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生态建设(共10篇)
西北生态建设 篇1
地球是人类目前可探知的唯一的家园, 自然界进化的组织使人类演化出了一个能进行创造性符号思维的大脑和能适应各种环境的超群的选择天赋, 因而人类才能不仅被动地适应自然, 而且能够通过能动的活动创造大量体外工具去改造自然。因此, 人类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不断增强,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人类历史的初期, 劳动工具异常简单, 对自然界的探索是有限的, 工业文明标志人类的大发展, 它为人类造就了空前的物质财富, 但具有消极性的恶劣后果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涌现。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母体———自然环境的体制也就因人类的过度摄取变得越来越贫弱, 而环境问题正是因自然环境体质的贫弱而招致的病态反应。
一、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中国已建立的比较完备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 但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具体表现为:大气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垃圾处理问题,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 旱灾和水灾问题,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问题等等;有一些专家认为, 目前, 中国环境污染已经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和扩大, 已经影响到区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制度原因表现为因财产权引发的环境问题和保护环境资源的手段引发的环境问题。“市场经济存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冲突,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所有制、所有权的利益冲突更为复杂。中国财产权印发的利益冲突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尤为剧烈, 国家队生态环境的保护往往引起资源使用者的抵触, 这在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上表现尤为明显。”[1]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问题主要有:土地沙漠化进程加剧, 草场退化严重, 草场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加剧, 天然水域缩小, 河道断流, 水资源锐减。中国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 而西部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12个省市和自治区, 而在这12个省区中, 包括了5个民族自治区, 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聚居的地区, 其土地面积是538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56%, 西部民族地区的水土流失也是不容乐观的。中国已经成为荒漠化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 其中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是中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 总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沙化面积的71.7%。中国仍有393万公顷农田, 493万公顷草场, 2 000公里铁路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威胁, 其中90%以上都在西北地区。荒沙危害着西部262个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恶化, 其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度增长导致土地开发和其他经济开发活动范围扩大, 二是超载放牧和草原垦荒导致草场退化, 加速了草原的沙化, 三是乱建水库和盲目打井使水库下游河段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为了发展农业, 西北各省、区相继建造了各型水库, 其中一些建在仅能供给生态用水的河流上, 把生态用水转变为农业用水, 结果, 使水库下游河流断水, 造成下游地区的干旱和沙化, 破坏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甚至危及到这些地区的生存环境。此外, 一些地区盲目打井, 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 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使这些地区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 并且更易遭受旱灾的侵袭[3]。
二、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实践存在的问题
1.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立法意识仍然不够, 民族地区
关于环境保护立法相关的变通和补充法规明显不足, 民族生态环境立法步履缓慢。甘肃省自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到2009年年初, 共制定自治条例9个, 单行条例45个, 仅从数量上看是绝对不足的。由于少数民族相关环境立法本身所具有的自治性、高度的综合性、全面的协调性等内在特征, 立法必须在充分理解、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民族政策, 在真正吃透本民族、本区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的基础上方能进行, 其难度大于一般的地方立法, 对其的修订也难以快速完成, 导致了民族生态环境立法步履缓慢[4]。
2. 民族地区立法缺乏针对性, 缺乏地方特色;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缺乏统一性, 效力层次不高, 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零散单一, 法律冲突时有发生, 民族地区之间立法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虽然环境保护的规定在各西北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中都有所体现, 但依然是原则性的规定居多, 具体的变通、补充规定却非常匮乏, 立法缺乏针对性。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为立法而立法, 照搬照抄的内容过多, 自己的东西很少, 使得法律由于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极少被适用。
3.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 制裁方式以行政制裁为主;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法律规定存在矛盾, 如果不能很好的体现法对当地文化的吸收、融合及转变, 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就很难做到对法律的遵守[5], 由于环保执法力量薄弱, 尤其在西北边远地区, 环保机构不健全, 环保专业知识缺乏, 执法装备普遍落后。目前, 这些地方所采用的环境资源管理的手段中, 命令控制型行政手段的运用比例大大高于经济手段, 采用行政处罚的方式规定的十分频繁,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治宣传力度不足, 也是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法律保护难以落实的原因之一。
三、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的思考
1. 重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习惯法与地方环境立法的互动, 加强西北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
西北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制度、规定和风俗习惯, 在这些制度、规定和习惯中, 包含着大量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西北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环境理念、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往往对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深远的意义, 其中有不少的环境习惯法规范和制度, 经过改造, 在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在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中要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 把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中传承的优良部分吸收到民族地方环境立法中去。
2. 规范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执法, 完善自然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力度完善的立法必须得到有效的执行。
依法确立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理顺执法部门的权限, 实行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层次管理体制。必须通过教育和宣传强化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自身的开发行为, 通过提高广大群众对在本地区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关注程度和知情率, 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监督和制止自然资源开发中违法行为的社会力量;同时要提高执法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建立比较完整的执法监督体系,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增强威慑力。要加强责任体系, 要将破坏环境的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使法律的安排最终具有可操作性。
3. 建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法制意识的培育, 加大对生态环境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 使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到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和执法实践中来。由于历史的原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中国专制传统的影响, 公民法治意识更为淡薄, 要实施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 必然面临公民法制意识不足和可持续发展实施力度不够的困难, 这无疑制约着该地区法律的实施力度和结果。公众参与是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价值在于促进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民主化, 提高西北少数民族环境意识及保障西北少数民族公民环境权的实现[6]。一方面, 必须通过教育和宣传强化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自身的开发行为;另一方面, 通过提高广大群众对在本地区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关注程度和知情率, 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监督和制止自然资源开发中违法行为的社会力量, 为实现生态环境法治化提供强大的精神资源。
4.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将环保法律规范内化为西部民族地区主体的素质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必须在西部民族地区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制观念, 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 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环境法律文化资源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西部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的对话过程中, 形成了一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观念, 形成了很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和规约, 其中很多习惯和规约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 在不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统一原则的基础上, 借鉴这些资源, 在经济和文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的西部民族地区, 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环境法律性文化资源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珂.中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6) .
[2]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3]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4.
[3]赵遵国.浅议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修订工作[J].人大研究, 2008, (8) .
[5]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 2001, (1) .
[6]史玉成.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价值目标与制度构建[J].法学家, 2005, (1) .
西北生态建设 篇2
赴西北培训考察团留影
一、西北两省、区自然环境概况
甘肃省生态环境恶劣,水资源严重缺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这里每年黄河泥沙超过5亿吨,占黄河流域年输沙量的三分之一。
与新疆环境宣教中心合影
二、西北两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㈠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
㈡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新疆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系统脆弱,系统抗逆性较差,抵御生态环境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主要表现在:
⑴
新疆绿洲面积不断拓展的同时,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
168.8
平方公里的但局部地区植被仍在减少,速度扩展,绿洲内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以每年
0.7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⑵
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使绿洲内大气降尘居高不下,灾害性天气对绿洲的侵蚀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1997
年,新疆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5亿元,1998
年为
59.18
亿元,1999
年为
64.4
4亿元,分别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7%、4.35%
和
5%。
⑷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许多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已达
320
公里,其它小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
⑸
植物资源中甘草面积目前正以每年
2.4万公顷的速度被破坏,雪莲、贝母、肉苁蓉等药用植物资源的储量迅速减少,特有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也在锐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⑹
新疆森林覆盖率虽逐年增加,但局部地区植被仍在减少,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林面积减少到
54%,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梭梭林面积减少了
69%。
2、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复杂多样,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的影响,所面临的诸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旱灾、沙尘暴等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环境保护部门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⑴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7.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3.49
%,每年输入江河的泥沙量6.44亿吨。
⑶
天然林保护任务艰巨,植被覆盖率增长缓慢。由于过度开发,人为破坏,以及自然退化,天然植被覆盖率低下,森林覆盖率9.37%,比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16.5
5%低7个百分点。
⑷
草原超载过牧,大部分草场趋于退化。全省草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6.6
2%,为全国5大牧区之一,目前受到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这“三化”的威胁,90
%
以上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中度以上退化的达到33%。
⑸
生物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使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和遭受破坏,加上一些地方滥捕、滥猎、滥采屡禁不止,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⑹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失调,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乡镇企业“三废”污染防治进展缓慢,化肥、农药、地膜及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范围扩大,危害严重。
与甘肃环保局交流经验
三、两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㈠
新疆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1、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围绕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进行、环境区情教育,不断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加强领导,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到实处。层层推进各级政府任期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开发项目的管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责任状。
3、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自治区及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都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在自治区实施大开发的过程中,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各级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非法开发建设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5、分类指导,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分区推进。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围绕重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保护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分区推进,以此带动和推进全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6、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
7、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逐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比重。
8、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坚持经济与技术合作并重,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生态环境管理经验,推动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
㈡甘肃省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⑴大力实施节约、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各项措施。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坚持地表水、地下水和天然降水三水齐抓,大中小工程并举,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兴修小型水利,鼓励农民以多种方式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设施,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办水利。大力推广节水和工业、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⑵
抓好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方针,在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恢复扩大面积,把生态建设同调整农业结构、扶贫开发、发展地方经济结合起来,通过政策激励、机制创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要抓好天保工程和治沙止漠工程。
⑶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充分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更多地采用高新技术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防治污染的能力。
⑷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依法对水、基本农田、矿产、森林、草地等重点自然资源进行强制性保护。
⑸
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以顺应自然规律和量力而行为原则,做到了适地适树适草,有水有树,树随水走,先易后难,先近后远。
⑹
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的同时,修订并完成《甘肃省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开展了黑河上中游和黄河玛曲两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试点工作,加强了对乡镇企业和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对自然保护区贯彻《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执行情况和秸杆禁烧、严禁采集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嘉峪关
四、环境保护宣教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情况
1、新疆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和与环保相关的纪念日开展形式各异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注重与新闻单位和外界的合作,开展警示教育和法规宣传,努力扩大宣传范围;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页进行宣传;结合地方特点,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活动,确定了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为参加全球开展中小学环境学习与观察计划的备选学校;二是做好环保技术人员再教育和环保干部岗位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环保人员素质。近年来,共承办各类环境管理培训班20期,受教育及培训人数过千人;三是充分发挥《中国环境报》新疆记者站的龙头作用,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四是认真做好环保产业协会工作,推动自治区环保产业的持续发展。
天山
五、几点体会
为期十天的培训考察给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较深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本省与西北地区同属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有共同和不同的方面,但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和进步。
2、对于西北地区而言,本省的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好,但不应满足现状,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搞好规划,增加投入,扎扎实实搞好工作。
3、生态建设是永恒的主题。目前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河流断流、湖泊枯竭趋势日益加重。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开发的根本所在,我们要站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度,实施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坚持治理和保护并重。
4、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当地的水土气候条件,当退则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要有长远考虑,要有统筹规划,切不可一阵风,搞形式主义。同时,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蛮干、不盲从,要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生态建设,包括育种、选苗、节水、治沙等等,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离不开讲求科学的精神。
5、水是制约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节约与高效化利用水资源和合理规划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坚持“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向,是解决西北干旱区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水资源开发中,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应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优先的原则,以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应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人口,以水定发展规模”的原则,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流域是一个完善的地表和地下水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的观点,统筹协调上、中、下游用水关系,农、林、牧、生态与工矿、城市用水关系,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关系,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
西北生态建设 篇3
关键词:西北数字档案馆网站建设联合数据库
一、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概况
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Northwest Digital Ar? chives,NWDA)成立于2002年,用于帮助研究者通过互联网获取馆藏信息,促进信息的广泛使用。它的这种作用体现在联合数据库功能上,即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爱达荷州、阿拉斯加州、蒙大拿州各机构的档案编码著录(Encoded Archival Description,EAD)检索工具的联合数据库。作为联合数据库,西北数字档案馆采取分散式建设,它并不对原始资料进行归档,而是扮演资源列表的角色,帮助用户定位被隶属机构归档的资料。
从工作流程上看,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创建检索工具,参与机构负责修改、编码、著录各自馆藏全宗,或创建新的美国机读目录记录(the 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 Record,MARC),或修改现有美国机读目录中的856字段,从而形成档案编码著录的目录全文检索工具和机读目录记录;二是递送目录,即完成EAD检索工具与机读目录记录的编写后,西北数字档案馆成员通过匿名FTP服务器或其他为数据交换建立的网络协议,向公共服务器递交自身创建的检索工具。完成汇集的公共服务器,再将各机构的检索工具整合纳入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网站,实现对用户的利用服务。
二、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的特点及优势
(一)联合建设
数字档案馆建设涉及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从技术看,单一的档案馆无法满足现实要求,部分美国大学参与联合开发,可以为数字档案馆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撑,图书馆及其他单位的参与则有利于馆藏资源的丰富和总体开放性的实现。因此,美国大多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都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大学进行联合建设、合作开发,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亦如此。
1.在理念上坚持联合建设的原则。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的建立源于2000年华盛顿州贝灵汉市的西北档案工作者年会。起初,西北数字档案馆只是一个汇集了阿拉斯加州、爱达荷州、俄勒冈州、蒙大拿州和华盛顿州的多个机构、超过4500种档案编码著录检索工具的网络可用联合目录。2001年1月,西北地区的部分档案学者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在线西北”(Online Northwest)举行非正式会议,会议一致同意联合向国家人文基金提出建立西北数字档案馆的建议。该倡议会同其他建议一并交由国家人文基金保护与开发部门(Division of Preservation and Access,NEH),并最终获得两大阶段的资助:第一阶段从2002年7月到2004年12月,第二阶段从2005年7月到2007年9月。
2.在规划上秉承整体布局的思路。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在建设初期就申请到国家人文基金项目,为了实现其对检索工具完整性的要求,满足目录索引增添信息的需求,该项目由西北诸州35个单位合作完成,合作机构主要分为以下5类:大学如爱荷达州大学(University of Idaho);图书馆如阿拉斯加图书馆(Alaska State Library),协会如蒙大拿历史学会(Montana Historical Society);档案馆如西雅图手稿档案馆(Seattle Municipal Archives);博物馆如西北艺术与文化档案馆(Northwest Museum of Arts & Cul? ture)。各参与单位不仅是该数字档案馆的资源基地,而且承担了部分项目工作,例如俄勒冈州立大学负责管理项目,华盛顿州立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并主办NW? DA数据库。
3.在实践上贯彻协调统筹的思想。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建立之初就摆脱了一市一州的局限,其规划的出发点是将西北地区的档案资源联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该数字档案馆不仅注重参与机构内部资源的互联互通,而且积极与区域外的机构合作,例如除了与加利福尼亚在线档案链接外,还曾提出与资金充足的图书馆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耶鲁大学手稿与档案馆链接。更重要的是,其长远发展是要与北卡罗来纳州的回声项目、新英格兰五学院项目等计划一同链接到美国数据库,如此宏大的目标,加之西北数字档案馆积极申请国家基金足以证明该数字档案馆规划长远、阶段清晰、目标明确。
(二)馆藏丰富,检索先进
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尤其是历史人文资源甚至覆盖普通民众的生活,例如涉及华盛顿州居民的大古力水坝拆迁,亚裔美国人领取救济粮的相关文献资料,内容上不仅包括家庭档案等日常生活档案,还包括法律文书等档案资料;种类上不仅包括常见的照片档案、音频档案,还包括艺术作品、地图等档案资料。
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先进的检索服务奠定了基础。这些先进的检索服务主要依靠以下技术手段。一是IXIASOFT TEXTML数据库。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建设前期,没有明确的数据库程序能够满足实际需要。2003年,在完成对商业与开放资源EAD传递软件程序的评估后,该档案馆选择IXIASOFT TEXTML作为数据库解决方案,一方面该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曾在英国利用档案(Access to Ar? chives,A2A)项目中将图书馆、文件中心、大学和博物馆等四百多家不同组织中的目录索引汇总融合;另一方面该数据库使用XML相关规范,例如XPath1.0,它是一门在XML文档中查找信息的语言,可对XML文档中元素和属性进行遍历,使用类似URL路径的形式导航XML层次结构,因而具有强大的索引功能。二是数字档案馆网络标识符。为了实现对档案的有效管理、提供长久检索利用,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建设初期项目负责人要求设计可持续网络标识符系统,确保数据库中的EAD编码检索工具等可以被档案馆网页,或其他在线文档参考引用。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华盛顿州立大学的技术人员实施了档案资源标识符规范(Archi? val Resource Key,ARK)。作为第三代网络标识符,档案资源标识符规范的实施具有三大功能:第一提供稳定的标识符,可以为检索文档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搜索引擎“收割”链接;第二保证可持续性,当用户添加参数到ARK标识符时,该标准保证信息的呈现,根据加利福尼亚数字图书馆保存术语表(the 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s Preservation Glossary),它是“由一个旨在保存和提供特定对象或者对象集合的组织的声明”,这种能力保证联盟能为数字对象定义保存政策,为用户提供透明的信息。一旦承诺声明URL得以登记,有关保存对象的信息将会提供给用户,其中的标识符也将得到较长时间的保存。第三保证检索效率,携带有网络标识符的档案著录条目可以加入到搜索引擎中,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档案,例如谷歌(Google)搜索引擎自动将其加入搜索条目中,输入检索词“an? nie abel-henderson”,谷歌显示的第一条检索条目是来自西北数字档案馆该责任者的相关档案。
(三)用户导向,持续改进
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网站不仅为用户提供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检索帮助,而且提供了四个检索通道,分别是“类别录”、“载体类型”、“资源馆藏机构”、“按标题检索”。用户还可通过网站提供的站点链接直接访问“落基山档案在线”、“德克萨斯州档案资源在线”、“加利福尼亚州档案在线”以及“亚利桑南州档案在线”的检索界面,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凭借其强大的检索服务体系有效地实现了合作机构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较为成功地解决了档案信息分散性与用户需求集中性之间的矛盾,而这源自用户驱动。2004年,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发布了第一代搜索界面的设计与功能,网站功能、外观设计都是基于项目工作者和档案人员的偏好。为了摆脱“为自己设计”的局面,工作人员坚持以用户为导向,进行了多次可用性测试。2005年5月,时任美国西北档案工作者协会秘书长的Elizabeth Joffrion在Easy Access中撰文表示,“我们必须学习商业领域的营销原理,发展成为更加以客户为导向的职业”,他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善与用户的关系。
基于用户导向,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对网站的持续跟踪,了解用户使用状况,分析数据结果。起初该数字档案馆使用谷歌指标和内部报告来跟踪使用情况。2005年,为了更有效地服务用户,该数字档案馆建立了可用性测试工作组(UYWG)。并分别于2006年5月、2006年底和2007年、2008年在蒙大拿年度会议、蒙大拿大学、西华盛顿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进行了五次可用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先后对网站关键词、搜索选项、导航栏、折叠展开功能、目录索引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另有报告显示2006年1月,只有24个目录索引从数据库中被检索,但2008年1月使用量已攀升至15000个。
三、对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启示
2000年5月,我国第一个数字档案馆项目——深圳市数字档案馆工程研究与开发的启动,是我国进入数字档案馆时代的重要标志。2010年6月《数字档案馆(库)建设指南》和2013年10月的“全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尽管如此,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出现的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突破一馆局限,加强外部合作
就我国数字档案馆过程而言,大多地方档案局(馆)除了与供应商合作外,很少与高校、图书馆合作。这样,高校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就不会充分利用,图书馆较为丰富的经验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于档案局(馆)而言,在理念上突破“本位主义”,尝试“互联网思维”,建立互联的思维方式;在规划上放宽视野、立足长远,积极寻找“利益共同体”,以多元角度整体上谋划建设主体;积极与高校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其人才和技术资源,汲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有益经验,主动建立外部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二)丰富馆藏资源,完善检索服务
与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相比,我国数字档案馆资源囿于传统收集范围,内容上较为常见的是政府文件资料等固定内容,种类上也相对单一,利用价值有限,馆藏接收渠道亟待拓展,馆藏资源亟待丰富,检索服务亟待完善。这就要求我国档案馆(局)从以接收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为主、以文书档案为主,向以接收范围社会性、价值多元性的档案过渡,更多地关注社会民生。
与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相比,我国数字档案馆检索服务发展较为滞后,部分地区数字档案馆检索手段单一,开放权限较低,存在大量死链接。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一方面完善搜索应用,丰富数字档案馆检索手段,逐步开放访问权限;另一方面,加强馆藏档案、数字资源的整理、分类,及时清理无效失效链接,提高检索效率。
(三)重视用户需求,强化使用跟踪
在我国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过程中,承包商包办或过于重视档案部门业务流程的现象较为普遍,结果最终成形的数字档案馆都多少带有“为自己设计”的痕迹,使用户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要从设计理念入手,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用户习惯,坚持以用户为导向改进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体验进行分析。同时,我国数字档案馆应学习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坚持开展可用性测试,坚持对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进而提高数字档案馆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 &ZD 184)的前期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NORTHWEST DIGITAL ARCHIVES.[OB/OL].[2014-01-02].nwda.orbiscascade.org/index.shtml.
[2]张政强.美国西北数字档案馆.
[OB/OL].[2014- 01- 02].http://weilaiwansui.blog. hexun.com/40335622_d.html.
[3]Elizabeth Nielsen.Northwest Digital Archives (NW? DA): A Reg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J/OL].[2014- 01-02]http://northwestarchivistsinc.wildapricot.org/resources/ Documents/EAvol31issue1_March2005.pdf.
[4]Wikipedia..Northwest Digital Archives.[2014- 01-02].http://en.wikipedia.org/wiki/Northwest_Digital_Ar? chives.
[5]徐伟.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质量管理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
[6]Johnna Rizzo.Making META Connection[J].Hu? manities,2006(6):26- 27.NEWS FROM THE NORTH? WEST.[J/OL].[2014-01-02].http://northwestarchivistsinc. wildapricot.org/resources/Documents/EAvol31is? sue1_March2005.pdf.
[7]程妍妍.国际数字档案馆网络标识符机制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3(2):61-65.
[8]张莹.面向公众的国内档案网站检索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
[9]Elizabeth Nielsen.Presidents Message http://north? westarchivistsinc.wildapricot.org/resources/Documents/ EAvol31issue1_March2005.pdf.
[10]Jodi Allison-Bunnell.Northwest Digital ArchivesEvolving Access to 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 in the Northwest[J].OLAQuarterly,2014.15(1):31-35.
西北生态建设 篇4
突破辽西北战略, 就是要使辽西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生态环境的问题无疑是制约辽西北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突破辽西北战略中, 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辽西北生态文化现状
从自然生态方面看, 辽西北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状况, 是辽西北生态环境脆弱的重要原因。辽西北地区位于辽宁省西北部, 地处辽宁省西北部低山丘陵地带, 北为科尔沁沙地, 东接辽河平原。本地区气候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差大、日照长、积温高、降水少。
辽西北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具体可从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声环境四个方面来考察分析。总体来讲, 降水不足, 风沙、干旱严重, 水土流失严重, 有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辽西北所面临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生态状况对经济建设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影响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作为辽宁省的西北屏障, 如果这一地区的环境状况得不到改善, 将直接影响辽宁省其他城市, 包括沈阳等相邻较近城市的环境与发展。所以辽西北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辽宁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问题。
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 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有所作为, 而这又需要正确的观念作为指导。过去以GDP作为衡量指标的发展观以及“高增长高消耗”、“大开发大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方式, 忽略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消费方式等种种人类活动, 是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的重要原因, 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 必须要改变与自然发展相悖的发展观、生态观、价值观、消费观等思想意识, 这些都必须从文化建设入手。
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经过努力成绩显著, 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
1.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问题上的成绩与不足。成绩表现为:防风治沙、治理土壤沙漠化已有成效;政府为提高生态意识做了许多具体工作, 如提高公民生态意识的宣传活动等。不足主要表现为:环保投资不足。
2.企业在生态文化建设问题上的成绩与不足。成绩表现为:循环经济方案开始实施;治理污染投资来源中, 辽西北企业所占份额较大。不足主要表现为:三废治理情况有待提高。
3.公民在生态文化建设问题上的成绩与不足。对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与政府的政策措施有关, 同时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成绩表现为:政府为公民的参与活动提供了平台;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不足主要表现为:绿色消费观念的缺乏。
二、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辽西北生态文化状况是辽西北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成绩与不足并存, 所以, 要总结以往生态文化建设的经验, 根据辽西北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 实现把生态问题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上的目标, 为“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提出如下构想。
(一) 政府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1.生态意识的提高。进行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意识文化是核心。生态文化建设关键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不管是政府, 还是企业与个人,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 必须有正确的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与个人, 政府首先要转变以往的发展观, 必须把生态文化的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后完善相应的制度去监督教育企业与公民。
在生态意识教育宣传过程中, 如何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 不让宣传工作停留于表面、停留于特定的时段, 是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不能把宣传活动停留在表面, 宣传活动过后就烟消云散, 而是要让宣传的内容成为公民生产、生活的特定模式, 成为公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意识,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把公民生态意识的提升作为各项工作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从不同行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 不断地进行教育, 加强认识, 深化认识。
2.加大投资力度和对投资的监管力度。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得知, 辽西北三市的政府生态环境投资在辽宁省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小, 虽然可能是由于这三个城市的规模较小, 但是作为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的城市, 更应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在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 由于成本大, 产出小, 所以更需要政府的投入与支持。另外, 公共绿地建设、防护林的建设都需要政府的大量投资。
政府对企业的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数目过少。当政府把企业环保资金给企业的时候, 每个企业只是分得很少部分, 而且很多企业并不是把资金应用到环保问题的解决上,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其次, 政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监管力度, 特别是监管力度方面, 政府不能很好地监督企业对于环保资金的使用, 不能监督企业环保项目的实施, 致使企业的环保措施只限于应付检查, 不能保证制度措施的有效实施。
3.制定环保绩效指标。可以考虑把环保效率作为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在这三个城市中, 有这方面的考虑, 但在实施过程中, 缺少具体的指标与规定, 缺乏实际的行动和行之有效的具体制度和措施。
4.制定优惠政策, 调动社会力量。如对投资环境治理的单位和个人, 应免去税收或一定时期减征税收;对从事环境保护的科研单位和个人, 应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对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应给予奖励。
(二)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这部分内容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为城市的环境污染、生态问题多数都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1.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把企业生态意识的提高作为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必修课。通过相应的教育, 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出现的不足是因为企业发展过程中, 缺乏关于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 包括生态文化建设长远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企业正确处理三废问题、生态产业建立以及循环经济模式确立的根源。所以企业生态意识的建设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这就要求决策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直的公民道德意识。
2.加强工业污染的治理和监管。数据显示, 辽西北三市关于三废的治理存在问题。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治理。究其原因, 除了刚刚提到的企业生态意识观念淡薄之外, 资金不到位, 行政监督及执法力度不强是重要原因。国营特大型企业和国土资源局下属企业, 情况要好些, 能够认真对待, 其他企业对于环保检查、环保行为都处于人浮于事的状态, 并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工业污染的社会危害性和生存危害性。缺乏与环保相关的资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另外, 政府在监督管理方面也有疏漏, 虽有制度, 但未能真正实施;虽有法制, 但执法不严。解决这方面问题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些也是关系到整体生态文化建设成绩的重要内容。
3.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辽西北三个城市都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循环经济的实施。要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的途径为:产品设计和原材料选择上以环境保护为目标;改革工艺设备、减少物耗、减少污染;废物循环利用;发展环保技术, 实行必要的末端处理;开发风能、太阳能、氢能和生物质潜能。
(三) 公民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1.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这一点在政府生态文化建设对策中有所涉及。公民绿色购买、绿色消费意识的缺乏与生态意识文化的建设息息相关。这些需要政府的舆论宣传工作和具体措施。首先, 政府应对某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或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颁发证书, 或者在产品上做出明显的标志, 让消费者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其次, 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绿色购买环境, 即商场内外符合环保要求。
西北生态建设 篇5
付秀丽1 石惠春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 730070)
摘要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存在困难,有必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新思路进行研究探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基础,提出了新型的城市生态旅游的规划和构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城市生态旅游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的提高,生态旅游研究的深化,生态旅游研究的地区由原生态地区逐步转移到受人类影响程度最大的城市地区。1995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城市生态旅游‖会议,开始研究生态旅游对旅游城市发展、城市的文化形象的影响[1]。近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及学者对城市生态旅游研究逐渐增多,其中多数研究都是针对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例如国际上的新加坡、新西兰等,和中国的台湾、重庆等地区,而对于一些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地区的研究却很少。目前对城市生态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其中吴彦易(Yi-Yen Wu)[2]等人,利用模糊数字结构方法评估了交通通达度、娱乐设施、公共设施等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19项基础指标,并根据评估标准判断达到何种程度才最适合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本文以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探讨研究。
1、研究区概况
1.1自然概况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第二级阶梯,主要包括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高原等。位于中国西北部,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经纬度位置:32°N~50°N,73°E~123°E之间。海拔较高,但差别较大,高原海拔大约为1000米左右,在高原上既有3000米以上的高大山脉,也有海拔仅有250~500米的低洼的内陆盆地。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气候干燥,东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西部则减少到100毫米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1.2人口、社会、经济概况
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和甘肃省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仅占全国的4%。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落后,在2010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中,除了内蒙古自治区排在第15名,新疆第25名,甘肃第27名,宁夏第29名,在全国34个省或自治区处于比较靠后位置。
2、城市生态旅游内涵
2.1城市旅游的概念
城市旅游就是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是指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以该城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周到的服务为吸引要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方式。《中国城市旅游》杂志总编何海涛给城市旅游的定义为发生在城市范围内各种游乐休闲活动的总称,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所有物质与精神消费活动。
2.2生态旅游的概念
2付秀丽(1984-),女, 籍贯:山东菏泽,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石惠春(1965-),女,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和旅游地理
通讯作者:付秀丽 Email: fuxiulixmy@163.comTEL:******
最初的生态旅游概念是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áin)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3]根据他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概念的最初内涵是“自然区域”。在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上,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主要模式推出后,对生态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由于各地区的情况相差很大,专家学者们对其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概括来说,有五种理解方式:“保护中心说”、“回归自然说”、“原始荒野说”、“居民利益中心说”和“负责任说”。吴楚材,吴章文[4]等在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一文中,根据这几种说法结合中国的国情,把生态旅游内涵诠释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2.3城市生态旅游的内涵
城市生态旅游是“城市+生态”的旅游,但又不是二者简单的相加,它们都有各自的内涵,特别是生态旅游概念的多样化,使得城市生态旅游的内涵呈现多样化。城市生态旅游的基础是以城市生态系统这个人工系统为基础的,相对于原生态地区的生态旅游而言,对人工生态系统的依靠远大于自然生态系统,而在城市地区的生态旅游相对于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原生态地区的生态旅游而言,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据中国的国情,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城市生态旅游是以城市及周边地区为目的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兼顾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的旅游活动。城市生态旅游是一种健康的旅游方式,可以促进人地关系的良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互赢,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的互利。
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发城市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3.1 丰富的旅游资源条件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草原、雪山、大漠、戈壁、绿洲等自然风光;古长城、古塔、古遗址、古石窟等历史文化古迹;黄河文化、丝绸文化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民族风情及现代化高科技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有敦煌影视城、西部影视城等新兴的影视旅游资源。除此之外,独特的自然条件也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新疆的魔鬼城、雅丹地貌等。旅游中心城市有乌鲁木齐一级旅游中心,兰州、银川、敦煌等二级旅游城市中心,酒泉、张掖、平凉、嘉峪关、吐鲁番、库尔勒、和田、喀什、哈密、格尔木等很多三级旅游城市中心。总起来说,一二级旅游城市中心偏少,三级旅游城市中心偏多,发展潜力大。可以按照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思想,巩固并按照生态系统的合理观点改造一二级旅游城市中心,使其符合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方向;重点规划三级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使这些三级城市旅游中心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逐步发展成一二级旅游城市。
3.2 客源条件
城市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城市及周边地区,所以就客源来说应该主要包括以本城市为中心的广大农村居民进城购物式旅游和城市中的居民去周围进行的休闲度假式旅游。随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旅游的需求也随着提高,但初步的旅游需求一般不高,特别是受经济水平及中国假期制度所造成的时间所限。旅游距离不会太远,所以在本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注重本地的客源市场。同时,利用国际知名旅游景点的影响,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增强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增加国际客源量。
3.3 城市自身条件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导致经济落后,城市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根据2010年的城市人口普查,占全国30%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
城市只有兰州(1527383人)、包头(1146506人)、乌鲁木齐(1358986人)三个城市。但是随着国家对西北大开发的重视,当地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也进入了加速阶段。在城市化加速的阶段,需要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建设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例如交通设施、居民公寓、医院、学校等。因为是发展阶段,这些建设应该是起步阶段,可以提前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规划,为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等等这些都可以建好之后,再建设地面上的交通设施,就可以避免重复性拆建。
4、城市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战略构想
4.1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城市建设规划的一种模式,也是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基础。生态城市使科学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类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5]。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6]。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就要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结合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清洁资源,例如夏季的太阳能及冬春季节的风能等。
4.2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从生态城市建设总体布局规划到具体旅游景点的设计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实施要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例如,工厂企业要做好“三废”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要遵循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等。就整个西北地区来说,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不管是本地居民人均面积还是游客能够拥有的人均面积都不小,但本地的生态环境脆弱,要想提高整体环境承载力,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合理规划生态城市的建设布局,建立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
4.3 变劣势为优势,灵活利用现有资源
从基础的生态城市建设到最终的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短期内很难完成全面的建设。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一方面利用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资金和基础的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条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展合适的旅游形式,增加经济收入,从而可以加大投资,以促进城市生态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例如,在交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开展“走黄河”等体育类旅游形式,利用百里黄河风景线为基点,以黄河文化为灵魂,开展徒步旅行,既可以让旅游者欣赏黄河风光、感受黄河文化,又可以锻炼旅游者的身体健康及毅力。
4.4 以实现大旅游的发展观为总的开发目标
大旅游发展观就是各旅游景点、各城市甚至各省份,采取合作互营互利的开发模式,以旅游行业为核心,协调相关行业的发展,使得整体经济走上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工农业落后,经济不发达,能够用于开发旅游资源的资金有限,为了旅游业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盲目的开发,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的城市地区。根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及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规划宏观布局应以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一级城市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以敦煌、丝绸之路等著名景点为支点,以张掖、平凉、嘉峪关、酒泉、吐鲁番、库尔勒、格尔木、和田、哈密等二级城市为节点,实行区域联合和分工,形成西北大漠、黄河文化、丝绸文化一体的旅游大区。
5、结语
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也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例如工业“三废”的回收处理及城市道路的合理化建设这些小的方面,到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及旅游景点具体设计都不是简单的问题。特别对于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更要解决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交
通落后等问题。就目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情况来说,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是使当地旅游业甚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具体情况,西北干旱半干旱应该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等有利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克服不利条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以促进整个地区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参考文献
【1】BILL B.Managing urban Tourjst Numbers[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1997,24(1):248—249.
【2】Yi-Yen Wu、Hsiao-Lin Wang、Yu-Feng Ho.Urban ecotourism:Defining and assessing dimensions using fuzzynumber construction[J].Tourism Management 31(2010):739–743
【3】Ceballos2Lascurá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Journal,1987,(2):13-14.【4】吴楚材,吴章文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67–71
【5】甘瑁琴邓德胜.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构想[J].生态环境2006,(11):129—132
【6】孙明哲.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保护问题[J].管理现代化,2005(增):10~13.The urban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ning strategy
for northwest arid andsemi-arid region
Fu XiuliShi Huichun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
西北生态建设 篇6
西北地区在我国生态环境的塑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较弱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上人为的破坏, 其生态体系整体上呈现下滑的趋势, 成为制约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有助于防止水土的流失, 而且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我国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对于改善西北的生态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1 西北地区加强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西北地区在我国的地理位置上大体处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在地形上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大致在200mm, 有的地方甚至有低于50mm, 自然特征主要是干旱或者是半干旱气候。植被特征由西向东明显分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且当前受到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而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 其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 主要表现如下。
1.1 水土流失严重
西北地处黄土高原地带, 其土壤的抗腐蚀能力非常差, 水土非常容易流失, 加上该地区降水量普遍比较低, 因此植物的生长也是相当困难。
1.2 荒漠化问题加剧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调查的数据显示, 我国荒漠化的面积达到262万m2, 西北地区就占到190万km2, 也就是说我国超2/3的沙漠化土地都在西北地区。加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 充分发挥森林“自然调节师”功能, 对缓解日益严峻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 加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的战略
2.1 完善林业发展相关政策制度
发展林业是解决西北地区生态问题的重要措施, 但是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上有建立明确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即:“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从国家财政中或是从退耕还林款项中拿出部分资金, 对确系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集体、私人经营的林木进行收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对经营者由于被禁止砍伐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同时又可以调动市场经济主体积极投身于林业的经营。
2.2 加强防护林管理, 加大防护林覆盖范围
西北防护林体系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我国西北防护林体系的建成, 有力地改善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沙漠化地区流动以及半流动沙地 (丘) 持续减少, 土地沙漠化的速度减缓, 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治理, 农业种植条件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美化等。但是出现的问题也不少, 主要有局部的造林质量比较差, 防护林体系的框架虽然初步成形, 但在结构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覆盖的范围也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 且在建成之后, 几乎没有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 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制度, 加强对其的管理, 同时还应该要进一步扩大防护林的覆盖范围, 避免再次出现沙漠化的现象。同时要坚持完善林业建设目标责任管理, 地方政府实行任期目标管理, 加强对林业工程建设的监管, 同时建立工程建设中违规事件的处罚机制和追究制度。
2.3 优化林业产业模式, 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不仅仅要依托现有资源, 同时还要突破现有资源的限制, 通过转变资源利用的方式和产业生产方式提高生态效益。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匮乏, 资源配置不合理, 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赢非常重要。林业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借助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律, 走深加工、产业链、综合利用的现代林业产业化道路, 增强林业产业的活力。改变林业的生产模式, 加强林业产业科学技术培训, 提高林农的科技水平, 依托现有林地资源, 积极开展林下经济作业, 实现多角度、立体化、多产业的林业生产模式。政府对此进行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既可以促进林农积极地保护林地资源、科学地利用林地资源, 同时也可以增加林农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
西北生态建设 篇7
1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问题
1.1 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回采率低, 资源浪费大
西北的很多地区因长时间的开采使得资源匮乏, 而且部分矿产在开采时会用到大型机器, 比如在煤矿开采时, 使用的机器以及煤炭燃烧都会产生大量CO、NO2、SO2等污染空气。部分矿厂在开采的时候还会排放污水, 污染周围水体、影响居民生活。西北地区是很多河流的源头, 该区的水体污染会给下游地区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面对这些可能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许多开发主体并没有出资进行治理, 而只是采取掠夺的方式开采资源, 根本不顾及对环境的好坏。
2015年公布的《陕西省国土资源公报 (2013年度) 》表明, 陕西省经查明矿产资源储量保有潜在总价值42.56万亿元, 约占全国的1/3, 位居全国之首, 其中重要矿产有盐矿、煤、石油、天然气、钼、汞、金等。陕西分布有许多矿山, 有国家规划的大型矿山, 也有私人承包的小型矿体。不论哪家开采不当, 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事故。然而开发商通常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只考虑开采出越多的矿产就能获得越多的利益, 然而并没有想到会因为他们自己的过度开采行为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匮乏。除此之外, 资源开采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利用。如果本应可以回收的资源没有回收, 使得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率极低, 这样不仅会污染环境, 还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1.2 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严重
甘肃省位于黄河、长江的上游, 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处。甘肃地区严重缺水、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 是全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甘肃省固体矿产资源丰富, 在大肆开采的同时: (1) 占用了农民大量的耕地, 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2) 所处生态环境较差, 开采煤炭、矿石等会对周边的土地造成伤害, 影响植被的生长, 从而出现植被退化, 加剧土地的沙漠化; (3) 有些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随意排放污水, 流经地面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当污水渗入地下时, 又污染了土壤、影响植物的生长; (4) 采矿留下的矿渣不进行统一回收利用, 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污染水体, 甚至产生山体倒塌、泥石流等比较严重的环境破坏, 使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2 西北生态脆弱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
狭义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是指矿产资源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而这一部分人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回报环境, 呼吁广大群众保护环境。而广义上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不仅是指要保护环境, 还要对污染的环境给予补偿;政府向企业收取一定的费用或提高税收用于环境的治理。补偿的主要内容有: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应给予资金补偿;而采矿还会影响到矿厂周围的居民, 因此, 受益者还应该对居民进行补偿。
2.1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机制
我国西北矿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常常产生矛盾。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当地的采矿业发展景气, 养活了不少以此为生计的工作人员, 然而他们开采资源的工作常常伴随着对环境的污染。如果禁止开采矿产资源, 员工的收入会受到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都明确表示, 开采矿产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进行适当的开采, 并且要求矿山企业必须出资治理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污染。对于污染了环境而不治理的企业, 当地政府要对其进行罚款;对于在开采资源的同时做好植树造林等环境治理措施的企业给予奖章鼓励。
2.2 应用经济手段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和生态补偿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明确, 当地政府要监督当地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明确矿区治理责任, 确保治理生态环境的资金到位, 对于废弃的矿山以及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多渠道融资方式, 加快治理与恢复的进程。
陕西省对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企业的方法值得借鉴:企业在开采矿产前先向政府交一定的押金, 要求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排放污染物, 否则监督单位就不会退还押金, 将其用作生态保护的资金。政府可以向违规作业的企业索要排放污染的资金赔偿, 将其补贴给周围居民、弥补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或者是用于环境治理, 提高企业保护环境的意识。其次是建立许可证交易市场, 开采矿产的企业在经过审查合格后, 政府可以颁布相关的许可证, 以环境影响较小为前提允许矿厂放出适量污染气体, 污水可以在经过净化后排出。当地政府通过不断提高排污成本来减少企业的排污量, 也可以通过改变税收和收费手段, 根据企业造成污染的程度征收税费, 从而提高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3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补偿主要是以税收和押金的方式存在, 相关政策还存在一定不足。 (1) 有些补偿不是持续性补偿, 比如周围的居民受到影响, 企业只是在开采矿产的过程中给予居民补偿, 并没有按年或者是按月长期补偿; (2) 相关部门没有规定罚款的标准, 虽说是根据环境污染的程度收费, 然而并没有环境污染程度的检测标准; (3) 我国只规定了开采矿产的企业要向政府交一定资金用于保护环境, 并没有规定对于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该如何保护。而且在整个缴纳补偿费用的过程中, 常常有收取的资金被贪污, 或者被挪用等不良现象, 导致污染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理。
我国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够完善, 应加快生态补偿的法制建设。例如《矿产资源法》只是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税, 对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补偿没有明文规定, 是现在法律体系的一个“盲区”。因此要加强我国生态补偿的法制建设, 首先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西北矿区周围的环境建立补偿机制;其次, 很长时间以来, 西北地区的环境受到我国政府的保护, 但矿产资源的开发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 因此需要在法律上明文规定开矿者对环境破坏的补偿义务和责任。矿产资源让一部分人富了起来, 这批富人应该回报大自然, 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物尽其用, 减少环境的污染。矿区的生态环境在法律机制的保护下一定会有所改善。
4 结束语
西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但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水体污染、植被退化等, 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矿产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 但仍存在一定不足, 我相信只要矿山企业与政府相配合, 一定能够协调好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余实, 王慧玲.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模式研究[J].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0 (05) .
[2]万伦来, 卢晓倩, 张颖.矿产资源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J].资源与产业, 2013 (01) .
[3]黎元生, 胡熠.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恢复补偿机制构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8 (09) .
西北生态建设 篇8
关键词:内陆河流域,生态功能,主体功能
内陆河又称内流河, 指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内陆湖或在内陆消失的河流, 所在区域称为内流区。西北内陆河地区指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区, 土地面积253万km2。据统计, 我国西北地区有径流量1亿m3的内陆河428条。主要有分布于新疆境内的塔里木河 (汇注罗布泊) 、伊犁河 (汇注苏联境内的巴尔喀什湖) 和其他小河, 甘肃境内的疏勒河、黑河、石羊河, 内蒙古境内的弱水以及青海境内的格尔木河等。这一地区干旱少雨, 日照辐射强, 蒸发严重, 是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
一、《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对西北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功能定位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生态现状调查、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上, 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 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 提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我国独特的气候和地貌特征是我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农田和城市等各类陆地生态系统发育与演变的自然基础。其中荒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极端干旱的地区, 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5, 沙漠和戈壁面积共约100万km2, 我国荒漠生态系统有小乔木荒漠、灌木荒漠、半灌木与小半灌木荒漠和垫状小半灌木 (高寒) 荒漠4个主要类型。
㈠《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对生态系统的划分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按照我国的气候和地貌等自然条件, 将全国陆地生态系统划分为3个生态大区:东部季风生态大区、西部干旱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寒生态大区。然后依据《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 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为3个等级:一是根据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所具有的主导服务功能类型, 将全国划分为生态调节、产品提供与人居保障3类生态功能一级区;二是在生态功能一级区的基础上, 依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划分生态功能二级区, 生态调节功能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等功能, 产品提供功能包括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 人居保障功能包括人口和经济密集的大都市群和重点城镇群等;三是生态功能三级区是在二级区的基础上, 按照生态系统与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地形差异、土地利用的组合来划分生态功能三级区。全国生态功能三级区中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农产品提供、林产品提供, 以及大都市群和重点城镇群等功能区共216个。
全国共有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三级区50个, 面积237.90万km2,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4.78%。其中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大兴安岭、秦巴山地、大别山、淮河源、南岭山地、东江源、珠江源、海南省中部山区、岷山、若尔盖、三江源、甘南、祁连山、天山以及丹江口水库库区等。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大;生态系统结构单一, 生态功能衰退;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天然草原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土壤侵蚀严重;湿地萎缩、面积减少;冰川后退, 雪线上升。
土壤保持生态功能三级区28个, 面积93.72万km2,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76%。其中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太行山地、黄土高原、三江源区、四川盆地丘陵区、三峡库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喀斯特地区、金沙江干热河谷等。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特别是陡坡开垦, 以及交通、矿产开发、城镇建设、森林破坏、草原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 导致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和石漠化危害严重。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三级区27个, 面积204.77万km2,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33%。其中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阴山北麓—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黑河中下游、塔里木河流域, 以及环京津风沙源区等。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过度放牧、草原开垦、水资源严重短缺与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沙尘暴等。
㈡《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西北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功能定位
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表中可以看到, 西北地区的甘南水源涵养重要区、三江源水源涵养重要区、祁连山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区、天山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区、阿尔泰水源涵养重要区的水源涵养功能极为重要;毛素乌沙地防风固沙重要区、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重要区、阿尔金草原荒漠防风固沙重要区、塔里木河流域防风固沙重要区的防风固沙功能极端重要;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极端重要。
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特征属于荒漠生态系统,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降水少、蒸发强烈、极端干旱地区, 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5, 沙漠和戈壁面积共约100万km2, 分为小乔木荒漠、灌木荒漠、半灌木与小半灌木荒漠和垫状小半灌木 (高寒) 荒漠4个主要类型。
1. 从生态敏感性评价看西北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功能。
从生态敏感性评价看, 西北内陆河流域属于沙漠化敏感性和盐渍化敏感性地区。所谓生态敏感性, 是指一定区域发生生态问题的可能性和程度, 用来反映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生态后果。我国沙漠化敏感性主要受干燥度、大风日数、土壤性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主要分布在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沙漠化极度敏感区域面积为111.2万km2, 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吐鲁地、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边缘、柴达木盆地北部、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宁夏平原等地。沙漠化高度敏感区域包括新疆天山南脉至塔里木河冲洪积平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疏勒河北部、柴达木盆地南部、呼伦贝尔高原、河套平原、阴山山脉以北以及科尔沁沙地以北地区, 面积为43.0万km2。沙漠化中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至科尔沁沙地过渡低丘、平原带、青海湖, 以及北大通河流域、四川若尔盖、东北平原西部, 面积为71.3万km2。我国盐渍化敏感性主要受干燥度、地形、地下水水位与矿化度的影响。我国土地盐渍化极敏感区面积为79.5万km2, 除滨海半湿润地区的盐渍土外, 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包括塔里木盆地周边、和田河谷、准噶尔盆地周边、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罗布泊、疏勒河下游、黑河下游、河套平原、浑善达克沙地以西、呼伦贝尔东部, 以及西辽河河谷平原。盐渍化高度敏感区面积为50.5万km2, 集中分布在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哈密地区、北山洪积平原、河西走廊北部、阿拉善洪积平原区、宁夏平原、阴山以北河谷区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河谷地区, 以及青藏高原内零星地区。盐渍化中度敏感区面积为58.9万km2, 主要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伊犁河洪积平原、青海湖以西布哈河流域平原、河西走廊南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和三江源等地区。
2. 从生态功能区的类型上看西北内陆河流域的生态功能。
从生态功能区的类型上看, 西北内陆河流域属于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全国有防风固沙生态功能三级区27个, 面积204.77万km2,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33%。其中, 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阴山北麓—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黑河中下游、塔里木河流域, 以及环京津风沙源区等。该类型区的主要生态问题:过度放牧、草原开垦、水资源严重短缺与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沙尘暴等。该类型区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⑴在沙漠化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 严格控制放牧和草原生物资源的利用, 禁止开垦草原, 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⑵调整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草业, 加快规模化圈养牧业的发展, 控制放养对草地生态系统的损害。⑶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草、退牧还草, 恢复草地植被。⑷加强西部内陆河流域规划和综合管理, 禁止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发展高耗水产业;在出现江河断流的流域禁止新建引水和蓄水工程, 合理利用水资源, 保障生态用水, 保护沙区湿地。
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西北内陆河流域主体功能的定位
㈠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依据
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 将特定区域科学划分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 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划分的。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 包括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 包括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和天山北坡地区等18个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分为农产品主产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 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等7大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及其23个产业带, 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等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包括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㈡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看西北内陆河流域移民迁入区的主体功能
西北内陆河流域移民迁入区很大一部分属于限制开发区, 如疏勒河流域移民迁入区—玉门市和瓜州县 (原安西县) , 地处亚洲中部中温带荒漠与暖温带荒漠、典型荒漠与极旱荒漠的过渡带, 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 我国目前唯一的以保护荒漠生态系统为目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就在瓜州县境内;根据国家《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和《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 疏勒河流域移民迁入区—瓜州县属于荒漠限制开发区。也有一部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全国或区域性的生态功能区, 并要实行不同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按主体功能区的定位, 限制开发区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 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禁止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性保护, 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 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从生态功能区划的角度看, 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都属于生态脆弱地区。具有明显脆弱性的生态环境, 通常具有下列特点之一或几种特点的组合:环境容量低下, 敏感性强而稳定性差, 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弱和自然恢复功能差等。据研究, 我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与贫困之间还有一定的相关性, 尤其在西部地区几乎互为因果关系。所以, 西部地区, 尤其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移民迁入区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提供生态产品和通过经济发展来脱贫解困的艰巨任务。
根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和发展方向, 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属于水源涵养类型, 冰川储量大, 对维系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西部绿洲的水源具有重要作用。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属于水源涵养类型,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有“中华水塔”之称, 是全球大江大河、冰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其径流、冰川、冻土、湖泊等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巨大的调节作用。目前草原退化、湖泊萎缩、鼠害严重, 生态系统功能受到严重破坏, 其发展方向是:封育草原, 治理退化草原, 减少载畜量, 涵养水源, 恢复湿地, 实施生态移民。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 属于防风固沙类型, 是南疆主要用水源, 对流域绿洲开发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沙漠化和盐渍化敏感程度高。目前水资源过度利用, 生态系统退化明显, 胡杨等天然植被退化严重, 绿色走廊受到威胁, 其发展方向是: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 调整农牧业结构, 加强药材开发管理, 禁止过度开垦, 恢复天然植被, 防止沙化面积扩大。
西北生态建设 篇9
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隶属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 地理位置上具有明显的农牧区过渡性和边际效应性, 生态环境脆弱, 破坏后很难恢复, 其负面影响可扩展到两侧的农区和牧区, 导致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枯竭和环境质量下降。因此, 加强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生态治理, 尤其是优化农、林、牧结构配置, 通过系统耦合释放生产潜力, 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农牧业历史变迁过程的分析, 确定出生态环境退化内在规律和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针对不同立地条件探讨性选出几种治理发展模式, 旨在为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生态农业之路提供参考依据。
1 辽西北农牧业历史变迁过程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1 农牧业历史变迁
历史上该地区是科尔沁蒙古族集中分布的草原地区。清朝顺治年间, 政府实行封禁政策, 整个地区处于以牧为主的经济状态。雍正时期和乾隆初期, 山东、河南、河北等省连年发生灾荒, 大量流民涌入, 局部地区出现零星农耕, 但仅为游牧经济的一种补充。到了乾隆后期, 农耕达到科尔沁左翼三个旗南部, 在科左后旗昌图额勒克 (今辽宁昌图) 一带开垦耕种;科左中旗东南部法库边门一带形成74个流民农业屯。嘉庆初期沿伊通河、饮马河、雾开河两岸形成一片农垦区, 农业初具规模。第一次鸦片战争和“辛丑条约”签订后, 国内社会矛盾激烈, 国内社会矛盾更加激烈, 迫于国际威胁和国内压力, 清政府推出“新政”, 放垦蒙地, 其后到清朝灭亡, 哲里木盟科左前旗、郭尔罗斯前旗完全变成农区, 其余地区则变成半农半牧区。可见, 清代是该地区农耕文化出现并不断拓展的起始点。
建国以后, 以粮为纲, 垦荒严重, 辽西北地区农业开垦仍在迅速扩大。直到2000年以后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该地区农耕用地扩展趋势得到减缓, 然而迫于人口压力, 到2005年止5年间仍有2.86%的草地和2.09%的沼泽地转化为耕地, 林地面积也有0.85%减少, 农耕用地比重仍在加大。迄今为止, 农事耕作已占主导地位。
1.2 面临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 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百余年农垦开发和生产利用, 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地表缺少覆盖、土壤沙漠化, 一改以往森林草地茂美景象, 成为潜育风沙源区, 已严重恶化周边城市群居民生活质量。因此, 土壤沙漠化是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生态环境首要问题。
历史上大面积沙漠化都是在大规模农垦后期出现的, 即农、牧业生产方式转换期。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复杂的作用关系是导致农、牧业变化与地区沙漠化之间低水平互动的根本原因。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是雨养农业的生态下限和天然牧业发展的生态上限, 存在一个农、牧业生态适宜性过度的临界值。可以农业种植, 但不能大力发展种植业, 适宜发展畜牧业, 却仍需旱作农业的存在。可见, 农事耕作占主导地位是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
2 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生态治理基本要求及其对策
2.1 基本要求
生态治理是遏制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土壤荒漠化的需要, 是实现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需要在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前提下, 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平衡。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旱作农业生产地理自然条件相对较好, 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 确保社会平稳的重任。因此, 生态治理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遏制土壤荒漠化, 不能一昧的追求生态效益, 只治不用, 而是变更生产方式, 严格控制土地利用的不合理转移, 结合农、林、牧产业自身特点, 因地适时生产开发, 最终实现该地区生态经济均衡发展。
2.2 方针对策
农林牧业合理布局, 协调发展。在该地区加强土地利用与区域生态治理综合规划, 因地制宜, 促进农林牧业综合发展。在生态建设上发展生态防护林、工业原料林、薪炭林以及特色经济林,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经济收入;在农业生产上发展节水农业, 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在畜牧业上扩大人工草地建植面积、推行舍饲畜牧业和草地轮牧制度, 发展农区畜牧业, 通过推广“三化两贮” (氨化、糖化、盐化、青贮, 维贮) 秸秆饲喂技术, 提高作物秸秆过腹转化率, 节约饲料用粮及培肥地力的同时, 降低农业成本。
3 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选择与技术要点
3.1 封沙育林 (草)
对具有天然落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沙地、稀疏灌丛、荒漠沙地等, 通过封禁和人工辅助手段, 达到恢复植被目的。该项技术适合于交通不便, 人工造林难的固定或半固定沙地。其主要技术措施为在封禁区难以成林的空地, 选择适宜树种进行补植补播;天然落种繁育区, 破土覆盖, 自然更新;萌芽灌丛区及时清除多年老化退化枝条, 平茬复壮;浅沙荒地区人工辅助物种传播, 最终实现植被修复和自我更新。
3.2 退化草地改良利用
主要针对起伏不大、坡度平缓的退化草地。要求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来植被的基础上, 通过人工补播或混播一些适应性强的优质牧草, 利用植被能自然修复的特点, 提高地上生物产量。要求补播选在雨季来临之际, 夏季播种虽然水热条件较好, 但生长期太短, 入土根系较浅, 不能完全越冬。风沙区草地补播后, 要实施围封禁牧, 直到地上植被足以能完成自然繁衍更替后才可适度利用, 这样有利于长效持久。
3.3 农业防护体系建设与高效生产
农业防护体系目前是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成分, 各体系间联接成带状或网状, 维稳着生产环境的生态平衡。关键技术是在沙区前沿建立固沙防风固沙宽幅林 (灌) 带, 植物种类以乡土树种 (灌木) 为主, 防护区核心内部营造护田林网, 保护农田、牧场和设施产业实现高效经营。建设农业防护体系应与灌溉抗旱系统结合实施, 以期达到安全稳定生产。
3.4 引草入田与种草养畜
利用小范围农田集约高效种植优质牧草, 以减轻大范围生态脆弱区草地牧场放牧压力, 进而实现退化植被良性恢复。引草入田为养而种, 首要问题是确定牧草与家畜的种类和种群结构, 再确定牧草品种结构、播种时节、收获利用制度等, 所种牧草饲料均要与已确立的畜种形成有机对接, 并依据日粮配方和牧草产量建立与饲养畜种相适应的种养模式。
4 结语
关于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生态治理模式及其技术要求是以实地调查研究为主, 结合历史数据材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总结提出的, 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今后还需要开展很多单项和综合技术的试验研究,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每个生态治理模式和技术措施都具有它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为适应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气候变暖和地下水位下降新变化, 应适时调整生态治理指导思想, 及时掌握生态治理与农牧业生产间主次矛盾更替与转换规律, 逐步走上生态效益优先、经济效益突出、社会效益明显的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令福.清代前期东北农耕区的恢复和扩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 (2) :111-132.
[2]乌兰图雅, 张雪芹.清代科尔沁农耕北界的变迁[J].地理科学, 2001, 21 (3) :230-235.
[3]王玉海.发展与变革—清代内絷古东部由牧向农的转型[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社, 2000.
[4]任鸿昌, 吕永龙, 杨萍, 等.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沙漠, 2004, 24 (5) :544-547.
[5]吴德东, 迟琳琳, 安宇宁, 等.辽西北沙地植被恢复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 10 (2) :97-101.
[6]张力小.科尔沁沙地农牧业选择过程及其生态影响研究[D].北京大学, 2004.
[7]哈斯巴特尔.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模式与技术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 2005.
西北生态建设 篇10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 1 研究区概况
滇西北地区地处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的腹心地带,西接缅甸,北连西藏、四川,行政区划上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四州市[2]。全区总面积8. 9万km2,人口569. 8万人( 2012年) ,怒江州国境线长449. 467km。滇西北地区是横断山脉的主体部分,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生态地理边缘效应明显。区内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 碧罗雪山) 和云岭等巨大山系纵贯南北,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平行并流其间,形成全球唯一的“三江并流”奇观,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滇西北地区属于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水能资源、有色矿产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一方面有着发展特色经济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和形势不容乐观,可以说滇西北地区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五位一体”的区域[3]。
1. 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1996—2013年《云南统计年鉴》和滇西北四个州市的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云南省和滇西北四个州市相关年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计算结果的客观性,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各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变化来定量评价。
2 滇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演替
2. 1 滇西北三次产业的演替
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演替一般有以下规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从迅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并逐渐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产业结构的重心则出现由“一二三”到“二一三”( 或“二三一”) 再到“三二一”的顺序转换,中国近70年的产业结构演进轨迹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滇西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区位与资源条件,使产业结构的演进未遵循一般规律,有着其独特的演变轨迹。1995—2013年云南省和滇西北四州市的产业结构演进轨迹见图1。由图1可知,20世纪90年代之前,滇西北地区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经济发展阶段。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短短几年时间,滇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由最初的“一三二”跨越了“二一三”( 或“二三一”) ,直接进入到了“三二一”这一高级阶段,明显区别于同时期全国和云南省“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演进状态。2011年前后,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超过第三产业,地区产业结构又倒退为“二三一”的阶段,与全省的产业结构趋于一致,出现了独特的“逆三产化”现象。
2. 2 滇西北各州市产业结构的演替特征
滇西北各州市产业结构的演进轨迹各不相同( 表1) 。由表1及相关数据可知: 1迪庆州1995年的产业结构为“一二三”,之后由于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并在2000年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产业结构演变为“三一二”。1995—2000年短短五年时间,迪庆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7. 1% 猛增至44% ,之后一直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并略有上升。迪庆州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95年的44. 8% 降至2013年的8. 1% ,是三次产业中变化幅度最大的产业。1995—2000年,迪庆州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迪庆州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并在2004年超过第一产业比重,产业结构演变为“三二一”。近年来,迪庆州的产业结构逐渐趋于稳定,保持在“三二一”的演进状态。2怒江州1995—2013年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波动较大,产业结构的变化也较不稳定,但总体上和迪庆州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一致。31995—2006年大理州和迪庆州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基本一致,都是从以农业为主导的欠发达经济发展阶段,没有经历工业在总产值中占主要地位的阶段,直接进入到了“三二一”这一高级阶段。在此阶段,欠发达的经济水平与表面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形成鲜明对比。大理州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远远高于同时期全国和云南省的水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低、工业基础薄弱,尚未显现出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大理州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旅游业一枝独秀,缺乏为第一、二产业发展服务的功能。这种表面高度化的产业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所以工业化仍然是必经之路,“二三一”或“二一三”的产业结构是不可跨越的演进阶段[4]。2010年,大理州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终于超过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由“三二一”调整为“二三一”,出现了独特的“逆三产化”的现象,这一阶段可看作是大理州对工业化的“补课”阶段。2013年,大理州三次产业结构为21. 3∶42. 0∶36. 7,相当于云南省2002年( 21. 1∶42. 6∶36. 3) 和全国1992年( 21. 8∶43. 5∶34. 8) 的水平。4丽江市1995—201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大理州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 3 滇西北各州市产业结构演进差异的原因
滇西北各州市的产业结构几乎都经历了从最初的“一二三”或“一三二”,跨越了工业在总产值中占主要地位的阶段后,直接进入到了“三二一”这一高级阶段。但是,为什么迪庆州和怒江州一直稳定在“三二一”这一高级阶段,而大理州和丽江市却出现了独特的“逆三产化”现象,产业结构又“倒退”为“二三一”的阶段呢?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 1迪庆州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境内多为高山峡谷,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不具备较大强度的工业化和较大规模的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条件。该州各县区均被列为国家层面的禁止开发区或强度限制开发区,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以迪庆州一直把旅游业作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始终未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主要地位。迪庆州拥有“香格里拉”和“三江并流”两张世界级品牌,并以其独特的藏文化为主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仅靠旅游业就足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13年,迪庆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46. 53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7. 3亿元。旅游业成为迪庆州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带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95年迪庆州人均生产总值仅1647元,全省排名第十一位。由于旅游业的强势发展,2013年迪庆州人均生产总值增至32380元,仅次于昆明和玉溪,居云南省第三位。2怒江州和迪庆州自然环境状况较相似,各县区均被列为国家层面的禁止开发区或强度限制开发区。但怒江州境内兰坪县储有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兰坪金顶铅锌矿床,由于受到矿产开发的影响,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波动较大,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不稳定,但总体上和迪庆州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一致。3大理州虽然地貌复杂多样,但是州内湖盆众多,面积在1. 5km2以上的盆地有18个,总面积1871. 49km2,占全州总面积的6. 6% 。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布,从西向东排列为6个带,在云南省各州市当中开发条件相对较好。大理州各县区均属于国家层面的限制开发区,但部分县市( 如大理市、祥云县) 却属于“云南省层面”的重点开发区类型,具备较大规模工业化的资源环境条件。工业化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发展经济、满足人民需求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旅游业不足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时,工业化就成为大理州实现经济增长的首要选择。2013年,全州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905. 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60亿元,高于滇西北其他三个州市的总和。4丽江市和大理州的资源环境状况较相似,产业结构的演进轨迹也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 滇西北地区产业结构演替的生态环境效应
3. 1 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彭建博士构建的不同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ISE) 来定量综合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5]。由于不同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方式与程度不同,把三次产业再次细分为以下9种类型: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其他产业。我们对不同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在[1,5]区间内赋值,定义为不同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赋值越大,表明该产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大( 表2)[6]。
通过对以上各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权数对各产业类型所对应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公式为: 。式中,ISE为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ISi为i产业的产值比重; Ei为i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
3. 2 滇西北产业结构演替的生态环境效应
根据相关数据我们计算出2002—2012年云南省和滇西北四州市的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SE,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 1云南省的ISE属于中等,2002年滇西北各州市的ISE均低于云南省的平均水平,属于中等或较弱。2近十年来,滇西北地区的ISE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带来了负效的生态环境效应,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该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保护压力。32002年ISE大小顺序为: 云南 >怒江 > 大理 > 丽江 > 迪庆,而到了2012年ISE大小顺序为: 大理 > 云南 > 丽江 > 怒江 > 迪庆。大理州的ISE增长幅度最大,怒江州的ISE下降幅度最大,而迪庆州的ISE始终是滇西北各州市中最小的。4迪庆州和怒江州的ISE变化趋势较相似,都是先升后降。而大理州和丽江市的ISE变化趋势较相似,呈持续上升趋势。
3. 3 滇西北各州市产业结构演替的生态环境效应
从滇西北各州市来看,产业结构演进轨迹与其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轨迹在变化趋势上存在一致性: 1怒江州ISE先是快速上升的,在2006年达到顶峰,远高于全省和其他三个州市,主要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使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比重大幅度上升。2007年后,其生态环境影响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产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ISE大幅度下降。工业比重大幅度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开始提升,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种植业比重大幅度降低,这些都大大缓解了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迪庆州的ISE先是上升的,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主要原因是建筑业比重大幅度上升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使重工业比重上升。2008年后ISE开始下降,和怒江州ISE的变化情况基本相同。3大理州的ISE属于中等,近十年来增长幅度高达13. 2% ,2012年大理州的ISE值已经大大超过云南省平均值,居滇西北各州市之首,主要是因为大理州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升。大理州工业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23. 7% 上升到2012年的35% ,是滇西北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州市。2013年,全州支柱产业有2 /3属于生态环境影响系数最大的产业部门( 机械、矿冶、能源、建材) ,产值占全部支柱产业的72% ,大理州产业结构的变化大大增加了当地的环境保护压力。4丽江市的ISE持续上升,从较弱上升到中等水平,2012年已经接近云南省平均值,主要原因也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比重的大幅度提升和大理州ISE的变化情况基本相同。
4 结论
滇西北地区是我国和云南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中国经济进入“三产化”时代[7]。然而滇西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区位和资源环境条件,却出现了独特的“逆三产化”现象。1995年以来,滇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转型,从以农业为主的“一三二”阶段跨越了工业占主导地位的阶段,直接进入到了“三一二”阶段,再演进到“三二一”这一高级阶段。2011年前后,第二产业在滇西北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超过第三产业,地区产业结构又“倒退”为“二三一”的阶段,这与全省的产业结构趋于一致。从发展趋势上看,滇西北还是要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工业得到充分发展后,其产业结构最终还是会从“二三一”演进到“三二一”的阶段。
滇西北各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各不相同: 由于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迪庆州的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经济发展阶段,跨越了工业占主导地位的阶段,直接进入到了“三二一”这一高级阶段,并趋于稳定; 怒江州由于受到矿产开发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较不稳定,但总体上和迪庆州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一致; 1995—2006年的近十年时间,大理州和迪庆州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基本相同。但2006年后大理州工业化进程加快,2010年其产业结构由“三二一”调整为“二三一”,出现了独特的“逆三产化”的现象; 丽江市和大理州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