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2024-06-09

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精选4篇)

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篇1

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摘要:以丘北县为例,探讨了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关键词: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生态效应

西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岩溶分布地区,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省有大面积分布,其中贵州省内的分布区域占38.7%的面积。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建设是我国西部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它已成为中国岩溶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云贵高原属于强岩溶性的地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

丘北县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境内主要发育沉积岩类,以三叠系地层分布为主,占全县3/4以上面积,还分布有泥盆系、石灰系、二叠系、寒武系等地层。境内占主导地位的构造为东西向构造,其次为弧形构造和北东向构造。云贵高原东南斜坡地带整个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地形起伏变化大,地貌类型复杂。地处云南高原东南低纬度季风区,水气来源充足,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的气候特征。同时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66条,河流众多且密集。森林土壤主要有褐红壤、黄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等。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防治荒漠化生态土壤物理性质的生态效应。各样地同级石漠化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异系数值降低,意味着研究区土壤经治理后,各物理性质指标的空间变异程度减小。土壤样品的总孔隙度呈小幅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腐蚀,耐冲击,有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增加,毛管孔隙度大幅下降,土地结构的变化更符合常规,水持土壤能力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能力。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质量较高,除显著增加田间持水量外,还增加了土壤最高含水量的比重,更有利于作物生长。毛管容量显著下降,毛管孔隙率变化减少,毛管持水量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地面上平均容量的大约30%仍然能够为作物增长提供足够的水分条件。

目前,丘北县石漠化的治理现状是,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的严峻形势,已引起县委、县政府和全县民众的高度关注,现已被列为2011年石漠化治理县,实施封山育林1961hm2,人工造林720hm2,项目于2012年底完成。土壤营养元素提高的生态效应

任何有机物小的变化,潜在的、轻度的石漠化土壤总体呈有机质含量下降、岩石有机质含量增多的趋势。土壤全磷含量在治理后呈显著上升趋势,总氮含量的平均值增幅达到18%,全磷含量增幅约20%,其中钾的总含量有降低趋势,平均下降约43.5%。全氮和全磷这些营养元素含量的增加,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和性质。植被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土壤pH值、全盐含量、水分含量和有机质往往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格局分布。各样地植物高度、地径、冠幅、均匀度等特点显示出显著的增长趋势,植物生物量有明显提高的潜力,生态效应明显。不同级别植物群落变化的生态效应与土壤质量生态效应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一致性。县林业局成立了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从全县林业系统抽调26名专业技术员,组成监测技术队伍,开展了第2次石漠化监测工作。通过本次监测调查表明,丘北县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毁林开垦,对森林资源的过度樵采和长期以来岩溶地区群众主要以薪柴为能源,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层逐年变簿、岩石裸露、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土地严重石漠化。结语

综合分析表明,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应紧紧抓住国家已经把石漠化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5年计划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进一步加大石漠化的治理力度。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岩溶地区非石漠化土地的开发管理,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尽快恢复和增加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不断改善和提高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建立全县石漠化动态监测体系,为全县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责任编辑 舒丹丹)

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篇2

1 以云贵高原岩溶地区为中心的石漠化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逐渐恶化

1.1 自然地理

岩溶地区是以云贵高原为中心,北起秦岭山脉南麓,南至广西盆地,西至横断山脉,东抵罗霄山脉西侧,跨中国大地貌单元的三级阶梯。地理坐标为东经98° 36'~116° 05',北纬22° 01'~33° 16'。区域范围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8省(区、市)的451个县。土地总面积1.054 5×106 km2,岩溶面积4.499×105 km2,其中石漠化面积1.296×105 km2,这与沙漠化一样,被称之为生态恶化“癌症”。

1.2 社会经济状况

1.2.1 人口

岩溶地区总人口2.22×108人,其中农业人口1.79×108人,占总人口的80.63%,少数民族人口4.537×107人,主要居住有壮族、苗族、瑶族、布依族、毛南族、彝族、哈尼族、白族、仡佬族、水族、黎族、满族、回族、侗族等46个民族,分布有4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人口密度为210人/km2,相当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56%。岩溶地区农村劳动力9.649×107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超过4.0×107人。

1.2.2 经济

岩溶地区既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也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2007年农业生产总值为5.513×1011元,粮食总产量9.397×107 t,农民人均纯收入2 547元,相当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78%。现有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66个,占8省(区、市)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数的67%,占全国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数的28%。云南、广西与越南、缅甸、老挝等国接壤,共有陆地边界线1 942 km、海岸线1 595 km。该区域是遵义会议、红二、六军团长征和百色起义、 左、 右江根据地等红色革命老区。

1.3 土地利用

岩溶地区土地面积1.054 5×106 km2,其中,耕地面积1.927×105 km2,占18.27%;林地面积5.340×105 km2,占50.64%;牧草地面积5.74×104 km2,占5.45%;未利用土地面积1.329×105 km2,占12.60%;其他土地面积1.375×105 km2,占13.04%。岩溶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约870 m2,部分石漠化严重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333 m2。岩溶地区有限的耕地大多属于旱涝不保收的贫瘠山地,中低产田土比重超过70%;有效灌溉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4%;坡耕地比重超过40%,其中25°以上的坡耕旱地占坡耕地面积的25%左右。

2 贵州省石漠化发展特点呈加剧趋势

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面积超过5.5×105 km2。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当前最严重的生态问题。贵州省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 等级最齐、 程度最深、 危害最重的省份。一是分布广、 范围宽。目前,贵州省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达3.31×104 km2,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8%, 是西南8省区石漠化面积的26%,比排位第二的云南(2.88×104 km2)、 第三的广西(2.38×104 km2)分别多15%和39%。贵州省石漠化每年还以2%~3%的速度扩展, 如不尽快治理, 越往后治理难度越大, 治理成本越高。二是危害十分严重。石漠化不但破坏了本来就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 还引起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全省55个试点县中有3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 占试点县的63.64%。贵州省石漠化不仅危及贵州本土, 而且也危及了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三是治理难度大。石漠化地区生态十分脆弱, 生态破坏十分容易, 而要逆向修复,过程非常缓慢和漫长,有的甚至不可逆。科学测算表明, 要在自然状态下形成1 cm厚的表土, 最长需要上万年。石漠化是造成贵州省农村贫困落后的一个根本性因素, 严重制约了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不下大气力治理石漠化,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局面就难以真正形成, 农村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就难以真正改善。因此,贵州省委、 省政府认为防治石漠化是事关全局、 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既是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实抓好, 确保治理石漠化面积占全省石漠化总面积到2010年为25%、 到2015年为54%。

3 云贵高原岩溶地区生态建设现状分析

3.1 石漠化治理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在岩溶地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建设、南方草山草坡开发示范、退牧还草、基本农田建设、耕地整理、水土保持、人畜饮水、农村小水电、农村能源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从不同角度对石漠化进行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十一五”期间,工程区451个县中央基本建设累计投资2.730 9×1010元,其中生态修复工程投资7.526×109元。主要工程建设情况是退耕还林5.017 3×106 hm2、 营造林2.085 2×106 hm2、 草地治理9.310×105 hm2、 水土保持1.448 9×106 hm2、 耕地整理1.413×105 hm2、沼气池建设1.586 2×106户、移民搬迁4.801×105人、 解决

8.081 6×106人饮水问题、兴建农村小水电652.72 kW。通过工程实施,治理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有所提高,水土流失减少,生态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对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取得的主要经验

近年来,西南8省(区、市)在石漠化治理实践中,有些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其经验:(1) 政府重视,群众参与 地方政府将石漠化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随着财力的增强不断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同时,通过广泛宣传和政策引导,调动了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2)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地方政府协调,整合区域内生态建设项目,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行宜封则封、宜治则治,同时兼顾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能源、供水等建设内容。(3) 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各行业在石漠化治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通力合作。(4) 科技先行、科学治理 有关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对石漠化形成机理、植被退化与恢复、流域治理、造林树种筛选、种草品种选择和治理模式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实践中,各地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成熟技术和符合当地实际的石漠化治理模式。(5) 石漠王国上建起绿色银行 贵州的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板贵乡是一个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近年来,板贵人利用自己的双手在贫瘠的石山上搬石造地,植树保土。10余年过去了,板贵人让曾经的“石漠王国”变成了一个“绿色银行”,走出了一条石漠化治理之路。一是曾经人均收入不足600元,有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石漠化程度超过80%,是一个典型的“石漠王国”。1996年,人均占有粮不足200 kg,人均纯收入不到600元,每年需要1.00×106 kg以上的救济粮,成为当时该县典型的极贫乡。二是搬石造地创造了“板贵精神”。仅仅两三年时间,全乡共组织投工9.0×105个以上,完成坡改梯面积1 333 hm2以上,完成土石方8.0×105 m3以上,种植地埂经济林木6.0×105株以上,修建大小水池600多个,储水2.8×104 m3以上,可灌溉耕地面积333 hm2,新安装生活用水管道2 000 m以上。解决了10 000多人和4 000多头牲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人均坡改梯面积达667 m2,人均增加耕地127 hm2,人均生产粮食达到400 kg。1999年,温家宝同志来到板贵乡视察工作,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板贵精神”。三是“石漠王国”上建起“绿色银行”。通过数年努力,板贵乡花椒种植面积已超过733 hm2,砂仁种植面积333 hm2,年产值超过2 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板贵乡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户种上了花椒、砂仁,仅花椒、砂仁收入超过5 000元的就有1 000多户,收入上万元的农户有300多户。板贵人的人均吃粮已突破400 kg,人均收入2 000元左右,各种现代化运输工具和通讯工具、家用电器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6) 黔羊出山 据卫星遥感统计,20世纪末贵州晴隆县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面积达6.2×104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70%。2002年来先后投入5 200多万元采取措施种植牧草1.13×104 hm2,改良草地5 533 hm2,建成草场3 866 hm2,改良草山800 hm2,形成养羊专业村6个,2007年畜牧业总产值由2001年的31%提高到42%。

4 加快构建以云贵高原岩溶地区为中心的石漠化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措施

石漠化既是一个生态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推进石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思维和办法,从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入手,加快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和生产方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从石漠化的形成机制入手,积极实施人工干预,加快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步伐;从石漠化的治理需要入手,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石漠化综合防治的合力。确保治理石漠化面积占全省石漠化总面积到2010年为25%,到2015年为54%的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抓好以下6项重点工作:

4.1 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草地农业

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上下以及全世界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植物性食物主要是谷物,动物性食物主要是猪肉。目前,除我国外的世界肉类总产量中,猪肉的比重只有28%左右,但我国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的比重达到65%左右,全世界的猪肉有一半是我国生产的。而在猪的饲料中,谷物特别是玉米又占了很大比重,由此造成猪食挤占人食,并导致解决我国食物问题的压力绝大部分都得由粮食或者说由现有的1.2×108 hm2耕地来承担。对于一个人口占全世界的22%,而耕地只占7%的国家来讲,以这样的生产结构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食物需求,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这一压力还不仅是对粮食安全造成的压力,对生态安全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人们为了满足对粮食的需要,不断毁林开荒,特别是16世纪初玉米传入我国后,从18世纪上半叶开始,大规模地在一些海拔较高、不易种植传统五谷的山地开荒种植玉米,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正是今天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突出的根本原因。其实,目前看来,人们的口粮消费量并不总是在上升,另外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拓宽解决我国食物问题的视野,考虑如何通过全部利用水土、生物和能量等资源来建造全新的农业系统,特别是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以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草地农业上。与全国一样,要减轻贵州省的粮食安全压力和生态安全压力,最根本的还是要用“草地农业”取代“粮猪农业”,变种玉米养猪为种草养畜,变山区农民为牧民。

4.2 保证人均333 m2基本口粮田,抓好稳产高产田土建设

玉米在贵州省粮食产量中的比重超过30%,从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出发,要减少玉米的种植,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水稻在贵州省粮食产量中的比重。提高水稻产量一方面靠品种,另一方面靠耕地。如果贵州省农村人口人均有333 m2能够用来种水稻的基本口粮田,667 m2田只产600 kg,(目前,我国培育的超级稻667 m2田产量最高可达850 kg,实行规模化种植比较正常的产量可达600 kg),整个产量也将达到9×106 t,超过2007年全省水稻、玉米、小麦产量的总和(2007年全省水稻产量4.559 4×106 t、玉米产量3.613×106 t、小麦产量7.54×105 t,共8.929×106 t)。为了提高耕地质量,贵州省“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要建成农村人口人均333 m2有效灌溉面积。实际上,过去两年由于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省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已经从247 m2增加到307 m2,两年新增的面积超过了之前5年新增的面积,再努力一下就可以提前实现人均333 m2有效灌溉面积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上,朝着人均333 m2基本口粮田的目标迈进,使这333 m2耕地能够用来种水稻。这一目标一旦实现,贵州省的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用不着为了粮食问题再在坡地上开荒种玉米。围绕建成人均333 m2基本口粮田的目标,2007年以来,各地有关部门已经作了大量工作。部分县在开展耕地普查的基础上,已经启动了相关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贵州省水利部门也对各地的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分析当前贵州省耕地质量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已有的有效灌溉面积中,哪些已经具备了基本口粮田的条件,哪些再加一把劲就可以变成基本口粮田,哪些暂时没有条件建成基本口粮田,可以通过造田使之成为基本口粮田。

4.3 抓好工程生活用水,发展农村水利事业

在石漠化综合防治过程中, 涉及水的问题,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防止因为水的强烈冲刷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二是如何满足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解决前一个问题, 重点要通过拦蓄地表径流包括建设“三小”微型水利工程等措施, 使水不乱流, 避免在降雨过程中地表径流对表面土层产生强烈冲刷。解决后一个问题, 最关键的是要从贵州省降雨丰富但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的实际出发, 以水源建设为关键, 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开发利用地下水,必须切实摸清地质状况,科学进行论证,避免在可能产生岩溶塌陷的地方抽用地下水;同时,防止过度抽采,避免造成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水源工程建设还要积极考虑采取长距离管道送水的办法,一方面可以扩大水利工作的覆盖面,提高水源工程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水源高水位高用、低水位低用的问题,实现分层供水,为地势较高但附近又没有水源的地区提供水源保障,促进水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这种方式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过去贵州1年的水利建设资金是1×108元多点,的确没有能力修长距离的输水管道。但现在从中央到省,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都大幅度增加,已经具备了修建一批较高水平的工程项目的条件。只要有足够的水源,该长距离管道送水就长距离管道送水,这样就能提高严重缺水的石漠化地区的水源保障率。

4.4 因地制宜选择植物,扎实抓好植被恢复

恢复植被既是石漠化防治的目的,也是石漠化防治的手段。只有切实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才能够涵养水源,保护土层,防止发生新的水土流失。但是,在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植被恢复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后,中央财政明确的补贴年限为生态林8年、经济林5年、草地2年,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要达到4 ∶1。这一政策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工程区的生态恢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一补贴政策也导致了另一个激励结果,就是林草植被恢复比例不尽合理,还草比例不足2%。在很多石漠化程度比较深的地方,该种草的退耕地种上了树,使得树木成活率低,即便是成活了,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应有的保持水土的作用, 财政支出无法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实际上,恢复生态学中有一种“群落演替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 演替是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生境变化的结果, 群落演替是有序渐进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过程中也要循序渐进, 根据退化情况, 按照生态演替规律分阶段、 分步骤地促进顺序演替, 而不能急于求成、 拔苗助长。例如恢复某一极端退化裸荒地, 先要重点引入先锋植物, 当先锋植物改善土壤肥力条件并达到一定覆盖度后, 才考虑乔木等植物的引入。这一理论告诉我们, 在恢复植被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植物的种类, 比如, 贵州省很多地方, 把草作为先锋植物来种植, 就比直接种树效果要好。另外, 贵州省一些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花椒、 金银花、 砂仁等作为先锋植物, 也取得了很好效果。这些都说明, 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 必须因地制宜、 因时而宜, 系统地、 有步骤地考虑植物的引入, 只有这样, 才能使石漠化治理尽快见到实效。在强调先锋植物选择的同时还要看到, 植树造林仍然是石漠化综合防治的基本手段。到2012年, 如果能够充分用好国家支持贵州省开展石漠化综合防治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种机遇, 进一步抓好生态建设,再营造林木面积1×106 hm2, 全省森林覆盖率还能够再提高6%左右, 贵州省石漠化面积扩大的趋势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优势也将会进一步凸显。

4.5 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抓好农村新能源建设

山区农民普遍有以柴草作为燃料的习惯,根据贵州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情况,目前全省以柴草为炊事能源的农户仍然占到农户总数的近40%,仅次于用煤的农户。在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适量用柴草作为燃料不会对生态造成太大破坏;在已经开始石漠化的地方,大量使用柴草必然会加快石漠化的进程。这就需要积极帮助这些地方的农民群众寻求替代能源,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方针,认真作好农村能源发展规划,将农村地区能源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全面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小水电、地热等资源,推广农村节能技术,有效增加农村能源供应。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沼气是比较普遍适合贵州省实际的一种农村替代能源,最近几年发展也比较快。沼气池大多数是一家一户地建,这种办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后期管理和服务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有沼气池的农户都要解决沼气池的维护问题,在资金和技术上有一定的困难;二是每户在家中都要饲养生猪,才能够满足沼气生产的需要。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村庄,不一定具备生猪饲养的规模化;三是一些农户家中的沼气池受容量限制,产生的沼气不能够完全满足生活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要大力发展多户共用的大中型沼气池,并通过推广小区养殖和促进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为沼气池提供足够的牲畜粪便。这样既能够稳定解决农民群众对沼气的需求,又能够变一家一户的沼气池维护为共同维护,降低维护成本,还能够减少生猪的分散饲养,推进农村畜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4.6 异地城镇集中安置村民,走生态移民的新路子

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篇3

湘西大龙洞岩溶流域生态环境分析与治理对策

摘要:湘西岩溶区是我国西南岩溶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岩溶石山地区,其岩溶生态环境对湘西国民经济建设进程有重大影响,岩溶生态环境治理是湘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大龙洞岩溶台地是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土地贫瘠,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资源贫乏、地下水位埋深大、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等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在研究湘西大龙洞岩溶流域自然地理与地质构造、岩溶水资源、土地与植被环境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大龙洞岩溶流域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并根据大龙洞岩溶流域生态环境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为大龙洞岩溶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西南岩溶石山石漠化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法.作 者:梁彬 邓振平 梁小平 朱明秋 关碧珠 周密 LIANG Bin DENG Zhen-ping LIANG Xiao-ping ZHU Ming-qiu GUAN Bi-zhu ZHOU Mi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期 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ISTICPKUCSSCI Journal: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年,卷(期):,14(6)分类号:X1关键词:大龙洞 生态环境 石漠化 治理对策

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篇4

关键词:土地石漠化,现状,成因,影响因素,防治对策,粤北岩溶山区

粤北岩溶山区是我国西南岩溶区的东延部分, 行政区划包括清远市的阳山县、英德市、连州市、清新县北部、连南县东部, 韶关市的乳源县、曲江县、翁源县、乐昌市、仁化县南部、始兴县西南部、新丰县西北部, 总面积20 576 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11.57%[1], 石漠化面积68 625.2 hm2, 占全省的84.4%。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粤北岩溶山区的经济发展落后, 是广东省主要的贫困地区, 土地石漠化问题仍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1 土地石漠化现状

根据广东省林业部门的遥感调查, 粤北岩溶山区现有石漠化面积68 625.2 hm2, 主要分布于韶关市的武江区、曲江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乐昌市和清远市的阳山县、连南县、清新县、英德市、连州市, 其中韶关市石漠化面积42 303.8 hm2, 占总面积的61.64%, 清远市石漠化面积26 321.4 hm2, 占总面积的38.36%。按照基岩裸露率、植被与土被的综合覆盖率和坡度3个主要指标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社会经济因素, 可将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划分为极重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4个等级, 其中, 极重度石漠化面积440.1 hm2, 占石漠化面积的0.64%;重度石漠化面积24 186.5 hm2, 占石漠化面积的35.24%;中度石漠化面积29 887.1 hm2, 占石漠化面积的43.56% (表1) 。

2 土地石漠化成因

2.1 分布广泛的岩溶石山是形成石漠化的物质基础

粤北岩溶山区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的中部, 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南端, 地质构造复杂, 多次和多种性质的地壳运动最终塑造了本区现代地壳的轮廓, 并导致碳酸盐岩大面积出露, 出露面积达46.38%。由于碳酸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 成土过程缓慢, 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 (过渡层) , 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 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 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 一旦植被遭到破坏, 在降雨等诱发下, 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和土体整体滑动而使基岩裸露, 石漠化也随之发生。

2.2 特定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石漠化的基本条件

一是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土壤侵蚀强烈。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 地表崎岖破碎, 区域内不仅山地面积大, 而且坡面陡峭, 沟壑纵横, 多乱石缝地和石旮旯地, 地表平均坡度达18.38°, 其中>25°的陡坡地占总面积的35.3%, 15~25°的坡地占36.2%, 两者合计占71.5%[2], 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决定了系统内水土资源易流失, 降低了生态系统环境的抗干扰能力, 在人类活动的激发下, 水土流失加剧, 促进了石漠化的形成。二是水文气候条件多变, 水热资源不匹配。粤北岩溶山区地处亚热带北缘, 年平均气温20.1~21.9℃, ≥10℃积温5 960~7 000℃, 年平均降水量1 286~2 590 mm[3], 但降雨的年内分配不均, 月际变化大, 有明显的干雨季之分, 加上当地土层浅薄, 土壤贮水能力低, 岩溶区入渗系数大, 地下水水位变幅可达数十米, 即使在多雨的生长季节, 也常出现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干燥期, 形成岩溶性干旱气候。水热资源不匹配不利于植被生长, 而且一旦植被破坏, 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营力, 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 加速石漠化的进程。

3 主要影响因素

3.1 人口增长过快, 农业人口多, 土地负荷压力大

长期以来, 由于受多子多福等观念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长期居高不下, 以石漠化分布的典型区域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个县 (市) 为例, 近50年来人口总数从1955年的99.9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29.03万人, 2009年农业人口达187.79万人, 占总人口的81.99%。随着人口的增加, 粮食不足的问题愈加突出, 毁林开荒、陡坡耕种时有发生, 从而使山地、丘陵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陡坡耕地数量不断增加, 坡地的耕地化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最终导致基岩裸露, 形成石漠化。

3.2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主要表现为陡坡耕种和农林牧用地结构不合理。据统计, 粤北岩溶山区大于25°的陡坡旱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7.3%, 占旱耕地总面积的40.5%, 其中大于35°的极陡旱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6%, 不少地区甚至还是“一碗泥巴一碗饭”的石旮旯地, 而在旱坡耕地中, 陡坡开荒扩种、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现象十分突出。此外, 种植业仍是当地的主导产业, 多年来, 当地政府一直片面强调粮食生产而忽视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最终使农业生态环境日趋脆弱, 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发展。

3.3 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

“老、少、边、山、穷”是粤北岩溶山区最显著的区域特征, 目前该区人均年收入不足1 500元, 口粮低于300 kg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3.16%, 落后的社会经济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购买力;由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购买粮食、燃料等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产品, 农民不得不盲目进行陡坡开荒、伐木取薪、过度放牧等活动, 由此破坏森林植被和土壤结构,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最终导致石漠化的形成。

4 土地石漠化综合防治对策

4.1 明确思路, 找准突破口

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治理面临着生存环境条件恶劣、经济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三大难题[4]。因此, 土地石漠化的治理应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正确处理治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将石漠化防治与发展经济密切结合起来, 以保护、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为主要手段, 以农村生态能源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移民搬迁、人口减裁为辅助手段, 以重点地区的保护和治理为突破口, 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结合起来, 建立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态经济体系, 以提高岩溶山区的自我“造血功能”, 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2 系统规划, 因地制宜地进行分区分类治理

由于粤北岩溶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因此石漠化土地的治理应进行系统和全面地规划, 分区分类治理。极重度石漠化地区必须采取全面封禁的措施, 通过封禁, 促进土壤有效积累和植被自然恢复;重度石漠化地区应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的措施, 经过局部整地, 选用耐干旱瘠薄、喜钙、岩生、速生、适应范围广、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如香椿、任豆等进行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应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 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进行组装配套, 重建以林为中心的复合农林牧生态系统;轻度石漠化地区应大力发展立体农林复合型、林果药为主的林业先导型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 逐步建立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推动石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4.3 培育替代产业, 减少农业人口, 降低生态负荷

要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农业人口比高、退耕还林还草后复垦现象严重、经济贫困等一系列问题, 必须在农村就业结构优化、替代产业培植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突破[5]。替代产业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石漠化地区农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 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 以减轻农业人口对岩溶石漠化环境造成的直接压力;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业, 如道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牛羊肉系列产品开发和经果林系列产品开发等;三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洞穴、峡谷、石林等旅游资源发展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业。只有通过培植适合石漠化地区地域特色的替代产业,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业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降低生态负荷, 为生态恢复提供必要的条件。

4.4 办好不同类型区石漠化土地治理的试验示范

选择生态本底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各异的几种典型石漠化类型区进行试验示范开发, 结合以往的治理经验, 建立一批科技含量高、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易操作、示范辐射效应强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如石旮旯地的林牧高效复合经营示范、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示范、道地中药材的产业化开发示范等。通过示范, 总结成功模式, 以点带面, 促进整个粤北岩溶山区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4.5 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土地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需要大量资金, 而当地经济较落后, 资金短缺限制了土地石漠化治理的步伐。今后应建立以农民投劳为主, 国家、地方、农户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各级政府要按国家要求安排好配套资金;同时, 市、县、乡 (镇) 各级政府应把建设投资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安排专项资金;二是按照“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 对适宜开发的石漠化土地采取对外承包、股份合作、拍卖、租赁招商等引资形式以及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鼓励和吸引广大农民、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等投入资金进行石漠化土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三是应立足于小流域自然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在小流域内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通过综合治理与开发, 增产增收, 再从其中提取一定的资金, 以形成滚动资金机制, 增加石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曾土荣.粤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3) :101-105.

[2]黄金国.粤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4 (5) :78-80, 102.

[3]王兮之, 李森, 王金华.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景观格局动态分析[J].中国沙漠, 2007, 27 (5) :759-764.

[4]苏维词, 朱文孝, 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中国岩溶, 2002, 21 (1) :19-24.

上一篇:校园安全法制教育下一篇:让未来的你欣赏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