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生态建设(共7篇)
学术生态建设 篇1
0 引言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高校在知识、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的综合性能力。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投入与产出的转化率低等问题,例如北京市高校虽然基础资源投入能力和科研实力要大大强于国内其它省市,但其科技能力排名与投入产出效率并不高[1]。如何有效地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亟待解决的复杂性问题,而且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核心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地提升”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既涉及到组织管理领域的相关议题如组织创新研究,又涉及到高校学术活动自身的发展规律如宽松民主的氛围有助于良性互动,还涉及到社会议题如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等。
大多数已有相关研究都尝试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诊断,从而给出相应的提升对策。这些对策具有直观性、针对性等优点,然而它们发挥作用的过程黑箱并未打开。现有研究中关于其对策发挥作用的机理往往语焉不详,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1)提升对策与结果之间相联系的因果机制尚未阐明;(2)各种对策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耦合,解决“如何有效地提升”这一问题的效果有限。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跨学科的复杂性问题,鉴于此,一些研究逐渐出现了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机理等进行综合研究的趋势。新趋势的最突出特点是,不再运用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考察单个或几个因素,而把许多影响因素综合集成起来进行考察,学术生态建设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研究趋势下的新研究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学术生态建设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过程、作用机理,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及建设良好学术生态的路径等。下面首先回顾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接着回顾学术生态建设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生态建设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剖析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后续深入的经验研究铺路。
1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回顾
目前,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多数研究都是以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作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帮助高校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且帮助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科研的效率与效用,优化公共科研资源配置。在研究的理路上,它们普遍遵循“构建评价体系→结合经验数据应用评价体系→给出提升对策”的分析逻辑。尽管该分析逻辑不乏优点,且所给出的提升对策富有建设性,但是也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些不足。
1.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对策研究
许多研究通过理论与经验研究来提炼、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在理论研究中,刘书雷等(2009)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和结构特征,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参考模型[2]。在经验研究中,梁燕等(2009)通过对20位相关专家学者的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权重赋值,力求较为准确地定量反映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对各变量系数的分析,清楚地了解各指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3]。基于这些指标体系,一些研究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诊断、评价与排名,并对不同地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指出差异,给出提升对策(表1)。
从表中可以看到,这些提升对策的优点是直观、针对性强,且富有建设性。然而它们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不足。首先,许多提升对策都很笼统,由于它们直接产生于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结果,因而未能充分研究对策与结果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刘伟等给出了“继续加大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步伐”的对策,然而遗憾的是,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始终都未阐明对策与结果之间的因果机制。其次,各项提升对策之间是否重叠、排斥或互补等问题并未讨论或解决。如果研究过程未能考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提升对策仅立足于经由评价与诊断所发现的问题,那么这些对策能够产生的实际效果将十分有限。
1.2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新趋势
一些研究则尝试采用不同于上述分析逻辑来探讨提升对策。付晔等(2008)采用我国各地区从1995年到200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校企科技合作的确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还进一步分析了校企科技合作的活跃性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高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9]。钟灿涛等(2008)探讨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冲突及解决办法。他们认为高校科研管理引入质量管理方法是高校管理和组织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考虑到科研活动的内在特点、科研质量评价的复杂性等,才能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做出贡献[10]。
这些研究显然跳出了“构建评价体系→应用评价体系→给出建议”分析逻辑,尝试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出发,探讨其作用机理,并据此给出提升对策。它们呈现出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的新趋势。首先,它们不是仅仅考察单一因素或者几个因素却忽视其相互作用,而是考察封装起来的多个因素及其互动,结合高校所处的生态环境来研究“如何有效地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例如,付晔等研究了校企合作对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其次,这些研究更加倾向于采用多学科交叉以综合地研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例如,钟灿涛等在研究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交叉使用了管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
1.3 学术生态建设的作用
学术生态是学术主体、学术客体以及软硬环境等元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发展状态[11]。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态,又是一种教育生态[12]。学术生态建设是通过对现有学术生态进行变革或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术生态功能的过程。例如优化或变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以更好地实现学术生态功能,培育大学文化以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等。
王革等(2010)指出,在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中,学术共同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术生态群落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学术生态群落和研究者之间保持良性互动,学术研究、创新和知识生产效能最大化。学术生态建设有助于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13],能够提高高校科研型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14]。此外,学术生态建设是促进学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1],科技创新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成,因而学术生态建设有助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 学术生态建设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一个探索性框架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学术生态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本研究结合系统理论经典的“输入→过程→输出”框架,采用“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影响结果→提升对策”研究链条,系统地探索学术生态建设“如何有效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2.1 理论模型
学术生态得益于借用了生物学中的生态、生态因子等概念,它不仅拥有强大的解释力,而且具备进行系统分析的要求,能够实现构成要素分析与功能属性诊断并举。学术生态是由学术活动主体、客体及环境构成的系统,它封装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这意味着,简单地割裂系统要素、结构与功能而进行的分析,都不利于考察学术生态的真实图景。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对学术生态的描述既不是孤立地分析各种学术因子如团队、制度条件等,也不是仅仅剖析学术生态的功能属性,而是剖析那些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子封装体,如学术网络。这些子封装体作为研究对象,既有助于揭示结构(构成要素及其联系)的功用,又能够阐明主体(科技活动管理者、研究者等)如何有目的地加以利用,因而它们能够更好地刻画学术生态。仍以学术网络研究为例,胡一竑等(2009)对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网络进行了统计实证研究[15],不仅揭示了学术生态中的学术网络特征,而且更具科学性与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综合这些分析还可以推测,良好的学术生态能够促进科技资源等更好地为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图1)。
学术生态建设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效应,即图中“学术生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结果→反馈到学术生态”的作用过程、机理是整个框架的关键。结合组织理论研究,该框架辨识了学术生态建设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两个基本过程:维持与变革。维持是指保持或维护系统既有形态、结构或状态的过程,在生态系统中,维持性过程包括循环和呼吸,在社会系统中,则包括社会化和控制行为;变革是指细化或改变系统的过程,譬如成长、学习和分化[16]。就本研究议题而言,维持过程是对既有学术生态的优化过程,变革过程则是经由协作氛围的培育、学术活动主体的学习等而形成的学术生态演化过程。如某高校可以运用强有力的举措确保科技活动取得创新效果,也可以为科研活动参与者留出自主发挥的空间,营造信任与协作氛围,或自建、与国外高校合建新校园来变革治校理念、运行机制,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经过自主演化而得以涌现。只有实现了学术生态因子间有机整合,才可能有效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17]。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产生结果,能够反馈给整个学术生态,从而影响学术生态的构成与功能。此外,高校科技创新本质上是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在信息技术平台的催化作用下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结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良好的学术生态能够促进信息技术平台发挥这种催化作用。
2.2 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上述探索性理论框架,本研究提炼出以下关键问题,它们是现有研究未能深入考察的问题,是探索如何有效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焦点,也是研究过程中的难点所在。
(1)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运作规律
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既具有一般创新活动的特征,又具有自身的规律。这些特有的规律不同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因而系统深入地剖析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性是整项研究的关键点。从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来看,许多定义主要立基于管理学知识,缺乏深入剖析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独特性、规律性。本研究将该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着力探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演进特征与运作规律。
(2)学术生态的要素构成及其功能
学术生态的要素构成与功能属性研究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与先前对此进行的思辨研究不同,本研究采用民族志方法进行深描,竭力刻画学术生态构成与功能的真实图景,继而应用合适的理论视角进行诠释,并描绘出学术生态建设的现状图。
(3)学术生态建设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
该问题是本研究的核心,阐明这一问题既能深化对学术生态建设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之间联系的认识,又为进一步探讨提升对策奠定基础。本研究将通过案例研究等,着重探索学术生态建设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过程,揭示如何影响(HOW)及为什么(WHY)。在深刻揭示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给出提升对策的关键环节,并拓展研究如何建设良好的学术生态。
(4)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通过解决上述关键问题,本研究将系统地探讨学术生态建设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重点对各项对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评价与剖析,力图给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系统性对策集合。
3 结论
本文围绕如何有效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回顾了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数文献遵循“构建评价体系→结合经验数据应用评价体系→给出提升对策”的研究逻辑。通过分析基于该链条的提升对策的优点与不足,探讨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同时,也发现一些研究正在形成新趋势,本研究则顺应了这种趋势。采用“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影响结果→提升对策”的研究思路,本文给出了学术生态建设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性框架,并分析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后续的研究将以此为基础,通过深入的经验研究与理论分析,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富有科学性与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学术生态”概念之诠释 篇2
一、何谓“学术”
“学术”一词, 由“学”、“术”二字构成。考察此二字初义, 对于理解“学术”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朱维铮先生曾对“学”、“术”作过如下考释:“‘学之为言觉也, 觉悟所未知也’, 写入东汉章帝亲任主编的经学辞典《白虎通义》的这一定义, 表明‘学’的古老涵义是教育学的, 指的是教师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白虎通义》没有诠释‘术’字, 但它的整理者班固首创‘不学无术’这一著名术语, 说明他认定学与术并不等价, 因而稍后成书的《说文》诠释‘术’为‘邑中道’, 即今所谓‘国道’, 意为实践可以遵循的法则、技能与方法, 就在实际上指出了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学贵探索, 术重实用。” (1) 梁启超先生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恰是承历史之前, 启世人之后。梁先生认为:“学也者, 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 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也者也。” (2) 但梁先生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还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的“学术”概念可以分离, “学”即有学问之意, 可作一个名词, “术”的“致诸用”的内涵也明显不同于古之“术”。这是典型的由于知识分化扩大了“学术”概念的内涵的例子。
通过对“学”与“术”简单的历史考察, 我们发现学术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内涵。那么梁启超先生的学术概念是否完备呢?我认为梁先生的概念界定固然给我们留下比较清晰的轮廓, 但学与术的分离难免陷入二元论的视野, 从而窄化“学术”概念的内涵。在当代语境中“学术”是一个混沌的概念, 没有独立的“学”, 也没有独立的“术”, “学”与“术”是不可分离的。“术”可以是一种方法, 也可以是一种方法的学问。同理, “学”也可以是某种方法的学问, 某种认知的方法。本文之所以引证“学”与“术”的历史词源考察, 主要是作为一种参照, 作为一种以此为基的探讨。我认为“学术”的内涵始终是流变的与历史的。
综上所述, 我们基本可以概括一般的对于“学术”概念的认识。
首先, 认为学术是专门的系统学问, 不同于粗浅的一般知识, 很显然是从学术固有属性角度出发的, 是通过对具体学术对象 (如具体的学术论文特性) 抽象出来的, 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但什么是粗浅的学问, 什么才算是系统的学问, 我们并不清楚。由于其内涵的脆弱, 外延边界基本无法识别, 这也是学术概念之所以争论的原因。其次, 认为学术是人类知识的反思和总结的, 则是站在学术由来的角度, 是一个规定性定义, 取决于提出者阐述的具体语境。最后, 认为学术是学习之术或是强调学术内涵一方面的, 这则是通过提出者的特定视角演绎其概念的片面合理性。
基于“学术”概念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学术生态”概念似乎更让人无法下笔。有学者认为“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主体之间以及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很明显, 这种纲领性的描述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但在其内涵的确定性和特有属性方面还是采取规避态度, 而且直接用学术解释学术生态也有点牵强。无论“学术生态概念”是如何的复杂, 可以肯定的是“学术生态”概念导源于生态学和教育学交叉。
二、何为“生态”
“生态” (Eco-) 一词源于古希腊字, 意思是指家 (house) 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地说,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869年, 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 (Ernst Haeckel) 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 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如今, “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 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 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生态概念的放大, 和生态概念的定义有很大关系。狭义的特指自然物的生态 (生物的生存状态) 逐步让位于拥有更大包容概念的“关系”的生态。概括地说, “生态”既有生态学意义, 又有更深层次的生态哲学意义。
从生态的词源解释上, “生态”与“学术”的联系从更广义的角度讲是“学术”与“关系”的联系。因为“学术”概念不是一个生物体生存状态的解释。“学术”相比之“生态”概念更具抽象性, 也就是说在探讨“学术生态概念”时应该从“生态”的哲学意味上突破。
生态哲学在21世纪备受瞩目。生态哲学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人以发展的可持续的眼光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学术生态”概念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性, 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指导意义, 而且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认识论上, 用生态哲学的视角解读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方法论上, 我们用“生态的学术”方法借用生态学能动的系统论观点统观学术发展。
三、“学术生态”
“学术”与“生态”概念的有机糅合, 使“学术生态”的意义发生了转变。“学术生态”特指学术共同体追求学术的有机环境, 意蕴学术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创生过程。在这里似乎已经抛弃了对于“学术”概念的争论, 把“学术生态”中的“学术”限定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的“高深学问”上。但在进行具体研究时, 有的学者侧重于“学术失范”的研究, 有的学者侧重于“学术”生产组织研究, 还有学者深入教阶结构或课程等微观研究, 学术生态的研究对象还是较模糊。我认为有必要对学术生态概念的内涵作深入细致的探讨。
本文把学术生态分为学术本体生态、内部生态和学术外部生态。其中学术本体生态与学术内部生态是同边界的, 因为有什么样的学术生产群体就有什么样的学术。
(一) 学术的外部生态简析
学术外部生态包括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指影响学术发展的制度、经济、文化等环境。这是学术发展的外生力量。具体地讲, 包括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 社会创生学术的文化传统, 社会 (政府) 对于发展学术的支持力度, 以及现有的基础科学环境, 等等。
学术的自然生态指的是影响学术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 是一个“纯物质”的环境。
学术的外部生态在学术研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外部生态的支撑, 学术发展将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在当代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背景下, 学术的发展对于各种资源的依赖更为凸显。学术的外部生态主导学术发展的趋向越来越明显。
(二) 学术的内部生态简析
学术内部生态主要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实践学术的过程及环境。学术内部生态是学术的制造基地。而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学术过程中的人。学术内部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各类学者, 大学或各研究机构的学术氛围, 学术的历史累积, 等等。
学术的内部生态直接关乎学术生产, 学术的质量掌握在学术人的手里。学术人应当把创新学术看成自己的义务。学术人自我反思与道德自制尤为重要。
(三) 学术本体生态简析
学术本体生态是指学术作为一种知识本体的发展逻辑生态。学术本体生态不包括具体实在的内容, 只包括在认识论上的本身。它是一套学术发现的认识理论的生态。这个理论生态要求更好地调节学术的发现过程。
知识的进化遵循了一定的规范, 学术的研究首先要遵循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承认科学, 认识多少有其应有的规范是认识科学具有确定性的前提, 否认了这种规范性也就是否认了科学的确定性, 使知识陷入相对主义”。 (3) 学术的进化有规律可循。即使理性是历史的, 也可以站在人类伟大的历史理性巅峰上继续前进。
(四) 学术生态有机整合简析
学术的本体生态、内部生态、外部生态是学术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其中, 学术的外部生态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系统。严格意义上学术的内部生态也就是学术的外部生态, 不存在单一的学术内部生态。“学术生态”的内外部交换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大致从学术、生态概念入手, 基本勾勒了学术生态概念的内涵。通过对学术生态的初步探讨, 我相信,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取学术生态的研究视角。
摘要:“学术生态”概念是教育学与生态学交叉的产物。在新近的教育研究, 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中, “学术生态”是被广泛引用的热门词汇。但对“学术生态”概念本身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基于学术生态概念的模糊性, 我试图从“学术”、“生态”及“学术生态”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出发勾勒学术生态概念的丰富性。
关键词:学术生态,学术,生态
参考文献
[1]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一晚清学术史论·题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3.
[2]梁启超, 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71-273.
[3]蒋寅.学术的年轮[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3.
[4]刘贵华.大学学术生态研究[D].2003:43.
[5]姚大志.现代西方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 3.
学术生态建设 篇3
2012年8月18—20日, 由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 陕西省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承办的“全国生态桑及桑树生态产业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区蚕 (桑) 学会的100多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副会长舒惠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封槐松调研员作了重要报告, 国际著名蚕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作了专题报告。会议着重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向仲怀院士在以“蚕桑产业的转型与创新”为题的报告中指出, 桑树在众多省区渐成为石漠化治理、沙漠化治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盐碱地治理、矿山修复、消落带治理的主要树种, 蚕桑产业形成了养蚕业、饲料业、果桑产业、桑茶业、林业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蚕桑科技创新领域, 桑树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 标志着桑树基础研究进入基因组时代。向仲怀殷切希望全国蚕桑界同仁共同努力, 构建新的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加强科技创新, 以生态桑产业为契机, 推进蚕桑产业的多功能与多元化, 从根本上实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学术生态建设 篇4
自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生态学的概念以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生物的生存状态与所处环境之间存在彼此制约、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此后, 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准则逐渐被学者们运用到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 并衍生出一批交叉学科。在教育生态学中, 学术生态成为近年来一个颇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与其它生态系统类似, 学术生态系统包括主体、客体和环境等生态构成因子。学术研究的欣欣向荣、方盛不衰需要各个学术生态因子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以此促进学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实现学术生态系统平衡。学术生态系统有其特定的运行机制和规律, 违背这些运行机制和规律, 就会造成生态系统失衡, 甚至导致学术生态系统衰退。我国当前存在的学术功利主义、学术价值观扭曲、学术研究泡沫化等学术生态失衡现象, 主要就是因为对学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特定规律缺乏明晰的认识。研究生是学术生态主体之一, 自从研究生扩招以来,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 已成为研究生培养大国, 但学术生态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 致使我国距离研究生培养强国还相距甚远。研究生是否恪守学术规范, 是否具有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 与学术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息息相关。本文试图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重新审视我国的研究生学术生态, 这对于揭示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环境, 实现研究生与学术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生学术生态的内涵及构成因子
生态是源于生物学范畴的概念, 原意指生物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个体与所处环境之间存在的各种有机联系。学术可从两方面去理解, 一方面是指系统的专门学问, 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存在发展规律的认知;另一方面是指对学术的发现、创造、传播和运用的过程或活动[1]。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不断交叉融合, 衍生出学术生态这一概念。现在, 学术生态已经成为教育生态学中的核心概念。然而, 关于学术生态的内涵, 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见解。杨移贻提出学术生态系统由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科研人员以及学术研究环境三大要素构成, 是科研人员以科研创新为主旨, 致力于科学原理和规律的探究及进行科学试验活动的生态系统[2]。张启强认为学术生态包括学术研究主体、学术研究客体以及软硬件环境三大元素, 这三大元素之间密切关联、彼此制约、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学术生态系统[3]。刘贵华则界定了学术生态主体和学术生态环境的内涵, 学术生态主体包括研究学术的科研人员和学术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学术生态环境则指的是影响制约科研人员以及学术活动的周边世界[4]。张风帆和夏园园等提出学术生态系统是学术人以科研创新为主要目的, 不断进行复杂的学术创新的系统[5]。郑琼鸽从高校的角度界定了学术生态的内涵, 认为高校学术生态系统包括从事科学研究的师生、科研活动及成果、影响科研活动进展状况的相关软硬件因素 (如学术氛围、相关制度和软硬件设施等) 三部分, 其中学术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 学术环境不良是当前学术失衡的主要源头[6]。司林波和乔花云指出学术生态是指在人类创造、传播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学术人员之间以及学术人员与学术环境之间紧密联系的关系系统[7]。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学术生态的阐述各有侧重, 但都认为学术生态系统应该包括学术生态主体、学术生态客体以及学术生态环境这三重因子。故而, 本文将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界定为:由研究生、学术生态客体及学术生态环境三重因子构成, 是研究生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 与学术生态客体及学术环境间形成的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有机系统。其中, 研究生是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学术生态主体, 学术生态客体指的是研究生从事的各种学术活动及成果, 而学术生态环境不仅包括学术生态主体之间思想、知识和信息的交换, 还包含外在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制度、科研条件等因素[8]。研究生所在的高校和学科形成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各个种群和群落, 各个种群和群落间相互竞争相互影响, 在动态竞争中完成系统内的信息和能量交换, 并在动态竞争中实现学术生态系统平衡。学术生态主体、客体、学术生态环境及学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种群和群落是影响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 这些因子之间能否和谐共存, 决定了学术发展的优劣状态, 决定了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潜力和能力, 也决定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
三、生态学原理对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的启示
(一) 依据生态位原理, 确立研究生在学术生态系统中的准确定位。生态位原理即格乌司原理, 是指在自然界的各个生态系统中, 各种生物均承担各自的角色和功能, 均能占有各自的生存场所和生存资料, 也均能在生态系统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生态位原理应用范围很广, 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 也可用于解释人类社会中的各种集团和组织。作为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 研究生不仅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生态环境, 也要主动出击不断修正并寻求适宜自身学术成长和发展的生态位。
1.根据自身的学术研究兴趣, 确立合适的学术研究方向。研究生阶段是一个人开启学术研究之路的起点, 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术研究方向异常重要。一般而言, 适宜的学术研究方向首先必须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术研究之路漫长而寂寞, 在未知之路上独自探索不仅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和不畏失败的勇气, 更需要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强烈兴趣, 若没有兴趣作为支撑, 就不会真正感知追寻真理之路的喜悦, 也很难坚持下去。目前盛行的学术浮躁和学术功利主义, 除了和畸形的评价体制有关外, 还和学术研究主体缺乏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有关。因此, 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之前, 必须首先确知自己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决心, 抱着“混文凭”的目的攻读研究生, 就会“身在曹营心在汉”, 也埋下了学术浮躁的隐患。
2.根据自身专长和所处的学术生态环境, 寻求适宜自身学术发展的生态位。为增加生存概率, 生态位原理强调具有相同或相似生活习惯的生物, 不应该在相同地区竞争同一生存场所。对从事学术研究的主体而言, 这意味着必须根据自身研究专长和学术研究环境, 独辟蹊径, 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开辟属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譬如,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通过观察中国的一个普通乡村———江村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 得出了中国基层社区的基本格局及变迁规律, 从而奠定了“中国社会学派”的开山之作。
(二) 依据最低因子定律, 修复和改进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存规律, 德国化学家利比希提出了最低因子定律。植物的成长需要吸收许多营养物质, 但其是否能生存壮大却取决于处在最低量的必需营养物质。最低因子定律不仅适用于解释植物的生长, 也适用于阐释所有生态系统的生存发展过程。任何一种生物的成长都需要一些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当其能利用的某种营养物质的存量达不到最低量的要求时, 就对生物的生长繁殖起限制作用, 成为限制因子。对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而言, 最低因子定律依旧适用。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是否充满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学术生态主体是否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摘取学术桂冠, 主要取决于学术生态系统中的限制因子。由此, 寻求并修复限制因子就格外重要。
1.就研究生而言, 需要不断寻求并修复限制自身学术成长的短板因素。制约研究生学术成长的因素很多, 归纳起来, 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心、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以及研究生具备的研究能力。其中, 研究能力包括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搜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界定科学概念的能力、归纳总结科学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思路并组织实施的能力 (或者动手操作能力) 以及对学科前沿的敏锐洞察力[9]。研究生必须不断反思自身从事科学研究的限制因子, 并勇于修正从事学术研究的短板因素, 才能在学术研究之路上披荆斩棘, 获取收获的喜悦。
2.就学术生态环境而言, 需要不断寻求并修复影响学术生态主体创新动力和能力的限制因子。学术生态环境的优劣对学术研究主体的影响毋庸置疑, 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及环境可以极大激发学术研究主体的创新动力与激情。当前我国研究生所处的学术生态环境不良, 已成为各界的共识。研究生不能安心于科学研究, 浮躁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重要因素。抑制学术生态环境健康良性发展的短板因素很多, 诸如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制、项目申请及基金分配方面的学术腐败和外行管理内行, 人情关系染指论文发表以及成果评奖等诸多方面。这些短板因素已经极大地扼杀了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扭曲了研究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 必须加以修复, 才能使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三) 依据边缘效应原理, 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效应。现代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原理指的是:在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的交错区或过渡带, 物种多样, 结构复杂, 种群密度大, 在某些生态因子的共同作用下, 一些物种特别活跃, 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大大提高, 从而出现不同种群的生物和谐共生的现象。边缘效应现象是自然界中生态系统交错地带的共同特征, 引起边缘效应的原因很复杂, 学者们将其概括为不同物种间的加成效应、协合效应和集肤效应。加成效应指的是每种生物在生态过渡带中都占有各自的生态位;协和效应强调特定生物与周边异质环境的“谐振”作用;集肤效应则是由于生态系统交错地带的信息、能量和物质循环更为频繁, 从而刺激各种生物向边缘区集结的现象。边缘效应原理不仅能够解释生态过渡带中的现象, 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例如:陆地同河流、海洋的交接区域通常人口更多、商贸物流繁荣, 文化昌盛, 经济也更为发达。
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 同样应该发挥边缘效应原理的作用。一是研究生要主动拓宽学术视野。进行学术研究时, 往往要求研究生将研究视野仅仅局限于某一或某几个相近的领域, 这虽然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深入思考所研究的问题, 发表高水平的成果, 但研究过程经常遭遇研究瓶颈的困扰。如何突破研究瓶颈?主动与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术背景、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探讨, 将会大有裨益。研究生经常与这些不同学术种群的研究者沟通, 在思想、信息的交流碰撞过程中, 就会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顿悟”也会由此而产生。二是设置不同学术种群重叠共生的学术生态过渡带。依据边缘效应原理, 在学术生态过渡带, 不同学术种群、群落的信息和学术观点交流更为便捷流畅, 在不同学术生态因子的加成效应、协同效应和集肤效应的交互作用下, 各种学科、专业的思想观点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 就会不断派生出新的科学问题、新的思想, 从而有利于拓宽研究人员的思维空间, 学术生态系统也将日益昌盛。
(四) 依据生态学的反馈原理, 推动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发展受正反两种反馈机制操控:生态因子在正反馈下相互促进、互相加强, 从而导致生态系统持续繁荣或衰败;生态因子在负反馈机制下相互抑制, 使生态系统维持在稳定态附近[10]。物质的循环再生和信息的反馈调节是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10]。就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而言, 要不断利用正反馈机制修正限制因子, 促进学术生态主体和学术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使学术生态系统不断优化升级, 当取得良好效果后, 要适时利用负反馈机制保持学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生要注重学术研究过程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 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 都要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还要不断学习方法论, 才能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 还需不断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反思总结, 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不断改进抑制因子。正负反馈不断交替进行, 才能推动自己的研究能力持续提高。
2.注重不同学术群落间的反馈和交流。在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中, 不同学科、院系、高校以及国家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各有特色, 也各有优势和不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塑造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 就必须坚持“走出去”, 汲取其它学术种群或群落的先进经验, 在反馈和交流中不断创新, 才有利于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转变简单、量化的学术成果评价机制, 推动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学术评价机制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对学术研究主体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学术评价机制就像一只无形的“指挥棒”, 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学术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研究氛围。我国虽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研评价制度, 但科研评价机制以简单、量化为基本特征, 这种评价机制导致学术生态系统失衡。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 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学术成果评价机制。一是学术成果评价要坚持质量第一的评价准则, 在学术评价的各个方面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和质量导向。二是要贯彻实施分类评价原则, 建立健全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
(五) 依据生态平衡原理, 实现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平衡。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期内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基本平衡, 当遭遇扰动因素影响时, 可通过自我调节机制或人为操控使生态系统回归其初始稳定状态[11]。生态系统具有自动恢复平衡的机制, 自动恢复平衡的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内部构成情况。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越复杂多变, 生物种类规模越大, 信息、能量和物质流动速度越快, 则生态系统失衡时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与其它生态系统类似, 在外界力量的干扰下, 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也很容易处于失衡状态。失衡的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将造成不同学术种群及群落间的竞争合作机制紊乱, 学术研究主体间的信息能量循环将处于无序状态, 研究人员也很难保持创新活力。如何使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具有快速自动恢复均衡的能力, 就成为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
1.保持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内部构成组分越繁杂, 生态种群和群落越复杂多样, 其自动恢复平衡的调节能力越强, 即使受到外界因素干扰, 失衡的因子也能很快被系统的其它组分快速修复。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大量学术流派涌现, 各流派取长补短, 互相论战, 知识分子的个性得到极大解放, 从而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 奠定了封建文化的根基。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保持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必要性。
2.打破学术垄断现象。当前, 大量的学术资源都由所谓的学术权威控制和分配, 学术垄断愈演愈烈。学术权威凭借其学术影响力, 往往能获得数额巨大的基金支持, 顶级学术期刊也更愿意向这些权威人士抛出橄榄枝。研究生若想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往往需要导师在论文中署名, 否则很难获得这些期刊的青睐。在这种体制下, 研究生很容易沦为导师或者学术权威的“廉价劳动力”, 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形成类似“老板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 亵渎了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研究生的学术成长, 也扼杀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加剧了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失衡。打破学术垄断, 要求分配学术资源时对所有学术研究主体同等对待。配置学术资源时, 应该主要依据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而不是研究人员的身份来评价研究成果的优劣, 这应该成为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重中之重。
四、结语
与自然界中的所有生态系统一样, 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生态学中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影响并支配着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运行。本文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 分析了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探讨了可行的解决路径。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态位原理、最低因子定律、边缘效应原理、反馈原理以及生态平衡原理, 发挥其在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活力, 也有助于实现研究生学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
参考文献
[1]刘慧杰.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 2013:4~10
[2]杨移贻.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12:13~16
[3]张启强.学术生态与学术可持续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4:110~111
[4]刘贵华.大学学术生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2:1~201
[5]张风帆, 夏园园, 计彤.我国学术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模型研究[J].科教文汇, 2013, 10:104~105
[6]郑琼鸽.试析高校学术生态的现状和优化途径[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34~37
[7]司林波, 乔花云.学术生态、学术民主与学术问责制[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6:7~12
[8]李中赋.关于我国学术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A].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93~99
[9]肖川, 胡乐乐.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9:1~5
[10]李守可, 朱建童.生态学原理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10:35~40
学术生态建设 篇5
自从James Moore在“掠夺者与被捕食者:新竞争生态学”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生态系统” (business ecosystem) 这一概念以来, 国内学者开始渐渐加入到于对此问题的探讨中来。目前企业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本文将基于时间的推延为线索, 通过对这些文献中研究主题及主要观点的梳理, 得出一个关于企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脉络。
一、发表论文的概况
笔者以企业生态系统和商业生态系统为搜索词, 按“篇名”对CNKI全库进行搜索 (数据采集时间为2008年10月) 发现:1995年之前未见有关于企业生态系统或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文献发表, 1995年~2007年, 共发表相关文献93篇, 其中学术性论文71篇, 1995年~2007年论文发表数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 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数量大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95年到2001年, 企业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这7年间, 总共只有5篇学术性论文发表;直到2 0 0 2年, 国内学者才逐渐意识到研究企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但是从发表论文的数量上来看, 从2002年到2004年依然属于研究的起步阶段。从2005年开始, 关于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 发表的论文数量明显大幅度增多, 大量学术论文的问世意味从2005年到2007年的研究成果比较显著。
二、历年研究的主题、演进脉络
1995年只有一篇对企业生态系统进行探讨的文献。复旦大学的王方华分析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形态特征, 将企业内部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三大机制总结为企业效益机制, 企业竞争机制和企业平衡机制。
1996年和1997年均未见有关于企业生态系统或商业生态系统方面的学术性论文发表。
进入1998年, 学者们开始关注如何构建现代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 例如, 昆明理工大学的许亮和王若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建立的环境, 指出一个成功商业生态系统必须具备以下要素:核心技术, 规模经济, 全面体验和持续创新。
1999年的研究侧重于探讨知识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传播和转移。上海同济大学的张杰提出了在全球商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条“知识链”, 其中包涵了知识从产生到驱动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指出全球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知识链包括4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环节即知识源、知识网络、知识驱动、竞争优势的取得。
2 0 0 0年, 学者们开始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进行考察, 例如, 杭州商学院的李怀政考察了连锁超市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创新, 他认为连锁超市得以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现代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创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这是国内学者应用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去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首次尝试。
2 0 0 1年的研究较之以往从深度上又进了一步, 学者们开始研究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山西大学的梁嘉骅等人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对企业生态系统进行探讨, 指出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看, 企业生态系统属于开放的复杂系统, 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必须依靠复杂性科学。该文为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指明了方法论上的方向。
从2002年开始, 企业生态系统开始引起学界较大关注, 相关的学术性论文发表数量明显增加, 研究方法也开始转入初步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例如, 北京工业大学的赵红等人构建了企业生态系统模型;指出生态系统在演替过程中有两类因子在起作用, 一是利导因子, 二是限制因子, 在企业环境分析上需要着重解决的是起显著作用的限制因子。
进入2003年后, 学者们开始初步尝试企业生态系统和其他领域的结合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吴忠等人用企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了供应链的运作管理。结合性研究论文的出现标志着对于国内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深度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4年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例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潘军, 黄昕从集成化特征入手, 对商业生态系统观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相似性进行比较, 试图找到两种观点的内在耦合。武汉理工大学的桂萍, 高维义研究了企业生态系统时代企业竞争战略的特点及规律。从该年的研究来看, 运用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来分析供应链管理成为热点, 这表明学界已经意识到商业生态系统的真正核心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
2005年的研究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峰期, 学术性论文发表数量剧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范保群以竞争方式演变为立足点, 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竞争方式对企业、国家产业规划、技术标准政策的有关影响。重庆交通学院的张炎炎等人对企业生态系统的构成、演化过程、自组织机制和竞合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张金萍等人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时代企业规划竞争战略的步骤。这些高质量学术成果的涌现标志着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正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2 0 0 6年和2 0 0 7年的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数量进一步大幅增长, 延续着企业生态系统作为学界热点的趋势。例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范保群通过对竞争环境和传统竞争战略分析框架的回顾, 提出了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分析框架。华南理工大学李玉琼探讨了如何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 并从功能、平衡、价值增值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了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诊断方法。纵观2006年和2007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 这两年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的探讨, 以及网络环境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这也基本代表了未来学界对于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
回顾这十多年来的研究文献, 整体来看我国学者对于企业生态系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发表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成果, 其中涌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学者, 如华南理工大学的李玉琼、山西大学的梁嘉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范保群等人, 在此领域内我国已实现了一定的理论积累。
同时, 通过文献的回顾我们也不难看出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
1. 现阶段研究仍多数停留在分析基本机理和表象上, 而缺乏对企业生态系统深层次的内部运行机制的研究。
2. 绝大多数研究均属于定性理论的探讨, 定量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 实际调查研究、个案分析和博弈分析还很少见。
3. 目前理论研究的深度距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贴近, 关于企业生态系统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成果比较少。
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当是加强定量研究、实际调查研究, 并注重从生态学、复杂系统科学角度进一步发掘企业生态系统深层次的演化规律, 以及探讨衡量企业生态系统某些特性的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沿着国内企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 的研究历史主线, 综述了1995年~2007年国内社科类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企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 的研究成果, 着重揭示了以往学术研究的主题和主要脉络, 最后给出了笔者的个人看法。
学术生态建设 篇6
1999 年,我国开始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十几年政策累积的效果致使我国成为研究生培养大国。但是受浮躁的学术环境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并未随之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失范现象屡禁不止。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杜绝其学术失范行为,成为困扰社会各界的一大难题。研究生身处复杂的学术生态环境之中,其行为必然受学术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按照教育生态学的分析范式,研究生和其所在的学术生态环境构成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然要求优化其所处的学术生态环境。这是因为学术生态环境对学术生态主体的影响至关重要,学术生态环境决定了学术生态主体的生存发展空间以及生存发展路径。由此,当二者能够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时,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就能达到平衡。否则,失衡的学术生态系统必然引起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行为失范,其培养质量也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环境因子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所在的学科、高等学校以及宏观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这些环境因子与研究生之间是否能够和谐共生,是优化研究生生态系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广东省是研究生培养大省,无论是有资格培养研究生的单位数量还是研究生培养规模,均居于全国前列。自2000年以来,广东省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均增长约32%。2013 年,广东省32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了29255 名研究生,授予24353 人研究生学位。但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培养规模并不相称,研究生培养质量亟待提高。从2013 年全国百优博士论文的评选结果看,广东省仅有五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优博士论文殊荣。故而,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广东省从研究生培养大省成为研究生培养强省,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研究生及影响研究生学术生态的环境因子出发,以广东省为例,分析广东省研究生学术生态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的政策路径。
二、广东省研究生学术生态的现状
1、学术生态主体———研究生的现状
(1)研究生的学术心态较为浮躁。研究生须秉持宽松自由的学术心态,才能不断萌发创新性思想。但目前广东省研究生的学术心态与上述要求相去甚远。绝大部分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选择读研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而不是为了将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根据刘慧洁(2013)对硕士研究生的抽样调研,研一、研二和研三这三个年级共有385(78.9%)名研究生的读研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只有8.2%和7.8%的学生的读研目的是“在学术上有更好的造诣”和“喜欢本专业”。即使是选择继续读博的研究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攻读研究生的目的直接决定了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时的各种表现。很多研究生不能专心从事本专业的学术研究,而是忙着从事各种兼职工作,增加就业经验。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对研究生的毕业都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更高。另外,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各种评优评奖也都与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优劣密切相关。为达到毕业要求或者评优评奖要求,很多研究生都高度重视撰写学术论文。但大多是基于功利性的目的撰写并发表论文,这种目的进一步加强了浮躁、急功近利的学术心态。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需要广泛收集阅读文献资料,认真研读专业论文及著作,并掌握先进的方法论,这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能够完成,而须经年累月的积累方能实现。但因为研究生将发表论文与诸多的功利目标挂钩,这导致其往往不能全身心投入,也难以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2)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低。培养并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要义所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打破常规,突破现有理论框架的束缚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或者新方法。目前,广东省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低,科研参与度不足。
一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低是不争的事实。创新能力需要以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基础,还需要有强烈的创新需求,顿悟的创新思想火花以及创新性实践活动,这是创新必须包含的主要环节。绝大部分研究生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更抑制了研究生的创新需求和创新实践,故而研究生创新思维缺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曾经三次调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结果发现制约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是创新能力及原创能力差。具体表现为:创新意识差、参与创新研究机会少、有影响的创新成果少。
二是研究生的科研参与度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受科研实践的影响,他们没有大量地参与科研训练和实践,常常难以萌发创新性思想。广东省研究生的科研参与度较低。根据苏林琴和孙钦娟(2013)对2009—2011级的硕士研究生的调研得知,就公开发表论文而言,60%硕士研究生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发表过1 篇至2 篇的只占34.1%。博士研究生为了获得学位,必须在规定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但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仅能达到基本的毕业要求。研究生的科研参与度低还表现在:在研究生参与的课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低水平的横向课题。因为研究生将大量精力用于帮助导师撰写横向课题,故而少有精力思索艰深的学术命题,创新性的科研实践活动亦没有时间完成。
三是研究生的学术失范现象频发。研究生本应抱有敬畏之心探寻真理,但令人堪忧的是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事例频频出现。研究生常见的学术不端现象包括:伪造或者篡改实验数据、剽窃他人观点、成果或者自我剽窃、一稿多投、一稿多发、充当“枪手”替人代写论文、在他人成果中随意署名等。刘慧洁(2013)发现,在所调查的488 名硕士研究生中,19.3%的学生认为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中普遍存在抄袭行为,27.3%的学生认为较普遍存在抄袭行为。
2、研究生导师的现状
导师是研究生学术之路上的领路人,故而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导师的学术价值观、创新能力以及导师是否遵守学术规范都将深刻影响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态度、学术价值观及其创新能力。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学术生态环境是否平衡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
(1)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不充分。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是否充分,主要取决于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以及导师的责任心。研究生扩招带来的负面效果之一,即是研究生导师的增加滞后于研究生扩招速度,致使导师与研究生间的师生比过高,一名导师指导多名研究生的现象很常见。虽然近年来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限制了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师生比过高的问题。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一个导师同时指导十几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另外,部分导师社会兼职多,无暇顾及学生的学术研究情况,这也是研究生与导师之间交流少的重要原因。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是否充分,还取决于导师的责任心。一些导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只关心研究生所负责课题的研究进展程度,却不关心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之路上的进展情况,甚至不愿意帮助研究生解决遇到的困难或者产生的疑惑。
(2)部分导师的学术价值观扭曲。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多研究生导师不再甘于坐“冷板凳”,其学术价值观发生异化。一些导师从事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不断攫取学术资源,并将学术资源转化为金钱。故而,相当多导师都愿意承担没有学术含量的横向课题,这类课题比纵向课题更容易结题,并且更容易“赚钱”。在导师的学术价值观扭曲的情况下,其指导的研究生也很容易受到导师的影响,不再甘于在学术研究之路上寻求真理,摘取科学桂冠。
(3)部分导师的创新能力差。研究生扩招也使部分不具备导师资质的教师进入研究生导师的队伍。这些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一般,创新能力也较差,对学科前沿的把握程度不够。还有相当一部分导师具备招收研究生的资格之后,就不再真正从事学术研究,其工作就是搞人际关系,承揽课题。导师和研究生之间也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而是异变成“老板”与“打工者”的关系。这样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其学术视野和学术水平必然令人堪忧。
(4)部分导师的学术失范严重。在恶劣的学术生态环境中,部分导师的学术失范现象频发。最常见的学术失范现象就是:很多导师虽然并未参与撰写或者指导学生的论文,却要求在学生发表的论文中署名,而且要求署名为第一作者,这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潜规则。另外,很多导师也有一稿多投等等学术不端现象。导师的学术失范必然会给研究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也恶化了研究生的学术生态环境。
3、广东省高校学科的发展现状
(1)高校学科是影响研究生学术生态的重要环境因子。学科是构建大学的细胞,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是否平衡,与一所大学学科发展水平以及设置的合理性密切相关。高校的学科形成大学的各个学术种群和群落,研究生则处于这些学术种群之中,其学术研究方向以及学术研究水平很大程度上由所处的学术种群和群落决定。由此,学科种群成为仅次于导师的影响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从广东省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学科种群结构,优势、特色学科明显,其研究生培养水平也有目共睹。但仍有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优势特色学科不突出,学科种群设置不合理、学术研究水平较差,从而制约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及培养水平。
(2)很多学科设置的课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目前,广东省绝大部分高校的各个学科,都为研究生设置了较为全面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但一个共同的问题是,设置的课程主要侧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培养研究生,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而目前的学科课程设置状况显然并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以经济学类的博士研究生为例,掌握必要的方法论能够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能力,但目前仅有中山大学等极少数学校能为经济学类的博士研究生开设《高级计量经济学》这一方法论课程。
(3)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资源交流较少。创新性的思想火花常常萌芽于思想的交流碰撞之中,故而增强不同学科种群的交流合作机会是异常重要的。但目前的问题是,不同学科种群的导师及研究生交流合作的机会较少,即使是同一学科种群的研究生,也通常仅囿于与导师或者同门的研究生合作,不同导师或者不同导师的研究生之间进行信息、资源交流的机会很少。刘慧洁(2013)的调研资料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在所调研的研究生中,有48.8%的人认为专业内的学术交流活动一般,有29.3%的人认为专业内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少。
4、广东省高校的现状
(1)高校处理学术失范的制度不力。针对学术造假、学术失范现象,高校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惩罚制度。例如,为防范研究生学术论文造假,很多高校都要求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通过学术不端系统检测,并实行博士毕业生学位论文终身公示制度。诚然,这些制度对遏制学术失范现象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术失范问题。另外,高校在处理学术失范问题时,往往“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一些拥有雄厚学术资本的专家,即使有学术失范问题,往往也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会受到所在高校的袒护。
(2)学术评价机制不科学。广东省各高校均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研评价制度,但科研评价机制以统一、量化为基本特征,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这种简单量化的科研评价机制助长了学术研究的功利主义,也不能科学反映科研成果的真实价值。例如,对研究生进行评优时,往往简单参照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的等级来评定研究生科研工作的优劣。诚然,这种评价机制诞生于当前特定的学术环境和时代背景,非一己之力能够扭转,但仍可进行微调,以鼓励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3)科研奖励机制不健全。目前,广东省高校均建立了科研奖励机制,以鼓励创新、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该办法是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科研奖励机制也惠及各高校的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可以根据发表成果的等级及数量获取相应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从目前广东省高校的科研奖励机制来看,奖励内容主要包括对获奖成果奖励、对发表著作论文奖励、对获得知识产权奖励。其科研奖励机制的整体思路是按照不同科研成果在不同领域内的成果表现排名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论文是按照期刊的等级排名,获奖是按照获奖的等级高低,研究报告是按照被采纳部门的等级高低来执行。科研奖励有效地激励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是这样的机制与教育部最新的科研改革要求存在差距。首先科研成果水平的评价方法值得商榷。教育部在最新的科研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价要“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简单的按成果等级给予相应奖励显然难以达到上述要求。
(4)部分高校学术氛围不浓厚。广东省虽然有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可培养研究生,但并不是所有单位都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虽然中山大学等院校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但在一些二本类院校中,学术氛围并不浓厚。刘慧洁(2013)的调研也发现,有81.4%的研究生认为学校学术氛围一般,7.9%的学生认为学校学术氛围较差。
5、广东省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研究生学术生态的重要影响因子
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是改革的先驱,也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一直以来商业气息都很浓厚。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也对研究生学术生态造成了较大影响。首先,研究生较易受到市场经济思潮的冲击。珠三角经济发达,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众多,研究生有很多在外兼职的机会。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很多研究生不能专注于探究学问。其次,诚信缺失、学术造假的现象在广东省一直屡禁不绝。商品经济中,资本为了追逐利润,甘冒一切风险,甚至不惜践踏法律。这种文化思潮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均有较深远的影响,在广东省也是如此。这种文化思潮也渗透至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中,是研究生学术失范、学术造假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广东省研究生学术生态优化路径
1、塑造合格的学术生态主体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的都是旨在培养学术型人才,这两类研究生一定要抱着“探求真理”的心态研读学问,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踏踏实实做学问。另外,研究生要积极参与老师的课题,在实践中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无论是做课题还是撰写论文,研究生都要始终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杜绝学术失范现象。随着社会各界对学术失范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处罚力度越来越严格,学术造假将会彻底葬送研究生的学术生涯。故而,研究生一定要权衡利弊得失,敬畏学问,捍卫真理,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2、遴选合格的研究生导师
高校要严格规范导师遴选制度。合格的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还要有真切关怀学生、愿意“授以衣钵”的心胸。导师要以身作则,对学术失范实行零容忍态度。同时,高校还应把指导学生的成效作为考核导师的一项依据。
3、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
科学规划学科结构是学科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校要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确定各学科的发展次序,并划分主干学科、优势学科及特色学科,力争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生态群。通过学科群布局,打破学科间的分割,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壮大新兴学科。要将培养研究生与学科发展联合起来,为研究生开设较高水平的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各项能力。同时,还要增强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研究生及导师间的交流合作。通过交流切磋,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性灵感及火花。
4、完善科研评价等制度规范
首先,高校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科研评价机制对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工作具有导向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及高校的资源配置。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必须鼓励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坚持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鼓励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以及其他科研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其次,高校要健全关于研究生的科研考核办法。现有体制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考核,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必须在规定年限内发表若干数量的学术论文。这种机制过于强化量化考核,而忽视了质量和创新导向。高校应尽量为研究生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打造自由的学术心态,唯有如此,才有助于人才成长、大师养成,而不是成为羁绊。最后,高校要增强学术失范的惩罚力度,对学术不端坚决实行“零容忍”。虽然高校都已建立较为全面的处理学术不端的制度,但往往执行不力。故应该重在执行,尤其要坚绝不姑息“老虎”。
5、树立崇尚创新、全民诚信的社会历史文化
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千方百计提高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事业。优化研究生学术生态,还要在全社会构建诚信机制。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公民建立诚信档案,并加强各行各业的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这种全民诚信的文化氛围一旦建立,就可潜移默化地净化研究生学术生态系统,最大程度地减少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频率。
参考文献
[1]刘慧洁: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探析——以某师范大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苏林琴、孙钦娟: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教育,2013(6).
[3]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
学术生态建设 篇7
笔者以为, 我们应结合历史传统和具体国情来探讨学术生态问题, 并结合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来探讨这个问题。在正视学术生态负面报道的同时, 也不能否认学术之于我国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换个角度看, 对学术生态危机问题的关注, 正是在向科学的、规范的、良性的学术生态发展的这样一个历程。本文主要从功利主义的视角来探讨中国的学术生态, 以期正确地看待我国目前的学术生态, 并引导其向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一、中国学术生态的现状、特征
中国当下的学术生态, 总体上应该是朝着积极的良性的态势发展, 而且我们在学术上的成就的取得可以作为佐证。当然目前国内学术界讨论得更多的是学术生态的危机, 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学术生态正经历着社会转型之后伴随的学术道德失范的文化阵痛。学术生态危机主要包括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行为。从我国转型时期的特征来看在, 学术生态的这种态势应该说是正常的, 每个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无不面临着这样一种状况, 因而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目前的学术生态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 政府控制加剧, 学术再度“国家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在民主、自由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客观来讲, 政府控制和话语权上的垄断依然存在。1952年大学院系调整之后, 随着中国计划集权体制的确立, 学术研究被纳入到整个国家集体目标之中, 学术高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几乎丧失其自主的性格。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 将学术研究从政治意识形态的牢笼之中解放出来, 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 虽然国家对学术的投入有限, 但对学术研究的直接干预比较少, 学者们在选题、研究和评审等环境上相对比较自由;90年代末以后, 随着国家对大学投入力度的加强, 国家的意志也开始逐渐向学术研究的具体环节渗透。这一渗透并不像70年代之前那样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中心, 而是以一种非政治化的方式实现, 当代中国的学术研究出现“再度国家化”[1] 。
学术“再度国家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术研究的民族国家化、计划学术的宏观管理和技术理性的支配原则。学术研究的民族化, 主要是学术成了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工具, 成了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考量指标。学术研究的民族国家化, 使得其在目标追求和价值衡量上失去了学术自身原有的意义, 而被赋予了格外沉重的外在使命。学术计划的宏观管理, 主要指的是学术研究的组织、管理和评价上, 政府控制了大量的学术资源, 并且主要是由中央到地方的各个职能部门来决定这些资源的分配和流向。技术理性, 主要是在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名义下, 将原先应用于资本主义现代组织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 应用到学术研究中来, 并以量化的管理对所有专业的学术管理进行一刀切的评价。可以说, 当中国的物质产品生产日益“去政府化”, 步入市场化的时候, 知识产品的生产却反其道而行之, 越来越成为国家意志的产物, 以计划学术的方式出现[1] 。
(二) 盲目追求“学术”, 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
目前对学术的管理缺乏合理的制度设计, 盲目追求“学术”, 从而导致学术成果的非正常增长, 造就了一大批低水平的所谓“学术”研究。这不仅浪费了学术资源, 而且败坏了学术风气, 这对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 对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造成了不良影响。
据报道, 我国近年来SCI论文数量明显增长, 平均每4.74年增长一倍。论文数量占世界的份额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每5.98年增长一倍。但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我们的论文被引用频率在2000年达到高峰后, 最近几年呈现下降的趋势, 反映论文质量的重要尺度——单篇论文平均引用次数只有3.01次, 居世界第124位[3] 。
学术上存在这样一种盲目追求数量的局面, 是一种自国家层面到个人的学术“大跃进”。此外, 对于不具备研究设备和能力的一些教学型的大学, 也提出了过高的学术要求, 这对于教师的本职工作即教学工作是有影响的。此外, 对于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都具有学术上的要求或者发表论文的任务;尽管近些年对硕士生、本科生发表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或者取消, 但是论文的发表仍然是他们求职或升学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有甚者, 对于中小学的教师同样存在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
近年来, 学术生态中出现了盲目追求“学术”, 为学术考评而学术, 重量而轻质的现象。这样一种学术环境的养成, 和我国的学术评价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学术态度, 制约着学术生态的良性发展。
(三) 学术生态危机, 学术道德经受考验
学术生态危机, 目前在学术界通常提到的是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等现象。学术失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 因而出现了学术中不知道如何操作的问题而导致学术失范;另一种就是明知道学术上的一些规范和要求, 为了获取学术成果故意失范。教育部在2009年3月19日《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列举了七个方面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一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是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是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 捏造事实;四是伪造注释;五是未参加创作, 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是未经他人许可, 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是其它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腐败, 主要指由于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被寡头支配而引起的不公平竞争和个人利益支撑下的畸形经费分配;或者利用个人的关系或和学术刊物之间的熟人关系, 以次充优;再有就是本无学术能力, 请“枪手”代写论文等行为。
我国有着“诚信为本”的文化传统, 上述种种行为就势必造成对学术道德的冲击。但是在法制不健全的条件下, 与种种学术道德的失范所带来的直接的经济或精神利益相比, 这种道德上的成本相对要小很多。
(四) 话语霸权盛行, 不利于学术创新
学术的本质是求真, 但背后却牵涉学术话语权的问题。从学术的外部环境看, 政府控制着绝大部分课题的管理、审批和监督, 尤其掌握着学术研究赖以维持的经费, 那么话语权基本上是掌握在政府的手里的。因而学术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为政府或当政者服务, 为政府的判断或选择予以所谓的学术上的论证, 而不是基于学术追求真理的本质。即便在同一个学术共同体内, 也是学术话语霸权盛行, 往往是官员型学者控制了话语权, 所谓官大学问大;或者学术寡头掌握了话语权, 论资排辈现象突出, 青年学者的学术发展空间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挤压, 这些都不利于学术传承与创新。
二、功利主义视角下的学术生态解读
学术生态是指由研究者主体、学术及学术环境构成的系统。对于学术生态, 可以从经济、文化、心理等不同的角度予以阐释, 本文主要从功利主义这样一个视角进行解读。功利主义强调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强调外在和内在的道德约束;坚持有理性的偏好, 认同必要前提下的利他主义。简而言之, 功利主义者以追求最大多数最高质量的幸福为目的, 强调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功利主义的学术价值观滥觞于17世纪。它的主要思想是:强调学术的实际应用与实际功效, 强调学术本身不是目的, 学术只有投射到外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中去才能获得自身的价值。以“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而名世的弗兰西斯·培根就是这种学术价值观的突出代表。他说, “科学真正的和合法的目的”乃在于“把新的观点和新的力量惠及给人类生活”[4] 。由此可见, 功利主义的学术价值观基本是立足于学术之外的。
功利主义价值观认为学术必须根植于社会, 服务于人类生活, 从社会需求中获得动力和支持。诚如马克思所言, “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 而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行前进”[5] 。学术的价值就在于其功利价值, 既能满足社会需要, 又能促进社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 大学和学术都不能游离于社会政治、经济目标、社会发展之外, 而是必须介入现实生活并为现实服务。否则学术便没有价值, 大学相应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论及大学确定其主要途径的两种哲学:一种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则以政治学为基础。认识论趋于理想主义的学术价值观, 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政治论追求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 更主要是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6] 。学术必须为国家社会服务。
那么, 考察当下我国的学术生态, 就不难理解国家的控制、盲目追求学术、学术不端以及学术霸权等现状了。这些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学术价值观, 其实就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学术价值观。这种学术生态的出现, 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比如国家对学术的干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为了集中主要资源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的竞争能力;从大学的角度来说, 是为了提升大学的国际知名度或者大学排名, 以便吸收更多的资源和赢得更多的社会声誉;从研究者个人来看, 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物质层面的收益的增长, 另一方面, 也是赢得精神上的丰足或得到认可的主要依据之一。其实这一切的背后, 包括学术资源的分配, 都牵涉到利益的问题, 其实也是各个不同利益群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
功利主义的学术生态, 是当下的, 也是历史的。在长期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封建社会, 历来都是“学而优则仕”, 知识、学术都不过是进入仕途的敲门砖, 大部分学者所追求的“道”只是为实现为官之“势”的工具。因此, 中国传统的学术的价值观是功利主义的。从这个层面上看, 学术只是手段, 没有独立的存在价值, 学问只有落实到政治层面才有意义, 学问中所蕴含的附加政治功能要比自身的学术功能更能体现学问的价值[7] 。
总之, 目前中国的学术生态, 不仅有来自中国传统的影响, 更有来自西方的因素。西方的功利主义就是典型的代表, 另外实用主义以及技术理性, 都也影响到中国学术生态的发展。当然, 西方文化传统中“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为学术而学术”的传统精神也在影响中国学术的发展, 马克斯·韦伯把这种精神称之为“知识的笃诚” (intellectual integrity) , 即学者必须遵循理性的召唤, 怀着为知识献身的热情。对学者而言, 知识具有一种终极的价值, 追求知识因此赋予他生命的意义[8] 。真正的学术研究需要一种超然的理想主义精神。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 这样一些理念杂糅在一起, 就不可避免产生了冲突。
三、结 论
中国社会的转型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 中国的学术生态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来讨论。中国的学术生态危机,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生态都曾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从功利主义的视角来看, 当前的中国的学术生态是可以解释的。这种功利主义, 实质上是为了效用的最大化, 为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 由此衍生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从整个学术生态来看, 笔者以为, 社会公平的环境比简单的学术产出更为重要, 合理的制度安排比单纯道德自律更为有效。政府的控制, 一方面对学术有规范作用, 但同时也牺牲了部分的学术自由。在功利主义的学术价值观和理想主义的学术观之间, 维持一种平衡和张力, 规范我们的学术环境, 加强学者内在的学术修养和道德自律, 是良好学术生态形成的必要前提。
摘要:文章基于功利主义的视角, 对当前中国的学术生态进行阐释和解读。文章认为, 社会公平的环境比简单的学术成果更为重要, 合理的制度安排比单纯的道德自律更为有效;政府的控制, 一方面对学术有规范作用, 但也同时也牺牲了部分的学术自由;在功利主义的学术价值观和理想主义的学术观之间, 维持一种平衡和张力;规范我们的学术环境, 加强学者内在的学术修养和道德自律, 是良好学术生态形成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学术生态,功利主义,社会转型
参考文献
[1][2]许纪霖.学术研究:需再度“去国家化”[J].中国新闻周刊, 2005, (5) :65.
[3]乔锦忠.学术生态治理——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3.
[4]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18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05.
[6][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2.
[7]许纪霖.智者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