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北地区论文

2024-10-20

闽西北地区论文(精选12篇)

闽西北地区论文 篇1

近年来, 玉米杂交制种已成为西北如甘肃、宁夏及新疆部分地区的一项主导产业[1]。由于独特的气候和自然生产条件, 这里多年来是玉米种植的高产区, 近年来随着粮食产业的发展, 玉米制种面积逐渐扩大, 并形成规模,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 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玉米制种产业链。目前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已经成为全国四大制种基地[2]。

该区域属半干旱气候类型, 冬冷夏热, 光照强, 光照充足, 平均日照时数大于2 865 h, ≥10℃年积温为2 300~3 400℃, 晴天多, 雨量少, 空气干燥, 无霜期为135~175 d, 有光合有效辐射量大, 光热资源丰富,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适合密植, 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 作物的经济产量高, 病虫害少, 玉米生长良好, 制种风险小, 是玉米高产区, 人均土地较多, 容易形成较大规模连片的玉米制种, 管理方便, 劳动力成本较低, 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综合成本降低。但秋季降温前缓后快, 春季常有倒春寒, 多有大风、干旱、冰雹、冷害等灾害性天气, 对玉米生长不利。现就西北冷凉地区玉米制种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以为制种产业提供一些参考。

1 划分光热资源, 确定不同生育期制种比例, 是发掘潜力和扩大制种规模的必要条件

玉米原产于美洲, 长期在较高温度下繁衍, 形成了喜温的特性[3]。对于冷凉地区低温、无霜期短、年季温度条件差异大等不利因素应充分考虑。随着玉米制种的发展, 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在具体制种技术措施上也总结了较多的方法, 在应对玉米制种所遇问题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解决办法, 但是在制种区制种亲本的生育期相对偏长, 致使在秋季收获时间过于集中, 对人力、收获机械、晒场、烘干设施等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甚至超出了当地生产条件所能够满足的极限, 也成为制种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甚至成为制种成败的关键。

现在的制种玉米多集中在产量高的晚熟玉米, 中熟、早熟玉米制种面积相对较少, 今后应将制种玉米的成熟期错开, 充分发挥当地的机械和人力资源, 适当扩大制种面积。因此, 调整制种玉米的熟期结构, 打好时间差, 对于扩大制种规模, 尤其对低温、早霜等风险年份的玉米制种有积极意义。

2 新品种制种前应进行小面积的试验和示范工作, 避免给农民和企业带来风险

玉米是不典型的短日照作物, 具有一定的光周期敏感性。光周期敏感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 它同时受到光照时长、温度、养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部分在异地制种的亲本生育期较难预测, 尤其是纬度差异较大的亲本材料。西北地区的玉米制种多属南种北引, 出苗后长期处在长日照条件下, 会出现玉米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叶片数增多、抽雄开花期推迟等生育期变化的现象。王翠玲等也认为: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具有很强的光周期敏感性, 引人到温带地区后, 表现出营养生长旺盛, 茎节数和叶片增多, 生殖生长受到抑制;抽雄期和吐丝期延迟, 晚熟, 雌雄不协调, 甚至不能开花结果;空秆率高, 经济系数低等不适应性现象[4]。

由于西北地区独特的光热资源条件, 多为华北、东北甚至西南的外来公司的制种, 品种培育和生产的地域性差异较大, 对于新制种的玉米亲本, 在气候和纬度条件差异不大、遗传背景了解较为清晰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原产地的条件结合多年来的引种制种经验, 估计生育期的变化, 进行小面积的制种试验, 再进行第2年的小面积制种。尤其应注意湖北、四川、重庆等西南省份公司的玉米制种, 由于纬度差异较大, 加之近年来采用热带、亚热带材料改良的普遍运用, 以扩增玉米遗传基础和提高玉米亲本的配合力方面近年来有较快的发展, 热带亚热带血缘的渗透使得玉米亲本的光周期反应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所以对于这些地区种子公司的玉米新品种, 在制种时, 除了要考察其亲本的遗传背景外, 还应该再试验 (试验的当年根据父母本生育期不同, 进行播期试验选出合适的方案) , 再进行示范, 然后推广。

在试验和示范过程中, 应深入观察了解亲本的特性, 比如散粉习性、对低温、干旱等抗逆性情况, 对前期和后期的冷害反应、受粉时的高温逆境等情况应尽量掌握, 避免个别敏感品种受气候条件影响, 对企业和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3 走精准农业之路,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是实现玉米制种节本增效的关键

精准农业的根本出发点是以现代农业手段对集约化农业的高水平管理, 其根本目的在于高效管理, 节约成本。精准农业所体现的低投入、高产出、污染少等优点, 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精准农业通过作物所需水分、化肥、农药等的系统管理, 达到节约水肥、减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收益率的目的。其主要包括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收获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田间作物动态监测等技术。这些技术在部分地区已成熟使用并深入发展, 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应该更加重视精准施肥和田间作物动态监测等技术的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和营养平衡诊断技术在西北冷凉地区推广使用虽然已有近20余年, 但其在粮食和制种上的使用远没有在经济作物上广泛, 应加大推广使用力度。

平衡施肥技术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规律, 科学计算出各种合理的肥料配比, 配制成专用配方肥,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 不仅可以提高产量, 改善农产品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 还可以避免因施肥不科学带来的环境污染,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尤其要指出的是精准灌溉技术, 西部水资源缺乏, 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节水灌溉, 直至精准灌溉, 是当今西部生态环境条件下最紧迫和最有效的技术, 也是西部农业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前提, 是丰产的有力保障。

4 加强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

第一, 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是制种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 加强科技人员的学习和交流, 提供技术人员的培训, 为制种技术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第二, 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 不断使用和推广新技术, 提高制种质量并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第三,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采用合理的区域分布, 注意病虫害防治的发展动向和防范工作, 提升整体产业能力, 使制种产业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第四, 尊重制种公司的知识产权, 依法保障制种公司的合法权益, 保障制种工作在当地的顺利开展。

5 结语

玉米制种工作环节紧密相扣, 对管理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 制种理论和制种技术在不断发展, 科研和技术人员应通过现有科学技术手段, 对高产理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并不断探索, 提高制种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 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德清, 徐建平.西北玉米杂交制种技术[J].中国种业, 2013 (3) :57-59.

[2]张浩, 秦廷建, 李敏.农四师玉米制种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种业, 2007 (2) :43-44.

[3]郭庆法, 王庆成, 汪黎明.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王翠玲, 程芳芳, 孙朝晖, 等.玉米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特性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 2008, 16 (1) :11-14.

[5]杨盛琴.不同国家精准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J].世界农业, 2014 (11) :43-46.

闽西北地区论文 篇2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产品。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4、“高”“寒”自然地理特征对自然景观、农牧业及自然资源的影响。

5、根据本区农牧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掌握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能力。

6、通过资源、能源和交通变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既要清楚本区域的总特征、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又要注意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

2.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图像,认识区域内地理的特征。

三、重点、难点

1、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2、“高”“寒”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1、录像“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挂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有关的投影片。

2、青藏高原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师:请同学们在投影片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一淮河),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学生回答,教师讲述: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基本概况 引导学生读图。

出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

师: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地上讲台,指图说说西北地区的范围?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板书] 1.位置和范围

师:请同学们用地图册上“中国地形图”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

生:量算、回答:各约558千米和3510千米。

师:请同学们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呼和浩特、喀什的年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

生:读图,回答:两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400多毫米和50多毫米。师:两地降水量产生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教师出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挂图)并指图讲解:

本区东部的呼和浩特距海较近,海洋水汽可到达,所以降水较多;西部的喀什距海较远,又有山岭相隔,到达的水汽很少,所以降水十分稀少。

教师引导学生读地图册上“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看一看本区年降水量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板书]

二、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

教师放映录像片《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

让学生看录像时,注意观察本区的地形、植被、河流等地面景观。看完录像后,教师提问:西北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生:高原、盆地。

教师请学生在“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挂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师: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内蒙古高原地势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在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

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找新疆境内的主要山脉、盆地,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2.地表景观

(1)以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教师出示“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的分布”图,要求学生思考: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

生: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师:不错。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

师:这一带的植被为什么会如此更替变化? 生:本区东部降水稍多,越往西降水越稀少。

启发提问:荒漠地区生长哪些耐早植物?牲畜以什么为主?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荒漠地区,地面主要为石质戈壁或沙丘,只生长极少数的胡杨、芨芨草、骆驼刺等耐早植物。牲畜以耐渴的骆驼为主。

[板书]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青藏高原》这首歌你们听过吗?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播放MTV第一段)讲述:聆听了来自青藏高原动听的声音,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吗?今天我们组织一个旅游团,共同到青藏地区参观游览去!(二)新课教学展示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菜单),把每部分内容用一张典型图片(做为热区)表示,用鼠标点击即进入该部分内容,完成后依据图标返回主菜单。(以下同)。接着按顺序分别进行教学。(也可交互进行)。1.点击“高寒”热区进入第一部分教学内容。

①点击标题1,显示同纬度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剖面图”,动态表明两者之间的高差,联系以前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两者的温差,并与屏幕上的计算结果自行检测。

②点击标题2,展示“青藏地区地形图”,动态显示该区在全国的位置,以及本区海拔较高的山脉、众多的河湖等。

③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该区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返回热区,返回主菜单)④(教师语)你们想象一下,在这种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该区居住的人是多还是少?(转入下一部分内容)2.点击“地广人稀”热区。

①点击“青藏地区与全国面积人口比较表”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占全国1/4还要多的土地上,居住的人口不足全国的1%,因此可以分析得出该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②(教师语)在这种高寒的环境影响下,本区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呢?假如我们这个旅游团乘飞机前往西藏,从空中鸟瞰,你将看到哪些独特的自然景观? 3.点击“自然景观”热区。

①点击标题1,让学生看画面自告奋勇当大家的导游,绘声绘色地描述该区的景观,并适时的给以鼓励。

②点击标题2,展示文字总结及其景观画面。

③(教师语)青藏地区高寒气候对本区农牧业的生产又带来什么影响呢?(转入下一部分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

畜牧业基地

【放录像】你能说出为什么这样放牧吗?你如何看这种畜牧方式?怎样更好? 牧民在哪里定居?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要建立人工草场? 【板书】游牧定居放牧

【提问】发展畜牧业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畜产品?怎样利用?直接卖钱还是加工后再外销?为什么?

【转折】在西北金子和水谁更贵呢? 制约西北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在西北,大气降水无优势,那么水从何而来呢?请你帮助找水,并设想一下农业区可能在哪儿?为什么?

对,大家的眼光不错,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这里因为有了水,而发展成了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还被誉为“塞外江南”。

【提问】还有哪儿可发展农业?怎样解决水的问题?

对,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利用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可解决水的问题。【提问】怎样利用地下水呢? 【示投影】介绍坎儿井原理。

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种好方式。【转折】我们种些什么作物呢?

【示投影】请依据作物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品种并说明道理。对照书上的“西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图”印证补充纠正。【提问】种棉花行吗?种在哪儿?为什么? 【示投影】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提问】在哪儿有这样的条件呢?

【小结】在西北发展农业,必须有水灌溉,这种农业,我们叫做“灌溉农业”。【板书】灌溉农业

人真的很聪明,千方百计地找水:河水、地下水、冰雪融水。可是找到水,应该怎样去用呢?

【放录像】这种灌溉方式可取吗?为什么? 应该如何利用水资源?画出你的节水农业构思图 展示自学思考题:

a.青藏地区重要的农业区有哪些? b.该区的农作物有哪些?

c.本区的牲畜必须适应哪些恶劣的自然环境? d.该区分布最广的牲畜有哪些? 教师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小结承转于各思考题中,让学生对照课本回答,并适时地让学生齐读课文中的两个“想一想”,识记主要内容。

②点击标题2,展示本区农作物的图片:青稞、小麦、豌豆。③点击标题3,展示本区的牲畜图片:牦牛、藏山羊、藏绵羊。④点击标题4,看屏幕中的农牧业的文字总结,配以教师的讲解。(三)(四)课堂小结点击“板书设计”热区,教师对照板书提纲总结。

达标测试点击“达标测试”热区。利用多样的题型,让全体学生或个别学生回答,然后利用多媒体指示正误即正确项的热区配上声音加单词“right”,错误项的热区同样是配上声音加单词“wrong”。(五)结束新课新课之后,学生欣赏MTV《青藏高原》第二段。(首尾呼应)教学后记:

1、本节课教学设计要注意运用直观形象的地理图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突出本区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2、教学设计符合学生掌握知识从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的思维规律。

3、利用电教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节教学设计的另一特点。

“西北地区”教材剖析(人教版) 篇3

《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我国不同地域差异的认识提出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的学习标准,其核心内容可细分如下:运用地图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举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西北地区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说明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合西北地区自然特征,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目标拟定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景观图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降水和地表景观等自然特征,进而深入分析其气候特征的成因;明确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当地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理解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其成因;了解西北地区的牧区及其主要代表动物;了解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分布及其水源类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地图的阅读明确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其主要自然特征,着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对比西北地区贺兰山东部和西部草场类型差异以及灌溉农业区的主要分布地,明确不同牧区和农业区水源的不同来源;通过对不同景观图的感知和不同类型地图的查阅,使学生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及其对本区植被、河湖和自然景观递变规律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强化他们对探究地理学科“理”性的兴趣和爱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地图查找地理规律,联系地理现象寻找因果关系。利用分析地理环境中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人地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发展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教育,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深刻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小树立开发边疆、保护生态、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三、教材分析

新旧对比:2013年该教材由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与旧版教材相比,在章节安排上有很大变化。旧版教材先把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自然特征和农业类型等内容采用对比方法集中在一章,然后再把不同级别和尺度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独立成章;而新版教材最大亮点就在于把四大地理区域合成一章,且分别融入各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省级区域或地理单元。如旧版教材在省级区域这一章节中特意安排“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一我国面积最大省区为学习案例,而该教材第八章第二节则仅仅选取地处新疆南部、颇具开发潜能的“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这一地理小单元为专题,来认识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还有,该教材更注重“地图”这一地理学习工具的实际应用,图幅量大大增加。“西北地区”这一章节教材页码总数为12页,地理图片就多达21幅。尤其是“景观图片”的配备最为明显。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还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和知识量。

内容简析:本章共分“自然特征与农业”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两节。二者先总后分,由粗到细。第一节综述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第二节则以“塔里木盆地”这一特殊地理单元为特例,详尽说明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以及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等方面的影响;再结合西气东输工程,让学生了解到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而认识到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分为“草原和荒漠”、“牧区和灌溉农业区”两大框题。第一框题首先穿插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图”和“草原景观图”,通过视觉感知来吸引眼球,然后再利用“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来引导认识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等自然特征。接着引入“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究西北地区地表景观变化规律及其原因这一章节难点。第二框题“牧区和灌溉农业区”重在成因分析和特色农牧业介绍。配备的活动题主旨在于通过“俯视图”和“剖面图”,来引导学生认识坎儿井这一古老饮水工程的结构、设计原理及其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进而深刻体味古代人民的勤劳和勇敢,感知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另外,在“牧区”知识的学习环节,一改旧版教材直接用文字阐述牧场三大种类和各牧区主要代表动物的思路,转而采用对比方法,以贺兰山为分界,说明其东部和西部分别为草原草场和高山草场,并把各牧区代表动物融合在地图中加以显示。减少“温带草原牧场”、“高寒牧场”、“山地牧场”等专业术语的出现频率,降低理解难度。“灌溉农业区”知识介绍中,不仅结合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点明发展“灌溉”农业的成因,介绍当地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资源优势,而且还利用四幅地理图片,对比西北地区内部不同地域不同的特色农业和灌溉水源。让学生明白:即使在同一地理区域内部,仍会存在差异。

第二节分为“沙漠和戈壁广布”、“油气资源的开发”两大框题。第一框题沿用第一节的设计模式,首先用两幅图片“塔里木盆地的油井”和“塔里木盆地的沙漠景观”开门见山地让学生直接感知,然后利用“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来引导学生认识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地形和水源类型;接着运用“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以达到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之目的。第二框题中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比例数字,变旧版教材中的22%为增加后的1/4左右;沙漠公路由旧版教材中显示的一条更新为两条,并配有对应的“阅读材料”;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也由原来的一条变更为两条且图文并茂。新旧版本共同关注并引导学生分析: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四、活动建议

第八章“西北地区”知识结构与前文第六章“北方地区”和第七章“南方地区”基本类似,学习方法也大同小异。所以本章学习可以充分借鉴学生前期已经掌握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结合其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足、乐于接受趣味生活常识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按“图”索骥,重点突破。整个学习过程可采用分组合作交流—集中讨论共享的思路,加强读图—识图—析图—记图意识的培养,结合从地图上查阅、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对比分析地理区域差异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本章节课堂知识学习的实效性。本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材设计了两道活动题;第二节内容“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也安排了两道活动题。上述四道活动题具体教学活动实施建议如下。

活动一: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第1小题活动要求简单且有趣味性,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完成;第2小题则需要教师稍加引导,注意提示观察地图中甲、乙、丙三地降水量分布情况,然后再将对应地点和图片连线;第3小题则是本活动题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也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地理思维观养成的训练。通过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和地表植被、自然景观之间的相互影响,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在今后地理学习过程中关注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对立统一的自然属性。

活动二: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1小题需要学生通过图片直观感知、想象和推测,难度较小;第2小题则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坎儿井剖面示意图”,从中发现坎儿井多修建在山麓地带地下水的富集区,且最高处几个竖井深度要低于地下潜水面等结构特色。至于“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较容易开凿的明渠”这一话题,可采用分组讨论—个人交流—答案共享—教师总结的方式,触发学生兴奋点,积极探究和分析,提升综合思考能力和交流讨论的实效;第3小题重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培养积极向上、努力开拓、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活动三: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1小题可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完成;第2小题以组织学生讨论为主,重在强调自然环境对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以及对水源和绿洲分布的巨大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第3小题可让学生通过想象与推测来明确交通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先行官”的地位和作用。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浅析 篇4

一、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寿险市场也获得明显发展, 在市场主体、业务品种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现状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衡量保险业市场规模的主要指标是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是某国或某区的年保费总额与人口总数的比值, 反映保险业的普及程度和保险需求状况;保险深度是某国或某区的年保费总额与年GDP的比值, 反映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相对发展水平。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业在经济带动下, 这两项指标总体都呈上升态势 (表1) 。

注:表中保费收入为西北民族四省区寿险保费收入之和, 依据中国保监会网站统计数据计算, 人口总数和GDP数据为西北民族四省区之和, 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成

(2) 保险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内陆, 长期以来从事寿险业的主体主要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及中国人寿、太平洋和平安等几家保险公司, 形成了一种相对集中的垄断态势。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来, 该区寿险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新华人寿、合众人寿、泰康人寿等几支保险大军纷纷落脚。截止2010年底, 共有寿险公司33家。

注:保险机构以省级分公司为计算基础, 根据各省份保监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

(3) 业务品种日益丰富

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上的业务品种逐渐打破传统的定期、终身与两全寿险等险种, 除了增加投资连结险、分红险、万能险等投资品种, 还开设了一些当地特色险种, 如农牧民补充医疗保险、高原反应险。其中农牧民补充医疗保险是针对当地农牧区的合作医疗制度不能充分满足农牧民需求而推出的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有利于提高群众抗灾能力。[1]高原反应险则是专门针对到青海、西藏等地旅游的游客因急性高原缺氧造成的意外或疾病而推出的险种, 保险公司会承担意外伤害身故的死亡保险金和可能因高原反应造成的并发症的医疗保险金, 有利于推动该区高原旅游业的发展。[2]

(4) 中介市场获得发展

在寿险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的基础上, 西北民族地区的寿险中介市场也日益壮大。保险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 该区合计共有保险专业代理机构52家, 经纪公司22家, 公估公司1家。

注:数据来源于各地保监局公布数据整理

2.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存在问题

注:数据来自中经数据库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发展较快的同时仍滞后于东部。例如该区发展最快的新疆, 至2010年底有保险公司11家, 保险密度为261.86元∕人, 保险深度为1.8%, 而东部地区的上海, 同期共有寿险公司42家, 保险密度与深度分别为2982.97元∕人与4.07%。[3]这充分反应了该区寿险市场发展仍然缓慢的现状。其原因主要是竞争机制欠缺, 以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等少数几家为核心, 市场份额集中, 同时, 这些公司的业务又主要集中在省会或较发达城市, 从而使整个该区寿险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 竞争不充分, 也使现有企业易忽略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存在制度不健全、行为不规范、办事效率低等现象。再加上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 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心理文化, 接受新生事物相对较慢, 尤其是农村居民更是拥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宗教思想和民族风俗习惯, 而寿险营销中专业性太强、针对性不够, 以及人口素质较差, 风险、保险意识淡薄, 使当地居民参保率低, 也使整个寿险业行业地位较低, 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二、西北民族地区人寿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1. 风险条件发生变化

西北民族地区地形复杂, 气候恶劣, 自然灾害频繁, 当地居民在长期面临自然灾害风险的同时, 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 逐步增加了一些新型的财产和人身风险。例如, 该区的黄土高原地质结构夏季常会遭受暴雨或旱灾, 而青海等高原区冬季的冰雪灾害也十分严重, 这就使当地人们非常重视自然灾害的防御, 对农业保险比较青睐。而近年来私家车购买量上升, 交通投入增加, 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等新风险的发生机率, 加之养老问题凸显, 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生命安全。

2. 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GDP、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趋于上升趋势, 且产业结构分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些均为人寿保险市场未来拓宽市场奠定了基础。

3. 社会条件得到改善

在经济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获得大幅发展, 保障项目不断增加, 覆盖面不断扩大, 水平不断提高, 以青海为例, 截至2009年底, 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居民医疗保险的为71.34万人和126.24万人, 占总城镇人口的30.6%和54.1%;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牧民334.29万人, 参合率达96.8%。[4]但相对于发达省市仍然较低, 这就需要加快商业寿险业的发展来满足剩余保障需求, 弥补政府社会保障的不足。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为寿险市场今后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促进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发展的策略

1. 建立政府扶持型发展模式, 提高寿险行业地位

受地理区域、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业发展相对滞后, 产品种类少、主体少, 需求较低、市场垄断较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种情况下, 亟需得到政府扶持。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方式减轻寿险公司在资金方面的负担, 调动投资积极性, 鼓励更多的公司来该区发展业务, 建立分支机构。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奖励等方式鼓励公司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以政府名义担保、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保险专业人员来当地从业, 为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2. 增加市场主体, 提高竞争意识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主体较少的事实导致竞争意识淡薄。因此, 增加主体数量对促进该区寿险市场的发展极其重要。一方面, 寿险公司应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今后发展趋势, 通过加大新险种的研发、投入, 加大营销人员的培训力度, 以及适时设置分公司等, 不断提高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国家可以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到西北民族地区设立区域性寿险公司, 开办人身保险业务, 以此加大市场竞争力度。

3. 提高居民参保意识, 完善寿险营销模式

西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风俗习惯。因此, 一方面要利用当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组织一些易于接受的表演形式, 编写一些易于阅读、理解的人寿保险刊物, 加大寿险业务的宣传, 提高居民参保意识。另一方面, 推销产品时要注重民族宗教中具有影响力人物的作用, 如藏区的喇嘛、达赖, 回区的阿訇等, 并开发一些适合当地风俗习惯的营销方式, 包括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等。

总之,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风险条件的变化等, 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相信在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大力关注下, 在各项有效政策的推动下, 该区寿险市场一定会在今后获得快速发展。

摘要:拓展民族地区的寿险市场, 是促进我国保险业稳步快速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也是协调全国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的基石。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同时, 为寿险市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潜力, 也促进了寿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篇5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塔里木河”的特写图片感悟,描述西北地区的地形、河流。

小结: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形成“三山夹两盆”的格局。河流多为内流河。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这两个特写是为了证明什么?(干旱)探究:西北地区为什么这样干旱?

教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干旱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海陆位置、季风、降水)

电脑出示风蚀地貌图片──风蚀蘑菇和风蚀城堡,过度: 西北地区总体来讲降水较少,但在内部也有一些差异。结合12页降水图及自然景观图,分析植被由东向西是怎样变化的?(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高寒的青藏地区

过度:与西北地区的干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藏地区,我们来认识一下青藏地区。

1.看13页图,感悟?(高 寒)

2.过度:别看青藏地区又高又寒,但青藏地区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你了解吗? 14页活动2

1.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拉萨因晴天多、阳光灿烂,被称为“日光城” 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疑问吗?

友情提示: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耗损少,到达地面的热量多,所以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拉萨也因此成为“日光城”

2.青藏地区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疑问?本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降水少,为什么水资源丰富,并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友情提示:青藏地区虽然降水少,但因气温低,蒸发少,日积月累,高山上便形成了厚厚的冰雪。冰雪融水就成了江河的主要水源。

3.除此以外,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有我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已建成地热发电站。

三、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过度:我们知道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说出我国四大牧区,同时牧区,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1.读15页“主要牧区”图,说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藏牧区有什么不同之处。各有什么牲畜品种?(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藏牧区──牦牛、藏绵羊)2.农业区:

西北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区为主,但也有部分灌溉农业区例如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等

教师:这些地区是如何进行灌溉的?

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有黄河经过,是用黄河水进行灌溉的,河西走廊附近有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可以灌溉。

而在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温暖,土质肥沃,日照充足,可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在哪两大河谷——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拓展延伸:

1.牧区有一种传统民居──蒙古包,易安装、搬运、拆卸,想一想,这种民居与自然条件及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2.你知道新疆哈密瓜特别甜的原因是什么?

西北回族地区外语教学研究概述 篇6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民族地区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以来,“三语教学”就成为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并日益引起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关注。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学”在实践基础和理论构建上都起步较晚,但这一独特的教学形态在课程特征、语言价值和文化追求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而回族学龄儿童的“双外语”学习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学又有不同。回族学龄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参加学校的英语学习,同时在节假日参加由清真寺组织的经堂教育科目“阿语”学习,这一双外语学习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对回族学龄儿童英语、阿语学习的现象及其外语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成效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产生不同学习动机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这对于我国回族地区的“双外语”教学研究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学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研究

姜秋霞等在《西北民族地区外语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以甘肃省为例》一文中认为,由于母语、第二语言(汉语)和外语3种语言的相互迁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外语学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提出探索多元文化环境下“三语教学”的外语教学理论与模式,开发符合本地文化特色和教育现状的远程教育辅助资源库,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外语师资远程培训模式。姜秋霞还在《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的生态语境及补偿机制研究》一文中尝试对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生态子系统中的现实语境、发展特征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外语教育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现实教育生态进行政策补偿、文化补偿、学术补偿等,提高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生态系统的能量动力,改善西部地区教育生态资源,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生态均衡发展。

刘全国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中认为,在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言形态选择和语码转换模式与三语教师的三语水平关系密切;影响三语教师汉英课堂语码转换的主要因素变量是民族身份和教育背景;在三语学习环境下,民族外语课程具有课程目标多元化、课程组织复杂化和课程资源多样化等特点;一方面,应该强调民族文化和二语文化在三语文化格局中的中心地位和外语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应以构建多元文化价值观为其文化追求。刘全国、李倩还在《我国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三语教学模式探索》一文中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学模式进行了解析与探讨。

何瑛、罗桂保在《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思考》一文中提出,首先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素质。其次,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第三,要严把教师招录关,吸引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加入小学教师队伍,加强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第四,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教学制度,积极营造出适合青少年儿童语言学习特点的学习环境。

二、关于西北回族教育的研究

党玉婉在《甘肃省回族教育体系浅析》一文中分析认为,甘肃作为回族分布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回族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就学生而言,甘肃回族教育体系主要由国民教育、伊斯兰宗教教育和阿语学校教育这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国民教育体系可分为普通国民教育和国民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民族学校、民族班和预科部;伊斯兰宗教教育则又可分为传统经堂教育和伊斯兰教经学院两部分。

马信在其博士论文《回族文化传承:经堂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中,通过对回族地区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调查发现:关于民族文化,他们普遍都有兴趣,并为本民族文化而自豪,他们不仅愿意学习本民族文化,而且希望学校能够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作者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族地区的现代学校教育要扩大它的影响,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就必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培养培训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强化特色。

马晓霞在《阿语对英语学习迁移现象分析——以回族女童阿语和英语学习分析为例》一文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无法逃避第一习得语言或其他先习得语言的影响,以回族女童经堂学习为例,对比分析英阿两种语言特征,可以看出阿语迁移对回族女生英语学习的影响。马晓霞还在《“双语”环境下回族女童情感归因对比分析》一文中,针对宁夏回族聚集地区女童“双语”背景者语言学习情感归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女童“双语”学习的不同情感特征。

江红霞在《回族儿童外语学习中的学得和习得现象对比分析——以宁夏回族聚居区儿童阿语和英语学习状况为例》一文中提出,宁夏回族聚居地区群众因其民族信仰的独特性及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很多回族儿童除了母语汉语(夹杂伊斯兰语)之外,同时学习阿拉伯语与英语两种语言,使得这一地区儿童的英语学习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作者运用二语习得“学习—习得假说”理论,研究其学得与习得的独特性。

田凤俊在《儿童“双外语”学习动机特征对比分析——基于宁夏回族聚集区回族女童英语—阿语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表明,属于同组学习者在阿语学习上表现出的学习动机明显高于英语学习者。若能在“双外语”教学中相互借鉴、互为通用,将有助于提高“双外语”的学习成效。

张海在《回族聚居区课堂教学的人类学考察》一文中提出,从学校课堂教学受到文化影响的视角来看,回族聚居区的普通学校教育受到了更多现代主流文化的直接影响。清真寺经堂教育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培养宗教人才的办学目标,相对较少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职业教育的定位使阿语教育积极接受主流文化的影响,但是,其课程内容本身又包含了许多宗教信仰知识和伊斯兰文化知识,所以,也同时受到了传统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三、关于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的研究

滕志妍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研究——政策解读与案例透视》中认为,宗教和教育可谓一对连体的孪生姊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开始孕育,并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相互依存,无分彼此,一同为人类的精神世界的进步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延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者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模式,阐释了教育制度世俗化后宗教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作者还认为,学校教育中的宗教问题会长期存在,社会各方需要对宗教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问题进行理性认识和思考,世界各国不论在教育世俗化的道路上走多远,都需要在公共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地保留宗教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是宗教本身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丽燕、王嘉毅在《西北回族地区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一文中认为,西北回族地区宗教对学校教育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清真寺教育还保留着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道德教育符合民族地区的需要。负面影响主要是清真寺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生源之争和经费之争。其作者还提出,在处理清真寺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学校教育应该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加强自身在传承民族文化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功能,积极借鉴清真寺教育践行道德教育目标,传承民族文化内容及和谐共处等教育方法,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根植于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土壤之中。

靖东阁、孙振东在《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出路》一文中提出,在学校教育中要合理选择民族文化作为教育内容,并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的结合,以保证传承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在传承民族文化内容和方式上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构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认同的互利共生模式,以保证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性。

虽然学者们对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西北回族地区外语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针对宁夏回族聚居区学龄儿童的“双外语”学习。伊斯兰文化作为回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回族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方式特点、语言模式、宗教特征、包容性特征及经济行为观念都对回族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后,应加强西北回族地区外语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深入调查回族学生在“经堂教育”和阿拉伯语学校中学习阿语的现状,深入探讨回族学生外语学习中汉语、阿语和英语3种语言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这对我国回族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姜秋霞,刘全国,李志强.西北民族地区外语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以甘肃省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02).

〔2〕姜秋霞.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的生态语境及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外语,2012,(06).

〔3〕何瑛,罗桂保.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

〔4〕马晓霞.阿语对英语学习迁移现象分析——以回族女童阿语和英語学习分析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5〕田凤俊.儿童“双外语”学习动机特征对比分析——基于宁夏回族聚集区回族女童英语—阿语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6〕江红霞.回族儿童外语学习中的学得和习得现象对比分析——以宁夏回族聚居区儿童阿语和英语学习状况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7〕张海.回族聚居区课堂教学的人类学考察[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03).

〔8〕马丽燕,王嘉毅.西北回族地区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9〕靖东阁,孙振东.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10〕马信.回族文化传承:经堂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11〕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辽西北地区芝麻栽培技术 篇7

1 芝麻栽培制度

1.1 芝麻的轮作制

芝麻生产对茬口要求很严, 应实行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减少中间寄主, 避免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同时还具有调节地力的作用。辽西北是一年一熟地区, 除芝麻商品基地集中连片种植外, 多为零星种植, 所以其轮作周期长。为减轻芝麻病虫害, 保持芝麻与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

1.2 芝麻间、混作制

辽西北地区农民种植芝麻有丰富的间作、混作经验。在芝麻间、混作的搭配中, 应达到作物间无竞争, 作物间互利的原则。芝麻的间作形式, 最常见的是芝麻与花生、甘薯、杂豆和幼年果树间作。芝麻与花生、甘薯间作是直立作物与匍匐作物搭配, 其田间结构合理, 能充分的利用光、水、气、热等自然资源, 又可缓解营养吸收上的矛盾。芝麻和杂豆间作是中矮秆作物搭配, 芝麻苗期生长缓慢, 与杂豆不产生营养矛盾, 芝麻开花后生长快、时间长, 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此时杂豆的植株已形成根瘤, 能自给部分氮素, 后期在营养吸收上也无剧烈矛盾。芝麻种在果园幼树行间, 能充分利用地力、空间, 已广为辽西北地区果农利用, 并显著地增加了果园的经济效益。芝麻混作搭配, 在辽西北地区最常见的作物是西瓜、香瓜、绿豆、豇豆和小豆等。因芝麻喜温、耐旱, 杂豆喜湿、耐涝, 这些作物搭配种植, 有利于抵抗不良气候的侵害, 保证稳产、增收。

2 芝麻土壤耕作

2.1 整地

对不同土壤应采取不同整地方法:风沙土应秋后留茬浅趟, 秋天不耙地, 春天顶凌耙压, 以利保墒。墒情好的年份可浅耕施肥, 然后播种;墒情差的年份应播前镇压提墒, 以利出苗。芝麻的根系为直根系, 侧根不发达, 一般有侧根15~23条, 细根较多, 主要分布在侧根基部。主根入土深度60厘米左右, 侧根主要沿着土层向四周伸展, 细根交错生长于侧根之间, 整个根群集中分布于耕层10~20厘米部位。因此种芝麻的地要深翻, 清除残茬、打碎坷垃, 使耕层土壤上虚下实, 表土细碎, 给芝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2.2 垄作

一般垄距40~60厘米, 垄高20~25厘米。因芝麻前期生长缓慢, 仅出苗到4片真叶期就需20天左右, 对水分要求不高, 土壤相对水含量60%~70%为宜, 垄作地温回升快, 有利于芝麻早播全苗。

3 芝麻播种技术

3.1 选用优良品种

作好种子处理, 选用纯度高, 子粒饱满, 发芽率高, 无病虫害的优良芝麻作种子, 是芝麻抓全苗, 创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当前生产上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有辽芝1号、冀芝1号、豫芝1号及八筒白、北京霸王鞭、南阳八大杈等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广, 抗倒伏, 耐旱性较强, 产量高, 一般亩产100公斤左右。

播种前晒种、选种、消毒处理是种子处理的重要环节。

晒种:播前晒种可以打破种子休眠状态, 提高种子生命力, 增强发芽势, 促使出苗整齐, 幼苗健壮。具体做法是播前在阳光下晾晒1~2天, 散晒时要均匀, 勤翻动, 防止高温杀伤种子。

选种:常用的方法是风选, 用风车或簸箕除掉秕子和杂质, 留下整齐饱满的种子作种用。

消毒:为减少病虫害, 播前要对选好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其方法是用种子重量0﹒2%的甲基托布津拌种或用硫酸铜溶液浸种。用硫酸铜浸种时, 要在播前一天将种子装入小布袋中, 然后浸入事先配制好的浓度为0﹒5%的硫酸铜溶液中, 浸30分钟后将种子取出, 平铺在暗处阴干, 便可以播种。

3.2 适时早播, 合理密植

芝麻是喜温作物, 其发芽的最低临界温度为15℃, 最适温度为24℃左右。适早播可以减少秕粒, 增加千粒重, 提高产量。辽西北地区芝麻的适宜播期为5月5~15日, 此时气温15~18℃, 5厘米土壤温度12℃, 是芝麻播种的最佳时期。

芝麻播种多为条播, 每亩播种量0﹒5~0﹒7公斤。为使种子分布均匀, 芝麻种子中应掺入炒熟的谷子或其他添加物一起播种。开沟后先撒粪后点种, 播后覆土1~2厘米, 随后压磙子即可。土壤缺墒时应略深播种, 但深度不应超过3厘米, 播后覆土轻压, 促进种子萌发出苗。

合理密植是芝麻群体和个体生长协调, 在单位面积上株数和叶面积系数达到最佳值, 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 获得最高的有机质和经济产量, 这时的植株密度为合理密植。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品种多为单秆型品种, 密度大, 一般平地条播, 行距40厘米左右, 每亩留苗1﹒2万株, 坡地每亩留苗1﹒5万株;分枝型品种, 平地条播, 行距50厘米, 每亩留苗1万株, 坡地每亩留苗1﹒2万株。

4 芝麻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保证芝麻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措施。芝麻应施农家肥作基肥, 基肥在秋翻或春播时施入土中。据测定每生产50公斤芝麻需要氮4﹒14公斤、磷1﹒01公斤、钾2﹒25公斤。根据辽西地区土壤肥力状况, 要获得100公斤以上的产量, 一般应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 施口肥磷酸二铵5公斤, 再施少量钾肥效果更佳。始花期每亩追尿素10公斤。叶面喷肥是芝麻生产中成本低、效益高的施肥方法。在芝麻始花期至盛花期叶面喷肥, 用0﹒4%硫酸钾或0﹒3%磷酸二氢钾液喷洒, 在晴天无风时进行, 每3~5天喷1次, 连喷2次。

5 芝麻田间管理

芝麻在播种后出苗前常遇降雨, 雨后地面易形成一层硬盖, 不利出苗, 应及时清除。芝麻出苗后在1对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 第二次间苗在2对真叶时进行, 定苗在3~5对真叶时进行。

芝麻从出苗到始花以前, 一般铲地3次。第一次在第一次定苗时进行, 第二次在3对真叶期进行, 第三次结合定苗进行。结合铲地进行蹚地培土, 最后一次蹚地结合始花期追肥进行, 深蹚培土, 防止倒伏。

芝麻花序为无限生长花序, 为提高产量, 要在8月下旬打尖断花。打尖的方法是用手将芝麻茎顶掐去1厘米即可。

6 芝麻收获与贮藏

西北地区土壤沙化防治对策探讨 篇8

1 西北地区土壤沙化研究现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西北地区先后建立了多个治沙中心和综合试验站, 通过对土壤沙化地区考察和研究, 基本明确了土壤沙化地区分布范围和基本特征。70年代后期, 针对土壤沙化趋势, 国家相继启动了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包括“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中西部退耕还林 (草) 工程等。90年代以后,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GIS) 、遥感 (R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的3S技术不断完善, 许多学者开始利用3S技术研究西北地区土壤沙化过程, 研究人员掌握了大量精确数据, 提高了土壤沙化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2]。新世纪以来, 我国土壤沙化趋势整体得到初步遏制, 土壤沙化程度减轻, 植被状况得到改善。但是, 由于长期以来毁林开荒、水资源滥用、过渡畜牧等人类活动, 西北地区土壤沙化面积仍然处于扩展状态, 但扩展的速度已经趋缓。

2 土壤沙化防治工作的不足与缺陷

2.1 违背自然规律, 防治脱离实际

在防治土壤沙化过程中, 存在违背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盲目改变本地固有景观格局的现象。我国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 土壤沙化地区分布相对世界同纬度带偏北, 自然带的分布决定了沙漠土必然是西北地区土壤类型的典型代表, 因此, 试图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方式完全代替原有土壤沙化区是不可能的[3]。在内蒙古部分人工林区, 因为降水稀少, 气候干燥, 树木生长所需水分难以获得有效补充, 只能勉强维持存活, 这些人工林既无法阻挡风沙肆虐, 也没有可利用的经济价值, 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新一轮的生态退化。

2.2 单纯依靠政府,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传统观念和认识上, 多数人认为政府是防治土壤沙化的唯一力量。以至于无论是在政策和法律制定层面还是在具体规划以及实施方面都忽视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事实上, 通过防沙治沙, 减缓甚至逆转土壤沙化趋势, 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 实行企业运作方式投资土壤沙化区冶理与开发的做法应给予充分肯定, 国家应当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其中, 使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成为防治土壤沙化事业的积极力量, 这是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体系, 使之与防治土壤沙化事业相配套, 这方面工作显然落后于土壤沙化紧逼的步伐。

2.3 注重工程建设, 轻视保护工作

植被保护是防治土壤沙化、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对策之一。长期以来, 对西北部分土壤沙化地区虽然投入巨大, 效果却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边治理边破坏, 治理的步伐跟不上破坏速度, 仅仅片面强调治理, 注重兴建大规模工程, 没能把以防为主、保护优先作为首要原则加以落实[4]。防治土壤沙化首要考虑的是对现有可利用土地给予有效保护, 对植被相对较好的地区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进行修复, 防止土壤沙化继续蔓延产生新的生态破坏, 这也是防治土壤沙化最基本的措施。然而很多现实情况却是, 已经经过治理的地区得不到长期有效的保护, 滥牧、滥伐、乱挖等破坏现象依然存在, 以致陷入到治沙后造沙、造沙再治沙的恶性循环之中, 那么我们治理土壤沙化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土壤沙化发展的速度。

3 未来防治对策探讨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利自然背景下, 要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进行全面规划, 逐步建立起防、治、用相结合,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防沙治沙体系, 努力改善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建议未来西部地区防治土壤沙化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尊重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

防治土壤沙化工作应当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生物措施或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方法,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乔灌草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植物品种, 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降水较少, 水分条件相对较差的干旱土壤区应该实行围封保护, 休牧禁牧, 禁止滥采乱挖、乱砍乱伐, 封沙育林育草, 可适当增种防沙抗旱的特有植被, 重点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对于极端干旱、植物生存条件极端恶劣土壤沙化区, 不宜硬性安排植树造林。

3.2 提高科技含量, 注重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 防治土壤沙化工程是一项跨多门学科, 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 必须进行广泛的研究才能有足够把握展开治理, 要重视科技在防治土壤沙化工作中的作用, 增加技术设备的科技含量,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创新能力, 加强沙地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合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使西部地区的矿产、水、植物等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强化土壤沙化防治技术支撑体系, 完善土壤沙化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包括土壤沙化综合治理技术与可持续经营模式研究和示范、土壤沙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等[5]。

西北地区教育基础薄弱, 应当加强地方教育, 提高人口素质, 大力培养专门的治沙造林人才, 培养基层技术人员, 引导人才合理分布, 充分发挥现有技术设施、设备的作用, 推广、普及治沙造林成果和成功经验, 从而推进土壤沙化防治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3 拓宽融资渠道, 立足实际, 着眼未来

防沙工程的背后有着强大的资金支持, 而资金支持不能单独依靠政府投入, 应当拓宽防治土壤沙化融资渠道, 促使土壤沙化治理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土壤沙化的治理要与农牧民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在改善生态的同时, 配套后继产业的发展, 立足生态建设成果的转化利用, 加快培育和开发稳定增收致富的产业, 实现退耕还林后“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走出一条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三赢”之路[6]。

此外, 土壤沙化趋势之所以难以遏制, 一方面源于很多人对防治土壤沙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把防治土壤沙化与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在我国防治土壤沙化工作中, 虽然涌现过很多先进模范, 但是由于防治土壤沙化工作具有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后续资金难以为继的特点, 治理者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来冶沙, 结果却是生态环境虽有所改善, 可很多治沙者却因此陷入经济困难的窘境, 很难对其他民众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也极大削弱了他们的治沙积极性。因此, 对已经治理好的土壤沙化区, 国家应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使治理者摆脱经济困境并有所收益。同时, 对承包治理土壤沙化区的人员应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 以减少低效的劳动。

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政府只注重经济发展, 忽视生态环境建设, 片面追求短期利益。防沙治沙是一项利在千秋, 功却不一定在当代的工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并没有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到政府政绩考核标准, 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在土壤沙化防治工作中目光短浅, 好大喜功, 治标不治本, 不寻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结果更是事倍功半, 土壤沙化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7]。应当在我国土壤沙化趋势明显的地区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 将环境成本纳入到经济核算体系, 将生态建设指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标准, 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教育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当前防治土壤沙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健全完善各级治沙工作机构, 实行专项工作目标责任制, 从制度上扫清阻碍防治土壤沙化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

参考文献

[1]季方, 樊自立, 赵贵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沙化发生条件及对土壤性状影响[J].中国沙漠, 1996, 2:161-165.

[2]张仁健, 周家茂, 曹军骥.中国沙漠化及其防治[J].中国粉体技术, 2007, 1:1-5.

[3]张荣群, 刘黎明, 张凤荣.我国土壤退化的机理与持续利用管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3:52-54.

[4]高照良.黄土高原沙地和沙漠区的土地沙漠化研究[J].泥沙研究, 2012, 6:1-10.

[5]白一丁.发展沙产业:治理沙漠化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2011.

[6]康晓达.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12:35-38.

西北地区空调节能技术探讨 篇9

方案一。

地热源泵是以水或者是防冻液等中间介质作为热载体的, 将大地作为冷源、热源, 保证中间介质在封闭的塑料管内通过大地循环流动, 进而实现与大地的热量交换, 最终实现对建筑空调的节能。研究表明, 地下10米深处的温度等于该地区的全面平均气温, 并且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样, 就保证了地源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较高和恒定的蒸发和冷凝温度, 为地源热泵的运行提供稳定的环境。一般来说地源热泵分为以下几种。

(1) 地下水源热泵。一般而言, 该系统是以地下水作为热源, 具有明显的优势, 即效率高、性能系数高, 一般在3~4.5, 并且避免了结霜问题的出现。

(2) 地表水源热泵。该系统的热源是池塘、湖泊或河溪中的地表水。可以考虑利用这些自然水体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

(3) 土壤热源热泵。该系统是利用地下岩土中热量的闭路循环的地源热泵系统。它通过循环液 (水或以水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 在封闭的地下埋管中流动, 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传热。该系统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有一个由地下埋管组成的地埋管换热器, 其设置形式主要有水平埋管和竖直埋管两种。

通过这一方案的应用, 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适用范围较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利用了可再生资源, 有效的保护了环境, 与当前我国推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相适应。通过应用地源热泵, 可以从浅层的常温土壤中吸热并且将热量散发到土壤中, 而土壤中的热源是来自太阳的, 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可再生的资源, 因此在地源热泵的使用中, 土壤可以实现热量的自给自足, 做到持续使用, 未来前景看好。

(2) 高效节能, 费用低。在地源热泵的运行时, 将土壤中的热量转入到室内, 其能量70%以上来自土壤, 制热系数高达3.5~4.5, 比空气源热泵空调高出40%, 运行费用比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低40%~50%, 比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低30%~40%。大大的提高了制热系数, 具有费用低和高效节能的优势。

(3) 运行稳定, 安全可靠。由于在地源热泵的运行中, 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废气, 就不会产生爆炸的危险, 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另外, 地源热泵是利用土壤和水源的, 因此机组是安装在室内的, 避免了暴露在风雨中而遭到破坏的危险, 使机组的使用寿命延长。

方案二。

在方案一中, 土源热泵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对土壤的热源的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需要高品质的电能作为驱动用能量, 特别是在一些高寒地区, 需要电加热, 这样就降低了环保和节能效果。

但是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 可以改变上述情况, 起到很好的节能环保的作用。而且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 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

1、蒸发器 (冷凝器) ;2、冷冻水循环泵;3、风机盘管;4、集热器循环水泵;5、太阳能集热器;6、温度传感器;7、冷水进口;8、热水出口;9、热水储水箱;1 0、热水循环水泵;1 1、电加热器;1 2、换热器;1 3、节流元件;1 4、空调优先转换器;1 5、四通换向阀;1 6、控制阀;1 7、压缩机;1 8、冷凝器 (蒸发器) ;1 9、地源水循环水泵;2 0、地下埋管

方案三。

人类对太阳能的最早利用不是光伏发电系统, 而是太阳能热水系统。而空调是水循环系统, 这样就可以结合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点, 形成一个完整的空调系统。如图1。

在夏季, 建筑物的冷负荷要求不高, 并且经过冬季的储冷可以将地热换热器的出水直接变为风机盘管系统的进水, 这样就节省了热泵运行的时间, 进而节约了能源。在冬季, 可以借助太阳能集热系统实现供暖。

该系统在夏季运行时, 将热量通过地热换热器排到土壤中, 致使低温升高, 这就不能达到建筑物的冷负荷要求, 这就需要依赖于热泵的制冷循环, 主要包括三套循环系统。

(1) 载冷剂循环, 地热换热器中的载冷剂将热泵冷凝器释放出的热量排入土壤, 并吸收土壤中冷量回到热泵冷凝器。

(2) 制冷剂循环, 热泵中的制冷剂将蒸发器中的热量转移到冷凝器中。

(3) 水循环, 风机盘管系统中的水将吸收室内的热量转移导热泵蒸发器中。地源热泵夏季空调运行方式包括连续运行和间歇运行。在夏季制冷时, 空调是采用间歇运行方式, 可以使土壤的温度得到一定的恢复, 进而使热泵的制冷系数提高。

结合太阳能热泵和地源热泵的优势, 实现太阳能与地热能的有效结合, 发挥了很大的优势, 但这一方案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虽然来自太阳的能量极大, 但是地球表面的能量密度非常低。同时受到季节、纬度和昼夜以及阴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存在很大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这就意味着对太阳能的利用不仅要有大的集热面积, 还需要依赖储热装置, 进而使成本增加, 对太阳能的推广起到了阻碍作用。

鉴于以上原因, 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泵和地源热泵的联合运用, 根据土壤的储热性能、温度的性质来实现热量的供需平衡。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有巨大的优势, 在初冬和初夏, 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与地热供暖或空调, 延迟热泵启动时间;在夏季系统采用间歇运行不仅能提高热泵的制冷系数, 而且使土壤温度波动较小, 提高了热泵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南飞.关于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 2012 (7) .

[2]陈裕庆.高层建筑空调节能技术措施及建议[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2 (5) .

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浅析 篇10

关键词:旅游合作,鄂西北地区,旅游经济圈

一、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

(一) 区位条件

在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带上分布有襄阳、十堰和神农架林区, 一般将其合称为鄂西北区域, 该区域基本上都是湖北省的贫困县市, 地处偏远, 经济发展滞后。便可以襄阳市和十堰市这些中心城市为核心, 便可带动周边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 旅游资源

1. 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鄂西北地区既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也具有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人文景观。楚国文化、三国文化、“流放文化”、道教文化和古人类文化是鄂西北地区人文类旅游资源的五大特点;神农架、恐龙蛋化石基地和武当山则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三大品牌 (见表1) 。

2. 旅游客源市场优势明显

鄂西北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 是国际、国内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鄂西北地区的境外客源主要来自港澳台、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而国内游客主要来自粤、沪、陕、豫及周边省市。

(三) 交通条件

鄂西北地区尽管位于山区, 交通不十分便利, 但是襄阳市和十堰市都具有较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网络。比如襄阳市刘集机场已经完成扩建, 载客量大幅提高, 能够基本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襄渝铁路线可以贯穿全区;汉十高速、207和205国道以及省道公路交通网四通八达且可进入性好。

二、鄂西北区域旅游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 旅游项目开发层次低

目前, 鄂西北地区的旅游项目开发层次低, 缺乏精品, 没有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 旅游产品设计品位低, 旅游资源整合不充分, 未能开发系列旅游产品。例如, 襄阳市的隆中风景区在开发旅游业时仅仅注重该景点的内容宣传, 而旅游路线、旅游环境以及吃住方面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健全。旅游路线开发方面, 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该学院位于隆中风景区附近, 512路公交车的主要乘客便是该院师生, 而当旅游旺季来临时, 由于景区并未增加车次, 导致车辆拥挤现象严重, 交通事故频发, 因此给外来游客留下极坏的印象。

(二) 旅游服务人员素质较低

鄂西北地区使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地区, 但该区域的旅游服务人员和导游素质较差, 服务质量低下, 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了极坏影响。

(三) 区域合作意识淡薄

受传统观念和隶属行政区域不同的影响, 鄂西北各地区对旅游合作持不同意见造成各地旅游业发展参差不齐、造成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 区域内交通条件恶劣。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致使旅游者对该区域旅游文化缺乏了解, 印象不深, 从而制约了鄂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四) 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鄂西北地区以武当山、神农架和古隆中为主要的重点旅游景点, 但是一直以来这些地区未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存在多头管理现象, 只重眼前利益, 制约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以“三国文化”为旅游特色的襄阳市并未抓住该重点, 管理体制混乱, 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三、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一) 机遇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深入实施, 为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有利契机。鄂西北是我国中部与西部的过渡地带, 未来五年, 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有利于该区域旅客数量和旅游层次的提高, 从而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 湖北省旅游业将重点放在打造本土品牌上, 长江三峡游、武当山和神农架已有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为鄂西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挑战

鄂西北地区与豫、渝、川、陕、湘多省交界, 在十堰市300公里范围内有着许多高层次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而且目前很多省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 为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带来巨大挑战。

四、深化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 组建统一监管机构, 健全管理体制

组建鄂西北旅游发展的统一监管机构,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深化各地旅游信息交流与合作, 针对鄂西北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共同协商、共同解决, 充分挖掘区域旅游资源, 健全旅游管理体制, 共同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 加强区域合作,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进一步加强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 创建循环旅游线路,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深度挖掘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 加强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景区旅游产品结构多元化, 打造景区新特色, 形成旅游新优势。

(三) 健全交通网络, 实现旅游线路对接

应构筑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交通水、陆、空立体网络结构, 建立衔接所有重要景区的快速通道, 使整个区域内景区连为整体。同时, 应加强鄂西北地区旅游景点间客车联运, 连通交通区内与区外间, 形成发达的旅游交通网络。

参考文献

[1]阎友兵, 李辉恒.关于旅游圈的理论探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23 (6) :135-137.

[2]辛建荣, 庄小丽.湖北贫困地区旅游开发优势及现实意义——以鄂西北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3]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M].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2.

[4]薛宝琪等.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进展及对中部旅游发展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报) , 2006.

[5]莫邦洪, 史本凤.浅谈区域旅游合作[J].商场现代化, 2005 (12) :453.

闽西北地区论文 篇11

摘 要 通过对鲁西北高校足球活动的组织情况、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裁判员的判罚水平、球迷表现等方面加以初步了解,分析鲁西北高校足球在文化建设层面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规范研究理论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鲁西北地区 高校 足球文化

一、前言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得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足球运动在普通高校,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作为文化现象的高校校园足球,在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价值。在我国,高校足球运动的总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受我国高校区位分布特点影响,各地区间高校足球运动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研究不同地区高校足球文化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地区高校足球运动提高发展的思路与方案将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概念

关于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讲,即是泛指大学校园内一切与足球有关的活动,包括以足球为教学内容的体育课程、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比赛等。从狭义的角度讲又特指高校之间的大学生足球比赛,又属于校园竞技运动的范畴。

(二)鲁西北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

从鲁西北几所本科高校的调查统计来看,全部开设了足球选项课。聊城大学每年的足球选项的报名人数都在40%以上,学校每年有校足球联赛,各院系之间、班级之间,定期举行足球比赛。虽然足球在高校深受欢迎,但是鲁西北高校足球队伍的运动水平却不高。如今的大学生足球联赛中没有一支来自鲁西北的高校足球队并且高校球队平时基本不组织训练课。究其原因,是鲁西北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造成的。

1.足球课程不完善

鲁西北地区由于教学体制、足球师资配备、裁判员水平以及场地和器材设备及足球理论课时数有限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足球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指导思想的偏差,教学内容的陈旧、狭窄,组织形式的呆板,教学手段的僵化,考核评价的片面导致足球运动本身的魅力被严重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质量低下。

2.足球竞赛得不到有效开展

校园内球队数量多,比赛需求高,但是,由于学校重视力度不够,缺乏对校园足球赛事的统一管理,加上比赛周期长,组织要求高以及场地需求量大等原因,事实上形成了高校足球比赛的无序发展状态,并且同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的正常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而高校的校际足球赛事类型单一,比赛场次有限,更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足球的需要。同时,足球比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费的不足影响开展学生足球竞赛。

3.足球信息得不到广泛的交流和传播

鲁西地区,其因为地域位置以及经济原因与其他高校交流较少。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域体育的发展基础,区域体育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鲁西地区深处山东内陆,距山东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属山东欠发达地区。因此,高校足球运动往往独立存在和发展,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缺乏来自外界环境的强力推动和激发

(三)鲁西北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校园足球文化涉及到高校体育工作多个方面,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何营造一个发展鲁西北校园足球文化氛围的良好机制呢?

1.加强足球课程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使用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接受性、健身性与娱乐性对提高校园足球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材要充分删除那些缺乏实用性動作结构复杂而不易掌握的教材这样只会降低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加强专业队伍训练,同时通过参加各种赛事展现专业队的实力,提升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使足球运动在高校得以推广。

另外,还要加强鲁西北地区高校足球教练员队伍的建设。目前鲁西北地区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中足球专业的较少,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学生从事何种体育活动起着相当大的影响,应当加强对足球专业教练员的引进,提高待遇,特别是要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长期从事足球教学、训练工作。

2.加强学校主管部门对大学生足球竞赛活动的重视

首先要求领导重视,加强足球场地建设。现在鲁西北高校标准足球运动场的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开展足球运动的需求。因此,加强场地建设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更新观念,支持、鼓励学生参加足球运动,成立机构,指导大学生的足球运动。从而促进足球运动在鲁西北地区高校能正常、有序的开展。

3.运用多种形式、手段有效开展足球竞赛

足球竞赛不仅是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参赛群体与参赛对象,选择各种类型的比赛形式,最大限度地把师生吸引到足球运动中来,努力营造人人踊跃参与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4.高校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在现有体育教师、足球裁判员的定期联合培训,资源共享,引导学生对足球运动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

四、结论

组织好鲁西北地区高校足球体育教学以及足球活动开展,积极消除影响开展足球运动的制约因素,使其发挥在学校体育中应有的作用,应是鲁西北地区体育工作者一直探索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仁和.对中国足球的文化思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49-50.

[2] 刘志云.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影响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3):24-25.

[3] 杨一民.营造良好环境推进足球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4(2):15-16.

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初探 篇12

㈠农地改革需要与时俱进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有保障功能、发展功能, 尤其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民来说, 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在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 该政策适应了当时我国的农业特点, 是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又停滞不前,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依然面临着农产品产量波动大、价格如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农民增收缓慢等多种问题, 这些在西部落后地区表现更为突出, 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土地零散化经营, 难以形成规模所致。因此进一步深化农地改革是新时代的需要, 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造的需要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的目标是要实现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生态化, 而现有的土地制度并不适宜现代农业技术和手段的推广应用。据调查, X村耕地面积4752亩, 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35公顷, 与美国、加拿大每个农场的耕地经营规模几百、上千公顷相较而言是极其微小的。而土地只有实行了集中连片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经营, 才能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 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㈢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近年来, 随着中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 农地闲置、撂荒现象日趋严重, 耕地利用率的低下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调查发现, X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大多为老年人和妇女, 而且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不彻底性, 如亦工亦农现象, 致使部分耕地无法被充分利用, 土地收益低下, 甚至处于闲置、撂荒状态。同时, 另一方面村内有一些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种植能手却因土地不足而不得不转行外出打工。由此可见, 只有建立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 实现土地规模化, 才能提升土地效益, 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二、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㈠土地种植效益低, 农民不愿转包X村地处山区,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由于X村农民普遍使用传统耕作模式, 机械化程度低, 耕作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基本上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

㈡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导致土地撂荒多临洮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X村地处偏远山区, 交通不便, 全村常年缺水, 至今以窖水为水源, 是一个典型“靠天吃饭”的贫困村。由于灌溉成本高, 有的农户为保口粮, 只好有选择的种植, 其他耕地则任其撂荒。

由于受交通不便、干旱少雨等自然条件制约, 当地农民为了寻找出路, 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丢下责任田不种, 致使土地抛荒, 不易流转。

㈢由于干部、群众的认识不足, 流转基本处于自由无序状态目前, 笔者走访发现, 在X村镇出现了土地流转的初级形式, 如转包、租赁等, 虽然这些做法已经初显成效, 但当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当地部分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 认为土地流转会使自己失去土地, 因此, 宁可粗放经营、任土地荒芜、闲置, 也不愿把承包地调剂出来参与流转。二是缺乏具体政策支持, 对土地流转中部分农户参与经营土地的身份、利益分配、纠纷等具体问题缺乏相对完备、规范性的政策支持, 因而不便在具体实践中操作。三是部分村领导对土地流转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农户经营流转土地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不到位, 土地流转基本建立在农民自愿基础上, 大多处于“自发”、“自流”状态。

三、农地流转的思路

㈠正确宣传引导, 提高认识,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中央提出农村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 这一政策目前深得人心, 稳定土地承包政策, 是党在农村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目前状况分析, 土地承包关系将会是稳定中有流动, 流动中更趋稳定, 因此可以说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并非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制的否定, 而是对它的完善和延续, 也是保护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要让当地村干部和农民充分认识到有序进行土地流转是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增强他们自觉进行土地流转的意识, 从而更加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 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同时, 当地政府也可以有意识地培育一些转包的成功典型, 让农民切实感受土地流转的积极和好处。

㈡创建土地流转新模式据了解, 当地已经开始进行了简单、小规模的土地流转, 如土地转包、转租等, 但民间土地转包, 多为短期转包, 且无规范的法律条文约束, 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很难保证。要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 适当集中土地是前提,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 要集中土地可以采用承包土地使用权入股的方式, 计划发展农业产 (种植、养殖) 、加、销一体化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发起人主要是农户, 但由于农村资金、人才缺乏, 可以吸引城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家、科技、管理人才作为发起人, 没有土地入股可以用货币和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农户入股后成为公司的股东, 参与公司管理, 到期派息、分红、农户劳动力可以外出务工, 也可被公司招聘成为公司员工, 参与公司按劳分配。

㈢依法进行运作, 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土地流转是一个新生事物, 是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内容, 依法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流转中要杜绝违法土地管理政策的非法流转, 避免国有土地流失和对国家土地使用权的浪费。深入开展依法治村工作,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方面, 要为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从严从重查处破坏生产经营设施、阻挠合法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 要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 保证农户的权益不受损害, 要坚决避免因为土地流转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发生。

㈣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如土地流转协会、信托服务公司等) , 对土地流转实行委托管理, 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有序流转的有效途径。以省、市、县、乡四级为依托, 联系当地村委会, 组织人力、物力, 在当地成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 初步构建农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 登记和汇总可流转土地的数量、位置、价格等, 及时、定期公开对外公布的可流转土地信息, 接受土地供求双方咨询, 在双方意思自愿的前提下, 帮助办理流转手续, 同时也可进行土地分级和自愿评价, 为承租者提供信贷、技术、物资等服务。该服务组织还可承担调解处理土地流转中产生的矛盾和争议, 合理维护农地所有人、承包人、经营人三者的权益。

㈤初步探索地票交易模式地票是指将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 变成符合栽种农作物要求的耕地, 经由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 由市国土房管部门发给等量面积建设用地指标凭证。这个凭证就称为“地票”。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有着巨大丰富的土地资源, 因此, 应该合理开发这些土地, 首先成立地票指标交易市场, 把耕地折算成指标进行产权交易, 其次要制定地票复垦及落地折换系数, 并对土地分等定级, 确定换算指标。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协同复垦土地的使用者对土地进行验收。并将符合复垦质量目标的土地上报土地交易所, 换算后可挂牌交易。

上一篇:高速公路质量监理下一篇:教学改革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