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荒漠化的防治

2024-07-10

优质课荒漠化的防治(共11篇)

优质课荒漠化的防治 篇1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学目标】

1:理解荒漠化形成的过程。

2: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教学重难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特征 2:荒漠化形成的认为原因 2:【学法指导】

比较法,图示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昔日罗布泊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透明,称之为生命的绿洲,现如今戈壁一望无际,无一棵青草,无一条小溪,风蚀丹丘,沙堆连绵,连飞鸟也不敢穿越,是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2自学指导:阅读教材注意下列问题 ① 什么叫荒漠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 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③ 干旱区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3教学过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概况

1.荒漠化发生的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2.荒漠化发生的原因:自然因素与人类过的经济活动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4.影响: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5.思考:(1)荒漠与荒漠化的区别。

(提示:荒漠与一种地表景观类型,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沙漠化与荒漠化的区别。(提示: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过渡: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西北地区,为什么呢?我们下面来学习。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一)干旱的自然环境------荒漠化的潜在因素

思考: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1.位置------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地形区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说明: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思考:西北地区什么位置特征使这里形成干旱环境,以致荒漠化严重? 提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地形------四周高原山地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看图:学生总结地形特征

思考:西北地区什么地形特征使这里形成干旱环境,以致荒漠化严重? 提示:四周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教师补充讲解: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3.气候

利用以前所学内容,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征。思考:导致西北地区形成干旱环境的主要气候因素是什么? 提示:降水少。

4、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西北地区从东向西随着离海洋距离增大,水汽越来越少,植被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思考(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

点拨: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二)气候异常---------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的主要自然因素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归纳总结: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生活动:根据图2.4,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点拨:图2.4表示了荒漠化两个正反馈效应(恶性循环),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三、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荒漠化的决定因素

(说明: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⑴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⑵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图2,5)人为因素 破坏原因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②一些农牧民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沙破坏植被。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沙区边缘从事过度农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阅读材料,了解如下问题:(1)掘井带来的负作用。

(2)灌溉措施不当,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活动: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1.点拨:在从气温方面,降水方面分析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

2.点拨: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

3.点拨: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

4.点拨: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概况 1.概念 2.形成 3.主要表现

4.影响

二、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干旱的自然环境--------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1)位置------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地形------高大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大风日数多(4)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2、气候异常------荒漠化加速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优质课荒漠化的防治 篇2

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而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这一过程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荒漠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荒漠化和荒漠化土地在非洲占55%,北美和中美占19%,南美占10%,亚洲占34%,澳大利亚占75%,欧洲占2%。荒漠化和荒漠化土地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占土地面积的95%,在半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的28%。世界平均每年约有5~7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以热带稀树草原和温带半干旱草原地区发展最为迅速。半个世纪以来,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荒漠化土地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萨赫勒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荒漠化地区。

我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肃、宁夏先后发生强沙尘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踪,264人受伤,损失牲畜几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3.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1998年4月15日—21日,自西向东发生了一场席卷我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强沙尘暴,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4月16日漂浮在高空的尘土在京津和长江下游以北地区沉降,形成大面积浮尘天气。其中北京、济南等地因浮尘与降雨云系相遇,于是“泥雨”从天而降。宁夏银川因连续下沙子,飞机停飞,人们连呼吸都觉得困难。据记载,我国西北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到1949年间,共发生有记载的强沙尘暴70次,平均31年发生一次。而新中国成立以来近50年中已发生71次。虽然历史记载与现今气象观测在标准上差异较大,但证明沙尘暴现在比过去多得多这一严峻事实是没有问题的。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但阻碍了本区的经济发展,还严重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华北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就是一例。因此,重建西部生态环境成为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首先要限制和消除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起破坏作用的干扰因素,然后从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出发,充分依靠和利用自然力,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的人为措施,包括合理配置水资源和退耕休牧、还林还草、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条科学的路径。在西北地区的一切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草原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等,都应该沿着这条路前进。

由上可知荒漠化的危害十分严重、从其成因分析时,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来进行。

1.自然因素:持续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1)亚热带荒漠:受副高下沉气流控制和信风影响。

(2)温带荒漠:地处大陆内部,距海洋远;山岭阻挡海洋气流进入,受海洋气流影响小;地处山岭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临近沙漠(沙源地) 。

2.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等),造成植被破坏、土地退化、荒漠化的扩展与延续。

为了减少荒漠化的危害,根据其成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整治。

(一)宏观调控

1.广泛深入地开展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认识水平。关心、爱护环境,自觉地参与改造和建设环境,形成社会风尚。

2.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环境,促进荒漠化防治。

3.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速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4.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绿色革命,以加速荒漠化的过程逆转,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功能。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业比例,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6.优化农牧区能源结构,大力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利用非常规能源,如风能、光能,以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二)技术措施(生物措施)

1.风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封育的同时可以加以人工补植补种和管理,加速生态逆转。

2.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飞机播种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

3.建立风沙区防护林体系。一是绿洲外围的封育灌草固沙带,二是骨干防沙林带,三是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及其他有关林种,现实情况要比典型介绍复杂得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三)工程措施

1.沙障固沙:用枝条、柴草、秸秆、砾石、黏土、板条、塑料板及类似材料在沙面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物,以控制风沙流方向、速度、结固,达到固沙、阻沙、拦沙、防风、改造地形的目的。沙障作用重大,是生物措施无法替代的。

2.化学固沙措施:将稀释了的有一定胶结构的化学物质,喷洒于流沙表面,水分迅速下渗,化学物则滞留在一定厚度(1~5mm)沙层间隙中,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壳,以增强沙表层抗风蚀能力,达到固沙目的。目前已研究出几十种化学固沙材料,但由于成本高,未普及推广。

3.农业措施:一是发展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二是防风蚀旱农作业措施,带状耕作、伏耕压青、种高秆作物等。

(四)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农业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畜生的大量无序增长;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国由于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沙化土地面积比较大,沙化土地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受到沙化影响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见影响范围之广,直接涉及人们的生产活动,涉及人们的利益。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防沙治沙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这些年沙化土地净增的面积在减少,强度在减弱,生态有所改善,沙区经济社会有所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所变化。但是,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因为面临的防沙治沙任务太艰巨,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要一代接一代干下去,恐怕需要几十代艰苦奋斗才能够使防沙治沙工作有显著的成绩,使祖国的山川有显著的变化。

防治荒漠化 人类共同的责任 篇3

荒漠化 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

荒漠化导致的土地退化,使大量荒漠化地区的人丧失了家园,导致大量的人口迁移。荒漠化影响着全球2.5亿人,威胁着另外10亿人的生活,而这些人大多数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荒漠化与气候变化等,已经成为人类达成千年发展目标、减贫和环境可持续的障碍。根据联合国2007报告,荒漠化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

荒漠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极大地制约着全球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以非洲为例,那里的土地如果继续以当前的速度退化,到2050年时将会丧失一半以上的农业耕地,这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是巨大的冲击。

防治荒漠化是非洲和其他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的优先重点。这些国家已经开展了大量行动,并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框架下,制订了本国的国家行动计划。在实施这些行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显示,将各国防治荒漠化的国家行动计划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发展规划,对于达成长远目标非常重要。加强防治荒漠化的法制建设和机构的能力建设,也非常重要。

各国开展的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行动,不仅是对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的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而且具有长期的全球意义。再造林、自然资源更新、减少来自土壤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释放、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对保障支持全球生命的生态系统的重要贡献。

防治荒漠化 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一;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五分之一。一些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全国有近4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贫困人口的一半生活在这些地区。

我国防沙治沙的努力有目共睹。自党中央、国务院将防沙治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来,我国防沙治沙事业正在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已经正式实施;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我国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四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

同时我国还采取了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滥开垦、滥放牧、滥樵采,促进了沙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国家在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税费减免、权益保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呈现出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防沙治沙的新局面。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迪亚洛说,中国是世界上履行公约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中国在防治荒漠化的政策、立法、监测和工程治理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堪称世界典范。

人逼沙退 促进生态修复

我国防沙治沙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乱垦滥挖、毁林毁草开荒、超载放牧、过度樵采等不合理的行为有增无减,使土地荒漠化程度日益加剧。专家说,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人口密度不应超过每平方公里7人和20人,而我国同类地区许多地方的人口密度严重“超标”,个别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0人。人口压力和利益驱动导致了滥开垦、滥放牧、滥樵采、不合理用水等行为,加重土地沙化。据统计,荒漠化地区草场超载率高达50%至120%,有些地区甚至高达300%。受荒漠化危害,我国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公斤。

为了应对土地荒漠化,中国政府确定了防沙治沙新目标:力争到2010年,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遏制,重点治理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20年,完善生态防护体系,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荒漠化地区生态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可治理的沙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

目前中国土地沙化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中国正加快推进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拓表示,中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林草植被得到了保护和恢复。

在21世纪初期,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792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7585平方公里。目前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开始出现净减少,遏制了沙化土地扩展的势头。

虽然全国土地沙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但局部地区土地沙化仍继续扩展。全国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如果利用不当,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治理难度依然很大。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明确要求“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中国政府将把荒漠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续全力推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防沙治沙工作将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全面落实《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加强封禁保护,发挥自然修复作用;转变生产方式,严格沙化源头控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程治理步伐;继续建立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探索不同沙化类型防沙治沙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沙区农民收入;强化科技支撑,提高防沙治沙成效;坚持严格执法,规范防沙治沙行为;创新体制机制,增强防沙治沙活力;搞好监测预警,提高防治决策水平;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加快防沙治沙的步伐。

荒漠化的防治高中地理教学精选 篇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三[人教版]

【设计理念】

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部分以周边自然地理环境为案例,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地理科学研究过程,训练地理学科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质,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区域发展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本节中,我们主要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入手,探讨其形成自然背景。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从荒漠化的动态发生过程入手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成因。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和综合观念与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教会学生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木荒漠化的过程,能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学科术语表达一个地理现象,过程和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由于本人授课对象双差生居多,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所以采用身边案例,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本区正是西北地区,学生意识形态中已有荒漠化的模糊的概念所以对于荒漠化的理解稍微容易些。

3、非认知因素分析

在教学中要调整对差生的期望值、运用多媒体教学、身边案例教学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教会学生养成评价自己学习结果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身边事例对荒漠化成因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能力;

(2)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气候和植被景观的关系,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培养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教学难点

荒漠化的动态发生过程。

【教学环境】

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课本,网络图片)

可用的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特定的参考资料(课本)

参考网址(中国荒漠化防治网);

【教学方法】

演示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思路】

通过读图、析图、用图,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了解荒漠化的成因。如观察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通过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及所属自然区;分析该地区突出的气候特征、降水的分布规律、原因、植被类型,进而引导分析风力大小及地表沙质沉积物变化的分布规律及导致自然景观变化的原因。最后,归纳导致荒漠化问题的自然原因:基本条件——干,动力条件——风,物质条件——沙。

【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活动1:播放我国“西北地区荒漠景观”视频

学生活动1:感受情境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环节2:概念讲解

教师活动2:荒漠化的概念

⑴概念

优质课荒漠化的防治 篇5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节课的教学采用了“学案+小组”的导学模式,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管理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1、落实案例教学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时,采用的是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就教材选取的区域案例深挖知识点,而是要利用这些最经典的区域案例来分析理解该条标准涉及的内容,强调地理原理的迁移再现使用能力。据此,本节课依据学生分析荒漠化形成原因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掌握形成荒漠化的概念和表现,然后以西北地区为案例,详细讲解其基本地理原理,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荒漠化形成原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并通过板书环节和课堂总结环节,加深学生对分析荒漠化成因的一般过程的理解,最后配合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原理的掌握和使用,强化学生对方法的迁移运用。这样,既符合案例教学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2、关注课程资源的整合。人教版教材在本节上精心设计了活动、思考题,提供了充分的案例材料。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这一优势,着眼于如何整合好教材中的图文、活动题、思考题、案例材料等。对活动题、思考题中的问题设计进行了整合。这样处理,充分考虑到了所教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的优点,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3、运用联系框图进行教学。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运用联系框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及学生实际,采用恰当的方式运用联系框图进行教学:教师提供联系框图让学生根据联系框图解释地理现象。教师提供联系框图的内容让学生使用简头等符号进行连结,完成联系框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联系框图。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强化了教学效果。

荒漠化防治专业个人简历 篇6

希望地点:沈阳

希望工资:面议教育培训经历: 9月~7月 辽宁工程技术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本科参加社会实践经历:秋:

实验基地

海洲露天煤矿

辽宁省阜新海洲矿排土场土地复垦

阜新现代设施企业研发中心

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

阜新百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蝴蝶兰研究所

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量)

阜新发电厂粉煤灰排污现场

他本镇同及村铁矿采矿选矿厂

石家子小流域径流观测站

东北黑土区辽宁省阜蒙县水土流失监测站

(伊玛图)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20秋:

辽宁省固沙研究所

朝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牦牛河项目区北山小流域

广民苗圃基地

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

语言水平: ◎英语 熟悉 级别:四级

◎普通话 精通

◎地方言略通

计算机能力: ◎通过CCT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三级

◎能够熟练操作office、Excel等办公系列软件

◎能熟练C语言编程、C++编程、VF、Photoshop、Flash及能应用3D max、会声会影、Cool 、autoCAD制图等软件

浅谈锡林浩特荒漠化防治的必要性 篇7

1. 地理位置

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中部, 市境南北长208公里、东西长143公里, 总面积18750平方公里, 是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因长期受浑善达克沙地的侵袭, 地表植被退化严重, 已成为京北的主要风沙源区之一, 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

2. 自然生态环境特点

锡林浩特市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内蒙古海西晚期褶皱带的东南部, 地势南高北低, 中北部为大兴安岭西延低山丘陵地带, 南部为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交替区。锡林浩特市中部地貌类型属低山丘陵区, 地形起伏明显, 一般高程在970~1000米左右, 丘顶浑圆, 坡度较缓, 山地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300米。锡林浩特市地处中纬度季风气候带, 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短促温热, 雨水集中;秋季天高云淡、霜雪早;冬季寒冷漫长、风雪多。气温年、日温差较大。锡林浩特市地下10厘米土壤冻结平均日期为11月5日, 一般年最大冻土深度为3米左右, 冰层厚2~3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29天, 无霜期较短, 最少年份仅87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915.6小时, 年光合有效辐射2802.6兆焦耳/平方米。

锡林浩特市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等雨量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多年平均降水量294.9毫米, 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 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年蒸发量为1746.5毫米, 是年降水量的6倍;年平均相对湿度58%, 一年中12月、1月、2月相对湿度较高, 约为70%。年平均风速3.5米/秒, 年大风日数61.1天, 最大风速28米/秒, 全年盛行西北风。

锡林浩特市植被类型主要是地带性草原植被, 占整个地区的85%以上, 主要建群种有大针茅和羊草, 优势种有冷蒿、糙隐子草、克氏针茅和知母等。在局部退化草场上分布有小叶锦鸡儿等丛生灌木, 在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分布有大量的散生榆及旱生山荆子、稠李、山杏、山刺玫、黄柳、沙地柏, 是天然林主要分布区。

大风和风沙是常见的自然灾害, 春季大风危害最严重, 占全年大风日数的46%以上, 春季平均风速为4~6米/秒。由于春季植被覆盖最低, 地表裸露面极大, 大风把裸露的地面沙尘卷起, 飘浮空中, 使空气混浊, 形成风沙天气, 其中风速可达17米/秒, 强烈风沙形成了沙尘暴, 全年沙尘暴天数平均在15天以上。

本区域土壤以栗钙土、棕钙土和淡栗钙土为主, 其土层薄, 土壤厚度不一, 约在5~60厘米之间, 含沙量大, 在风力和水力的侵蚀作用下, 结构粗糙, 出现沙化和砾石化。

二、草场沙化退化现状及成因

1. 草场退化现状

锡林浩特市共有草场面积2227万亩,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000万亩, 生长着800多种优质牧草。目前全市草场风蚀沙化、退化面积已达1310万亩, 占总草场面积的58%, 特别是城市周边地区严重沙化面积已超所60万亩, 本市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嘎亥额勒苏沙地总面积为330万亩, 都是以退化的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植被为主。天然草地生产力完全依附于自然条件, 干旱年植被极差, 年际间、季节间产草量变率大。年际间由于受降水影响差异很大, 使得草地单元波动剧烈, 根据观测资料, 平水年干草产量为525千克/公顷, 丰水年为810千克/公顷, 欠年则只有161千克/公顷。由于区域气候、水资源和土壤障碍因素的限制, 使草地生态十分脆弱, 一旦破坏, 极难恢复, 易引起土壤侵蚀, 造成土地荒漠化, 目前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68%以上。

锡林浩特市地区原是丰美的草原, 特别是近30年草地退化的速度是惊人的, 远远超过了草地建设速度, 解放初期的草地面积大, 植被盖度高。但进入六、七十年代, 受粮食政策的困扰和牲畜数量的聚增, 昔日的茂密的草地出现大面积退化和沙化, 据1982年全国草地普查结果表明, 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可利用面积的47%, 而该区域草地退化比例达到63%, 多以轻重度为主。目前, 草地退化比1982年更为严重, 几乎所有的草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 转为以中重度退化为主, 约占草地面积的69.8%。

区域的天然草地资源较丰富, 对草地利用普遍实行全年放牧, 由此决定了这一区域的草地超载过牧程度要比春牧区严重, 草地退化、沙化比例相对较高。在草地利用中, 长期以来不遵循草地生长和生态规律, 把草地资源看作廉价的掠夺对象, 盲目追求牲畜头数, 不考虑草地的“负荷”能力, 对同一块草地进行着无休止地利用, 使可食牧草生长发育受阻, 草地逐渐退化, 地表植被稀疏, 在风力和降水的自然营力作用下引起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目前天然草地超载严重, 有的地方牲畜超载达200%, 对草地的破坏性极大, 特别是春季牧草返青是放牧对牧草和土壤的破坏最为严重。

2. 草场退化原因分析

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归纳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 而且这两种因素常常综合作用, 但最本质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人为的过度利用和盲目开垦所致。过度利用不仅影响牧草正常生长, 降低单位面积可食产草量, 而且使土壤大面积裸露, 物理性状发生改变, 加速土壤侵蚀, 随之而来的是引起生态环境退化。

(1) 自然因素。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与地质环境条件密不可分。不同地区气候、土壤、水文等特征所决定的自然生态作为荒漠化治理的最高目标。锡林浩特草原的天然植物被生态系统是由温带丛生禾草草原、丛生矮禾草、矮半灌木草原以及温带落叶灌丛等组成, 存在着东西向分异, 我们应该分别进行保护并恢复。

(2) 盲目开垦。对草地的盲目开垦, 不仅是草地退化, 而且引起土地荒漠化。草地开垦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一种短期行为, 其结果是“一年开荒, 二年打粮, 三年五年变沙梁”。垦荒不仅使草地退化沙化, 而且减少草地资源。由于盲目垦荒和掠夺贫瘠后弃耕, 引起土地荒漠化。

解放后历次“冒进”运动对于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并进而受到自然惩罚的范例。比如60、70年代数万知青开进锡林浩特大草原开荒种地, 对草原植被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60多万亩耕地被迫弃耕并最终导致沙化, 上世纪50年代以来, 整个锡林浩特经历了四次大开垦, 可以说, 这四次大开垦使锡林浩特草原急剧透支, 逐渐失去了生命力。这些已经证明是长期体制弊端并被惯性沿袭, 而又采取“堵”而非“疏导”措施的政策偏差。

(3) 不合理的建设。一些不合理的建设, 往往也是由于当地政府确立政策时只顾短期形象而疏露长期发展的短视行为。比如, 政府最近为了片面树立绿色环保形象, 盲目引进外来优势树 (草) 种, 极有可能对当地物种以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造成灾难性破坏, 并进一步加速长期土地沙化。同时, 这也与专家所称的“生态环境重在保护而非建设”相悖。

(4) 放牧强度。放牧强度对草地退化、沙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常随放牧的程度、技术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根据牧草的生长特点, 放牧对牧草的影响常常比刈割更为强烈。放牧时期是家畜与草地之间矛盾过程中的重要联系形式, 家畜的营养需要具有常年的相对稳定性, 而牧草生长则有明显的季节性, 应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和办法来调节牧草与家畜之间的供求关系。

牧草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 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早春是多年生牧草消耗根部贮存的养料进行萌发的时期, 这一时期放牧会引起植物内贮藏的营养物质含量减少, 同时植物的叶面积和植物根系的生长也减少, 植物便减少或失去了养分供给来源, 当贮藏的营养物质耗尽, 植物死亡;晚秋是牧草结籽和往根部输送养料时期, 也需要一段积累养料的时间。所以在牧草生长发育有两个“危险时期”, 若牧草在此期间年年被牲畜啃食、践踏, 势必促成和加速草地退化。

研究表明, 放牧强度对天然草地的植被、土壤侵蚀和产生径流均有重要的影响, 而土壤侵蚀和产生地表径流量的发生是因地表植被减少和过度践踏引起的。过度放牧可使植被盖度变小, 植物群落种类成分发生变化, 地上生物量下降 (见表1) , 据调查, 单位面积产草量减少30%~50%, 盖度下降25%。

放牧强度过重, 牧草有性繁殖明显减少, 营养繁殖 (分蘖芽和叶芽) 受到压抑, 根系生长发育受阻, 根量高度集中于土壤表层, 下部根系大量死亡, 导致植物自我更新能力下降, 优良牧草种类减少, 不可食和有毒有害的植物增多, 草群盖度减少, 植株高度低矮, 地表裸露增大, 生境进一步旱化, 栗钙土发展为风沙土, 草地变为沙地。

三、锡林浩特市草原沙化退化的防治措施

1. 季节性禁牧与全年禁牧相结合

由于牧草的供给与牲畜的需求间存在着严重的季节性不平衡, 超载过牧 (尤其是在春季) 是造成草地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为有效保护植物的萌发和早期生长发育, 极大提高植物的生长潜力, 恢复草地植被, 必须改变传统的全年放牧, 采用科学合理且在十几种便于操作的草地利用方式, 实验证明:对天然草地实施阶段性禁牧或暂时的全年禁牧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利用方法。对于植被盖度较好、退化不严重的草地应实施春季禁牧, 时间为4月20日至6月20日 (约60天) , 若遇到枯水年禁牧时间延长到80天。此时无论是典型草原还是荒漠草原的牧草均已长到一定高度 (平均高度均已达到15厘米以上) , 具有一定的耐牧性。春季禁牧的草地生物量同类型放牧草地提高2~3倍, 禁牧60天的投入产出比为1:2.66, 放牧为1:1.96, 禁牧效益十分显著, 禁牧90d的投产出比为1:0.91, 而放牧的为1:0.98, 放牧与禁牧的效益基本持平, 由此可以看出, 禁牧60天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好, 既能有效遏制草地的退化和沙化, 又不使畜牧业经济因实施禁牧而受到消减。

对于草群稀疏的中重度退化草地必须进行牧草补播, 并在2年内停止放牧, 实施短周期的全年禁牧草地植被恢复到55%以上后, 有计划实施季节性放牧制度。实验证明:封育2年的草地草群盖度有40%提高到68%, 草层平均高度为19.8厘米, 单位面积产干草量为1369.2千克/公顷;未封育的同类草地盖度却下降到36%, 草层平均高度只有5.5厘米, 单位面积产干草量为552.75千克/公顷。在禁牧期间, 要以青干草、青贮玉米和加工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储备并对家畜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使其安全越过禁牧期。

2. 草地改良

锡林浩特市的地形地貌比较复杂, 大体包括山地、丘陵和高平原等几个主要草地类型, 在草地改良中根据不同地貌类型进行分类指导, 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坡度大于10°的草地采用沿等高线补植灌木和补播牧草相结合的措施;对于缓坡及平地草地采用浅耕翻保护播种技术, 可以成功地克服天然草地播种多年生牧草, 幼苗难以成活的困难, 适宜播种的禾本科牧草品种有羊草、冰草、老芒麦等, 豆科牧草有沙打旺、草木樨和草原Ⅱ号苜蓿等。

实践证明, 草地产草量由改良前的750千克/公顷提高到改良后的3000~3750千克/公顷, 而且草地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有改良前的杂类草草地, 变成了以羊草、皮碱草、老芒麦为优势种的禾草草地。

3. 改良家畜、优化畜群结构

人类饲养家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畜产品, 当地传统的观念认为家畜养得越多, 所获畜产品会越多, 以数量求发展, 造成现状草地的严重超载和退化。由于家畜品种和低劣的经营管理方法的粗放, 使畜牧业生产一直徘徊不前, 结果造成草畜矛盾日益严重。目前该区域的家畜品种大多为非改良品种, 个体生产性能差, 在生态环境日趋退化的今天, 不应再继续强调数量畜牧业, 而应注重家畜品种的良种化, 尽快调整畜群结构, 加强畜群周转, 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

对于草地退化的区域, 引入良种家畜和改良技术, 因地制宜地调整家畜饲养结构。在畜群结构调整中, 畜群必须合理配置, 将老、弱、病畜及时处理, 选留优秀的适龄基础种畜, 建立新的复合群体并将成、幼畜进行分群饲养, 否则将影响舍饲禁牧效果。利用杂交优势原理, 将基础母畜与高产肉用种公畜进行经济杂交, 缩短饲养周期, 将幼畜快速育肥, 提高家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另外用1/3的基础母畜与其有相同生产方向的种公畜进行杂交, 从其后代种选择性状比较好的作为后辈基础种畜, 逐渐补充淘汰的老龄种畜, 以减少无效饲养量, 提高经济效益。

4. 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使退化的天然草地能得到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对天然草地的利用必须因地制宜采取返青生长季的阶段禁牧或全年禁牧的利用方式, 然而封育禁牧措施需要建立畜牧业基础设施支持。最基础的设施是科学合理的圈舍和青贮、氨化等饲草加工设施。

食草家畜是以放牧为主要习惯的。根据反刍家畜这一生理生态特点, 舍饲时要求圈舍设置活动场所和凉棚, 尤其全年舍饲的家畜更需要活动场地。圈养家畜可以在宽敞、通风的活动场上运动, 使家畜的繁殖生产性能正常发挥。每只成年羊活动场地的占地面积达到4平方米时基本满足其习惯要求。

建立永久性青贮窖、氨化池, 青贮对舍饲禁牧意义大, 可以缓解春季牧草生长于放牧的矛盾, 同时他对提高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扩大饲草资源、平衡青饲料的供应起这重要作用。本区域的青贮原料以青贮玉米和籽实玉米的秸秆为主, 青贮的关键技术是含水量、切碎、压实。窖的类型适合建地下式矩形青贮窖, 形状为宽2米、深2米、长度以青贮量而定的矩形, 四角要挖成半圆, 以利于青贮料的均匀下降, 窖口要高出地面20厘米, 窖的四周挖排水沟。

四、结语

土地荒漠化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 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形势仍很严峻。据监测结果显示, 全国荒漠化面积达267.4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27.8%, 1994年至1999年间, 全国荒漠化土地净增5.2万平方公里, 年均增长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局部治理, 整体恶化”的态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防治荒漠化仍然是我国生态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从锡林浩特市的整体治理情况来看, 前景并不乐观, 虽然通过每年的“禁牧封育”使部分草场植被得以恢复, 但是, 整体草场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因此, 对荒漠化的治理, 前途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郑大玮, 妥德宝, 王砚田.内蒙古阴山北麓干渠农业综合治理与增产配套技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1—19.

[2]刘静, 孙旭, 许丽.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区荒漠化类型区划分[J].水土保持研究, 1998, (30) :95—100.

[3]李博, 任志, 史培军.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3, 129—190.

[4]李福生, 斯日古楞, 柴雅莲等.牧草返青期禁牧实验研究[J].草原牧区游牧文明论集.呼和浩特:2000.6—9.

[5]敖斯尔, 倪东法, 荣志仁.秸秆氨化技术资料汇编[J].内蒙古畜牧业, 1990 (增刊) , 18—25.

优质课荒漠化的防治 篇8

【关键词】水土保持;发展趋势

0.概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水土保持,一个是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是与水土流失对应的。水土保持是对水土流失的对抗。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与半干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是对土地的危害,都会造成土地退化[1]。一旦水土流失出现,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甚至是整个物种的灭绝,土地遭到破坏后也是极其难复原的[2]。

1.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

1.1水土流失的成因

1.1.1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造成的。首先,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其次,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我国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水土流失易发的主要原因。

1.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

1.2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的主要成因包括:充足的沙源,气候变化异常,不合理的开荒、挖采和树木砍伐,过度放牧,水资源浪费等。

1.3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危害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它们造成的危害大致是相同的,只是沙漠化的危害要严重许多。

(1)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们生活,危害人类健康。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农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由于水土流失,农田中大量的营养成分随着水分一起流失,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失去孕育农作物的能力,导致农作物减产,直接造成人类食物短缺。在沙漠化的地区,往往种子播种下去也会被风吹走,长出的幼苗被沙尘覆盖,影响光合作用,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或直接死亡。沙漠化还会造成草场退化,畜牧业亏损,许多以畜牧业为生的牧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另谋出路。

(3)阻碍经济的发展。土地荒漠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温度高、沙尘弥漫、空气干燥,这样的天气最容易引发火灾,造成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电路、通信线路被毁,污染环境等,影响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加剧贫困化,拉大了贫富差距。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主要发生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也就是较为贫困的地区,直接导致贫困地区原本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受到损害。在城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不断降低,拉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国民政策相违背。

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

2.1水土流失扔很严重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165万平方千米,风蚀191万平方千米。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6万平方千米。目前仍有很大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得到初步治理。此外,我国水土流失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

2.2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平方千米,水蚀荒漠化20.5万平方千米,冰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23.3万平方千米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3]。

2.3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排名中仅列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缺水高峰将在2020年至2030年出现,据估计到那时我国将缺水2000亿立方米。另外,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也越来越严重。

3.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防治对策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治理,否则就只能等待灭亡。近年来,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就愈发重要了,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3.1退耕还林

牧针对一些人口密度较小,降水量充足的地区,应该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进程。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增产增收,在较小的耕地面积上收获更多的粮食,养育更多的人,达到山青、水秀、人富。

3.2节水灌溉

在一些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就不适宜采用退耕还林的政策,这是我们就应该推广节水灌溉。缺水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节水灌溉不仅使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使水分得以充分利用,还将多余的水节约下来,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特性,给予它们适宜生长的土地,使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不同的气候也应该有不同的灌溉方法,要随时掌握农作物的习性。

3.3防风固沙

防风固沙的方法有许多,包括设置沙障、在沙层上覆盖致密物、利用废塑料治理沙漠等。设置沙障有设置植物沙障、土沙障、篱笆沙障等。植物沙障不仅可以抵挡部分沙尘的侵蚀,延缓土地沙漠化的进程,还有截留降雨的作用,可以将部分降雨留在植物沙障内,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土壤水分。土沙障则是像一堵堵土墙,与风向垂直,有很好的挡沙效果,但是需要大量的粘土来增强墙壁的韧性。在沙层上覆盖塑料薄膜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防止土地沙化加剧,但是覆盖的塑料薄膜极易被风吹走,同时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不太提倡这种方法。

4.结语

面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和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当齐心协力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不把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黄月艳.荒漠化治理效益与可持续治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2]齐实,张洪江,孙保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30).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介绍 篇9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监测、防治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

4、具有应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基本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技能;

5、熟悉我国林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有关国际公约。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林学。

主要课程:生态学、森林环境学、植物学、保护生物学、测量与遥感、土壤学与地质基础、土壤侵蚀原理、沙漠化原理、水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地理学、环境监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6.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篇10

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过度耕种、过分放牧和狂砍滥伐森林,使土地变得贫瘠,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从而加剧了荒漠化对人类的威胁。

荒漠化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早在1975年联大就通过决议,呼吁全世界“向荒漠化进行斗争”。1977年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世界荒漠化问题会议,提出了全球防治荒漠化的行动纲领。1994年11月14日,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这项由世界环境和发展首脑会议提议制定的公约,要求国际社会加强合作,进一步开展防治荒漠化的斗争。,为推动整个国际社会重视荒漠化问题,并促使与荒漠化相关的问题尽快得到解决,联合国大会将定为“防治荒漠化国际年”。

虽然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为控制荒漠化进一步扩大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全球荒漠化现象依然很严重。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气候变暖导致占全球41%的干旱地区土地不断退化,全球荒漠面积逐渐扩大。目前,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共10亿多人受到荒漠化威胁,其中1.35亿人面临流离失所的危险。全球每年因土地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20亿美元。

武威地区荒漠化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篇11

从1996年开始,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以1994年~1995年6月~9月覆盖民勤、武威、古浪三县 (市) 的地球资源卫星 (Land sat TM) 遥感资料为基础, 结合野外调查和GPS定位, 查清武威、民勤、古浪三县 (市) 由各类荒漠化土地222.27万公顷, 占三县 (市) 总面积的85.33%。其中, 风蚀荒漠化土地159.39万公顷, 盐渍化土地13.88万公顷, 退化耕地面积6.22万公顷, 中低山草地退化面积39.32万公顷。三县 (市) 有水浇地33.42万公顷, 旱耕地6.22万公顷, 人工乔木林地0.94万公顷, 天然乔木林地0.92万公顷。

一、武威地区荒漠化的主要特征

㈠降水稀少, 水资源缺乏本区年平均降水量在35毫米~600毫米之间, 绝大部分地区小于400毫米, 区内平均年降水量约200毫米, 仅占全省平均降水量 (约300毫米) 的2/3, 不足全国平均降水量 (约650毫米) 的1/3。河流水系的变迁, 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量的减少以及过度利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都是产生土地沙质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例如甘肃河西走廊民勤盆地的绿洲是由石羊河水系提供发育的, 20世纪70年代后, 石羊河的水量逐年减少, 70年代后期石羊河水量已减少到2.7亿立方米, 近年来仅为2亿立方米~2.4亿立方米。使下游用水量由50年代的1:0.57升到70年代1:0.27, 河流水资源供给不足导致过度开采地下水, 进而使民勤盆地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在坝区和泉山区南部下降1米~3米, 北部地区下降3米~6米, 湖区下降0.5米~3.0米, 多数地带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米~2米。地下水位下降不仅使民勤盆地内大片沙枣林、梭梭林濒临干枯死亡, 而且使部分土地被迫弃耕, 农田面积由解放前的61300公顷减少到现在的40000公顷, 特别是许多弃耕地在风力作用下沙化现象十分严重。

㈡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丘陵及平原交错分布武威地区民勤县的滕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 沙漠中沙丘面积占71%, 湖盆草滩占7%, 山地残丘及平地占22%, 沙丘中又有7%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特别是在沙漠西南部一些大致南北走向排列的垄岗地区, 除丘顶为流沙外, 丘间都是沙土质地面, 大部分的覆盖植被为麻黄及油蒿。在广大流沙地区, 沙丘背风坡和丘间低地区稀疏植被, 如沙拐枣、花棒、沙竹和籽蒿等。

㈢沙漠内广泛分布有湖盆腾格里沙漠中共有大小湖盆422个, 其中有积水的251个, 这些湖盆的景观大致相似。有外向内大致是:湖盆之外是流动沙丘, 湖盆边缘以白刺沙堆为主, 并遍生有芨芨草、沙竹等固定及半固定沙丘, 地下水深度1米~3米, 矿化度1g/L~2g/L, 湖盆内部除最低凹地方有积水外, 主要为草甸, 这些湖盆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内陆小湖 (海子) 不同, 大部分是未积水或积水面很小的草湖。

㈣沙丘形态较为简单流动沙丘以格状沙丘链为主, 是我国格状沙丘链分布最普遍、最典型的沙漠, 一般高度为10米~20米。也存在一些复合型沙丘链, 但面积小, 主要分布在沙漠的东北部, 高度在50米~100米, 新月型沙丘链则分布在沙漠边缘地区, 腾格里沙漠流动沙丘所占面积虽然较多 (占沙丘面积的93%) , 但被一些固定半固定沙丘、湖盆和山地残丘等所分割, 同时不少湖盆可以作为治理沙漠的基地。

㈤动物和植物资源稀缺本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 气候炎热干燥、降雨稀少, 但光热资源丰富, 存在一些抗干旱、抗风蚀、耐沙埋、耐瘠薄的沙生植物, 主要植物种类有木本猪毛菜、红砂、珍珠、泡泡刺、木紫菀、麻黄、戈壁针茅、梭梭、沙拐枣、红柳、白刺、花棒、芨芨草、芦苇、盐抓抓、甘草、油蒿、冷蒿、沙竹、沙米、沙生针茅、鹅冠草、胡杨、新疆杨、二白杨等。兽类主要有大耳刺猬、蒙古兔、灰仓鼠、黑线仓鼠、子午沙鼠、大沙鼠、五指鼠、三趾跳鼠、长耳跳鼠、褐家鼠、小家鼠、狗獾、狼、赤狐、沙狐、草原班猫、荒漠猫、黄羊等。

二、沙漠化土地的成因与发展

㈠地质时期在距今20亿年前的元古代走廊北部的合黎龙首二山还沉没在大海中, 后来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岩浆喷发与岩石变质作用等走廊南北两山才开始隆起, 进入第三纪以后亚欧两大板块的碰撞孕育出了喜马拉雅的辉煌同期, 强烈的造山运动也使该区走廊南山 (今祁连山) 不断抬升, 中部地带不断下沉形成了而今地质地貌结构的雏形, 第四纪以来在几次冰期与间冰期气候交互变换的影响下, 山前和走廊地带曾一度堆积了厚达100米的冰川, 由于气候逐渐变干湖泊干涸风沙地貌开始形成绿洲受到了沙漠化的威胁。

㈡历史时期据现有史料考证在公元前221年河西先后为大月国和小月国的佳牧之地, 后来大小月国为匈奴所破, 河西遂成为匈奴的游牧场所。到了公元前121年朝廷命大将霍去病将万骑远征河西大破匈奴后, 屯兵垦田防卫并施行了移民实边政策。随后的汉唐元明清几代王朝先后进行了5次大的移民行动, 加上连番战乱和河流改道推动了该区沙漠化进一步朝着正向发展, 例如张掖的黑水国、高台的骆驼城等。古名城遗址昔日麦浪滚滚, 风吹草地见牛羊一片繁荣景象是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中心, 如今却成为茫茫荒漠景观。

㈢现代时期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漫长的生产活动中由于受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限制, 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们为了满足其自身的需要过度垦荒放牧和利用水土资源, 形成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历史时期形成的风沙化土地在降水、风等外力的作用下活化地表, 开始出现风蚀粗化潜在沙层风动进而形成片状流沙、流动沙丘等不断的前移扩大荒漠化景观。

三、沙漠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㈠流域系统根据河西沙区自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战略思路,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扩大开展水源涵养林、调整更新防护林、优化完善固沙林”的战略对策。南部山区采取“上封、中造、下搬迁 (退耕还林) ”的对策恢复扩大水源涵养林;中部绿洲在兼顾减少耕地、抗病虫危害、节约用水, 提高防护效益下, 引进樟子松、抗天牛杨树、优质红枣等防护林种, 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北部荒漠区, 以最少的生态用水建立防风固沙阻沙林带, 在不适宜种植物、农作物的贫瘠土地上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 (甘草、麻黄) 和饲料, 对衰败的固沙林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选择替代树种更新。

㈡区域板块在区域板块上, 绿洲外围荒漠草场减轻草场压力, 合理载畜放牧, 适度利用, 延缓沙化进程, 开展不同类型草场生产力调查及荒漠化监测等工作;绿洲边缘完善固沙阻沙林带, 建立活沙障, 治理风沙线;绿洲内部调整更新的防护林网, 把原来单一的大林带宽网格杨树林网, 改造成窄林带、小网格的生态经济型林网。大农业内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使农林牧比例更趋合理, 协调发展。农业内部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牧业方面引进推广优良牧草和畜种, 发展舍饲养殖;林业方面建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水资源利用方面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覆膜种植, 变水资源补偿利用为按价配水。

㈢有效控制人口数量, 减少人口对荒漠化土地的压力首先, 制定区域人口规划, 使荒漠常住人口严格控制在人口规划范围内, 从根本上解放产生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即人口压力;其次, 采取有计划的自愿移民办法, 使生态环境严重地区人口逐渐减少, 以利于环境的恢复;第三, 通过增加非农业生产的产业比重, 增加非农业人口数量, 减少荒漠化地区的农业人口。

㈣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充分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 发展太阳灶和煤气业, 对缓和“三料”俱缺的矛盾, 彻底减小对植被的破坏, 避免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强度干扰。

㈤依靠现代科技, 推动沙产业发展如利用微藻作为沙漠中太阳能的转化器, 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 进行连续性的工业化生产, 充分利用沙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展微藻技术、滴灌技术、温室技术、组培技术等先进适用的沙产业技术是合理并充分开发沙区自然资源的有利措施。

㈥建立荒漠化监测及信息系统荒漠化监测已被列入荒漠化土地管理与整治的议程,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图像技术进行监测, 是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的基础性工作, 是干旱、半干旱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高速公路”。

㈦深入宣传, 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治理沙漠, 防治沙漠化是关系到国民生计和子孙万代的大事, 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搞好。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采用各种形式, 广泛深入地宣传治沙工作是保护国土,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国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确保现代化建设等战略目标实现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通过宣传和教育, 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治沙的重要意义, 增强防沙治沙的紧迫感, 这是确保治沙工作顺利进行和完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 防治土地沙漠化是一项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和人们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宏大的生态建设工程, 这项工程的实施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坚持正确的治沙工作方针, 采取各项有效措施, 从而扎扎实实地把治沙工作推向前进。

摘要:甘肃省是中国沙漠分布面积较广的地区之一, 特别是河西之武威地区荒漠化面积较大且危害严重, 武威、民勤、古浪三县 (市) 共有各类荒漠化土地222.27万公顷, 占三县土地总面积的85.33%, 如此严重的荒漠化给武威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严重威胁。40多年来,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 防沙治沙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文主要分析了武威地区荒漠化的主要特点, 提出了今后防治沙漠化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上一篇:公司顶岗实习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百购网商城市场前景分析概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