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地区

2024-08-16

荒漠地区(共12篇)

荒漠地区 篇1

铁路作为一种快速、节能、环保的中长途运输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铁路建设时,经过荒漠地区的铁路一方面对于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铁路工程也受到沿线环境的制约。因此,在荒漠地区进行铁路选线设计时应有效协调铁路工程与沿线环境的关系。本文以新建甘(旗卡)库(伦)铁路为例,介绍荒漠地区综合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铁路选线及设计。

1 荒漠地区气候特征

1)地形地貌。

甘库铁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境内。线路穿越科尔沁沙地,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受过度放牧、垦殖等影响,前半段沿线植被稀疏,以固定沙丘及半固定沙丘为主,固定沙地分列其中,局部有流动沙丘。地表植物以沙蒿、雪里旺、沙柳、柠条及杂草为主,宏观覆盖率约40%~70%,低洼处可达80%以上,局部覆盖率低于10%。后半段为大兴安岭南缘内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总体属低山丘陵区。

2)气象特征。

沿线属中温带亚干旱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按照对铁路工程影响气候分区为严寒地区,沿线地区主要气象要素如表1所示。

2 沿线环境对铁路工程的影响

2.1 风沙

线路受风沙危害线路长度约49 km,占整条线路总长的85.0%左右;因此风沙地段的防护治理是全线路基设计的重点。铁路路基的沙害主要有风蚀和沙埋两种。

1)风蚀。风力对路基的风蚀,可分为吹蚀、磨蚀与掏蚀三种作用。一般迎风坡上部以吹蚀为主,路肩被吹蚀成浑圆状,坡面有吹蚀槽,在边坡下部1/5~1/4边坡高度范围内不遭受风蚀。背风坡以掏蚀为主,从路肩开始风蚀,风蚀物大部分堆积于坡脚,少部分被风带走,边坡下部1/4边坡高度范围内一般不遭受风蚀。风蚀常使路肩宽度不够,严重者枕木外露,影响行车安全。2)沙埋。风沙地区的道床积沙是普遍现象,轻则道碴孔隙贯入沙粒,道心有少量积沙,造成道碴不洁,给铁路上部结构带来一系列危害;重则积沙掩埋轨道,造成停运事故,此种现象一般称为沙埋。

2.2 季节性冻害

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甘库铁路沿线属严寒地区,区内均存在较厚的季节性冻土层,新建铁路地基将经受年复一年的周期性冻融循环作用。在上部动荷载反复作用和土体自重作用下,会形成翻浆冒泥等铁路病害。设计施工中应加强地表排水,建筑物基底应置于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以下。

3 工程对铁路沿线环境带来的影响

3.1 对沿线生态的直接破坏

铁路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对自然地表进行填挖,改变自然地表原貌,引起沿线生态局部环境变化。铁路线路为线状构筑物,在平面上形成分隔,对沿线动物的生活迁息产生影响,这也是工程对生态最直接的影响。

3.2 噪声、振动

本线投入运营后,列车运行和鸣笛噪声将成为沿线地区的主要噪声源,对沿线居民集中居住区产生影响。

施工期及运营后的环境振动与噪声对于沿线动物也会带来干扰,甚至改变其生活习性。

3.3 废气

施工运输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施工营地的炊事取暖等废气污染,会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同时,附着在植被的枝叶上,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

3.4 废水

工程运营后,沿线车站的生活、办公房屋会产生部分生活污水。

工程施工期间,施工营地机械维修产生的含油污水及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3.5 固体废物

工程运营后,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沿线各站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燃煤锅炉炉渣。上述固体废物如不妥善处理,会对铁路沿线的环境造成污染。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另外,施工队伍也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

4 荒漠地区铁路选线

4.1 在铁路选线过程中预防沙害

1)在线路延长不多和建筑费用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绕避有流沙威胁的地段。如不可绕避,线路应在河岸湖湾、固定半固定沙地通过,以减低流沙威胁。并尽可能不通过半固定沙丘的下风侧,避免沙体移动掩埋铁路。并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破坏植被,以免沙丘复活,危及铁路安全。2)线路走向应尽量与当地主导风向平行。3)在纵断面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不填不挖,路堑和半填半挖路基多设路堤。4)尽量避免弯道,因弯道最易积沙,特别是路堑部分。如实在不能避免,也应将弯道设在路堤部分,并以凸面迎风。5)路线通过地段应尽可能的接近所需防风固沙材料的产地,以减少工程投资。6)车站、住宅等建筑物,应建在铁路线路通过处的背风一侧,防止附近积沙而蔓延到铁路。

4.2 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应该减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

1)缩短线路长度、节约用地是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最直接方法。

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线路走向,避免重复设线,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合理选用铁路建设标准和技术指标,适当降低路基高度,减少两侧边坡占地及填挖方取土占地。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尽量绕避生态敏感点。

首先应详细调查沿线生态敏感点。为选线找出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路线走廊和环境敏感性较高的区域。在绕避困难时尽量避开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并首先考虑采用隧道或桥梁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线路形式。

3)线路绕避敏感区方案比选实例。

甘库铁路在设计之初,线路从瓦房牧场前穿过,如图1中南方案所示。后经调查,该地区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通过新打机井眼,埋设地下输水管道,衬砌渠道,修建闸桥涵渠系统建筑物等措施改造低产田10 000亩,改良土壤5 000亩,营造防护林600亩。为了减少对区域的影响,又提出了北方案。对南北两个方案进行了对比。

南方案虽然线路长度较北方案土地近1 km,投资少500多万元,但其穿越的瓦房牧场南侧耕地为基本农田,且为本区域内质量最好的耕地,同时会破坏刚营造起来的防护林;而北方案经过的区域处于治理区的外侧,不仅不会对治理区带来扰动,而且铁路建成后,通过铁路沿线绿化工程,还能为该区域增加一条绿色防护带。通过比较,最终采用了北方案。

5 荒漠地区铁路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程措施

5.1 减少对沿线环境扰动,维持生态系统持续性

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尽量考虑减少对沿线环境的扰动,维持原有生态系统连续性。在施工中合理安排、合并取弃土场,尽量减少临时用地、降低对沿线环境的振动,维持其生态系统持续性。

5.2 工治结合,强化风沙地段的风沙防治

一方面,结合铁路绿化沿线绿化,在铁路用地界内适当位置植树绿化。另一方面,在路基边坡防护中多辅以采用并撒草籽、种沙棘(沙柳、紫穗槐)等植物防护措施。于路堤两侧坡脚外设防护林带,防护林带设置宽度根据风沙程序设置145 m~375 m不等。在半固定沙丘上设防风树枝或沙柳沙障。沿线路长度每侧每千米设机井一眼,并设刺铁丝网防护围栏。

5.3 尽快恢复生态环境

铁路建成以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已被破坏,在工程中就应该考虑帮助生态环境的尽快恢复。对于临时用地在工程完成后应尽快恢复植被;线路两侧取、弃土地点,采取复垦的方法;对工程施工中形成的取弃土场地,整平土地,种草种树。

6 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荒漠地区的特征,分析了荒漠地区铁路建设工程与沿线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介绍了在荒漠地区铁路选线的一些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荒漠地区铁路工程实行生态保护的一些工程措施。

摘要:通过介绍荒漠地区特征,分析了荒漠地区铁路建设工程与沿线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介绍了在荒漠地区铁路选线的一些方法,以及荒漠地区铁路工程实行生态保护的一些工程措施,以期有效协调铁路工程与沿线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荒漠,生态环境,铁路,选线

参考文献

[1]GB 50090-2006,铁路线路设计规范[S].

[2]净文常,李小红.沙漠地区铁路路基沙害及选线设计[J].路基工程,1999(8):7.

[3]锦州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新建甘旗卡至库伦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R].2009.

[4]张巩固.蒙古国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11):270-271.

荒漠地区 篇2

在西部甘肃张掖典型沙化撂荒地,采用固沙保土有机肥与多年生抗旱固氮牧草植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在半干旱沙化荒漠地,选用具有抗旱固氮特性的“草原3号杂花小叶苜蓿”条播后,随即喷施“固沙保土有机肥”,可初步形成牧草植被生态系统.

作 者:何秀院 吕永康 何敏 王锐 HE Xiu-yuan LU Yong-kang HE Min WANG Rui 作者单位:何秀院,HE Xiu-yuan(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山西省稷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稷山,043200)

吕永康,何敏,王锐,LU Yong-kang,HE Min,WANG Rui(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荒漠地区 篇3

一、进一步加大三北防护林四期等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力度和投资规模。根据原国家计委批复的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规划,2001年至2010年吉林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规划任务为71.5万公顷,总投资20.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2.6亿元。而由于目前国家投资不到位,我省仅完成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任务11.9万公顷,占四期工程规划任务的16.6%;完成投资2.2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75亿元,只占规划投资的13.9%。到2010年完成规划任务尚需造林投资18.2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85亿元。如果还按“十五”投资力度和建设规模,就很难完成国家批复的我省规划任务。为此,建议“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投资建设力度和规模。

二、进一步确立林草结合的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投资建设内容和方式。森林是一个乔、灌、草结合复合型生态系统。近年国家在下达林业投资计划和文件中也反复强调,要因地制宜地贯彻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的林业建设方针。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近年林业生态建设实际情况看,贯彻这一方针,建设林草结合的复合型林业生态系统,完全符合吉林实际情况。尤其是松辽平原的荒漠化土地治理,采取林草结合的生态草建设方式是一个成功的办法。因此,建议国家将林草结合的生态草建设,作为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投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予以安排。

三、提高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单位面积投资定额。我省西部地区土地条件差,干旱、盐碱、风沙较严重,气候条件和荒漠化状况与我国西部特别是与内蒙相同,造林成林难度大。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建议国家参照西部地区,在生态建设上给予资金、政策倾斜。并适当提高吉林风沙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单位面积投资定额。根据吉林风沙区的实际情况,经反复实地试验和测算,建议国家将吉林风沙区的国家人工造林投资补助定额,由每公顷补助1500元提高到2300元,提高幅度为46.7%。

四、继续实行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作为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的结合点,对实现大地变绿、环境变好、农民变富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以来,国家对退耕还林任务进行了结构性、适应性调整,退耕还林工作的重心由大规模推进转移到成果巩固上来。但从我省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大量沙化耕地和坡耕地,退耕还林建设的任务仍很重,“十一五”期间,希望国家继续把我省作为重点退耕还林省份,增加退耕还林任务。另外,国家应尽快出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五、进一步完善荒漠化土地治理的扶持政策。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入到林业建设中来,国家应根据我省实际,增加现有低质低效林、老龄过熟林的更新改造木材采伐指标份额,加大老龄过熟林改造力度。同时加快出台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给投资者看得见的利益,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荒漠化治理。要对林业实行政策性信贷扶持,林业贷款按专项低息、贴息贷款纳入政策性银行管理,依据林业生产需要,保证相应的贷款规模,相对延长贷款期限。目前,国家已对各省的国家重点公益林进行了补偿,但我省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大都划到了东部山区大江大河的源头和自然保护区,西部的防护林仅占很少份额。我省西部地区是生态脆弱区,经过多年艰苦努力营建的林草植被十分珍贵,对改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国家把西部地区的防护林全额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以切实巩固好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成果。

极旱荒漠地区路基施工节水技术 篇4

中铁十七局集团承建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17标地处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柳园镇镇极旱荒漠地区,线路途经地区为戈壁、荒滩,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地下水资源匮乏。该地区年均气温8.8℃,平均日较差16.1℃,年较差35.3℃,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29.1℃;年均降水量45.7mm,年蒸发量3140.6mm,年相对湿度39-41%,无霜期138-146天;10m高度年平均风速6.2m/s,40m高度年平均风速7.57m/s。线路正线长104.679km。其中路基工程99.789km(含站场),地基处理设计86.32km,区间路基土石方1339.05万m3;站场路基土石方54.79万m3。

2 施工过程中的节水方案

2.1 施工情况调查

本段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上部覆土主要为砂类土、角砾土等,基岩为第三系泥岩、砂岩,二叠系玄武岩、凝灰岩、千枚岩,奥陶系混合岩,震旦系大理岩、板岩、片岩,华里西期花岗岩。全线可用作路基合格填料的取土场较少且地处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取土和取水受到当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限制。全线找的合格取土场共6处,平均运距7km以上,最远运距达15km,由于取土场较少且分布不均衡,运距较远增加了运输过程中路基填料含水率的蒸发损失。为保证填筑、养护、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填料均按50公斤/方核算;养护用水;强夯、重夯地基处理初步估计用水量约220万方,为此,我们邀请酒泉市水文局的专家,到现场勘察,帮我们选井位,力求通过打井取水解决水源问题,但一口井打到138米仍不见水。只能通过远距离汽车运水和铺设水管线路解决施工用水。

2.2 水路管线的单独设计

本标段地处极旱荒漠地区,生态极度脆弱,水资源极端匮乏,全线共发现水源4处,DK1024+500,离线路直线距离6km,每日供水量约有2000方;DK1036+300地处柳园镇,可接自来水,铺设水管供应梁场制梁,部分可用于路基施工,日供水量约2000方;DK1046+700,离线路直线距离3km,日供水量约2000方;DK1097+300,离线路直线距离15km,日供水量约4000方。

考虑到DK1046+700至DK1097+300线路长度50km,全部用水车运水不仅造价太高而且时间较慢,所以该段分别从水源地DK1097+300和DK1046+700向DK1080+000沿线路便道并行铺设φ15cm水管两条,考虑到全线地面落差及距离较远,每隔5km设增压泵一台。沿便道右侧每2km设一个蓄水池,蓄水池为10m×5m×4m结构,侧壁用120mm砖墙砌筑到顶,内壁抹2cm厚砂浆封闭,再用塑料布对底面及侧壁进行全封闭,每池可储水200方,顶部用塑料布封盖,防止水分蒸发。路基施工时在2km范围内,用水车就近取水进行路基洒水碾压和涵洞养护施工,详见图1。

铺设水路的工区设置专门的水路管理工班,负责对本工区内的水路进行每日检查以及对抽水泵、发电机、增压泵等设备的检修维护。

2.3 因地制宜,多渠道解决施工难题

由于该地区日照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所以路基填料天然含水率极低,一般在1%~2%之间,而根据击实试验,该地区的填料的最佳含水率应该在7%~9%之间,为了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填料必须进行补水。二、三工区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了铺设水管直接去取土场,在取土场设置4m间距,宽度1.25m,深度1.2m,长度与料场等宽度的渗水槽,进行提前闷料,见图2。

一工区和三工区DK1097+300向大里程方向,大部分处于丘陵地段,地形变化较大且路基填方量现对较少,采用汽车从水源地运水直接在路基上补水的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机械数量及路基施工段落,形成流水工作面,自卸汽车从取土场拉料在路基上进行上料,推土机、平地机即时对填料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路基两侧填料形成一个深度15~20cm深的挡水堰,然后机械到下一工作面进行施工,该工作面进行注水闷料。洒水车放水到经过计算的方量后,洒水车到下一工作面进行注水。该段路基让水自然渗透,由于该地区大部分填料为砂类土或细角砾土,约等4个小时后,即可让工作人员在现场挖一小探坑进行检查,如果已经渗透到填料底部,就可以组织机械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从而通过有序流水的工作面,充分利用机械的施工效率,不让机械闲置。

2.4 优化施工工艺衔接,细节中寻找突破

通过优化施工工艺,细节中进行控制,确保了施工质量,同时又可以节约施工用水。在地基处理施工工艺中,原设计的施工方案是地基处理全断面进行洒水,等地基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最佳含水量后进行强夯、重锤施工。该地区不仅气温高,气候干燥,而且风砂较大,频次较高。全断面进行洒水不仅施工用水损失量大,而且由于该地区大部分为砂类土和砾石类土洒水车第一次洒完水后,后续洒水车很难再进入施工现场作业,所以原地面含水率含水量极不均匀,且工序要求作业周期长。我们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对该工艺进行优化改进,采用强夯、重锤第一次夯击后,强夯、重锤机械设备先转入下一工作面施工,对形成的击坑进行注水渗透,等渗透完毕后,强夯、重锤机械再转入该工作面施工。以次来减小施工用水的蒸发面积,同时确保地基的均匀含水率。该工艺不仅节约了施工用水量,同时保证了施工机械的有效使用率。详见图3。

为了保证路基填筑的施工质量,减少填料在高温下的日照直射时间,必须缩短路基各工序及工序之间的施工时间,我们采取了增加取土场至施工工点自卸车的数量,一个取土场高峰时可以达到70多台自卸车,详见图4。

同时在施工工点150m范围配置4台26t压路机,一台平地机,一台推土机,两台洒水车,每一层路基在施工前进行精确计算每一车填料的摊铺厚度,用白灰洒出方格网进行控制,填料运到现场后,推土机和平地机迅速进行摊铺,达到试验确定的摊铺厚度后,洒水车根据现场试验确定的含水率进行补水,然后四台压路机并行进行碾压工作,通过各道施工工艺间的有序衔接以及通过设备数量的增加,减少各工序的施工时间来控制填料含水率的蒸发。碾压完毕检查合格后,立即再在上方覆盖一层土,对本层填料进行封闭保湿。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和合理组织施工作业,是达到节水保湿和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在路基工程涵洞等结构施工中采用喷涂养护液和刷涂节水保湿膜,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隔水薄膜,刷涂完节水保湿膜后,再在结构物外表面用塑料布进行绑扎包裹。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由于风砂、太阳直射形成蒸发。该种工艺是极旱荒漠地区进行节水和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2.5 环保兼顾,废水利用

地处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当地生态极端脆弱,为了保证施工对当地生态达到最小的影响,确保施工产生的污水、废弃物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每个工区修建了一座三级沉淀池和废弃物处理场。

沉淀池进行污水回收,把平时预制场养护用水、生活废水进行二次回收利用,经过回收的废水可用于便道降尘,临时工程施工场地的夯实硬化洒水等。

3 结束语

极旱荒漠风砂地区进行铁路工程施工,极度匮乏的水资源和铁路施工大量的施工用水是制约施工质量的一个矛盾,如何进行有效的节水施工和对现有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是摆在施工筑路人面前的一道课题,中铁十七局集团根据安西极旱荒漠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多年的施工经验,通过优化施工工艺,科学、合理组织施工生产实践,希望为今后类似条件下进行的铁路施工提供一条可借鉴的经验。

摘要:极旱荒漠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在铁路路基施工中,对现有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使用,确保路基填料达到最佳含水率,满足路基施工规范要求,为极旱荒漠地区进行铁路路基施工提供可借鉴的施工经验。

荒漠地区 篇5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反思

教材序列:必修三 第二章第一节

课题名称: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授课类型:新授课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组

本节课是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的开章第一课,是学生学习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篇,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区域的现状,如何去解决区域的问题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方法尤为重要。下面从本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来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深层次解读教材,合理取舍知识 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该标准是借助典型区域案例,进行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而本人教学的主线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分析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时的基本思路:“区域→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区域环境治理的对策与措施”这一分析思路,最终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本节课的一大优点。

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运用导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本节课把所有的知识点用一张思维导图来完成,先是学生自己通过预习绘制思维导图,然后课堂上进行完善,可以作为复习和记忆的很好的工具,而在本课时内容的学习中恰到好处。

3、情境创设,引人入胜

本节课开头,我让学生观看了一组图片和一段视频,把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起来。让学生自己有兴趣去分析西北地区的性状,并且从图片和视频中涉及的知识点可联系去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相关内容。接下来,学生接受知识也更为主动了。首先,按照区域研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图,进行区域定位,使学生首先了解该区域的范围,根据区域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该区域的气候、植被、土壤、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第二步,让学生根据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分析该区域,结合教材相应内容,分析归纳、并以图示的方式说出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之后,让学生根据荒漠化发生的每一条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学生理解起来非常顺畅,有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夯实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要教会学生知识迁移

本节课课程标准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因此,不能只就案例本身进行分析,应该使学生通过本案例的学习,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思路和方法去分析其他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知识迁移。因此,对教材进行合理删减与整合,把完整的学习思路呈现给学生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关键,同时,注重最后的归纳与提升,最终内化为学生对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的清晰的思路是案例教学所必须关注的。

2、西北地区讲的不够仔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应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西北地区的概况。而我只是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并没有给足学生时间去分析、查阅资料。

3、活动时间不够,分析不够透彻,应适当放弃几个活动内容,保证学生将重要知识理解清楚。另外,有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进行总结,比如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4、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通过阅读案例获得经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分析→合作学习→认识区域差异→采取因地制宜措施。选择典型性、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相对完整、可读性强的案例,安排在新课结论性知识之前,用于提供归纳推理素材,运用所学新知识----治沙的成功经验,探索新问题----走治沙与治穷相结合的道路。

荒漠草原作战 篇6

艰苦的作战环境

古往今来,一直流传着“沙漠不可征服”的说法。我国的科考队员曾在沙漠地区失踪,更有许多民间探险者消失在茫茫大漠……苍凉的戈壁沙漠,使许多人谈之色变。在军事界,也长期存在着一种倾向,认为荒漠地区地理条件差,人员生存困难,军队难以涉足,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二次大战中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在战时文件中记下了这样一段话:“现在我才认清了,我们起先对‘风暴’的巨大力量是如何地缺乏了解。一大片红色飞沙挡住了一切视线,迫使汽车降低速度,简直和爬行差不多,沙粒像雨点一样从挡风板上流过,我们把手巾包在脸上,呼吸十分困难,遍身都是臭汗,热不可耐。”这一生动描述勾画出了一幅艰苦的作战画面。

荒漠草原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参战人员容易引起冻伤、中暑、腹泻、痢疾、肠胃不适等疾病,如果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将会加大非战斗减员。根据估算,在沙漠草原地区作战中,其非战斗减员要比一般地形条件下作战高出5~10倍。

风多且大,易出现沙暴和雪暴,严重影响战斗行动

荒漠草原风多且大,易出现沙暴和雪暴。风向以偏西和偏北风为主,风速一般为15~40m/s。六级风一般要刮70~140天,八级风可刮100~160天。由于特定的地形和土质特点,荒漠草原易出现沙暴天气,荒漠地年均可达20~30天,草原地年均5~10天,冬季还可能出现1~8天的雪暴天气,个别草原地区雪暴天气可达12~27天。

由于风沙迷蒙,对车辆、武器装备和其他技术器材都有不良影响,武器装备易受损,部件易被沙尘所堵塞,机件磨损大,甚至使武器根本不能使用。试验表明,一挺机枪在沙漠地区连续射击400发左右就不能供弹,连发武器在露天存放一昼夜,战斗性能失去60%。

伪装和判定方位困难,易迷失方向

荒漠草原的大部分地区无固定道路和明显方位物,沙丘形状相似,远远看去,到处是茫茫沙海。由于沙丘发生移动,一夜之间会使原来的形状完全改变,在图上标注特定位置困难;夏季午后的高温气浪常出现幻景 ——沙蜃……特殊的自然条件,使部队机动易迷失方向,走错道路。

地形开阔,不便于隐蔽作战企图

在荒漠草原作战,一般视野比较开阔,便于观察和发扬火力,但组织部队隐蔽伪装比较困难。主要原因:一是地形结构比较单一,一般没有可利用的地形、地物作依托和屏障,难以使部队隐蔽行动。军队对大规模杀伤武器难以防护,使伤亡数目较一般条件下作战要多。二是没有比较好的植被可充分利用。在荒漠地区,除了河流、湖泊周围生长一些胡杨、沙枣树外,其他地方只生长稀疏的植物和灌木,特别是流动沙丘地,其表面几乎全部裸露。三是受气候影响较大。春秋两季风沙大,一场风沙可将野战工事夷为平地,一些人工伪装也很难固定和长时间保存。

保障任务繁重

现代战争对各种保障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荒漠草原地区,恶劣的环境、复杂的气候、落后的经济、稀少的人烟、贫乏的物资,使得保障任务面临更大的困境。一是用水保障问题。荒漠草原地区水源缺乏,水质差,给水问题最为突出,特别是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作战,水将直接影响人员生存、车辆行动。海湾战争中,在沙漠作战的美军每天耗水量达4千万吨,需要有专门的送水车给予保障。二是装备物资保障。在荒漠地区作战,各种武器磨损严重,物资损耗大,维修任务繁重,物资保障困难,不可能像在城市、内陆经济发达地区作战,在物资保障上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作战部署

行动间发起攻击,增大射击距离

由于荒漠草原不便伪装,分队在机动、接敌、作战过程中没有可供利用的明显地物,在开阔的地形上,敌方能观察到较远的距离并可提前实施瞄准射击。因此,分队应从行进间转入攻击,机动和开战应高速进行,展开成连排纵队的阵地距敌前沿的距离应大于一般条件,且要增大射击距离。苏军在1939年的哈勒欣战役和1945年的满洲战役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的作战经验是:在进攻中,步兵分队应从行进间转入进攻,以保证对敌重要防御目标攻击的突然性。

广泛实施迂回、包围等机动战术

荒漠草原作战,防守分队部署独立性较强,翼侧暴露,便于攻击部队实施迂回、包围等机动战术,快速对敌形成围攻态势。因此,分队遂行进攻任务时,要充分利用敌暴露的翼侧和间隙地,采取正面牵制、翼侧迂回的战术手段,一举歼灭被围之敌;分队遂行防御任务时,要采取前轻后重的部署态势,并将机动能力强的分队作为机动突击预备队,在前沿抗击分队的牵制下,快速向进攻之敌翼侧、间隙地实施穿插、迂回,打乱敌进攻队形,以积极的攻势行动赢得战场主动权。

充分发挥火力作用,形成绵密火力网

荒漠草原地区视、射界开阔,便于发挥轻武器直瞄火力的作用。因此,在战斗中应依据轻武器的种类和射程构成远、中、近相结合,中、低空相配合的打步兵、打坦克和防空一体化火力配系。根据射程不同,在 1000m距离内以步、机枪火力为主,在1000~1500m距离内以火箭筒、榴弹发射器火力为主,在 1500~2500m距离内以反坦克导弹火力为主,形成远、中、近相结合,层层推进的绵密火力网;根据射高不同,以高射机枪和防空导弹为主构成中、低空防空火力网。应根据敌步兵、坦克、低空飞机和直升机等目标类型不同,合理区分任务,形成点面相结合的一体化火力配系,并且要注重形成交叉火力,增大主要方向的火力密度,防止出现火力空白和重复射击等现象。

发挥短兵突击威力,注重对重要目标的控制

“兵无地而不勇,地无兵而不险”,这是一句古朴的格言。荒漠草原特殊的地理形态,使敌我双方的作战行动都受到限制,有利地形、重要目标必将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在攻防作战中,需要控制的重要目标和有利地形有:水源(绿州)、水利设施、居民地、发达的道路及其枢纽、机场等。对这些目标均须置于直瞄射击的控制之下。机枪和反坦克导弹应对街道、灌溉渠、运河和桥梁方向实施射击。在与对方展开遭遇战时,往往要用强大的火力、闪电式爆破、突击相结合的手段来消灭对方,以抢占战术制高点。当特种部队以瞬间短攻抢占制高点后,应尽快构筑或抢修工事,以避免对方组织强大的火力反扑。在短攻过程中,机枪手选用有利地形进行掩护,但射弹不要横贯通路,以免给己方实施短攻的队员造成困难。短攻队员要及时排除雷障与铁丝网障碍。在靠近对方防御工事时,应及时向敌堑壕、碉堡投弹,利用爆炸瞬间产生的烟雾和尘土作掩护,抢占有利地形。

发挥反坦克武器威力,注重打装甲目标

现代战争中,敌将充分利用荒漠草原适合机械化装备快速机动的特点,发挥其技术优势,以坦克、步兵战车为主体实施机动作战。因此,步兵分队的反坦克任务相对加重,并将成为能否达成战斗目的的关键。鉴于此,分队应充分发挥反坦克武器威力,大量消灭敌装甲目标,赢得战斗的主动权。组织反坦克火力时,应充分利用沙漠地平坦的有利条件,尽可能在最大距离上实施直接瞄准射击,以便将敌坦克消灭在前沿。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西奈沙漠战斗中,埃及军队在伏击对方坦克部队作战中,将反坦克导弹与反坦克火箭筒配合使用,导弹打较远的目标,火箭筒攻击近距离目标,收到了实效。在这次战斗中,使埃及人在西奈沙漠中扬眉吐气的火箭筒就是苏制RPG-7 轻型火箭筒。

注重协同,加强保障

荒漠草原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分队组织协同和保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无明显的地物特征可供利用,使组织协同面临困境,自然环境恶劣又给分队组织保障造成困难。因此,协同和保障成为战斗实施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分队在组织协同行动时,应特别重视现地判定方位的问题。通常要给各排和连规定方位角,派专人在进攻过程中标示方向,指定地面明显可见的方位物,规定容易记住的目视和发光信号以及将这些信号传达给全体人员的方法,应特别注意按最主要的目标和地区协调各分队的行动。在沙漠地行动要注意对枪口、炮口和武器活动部件的防护,防止堵塞。在冬季应有御寒措施,部队行动尽量轻装,减少体力消耗,单兵负荷以25kg左右为宜,对所携带物资器材,应周密计划。

轻武器装备

应具有在沙漠环境中的可靠性和适应能力

荒漠草原地区风沙大的特点对武器装备的适应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由于风沙的影响,可能造成武器发射失灵、机件受损等不良后果。素有“沙漠杀手”美称的以色列乌齐冲锋枪之所以备受兵家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该枪针对沙漠地作战要求,改进了部件结构,具有较强的战场适应能力。乌齐冲锋枪机匣两侧加工有几条长棱,不仅增强了机匣强度,而且减小了活动件与机匣的接触面,保证武器在恶劣环境下的可行性,具有良好的抗风沙、抗污垢性能。英军的L85A2步枪吸取海湾战争中的教训,进行了全面设计,除具有火力猛烈、射击精确、灵活机动的优长外,在外形设计上进行了特殊的改造,其枪管长与美国M16A2的枪管相当,但全枪长比M16A2短215mm,方便士兵携行,利于在狭小空间使用。多功能刺刀既可作匕首,又可作钢锯,刺刀与刀鞘配合,还可用于剪切。多用途背带使士兵携行方便,并可立即转入战斗状态。特别是该枪针对沙漠地区作战特点,增强了抗风沙、抗腐耐磨性能,可靠性明显增强。

要具备高精度、远射程、高射速的能力,提高作战效率

荒漠草原地形较平坦,适合机械化部队快速机动、展开突击,作战节奏快。为提高在荒漠草原作战的能力,要求步兵手中轻武器的性能一定要适应快速作战的需要。一是必须高精度。现代荒漠草原作战,情况瞬息万变,目标多样,战机来之不易,而且稍纵即逝,轻武器要能准确地攻击,做到一击即中,一中即毁。二是必须远射程。未来荒漠草原作战,攻守双方谁在武器射程上占据优势,谁就能先于对方开火,消灭对方。根据这一要求,步、机枪的射程应达到 1000~1500m,反坦克火箭的射程最低应达到1000m,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应在 3500m以上,能在对方坦克射程之外将其击毁;榴弹发射器的射程,曲射距离应在 1600m左右,直射反装甲距离应达到900m以上,以能在敌方火力以外将其摧毁。三是必须高射速。荒漠草原战斗中,一方只有以不间断的火力将对方压制,才能保障战斗顺利进行,所以应提高武器的战斗射速,保证攻击火力的连续性。

配备多用途武器,提高部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能力

我国荒漠草原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占全国戈壁沙漠总面积的55%。这些地区历来是民族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近年来,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步兵分队很可能在这些地区进行反恐平暴等行动。现代战争的立体、纵深性明显,特别是在荒漠草原地区,更便于实施空降、破袭等特种作战行动。因此,步兵分队将更多地执行以反恐平暴等为目的的特种作战任务。特殊的作战样式对轻武器提出了新的要求,那种仅仅满足于徒步步兵使用的轻武器将逐步被淘汰。步兵分队如特种部队深入敌区和空降兵实施纵深空降后,随即用各种轻武器迅速形成战斗力,这要求轻武器必须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多能性。如第二次车臣战争中,针对采取非正规战法的车臣武装分子,俄军采用了非正规编组,摩托化步兵、喷火分队和空降兵分队以连为单位组建强击群,作为主要突击力量。在夺占村庄的战斗中,摩步兵、空降兵以及喷火兵使用狙击步枪和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对躲藏在房屋内的车臣武装分子实施射击。遇到敌火力点时,便使用“矢车菊”型82mm 自动山地迫击炮、RPO-A型“熊蜂”火箭弹喷火器、机枪和车载30mm自动火炮进行火力压制。为对付车臣匪徒的狙击手,俄军还在强击支队编成内组建了若干反狙击手小组。战争实践证明,针对不同的作战目标,充分发挥各种武器的作用,并采取灵活的战术手段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武威地区荒漠化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篇7

从1996年开始,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以1994年~1995年6月~9月覆盖民勤、武威、古浪三县 (市) 的地球资源卫星 (Land sat TM) 遥感资料为基础, 结合野外调查和GPS定位, 查清武威、民勤、古浪三县 (市) 由各类荒漠化土地222.27万公顷, 占三县 (市) 总面积的85.33%。其中, 风蚀荒漠化土地159.39万公顷, 盐渍化土地13.88万公顷, 退化耕地面积6.22万公顷, 中低山草地退化面积39.32万公顷。三县 (市) 有水浇地33.42万公顷, 旱耕地6.22万公顷, 人工乔木林地0.94万公顷, 天然乔木林地0.92万公顷。

一、武威地区荒漠化的主要特征

㈠降水稀少, 水资源缺乏本区年平均降水量在35毫米~600毫米之间, 绝大部分地区小于400毫米, 区内平均年降水量约200毫米, 仅占全省平均降水量 (约300毫米) 的2/3, 不足全国平均降水量 (约650毫米) 的1/3。河流水系的变迁, 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量的减少以及过度利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都是产生土地沙质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例如甘肃河西走廊民勤盆地的绿洲是由石羊河水系提供发育的, 20世纪70年代后, 石羊河的水量逐年减少, 70年代后期石羊河水量已减少到2.7亿立方米, 近年来仅为2亿立方米~2.4亿立方米。使下游用水量由50年代的1:0.57升到70年代1:0.27, 河流水资源供给不足导致过度开采地下水, 进而使民勤盆地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在坝区和泉山区南部下降1米~3米, 北部地区下降3米~6米, 湖区下降0.5米~3.0米, 多数地带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米~2米。地下水位下降不仅使民勤盆地内大片沙枣林、梭梭林濒临干枯死亡, 而且使部分土地被迫弃耕, 农田面积由解放前的61300公顷减少到现在的40000公顷, 特别是许多弃耕地在风力作用下沙化现象十分严重。

㈡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丘陵及平原交错分布武威地区民勤县的滕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 沙漠中沙丘面积占71%, 湖盆草滩占7%, 山地残丘及平地占22%, 沙丘中又有7%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特别是在沙漠西南部一些大致南北走向排列的垄岗地区, 除丘顶为流沙外, 丘间都是沙土质地面, 大部分的覆盖植被为麻黄及油蒿。在广大流沙地区, 沙丘背风坡和丘间低地区稀疏植被, 如沙拐枣、花棒、沙竹和籽蒿等。

㈢沙漠内广泛分布有湖盆腾格里沙漠中共有大小湖盆422个, 其中有积水的251个, 这些湖盆的景观大致相似。有外向内大致是:湖盆之外是流动沙丘, 湖盆边缘以白刺沙堆为主, 并遍生有芨芨草、沙竹等固定及半固定沙丘, 地下水深度1米~3米, 矿化度1g/L~2g/L, 湖盆内部除最低凹地方有积水外, 主要为草甸, 这些湖盆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内陆小湖 (海子) 不同, 大部分是未积水或积水面很小的草湖。

㈣沙丘形态较为简单流动沙丘以格状沙丘链为主, 是我国格状沙丘链分布最普遍、最典型的沙漠, 一般高度为10米~20米。也存在一些复合型沙丘链, 但面积小, 主要分布在沙漠的东北部, 高度在50米~100米, 新月型沙丘链则分布在沙漠边缘地区, 腾格里沙漠流动沙丘所占面积虽然较多 (占沙丘面积的93%) , 但被一些固定半固定沙丘、湖盆和山地残丘等所分割, 同时不少湖盆可以作为治理沙漠的基地。

㈤动物和植物资源稀缺本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 气候炎热干燥、降雨稀少, 但光热资源丰富, 存在一些抗干旱、抗风蚀、耐沙埋、耐瘠薄的沙生植物, 主要植物种类有木本猪毛菜、红砂、珍珠、泡泡刺、木紫菀、麻黄、戈壁针茅、梭梭、沙拐枣、红柳、白刺、花棒、芨芨草、芦苇、盐抓抓、甘草、油蒿、冷蒿、沙竹、沙米、沙生针茅、鹅冠草、胡杨、新疆杨、二白杨等。兽类主要有大耳刺猬、蒙古兔、灰仓鼠、黑线仓鼠、子午沙鼠、大沙鼠、五指鼠、三趾跳鼠、长耳跳鼠、褐家鼠、小家鼠、狗獾、狼、赤狐、沙狐、草原班猫、荒漠猫、黄羊等。

二、沙漠化土地的成因与发展

㈠地质时期在距今20亿年前的元古代走廊北部的合黎龙首二山还沉没在大海中, 后来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岩浆喷发与岩石变质作用等走廊南北两山才开始隆起, 进入第三纪以后亚欧两大板块的碰撞孕育出了喜马拉雅的辉煌同期, 强烈的造山运动也使该区走廊南山 (今祁连山) 不断抬升, 中部地带不断下沉形成了而今地质地貌结构的雏形, 第四纪以来在几次冰期与间冰期气候交互变换的影响下, 山前和走廊地带曾一度堆积了厚达100米的冰川, 由于气候逐渐变干湖泊干涸风沙地貌开始形成绿洲受到了沙漠化的威胁。

㈡历史时期据现有史料考证在公元前221年河西先后为大月国和小月国的佳牧之地, 后来大小月国为匈奴所破, 河西遂成为匈奴的游牧场所。到了公元前121年朝廷命大将霍去病将万骑远征河西大破匈奴后, 屯兵垦田防卫并施行了移民实边政策。随后的汉唐元明清几代王朝先后进行了5次大的移民行动, 加上连番战乱和河流改道推动了该区沙漠化进一步朝着正向发展, 例如张掖的黑水国、高台的骆驼城等。古名城遗址昔日麦浪滚滚, 风吹草地见牛羊一片繁荣景象是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中心, 如今却成为茫茫荒漠景观。

㈢现代时期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漫长的生产活动中由于受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限制, 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们为了满足其自身的需要过度垦荒放牧和利用水土资源, 形成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历史时期形成的风沙化土地在降水、风等外力的作用下活化地表, 开始出现风蚀粗化潜在沙层风动进而形成片状流沙、流动沙丘等不断的前移扩大荒漠化景观。

三、沙漠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㈠流域系统根据河西沙区自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战略思路,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扩大开展水源涵养林、调整更新防护林、优化完善固沙林”的战略对策。南部山区采取“上封、中造、下搬迁 (退耕还林) ”的对策恢复扩大水源涵养林;中部绿洲在兼顾减少耕地、抗病虫危害、节约用水, 提高防护效益下, 引进樟子松、抗天牛杨树、优质红枣等防护林种, 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北部荒漠区, 以最少的生态用水建立防风固沙阻沙林带, 在不适宜种植物、农作物的贫瘠土地上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 (甘草、麻黄) 和饲料, 对衰败的固沙林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选择替代树种更新。

㈡区域板块在区域板块上, 绿洲外围荒漠草场减轻草场压力, 合理载畜放牧, 适度利用, 延缓沙化进程, 开展不同类型草场生产力调查及荒漠化监测等工作;绿洲边缘完善固沙阻沙林带, 建立活沙障, 治理风沙线;绿洲内部调整更新的防护林网, 把原来单一的大林带宽网格杨树林网, 改造成窄林带、小网格的生态经济型林网。大农业内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使农林牧比例更趋合理, 协调发展。农业内部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牧业方面引进推广优良牧草和畜种, 发展舍饲养殖;林业方面建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水资源利用方面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覆膜种植, 变水资源补偿利用为按价配水。

㈢有效控制人口数量, 减少人口对荒漠化土地的压力首先, 制定区域人口规划, 使荒漠常住人口严格控制在人口规划范围内, 从根本上解放产生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即人口压力;其次, 采取有计划的自愿移民办法, 使生态环境严重地区人口逐渐减少, 以利于环境的恢复;第三, 通过增加非农业生产的产业比重, 增加非农业人口数量, 减少荒漠化地区的农业人口。

㈣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充分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 发展太阳灶和煤气业, 对缓和“三料”俱缺的矛盾, 彻底减小对植被的破坏, 避免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强度干扰。

㈤依靠现代科技, 推动沙产业发展如利用微藻作为沙漠中太阳能的转化器, 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 进行连续性的工业化生产, 充分利用沙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展微藻技术、滴灌技术、温室技术、组培技术等先进适用的沙产业技术是合理并充分开发沙区自然资源的有利措施。

㈥建立荒漠化监测及信息系统荒漠化监测已被列入荒漠化土地管理与整治的议程,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图像技术进行监测, 是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的基础性工作, 是干旱、半干旱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高速公路”。

㈦深入宣传, 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治理沙漠, 防治沙漠化是关系到国民生计和子孙万代的大事, 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搞好。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采用各种形式, 广泛深入地宣传治沙工作是保护国土,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国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确保现代化建设等战略目标实现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通过宣传和教育, 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治沙的重要意义, 增强防沙治沙的紧迫感, 这是确保治沙工作顺利进行和完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 防治土地沙漠化是一项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和人们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宏大的生态建设工程, 这项工程的实施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坚持正确的治沙工作方针, 采取各项有效措施, 从而扎扎实实地把治沙工作推向前进。

摘要:甘肃省是中国沙漠分布面积较广的地区之一, 特别是河西之武威地区荒漠化面积较大且危害严重, 武威、民勤、古浪三县 (市) 共有各类荒漠化土地222.27万公顷, 占三县土地总面积的85.33%, 如此严重的荒漠化给武威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严重威胁。40多年来,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 防沙治沙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文主要分析了武威地区荒漠化的主要特点, 提出了今后防治沙漠化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荒漠地区 篇8

1.1 温度调控

通过加温设备、调节棉被高度、通风口调控可以控制设备内的温度值。在催芽期, 需要对设备内温度进行升温, 前7d温度要缓慢提升, 保证设施内白天温度在15~20℃, 夜间在10~15℃, 温度低于3℃的话很难催芽;从第8天开始到新芽萌发要继续提升温度, 白天达到20~25℃, 晚上保持在15℃上下, 低于5℃的话不能出芽;新梢生长发育期白天和晚上的温度要求和前面一样, 但是最低不能低于10℃;到了开花期白天温度要在20℃左右, 夜间10℃左右, 不低于5℃, 以保证受精;幼果膨大期的白天温度在20℃以上, 夜间温度在15℃以上;着色期白天温度较高, 在25℃左右, 前后不差5℃, 夜间在15~20℃间。

1.2 湿度调控

调控湿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通过灌溉和喷水增加湿度;通过覆盖地面减少地面蒸发减低湿度;在阴雨天增加通风增加湿度;或晴天增加通风降低湿度。催芽期要关闭通风口使设施内湿度增加到80%左右;新梢生长发育期的湿度较催芽期下降20%;在葡萄开花前1周以上要停止灌溉, 并且增加通风, 使湿度降低到50%以下, 为授粉创造合适环境;幼果膨大期的湿度要提高到60%~70%;着色期湿度在60%上下, 应减少灌水, 大约15~20d灌溉1次。

1.3 光照调节

通过改进结构, 技术提高, 来增加自然光线的投入量。可以选择抗老化膜和无滴薄膜, 并且经常对薄膜进行清洗;对温室结构进行调整, 减少骨架遮光量;在温室内部墙面贴反光膜, 增加光线照射。

2 整形修剪

2.1 单干双臂水平整枝

单干双臂水平整枝适用于日光温室篱架种植。按1.6m株距定植苗木, 行距设置为1.8~2.0m。留一个高质量新梢作为主蔓, 长到1.5m左右时摘心。摘心后出副梢。对副梢整形, 用1a生的健壮副梢作为另一侧主蔓。将摘除后留下的副梢中其中一个留3~5片摘心, 其余留2片叶摘心。冬季修剪时, 将副梢全部剪掉, 留下主蔓继续生长。

2.2 单干单臂水平整枝

按0.6~0.8m株距定植苗木, 行距设置为1.8~2.0m。苗木抽枝后选择新梢栽培, 然后将底部7cm以上5片副梢留下, 其他副梢全部摘除。主梢长到15cm时, 剪掉顶部剩下13cm放倒, 朝向北方。与铁丝进行绑扎, 副梢继续向上, 当副梢第1次长出7叶时摘心, 留大约3~5片叶, 第2次留2片叶。第3次留1片叶。冬季修剪时, 将副梢全部剪掉, 留下主蔓继续生长。

2.3 冬剪

在西部荒漠地区进行冬剪时, 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修剪方法, 大多品种的葡萄结果枝剪短一些, 留下结果枝4节左右, 预备枝留2节左右。克伦生无核葡萄修剪时, 要留超过4节的短截。

2.4 夏剪

新梢长到5cm时开始抹芽, 长到8cm时开始摘心, 摘心7d后可以引绑, 同时去掉卷须, 新梢长到20cm时限制其生长速度, 尽量保证各梢均匀生长, 在开花前, 为提高结果率, 可对花序上的新梢进行扭梢。当新梢的叶片数量足够时进行摘心, 对主梢摘心后, 开始处理副梢, 只留下花序上的副梢进行摘心, 留下一个副梢生长, 其他绝后。

3 花果管理技术

3.1 疏穗及掐穗尖

每个结果枝的果穗不超过1个, 去除副穗, 对果穗采取掐穗尖工作, 将歧肩去除, 然后对花序进行整形操作。

3.2 合理负载

对于生长势头强的结果枝再起花序上部采取扭梢操作并留5叶左右摘心, 可以提高坐果率, 同时还能够提高生长出来的葡萄的品质。在开花前, 需要在花序上喷洒1次0.2%硼砂溶液, 或0.2%~0.3%硼酸溶液。1周之后, 再喷1次。如此持续3次左右。在开花后, 喷洒30~40mg/kg赤霉酸。这有利于促进葡萄在15d左右成熟, 并且其坐果率也会有明显提高。

3.3 果实膨大

为了膨大果实, 可以用80~150mg/kg赤霉酸处理喷洒, 时间是落花后1周左右, 间隔10d之后再喷1次。采用这种方法后, 果实的成熟期会延后, 所以适用于延后栽培的品种。

3.4 果实套袋

选择进行套袋的时间是幼果膨胀期结束后, 果实进入着色期之后, 不宜套袋过早, 用于套果实的袋需要有2个直径8mm的孔, 这样才能保证袋内湿热空气的流通, 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4 肥水管理技术

在萌芽前要给葡萄施肥, 按照25kg/667m2左右, 开花之后还要进行施肥。根据葡萄的状态施加不同肥料, 坐果之后到6月前主要施加氮肥, 之后的1个月主要是磷钾肥, 之后是钾肥, 在休眠期则是有机肥, 葡萄采收以后施加基肥给葡萄树, 每667m2计算下来1a的施加复合肥量为70kg、氮肥50kg。在灌水期间要保证各种催素水灌入, 葡萄开花前的1周至开花后1周一般不灌。7月份以后栽培的属于延后栽培, 要在地面覆膜, 不要用大水灌溉, 但也不要太过干旱, 否则容易引起葡萄灰霉病。在6月之后的3个月内要喷洒200mg/kg碧护和0.3%高效磷酸二氢钾, 次数多于2次少于5次。

5 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西部荒漠地区栽培葡萄时, 葡萄白粉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穗轴褐枯病较容易发生, 也会有一些害虫出现, 比如白粉虱, 所以要注意对于这些病虫害的防护, 可以使用药物预防。

摘要:葡萄日光温室栽培管理技术可以从环境因子调控技术、修剪技术、花果管理技术、肥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护技术等方面论述。在西部荒漠地区有适合葡萄生长的光照条件, 也有限制条件, 通过栽培管理技术发挥其优势, 避免劣势从而提高西部荒漠地区葡萄栽培质量。

荒漠地区 篇9

国内外很多学者将心理生理学应用到了交通领域。Mark A通过脑电信号功率研究模拟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表现,发现脑电信号的变化与驾驶员注意力的变化一致[1]。Bong-Jo Chung利用脑电图研究不同公路线形与驾驶疲劳的关系,并分析了公路匝道进出口驾驶人生理紧张状况[2]。Peter Richter等人研究了乡村公路上驾驶人生理负荷,建立了皮电、心率等生理指标与公路曲率变化率间的关系模型[3]。Furuichi等测量了驾驶人在“S”形公路上不同行车速度的心率等生理指标,研究“S”形公路对驾驶人生理产生的影响[4]。Brookhuis等人运用心电图和脑电图研究了在交通环境条件不同的公路行车时驾驶员的心理压力[5]。国内唐登科研究了在不同等级公路上,以不同车速行驶时,驾驶人生理变化规律,得出心率与平曲线半径的关系,并得出公路纵坡、平曲线半径的组合指标与车速、心率指标线性相关[6]。潘晓东应用心率血压两个生理指标定量研究驾驶员以不同的车速在山区道路试验段行驶,其心理反应与平曲线半径、长度、转角和视距之间的关系[7]。霍月英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草原公路最大直线长度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符合驾驶员心理、生理需求的草原公路最大直线长度为5.17 km[8]。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研究方法,以荒漠化地区公路最大直线长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驾试验,采集驾驶员在荒漠化地区公路直线路段上行驶过程中的脑电信号、车速等数据,分析驾驶员脑电信号与直线长度及车速的关系,建立荒漠化地区驾驶员脑电信号与直线长度的回归模型。从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舒适性的角度得出符合驾驶员心理、生理需求的荒漠化地区公路最大直线长度,为荒漠化地区公路最大直线长度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1 试验设计与指标选取

1.1 试验路段选择及流程

实验路线选取了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条典型的荒漠化地区公路。公路两侧地表植被稀疏,沙化严重,线形简单,长直线过多,景观单调。试验道路基本概况和景观环境如表1和图1所示。

驾驶人员按既定顺序在所选实验路段按设计车速进行行车实验。为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实验在每天相同时间内进行。试验中,关闭车载音频、视频、手机,禁止交谈,禁止摇动车窗和调节车载空调,尽量保持车内的微环境相同,以减少对驾驶员和实验采集系统的干扰。

1.2 实验人员及设备介绍

试验人员为15名职业司机,身体状况良好、具备驾驶职业资格和熟练驾驶技术,对试验路段的情况均比较熟悉。实验前对驾驶员进行培训,熟悉实验规则要求。在实验前驾驶员保证充足的睡眠,24h内不得从事饮酒、吃药、喝茶和咖啡等对心脏有刺激性的活动;实验前1 h,禁止抽烟和做剧烈运动。

实验车辆选用车况运行状况良好,操作顺畅,无交通事故记录的自动挡小轿车。采用集思宝MG838手持GPS对车速进行实时采集。驾驶员脑电数据采集使用美国BIOPAC公司生产的MP150多导生理记录仪及其专用的数据线和电极片采集记录,通过与之配套的Acq Knowledge软件进行数据提取。

1.3 指标选取

脑电波由各种节律性的波组成,依频率不同而分为δ(0.5~4 Hz)、θ(4~8 Hz)、α(8~13 Hz)、β(13~30 Hz)波。α、β波属于脑电波中的快波,α波是成年人觉醒并安静闭目时的正常波形,β波发生在人们处于警觉并注意外部刺激或施加特别心理压力时;θ波属于脑电波中的慢波,在正常成年人的睡眠期它们的成分会提高。在基于脑电信号的疲劳驾驶的研究中,最常用的频带为δ波、θ波、α波、β波[9]。

高伊蒙研究了草原公路直线长度对驾驶员脑电特性的影响,得出直线长度与脑电信号β波、θ波及脑电指标(θ+α)/β有一定的相关性,与α波相关性一般且不存在明显的规律[10]。王玉化等研究发现脑电信号β波和(α+θ)/β这两项指标对驾驶员疲劳反应最为敏感,可以把这两项指标作为表征草原公路驾驶员疲劳的脑电指标[11]。朱翠翠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发现驾驶员在从直线路段进入到圆曲线路段和上坡坡度时,驾驶员的β频段绝对功率值变化值与圆曲线半径呈负相关,与上坡坡度值呈正相关关系[12]。殷艳红研究表明,随驾驶疲劳的加深,EEG的三个比率指标(α+θ)/β,θ/β,α/β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3]。而脑电信号出现δ波是在成年人处于深度疲劳,出现瞌睡时,此时已不适宜驾车[14]。

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试验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β波以及它们的组合指标(α+θ)/β为脑电评价指标。

2 脑电信号与直线长度、车速的关系

在试验路段进行行车实验,采集驾驶员的脑电信号及速度数据,脑电信号采样率为256 Hz。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和剔除伪迹是在MP150生理记录仪配套软件Acq Knowledge离线分析下完成的,去除抖动比较大的错误记录段,接着去除眼电、肌肉和出汗等伪迹。将经过预处理后15位驾驶员所有脑电数据按4 s截取一段[15],计算β波(14~30 Hz)的平均功率及脑电波的比率值(α+θ)/β。然后绘制直线段长度对驾驶员瞳孔直径及速度影响散点图。

2.1 脑电β波与直线长度、车速的关系

将行车试验数据处理后进一步统计整理,得到15位驾驶员在不同时间直线长度下的脑电β波平均功率和车速,如图2所示。

由图2中可知,脑电β波的平均功率随着直线长度的增大呈现急速下降,在直线长度达到4.79km后逐渐趋于平缓。由β波的生理学意义得知,当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或处于警觉并注意外部刺激时一般会出现。当驾驶员在短直线上行驶时由于直线短过短,驾驶员在短直线上行驶比较兴奋警觉。而当直线长度达到5 km后,脑电β波逐渐趋于平缓,脑电β波的平均功率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这是由于直线段过长,且荒漠化地区公路周围环境单调,缺乏必要的刺激,驾驶员的大脑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强,驾驶员逐渐进入疲劳的状态,不利于行车安全。从车速与直线长度的关系可以看出,车速普遍大于设计车速,而且车速随着直线长度的增大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这是由于在短直线上行驶时,驾驶员比较谨慎。而随着直线长度的增加,过长的直线,会使路面在驾驶员的视野中所占比例增加,空间识别能力下降,而且由于道路本身线形简单以及道路周围环境的单调枯燥,对驾驶员的新鲜刺激减少,驾驶员会产生快点驶出直线的急躁情绪,一般会超速行驶,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2.2 脑电指标β波与直线长度、车速的偏相关分析

偏相关分析是指当两个变量同时与第三个变量相关时,将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剔除,只分析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过程。本文需要研究脑电指标β波与直线长度及速度的关系,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偏相关系数及Pearson偏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根据表2和表3的结果,驾驶员脑电β波与直线长度及车速的偏相关分析结论如下:当控制变量为车速时,脑电β波与直线长度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r=-0.767,且偏相关系数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0.000<0.05,说明直线长度对脑电β波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当控制变量为直线长度时,脑电β波与驾驶速度呈现弱的负相关,偏相关系数r=-0.491,且偏相关系数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0.067>0.05,说明驾驶速度对脑电β波的影响不显著。

2.3 脑电指标(α+θ)/β与直线长度、车速的关系

由图3中可知,脑电指标(α+θ)/β随着直线长度的增大在2.58左右波动,在直线长度达到5.18km后逐渐上升。由脑电指标(α+θ)/β的生理学意义得知,随驾驶疲劳的加深,EEG的比率指标(α+θ)/β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当驾驶员在短直线上行驶时由于直线过短,驾驶员在短直线上行驶比较兴奋警觉,不易产生驾驶疲劳。而当直线长度达到5.18 km后,由于直线段过长,且荒漠化地区公路周围环境单调,缺乏必要的刺激,驾驶员的大脑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强,驾驶员逐渐进入疲劳的状态,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而车速已在2.1小节分析。

2.4 脑电指标(α+θ)/β与直线长度、车速的偏相关分析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脑电指标(α+θ)/β与直线长度及速度的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得到偏相关系数及Pearson偏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根据表4和表5的结果,驾驶员脑电指标(α+θ)/β与直线长度及车速的偏相关分析结论如下:当控制变量为车速时,脑电指标(α+θ)/β与直线长度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r=-0.914,且偏相关系数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0.000<0.05,说明直线长度对脑电指标(α+θ)/β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当控制变量为直线长度时,脑电指标(α+θ)/β与驾驶速度呈现弱的负相关,偏相关系数r=-0.395,且偏相关系数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0.085>0.05,说明驾驶速度对脑电指标(α+θ)/β的影响不显著。

3 脑电信号与直线长度的回归模型

通过驾驶员脑电信号与直线长度及车速的偏相关分析,可见脑电信号与车速不相关,与直线长度相关。绘制脑电信号与直线长度的散点图,如图4和图5所示。利用SPSS软件建立脑电信号与直线长度的回归模型及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其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

对于以上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可知,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较高且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0.000<0.05,说明可以用回归模型描述荒漠化地区公路直线长度与脑电信号之间的关系。

注:1为脑电β波与直线长度的回归模型,2为脑电指标(α+θ)/β与直线长度的回归模型。

对拟合方程1进行求导,令二阶导数等于零,可得在直线长度为6.67 km时曲线出现拐点。由图4可知,直线长度小于6.67 km时脑电β波随直线长度逐渐减小,说明驾驶员在直线长度小于6.67 km的直线段上行驶时大脑比较活跃且警觉,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而当直线长度大于6.67 km时,脑电β波平均功率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说明驾驶员在直线长度大于6.67 km的直线段上行驶时,由于本身线形简单,且荒漠化地区公路两侧环境单调,致使驾驶员大脑处于抑制状态,产生了驾驶疲劳,不利于行车安全。

对拟合方程2进行求导,令二阶导数等于零,可得在直线长度为5.83 km时曲线出现拐点。由图5可知,直线长度小于5.83 km时脑电指标(α+θ)/β随直线长度维持在2.58上下波动,说明驾驶员在直线长度小于5.83 km的直线段上行驶时,驾驶员比较清醒,没有出现疲劳症状,而当驾驶员在直线长度大于5.83 km的直线段上行驶时,脑电比值(α+θ)/β随直线长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驾驶员在直线长度大于5.83 km的直线段上行驶时,产生了驾驶疲劳,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

由此可见,曲线的拐点也就是驾驶员心理、生理反应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临界点,由脑电β波确定出的符合驾驶员心理、生理需求的最大直线长度为6.67 km;由脑电指标(α+θ)/β确定出的符合驾驶员心理、生理需求的最大直线长度为5.83 km;当直线长度大于5.83 km,而小于6.67 km时,从脑电指标(α+θ)/β可以看出驾驶员已经疲劳,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符合驾驶员心理、生理需求的荒漠化地区公路最大直线长度为5.83 km。

4 结论

鉴于荒漠化地区特殊地貌及景观环境条件,为了确定出符合驾驶员心理、生理需求的荒漠化地区公路最大直线长度,本文通过在荒漠化地区公路进行行车实验,分析了脑电信号与直线长度及车速的关系,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通过偏相关分析,脑电β波与车速相关性不大,与直线长度呈负相关;脑电指标(α+θ)/β与车速不相关,与直线长度呈正相关。

荒漠地区 篇10

里海北部地区的特点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蒸发量超过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298mm (152mm~498mm) , 而蒸发量大约为900~1000mm。年平均温度为6.9℃, 夏天的最高温度是42℃, 冬季的最低气温是-38℃。每年干燥风80d左右。从11月到第2年的3月份观察稳定的积雪, 平均的积雪深度为10cm[1]。

该地区是地形起伏甚微的平原地区的极好代表, 起伏度只有10%~15%, 被深色的褐土类土壤所覆盖。其余的土地是具有独特的小起伏, 覆盖有较为复杂的土壤和植被。在生长有苦艾蒿 (Artemisia pauciflora) 的沙地往往覆盖有轻微的盐碱。这里主要的是半沙漠粘土土壤, 它们占中间平原地带超过50%。那些轻微的缓坡地带 (大约25%面积的碱性土壤混合物) 被干旱草原的碱性浅栗钙土覆盖。低凹地 (大约25%面积的碱性土壤混合物) 被草甸栗钙土所覆盖, 用于种植麦田—草原植被。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有超过80种的植物种 (狐茅、枸杞、苜蓿、委陵菜等) 。草原植被的覆盖率高达85%~95%, 植株的平均高27~37cm。较低处的草原植被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量 (平均, 2.4t/hm2) [2]。

地下水的盐度相当的不平衡:碱性土的硫酸盐盐化程度较重 (高达20g/L) , 其中浅栗钙土 (达10g/L) , 而在低洼处的草甸栗钙土和黑土类及碱性土壤被碳酸盐碱化 (<1g/L) 。地下水位一般5~6m, 土壤毛细管边缘为3m。

在Dzhanybek实验地引种林木和灌木种植于上世纪50年代。

首先, 最好的生态地带是那些地势较为平坦, 地下水位5~6m, 草甸栗钙土的非盐碱地。

已经测试了不同州和地理区域的草甸栗钙土200多种林木和灌木, 由于这个区域的地下水含有很低的矿物质, 所以可以为植物所利用。许多引进的树木都能够很好的适应恶劣的半沙漠气候条件。它们长势良好, 生长速度快, 在幼年就开始结果, 并且有极强的再生能力。

在森林草原地带和洪积草原森林的陡峭山坡和山谷的森林中, 发现了适应性最好且稳定的典型阔叶林。它们包括中生植物和中度旱生植物:橡树、白桦、莱檬、梨树、枫树、白蜡树和榛子树, 有大约96种森林植物种可以被运用于轻微的低洼地带。

在最初几年选择树种时, 我们可能采取农业种植技术。随着种间和种内的竞争, 森林生长茂密, 逐渐具有了森林群落的特征。随着土壤pH值的变化, 具有不同的特点的森林动物群和真菌 (根生腐生菌真菌) 随之出现, 同时也会产生枯枝落叶层[5]。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 25年生的沙棘可长到5~6m高, 主根可以达到7~9cm高 (最高为18cm) (照片1) 。

沙棘植物是一种结果期交替出现的植物, 并且每年在距离原植株7~8m的地方可生成萌蘖根。在自然生长空间内与其他引进种的竞争中, 沙棘会取得成功。所以它们不需要特别的森林管育措施。植株的根系达到土壤毛细管边界的深度为2~3m。地下淡水是在干旱时期 (在生长季节的下半年) 沙棘植株生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 二个生态条件是局限于复杂的土壤团粒结构。在1.5m的深度有含有超过3%的可溶性盐的盐土 (盐渍) 土壤团粒, 这里的地下水含量较高 (5~10g/L) 。盐碱地在没有初步的处理前不能用于植树造林。最初可以通过深耕, 使土壤脱盐和脱碱, 这将破坏碱土层, 引起表土透水性的增加, 使碱土层转移到可耕种层。土壤进一步脱盐是通过积雪来补充给地表淡水, 供给榆树 (Ulmus pumila L.) 生长。对碱土土壤的改良记录了草原旱生植物的适应性, 已经证实13种植物对盐碱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忍耐性 (小檗、6月浆果、丁香、枸杞、白蜡树及其他) , 21种可以直接播种[3]。小面积的碱土有利于引进植物种, 它们的根系不仅可以从碱土层吸收水分, 还可以从附近没有造林的低洼地吸取 水。

在改良过的碱土土壤上种植的沙棘植株, 树龄为15年时只有1.5m高, 它们根系属于浅根系 (图1) , 在土层上部1m左右的土层 (在1年的温暖和寒冷期间的降水只有150mm) 。

A—秋季水分;B—盐概况:K+:———Na+, ---Ca2+, ……Mg2+, A-:———SO2-4, ---HCO-3, ……Cl-;C—根系分布:1~4—土层:1—Ap ca, 2—B32ca2cs, 3—B32ca cs2sa, 4—BC2ca cs2sa

为了提高沙棘造林成活率, 有必要增加行距 (达到6~10m) , 从而可以增加供水面积;也可以在每年运用农业技术来减少土壤表面的蒸发量, 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 从而有效利用土壤水分。但是即使采取这些措施, 沙棘植株的死亡率还是相当高的。多年的引种试验形成了一个自身可以繁殖的自繁群体, 经过几年后就可以形成木本灌木林。自我繁殖植物包括有坚果沙枣, 杨树间种的柳树, 沙棘和浆果丛[4]。这些植物 (36种代表种) 占据了坡面和坡底, 并形成了具有生态学特征的群落 (照片2) 。

沙棘在这里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树龄为10年以下, 植株有3~4m高, 直径为6~7cm, 开张形的树冠和健壮的生长势。沙棘同芦苇 (Calamagrostis epigeios) 和羊茅等喜湿性草本混生在坡面和沟谷。这证实了沙棘有良好和宽广的生态适应性, 可以用于防治荒漠化和治理侵蚀性土壤。

所以在半荒漠地区的低洼地带, 在地下水位或内部有水供给的条件下, 沙棘造林会获得成功。在这些地区创建多功能人工林可以达到改良土壤和改善环境条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Biogeocoenotic Bas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 Caspian Semi-desert. 1974, Moscow. 360 p. (in Russian) .

[2]Rode A., Polsky M.1961.Soils of DzhanybekResearch Station:Morphology, Tex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J].Trudy Dokutch.Soil Inst.Vol.56, pp.1-214. (in Russian) .

[3]Senkevich N., Oloviannikova I.1996.Introduc-tion of woody plants in Northern Caspian Semi-desert[M].Moscow.180 p. (in Russian) .

[4] Sizemskaya M., Kopyl I., Sapanov M. 1995. Colonization of artificial mesorelief lowland by wood and shrub vegetation in semidesert of the Caspian sea region[M]. Lesovedenie, № 1. Pp. 15-23 (in Russian) .

遏制荒漠化 篇11

荒漠化已经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侵蚀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

目前全球30%的土地、10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受荒漠化危害,荒漠化土地达36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

据了解,一些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全国有近4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贫困人口的一半生活在这些地区。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之一。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

成就巨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地荒漠化治理,始终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沙区组织开展了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374万公顷。上个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首次对全国防沙治沙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2000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区、旗),规划治理总面积2057.35万公顷。到2006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612万公顷,实行禁牧面积568.4万公顷,生态移民10.12万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颁布施行了《防沙治沙法》,批准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的决定》,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林业局还首次与防治任务较重的省区签订了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相继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对重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进行了集中治理,推动了全国生态状况的持续好转。

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防沙治沙事业进入工程带动、政策拉动、科技驱动和法制推动的新阶段。

首先是荒漠化面积缩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3.79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7585平方公里。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20个百分点以上,并呈正向演替方向发展。大江大河泥沙淤积逐年减少,局部地区沙尘暴由过去的强加强区变为弱加强区。京津风沙源工程通过五年的实施,工程区土壤的风蚀量在同等风力条件下减少近1/5,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另外,防治荒漠化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色种植、养殖、加工和生态旅游等产业不断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初步形成,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日益拓展,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有1600多万农牧民直接受益,2005年与2000年相比,工程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近50%。京津工程区通过五年建设,以种养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年均以1.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减,荒漠化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较快发展,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并且,通过荒漠化防治改善了沙区生态状况,促进了人们的生态伦理观念转变,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生产方式转变,改变了广种薄收的生产习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转移。防治荒漠化促进了兴边富民,增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荒漠化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22%,一些地方开始呈现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喜人局面。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工作机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工作经验。

首先是构建防沙治沙政策框架。国家在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税费减免、权益保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呈现出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防沙治沙的新局面。

建立防沙治沙科技体系。开展科技攻关,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功模式,增强了科学防沙治沙的能力,提高了防沙治沙的质量和效益。

健全防沙治沙法律制度。中国公布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形成了以《防沙治沙法》为主体的防沙治沙法律法规体系,奠定了防沙治沙的法律基础。

实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在不同的类型区,建立了37个治沙示范区,进一步探索了防沙治沙技术模式、政策机制、沙产业发展模式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为面上的防沙治沙工作探路子、作示范。

开展沙尘灾害应急处置。建立了沙尘暴灾害预警和应急工作机制和体系,逐步建立灾害评估体系,建立了一支应急处置队伍,有效地开展了沙尘暴灾害应急工作。

同时,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国际合作。中国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国,积极履行义务,广泛开展防沙治沙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在防治荒漠化领域积极负责的态度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任重道远

成绩是鼓舞人心的,但是我国土地沙化形势仍十分严峻,防沙治沙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目前还有173.97万平方公里,占18.1%的国土正在遭受沙化的侵袭,它吞噬着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制约着沙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冲击着工农业正常生产和交通安全运营,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局部扩展依然严重。虽然全国土地沙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但局部地区土地沙化仍继续扩展。全国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如果利用不当,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

治理难度依然很大。在全国现有的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还有5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按现有的治理速度,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治理。

治理成果依然脆弱。一些已治理的地区,植被刚开始恢复,稳定性差;一些地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后,后续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再次造成土地沙化。

人为隐患依然较多。沙区生产方式落后,滥樵采、滥开垦、滥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较为严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相当突出。一些地方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措施不力,执法不严,破坏生态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明确要求“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我国政府将把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续全力推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将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全面落实《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加强封禁保护,发挥自然修复作用;转变生产方式,严格沙化源头控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程治理步伐;继续建立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探索不同沙化类型防沙治沙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沙区农民收入;强化科技支撑,提高防沙治沙成效;坚持严格执法,规范防沙治沙行为;创新体制机制,增强防沙治沙活力;搞好监测预警,提高防治决策水平;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加快防沙治沙的步伐。

荒漠地区 篇12

1 研究区概况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的石羊河流域下游, 平均海拔1400m, 介于东经101°49′41″至104°12′10″和北纬38°3′45″至39°27′37″之间, 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所包围, 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内陆荒漠区, 是我国较为典型的沙漠绿洲地带和荒漠生态类型区[2]。区域土地总面积16016km2, 以沙漠、绿洲、戈壁为主, 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445208.3hm2。

2 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的成因一般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 而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成因中所占比例较大。

2.1 自然因素

2.1.1 气候条件

荒漠化的形成与区域气候条件关系密切, 围绕气候的变化, 荒漠化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民勤县具有较为明显的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 气候干旱, 降水少, 蒸发强, 昼夜温差较大, 大风多, 风力较强, 多风沙和沙尘暴天气。其中年平均气温7.8℃, 年平均降水量127.7mm, 年平均蒸发量2623mm, 昼夜平均温差15.5℃, 恶劣的气候条件也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自然营力,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使得区域的气候愈加干旱, 荒漠化日益加强。

2.1.2 物质条件

我国西北地区经过历史上漫长的地质变迁, 沙漠多, 以砂粒为主的一些疏松沙质沉积物广泛分布。从地质历史角度来看, 第四纪时期, 大多沙漠均埋藏有古风成沙 (如腾格里、毛乌素沙漠) , 这些古风成沙为地质历史时期沙漠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沙源[3]。民勤县处于沙漠腹地, 风沙肆掠, 水资源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壤发育度差、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形成荒漠化的基础条件。

2.2 人为因素

2.2.1 人地矛盾

民勤县土地总面积为16016km2, 人口平均密度17.2人/km2, 由于荒漠干旱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 随着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不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等原因, 导致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破坏, 增加了土壤风蚀,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进一步激化了民勤县的人地矛盾。

2.2.2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是民勤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瓶颈。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以及地下水的大幅度开采, 使得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不断减少,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涵养能力逐渐减小、地面植被大幅度枯死与破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另外, 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大量井水灌溉造成盐分集聚, 形成大范围的土地盐渍化;加之当地对水资源的管理欠缺, 民众节水意识薄弱, 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

2.2.3 植被破坏

林草植被破坏严重加速了荒漠化的产生, 近几年, 由于石羊河流域上游人类的滥砍滥伐、民勤盆地的开荒垦殖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 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恶化, 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并影响到区域的水文循环过程, 造成民勤防风固沙植被和荒漠绿洲的逐渐萎缩, 自然灾害频发, 荒漠化产生速度加快, 风沙危害加强。

3 民勤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3.1 生态环境基础脆弱, 荒漠化治理任重而道远

民勤作为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荒漠区,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植被覆盖度低,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 加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土地承载力持续下降, 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张, 生态危机严重。近几年来, 民勤县人民以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为目标, 走生态立县之路, 坚持与荒漠化做斗争, 积极探索荒漠化防治新模式和创新管理机制, 荒漠化防治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 根据民勤政府工作网站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年底, 民勤县在408km风沙线上建成防护林带300多km, 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5.32万hm2, 工程压沙造林面积2.74万hm2, 其中封育的天然沙生植被面积21.67万hm2, 封育成林面积5.2万hm2, 荒漠化面积从2009年的150万hm2减少到2013年的142.8万hm2, 净减少3万hm2, 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11.21%增加到2013年的12.32%, 提高1.11%。尽管如此, 民勤县仍然是我国荒漠化危害较严重的区域之一, 荒漠化治理的征途依然漫长。

3.2 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人为因素导致的荒漠化比例较大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慢, 尤其是民勤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比较落后, 教育资源欠缺, 大部分人口的文化水平较低, 法律意识不足,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淡薄, 荒漠化治理的社会参与度低, 总体治理能力欠缺, 只顾着追求眼前和片面利益, 忽视生态效益, 违背生态规律, 未能处理好荒漠化治理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由于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乱砍滥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诸多人类活动的加剧, 造成的沙尘暴等自然环境灾害频繁发生, 荒漠化面积扩张并局部逆转, 危害严重, 损失巨大。

3.3 投资和扶持力度不大, 荒漠化防治效率与效果不高

民勤自然生态环境恶劣, 且荒漠化范围广, 因此治理的难度相对较大, 荒漠化及生态环境的治理, 需要耗费大量的财政资金, 也需要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政策扶持。民勤荒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由于治理过程的时间周期长, 资金投入的滞后以及政策措施的不健全, 导致治理的效率不高, 效果不显著。

3.4 法律与政策体系不完善, 未形成严格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民勤县在荒漠化的治理的过程中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治理措施, 荒漠化蔓延速度得到了部分缓解, 但是治理的理念和方法缺少创新性和彻底性, 没有从源头和根本上有效遏制荒漠化的产生, 另外, 由于管理机制和防治力度的不完整, 导致荒漠化防治的措施严重落后于荒漠化恶化的速度, 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对后续的治理带来更多困难和挑战, 也带来昂贵的治理费用和代价。

4“生态+”模式的基本原理

4.1“生态+”的概念

“生态+”是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是在发展经验中形成的理念升华, 是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全过程及各行各业各元素之中, 以人、自然、社会等方面和谐共生、循环发展为前提、以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为基本点, 以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的, 是推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及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关键和本质。

“生态+”的理念运用到民勤荒漠化治理中, 需要转变旧的发展理念和方式, 是荒漠化治理和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等的协同发展。

4.2“生态+”的理论体系

4.2.1 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新常态下一种新的产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是以生态理念为主线, 贯穿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各个领域的经营管理观念。它与传统的产业有明显的特征差异, 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4]。

人类社会发展要遵循生态生产规律, 落实生态生产必须要发挥产业生态优势, 实现生态化发展。生态产业是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循环经济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 要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 相互促进, 着力进行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循环经济, 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方式。建设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且严格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加强扶持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推进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 形成形式多样的生态产业链。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的稀缺性, 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保持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平衡, 人类的生产要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合理范围之内, 形成人、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生态化产业发展模式, 生态+“产业”就是要根据产业自身的发展机理, 充分考虑其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范围, 协同工业、现代农业、三产等方面,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 对各类产业系统进行转型优化, 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创新, 学习并建立具有生态理念的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体系, 提高产业生态化竞争能力[5]。

4.2.2 生态+“现代化建设”

生态+“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思维的创新与提升, 是现代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耦合优化, 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生态转型[6]。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的有机融合, 要以生态经济, 生态社会和生态意识为切入点, 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从而有效达到现代化建设模式的生态转型。

生态+“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重点围绕绿色发展, 结合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 广泛普及绿色生活, 绿色城镇化和发展绿色经济, 进一步增强和提高生态现代化水平, 努力实现生态现代化建设方式和生态治理机制的转型和创新, 做到科学发展, 从源头扭转自然生态环境对现代化建设的制约, 通过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 达到现代化建设生态化的互利模式,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现代化建设新格局[7]。

4.2.3 生态+“科技创新”

科技作为一把双刃剑, 传统的科技创新观念将经济利益摆在第一位, 忽略了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当今时代, 随着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矛盾的日益深化, 各种生态危机愈演愈烈, 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已不再现实, 生态化的科技创新或者科技创新的生态化是对这一矛盾解决的关键和重点[8]。生态+“科技创新”是将具有生态型的科技创新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 追求和谐的发展关系。其实质是要在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中引入生态的理念, 正确引导科技创新向着有助于资源环境保护, 有利于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等因素之间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9]。科技创新发展要以生态价值为衡量指标, 有效实现科技创新的生态化改造和转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创业创新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使得科技创新在生态发展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生态+“科技创新”是要依靠这些有利平台和空间, 落实和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以发展生态化科技创新为契机, 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力, 构建完善的生态化科技创新模式, 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 在追求科技创新经济效益的同时, 严格遵循生态规律和理念, 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营造良好的生态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环境, 把生态发展提升到新的发展轨道上, 努力实现人—环境—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

4.3“生态+”的特征

4.3.1 系统性

“生态+”强调将生态发展理念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它把自然界和整个人类社会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并依据其自身系统化的生态理念贯穿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 它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理念、运行机制和发展方式, 通过各方面深度叠加, 从各个层次及部分之间来对其的发展进行优化及重塑。产生成倍的效果促进发展。

4.3.2 循环性

“生态+”核心在于调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形成良性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大循环的和谐统一, 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4.3.3 和谐性

和谐是“生态+”的保障, “生态+”是社会、经济、政治、文明、生态和谐统一的有机体, 是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的伦理形态, “生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协同生态制度, 生态安全, 生态环境, 强调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公平高效, 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4.3.4 多样性

“生态+”并不是单一的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 其内容全面涵盖着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各方面, 其参与主体的多样性, 不仅包括各类自然环境生态系统, 还包括各类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其目标的多样性, 不仅限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而且还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10]。

5“生态+”模式下的民勤荒漠化治理途径

5.1 加强流域用水管理,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民勤县荒漠化恶化的最主要因素和根源就是水资源的退化, 民勤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解决水资源问题, 荒漠化治理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政策法规建设作为生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民勤县的特殊情况, 则应该建立健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 制定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政策规程, 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实施严格的管理和调度, 做好流域内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和规划, 公平合理处理好上下游之间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利益。开源节流, 做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民勤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 应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 形成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和循环型农业, 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坚持封育保护的原则, 依据民勤县荒漠化的不同程度, 划定不同级别的封育保护区, 将造林治沙面积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扩大封育区范围, 对封育区实行严格管理, 禁止一切人类经济活动, 并逐步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治沙与治水并肩齐进, 还要注重市场经济对水资源利用的调节作用, 采用经济杠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5.2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保护荒漠区林草植被

民勤县荒漠化程度大, 治理难度较大, 应因地制宜, 协调各部门, 综合多方面规划及治理措施, 积极落实防沙治沙规划, 实施荒漠区和流域生态修复, 使民勤县荒漠化生态修复区林草植被和水土资源得以恢复和保护。通过综合分析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和民勤荒漠生态系统, 转变产业结构, 生态移民、生活方式, 采取有效的人工整治的生态修复方式对民勤荒漠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 从而减轻荒漠化程度,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5.3 发展荒漠生态产业, 促进荒漠生态经济

发展荒漠生态产业是治理荒漠化的有效途径, 生态+“产业”就是要求努力打造民勤荒漠区特色产业, 在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同时也利用好荒漠化自身丰富的资源条件, 大力发展荒漠区特色种植业, 充分利用荒漠区太阳能和风能, 例如民勤绿洲荒漠化地区具有其独特的风景和优势, 打造民勤荒漠绿洲旅游线路, 不仅可以推动荒漠区旅游业不断发展, 带动荒漠区民众经济提升, 而且还可以加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民勤县现阶段需要不断创新荒漠化治理新机制, 在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的同时不断推进沙漠经济的发展, 从而打造一批特色的荒漠区生态经济产业。

5.4 完善荒漠化治理扶持政策和管理机制

民勤荒漠化治理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机制, 需要建立健全荒漠化治理政府扶持政策以及完善的金融财税体系,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各部门相互协同, 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形态。提高荒漠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精确性, 严格落实责任制, 充分发挥监察监督作用, 限停或整改区域内各类高耗水高污染生产建设项目, 严禁各种弄虚作假及腐败现象发生, 从而保障民勤荒漠化治理顺利实施。

5.5 科技创新与科技扶贫推动荒漠化治理

民勤荒漠化的治理要依靠现代科技的力量, 要按照生态+“科技创新”的具体思路, 在生态领域内进行荒漠化治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增效。需要鼓励区域民众在总结前期荒漠化治理技术模式和经验的同时, 积极探索荒漠化治理新模式并不断进行创新, 为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和荒漠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强化科技扶贫, 将生态环保技术和林苗栽培管理技术深入到区域每村每户, 提升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 提高贫困民众的生活水平,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推动民勤县社会, 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6 结语

解决民勤荒漠化的问题, 提高民勤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本质, 推进民勤荒漠化治理,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荒漠区社会经济发展, 应该坚持“生态为本”的治理理念, 结合“生态+”理论模式, 运用各种荒漠治理措施和治理工程, 遵守自然规律, 遵循科学治理, 循环可持续的原则, 将生态治理作为区域联动发展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和完善政策措施, 严格荒漠化治理立法执法, 从根本上改善民勤荒漠区生态环境, 改良区域民生经济, 保障生态安全, 加快促成美丽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董光荣, 吴波, 慈龙骏, 等.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 1999, 19 (4) :318-332.

[2]张学杰.遏制民勤沙漠化趋势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5, 41 (4) :320-321.

[3]魏海燕, 胡方彩.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贵州科学, 2014, (6) :83-87

[4]毛德华, 郭瑞芝.我国生态产业发展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3, 26 (3) :90-93.

[5]陈柳钦.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趋势——产业生态化[J].未来与发展, 2006 (5) :31-34.

[6]孔繁德, 王连龙, 谭海霞, 等.《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述评[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7 (3) :1-5.

[7]邓翠华.在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建设生态文明[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6 (1) :12-16.

[8]舍娜莉, 何颖利.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化及其发展举措[J].人民论坛, 2013 (11) :156-158.

[9]傅晓华.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透析科技创新生态化[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24 (3) :41-44.

上一篇:产能影响因素下一篇:教学中的理性和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