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联大的文化传统(精选3篇)
西北联大的文化传统 篇1
在传统农业社会,广大民众辛勤劳作之余,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活动,庙会便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庙会起初是民众在寺庙中进行神灵祟拜的基本仪式,因此,对于广大的民众来说,寺庙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晋西北传统乡村,与农业相关的寺庙众多,社庙以及相关的土地庙、土谷祠成为到处存在的景观,由此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庙会文化。
一、庙会是传统乡村民众重要的文娱活动
对于闭塞的晋西北民众来说,庙会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休闲娱乐机会及精神享受。“演戏游神之类文化娱乐活动是庙会初始即有的行为,最初是敬神的内容和手段,后来就演变为一般性的群众娱乐”。虽然在庙会当中,文化娱乐活动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演戏却是晋西北地区众多庙会中很普遍的表演项目。乡村许多庙宇正殿的对面,往往修造一个亭阁式的戏台,“自十五日起,预制娘娘驾,作楼台五、六层。殿宇廊榭,钟阁碑楼,神鬼形象,廊不穷工极巧,金碧辉煌。长丈余,宽六、七尺,十二人异之游街。又担大蟠杆数十,高十余尺,五彩纷纶,璎珞披拂,上绘各神像,仙容圣号,不一而足。其人皆有力如虎,矫捷飞腾,此擎彼舞,目不暇给。”这便从建筑景观上体现出庙会乃至寺庙本身所具有的文娱特征。
晋西北地区各地庙会唱戏,时间有长有短,短则半天,长则七八天。经常演出的戏目有《打金枝》、《算粮》、《金水桥》、《哭殿》、《斩黄袍》、《铡美案》等等。“所演之腔,乃山西北路梆子(有时亦演弦子腔,略近昆曲,但百不一次),与蒲陕调大同而小异。所演故事,概多忠臣孝子一类,庄严悲烈,适合吾县民性,故社会颇欢迎之,虽在农忙,台下亦无隙地。观剧时,男立于前,女坐于后,大家眷属则各坐于自备轿、车中,秩序井然。”很多农村的生活非常单调,缺乏文化娱乐,因此庙会对乡村民众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庙会之期,善男信女蜂拥而至,又有唱戏酬神助兴,由此吸引了众多小商小贩蜂拥而来,为民间庙会增添了别样风景。可以说,各种庙会为乡村民众创造了难得的休闲放松的机会。
二、庙会承担着乡村商品物资互通有无的功能
传统小农社会中,生活和生产物资是比较匮乏的,许多地方“地处僻壤,商贾不通,购置货物甚艰”,“境内无多商贾,平居一箕帚之微无从购置”,尤其对于偏僻的晋西北乡村而言,很多民众通过庙会来获得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物资。比如在一些地方的接近秋收的庙会中“立香火会,招集商贾,贩蓄货物,人甚便之。逢会开庙,各有定期”,许多商贩将农耕器具运输贩卖,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几乎被一抢而空。与此同时,如果民众家中需要婚丧嫁娶,操持家人的重要事务,许多首饰、衣服、妆仓等件,也可以在庙会上精心挑选购买,“既便商亦便民”。
很多庙会的商品涵盖了日用必需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些庙会“骡马会居多”,庙会周边民众会将自己喂养的牛、马、猪、羊、鸡等牲畜家禽拿来出售,以换取其它物资,“次则售卖农家收获器具,会期后即可收秋;再次估衣、刀剪、杂货、布匹等”,而有些庙会则“书籍、笔墨及农器尤多”“裘绮珍玩、新旧器用罗列会场”,有些则是“衙道街两旁摆卖草编扇帽、农器、竹帘等,颇形热闹”。
庙会是传统乡村商品经济的基本表现形式。比如地处陕蒙晋交界的河曲,在庙会期间,许多陕西和蒙古的商人会贩运商品售卖,加深了晋西北地区和外界的经济联系和对外交流。庙会作为集镇或市镇的补充,构成基层社会中一个独特的经济文化网络,成为传统社会中乡村自治重要的经济基础,为维持基层社会的平衡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三、庙会是乡村民众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
一般而言,庙会都会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村镇举行,这些村镇也因之而成为周围区域的中心,从而吸引更多的民众前来。由于农业社会自然条件和交通技术限制,几十公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就是比较遥远的路途,平常相隔两地的人见面也非易事。比如“母女、姊妹出嫁后,晤面谈心实属匪易,况系农家,终年劳碌,省亲看女,探亲访友,既无暇答,亦无机会,借此会期,不约而同,均可会而,各叙衷曲。此便于会亲者”,在出嫁后要想见面谈心,就需要通过庙会这个纽带来进行。
传统社会中的妇女平日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限制她们的言行,无法轻易走出家门、大声言笑,长期处于某种程度的心理压抑之下。而庙会却给了她们名正言顺的机会参加娱乐活动,所以她们对此很热衷积极。其他亲朋好友也可以通过庙会来拉近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外地商贩和民众来参加庙会则会带来外界的信息,对于沟通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而言之,庙会扮演着交流纽带的角色。
总之,庙会是传统小农社会特定生产力水平下的产物,它不仅为晋西北乡村民众提供了日常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也为乡村商品交易提供了定期的平台,使民众可以互通有无,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维持了乡村的动态平衡。同时,庙会使得当地村镇成为周边区域的文化中心,成为亲朋好友团聚的重要途径和纽带,也成为本地民众获取外界信息、与外部互动交流的桥梁,有效推动了乡村民众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中国传统风俗与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葛承雍.中国传统风俗与现代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和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
[4]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5]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西北联大的文化传统 篇2
1 叼羊文化赖以遗存的地理环境及人文风貌
文化都具有地域色彩,因为文化是在具体的地理环境下发生并发展的。开展“叼羊”体育项目的少数民族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属游牧民族和半游牧民族,居住在山区草原,从事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诸多的从业中,大多数与畜牧业有关,马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他们主要的生产工具;羊也是游牧民族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不论是“战争起源说”还是“狩猎起源说”,“叼羊”活动是在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传承并不断丰富发展的[3]。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从业内容也是决定“叼羊”体育运动得以发展和普及推广的主要因素。“叼羊”活动一般不需要设专门的特殊场地,在人们居住的房前、屋后、空地、草原以及起伏不平的自然地带都是开展“叼羊”运动的好地方,运动所使用的器械和用具都能够就地取材或直接借用的生产和交通工具。如:马、马鞍、马蹬、马鞭、羊羔或羊羔皮等都可成为“叼羊”的工具。无论是观望的人,还是路过的人都能随时加入比赛的行列,这与少数民族民族生活环境和习俗紧密相连的“叼羊”运动既能因地制宜地产生,也能因地制宜的存在,它的实用性为广泛地普及推广、发展这项运动奠定了基础。羊、马都是草原游牧民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其中羊是财富的象征和主要的生计方式,无论是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节庆活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羊跟民族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叼羊”活动中人们认为“谁家得到山羊谁家就会得到幸福”,由此可以看出在人们的游牧生活中对价值的认同是以羊作为其中的一项衡量标准,这就体现了草原民族的生活特色和所形成的文化特色。
2 西北各少数民族叼羊文化特征
2.1 哈萨克族叼羊文化
哈萨克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可追溯到西汉的“乌孙”,族称最早见于15世纪中叶,是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操突厥语的一些游牧部落。据民间传说“,哈萨克”,意为“战士”,或“白色天鹅”。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聚居在新疆北部,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4]。
“叼羊”是哈萨克民族马与人的一种马术技艺,也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它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叼羊已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社会竞赛项目之一。哈萨克族“叼羊”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色,它分为众骑对抗与单骑对抭两种形式。“叼羊”活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哈萨克民族形成之初。在古代,由于草原放牧和流动搬迁,长途跋涉,牧马业长盛不衰。又由于部落之间的频繁的战争和外族的侵袭或远征。马的重要性越加显示出来。汉武帝攻打匈奴,成吉思汗的骑兵等等举不胜举。“马”充满在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领域。“叼羊”实际也是一项骑马的活动。清代史料《新疆图志?礼俗志》中记载:“开斋过年相与叼羊之戏。叼羊者,封羊搁于地,群年少之北飞骑拾之,赫然霍落,众人随之,以攫(夺)一脔(小块)至亲友,为吉祥喜事。受者必变厚报之”。这种描述与今天的哈萨克民族叼羊独一无二[5]。这充分说明了“叼羊”由来已久,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所形成的传统习俗,是本民族,悠久的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竞技性娱乐活动。哈萨克族叼羊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富蕴县,富蕴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有史以来就是一个牧业县,全县整个草场垂直分布完整,为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叼羊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现在,每逢重大节日或庆祝活动时都会举行叼羊活动。
2.2 塔吉克族叼羊文化
塔吉克族是中亚的一个古老民族,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据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大宛列传》中这样写道:“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是贾,争分铢”[6]。居住在帕米尔高原(即今塔什库尔干地区)的那部分在保留了东伊朗语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今天我国的塔吉克族[7]。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以塔吉克民族为主体的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得名于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一侧的古城堡,即古石头城。塔什库尔干位于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北部,塔里木盆地西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是我国与多国相邻最多的县。这里群山耸峙,景色迷人,南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北有“冰上之父”慕士塔格峰,历史上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通道。
塔吉克族的牦牛叼羊的历史渊源,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据塔吉克族老人回忆说,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和观看过牦牛叼羊的比赛,当时奖品有水桶、被面,有时候还有牛犊、羔羊等。牦牛叼羊是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区举行的一项体育竞技,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只有在马扎种羊场、提孜那甫乡这两个海拔较高,而且牦牛较多的地区进行,而在其他乡则很少举行。塔吉克族有骑在马背上进行叼羊的传统习俗,但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由于缺氧,马就跑不起来,而牦牛却完全适应高原的气候,塔吉克族牧民受到马背上叼羊的影响,并根据其规则,在历史上就开展了牦牛叼羊这项活动,增加竞技的娱乐项目,这是牦牛叼羊形成的历史原因。这种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竞技,常常会招来数百名到数千名的塔吉克族群众来观看,成为帕米尔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遇到传统的古尔邦节、肖贡巴哈尔节等重大节庆、当地牧民的婚庆,都会举行牦牛叼羊的比赛或表演。优胜者没有奖状、没有奖杯,而发奖品,奖品也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有红绸子、缎子被面、地毯、牛犊、羊羔等。比赛结束后,人们纷纷向胜利者祝贺,这时人们吹起鹰笛,打起手叼羊,跳起鹰舞,人们载歌载舞进行庆祝,这时赛场上会出现一片欢腾的景象。
2.3 维吾尔族叼羊文化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思是“团结”、“联合”或“协助”。这一族称早在公元4世纪时就见诸汉文史籍了,历代汉文史籍中的译写很不统一。如北魏时期的“袁於”,隋朝称为“乌祀”、“韦邬”。1934年,新疆政府正式统一使用“维吾尔”汉译族称。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南疆地区,其中沿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吐鲁番和哈密地区。此外,在湖南省的桃园、常德等地分布着7000多人;在河南和北京也居住着一部分维吾尔族人[8]。
维吾尔族民间体育项目叼羊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剧烈的运动。一般都在节庆或表演时进行,有分队和不分队两种方式。叼羊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当地有句谚语:“摔跤见力气,叼羊见勇气”。剽悍的维吾尔族牧民最爱叼羊活动,它既是力量的较量,又是智慧的竞赛,既比勇敢,又赛骑术。叼羊的优胜者多是放牧的能手,优秀的叼羊手是受尊敬的,维吾尔族叼羊,用的是山羊,两岁左右,割去头、蹄、紧扎食道,有的还放在水中浸泡或往羊肚里灌水,这样比较坚韧不易扯烂。参加叼羊的人事先都结成团伙,有的就是两队的比赛,每队都有冲群叼夺、掩护、追赶、阻挡等分工,而且讲究战略战术,它既需个人娴熟的技巧,又要集体的密切配合。总之,叼羊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维吾尔族叼羊活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阿瓦提县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在这里交汇,紧临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稀少,风大沙多,气候条件恶劣。在阿瓦提县每逢节日或庆典都会举行盛大的叼羊活动。
2.4 柯尔克孜族叼羊文化
柯尔克孜族是中国境内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柯尔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称。早在秦汉时期该民族的祖先已为中原汉民族所熟悉,历代汉文文献均有关于柯尔克孜先民情况的记载。汉文史籍最早著录柯尔克孜先民情况的是《史记》,叫作“鬲昆”,后来译作“隔昆”。但汉魏时期用的较多的是“坚昆”,南北朝至隋时,汉文史书将其译作“结骨”、“护骨”等称号。这些名称均是“柯尔克孜”民族自称在不同时期的汉音译。清朝时期柯尔克孜族在中国文献中被称为“布鲁特”。“布鲁特”原系准噶尔蒙古人对柯尔克孜族的称呼,后来为满、汉等民族沿用。1935年经盛世才时期的新疆省政府决定,“第二次省民众代表大会”通过,以“柯尔克孜”作为该民族的正式汉文公文译名,以取代此前沿用了几百年的“布鲁特”一名,沿用至今 [9]。
叼羊在柯尔克孜语中称“吾拉克”(争小山羊)或“科克别律”(抢灰狼),这是柯尔克孜族骑马争夺羊的一种对抗性很强的游戏。在赛场上,骑手表现其灵巧的骑马技术、勇敢和智慧,同时,也表现他们所驯养的马匹的素质。叼羊开始时,众推的裁判们把参加比赛的骑手分成两队。每队少则六七人,多则二三十人。然后,把割了头的羊放在赛场草坪正中央。当口令一响,参赛者扑向羊只,其中有一位彪悍体壮的骑手从马上俯首拾起羊只。在激烈角逐中,谁马上功夫最好,谁就把羊只抢过来,放在马鞍前,双镫一夹,飞奔而走,想方设法丢掉“敌人”的防卫。“敌方”则把他当做众矢之的,飞马穷追不舍。围观的群众则摇旗呐喊,给自己一方的骑手们助威,场面热闹而壮观。最后,抢到羊只的骑手稳稳的抓住不放,机智地冲破重围,冲到规定的场地或某家门口,扔下羊只,大获全胜。胜者得奖,负者要宰羊请客。叼羊是青壮年特别喜爱的一种竞技活动,它即是力的较量,又是智慧的竞争;既有勇敢,又赛骑术。
3 叼羊文化的传承方式与发展
叼羊文化是西北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叼羊”一开始就是普遍性,特殊性的一种活动,参加人数之多地域之广是其他类别项目所不及。因为在传承上有其特殊性,如:传承不用专门的老师教你,众人一看便知。不受时代的限制,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政治如何变革,社会如何发展,“叼羊”活动千篇一律不变。所以传承方式可以说是世代相传,代代效仿,永远不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不断追求时尚生活,都去寻求其他娱乐活动,而对叼羊不感兴趣,参加叼羊活动的人员年龄偏大,年轻人基本没有,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状况。令人可喜的是,相关文化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正着手相关的保护工作。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群众保护叼羊文化的观念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叼羊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做好叼羊文化的保护整理工作。重点对叼羊文化生态环境保存完整、叼羊文化活动历史悠久、特色浓郁,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普查。对那些有代表性的叼羊文化,要认真地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方式真实地记录,并进行登记、分类、整理,建立档案库并加快叼羊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同时叼羊文化的保护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另外,建立科学有效的叼羊文化传承机制也是所需要的[10]。积极开展叼羊文化传承人保护等各项工作,对叼羊文化传承人进行认定和保护。深入开展“叼羊活动”的理论研究工作,举办 “叼羊活动”研讨会。我们要在给予传承人经济资助的同时,要求传承人承担传承义务,通过“口传心授”方式培养新的传承人, 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增加传承人数量。最后,叼羊文化保护应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旅游可以为当地的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而经济收入的增加能够促使当地居民对叼羊文化更加重视,形成叼羊文化保护的良好氛围[11]。我们要把抢救和保护叼羊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利用民族叼羊文化资源,在叼羊文化特色鲜明地区建立叼羊文化旅游村,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看叼羊表演,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以叼羊养叼羊”,发展本地叼羊文化。
4 结语
西北少数民族叼羊文化依赖于适合马、羊生存的草原环境和各种节日庆典祭祀活动。以其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得以遗存,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叼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叼羊文化的研究,构建与完善西北少数民族叼羊文化的理论和保护体系,逐步实现叼羊文化的广泛开展,切实把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转变为现代人们健身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摘要:叼羊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沿承数千年。在西北各少数民族中开展十分广泛,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叼羊活动依然被传承下来,但有弱化的趋势,叼羊文化存在后继无人、保护力度不足的问题。叼羊文化贯穿于各个少数民族历史发展之中,今日保护和传承该文化有着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本文着重从各少数民族叼羊文化的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当前应采取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加强叼羊文化保护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叼羊文化传承机制及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对叼羊文化进行保护。
关键词:叼羊,民族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崇艳,田玲.新疆游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叼羊的现状及开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25(9):326.
[2]白丽丽.草原枚区“那达慕”的传承与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08.
[3]彭立群.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文化纵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哈萨克族简史编写组.哈萨克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彭立群.新疆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6]塔吉克族简史编写组.塔吉克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7]各国概况编写组.1999-2000世纪知识年鉴.各国概况.塔吉克斯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8]维吾尔族简史编写组.维吾尔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9]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柯尔克孜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0]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J].体育学刊,2009,16(5):92.
西北联大的文化传统 篇3
1 西南联合大学管理文化的精髓
在教育组织上, 西南联合大学设立常委会、校务会、教授会三会。常委会、校务会、教授会三会彼此之间制约互动, 使得学校内的民主气息浓厚, 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生气和活力。
在行政管理方面, 西南联合大学坚持“教授治校”。在西南联合大学, 教师有双重身份,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兼职担任行政管理工作。同时, 充分发挥教授会的作用, 在常委会和校务会上不能决定的事务都通过教授会来达成共识和提出解决办法。在资源利用方面, 西南联合大学通过内部挖潜、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解决重要的事项等措施在艰苦的历史条件下, 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良性的发展。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课程设置上互通有无, 不断加强科研水平。西南联合大学在课程设置上, 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 例如在有的系别规定了, 学生在满足基础课程全部通过的基础上才可以升级, 从而坚持通才教育,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并重。同时, 西南联合大学注意学科的增加和课程的完备, 不仅使学生可多学科、跨学科选课, 提高综合素质, 而且也为构建学科群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 西南联合大学鼓励教师进行科研, 联大教授们不仅自己在各自的学术领域进行辛勤的耕耘, 而且还认真细致地指导青年教师、研究生、甚至本科生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
2 新建本科院校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深受前苏联高等教育制度的影响, 尚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本位”管理思想。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依照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 不管是新建本科院校, 还是原有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官本位”的管理思想。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 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很容易将“行政权”凌驾于“学权”, 将学校变成某些人升官发财的利益场, 使一切原本有一定教育思想和科研素质的教师更多的专注于行政级别的升迁, 把一块培养高级人才的净土变成了充满社会功力之地。
2.2 行政常设机构及人员庞杂、行政后勤人员与一线教师存在矛盾。
作为高等院校来讲, 行政和后勤本应该是为了一线教学做好有利的保证,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行政人员更多的将自己当作官员, 对一线教师“吃、拿、卡、要”, 没有很好的服务意识, 而后勤则很多的依附于学校而生存, 虽然有些高校对学校的后勤进行了社会化的改革, 但是原来的依附思想依然存在, 对于后勤事业对高校的服务作用以及自我创收没有做到有益的结合。
2.3 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不高在很多本科院校中, 由于门槛较低, 很多学历不高的人
员得以进入学校, 虽然近年来, 通过不断的进修, 师资力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但是在一些专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师资结构严重失衡, 年龄结构中, 青年教师占多数, 职称结构中, 讲师人数占多数, 血缘关系比较单一, 这样的师资水平很难以达到很高的教学水准, 科研水平也很难提高。
2.4 学校的资源相对匮乏、资源利用方面不能向教学和科研一线倾斜
因为前文中所提到的行政常设机构以及后勤机构的庞大, 必然会出现与教学一线争夺有限资源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可利用资源方面本身就比较贫乏, 如果学校的运行过程中, 教学一线的比重不能站到相当大的比例的话, 很容易挫伤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在没有令人满意的待遇的情况下, 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3、如何借鉴西南联大的管理文化于新建本科院校
3.1 坚持党的领导下的“学权至上”的管理原则
我国的高校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 在高校的管理原则上首先要见识党的政策和方针, 这就要求在各个高校中坚持党委为核心的领导。
在党委的核心领导下, 高等院校应该继续坚持“学权至上”的管理原则,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的作用。
3.2 不断精简行政机关、后勤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现代大学作为一个功能日益综合和复杂的学术机构, 需要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然而, 目前的现实是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独大。高校中的教育和学术问题的决策, 各项资源的配置, 基本上通过校长办公会进行;学校常设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职务评聘委员会, 很少能在教育与学术决策中发挥作用。
3.3 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加强纪检监察力度
高等学校实现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是《宪法》、《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赋予教职工的一种权利和责任。高等学校实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是高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高校民主建设的重要象征, 是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基本方针的具体体现, 也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 高校扩招规模很大, 后勤基本建设全面铺开, 个别高校由于忽视纪检监察工作, 一些领导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因此, 必须加大纪检监察力度。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升格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尤其从管理体制上来说, 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借助升本的机遇, 更好的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以期更佳的发展。本文重温西南联合大学的管理文化, 探究其精髓, 以期可以借鉴于当代高等教育, 尤其是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
关键词:西南联合大学,管理文化,新建本科院校
参考文献
[1]姚加惠、张亚群, "强强联合"的成功典范-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及其成因探析, 《现代科技教育》, 2004年第2期 (总第179期) [1]姚加惠、张亚群, "强强联合"的成功典范-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及其成因探析, 《现代科技教育》, 2004年第2期 (总第179期)
【西北联大的文化传统】推荐阅读:
西南联大的政治课05-27
西南联大文学11-07
特朗普联大演讲11-10
西南联大研究生06-04
毕业设计任务书联大10-11
革命圣地西南联大旧址,讲武堂参观心得11-08
滇西北地区民族文化论文参考07-04
【西北工业大学首届航海科技文化节策划书】05-16
中国的西北角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