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地区

2024-05-12

藏语地区(共10篇)

藏语地区 篇1

一、引言

最近几年,以西藏为代表的藏语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在很多方面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自治区新闻传播业等领域中,针对藏语地区进行有效新闻报道是非常重要的宣传路径,对藏族人民努力建设家园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故应体现出巨大的蝴蝶效应。而在藏语地区进行的有关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深度新闻报道能够团结藏族人民一起建设家乡,使藏语地区经济得到更好发展,并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其他民族对藏语地区面貌具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提升地区形象,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同时,藏族地区具有大量优秀的新闻素材可供挖掘,在藏族进行深度新闻报道,能够将藏族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更好的向外展示。随着藏族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藏族经济的不断发展,藏区旅游业的日益兴盛,藏区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一直以来,我国不同民族非常注重统一发展,我国制定的民族政策中,充分反映出民族之间一定要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思想和主旨。我国很多政策均能够体现出民族平等,包括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等。一直以来,国家政府均非常重视藏族深度新闻报道,特别是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为大力发展藏族深度新闻事业,我国政府制定了很多扶持政策,且经过多年新闻学者、藏族新闻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在西藏新闻事业中,藏族深度新闻事业早已常态化,且其对藏族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其一,在藏语地区进行深度新闻报道,能够将藏族的经济发展情况、生活情况充分反映出来,进而使其他民族对藏族具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进而有效促进藏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变得更为和谐、团结;其二,在藏语地区进行深度新闻报道,能够使民族认同感变得更强,进而提高民族团结精神;其三,在藏语地区进行深度新闻报道,能够使藏族政策得到有效宣传,使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弘扬,使藏族人民群众更为团结。不过,在最近几年中,在藏语地区进行深度新闻报道中却出现越来越多的瓶颈问题,严重降低了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在藏语地区进行深度新闻报道瓶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提高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的质量。

二、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特点分析

第一,部分藏语卫视深度新闻报道使用藏语来进行播报,而字幕以汉文为主。例如,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该频道中的深度新闻报道主要采用藏语来进行播报,除了西藏藏语卫视、青海藏语卫视以外,这是我国第3个运用藏语来播报深度新闻报道的卫视。

第二,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素材主要来源于自采。而记者自采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平时工作在拉萨、成都等地的记者,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通过一些交通工具到达藏区新闻事件发生地进行现场采访,另一种是指在各藏区设置的记者站的驻站记者,在藏区当地进行采访以后,利用互联网络传过来的新闻素材。因此,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对新闻在采编时,对新闻素材原创性是非常重视的。

三、藏语地区进行深度新闻报道的瓶颈

(一)深度新闻报道稿件质量较差

经过相关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后得出,在藏语地区进行的深度新闻报道质量相对不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深度新闻的标题缺乏画龙点睛之效果。受众对藏语地区深度新闻观看兴趣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和新闻标题之间存在较大关系,如果标题不吸引人,内容的有效阅读率就会下降。第二,“汉译藏”模式的弊端。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稿件基本都需要进行“汉译藏”工序,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原稿件内容写得比较通俗易懂,则翻译难度就越低。因此,很多深度新闻稿件往往从翻译省事的角度写得平淡,没有亮点。尽管经过翻译的新闻稿件推崇简单、通俗易懂,但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注意保持翻译的平衡,以便能够使经过翻译出来的中文新闻标题具有亮点。

(二)深度新闻报道范围广泛,但报道比例不够均衡

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范围广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涉及地域较为广泛,几乎全部藏语地区的深度新闻报道均有涉及。第二,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内容较为广泛,包括政治方面、文化方面、教育方面、经济方面等。但是,尽管范围广泛,但是报道比例却存在失衡现象,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像文化、教育等民生类的藏区深度新闻的报道比重要比经济、政治等时政类藏区深度新闻高得的多,这导致在整体报道面貌上出现短板效应。

(三)藏语深度新闻报道记者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藏语深度新闻报道稿件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记者语言文字能力的组织上。而目前大部分藏语地区的新闻报道并非由本民族记者采用一线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采集,导致人们无法理解一些涉及民族特色报道内容,尤其是民族心理片段,从而也就无从表现在稿件中。在藏语地区,记者采访工作要求高、难度大,记者首先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对社会稳定应具有自觉维护意识,同时要具有较高的民族团结精神。记者身体应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因为藏族区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理环境较差,尤其是在康巴藏族地区,这个地域为高原地带,人们在这个地区非常容易引发高原反应。同时,在藏语地区进行采访时,记者最好精通藏语。不过,目前在藏族地区进行采访时,大部分记者并不精通藏语,几乎都用汉语来采访,如果被采访对象不懂汉语,则此时必须要向当地翻译者进行求助。尽管记者在采访时有翻译者能够完成整个采访活动,但在翻译过程中,采访内容极易会发生缺失现象。记者自身专业素质高低对新闻稿件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记者只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真正保证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的质量。

四、突破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瓶颈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的质量

作为一名记者,只有从各个层次、各个角度来采访藏语地区新闻事件,打破传统框架模式,然后对这些新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配置,才能有效提高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的质量。总而言之,要想真正丰富整个深度新闻报道内容,引人深思,记者必须要亲自走进藏区人民群众生活中,深入挖掘藏区人们关注的各种社会焦点、社会热点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可知,媒体具有快速传达信息情报的作用。要想使媒体这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记者在采访时,应始终将采访镜头指向人民群众生活中,使观众、媒体之间的距离变得更短,二者变得更为密切。

(二)对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覆盖面进行平衡

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涉及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其民族特色是非常明显的。在对新闻进行选题时,只有全面进行考虑,如政治、教育、文化、科学等,对藏语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生活情况进行全方位采访报道,才能有效提高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质量。记者在采访时,不仅要全面考虑,而且在稿件编辑过程中,也应进行全方面考虑,不仅要对藏语地区进行全面考虑,同时也要对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全面思考,使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覆盖面实现平衡状态。

(三)增强对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新闻记者的培养

一直以来,人为因素总会对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藏族深度新闻报道质量的高低,深受记者素质高低的影响。因此,只有有效增强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记者的培养力度,提高记者的专业素质,才能有效确保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的质量。其一,提高新闻记者的采编业务能力,同时根据藏族地区情况,加强藏族新闻记者在藏族风俗、藏语的培训。在最近几年中,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越来越提倡汉语、藏语同时播报,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掌握一定的藏语,这样才能和藏族人民进行一些基本性沟通,进而有效避免采访信息资源的缺失,提高采访信息的质量。其二,藏语地区新闻记者应具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到目前为止,藏语地区新闻记者其实并不多,因为藏族地理位置较差,生活环境较差,所以,在藏族工作的记者只有肯吃苦,勇于克服困难,才能做好藏区深度新闻报道工作。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在各种社会舆论中应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同时要承担起自身的媒体职责。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中,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起着非常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我国对藏族制定的有关战略、政策等均能够通过深度新闻报道得到有效宣传,进而加深其他民族对藏族的了解,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质量高低,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藏语地区新闻记者只有紧抓关键工作环节,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才能突破深度新闻报道瓶颈,提高藏语地区深度新闻报道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梅.浅谈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J].新闻传播,2015(01):23-26.

[2]尹彦鑫.全媒体时代对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要求[J].青年记者,2013(17):11-14.

[3]高小岩,全美英.和谐社会建构下的少数民族新闻事业[J].西藏研究,2012(03):35-38.

[4]南长森,南冕.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视域与拓新领域[J].当代传播,2013(02):45-48.

[5]张斌.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新闻报道[J].今传媒,2012(10):53-57.

[6]刘承武.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谈新闻报道体裁分类[J].传媒观察,2013(06):10-14.

[7]卢理洪,周玉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民族语言新闻节目的开拓与创新——以景宁广播电视台《畲语新闻》为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3):56-60.

[8]步芝梅.对民族新闻报道的认识与实践[J].新闻窗,2014(04):32-37.

[9]周德仓.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研究之现状与期待——兼及中国西部应成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研究基地[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41-45.

[10]白润生,宁良红.少数民族新闻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当代传播,2014(02):38-42.

初中藏语教育初探 篇2

[关键词]藏语教育;方法;三原则;技巧

本文就藏语教学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列出了其教学所必须的三原则(交互性、广泛性、情感性),以及教学的方法技巧等,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藏语教育三原则

(一)交互性

首先需要教师们明白的是,语言是一种“软课程”,并不是靠着死记硬背或者满堂灌输就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的。它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强调的是一种交流促进,将学生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思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学习语言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当中应当对知识点进行精心的设计,首先从使用性入手,让学生们以学过的词语进行交流讨论,以此激发学生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而且在课堂的交流讨论当中,学生们还能取长补短,发现别人的优点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帮助学生掌握固化知识的同时,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广泛性

语言是作为人类的工具而发明出来的,它的广泛性是显而易见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们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来进行教学了。比如对于某个文字,说它像一只靴子,这样能让学生更形象的记忆,而且记忆更加牢固。语言是广泛的,它可以跨越地域,跨越国界,甚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世界。它与有形的东西不同,不受空间时间的约束,影响着古今中外。在藏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抛砖引玉的教学,打开学生们思维的闸门,鼓励他们多方位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们形成创新性思维,深刻体会语言的魅力。

(三)感情性

人是社会人,都是以感情为基础而进行活动的生物。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他们还未接触成人的社会,有着丰富多彩的感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抓住这一特点,引导他们的真情实感来喜爱学习,喜爱藏语。藏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它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其实是有这样的藏语环境。在那样的环境当中耳濡目染得都是藏语,福至心灵的都是藏文化,让“藏”真正的扎根于学生们的心中。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教师就能用真挚的情感来引领学生们剖析藏语、学习藏语、欣赏藏语、运用藏语。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藏语的学习模型也将慢慢形成,并在日后的学习当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藏语的水平也会飞速提升。

二、藏语教育技巧

(一)提前预习

众所周知,每一门课的学习过程中,预习都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相当于在盖房子时打的地基,为同学们跟上课堂中老师的节奏提供了前提条件。不仅如此,预习的好处还在于能让教师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度,保守型的教师还能在课堂当中对只是点进行巩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第一次的预习前,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去预习,比如要划出生词以及自己不懂的句子,将重点字词进行多次练习,保证记得住它们。并且把自己对于某些字句的理解批注在书上的空白位置,以免上课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想法。在做好这些工作后,尝试着做课后的习题,把不会的地方标注出来,在上课的时候提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预习情况来进行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就可以一笔带过了。

(二)课上训练及课堂主动

语言最终的作用就是帮助人类交流,所以它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实用性。在实践当中强化藏语的学习,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首先要着重锻炼学生的读背写能力。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别人的作品当中体味藏语。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利用藏语创作。通过背诵,可以让学生在积累的同时领悟藏语的魅力。我们都明白枯燥的背诵是个非常乏味的过程,但是在背诵熟练后,会有一种充实的成就感,而且多背诵可以活跃学生的大脑,将来的背诵将会越发的轻松而愉快。一旦背诵下来,并理解其中的意思,就相当于把别人的作品内化为自己的食粮,在写作的时候就不怕没有内容来写,在阅读的时候就不怕别人的意思读不懂了。在课堂上,学生们还可以就训练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来向老师求解,主动参与藏语教学。这样的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保持疑问,才是我们藏语教学期望达到的目标。

(三)课下合作

合作学习是新一代学习方法中的新点子,它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过程,能够利用学生们的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下合作主要指的就是同学们在课堂之外的交流,有什么不懂的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也能解决问题。这样不光问问题的同学习得了新的知识点,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加深巩固了自己对这一知识的印象,一举两得。

三、结语

藏语教学还有更深的层面,本文只进行了简单浅显的方法讲解。运用这些方法一定能帮助藏语教学更加顺利的进行,但是在将来的教学中一定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了。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刘耀功:《内地西藏班(校)藏族学生藏语能力提升研究》[D].西南大学硕博论文.

[2]王语林:《教师如何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掌握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3(8).

藏语借词及其文化背景探究 篇3

一、藏语借词的主要方法及途径

(一)藏语借用的主要方法

藏语借用包含多种方式,不同方式主要源自古印度文化的影响。藏语的借用方法可以细分为音译全借、音义半借、 音译加注、音形义全借及半借等方式。其中音义全借最为普遍,是指外族语言中能够代表原词意义和语音的词一并借用。音义半借是指只借用一部分,音译意译各半。音译加注是指对较难理解的词汇加入注释来辅助理解。音形义全借的应用范围尚少,是指藏语中融入古梵文词,方法不是很普遍, 对于藏文和古梵文,其中有诸多相似之处。在对经文进行翻译时,直接将古梵文借用于藏语中较为普遍。而音形义半借则是古梵文在借用到藏语中之后产生部分变化的方式。

(二)藏语借用的主要途径

藏语借用的主要途径包括密切借用和文化借用两种。前者可以理解为是语言借用的一种普及,比如在相同地区或行政区内藏语、汉语,或者藏语和蒙古语之间的借用。藏族人民普遍可以讲藏语、蒙语或汉语,这很好的对此种语言进行宣传。而外来语言被学习与应用的越广泛,藏语的借用更为密切。后者则指不单纯借用,而是对语言有所吸收。现今藏族与其他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较为顺畅,藏族有在自身语言基础之上借鉴学习包括汉语、羌语、满语在内的其他语言。 藏语因此而丰富多样化。

二、藏语借用的语言文化背景

(一)藏族与其他民族间的交往历史

藏语借用属于文化现象,既能够体现藏族历史文化的忠实度,也是对藏族历史的一种记载。对藏语借用的研究,有助于对藏族与其他民族的历史进行了解。浩瀚文化海洋中, 有无数起落沉浮,有无数难以找回的记忆,通过对藏语借用文化背景的研究,能够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藏族,有助于藏族的更好发展。

(二)藏语借用的地方色彩

借词也是一种符号,是语言之间的融合。借词包括不同类型,根据借用方式包括音译和仿译两类。其中前者是指音义均引用,后者是指在借用外语词含义之外,也仿造构词方式。借词使各种不同语言有所联系,互相学习。藏语借词中存在着较为特殊的借词,其产生是由于历史、环境及地理的不同。藏语借词的特殊性也表现出藏族的地方色彩。在借用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藏族方言中的一些词汇会产生变化, 比如藏语借词之中的英语词和印地语等。经济加速,交流加剧的同时,藏语借用又可能有新的变化。

(三)藏族民族心理文化的微妙变化

藏语借用也能够体现民族心理方面的变化。语言的使用与心态有一定的关系,藏语借词的引用也反映出民族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语言的借用不仅和心态有关,也与心理因素相连,有很大的情感因素。 有个人情感夹杂其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力量。同时,不同的人对相同事物的不同理解,藏语借用也存在不同的角度和评论,而这就是不同心态的反映。另外,文化之间的融合是时间的问题,外来词逐渐被广泛应用,这也反映了民族心理文化的微妙变化。

(四)藏语借用制度的交流情况

借词的范围十分之广,制度文化的交流情况、社会风俗、 理论制度等都在藏语借词中得以体现。风俗习惯体现于词语之中,在民族交流中互相影响。存在既非偶然,万事万物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规律。藏语借词同时是重要的媒介形式,不断地改进融合进而进步。基于地理位置因素,藏族地处特殊位置。藏族文化的形式也因此而与之不同。藏语借词中的重要方式是词根借词,藏语借词的变化发展进程也由此体现。对藏语借用的研究,有助于对藏族与其他民族的历史进行了解。

结束语: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藏语水平 篇4

一、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开口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也许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藏族学生在与人交流时的那种害羞、胆怯的表现同汉族学生相比较为明显。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一种天生的敬畏感,尤其是在与教师交流时就显得小心翼翼、不知所措。因此,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平时要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活泼开朗的姿态和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在心理上消除胆怯,愿意开口,愿意交流。我们学校提倡教师在课间休息或课余时间用藏语和学生“拉家常”,和学生一起“听唱流行歌曲”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说话的机会,应当说是很有益的尝试。

2.举办各种活动,克服胆怯心理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小学生在开心时会大胆很多,也能放得开。因此,我们在管理中要求藏文教研组多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藏语趣味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克服胆怯心理。如讲藏语故事比赛、口语朗诵比赛等,参与类似活动多了,学生就适应了,胆量自然就大了。

3.适时鼓励,体验成功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他们说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要及时给予鼓励。通过鼓励给他们壮胆,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顾虑,要让他知道自己很棒,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我校开展了藏文书法比赛、藏文字体比赛、藏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对藏文的兴趣和爱好,让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敢于用藏语说话。

二、利用各方资源,创设语言环境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任何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交际的动机和使用藏文进行交际的心智活动。没有情境就没有语言的意义,藏文交际活动离不开语言的情境。藏语作为藏族学生的母语,也应当与语文课程标准一样,“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藏语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其中,缺失语言环境是一个关键因素。据不完全调查,常有藏族家长在送孩子进幼儿园时,要求教师多跟孩子说汉语,他们平时在家也基本用汉语交流。长此以往,这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失去了基本的藏语会话良机,升入小学后学习藏文的难度可想而知。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

1.采取多种方法,促进藏文教学

藏文教学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活动,来认识藏文、掌握藏文,形成运用藏文的能力。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一种真实交际的场景、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交际策略提高自己的藏文应用能力。特别是针对不敢开口的学生,我们常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对已经习得的语言材料进行运用。比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电教媒体创设各种情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生动。因为小学生善于模仿,形象思维能力强,富于想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符合直观性的教学原则,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思维规律。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协调作用能加深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进行了综合语言训练,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另外,我们也在尝试开展“藏语周”活动,进行相关的藏语口语比赛、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在期末考核评价中,我们针对低年级的藏族学生设立藏语口语表达测试,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学藏语、用藏语的氛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藏语水平。

2.重视课堂教学,规范语言表达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的藏语学习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从而以模范带头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藏语,规范对学生的语言使用、修正,规范运用书面语,并做好典范。

藏语主流媒体受众构成与分析 篇5

媒体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等各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藏语主流媒体包括西藏电视台藏语卫视, 西藏日报 (藏文版) ,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 (藏语频率) 等, 这些媒体在传播西藏地区的新闻和信息, 满足人们获取信息需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藏语主流媒体的功能不断完善, 传播的信息量日益增大, 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 并且受众的覆盖人群也在逐步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 为更好地了解受众的基本情况, 改进和完善藏语主流媒体的节目类型, 完善内容设置, 更好适应受众需要, 了解和分析受众的基本情况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将采用调查问卷方式, 对藏语主流媒体的受众构成进行分析, 并探讨受众需求, 就藏语主流媒体更好地适应受众需要提出完善对策, 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藏语主流媒体的类型与作用

藏语主流媒体包括多种不同类型, 它们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满足人们需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 类型。西藏的主流藏语媒体包括西藏电视台藏语卫视、西藏日报 (藏文版)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 (藏语频率) 等, 特别是藏语卫视, 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的藏语上星频道, 成为很多受众的收视首选。这些藏语媒体是获取相关信息资料, 丰富藏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管道和方式。①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藏语主流媒体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改进, 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受众数量日益增加, 进一步丰富了人们获取的信息内容, 满足藏族受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 作用。作为藏语的主流媒体, 他们在传播藏文化、提供信息资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对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当地人们渴望了解外部世界, 外面的人也渴望对当地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②在这样的背景下, 藏语主流媒体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和外面的人们了解藏语地区提供方便, 也大大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藏语主流媒体的受众构成及选择偏好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对藏语主流媒体的受众进行调查分析。本次共发放问卷8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783 份, 有效率97.8%。下面将根据所整理的调查问卷信息, 对藏语主流媒体受众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进行分析, 以便对这些内容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一) 年龄构成。本次调查显示, 18-30 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 约占36%, 他们是藏语主流媒体的主要受众, 在获取相关信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次是31-50岁的受众, 他们也占据一定的比例, 约占32%, 主要获取农业生产、家居生活、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为生产生活、外出旅游等提供参考和启示。其余的受众是年龄在18 岁以下和50 岁以上, 他们有些对旅游类节目感兴趣, 有些对新闻类节目感兴趣, 有些对人文地理介绍类节目感兴趣。受众的年龄不同, 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不一样, 所收听到的节目内容也不完全相同。③年轻人是主要的受众, 他们对节目内容充满好奇心, 为满足获取信息资料需要, 对媒体所承载的内容比较敏感, 因而乐于接受这些事物, 成为藏语媒体最主要的受众。

(二) 性别构成。调查显示, 不同性别对藏语主流媒体的爱好不一样, 在主流媒体普及之初, 主要受众为男性, 在很多地方女性处于边缘状态。但随着受众的总数增加, 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藏语主流媒体的受众, 男女比例逐渐出现平衡趋势。本次调查显示, 男女受众的比例是6:5。对多数人来说, 接触藏语主流媒体意味着能获取更多信息资源, 为女性获取更好的发展和交流机会, 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成长。目前藏语主流媒体的女性受众逐渐增多, 这说明女性更多的关注媒体信息资源, 其信息获取能力在增强, 同时也说明男女在获取藏语主流媒体信息方面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三) 婚姻状况。就婚姻状况来看, 本次调查显示, 未婚受众占56%, 已婚受众占44%, 未婚者仍然是藏语主流媒体的主要受众, 占据较大的比例。与去年相比, 未婚受众增加2%, 已婚受众则有所下降, 在调查的对象中,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通过藏语主流媒体, 希望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

(四)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是影响受众通过藏语主流媒体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因素, 文化程度高, 他们更能读懂相关信息, 更倾向于通过藏语主流媒体获取信息, 但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本次调查分析, 在所有的受众当中, 高中文化程度的受众数量最大, 约占总数的32%, 其次是本科, 占26%, 大专约占24%, 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上的受众占总数的29%, 文化程度为本科及其以下的占71%, 这说明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受众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具有高中文化的受众掌握基本文化知识, 能读懂相关信息, 可以通过藏语主流媒体获取相关信息资源, 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如果文化程度较低, 甚至读不懂藏语主流媒体的相关信息, 他们对这些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感觉比较吃力, 难以通过该管道获取信息, 甚至在心理上存在不愿意的倾向。④因此, 要想让更多受众通过藏语主流媒体获取相关信息, 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五)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也是影响受众的重要因素, 如果受众的收入水平低, 甚至家里没有配置电视、广播设备, 没有订阅报纸, 那么他们所获取的信息资源将会十分有限。本次调查分析显示, 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25%, 收入在500元—2000元的占28%, 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47%, 明显高于其他收入的人群。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收入高的电视、广播等设备齐全, 并且多数订阅报纸。同时他们收入较高, 压力较小, 有较多的业余时间来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 从而获取相关信息。另外在月收入500元以下的受众当中, 由于有一部分是学生, 他们对藏语主流媒体比较感兴趣, 倾向于通过主流媒体获取相关信息。

(六) 受众偏好

在关于媒体接触频率的问卷调查中, 受访者经常接触的媒体中, 其中电视占98%、广播占57.8%、网络占37.6%、报纸占34.6%、杂志占18.8%, 其他占1.0%, 其中电视媒体具有绝对优势。受访者经常接触的媒体依次是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其中98%的受访者经常收看电视 (“经常”指“一周看/听三次及以上”) 。 调查还显示, 教育程度低的受访者更为依赖电视媒体, 教育程度高的受访者接触的媒体则更加多样化。

三、藏语主流媒体受众的需求分析

在获取藏语主流媒体相关信息的时候, 受众不同, 他们的需求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受众在获取相关信息时, 可能出于不同的目的, 具体来讲,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需求。

(一) 获取信息的需要。成为藏语主流媒体受众的重要因素是他们希望获取信息资源, 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 满足获取信息资源的需要。通常来说, 信息是受众最基本的需要,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 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非常快, 信息种类也非常丰富, 如果没有及时获取这些信息资源, 则容易落后于时代, 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同时信息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但受众感兴趣的信息资源是不完全相同的, 这就需要他们进行鉴别和比较, 根据自身需要筛选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从而对藏语主流媒体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进而满足自己获取信息资源的需要。

(二) 判断是非标准的需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 都会面临不同的事情, 都需要进行是非观念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标准可以从学校获取, 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当中获得, 另外, 藏语主流媒体也会出现一些节目, 传播一些价值判断的相关内容, 帮助人们进行是非观念的判断。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新生事物会不断涌现, 各种新知识、新概念、新现象也会不断出现, 这就需要人们在进行是非标准判断时, 不能局限于用以前的观点, 而应该采用变化发展的观念, 通过主流媒体获取信息资源, 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从而更好进行价值判断。⑤而藏语主流媒体正好适应这种需要, 提供了是非曲直标准, 包括思想理论、政策法规、道德伦理等内容, 受众通过了解藏语主流媒体的相关信息, 能获取价值判断的最新标准, 从而有效指导日常行动。

(三) 了解和适应社会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产物,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 他们的成长需要了解和适应社会变化, 从而更好适应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有效融入整个社会生活当中。但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 对周围的接触是有限的, 而藏语主流媒体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 通过媒体获取有关整个社会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料, 了解周围更多的动态, 从而更好适应整个社会的需要。受众往往需要通过主流媒体来获取相关信息, 了解周围发生的重要事情。同时还有利于明确自己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从主流媒体当中获取经验, 体验生活, 加深对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了解, 获取更为深刻的体验, 更好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和任务, 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做好每项工作。⑥另外, 藏语主流媒体还能为受众扮演角色提供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等内容, 增加受众的了解, 并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 让受众更好适应周围的生活, 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四) 进行社会交流的需要。人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交流。现代社会, 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 不能局限于满足被动的局面, 而应该从藏语主流媒体获取相关信息, 丰富自己的知识。或者还可以直接参与传播活动, 在舞台上展现自己, 进而得到主流媒体的认可。同时, 由于藏语主流媒体的存在, 他们能传达相关的信息和指示, 了解受众的工作情况、精神状态等内容, 并将这些信息资源上报给相关管理部门, 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关注。管理部门在获取这些信息资源的前提下, 通过分析和研究, 能制定出相应的方案, 并由主流媒体下达和传播, 让广大受众感到相关部门在重视这些内容, 并与受众进行思想交流, 让受众表达意见, 进而增进相互联系与了解。

(五) 调剂生活的需要。人们的生活需要调剂和放松, 这是一种必须,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藏语主流媒体满足这种需要, 通过传达相关信息, 播放娱乐类节目, 下达娱乐新闻内容等, 能为受众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让受众在工作之余, 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乐趣, 有利于愉悦受众的精神状态, 让他们更好进行工作和学习, 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⑦

四、藏语主流媒体受众的适应策略

为有效满足受众的需要, 丰富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提高广大受众的生活质量。结合实际需要,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完善对策, 更好适应受众要求, 满足广大观众获取信息的需要。

(一) 确保信息真实和新颖。为满足受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需要, 藏语主流媒体应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确保信息资源的真实和新颖。真实是前提和必须,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引导作用, 新颖指的是要紧跟时代步伐, 报道周围最新发生的事情, 掌握事情的进展和动态, 满足受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需要。媒体本来就具有新鲜性、时效性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将这些要求有效落实到藏语主流媒体当中, 从而更好适应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另外, 主流媒体信息还需要与藏区实际情况相符合, 具有实用价值, 能产生实际效应。如果藏区主流媒体不适合当地实际情况, 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甚至导致他们不愿意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源。例如, 主流媒体传播的信息与藏语地区实际情况不符合, 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受众会认为获取这些信息是在浪费时间, 甚至有些信息的获取对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必然会制约受众对相关信息的了解。为避免这些情况发生, 必须确保藏语主流媒体信息的真实和新颖, ⑧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做好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工作。

(二) 提供正确的判断标准。藏语主流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 应该提供公正、准确、分明、适宜的判断标准, 确保媒体传播信息的权威性, 增强其说服力, 为受众提供正确的判断标准, 有效指导他们的日常行动。藏语主流媒体应该提供公正和准确的标准, 揭示事物本质, 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 宣传相关内容时有理有据, 对事情的态度必须立场明确, 态度鲜明, 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坚持全面和发展的观点, 对受众应该尊重, 让他们更好宣传相关的信息, 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

(三) 引导受众适应社会和学习。藏语主流媒体应该发挥指导和导向作用, 让受众更好开展学习工作, 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规范受众的日常行为, 为受众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创造便利。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的深度和广度, 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让受众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体验同类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规范。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事情的本质, 提高信息的深度, 表现手法上应该确保灵活可靠, 并且内容和形式尽可能显得亲切, 便于受众的接受, 从而取得更好的宣传报道效果, 有效规范人们的日常行动和行为规范。

(四) 坚持严肃和适度原则, 满足自我表现和社会交流的需要。对主流媒体信息的报道和宣传应该坚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确保藏语主流媒体信息质量, 同时还要照顾到受众的需要, 将信息资源大众化和新闻化, 从而得到受众的认可。注重信息的流利和通畅, 能与受众进行有效交流, 满足受众自我表现和进行社会交流的需要。

(五) 确保信息的健康、有益, 满足调剂生活的需要。做好藏语主流媒体信息的编辑和加工, 注重提高媒体的品位与格调, 带给受众以健康、愉悦的感受, 为人们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适应当下社会的生活节奏, 从而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五、结束语

通过探讨分析藏语主流媒体受众构成, 并对主流媒体如何有效适应受众要求, 更好满足人们收取电视节目的需要提出相应对策, 可为壮大藏语主流媒体, 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 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提供保障。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 藏语主流媒体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节目内容将会日益丰富, 受众也会不断增加, 只有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 深层次关注受众的需要, 并对主流媒体的宣传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才能更好适应媒体发展需要, 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创造更好的条件。

摘要:藏语主流媒体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满足人们需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当地的主流媒体包括西藏电视台, 西藏日报,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 他们在传播信息, 满足人们获取信息需要, 丰富当地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对藏语主流媒体的受众构成进行分析, 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同时对藏语主流媒体受众的需求进行探讨, 并就更好适应受众需要, 推动藏语主流媒体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藏语主流媒体,受众构成,媒体发展

注释

11周德仓.《西藏日报》:西藏的主流媒介, 媒介中的主流西藏[J].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 2009 (12) , 112-117

22 玉珍.传统媒体藏语新闻传播的现状及发展[N].西藏日报, 2015年/2月/6日/第006版1-3

33 张春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120-126

44 方延明.非均衡条件下的中国藏语媒体发展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 2014 (1) , 149-157

55 周晓艳.关于提高西藏地方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思考[J].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 28-34

66 许藉尹.青海藏语媒体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青海民族研究, 2014 (2) , 183-185

77 李炜.提升西藏网络媒体传播力与文化影响力的策略探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2) , 1-4

88 周德仓.西藏地方媒体在西藏对外传播中的角色认定[J].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1-7

藏语拉萨话辅音声学格局分析 篇6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喜马拉雅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 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民族语言,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使用人口[1]。其使用范围遍及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西部和主要边疆地区。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 其所具有的语音格局是藏语语音系统性的表现, 语音格局的分析是把语音学方面和音系学方面联系在一起的。语音格局是语音学和音系学的交汇点, 是语音系统的表现形式。语音格局的分析包括这种语言或方言中全部音位的定位特征、各个音位之间的聚合关系与组合关系等方面[2,3]。在语音格局分析中采用语音实验, 把语音学和音系学结合起来分析, 用数据和图表的形式显示语音的分布格局, 从而可以对语音格局的概念的具体化[2]。在实际研究中, 可以用于对元音的研究, 也可以用于对辅音的研究, 还可以用于对声调的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别语音的语音格局研究, 会加深我们对语音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藏语的语音和文字体系记载和传播着民族的思想和历史文化, 在中华民族语言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现代藏语的语音研究对揭示藏语的语音特点以及丰富和促进汉藏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4,5]。

1 实验理论及方法

1.1 辅音格局

在不同的语言中, 对辅音格局的研究是语音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辅音的研究使用辅音格局的方法。每一种语言和方言中的辅音音位各自形成一个格局。辅音格局是辅音系统性的表现, 包括的内容可以有辅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表现、整体的分布关等。元音以及声调在语音声学表现上一般时长较长, 它们本身的声学特征相对比较容易考察比较分析, 而辅音的声学研究分析则相对复杂一些。首先是因为辅音有很多的种类, 主要包括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等。这些类别的辅音在发音生理特征上和在语音声学表现上都差别很大, 对这些辅音要进行系统的辅音格局分析困难较大。其次, 在具体的声学研究分析中, 辅音的声学特征参数是很难提取到的, 例如塞音, 其时长非常短, 一般都在数十毫秒以内。而有的辅音虽然时长较长, 但如何提取到能充分反映其声学特征的辅音参数数据是很难的, 例如擦音、鼻音等。对辅音进行辅音格局的研究应参照语音格局的观念和方法, 参照不同辅音的特点, 对其分类别进行研究分析。塞音和塞擦音是最能体现辅音特点的音, 它在发音时声道形成有完全的闭塞[6]。

塞音的发音特点是: (1) 主动发音器官上升与被动发音器官构形成完全性的接触, 从而阻塞了口腔或鼻腔的气流通路, 这就形成了塞音的成阻阶段; (2) 声门下的气流被阻塞在关闭点后部, 随着气流的积聚, 口腔内的气压大于体外的大气压力, 这就形成了塞音的持阻阶段; (3) 关闭点被突然打开, 释放出一股强大的气流, 冲破了空气形成的阻力, 形成一个类冲击波, 这就形成了塞音的除阻阶段。由于发这类特点的辅音时, 口腔或鼻腔被完全关闭, 气流被阻塞, 所以将其称之为塞音。塞音与塞擦音的主要区别是:发音时两个器官必须构成阻塞, 气流不断在口腔内集聚, 口腔内就会形成超压, 突然释放, 发出一个爆破音。因此塞音又叫破裂音:先是塞音破裂, 口腔不立马打开, 而是留有一窄缝, 紧接着口腔内余气从缝隙中挤出, 产生摩擦, 发出塞擦音 (呼和, 2009) 。塞擦音不是塞音+擦音, 而是单一语音单位 (鲍怀翘, 2005) [7]。塞音格局和塞擦音格局的分析是辅音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辅音格局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的辅音格局研究主要以塞音格局和塞擦音格局为主。

1.2 塞音、塞擦音GAP和VOT的采集及绘制方法

众所周知, GAP和VOT是塞音、塞擦音声学特征的两个重要参数。每个塞音、塞擦音都具有相应的GAP值和VOT值, GAP的时长特指破裂音 (塞音和塞擦音) 发音时的成阻时间长度, 而VOT是塞音、塞擦音从除阻到嗓音产生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7]。

塞音和塞擦音的声学格局研究选取嗓音起始时间和闭塞段时长作为二维坐标, 即以GAP作为纵坐标, VOT作为横坐标, 可以根据不同塞音、塞擦音的GAP和VOT数据, 在坐标中作出相应的样点。这些样点就是不同塞音、塞擦音在塞音、塞擦音的格局图中所占据的位置 (石锋等, 2008) , 这都能够很好地展现辅音的声学特性[7]。

2 塞音、塞擦音声学格局研究

语料将利用我们课题组刚研制的“藏语拉萨话单音节声学参数数据库”, 分析统计嗓音起始时间 (VOT) 和闭塞段时长 (GAP) 等两个声学参数的基础上, 利用该两个参数, 绘制出藏语标准音塞音和塞擦音的声学格局。并从塞音和塞擦音格局的视角, 对藏语标准音塞音和塞擦音进行分析, 考察塞音和塞擦音自身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差别。图1是以藏语拉萨话塞音、塞擦音的GAP和VOT时长做的塞音与塞擦音的声学格局图。

(1) 塞音、塞擦音格局图中音类的集聚特征。在格局图上基本分布在三个区域, 形成三个聚合。不送气塞音[p]、[t]、[c]、[k]和塞擦音[ts]集聚在格局图中的最下方, 送气塞音[ph]、[th]、[ch]、[kh]和不送气塞擦音[t拶]、[諬]集聚在格局图中的中间位置, 送气塞擦音[tsh]和[諬h]集聚在格局图中的最上方。三个类别辅音基本上相互分离。同时, 相同类别的塞音、塞擦音在格局图上又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 即送气音总是分布在不送气音的右边。上述特点一方面说明塞音、塞擦音的类别分布具有规律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我所做的格局图反映了塞音、塞擦音本身的特征。

(2) 塞音、塞擦音格局图上音类的位置规律。上述格局图上, 有一个较明显的规律是, 送气塞擦音[諬h]在格局图中居于最高的位置, 而不送气塞音[p]在格局图中居于最左边的位置, 送气塞擦音[諬h]在格局图中居于最右边的位置, 而不送气塞音[t]在格局图中居于最低位置上。显然, 上述四个辅音在格局图中的位置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位置关系几乎都不变。塞音和塞擦音的位置规律可以看出来, 发音部位越靠后, 在格局图上更倾向于居右和靠上。

(3) 格局图中的纵轴是塞音发音时闭塞段时长的反映, 闭塞段的时长一般反映了发音时肌肉的紧张程度;塞音格局图的纵轴反映的是由发音时肌肉的紧张程度而产生出的松紧性质 (石锋, 冉启斌, 2008) 。显然, 藏语拉萨话的塞音和塞擦音声学格局的纵轴反映的是这些语言塞音的松紧性质。

(4) 从声学格局图上很容易可以得到VOT时长的排列。声学格局图的横轴反映的是塞音、塞擦音的噪音起始时间。塞擦音噪音起始时间比塞音相对长。这是由它们的塞和擦双重特征决定的。显然, 格局图能较好地反映它们的语音性质方而的差异。

3 小结

本文将利用我们课题组刚研制的“藏语拉萨话单音节声学参数数据库”, 实验的样本较大, 以及所提取数值误差等原因, 不同的样点可能会出现重合、交叉等现象。我们从较大样本中计算出平均值, 按平均值在格局中标识样点。分析统计嗓音起始时间 (VOT) 和闭塞段时长 (GAP) 等两个声学参数的基础上, 利用该两个参数, 绘制出藏语拉萨话塞音和塞擦音的声学格局。并从塞音和塞擦音格局的视角, 对藏语拉萨话塞音和塞擦音进行分析, 考察塞音和塞擦音自身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差别。这样既能够比较清楚地提取出语音单位内在的典型数值, 也更容易体现出不同语音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二维图, 我们可以直观观察到每一个塞音、塞擦音音位内部变体的分布特点和范围以及塞音、塞擦音音位之间的相对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藏语语音合成研究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科学依据。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 , 运用语音格局理论, 从辅音格局的角度对藏语拉萨话辅音 (塞音、塞擦音) 进行研究分析。藏语拉萨话辅音格局的分析, 对于认识藏语拉萨话辅音中所表现的辅音规律以及它们各自的个性特征都是极有意义的。在应用方面, 辅音声学格局研究对第二语言学习、语言 (方言) 对比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藏语,塞音,塞擦音,声学格局

参考文献

[1]吴宗济, 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2]石峰.语音格局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M].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8.

[3]石锋, 冉启斌, 王萍.论语音格局[J].南开语言学刊, 2010.

[4]鲍怀翘.藏语拉萨话语音声学参数数据库[J].民族语文, 1992.

[5]图雅.关于声学语音学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4.

[6]冉启斌.辅音声学格局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 2011.

安多藏语双音节词音高模式 篇7

在涵盖上述5种构词法的同时, 我们所选用的词主要有三类: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预实验结果表明, 名词和形容词的音高模式一致, 动词音高有其自身的特点, 因此, 本文将名词和形容词作为一部分, 动词作为一部分单独分析。

一、实验结果

1. 音高曲线

通过对双音节词音高情况的考察, 我们发现名词和形容词的音高曲线一致, 动词与其存在差异。

名词、形容词的音高走势在第二音节位置有明显的突显, 且突显幅度两度左右, 音高在第二音节开始便有了明显的上升, 在30%出其音高达到最大值, 然后开始音高骤降。具体走势如下图所示:第一音节平调调值33, 第二音节调值42。

动词的音高曲线走势与名词和形容词相差较大, 动词第一音节音高高于第二音节, 第二音节调型基本为降调, 但下降过程缓慢, 起点比第一音节的末点低, 第二音节节调值42。

同时, 我们对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第二音节音高起点、末点进行观察, 发现两者的音高起始点与结束点节本一致, 名词、形容词组的音高有上升突显后骤降的现象, 而动词则持续缓慢下降。比较整个双音节词的音高最高点, 发现动词第一音节最高点和名词形容词第二音节音高的最高点, 高度相差不多。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双音节词语中, 名词、形容词的音高在第二音节突显, 音高最高点明显高于第一音节;动词的音高在第一音节明显高于第二音节, 第二音节在第一音节明显下降的趋势。虽然两类词的音高突显位置不同, 但其本质变化为第一音节的相对音高值, 即第一音节中平调或高平调是区分这两组词的主要特征。

2. 音高最大值

为了更好地对双音节词音高突显特征进行描述, 本文采用了图像对比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

通过散点图, 本文想要用直观的方式来证明, 两个音节音高最大值的情况。下面将对将对上图做说明如下:

图中, 我们把男女发音人每一个音节的音高最大值进行了比较, 将第二音节的音高最大值设为x轴, 第一音节的音高最大值设为y轴 (由于汉语和藏语都是从左到右的书写顺序, 因此在图上更加直观一些。上面即左, 下面即右) 。每个词的音高最大值则被嵌入了这样的一个二维坐标系中, 图中每一个点都为一个坐标点。这样的结果说明, 如果散点集中在虚线的上方即y>x, 我们则可以认为音高重音在第一音节;反之如果散点集中在虚线的下方即x

通过散点图,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名词和形容词类, 无论是男发音人还是女发音人, 他们的音高最大值都是在虚线的下方, 即第二音节的音高明显高于第一音节的音高。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名词、形容词的音高重音突显在第二音节上。而动词与之完全相反, 音高突显重音在第一音节上。

3. spss检验

我们对不同音节的音高最大值分别作了两因素方差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 第二音节位置的音高最大值明显高于第一音节, 检验如下图所示:检验的显著性系数结果p=.000, (p<0.05) 因此我们认为第二音节音高高于第一音节, 这种音高突显是显著的。

二、双音节词重音位置听辨实验

通过声学实验我们初步判断安多藏语双音节词汇由于词性的差异, 重音模式存在不同, 名词和形容词重音在第二音节, 动词在第一音节。为了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本文设计安多藏语双音节词重音位置的听辨实验。

1. 实验目的:

(1) 判断重音突显位置;

(2) 与声学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2. 听辨人:

两位母语为安多藏语的听辨人 (以下简称“藏语人”) , 中央民族大学老师, 藏语研究人员。两位母语为汉语的听辨人 (以下简称“汉语人”) , 中央民族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3. 实验设计及实验过程:

我们选取了29个藏语双音节词。本实验将这29个词语导入一个简单的数据库, 听辨人可以将结果直接在音结尾只选中, 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 (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听辨实验在一间安静的屋子中进行, 29个词乱序播放, 听辨人可以进行重复播放, 最后将确定为重音位置的音节序号选中。

4. 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 名词重音位置判断为第二音节的比例是98%, 动词重音位置判断为第一音节的比例是100%。两位汉语人和其中一位藏语人的听辨结果完全一致, 另一位藏语人有两个词重音位置的判断与其不同。我们运用统计进行相关性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 四位听辨人的听辨结果基本一致 (显著性p=0.000<0.05) 。同时, 我们对词语的三项声学参数 (音高凸显位置、音强凸显位置、时长凸显位置) 以及四位听辨人的听辨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 根据统计数据, 我们发现听辨人的听辨结果与音高的凸显位置相关度显著, 显著性系数为p=0.000<0.05, 与音强的相关度p=0.021<0.05, 与时长的相关度不是十分显著 (p=0.197, p>0.05) 。

因此, 本人认为, 在听辨实验中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音高的凸显。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安多藏语双音节词语音高模式的考察, 我们总结如下:

1. 安多藏语双音节词主要有两种音高分布模式:

一种为前低后高, 另一种为前高后低。安多藏语的名词和形容词重音在第二音节, 且为音高重音。双音节动词中音高突显在第一音节。故本文认为在判断安多藏语的双音节词重音位置时, 首先可以参考音高这个参数, 因为音高的高低对我们听感上来说更容易感知, 其次是音强。

2. 安多方言的音高性质介于自由音高和固定音高之间, 称之为“习惯音高”比较合适。

传统认为, 固定音高又称习惯音高, 但我们认为将二者分开对待能够满足细致划分音高语感和性质的需要。固定音高是说这种语言的人已经脱离了音高的随意状态, 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语感。习惯音高是指介于自由音高和固定音高之间的状态。曾对安多方言藏族的音高语感做了调查, 母语人说话或读词的时候虽然大都有固定的调子, 但如果不按这个音高模式念, 他们感到既不影响理解也不会感到别扭, 但他们自己不主动用。所以, 安多方言虽然在统计数据上有比较固定的模式, 但在语感上对非固定读法也可以接受。这种性质还是应该算是比较随意的音高, 但又具有固定的趋向, 用“习惯音高”称呼比较合适。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声学实验的方法和手段, 对藏语安多方言双音节音高模式进行了实验分析和定性研究。安多方言的音高模式有两种:以第二音节凸显为主, 动词音高凸显在第一音节。音高分化主要是由于词性的不同。

关键词:安多藏语,双音节词,音高模式

参考文献

[1]格桑居冕, 格桑央京.《藏语方言概论》.民族出版社.2003年

[2]戴庆厦, 刘岩.论声调起源的初始特征, 《艺文述林》 (语言学卷) ,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

[3]胡坦.藏语 (拉萨话) 声调研究, 《民族语文》1980年第1期

[4]谭克让, 孔江平.藏语拉萨话元音、韵母的长短及其与声调的关系, 《民族语文》1991年第2期

汉藏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节选) 篇8

(第一至第五部分略。)

六、汉藏语研究几个值得讨论的热点问题

问题一:汉藏语的音节结构问题。原始汉藏语是单音节的、一个半音节的还是多音节的?现在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是单音节的, 另一种认为是一个半音节或多音节的。

问题二:汉藏语是否有复辅音。如果有, 是什么样的结构形式, 有没有前置辅音、基本辅音和后置辅音的形式。与此相关的问题是是否需要区分前置辅音和前缀?有没有中缀?复辅音后置辅音和介音的关系。

问题三:声类问题。汉藏语有几套塞音, 小舌部位的塞音是后起的还是原始的?与此相关的是塞擦音问题, 现在汉藏语系语言里最多的语言有5套塞擦音, 最少有1套。它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如何?

问题四:结尾辅音和元音格局问题。根据文献和现存汉藏语系语言的遗存, 我们大体可以构拟原始汉藏语的结尾辅音为:[-p]、[-t]、[-k]、[-m]、[-n]、[-耷]。可能还有复辅音尾。是否有清浊两套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与此相关的是元音尾的问题。现在看来它是后起的语音现象。元音格局是分歧最大的。四分、六分、七分都有。都有一定的根据, 值得进一步研究。

问题五:声调的格局和起源问题。声调是后起的语音现象, 它来源于音节结构的三种机制:第一, 结尾辅音;第二, 基本辅音的清浊;第三, 复辅音前置辅音的消失。这三种机制在不同的语言或语言集团中所起的作用有先有后。因此, 汉藏语系形成统一调类的格局是不可能的。

问题六:原始汉藏语音系构拟采用声韵母系统还是元辅音系统?利弊在哪里?我基本上赞同用元辅音系统来构拟原始汉藏语。但我不反对研究汉语史的学者采用声韵调的方法构拟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问题七:原始汉藏语的语法结构类型是什么样的?是孤立 (分析) 型, 屈折型, 还是黏着型?无论是前者或后者, 都有一大堆问题需要解释。为什么与藏缅语关系最接近的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差异最大?例如SOV与SVO的不同, 介词系统的语序的不同。而同源词不多的侗台语、苗瑶语却在语法结构类型上如此接近?

问题八:几个值得注意的语法现象:动词的使动和互动形式问题。人称一致关系问题与人称领属词头问题。疑问语素问题。量词的产生、发展机制问题。

问题九:关于语法形式问题。

请看黏着型语法例证 (羌语北部方言麻窝话) :

tha掊la ku藜kt藜掊鬛a zita sa t揶i a n ji.

他们你 (领属) 弟弟打1 2 3 4 5

意为“他们要打你的弟弟。”

其中1表示宾语为1、2人称代词或被1、2人称代词所领有。2表示主语为多数。3表示将来时。4表示宾语或宾语的定语的人称为第二人称。5表示主语为第三人称。 (此例证动词5个后缀)

例证2 (独龙语独龙江方言龙拉话) :

na53ka揲55le31ma55na55m藜31弈ra揲55wa耷揲55dza揲55耷55ni耷31?

你鸡 (受动) 123捉4567

意为“你要 (我替你) 把鸡捉下来吗?”

其中1表示疑问式。2表示主语为单数第二人称。3是动词词缀。4表示宾语中隐含有第二人称代词。5表示行为动作从上往下进行。6表示主语或宾语为第一人称代词。7表示协商或祈使的词缀。 (此例证动词3个前缀4个后缀)

藏缅语族有300来种语言, 包括10个语支。像这样复杂的语法形式主要表现在古藏文、羌语支、景颇语支、喜马拉雅、那嘎-波多、库基-钦等诸多语支里。它们是原始形式还是通过语法化手段后起的?如果是原始的形式, 那么演变到上古汉语的数千年时间里, 汉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藏缅语族各种语法范畴的演变链问题:是黏着-屈折-分析吗?

藏缅语族语音演变链问题。两个演变链在藏缅语族里基本上是同步的。

重叠语法形式问题。各种词类广泛使用重叠是汉藏语系一个重要特点, 也是汉藏语系语言主要的语法形式之一, 重叠的语法意义基本上是数量的增加, 后来引申许多其他语法意义来。

四音联绵词的产生与重叠有关, 也是汉藏语系语言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问题十:历史类型学问题。我们设想原始母语的类型应该是一致的, 经过长期的分化, 类型开始改变, 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在类型上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 这是历史实事。如果我们能够把类型历史演变的脉络搞清楚, 对发生学是否也是一个补充, 也是论证同源关系的一个证据?

问题十一:词汇、形态的原始形式构拟问题。

构拟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 能够解释所构拟目的语言的主要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现象。

构拟的方法:排除干扰现象。不要将历史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当成原始现象。要求构拟者对构拟的对象语言的演变规律有比较透彻的了解。

问题十二:借助于数据库。包括词汇语音数据库和语法类编数据库, 最好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现在前者已经有一个基础, 后者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建立数据库要有团队精神, 既要发挥个人的智慧, 又要团结协作, 避免重复劳动。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 篇9

北京德胜门外黄寺大街,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古刹,它就是清代赫赫有名的西黄寺,始建于1652年,至今已历350余年。1987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北京西黄寺成立,十世班禅大师亲任第一任院长。于是,古老的西黄寺再添光彩,并以高级佛学院的名义再度辉煌,传承了爱国爱教历史,弘扬了护国利民精神,迎来了历史上的春天。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创立,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藏传佛教工作的重视与关怀,标志着藏传佛教高级人才培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此掀开了藏传佛教现代化教育的历史篇章。

高级佛学院创立伊始,就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弘扬藏传佛教,培养懂国家法律和政策、精通佛学的爱国爱教的高级僧才作为学院的办院方向和办院方针。建院二十多年来,学院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一原则,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培养了一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有较高宗教造诣和威望的藏传佛教骨干人才,壮大了藏传佛教的爱国进步力量,为西藏和其他藏区的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几年,政府倡导的藏传佛教僧人学经制度改革、建立新的学衔制度,逐渐引导藏传佛教真正走上对社会有利,健康发展的生存之路。

2003年以前,培养转世活佛、造就爱国爱教的高级宗教人才是学院的主要任务。2004年,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下,在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支持帮助下,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承担起建立、实施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的中心任务。

藏传佛教新的学衔制度,是在借鉴藏传佛教各教派学位考试的历史传承基础上,采取现代教育的方法创立的一种全新的学衔教育和授予制度。它包容了藏传佛教各个教派,具有团结、进步、民主、和谐等特点,有利于培养藏传佛教优秀人才,有利于促进藏传佛教寺院的自身建设,有利于调动藏传佛教的积极因素、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2004年9月,首届高级学衔班在京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2005年10月,藏传佛教首届高级学衔授予工作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圆满完成,11位藏传佛教界学修出众的高僧,经过不懈努力,获得了藏传佛教首届“拓然巴”高级学衔,标志着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的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一佛门盛事,昭示着藏传佛教培育僧才、绍隆佛种的宏图伟业继传统的格西学位制度之后,新兴的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和光彩。2010年11月,在第六届藏传佛教“拓然巴”高级学衔授予仪式上,又有11位获得学衔,到目前为止,共有66位获得“拓然巴”高级学衔。随着高级学衔制度的不断完善,必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爱国爱教优秀僧才,“拓然巴”组成的高级僧才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今后每年都将有11位学识出众的优秀僧才获此殊荣。他们中的一些人将陆续承担重任,成为藏区宗教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在宗教领域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中坚力量。现在,五省藏区佛学院已经在陆续建设中,建成后,五省藏区佛学院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将形成藏传佛教宗教教育的新格局,对藏传佛教的未来发展和藏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20多年的发展中,佛学院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的突破,一是藏传佛教人才教育培养方式从传统经院式转变为现代院校式教育,既传承藏传佛教的优良传统,又吸收现代教育新方法,使藏传佛教高级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渠道拓宽。二是创立并成功实施了藏传佛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包容了各个教派的高级学衔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信教的公民和不信教的公民团结合作的政治基础。佛教积极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弘扬佛法度众生,无私奉献为祖国”。实施高级学衔制度,有利于团结和教育藏传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树立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弘法利生,报效祖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经院式教学到现代学院式教学

所谓经院式教学,即寺院教育。作为寺院,它是佛教徒的大本营和根据地,是以佛教经典的研习、佛教教义的宣传和培养藏传佛教的僧徒为主要任务。所谓藏传佛教现代化教学,它是在继承和发扬经院式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采取现代化的教学组织、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它不同于经院式教学而有自己的特点。佛学院在招生方面避免了经院式的随意性,主要招收藏区信仰坚定、誓言清净,有一定的宗教知识,有培养前途的活佛和普通僧人,这些人都是先接受了寺院教育,然后来此深造。因此,学院的教学目的也非是个人意愿而定。其次,教学方式以现代教学为模式,采取课堂集体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引导学员提问,组织学员集体讨论,课后布置作业,并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定期考试等多种形式。佛学课除讲授外,还进行灌顶、传承、随许等仪轨。第三,摒弃了经院式的教学方式。高级佛学院所采用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以讲授、辅导、学生的独立作业为基本形式,以电化教育为辅助形式进行教学,避免了寺院从师学经的单一性,可使学员充分理解所学内容,获得系统且与实际相联系的知识。课程设置合理。在学科设置上,除传统的宗教课程外,适当增加了社会科学、法律法规文化、计算机等内容,注重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改变了过去比较单一的学经方式。第四,录取学员标准高。录取的学员要求政治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佛学上正信佛法、严守戒律,有扎实的佛学理论知识和比较系统的藏传佛教佛学知识,具有辩解经义、著书立说等能力。第五,管理规范。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把学衔的授予与对僧人的考察、重点培养、安排使用相结合,寺院民管会和各级佛协的建设相结合,使人才培养、使用、寺院和宗教团体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将在坚持藏传佛教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进一步弘扬学修并重、自利利他、饶益众生的教风,结合学习现代社会学知识等,使各教派在平等、团结、互尊、互学的基础上,共同持理和弘扬佛的法慧大宝,共同研究和探索新的学衔制度的发展之路,使新的学衔制度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的作用

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有利于培养藏传佛教界优秀人才,有利于促进藏传佛教各寺院的自身建设,有利于弘法利生事业。能够培养一大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的活佛、喇嘛,藏传佛教的兴旺发达就有了良好的条件,弘法利生事业才会有前途。第一,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符合藏传佛教传统的习惯和特点,满足了广大信教群众的信仰需求,有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经过藏传佛教界的共同努力,在高级学衔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高级学衔毕业考试、学衔辩经考试等进行得严谨热烈,如理如法,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严谨学修之风,符合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轨和藏传佛教学位授予的传统习惯及特点。广大僧俗群众积极参与,使学衔考试和授予活动变成了藏传佛教的盛大节日,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信教群众的信仰需求,也有利于在藏传佛教中正确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第二,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藏传佛教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建立高级学衔制度,培养和教育好藏传佛教高级宗教人才,就可以通过他们将佛教教义融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在宗教内部兴利除弊,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

藏传佛教高级学衔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藏传佛教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信教的公民和不信教的公民团结合作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佛教积极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弘扬佛法度众生,无私奉献为祖国”,信教的公民与不信教的公民具有一致的政治目标,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实施高级学衔制度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团结和教育藏传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拥护和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使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为社会稳定和民族的进步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成绩斐然

在这20多年里,学院共举办了8届高级学衔班、13届佛学大专班、4届中级学衔班,同时还举办过专业性较强的藏族天文历算学培训班、声明学培训班和民管会主任培训班、活佛培训班等,共培养学员700余名。在上述各届学员中,既有格鲁派学员,也有宁玛、萨迦、噶举、觉囊、苯教等教派学员,充分体现了教派团结和平等。

20多年来,一批从学院毕业的优秀人才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为西藏和其他藏区的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珠康•土登克珠活佛;西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新扎活佛;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夏河县拉卜楞寺寺管会副主任德哇仓活佛;全国政协常委、青海省政协副主席仁青安杰活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那仓•向巴昂翁活佛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0年4月13日19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青海省玉树的抗震救灾中,当地的众多喇嘛奋不顾身参加抢险救灾活动,在安抚受灾群众心理、稳定紧张情绪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4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地震灾区视察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在新闻联播报道的镜头里,总书记在一片废墟现场与一位参加抗震救灾的宗教界人士亲切握手并询问有关情况,给藏传佛教界爱国进步人士以莫大的鼓舞和关怀。这位宗教界人士就是学院第三届活佛班大专班的毕业学员更噶桑波(玉树结古寺主持堪布、萨迦派),目前是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委员。另外,地震发生时,正在成都参加四川省佛协换届会议的卓藏仓活佛(学院研究室主任),也立即组织阿坝州卓藏寺的僧众积极支援地震灾区,个人为灾区捐款捐物达10余万元。一桩桩、一件件,至情至性,感人肺腑,受到从国家领导到当地政府尤其是地震灾区死难者家属和信教群众的高度赞扬,展示了学院宗教界这一特殊队伍的力量,在祖国大家庭里与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已成为藏传佛教界一面爱国爱教的光辉旗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藏传佛教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新的形势下,藏传佛教人才培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不忘国恩,继往开来,高级佛学院一定会传承、光大爱国主义传统,弘扬佛法智慧,培养僧才,绍隆佛种,庄严国土,护国利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藏语玉树话的音系研究 篇10

1玉树话方言的总体特征

1.1玉树方言有40多个声母组成, 而卫藏方言则只有30多个声母。玉树话中的方言多带有浊鼻冠音声母, 并且玉树话中的方言中可能出现单独的全浊辅音。二是玉树方言的单韵母数量要比其他藏语多, 玉树话中的方言有2到5个的复元音, 比如有ua、uo、au以及eu等;四是玉树的方言在声调系统中比较一致, 例如带喉塞音韵尾音借调值偏高, 而非喉塞音韵尾音节多为降调。

2玉树话音系研究

玉树位于青海南部, 与藏语为主要语言, 我们知道藏语有复杂的声母系统, 而玉树话经过多年的历史发展, 其已经大大简化了, 只有单辅音声母和复辅音声母组成:

2.1玉树话的声母系统

2.1.1单辅音声母

音系就是语言系统, 音系属于整体结构, 是由不同的音系组成的, 同时组成音系的各个要素又是相对独立的:

塞音。塞音属于发音器官完全闭合, 从而使得气流不能在口中发出, 玉树话的塞音一共有3组, 具体就是:双唇塞音p ph b pfi, 双唇音就是从双唇发出的音;舌尖中塞音例如藏语中的t就是舌尖不送气的清塞音, 是声母中的单辅音声母。舌后塞音k kh g

塞擦音。同样玉树话中的塞擦因包括三组, 具体就是舌尖前塞音ts dz tsfi、舌尖后塞音ts tsh dz等, 它主要是由舌尖后和硬塞阻碍气流产生的, 舌前塞音ss ssh ssh等。

擦音。该音就是由两个发音器官接近, 是导致气流部分阻挡而产生的气流摩擦运动。具体就是舌尖前塞音s sh z、舌面中擦音c ch z、唇齿擦音f v、声门擦音h.

2.1.2复辅音声母

复辅音声母可以分为塞音前置和鼻音前置, 他们之间的关系见表一:

2.1.3塞音前置

塞音前置属于声门塞音, 喉塞音前置的复辅音声母主要有?m?n?w?i, 具体就是一下三种情况:一是喉塞音前置, 比如表2所示。

2.2韵母系统

玉树话中一共有59个韵母, 其主要包括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以及带韵尾韵母。

2.2.1单元音韵母。玉树单元音韵母比古藏语韵母要多8个, 一共有13个, 其主要分为鼻化单元韵母和非鼻化单元音韵母。

2.2.2复元音韵母。玉树复元音韵母有8个, 辅音ra作为一个音素出现在一个音节基字的下面时可以改变整个音节的读音, 它可以下加的辅音有11个, 分别是ka、kha、ga、ta、da、pa、pha、ba、sa和ha。但是跟藏语语法理论有所不同的是, 玉树话中的papha和ba下加ra的时候, 它们的读音不发生变化, 仍然读作pa、pha和ba的音。

2.2.3带辅音尾韵母

该韵母一共38个, 主要包括带喉塞音的韵母、塞音韵尾的韵母以及鼻音韵尾的韵母等等。

3结语

综上所述, 玉树话相对于古代藏语语法规范的变化, 就是玉树话的许多音位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慢慢地弱化和消失, 如强音变弱音以及某些基字的下加字ra音的消失等。但为了避免上述变化带来的混乱, 玉树话相应又产生了音调加以区分, 因而音调也是康方言的一个特点。本文中并没有谈到玉树话音调方面的问题;而上述的研究也仅仅阐述了玉树话的一些最典型的特点, 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更深层次的探讨。同时, 由于玉树甚至整个康区地势偏僻、交通不便以及方言内部分歧较大等多层次因素, 在康方言的语音研究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 有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总而言之, 了解玉树话当中这些独特的变化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玉树话长期以来的一个发展规律, 这也是研究藏语方言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

摘要:藏语是一种拼音文字, 玉树话相对古老的嘉荣藏语而言更为简单, 同时在加上特殊的环境使得玉树话没有固化的声调系统, 因此本文研究藏语玉树话的音系, 以此更好地分析藏语的方言, 为方言语法研究鉴定基础。

关键词:藏语,玉树话,音系

参考文献

[1]达哇彭措;桑塔, 藏语声调产生的原因探析——以安多天祝话单音节和双音节音调实验为个案, 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年03期

上一篇: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师德下一篇:轨道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