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教案(旧人教选修二)

2024-05-14

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教案(旧人教选修二)(共1篇)

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教案(旧人教选修二) 篇1

4.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了解主要沙漠和沙地的主要分布与成因分类.2.理解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是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在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的发展过程及人类活动在这过程中的作用;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在西北地区的分布状况和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课件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

2、荒漠化(概念及成因为下节内容)

(1)现状: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它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其危害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逆转。荒漠化同样也是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荒漠化面积扩大已成为我国土地资源逐渐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2)我国荒漠化地区分布状况: 干旱地区的沙漠边缘和绿洲

我国荒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南方湿润地区 青藏高原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的l/4。

(3)典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荒漠化发展的典型地区和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地区。本课主要讲述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和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现状。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西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此区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相当,包括内蒙古温带草原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两个自然地区。其范围并不包括新、甘、宁、内蒙古等省区的全部,只是包括其大部分或一部分。2.地貌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则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3.自然特征

本区是全球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地区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干旱特征的形成是本区位置(深居内陆)和地形(高原山地阻隔)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个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4.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 本区东西跨度大,自东向西受东南季风影响逐渐减小,水分条件逐渐变干,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显著。

表4-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地区对比 自然地区

东部(内蒙古温带草原区)

贺兰山

西部(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气候

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干旱大陆性气候

自然景观

草原

荒漠草原和荒漠

读课本图4.2“西北地区主要沙漠和沙地的分布”,识记重要沙漠沙地的位置。表4-2:西北地区荒漠按成因分类情况表 类型

成因

治理难度

举例

原生性荒漠(沙质、砾质)

在地质时期自然过程中形成

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治理难度大

塔克拉玛干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次生性荒漠(活化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

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较容易

乌兰布和沙漠 科尔沁沙地 毛乌素沙地 库布齐沙地

三、荒漠化的发展

1.历史时期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

教材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的过程。人为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政治和军事活动,如移民屯垦和战争等;二是经济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采伐、无计划利用水资源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它们在荒漠化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存在差别。(1)不同历史阶段的荒漠化(表4-3)历史时期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古代(唐宋以后)

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边缘的古绿洲

近代(清代)

农垦规模扩大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现代(建国以后)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旱作农业区和草原牧区

(2)不同地区的荒漠化(表4-4)历史时期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古代(唐宋以后)

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边缘的古绿洲

近代(清代)

农垦规模扩大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现代(建国以后)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旱作农业区和草原牧区

2.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现状

目前,我国的荒漠化存在着局部好转、总体蔓延的特点。目前,西北地区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因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制约,其分布各具特色。(表4-5)类型

分布 主要原因

斑点状、片状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

过度开垦

斑点状的荒漠圈

草原牧区

过度放牧

固定沙丘活化

干旱的绿洲边缘

过度樵采

固定沙丘活化

冲积扇绿洲

水源破坏

点状、线状荒漠

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附近

破坏环境

课堂练习:

1、有关西北地区西部荒漠化的特征,正确的表述是()-双选 A.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B.乌兰布和沙漠是地质时期因自然因素形成的原生沙质荒漠 C.土地退化、下伏沙层裸露是科尔沁沙地荒漠化的特征

D.塔克拉玛干沙漠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改造难度大

2、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解析:

1、荒漠化的表现特征有砾质荒漠、沙质荒漠、沙层裸露、沙丘活化等多种形式,有原生与次生的区别。原生荒漠是自然的结果,而次生荒漠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是区分的基本点。

2、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常分布在大陆内部或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按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沙漠、岩漠、砾漠、泥漠、盐漠等。此外,在高山上部和高纬度亚极地带,因低温引起的生理干燥而形成的植被贫乏地区,为荒漠的特殊类型,我们称之为寒漠,像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荒漠一部分是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一部分是人类长期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土地严重退化过程和现象。其类型按成因分主要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冰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等,风蚀荒漠化是最主要的类型。按土地类型又可分为草地荒漠化、林地荒漠化和耕地荒漠化。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也有人类活动因素,荒漠化的实质是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后,导致土地严重退化的一种动态演变过程。从广义看,土地荒漠化不只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荒漠并不等同于荒漠化,通常意义上的荒漠化是相对于人类历史进程而言的,而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荒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在地质时代已经形成。荒漠化土地只是荒漠的一部分;荒漠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类活动因素,后一个因素往往是形成荒漠化的主导因素。我国的青藏高原和南方局部地区也不乏荒漠化现象。无论按地表物质组成,还是按成因、按土地类型来分,荒漠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沙漠化只是其中的一种主要类型。

上一篇:公司之间授权委托书下一篇:可悲自己-伤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