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贫困地区

2024-12-13

西北贫困地区(精选12篇)

西北贫困地区 篇1

一、农地流转的必要性

㈠农地改革需要与时俱进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有保障功能、发展功能, 尤其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民来说, 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在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 该政策适应了当时我国的农业特点, 是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又停滞不前,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依然面临着农产品产量波动大、价格如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农民增收缓慢等多种问题, 这些在西部落后地区表现更为突出, 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土地零散化经营, 难以形成规模所致。因此进一步深化农地改革是新时代的需要, 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造的需要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的目标是要实现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生态化, 而现有的土地制度并不适宜现代农业技术和手段的推广应用。据调查, X村耕地面积4752亩, 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35公顷, 与美国、加拿大每个农场的耕地经营规模几百、上千公顷相较而言是极其微小的。而土地只有实行了集中连片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经营, 才能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 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㈢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近年来, 随着中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 农地闲置、撂荒现象日趋严重, 耕地利用率的低下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调查发现, X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大多为老年人和妇女, 而且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不彻底性, 如亦工亦农现象, 致使部分耕地无法被充分利用, 土地收益低下, 甚至处于闲置、撂荒状态。同时, 另一方面村内有一些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种植能手却因土地不足而不得不转行外出打工。由此可见, 只有建立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 实现土地规模化, 才能提升土地效益, 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二、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㈠土地种植效益低, 农民不愿转包X村地处山区,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由于X村农民普遍使用传统耕作模式, 机械化程度低, 耕作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基本上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

㈡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导致土地撂荒多临洮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X村地处偏远山区, 交通不便, 全村常年缺水, 至今以窖水为水源, 是一个典型“靠天吃饭”的贫困村。由于灌溉成本高, 有的农户为保口粮, 只好有选择的种植, 其他耕地则任其撂荒。

由于受交通不便、干旱少雨等自然条件制约, 当地农民为了寻找出路, 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丢下责任田不种, 致使土地抛荒, 不易流转。

㈢由于干部、群众的认识不足, 流转基本处于自由无序状态目前, 笔者走访发现, 在X村镇出现了土地流转的初级形式, 如转包、租赁等, 虽然这些做法已经初显成效, 但当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当地部分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 认为土地流转会使自己失去土地, 因此, 宁可粗放经营、任土地荒芜、闲置, 也不愿把承包地调剂出来参与流转。二是缺乏具体政策支持, 对土地流转中部分农户参与经营土地的身份、利益分配、纠纷等具体问题缺乏相对完备、规范性的政策支持, 因而不便在具体实践中操作。三是部分村领导对土地流转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农户经营流转土地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不到位, 土地流转基本建立在农民自愿基础上, 大多处于“自发”、“自流”状态。

三、农地流转的思路

㈠正确宣传引导, 提高认识,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中央提出农村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 这一政策目前深得人心, 稳定土地承包政策, 是党在农村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目前状况分析, 土地承包关系将会是稳定中有流动, 流动中更趋稳定, 因此可以说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并非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制的否定, 而是对它的完善和延续, 也是保护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要让当地村干部和农民充分认识到有序进行土地流转是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增强他们自觉进行土地流转的意识, 从而更加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 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同时, 当地政府也可以有意识地培育一些转包的成功典型, 让农民切实感受土地流转的积极和好处。

㈡创建土地流转新模式据了解, 当地已经开始进行了简单、小规模的土地流转, 如土地转包、转租等, 但民间土地转包, 多为短期转包, 且无规范的法律条文约束, 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很难保证。要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 适当集中土地是前提,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 要集中土地可以采用承包土地使用权入股的方式, 计划发展农业产 (种植、养殖) 、加、销一体化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发起人主要是农户, 但由于农村资金、人才缺乏, 可以吸引城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家、科技、管理人才作为发起人, 没有土地入股可以用货币和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农户入股后成为公司的股东, 参与公司管理, 到期派息、分红、农户劳动力可以外出务工, 也可被公司招聘成为公司员工, 参与公司按劳分配。

㈢依法进行运作, 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土地流转是一个新生事物, 是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内容, 依法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流转中要杜绝违法土地管理政策的非法流转, 避免国有土地流失和对国家土地使用权的浪费。深入开展依法治村工作,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方面, 要为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从严从重查处破坏生产经营设施、阻挠合法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 要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 保证农户的权益不受损害, 要坚决避免因为土地流转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发生。

㈣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如土地流转协会、信托服务公司等) , 对土地流转实行委托管理, 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有序流转的有效途径。以省、市、县、乡四级为依托, 联系当地村委会, 组织人力、物力, 在当地成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 初步构建农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 登记和汇总可流转土地的数量、位置、价格等, 及时、定期公开对外公布的可流转土地信息, 接受土地供求双方咨询, 在双方意思自愿的前提下, 帮助办理流转手续, 同时也可进行土地分级和自愿评价, 为承租者提供信贷、技术、物资等服务。该服务组织还可承担调解处理土地流转中产生的矛盾和争议, 合理维护农地所有人、承包人、经营人三者的权益。

㈤初步探索地票交易模式地票是指将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 变成符合栽种农作物要求的耕地, 经由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 由市国土房管部门发给等量面积建设用地指标凭证。这个凭证就称为“地票”。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有着巨大丰富的土地资源, 因此, 应该合理开发这些土地, 首先成立地票指标交易市场, 把耕地折算成指标进行产权交易, 其次要制定地票复垦及落地折换系数, 并对土地分等定级, 确定换算指标。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协同复垦土地的使用者对土地进行验收。并将符合复垦质量目标的土地上报土地交易所, 换算后可挂牌交易。

地票的创设, 可以使农村多余的建设用地通过复垦形成指标, 进入土地交易中心交易, 为土地流转、土地集约、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制度平台。并巧妙地绕开了农村宅基地不能用于非农建设的法律问题, 通过激励相容的市场机制, 实现了远郊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之间潜在的供求关系, 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土地空置问题、打破城镇发展普遍遭遇的土地资源瓶颈,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 地票有利于城市反哺农村,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远距离、大范围的转换, 可以有效实现土地的增值, 实现了农村和城市土地所有者的权利一致。边远山区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卖到主城区, 这样不但可以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 促进城乡之间土地要素流动, 放大偏远地区的农村土地价值, 使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财富。另一方面, 实现了城乡级差地租的价值化, 这个价值可以转化为大城市反哺大农村的资金来源。

西北贫困地区 篇2

【学习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分析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重难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

1、情境创设观看《美丽中国-风雪塞外》

2、采用自学为主的模式。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内容,并将重难点标注出来。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由教师点拨。

3、采用教师引导的方式。具体分析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原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具准备】

通过多媒体手段做一些西北地区景观的课件,并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环节一:观看《美丽中国-风雪塞外》片段 通过视频展示西北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将学生在享受美景中进入今天的课堂。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环节二:自学探究(10分钟)根据学案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结合‘西北地区地形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由于本题综合性较强,在学案上标出相应提示,可引导学生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分析。

展示的过程中点拨学生,本题重点是“分析”二字,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自己找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学生导学案上的知识如下:

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73°E--123°E,32°N--50°N(2)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3)相对位置: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相邻,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以北。

地形特征: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多风蚀风积地貌)

气候特征: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大,日照强,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

河湖特征:(1)西北地区河湖稀少,以内流河、内流湖为主。主要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湖泊:博斯腾湖、艾丁湖、罗布泊。

(2)河流的水文特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重重阻隔,降水少,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量小,有大片无流区;汛期短,主要出现在夏季;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植被特征:西北地区降水的不同表现在植被的变化上,本区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基本以贺兰山为界。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将每个自然地理要素现在黑板上,之后用幻灯片展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并加以解释。

环节三:合作研究(15分钟)

1、限时训练,自主完成合作探究三道习题。(1)分析P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历史上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试分析其地理原因。(6分)

(3)说明居延海的干涸带来的危害及恢复居延海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10分)

2、学生展示,完成后请三位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答案。

3、底下同学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内容两方面,一方面是学案上三道习题内容的答案,另一方面是黑板上同学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不足之处。

环节四:小组展示(10分钟)

1、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位于冲积扇,土壤肥沃;河流多,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共6分,每点2分)

2、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麓地带,地形平坦(1)水源充足(1),农业基础条件好(1)人口较多(1)(共6分,每点2分)

3、居延海的干涸造成植被大面积死亡;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成为沙尘暴发源地之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每点2分,共4分)

实施跨流域调水;限制上游的用水;营造防护林体系;发展节水经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每点2分,共6分)

针对学生的答案,结合小组的展示,由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批改,并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解释。

习题处理完成之后,教师进行总结,由于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而从居延海的干涸可以发现,如果其中某一个自然地理要素发生改变,那么区域内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都会遭到破坏,这就是经常所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西北地区”教材剖析(人教版) 篇3

《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我国不同地域差异的认识提出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的学习标准,其核心内容可细分如下:运用地图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举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西北地区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说明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合西北地区自然特征,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目标拟定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景观图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降水和地表景观等自然特征,进而深入分析其气候特征的成因;明确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当地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理解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其成因;了解西北地区的牧区及其主要代表动物;了解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分布及其水源类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地图的阅读明确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其主要自然特征,着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对比西北地区贺兰山东部和西部草场类型差异以及灌溉农业区的主要分布地,明确不同牧区和农业区水源的不同来源;通过对不同景观图的感知和不同类型地图的查阅,使学生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及其对本区植被、河湖和自然景观递变规律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强化他们对探究地理学科“理”性的兴趣和爱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地图查找地理规律,联系地理现象寻找因果关系。利用分析地理环境中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人地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发展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教育,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深刻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小树立开发边疆、保护生态、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三、教材分析

新旧对比:2013年该教材由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与旧版教材相比,在章节安排上有很大变化。旧版教材先把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自然特征和农业类型等内容采用对比方法集中在一章,然后再把不同级别和尺度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独立成章;而新版教材最大亮点就在于把四大地理区域合成一章,且分别融入各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省级区域或地理单元。如旧版教材在省级区域这一章节中特意安排“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一我国面积最大省区为学习案例,而该教材第八章第二节则仅仅选取地处新疆南部、颇具开发潜能的“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这一地理小单元为专题,来认识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还有,该教材更注重“地图”这一地理学习工具的实际应用,图幅量大大增加。“西北地区”这一章节教材页码总数为12页,地理图片就多达21幅。尤其是“景观图片”的配备最为明显。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还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和知识量。

内容简析:本章共分“自然特征与农业”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两节。二者先总后分,由粗到细。第一节综述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第二节则以“塔里木盆地”这一特殊地理单元为特例,详尽说明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以及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等方面的影响;再结合西气东输工程,让学生了解到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而认识到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分为“草原和荒漠”、“牧区和灌溉农业区”两大框题。第一框题首先穿插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图”和“草原景观图”,通过视觉感知来吸引眼球,然后再利用“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来引导认识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等自然特征。接着引入“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究西北地区地表景观变化规律及其原因这一章节难点。第二框题“牧区和灌溉农业区”重在成因分析和特色农牧业介绍。配备的活动题主旨在于通过“俯视图”和“剖面图”,来引导学生认识坎儿井这一古老饮水工程的结构、设计原理及其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进而深刻体味古代人民的勤劳和勇敢,感知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另外,在“牧区”知识的学习环节,一改旧版教材直接用文字阐述牧场三大种类和各牧区主要代表动物的思路,转而采用对比方法,以贺兰山为分界,说明其东部和西部分别为草原草场和高山草场,并把各牧区代表动物融合在地图中加以显示。减少“温带草原牧场”、“高寒牧场”、“山地牧场”等专业术语的出现频率,降低理解难度。“灌溉农业区”知识介绍中,不仅结合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点明发展“灌溉”农业的成因,介绍当地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资源优势,而且还利用四幅地理图片,对比西北地区内部不同地域不同的特色农业和灌溉水源。让学生明白:即使在同一地理区域内部,仍会存在差异。

第二节分为“沙漠和戈壁广布”、“油气资源的开发”两大框题。第一框题沿用第一节的设计模式,首先用两幅图片“塔里木盆地的油井”和“塔里木盆地的沙漠景观”开门见山地让学生直接感知,然后利用“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来引导学生认识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地形和水源类型;接着运用“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以达到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之目的。第二框题中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比例数字,变旧版教材中的22%为增加后的1/4左右;沙漠公路由旧版教材中显示的一条更新为两条,并配有对应的“阅读材料”;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也由原来的一条变更为两条且图文并茂。新旧版本共同关注并引导学生分析: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四、活动建议

第八章“西北地区”知识结构与前文第六章“北方地区”和第七章“南方地区”基本类似,学习方法也大同小异。所以本章学习可以充分借鉴学生前期已经掌握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结合其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足、乐于接受趣味生活常识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按“图”索骥,重点突破。整个学习过程可采用分组合作交流—集中讨论共享的思路,加强读图—识图—析图—记图意识的培养,结合从地图上查阅、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对比分析地理区域差异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本章节课堂知识学习的实效性。本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材设计了两道活动题;第二节内容“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也安排了两道活动题。上述四道活动题具体教学活动实施建议如下。

活动一: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第1小题活动要求简单且有趣味性,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完成;第2小题则需要教师稍加引导,注意提示观察地图中甲、乙、丙三地降水量分布情况,然后再将对应地点和图片连线;第3小题则是本活动题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也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地理思维观养成的训练。通过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和地表植被、自然景观之间的相互影响,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在今后地理学习过程中关注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对立统一的自然属性。

活动二: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1小题需要学生通过图片直观感知、想象和推测,难度较小;第2小题则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坎儿井剖面示意图”,从中发现坎儿井多修建在山麓地带地下水的富集区,且最高处几个竖井深度要低于地下潜水面等结构特色。至于“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较容易开凿的明渠”这一话题,可采用分组讨论—个人交流—答案共享—教师总结的方式,触发学生兴奋点,积极探究和分析,提升综合思考能力和交流讨论的实效;第3小题重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培养积极向上、努力开拓、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活动三: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1小题可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完成;第2小题以组织学生讨论为主,重在强调自然环境对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以及对水源和绿洲分布的巨大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第3小题可让学生通过想象与推测来明确交通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先行官”的地位和作用。

西北冷凉地区玉米制种探讨 篇4

该区域属半干旱气候类型, 冬冷夏热, 光照强, 光照充足, 平均日照时数大于2 865 h, ≥10℃年积温为2 300~3 400℃, 晴天多, 雨量少, 空气干燥, 无霜期为135~175 d, 有光合有效辐射量大, 光热资源丰富,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适合密植, 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 作物的经济产量高, 病虫害少, 玉米生长良好, 制种风险小, 是玉米高产区, 人均土地较多, 容易形成较大规模连片的玉米制种, 管理方便, 劳动力成本较低, 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综合成本降低。但秋季降温前缓后快, 春季常有倒春寒, 多有大风、干旱、冰雹、冷害等灾害性天气, 对玉米生长不利。现就西北冷凉地区玉米制种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以为制种产业提供一些参考。

1 划分光热资源, 确定不同生育期制种比例, 是发掘潜力和扩大制种规模的必要条件

玉米原产于美洲, 长期在较高温度下繁衍, 形成了喜温的特性[3]。对于冷凉地区低温、无霜期短、年季温度条件差异大等不利因素应充分考虑。随着玉米制种的发展, 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在具体制种技术措施上也总结了较多的方法, 在应对玉米制种所遇问题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解决办法, 但是在制种区制种亲本的生育期相对偏长, 致使在秋季收获时间过于集中, 对人力、收获机械、晒场、烘干设施等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甚至超出了当地生产条件所能够满足的极限, 也成为制种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甚至成为制种成败的关键。

现在的制种玉米多集中在产量高的晚熟玉米, 中熟、早熟玉米制种面积相对较少, 今后应将制种玉米的成熟期错开, 充分发挥当地的机械和人力资源, 适当扩大制种面积。因此, 调整制种玉米的熟期结构, 打好时间差, 对于扩大制种规模, 尤其对低温、早霜等风险年份的玉米制种有积极意义。

2 新品种制种前应进行小面积的试验和示范工作, 避免给农民和企业带来风险

玉米是不典型的短日照作物, 具有一定的光周期敏感性。光周期敏感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 它同时受到光照时长、温度、养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部分在异地制种的亲本生育期较难预测, 尤其是纬度差异较大的亲本材料。西北地区的玉米制种多属南种北引, 出苗后长期处在长日照条件下, 会出现玉米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叶片数增多、抽雄开花期推迟等生育期变化的现象。王翠玲等也认为: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具有很强的光周期敏感性, 引人到温带地区后, 表现出营养生长旺盛, 茎节数和叶片增多, 生殖生长受到抑制;抽雄期和吐丝期延迟, 晚熟, 雌雄不协调, 甚至不能开花结果;空秆率高, 经济系数低等不适应性现象[4]。

由于西北地区独特的光热资源条件, 多为华北、东北甚至西南的外来公司的制种, 品种培育和生产的地域性差异较大, 对于新制种的玉米亲本, 在气候和纬度条件差异不大、遗传背景了解较为清晰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原产地的条件结合多年来的引种制种经验, 估计生育期的变化, 进行小面积的制种试验, 再进行第2年的小面积制种。尤其应注意湖北、四川、重庆等西南省份公司的玉米制种, 由于纬度差异较大, 加之近年来采用热带、亚热带材料改良的普遍运用, 以扩增玉米遗传基础和提高玉米亲本的配合力方面近年来有较快的发展, 热带亚热带血缘的渗透使得玉米亲本的光周期反应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所以对于这些地区种子公司的玉米新品种, 在制种时, 除了要考察其亲本的遗传背景外, 还应该再试验 (试验的当年根据父母本生育期不同, 进行播期试验选出合适的方案) , 再进行示范, 然后推广。

在试验和示范过程中, 应深入观察了解亲本的特性, 比如散粉习性、对低温、干旱等抗逆性情况, 对前期和后期的冷害反应、受粉时的高温逆境等情况应尽量掌握, 避免个别敏感品种受气候条件影响, 对企业和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3 走精准农业之路,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是实现玉米制种节本增效的关键

精准农业的根本出发点是以现代农业手段对集约化农业的高水平管理, 其根本目的在于高效管理, 节约成本。精准农业所体现的低投入、高产出、污染少等优点, 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精准农业通过作物所需水分、化肥、农药等的系统管理, 达到节约水肥、减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收益率的目的。其主要包括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收获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田间作物动态监测等技术。这些技术在部分地区已成熟使用并深入发展, 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应该更加重视精准施肥和田间作物动态监测等技术的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和营养平衡诊断技术在西北冷凉地区推广使用虽然已有近20余年, 但其在粮食和制种上的使用远没有在经济作物上广泛, 应加大推广使用力度。

平衡施肥技术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规律, 科学计算出各种合理的肥料配比, 配制成专用配方肥,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 不仅可以提高产量, 改善农产品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 还可以避免因施肥不科学带来的环境污染,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尤其要指出的是精准灌溉技术, 西部水资源缺乏, 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节水灌溉, 直至精准灌溉, 是当今西部生态环境条件下最紧迫和最有效的技术, 也是西部农业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前提, 是丰产的有力保障。

4 加强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

第一, 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是制种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 加强科技人员的学习和交流, 提供技术人员的培训, 为制种技术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第二, 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 不断使用和推广新技术, 提高制种质量并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第三,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采用合理的区域分布, 注意病虫害防治的发展动向和防范工作, 提升整体产业能力, 使制种产业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第四, 尊重制种公司的知识产权, 依法保障制种公司的合法权益, 保障制种工作在当地的顺利开展。

5 结语

玉米制种工作环节紧密相扣, 对管理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 制种理论和制种技术在不断发展, 科研和技术人员应通过现有科学技术手段, 对高产理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并不断探索, 提高制种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 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德清, 徐建平.西北玉米杂交制种技术[J].中国种业, 2013 (3) :57-59.

[2]张浩, 秦廷建, 李敏.农四师玉米制种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种业, 2007 (2) :43-44.

[3]郭庆法, 王庆成, 汪黎明.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王翠玲, 程芳芳, 孙朝晖, 等.玉米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特性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 2008, 16 (1) :11-14.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篇5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塔里木河”的特写图片感悟,描述西北地区的地形、河流。

小结: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形成“三山夹两盆”的格局。河流多为内流河。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这两个特写是为了证明什么?(干旱)探究:西北地区为什么这样干旱?

教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干旱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海陆位置、季风、降水)

电脑出示风蚀地貌图片──风蚀蘑菇和风蚀城堡,过度: 西北地区总体来讲降水较少,但在内部也有一些差异。结合12页降水图及自然景观图,分析植被由东向西是怎样变化的?(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高寒的青藏地区

过度:与西北地区的干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藏地区,我们来认识一下青藏地区。

1.看13页图,感悟?(高 寒)

2.过度:别看青藏地区又高又寒,但青藏地区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你了解吗? 14页活动2

1.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拉萨因晴天多、阳光灿烂,被称为“日光城” 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疑问吗?

友情提示: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耗损少,到达地面的热量多,所以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拉萨也因此成为“日光城”

2.青藏地区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疑问?本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降水少,为什么水资源丰富,并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友情提示:青藏地区虽然降水少,但因气温低,蒸发少,日积月累,高山上便形成了厚厚的冰雪。冰雪融水就成了江河的主要水源。

3.除此以外,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有我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已建成地热发电站。

三、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过度:我们知道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说出我国四大牧区,同时牧区,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1.读15页“主要牧区”图,说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藏牧区有什么不同之处。各有什么牲畜品种?(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藏牧区──牦牛、藏绵羊)2.农业区:

西北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区为主,但也有部分灌溉农业区例如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等

教师:这些地区是如何进行灌溉的?

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有黄河经过,是用黄河水进行灌溉的,河西走廊附近有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可以灌溉。

而在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温暖,土质肥沃,日照充足,可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在哪两大河谷——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拓展延伸:

1.牧区有一种传统民居──蒙古包,易安装、搬运、拆卸,想一想,这种民居与自然条件及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2.你知道新疆哈密瓜特别甜的原因是什么?

西北回族地区外语教学研究概述 篇6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民族地区中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以来,“三语教学”就成为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并日益引起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关注。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学”在实践基础和理论构建上都起步较晚,但这一独特的教学形态在课程特征、语言价值和文化追求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而回族学龄儿童的“双外语”学习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学又有不同。回族学龄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参加学校的英语学习,同时在节假日参加由清真寺组织的经堂教育科目“阿语”学习,这一双外语学习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对回族学龄儿童英语、阿语学习的现象及其外语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成效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产生不同学习动机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这对于我国回族地区的“双外语”教学研究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学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的研究

姜秋霞等在《西北民族地区外语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以甘肃省为例》一文中认为,由于母语、第二语言(汉语)和外语3种语言的相互迁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外语学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提出探索多元文化环境下“三语教学”的外语教学理论与模式,开发符合本地文化特色和教育现状的远程教育辅助资源库,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外语师资远程培训模式。姜秋霞还在《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的生态语境及补偿机制研究》一文中尝试对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生态子系统中的现实语境、发展特征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外语教育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现实教育生态进行政策补偿、文化补偿、学术补偿等,提高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生态系统的能量动力,改善西部地区教育生态资源,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生态均衡发展。

刘全国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中认为,在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言形态选择和语码转换模式与三语教师的三语水平关系密切;影响三语教师汉英课堂语码转换的主要因素变量是民族身份和教育背景;在三语学习环境下,民族外语课程具有课程目标多元化、课程组织复杂化和课程资源多样化等特点;一方面,应该强调民族文化和二语文化在三语文化格局中的中心地位和外语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应以构建多元文化价值观为其文化追求。刘全国、李倩还在《我国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三语教学模式探索》一文中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学模式进行了解析与探讨。

何瑛、罗桂保在《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思考》一文中提出,首先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素质。其次,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第三,要严把教师招录关,吸引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加入小学教师队伍,加强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第四,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教学制度,积极营造出适合青少年儿童语言学习特点的学习环境。

二、关于西北回族教育的研究

党玉婉在《甘肃省回族教育体系浅析》一文中分析认为,甘肃作为回族分布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回族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就学生而言,甘肃回族教育体系主要由国民教育、伊斯兰宗教教育和阿语学校教育这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国民教育体系可分为普通国民教育和国民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民族学校、民族班和预科部;伊斯兰宗教教育则又可分为传统经堂教育和伊斯兰教经学院两部分。

马信在其博士论文《回族文化传承:经堂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中,通过对回族地区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调查发现:关于民族文化,他们普遍都有兴趣,并为本民族文化而自豪,他们不仅愿意学习本民族文化,而且希望学校能够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作者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族地区的现代学校教育要扩大它的影响,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就必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培养培训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强化特色。

马晓霞在《阿语对英语学习迁移现象分析——以回族女童阿语和英语学习分析为例》一文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无法逃避第一习得语言或其他先习得语言的影响,以回族女童经堂学习为例,对比分析英阿两种语言特征,可以看出阿语迁移对回族女生英语学习的影响。马晓霞还在《“双语”环境下回族女童情感归因对比分析》一文中,针对宁夏回族聚集地区女童“双语”背景者语言学习情感归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女童“双语”学习的不同情感特征。

江红霞在《回族儿童外语学习中的学得和习得现象对比分析——以宁夏回族聚居区儿童阿语和英语学习状况为例》一文中提出,宁夏回族聚居地区群众因其民族信仰的独特性及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很多回族儿童除了母语汉语(夹杂伊斯兰语)之外,同时学习阿拉伯语与英语两种语言,使得这一地区儿童的英语学习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作者运用二语习得“学习—习得假说”理论,研究其学得与习得的独特性。

田凤俊在《儿童“双外语”学习动机特征对比分析——基于宁夏回族聚集区回族女童英语—阿语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表明,属于同组学习者在阿语学习上表现出的学习动机明显高于英语学习者。若能在“双外语”教学中相互借鉴、互为通用,将有助于提高“双外语”的学习成效。

张海在《回族聚居区课堂教学的人类学考察》一文中提出,从学校课堂教学受到文化影响的视角来看,回族聚居区的普通学校教育受到了更多现代主流文化的直接影响。清真寺经堂教育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培养宗教人才的办学目标,相对较少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职业教育的定位使阿语教育积极接受主流文化的影响,但是,其课程内容本身又包含了许多宗教信仰知识和伊斯兰文化知识,所以,也同时受到了传统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三、关于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的研究

滕志妍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研究——政策解读与案例透视》中认为,宗教和教育可谓一对连体的孪生姊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开始孕育,并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相互依存,无分彼此,一同为人类的精神世界的进步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延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者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模式,阐释了教育制度世俗化后宗教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作者还认为,学校教育中的宗教问题会长期存在,社会各方需要对宗教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问题进行理性认识和思考,世界各国不论在教育世俗化的道路上走多远,都需要在公共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地保留宗教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是宗教本身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丽燕、王嘉毅在《西北回族地区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一文中认为,西北回族地区宗教对学校教育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清真寺教育还保留着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道德教育符合民族地区的需要。负面影响主要是清真寺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生源之争和经费之争。其作者还提出,在处理清真寺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学校教育应该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加强自身在传承民族文化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功能,积极借鉴清真寺教育践行道德教育目标,传承民族文化内容及和谐共处等教育方法,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根植于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土壤之中。

靖东阁、孙振东在《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出路》一文中提出,在学校教育中要合理选择民族文化作为教育内容,并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的结合,以保证传承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在传承民族文化内容和方式上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构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认同的互利共生模式,以保证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性。

虽然学者们对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西北回族地区外语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针对宁夏回族聚居区学龄儿童的“双外语”学习。伊斯兰文化作为回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回族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方式特点、语言模式、宗教特征、包容性特征及经济行为观念都对回族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后,应加强西北回族地区外语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深入调查回族学生在“经堂教育”和阿拉伯语学校中学习阿语的现状,深入探讨回族学生外语学习中汉语、阿语和英语3种语言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这对我国回族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学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姜秋霞,刘全国,李志强.西北民族地区外语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以甘肃省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02).

〔2〕姜秋霞.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的生态语境及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外语,2012,(06).

〔3〕何瑛,罗桂保.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

〔4〕马晓霞.阿语对英语学习迁移现象分析——以回族女童阿语和英語学习分析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5〕田凤俊.儿童“双外语”学习动机特征对比分析——基于宁夏回族聚集区回族女童英语—阿语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6〕江红霞.回族儿童外语学习中的学得和习得现象对比分析——以宁夏回族聚居区儿童阿语和英语学习状况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7〕张海.回族聚居区课堂教学的人类学考察[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03).

〔8〕马丽燕,王嘉毅.西北回族地区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9〕靖东阁,孙振东.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10〕马信.回族文化传承:经堂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11〕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西北贫困地区 篇7

林下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 林下养殖规模小, 没有形成优势产业。

林区设施养殖大户多为养羊户, 设施养牛、生态鸡放养、土蜂放养、生态猪养殖, 大多为散户, 存栏量不足, 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龙头, 无法形成有效的辐射带动效应。

(二)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较少, 不能满足林下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产品经营中, 没能解决农户生产、销售上的后顾之忧, 农户生产的产品大多数只能靠市场零售, 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

(三) 劳动力严重缺乏。

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打, 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孩子, 耕地无力耕种, 多已撂荒, 劳动力的严重缺乏已成为林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 基础条件差。

适宜林下经济发展的地方大多是边远山区, 普遍存在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健全、不配套的问题, 无法实现林下经济规模发展、集约化经营。

(五) 缺乏资金支持。

集体林地中多为为宜林荒山, 林木蓄积量小, 近期采伐利用价值不高, 且户均使用面积较少, 林地资产评估价值低, 抵押贷款额度小, 不能满足农户林下经济发展需求;省、市、县没有专门发展林下经济的项目资金扶持, 群众开展林下经济缺乏资金支持。

(六) 林地面积分散。

由于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 按照95%的家庭承包经营率的政策要求, 按照人人有份的承包方式分林到户。户均承包面积普便较少, 无法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

(七) 社会化参与程度低。

林下经济发展涉及行业多、技术层面广, 大多项目已超出林业专业范畴, 存在林业部门单枪匹马搞林改的被动局面, 致使林下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进度缓慢。

二、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 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技术措施

1. 发展林下种养业, 提升林业综合效益

对宜林荒山荒坡, 利用春秋两季造林季节加大造林力度, 扩大森林面积;对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补植套种经济树种、用材树种以优化树种结构, 提高林材质量, 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在确保林地生态功能的前提下, 科学合理利用林间空地, 在林下开展种养殖, 向社会提供绿色动植物产品。林草植被良好, 昆虫、小动物、杂草多, 群众有放养生态鸡的成功经验, 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林间空地大, 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 在林下间种紫花苜蓿、红豆草, 舍施圈养牛、羊、猪等家畜, 生产无公害畜类产品;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可发展渔业养殖。林区野生花草多、花期长, 发展林下土蜂养殖;对森林茂密地区可发展山野菜种植, 市场前景可观。

2. 兴办森林旅游, 发展林业配套产业

以景区、景点为依托, 发展生态旅游项目, 围绕森林旅游, 建设农家乐、森林人家、商品零售点、餐饮和小吃、开发旅游纪念品等, 吸引更多游客来旅游、避暑、休闲和度假, 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景观。

3. 抓好林果产业, 发挥资源优势

土壤湿润、自然条件好、在宜林荒山种植落叶松、油松、华山松、杨树等用材树种, 逐步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在气温较高, 日照时间长, 水资源丰富, 林果产业发展基础好, 农民有较丰富的果园管理经验, 充分发挥果农种植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学合理确定林果产业布局, 分区域抓好林果产业。

4. 深化林产品加工, 提高林产品附加值

利用林下产品资源, 开展林产品精深加工, 拓展销售渠道,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发展柳编、竹编等产业和果品、药材、木材、中药材种植以及动物产品的再加工和包装营销项目。

(二) 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 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进村入户等形式, 板报、标语、电视、广播等媒体, 大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和党的兴林富民政策, 使林下经济的发展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形成全社会关注林下经济发展、支持林下经济发展, 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2. 拓宽融资渠道, 提供资金保障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社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 进一步拓宽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渠道。筹措一定的林下经济发展资金, 专款专用, 林业、农业、水利、扶贫等项目资金进行捆绑, 优先扶持林下经济的发展;金融部门要不断扩大林业建设尤其是林下经济发展信贷额度, 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有关林下经济发展的项目, 落实各项林下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 整合林业生态建设资金, 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林下经济, 多方筹措林下经济发展资金, 集中发展林下经济, 保障林下经济稳步发展。

3. 培育龙头企业,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招商引资、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等措施, 吸引和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开发林下经济, 并通过公司的良好运营, 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发展林下经济。引导分散的小型林产品加工企业, 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各类林产品展示会, 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柳编竹编等林下产品, 加大开发力度, 形成拳头产品、名牌产品, 带动全县林业生产和林下经济快速发展。

4. 规范林权流转, 培育规模经营主体

加快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为, 建立和健全林木林地经营流转制度, 完善产权交易平台, 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将林权向种植和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 促进优势产业从家庭单干、小规模经营向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转变, 形成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规模化发展格局。

5.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建立健全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准确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鼓励劳务、运输、技术等社会中介组织, 依靠自身的人才、信息、技术优势, 积极参与林产品的市场开发和建设。引导主产区成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果业协会、产销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 提高合作经营覆盖面, 着力解决林地承包到户后一家一户解决不了, 解决不好的困难和问题, 帮助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6. 加强技术培训, 走科技兴林之路

我国西北地区水泥产能受到压制 篇8

甘肃水泥龙头企业祁连山证券事务代表杨宗峰表示, 甘肃市场需求良好, 2013年1~6月价格涨幅已经很大, 预计2013年7~12月价格不会再涨, 价格或维持稳定。

宁夏水泥龙头企业宁夏建材董秘武雄称, 宁夏2013年水泥需求还是不错, 但因前2年产能投放过多, 2013年7~12月需求旺季会持续到2013年10月底, 导致价格上涨困难。

新疆水泥龙头企业天山股份证券事务部一位内部人士称, 2013年仍然是新疆产能投放高峰期, 后期水泥价格什么时候能走出低谷难说。

2013年1~6月, 甘肃水泥价格大涨, 而新疆大跌, 宁夏地区水泥价格维持稳定, 目前新疆和宁夏水泥价格仍处在历史底部。

西北地区土壤沙化防治对策探讨 篇9

1 西北地区土壤沙化研究现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西北地区先后建立了多个治沙中心和综合试验站, 通过对土壤沙化地区考察和研究, 基本明确了土壤沙化地区分布范围和基本特征。70年代后期, 针对土壤沙化趋势, 国家相继启动了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包括“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中西部退耕还林 (草) 工程等。90年代以后,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GIS) 、遥感 (R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的3S技术不断完善, 许多学者开始利用3S技术研究西北地区土壤沙化过程, 研究人员掌握了大量精确数据, 提高了土壤沙化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2]。新世纪以来, 我国土壤沙化趋势整体得到初步遏制, 土壤沙化程度减轻, 植被状况得到改善。但是, 由于长期以来毁林开荒、水资源滥用、过渡畜牧等人类活动, 西北地区土壤沙化面积仍然处于扩展状态, 但扩展的速度已经趋缓。

2 土壤沙化防治工作的不足与缺陷

2.1 违背自然规律, 防治脱离实际

在防治土壤沙化过程中, 存在违背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盲目改变本地固有景观格局的现象。我国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 土壤沙化地区分布相对世界同纬度带偏北, 自然带的分布决定了沙漠土必然是西北地区土壤类型的典型代表, 因此, 试图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方式完全代替原有土壤沙化区是不可能的[3]。在内蒙古部分人工林区, 因为降水稀少, 气候干燥, 树木生长所需水分难以获得有效补充, 只能勉强维持存活, 这些人工林既无法阻挡风沙肆虐, 也没有可利用的经济价值, 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新一轮的生态退化。

2.2 单纯依靠政府,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传统观念和认识上, 多数人认为政府是防治土壤沙化的唯一力量。以至于无论是在政策和法律制定层面还是在具体规划以及实施方面都忽视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事实上, 通过防沙治沙, 减缓甚至逆转土壤沙化趋势, 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 实行企业运作方式投资土壤沙化区冶理与开发的做法应给予充分肯定, 国家应当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其中, 使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成为防治土壤沙化事业的积极力量, 这是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体系, 使之与防治土壤沙化事业相配套, 这方面工作显然落后于土壤沙化紧逼的步伐。

2.3 注重工程建设, 轻视保护工作

植被保护是防治土壤沙化、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对策之一。长期以来, 对西北部分土壤沙化地区虽然投入巨大, 效果却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边治理边破坏, 治理的步伐跟不上破坏速度, 仅仅片面强调治理, 注重兴建大规模工程, 没能把以防为主、保护优先作为首要原则加以落实[4]。防治土壤沙化首要考虑的是对现有可利用土地给予有效保护, 对植被相对较好的地区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进行修复, 防止土壤沙化继续蔓延产生新的生态破坏, 这也是防治土壤沙化最基本的措施。然而很多现实情况却是, 已经经过治理的地区得不到长期有效的保护, 滥牧、滥伐、乱挖等破坏现象依然存在, 以致陷入到治沙后造沙、造沙再治沙的恶性循环之中, 那么我们治理土壤沙化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土壤沙化发展的速度。

3 未来防治对策探讨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利自然背景下, 要遵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进行全面规划, 逐步建立起防、治、用相结合,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防沙治沙体系, 努力改善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建议未来西部地区防治土壤沙化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尊重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

防治土壤沙化工作应当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生物措施或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方法,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乔灌草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植物品种, 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降水较少, 水分条件相对较差的干旱土壤区应该实行围封保护, 休牧禁牧, 禁止滥采乱挖、乱砍乱伐, 封沙育林育草, 可适当增种防沙抗旱的特有植被, 重点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对于极端干旱、植物生存条件极端恶劣土壤沙化区, 不宜硬性安排植树造林。

3.2 提高科技含量, 注重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 防治土壤沙化工程是一项跨多门学科, 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 必须进行广泛的研究才能有足够把握展开治理, 要重视科技在防治土壤沙化工作中的作用, 增加技术设备的科技含量,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创新能力, 加强沙地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合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使西部地区的矿产、水、植物等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强化土壤沙化防治技术支撑体系, 完善土壤沙化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包括土壤沙化综合治理技术与可持续经营模式研究和示范、土壤沙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等[5]。

西北地区教育基础薄弱, 应当加强地方教育, 提高人口素质, 大力培养专门的治沙造林人才, 培养基层技术人员, 引导人才合理分布, 充分发挥现有技术设施、设备的作用, 推广、普及治沙造林成果和成功经验, 从而推进土壤沙化防治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3 拓宽融资渠道, 立足实际, 着眼未来

防沙工程的背后有着强大的资金支持, 而资金支持不能单独依靠政府投入, 应当拓宽防治土壤沙化融资渠道, 促使土壤沙化治理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土壤沙化的治理要与农牧民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在改善生态的同时, 配套后继产业的发展, 立足生态建设成果的转化利用, 加快培育和开发稳定增收致富的产业, 实现退耕还林后“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走出一条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三赢”之路[6]。

此外, 土壤沙化趋势之所以难以遏制, 一方面源于很多人对防治土壤沙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把防治土壤沙化与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在我国防治土壤沙化工作中, 虽然涌现过很多先进模范, 但是由于防治土壤沙化工作具有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后续资金难以为继的特点, 治理者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来冶沙, 结果却是生态环境虽有所改善, 可很多治沙者却因此陷入经济困难的窘境, 很难对其他民众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也极大削弱了他们的治沙积极性。因此, 对已经治理好的土壤沙化区, 国家应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使治理者摆脱经济困境并有所收益。同时, 对承包治理土壤沙化区的人员应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 以减少低效的劳动。

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政府只注重经济发展, 忽视生态环境建设, 片面追求短期利益。防沙治沙是一项利在千秋, 功却不一定在当代的工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并没有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到政府政绩考核标准, 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在土壤沙化防治工作中目光短浅, 好大喜功, 治标不治本, 不寻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结果更是事倍功半, 土壤沙化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7]。应当在我国土壤沙化趋势明显的地区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 将环境成本纳入到经济核算体系, 将生态建设指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标准, 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教育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当前防治土壤沙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健全完善各级治沙工作机构, 实行专项工作目标责任制, 从制度上扫清阻碍防治土壤沙化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

参考文献

[1]季方, 樊自立, 赵贵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沙化发生条件及对土壤性状影响[J].中国沙漠, 1996, 2:161-165.

[2]张仁健, 周家茂, 曹军骥.中国沙漠化及其防治[J].中国粉体技术, 2007, 1:1-5.

[3]张荣群, 刘黎明, 张凤荣.我国土壤退化的机理与持续利用管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3:52-54.

[4]高照良.黄土高原沙地和沙漠区的土地沙漠化研究[J].泥沙研究, 2012, 6:1-10.

[5]白一丁.发展沙产业:治理沙漠化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2011.

[6]康晓达.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12:35-38.

西北地区福瑞鲤苗种高产养殖 篇10

一、材料与方法

1. 池塘条件

塘口面积3亩, 平均水深1.5米, 淤泥15厘米, 排灌方便, 电路齐全, 水源为黄河水, 配备一台3.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 一台自动投饵机。

2. 鱼苗放养

(1) 鱼池清整与消毒。2013年4月18日排干池水, 用30%的漂白粉消毒, 每亩用量10千克, 溶化后全池泼洒, 边坡都要泼洒到。整修进水口, 进水口用40目滤网捆扎。晒塘20天, 加注黄河水, 水深1米。

(2) 鱼苗放养。2013年5月16日从宁夏水产研究所, 购买规格为2~3厘米/尾福瑞鲤鱼乌仔2.4万尾放入3亩池塘, 亩均放养0.8万尾。采取清水下塘, 不施用有机肥。5月23日投放鲢鱼夏花0.2万尾, 亩均放养666尾, 鳙鱼夏花0.1万尾, 亩均放养333尾。

3. 饲养管理

(1) 鱼苗驯化。福瑞鲤鱼乌仔下塘后, 前5天, 沿池塘四周泼洒豆粕粉及饲料面子, 用量2.5千克/天。后5天, 逐渐收到饵料台一边。并在饵料台挂袋, 用聚乙烯网布缝制, 里面可装2.5千克大颗粒饲料, 溶化、膨胀诱使鱼苗叮食。饵料台前设置6~8平米黑色遮阴网, 遮光、防水鸟惊扰。开始用破碎料投喂驯化, 每天投喂3~4次, 每次投饵时间40分钟左右。每天投喂4~5千克。7天左右, 鱼苗可驯化至饵料台吃食。

(2) 鱼苗投喂。6月5日打样, 苗种平均尾长5厘米, 继续投喂破碎料10天后, 开始投喂粒径1.5毫米的颗粒饲料, 每天投喂4次, 每次30分钟左右, 日投饵率为体重的6%。每10天打样一次, 调整投喂量。7月按体重的5.5%投喂, 8月按体重的4%~5%投喂、粒径调整到2.5毫米, 9月按体重的3%~4%投喂、10月按体重3%投喂。

(3) 水质控制。每20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 每次15厘米。6月开始, 每月施用光合细菌一次, 每次5升/3亩。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2小时曝气、搅水, 阴雨天、闷热天气及时开机增氧。每月对池塘水质中的氨氮、亚硝酸盐、p H、溶氧进行检测, 各项指标正常;对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行检测, 浮游生物组成良好。

(4) 病害防治。6月13日镜检鳃部有指环虫寄生, 全池泼洒90%的晶体敌百虫, 使池水浓度达到0.5克/立方米, 隔2天, 全池泼洒溴氯海因粉 (8%) 消毒, 浓度0.3克/立方米。7月10日镜检鱼鳃部, 有车轮虫大量寄生, 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 (5:2) , 池水浓度达到0.7克/立方米, 隔2天后全池泼洒溴氯海因粉 (8%) 消毒, 浓度0.35克/立方米。一周后全池泼洒阿维菌素液 (1%) , 浓度0.2毫克/立方米。8月20日镜检鳃部有部分指环虫寄生, 全池泼洒甲苯咪唑液 (10%) , 浓度0.12克/立方米。

二、养殖结果

1. 出塘情况

经过越冬, 于2014年4月12日干塘捕捞, 3亩池塘总产各类鱼种2840千克, 平均亩产946.7千克。其中福瑞鲤2590千克, 平均亩产863.3千克, 平均规格138.8克/尾, 福瑞鲤鱼成活率77.8%;鲢鳙鱼258千克, 平均亩产86千克, 平均规格100克/尾, 成活率86%。

2. 投入情况

(1) 鱼种费:福瑞鲤乌仔2.4万尾约900元 (300元/亩) , 鲢鳙夏花0.3万尾约60元, (20元/亩) ;小计960元 (320元/亩) 。

(2) 饲料费:4400千克, 每千克5.03元, 约22110元, 平均亩均7370元。

(3) 塘租费:789元, 亩均260元。

(4) 人工费用:630元, 亩均210元。

(5) 水电费用。600元, 亩均200元。

(6) 池塘药物费用。240元, 亩均80元。

(7) 其他费用。900元, 亩均300元。合计共投入26229元, 亩均投入8743元。

3. 计算福瑞鲤鱼种的养殖成本为10.13元/千克。

三、小结

1.此池塘经历5个月越冬期, 2014年4月4日干塘捕捞, 福瑞鲤鱼种规格整齐, 体表光滑, 无伤无病, 体质健壮, 平均规格138.8克/尾, 为今年的成鱼养殖打下基础。福瑞鲤鱼种在整个养殖过程, 成活率约为77.8%, 饵料系数1.70。

2.在养殖中, 福瑞鲤抗病能力强, 仅发生寄生虫病害, 没有造成较大损失。是一种好饲养的鲤鱼品种。

3.此次养殖, 放养的福瑞鲤乌仔苗种规格偏小约2厘米左右, 且体质较弱, 对福瑞鲤养殖的规格和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

西北贫困地区 篇11

摘 要 通过对鲁西北高校足球活动的组织情况、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裁判员的判罚水平、球迷表现等方面加以初步了解,分析鲁西北高校足球在文化建设层面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规范研究理论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鲁西北地区 高校 足球文化

一、前言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得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足球运动在普通高校,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作为文化现象的高校校园足球,在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价值。在我国,高校足球运动的总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受我国高校区位分布特点影响,各地区间高校足球运动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研究不同地区高校足球文化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地区高校足球运动提高发展的思路与方案将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概念

关于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讲,即是泛指大学校园内一切与足球有关的活动,包括以足球为教学内容的体育课程、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比赛等。从狭义的角度讲又特指高校之间的大学生足球比赛,又属于校园竞技运动的范畴。

(二)鲁西北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

从鲁西北几所本科高校的调查统计来看,全部开设了足球选项课。聊城大学每年的足球选项的报名人数都在40%以上,学校每年有校足球联赛,各院系之间、班级之间,定期举行足球比赛。虽然足球在高校深受欢迎,但是鲁西北高校足球队伍的运动水平却不高。如今的大学生足球联赛中没有一支来自鲁西北的高校足球队并且高校球队平时基本不组织训练课。究其原因,是鲁西北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造成的。

1.足球课程不完善

鲁西北地区由于教学体制、足球师资配备、裁判员水平以及场地和器材设备及足球理论课时数有限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足球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指导思想的偏差,教学内容的陈旧、狭窄,组织形式的呆板,教学手段的僵化,考核评价的片面导致足球运动本身的魅力被严重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质量低下。

2.足球竞赛得不到有效开展

校园内球队数量多,比赛需求高,但是,由于学校重视力度不够,缺乏对校园足球赛事的统一管理,加上比赛周期长,组织要求高以及场地需求量大等原因,事实上形成了高校足球比赛的无序发展状态,并且同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的正常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而高校的校际足球赛事类型单一,比赛场次有限,更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足球的需要。同时,足球比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费的不足影响开展学生足球竞赛。

3.足球信息得不到广泛的交流和传播

鲁西地区,其因为地域位置以及经济原因与其他高校交流较少。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域体育的发展基础,区域体育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鲁西地区深处山东内陆,距山东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属山东欠发达地区。因此,高校足球运动往往独立存在和发展,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缺乏来自外界环境的强力推动和激发

(三)鲁西北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校园足球文化涉及到高校体育工作多个方面,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何营造一个发展鲁西北校园足球文化氛围的良好机制呢?

1.加强足球课程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使用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接受性、健身性与娱乐性对提高校园足球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材要充分删除那些缺乏实用性動作结构复杂而不易掌握的教材这样只会降低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加强专业队伍训练,同时通过参加各种赛事展现专业队的实力,提升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使足球运动在高校得以推广。

另外,还要加强鲁西北地区高校足球教练员队伍的建设。目前鲁西北地区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中足球专业的较少,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学生从事何种体育活动起着相当大的影响,应当加强对足球专业教练员的引进,提高待遇,特别是要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长期从事足球教学、训练工作。

2.加强学校主管部门对大学生足球竞赛活动的重视

首先要求领导重视,加强足球场地建设。现在鲁西北高校标准足球运动场的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开展足球运动的需求。因此,加强场地建设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更新观念,支持、鼓励学生参加足球运动,成立机构,指导大学生的足球运动。从而促进足球运动在鲁西北地区高校能正常、有序的开展。

3.运用多种形式、手段有效开展足球竞赛

足球竞赛不仅是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参赛群体与参赛对象,选择各种类型的比赛形式,最大限度地把师生吸引到足球运动中来,努力营造人人踊跃参与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4.高校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在现有体育教师、足球裁判员的定期联合培训,资源共享,引导学生对足球运动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

四、结论

组织好鲁西北地区高校足球体育教学以及足球活动开展,积极消除影响开展足球运动的制约因素,使其发挥在学校体育中应有的作用,应是鲁西北地区体育工作者一直探索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仁和.对中国足球的文化思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49-50.

[2] 刘志云.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影响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3):24-25.

[3] 杨一民.营造良好环境推进足球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4(2):15-16.

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浅析 篇12

关键词:旅游合作,鄂西北地区,旅游经济圈

一、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

(一) 区位条件

在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带上分布有襄阳、十堰和神农架林区, 一般将其合称为鄂西北区域, 该区域基本上都是湖北省的贫困县市, 地处偏远, 经济发展滞后。便可以襄阳市和十堰市这些中心城市为核心, 便可带动周边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 旅游资源

1. 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鄂西北地区既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也具有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人文景观。楚国文化、三国文化、“流放文化”、道教文化和古人类文化是鄂西北地区人文类旅游资源的五大特点;神农架、恐龙蛋化石基地和武当山则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三大品牌 (见表1) 。

2. 旅游客源市场优势明显

鄂西北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 是国际、国内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鄂西北地区的境外客源主要来自港澳台、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而国内游客主要来自粤、沪、陕、豫及周边省市。

(三) 交通条件

鄂西北地区尽管位于山区, 交通不十分便利, 但是襄阳市和十堰市都具有较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网络。比如襄阳市刘集机场已经完成扩建, 载客量大幅提高, 能够基本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襄渝铁路线可以贯穿全区;汉十高速、207和205国道以及省道公路交通网四通八达且可进入性好。

二、鄂西北区域旅游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 旅游项目开发层次低

目前, 鄂西北地区的旅游项目开发层次低, 缺乏精品, 没有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 旅游产品设计品位低, 旅游资源整合不充分, 未能开发系列旅游产品。例如, 襄阳市的隆中风景区在开发旅游业时仅仅注重该景点的内容宣传, 而旅游路线、旅游环境以及吃住方面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健全。旅游路线开发方面, 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该学院位于隆中风景区附近, 512路公交车的主要乘客便是该院师生, 而当旅游旺季来临时, 由于景区并未增加车次, 导致车辆拥挤现象严重, 交通事故频发, 因此给外来游客留下极坏的印象。

(二) 旅游服务人员素质较低

鄂西北地区使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地区, 但该区域的旅游服务人员和导游素质较差, 服务质量低下, 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了极坏影响。

(三) 区域合作意识淡薄

受传统观念和隶属行政区域不同的影响, 鄂西北各地区对旅游合作持不同意见造成各地旅游业发展参差不齐、造成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 区域内交通条件恶劣。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致使旅游者对该区域旅游文化缺乏了解, 印象不深, 从而制约了鄂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四) 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鄂西北地区以武当山、神农架和古隆中为主要的重点旅游景点, 但是一直以来这些地区未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存在多头管理现象, 只重眼前利益, 制约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以“三国文化”为旅游特色的襄阳市并未抓住该重点, 管理体制混乱, 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三、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一) 机遇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深入实施, 为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有利契机。鄂西北是我国中部与西部的过渡地带, 未来五年, 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有利于该区域旅客数量和旅游层次的提高, 从而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 湖北省旅游业将重点放在打造本土品牌上, 长江三峡游、武当山和神农架已有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为鄂西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挑战

鄂西北地区与豫、渝、川、陕、湘多省交界, 在十堰市300公里范围内有着许多高层次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而且目前很多省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 为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带来巨大挑战。

四、深化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 组建统一监管机构, 健全管理体制

组建鄂西北旅游发展的统一监管机构,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深化各地旅游信息交流与合作, 针对鄂西北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共同协商、共同解决, 充分挖掘区域旅游资源, 健全旅游管理体制, 共同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 加强区域合作,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进一步加强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 创建循环旅游线路,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深度挖掘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 加强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景区旅游产品结构多元化, 打造景区新特色, 形成旅游新优势。

(三) 健全交通网络, 实现旅游线路对接

应构筑鄂西北地区区域旅游交通水、陆、空立体网络结构, 建立衔接所有重要景区的快速通道, 使整个区域内景区连为整体。同时, 应加强鄂西北地区旅游景点间客车联运, 连通交通区内与区外间, 形成发达的旅游交通网络。

参考文献

[1]阎友兵, 李辉恒.关于旅游圈的理论探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23 (6) :135-137.

[2]辛建荣, 庄小丽.湖北贫困地区旅游开发优势及现实意义——以鄂西北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3]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M].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2.

[4]薛宝琪等.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进展及对中部旅游发展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报) , 2006.

[5]莫邦洪, 史本凤.浅谈区域旅游合作[J].商场现代化, 2005 (12) :453.

上一篇:慢性胃炎患者下一篇:促进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