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旅游区(共10篇)
西北民族旅游区 篇1
西北民族旅游区包括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从旅游开发角度, 西北民族旅游区可以划分为四大旅游圈:小西北民族旅游圈 (或者黄河上游民族旅游圈) , 包括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民族旅游圈, 包括西藏;内蒙古民族旅游圈 (或者草原民族旅游圈) ;西域 (新疆) 民族旅游圈。本文试比较其民族旅游开发基础不同点。
一、资源特色比较
总体看, 西北民族区资源特色浓郁, 大尺度景观独具魅力。但是各圈之间资源特色互不相同。
从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看, 西北民族旅游区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的民族旅游文化圈:小西北伊斯兰文化圈,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圈, 天山南北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 青藏高原为主体的藏文化圈。其风格是:伊斯兰文化充满虔诚;北方草原文化热情奔放, 容易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和推动, 但是其内涵却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和相似性;西域文化充满异域色彩, 尽显东西合璧之美, 但是其文化变动十分频繁,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文化积淀——汇聚交融——铁勒化——突厥化——回鹘化——伊斯兰化——多元民族文化格局的定型) ;藏文化凝重庄严, 处处透着神秘、神圣、神奇和诱惑。
从自然类景观资源看, 青藏高原起伏跌宕, 庄严静穆, 主要分为四个自然资源地带: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喜马拉雅山地区;内蒙古旅游圈地形地貌以高原、草原为主体;新疆——古称西域, 其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 盆地被高山环抱, 俗喻“三山夹两盆”;小西北民族旅游圈则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草原均有, 类型齐全, 交错分布。
二、旅游产品比较
(一) 产品形象比较
新疆的主要是:草原生态游;沙漠探险游;丝路怀古游;绿洲农业游;民族风情游;边界购物游。
甘肃的主要是:红色文化游;丝绸之路游;寻根祭祖游;草原休闲游;宗教体验游;民族风俗游
宁夏的主要是:黄河水上游;沙漠探险游;长城访古游;丝路寻踪游;西夏秘境游;沙湖生态游;回乡风情游;贺兰探奇游;六盘消夏游;银川购物游。
内蒙古的主要是:草原风光类;民族风情游;休闲避暑游;温泉疗养游;
青海的主要是:宗教朝觐游;高原探险游;民族风俗游;
西藏的主要是:生态探险游;民族风俗游;宗教朝觐游;科学考察游
(二) 主要品牌比较
都有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分别是:穿越西北内陆地区至欧洲的古代丝绸之路;连接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从中原经青藏高原通往尼泊尔、印度甚至更远方的茶马文化古道。这三大古道把中原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等文化体系汇集起来, 形成西北民族旅游区独特的民族旅游文化品牌。从具体旅游景观看, 新疆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 青海有塔尔寺, 西藏有布达拉宫, 内蒙古有昭君墓, 宁夏有西夏王陵, 甘肃有拉卜楞寺。
三、旅游形象比较
宁夏最优势资源、最突出形象要素应是黄河、大漠背景下的塞外江南风光。故定位为:“大漠黄河, 塞北江南”。
西藏原来的民族旅游形象为“千山之宗, 万水之源”, 但作者认为其缺陷很大, 因为只是抓住了西藏的地理环境特点, 没有突出旅游资源最吸引游客的特色所在与文化内涵。西藏是藏族最大的聚居区域, 是藏传佛教的诞生地, 宗教氛围浓厚神秘。因此, 其主要形象元素是:雪域高原;藏族风情;藏传佛教, 民族旅游形象可以定位为:“世界屋脊, 圣地西藏”。
青海是中国的文脉和地脉的双重源头。从主要民族, 世居该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族等六大民族, 尤其是互助土族和循化撒拉族等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从地脉看, 属于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名山大川的发源地;宗教文化方面, 主要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民族历史文化方面, 主要是有羌文化、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口角厮啰文化、蒙古族文化及汉族文化等。因此, 从文化看, 长江和黄河文明都源于此, 早期产生的昆仑文化是中国民族伟大的文化图腾, 青海民族旅游形象主要元素应该体现青海独特的高原风貌、农牧经济互补、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交会的特点, 其局部形象可以考虑的定位为:“三江文化之源”、“昆仑迷境”、“西羌故里”、“安多藏区, 河江源头”、“三江之源, 万山之宗”, 总体形象定位是“华夏脉源, 母仪天下”。
内蒙古内民族旅游形象主元素是:悠久辉煌的历史, 热情好客的民族, 辽阔无垠的草原, 草原形象可以包括内蒙古自然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景观, 故其民族旅游形象为:“草原天堂”。
新疆民族旅游形象差异化特色和新疆民族旅游内涵, 集中体现和描述为奇玄浩瀚的大漠风光:雄浑辽阔的草原景观;神奇恢宏的边塞山川;源远流长的丝路文化;神秘诱人的西域历史;神秘异常的遗址古国;风云际会的边疆战争;浓郁纯厚的民族风情;绿洲孕育的农业文明;多民族认同的穆斯林文化;日新月异的现代建设;腾空惊世的核弹霹雳。其民族旅游形象的总体定位可以是:“千载西域边陲风, 活力亚心人文情”。
四、空间模式比较
甘肃民族旅游亚区划分为河西民族游览区 (包括天祝藏族自治县、苏北蒙古族自治县、苏南哈萨克族自治县、裕固族自治县) 、甘南民族游览区 (包括卓尼、碌曲、夏河、临夏、和政、临夏等地区) 、临夏民族游览区 (包括临夏市及临夏、和政、康乐、广河、永靖、东乡七县) 。
内蒙古民族旅游圈主要划分为东部游览区、中部游览区和西部游览区——东部游览区包括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楞盟等盟市;中部游览区包括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锡林浩特、阿巴哈纳尔旗等主要城市;西部游览区——包括阿拉善盟等地区5。
宁夏主要有三大民族旅游小区:中部游览区——包括中卫、中宁等地区;南部游览区——包括固原地区、同心地区;银川游览区——包括银川、石嘴山、吴忠、青铜峡等。
新疆有亚心、东疆、北疆和南疆四大民族旅游小区。
西藏民族旅游空间区划为:藏南游览区——包括拉萨、日喀则等地区;藏北游览区——包括羌塘高原地区;藏西游览区——包括阿里地区;藏东北游览区——包括昌都、那曲等地区。
青海民族旅游空间包括四大游览区:河湟游览区——包括西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区;昆仑游览区——包括柴达木盆地等地区;三江源游览区——包括青海南部果洛与玉树等地区。
摘要:论文从资源特色、民族旅游形象、民族旅游产品、空间模式方面比较西北民族旅游区内部的开发基础和条件。
关键词:西北民族旅游区,旅游开发基础,比较
参考文献
[1]、杨建新;中国少书民族文化通论,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贺萍: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流变述略[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
[3]、刘峰:中国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4]、李娟文等:中国旅游地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5]、南宇:中国西部旅游资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西北少数民族婚俗审美研究 篇2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婚俗;审美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5-02
有史以来,所有的民族都要经历从无知的、野蛮的时代到文明时代的转变。文明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作为社会组织的家庭以及婚姻。他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俗造就了不同的婚礼习俗。西北少数民族就有着和我国其他地区很大差异的婚礼习俗。本文将进行该婚俗的研究并通过该研究以期望达到大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使其更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
一、西北地区四大民族婚礼特色
1.维吾尔族婚礼
首先是新郎新娘的衣服着装,在婚礼的当天,他们都要盛装打扮,新郎要头戴小花帽,脚穿黑色的皮靴子。而新娘则身上穿着大花裙,戴着头纱,等待着男方迎亲队伍的到来。其次是结婚的仪式,他们也有司仪,并会对新郎和新娘分别问话,就像电视里面西方人在教堂中举行的仪式一样。当然新娘和新郎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然后司仪便会说一些吉利的话,并诵读《古兰经》。随后,司仪便会拿出一个事先蘸过盐水的馕,这个东西的意义在于它代表在今后的日子里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能够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当然仪式结束后就是新娘随着新郎回家,这个时候新娘的歌手就要唱告别歌,而且还得模仿新娘母亲的口气,以表达自己对女儿的不舍。而新郎的迎亲队伍也会弹着其他的乐器进行回应,他们都在队伍的最前头。随后新郎新娘的彩车紧跟着他们。最后到达男方家中的时候都要从门槛的火盆上跳过去,再进新房。而后新娘则坐在放着厚厚的被褥的床上。这预示着温暖和顺产。
2.哈萨克族婚礼
哈萨克民族的很多男女青年有着不同的恋爱方式,他们主要通过“姑娘追”来建立关系。达到结婚的时候,就通过对唱来举行婚礼。这是他们最大的特色,也是美的一种体现。婚礼那一天,新娘唱着告别的歌,而她的亲朋好友也会和他对唱,内容也是告别,而且新娘还会坐在帷幔后哭泣。此时,新郎唱劝嫁歌。然后新娘父母双手放在胸前口喊“阿明,阿明”进行送别。在这期间为了增添气氛,还会有一些赛马和叼羊的活动。当新娘到男方家时,公公婆婆就会撒一些代表象征喜庆和吉祥的糖果给小伙子们去抢。婚礼仪式在新郎家开始时先由新郎唱《打开面纱歌》,然后揭开新娘的面纱。新娘给公公婆婆行屈膝礼、并向火炉中撒酥油(或羊油)。在座的亲戚开始为他们祝福。然后新人一起喝下由毛拉念过经的圣水。最后新娘坐在刚杀了的羊皮上直到吃完羊肉,并最终接受老人的祝福。
3.柯尔克孜族婚俗
“九”是柯尔克孜族的吉祥数字,所以不论什么仪式都要按照九来办。特别是聘礼和订婚。婚礼分三天举行。第一天,主要是由新郎和新郎的家人带上礼物和羊,骑马去新娘家而新娘家会带上一只杀了的羊在半路上迎接。而后他们互相争对方的东西,并互相把羊扔到对方的地上,表示欢迎和同意。随后新娘给新郎的脸部撒上代表洁白无瑕的白面粉。第二天,在女方家里举行婚礼,双方的亲朋好友都来参加,此时司仪会为他们祈祷和祝福。并把一个油果切成两半给新娘和新郎分别吃下,最后司仪在他们脸上撒上代表婚姻纯洁的白面粉。第三天就由新娘的母亲和嫂子陪同她到男方家中去,一路上他们要跨越火堆,到了新郎家还要过帐篷前面的火塘。
4.塔吉克族婚俗
塔吉克族的婚礼通常也是举行三天,第一天他们各自在家中准备,黄昏的时候新郎在大家的陪同下去迎娶新娘。新郎享受国王级别的待遇,不论贫穷和富贵都一样对待,此时岳父母会向新郎和伴郎撒面粉表示祝福。并送上见面礼,通常是酥油茶和花围腰。他们的婚礼是按照伊斯兰教的规矩进行,也需要喝下代表同甘共苦和白头偕老颂过经的盐水,并且在他们的婚礼中一直有鹰笛和鹰舞陪伴。
二、西北少数民族婚礼中的爱与美
1.恋爱习俗中的艺术与美
婚姻基本上都要经历恋爱的阶段,当然最早的婚俗还数成年礼。它标志着生命的成熟,并可以开始婚姻生活,是婚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北少数民族的所有成年礼中,蕴含着浓厚的艺术情调。他体现了各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各个民族的时间也是不同的,青海的藏族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他们主要是给家中满十五周岁的女孩子改变发型并带上发饰举行成人礼,而亲戚也要带上礼物见证这一时刻由母亲解开女孩头上的童式发辫,编成成人式。这就表示姑娘已经长大成人。而该女子还要尽一切资源进行打扮,她们一般会穿上鲜艳的藏袍,以及绣有各色图案花纹的藏靴并围上腰带。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喜事,她们可以尽情地打扮,就像一个结婚的新娘那样去打扮。因此这个成年礼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对成年女性所特有的审美标准。他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的一个转折点。
只有真挚的爱情才能够产生美满的婚姻。他们都具有美的吸引力,首先是爱情,众所周知,爱情就是因为有着独特的美,才具有如此吸引力,才会使得这么多的男男女女为爱痴狂为爱疯癫。在西北的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当他们步入成年的时候,便会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哈萨克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新疆,并一直过着随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独特的爱情观和别具一格的爱情审美观。可想而知,在大草原上,姑娘们的心仪对象当然是那些高大、威武又擅长骑马的青年。这就促使了“姑娘追”这种特别的求爱方式的产生。说起这个风俗还有几分乐趣,这项活动要求成对的男女骑着各自的马跑一个来回,去的时候只有男孩子不停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当然有些小伙子会不停的调戏女方,但是女方不能够表示出任何的不悦。但是回来的时候就换了角色了,这时候小姑娘便可以用鞭子鞭打男方,而男方却不能够还手,只能不停地跑,这就形成了小伙子一付落荒而逃的风景,这也是一道不一样的风景线。当然女孩子用的这个鞭子也有讲究的,若是姑娘对这个小伙子有意思的话,这个鞭子是不会真正打到男方的身上的,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但要是小姑娘没有意思,那个男孩子可就惨了,这回可是真的打了。因此跑一圈下来之后小伙子心里就基本上有数了。这种方式的求爱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动人的一幕,没有任何的思想禁锢,只有自由和美好。
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爱情是很多民族所共有的风俗。这也是西北少数民族的一大特色。男女之间的爱情往往是通过唱歌所形成的。像生活在青海牧区的藏族人民就喜欢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爱意,他们最喜欢唱的就是“拉伊”,他们通常在野外进行对唱,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一片倾心和爱意,这有着一种特别的艺术美感,使得他们的爱更加有情意和甜美。
西北少数民族表达爱情的另一个特色就是用美的信物。青海海西蒙古族的青年就会在恋爱的时候送上一些自己精挑细选的信物,比如手帕、手镯等等用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爱意。美的信物当然是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他暗含着令人寻味的审美意蕴。而上面提到的藏族青年也经常通过交换信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意。他们的不同信物有着不同的意义,像手镯表示定情,长的腰带表示爱天长地久。这就是古代人们常说的睹物思人吧。
2.婚姻中的审美意识
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它自然充满了美。没有人不希望新人能够天长地久。这种审美的心态通常被西北少数民族的人们以各种奇特的方式所表达。不同的民族表现的方式千差万别,但是他们的目标都一样为了祝福新人永结同心,白头到老。土族在举行婚礼后,新郎要在新娘的闺房中解开新娘头上的红绳子并系在自己的脚脖子上,还要用自己拿来的梳子分别给自己和新娘梳三下头发,这就表示“千里姻缘一线牵,结发夫妻永相伴”。哈萨克族的登门仪式也非常独特,他们引用的是骨肉相连的典故。在结婚的当天,他们要在新娘家中的布幔里共食一块羊胸的骨肉,预示着他们不分彼此,永不分离。有撒拉族的“挤门”风俗,可谓是一种很有情趣的事情,主要是在新娘到达新郎的家中时并不是直接进入家门,男方的亲戚们也不是站在门外迎接,而是全部堵在门内部,他们并不真的锁上门,而是把门虚掩着,然后大家在门后面顶着不让新娘和她的同伴进入,而新娘这边则要通过不断挤门来达到进门的目的,这个其实对于双方来说已经淡化了原先的意思。对于女方来说,她们想不占地就进入男方家中因为这是她们最宝贵的一天,而男方则认为这样让新娘步入自己家中有面子,可以轻松地召唤女方。所以才会互不相让出现这种挤门的习俗,但是现在主要是为了体现出喜庆的婚礼的一种滑稽美和戏剧美。最后,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对于所有的西北少数民族婚事来说,她们都具备:婚礼的现场都充满了动人的歌声。无论是新娘离开娘家的时候唱的告别歌,岳父母回应的祝福歌和依恋不舍之歌,还是宴请客人,举行婚礼仪式上的各种祝福的歌都为婚礼增添了不少艺术特色和美,使得婚礼保持在欢乐的艺术氛围中。上面的这几个例子都充分表明了不同民族婚事都表达了浓厚的审美情趣。
三、结语
西北少数民族的婚礼中存在着太多的艺术和美,各个民族表现的美各不相同,但是目的都一样。在恋爱阶段,除了用别具一格的成人礼来表示女孩子到达了可以谈婚论嫁的时候,而在表达情意时,她们有的用不同的信物,有的用不一般的活动,比如用骑马示爱,有的用别具艺术风格的对唱来表达,这些都有着少数民族别样的风格。在举行婚礼的时候,更有各色各样的表达方式来祝福新人永结同心,天长地久。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西北民族旅游区 篇3
作为世界旅游资源大国, 近年来,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 每年都有很多外国游客从四面八方来中国旅游。这一现象的产生, 正不断地为我国旅游产业注入新的血液。而且旅游产业所带来的收入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我国西北民族地区。
西北民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 这里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并且随着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 已经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也为这一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支持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 大规模的政策引导为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同时这也成为该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强大的外推动力。尽管旅游业已渐趋成为西北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长期以来, 由于社会历史、经济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西北民族地区融资环境不佳, 导致对旅游业的投资不足, 从而造成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缺乏、旅游业规模效益不高、旅游服务品味低、旅游管理水平滞后等。不发达的经济不可能为旅游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保障, 这也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难以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尴尬局面。因此, 探讨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投融资问题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于旅游业投融资问题我国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魏小安曾指出, 我国处于旅游业发展初期, 应实行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 即政府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同时指出景区公司上市对促进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马立新认为旅游经济的投资重点应放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古建筑遗迹的保护上面。李富红提出应构建一个高效的旅游投融资体制, 在资金拥有者与旅游开发商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这样既突出了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 又可以发挥市场对旅游资源和资金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证券市场, 为旅游业开发融入宝贵资本。陈天等认为选用BOT投融资方式对中国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刘莹提出在稳定传统的投资方式 (政府投资、银行贷款、资本经营和外商投资) 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创新的金融手段拓展旅游融资。具体包括旅游开发期权合约、资产证券化、PPP融资、旅游产业基金和旅游风险投资。钱益春认为, 旅游基础设施的市场特征决定了其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而当前的单一政府投融资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拓宽各种融资渠道, 丰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可以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选择适合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投融资模式
㈠各种不同投融资模式的比较我国旅游企业可以运用的投融资模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 成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筹集资金。旅游企业可采取股份合作制、股份公司、股票上市的形式, 逐步走上股份制企业经营的道路。目前, 我国的旅游产业化程度具有资源性和地域性特点, 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旅游上市公司的空间分布不平衡。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旅游上市公司较多, 而旅游资源丰富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旅游上市公司比较少。
第二, 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基金, 它以个别产业为投资对象, 以追求长期收益为投资目标, 不仅可以为产业的发展融通资金, 还可以扶助该产业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 这种投融资方式多见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果能将产
!!!!!!!!!!!!!!!!!!!!!!!!!!!!!!!!!!!!!!!!!!!!!!!!!!!!!!!!!!!
系, 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国家禁止施用的生产投入品和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行为, 对生产基地实行全程监管。
㈥加大扶持力度为了充分调动企业证积极性, 提高认证后产品质量, 建议加大绿色食品认证扶持力度, 以奖代补形式加大对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奖励。
﹙责任编辑王丽芬﹚业投资基金应用于旅游业, 不仅可以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还有利于分散银行风险, 为投资者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第三, 旅游资产证券化。旅游资产证券化是指旅游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将其能够产生现金收益的旅游资产加以组合, 然后发行成证券出售给有兴趣的投资人。借此过程, 旅游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可向投资人筹措资金。它不分散企业控制权, 而且相对债权融资又不会给旅游企业造成固定的负担, 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融资方式, 特别是在旅游项目的前期投资资金不足时。
第四, PPP (Private Public Partnership) (与作者沟通尽量用汉语表示) 融资是政府和私人合作的一种融资方式。该融资模式既不同于单独的政府融资, 也不同于单独的民间融资, 它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 是政府、赢利性企业、非赢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政府在引导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同时, 可以从民间筹集资金。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又保证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 BOT (Build Operate Transfer) (与作者沟通尽量用汉语表示) 融资是指政府让私营机构或非公共机构或外商, 对传统上由政府公共部门专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融资、设计、建造、经营、维修和管理, 在指定年限 (特许期) 后将项目无偿移交给项目东道国政府。BOT融资渠道多而灵活, 其中的贷款机构, 除了商业银行组成的贷款银团之外, 政府的出口信贷机构和世界银行或地区性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通常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㈡选择适合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投融资模式针对以上几种投融资模式, 我们需要结合西北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分别进行分析。就目前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讲, 成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可行性是比较低的。产业投资基金的来源一部分是来自政府的财政投入, 一部分需要从旅游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按比例提取。但是, 西北各省内财政是很难划拨足够资金的, 再加上该地区的大部分景点还处在开发的初期, 旅游的营业收入比较少, 这必然会使得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储备不足。因此, 建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具体资金募集渠道还需探索。旅游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比较复杂, 前期成本较高。最重要的是, 目前在西北民族地区严重缺乏深入掌握资产证券化理论的研究队伍, 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评估、价值评估的模型建立、真实出售的会计处理等关键技术的掌握还处于学习阶段;西北地区属于我国的欠发达地区, 产权明晰和产权交易市场的培育还需要一段时间;由于资产证券化一般都需要对被证券化的资产实行集合和打包, 并辅之以信用提高安排, 鉴于西北民族地区的信用体制建设情况, 旅游产品证券化的时机还不成熟。PPP融资主要取决于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PPP融资是政府和私人合作的融资方式, 在旅游投资项目中需要寻求专业的中介机构设计方案、提供融资咨询服务。而西北民族地区的现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投融资跳跃式发展的可能。
因此, BOT投融资模式是目前发展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较为切实可行的投融资模式。
三、西北民族地区运用BOT投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政府职能的转变将促使景区经营权的转让成为市场化运作的一种模式, BOT模式所具有的优点也将使其成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
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运用BOT投融资模式的保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 指出要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 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外资和港澳台资参与开发旅游资源。西北地区的旅游设施项目要列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鼓励外商进行投资。2004年公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并对旅游项目投资体制做出了重大调整。如, 省级政府对外商旅游投资项目的核准权扩大, 对鼓励、允许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权限由3000万美元提高到1亿美元。对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的核准权限由3000万美元提高到5000万美元。这些政策的推行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运用BOT投资模式铺平了道路, 提供了相应的保障。
㈡按国民待遇原则, 国内民营资本可以依照BOT模式进行运作, 这将拓展BOT模式的投资主体典型的BOT模式是政府机构与国外私人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合作, 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BOT项目的投资大、回收期长, 政府往往在土地征用、原材料采购以及产品的销售方面给予一定的特权, 尽量降低BOT项目的风险, 让投资商能获取稳定的收益。因此, 随着近年来我国民营资本的不断壮大, 许多民营企业纷纷在寻找新的投资热点, 国内某些民营资本已经将目光转向了原来一直被外企垄断的BOT项目, 在尝试B0T投资项目的运作。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研究, 拓展BOT模式的投资主体, 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 充分利用民营资本的优势, 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国债资金和民营资本多管齐下、共同投资旅游业的局面。
㈢民营资本投资开发旅游业的成功尝试, 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运用BOT投融资模式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2002年, 全国已有至少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00多个大小不一的景点加入出让经营权的行列。西部地区有许多著名景区也将经营权进行了出让, 大多取得了成功。如, 新疆的天山大峡谷、葡萄沟等, 就是西北民族地区运用BOT投融资模式发展旅游业并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
㈣资本市场投资工具的创新使得BOT模式的应用更加广泛长期以来, 国内外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不断发生, 亚洲金融危机给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高息揽储的谎言和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蓝田神话”等事件也使投资者的信心不断下降, 致使信贷、债券和股票等传统的投资工具风险不断增大。国际上许多战略投资者和国内上千亿的民间游资在盼望着投资工具的创新, 以寻找新的出路。BOT将传统的投资工具进行组合, 采用了多种投资安排, 既吸纳了传统投资工具的优点, 还可以引入保险、信托等金融衍生工具, 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投资工具。所以BOT投资模式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西北民族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若采用传统的投资工具, 很难解决投资规模大、投资期限短、投资风险大等问题。因此, 在这一地区运用BOT投资方式, 能更好地改善投资结构, 进一步处理好投资规模、投资期限和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 对投资者具有很大的诱惑。
四、西北民族地区运用BOT投融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BOT模式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进行了运用, 并被实践检验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模式, 国家有关部委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文件, 为BOT模式在我国的进一步运用扫清了一些障碍。但是针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 在该地区运用BOT方式进行融资时时, 必须做好各方面的防护工作, 现特提出以下建议。
㈠必须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 保证BOT模式的实施有法可依在旅游景区开发中运用BOT模式, 涉及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 目前还缺乏比较系统的法律依据。尤其是在西北民族地区, 不仅地貌复杂、面积大, 投资规模也相应要大, 由此所牵扯的土地与投资风险问题不容回避。许多景区属于重要文物或风景名胜区, 一旦开发不慎, 造成的损失将无法挽回。因此, 针对在旅游景区开发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必须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修改, 为BOT投融资模式的实施营造出良好的法律环境。
㈡成立专门机构, 加强政府内部协作由于BOT项目涵盖了项目融资、建设及运营等三个重要阶段, 项目规模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注入资金量大, 从确定项目方案到项目移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有着较多的参与者, 且彼此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为了提高效率, 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 政府应该发挥其行政职能, 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 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 为投资商成立的景区管理公司提供详细的资料和周到的服务。
㈢加强投资管理功能, 对景区进行科学的规划旅游规划一般由相关专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规划的旅游产品要经过多方面专家的论证, 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因此, 应制定统一的旅游投资规划, 成立旅游项目资金库, 确立优先发展项目, 保证重点项目的优先开发。这一方面有利于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开发商减少失误、降低成本, 保证一定的收益。并且在旅游景区开发中, 规划是政府对投资商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果投资商所投入的资金是通过银行信贷获得, 那么银行为了降低风险, 也会要求投资商按照规划进行投资和建设。所以, 旅游景区开发采用BOT模式必须对景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㈣解决好旅游区内各少数民族的利益问题西北民族地区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大都地处偏僻, 自然条件恶劣, 交通闭塞。当地的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落后, 生活贫穷, 当地政府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也符合他们脱贫致富的愿望。所以, 运用BOT模式发展该地区的旅游业, 必须要重视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利益问题。当旅游开发建设遇到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问题时, 要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与当地居民进行协商落实, 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就业等问题尽量做到就地解决, 保证当地居民能够从中受益。
㈤政府要鼓励国内企业投资BOT项目在我国, BOT投融资模式已成为了利用外资的一种有效方式。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除2003年受SARS影响外, 自1992年以来我国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一直呈增长态势, 旅游资源开发虽然投资规模大, 但投资前景好, 投资收益率高。1998年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内民营经济也在逐渐壮大。国内企业具备了投资开发旅游景区的实力。所以应当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旅游景区, 努力发展内资BOT项目。
﹙责任编辑王丽芬﹚
西北师大旅游学院 篇4
旅游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既有旅游文化、旅游经济和旅游地理方面的专家,又有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与饭店服务方面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业务骨干,此外,还聘请了全国旅游界著名专家和业务操作能手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旅游学院具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不同办学层次和全日制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自学考试和短期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000余人。学院现有二星级实验宾馆1家,旅行社1家,在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建有10多个实习基地。
旅游学院现设置有“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旅游管理”(含旅游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方向)两个专业。在旅游文化、旅游经济、酒店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地理等方面研究基础雄厚,近年来在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研究方面成绩尤为突出。旅游学院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推行“四主六副证书制”(四主:毕业证、学位证、外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六副:驾驶证B照、导游证、普通话合格证、涉外宾馆外语等级证、饭店经理岗位资格证、旅行社经理岗位资格证)。
西北民族“花儿”审美意蕴探讨 篇5
一、“花儿”旋律特征的审美意蕴
(一) 旋律特征中完整性的审美意蕴
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的旋律表现都必须强调其完整性, 因为这种完整性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因此, 从“花儿”的旋律特征来看, 完整性也是其重要的审美内容之一。“花儿”中所谓的完整性具体表现在其旋律的完整、统一以及其与音乐更方面的相互协调和结构的规范严谨。就整体来看, “花儿”的旋律特征相对较小但其完整性却显得较为突出, 各环节直接的衔接也显得非常紧密, 从其内涵来看其往往具有着非常丰富的艺术性特征。
(二) 旋律特征中音乐性的审美意蕴
音乐性是所有音乐形式都必须具有的特征之一, 因此, 作为西北民族典型音乐形式的“花儿”也有着其所独有的音乐性, 而音乐性的产生于旋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往往需要依靠旋律的波动予以呈现。当然, 要凸显音乐旋律特征中的音乐性审美意蕴并不完全需要依靠旋律中强烈的对比性, 平和平稳的旋律同样能对其音乐性进行充分的展现。比如“花儿”中“咿呀咿呀”和“尕阿姐令”这两首, 一首利用高唱低回的展现了爱情的跌宕;一首又凸显了平稳安定的情绪。
(三) 旋律特征中主题性的审美意蕴
利用旋律中的主题也能有效的对音乐的审美意蕴进行体现, 且这一主题在音乐中往往没有特定的形式, 尤其是在“花儿”中其往往会以原本的形态又或者是转变之后的形态呈现。在“花儿”中主题也是能给予听众最为直接的音乐形象, 这主要是因为主题往往与听众的思维之间有着密切额关联, 因此, 对主题进行充分的利用也能利用其在听众思维方面的影响力来帮助听众明确音乐的旋律, 并使在脑海中产生形象的画面感。
(四) 旋律特征中技巧性的审美意蕴
不同形式音乐的演唱往往都需要其独特的技巧, 演唱者的技巧越高超其对音乐形式的表现能力也就更加的强。在“花儿”中, 对同一音乐的演唱, 演唱者所使用的技巧不同其所表现出了音乐形式也大不相同。因此, 技巧性也使“花儿”旋律特征中审美意蕴的一种呈现方式, 不仅体现了民族艺术的特殊性, 也能有效体现演唱者独有的演唱技艺。
二、“花儿”艺术形式的审美意蕴
(一) “花儿”艺术形式中朴野美的审美意蕴
西北民族“花儿”多用于情爱内容的表现, 因此, 其演唱大多在环境非常开阔的山野之中, 并充分传达着歌曲演唱者自身真挚的感情。也因此, “花儿”被禁止在村庄尤其是亲属间演唱, 而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音乐艺术形式的朴野性, 且也有只有环境开阔的山野中之中, 才能使演唱的形式更加坦率并衬托出演唱者对爱情勇敢与真挚的追求。在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中, 人们既可以感受到西北民族人们尤其是青年男女对封建思想的抵抗, 也可以充分体会他们对封建礼教反抗的心声, 更能体会其对心爱之人所立下的真挚誓言。而在环境开阔的山野中对这一音乐的演唱也充分展现了西北民族人民对待感情大胆和质朴的性格特征, 以及以及面对艰苦环境时所表现出的坚强和对爱情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二) “花儿”艺术形式中的苍凉美的审美意蕴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西北民族人们的生活往往显得非常艰辛。“花儿”在这一背景下的传唱也往往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等有着不自然的流露, 且对当地人们的生活等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然而, 尽管生活艰苦但西北民族的人民仍以其自身所具备的顽强性在创造着其民族的独有文化, 且也在不断的磨砺中形成了坚韧、淳朴的性格特征, 而这些也都充分呈现在了“花儿”中。就“花儿”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来看, 受地区环境、人们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苍凉特征在其中。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西北民族自古以来便受到各种形式的压迫, 从环境特征来看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都相对恶劣, 这也使西北民族人们本身的性格就较为特殊, 而在这一环境中得以发展的“花儿”更是体现了其艺术形式中独特的苍凉没的审美意蕴。
三、结语
“花儿”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对此, 我国的艺术工作者除了要对艺术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之外, 还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 或者是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在对民族艺术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丰富, 并促进该音乐形式艺术性的不断丰富, 以更好的促进该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华荣.“花儿”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 2014, 02.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浅析 篇6
一、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寿险市场也获得明显发展, 在市场主体、业务品种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现状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衡量保险业市场规模的主要指标是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是某国或某区的年保费总额与人口总数的比值, 反映保险业的普及程度和保险需求状况;保险深度是某国或某区的年保费总额与年GDP的比值, 反映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相对发展水平。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业在经济带动下, 这两项指标总体都呈上升态势 (表1) 。
注:表中保费收入为西北民族四省区寿险保费收入之和, 依据中国保监会网站统计数据计算, 人口总数和GDP数据为西北民族四省区之和, 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而成
(2) 保险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内陆, 长期以来从事寿险业的主体主要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及中国人寿、太平洋和平安等几家保险公司, 形成了一种相对集中的垄断态势。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来, 该区寿险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新华人寿、合众人寿、泰康人寿等几支保险大军纷纷落脚。截止2010年底, 共有寿险公司33家。
注:保险机构以省级分公司为计算基础, 根据各省份保监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
(3) 业务品种日益丰富
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上的业务品种逐渐打破传统的定期、终身与两全寿险等险种, 除了增加投资连结险、分红险、万能险等投资品种, 还开设了一些当地特色险种, 如农牧民补充医疗保险、高原反应险。其中农牧民补充医疗保险是针对当地农牧区的合作医疗制度不能充分满足农牧民需求而推出的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有利于提高群众抗灾能力。[1]高原反应险则是专门针对到青海、西藏等地旅游的游客因急性高原缺氧造成的意外或疾病而推出的险种, 保险公司会承担意外伤害身故的死亡保险金和可能因高原反应造成的并发症的医疗保险金, 有利于推动该区高原旅游业的发展。[2]
(4) 中介市场获得发展
在寿险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的基础上, 西北民族地区的寿险中介市场也日益壮大。保险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 该区合计共有保险专业代理机构52家, 经纪公司22家, 公估公司1家。
注:数据来源于各地保监局公布数据整理
2.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存在问题
注:数据来自中经数据库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发展较快的同时仍滞后于东部。例如该区发展最快的新疆, 至2010年底有保险公司11家, 保险密度为261.86元∕人, 保险深度为1.8%, 而东部地区的上海, 同期共有寿险公司42家, 保险密度与深度分别为2982.97元∕人与4.07%。[3]这充分反应了该区寿险市场发展仍然缓慢的现状。其原因主要是竞争机制欠缺, 以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等少数几家为核心, 市场份额集中, 同时, 这些公司的业务又主要集中在省会或较发达城市, 从而使整个该区寿险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 竞争不充分, 也使现有企业易忽略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存在制度不健全、行为不规范、办事效率低等现象。再加上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 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心理文化, 接受新生事物相对较慢, 尤其是农村居民更是拥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宗教思想和民族风俗习惯, 而寿险营销中专业性太强、针对性不够, 以及人口素质较差, 风险、保险意识淡薄, 使当地居民参保率低, 也使整个寿险业行业地位较低, 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二、西北民族地区人寿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1. 风险条件发生变化
西北民族地区地形复杂, 气候恶劣, 自然灾害频繁, 当地居民在长期面临自然灾害风险的同时, 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 逐步增加了一些新型的财产和人身风险。例如, 该区的黄土高原地质结构夏季常会遭受暴雨或旱灾, 而青海等高原区冬季的冰雪灾害也十分严重, 这就使当地人们非常重视自然灾害的防御, 对农业保险比较青睐。而近年来私家车购买量上升, 交通投入增加, 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等新风险的发生机率, 加之养老问题凸显, 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生命安全。
2. 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GDP、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趋于上升趋势, 且产业结构分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些均为人寿保险市场未来拓宽市场奠定了基础。
3. 社会条件得到改善
在经济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获得大幅发展, 保障项目不断增加, 覆盖面不断扩大, 水平不断提高, 以青海为例, 截至2009年底, 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居民医疗保险的为71.34万人和126.24万人, 占总城镇人口的30.6%和54.1%;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牧民334.29万人, 参合率达96.8%。[4]但相对于发达省市仍然较低, 这就需要加快商业寿险业的发展来满足剩余保障需求, 弥补政府社会保障的不足。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为寿险市场今后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促进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发展的策略
1. 建立政府扶持型发展模式, 提高寿险行业地位
受地理区域、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业发展相对滞后, 产品种类少、主体少, 需求较低、市场垄断较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种情况下, 亟需得到政府扶持。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方式减轻寿险公司在资金方面的负担, 调动投资积极性, 鼓励更多的公司来该区发展业务, 建立分支机构。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奖励等方式鼓励公司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以政府名义担保、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保险专业人员来当地从业, 为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2. 增加市场主体, 提高竞争意识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主体较少的事实导致竞争意识淡薄。因此, 增加主体数量对促进该区寿险市场的发展极其重要。一方面, 寿险公司应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今后发展趋势, 通过加大新险种的研发、投入, 加大营销人员的培训力度, 以及适时设置分公司等, 不断提高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国家可以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到西北民族地区设立区域性寿险公司, 开办人身保险业务, 以此加大市场竞争力度。
3. 提高居民参保意识, 完善寿险营销模式
西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风俗习惯。因此, 一方面要利用当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组织一些易于接受的表演形式, 编写一些易于阅读、理解的人寿保险刊物, 加大寿险业务的宣传, 提高居民参保意识。另一方面, 推销产品时要注重民族宗教中具有影响力人物的作用, 如藏区的喇嘛、达赖, 回区的阿訇等, 并开发一些适合当地风俗习惯的营销方式, 包括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等。
总之, 西北民族地区寿险市场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风险条件的变化等, 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相信在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大力关注下, 在各项有效政策的推动下, 该区寿险市场一定会在今后获得快速发展。
摘要:拓展民族地区的寿险市场, 是促进我国保险业稳步快速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也是协调全国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的基石。近年来, 西北民族地区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同时, 为寿险市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潜力, 也促进了寿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西北民族旅游区 篇7
综观整场演出, 尤其是音乐会版的现场演出, 笔者认为此场演出堪称一场视听盛宴。主创人员别具匠心的将舞台化的歌剧形式浓缩成音乐会版, 既符合音乐会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又简洁清新的呈现出了歌剧的舞台场面。气势恢宏的演出阵容、美轮美奂的舞美布景、精妙绝伦的交响配乐、真挚感人的倾情演唱, 一切的一切将积淀深厚的历史故事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力和舞台冲击力, 顿时眼前呈现出一副精彩纷呈而又具有厚重历史人文气息的艺术画卷, 真正实现了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之目标, 起到了促进高校教学创新和丰富歌剧舞台艺术的积极作用, 为国内艺术高校的教学歌剧开创了历史性的先河。该剧取材于唐代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汉藏和亲的历史故事, 全剧分为《序幕》、《华丽的热情》、《复杂的亲情》、《难舍的乡情》、《伟大的爱情》四幕戏, 既赞美了真挚而又崇高的爱情, 又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和谐兴邦的中华伟大文明。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 演员们精彩细腻的演唱和跌宕起伏的剧情, 深深的拨动着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弦。表演结束后, 激动的观众随着音乐的节奏鼓掌欢呼, “好听、好看”等溢美之词更是不绝于耳。在感叹西北民族大学此次演出成功的同时, 由此引发的艺术现象值得深思和回味,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歌剧”新概念的引入
西北民族大学以“教学歌剧”的演出形式, 为艺术高校的教学实践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此概念包含:要以“课堂教学”为坚实基础;并对“课堂教学”有所延伸和升华;在标准剧场舞台中进行表演;直接面对各类艺术观众为目的的师生同台的教学实践活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 其自身的发展空间都有一定的伸缩性, 并伴随着种种客观因素和主观愿望而改变。随着文化艺术舞台的方兴未艾, 文化整合、艺术转型、人文思潮的转变等超前理念纷至沓来, 高校教学的创新实践需求也大大加强, 排演歌剧这一音乐最高形式, 也成为检验音乐艺术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同时也是造就音乐艺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依据。诸多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思路, 驱使着西北民族大学的创作团队承担起教学创新和艺术创新的责任和使命。由此, “教学歌剧”这一教学创新实践由西北民族大学带头, 勇敢的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文化的多元是人文生态多重性的外在体现,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文明才有可能更好的延续和发展下去, 价值观与时代观都会深刻的反映文化动态, 影响着舞台艺术的现状。歌剧《文成公主》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文成公主”这一家喻户晓、流芳百世的历史人物搬上了音乐会的舞台, 音乐响起的刹那, 宽广、清新的《序曲》将藏族文化特有的民歌音调瞬间把观众带入雪域圣地, 同时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手法, 结合西洋歌剧的演唱形式, 加入交响乐队的伴奏, 古今变通, 中西融合, 颇有新意的成就了一场带有中国风味的民族歌剧。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在时而高亢磅礴, 时而涓涓细流的咏叹调中丝毫没有格格不入, 而是二者相得益彰, 碰撞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火花, 不失为一次中西音乐文化良好的融合与互动。
三、舞台艺术的审美导向意义
舞台表现出的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表面字义上的理解, 而是给人一种思索和心灵的体验与叩问, 结合宏观的历史环境和真挚细腻的人文情感, 运用华丽的舞台呈现, 瞬间让观众找到了古典与现代心心相印的悸动。西北民族大学的《文成公主》在国内的艺术高校首开先河, 举全校之力打造出这样一部民族团结大戏, 其意义尤为深远, 不仅为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实践机会, 也展示了西北民族大学强劲的教学实力。这部歌剧将历史的脉动, 民族的精华, 现实的厚重, 展现出一副宏伟蓝图, 用音乐作为连接历史文化和舞台表演艺术的纽带, 动情演绎璀璨舞台上的悲欢离合。对民族大团结的精神追求以及对历史重构的讴歌, 都鲜活的展现了当今舞台的丰富性和艺术性, 不失为一次成功的传承和创新, 也在传承和创新中主导着当今舞台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大众的审美趋向。
西北民族旅游区 篇8
一、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中国已建立的比较完备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 但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具体表现为:大气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垃圾处理问题,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 旱灾和水灾问题,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问题等等;有一些专家认为, 目前, 中国环境污染已经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和扩大, 已经影响到区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制度原因表现为因财产权引发的环境问题和保护环境资源的手段引发的环境问题。“市场经济存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冲突,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所有制、所有权的利益冲突更为复杂。中国财产权印发的利益冲突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尤为剧烈, 国家队生态环境的保护往往引起资源使用者的抵触, 这在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上表现尤为明显。”[1]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问题主要有:土地沙漠化进程加剧, 草场退化严重, 草场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加剧, 天然水域缩小, 河道断流, 水资源锐减。中国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 而西部地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12个省市和自治区, 而在这12个省区中, 包括了5个民族自治区, 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聚居的地区, 其土地面积是538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56%, 西部民族地区的水土流失也是不容乐观的。中国已经成为荒漠化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 其中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是中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 总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沙化面积的71.7%。中国仍有393万公顷农田, 493万公顷草场, 2 000公里铁路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威胁, 其中90%以上都在西北地区。荒沙危害着西部262个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恶化, 其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度增长导致土地开发和其他经济开发活动范围扩大, 二是超载放牧和草原垦荒导致草场退化, 加速了草原的沙化, 三是乱建水库和盲目打井使水库下游河段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为了发展农业, 西北各省、区相继建造了各型水库, 其中一些建在仅能供给生态用水的河流上, 把生态用水转变为农业用水, 结果, 使水库下游河流断水, 造成下游地区的干旱和沙化, 破坏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甚至危及到这些地区的生存环境。此外, 一些地区盲目打井, 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 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使这些地区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 并且更易遭受旱灾的侵袭[3]。
二、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实践存在的问题
1.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立法意识仍然不够, 民族地区
关于环境保护立法相关的变通和补充法规明显不足, 民族生态环境立法步履缓慢。甘肃省自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到2009年年初, 共制定自治条例9个, 单行条例45个, 仅从数量上看是绝对不足的。由于少数民族相关环境立法本身所具有的自治性、高度的综合性、全面的协调性等内在特征, 立法必须在充分理解、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民族政策, 在真正吃透本民族、本区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的基础上方能进行, 其难度大于一般的地方立法, 对其的修订也难以快速完成, 导致了民族生态环境立法步履缓慢[4]。
2. 民族地区立法缺乏针对性, 缺乏地方特色;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缺乏统一性, 效力层次不高, 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零散单一, 法律冲突时有发生, 民族地区之间立法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虽然环境保护的规定在各西北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中都有所体现, 但依然是原则性的规定居多, 具体的变通、补充规定却非常匮乏, 立法缺乏针对性。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为立法而立法, 照搬照抄的内容过多, 自己的东西很少, 使得法律由于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极少被适用。
3.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 制裁方式以行政制裁为主;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法律规定存在矛盾, 如果不能很好的体现法对当地文化的吸收、融合及转变, 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就很难做到对法律的遵守[5], 由于环保执法力量薄弱, 尤其在西北边远地区, 环保机构不健全, 环保专业知识缺乏, 执法装备普遍落后。目前, 这些地方所采用的环境资源管理的手段中, 命令控制型行政手段的运用比例大大高于经济手段, 采用行政处罚的方式规定的十分频繁,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治宣传力度不足, 也是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法律保护难以落实的原因之一。
三、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的思考
1. 重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习惯法与地方环境立法的互动, 加强西北民族地区环境法制建设。
西北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制度、规定和风俗习惯, 在这些制度、规定和习惯中, 包含着大量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西北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环境理念、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往往对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深远的意义, 其中有不少的环境习惯法规范和制度, 经过改造, 在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在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立法中要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 把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中传承的优良部分吸收到民族地方环境立法中去。
2. 规范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执法, 完善自然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力度完善的立法必须得到有效的执行。
依法确立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理顺执法部门的权限, 实行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层次管理体制。必须通过教育和宣传强化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自身的开发行为, 通过提高广大群众对在本地区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关注程度和知情率, 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监督和制止自然资源开发中违法行为的社会力量;同时要提高执法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建立比较完整的执法监督体系,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增强威慑力。要加强责任体系, 要将破坏环境的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使法律的安排最终具有可操作性。
3. 建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法制意识的培育, 加大对生态环境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 使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到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和执法实践中来。由于历史的原因,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中国专制传统的影响, 公民法治意识更为淡薄, 要实施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 必然面临公民法制意识不足和可持续发展实施力度不够的困难, 这无疑制约着该地区法律的实施力度和结果。公众参与是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价值在于促进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民主化, 提高西北少数民族环境意识及保障西北少数民族公民环境权的实现[6]。一方面, 必须通过教育和宣传强化公民法治意识, 通过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自身的开发行为;另一方面, 通过提高广大群众对在本地区进行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关注程度和知情率, 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监督和制止自然资源开发中违法行为的社会力量, 为实现生态环境法治化提供强大的精神资源。
4.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将环保法律规范内化为西部民族地区主体的素质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必须在西部民族地区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制观念, 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 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环境法律文化资源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西部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的对话过程中, 形成了一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观念, 形成了很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和规约, 其中很多习惯和规约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 在不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统一原则的基础上, 借鉴这些资源, 在经济和文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的西部民族地区, 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环境法律性文化资源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珂.中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6) .
[2]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3]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4.
[3]赵遵国.浅议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修订工作[J].人大研究, 2008, (8) .
[5]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 2001, (1) .
打造大西北旅游圈 篇9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布局空间已进入新的转型时期。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已经所剩无几,西北旅游的深度开发,必将在中国打造出系列的世界旅游精品,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中国旅游界,打造大西北旅游圈这一话题再次被提上议程。在西北旅游协作区第十五届年会上,拆除樊篱、打破区域旅游圈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并就西北五省区进一步联手协作、整合资源、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互补、打造精品线路、加大联合宣传促销力度、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共筑大西北旅游圈等问题形成共识。
大西北旅游圈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区,占据了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总面积为32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3。在这片古老、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蕴藏着无数的奇异景观和人文习俗,一向被世人所向往。这里有大量的历史遗迹,有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戈壁沙漠、雄伟的冰川雪岭、幽静的森林河谷,景色秀美,世居在这里的汉、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各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风情各异,各种土特产品、手工艺品、风味食品都别具特色。在这里,许多旅游资源都有可能开发成为我国21世纪世界旅游的极品。
合作与创新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两大趋势,目前各方都在以开拓性的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寻求区域旅游合作新突破。欧共体与其他国家联手将推向亚洲市场,亚洲的新、马、菲联手将推向中国市场。在国内,川、云、藏联手打造香格里拉,川、渝、鄂联手打造新三峡,都是合作创新的表现。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产品开发日益提升、交流逐渐增多……这些都给西北旅游合作带来越来越强劲的动力;西部大开发也为西北旅游合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和载体,成为合作的强力纽带和桥梁。
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互补程度极高的产业,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业更应该克服地域障碍,交通、规划和信息障碍,寻求地域间资源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区域联合与合作,推进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以丝绸之路为基点,西北五省区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资源上的互补性及区域交通的便利网络,携手开发极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并开拓国际市场。西北旅游合作区合作的契机和载体也是西北大旅游区合作发展的强大依托。
一是丝绸之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线,贯穿整个西北五省,把西北五省串连起来,构成中国距离最长、辐射面最广、形象最突出、最具吸引力的黄金旅游带。
二是马可·波罗线。与丝绸之路相同,两条同样经典的旅游线路,为西北旅游发展插上了双翼。
三是大漠戈壁。沙漠探险旅游是未来世界旅游的一大热点,西北五省区每个省都有戈壁沙漠。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青海柴达木地区的戈壁,甘肃、宁夏相交地区的腾格里沙漠,陕西榆林的毛乌素沙漠,为西北未来的沙漠探险旅游合作提供了先天的基础。
四是伊斯兰文化风情。在西北各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占了一定数量,伊斯兰文化成为西北地区民族风情旅游独有的一大特色。
五是黄河。这是一条顶级的旅游黄金水道,它把除新疆以外的其他西北四省通过水路联系起来。黄河最清澈水段、最狭小的河面、最大的瀑布、最精彩的河段、最靓丽的风景全部都在西北境内,黄河文化的历史全部都融在黄河两岸的人文景观中。西北地区沿黄河旅游带的开发,必将成为西北地区新兴的旅游发展主动脉。
从目前国内外旅游业来看,以西北五省区五大共同资源优势为纽带,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对西北旅游进行重新整合、重新规划和研究,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和行业部门界限,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中西部这一世界顶级旅游区域。
打造西北旅游圈,必须从现在开始,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重新看待西北地区目前开发、未开发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
首先,全面规划编制《西北地区旅游总体规划》,以确定西北旅游区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总体部局,确定发展速度、规模及支撑体系,策划本地区精、绝品旅游线路的重点开发。
其次,由西北五省区联合向国家旅游局提出建设大西北旅游圈内重大项目的建设立项申请。在国家旅游局协调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家计委和其他部门及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进行立项申请,从而达到争取规划、建设、保护等资金的支持。建设项目应包括格尔木至库尔勒、格尔木至敦煌柳园、榆林至银川的一批西部铁路、公路旅游通道,使丝绸之路和马可·波罗的南北两线相连,形成丝绸之路的环形旅游圈;开通建设黄河中上游水上旅游通道,使黄河成为真正的旅游黄金水道。这些铁路、公路的建设,不仅会推动西北旅游的高速发展,更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建设以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五大省会城市为中心,若干中小城市和景区为支点的西北旅游网络。根据西北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极品富集、旅游环境多样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瞄准世界市场走势,有序开发,逐步使本地区形成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顶级旅游区。这方面应恢复开辟各省会城市之间的航空、铁路直线交通,拉近各景区的距离,缩短交通时间。
第四,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体系。在开发精、绝旅游产品的同时,还要把食、住、行、游、购、娱等一并包容,改善目前西北航空、公路、铁路交通条件,建立优质安保体系,以消除游客对高原、干旱的恐惧心理,并配备相应的服务和救援设施与人才。建立一支跨省区的,为登山、沙漠探险、黄河漂流等野外旅游配套的专业航空救援队伍。
第五,做好大范围组合的准备。一方面加强与东部热点地区的组合,另一方面做好与西亚开展跨国旅游线的开发,同时做好与国外共同开发西北旅游的准备,以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同时创造条件与西南地区合作,实现中国西部旅游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总之,西北各省区要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戈壁沙漠、黄河水道、伊斯兰风情为副线,吸引未来世界眼球,以超常的创新意识和经营手段,共同打造出大西北旅游圈。
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特殊性研究 篇10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研究, 重点关注西北民族地区的村民自治问题, 首先通过分析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实施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特殊的经济结构、自治制度的完善程度、地区受教育情况以及文化上的差异性, 从而在整体上对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然后应用治理理论, 对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问题的化解对策作系统深入探讨。
一、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特殊性
对于拥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 84个自治县 (旗) , 占全国71.9%的少数民族人口的西部地区来说, 其村民自治的民族性显得尤为突出, 宗教和文化都与我们平常所接受的信息有着很大的出入, 而相较于最先开发的中东部地区来讲, 其经济发展也显得比较落后, 这些因素也就构成了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特殊性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这也是本文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特殊性的出发点。
(一) 特殊的经济结构对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产生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产方式决定论, 即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相应的制度存在[2], 对我们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实施有着很重要的理论价值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村民的生产方式的研究, 再结合当地的自治实施过程, 就可以在客观上对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实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进而为我们研究这一地区民主发展状况提供依据。
1. 对村务管理实施过程的影响。
对于西北地区的基层经济, 我们能够想到的而且现行比较普遍的就是牧业经济, 伴随着村民自治多年来的实施, 西北地区的基层经济建设也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 借助我们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调查分析, 就可以得出一些明显的信息。通过对海北州的刚察县哈尔盖镇查拉村、海晏县哈勒景蒙古乡哈勒景村、海晏县三角城镇三角城村等几个村的500户农牧民的入户调查, 汇总材料得出该地区的村级经济主要分为户经济和村集体经济。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察拉村, 通过采访得知, 所谓的户经济就是集中经营, 集中经营就是3~6户把草场、牲畜全部集中起来, 由一户来经营那些草场、牲畜, 其他人可以出去打工。按集中后草场的承载力分配草场, 多的羊卖掉, 剩下的草场出租、承包, 年底分红。而村集体经济则是在自治过程中, 适应经济需要而慢慢出现的,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 现在的集体经济大部分村都普遍采取牧家乐、草场出租和屠宰场的建造, 具体的实施状况可以通过察拉村的情况得以了解。该村集体经济的出资方式主要是国家项目、村里集资两种, 比例分别是8∶2, 按户收钱, 一次掏1 000元~1 200元, 成为股东并分红, 牧民自愿交钱, 非摊派, 提前宣传好, 掏的多, 分红多。还有一部分就是由村里成立集约化公司, 由那些人脉好的成立一套管理班子, 具体由经理、财务管理人员和总管 (什么事都管) 组成, 这些都是通过村民投票推荐的, 职工则主要由本村人构成。
由于集中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普遍存在, 容易造成那些因为经济原因而结合在一起的村民构成一个个的小集体, 在选举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另外财务问题也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许多矛盾都从这里引发, 多数情况下, 不是因为财务不清, 账目不明, 而是公开不及时, 透明度不高, 群众有疑问造成的[3]。为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 察拉村专门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每月底都对村里大小账目进行审核并对合理账目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 下个月5日张榜公示。另外牧业作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形式, 村民的放牧季节和收获季节多集中在1—4月份和7—10月份, 所以村委会的选举日期一般集中在12月份进行。由于村里的各家各户也都相隔甚远, 出行也多半靠马和机动车辆代步, 所以在选举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村民们骑着马和摩托车来投票, 而那些在外务工的村民则通过电话通知的方式让人代选。
2. 对基层民主发展的影响。
由于村委会是村级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也是经济资源的支配者, 所以村民对于村委会的选举也是非常关注的, 通过研究分析村民收入与选举情况之间的关系, 我们就可以看出该地区村民自治的发展是否更加民主和先进[4]。本文通过对海北州地区的调查分析, 该区域的村民经济收入构成主要来源于放牧和经营牧家乐, 还有村集体经济, 主要是村集体开办的肉类加工厂等。而对于那些草场面积很少、人口又多的地区, 例如此次调查的青海三角城村, 其村民92.2%收入主要来源于半农半牧和外出务工, 村级集体经济很少, 基本上没有。这也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村委会选举情况, 靠放牧和集体经济作为收入来源的村子, 村民的选举热情是比较高的, 相反则很不在意。这主要与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关, 那些村集体经济雄厚的村子, 村民对其的依赖性也比较大, 如果有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 村民在村集体经济支配权的诱惑下, 是很积极参加选举的[5]。
牧业经济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那就是周期性长和自然基础薄弱, 牧民不可能为了提高收入而无限制去开垦草场, 草场也容易受到干旱和沙漠化的影响, 这也就决定了该区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这也为该区域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村委会通过与当地政府积极合作, 招商引资发展第三产业, 其中的牧家乐和草原旅游产业的发展就是代表, 使得村委会的可支配资源得到很大提升, 极大地增加了村民的选举热情[6]。
(二) 西北民族地区制度体系的特殊性
客观现实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制度, 对于处于边远地带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欠发达、生态很脆弱, 但是自然资源却很丰富, 如此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客观区情, 这一地区现有的制度体系也具有其特殊性。
1. 民族性。
该区域除了一般的法律法规外, 还有一系列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安排,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对民族问题的专门规定和地方法律法规构成。这些带有明显民族性的法律法规为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了更为灵活和自主的正式制度基础, 如规定有使用和发展自己文字、语言的自由, 在干部选举和职位编制上优先少数民族人员, 还有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都做得很细致和全面。
通过对此次调查的海北州的刚察县哈尔盖镇查拉村获取材料的汇总, 发现就关于“四个民主”建设、保障村民民主权利方面就涉及到很多民族性的问题。察拉村下辖两个村民小组, 共有93户, 463人。在2010年的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产生的村委会领导班子中, 少数民族占了140人。另外受到宗派家族恶习的影响, 为保证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群众的选举权, 察拉村严格落实“三个直接”, 即由选民直接推选委员会、直接提名候选人、直接选举村委会成员。察拉村把宣传教育作为民主选举的突破口, 采取走家串户、召开群众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 积极引导群众准确把握选举标准, 扔掉宗派家族恶习, 选出真正带领群众开拓致富的好班子。
2. 不完备性。
据了解, 西北民族地区的还有部分自治州、自治县未制定自治条例, 所以说该区域的自治制度的整个系统还不是很完整。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 现行的自治条例是按照国家统一法的精神制定的, 与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也是相适应的, 在实施过程中并不会与国家统一法相冲突[7]。但是我们所说的村民自治当中的村规民约实际上是一种民族习惯法, 是历史沉淀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和行为习惯, 它与自治条例有着很大的区别。当它的精神和内容与国家统一法相吻合的时候,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协调的。当这些习俗和规范与统一法规范不一致的时候, 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不协调, 这就需要对二者进行协调, 这样一种协调机制和情况的存在, 也是西北民族地区自治制度体系不完备的体现。
通过对甘南州2009年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的汇总分析, 直到2009年甘南州各村委会在县 (市) 乡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 建立了《村民大会议事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主任工作职责》、《民主理财制度》和换届选举、村委会年终总结制度等。另外一些可行性比较强的制度, 因为经济发展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一直得不到有效建立。如甘南州从1994年开始根据《全国农村村民自治示范指导纲要》, 在全州农牧村普遍开展了村民自治示范活动, 直到近几年才制定了《关于在全州农牧村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对村民自治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示范标准、工作原则、主要措施、领导机构等六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
(三) 滞后的教育对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影响
公民的权利平等和政治参与很大程度都会受到教育的影响, 在调查过程当中我们也了解到村委会的选举, 村民大部分都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人和办事能力强的人, 因为那些文化素质、法律意思比较低的人在工作工程中容易把公民个人之间的问题群众化, 从而影响到村务管理。不单如此, 区域受教育水平还影响到区域的就业、社会控制、社会转型和文化观念。基于这种情况, 我们对西北民族地区的受教育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选取的调查对象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宁夏回族和甘青藏族地区。
1. 传统寺院教育以及落后经济观念。
甘青藏族农牧民所受传统教育中, 主要由宗教寺院教育和国家基础义务教育, 作为补充形式的教育主要有技术教育和法制教育, 但是这种方式和效果都很有限[8]。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 该区域牧民的经济收入普遍比较高, 主要是基于国家政策的支持, 教育条件也比较好, 但是入学率却很低, 并且年级越高, 辍学率也高。其根本的原因是藏传佛教对藏区牧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非常深刻, 重男轻女的教育观、佛教的“惰”性思维和悠久的佛教历史都侵蚀着牧民的教育观念, 牧民认识不到教育与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9]。宁夏回族地区由于自然基础条件比较差, 多山区, 所以该地区的教育条件也比较有限, 人民普遍关心的就是赚钱问题, 甚至把赚钱作为当务之急, 赚到钱之后才考虑教育问题。这就造成了较低的入学率, 从而极大的影响了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影响了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民主化水平。
2. 落后的受教育程度。
据调查统计, 2010年卓尼县的农村生源的高中以上从业人员资源有3 130人, 而同时期该地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53 914人, 所占比例仅为5.8%;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人数共有275人, 占高中以上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8.7%。可以看到, 在该地区文化精英的缺失还是比较严重的。村委会成员文化素质是衡量村委会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10], 此次调查走访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11个村子, 村长小学文化程度的有5人 (海晏县哈勒景蒙古乡哈勒景村的村长是扫盲自学的小学) 、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人、文盲两人, 但是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刚察县哈尔盖乡的察切村和海晏县三角城镇三角城村的两名大学生村官的任职, 这也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人口呈几何输出的影响而出现的结果。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村子的发展, 就像在采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切察村的东知布过程中所说“村长办事一般, 大事办不了, 没文化落后”。
(四) 西北民族地区特殊的文化现象
1. 丰富的宗教文化活动。
此次调查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历史上曾是甘青川三省安多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活动中心, 2010年全县人口为8.05万, 分布大小27个宗教寺院, 其中最为闻名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该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该寺的节庆及法会甚多, 每年举行的宗教活动就有40余项, 总的活动天数达到了124天, 占全年将近一半时间。活动的教职人员参加次数就有17 115人次, 占全县人口的将近1/4, 信教群众参加活动次数达到31万人次, 几乎是全民参与。比较重要的有正月祈祷法会, 藏语称为“毛兰姆”, 主要活动有寺僧考试、辩经、诵经、展佛、法舞、祈祷等;二月法会, 从二月四日至八日, 其间初五日纪念第一世嘉木样圆寂, 名为“良辰”;四月“娘乃节”, 于四月十五日举行, 此日是释迹牟尼降生、成道、圆寂的日子, 僧众、信徒等要闭斋, 转经轮, 念六字真言, 以示纪念;七月法会, 自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止, 正式会期是七月初八日, 其规模仅次于正月法会, 僧众每日集会7次, 主要内容是辩经;九月“禳灾法会”, 于九角二十九日在嘉木样大昂举行, 由喜金刚学院举办;十月宗喀巴逝世纪念, 于二十五日举行, 这一天是宗喀巴涅槃日, 僧众念大经, 寺院开放, 让信徒朝拜, 晚间寺院建筑屋顶点燃灯火, 灿烂如星, 诚属奇观, 故又称“燃灯节”。此外还有其他各寺院举行的宗教活动, 其规模也是非常壮观的。
2. 文化的多元性和惰性思维。
西北民族地区是一个集藏族、回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于一体的区域系统, 自然它的文化体系也就融合了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 这也形成了该区域独特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环境促成了西北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价值取向和处世方式的差异化。另外, 在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语言障碍、民族和宗族习俗障碍的影响, 这些无疑都会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以宗教等文化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也是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发展过程当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上文中提到西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构成中包括了藏传佛教文化, 虽然藏传佛教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凝聚力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它所宣扬的安于现状和服从性的思想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另外, 西北民族地区人口中农业人口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这部分人口都具有那种保守、狭隘和封闭的小农意识, 而这种意识也造成人们那种“安于现状、求稳怕乱”的观念, 使得人们普遍缺乏开拓创新的思想[11]。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 国家的政策扶持也不断加大, 也使得这些区域的一部分人养成了严重的“惰”性意识, 即不愿过多劳动, 靠国家政策来获取丰厚的物质, 这与我们的自治思想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二、完善与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特殊性相协调对策
(一) 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机遇下, 民族地区应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特色农牧业产业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 依靠科技进步, 发挥民族地区农牧业资源比较优势, 发展优质、高效、高产的特色农牧业, 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生产率高的特色农牧业和特色农牧产品。对于西北民族地区的农牧户家庭来说, 其生产的农牧产品主要依靠单家独户的方式进入市场, 对于农牧户来说处于不利地位, 实施产业化经营就是要改变这一不利地位, 由成立的村级合作经济充当农牧民和市场的中介, 从而为农牧民争取利益最大化。同时这种合作经济通过统一规划, 容易形成产销一体化, 从而加快实现特色产业经济链, 极大促进农牧民的收入增长。
(二) 深化与完善西北民族地区制度体系建设
具有显著民族性和不完备性的西北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给西北民族地区现有的制度体系带来特殊性和复杂性, 这在现实中已经明显阻碍了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这需要西北民族地区进行新的制度变迁, 积极寻求能够适应市场机制的不断变化、切实带动西北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普遍参与现代化发展进程和保持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的制度体系。这样一种制度的建设将是政府、企业、家庭以及其他利益主体进行博弈的结果, 这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 靠政府的一些强制性手段是无法从根本上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制度的, 同样仅仅依靠经济的投入、教育的发展和文化上熏陶这些诱导性制度变迁, 将是一个极其漫长、曲折的过程, 因此只有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契机, 诱导性制度变迁为推动力, 才能构建出一套较为合理和完善的制度体系。
(三) 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加强教育
村民是村民自治的主体, 其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村民自治制度能否规范运行, 而村民自身素质主要由受教育程度决定。西北民族地区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且受宗教寺院教育的影响, 人们的价值观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该地区村民的文化教育, 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才能使其积极参与村民自治,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 针对西北民族地区存在的寺院教育, 政府应当积极诱导, 使其正视藏民族文化教育已经落伍的现实, 帮助其树立开放意识, 抛弃不适宜社会发展的旧观念, 使其在教育过程中, 继承其精华, 弃其糟粕, 为现代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自我批判和认识的受教育群体。另一方面,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继续加大“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力度, 提高补助标准, 特别是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让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 消除文盲、半文盲现象;积极宣传科学文化教育, 让村民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转变教育观念;国家及当地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特别是民族教育落后地区, 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农家书屋、农村文体活动室等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 提高村民综合文化素质。
(四) 弘扬积极的传统文化精神
农村传统社会文化虽然在整体上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对其否定, 应该存其精华, 去其糟粕。甘青藏族地区宗教信仰和民间宗教活动比较活跃, 这在我们调查的地区和村庄中, 是能够得以体会的。在那些规模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中一般都设有“曼巴扎仓”, 专门从事藏医藏药的教学与研究。另外, 在我们对夏河县宗教活动调查过程中看到, “跳法舞”、“酥油花灯展”这类宗教活动其实在促进文化融合、发展宗教特色的藏传佛殿音乐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宗教教义强调真、善、美、公平、正义、博爱、因果轮回等内容, 深深的内化为信教群众心中自觉的行为规范, 即使这种行为规范不像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约束, 但是其神圣性权威和精神性赏罚规则同样可以约束信教者日常行为, 有时甚至比强制性约束更有效。可见, 宗教这种社会资本如果能够有效利用, 便可以成为公共行为规范资源, 充分发挥其行为规范的功能, 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对于这些我们应当加以保护和发展。
宗教活动虽然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它对社会及文化发展等方面所起到的消极作用。藏传佛教宣扬的“佛法无边”、“人生苦海”的说教,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窒息了人民的意志, 从而影响到西北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进步与发展,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参考文献
[1]吴贵民.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1:152-15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82.
[3]牛铭实.经济因素对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1.
[4]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69.
[5]甘肃甘南民政.甘南州民政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Z], 2009.
[6]樊纲.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
[7]李双奎, 朱涛, 王文会.青海采访录[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09.
[8]王保宏.西部制度体系的特殊性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院, 2007.
[9]海北统计年鉴编委会.海北统计年鉴[K], 2009.
[10]崔智友.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01, (8) .
【西北民族旅游区】推荐阅读:
西北民族关系09-20
西北民族学院08-16
西北少数民族11-26
西北民族大学考试12-01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08-22
西北高寒民族地区论文11-30
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12-01
西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09-09
滇西北地区民族文化论文参考07-04
西北民族大学爱心社环保活动策划书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