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地区

2024-05-28

清远地区(共7篇)

清远地区 篇1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虽然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一些后发展地区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已成为抑制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梗阻[1]。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的正面作用,促进后发展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领域中的焦点问题。

1 后发展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随着新兴工业化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但依靠产业转移和扩散带动起来的,如珠江三角洲向靠近北边的清远、东边的惠州及西边的阳江等地仍存在着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现状,属于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这严重阻碍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

1.1 经济方面:工业化水平低

一是工业结构中资源性产业占主导。资源性产业对劳动力特别是高级人才资源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工业化程度低。一些地区工业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生产能力在低水平上扩张,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竞争力弱,且布局分散,发展滞缓,市场开拓力不强,造成当地工业低水平发展。工业低水平发展对第三产业带动能力有限,制约了市镇人口比重的提高速度。三是工业园区建设落后。工业园区定位低,准入门槛低,园区缺乏规划性,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或不到位,管理服务机制较差等,制约了地区规划建设水平。这种三重制约最终导致后发展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

1.2 发展方面:动力不足

一是城市发展缺乏特色。一些地区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却轻视城市软环境建设,如:文化建设。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宽阔,通讯发达,现代化设施齐全,但城市整体风貌基本雷同,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发展魅力。二是总体规划不适当。有些城市在做总体规划时不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么缺乏长远目标,规划陈旧落后;要么贪大求洋,规划盲目超前,结果造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绝对数量减少。三是城市功能缺乏互补性。地区城市无论大小,五脏俱全,无法形成功能互补、各显神通的城市网络,这严重制约地区城市化发展。

1.3 观念方面:定位缺失

从本世纪初开始,城市之间出现了协调发展的趋势。尤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都市密集区,一体化进程加快。例如,京津之间城际高速列车的开通,长江三角洲城市联盟的建立,珠江三角洲城际公交网的发展等,都是在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2,3,4]。但一些地区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良好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定位于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度,反而限制了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2 清远市:城市化是后发展地区的战略选择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于环珠三角区域内最临近珠三角的一个城市,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1988年建市,2004年以来其城市综合实力也从全省的后几名发展成为广东省工业十强市和全国地级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城市。但清远市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到2010年,清远市城市化率为47.5%,与全省的66.18%和全国的49.68%差距甚大。根据木桶理论,木桶容量的多少取决于短板的长度。因此,未来清远市要保持这种经济增长势头,就必须把短板补长。

2.1 清远市面临着城市化的难得机遇

清远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和抓手有两个:一个是最大限度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再工业化;另一个是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再城市化。因此,清远要牢牢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以城市化为主要手段,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推动地区城市化,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

2.2 城市化将为清远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

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文明发展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将为清远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难得的机会。当下,清远的发展仍以外源性经济为主,内源性经济规模较小发展较慢。加快城市化可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内源性经济,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据估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以带动50万元的投入。到2015年,清远城市化率达52%。按照静态计算,每年将增加14万城镇人口,相当于增加705亿元的城市功能配套投入。以房地产为例,每个城镇人口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每年需增加420万平方米。若按照每平方米2, 500元造价计算,每年仅新增人口就可拉房地产产值达105亿元。

2.3 城市化是“四化”发展战略的载体和原动力

“推进四化进程,建设幸福清远”是清远市政府对“十二五”清远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的主题和核心,而城市化是“四化”的载体、原动力和发展方向。首先,城市化为工业园区化提供土地和人才支撑。城市化可以减少农村人口,缓解土地供给和发展工业需要用地的矛盾,为发展园区化工业提供土地支撑。城市化也为发展工业引进人才提供条件,有利于吸引人才到清远定居创业。其次,城市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空间和消费市场。只有减少农民,农村才能打破小农经济的格局,发展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同时启动和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再次,城市化是管理人性化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方向。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人类文明的高地。管理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幸福清远的人本理念。只有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清远人民提供富裕文明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性化。

3 清远市推进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3.1 教育的推动

教育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化最大的瓶颈和障碍是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教育的功能是可以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高级专业知识或专业技术的人才,也就是可以把农民变成市民。清远市已于2010年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在校生已达到18.33万人(其中高中一年级7.35万人),毛入学率达93.08%。同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5%。可以说,单就教育这一项,每年就约有3.2万(按每年级6.11万人的52.5%计算)以上农村人口变成城镇居民。这些人结婚之后,按照1:1的比例把父母按到城里,每年就可以有6.4万人在城镇居住。为此,必须千方百计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努力争取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36%(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同时,改革以往的户籍管理制度,放松农民工进城户数限制。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工及子女享有与市民在职业稳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同等待遇,使进城农民真正成为市民。

3.2 工业化的推动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为城市化提供资金来源和物质基础。首先,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工业是清远市财政税收的最重要来源。其次,就清远市现阶段来说,工业是人才集聚的最重要载体,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的产业。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清远市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必须再工业化。清远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能够最便捷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可以借助“双转移”珠三角腾笼换鸟的历史机遇,向珠三角借力、借脑、借势,加快与珠三角的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的对接,加快与珠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3.3 城镇特色化的推动

城镇特色化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城镇特色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遵循城市化发展客观规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县城和专业镇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的城镇体系。特别要建设好中心市区,把市区建成华南休闲宜居名城、富有南国特色的湖城和生态之城。二是城镇的产业特色化。每个城镇必须有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三是城镇的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善于挖掘、保护人类物质和文化遗产,如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

3.4 现代服务业的推动

现代服务业发达是城市发达的重要标志。发达城市如北上广深,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大,达到65%左右。清远市在调整转变产业结构上任务艰巨,同时第三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大有可为。一是这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除了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之外,还包括知识经济、会展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事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现代服务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也为国家创造大量税收。二是大力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上存在着二元结构,必须在政策和制度顶层设计上予以高度重视和解决。当前,必须致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和进程。这样,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交通、通讯等的公共服务体。

3.5 城市规划的推动

城市规划要加强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广东省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清远属于重点发展地区。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启动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新体制和机制。要通过本地区城市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各县市区发展的定位和功能分工,如:8个县市区分别要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限制发展哪些产业,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有序的流动和配置。同时,要定位于做好珠三角后花园的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好生态屏障,保护好青山绿水。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虽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但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相比, 一些后发展地区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 己成为抑制这些地区扩大内需、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清远市作为广东省后发展地区之一, 抓住再工业化与再城市化的机遇, 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城镇特色化、人才教育等措施,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后发展地区,城市化,战略,清远市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城市化道路选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 2007.

[2]黄顺江.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趋势与特征.http://www.chinacity.org.cn/cstj/zjwz/48683.html

[3]张松.短缺还是过剩——有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1 (1) :8-17.

[4]万广华, 朱翠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思考: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10 (6) :106-115.

清远地区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12月间在清城、英德和佛冈等3个强制戒毒所戒毒 (省级艾滋病监测哨点) 的所有吸毒者。

1.2 监测方法

按照广东省疾控中心《广东省艾滋病监测工作方案 (2009年版) 》的要求, 采用广东省统一使用的吸毒人群哨点监测《健康调查问卷》, 采取面对面问卷式调查, 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行为及性行为特征等。

1.3 检测方法

对每名吸毒者采集静脉血5ml, 分离血清, 用于监测HIV和梅毒抗体。HIV和梅毒抗体初筛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HIV抗体初筛阳性者标本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采用蛋白印迹法 (WB) 确认, 梅毒抗体初筛阳性者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简称RPR) 方法复核。

1.4 统计方法

经过质量监控的所得问卷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 用SPSS 12.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吸毒人群一般情况

共监测866人, 其中男性814人, 女52人, 男女比为15.6∶1。婚姻状况:未婚324人 (37.41%) , 已婚382人 (44.11%) , 同居61人 (7.04%) , 离异或丧偶32人 (10.7%) 。年龄分布:最大56岁, 最小16岁, 平均 (32.30±7.58) 岁;男性平均 (32.48±7.56) 岁, 女性平均 (29.56±7.61) 岁。户籍:本省籍814人 (94.00%) ;外省籍52人 (6.00%) , 其中广西籍19人 (36.54%) , 湖南13人 (25.00%) , 四川8人 (15.38%) 。民族:汉族858人 (99.08%) , 其他少数民族8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17 (36.60%) , 初中476人 (54.96%) , 高中及以上92人 (10.62%) 。

2.2 吸毒的方式与种类

吸毒种类主要为:海洛因725人 (83.72%) , 冰毒164人 (18.94%) , K粉36人 (4, 16%) 。866名吸毒者中, 口吸毒品者295人 (34.06%) , 有静脉注射吸毒史571人 (65.94%) , 其中近1个月有注射吸毒行为415人 (72.68%) , 每天需注射毒品的次数一般为1~4次, 最多1天注射15次;注射吸毒者中, 本省户籍注射吸毒史544人 (66.83%) , 外省户籍注射吸毒者27人 (51.92%) , 本省人口吸毒的注射吸毒率高于外省人口 (χ2=4.836, P<0.05) 。

2.3 不同地区注射吸毒情况

注射吸毒比例最高的哨点是清城戒毒所, 为86.04%, 其次为英德和佛冈戒毒所, 分别为78.70%、45.6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3.861, P<0.01) 。注射吸毒者中, 33.45%的人近6个月曾共用过注射器, 其中曾共用过注射器吸毒的比例最高的哨点是清城戒毒所, 为40.90%;其次为英德和佛冈戒毒所, 分别为34.12%、24.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765, P<0.01) 。见表1。

2.4 不同地区商业性行为情况

吸毒者近1年曾有商业性行为的比例最高是清城戒毒所, 为34.75%;其次为英德和佛冈戒毒所, 分别为27.31%、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961, P<0.01) 。吸毒者在近1年在发生商业性行为中, 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4.78% (56/226) , 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最高是英德戒毒所, 为37.66%;其次为清城和佛冈戒毒所, 分别为21.11%、1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473, P<0.01) 。表2。

2.5 不同地区艾滋病和梅毒检测情况

共检测861名吸毒者, 发现HIV抗体阳性者22人, 梅毒抗体阳性者24人, 感染率分别为2.56%、2.79%, HIV阳性者均为男性感染者。HIV阳性率最高的哨点是英德戒毒所, 为6.64% (14/211) , 其次为佛冈和清城戒毒所, 分别为1.28%、1.16%, 不同哨点吸毒者HIV抗体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5.74, P<0.01) ;清城、佛冈和英德等3个哨点的梅毒抗体检出率为1.55%、3.83%和2.37%, 不同哨点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155, P>0.05) 。见表3。

2.6 不同地区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

29.10% (252/866) 的吸毒者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服务, 其中23.67% (205/866) 的人接受过安全套宣传与发放 (艾滋病咨询与检测) , 7.62% (66/866) 的人接受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 (针具提供与交换) , 10.28% (89/866) 的人接受过同伴教育;清城、英德和佛冈3个戒毒所的吸毒者中既往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服务的比例分别为51.63%、31.63%和13.62%, 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9.102, P<0.01) 。而在注射吸毒中, 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的比例为22.94% (131/571) , 其中检测比例以清城戒毒所最高, 为31.08% (69/222) ;其次为英德和佛冈戒毒所, 分别为21.18 (36/170) 、14.25 (26/179) ;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137, P<0.01) 。见表4。

3 讨论

在我国, 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2], 因此对吸毒者开展艾滋病监测, 及时了解吸毒人群的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 对于疾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监测结果显示, 吸毒者性别构成以男性为主, 占93.99%, 年龄以青壮年为主, 20~42岁吸毒者占90%以上, 与省内大多数地区相似[3,4]。但年龄较2005年清远市吸毒者年龄有所上升, 这与戒毒所关押的人员多数为长期复吸的注射吸毒者有关, 这些人群大多数生活在社会低层, 他们文化程度较低, 性格较为内向, 情绪不稳, 可能是HIV/AIDS在该人群中传播的潜在因素[5]。对他们如何开展有效的艾滋病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从吸食毒品类别中, 海洛因居首位, 但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也占有相当比例, 在吸毒方式方面, 65.94%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吸毒, 与东莞、番禺等邻近城市大致一样[6,7]。注射吸毒者中, 33.45%的人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 其中以清城、英德等地的比例较高, 由于国内多条铁路干线需穿过清城、英德等辖区范围, 而毒品的走私贩卖在铁路沿线一带较为活跃, 如英德的大站镇、清城的源潭镇和飞来峡镇等, 提示需要当地加强共用针具危害的宣传, 切实提供内容具体、有针对性和减少危害的教育, 并建议结合实际开展针具交换等措施以提高针具的可获得性。

在性行为方面, 26.10%的人承认近1年有商业性行为, 在商业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4.78% (56/226) , 其中清城和佛冈戒毒所分别为21.11%、16.95%, 其比例与东莞 (17.46%) [6]、番禺 (28.3%) [7]等邻近城市调查的数据相近。由于该人群中大部分人正处在性活跃期, 个别存在着婚外性行为, 而安全套的使用率低。由于吸毒者一旦感染了HIV容易传播给其配偶或商业性伴, 因此应加强高危人群包括吸毒者和性服务工作者的健康教育, 开展安全套的推广, 以提高安全性意识。

本次调查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2.56%, 梅毒抗体阳性率2.79%, 低于东莞市吸毒人群感染率 (7.63%) [8];清远市2003年以来吸毒人群哨点HIV感染率一直维持在4%~5%之间, 但近年监测发现的HIV阳性比例有所下降, 其中以清城区下降趋势较为明显, 这与近年清城区逐步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社区吸毒人群外展宣传和同伴教育等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是分不开的, 其接受艾滋病服务的比例达51.63%, 明显高于其他县 (市) ;值得注意的是, 佛冈戒毒所的HIV阳性率也超过了清城区, 而英德市戒毒所近年HIV阳性率依然呈较高水平 (已超过了5%) , 说明艾滋病已在局部地区的吸毒人群中出现聚集性的流行。由于吸毒人群中大量存在的不安全性行为和对自身感染艾滋病危险的低认识, 使吸毒者主动寻求检查发现HIV感染者的可能非常之小, 如英德、佛冈等地的吸毒者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的比例不到20%, 所以需加大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力度和广度, 提供便利的HIV检测和咨询条件, 以及时发现吸毒人群中的HIV感染者。

近年我市已逐步加大了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工作, 但由于宣传工作主要集中在戒毒所、看守所等场所, 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吸毒者中艾滋病高危行为并未得到明显改变, 依然存在着共用注射器、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情况。因此若要降低清远市吸毒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 减少由此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只加强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是不够的, 关键是干预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 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9], 清远市各县 (市) 应借鉴和学习清城区的艾滋病防治经验, 尽快完善和推广普及美沙酮替代疗法、社区吸毒者行为干预、100%使用安全套及探索建立针具交换等综合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许锐恒.遏制艾滋病流行, 履行减少危害策略[J].华南预防医学, 2006, 32 (1) :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中国艾滋病与防治工作进展[R], 2006.

[3]刘勇鹰, 林鹏, 王晔, 等.广东省不同地区吸毒者HIV相关危险行为的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10 (1) :7-9, 12.

[4]林鹏, 付笑冰, 李江虹, 等.广东省静脉吸毒者行为和性行为特征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12 (1) :117-119.

[5]周祖木, 贾俐挺, 章显传, 等.温州地区吸毒人群的人格特征调查[J].中国药物依赖杂志, 2006, 15 (4) :309-311.

[6]熊幼光, 张巧利, 王晓霞, 等.2002—2004年东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J], 2007, 23 (1) :14-16.

[7]陈光艳, 许晓茵, 杨燕君, 等.广州市番禺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R].2008, 34 (2) :38-42.

[8]王晓霞, 陈柏芬, 张巧利.东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 2008, 8 (1) :101-103.

清远某隧道照明设计 篇3

关键词:隧道照明,亮度,动态调光,节能减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有城市交通已不满足发展的需要, 须完善相应的路网,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清远市位于粤北山区,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以山地、丘陵为主, 交通网比较复杂, 需新建城市交通隧道或穿山隧道才能较好的完善路网建设。

引言

由于“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的存在, 使得隧道照明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隧道的正常及安全使用。若隧道照明质量过差, 则会使得进、出隧道的驾驶员无法适应光线的急剧变化而使行车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提升, 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 与普通的道路照明不同, 由于隧道照明的特殊性, 使得其能耗大大的高于普通道路照明。因此, 消除黑洞和白洞效应节能减排, 是隧道照明设计中两个关键的问题。

1 隧道照明设计

隧道照明是保证隧道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与道路照明不同, 不仅有照度、亮度、均匀度、眩光等方面的考量, 更重要的是要解决驾驶员白天进出隧道时产生的一系列视觉适应性的问题。这使得隧道照明的设计比普通道路照明要复杂, 它不仅跟隧道环境条件, 如隧道附近地形, 洞口朝向, 洞口附近视野情况, 植被等有关, 还跟土建结构的设计方案、交通状况通风方式等有很密切的关系。根据作者的设计经验, 就清远某一城市隧道照明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以供同行讨论。

本隧道为城市交通双洞人车混行隧道, 南北走向, 位于贯通城区南北主干道南侧咽喉位置,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如图一所示) , 每洞三车道, 设计时速60km, 全长495m, 是城市快速路的一部分。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为城市三类短隧道, 应设置一般照明、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

1.1 一般照明

一般照明是指保证隧道内正常行车所需的基本照明和消除出入口黑洞、白洞效应的加强照明。目前隧道照明的光源主要有高压钠灯、LED灯、荧光灯等。根据广东省相关文件, 采用LED灯作为隧道照明光源。一方面LED灯启动快, 可控性好的特点可以较好的满足隧道照明的要求;另一方面能耗低的特点也可以极大的减少高速公路运营费用,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为了降低黑洞、白洞效应对驾驶员视觉的影响, 隧道照明入口段必须逐步逐级减光, 出口段须逐步逐级增加亮度。根据《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JTG/T D70/2-01-2014》, 隧道照明分为入口段1, 入口段2, 过渡段1、过渡段2、过渡段3、中间段、出口段1、出口段2.。与《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相比, 分段更加细化:入口段由一段变为两段, 后半段照度减半;出口段由一段变为两段, 出口段1照度改为3倍中间段亮度, 使照度变化更加均匀, 同时也能降低能耗, 减少运营维护费用。经计算, 隧道照明各段长度及照度标准值如表1所示。

隧道的布灯方案采用双侧对称布置方式, 灯具安装在距地6米的隧道侧壁上, 为了兼顾功能性, 安装方便和景观效果, 加强照明灯具与基本照明灯具安装高度保持一致, 加强照明均布于基本照明灯具间, 具体照明方案如表1所示。

1.2 应急照明

隧道是一个特殊封闭的构筑物, 当市电断电时, 驾驶员如不及时开启车灯, 将在一个狭小漆黑的空间内高速行驶, 危险性很大, 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进而影响隧道甚至于整条道路的通行状况, 因此, 隧道内设置应急照明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隧道两侧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三类隧道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5h, 为了避免重复投资, 本段隧道不单独设置应急照明, 采用隧道内基本照明作为应急照明。根据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隧道内基本照明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加强照明可按二级负荷供电。基本照明电源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换形式供电, 可以满足应急照明需要。应急照明系统应保证照明中断时间不超过0.3S, PC级双电源切换动作时间小于80ms, LED灯启动时间可以达到150ms或更快的启动时间, 因此可以满足作为应急照明光源要求使用。

1.3 节能减排

隧道照明应结合洞内外亮度, 交通流量等参数来制订调光措施, 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本隧道洞外亮度取值为4000cd/m2, 若将洞外亮度标准降低到2500cd/m2, 年耗电量将能减少30%以上。而洞外亮度随季度, 气象等变化明显, 因此, 利用调光技术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效果明显。而且根据洞外亮度改变过渡段亮度可以使驾驶人员更好的适应洞内外光线强弱变化, 保证行车安全。

2 结束语

清远供电局数据治理 篇4

数据质量管理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 是指针对数据从定义、获取、存储、共享、维护、应用、消亡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里可能引发的各类数据质量问题, 进行检测、监控、预警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使得数据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管理是循环改进的管理过程, 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可靠的数据, 及时公开透明数据在使用中的价值, 并最终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项目背景

背景1:数据质量成为供电局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按照广东省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和实施, 清远供电局各项业务信息化得到飞速的发展, 各项业务工作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覆盖, 主要业务管理系统包括:营销业务管理系统、营配业务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资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统一信息门户等。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飞速发展, 信息化数据量越来越庞大, 作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内在主体, 数据质量的完整性 (Completeness) 、规范性 (Conformity) 、一致性 (Consistency) 、准确性 (Accuracy) 、唯一性 (Uniqueness) 、关联性 (Integration) 问题越来越突出, 信息数据是局生产经营中重要的决策依据, 其质量和时效性已经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 这些数据质量问题很大程度制约了信息化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的发展。

背景2:按照省公司统一部署, 清远市局层面开展了有特色的数据质量提升工作

针对数据质量问题的普遍情况, 广东省电网公司在全省统一部署发起数据质量改进活动, 通过省公司建立的数据质量管理平台进行数据质量抽查、分析和信息发布, 通过数据质量和实用化规则的建立和问题数据的发布有力地推动了包括清远供电局在内的地市局的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提升。

清远供电局在数据质量管理方面, 从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纠正和问题预防等方面, 全面建立新的管理和技术手段, 做出了自己特色, 取得了一定效果, 受到了省公司的肯定, 这些具体措施包括:

1.提升工作技能与责任心:加强管理意识与工作方法流程培训,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提升员工能力和责任心。

2.理顺与优化流程:优化数据录入、检查、同步变更与处理工作流程, 便于明确责任、工作要求和协调沟通。

3.建立清远本地特征数据质量评价规则标准库, 为实施自动化数据质量检测建立必需的基础条件。

4.建立自动化科技手段支持:建立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管理平台, 通过科技手段执行数据质量分析、自动检测和任务自动化跟踪。

背景3:清远供电局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在基层分子公司遇到瓶颈问题

数据质量问题的源头归根到底在基层班组、变电站和供电所, 数据质量问题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很大程度依赖基层分子公司的有效工作, 而实际上在八个分子公司层面普遍存在数据质量管理基础不牢固的问题, 具体包括存在下列问题:人员责任落实不清晰问题;人员业务水平和数据控制水平不一致问题;地点分散沟通不畅通问题;数据质量的自动化管理手段和信息化服务措施没有深入到基层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乃至整个清远局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管理思路和做法

如前所述, 在清远供电局在市局层面的数据质量管理的问题发现、分析、纠正和预防等方面, 全面建立了新的管理和技术手段, 在省公司范围内做出了自己特色, 但基层分子公司层面遇到管理瓶颈制约了数据质量管理的再提升, 为此, 清远供电局信息中心把2013年度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心调整到县级分子公司, 并且制定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大方面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包括:指定专人、落实责任;加强配置、强化沟通;绩效评估、激发竞赛;系统支持、提前预测、及时监控。

管理系统支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也是数据质量管理的关键推动力, 在清远县级分子公司数据质量管理中, 运用该系统能将问题清单分解到县级分子公司班组和供电所, 运用该系统还可做到预测预防, 可随时检查数据质量问题和数据实用化指标数据, 可以检查问题数据和问题指标的处理进度。

县级分子公司数据质量管理系统是在市局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省公司发布数据从市局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分解到县级分子公司数据质量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县级分子公司数据质量管理系统采集的本地数据信息汇集到市局数据质量管理系统。

如下图所示, 县级分子公司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包括四大部分:

1.本地业务系统实用化指标采集、本地业务系统数据问题采集、建立在本地指标和问题数据基础上的绩效评分和排名。

2.省发布数据的细化分解、分析。

3.县级分子公司的数据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和问题处理进度分析。

4.县级分子公司各种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EIP数据图表展示接口。

效果与效益

清远供电局初步实现了“降低县级分子公司因数据质量问题导致的业务运营和经营决策风险”的目标。基层员工工作技能素质进一步提升, 数据采集进一步规范, 相关业务数据进一步公开透明, 极大提升县级分子公司的工作效率。

心得体会及继续努力的方向

1.如何保证数据质量, 系统地解决数据质量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管理上 (人) 的因素和技术上的因素,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 提高全局员工的思想认识, 更新理念观念, 从组织、制度、技术等层面保障对数据的有效监控。

2.数据质量的提升在短期内是以工作量的增加和大量培训为代价的。数据是信息系统管理的核必。从实际情况看, 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利用一直是我局分子公司工作的“软肋”, 信息数据采集不规范、量多、质量低、利用率低, 最为重要的是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实背景下, 数据采集、整理、利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长期必须以短期为基础, 大量信息数据核实工作, 系统培训工作不可避免的将集中在某一时期, 在这种情况下, 短期内增加基层员工的工作负担。

3.在推进数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 特别是初期, 数据质量的提高必然要付出效率的牺牲, 也必然会有来自管理层的质疑和业务人员的阻力, 所以必须要提高全局员工关于数据质量方面的思想认识, 坚信提高数据质量管理是可以化解这种冲突的。

结束语

对清远发展绿色经济的思考 篇5

建设产业转移园, 培育清远工业发展新增长极

2009年5月, 重庆小康汽车产业 (集团) 有限公司微车生产基地落户清远高新区内的佛山 (清远) 产业转移示范园。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人民币, 一期工程预计在2010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产, 可实现年产值不少于35亿元。在金融危机影下, 清远高新区突出主导产业、行业龙头和高新项目, 前5个月引进东风小康微型车生产基地等项目22个。不断有大项目“抢滩”清远, 2009年前5个月, 高新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3亿元。据统计, 高新区有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有115家, 这些企业实际投资总额为60亿元。目前, 这些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已基本形成了规模发展效应, 实现了建材、陶瓷、铝型材、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化工机械等产业的集聚发展。2008年, 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2.7亿元, 占全市比重的1/4强。产业转移园已经成为清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承接粤港澳服务业转移, 高起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50%。目前,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 主要发达国家已达到或超过70%。美国2005年的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5万亿美元, 占GDP的比重77.8%, 这在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数据。同样, 欧美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口普遍超过50%, 吸收就业劳动力超过一、二产业的总和。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看, 服务业逐步取代第一、第二产业, 在GDP的比重逐步提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深圳、广州等地的营商成本非常高, 许多中小企业为降低成本, 他们愿意把他们的公司设在清远, 这里交通便利、商务成本很低。清远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清远市距广州市中心、广州新国际机场、佛山市和深圳市都很近, 与珠三角核心区紧密相邻,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随着将来武广客运专线与珠三角城际轻轨的通车, 广乐、二广、佛清从等高速公路相继建设, 清远的交通优势将更加明显, 与广州、佛山等核心城市的“同城效应”将更加彰显。因此, 清远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应高起点加快建设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现代物流园、产品交易市场等形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促使新兴服务业态在清远集中, 促进现代服务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为珠三角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支撑, 成为清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现代服务业是指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 它依托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 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并开始实施, 将促进粤港澳更加紧密地合作, 加快对港澳等地现代服务业的转移。重视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 抓好机遇, 将可能成为承接设计创意服务业转移的洼地。

发展绿色经济, 建设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

坚决汲取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 确立“绿色”GDP理念, 树立“生态保护也是发展”的思想,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保护和利用好生态资源, 巩固和发展生态优势。经过专家的考察、论证, 清远市未来的城市发展定位是“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近年来, 清远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较高的宜居性, 显示出具有明显优势的城市竞争力。未来清远应当选择高收益、低污染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重点发展房地产业、休闲旅游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 力争成为中国绿色经济强市。建设绿色经济强市, 是清远永葆“宜居城市”美誉的经济保障, 做好产业选择、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 促进清远市旅游休闲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使清远市尽快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南休闲之都”。

重视环保, 发展清远旅游经济

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 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 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文化交流、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清远地区 篇6

本次峰会由清远市政府、上海有色网和易贸会展共同主办, 会议主旨是探讨再生资源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交流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贸易融资策略, 并诚邀与会代表参观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基地, 以期宣传打造绿色再生金属产业链, 为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基地是我国第一个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处理产业化示范工程, 是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环保部等6部委批准的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也是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2008年, 清远市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再生铜都”荣誉称号。

地处清远市清城区的石角镇如今已形成集回收、拆解、冶炼、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集群发展态势, 产业基础雄厚。目前, 云南铜业、江西铜业、大冶有色、兴海铜业、华鸿铜业等中国知名企业已落户清远, 即将开业的清远铜交易中心和日益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将为清远有色金属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目前, 清远的再生资源示范基地已建和在建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57家, 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超过200家, 拥有进口废五金电器、废电缆、废电线和废电机定点加工利用企业22家, 规模企业150多家, 从业人员10多万人, 再生铜业已成为清远最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柱产业。

清远市区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篇7

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造景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景观之一, 其设计基本前提是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园林绿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了解本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和要求, 以及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需要, 从而决定如何设计相对的绿地空间, 并配置适宜的植物。近几年来, 广东清远市区清远大道、凤翔路等城市道路绿化提升改造的整体布局所体现出来的亮点, 以及施工中采用轴线处理与园林小品构景相结合的手法, 使之既能展示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优美效果, 又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充分显示出清远市区道路绿化造景的植物配置跃上新档次。

1 清远市区城市道路绿化造景的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植物的选择是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成功的重要保证, 坚持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 注重乔灌木和花草结合、常绿落叶树木的搭配设计, 可以达到运用植物本身创造出层次丰富、物种多样性, 又富于变化的道路绿化景观。植物配置是营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核心。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应以表现自然、丰富多彩的植物物种为主。植物群落结构应以乔木、花灌木、草本地被高低错落有致, 彩叶植物、水生植物和攀援植物搭配得当为宜。

在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下, 要坚持以清远本地优良乡土植物为主的原则, 并以多物种性和多样化的植物景观特性创造出独特的原生态效果。要利用地形地貌, 以及整体环境及局部环境所反映的特殊性, 重视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造景的特色设计, 尤其是植物配置的规划布局和构思。

2 城市道路绿化造景的植物配置类型

2.1 城市道路绿化造景的植物配置类型

清远市区道路绿化造景的植物配置主要有2种类型:一是整齐式的园林行道树类型;二是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布景类型。

2.1.1 整齐式的园林行道树类型。

其植物配置形式有: (1) 以乔木为主、配以适量的草坪。高大的乔木不仅遮荫效果好, 而且还会使人感觉到舒适。 (2) 乔木与灌木相互搭配。既可增加景观和丰富季相变化, 又使行道树配置具有较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常绿乔木搭配花灌木、草坪、绿篱。既可使园林行道树绿化带四季常青, 又有季相变化。

2.1.2 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布景类型。

其植物配置形式主要是:在繁忙的道路两侧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 是具有一定宽度, 又与街道平行的带状绿地, 其作用与街头绿地相似, 可以起到小游园的作用, 尤其是紧靠居民居住相对密集的一侧园林道路, 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荫道散步, 又有效防止和减少交通车辆废气、噪音对居民的危害。如在升级改造后的清远大道绿化带上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2 城市道路绿化造景的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应注意植物高低顺序与行人视线、行驶中车辆视线的关系, 以及植物色彩与季节关系和颜色搭配的协调性。城市道路绿化造景的植物配置在不同地方的应用, 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2.2.1 道路渠化岛绿地的植物配置应以增强导向作用为主。道路渠化岛绿地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 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可采取通透式配置。在清远市区清远大道与广清大道交叉的道路渠化岛绿地上, 应选用自然式配置树丛或孤植树, 选用高分支乔木, 搭配低于0.8m的灌木和地被, 保证人车视线通畅, 以营造简洁明快、层次分明、群落明显的城市道路绿化效果。在凤翔路与人民路、清远大道之交的道路渠化岛绿地则要选用配置部分地被植物, 选用自然式配置树丛或孤植树或配置一些盆花或盆栽植物, 可以增加道路渠化岛绿地的独特景色。

2.2.2 园林景观路的造景植物配置要考虑园林空间层次变化和色彩搭配。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风貌和城市景观。清远市区的园林景观路具有很好的立地条件, 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并予以合理配置, 不仅可以较好地展现一个城市风貌和彰显城市园林景观, 而且还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绿化管理水平。园林景观路应看作是城市道路绿化的重点, 以贯穿整个城市道路绿化, 乃至是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因此, 清远市区的园林景观路应考虑比主干道绿化多一些园林空间的层次变化, 色彩的搭配, 并充分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的特色或亮点。

2.2.3 城市道路主干道、次道路的绿化造景形式简洁、景观丰富。在国内大多数大中等城市中, 很多道路绿化规划设计都有各式各样, 同一条道路分布有多条绿化带, 且各条绿化带的植物配置相互配合, 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造景形式简洁、景观丰富, 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带的隔离防护作用。

为了能使设计方案被接受而在植物配置中不受外行人的意图影响, 设计人员除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 结合实际搞好植物配置外, 还要与现场施工人员多商量, 不可一味迎合领导的意图, 随意更换或更改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 导致植物配置既不科学又不合理。如清远市区目前有一些道路绿化确实漂亮但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有的植物配置不当导致绿化覆盖率低或其它功能达不到。如果说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完成后及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项绿化指标, 并再三进行科学论证即可避免。实践证明, 以什么样的树种作主调树, 配置什么样的植物都很讲究, 尤其是城市道路绿化造景的树种选择, 既要考虑不同树种、不同植物在一起时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 也要顾及不同植物的功能作用和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3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在清远市区道路绿化布局有限的园林空间中, 不论是以植物为主景, 还是选用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共同构成的主景, 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以及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用, 应主次分明, 突出重点, 并以独特的园林空间景观及其风格体现出来。

对比和衬托就是要充分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 运用植株的高低错落、叶花的形态姿色对比手法, 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 以衬托出优美的植株景观。在清远大道这种类型宽大绿化带上的树丛组合, 要注意植物相互之间的协调, 不宜将开采姿色差异较大的树种组合一起。而应灵活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体形大小对比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方法。

动势和均衡要针对多种植物不同的姿态, 在植物配置时讲究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它因素之间的协调,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 如仁面子 (Dracontomelon dao) 、尖叶杜英 (Elaeocarpus apiculatus Mast) 、细叶榄仁 (Terminalia amtay) 等树种生长比较规整则可合理配置。起伏和韵律要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 有较强的节奏韵律, 以避免布局呆板。如清远大道两旁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 最容易体现出韵律, 对此要注意其纵向的立体轮廊线及空间变换。

层次和背景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 可以使清远市区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宜高于前景树, 种植密度可以大一些, 以形成绿色屏障, 其色调可以加大深度, 或利用与前景树有较大色调和色度上差异的乔木作背景树予以衬托, 克服城市道路绿化带景点的单调。

4 结语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造景效果的好坏对人们的视觉和城市景观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而植物配置对城市景观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清远市区道路绿化植物造景的植物配置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种植物物种之间的协调性, 以及植物的合理配置, 要考虑植物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构图、植物色彩和季相变化, 以及园林意境。二是植物与假山、花架、亭子、廊、台、水景等多种园林元素相互之间的合理搭配。三是植物与周边环境及环保和防灾减灾需要的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李安荣, 张永强.浅析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几点原则[J].广东园林, 2006

[2] 黄伟杰.营造植物造景群落层次的见解[J].广东园林, 2006 (6)

上一篇:软件工程下一篇:基层央行廉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