,进而影响科研实践基地向纵深发展。

3.3 避免产生成果纠纷

建立科研实践基地的合作时,一定要经过详细商讨,然后签订合作合同,合同中要特别注重成果的分配问题,如果是产品研发合作就要将未来技术转让的利益和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好,如果是科研项目就要做好成果的知识产权的划分。产生成果纠纷对于科研实践基地是致命的,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随着科研实践基地向纵深发展,可以进一步签订补充合同,确保科研实践基地健康发展。

3.4 避免缺乏管理

科研实践基地通常建设在外地,研究生通常科研实践周期都很长,一般在1年左右,对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情况不能缺乏管理。合作单位通常只是业务上的合作,不介入研究生实践情况的考核管理。建议建立科研实践的考核机制,定期进行科研实践基地研究生科研实践情况的考核。缺乏科研实践基地管理不仅会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还会严重影响科研实践基地合作项目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合作的紧密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院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10-11-01).http://www.gov.cn/zwgk/2010-11/01/content_1735454.htm.

[2]张乐天.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5):90-94.

[3]綦菁华.关于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6):195-196.

[4]李吉霞.试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6(5):162-163.

[5]王岩.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11(2):138-140.

[6]周谷平,章亮.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25-28.

[7]龙自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高校实践教育的四大益处[J].考试周刊,2011(32):201-20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8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存在的误区 和问题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 硕士生的就业率比本科生还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受到扩招的影响。但是主要原因是在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进行分析。

1.教学方式现状与问题。

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应该是导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教学的方式进行, 我国目前研究生教学方式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 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随着研究生模式的扩张, 一个导师一年要带十几个研究生, 导师不能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教学内容现状与问题。

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取决课程的设置, 在研究生课程中采用了选修和必修的方式, 并且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实践中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都是一样的,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和科研脱节,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也是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生教学要符合学科前沿理论和实践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 同, 研究生导师只传授一些具体的知识, 硕士研究生教学案例过于陈旧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研究生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

3.教学考核现状与问题。

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一方面取决于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另一方面取决于研究生教学考核系统。目前研究生教育和考核强调对研究生的质量进行把关, 在教学评估中注重的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 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 对研究生入学之前的考核和论文是很容易确定的, 但是在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没有一定的方法进行考核。

其二, 适中的教学评价也很难执行。在研究生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使教学评估工作只停留在教学表面, 还有在研究生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这就使得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 由于研究生的专业能力不同, 导致在研究生教学中出现从众心理。

二、发展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 必要性

在当前研究生教育模式中, 提供的人才类型和市场需求存在严重的不匹配性, 导致研究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需求发生了改变, 特别是研究生所需要的岗位发生改变,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学术性岗位, 而是非传统的技术性岗位, 如服务业、制造业等。

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岗位多是融合经验与创新的岗位, 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传统的经验积累, 而是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职能和所从事的岗位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三、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方向, 学术型和应用型的不同方向

我国研究生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持续扩招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不断扩大招生的规模, 必然导致研究生素质下降, 这就需要学校在研究生入学时确定研究生未来的培养方向, 要在遵循研究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的综合考评结果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在确定了研究生培养方向后通过对课程进行灵活设计 和严格的考评体系, 进行研究生教学改革。

1.灵活的课程设置。

研究生的教学模式都是采用国外的教学模式, 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在一起。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发挥研究生的自身特长, 对研究生的特色化培养有重要作用, 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1) 在学分考核下, 将学生的实践课纳入到学分考核之中, 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 引导学生抓住课堂重点,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课程设置的作用。

(2) 将校外实习的实践活动纳入到研究生课程体系中, 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对研究生进行职业培养, 增加专业能力。

2.严格的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可以在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 对研究生教学的考核也应该使用这种方法, 教学考核可以有效地推动教学改革。考核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1) 针对学术性研究生和教学考核, 要以教学成果为考核对象, 通过预先设定的考核标准进行周期考核。

(2) 对应用型研究生的考核要以参加实践课程的多少为考核的标准。

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取决于课程设置, 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尽管采用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 并且要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在实践中选修课和必修课是一样的,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仍然是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华卫红、马东堂.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报.2012 (4)

[2]刘同娟、马向国.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 (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9

1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住院医师)与学术型分流的优势

1.1 临床实践技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本质上是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升级,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对科研技能的掌握,还要接受临床轮转,为毕业后从事医疗工作奠定基础。然而,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仅短短三年,科研工作本来就繁琐耗时,再加上沉重的临床任务,很多研究生往往不能兼顾二者,导致科研成果不理想,临床技能不扎实。在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与住院医师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新模式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全程接受临床技能培训,较之传统模式轮转科室更多,轮转时间更长。专业学位研究生被用作科室一线住院医生,在病例分析与诊断、技能操作、医患沟通等方面都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加之临床科室对其进行的一系列规范化考核、工作量化记录等,有效地解决了研究生毕业后“高学位,低技能”的就业现状[3]。

1.2 科研训练更具有针对性

研究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研究,因此科研训练历来都是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在传统培养模式中,很多医生及导师认为科研就是“做实验”,因此专业学位与科研型研究生区分并不明确,二者界限模糊,完成科研训练都是在实验室,差别只是在于“做实验”的时间长短。在新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接受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使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不再可能。为完成研究生科研训练,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结合临床轮转以及导师指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临床应用型研究课题,这很好地避免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与科研脱节的现状[4]。在新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成功分流,前者专注于临床技能培养,研究方向以应用型临床课题为重(以回顾性研究或循证医学研究为主),后者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利用各种实验手段解决临床中发现的问题或在临床上开展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

2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住院医师)与学术型分流所面临的挑战

2.1 新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培训结合问题

虽然在新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在一起,但二者是否能合理、有效的整合起来,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①课程设置问题。新模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夜间和周末进行,这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课程安排时间类似。然而,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二者却是大相径庭。前者除了要掌握基本的二级学科知识外,也安排了很多科研基础课程以及人文知识课程,而后者主要是学习其相应二级学科的前沿进展。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白天紧凑的工作结束后,还要面临如此繁多的课业压力,这往往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出勤率下降,以及最终课程学习效果不理想。②科研能力训练问题。从近两年我国试点的几所高校来看,新模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未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新模式对科研训练时间未提出严格的规定与管理,同时,毕业论文要求也仅为一篇综述或病例分析,这样低水平的学术要求很难让就业单位相信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科研创新的能力。③临床轮转问题。现在新模式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生同被看作科室的一线医生,其临床轮转安排与考核相似。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完成住院医师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额外的课程和科研训练,较之传统模式这样的培养方式往往导致研究生三者不能兼顾,压力沉重。面对医患矛盾日益激烈的现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能像住院医师一样保持较高的临床专注度、避免医疗纠纷,是目前医院及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研究生就业面临更大挑战

就非医学专业来说,实现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分流,对研究生就业有了更明确的指导意义。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事技术类工作,而学术型研究生从事研究类工作。然而,大多数临床医学研究生就业走向为从事医疗工作,因此,在实行了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分流的今天,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将面临挑战:①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问题。新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毕业后可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节省了就业后再接受住院医生培训的时间,但就目前各大三甲医院对医生职称评定的要求来看,相对低下的科研能力以及较低质量的学术论文将为其日后晋升职称带来不小阻力。②学术型研究生就业问题。现在的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更多从事的是单纯的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研究,这与基础医学研究生所研究的范畴高度重叠。然而,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还是走向医疗单位,因此,学术型研究生虽然具备扎实的科研创新能力,但其就业后临床与科研脱节现象严重,在取得正式行医资格前还需进行长时间的住院医生培训,培养期限过长,这往往导致医学生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望而却步,报考比例下降。

3 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 合理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能力训练

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关于相应二级学科前沿进展的知识学习,删减传统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遗留下来的基础实验课程以及人文课程(例如哲学相关课程),尽量减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业负担,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有需要的课程。此外,增设网络教学,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空闲时间能通过网络学习专业课程,让课程学习更具有机动性、自主性以及高效性,在减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压力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5]。

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轮转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临床轮转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临床应用型研究课题,并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学术型研究生尽可能多的进行与临床医学相关的课题研究,除了在实验室利用各种实验手段研究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还应积极在临床开展前瞻性研究,比如高质量的RCT、前瞻性队列研究,尽可能避免就业后科研与临床脱节[6]。

3.2 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制度,重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

制定出一套区别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制度、培训方式以及考核制度[7],在临床实践能力训练得以保障的同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以及科研思维训练保留时间与精力。例如,专业学位研究生较之住院医生在管床病人数量上合理减少、担任住院总医生时间上合理缩短;医疗组带教老师多放手让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操作、多参与到疑难病案的诊疗过程而非单一的参加病案讨论等。

面对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研究生分流明确的现状,不少临床医学院应届本科生表示,更倾向于报考专业学位而非学术型研究生,因此,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应予以重视。鼓励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报考、鼓励临床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需要获得硕士学位的医生报考以及增加学术型研究生研究课题与临床的相关性,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比例。

从新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试点培养到现在正式全面实行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分流,虽然新模式下我们看到了未来研究生培养的良好机遇与前景,但期间经历的探索与试验时间尚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培训能否真正有机结合、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能否真正做到合理分流,以及分流后两种类型研究生所面临的新的就业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引起医院及学校重视,并在日后的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合理性、多样性以及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程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J].中国医学装备,2012(2):46-48.

[2]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3]陈旻敏.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与传统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123-125.

[4]郭进军.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与科研并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4(1):133-134.

[5]徐飞.医学网络远程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29-1030.

[6]王海东.加强临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10(3):394-39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1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河南省的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四所院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河南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规定的学习年限为3年, 一般不得提前;郑州大学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则规定学习年限为2~3年;但所调查的4所高校中都对提前毕业的学生做出明确的要求。

2.2 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 其目的是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方法, 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必备的基础[2];选修课旨在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领域[3]。

2.2.1 学分分配情况

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规定取得学位最低需修满34学分, 河南大学要求最低修满42学分;河南师范大学为44学分;郑州大学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要求为36学分。进一步深入分析显示, 在所调查的四所高校中 (表2) , 公共必修课的学分分配为8~12学分之间, 其中英语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的学时和学分, 而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是很理想, 并没有完全达到可以熟练阅读和处理专业方面的外文资料并且可以撰写论文摘要。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继续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2.2.2 公共必修课程设置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 公共必修课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 都是以外语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主, 郑州大学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开设了计算机课程。

2.2.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情况

专业必修课是学科的精髓, 其内容也是本学科最精辟和最主要的部分[4]。以便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研究以及就业做准备。从表4中可以看出郑州大学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专业基础课的内容与其他两所院校有所不同, 涉及面很广, 有体育管理学、体育文化学还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河南大学将体育研究生科研能力所必须具备的课程,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专题作为了专业基础课程内容, 并开设了动作技能分析这一其他院校没有的课程。河南师范大学开设的大部分都是基础学科的课程。

2.2.4 选修课程设置情况

从表5的比较分析, 可以看出, 不同的高校由于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存在差异, 所以在选修课设置上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有的高校是任意选择本专业的选修课, 有的高校是在选修中有必修课程, 其中包括工具类、相关专业类和交叉学科课程。一些学校将补修课程也放在了选修课程当中。大部分高校的选修课程都涉及到教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体育统计、科研方法等领域的课程。总体来说, 选修课安排上基本上以跨学科为原则, 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 体现了多样性特征, 设置符合研究生要求的课程[5]。但部分学校供选修的课程范围太小, 跨专业选修受到限制, 一些边缘和交叉学科的课程开设仍然不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对学习年限为2~3年, 对提前毕业的学生有明确的要求。

(2) 河南省体育教学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 取得学位最低需修满34学分, 公共必修课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 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于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一样, 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3.2 建议

(1) 各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时候彰显本院校个性的培养方案。

(2) 根据课程和科研进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适当的调整学习年限, 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 并规定学生累计在校的最长年限。

(3) 在课程的设置上, 各高校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社会需求, 改革课程管理制度, 学生可以随意选修与本专业相交叉、相关的课程, 还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适当减少公共必修课学分, 设置专业英语和应用型选修课为主, 实习和未来职业性实践课应该成为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为国家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陈国余.贵州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 2009, 29 (5) :55~58.

[2]秦风冰, 王珂.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生培养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1 (1) :117~120.

[3]魏德样.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4 (27) :6~8.

[4]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 (33) :20~23.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篇11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月,美术类院校,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

学术月活动对促进在校研究生, 尤其是新生进行自我独立学习意识的觉醒具有十分广泛的作用, 就艺术类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而言, 具有综合类院校所不具备的独特性。以下从硕士研究生的类型、学术月活动和研究生学习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学术月活动和研究生学习之间的关系。

艺术类院校研究生学习的独特性

硕士研究生以论文作为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展示, 即初步在某一研究领域做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进入研究生教育的最初阶段就要明确目标和方向, 而不是仅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炼。导师作为引路人具有指导作用, 且硕士生的学习在于创新, 其领悟能力并不在课程内, 而在课程以外。艺术类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方面具有特殊性, 具体体现在:一是脱离教科书的局限, 在各类书籍中寻找和发现线索;二是要在学习中养成怀疑和批评的习惯;三是加强对实践类学术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强化。

艺术类院校研究生学术月活动的特点

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多角度创新拔尖人才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作为艺术类院校在教育方式中进行了多种探索。诸如举办研究生学习交流、论文成果展示, 以及研究生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等众多有利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促进。艺术类院校举办研究生学术月活动, 通过交流可以给研究生学习指明方向。学术月活动的交流并非一定要长篇大论, 参与者只要对一定阶段的学习感受进行总结交流, 让所有研究生从中受益,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艺术类院校研究生学习特点举办学术月活动是一项极具针对性的活动。以西安美术学院学术活动月的开展为例, 学术月活动结合建校以来秉承“宏美厚德, 借古开今”的校训, 作为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活动计划的举措, 目的在于为研究生教学进行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搭建平台。美术院校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强于文化课的基础学习的情况, 从历年来美术学院硕士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果来看, 在专业性较强的学生中尤其明显。从研究生的论文报告来看, 既体现出学生对自己专业领域的探索, 又显示出学生对专业的创新精神。这才是硕士教育追求的教学效果。

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学术月活动的具体开展, 一是通过征集论文, 编辑学术月活动论文集为手段, 以获取硕士研究生在就读期间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为目的, 对研究生学习状况进行摸底调查;二是邀请在不同学术领域具有贡献的学术专家作学术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启迪。

学术类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在学术月活动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尤其是美术类院校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融会贯通的能力更加重要, 从美术学院中就论文的发表和文章的结构主旨来分析, 学术类硕士研究生尤其是艺术学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方面具有优势, 就论文的发展和创新点来看, 其目的就在于能够使他们在学习中做到专业和理论知识兼备。符合新时期艺术类院校对硕士研究生制定的规范。

艺术类院校研究生如何举办学术月活动

就艺术类研究生的学习特点而言, 应对来自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料、展览情况具备更多了解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以2013 年在西安美术学院举办的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为例, 在这场学术月活动中, 共有来自多个院校的综合类硕士研究生参与, 围绕着不同领域内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点进行阐述, 这些探索不只是对自己所学领域内知识点的突破与延伸, 同时也凝聚了学生们在以前本科生阶段所打下的学习基础和广泛涉猎, 是一个从广泛到精尖的过程。如《孟瑶:论中国传统绘画笔墨与线条中的文化哲学观》一文, 在对本专业的发掘性探索中, 很注重对相关领域的知识, 如哲学、文学、政治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知识的广泛猎取。如果只局限于就传统绘画笔墨来进行探讨, 很多方面都容易被忽略。再如“艺术考古研究”课题组的同学们有几位是从大处着眼的方式来探索的, 如《张启彬:别样的美术———先秦美术研究略论》这个课题的涵盖面很大, 也是系统的对先秦时代美术的一个解构, 更多地加入了作者对这一时期的美术的个人理解与剖析, 谈的是自己的认识。这样的研究范围至少能写上十余万字的论文, 但是作者从“别样”来入手谈到先秦美术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特征并进行了概述, 篇幅不长, 却涵盖面广、深入浅出、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是难得的论文佳作。还有安晓东的《秦汉瓦当纹饰形式美的构成》一文, 从秦砖汉瓦的文化意蕴出发, 来阐述自己对秦汉文化的理解, 从内涵和外延上都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准, 也就是美术史和文化历史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 这些范例可以看作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新特色, 即在学习中梳理脉络, 从细节处着眼。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在学术月活动中展露无疑, 从每位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状况来看, 没有一位学生是长篇大论式的汇报, 都是从一个个案分析入手, 建立起自己的学术研究体系, 只有个案研究才能体现出研究生学术活动的价值所在, 从个案入手研究性才能充分发挥。

专家 (导师) 在学术月活动中的指导意义

研究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正确的指引, 只有通过好的引领作用才能为研究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其中直接的引导人是导师, 而间接的引导人是具有深厚学术研究能力的专家和学者。专家讲座是学术月活动的一针强心剂, 研究生学习注重的是什么, 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方式, 就美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而言, 作为直接引路人的导师的研究领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在第一年的学习中, 多聆听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讲座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不同领域中的专家正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学术月作为研究性很强的学术活动, 邀请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做出丰硕研究成果的学者和专家作报告, 一是能够调动硕士研究生尤其是新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感受到专家学者们是如何进行研究和学习的;二是通过聆听专家的报告, 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三是自身在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应当明白有所取舍, 有所创新;四是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而言多积极听取专家和学者的言传身教。专家和学者都是在不同领域有资历的带头人, 他们的讲授并不针对某位学生的学习特点, 也不同于对本科生那样进行灌输和普及型的教育, 而是将自身对某些研究领域的观点亮出, 全靠学生自己理解和领会, 因此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也是硕士生尤其是在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艺术类高校中学生通过有限时间来进行自我梳理和领悟。

总结

硕士研究生学习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 举办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不仅检验了硕士研究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 而且能够有效反映研究生学习状况, 激发学习兴趣, 展示学习成果, 并且能为其学习方式日趋多元化开拓新思路。

研究生的学习具有自身优势, 这种优势需要通过学术月活动这样的形式来完成, 学术活动月活动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拓展和开阔学生研究视野, 提高培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研究生学习阶段个人学习的规划和思考》, 知行斋。

[2]《研究生学习的关键不在课程上》, 教育新闻、人民网。

上一篇: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下一篇:贴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