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地区

2024-06-06

大城地区(共9篇)

大城地区 篇1

1 前言

现代旅游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还是城市化不断推进的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旅游的空间范围得到不断拓展和延伸, 城市外围郊区、城市与城市的交错地带、区域性旅游圈的合围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开发的热点区域, 被现代休闲族称为“甜蜜向往”的地带。同时, 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 周末短时短途游憩行为正成为城市居民所青睐的休闲方式, 环城游憩已成为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首选。因此, 环城游憩带这一新型游憩空间也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新疆首府的乌鲁木齐市, 是新疆唯一的特大型城市, 拥有300多万各民族常住人口, 是中国最边远的内陆型城市。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 周末短时、短途游憩正成为乌鲁木齐市居民所青睐的休闲方式, 选择环城游憩已成为城市游憩族周末休闲度假的首选, 目前已形成环城游憩带的雏形。对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的分类与评价, 可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的整体规划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促进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理论基础

2.1 环城游憩带概念

国外学术界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前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曾斯基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注意到城市周围为过夜者设的疗养院和度假村的发展和城郊娱乐地带建设, 但由于受地形、已有道路和开发的限制, 导致环状结构的不规则形状[1]。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旅游系教授盖恩为代表的少数旅游学家将郊区旅游带纳入城市旅游地域系统中, 提出了著名的都市旅游理论模型, 我们称之为“都市旅游环带模式”[2]。韦瑟曾提出过类似环城游憩带这样的城市居民出游的同心圈层结构[3]。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观察到城市周边旅游地的出现, 开始对这种城市和乡村过渡地带给予关注, 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4,5,6]。1999年, 吴必虎正式提出环城游憩带概念, 即发生于大城市郊区, 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在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 这些一起共同形成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 简称为环城游憩带 (ReBAM,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 [7]。从地理上来看, 环城游憩带一般是具有一定深度和不同半径的圈层型环状区间带, 是一种改造城市游憩空间的有效方式。

2.2 旅游资源分类方法

本文采用GB/T 18972—2003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8], 其分类系统则是以旅游资源的属性作为旅游资源类型划分的指标。旅游资源分类系统是根据一定原则和标准, 对旅游资源分为若干部分, 每一部分旅游资源具有各自的性质和特点。旅游资源分类系统的内容决定了它的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按照集合程度对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本标准将全部旅游资源划分为三个层次, 依次称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2.3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GB/T18972—2003国家旅游资源评价标准[8]。其基础是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含评价项目、评价因子和评价和赋分方法, 评价项目主要包括资源评价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分三个方面。同时, 将每一评价项目的层次等级都分为4个档次, 对每一项旅游资源的各个评价因子进行评分, 每个评价因子的分数进行加总用来表示该项旅游资源的综合分, 确定旅游资源的等级;依据旅游资源单体得分, 将旅游资源评价等级分为五级, 从高到低为:得分≥90, 定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75—89, 定为四级旅游资源;得分≥60—74, 定为三级旅游资源;得分≥45—59, 定为二级旅游资源;得分≥30—44, 定为一级旅游资源。五级旅游资源、四级旅游资源、三级旅游资源统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其中五级旅游资源被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二级旅游资源、一级旅游资源统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3 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范围界定

对环城游憩带的范围, 国内暂无一个统一的标准。环城游憩带的范围会因城市规模、辐射力、交通便捷性和旅游景区点布局的实际不同而存在不同的距离标准。由于环城游憩带的最大功能在于为城市中心及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大众康体健身等活动场所, 所以旅游时间比越小越好。乌鲁木齐市民开私家车或乘专车至环城周边地区多进行当天往返的“一日游”, 多为近程、短期、高频的出游行为。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高密度、高丰度、高品位的自然、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环城75km以内 (直线距离) 的周边地区, 故本文仅对乌鲁木齐市75km (直线距离) 范围以内的游憩带展开探讨 (图1, 见封四) 。

4 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分类

4.1 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分类

分类:2003年在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有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本文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对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分类和等级评价, 一共确定了202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单体, 分属于7个主类、22个亚类、48个基本类型。结果表明, 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 (表1) 。

4.2 类型特征

类型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性较好。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共7个主类, 占主类总数的87.5%;22个亚类, 占全国总亚类的71%;48个基本类型, 占全国总基本类型的31%。其中, 地文景观类拥有的亚类占全国总数的60%, 拥有的基本类型占全国总数的13.5%;水域风光类拥有的亚类占83.3%, 拥有的基本类型占全国总数的40%;生物景观类拥有的亚类占75%, 拥有的基本类型占全国总数的41.7%;遗址遗迹类拥有的亚类占100%, 拥有的基本类型占全国总数的41.7%;建筑与设施类拥有的亚类占85.7%, 拥有的基本类型占全国总数的34.7%;旅游商品类拥有的亚类占100%, 拥有的基本类型占全国总数的57.1%;人文活动类拥有的亚类占50%, 拥有的基本类型占全国总数的50% (图2、图3) , 表明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性较好。②人文旅游资源比重较大。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中, 自然旅游资源有基本类型16个及单体57个, 人文旅游资源有基本类型32个及单体145个。其中,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在8大主类旅游资源中占据首位, 共115个单体。这主要是为数众多的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园林游憩区域和体育健身场馆等有关, 而乌鲁木齐市南山滑雪场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排名第二, 共32个单体, 主要与天山北坡的高山湖泊、各个河流的风景河段旅游资源密切相关;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所占比例相对少。总体来说, 在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中, 自然旅游资源占总资源单体的28.2%, 人文旅游资源占总资源单体的71.8%, 人文旅游资源比重很大。

5 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评价

5.1 定性评价

度假旅游资源丰富: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地处天山北麓, 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乌鲁木齐市区众多的公园、博物馆、体育会 (展) 馆展示着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和丝绸之路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体验新疆民族风情的天堂, 形成了乌鲁木齐市区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拥有特色山水自然景观, 主要有高山雪峰与冰川、森林与草地、民族风情、秀美幽奇的瀑布、湖泊与水库、绿洲与戈壁大漠等, 形成了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优美的天然画卷;度假旅游在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快速发展, 开始挖掘特色民族风情、乡村田园生活体验、运动休闲度假等多样化的度假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分布较均衡:在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所选取的202个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单体在乌鲁木齐市的东部、南部和北部, 市区和西部资源相对较少, 但总体较均衡, 大多集中于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交通线上, 以块状聚集为主要特征。不同分布区域的旅游资源各有特色, 市区主要以都市特色为主;南部和东部因有天山而主要以山地运动、观光度假等自然和民族特色为主;北部和西部主要在平原地区, 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农业生态园以及休闲农庄等特色农业度假旅游资源为主 (图1) 。这样较为均衡的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的系统规划与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2 定量评价及分析

根据GB/T 18972—2003国家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 评价结果见表2。从表2可见, 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总量中有71.7%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三级以上) , 28.3%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一级、二级) 。高比重的优良级旅游资源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优良级旅游资源中, 66.9%为人文旅游资源, 33.1%为自然旅游资源。优良级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旅游资源略占优势, 且品质极高。其中, 建筑与设施类占绝大部分, 达55.2%。该主类又以综合人文旅游地为主, 主要为文化活动场所、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园林游憩区域和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 有较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建筑与设施类资源的丰富也正是环城游憩带自身特点决定的。优良级旅游商品类资源所占比重较低, 其基本类型不丰富, 高品质的特色旅游商品类型较少, 仅占优良级人文旅游资源的5.5%;优良级人文活动类资源不足, 仅占4.1%。在优良级自然旅游资源中水域风光类占49.1%, 比重最大, 品质极高, 亚类丰富, 但其各亚类资源所占比重不均匀。优良级生物景观类虽高品质资源数量较少, 占24.6%, 但亚类和基本类型丰富。这两类资源都可开发成娱乐性、参与性的自然观光娱乐旅游产品。优良级水域风光类中河段旅游资源占大部分, 该亚类资源主要是观光游憩河段。在优良级生物景观类中以树林、草原与草地旅游资源为主, 草原与草地旅游资源集中为疏林草地。自然旅游资源虽然类型、数量较少, 但是对人文旅游资源起到了补充作用, 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活动。

6 结语

乌鲁木齐市目前已形成环城游憩带的雏形。乌鲁木齐市虽然地处偏远、民族众多, 但是近300万乌鲁木齐市民的休闲与旅游需求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及定性定量评价后发现, 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 优质资源数量众多、分布较为均衡, 可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提供较好的资源优势。本文研究结果既能够促进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推动乌鲁木齐市乃至新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也可为类似少数民族地区大城市发展环城游憩带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的近距离旅游需求日益增长, 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迅速, 作为新疆特大城市的乌鲁木齐市目前也已形成环城游憩带的雏形。乌鲁木齐市地处偏远, 民族众多, 近300万乌鲁木齐市民的休闲与旅游需求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其研究意义重大。采用2003年国家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标准对乌鲁木齐市环城周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及评价分析后发现, 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优质资源数量众多、分布较为均衡, 可为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提供较好的资源优势。研究结果既能够促进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推动乌鲁木齐市乃至新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也可为类似少数民族地区大城市发展环城游憩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普列奥布拉曾斯基.克列沃谢耶夫.苏联游憩系统地理[M].广州:华东师范大学旅游教育专业印行, 1989.

[2]Gay Lieber, Fesenmiaier D R.Recre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M].London:E&F.N.Spon Ltd., 1972.

[3]Weaver D B.Model of Urban Tourism for Small Caribbean Islands[J].Geo-graphical Review, 1993, 83 (2) ∶134.

[4]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 1996, (5) ∶31-34.

[5]邹积林.旅游区划问题探讨:以成都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 1990, 5 (2) ∶26-28.

[6]许春晓.欠发达地区周末度假旅游开发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 1997, (2) ∶68-71.

[7]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 (ReBAM) 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 2001, (4) ∶354-359.

[8]尹泽生.旅游资源详细调查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31-48, 225-232.

大城地区 篇2

小城

6月28

安妮宝贝的洒脱我永远也比不上,但那却是我最美的追求。

从一个城到另一个城,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一个人的旅途,一个人的潇洒,那是最美的风景

车窗外的景是不属于我的,对于它来说,我不过是一个过客罢。

有点喜欢靠近窗户的位置。在那里,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是那么与众不同,都是那么的美好。

6月29

家是一个小城。

回到家总是那么开心,吃到老妈做的饭总是那么香甜。打!闹闹的日子总是觉得太慢,然而每一天又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回到家,没有山清,没有水秀,却有一股浓浓的情,那是说不出的爱。

7月3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寂寞与孤单吧!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幻与魔术吧!

谁与谁,又是那个春夏秋冬季里的擦肩而过,谁与谁又是那个日月星辰轮回的

悲伤过客,好像不是你,好像不是我,因为我们都是那么安静的小孩。

一颗一颗,数着天上的星星,有时星星对我笑,也有时星星对我哭。但我还是没有找到属于我的那颗星。

7月4

重读《夏至未至》,再一次流泪。明明知道,那是虚幻,明明知道,那是故事,但我还是不止一次的被感动了。

不为立夏受的伤

不为小司受的苦

不为之昂受的罪

不为遇见失去的爱

不为的七七对所有人的欺骗

只是为了那些年

那些男孩

那些女孩

教会我爱

教会我成长

一直相信,会有天使

最终发现,谁都不是谁的天使

他们

不过是世间最普通的人

在适当的时间

出现在你我的生命里

一起走过那段青春岁月

然后消失不见。

一直在寻找

寻找守护我们的天使

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

那是唯一的希望

然后

守得花开见月明

7月5

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突然感到害怕,突然不敢过马路。

呆呆的站在路中间,不知所措。刺耳的鸣声响起,我回过神来。哑然失笑,呵呵,这是干吗呢?不要命了吗?

以为回到家,就不会失眠,可是我还是失眠了。

窗外,准时响起隔壁晚归的声音。伤感的音乐,时断时续的聊天,让没有睡意的我,更加的清醒,不知不觉,夜这么深。

7月18

见过了婚宴的华丽,见过了高层领导、达官贵人的典雅富贵,但是今天的客人是最令我欢喜,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浪迹天涯不是梦,只要你敢做。闯荡江湖不是吹,只要你敢闯。

8月9

其实,是不喜欢热闹的。

总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却在不知不觉中,一切陌生的人都变的熟悉

一切陌生的景,都变得好近好近。

朝五九晚的生活,注定是归宿。

不知不觉中,

好像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

8月27

终于要离开了,没有一丝的留念,没有半分的不舍。终于,刚刚的熟悉又要变得陌生,却不想去挽留。

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记住的人很多,可以看透的事很多,可是我不想再管。因为那些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些小插曲罢了。

至此,打工结束,

大城

9月6

终于回到了学校,又是一个人的夜晚,又是个失眠的夜晚。

没有了回学校的那份欣喜,也没有了就要见到同学的那份热情。一个人的独自守候天明,守候那颗遥远的启明星。

朋友问我害怕不,我说不怕。其实我不知道答案的。

因为习惯了一个人上路,习惯了一个人坚强,所以就算不怕,也早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9月11

午夜时光,总是那么美好。星星若有若无,夜这么静,却是这么美。

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时光有些许的落寞,有些许的安慰。远处的高楼还有一些不算亮的灯孤孤单单立在那里,等待天明。我也在等待天明。

一切都是未知数,许多人都喜欢探寻未知数的,就像福尔摩斯一直被人崇拜一样。到了最后,却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夜真的很静,静得有点不同寻常。胃又在翻腾了,不知道是第几天了,吃了饭胃疼,不吃饭也胃疼,真的不知所措了。

手机应该是丢了第四天了吧!没有手机的日子总是那么安静,就像这夜一样,没有铃声,没有留言,好像突然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9月29

家乡是小城,西安是大城。

大城市·小城市 篇3

兼职机会、竞争意识、熟悉当地的人文环境, 这三点可以说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 关键是你是否认识到并且是否为我所用。一个职业目标清晰的大学生, 即使身处偏远地区的非名校, 仍然能够抓住一切机会为未来的就业增加筹码, 并在毕业后能够得到知名企业的青睐。相反, 一个每天混日子的名校大学生, 毕业后仍难逃脱待业的命运。职业规划专家程社明说过, 在职业规划的道路上, 重要的不是你所处的位置, 而是你下一步迈出的方向。然而, 认为大城市能提高人的生存本领, 与这位网友不谋而合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于是, 不仅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很多人热衷于去大城市, 就是毕业求职也希望能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为了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学子们在毕业前1年左右, 就开始奔走于全国就业热点城市和周边城市参加人才招聘会、笔试、面试, 现在每年有近1000万的各类大学生流动在全国各大城市之间求职。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针对全国2008届毕业生作的《2007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分析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 在首选就业地区中, 北京、上海、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州深圳排在前三位, 分别为31%、15%、24%和17%。据《报告》, 东部沿海地区是毕业生在求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型城市遇阻时, 最佳的备选地。同时, 中部大中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也是许多大学生求职的备选。对学子们来说, 求职就意味着走出去, 到大城市的广阔天地中去,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然而, 相对于这几大城市的当地毕业生来说, 跋山涉水而来的外地大学生, 要克服住宿难、饮食难、地域歧视、安全无保障、求职无门等困境, 高昂的就业成本, 成为他们游走于城市之间的巨大代价。大学生为什么对大城市这么情有独钟, 痴心不改?

大城市情结

为什么要选择大城市?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大学生, 他们的回答虽然不尽相同, 但是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记者:你为什么留在北京?

小王:因为机会多。大公司都在北京。我跳槽也好跳呀。

小刘:因为工资高。我想多挣点钱把助学贷款还上, 接济一下家里。妹妹还要上学呢。

小李:我学的这专业, 回我们县城根本找不到工作, 那里也不重视人才, 好一点的单位还要托关系, 不好进呢。在大城市, 竞争至少是公平一点。

小张:我本科、研究生一直在北京上学, 同学、朋友、老师、熟人, 基本都在北京, 我不在这里的话, 还要再白手起家, 从零开始积累人脉。

小高:我看重这个城市的户口。我想等我有了孩子, 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 尤其是基础教育, 从小全面发展, 而不是只会考试。高考的时候, 竞争可以不那么激烈。

小方:我本来不想留北京的, 可是学校这边还有课, 还要有论文答辩, 很多事情, 我走不开, 所以, 白白丧失了回家乡的机会。

小李:我想趁年轻多学点东西, 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看得出来, 除了因为城市户籍政策和学校教育体制的原因导致大学生被动选择大城市以外, 通常都是主动选择。大学生看重大城市有较多的发展机会、良好的人才政策、良好的创业环境等, 这与《报告》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调查中, 大学生几乎有一半人选择了“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同时, 我们也看到, 生活条件、良好的人才政策以及创业环境也是大学生选择这些城市的主要原因。相对于绝大部分毕业生而言, 创业是一个少数人的出路。但从许多大学生选择这一选项, 也说明了创业意识已经在许多大学生心里生根发芽。此外, 一线城市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 最先接触先进的技术、管理知识, 能够紧跟或超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这就督促大学生要多多学习专业知识、电脑操作、网络知识、外语等, 以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因此, 对于积极上进的大学生而言, 他们选择大城市也是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里个人成长更快, 能够获得更强的职场竞争力。据《报告》显示, 东部沿海地区是毕业生在求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型城市遇阻时, 最佳的备选地。同时, 中部大中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也是许多大学生求职的备选。中小城市一般都是大学生最无奈的选择, 并且一有机会, 还是会蠢蠢欲动, 向大城市进军。但是, 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 高消费、快节奏、强压力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会大大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 减少幸福指数, 而这是这些大学生在大城市找到工作以后才感受到的, 有的人会继续忍受, 甘当卡奴、房奴、车奴, 有的人会激流勇退, 还有的人选择奋斗, 有了一定物质基础和事业基础后转移到中小城市发展。相信, 随着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开展, 以及各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各区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地方城市尤其是经济落后城市的人才政策和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 大学生在求职时扎堆大城市的情况会有所缓解。

城市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体现在哪里?首先, 个人希望从事的行业在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对某个区域的定位决定了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核心, 比如国家实施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战略, 要将天津打造成北方金融中心, 那么想要投身金融业的就可以选择来这里发展, 从事媒体行业的不妨到文化中心——北京, 或者电视传媒老大——长沙或者报业先驱广州、深圳来发展, 你希望从事的行业最好是这个城市的重点发展行业或者潜力行业。其次, 你的个性和价值观与这个城市文化相融的程度。在省会或者其他中等城市, 生活节奏较慢, 消费水平较低, 同时又有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潜力, 同时, 这样的城市保留了更多的城市韵味, 城市文化比较突出,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 是宜居型城市。所以, 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 选择一种适合的生活方式, 然后再考虑选择哪个城市, 或许比跟着别人的选择更为明智。你是什么样的个性, 喜欢充满挑战和压力的生活, 还是喜欢过安稳平淡的日子, 前者可以选择到大城市施展拳脚, 后者可以到中小城市搭建自己的安乐窝。

基层就业尚未成主流

“机会多, 工资高, 比较熟悉”, 很多大学生选择在大学所在城市就业, 他们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甚至有不少人患上了“城市依赖症”。其症状是, 宁近城一寸, 不下乡一丈;宁在城里苦熬, 不去乡下领薪;宁在城里漂泊混生, 也不到乡村干点实事;宁在城里做“黑人” (无房子、无工作、无户口) , 也不回原籍寻找出路……这种“病症”早已有之, 比如早先上海等大城市出现的宁上中专不考大学;后来出现毕业了还赖在母校附近的漂泊一族;近几年则集中表现为在城市就不了业就转去考研, 或者低工资、零工资就业也不肯转向较小城镇等等。有人认为“城市依赖症”的症结在于, 根本不是依赖城市, 而是依赖城市养尊处优、奢侈享乐的生活:几年大学读下来, 真本事没学多少, 吃饭店、穿名牌、用高档都习惯了, 肯德基、KTV、网吧离不了了, 睡懒觉、谈恋爱、夜生活都学会了……小城镇、乡村没有这个条件, 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一下子“断奶”, 他们无法生活下去。简单片面地指责大学生怕吃苦、贪图享受是不公正的。我们的教育是以城市为本位的教育, 书本上的知识、思想、价值观都是以城市为本位的。纵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他们所接受的依然是城市生存的技能培训,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农村, 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 自己学的在那里用不上。

随着就业压力的日渐增大, 大学生城市就业预期工资水平根据现实情况不断下降和职位竞争越来越激烈, 大学生就业观念逐步转变, “城市依赖症”这一症状大大减轻。根据《报告》显示, 80%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到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这一方面说明, 基层就业已经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作为一种选择。大众化就业时期, 基层就业必将会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不过, 依然有2 0%的大学生不接受到基层就业。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 引导是关键, 但更重要的是需要逐步完善基层就业的相关配套政策, 让基层能够成为有极大吸引力的就业点。那么, 在8 0%接受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中, 主动接受的又占到百分之几呢?

裴晓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2007届硕士毕业生, 曾获得北航“冯如杯”科技作品竞赛、天文知识竞赛、飞行器设计竞赛、国防教育定向越野竞赛等多种奖项, 在2007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又获得国防科工委优秀硕士研究生、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研究生振兴国防奖学金、院级优秀硕士论文四项全奖。2007年的这个春天, 当身边众多的同龄人在就业的门槛前茫然无措时, 裴晓强没有丝毫的犹豫与彷徨, 他将自己的简历只投给了兰州航天科技集团510所, 让自己的青春在西部闪光。在被问及是否会在兰州工作出一定的成绩就回到北京时, 裴晓强这样回答:“我愿意在兰州工作一辈子。”在他看来, 很多人选择工作, 仅仅是为了一个大城市的户口, 一份优厚的工资, 而忽略了生活中很多更重要的东西, “这样反而得不偿失”。裴晓强将自己比作一颗黄豆, 在北京可能最多被磨成豆浆, 而剩下的豆渣就无用武之地了, 而放在西部, 他就可以尽其所用, 剩下的豆渣也会当成肥料, 带来新的成果, 甚至带来比原来更大的效益。

像裴晓强这样主动选择到基层就业并且愿意扎根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还不占主流。为什么不愿意去基层?听听大学生是怎么说的。“大学四年花费多, 去基层经济压力太大。”“精神空虚, 在基层找不到精神家园。条件苦点我倒不怕, 就怕找不到沟通的对象, 精神上寂寞是最可怕的。”“要结婚生子, 我在基层怎安家?”除了经济压力、精神需求等问题之外, 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还有一些现实的生活顾虑。“我今年23岁, 要谈恋爱、结婚、生子, 要养家、买房、赡养老人, 这些生活问题都要考虑。下去几年, 人生的几件大事就都耽误了。几年后再回到城里来, 恐怕连找对象都难了。”大学生对到基层工作有种种顾虑并不难理解, 这涉及到户口迁移、工资标准、人事代理、公务员考录、研究生考试等许多具体问题。当前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越来越丰富, 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同时, 不仅要让大学生下得去, 还要留得住, 要乐意在基层就业, 安心在基层就业, 努力解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后在生活和个人发展上的后顾之忧。

从大学生个人来说, 基层就业并不一定意味着牺牲和奉献。相对于大城市人才济济, 基层人才匮乏, 有才华者容易脱颖而出, 容易做出成绩, 如果你要从事的行业是该地的龙头产业或者重点产业, 那么你能够获得更大的成长。比如志愿投身航天事业的裴晓强, 回到现在看来条件相对较差, 资源相对匮乏但却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西部城市——兰州而言, 真的是如鱼得水, 那片热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职业规划助你理性选择

选择去哪个城市就业, 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要考虑自己向往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要考虑自己的特长和才干的最大化发挥, 还要考虑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晓燕老师说,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大城市所提供的信息、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多, 尤其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 控制着经济命脉, 相对来说, 提供的可发展空间大, 但随之也使人的心变浮躁了。身处大城市的人们, 总是盯着更高的目标, 而不愿意去把握每一个小的机会。而在大城市中, 人只是沧海一粟, 何时才能成为浪尖上的一点水呢?因此, 在选择工作城市时, 应当考虑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是什么, 到能够提供这种发展空间的地方去, 从基层, 从小事着手。归结到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上, 如果是注重生活的人, 到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的小城市, 会有安逸稳定的生活。而有志于干大事的人, 不应在毕业后陷入享乐之中, 要把吃苦、耐劳和清贫作为谋求更大发展的动力。在基本生存条件得以保证的前提下, 一段时间的吃苦, 将是未来获得更大发展机会的基础。

每个大学生毕业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融入某个特定的行业。一线城市虽然行业更加齐全, 基础设施、人才环境也处于明显的优势, 但不可能在任何行业都能为从业者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一个立志要在某个特定行业发展的毕业生来说, 首要的不是考虑去一线城市、中小城市还是农村基层, 而是要考虑对于这个行业而言, 最适合去哪个地方就业。

大城市的日记 篇4

星期天,我到大城市去游玩,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一到那儿,我就看到了美丽的喷泉正往上喷着水珠,水花四溅,好看极了。喷泉中央有一个金灿灿的雕塑。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音乐厅,里面灯火辉煌。

我去林阴道上散步,这儿绿树成阴,让人感觉非常凉爽。我一边散步一边欣赏风景,一个美丽的花坛吸引了我,里面的花朵五颜六色。前面还有一片广阔的草坪,里面的草儿青翠欲滴,让人忍不住想去哪儿躺一会儿。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厦,就迫不及待地走进了里面,最让我感到有趣的是里面的电梯,他们各种各样,有像方块似的.,有透明的,还有斜斜的,我乘上电梯,转眼间就来到了六楼的超市。

买完东西,我走出大厦,就看见一个大大的停车场,里面停着各式各样的轿车,颜色多种多样,看得我眼花缭乱。不远处,还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立交桥,桥上的车辆来来往往。

大城老字号小吃大智慧 篇5

8月18日,对于中华民族小吃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位于北京万丰路上的中华万丰小吃城以自己营业面积最大而获得了中国世界纪录。面积达16000平方米,会聚了全国34个地区56个民族特色,106个档口可现场制作3000余种小吃,其中有百余种原生态小吃是首次进京……这些都足以为此纪录作华丽的诠释,也为老字号小吃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出路。

小吃的集体尴尬

老字号是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但近几年来的发展却举步维艰。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登记在册的200多家京城老字号,生意兴隆、效益好的约占20%;效益一般、经营平稳的占30%;经营困难,效益差的占40%;难以为继、濒临破产的占10%。

后继乏人是很多老字号面临的现实困境:作为年糕钱第三代传人,钱德才老人也显得忧心忡忡,他的孙子搞PC无意卖年糕;提到“传男不传女”的这个老规矩,羊头马第七代传人马国义无可奈何,因为自己的女儿看着没煺毛的羊头就害怕;豆腐脑白的女儿吃“官饭”,目前正在找传人,“无论是不是外姓、是男孩还是女孩、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只要热爱北京小吃,我就把手艺传给他”,他对此表示。对此爆肚冯的冯广聚说,北京老字号小吃的传承难就难在传人上。

此外,由于老字号大多位居商业黄金地段,在城市改造中往往遭遇拆迁之痛,九门小吃的十几位掌门人也想过回前门,但每平方米每天38元的昂贵租金让他们望而却步。于是就有了前一段时间老字号撤出前门以及年糕杨与九门小吃分道扬镳的事件。

大城小吃

5月中旬, “中华万丰小吃城”在北京正式开门迎客, 第一次“集结”了56个民族特色传统小吃。台湾的担仔面、蚵仔煎, 新疆的烤包子、西藏的酥油糌粑、云南丽江的火腿大白饼, 这些听起来既陌生又让人向往的各地传统小吃, 不用出京城就能品尝到。此外北京的老字号馄饨侯、茶汤李、月盛斋、俊王德顺斋、合义斋、信远斋酸梅汤、义利等也同时进驻。这些小吃价格多在十几元、二三十元。

小吃城的3层还设立了一个博物馆, 把百年历史民间老物件、与饮食文化相关的器具长期展示。

事实上, 万丰全国小吃城的地理位置并非不占优势, 位于丰台区万丰路南口。如何吸引消费者, 万丰全国小吃有限公司表示:56个民族小吃本身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将来万丰全国小吃城的小吃也肯定不止56个民族。此外, 加大与旅行公司联系, 大量承接旅游团也将是小吃城发展方向之一。

小吃大志

“小吃非常不地道, 品种单调, 贵得离谱!万丰九折的商务卡过一段时间全额结算了。”四个月营业以来, 万丰小吃城尽管也引来一些消费者的质疑, 但此种模式值得期待。

国内的快餐业每每与洋快餐叫板并败下阵来时, 有人说是败在细节, 也有人总结是资金断链使企业后劲不足。如何传承传统小吃?单打独斗也许已经不适合传统小吃的发展, 只有集结起来, 把指头变成拳头, 打出去才会有力量。

基于此种想法, 2006年, 集合北京12家老字号的九门小吃在后海开张了。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如今已经成为了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关部门用3年的时间实现制作工艺的标准化, 2008年九门小吃老字号被奥组委列为北京奥运会配套服务项目。

在此背景下, 万丰小吃城2009年宣布将实行零租金、零风险招商政策。此政策目的在于促进老字号的发展, 不希望在租金上给老字号带来负担, 公司将通过从小吃店营业额中抽取份额的方式实现与老字号的双赢, 抽取比例在30%~33%。这有效地解决了老字号因租金高而难以为继的困境。

作为我国政治经济中心, 同时也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心, 偌大的北京城至今就没有一家像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天津食品街那样成规模的小吃聚集地。万丰小吃城梦想着在不久的将来, 和洋快餐一样走出国门、连锁发展, 使其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华, 感受民间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窗口。

没有地铁,不算是大城市 篇6

为什么人们对地铁如此热衷?因为, 没有地铁, 说明你的城市人口不算众多、交通不够拥堵、经济实力不够强大, 一句话, 你的城市不算是大城市。

轨道交通是解决拥堵的唯一办法

小汽车在中国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同时, 也意味着“塞车+环境污染+交通安全”成了每个都市人天天面对的三位一体式的梦魇。

人们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修路上, 因为即便路修得再快, 也快不过私家车的增长;即便快得过车速, 也快不过人潮汹涌的城市化进程。此时, 轨道交通是中国解决城市长期交通堵塞的惟一救命草。

中国城市公交协会的专家们最清楚, 轨道交通在运量、速度、运行方式等方面优于私人交通和传统公交, 非常生猛。

运量: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

速度:地铁行驶的时速快, 如旧金山地铁最高达128公里, 广州地铁三号线设计的时速是120公里。这一点公共汽车无法相比。

运行方式:舒适、准时、占地面积小、节能、少污染, 地铁列车以电力作为动力, 基本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

尽管轨道交通优势多多, 但, 你的城市能否养得起一条地铁?

地铁是世上最昂贵的交通补丁

以每公里的造价计, 北京地铁地面路段造价3亿元, 地下部分造价5亿元;上海一号线平均造价4.4亿元 (1992年价格) ;上海二号线平均造价7.7亿元;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平均造价5.44亿元;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平均造价4.15亿元———这只是成本价。

地铁真的开起来, 钞票不是哗哗地往内流, 而是往外流。地铁单凭客流运营收回成本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 北京市政府以往每年用于地铁的运营补贴接近10亿元, 近几年每年还少不了5亿元的补亏。广州地铁一号线2000年运营亏损2500万元, 2001年的运营成本达2.3亿元———这在经济发达程度一般的城市, 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地铁的三个跨越

1965年7月1日, 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2年5月2日,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在竹子林铺下第一根钢轨。37年间中国地铁一共实现了三次跨越。

第一个跨越由北京地铁担当, 但1965年的技术与社会背景使得中国地铁建设未能持续发展, 速度接近于停滞。

第二个跨越是改革开放之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由上海、广州地铁相继开工所承担, 全国10多座城市要建地铁或轻轨, 掀起了轨道交通小高潮。但是资金不足、建设标准盲目造成地铁造价急剧上涨, 被国务院当头棒喝, 暂停审批地铁的立项。

第三个跨越从1998年开始, 从抓建设标准、抓车辆和设备国产化为新的启动点, 以降低地铁造价为目标, 以上海三号线和深圳一号线为依托项目, 众多城市又重整旗鼓申报修建地铁, 预计在2030年, 包括现已运营和新建的线路总长度可达800公里, 而不同形式的轨道交通系统总长度约2000公里。 (原载《新周刊》, 有删改)

链接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目前, 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 有人认为, 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 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 钢轨轻的就是轻轨, 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大城市承载力研究 篇7

一、大城市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容器, 那么城市的承载力不仅是由城市这一载体的体积和容量决定, 还由城市所要容纳的承载对象决定。承载对象主要由城市主体———人口以及人类活动构成。因此, 人口规模、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等是主要的参考变量;承载体则主要由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管理等构成城市实体的各要素组成。城市综合承载力表现为城市载体和承载对象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条件的有机结合。除资源基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城市内在的承压能力外, 人口及其需求是外加于城市的压力因素。在不同的压力环境下, 会呈现出不同的承载能力, 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社会管理的进步, 城市承载力会有一定的改善和提升。

1.自然资源———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离不开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们活动不可缺少的前提和基础。相对于其他规模的城市, 大城市受制于自然资源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自然资源仍是大城市承载力的一块短板, 尤其是居民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 如土地、水等。随着大城市人口的聚集、生活生产消费的膨胀, 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相应增加, 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比重却在逐渐降低。

2.经济因素———城市是生产发展的产物, 城市人口因经济因素而聚集。可以说经济发展是城市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 没有社会生产、没有就业, 人们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在居民生活普遍得到提高的同时, 公共服务、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 而这些也与经济发展状况高度相关。

3.资源利用效率———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 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资源产出的效益越大, 所能承载的人口也会相应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大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源紧张的不足。

4.生活水平要求———生活水平不同, 人们对各类资源的消耗水平不同, 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压力也会不同。在城市发展的一定阶段, 城市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城市所能承载的人口也相对较少。一般来说,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呈倒“U”形曲线走势, 在达到城市适度人口之前, 人口的增加会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但达到适度人口之后, 人口的进一步聚集, 会带来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

5.人口增长———城市的主体是人, 因人的聚集而发展, 因人口规模的扩大而扩张, 因人的需求而产生供给, 因人的活动而承受各种压力。现实生活中, 城市的承载能力也首先表现在人口规模上。作为施压方的人口, 其需求和排污, 超过了承压方的城市载体所能供给和消化能力, 就会出现城市生产生活的失衡, 就会出现城市承载力问题, 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决定城市承载状况的主要因子。

二、不同区域的大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一) 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本文选择了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部城市群、东北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中的14个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大城市经济相对发达, 人口较多、同时也是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地区, 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见表1) 。

注:这里的大城市指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大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要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相适应;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基础要素, 社会和经济是城市系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每种要素同时都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基础指标。当城市发展规模与各项承载力相适应时, 指标得分会较高;当城市发展规模与各项承载力不相适应, 得分就会较低。本文的大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由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4个准则层, 10个指标层和23个具体指标构成 (见表2) 。

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城市年鉴》和2009年各大城市统计公报。本文采用原理相对简单、精度较高的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 (见表2) 。在大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 各二级指标对大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贡献是均等的。因此, 采用大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综合承载力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

由式 (1) 计算得出14个大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分值, 当Ri (W) 越大城市综合承载力越高。

(二) 大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根据6大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 计算得出14个城市各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 (见表3) 。

从表3可以看出:特大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比超大城市和一般大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要强。这说明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并不是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 而是达到一个合理规模之后, 综合承载能力逐步降低。从总体来看, 特大城市各要素的匹配程度较高, 所以综合得分较高, 其短板主要在于土地、交通和人口密度;超大城市的交通、环境、资源、人口密度更多成为发展中的短板;一般大城市, 各项得分均较低, 尤其是经济实力方面比较薄弱, 制约了社会其他方面的提升。由此表明, 城市规模的扩张要与资源要素互相匹配, 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城市发展不能一味的扩大城市规模, 否则资源要素的支撑能力有限, 反而会阻碍城市的发展。具体分析可以看出:

1.北京和天津综合实力强, 其发展受到水资源和交通的制约。

2.上海、南京和杭州综合承载力较高, 但短板也较突出。上海、南京和杭州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水平都较高, 但在水资源、环境、交通等方面承载力较低。

3.广州和深圳的综合承载力最高, 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限制其发展后劲。广州和深圳人均建设用地、人均水资源、生活质量、经济规模等得分在其他大城市中名列前茅。但是, 广州和深圳的人口承载力要比其他城市压力大很多;尤其深圳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4000人/平方公里。

4.郑州、武汉和长沙土地、环境承载力较高, 但经济规模和劳动就业是其短板。

5.成渝综合承载力得分低, 土地、交通和劳动就业是其发展短板。

6.沈阳和大连经济发展势头强, 但生活质量和劳动就业影响城市的和谐发展。

三、广州个案分析—基于成本—效益模型对大城市人口承载现状的判断

(一) 模型的建立及变量的选择

本文参考最优城市规模理论, 利用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 从全社会利益角度和个体利益的角度来分析城市人口的承载现状。把因劳动生产率和聚集效益的提高而扩大的经济规模、因收入和福利水平增加而提高的居民生活水平视为城市收益, 而因人口聚集产生的自然资源的耗损和使用费用、治理和保护环境付出的费用以及城市管理、生活成本付出等所需的总费用视为城市成本。

为简化模型, 同时根据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选择GDP (Y1) 代表城市总体收益, 人均可支配收入 (Y3) 代表城市个体的收益;用因城市生产建设、公共服务和治理环境等付出的总费用财政支出 (Y2) 代表城市总体的付出;用人均消费性支出 (Y4) 代表城市个体的成本。将GDP、财政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作为因变量, 分别对总人口进行回归。选择模拟最好的曲线作为收益曲线I (P) 和成本曲线C (P) , 两者之差为总效益函数:

(二) 模型估计和适度人口规模测算

本文选取1980-2010年广州市的常住人口、GDP、财政支出的数据, 通过进行多项式曲线回归, 根据拟合效果和显著性检验, 最终确定个人收益和个人成本函数采用S曲线模型, 社会收益采用线性模型、社会成本函数采用Growth曲线模型, 曲线方程如下:

为了使城市运行获得最大收益, 只需对总效益函数求一阶导数, 并令其为0, 即:R (P) ’=I (P) ’-C (P) ’, 也即I (P) ’=C (P) ’ (9)

从个体收益的角度看:

对式 (10) 求导, 并令其等于0, 可得:X=806.68 (万人) 。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

对式 (11) 求导, 并令其等于0, 可得:X=1274.65 (万人) 。

(三) 基本结论和制约问题

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出, 以当前广州市的收益和支出为基础, 从个体收益最大化角度来看, 广州市的最优人口规模为807万人;从社会收益最大化角度来看, 广州市的最优人口规模为1275万人。个体最大收益时所能承载的人口小于社会最大收益时所能承载的人口,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人口聚集达到一定规模之后, 大城市的聚集效益持续发生作用, 社会整体收益仍然继续得到提高;但个体并未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大的收益, 而且还要为在大城市的生存付出高昂的生活成本。广州当前常住人口为1270万人, 基本上是达到了社会效益最大值的规模, 并且远超于个人收益最大值的规模。如果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城市发展模式、发展效益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必然会带来社会收益的下降和个人收益的进一步降低。如果要保证收益的继续提高, 必须加快边际收益的提高、减缓边际成本的增加。

四、对策建议

大城市在进一步发展城市“长板”的同时, 应尽力维护和加强城市的“短板”建设, 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各要素承载能力和承受压力, 维持城市载体和承载对象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优化城市发展模式, “扩容减压、增收减支”, 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 加快产业升级转移步伐, 提高大城市经济承载力

产业发展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质量不断提升的动力, 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提升大城市承载力的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会改善、转变、重组城市资源的使用, 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可对城市的承载对象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疏散功能, 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产业结构的转型作为一种内生变量, 更能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 有学者研究也认为, 人口压力的解决, 只能靠经济手段、市场机制形成经济上的“隔离墙”。

(二)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增强大城市社会承载力

随着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大涨, 城市建设、维护和管理费用会相应提高, 大城市的运作成本只会继续增加, 因此必须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用以增加边际收益。一是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 增强城市规划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在城市发展目标上, 更要重视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重视民生和环保。二是量化管理、科学决策、法制化管理, 以减少管理中的失误和浪费。三是改变政府的支出结构, 增加在公共产品和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和环保方面的支出。

(三)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维护大城市自然承载力

当前自然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是城市的主要短板之一, 由于目前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 开发新能源所需的时间长、难度大, 而环境污染的代价更加巨大的。因此一是要建立珍惜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建章立制, 加大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监督力度;二是加大科学技术在自然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三是通过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和“退二进三”步伐, 关闭和改造一批污染企业, 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 合理规划产业迁移地的建设, 避免新污染的产生;四是倡导低碳生活, 减少不必要的排放和浪费。

(四)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降低人口对城市的压力

对大城市而言, 尤其是特大城市, 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增长。据“六普”数据显示, 广州市外来人口的增速高于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 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33.3%提高到2010年的37.5%。因此, 在继续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同时, 应重点加强对外来人口管理和使用, 但不能通过行政命令简单限制外来人口, 更不应减少或限制外来人口共享大城市的发展成果。应尊重人口迁移的规律, 疏通人口双向迁移的通道, “提高疏低”。一是增加高端服务业的从业人口比重, 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加快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 实现迁入地和迁出地产业的同步升级转型, 减少迁入地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口数量, 增加迁出地现代产业部门的建立以提高就业率;三是缩小地域差距, 优化人口分布。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居住新城及加快周边市区、落后地区的发展, 着力发展中心卫星城市, 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和完善这些地区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减少不同地区收入水平、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的差距, 避免新增人口过度涌向中心城区和发达城市, 使人口分布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匡耀求等.广东可持续发展进程2007,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9.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3]苏杨, 齐浩良, 肖周燕.人口承载力取决于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 中经网北京讯, http://19.16.8.123/index/index/showdoc.asp?filename=201102211796&blockcode=zjat

[4]叶裕民.叶裕民解读“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前线”2007 (4) .

[5]谭文垦, 石忆邵, 孙莉.关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

[6]匡耀求, 黄宁生, 胡振宇, 乔玉楼.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若干问题的讨论, “热带地理”2003 (3) 23-1.

[7]周文, 彭炜剑.最佳城市规模理论的三种研究方法, 城市问题, 2007 (8) .

中国大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篇8

中国大城市的发展目前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 在这种发展环境下, 存在着两种左右城市化进一步深化的基本力量: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外部力量主要指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全球化的深入, 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 跨国资本的集聚加速城市的变化, 促使城市空间分布和功能组织发生重大调整。有些城市运用其优越的区位或者其他条件, 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发展成为了国际性或世界性城市, 有些城市没有及时完成经济的转型而陷入发展的困境。而内部力量主要指伴随着制度变迁,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由过去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资源配置转向以市场配置为取向。这两种力量为中国大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同时也对这些城市的顺利转型提出了挑战。

一、大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界定

前苏联理论家布哈林在研究新经济政策时提出了经济转型的概念。中国学者也纷纷结合本国国情对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 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 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学者洪银兴认为经济转型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三是封闭社会向融入全球化经济的开放社会的转型。 (1) 这种描述比较系统地建立了中国在目前比较复杂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如何进行经济转型的思想框架。

经济转型随着地域范围, 以及面临的问题不一样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因为本文研究的对象—大城市目前普遍出现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比较严重的不协调的问题, 所以把大城市的经济转型定义为:通过体制机制的转变, 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 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体系, 最终使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二、大城市发展的现状

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高速城市化作用之下, 新时期中国大城市经济快速增长, 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各种发展要素迅速流动组合, 城市空间巨变, 社会分异, 发展正向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并举等方向转变,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 大城市发展由计划体制驱动不断走向市场体制驱动

近30年来, 中国经济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释放了巨大的能量, 市场价格体系与资本、土地、劳动力要素市场的确立, 以及所有制形式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等对经济发展速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土地制度的改革和住宅商品化改革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最为深刻, 促进了资源的流动与配置, 经济要素、人口、职业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加, 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发展的行为逐渐减少, 城市发展更多地受市场的影响, 这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政府逐渐退出经济竞争领域, 开始注重服务和监管职能的发挥。

但是, 由于中国实行的是渐进式的改革, 虽然原有的指令性计划力量正在逐步退出经济竞争性领域, 新生的市场力量在城市发展中依然相对弱小, 由此产生了诸多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空档”、“漏洞”和“摩擦”, 导致大量严重扭曲资源配置过程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其一, “权钱交易”对增量资源的配置的扭曲。其二, 国有资产流失对存量资源的浪费。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市场力量不够强。因此, 市场力量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培育市场力量依然是当前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 大城市的空间格局发生巨变

大城市有着相对优于其他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这样吸引着大量的人口、资金在城市中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 随着生产以及生活的成本增加, 必然产生聚集不经济, 所以就有了城市空间向四周扩散的需求。城市空间拓展遵循由单中心圈层结构到多中心网络结构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如表1) 。

当前中国大城市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聚集不经济的问题, 这些城市普遍提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建设新城区的规划, 变传统的单中心圈层式城市结构为多中心网络式结构。在这种规划思想的指导下, 众多开发区、大学城、科技城以及中央商务区等等功能分区推动城市空间不断延伸和扩张, 使大城市的发展进入单中心向多中心格局转变的关键阶段。

(三) 大城市社会产生分异

随着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中国的大城市内部社会结构由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高度“均质化”开始转向高度“异质化”。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剧烈冲击下, 一些得到较多资本流入的大城市经济快速扩张, 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但由于相应城市化方面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增长型战略”的短期利益驱动, 都使得城市空间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却迎来了愈加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此也带来了大城市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巨大变化, 原有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面临着巨大冲击和挑战, 资产成为主要标杆划分了层级鲜明的社会群落。在多种社会因子的作用下, 资本也同时塑造着新的大城市社会景观:一是在城市内既有随处可见的大量高贵的“欧美风情”街区和摩天大楼, 也有附近大量的破败街区和建筑;二是各种新型购物中心、步行空间、休闲场所的出现, 标志着城市生活由工作向休闲娱乐的转变, 具有排斥效应的豪华住宅成为少数人独享的空间;三是一些社会弱势群体在城市边缘地段聚居下来, 以获取就业岗位和城市便利的生活设施, 如“城中村现象”。

三、大城市发展的问题

大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使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其巨大的经济社会承载力正带动着整个中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化的工业大国, 成就是显著的, 但目前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一) 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的问题

大城市由于相对优越的就业和生存环境, 吸引大量的人口持续进入,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规划建设的相对滞后, 必然造成资源环境方面的过载。

一些大城市陷入了资源急剧短缺的境地, 比如广东省境内这类城市, 2008年从外省和国外调入的能源占可供本地消耗的能源量的90%以上。随着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的膨胀,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的排放量迅速增加, 比如北京生活垃圾的清运量从2003年的425.1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656.6万吨, 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5%。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无害化处理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但其对环境改善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

(二) 大城市生活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城市化和工业化促进了大城市的快速发展, 也带来了生活和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

在这些成本中, 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由于城市快速发展而飞快上升。对于土地成本, 从需求方来说, 人口在一个大城市的大量集聚直接带来建筑用地的增加, 同时对道路、公园等公共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大大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从供给方来说, 一个大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这些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 政府主导城市的开发和土地的利用, 稀缺的土地缺乏市场机制利益刺激和约束, 导致土地开发的粗放, 同时, 真正受市场支配的商品房住宅用地的土地资源因为极度稀缺而价格飞涨。对于劳动力成本来说, 随着人口密集度越来越高, 一定面积内人口对于消费型产品或者服务的购买需求大为增加, 大大推高了人口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 生活成本的增加必然使劳动力成本也随之上升。

生活和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高给大城市的经济转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只有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 使经济开始步入高端化发展的道路, 才有可能化解这些成本大幅度提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

(三) 大城市资源短缺与相对粗放的利用效率的矛盾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不强等等原因, 有限的资源部却得不到有效利用, 同时还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首先以土地资源的浪费最为突出。由于大城市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 使政府严重依赖土地转让所形成的收入, 用于补偿正常的财政预算资金和城市扩张所需的资金。在利益的强烈驱动下, 城市土地粗放式投入的特征明显, 城市新开发区和边缘区用地出现高速度、低密度、低效率扩展的现象。表2显示北京、上海二个直辖市的地均GDP远低于香港、纽约和伦敦。其次能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例如, 2008年北京的GDP综合能耗为0.662吨标准煤/万元, 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102吨标准煤/万元) , 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远, 分别是美国的2.5倍、英国的3.6倍、韩国的2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承载力的提升。

由于资源的粗放利用造成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 尽管各个大城市在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方面投入了不少财力、物力和人力, 但远远还不能满足大城市要建设成为和谐的生态型城市、花园城市的要求。

(四) 大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不合理政绩考核制度的影响, 处于转型时期的大城市政府过度地充当主导城市经济发展的职能, 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主要表现有下面几点。

一是, 城市政府不仅仅在一些竞争性领域主导投资, 同时,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没有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外来资本的力量, 而是长期自己充当投资主体。

二是, 城市政府仍然间接地干预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 没有将经济调控功能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功能与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彻底分离。

三是, 在经济主导型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下, 政府的施政目标主要集中在经济指标的完成上, 难以用更多的财力、物力来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的同时, 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却相对滞后, 阻碍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五) 大城市功能布局失衡的问题

中国大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功能布局失衡, 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区强化建设和功能布局不合理的新城建设方式导致空间疏解难题愈发凸显。

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摸索过程中, 逐渐认识到其“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发展模式带来的中心城区功能过度集中和城市无限制蔓延的弊端, 并着力通过建设新城 (或者卫星城) 的方式疏散中心城区的功能, 这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但由于普遍存在的中心城区强化建设和缺乏功能协调互补性的新城建设, 新城普遍存在“有城无业”的现象, 并不能从本质上疏解中心城区过度集中的城市功能, 反而带来新的城市问题:一是, 大量中心城区的就业人口到郊区居住, 带来早晚高峰潮汐式涌动和形成钟摆式的交通模式, 致使公共交通和其它各项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二是, 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跟不上, 新城的集聚力不强。新城目前在发展水平、承担的城市职能、对资源尤其是人才、信息等高端资源的吸引力方面, 都与中心城区的差距过大。

因为中心城区巨大的规模效应, 在产业空间调整不到位的情况下, 政府继续挖掘中心城区的潜能, 最常见的做法是打造中心城区CBD和建设特色功能区, 这虽然保持了中心城区的持续繁荣, 但也带了负效应。 (2)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中心城区的经济、人口、环境的承载力趋于饱和, 地价、商务成本不断攀升;而中心城区之外的市区域与中心城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对产业投资的吸引力不强, 新兴产业培育乏力,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说明: (1) 中数据为2010年数据, 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 (2) 中数据为2007年数据, 来源于赵娇.《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中国人民大学, 2011, 第78页。

四、大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如今中国经济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需求而不是供给成为经济瓶颈, 传统政府主导下的粗放投资型增长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 必须经济转型, 大城市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精华, 而且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中坚力量, 这一点在当前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背景下尤其重要。针对大城市经济转型的具体内容, 现提出下面几点对策建议。

(一) 调整大城市产业结构

大城市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工业较大比重, 需要通过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充分发挥大城市人力资源、知识、信息等高端生产要素密集的优势, 加快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改造, 提升科技含量, 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 引导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此外, 相对于第二产业而言, 我国大城市中第三产业普遍发展缓慢, 除少数几个特大城市外, 大部分第三产业的比重在50%以下, 远不及发达国家70~80%的比重, 并且第三产业中对经济拉动比较大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所以必须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性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同时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扩大内需, 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

(二) 加快大城市要素市场化进程

要素投入效率的提升依赖于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要素市场, 汇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和充足的资本、信息及技术资源。而目前中国大城市的要素市场并不完善, 特别是高端的要素市场发育相对落后。要以提升以计划效率、管理效率和执行效率为内容的政府效率为契机, 积极构建合理的要素价格体系, 不断培育对大城市社会、经济、环境进步起长期主导作用的内生性高端要素市场, 比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市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交易市场等等。

(三) 推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

这三者是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率不可缺一的有机整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水平的高低将左右要素投入效率的高低;生产要素的投入依靠劳动者去完成, 劳动者素质也决定着要素投入的效率;制度创新则决定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水平的能动作用。在科技进步方面, 结合国家的重大基础研究制定本城市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 利用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力度, 对本城市有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在制度创新方面, 必须协调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在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上明确大企业和小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里面包含着产权制度、交易制度、法律制度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目标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 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建立股权制和年薪制为核心的利益分配机制, 积极探索包括运用股权、期权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

(四) 调整大城市的空间格局

因为“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发展模式带来的中心城区功能过度集中和城市无限制蔓延的弊端, 所以要构建城市区域多中心空间结构。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形成分工明确的功能区域, 使城市中心城区优化发展、城市功能拓展区积极发展、生态功能保护区有限制地发展。同时要结合城市中心城区的职能疏散, 加大城市立体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 加速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根据新城各自的功能定位实施相关的政策承接中心城区的产业、人口的转移, 最终形成空间联系、经济联系、社会联系紧密的功能良好的大城市复合体。

摘要:中国大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凸现出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给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对大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界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研究, 对这些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城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张京祥等.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3]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4]张超.城市空间互补与城市交通问题[J].城市问题, 2004 (4) .

[5]丁健.从大到强的中国大城市发展之路—基于发展方式转变的视角[J].城市, 2009 (8) .

[6]张寒松.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应该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之路[J].当代贵州, 2003 (7) .

[7]周飞舟.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3) .

关于大城市发展问题的探讨 篇9

1 大城市、城市病及再认识

大城市是现代工业的载体,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城市超先发展”是许多国家走的一条共同道路。

然而, 在我国对发展大城市却一直心存疑虑。其中主要的顾虑是担心发生“大城市病”。不可否认, 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口众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等问题。凡此种种, 有人将其看成是大城市的“副产品”, 也有人将其作为抑制大城市增长的借口。那么, 对大城市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认识, 这些问题是不是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现象, “大城市病”是不是一定会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副产品”。

就我国而言, 实事求是地说, 大城市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中小城市也同样存在。比如, 我国许多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不配套, 城市布局混乱, 城市建设落后, 污染严重, 有的城市甚至没有一家污水处理厂。可以说, 许多中小城市的“城市病”比起大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城市病”并不是大城市所特有的现象, 而是所有城市的“通病”, 然而却很少有人拿中小城市存在的问题作为抑制中小城市发展的借口。为什么同样的“城市病”会有不同的结论。笔者认为,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城市是否有“病”而在于人们思想观念上对某种城市的偏好。传统以计划经济手段为城市规模裁衣定身的做法, 实际上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延缓了城市化的发展步伐, 也强化了某些人对某种城市的偏好。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方面, 大城市发展推动了国家经济的进步;另一方面, 大城市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但笔者认为, 大城市发展与“城市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早期, 也出现了“城市病”。但经过几十年的积极治理, “城市病”都基本上得到了缓解。在我国, 过去一直把大城市看成是一个工业城市, 而没有看成是一个消费城市、生活城市和生态城市, 一味追求城市的经济效益, 忽视了城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国大城市存在的问题, 并不是单纯因为城市规模过大而引起的, 主要是在城市发展中没有处理好各种发展关系, 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其中与我们采取的某些政策也不无关系。

2 大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规划的挑战

在大城市发展中, 好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一些城市, 城市规划是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 而这些开发商根本不在乎公众的利益和城市的大环境。这种现象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是非常普遍的, 为了招商引资, 捞政绩, 上项目, 不惜损害规划的权威性, 想改就改, 使长期规划变成了短期规划, 使规划丧失了长期性、战略性、计划性、控制性等特征, 不能起到约束唯利是图的开发商及某些获有某种意图的政府官员的作用。因此, 我国大城市的发展首先面临的是规划的挑战, 城市规划能否跳出“听谁的”这个圈子, 是非常重要的。

2.2 日益膨胀的流动人口的挑战

由于我国人口的急剧膨胀, 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结构及工农业“剪刀差”的居高不下, 使得大批农村人口为了寻找就业机会涌向城市, 再加上我国的户籍管理政策等原因, 致使大城市中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环境的平衡受到影响, 建筑稠密、住房紧张、道路拥挤、交通阻塞、城市环境混乱等;因此, 如何正确处理日益膨胀的流动人口, 使大城市的规划建设与流动人口的增长相平衡, 减少“城市病”问题的产生, 是我国大城市发展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2.3 内城问题的挑战

内城区是城市化问题最集中的地区, “城市病”主要产生于内城。内城区是城市发展初期最繁华地域, 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引发了城市工业、人口、商业大规模郊区化。渐渐地郊区或内城区外围成了比内城区更为繁华、更具有吸引力的地域, 不论基础设施、生活或学习环境, 还是投资环境都优越于内城区。因此, 一般地中产阶级、开发商、政府机关及新兴产业都向郊区迁移, 而补充进内城区的往往是一些贫民和日益膨胀的打工潮, 内城日益变成了贫民窟和受人歧视的民工聚居区。因此, 大城市发展面临的第三问题是内城问题, 如何解决好旧城改造、提高旧城基础设施水平、挖潜内城用地潜力等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3 大城市发展途径

3.1 放下思想包袱, 调整城市发展战略方针, 适当发展大城市

1989年我国制定的城市发展战略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在实践中, 这一方针往往被理解为控制大城市规模扩大, 以及控制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 结果使我国大城市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许多发展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也难以跨入大城市的行列。城市发展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动态过程, 很难以某一个数字作为城市人口规模发展的终极界限。根据我国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应该放下包袱, 调整城市发展战略, 适当发展大城市。

适当发展大城市有三层含义:1) 城市自然物质和人工物质承载力比较强的大城市, 可适当增加人口规模;2) 鼓励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3) 对个别因人口规模过大超出了城市人口环境容量而出现各种“城市病”的大城市, 在规模上应适当控制, 努力提高城市的承载力。

3.2 树立新的管理观念, 积极探索大城市管理新路子, 解决日益膨胀的流动人口问题

在目前情况下, 首先要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 政府一定要管住、管好。但政府能力有限, 不可能一揽子管好每件事情。因此, 大城市管理要探索新的路子。

过去, 我国城市政府行政权力过于强大, 管了许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 导致社会市民对政府依附性过大, 社会自我管理能力萎缩。特别是对这种数量大, 而素质又比较低的流动人口, 政府更无能为力, 而应该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 使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逐步分离, 政府应制定法律法规加以指导。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切实发挥规划的强制性“龙头”作用

规划是对未来的预测, 规划的稳定发展靠的是其所具有的科学合理性、靠的是强大的法律支持、靠的是强大的群众基础。因此, 在我国大城市发展过程中, 必须改变“规划听谁的”这种局面,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主要是由地方政府牵头, 而大部分编制工作就落在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头上, 笔者认为,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就必须:1) 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编制工作者要抱有科学严谨、为民负责的态度, 要不断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及参加实践工作能力等, 以使编制的规划更科学、更合理。另外, 科研工作者应到实地认真考察, 掌握第一手资料, 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2) 地方政府作为规划的牵头人,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规划的牵头和通过验收大都是由地方政府说了算, 这也是造成大城市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4 解决内城问题, 走良性互动之路

内城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 走良性互动之路。内城问题最集中的是就业、贫困、老龄、住宅、基础设施、教育等问题。因此, 在解决内城问题时, 应通盘考虑, 不应该也不可能只解决好某一问题, 因为事物是互相联系的。

因此, 对大城市存在的问题要客观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发展才是硬道理, 大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也只能在发展中解决, 采取因噎废食的做法, 抑制大城市发展是不可取的。

摘要:在对大城市和城市病再认识的基础上, 从大城市发展面临的规划、流动人口和内城等挑战, 认为大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只能在发展中解决, 抑制大城市发展是不可取的, 进而提出解决城市病的策略, 以利于大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病,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221-240.

[2]王建民.城市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3]许学强, 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224-231.

[4]殷卫平.比较研究中英土地规划[J].中国土地, 1996 (11) :8-9.

[5]董祚继, 杨学军, 廖蓉.影响力从何而来———加拿大安大略省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J].中国土地, 2001 (5) :42-46.

[6]周游, 严伟.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3 (3) :104-109.

上一篇:英语的写作教学下一篇: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