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背景

2024-08-25

学术背景(共9篇)

学术背景 篇1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 移动通讯工具和互联网阅读正以加速度迅速超越传统阅读, 新兴媒体逐步侵吞霸占传统媒体的固有市场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期刊产业正面临着数字化传播的极大挑战。学术期刊作为期刊中的“阳春白雪”, 数字化转型也必将成为学术期刊出版发行的一个必然趋势。作为处于学术期刊加工生产地位的编辑, 同样面临转型的巨大挑战。

一、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背景

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业中一种新型的出版模式, 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为基础, 融合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出版形式。这一出版方式的创新体现在出版流程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出版内容、编辑模式和运作流程、传播载体和阅读方式、学习和消费形态等。在数字化出版的国际大背景下, 我国期刊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针对国内目前数字化出版的种种弊端, 参考国际上一些成功的出版集团的经验, 国内出版界、数字科技界人士纷纷进行探讨, 并针对转型过程中的理念、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尝试提出高效的解决方案。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家乐指出, 现阶段学术期刊网络化有以下几个明显趋势:“内容深加工和数据挖掘的重要性将被大大提高;学术期刊网络化出版主体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科研人员将会自行参与到学术出版过程;期刊集群化网络出版模式成为发展趋势, 具备专业性检索、知识关联和深度链接的专业性集群期刊和学科门户将从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未来学术出版的趋势;网络出版日渐融合的趋势明显, 基于标准接口的网站互联、互操作性和交叉共享将成为主流;交互式和个性化服务是发展主流, 期刊将不仅为读者提供论文出版和文献检索服务, 它还将慢慢变成个人文献采集和管理中心。”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社长王明亮认为,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学术期刊出版将以优先数字出版和纸刊集约化经营出版为基本模式, 同时期刊出版发行的载体也会由传统的纸质媒体转化为互联网、手机、计算机、磁带等与纸质媒体共存的状态。为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 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办刊战略、编辑出版策略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整体战略将由面向国内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转向对国内外学术、技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管理, 在服务战略上将以国际化为整体目标, 逐步转向知识服务、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科研决策与管理创新能力的国际化接轨, 从公共知识服务管理转向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期刊的编辑出版策略将由传统的选人选题约稿、专家审稿、编辑加工、来稿国内出版转向以针对客观技术现状和需求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和选题策划, 并在来稿、审稿和刊发稿件等流程中面向国际, 以追求期刊整体的国际学术前沿性和国际影响为主要目标, 注重“四位一体”与“互动沟通”, 努力实现国际化、媒体化、服务主导化。

概括来说, 数字出版背景下, 学术期刊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出版主体将走向集约化、规模化;

(2) 读者、作者、审者、编辑在出版过程的积极互动决定了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参与, 同时学术期刊相关主体的关系将会被彻底改变;

(3) 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有可能引导学术期刊出版走向摘要化、碎片化等状态;

(4) 出版形式将走向多元化, 除传统的纸质媒体外, 网络、移动设备、视频、音频制作等也将成为学术期刊全媒体出版的重要手段;

(5) 学术论文结构及结构内部的各种关联需要进一步解读, 才能为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精细化铺平道路。

二、数字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策略

学术期刊因其刊载学术论文等具有学术创新的研究成果而成为期刊中独特的一类, 其主要职责是传播学术思想, 提倡学术创新, 促进学科建设, 引领学术方向, 指导社会实践, 规范学术研究。针对当今数字化出版的迅猛发展, 学术期刊编辑除了尽职尽责实现期刊“公众文化产品”的特殊功用, 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转变:

(一) 认清形势, 努力学习, 提升编辑自身的信息素养

网络的迅猛发展已经在深层次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作为阅读材料的一种, 学术期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数字化的全面铺开, 在改变人们阅读习惯的同时, 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与效率。阅读方式的改变势必带来人们思维方式的极大改变,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编辑应该努力学习, 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补上信息技术方面的短板, 为积极投身于数字背景下的学术期刊出版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转变观念, 顺势而为, 在学术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寻找突破点

从期刊的选题策划到具体稿件的采稿、评审、编辑、修改、加工、出版等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 数字化出版都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术期刊编辑作为学术动向的引领者、学术热点讨论的召集者, 应该以尽量缩短出版时间、努力捕获最佳学术动向和热点为己任, 在学术期刊的各个环节积极思考, 努力开拓, 以寻求最佳的突破点, 解决当前出版时滞较长、学术文献过于离散、学术热点不能及时得到关注、学术新人和新思想容易被海量信息淹没等状况, 不断探索有效解决方案, 努力为我国学术研究者打造一个及时、有效的展示平台, 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世界影响力。

(三) 变单向聚焦为双向引导,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内容为王”是传统学术期刊的聚焦点, 也是数字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但人们阅读形式的改变使得学术期刊出版单向聚焦的格局得以改变。期刊编辑应在注重内容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 充分利用数字出版的各项优势条件积极开拓赏心悦目的在线阅读与交互功能产品, 实现内容与形式上的共同创新。

与传统背景下的期刊相比较, 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出版物具有极强的超媒体性和双向交互功能。其超媒体性在为读者提供传统文本的同时, 也能同时提供图片、音频、视频等相关的多媒体信息, 从而获得优于传统期刊的优势。针对期刊文本, 结合读者的期待视野, 期刊编辑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就有了更多的内容资源整合途径。例如:为某一学术文本量身匹配的相关音频、视频、PPT演示文稿、网页等内容的链接, 无疑将为该文本在海量信息的非线性组织排列模式中获得更多被点击阅读的可能。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出版物还可以让编辑方便、快捷地实现信息交互引导。同时, 双向互动性的存在又赋予了读者更多个性化选择的权力, 强化了读者在整个期刊编辑流程中的主导与主体作用。所以, 期刊编辑应重点关注数字出版物的超媒体性和双向互动功能, 并充分挖掘这一优势特征为期刊文本带来的种种好处,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期刊文本的文化与社会价值。

从另一方面来说, 数字出版背景下的期刊编辑不仅是传播方式或媒介的变化, 更是对文本核心内容创新的更高要求。在浏览、跳读的阅读模式下, 内容的创新仍是期刊编辑的重点考虑对象。只有保证了内容的创新, 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的未定性结构才会为文本带来生机与活力。

数字出版作为出版的新兴传播形态, 其与传统出版的关系应是融合而非替代, 所以期刊编辑应针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基本状况, 结合传统出版的优势条件, 通过各种不同传播运营模式, 充分挖掘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上升空间, 真正实现期刊文本的内在价值。

(四) 优化整合, 多元化发展与经营, 为学术期刊的持续性发展积累资本

针对当前学术期刊资源离散、数据库资料重叠、散乱的状态, 学术期刊本身应在努力提升自身学术文本含金量的同时, 努力谋求强强联手、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互惠互利的双赢模式, 为学术行业的持续发展整合资源,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此同时,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还可以借力打力, 依靠本身过硬的专业水平和集约化大平台, 借鉴国内外知名网站、电子购物等成功案例中的经验, 以提升期刊内容和出版形式为主抓手, 兼顾期刊内容的多重销售和知识产业化发展与服务等各个方面, 逐步试行多元化发展与经营, 为学术期刊本身及其附属产品挖掘升值的空间, 也为学术期刊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积累资本。

(五) 由专业化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努力实现内容为王、技术与内容共同推动的发展前景

不论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模式, 学术期刊编辑本身扎实的专业知识都是其理解和编校研究论文的基础, 所以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不断扩充和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以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并能对稿件的专业学术水平进行正确的判断。在学科交叉日益盛行的今天, 学术期刊编辑自身的跨领域研究能力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同时, 出版环境的改变也一定会反作用于学术期刊编辑自身的素养。出版方式的改变势必会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能从源头了解到这一变化对自己工作所产生的影响, 从而提高自己对于数字出版优势的利用能力。所以, 学术期刊编辑更应该努力加强学习, 实现由专业化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 时刻保持和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在办刊的思想观念、内容形式和出版技术上孜孜以求、不断创新, 通过对期刊内容和出版形式的多元化和立体化开发, 实现内容为王、技术与内容共同推动的美好发展前景, 打造精品学术期刊, 为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结语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 数字出版必将影响到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 因此学术期刊编辑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一现实状况, 学术期刊编辑们应及时转变观念, 加强学习, 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文化知识, 致力于全人类的创新与发展, 有大局观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化挑战为机遇, 树立精品意识, 抓住数字化技术这一核心力量, 打造学术期刊集约化精品和学术期刊出版高地, 为数字出版背景下的中国期刊出版高效益产业链构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有线电视等的飞速发展, 数字化已成为期刊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当前数字化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基本状况, 并结合数字出版背景下学术期刊转型的基本方向, 从而提出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策略。

关键词:数字出版,学术期刊,编辑,转型,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昕, 方立国, 骆瑾.当前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特征分析[J].科技与出版, 2009 (10) .

[2]许春晖.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编辑学刊, 2009 (6) .

[3]王旌, 游苏宁, 王云亭, 等.强强联合:探索百年期刊数字化发展道路[J].编辑学报, 2008 (5) .

[4]杨春兰.期刊数字化, 不只是概念——“数字出版引领期刊未来”研讨会在京召开[J].传媒, 2008 (1) .

[5]何格夫.当前制约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六个因素[J].编辑之友, 2008 (2) .

[6]张峰.数字化出版和出版数字化[J].科技与出版, 2004 (1) .

[7]谢寿光.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J].编辑之友, 2008 (4) .

学术背景 篇2

于是基本上所有的托福新手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托福考这么多科目,我要怎么准备?”

当然,托福听力的 Lecture 部分考察的是北美校园的真实场景,也就是说,出题人试图将考生放置在一个“听觉的课堂”中,考验受试者是否有足够的英语能力听懂大学教授的授课。So,本质上来说我们不需要有多么深厚的相关学术知识,只需要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能跟得上思路、接的上话茬就好。

然而大多数人第一次接触未知领域的反应还是懵逼的,想象一下在考场上突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于是小编决定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压箱底托福备考学术背景知识,与各位苦苦挣扎在茫茫学术词汇海洋的考生们一起,稍微走出眼前的书本,去看看复杂又神秘的世界~

① 心理学 —— Psychology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

Psychology: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mind and how it works.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此外,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弗洛伊德——心理学学者

没错,图中这位老了也很有气质的帅大叔就是著名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对于ETS出题人来说,弗洛伊德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成就应当是他的各种意识论。当然现代心理学对于意识与认知的观点与弗洛伊德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毕竟弗洛伊德的出发点是“治病救人”,所以他的理论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学,也不是所谓的哲学,而是基于调整病态心理问题而生的理论。但老爷爷确实做出了很多前无古人的创举。

仅在托福TPO前30套中中就有“Cognition 认知的限制(TPO14-Lecture1)”,与“Metacognition 动物的元认知(TPO30-Lecture1)” 等有关于认知的讲座文章。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通过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由动物和人体的生理与行为入手,研究行为的原因和行为的意义。

伪心理学

心理学本身是一项非常严谨的科学研究,需要不断的进行实验来验证所有的理论。此外心理学不仅在临床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在一些需要心理学研究辅助的行业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美剧中经常出现的“侧写(profiling)”,就是一种通过罪犯的行为方式推断其心理状态,从而分析罪犯的性格、职业、生活环境等的特殊刑侦手段。

上图为CBS出品的现象级大作以及许多骨灰级美剧剧迷的心头爱《犯罪心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将它与一些神神道道所谓“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而所谓的“伪心理学”与真正的心理学最大的不同即为:伪心理学并不为他们的理论进行实验与验证。所以啦,看手相、面相、测字、通灵等等在科学界都被认为是“伪科学”。

② 社会学——Sociology

社会学: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社会行为、社会变迁和发展以及其他问题的学科。

Sociology:Sociology is the study of society or of the way society is organized.

托福听力中涉及到社会学的部分并不是特别多,但每篇文章都非常有意思。美国大学社会学学科更为喜欢讨论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之类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的学术问题,但实际上仔细研究,你就会发现其实托福关心的都是些“身边的社会”。

模因论(Meme TPO5-Lecture1)

模因论 meme 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为了读上去与 gene一词相似,道金斯去掉希腊字根 mimeme (原意是模仿的意思)的词头mi,把它变为 meme,这样的改变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英语中的“记忆”(memory)一词,或是联想到法文中“同样”或“自己”(meme)一词。

模因论的主要含义有两个部分,其一为“ meme 是传递的复制元素”,另一则是“模仿是传递的方式”。

简单来说 Meme 的理论就是通过不断的复制来传播与传承信息或知识。举个例子,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 Meme 之一就是所谓的“ Internet Meme ”,各种各样表情包,熟悉不?也就是当我们在微信好友那里发现一个非常好用的表情包图片,我们会存图转发,别的好友也会重复存图转发的过程,于是这张图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循环就是一个经典的网络模因。

③ 哲学——Philosophy

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Philosophy: the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reality, and knowledge.

哲学,哎呀,听起来就非常神奇和……复杂,对吧,反正小编我是一头雾水。那么在考场上遇到哲学内容的考生们,心疼他们两秒钟。

Anyway,之前我们说过,托福听力关心的是我们是否能搞的定大学的课堂,其实大家最烦躁的部分其实不是解释理论的部分,而是那些完全不是道是啥的“什么底”、“什么德”的玩意儿各种糟心。所以,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哲学大佬们到底是谁何方神圣?

古希腊三贤

希腊三贤”即苏格拉底 Socrates 、柏拉图 Plato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而柏拉图又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这仨人算是“祖孙三代”。他们仨在古希腊文学、艺术、哲学领域做出的非凡贡献至今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学艺术发展方向。

苏格拉底Socrates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τη?,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作为雅典公民,苏格拉底老先生这一辈子是非常非常忠于雅典的,即便是后来老人家被雅典法庭判了个死刑(罪名是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仿佛是古希腊的邪教……),苏格拉底也仍旧坚定地选择了喝下毒堇汁从容赴死,以此来捍卫雅典法律的权威。

Instead of 研究宇宙本源之类的所谓希腊早期“自然哲学”,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让哲学研究变得更加“接地气”,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柏拉图Plato

柏拉图(Plato,Πλ?τeω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哦哦哦,说起柏拉图,我们最熟悉的估计是这位的“柏拉图式恋爱”。所谓的纯纯的爱情,“盖棉被纯聊天”的相处方式,但如果 explore that a little more,你就会发现柏拉图的本意实际上非常 interesting ,具体内容请自行百度哈哈哈哈。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著作应当是长达10卷的《理想国》,这本书中提出了“乌托邦 Utopia”的最初概念。乌托邦概念影响了众多文学、影视、音乐等领域的发展,比如之前大热的《疯狂动物城Zootopi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35年的重要著作,奠定了当时西方思想理论。形而上学提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方式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因为木有发展的眼光嘛,只看自己想看的部分。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而有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一直试图抛弃唯心主义的思考方式另辟蹊径,谁想到转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起点。

学术背景 篇3

一、中医药学图书“走出去”的背景原因

自2003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首次提出我国新闻出版业进一步“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出版业对外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政府支持的形式也由资助翻译费扩大到补贴翻译费和出版经费、补贴作家版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为出版“走出去”提供很多推广、营销平台和机会,基本形成了“走出去”的立体格局。近年来,我国通过参加国际书展举办“中国主宾国”活动、中外作品互译出版、与海外大学合办孔子学院等创新模式,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药学在国际范围一直被西方学者、爱好者称为神奇的医术,很多读者渴望了解有关中医药学的知识。笔者认为有两点外界因素是中医图书“走出去”的关键。

1.中华文化的精髓

古有明训:“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药学以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基础,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因时因人因地制定治疗方案的“制宜观”等中医观,既可用于临床,以“中国式办法”救死扶伤;亦可用于施政,以“中国式办法”治理国家。中医药学图书与大中型、普及性图书出版有所不同,学术著作因为内容的高端性、形势的复杂性和读者群体的特殊性,不仅要求高、难度大、周期长,而且投入多、成本高。但是学术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规律和文化创造的高端形态,中医药学图书是人类历史实践、理论探讨和思想智慧的重要结晶,其文化意义、思想价值和影响力更大。相对于大众类图书来说,中医药学图书不容易受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的干扰,也不存在与其他国家主流文化和审美上的冲突与差异,更容易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型产品。在文化“走出去”刚刚开始之时,外国读者对中医药学图书充满新奇感,并渴望了解这门东方的医学。

2.极高的学术价值

我国虽然有着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和特色鲜明的时代文化,但由于文化对外传播起步较晚、方式方法有所欠缺,文化“走出去”并未取得与经济“走出去”和外交工作相匹配的成就。美国文化产业生产总值占到整个GDP的25%,日本达到20%,而我国仅为2.5%。我们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占据的份额很少,尚不到整个世界文化市场的5%。而且,中国文化产品鲜有创新,多是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的低端文化产品,没有国际知名品牌,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和持久生命力。这一差距与我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不相称,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也不符合。目前,我国学者的论文数量仅在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但论文整体质量不高,学术著作的质量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总体来看,能够与国际标准和国际学术水平相媲美的研究成果可谓凤毛麟角,学术研究的成果质量堪忧,学术图书的出版原创性不足,市场回报率低,导致出版社和学者对学术出版不愿投以太多的精力,以至于学术出版无法像其他门类的图书输出那样快速发展。中医药学图书的学术成果、中国学者的观点理论,毫无疑问是在本土中产生的,是中国文化孕育的,应该具有中国的特色。与此同时,我们在表述本土身份的时候,又要有一种全球的视野,就是中国的学者在表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应该对全球的学术话语体系,特别是西方主导的学术话语体系有深切的理解。

二、跨越中医学术图书“走出去”三道坎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中医药文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它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的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能够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与特色。正如习近平2010年6月20日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上所说:“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表明了中医药的重要性,其代表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硬实力,更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弘扬。

1.升华中医药图书学术价值

目前,我国图书市场上看到的中医药图书大多都是传统的理论读本。反之,在国外图书市场上,很多外文中医药图书多以普及和介绍中医及中医文化为主。总体上来看,其出版种类比较单一,学术水平也较一般,在中医药内容上也常有不妥或错误。中医教育在国外有较好的发展,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都开设有中医院校,并且有数量不少的中医学生。但是这些学校和学生缺乏统一、系统的教材,所用课本内容也较单一。近年来,人民卫生出版社通过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英文版、德文版、法文版等一系列中医著作,其中《张仲景50味药证》《八名方临床应用》《中国本草彩色图鉴》等中医药图书已经成为国外学生学习中医的教材。在这些合作出版中,国内出版社借鉴了西方读者喜爱的编排方式、语言表达、插图使用等编辑方式,国外出版社提供了良好的销售途径。这样的合作定制出版模式,让世界读者更加准确了解中医药学知识,让面向世界的中医药图书更具阅读品味,实现中医药图书学术价值的升华。在每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和伦敦书展上,许多国外知名出版巨头对中医药图书的潜在出版价值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要我们能嫁接合作的桥梁,中医药图书“走出去”的道路将会是光明的。

nlc202309051326

2.提高中医药图书编辑水平

目前,国内中医药学图书大多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各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图书内容大多比较专业,适合中医医务人员阅读。对于全世界的读者而言,很多已出版的中医药学图书是难懂生涩的,这就对现有的编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必须知晓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和中国文化的精华,才能很好地将两者有机结合,打造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图书。二是还要精通外语,这才能在翻译之后准确判断图书的内容是否有偏差。目前,整个出版业的中医药图书编辑,多为学外语或学中医出身,真正能达到双重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中医药学图书在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出版社应该重视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可以尝试与海外出版社的合作,通过培训、调研等多种方式让中医药图书编辑能有真正的机会策划面向世界读者的中医药图书。

3.解决中医药图书翻译问题

翻译问题一直是困扰“走出去”工作的重大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层面在翻译工作上加大了投入,打造了“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扶持项目,但是对医学出版“走出去”的扶持工作还是相对较少的。如何解决翻译问题呢?我们可以先从英文版中医药图书出版计划开始。一方面是邀请母语是英语的海外编辑参加翻译工作,对国内中医翻译专家的翻译稿件进行语言润色,尽可能兼顾学术水平和本土化,保证“走出去”中医教材的高质量;另一方面由国内中医药大学知名专家审核修改中文底稿,保证中医学术的严谨。另外,不能忽视中医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如一些特定的中医名词术语,应坚持采用异化翻译法,保留住中国的“东方情调”,不能一味地向目标语读者靠拢,而要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中国特色,秉持“文化传真”的翻译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文化“走出去”的质量和影响力。

三、摸索中医药图书“走出去”新道路

虽然世界图书市场对中医健康养生类图书需求很大,但进入欧美公共图书馆的这类图书多是由欧美和中国台湾地区出版机构出版的,中医出版资源最为丰富的中国大陆却没有展现出像中国当代文学那样的冲击力。面对巨大的海外市场诱惑,如何让中国大陆的中医药图书能真正走向世界呢?从目前各出版社探索情况来看,有两条道路值得借鉴。

1.合作出版建立国际化桥梁

人民卫生出版社一直走在中医药图书“走出去”工作的前列。自2005年起,人民卫生出版社积极响应国家的“走出去”发展战略,开始制定国际化发展目标。人民卫生出版社通过在五十余个国家进行市场调研,寻找中医药图书出版的优势,将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中医药图书作为“走出去”的最佳切入点,实施“中医走出去”发展战略。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独立参加法兰克福书展,赢得许多国际出版社的关注,同时也架起了“走出去”的合作平台。经过了十年的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现今已经组织上千名一流的中医药学专家翻译出版两百多种外文版中医药类出版物(包括图书、挂图、DVD产品等),涵盖中医药科普、教材及教辅、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针灸推拿、古籍和工具书等各个方面,涉及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十余个语种,产品销售至全世界四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和多个国家建立了出版合作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随着国际图书市场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人民卫生出版社紧跟时代步伐,将已出版的外文版中医药图书进行深度开发,转化成电子书,目前已经完成电子书制作一百余种。这些优秀外文版中医出版物在海外的发行,使得来自中国纯正的中医药知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大力推动了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工程,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邀请洋中医来华“上班”

早在2009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就邀请美国中医师麦孟竹到社里坐班一个月,并翻译了社里出版的《中医十大类方》一书。这书曾获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后颇受欢迎。这段美好的“姻缘”成功之后,江苏科技出版社陆续邀请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十余位中医师来到江苏科技出版社“上班”,为江苏科技出版社中医药图书“走出去”工作“坐堂把脉”。其中,《四库全书系列伤寒类医著集成》《中医辨证思路解析》《方药心悟》《经方100首》等在海外畅销的中医药图书,都得益于这些洋中医的宣传效应。外国专家到出版社“坐堂把脉”,与编辑面对面交流,共同策划、共同编译中医书,可以直接针对海外市场的需求特点,定向制作、推广中医书,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的中医药学研究和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外文版中医经典专著。这将改变编辑闭门造车、产品需求与市场脱节的现状,成为中医药图书走向海外的有效途径。

[1]谢娜. 浅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J]. 出版广角,2014(10):55.

[2]邬书林. 加强学术出版,打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识根基[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8-19.

[3]冯颜利. 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文化影响力建设的问题、原因与建议[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4):76-83.

[4]李金正. 近年来我国学术图书选题策划的趋势、特点及其启示[J]. 出版广角,2014(10):61-62.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大学,本文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和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中医药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支持)

学术背景 篇4

“慕课”是由英语MOOC直接音译过来的, 其全称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也就是MOOC所代表的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网上学习,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在线课程。自2008年“慕课”这个术语被第一次提出以来, 全世界著名高校和一大批教学工作者都开发主办自己的网络开放课程,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慕课平台是:Udacity, Coursera, 以及ed X。2013年是国内慕课蓬勃发展的一年, 不但国内著名高校北大、清华纷纷加入世界著名慕课平台, 同时各大高校也在研发自己的慕课平台。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科技英语课程的授课, 但是其发展却是一波三折。很多专家认为我国的英语教学是普通英语的教学, 不需要也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用英语的教学。虽然在中国加入WTO后,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在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现有的学术英语的课程设置还很不完善, 课程滞后于现代英语教学的发展。然而慕课的兴起带来了在线课程的新体验, 使学习者有了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迫切需求, 也给研究生学术英语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给其课程的设置以新的灵感。

二、慕课对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的启示

1 . 优化研究生英语课程模式, 凸显学术英语课程的地位。专门用途英语 (ESP) 教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ESP又分为学术英语 (EAP) 和职业英语 (EOP)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在西方学术英语教学课程已经成为预备课程和专业课程同步辅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术英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 在我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 (第一外语) 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是由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两个部分构成。实践教学中, 各个学校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也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和模式。由于主客观的原因, 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只能在基础的通识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挤压下生存。

慕课时代, 虽然在线课程使用的语言不同, 但大多数课程是由英语讲授的, 不同学科的学生猛然从基础英语转化到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纯英语的课程中, 面对大量的专业方面词汇和不同于基础英语的句子和语篇结构, 此外还要通过种种学习社群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 发表自己的理解, 与来自各个国家的同学及老师进行交流, 在线学习遭遇语言瓶颈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在线课程的新体验, 使学生有了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迫切需求, 客观上为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2.改变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慕课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以及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 因此对于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来说, 把这些课程都制作成慕课是不现实的。除此之外, 慕课这种在线教学也不能完全取代现有的课堂教学。然而慕课的视屏教学方式为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借鉴和转变。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甄选适合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的在线视频课程, 列如TED演讲中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的视屏;同时对于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等有规律可依, 具有可复制性的学术英语的内容可以制作成微课的形式, 从而实现“翻转课堂”的新模式, 达到教学互补。翻转课堂实现了教与学的次序、课堂内与外以及教师学生地位的转变, 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优质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的学术需求。“慕课”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 学术英语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 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需求分析 (needs analysis) 理论是国际教学领域用于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基于这一理论, 我们对河北工业大学2012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1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他们的学术英语需求类型及需求程度进行深入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及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对学术英语呈现出多种需求。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目标, 研究生需要进行大量专业学术交流, 他们需要参加学术会议、听学术报告、撰写学术论文、阅读学术专著等。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重点应单纯的语言学习向学术英语方向转变, 让英语真正成为学生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有力工具。EAP通过语言技能的强化, 使学生在慕课平台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下, 按需选择, 为下一步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4.提高教师素养, 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学术英语的教学对老师的理论知识系统和实践操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慕课”时代更是需要对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慕课时代下的学术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学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翻转课堂的实现使得教师课堂主导地位得以弱化, 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教师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助力者, 而不再是传统的知识提供者的角色。其次教师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楚的认知, 不要妄自菲薄。教师在慕课背景及学术英语的教学背景下, 不但要对相关理论及技术进行学习, 更要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教师依然是课程的构建者, 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 英语教师的地位在学术英语课程中是不可取代的。此外慕课平台也为教师的群体合作提供了机会。传统教学中, 青年教师的成长就离不开有经验教师的“传、帮、带”, 新时代下, 教师更是可以通过慕课这个平台和各国的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实现学术沟通与交流,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结语

慕课的到来以及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 包括英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术英语则成为提高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慕课这样国际合作的背景下, 学术英语课程要抓住其发展的机遇, 迎接挑战, 为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开创出一条崭新的“混合模式”的教学体系。

摘要:慕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同时也为处于改革十字路口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新的启示。甄选制作适合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的教学视频课程, 设置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活动, 将助力于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的改革, 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慕课,学术英语,课程

参考文献

[1]吾文泉, 周文娟.基于“慕课”现象的ESP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12) .

[2]张鸷远.“慕课” (MOOCs) 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4 (2) .

[3]姚少霞.“慕课”时代的教师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4 (6) .

[4]陈光海, 韩晋川, 汪应.网络教学中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应用[J].科技展望, 2015 (8) .

[5]马武林, 胡加圣.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J].外语电化教学, 2014 (3) .

学术背景 篇5

来源:金东方留学论坛

作者: 金东方海外顾问史源

先说几个我身边的例子。

我有一个金融系的同学,想申请美国的金融硕士。他GPA,GRE TOEFL都不太突出。他参加过一些金融方面的比赛,但是都表现一般。他问我还有什么方面可以提高的,我说,学术研究。我让他总结一下以前参加金融比赛时候研究过的课题。他就提到了曾经研究过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问题。我一听就觉得这个问题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求解,就指导他进一步研究。这个研究成果后来在国际上成功发表,他也因此申到了Columbia。

另外一个计算机系的朋友,申请计算机硕士。他GPA不错,但是GT分数比较弱。他问我怎样可以改善一下背景。我就给了他一个课题和相关资料去研究。他经常和我讨论,不到三个月就做出了成果,后来以论文发表。最终,他顺利申到了UCLA,并因为他的论文,申请到了一个教授的RA。

还有一个网上认识的朋友,申请电子工程的博士。他科研经历很少,发了几封套磁信,却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复。我告诉他套磁信应该以学术讨论为核心,得针对教授的论文来写。但是他看了教授的论文,却没有什么想法,找不到切入点。于是我给了他一份国际刊物的审稿表,让他把自己当成审稿人,对着审稿问题来思考教授的论文。并且不要单看一个教授的论文,而要把他正在联系的几个教授的论文放到一起看。很快他就找到了感觉,与教授的交流越来越深入,最终“套”到了Georgia Tech.的全奖。

上面三个例子,说明了几个问题:1,学术背景在申请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经过适当的指导并找到好的切入点,学术背景的提升在短期内是可能的;3,体现学术背景的方式是多样的,不一定需要发表论文。

学术背景在申请中的重要性可以总结成两方面。我们不妨把它和GT作个对比。首先,学术背景体现的是核心竞争力。招生委员会在看一个申请者的时候,首要关注的就是他的学术潜力。显然,GT成绩只能反映申请者的英语能力和最基本的逻辑能力。只有学术研究经历才是最直接、最全面的体现了学术潜力。其次,学术背景贯穿整个申请过程。GT这些英语成绩,作为申请材料的一部分,提交之后也就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但是学术背景,不仅能让你的文书增色不少,更能在套磁的时候发挥重要作用。

说到套磁,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是知道它有用,但是都不愿花时间。套磁确实是个艰辛的过程,你要和多个教授去联系,你要看他们的论文,你要忍受石沉大海的痛苦。我有个同学,套了一阵就放弃了,说套磁太累了,投入产出比太低,很浪费时间。我说,错,套磁的产出绝对丰厚啊:1,通过广泛地看论文,培养了你的研究阅读能力;2,通过看不同方向的论文,让你真正了解自己的研究兴趣,避免选错了导师;3,通过和不同教授邮件交流,提升学术社交能力,这是之后做好研究的重要技能;4,通过查看不同教授的背景和论文,能够加深对整个学术圈的认识,掌握圈内的研究热点,人际关系等。我说,这么多的好处,不仅让你的申请结果更好,而且对你今后的学术发展影响深远,怎么会是浪费时间呢?他听完之后就积

极地套磁去了。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样才可以提高学术背景呢?下面结合我的经历,给大家一些建议。

1,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提升途径。我在本科的时候,有两大世界性的学术竞赛,一个是美国数学建模大赛(MCM),一个是ACM程序设计大赛。我仔细对比了两个比赛的情况,发现MCM的训练周期较短,比赛时间较长(3天),对综合能力要求高于专业能力(MCM往往要求数学、计算机、物理等多领域的知识技能,而ACM对计算机算法的知识要求非常高)。于是,我就组了个队参加了MCM。我们训练了两个月(每天2-3小时)就去参赛,拿下了美国赛一等奖。

2,找到合适的学术伙伴。不管是参加比赛,还是做科研,如果有合适的学术伙伴,往往能提高效率,激发学习动力。我在大三的时候,就找了两个兴趣一致的同学,一起做研究。由于我们当时研究的方向上找不到合适的指导老师,我们就互相讨论和指导。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我们在国际顶级及知名会议(注:美国的计算机领域对会议的重视程度一般超过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找学术伙伴不一定限于自己的同学,你可以通过网络来寻找,比如说一同想申请出国的人里面,肯定有一批与你研究兴趣一致的朋友。

3,拓展已有的资源。前面第一个例子里面,我们就是把一个比赛的成果拓展成了论文。我们手头其实有很多资源的,比如课程设计、课程论文、比赛的项目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

4,找到快速的切入点。做研究的时候,选题很重要,一个容易上手的题目可以让你在短期内做出成果。选题也就是找到一个研究的切入点。总的原则就是选择那些做的人多,研究周期短,容易发论文的课题去切入。这里要强调的是,这条“总则”多少有点“急功近利”,其目的只是帮助很多缺乏学术背景的同学们提升一下科研背景,在短期内积累一些科研经历,并不是指导大家做出高水平的研究。

上面的几条建议可能有点抽象,至于一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建议,由于篇幅原因,不在此分享了。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参加金东方近期将要举办的讲座:

美国研究生和博士全额奖学金申请经验分享会暨2011年秋季美国留学申请总结

学术背景 篇6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分析

伴随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由此所产生出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当代大学生学术水平低,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增多。面对大学生的这种状态,如何改善与提升大学生的学术道德已迫在眉睫。为此,非常有必要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进行剖析并找出解决方法。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学术道德存在的问题

1.学术道德意识薄弱

学术道德意识是大学生一切学术活动和行为的基础与动机,如果大学生缺乏对学术的重视就会导致学术道德意识薄弱,从而难以提高自身学术道德素养。所以如果大学生对自身学术素养不重视,那么其学术道德意识也就会变得薄弱。不仅如此,如果大学生不受学术道德的制约,那么其学术行为就会变得过于随意,对网络文化的利用也将会不加以控制和约束。

2.学术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的便捷性与资源的丰富性为一些道德素养低下的大学生在学术方面舞弊提供了便利的平台。这些大学生通过网络滥用他人学术成果与发表的文章,或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或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无论基于何种目的,这种行为都违反了大学生应有的学术道德素养。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法

要想有效解决大学生学术道德方面的问题,就必须从各方面同时入手,包括网络环境的净化、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等。

1.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提高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水平,提高大学生整体学术道德素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必不可少。笔者认为,可通过强化网络监管来实现上述目标。

由于网络环境中的人群具有隐匿性和复杂性,有可能给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带来不良影响,促使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因而加强对网络设备及其使用的管理,强化网络监督流程,提高网络安全性非常重要。这就需要高校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监管机制与配套的规惩制度,对大学生的学术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网络抄袭是当代大学生学术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严重现象,虽然教师会给予批评,但因学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也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而使得这种现象日趋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应在对学术道德行为失范的大学生进行约束和惩罚的同时,对校园网络进行严格的监管与控制,并加强大学生对网络设备使用的管理。

2.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网络文化虽然给今天大学生的学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道德思想非常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这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路径。教师应培养大学生爱读书、善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面对网络文化的诱惑,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需要大学生循序渐进。首先,减少上网时间,增加读书时间,尤其是传统书籍。其次,要求大学生积极参加与读书相关的活动和社团,并为大学生提供安静的读书场所和丰富的图书资源。

此外,帮助大学生养成慎独品格。所谓慎独,就是指在无监督的情况下一个人凭借自身高度的自觉性进行规范的道德行为。这种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习惯的养成大多需要花费较长一段时间,慎独品格也不例外。大学生应该要求自己养成有规律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作息方式,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与抵抗网络诱惑的能力,同时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制订科学、合理的时间表,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时间表来做事。

如上所述,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较为严重,已成为社会和教育界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急需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解决。总之,这是一个长期性任务,需要学校、社会、国家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工作,关心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桐.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2]陈佳.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引导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王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3.

[4]曹婷婷.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5]李尧.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

学术背景 篇7

一、概念理解差异

中西方英语学术论文最根本的差异就是在概念方面的理解,在我国,当谈及“论文”的时候,我们定义十分广泛,除了一些专家领域之外,还有非学术领域所涵盖的社会现象和作者的观点也可称之为论文,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不一定非得要对前人的相关理论进行大量的论述和证明,然而在英语论文中,论文多指“research paper”,也就是对某一科学领域中的很多内容进行探究并进行描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创建性。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作者应当重点围绕相关的选题并搜集充足的资料和文献,通过分析比较相关的研究方法,从中整理出结论,这也正是论文写作最核心的部分。西方“research paper”还可以用文库资料论文、研究性写作、参考资料作证论文以及调查性论文等来表示。从概念理解上来看,英语学术论文的要求更加严格,并且要求用事实说话。然而对于中国的论文来讲要求就相对要小一些,不仅可以是理论性的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学术焦点发表自己的意见。但英语论文的核心要求是必须体现文章的主题。

二、思维模式差异

学者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作者需要首先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并将表面的信息转化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大脑思维模式的反应直接决定了论文的写作形式,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英语学术论文方面也有着很大的思维差异性。中国人撰写论文受到古代“八股文”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构思正片文章的时候十分讲究文章的结构顺序,并必须按照入题、承上启下、转折、结尾四个大部分进行写作,所以被称之为“起承转合”。古代八股文讲解写作内容的详尽性,并要求句式多变。中国学生在论文书写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螺旋式的写作方式,大多数的学生也常用十分间接的方式去表达,从而严重回避了主观性的描写。但是西方英语论文写作却完全不同,他们强调提出一个论点然后展开论述,根据论点再结合逻辑不断地论证,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中西方语言表达方式中逐渐的显现出来。比如从论文拟题方面来看,中国人写的论文大都十分含蓄委婉,然而西方背景文化下,学生的论文题目大都直截了当,在表达文字的时候,也不会过多的注意文意结合,文章结构相对比较紧凑,注重形合,并注重每一个部分的连接性。

三、词汇语法差异

中文和英文在词汇和语法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学生能否更加准确而广泛的利用真正的含义去表达论文直接决定着论文水平。然而,中国学生在运用英语写作论文的时候往往误解了某一个单词的含义,短语介词的固定搭配也仅仅依靠字典上的注释,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的论文在表达的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歧义,一些常见搭配常常出现问题影响读者阅读。在语法的构成上,中英之间也有着巨大差异,中国式英语在论文章十分常见,中英语法结构上主语和宾语之间的位置是完全颠倒的,所以中国学生更善于使用中文的句式来写。在汉语的文化中,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将有生命的东西作为主语,而西方则多使用无生命的物体。

综上所示,随着论文写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西方英语学术论文在写作方面的联系不断得到加强,但是中国论文写作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学术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这对提高中外论文水平有着很大的意义。以上所述的几种因素都不成程度的阻碍着中国学者在英语学术论文等方面的写作,也正是导致国内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低于国外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跨文化背景之下,中国学者应当积极地学习英语学术论文写作,通过增加写作培训使得学生的论文写作更加规范,同时,也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运用他人的参考文献,才能真正提高学术论文的含金量。

摘要: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英语学术论文在写作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研究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差异能够更好的在国人的面前展现英美等经济政治强国的最新情况。语言和文化之间一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将严重影响着中西方在论文写作方面的差异。英语的论文写作对于英语教学和学习来讲都十分重要,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讲,他们的论文大都呈现出“中国式”的特征,要求他们写出地道的英语也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有必要对跨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差异进行比较,从而让中国学生在了解中西差异的基础上提高英语的写作技能。

关键词:跨文化,中西方,英语

参考文献

[1]冯兰.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差异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5:56-59.

学术背景 篇8

振兴高等教育,希望在教师,关键在校长[1]。“观其校长,知其学校”或“观其学校,知其校长”[2]。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高层领导,对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国外而言,正如洪堡之于柏林大学,阿什比之于剑桥大学,艾略特之于哈佛大学,安吉尔之于耶鲁大学,威尔逊之于普林斯顿大学,吉尔曼之于霍普金斯大学,哈珀之于芝加哥大学,克拉克·科尔之于加州大学,康普顿之于麻省理工学院等;就中国而言,正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马相伯之于复旦大学,朱九思之于华中科技大学等,在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知名大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史[3]。教育是人的素质养成和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4],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education background)和学术背景(academic background)对于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和办学实践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教育学术背景的精英是否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取向是值得深切关注的问题[5]。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探讨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肇始于1929年雷尼(H.P.Rainey)在《学校与社会》上发表《关于学院院长的一些情况》,国内外学界开始了对大学校长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大学校长的角色、大学校长的素质、大学校长的选拔、大学校长的运行机制及职业化等方面[6]。如Schmidt G.P(1930)、Harold W.Stoke(1959)、克拉克·科尔(1986)、Maurice Kogan(2000)、李延成(2002)、王洪才(2006)等探讨了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T.J.Sergiovanni(1984)、Paul Westmeyer(1985)、Burton R.Clark(1987)、Whcowley(1991)、Robinson(1997)、Brubacher(1997)、许晓东(1993)、牛维麟(2003)等研究了大学校长的素质;Cohen Michael D(1974)、Judith Block Mc Laughlin(1990)、W.Taylor(1992)、Jacqueline E.King(2008)等探究了大学校长的选拔路径;褚宏启(2002)、王继华(2004)、李树(2005)、刘庆东(2009)、陈潮光(2009)等研究了大学校长的运行机制及大学校长职业化。

教育学术背景作为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专论大学校长教育学术背景的学术文章较少,仅蓝劲松、徐文、李晓飞等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该研究主题尚未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的其他指标的研究。如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 Council on Education)先后在1986、1990、1996、1998、2002、2006年进行了6次全美大学校长调查[7];白保中对中国排名前50名大学的校长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8];张光进对中美大学校长的群体特征进行了探究[9];姚利民对中国34所大学知名校长的个人特征进行了分析[10];牛维麟对中美大学校长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11];史万兵对中美18所大学校长的知识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12];尚冠军对中国115所大学校长的职业背景进行了研究[13];樊华强、刘秀丽对中美大学校长的任期进行了比较研究[14,15];姜朝晖、郭俊对中国“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国际化特征进行了分析[16,17]。

总之,关于大学校长的研究,国外开始得较早,研究的内容具体,研究深入且偏重于实证研究;国内的研究开始较晚,研究的内容比较抽象,研究尚显肤浅且侧重于论述[18]。国内外学界对大学校长的研究对进一步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理论分析、逻辑演绎的阶段,鲜有研究使用实证资料对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证[19]。基于此,本研究以115所“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数据和访谈的部分国外知名大学校长的资料为基础,采用SPSS18.0等软件对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三、实证分析

鉴于现有的研究条件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本研究通过各高校网站、人民网、教育部网站、科技部网站等获取了115位“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截止时间为2011年6月30日),其中39所大学同时入选了“985工程”大学,为便于统计,用“I”代表39所“985工程”大学,“II”代表非“985工程”的其他76所“211工程”大学,“III”代表整个115所“211工程”大学。115所“211工程”大学类型分类如表1所示。同时,笔者访谈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大学校长或副校长。

(一)大学校长的最高学位层次

根据表2可知,115位中国大学校长的最高学位,1人为学士,13人为硕士,101人为博士,其中“985工程”高校38人,“211工程”高校6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大学校长占总数的87.82%。就美国而言,2006年美国大学校长拥有Ph D的比例占校长总数的54.3%,拥有Ed D的比例为20.7%,拥有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5%,拥有JD的比例为5.7%,拥有MD的比例为1.3%,拥有学士学位的比例为1.9%。与世界最好的100所大学的校长都是博士学位获得者相比,中国大学校长在学位层次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大学校长的最高学位类别

根据表3可知,115位中国大学校长中,45位是工学出身,占总数的39.13%,30位是理学出身,占总数的26.09%,即工学和理学出身的大学校长(65.22%)超过总数的一半;拥有工学、理学博士学位的校长为69人,占拥有博士学位校长总数的68.3%。其中39位“985工程”高校的校长更是有31位是工学和理学出生,出身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校长较少。相对于美国而言,其大学校长获得的最高学位中,比例最高的领域为教育或高等教育,占43%,其次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分别占13.8%和13.7%,宗教或神学占7%,商学、法学分别为4.9%、4.7%,物理学或自然科学(3%)、生物(2.5%)、工学(2.1%)、医学(1.6%)、数学(1%)、农学(0.7%)等学科的比例都较低。美国高校的校长除了加州理工学院以外,基本上都是研究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者[20]。

(三)大学校长的学位类别与大学类型匹配程度

本研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进行了初步分类,并探讨了大学校长的专业类型与大学类型的匹配程度。由表4可知,在综合性高校中,大学校长的学位类别相对较为多元化,在9大学科类别中,除医学和哲学外,其他学科类别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理工型的大学中92.3%的校长是由具有工学或理学教育背景的校长担任。在专业性较强的高校中,校长多拥有该院校主流或优势学科专业的教育背景,如8所农林类高校中,拥有农学背景的校长有5人;5所财经类高校中,拥有经济学背景的校长有4人;3所医学类高校中,所有校长的学科背景均为医学。

(四)大学校长的海外求学或访学经历

本研究中的海外求学经历是指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或国外高校攻读并获得学位的经历。根据表5可知,115位中国大学校长中,35位有海外求学经历,占总数的30.43%。本研究中的海外访学经历是指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或国外高校进行研修或开展合作研究的经历而非攻读学位的经历。根据统计,115位中国大学校长中,有71位大学校长有海外访学或研究的经历,占总数的61.74%。同时,大学校长海外求学或访学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或日本等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见图1)。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受德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美国在被史学家称为“第一批在德国大学学习的美国人”埃弗雷特、蒂克纳、班克罗夫特和科格斯韦尔赴德国大学学习后,一大批美国人到德国大学进行学习。在德国留学回到美国并且后来成为大学校长的一批人,结合美国的国情和文化,将德国的学术理念、科研思想与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融入到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为美国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

(五)大学校长的毕业院校

本研究中的名校主要是指“985工程”高校,中科院、中国港澳台地区部分高校,国外知名高校。根据表6可知,115名中国大学校长中,77人毕业于名校,占66.96%。其中“985工程”大学校长中35人毕业于名校,占“985工程”大学的89.74%;“211工程”大学校长中42人毕业于名校,占“211工程”大学的55.26%。这反映出中国高水平的大学由名校毕业生担任校长的比例比较高。就世界上最好的100所大学的校长而言,其基本上均毕业于名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基本上是由名校毕业生担任校长。

(六)大学校长的毕业大学数量

根据统计分析可知,115名中国大学校长中36人所获得的学位来源于同1所高校,占总数的31.3%,68名大学校长有在2所高校攻读学位的经历,占总数的59.13%,11名大学校长毕业于3所大学,占总数的9.57%,反映了大部分中国大学校长毕业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大学。同时,“985工程”大学校长毕业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大学占“985工程”大学校长的比例(77.14%)高于“211工程”大学校长的比例(71.0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985工程”大学校长求学经历的多元化程度略高。

(七)大学校长与现任职大学的关系

校友资源是大学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根据表6可知,115位中国大学校长中,63位大学校长是现任职高校的校友,占总数的54.78%。其中,“985工程”高校中21位校长是现任职高校的校友,占“985工程”高校总数的53.85%;“211工程”高校中42位校长是现任职高校的校友,占“211工程”高校总数的55.26%。相对于美国高校而言,美国高校只有大约1/4的校长来自本校,大部分校长来自其他高校。其中,公立高校校长中,来自本校的占28.1%;私立高校校长中,来自本校的占23.9%。

(八)大学校长对高等教育的研究

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主要治理者,有必要通过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以形成其独特的治校理念和教育思想。有无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发表和发表多少是衡量大学校长高等教育研究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2]。根据表7可知,115名中国大学校长中,发表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在20篇及以上的仅有7人,占总数的6.09%;发表11-20篇的仅8人,占总数的6.96%;发表1-10篇的有84人,占总数的73.04%;还有16名大学校长尚未发表一篇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发表论文在11篇及以上的15人,主要以“985工程”高校校长为主,其要么是高等教育领域或人文社科方面的专家学者,要么在高校担任领导职务多年。

(九)大学校长的学术头衔

根据表8可知,115所中国大学的校长均由教授担任;“985工程”高校的校长全部是博士生导师,“211工程”高校的校长除了3人以外其余也均为博士生导师。同时,中国大学校长中,27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外籍院士,占总数的23.48%。其中,“985工程”高校中17名校长是院士,占“985工程”高校总数的43.59%;“211工程”高校中10名校长是院士,占“211工程”高校总数的13.16%。世界上最好的100所大学中,排名前20位的大学,有6位校长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人士,其中3位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最好的大学,其校长往往也是最优秀的学者。

(十)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聚类分析

本研究选取是否拥有海外求学经历、首次当选现任职大学校长时的年龄、最高学位层次三个作为变量,利用组间平均距离法进行归类,对115位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适龄当选、海外求学”,共89人;第二类为“低龄当选、国内培养”,共25人;第三类为“高龄当选、海外求学”共1人。第一类大学校长当选校长的平均年龄为51.06岁,第二类校长当选为43.08岁。从年龄层面上分析,第一类校长当选校长的平均年龄符合国际大学校长的普遍当选年龄,该年龄段的校长在工作经历的丰富程度、身体健康程度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尤其是该年龄段校长的改革创新意识较强,工作热情较高。第二类校长较为年轻,属于“少壮派”,适合对学校开展各项开拓性的工作,在当今教育改革之际,此类校长更适合作为改革的开拓者。在海外求学经历方面,第一类校长中拥有海外求学经历的有30人,占总数89人的33.7%;第二类校长拥有海外求学经历的仅有4人,占全部21人的19%。第二类校长更多为国内求学后通过晋升当选校长的。

同时,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最高学位类别、海外求学经历、毕业大学数量、是否现任职校校友、是否博士生导师等因素在“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校长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最高学位层次、是否名校毕业、发表高等教育方面研究论文、是否院士等因素在二者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大学校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方向。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是大学校长思想的重要基础,是成为校长及校长遴选的一个重要参考[23]。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首席学术领袖,其教育学术背景对其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对115所211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据此提出如下相关政策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拥有博士学位的理工科大学校长治校是主流。其在一定程度上与特殊历史环境有关,即现任大学校长接受高等教育时的中国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受苏联影响,并与传统教育思想中重理轻文的现象密切相关,也与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强调理工学科导向有关。

第二,专业性大学校长治理专业型院校匹配程度较高。这主要与中国大学校长的权力来源有关。中国大学校长任命权主要掌握在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的真正所有者实际上是以排他的方式代表全体公民的政府部门,具体就是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的教育部(以及教育厅/局)[24]。

第三,大学校长是任职校校友和名校毕业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在于知名大学具有良好的传统与优质的师资队伍,大学校长在知名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受知名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有助于其成长。

第四,大学校长国际化程度偏低,海外求学或访学主要集中在教育发达国家。大学校长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大学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海外求学或访学经历是国际化的重要指标,大学校长国际化程度偏低,容易局限其视野。

第五,大学校长以拥有博导头衔的学术精英为主体,但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不足。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做学问的场所,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系统的知识,需要学术精英进行治理[25]。然而,其对高等教育研究不足,不利于其把握教育规律进而领导大学建设和推动学科发展。

(二)主要政策建议

第一,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本校毕业的人担任本校的校长有利有弊,利主要体现在其对母校更熟悉、更有感情,更了解学校的历史,更能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清楚学校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以便于管理;弊端主要体现在校长太熟悉本校,在管理过程中可能更容易受制于本校长期形成的复杂人事关系,也难免限于“局内人”的困境,从而使学校缺乏必要的“冲突”进而妨碍学校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校长毕业于本校也使得校长的视野偏于狭隘,很难超越本校的历史传统和环境去理解大学和识读大学[26]。目前,与美国选拔具有跨校求学和跨校工作背景的人担任校长不同的是,中国有偏爱“留校”的传统,大多数校长是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留校学生,“近亲繁殖”和“校本色彩”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大学校长选拔不仅要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以吸收不同高校的优秀经验,同时要兼顾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以形成多元化的背景进而综合形成新的特色与优势。

第二,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博士生教育与教授背景。目前,大学校长学科知识背景以理工科为主,较为单一且呈现失衡的现象。因此,在大学校长选拔中需要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提高大学校长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素养,充分发挥其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促进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教育背景有助于大学校长开拓视野,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与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同时,经过研究生阶段尤其博士生阶段的严格科研训练和知识积累的大学校长往往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其治校理念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博士研究生学历是选拔大学校长中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27]。王英杰教授指出,对于一流大学校长,院士几乎是必要条件。虽然对于大学校长是否需要拥有院士头衔和院士是否适合担任大学校长都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重要课题,但是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的殿堂和学术研究机构,需要教授担任大学校长,体现“教授治校”的理念与思想。

第三,大学校长的选拔需注重知名大学求学背景与国际化视野。知名大学的求学经历有助于其熏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贯彻到其治校理念和治校实践中,因此,大学校长在知名学校求学的经历可以作为选拔大学校长的其中一个指标。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教育发展的特征和主要趋势[28],大学校长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大学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大学办学的主要理念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大学校长的国际化有助于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因此,在大学校长选拔过程中要关注其国际化视野,通过大学校长国际化建设,培育先进的大学理念,制定完善的大学章程,建立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搭建广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努力推进一批大学进入到世界大学国际化的行列中。

第四,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关注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与综合治理能力。高等教育和学术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通过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把握其客观规律,有助于大学校长形成其独特的治校理念和教育思想。大学校长作为学术机构的主要治理者,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学术修养,而且要研究高校人才成长规律、人才培养规律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大学内部由谁控制[29],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处于大学、市场和政府三者的场域中[30],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全面校务,因此需要具备综合治理的能力。作为大学校长,既要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教育家又要是具备政治理论素养的政治家,既要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学者又要是研究并精通高等教育规律的治理者,既要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又要是富有教育理想的改革推动者,既要是积极为大学发展争取资源的社会活动家又要是大学形象的维护者。因此,大学校长应努力成为懂教育的政治家和懂政治的教育家。

摘要: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首席学术领袖,其教育学术背景对其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115所“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作为样本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需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博士生教育与教授背景,需注重知名大学求学背景与国际化视野,需关注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与综合治理能力。

学术背景 篇9

【摘 要】 在国家相关部委联合提出医教协同、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实践能力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认为现有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两强化、一完善、两搭建”的培养模式改革对策,即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术能力培训,完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搭建科研平台,同时还提出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研究生能够解决与临床关系密切的中医科研、学术问题。

【关键词】 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6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41-02

Abstract:Based on the background that national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put forward to idea on synergic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and education recently, and students of Clinical majors are expected to possess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skills, the article focused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on model on academic postgraduates of Chinese Medicine (APCM)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as well. Disadvantage on present cultivation model on APCM is insufficiency of innovation ability. A new cultivation model is put forward,generalized as “strengthening two aspects, improving one item and establishing two platforms”. The concrete measures are as follows: tutors should be trained and strengthened, academic abilities of APCM should be cultivated, cultivation mechanism on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of APCM should be improved,and platforms on academic exchang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should be established. Reform aims at improv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APCM. Scientific and academic questions related to clinical medicine are supposed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ability.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Academic Postgraduates; Cultivation Model; Innovation; Reform Strategy

2014年6月,国家教育部等6部委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医教协同,深化改革,强化标准,加强建设,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1]。医教协同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对欲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生提出了规范、明确的培训要求。事实上,这就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专业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方案、模式不同。正如其他医学门类一样,中医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解除患者病痛,维护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中医学术型研究生也应尽快转变培养模式,以适应医教协同的发展趋势。

1 中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我国中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具备获取专业发展新知识的能力、具备运用现代科技研究中医学的能力、具有承担中医专业教学的能力”。在近十几年的培养实践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创新思维欠缺,创新意识亟待提高,创新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有如下两方面因素。

研究生自身因素:一方面,大多数研究生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本科阶段仅接受过浅显科研、技术理论的学习,缺乏科研操作能力,对研究生培养的创新目标要求不能适应[2];另一方面,有些研究生为找到理想工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考取各类证书,为就业积累资本,而忽视了基础实验课的学习、中医专业思维的训练,这些因素影响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培养模式因素:当前我国中医学术型研究生注重实验技术培养,而忽视理论传承和创新,培养方法照搬西医各专业模式,研究多局限于细胞、动物等基础实验[3],所解决的学术问题脱离中医实际,因此,研究成果多难以推广应用,无法对提高疾病临床诊疗水平提供直接幫助。可见,现行中医学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也给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影响。

总之,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①学位论文关注的科学问题与中医临床实际相差甚远,创新不足,对临床指导作用甚微[4];②学术交流不够活跃,研究生获取专业研究最新进展的机会较少[5];③导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许多导师对自身责权不明。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关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在医教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学术型人才更接近中医实践需要,是中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2 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对策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带教实践,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结合医教协同发展的新趋势,对学术型研究生提出了“两强化、一完善、两搭建”的培养模式。

2.1 [JP+2]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学术型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他们大都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验研究,忽视了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此外,中医学导师本身对科研的认识并不深入、全面,其认为科学研究仅仅是通过现代医学实验手段测定几个指标,而对于科研如何促进中医理论发展、如何为临床服务等认识不足。因此,需要对导师进行集体培训,提高创新思维培养理念,促使其思考如何培养“接地气、重实用”的研究生。

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培养学术研究生的基本条件,将科研课题和经费作为遴选的主要考核依据,同时制定经费考核、激励政策。控制每位导师招生人数,对于新晋导师或者课题级别较低、经费有限的导师,每年招收1个学生,以确保导师精力和经费用于研究生培养,保证培养质量。最后,定期评选校级和院级优秀研究生导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鼓舞导师士气,形成“争取带好学生”的良好氛围。

2.2 强化学术能力培训 研究生在完成理论课学习之前,必须接受学术能力培训,经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中医科研课题设计思路与方法、常见实验技术应用、快速阅读和精读中英文文献方法,启发科研创新意识。具体实施措施:①要求培养研究生将迸发的专业“思想火花”随时记录,培养用科研思维去思考中医学问题,凝练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而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申请;②对涉及实验技术及思路的课程提出高要求,例如《医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等,使其扎实、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培养科学素养;③引导研究生如何查阅中英文文献,高效、合理使用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ovid、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了解西医科学前沿,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解决中医的科学问题中;④引导研究生跨专业学习,与西医学、生命科学、中药学等其学科相互交流和学习,启发创新意识。

2.3 完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要培养适应医教协同发展新趋势的创新型中医学术人才,就必须实现从单纯知识传授向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转变。训练研究生的创新科研思维,提高研究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推断新结论的能力[6]。

从长远眼光来看,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高层次的中医专业复合型人才更为重要。尽管在3年时间里,很难培养出成熟的中医药研究人才,但却能培养出具有严谨科学精神、创新科研思维的准医学工作者。如果研究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就能够在今后的科研、教学工作中,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的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力度,受众面进一步扩大,奖励金额大幅提高。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和考核可作为获取此类奖励的的主要依据,从而形成“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良好创新氛围。

2.4 [JP+2]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主要包括小论文汇报制度和名家名医讲坛。在熟练掌握检索文献技巧的基础上,要求研究生每月设定阅读主题和关键词,充分而深入地阅读文献,撰写综述,从而掌握本学科前沿动态和研究进展。当月末或下月初,定期开展专业内小论文的汇报和讨论。采用研究生讲解,同学讨论,导师打分的形式,将评分结果作为奖学金、评优等的指标之一,经过汇报和讨论的小论文,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完善,鼓励学生投稿,发表文章。小论文汇报制度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专业论文寫作能力。

另外,定期邀请同一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坛,邀请优秀硕博士进行学术交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和学术氛围[7]。如遇到与研究领域相同的讲座主题时,要求研究生必须主动提出问题,并对专家的答疑解惑写出总结报告,可促进学生主动扩展科研思维;如果邀请的是国外专家,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更是对英语口语、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锻炼。

2.5 搭建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建设是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必要载体[8],不可或缺,主要包括实验场地、仪器设备、重大科研课题的支撑等。对于带教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导师,鼓励其凝练研究方向,结合成科研团队,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给予经费支持,依托高校有计划地建设一批中医药科研中心和基地,要求这些科研单位不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式的科研,要和附属医院、各临床专业等开展科研合作。仪器设备的增添要坚持实用原则,远离“高大上”的误区,以研究生课题必需为原则,做到充分而高效地利用硬件,避免浪费闲置和重复建设。充分发掘、利用导师科研基础,鼓励申报国家级、省级高质量基金项目,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起点,改善研究生培养的科研环境。

3 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评价

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否科学合理,应从研究生是否具备如下能力来衡量:①具有较强中医学术传承能力,对中医学术具有较为敏感的接受、学习能力,较强的继承和传播能力;②具有较强的中医创新能力,对理法方药具有独到见解;③具备灵活运用中医辨证思维的能力,应用和发展中医学术。

总之,在医教协同新趋势下,如何搭建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桥梁,如何实现方法教育,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如何解决与临床关系密切的中医科研、学术问题,这些应成为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刘谦.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 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15-16.

[2]李英,房敏,郝微微,等.中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131-133.

[3]郭春雨,王永志.初探中医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科研思维与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7):5758-5759.

[4]黎春华,吕志平,孙学刚.基于转化医学的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32-3133.

[5]张成博,唐迎雪,鲍霞.中医学文献型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案[J].中医教育,2009, 28(2):55-57.

[6]谢彤,单进军.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在培养中医学研究生中的重要性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4,21(11):72-73.

[7]王靓,吴笑英,金建,等.“医教协同”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7(17):211-212.

[8]黄纯美,樊粤光,方熙茹,等.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64-66.

上一篇:慈善捐赠现状下一篇:低聚糖的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