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企业家(精选10篇)
学术型企业家 篇1
就科技园的定义,不同的研究机构给出了不同的界定。Malairaja和Zawdie两位学者在国际科学园联合会、英国科学园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美国大学相关研究园联合会等对科技园界定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科技园的三个特征要素:(1)通过大学、R&D机构和企业的互动实现知识和技术转让;(2)知识型和创新型企业的成长;(3)支持环境的创建[1]。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科技园即是建立在大学基础上、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征要素的联合体。硅谷的成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大学科技园实践和研究的热潮。大学科技园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大学以及园区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为在促进区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提高大学质量和声望、提供产业化机会和研究所需的外部资助、保留人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园区企业的研发效率、人才质量和收入等方面[2,3,4,5,6]。
然而,在有些大学科技园及园区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园区和企业遭遇了失败,如Phan和Wright的研究表明,印度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了13个大学科技园,但除了班加罗尔外,其他大学科技园均以失败告终[7]。不能否认的是,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在企业和园区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决定作用:优秀的企业家不仅能引领企业发展,同时也能通过集群效应促进园区的发展;反之,则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从心理、行为、绩效及声誉等多方面影响了园区其他企业及园区的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的研究对企业、大学科技园甚至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为指导大学科技园企业家自身的成长及对企业家进行孵化提供理论基础。相对于国内研究而言,国外学者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家的孵化研究方面进行更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因此,对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总结归纳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则显现出独特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1 国外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理论研究回顾
在国外大学科技园中,企业家主要分为两类:学术型企业家(Academic Entrepreneur)以及代理企业家(Surrogate Entrepreneur)[8]。所谓学术型企业家是指同时具备科学家和企业家所拥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个体,他们通常借助自己的学术声望和专业特长等创建并经营自己的企业。而代理企业家则是指大学等研究机构以外的个体从研究机构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技术作为技术基础,并在研究机构建立的科技园中创办企业的企业家[8]。绝大多数关于企业家孵化理论的研究都集中在了学术型企业家身上,国外学者主要从对学术型企业家创建和运营企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原因剖析、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学术型企业家孵化对策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而关于代理企业家的研究则很少,仅有Radosevich,Chrisman、Hynes和Fraser,以及Franklin、Wright和Lockett对代理企业家进行了探讨,主要局限于对代理企业家在大学科技园发展中作用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以学术型企业家为研究对象,对国外关于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理论进行回顾。
1.1 学术型企业家运营企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实践表明,学术型企业家在创办和经营管理大学科技园企业的过程中遭遇到了重重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Vohora、Wright和Lockett[9]为代表的很多国外学者在其研究中也就这一现象进行了阐述。在对学术型企业家创建和运营企业遭遇困难的原因解释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从学术型企业家的分类和学者与企业家的区别两种视角进行了分析。
1.1.1 学术型企业家的分类
一些学者指出,并非所有的学术型企业家在进行企业创建和运营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困难,原有对学术型企业家的很多研究并没有考虑到所谓学术型企业家之间的区别[10]。为了对学术型企业家及部分企业家在创建和运营企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原因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探讨,近年来,相关研究越发重视在对学术型企业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剖析[11,12],并指出绝大多数在企业创建和运营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学术型企业家都属于初创型企业家的范畴,而有经验的学术型企业家则可以成功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据此,Westhead、Ucbasaran和Wright分析了成熟型和初创型企业家的区别,指出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动机和商业能力,并且成熟企业家在企业获利能力上要远远高于初创企业家[12]。Shane、Shane和Venkataraman、Shane、以及Hyytinen和Ilmakunnas等学者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成熟企业家在先前的经营管理中获得的经验使得他们能够有效识别和利用新的商业机会,并能够有效建立起自己的供销网络[13,14,15,16]。Mosey和Wright在研究学术型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形成过程和机理时,提出了学术型企业家的一个分类体系——潜在企业家(Nascent Entrepreneur)、初创企业家(Novice Entrepreneur)和成熟企业家(Habitual Entrepreneur)[17]。其中,潜在企业家是指那些正在考虑开展自己事业的个体[18];初创企业家用于描述第一次创办企业的个体;而成熟企业家则是指那些已经有多次经营企业经验的个人[11]。Mosey和Wrigh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学术型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发展情况。Vallini和Simoni两位学者在研究大学对学术型企业家的培养体系时,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类,根据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和行动状况(State of Action)两个维度将学术型企业家分为四类:其中企业家精神较高和采取实际行动的学术型企业家群体属于“真正企业家”(Real Entrepreneur)的范畴;企业家精神较高但采取潜在行动的学术型企业家被划分为“潜在企业家”(Latent Entrepreneur);企业家精神较低但采取实际行动的学术型企业家被划分为“外在企业家”(Apparent Entrepreneur)的范畴;企业家精神较低且采取潜在行动的学术型企业家则属于“必需场合型企业家”(Case & Necessity Entrepreneur)的范畴[19]。
1.1.2 学者与企业家的区别
在上述研究试图通过初创企业家、潜在企业家、外在企业家、必需场合型企业家与成熟企业家或真正企业家的区别解释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在创建和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原因的同时,部分学者基于企业家的概念更为严格地提出,那些遇到严重问题的大学科技园企业经营管理者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家。这种基于学者与企业家区别解释学术型企业家在创办和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的观点实质上是对基于学术型企业家分类体系进行解释的进一步深化。
在学者与企业家区别的研究视角下,Shane提出,学术型企业家创建企业的基础往往是基于某项(某些)技术突破,而这项(些)技术突破可能存在多种商业化的应用,这就给“企业家”如何选择应用领域造成了困扰[13];Venkataraman指出,“学术型企业家”很可能缺乏识别机会的技能和知识[20];Franklin、 Wright 和 Locket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术型企业家”也很可能不具备利用机会的能力和知识[21];Lockett 和Wright则从支持环境的视角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传统的学术性环境而非商业化的环境无法支持这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建和发展[22];Meyer则以学术型企业家的社会资本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探讨,指出“学术型企业家”在社会资本发展方面的困难[23],尤其是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还进行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企业家”在这方面所受困扰尤为严重[10,24],其原因在于:首先,“学术型企业家”在从其所在的科学网络向商业网络的转换过程中面临着种种的挑战[9];其次,支持机制的不健全[22];再次,具有不同学科属性的人力资本和以往行业经验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社会资本发展的程度和实质[25]。
已有研究将学术型企业家遭遇上述困难的最根本原因解释为是由学者与企业家之间的区别引致的[26]。Meyer提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者(Entrepreneurial Academics)和学术型企业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相比而言,前者缺乏成长导向并且对创新和发展的需求并不敏感[23]。Jain、George和Maltarich将学者与企业家的区别归纳为规范、过程和产出三个方面:在规范方面,学者表现出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共产主义(Communism)、呆板(Disinterestedness)和怀疑主义(Skeptism)的特征,而企业家则表现出独一性(Uniqueness)、私有产权(Private Property)、激情(Passion)和乐观主义(Optimism)的特征;在过程方面,学者表现出实验性(Experimentation)、长期导向(Long-term Orientation)和个人主义/小团体(Individual/Small Group)的特征,而企业家则表现出专注(Focus)、短期导向(Short-term Orientation)和团队管理(Team Management)的特征;在产出方面,学者的主要产出包括论文和其他学者的认同(Peer Recognition),而企业家的产出则是产品和利润[27]。
1.2 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的影响因素
鉴于学术型企业家在企业、园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很多学者又面临着从学者到企业家之间这道难以逾越的角色鸿沟,一方面,长期以来,创新、企业家精神以及大学科技园等研究领域从普遍性研究视角(即企业家群体视角)给予了“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当大多数人选择继续‘打工’,而另外的一些少数群体却开始了开展自己事业的历程”这一研究问题以极大的关注;另一方面,在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研究领域中,国外学者也从内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了专业性(即以学术型企业家为对象的研究)的探讨,以此剖析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的影响因素。
1.2.1 普遍性研究视角
在普遍性视角方面,国外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对企业家孵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基本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性别等;教育和经历的影响;认知的影响;以及资本可得性和机会成本[28]。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引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角色身份(Role Identity)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解释。角色身份理论用于描述社会定义角色所具备的基本要素与个人对角色诠释之间的关系[29]。角色身份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个体在其职业生涯的形成阶段中是如何构建自己的角色身份的,此后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角色身份理论解释职业转换。近年来,角色身份理论被引入企业家精神研究领域,用于概念化个体企业家的角色转换决策框架[30],George和Bock在该框架下提出,个体需要经过企业家角色和参照角色的收益成本对比分析,最终形成向企业家角色过渡的认知和决策[31]。
1.2.2 专业性研究视角
具体到学者是如何向学术型企业家进行角色转换的,已有研究主要从内外部因素两个维度进行了专业性的分析。内部因素主要指学术型企业家自身的特点或由自身特点引发的连锁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外部环境因素。相对而言,在已有研究中,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要相对丰富,而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则较少。
首先,就学术型企业家角色发展和转换的内部影响因素而言,主要包括学术型企业家的个体特征、认知、教育和经历三方面的内容:
(1)学术型企业家的个体特征。Zucker、Darby和Brewer三位学者提出,知名学者更容易成为企业家,其原因在于学者的声望和学术地位使其拥有更为广泛和优质的社会资本甚至是与权贵相识,从而易于获得创业资本支持,其创业成本也相对其他学者而言较低[32]。Thursby和Thursby探讨了学者不愿意成为企业家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学者本身对基础研究感兴趣而对应用研究无兴趣,不想在发明上浪费过多的时间[33]。Vallini和Simoni系统总结了学术型企业家的个体特征,包括性别、种族、社会阶层、年龄、感性/理性健康情况等13个因素,以及自治性、自信、责任感等14个个人能力因素,通过分析大学能够施加影响的因素,以佛罗伦萨大学为例,解析了大学对学术型企业家的培养机制[19]。
(2)学术型企业家的认知。Bercovitz和Feldman提出,很多学者认为要获取专利需要经历漫长的公布时间而阻碍研究的继续进行[34],并且很多学者认为创办企业并不适合学者的身份,因此这些学者排除了自身成为企业家的可能。O’Reilly和Chartman使用适配理论(Fit Theory)对此进行了解释,认为某些学者的企业家化是出于与其他个体和组织价值观一致性适配的考虑[35]。O’Reilly、Chartman和 Caldwell则提出,当学者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压力时,企业家角色转换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认同(Symbolic Compliance)行为[36]。
(3)学术型企业家的教育和经历。Bercovitz和Feldman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个体所从事的研究是科学最前沿的问题时,或者是刚刚接受完培训,则具有成为学术型企业家的高倾向[34]。Vallini和Simoni在学者教育和经历因素对企业家角色转换方面的研究也有所贡献,分析了国际经验企业家经验、以及教育背景(种类和水平)等因素对企业家角色转换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大学支持机制[19]。
其次,就学术型企业家角色发展和转换的外部影响因素而言,主要包括资本可得性、有形支持环境无形支持环境、以及周围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四方面的内容。
(1)资本可得性。在资本可得性这一因素上,不同研究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研究结论。持反对观点的研究如:Zhang对Stanford、MIT以及Johns Hopkins等大学的学术型企业家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创业资本可得性和数量并不是引致Stanford和MIT学术型企业家数量多的原因[37]。持支持观点的研究如:Patzelt和Shepherd的研究成果表明,资金支持有助于企业家降低对创办和经营企业感知的困难,从而更易进行角色转换[38]。
(2)有形支持环境。Zhang提出当学者所在机构具有支持和促进企业家精神的机构时,其研究人员就会具有较高的成为企业家的倾向[37]。
(3)无形支持环境。Zhang在分析创业资本影响的同时,也对知名学者数量、国家级学术成员(National Academic Membership)以及全部教授奖项(Total Faculty Awards)三个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三者是引致Stanford和MIT学术型企业家数量多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提出了所在研究机构的企业家精神支持和促成制度、以及发现的获利机会的数量是另两个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37]。Etzkowitz、Di Gregorio和Shane、Kenney和Goe 等学者则开展了大规模的实证性研究,研究表明促成学者向企业家角色转换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政策(如Bayh-Dole法案)、研究资助压力、研究机构的历史、所在大学和部门的文化和制度等[39,40,41]。
(4)周围个体和群体的影响。Stuart和Ding以生物技术为例,通过对周围个体和群体对学者向企业家角色进行转换影响的研究,提出当学者的同事,尤其是有声望的同事,以及合著者(Coauthor),尤其是处于商业部门网络中心的合著者有成功的创办和经营企业的经验时,该学者易于受到同伴的影响而进行企业家的角色转换,创办自己的企业[42]。Bercovitz和Feldman也得出了相近的研究结论,认为当学者所处环境中有很多同事都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时,他只要看到机会就极有可能成为企业家群体的一员[34]。Bandura和Shamir专门研究了上级行为对下属行为的影响,提出学术型企业家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者对其上级创办企业行为的模范[43,44]。
1.3 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的对策建议
在探讨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孵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大多数科学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和创办企业的兴趣而影响了大批有价值的科学成果的技术转让和转化问题,以及学术型企业家在创建和运营企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些学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如Vallini和Samoni在研究中提出,大学在企业家孵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1)大学在激发那些已经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年轻学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高等教育可以帮助未来的企业家发展个人能力,如降低情境复杂性(Scenario Complexity)、创造性地进行市场分析、有效地发挥领导才干等;(3)高等教育可以向潜在企业家传授营销、管理、技术和其他各领域的显性知识;(4)在对企业家的教育方面,高等教育还可以深化原本已经是企业家的个体的企业家精神。两位学者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对潜在企业家和“表面”企业家的孵化机制:对于潜在企业家,大学可以对他们进行孵化,为他们创造与真正企业家接触的机会;而对于“表面”企业家,大学则应该帮助他们弥补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最后,两位学者还总结了大学可以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如教育、支持企业创办和专利获取、孵化、发展与企业家和其他社会资本的关系以为新创企业的网络建设提供便利[19]。Zhang认为,仅仅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援助是不够的,大学的政策导向应该是出台并实施一系列的措施以吸引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来大学工作,通过对这些高水平学者的孵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7]。Patzelt和Shepherd研究了学术型企业家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扶植政策的感知。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学术型企业家能够获得外部资助时,企业家对其他非财政性政策(如网络和商业知识等)作用的认知也会随之提高。在此基础上,两位学者建议政策制定者并不能单独推出某一项政策,这样会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而是应该同时推出财政和非财政性支持政策,以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此外,两位学者还提出,鉴于学术型企业家创办和经营企业特点的不同,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术型企业家的特点分别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而不能一概而论[38]。
3 国内外研究比较与启示
从上述针对国外学者在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研究成果的回顾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国外学者在对学术型企业家创建和运营企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原因剖析、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孵化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使得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体系已初步成型;另一方面,国外学者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说明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为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纵观我国学者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方面的研究则仍处于起步阶段[45],主要局限于对学术型企业家概念、孵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的探讨,并且这些研究均是基于理论研究方法开展的[46],并没有任何的实证研究基础,因此无论是在研究的深度、还是在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方面都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外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理论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比较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理论方面的研究中,对学术型企业家的分类、学者与企业家的区别以及代理企业家方面存在缺失。然而,与代理企业家相关的是,与国外大学科技园企业以学术型企业家为主、代理企业家为辅的结构形成对比,我国大学科技园企业家的构成则包含了学者、高校毕业生,以及外部企业家三大主体。其中,外部企业家是我国大学科技园特有的现象,与代理企业家类似但不同的是,绝大多数外部企业家均持有自己的技术入驻大学科技园,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大学科技园不断推出优惠政策的作用结果,从而通过租金、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吸引了外部企业家的入驻,并且外部企业家已成为我国很多大学科技园企业家主要的构成主体。这一特殊的现象也形成了我国学者根据企业家类型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对策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如周国红、陆敏和周丽梅[47],陈劲、张平和尹金荣等[48],以及黄亲国[49]等学者分别探讨了学术型企业家、归国留学人员、以及高校学生和毕业生企业家的孵化对策,但如表1所示,这些研究均是以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开展的。
鉴于我国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理论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滞后,以及我国大学科技园企业家构成主体与国外大学科技园的不同,借鉴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国学者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就大学科技园企业家孵化理论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首先,已有研究结论多是以国外大学科技园和国外学术型企业家为背景得出的,而一方面,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时间较短,其发展阶段和程度与国外大学科技园存在较大区别,我国的技术创新类型和轨道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并且我国大学科技园成立和发展的背景——我国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也使得我国大学科技园与国外大学科技园必然具有不同的属性;另一方面,我国学术型企业家也由于其成长和生活背景的不同而表现出与西方学术型企业家不同的特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实际背景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的分类体系、学者与企业家之间的区别、相关孵化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及对策建议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式的深入探讨,尤其是在对策方面,需要根据企业家的类型、基于“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其次,如前所述,已有研究多集中讨论学术型企业家的相关问题,而忽视了对外部企业家模式的研究,但外部企业家在我国大学科技园运营中却发挥了与学术型企业家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外部企业家的孵化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外部企业家个体特征、社会资本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解构外部企业家的相关孵化机制。
再次,在研究方法方面,我国学者有必要基于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就现有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研究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反映出我国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及孵化机制的现状,挖掘出相关孵化影响因素及适配的孵化机制,以加速我国高校学者技术产业化的步伐;同时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家,如高校学生和毕业生、归国留学人员以及其他外部企业家孵化机制的研究,也应该基于实证研究方法展开,以期通过本质现状和孵化影响因素的揭示,制定适配的孵化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科技园及园区企业的发展,助力于我国区域经济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摘要:鉴于学术型企业家在大学科技园和企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国外学者就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首先在确定国外大学科技园企业家构成的基础上,从学术型企业家在创建和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的原因剖析、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三个维度就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进行了总结归纳。然后通过对国内外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剖析了国内学者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的差距,并据此针对我国学者今后在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理论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学术型企业家,孵化,研究评述,大学科技园
学术型企业家 篇2
基础数学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基础数学专业是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专业。此专业与其他很多学科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也就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上进行转行奠定了理论基础,比如此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科研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等工作。但是此专业是偏重理论的专业,所以相对应用数学来讲就业面相对较窄。
就业去向:
1、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制造业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2、IT业职员、商务人员。
3、教师。
相关证书:
教师资格证
计算数学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数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与计算机联系的紧密型,使得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就业前景比较好。此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学校、科研院所、金融行业、电信等部门从事数学研究与教育、图形图像及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统计分析、信息管理、科学计算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还可以自主创业,如开办与数学相关的辅导培训机构等。
就业地区:
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天津等地。
计算数学相关职位
数学教师,数学模型师,数学学科教辅图书编辑及编辑助理,数学研发工程师,数学编辑,数学证券投资模型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师,通信系统数学建模及理论分析研究员,数学学科编辑,奥数教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从一种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渗透到各个领域,此专业的知识已经成为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手段,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更是需要有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此专业的.毕业生在金融、贸易、保险精算和统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运输、医学、农学方面的重要性也慢慢体现出来,就业前景广泛。
就业去向:
1、去金融、贸易、保险行业从事金融统计工作
2、去医院从事医药统计和生物统计等工作
3、高等院校、国家统计部门等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考取证书:
统计证书、精算师
应用数学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应用数学的学科基础性决定了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应用数学专业有很强的实用性,它利用强大的数学能力分析瞬间万变的金融市场,进行金融模型建模分析等,这是一般经济金融出身所无法实现的。另外,应用数学还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和上升的平台,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使得此专业毕业生择业相对比较广泛,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银行、地产、制药等行业。
就业去向:
1、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从事精算有关的工作。
2、IT、地产、制药等行业从事与数学相关工作。
3、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
4、各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数学相关教学或研发工作。
就业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山东
职业规划:
精算师,金融数学家
运筹学与控制论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
运筹学及控制论涉及动态规划及进优化等。比较专业,在商业上应用面较广。该学科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商企业、军事部门、民政事业等研究组织内的统筹协调问题,故其应用不受行业、部门之限制;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运筹学已被应用到各种管理工程中,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运筹学是很有前景的,今后也可以转管理方向。
就业方向:
1、可以去银行证券研发部门
2、物流公司从事物流管理、物流软件开发工作
培养学术型教师的方法 篇3
在科研的氛围中,实现向学术型教师的转变
笔者认为,从一个“好教师”成长为一个“学术型教师”离不开科研的工作氛围。
问题“课题化”,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 对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以教学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研究,不仅能获得研究成果,而且还能用这些成果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教师们在不断的积累经验与积蓄成果中,必然会顺利地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中。
为了降低课题的难度,学校提出了“问题即课题”,这对落实“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消除教师对研究课题的畏惧心理是有积极意义的。应当指出的是,“问题研究”要从教师的工作着手,应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而非“道听途说”的问题,更不是自己“假想的问题”。
课题“问题化”,形成学校的教研梯队 在中学教师中开展课题研究是大有可为的,它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学术素养,而且也是培养“学术型教师”的必经之路。中学教师研究的课题选题要切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课题当作一般的问题来对待。学校可根据教师的水平形成教研梯队,由简到难,层层深入。强化课题研究能够凝聚学校教育科研的队伍,培养教研骨干,营造学校的科研氛围。
校本“课程化”,提升学校的教科平台 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使其在拓展课题研究范围、增强课题研究针对性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开发的质量与水平。通常的做法是先设好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收集材料、编订校本教材、制订教学方案,让学生能真正学到校本文化。
在压力与激励中成长,培养学术型教师的制度保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研队伍的建设,学术型教师的培养更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和评价机制,以此来支持与保障学术型教师的培养和成长。
组织校本培训 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事实上,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学习与提升的过程,教师们逐步形成了强有力的教育科研梯队,这为更多教师成长为学术型教师创造了条件。同时,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组织教师开展关于课题研究成果的介绍与交流活动,学校邀请校外专家组织培训,或本校的名特教师或外出学习归来的教师作专题汇报。
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首先,教师在教研组内可以畅所欲言,包括交流成果、探讨问题或心得体会。其次,有价值的教研组研究成果,还可拿到全校进行交流与研讨,例如学校的“征鸿讲坛”,它真正体现了学术型高中的学术特色。同时学校整理了每期“征鸿讲坛”的资料,并按年度汇编成册。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为教师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搭建起更多的平台。
寻求压力与激励并存的机制 培养学术型教师与每位教师的自身发展紧密相连,也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尽可能合理地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得到发展的同时体现价值。学校倡导“荣誉与责任同在,考核与激励并存”的管理作风,不拘一格,和谐推进;给予学术型教师相应的待遇,这就是对学术型教师的肯定和激励。当然,学术型教师要保持适当的压力,带头担负起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及其他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还要定期拿出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术型教师的作用,推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
正如笔者在《建设研究型学校,追求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所说的:以新课改为契机,以学术型教师的培养为抓手,通过走教育科研这条“幸福之路”,使吴江高级中学特色建设获得内源发展、持续推进的新生力量。学校要给教师希望、舞台和激励,让他们始终拥有一个教育之梦,从踏上讲台起就形成学术型教师的规划,即教学的起点就是研究的开端。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育 篇4
2009 年之前,硕士研究生均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导致研究生专业技能较差。然而,大部分硕士毕业后直接就业而不读博士,使得单位和研究生都面临所谓的学术型硕士学术研究能力弱、工程研究能力也弱的困境。为了跟上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从2010 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于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与学术型比例为7 /3,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研究能力强的应用型硕士,而学术型硕士专门供给打算继续读博士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当教师的人才做中间跳板用。近年来,为提高学术型硕士的学术研究能力及学术品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学术素养是2002 年国际学术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Academic Senates,ICAS) 提出的,被定义为“学生为了取得学术成就而需要拥有的读写听说和思考技能、信念和价值观、思维习惯”。学术素养包括批判性阅读能力、宽泛文本的解译能力、在学术流派中完全准确的写作能力和参与复杂学术讨论的能力。近年来,国内的学者认为正确的治学之道、严谨的学术态度、高尚的学术品格是良好的学术素养的重要部分[1,2]; 因此,学术素养的内涵,包括了学术意识的培养、学术知识的掌握、学术能力的培养和学术道德规范的遵守[3]。
学术素养的培育与导师和研究生自身均密不可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刚入学后将面临角色的转换与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改变,因而存在诸多困惑; 而导师通常同时指导多名研究生,加之繁重的工作压力等因素,对研究生的指导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如何平衡和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笔者作为一个高校青年教师,经历过研究生期间的困惑,也经历了指导本科生及协助指导研究生的阶段,对于如何提高研究生学术素养略有思考,期望通过高校( 研究所) 、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能培育研究生良好的学术素养。
1以“撰写研究综述”打开通向科研神秘世界的大门
“研究生要不要写综述,研究生有没有资格写综述”一直颇有争议。有学者指出,研究综述应为各领域大家的高屋建瓴之作,不主张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然而撰写研究综述前,需大量且较深入地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 因此,研究综述的撰写可让刚跨入科研大门的一年级研究生较全面地了解其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刚跨入研究生行列的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在研究生指导的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的看法也持不同态度。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比较盲目,只是对一定数量文献中的研究观点、结果、结论进行罗列; 因此,研究综述写作质量较差。另一部分导师则把研究综述撰写作为研究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 其中部分导师要求研究生在开始课题研究前完成文献综述,部分导师要求研究生在完成课题研究后撰写文献综述。笔者研究生同学的导师要求其完成文献综述后方可开始实验,事实证明该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对自己研究领域的进展、研究思路和所需研究方法均有一定的把握; 甚至完成研究综述的撰写对日后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发表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高质量研究综述的撰写并非易事,需要有新颖的独特视角、大量的文献准备、清晰的撰写思路、完整的逻辑加工、深入的学术剖析[4],也因此有助于研究生了解同行的研究,关注到亟待解决的问题,把握好其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充分了解课题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并有利于研究生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确保课题开展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然而,研究生在撰写研究综述的过程中需要导师引导其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其撰写的研究综述进行指导与修改; 使其在综述撰写过程中深入思考,对研究课题有较好的掌握,并防止出现逻辑错误、人云亦云、毫无学术价值的研究综述。
对于一年级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主要作用在于使研究生从中对课题有所思考,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对日后研究有所帮助,同时也是培养学术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和研究生应尽快沟通,确定研究课题后,开始文献的阅读与研究综述的撰写工作,对于质量较高的研究综述,可鼓励研究生认真修改发表。
2以“参加学术报告会”作为启发思维的钥匙,拓宽科研的视野
学术报告会一般以专业领域的前沿课题为报告题目,反映的是某领域的最新科研信息或前沿成果。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可开拓科研视野,树立跨学科意识,增加学术修养[5]。
首先,开展学术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向专业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学习交流提供了好机会。一方面,研究生可从专家学者的报告中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是提高学术知识的良好契机; 另一方面,专家学者的学术态度和人格魅力可影响研究生对科研精神和学术道德的认识,从而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饶的人生态度,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人品质,以及勇于实践、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6]。
其次,学术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有助于研究生寻觅课题研究新视角,发现科研中的问题与误区,少走弯路。同行的学术报告中可能包含了研究生日后科研中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新的科学理论等,也可能会提到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难点和解决对策。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则可拓宽研究生科研视野,树立跨学科的科研意识。若研究生能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参加学术报告会,将更有助于培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中,研究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不强。一是因为研究生对学术报告的作用认识不够,存在“被迫”的心理和“敷衍”的态度; 二是缺乏持续的学术报告制度,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因此,研究生院( 处) 及相关院系应开展相关教育和制订相应的制度,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孙育峰等[5]提出可将学术报告纳入研究生学分制度体系,目前部分高校也已实施“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作为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必修课程”。导师也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与研究生交流学术报告的重要性,鼓励或要求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使研究生从参与学术报告中培养学术意识和感受科研精神,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
3 以“课题组研讨会”搭建思维碰撞的桥梁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特别需要一种能够激发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学术环境。课题组研讨会,即“Seminar”,是一种培养研究生学术意识、学术知识、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规范的有效模式。在欧美,Seminar是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学中很常见的教学模式; 我国也有学者研究发现Seminar教学班取得的教学效果在考试成绩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教学班[7,8]。本文中提到的课题组研讨会,指一个课题组中包括了几位教授( 研究员) 、副教授( 副研究员) 、讲师、博士后及研究生,一次课题组研讨会中,确定2 ~ 3 位主题报告人,报告人进行专题发言后( 自己的实验计划、论文进展、相关研究的综述等) ,其他教师和研究生进行提问,期间报告人的导师进行评述,所有报告人的汇报及学术辩论结束后,导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见图1。
课题组研讨会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作为主题报告人的研究生,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需要批判性地对待文献中的研究成果; 同时需要清晰地把握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时地总结实验成果; 需要将研究结果与文献资料中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制作成幻灯片等形式,进行汇报; 需要对学术辩论和交流中的不同意见作出反应和解答。因此,课题组研讨会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找资料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 有助于督促研究生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研究动态; 有助于研究生梳理研究思路和及时总结实验成果; 有助于打破瓶颈,产生创新; 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报告制作能力和学术演讲能力;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对于不做主题报告的研究生,在听报告的过程中,可学习报告中好的研究方法,要求对主题报告进行提问,有助于学术知识的积累和学术意识的培养。
课题组研讨会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增加了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机会,提高了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以“发表学术论文”检验科研能力与学术品格的真伪
学术论文是展示科研成果、表达学术观点的文章。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对实验成果的整理和分析过程,是其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也是其学术态度和道德规范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还是其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的良好机会。
目前,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在毕业答辩前必须公开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相关论文。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有部分研究生为了能顺利毕业,急于投稿,使论文撰写及投稿出现撰写不规范、质量低、乱署名、一稿多投等现象。
学术论文的发表需要经历准备、撰写、修改、投稿、发表等阶段。论文的准备过程需要研究生进行资料的查阅与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找到论文写作的切入点,拟定论文的撰写提纲,从而对整篇论文的核心和逻辑有整体把握。论文的撰写过程需要研究生认真、严谨,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特别是参考文献的引用,要反映真实的科学依据和来源,体现正确的科学态度及论文写作原则,同时是对前人研究成果和法律的尊重[9]。论文的修改、投稿杂志的选择、投稿的过程均有助于研究生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 因此,学术论文的发表培养并体现了研究生的学术意识、学术知识、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规范。
5 结语
研究生学术素养的提高与培养需要高校( 研究所) 、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从研究生入学开始,三方就应当重视过程,共同促进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京梅.浅谈研究生学术素养:从研究生投稿存在的问题说起[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8-130.
[2]刘国荣.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养成的基本途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113-116.
[3]王立珍,袁金英,马秀峰.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内涵及培育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5):50-52.
[4]刘晓虹,顾申.指导研究生撰写研究综述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207-209.
[5]孙育峰,郝四平,何勋.学术报告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108-109.
[6]温志桃,邹波.刍议创新型研究生学术氛围的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70-271.
[7]官杰,王琪.Seminar教学法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55-1757.
[8]杨立强,邓军.Seminar: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2005(2):5-7.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介绍 篇5
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但一直以来,偏重学术型学位教育,而少注重专业型学位教育,所以很多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只能大谈阔论,能理论能研究,但操作能力差。为了与世界上学位教育接轨,因此增加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在每年的10月联考中,录取的都是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但那毕业后,只有专业学位证,而没有必业证书,只有参加1月份全国统考后,才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其实每年1月统考中,早就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操作能力型学位)如法律硕士等,但专业太少。
随着今年的政策改革,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得以扩招,所以专业就增加不少。有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军事硕士、建筑学硕士、兽医硕士、临床医学硕士、会计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除竞赛组织方向)和工程硕士(除项目管理方向)。2010年1月教育部对研究生结构进行了调制,在2009年总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变的基础上,2010国家减少学术型硕士3.8万名,增加专业型硕士3.8万名。并且计划往后几年继续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往后几年达到全日制专业型:全日制学术型=7:3。读完硕士阶段就毕业的学子读专业型硕士更有帮助,而学术型硕士今后只会供给打算继续读博士的学术型人才做中间跳板用。
证书异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相同,学位证书设计相同,但受于学位类型不同(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
专业型硕士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专业硕士学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等。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
由于2009年以前的学术型硕士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硕士研究生是学术型的课程但是大部分确是不读博士出去找工作,大部分的单位都反映学术型硕士专业技能太差,又没有什么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研究型项目其实只能由博士来做,而所谓的学术型硕士根本没有什么学术研究能力,工程研究能力也弱。教育部觉得形势严峻,作出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的决定,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势,并且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7:3,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研究能力强的应用型硕士,而学术型硕士专门供给打算继续读博士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当教师的人才做中间跳板用。
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区别
一、【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区别】
培养方向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 GCT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招生条件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 GCT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 国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可以报考。
招生考试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GCT在职硕士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跟原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考试时间一样,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试。
入学难度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2005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万,招生人数只有32万,录取比例为3.7:1。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例如,2004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的录取比例在6:1左右;2004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09年第一次招生,与学术型同时考试,同一张试卷,同一个国家线 培养方式方式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2-3年。
△ GCT在职专业硕士: 半脱产,学制2-3年。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
学习费用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 GCT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从2010年开始基本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样,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文凭颁发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 大多数GCT专业硕士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就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全日制专业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认可度不同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 GCT在职专业硕士:认可度跟普通硕士有差异,由于只有学位证书而没有学历证书,以往的社会认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可度有差别,根本原因是学历一栏只能填“本科”。然而最近以来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位的含金量,近年来认可度慢慢上升。
学术型企业家 篇6
高校的层次不同和高校内学科的成长周期不同决定了应该对不同层次高校的不同类型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做针对性的研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高校的发展阶段,本文将我国高校划分为研究型高校、研究教学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四个层次。研究教学型高校正处于向研究型高校发展的成长期,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其至关重要。而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学科建设的发展,从而影响学校的发展。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研究教学型高校
本文按照美国卡内基基金会1994年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标准并结合我国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将“研究教学型高校”界定为“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和“一般大学”之间的高校。其学科齐全,设有研究生部,提供广泛领域的本科课程,承担直至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拥有数量有限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学校较为注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是教学和科研基本并重的高校类型。在我国,“985”类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则大多属于研究型高校,而研究教学型高校的科研能力相对来说低于研究型大学。
1.2 关键型学术人才
“关键型学术人才”是指在高等学校的学术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人才的总和,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地位提升至关重要。关键型学术人才主要包括院士、教授(或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学位讲师等人员。“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发展可以加快研究教学型高校向研究型高校发展的步伐,可以保持高校学术发展的生命力,促进高校科研能力的提高。
2 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学术人才的特点
2.1 知识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
关键型学术人才的主体是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队伍,关键型学术人才的人力资本是经过长期的专门化的投资形成的。关键型学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专业化程度高。研究教学型高校正处于学校发展的上升期,其关键型学术人才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的不断优化对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应该通过激励机制的制定为关键型学术人才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其专业化和创造力发挥的工作氛围。
2.2 需求层次高,注重声誉
关键型学术人才拥有良好的专业特长和教育素养,在学术实践活动中渴望获得尊重,希望自己的学术成果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较高的社会声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关键型学术人才的需求层次较高,注重精神层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有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使关键型学术人才在学术科研活动中,产生强烈而持久的进取精神,尽力追求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从而获得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满足。研究教学型高校不同学科的发展周期不同,不同学科的关键型学术人才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应该对不同发展周期学科的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作针对性的研究。
2.3 职业准备期长,高峰期短
关键型学术人才是经过长期的专门化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具有资本专用性的高级人才。学术科研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从业者需要经过长期的高质量的专门化的培养才能承担。然而,科学研究表明,综合不同的学科来看,科学创造的高峰期一般在25~45岁之间[1]。这就使得关键型学术人才在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更加强烈。研究教学型高校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关键型学术人才所处的阶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进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2.4 使用上的时效性与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会过时,同时高校人力资源又具有可再生性,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人力资源的自身素质。关键型学术人才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是一次性投资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因此,高校的激励内容中应该包括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关键型学术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
3 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人才激励存在的问题
本文选取上海市一所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型”大学A作为实证分析的对象,通过分析该校关键型人才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对研究教学型高校的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A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171人,占14.3%;副教授305人,占25.4%;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含双聘),占0.5%;国家级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各类专家20余人,占16.7%;有国家级人才49人、部委级人才10人、市级人才46人;有博士生导师78人,占6.5%;硕士生导师551人,占46.9%。A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有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含自设),11个一级学科、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3个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A校处于向研究型高校快速发展的时期,尤为重视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但是现有的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研究教学型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存在的问题做深入分析,对于完善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现有激励机制对量化标准过于依赖
学校从教师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承担的项目数量和所出专著的数量以及字数等方面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科研成果进行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做出相应的奖励。关键型学术人才的科研活动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科研成果的产出周期较长,科研成果不仅要重量更要重质。过于依赖数量化指标容易造成关键型学术人才对成果数量的关注超过对学术水平本身的关注的结果,这样并不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
3.2 现有激励机制易使关键型学术人才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工作思想
研究教学型高校中,本科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学生主体,教学工作关系到本科生培养的质量,是学生在高校中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口碑。因此,教学工作也很重要。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教师和学生的质量[3]。”可是现有的激励机制中,科研成果占激励项的比重较大,关键型学术人才承担教学工作的比重较低,并且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和激励较为注重对课时数等量化指标的考查,这样不利于“研究教学型”高校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
3.3 现有激励机制重视个人激励忽视团队激励
现在的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群体作战,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忽视团队激励不利于学科群体和梯队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现有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过多地强调“第一作者”和“第一负责人”,会导致部分科研人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学术地位,不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任何学术团队都有负责人,激励机制不注重对负责人价值观的引导,功利思想严重将不利于学科建设中对青年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不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
3.4 现有激励机制的长效性不足
现有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导致出现关键型学术人才在教授职称或博士生导师评上后,学术进取心滑坡和学术水平停滞的现象。另一方面,不能调动一部分有能力、有才华的年轻关键型人才的积极性,不利于中青年骨干人才的成长。
4 应对策略
针对研究型高校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
4.1 在激励机制中,注重主观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相结合
关键型学术人才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数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主观性评价失效所造成的。学校对教师科研成果的评定,关系到教师的职称晋升和薪酬待遇等切身利益,因此要做到既对教师的科研行为进行激励,又不至于引导他们急功近利。在对教师科研行为的激励机制中可以引入对科研成果的一次性奖励,即当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同,得到同行肯定的时候,学校才给予一次性的重奖,作为对其前期科研工作的延期支付。一次性奖励既能对能力卓越者进行有效地激励,还能避免其他研究人员急功近利的行为。这样客观性评价和主观性评价就相结合了。此外,科研成果数量可以作为衡量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要和其他指标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对教师科研能力做更为准确的评价。
4.2 在激励机制中,也要注重对关键型学术人才教学工作的激励
关键型学术人才的专业背景好、学术水平高,他们承担教学工作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在对教学工作的考核激励中,应该将考核指标细化,向考查质的方面侧重,例如加入是否布置课外作业,是否批改课外作业,是否找学生谈心以了解学生的听课需求等比较能够收集到真实评价的指标。学校对考核出色的教师不仅要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更要给予精神方面的奖励,例如给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张贴荣誉榜,并召开教学工作会议让获得荣誉的教师做专题报告,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和声誉的需求,从而带动其他教师教学工作的完善。
4.3 在激励机制中,要注重对学术团队的激励
激励机制的设置应该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团队文化氛围,允许团队成员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观察和解决创新问题[4]。激励机制的设置要对教师作正确的价值导向,避免学术团队同事之间的恶性竞争。学校要重视关键型学术人才不同的性格特点,重视对他们进行“感情投资”,给予关怀,使他们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对领导和学校产生信任感,为学校的兴旺努力工作。学校对学术团队的激励,更要重视对团队负责人(如学科带头人)的品德的考察,拥有人格魅力的团队负责人会有利于整个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团队负责人的激励不仅要有正激励还要有负激励,即采用“末位淘汰制”,如果一个团队负责人不利于甚至阻碍了一个学科的发展,应该淘汰,从而促进人才梯队的良性发展。
4.4 在激励机制中,要注重长效机制作用的发挥
激励机制的设置应该有利于学校花高成本培养出的高职称人才永葆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学校应引入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淘汰换位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使后备人才队伍滚动发展起来,逐渐成熟。在激励机制中,可以加大工资级别差距,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在职称晋升中容易出现登山效应,当晋升到一定的职务如副教授后,再往上晋升就比较困难,如果工资级差不大的话,就会有部分老师在权衡自身利益之后,选择在外兼职等方式获得高的报酬,这样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因此,为促进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及整体水平的提高,按岗位职责、业绩和贡献大小加大工资级差力度和引入淘汰制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关键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的地位和发展层次,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做相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层次不同对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也有所不同。选取一所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型高校作为调研对象,分析研究教学型高校在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对研究教学型高校的关键型学术人才的激励机制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研究教学型高校,关键型学术人才,激励
参考文献
[1]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73
[2]胡国强,马英华.高校教学科研型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J].财会月刊(综合),2007,6
[3]徐雪峰.基于价值观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J].职场管理
[4]郝敬习.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织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10
[5]张永,周增桓.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带头人的需要分析与激励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7,6
学术型企业家 篇7
在“教授管理”方面, 大学的人事招聘工作主要是由高校的人事部门负责, 教授只在最后一个环节才能参与一下, 而在涉及学术的校务治理上, 教授本身的参与程度却十分有限。最了解学术优劣之分的人没有发言权, 又如何能保证选拔到最优秀的人才呢?
开放人文是“学术型管理”的总体内涵特征。开放人文首先意味着提高管理者和学生的人文内涵。“教授管理”只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 要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型管理”带来的弊端, 除了改革管理制度之外, 还得改变管理者的内在意识。开放人文为高校管理提供一个整体的人文氛围, 可以从精神意识上对“行政型管理”产生制约弱化作用。“学术型管理”意味着高校所有的管理将围绕着建构学校的整体人文内涵展开, 而学校整体内涵的提高最关键的就是从人文精神教育入手, 这包括提高管理者的人文精神内涵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两方面。
张力课堂:学术型教师的舞台 篇8
一、科学目标设计挑战课堂思维
江苏省特级教师、自然地理学博士、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陆静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课堂教学开展研究,逐步形成了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五步、三化、一核心”基本格局的思路。笔者参加2012年江苏省高中地理基本功比赛和2013年江苏省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多次得到陆静老师关于科学目标设计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通过“目标设计、情境设计、问题设计、活动设计、评价设计”五个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化、高效化、生命化。
笔者领会如何把握三维目标的内涵,做到“神似”而非“形似”。在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中笔者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初探。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举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得以实现;该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笔者根据考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带领学生一起用问题导引法探索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用读图分析法探究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讨论雨林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用案例从亚马孙热带雨林迁移到东南亚热带雨林,分析巩固雨林的脆弱性和开发保护措施;用“美丽中国”进行案例拓展,感悟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措施。学生通过发现学习和推理式学习的结合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笔者在目标设计中“惟生”“惟学”构建独特的地理课堂文化,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催生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地理素养。
笔者在教学设计时,牢牢把握陆静老师提出的要点。当前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把握三个“起点”———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内容的起点和目标达成的起点,确保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二、原始问题探究拓展课堂空间
新课程改革无疑是给所有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文化”,而这种“教学文化”的重要内容正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和问题解决中去。只有在真实、愉悦的情境中,学生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地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真实的情境就是生活本身,活生生的生活世界是教育应该回归的地方。
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创新教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从自然中学;教学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训练学生必要的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高地理素养。设置“问题研究”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一个突出的亮点。问题研究的主题不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不同。策略一:整合信息开展研究学习。该教学策略适用于信息量大、综合性强大的问题研究。通过学生间的合作、竞争与分享,全面培养在各个层面上的信息能力。策略二:研究案例尝试规划设计。此种教学策略主要用于畅想规划类的问题研究。例如“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会是什么样”的教学:首先师生共同研究案例,了解规划思想和规划原则;第二,教师示范,模拟规划,让学生了解操作要点;第三,学生自主规划,设计和绘制规划图,并交流评价。策略三:开展调查撰写分析报告。对于生活热点、社会焦点的问题研究适用于本策略。生活热点类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感知,有探究兴趣,且容易获取调查资料,因此可以采取地理调查、地理时间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
江苏省特级教师邵俊峰提出:课堂的探究性如何做到实处?追根溯源,要关注“原始问题”!原始问题的理论基础就是现象学。现象学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到事情本身”和“生活世界”。“现象”是地理问题的根源,是原始问题地理教学的本源回归。
现象学的“生活世界”和“回到事情本身”的理念,改变了笔者一直以来站在地理教育外部、远离生活世界来对待教育的态度和方式。当用现象学的理念来重新审视地理教育时,顿然发现地理教育发生的起点应当是地理现象。在吴江区第四届“有效课堂”主题节研讨活动的公开课《全球气候变化》上,笔者活用联合国气候大会11月召开的新闻素材。在导入中,以“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立场大幅倒退,最终‘77国集团+中国’代表离开谈判现场,以示抗议”的新闻事实引起学生深思,营造积极的探究氛围。最后以新闻《华沙气候大会达成协议后闭幕》,“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合理要求并未全部满足”的闭幕结果再次引发学生讨论,撰写论文《我看华沙气候大会》投稿校刊。通过学生的共同呼吁,表达出当代中学生的声音和姿态。
三、学生活动牵引灵动课堂活力
例如,对人教版必修3“三江平原为什么沼泽广布,其作为商品粮基地建设需要关注什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每个小组将各自的结论展示给大家,大家共同讨论结论的准确性。在上述问题讨论时,廖书庆老师提出以下问题:(1)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什么地区?(2)山江平原是否为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其成因是什么?(3)将三江平原建设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哪些?(4)“为了把三江平原建设成为商品粮基地,应把沼泽全部排干。”你认为这句话有科学意义吗?请予以分析。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纷纷发表意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时的课堂,学生神采飞扬,充满生机,美不可言。
浅谈高校学术型外事接待工作 篇9
关键词:学术,外事,国际化
高校学术型外事接待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来访, 认识不同, 做法不同, 带来的效果不同。作为学院外事工作人员, 我们在多年的接待工作实践中积累了经验, 摸索出一些规律, 形成了规范的做法。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接待工作。
1 充分调研, 精心准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 外事接待任务如何带兵打仗, 之前对敌我双方情况的调研充分不充分, 粮草准备的充足不充足, 是关系到战役胜败的重要因素, 同样, 细致的调研和精心的准备, 是外事接待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
来清华生命学院做学术型外事访问的主要有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及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这些知名学者的来访, 为我们的师生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接触某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发展趋势, 而且也是个游说他们支持清华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难得机会, 一般这种级别的来访, 都由院长亲自牵头, 各个细节都要仔细确认。而且, 一般他们还会携家眷一起来到中国, 那么家眷是否需要安排个性化的项目, 日程如何和来访学者的日程相结合, 这些都是在制定计划时, 需要细心确认的。
第二部分是大的国际制药公司及国际会议。生命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很多知名国际制药公司的支持, 我们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和项目合作、奖学金等形式, 寻求与大公司的合作契机。在接待工作中, 既要充分展现学院在科研和人才储备上的优势, 又要把握分寸。例如学院在第一次与位居全球第四位某知名医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接触时, 日程非常紧张, 前期详细了解了这家公司正在研发的几个新药方向, 特意邀请了多位从事相关研究的教授介绍课题方向, 引起了来访团队的极大兴趣, 很快这家大医药公司与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 稳定支持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三部分是来自全球知名学府准备回清华建立实验室的优秀年轻学者。这几年, 清华生命科学的人才引进步伐不断加快, 每年来面试的优秀年轻学者在30人左右, 有一年甚至达到50人, 为了和国际接轨, 我们在安排这一类型外事访问时, 流程参考了美国常青藤大学教授的应聘流程, 基本分为三个部分:教授一对一面谈, 学术讲座, 研究计划介绍 (在美国叫做chalk talk) ,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既需要热情周到, 也需要针对不同来访对象, 安排不同的人去见面和会谈。日程安排上, 也要从人性化角度, 多从面试者利益考虑, 例如, 有一次一位我们特别想引进的应聘者带着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一起回来, 虽然孩子只有1岁多, 但考虑到他们以后也要入托, 入园, 我们特意在他们的日程里, 安排了参观幼儿园和附小, 果然他们表示了很大的兴趣, 事后他选择来到清华工作, 也很感激我们细心体贴的安排。
2 精心组织, 量体裁衣
学术外事接待, 尤其不能搞一刀切, 要圆满完成一项接待任务, 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对进度的把握, 对细节的反复确认、沟通, 非常关键。
接待的日程, 英文我们称作itinerary, 遇到有重要嘉宾来访时, 需要先和主请老师沟通, 了解清楚来访者是第几次来中国, 甚至第几次来清华, 身体状况, 各种偏好等, 初步拟定好日程后, 发给主请老师确认, 再与嘉宾邮件联系, 在整个活动中还要极其注意邮件需要抄送给谁, 密送给谁, 这些细节都要考虑到, 一般大牌的教授都有自己的秘书会协助安排机票及行程, 所以邮件抄送给秘书, 十分必要, 在实际操作中, 有时我们认为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 但还是会遇到特殊情况, 有一次在重大接待活动中, 嘉宾在演讲前一天修改了PPT, 需要现场登陆邮箱, 下载最新的版本, 但当时现场没有Wi Fi, 也不能上网, 我们一方面调整活动议程, 争取了时间, 另一方面, 赶紧临时又用会议办公室的电脑登陆进邮箱, 下载了最新版本的PPT讲稿, 事后, 我们对全楼的无线网络进行重新布线规划, 实现Wi Fi全覆盖。
在实际的外事接待工作中, 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 还需要临时应变和多方协调的能力。生命学院这几年发展迅速, 随着一批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引进, 国际间学术交流频繁, 来院访问的团队及学者很多, 根据他们的研究背景、来访目的, 研究方向的不同, 需要安排来访者感兴趣的教授, 与之对接, 有时还需要安排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面对面交流, 让他们体会到安排者的用心和周到。
要做好学术外事接待工作, 有三点非常关键。一是事先做好调研, 从来访者的角度多思考, 有针对性地安排些日程;二是具备随机应变能力, 处处留心留意, 随时收集反馈, 及时调整;三是保持高度的责任心, 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接待工作。
3 及时宣传, 分类归档
生命学院每年接待的国外知名学者很多, 每次活动以后, 都要及时撰写新闻稿, 通过相关媒体进行宣传, 同时这些重量级嘉宾的来访, 也会留下大量照片、录像和文字, 这些资料都是宝贵的财富, 见证了国内生命科学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清华生命科学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高中阶段学术型教师培养之我见 篇10
关键词:高中阶段,学术型教师,培养策略
要打造出一所具有浓厚学术气息的研究型学校, 着力培养学术型教师是必须的。那么, 高中阶段在沉重的高考压力下该如何打造学术型教师呢?笔者根据近年来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在此谈一些看法, 以求教于同仁。
一、教师自身应从以下方面去努力与提升
1.思想上重视, 做个有心人。
(1) 把握方向, 合理规划。在新的课程理念下, 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重要。因此, 教师必须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 把握自身今后的发展方向, 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规划, 向学校表明自己的发展意向, 细化自身的发展进程, 让学校给予督促, 让同事给予协助, 让自己产生动力。
(2) 定位自己, 锁定目标。各个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因此, 每位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成长时期, 确立相应的目标, 盘点自己教学业绩的同时寻找不足之处。查漏补缺能使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得更快。要知道, 正确定位是基石, 仰望目标是动力, 执着攀登是过程。
(3) 放远目光, 拒绝平庸。平淡却不平庸是我们当今教师的时代形象。每天面对年轻的生命, 我们没有理由让自己慵懒懈怠, 只有终生学习才能让自己始终站在教育的前沿, 把最新的理念渗透进课堂教学, 培养科研意识, 促进专业发展。
2.打造张力课堂, 夯实教学实力。
(1) 保持工作热情。教师满怀热忱的教学情绪会感染到学生, 只有师生共同拥有前进的动力, 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工作热情是创建张力课堂的前提。
(2) 懂得与时俱进。永远都要走在前面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有这样的工作态度, 紧跟时代的步伐, 随时进行自我更新。在如今这个多元的时代, 信息瞬息变换, 学生的认知力愈发强大, 作为他们的引领者必须给自己充电, 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是唯一的选择。
(3) 踏实做行动家。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计划的行动家, 在合理的范围内要敢于尝试, 不断创新。课改在不断进行中, 学生在不断的变化中, 作为教师应该先知先觉, 把所学习到的教育理念有的放矢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3.科研中厚实, 做个慧心人。一位学术型教师不仅仅是实践家, 更是思想者, 在教学生活中有着学术研究的意识和品质, 更有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式。
(1) 认真研究课堂教学, 积累科研素材。知识必须加以运用, 才能产生力量。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是教学工作中相辅相成的孪生姐妹, 只有把所学的教育理念带进课堂, 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身边把这两者完美结合的教师大有人在, 但把两者孤立起来只顾其一的也不乏其人, 因此, 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讲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是相当重要的。我认为, 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做课题研究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进行。学生是我们研究的主体, 我们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在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下积累课题研究的素材,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真实而丰富, 更具说服力。
(2) 积极参与教科活动, 汲取科研营养。任何事物的成长都离不开营养的供给, 教育科研更需要不断汲取科研营养,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觉得每次教科培训就是教师学习的最好机会, 通过培训, 大家可以获得最前沿的科研意识及基本的写作技巧, 既实用又实惠。而举办教科沙龙则能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 在彼此身上获得灵感, 开拓思维。学校能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我们就应学会把握与珍惜, 而不应流于形式马虎应付, 唯有如此, 才能在科研方面取得进步。
二、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给予帮助与督促
1.完善评价制度, 激励教师上进。生活中人人都有惰性, 教师也不例外。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难免让人产生“厌教”心理, 因此, 学校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 在职的骨干教师每年都有相应的考核, 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作用。学校可以根据这个大趋势制定出符合本校的评价制度, 如考核人群的范围可以扩大。像笔者所在的地区, 市教育局考核只对学科带头人以上的骨干教师进行年度考核, 考核范围较小。为了激励更多的教师, 学校内部可以从新秀级教师开始自我评价、自我考核。教师们可以根据学校的评价要求逐一对照, 做到查漏补缺, 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与提升。
2.搭建科研平台, 引领教师钻研。学校的科研氛围决定着教师的科研意识, 校长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教师的科研毅力。因此, 学校方面应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 引领教师走上教科研之路。如承担课题、开发校本课程等都是教师锻炼的机会, 也是成为一名学术型教师的必经之路。笔者所在的学校是这样做的:校长带头主持省级课题, 各部门教师承担其下的子课题, 每学期进行课题进展情况报告, 参与的人数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整个学校的研究氛围非常浓厚。
【学术型企业家】推荐阅读: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2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招生教师名单08-01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生招生简章10-04
天津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术型11-10
法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细则10-03
学术与学术出版的冲突07-23
张维迎: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07-10
文学学术07-18
学术综述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