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精选10篇)
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 篇1
综观整场演出, 尤其是音乐会版的现场演出, 笔者认为此场演出堪称一场视听盛宴。主创人员别具匠心的将舞台化的歌剧形式浓缩成音乐会版, 既符合音乐会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又简洁清新的呈现出了歌剧的舞台场面。气势恢宏的演出阵容、美轮美奂的舞美布景、精妙绝伦的交响配乐、真挚感人的倾情演唱, 一切的一切将积淀深厚的历史故事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力和舞台冲击力, 顿时眼前呈现出一副精彩纷呈而又具有厚重历史人文气息的艺术画卷, 真正实现了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之目标, 起到了促进高校教学创新和丰富歌剧舞台艺术的积极作用, 为国内艺术高校的教学歌剧开创了历史性的先河。该剧取材于唐代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汉藏和亲的历史故事, 全剧分为《序幕》、《华丽的热情》、《复杂的亲情》、《难舍的乡情》、《伟大的爱情》四幕戏, 既赞美了真挚而又崇高的爱情, 又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和谐兴邦的中华伟大文明。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 演员们精彩细腻的演唱和跌宕起伏的剧情, 深深的拨动着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弦。表演结束后, 激动的观众随着音乐的节奏鼓掌欢呼, “好听、好看”等溢美之词更是不绝于耳。在感叹西北民族大学此次演出成功的同时, 由此引发的艺术现象值得深思和回味,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歌剧”新概念的引入
西北民族大学以“教学歌剧”的演出形式, 为艺术高校的教学实践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此概念包含:要以“课堂教学”为坚实基础;并对“课堂教学”有所延伸和升华;在标准剧场舞台中进行表演;直接面对各类艺术观众为目的的师生同台的教学实践活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 其自身的发展空间都有一定的伸缩性, 并伴随着种种客观因素和主观愿望而改变。随着文化艺术舞台的方兴未艾, 文化整合、艺术转型、人文思潮的转变等超前理念纷至沓来, 高校教学的创新实践需求也大大加强, 排演歌剧这一音乐最高形式, 也成为检验音乐艺术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同时也是造就音乐艺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依据。诸多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思路, 驱使着西北民族大学的创作团队承担起教学创新和艺术创新的责任和使命。由此, “教学歌剧”这一教学创新实践由西北民族大学带头, 勇敢的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文化的多元是人文生态多重性的外在体现,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文明才有可能更好的延续和发展下去, 价值观与时代观都会深刻的反映文化动态, 影响着舞台艺术的现状。歌剧《文成公主》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文成公主”这一家喻户晓、流芳百世的历史人物搬上了音乐会的舞台, 音乐响起的刹那, 宽广、清新的《序曲》将藏族文化特有的民歌音调瞬间把观众带入雪域圣地, 同时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手法, 结合西洋歌剧的演唱形式, 加入交响乐队的伴奏, 古今变通, 中西融合, 颇有新意的成就了一场带有中国风味的民族歌剧。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在时而高亢磅礴, 时而涓涓细流的咏叹调中丝毫没有格格不入, 而是二者相得益彰, 碰撞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火花, 不失为一次中西音乐文化良好的融合与互动。
三、舞台艺术的审美导向意义
舞台表现出的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表面字义上的理解, 而是给人一种思索和心灵的体验与叩问, 结合宏观的历史环境和真挚细腻的人文情感, 运用华丽的舞台呈现, 瞬间让观众找到了古典与现代心心相印的悸动。西北民族大学的《文成公主》在国内的艺术高校首开先河, 举全校之力打造出这样一部民族团结大戏, 其意义尤为深远, 不仅为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实践机会, 也展示了西北民族大学强劲的教学实力。这部歌剧将历史的脉动, 民族的精华, 现实的厚重, 展现出一副宏伟蓝图, 用音乐作为连接历史文化和舞台表演艺术的纽带, 动情演绎璀璨舞台上的悲欢离合。对民族大团结的精神追求以及对历史重构的讴歌, 都鲜活的展现了当今舞台的丰富性和艺术性, 不失为一次成功的传承和创新, 也在传承和创新中主导着当今舞台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大众的审美趋向。
我的大学——西北民族大学 篇2
到达兰州之后,学长学姐们热情洋溢地接待了我们,我就读的是新校区位于榆中县,离市中心的本部还有近80分钟的高速路程,于是刚下火车又坐上了去乡下的行程。校车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姐乐此不疲地解说着一路的风景,至今还记得是学姐的那句:“同学们,看,车窗外的正是黄河!”我立即趴到窗上往外看,不禁感慨:“天哪,原来黄河真的这么黄!”而后的日子里才发现,初春冬季节时节,它还是很清澈的。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欢迎标志,好不热闹。接着是被学校的建筑深深地吸引住了,偌大的足球场,仿佛置身于2008年奥运会的鸟巢体育馆一样,后来才得知由于外形酷似“鸟巢”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小鸟巢”,还有“水立方”样式的篮球馆、羽翼般的羽乒馆。不得不说,我们学校的体育场所很奢华很别致,一直流传说在2000年新校区建设之初,我们一位领导人很爱运动,于是在体育场所这方面费尽苦心,最后修建了西北地区较为高湍大气的体育馆。
在学姐的指引下,办完了所有的入学手续,这时也快黑天了。9月的天,在西南地区正处酷暑季节,于是我身着了一身很单薄的夏装,不曾想居然被西北风吹得瑟瑟发抖。在兰州,真正的夏天只有7~8月间很短暂的几十天,大学四年,没见过也不需要风扇凉席更别说空调。一年四季床上的格局就没变过,垫的是两层褥子,盖的是一层被子。夏季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很晒紫外线很强,可是只要在阴凉处或是室内就立马会觉得很凉快。冬天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冷,因为只要是室内哪怕是楼道都置有暖气设备,最令人欣喜的是10月中旬左右就开始下雪,对于我这种没见过雪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激动人心的事。
接着就开始军训,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活。十天的军训有点煎熬,露天的场地,强烈的紫外线,直接晒脱皮了,加上天气干燥,鼻子里积满了血块,这也是大学四年一直没适应过来的天气。煎熬之余各种社团学生会开始了迎新,趁休息时间来到了集市般的纳新场所,每个社团都好新奇每个都好想加入,最后在理智的驱使下选择了相对喜欢的两个社团,一个工作室以及之后的学院学生会,笔试一面试一复试,心理素质与智商的重重考验,不得不说期间成长了不少。社团学生会的生活让大学充满了乐趣,也开始接受各种不公平待遇,不过更多的是欣慰,通过这些平台认识了各学院各民族不少的同学,组织策划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课余生活更是丰富了不少。大一大二的课余时间几乎都在忙这些,大三退了社团、工作室,开始认真地学习,准备考研。
大学期间的学习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我就读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典型的工科,一个班就四五个女生。课程很繁重,每学期的下半期开始,每个周末几乎都是在做实验。应该是先苦后甜吧,最后的就业率还挺不错。我们学校强势一点的专业当属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医学院相关专业、土木学院及电气工程学院,可是无论选择了哪个专业,学习是刻不容缓的,是谁说大学学习不重要的?在2009年入校时,学校的图书馆还在修建中,我们只能在地下室图书馆或是自习室学习。我毕业那年图书馆终于竣工,并以西北最大的图书馆傲立在白虎山下,成为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没进学校之前,我对少数民族是没有概念的。以前是道听途说,在之后的生活中才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各民族那么鲜明地存在着。我深刻地记着第一次看到一群藏族同学围在一起跳锅庄舞时的感动,那样的和谐与美好。后来我也加入了他们,在不定期的每周五晚上和他们围成一个圈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在多民族学校是幸福的,你会在各民族的节日看到他们的盛装出席,会看到最本土的民族舞蹈,吃到各民族同学从家乡带来的美食。可是相对的是要尊重他们的民俗忌讳,比如回族藏族等同胞的饮食忌讳,苗族同胞不喜欢被称“苗子”等。
回想大学几年,时光飞逝。我很庆幸出了省,让我学会了独立;很庆幸就读了民族院校,让我感受到了各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很庆幸选择了我的专业,让我结识了最好的班级最好的室友。读大学可能不会改变你太多的东西,但会对你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让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怀念那短暂的四年。
想念我的大学——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 篇3
我们的活动:2012年中德建交40周年友谊交响合唱庆典
我们的团队: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
我们的团长:李辉、李槐子、伏源、陈艺、张煜、原牧、亢康、严瑞军 我们的指挥:窦铁民
我们的同伴:导游韦小宝(韦东胜)、导游闫姐、司机大哥 我们的交通:火车、飞机、大巴、暴走、游轮 我们的饮品:大水
我们的成员(出访人员)
女高音:李彦君(声部长)、黎倩艺(声部长)、罗琛、杨吉措、汪彤通、央金卓玛、吴茂君、朱家瑞、柳亚男、张咪、祁江花、杨盼、秦倩
女低音:马慧琼(声部长)、郝瑞捷(声部长)、徐雯、武洁、吴颖、李晶晶、庞维维、查思宇
男高音:孟晓辉(声部长)、杨朔(声部长)、亢康、严瑞军、袁宗年、秦聪聪、谷楠楠、李瑞峰、段帅、张展耀
男低音:王驰(声部长)、才饶瑙木嘉(声部长)、徐中华、车学文、宋义志、张召、王钰、郝伟、王思杰
我们的行程:
7月26日(中国北京时间)
下午
2:30——老师检查行李(演出服、乐谱、有无违禁物品等)3:00——从学校出发,坐校车去兰州火车站 5:05——兰州开往北京西的列车Z56发车
7月27日 上午
10:15——到达北京,接着坐大巴去北京汇晨老年公寓演出,看望恩师黄培方老师 下午
5:40——到达宾馆,休息
7月28日
下午
8:00——到达北京国际机场
11:05——准备登机,最大的客机Emirates A380北京—迪拜
7月29日(迪拜时间)
上午
7:30——到达迪拜,在迪拜机场休息,转机 9:00——准备登机,迪拜—德国汉堡 下午
2:15(德国时间)——到达德国汉堡机场,见到韦导、大巴司机
2:50——开始汉堡游:市政厅、米希尔教堂(演唱《噢,伟大的奇迹!》)、去教堂顶看汉堡全景、汉堡港口、尼古拉斯教堂(一面墙)、平民消费街、奢侈品消费街、少女梯
10:00——入住宾馆
7月30日(德国时间)上午
8:00——吃早餐
8:30——出发,坐大巴去柏林 11:00——中途休息
12:15——到达柏林,开始旅行:胜利女神雕像、6月17号大街、勃兰登堡门、国会大厦(草坪上演唱《这是五月节》、《我爱你》)
下午
2:00——吃午饭
3:50——到达西柏林剧院,2012年中德建交40周年友谊交响合唱庆典开幕式走台、化妆,在剧院门口合影留念
9:XX——演出,演唱《夜夜的晚夕里梦见》、《43》,跟其他团合唱了《歌唱祖国》。我们的演唱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10:XX——演出结束,在大巴上观看了柏林夜景,到达宾馆,吃晚餐(盒饭)
7月31日 上午
8:50——从宾馆出发,开始购物
11:30——开始大师课,专家指导《43》并讲解欧洲合唱发展史;与专家合影并赠送纪念品。下午
2:15——去莱比锡
4:30——到达莱比锡,并参观圣托马斯教堂,用歌声向音乐大师巴赫致敬,演唱《圣哉经》、《噢,伟大的奇迹!》等多首经文歌作品;在巴赫雕像前合影留念。
5:XX——到达宾馆,放下行李,开始感受莱比锡(市政厅、门德尔松雕像、歌德雕像、股票市场、歌剧院等),自由活动,吃西餐喝啤酒
8:XX——众多团员在莱比锡街上唱合唱,吸引了很多行人,便开始“露天音乐会”,演唱了许多经典的合唱作品,并热情邀请行人“Welcome to China!”
10:XX——到达宾馆,聊天,喝酒,娱乐
8月1日
上午
10:00——参观莱比锡音乐与戏剧学院,与学院领导合影并赠送纪念品,结束后返回莱比锡商业街购物
下午
2:50——到达世界文化遗产名城德累斯顿,参观王宫、宫廷教堂、易北河、歌剧院、十字教堂、圣十字教堂、圣母教堂(演唱《噢,伟大的奇
迹!》)
5:40——出发去此次欧洲行的第二个国家捷克
7:30——到达捷克首都布拉格,吃晚餐、到达宾馆
8月2日 上午
8:20——从宾馆出发,坐大巴(正好是团员张展耀的生日,在大巴上大家一起给他唱《生日歌》)去布拉格城堡(王宫、圣维特教堂{演唱
《噢,伟大的奇迹》、《奇异恩典》}、小城)、理查大桥、伏尔塔瓦河、老城、布拉格广场(大本钟、泰恩教堂、胡斯雕像)
12:15——布拉格旅行结束 下午
1:15——出发去波西米亚风格的克罗姆罗夫小镇(CK小镇)3:45——到达克罗姆罗夫小镇,自由活动、参观、感受
5:XX——在小镇的中餐馆吃晚饭,突然开始下雨,我们冒雨冲向大巴,雨后天空出现两道漂亮的彩虹,大家纷纷拍照,虽然被雨淋湿了,但乐在其中
7:12——离开CK小镇,去欧洲行的第三个国家斯洛伐克
7:40——进入奥地利境内(去斯诺伐克时,要穿过奥地利境),导游宝哥讲解了途经的景点:
瓦豪峡谷(有葡萄园)、瓦豪城堡(住着修女)、温尔茨城堡
11:10——到达斯洛伐克的首都布达迪斯拉发,到达宾馆
8月3日 上午
10:10——从宾馆出发,参观圣马丁教堂、米希尔门、布达迪斯拉发城堡(城堡内观斯洛伐克全景)、市政厅、大主教宫
下午
1:08——离开斯洛伐克,出发去欧洲行的第四个国家匈牙利
3:40——到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布达山上捧树叶的雕像(未知名)、观城市全景;去佩斯的英雄广场、城市公园;去布达山上的渔人堡、马加什大教堂、布达城堡、链子桥
8:10——通过茜茜大桥,步行到瓦茨大街,自由活动
9:30——集合坐游轮夜游多瑙河,观布达佩斯夜景(国会大厦等)、品正宗匈牙利晚餐。正好是团员罗琛的生日,大家在游船上,和着艺人的演奏唱《生日歌》为她庆生。
11:00——离开游轮,返回宾馆
8月4日
上午
11:15——从宾馆出发去此次欧洲行的最后一个国家奥地利 下午
1:XX——到达奥地利首都音乐之都维也纳
3:00——出发开始旅游景点:市政厅、城堡剧院(伯格剧院)、议会大厦、人民公园、维也纳大学、新哥特式建筑两座塔(未知名)、圣斯蒂芬大教堂、瘟疫柱、霍夫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自然史博物馆、艺术史博物馆),大家在艺术史博物馆前拍照、玩闹,等待司机、大巴的到来。
晚上入住的宾馆环境很不好,在相关人员的协调下我们转移了阵地,夜里1:30冒雨才到达另一个特别好的宾馆。
8月5日 上午休息 下午
1:00——集合,参观美景宫 1:40——进行午饭
2:20——结束用餐,前往欧洲最好的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2:30——到达金色大厅,进行2012年中德建交40周年友谊交响合唱庆典闭幕式走台、演出准备(化妆、练声)、晚餐、演出、在金色大厅门口、音乐厅内合影留念。发了证书,我们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获得了大学组合唱金奖,每个团员也获得了一份荣誉证书。闭幕式上演唱了《夜夜的晚夕里梦见》、《归园田居》,跟其他团合唱了《歌唱祖国》。结束后又唱了《43》、《奇异恩典》,大家泪洒金色大厅,因为很多大四的团员要毕业了,即将离开这个我们深爱着的团„„不过我们大学的毕业典礼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还是相当帅气!特别好!
10:12——演出结束回到大巴上,回到宾馆,大家举杯庆功!各自漫谈这次欧洲之旅的感受和想法!共同祝福我们大四的毕业生!大家又哭了,真的舍不得„„
8月6日 上午
8:30——吃完此次欧洲行的最后一顿早餐,离开宾馆,去往维也纳最漂亮的一个景点——美泉宫。出宫后开始购物、午饭、购物
下午
5:00——在圣斯蒂芬大教堂门前集合,吃晚饭
7:XX——去往维也纳机场,准备回国。大巴上,宝哥、我们各位都泣不成声,一起回顾这些天的行程:五个国家九座城市„„与我们辛苦帅气的司机告别„„与我们可爱经典的宝哥告别„„与让我们很是享受的欧洲告别„„
10:40——飞机发动了,维也纳—迪拜
8月7日(迪拜时间)上午
6:30——达到迪拜,在迪拜机场等候下一次航班 11:00——回国的航班:迪拜—北京 下午(中国北京时间)10:00——到达北京
11:00——出北京国际机场,接着到达宾馆,向闫姐道别
欧洲之旅圆满结束!!
这一路,我们不一定激动,但我们绝对享受!!
8月8日 大家各自开始自己的行程!
回家!回学校!继续北京之旅!„„
我们的足迹:
德国
汉堡:市政厅、米希尔教堂、港口、尼古拉斯教堂、平民消费街、奢侈品消费街、少女梯 柏林:胜利女神雕像、6月17号大街、勃兰登堡门、国会大厦、西柏林剧院
莱比锡:门德尔松雕像、圣托马斯教堂、巴赫雕像、市政厅、歌德雕像、股票市场、歌剧院、莱比锡大街、莱比锡音乐与戏剧学院
德累斯顿:王宫、宫廷教堂、易北河、歌剧院、十字教堂、圣十字教堂、圣母教堂
捷克
布拉格:布拉格城堡(王宫、圣维特教堂、小城)、理查大桥、伏尔塔瓦河、老城、布拉格广场(大本钟、泰恩教堂、胡斯雕像)
克罗姆罗夫小镇(CK小镇)
斯洛伐克
布达迪斯拉发:圣马丁教堂、米希尔门、布达迪斯拉发城堡、市政厅、大主教宫
匈牙利
布达佩斯:捧树叶的雕像(未知名)、英雄广场、城市公园、渔人堡、马加什大教堂、布达城堡、链子桥、茜茜大桥、国会大厦、瓦茨大街、游轮夜游多瑙河
奥地利
维也纳:市政厅、城堡剧院(伯格剧院)、议会大厦、人民公园、维也纳大学、新哥特式建筑两座塔(未知名)、圣斯蒂芬大教堂、瘟疫柱、霍夫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自然史博物馆、艺术史博物馆)、美景宫、维也纳金色大厅、美泉宫
我们的荣誉: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荣获2012年中德建交40周年友谊交响合唱庆典大学组合唱金奖
各团员荣获2012年中德建交40周年友谊交响合唱庆典音乐会个人荣誉奖
我们的感恩:感谢父母!
感谢李爷爷(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槐子先生)!
感谢黄培方老师!
感谢窦妈(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指挥)!
感谢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
感谢西北民族大学!
感谢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感谢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所有师哥师姐元老级团员!
感谢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团长及现在所有团员!
感谢宝哥、闫姐、司机大哥!
感谢合唱!
感谢音乐!
我们的信心:西北民族大学合唱团,好样的!加油WIN!!
2012年8月16日凌晨
西北师范大学空乘就业前景 篇4
空乘服务是一个不足百年的新型朝阳行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民航业将呈现出更加迅猛发展态势,在今后若干年里,中国将成为全球飞机需求量最大的航空市场,20民航运输飞机将达到1800架左右,“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引进100-150架飞机,新建和改造机场将达到190个。 从国际国内现有薪资水平看,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10万人民币以上,国外航空公司空服人员的薪金水平更高,同时因其专业性和供应不足,其职业稳定性得到保证。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过程中。
由此预测到2013-20中国至少需要新增加50000多名空乘服务人员岗位,民航空乘服务人员队伍将超过35万,规模将是目前的5倍。整个航空业自身也将演变成一个集民航管理、机场物流、机械机务、航空气象、地面服务、流程签派、航空营销以及票务销售等多元化的复式行业。如北京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物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北京翻译研修学院,中南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星干线,韩瑞大学航空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代管理大学民航管理学院,石家庄中英航空学校,天津铭航学院,上海蓝天航空专修学校等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中国民航培养职业化的空乘方面的人才做出卓越的贡献。
另据国家外派机构预测,仅国外航空业和旅游业的高级服务人员每年就需要从我国输出近2万人。国内外航空业、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将为航空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空中乘务人员月薪范围约6000-20000元;地勤工作人员月薪范围约3000-8000元人民币左右。
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 篇5
一、申请工作室名称
二、工作室成立背景
三、工作室成立意义
四、工作室服务对象
五、工作室基本构成
六、工作室办公预算
一、工作室名称:
“新闻编辑工作室”
二、工作室成立背景:
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自2009年3月筹建、2010年5月正式揭牌至今以来,共成立17个工作室。发展至今各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国际、全国、全省等一系
列大学生学科竞赛,并荣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的良好发展赢得了国家民委、教育部、甘肃省政府与其他各兄弟高校的赞同与大力支持。
在这良好发展的机遇下,本人申请成立“新闻编辑工作室”同基地各工作室、成员一道,为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的美好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工作室成立意义:
新闻编辑工作室旨在以良好的宣传为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打造一个宽广的公共媒体宣传平台。我们将以期刊、网络等媒体形式记录基地成长的点滴。
本工作室将每月收集各工作室来搞,来搞包括:学习、工作心得等内容。实时反映各工作室工作心得与学习、科研进度。并记录、撰稿基地各工作室来访领导、老师的建议与指导意见。
我工作室还将适时采访来访领导与指导老师,对基地长留予他们真诚的建议与意见。工作室会适时安排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内部工作交流会议、文艺活动等丰富基地成员学习、生活的活动。
四、工作室服务对象: 1.对外
针对来访考察的国家各部委、甘肃省各级政府、各兄
弟高校的嘉宾。展开新闻采访与记录,还可承担陪同介绍等相关礼仪事宜。2.对内
针对来访的我校领导、各院领导、教师与关心基地成长、支持基地建设的我校同学。展开展开新闻采访与记录,还可承担陪同介绍等相关礼仪事宜。
五、工作室基本构成: “新闻编辑工作室”设有: 1.网络新闻小组
负责网络平台的宣传与编辑工作。实时更新基地动态。2.期刊编辑小组
负责期刊文字的编辑、排版与各工作室来稿的审查工作。3.采访记录小组
负责基地各来访人员的采访与记录工作.包括图片与视频的采集。
4.礼仪联络小组
负责基地各来访人员的迎送、介绍等相关礼仪事宜。联络基地全体会议、活动的场地。联络基地期刊印刷的事宜。联络基地与各院校的团委、学生会、社团的活动事宜。
六、工作室办公预算:
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 篇6
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教育事业也有了迅速发展。1985年, 西北五省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14.85万人。2007年西北五省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已达138.9万人。22年间, 大学生人数增长了9倍, 为国家和西部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促进了西北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西北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 发展的历史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等, 整体经济水平越来越低, 尤其是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尤其是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而就业乃民生之本, 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青年的未来和千千万万个家庭, 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关系到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特别是目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多变, 西方敌对势力和各种反华组织也在利用各种机会“西化”青年大学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重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和地区差距的拉大,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是必然的, 但如果长时间存在下去, 必然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损坏改革开放的取得的成效, 特别是在边疆民族地区会形成离心力而危及国家安全。对此, 我们决不可以掉以轻心, 必须解决好区域发展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深远社会经济意义。
二、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 就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 截至2009年7月, 西北五省高校毕业生约33万人, 2006年至2008年, 年均初次就业率为70%, 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9万人, 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约42万人。西北民族地区高校,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2007年初次就业率为66.84%, 2008年初次就业率为67.64%, 2009年预计初次就业率为60%。事实上, 由于统计渠道和统计要求的不同, 实际就业率应该是有出入的。
(二) 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 贫困大学生比例高, 就业难度大
西北民族地区地方性院校较多, 50%的生源均来自西北欠发达地区, 部分来自中东部省区的学生也多是来自农村或经济较为困难的家庭, 他们是考虑到西北地区学费、生活费较低而来的, 这就造成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贫困生较集中, 以宁夏为例, 2008年宁夏在校大学生中, 贫困生比例占35%左右, 其中绝对贫困生比例占12%左右, 远高于全国贫困生比例15—20%的水平。而贫困大学生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社会资源、就业观念、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在就业中始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目前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中,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2.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 导致对大学毕业生有效需求不足。
尽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带动了西北经济的较快发展, 产生了大量工作岗位, 但由于本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 (包括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社会保障等) 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 因此, 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根本无法实现供求结合, 尤其是我国特有的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 便造成欠发达地区的自然需求不足情况。比如对于西北民族地区急需大量教师、乡村医生、技术员等, 尽管国家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 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特岗”、“三支一扶”等相关就业的优惠政策, 但由于工资福利低, 生活艰苦, 报名的人多而实际去的较少, 或有些人去了但会以各种借口请假不到岗, 或中途毁约。这些情况就致使西北民族地区长期出现一方面由于区域劣势, 工作岗位少, 使大量人才外流, 另一方面却是有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局面。由于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 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3. 世界金融危机的间接冲击。
西北民族地区由于深居欧亚大陆腹地, 环境闭塞,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因此, 受2008年末的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及相对其它地区较小, 就业的形势相比较全国其他地区较好, 因此, 来自于全国其它地区的生源毕业后就在西北先就业, 作为日后回原籍或其他大城市工作的缓冲之计。而西北籍生源考到中东部地区高校的毕业生, 也因今年中东部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就业形势不好, 而返乡就业。外地毕业生的滞留和本地毕业生的返乡就业, 挤占了本就狭小的就业市场, 加剧了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如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1.7万人, 而今年宁夏生源的区外院校毕业生回宁就业的人数已超过1万人。
4. 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
西北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大多来自西北, 在就业观念上较为落后, 家庭和社会的普遍期望是首选首府 (省会) 城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其次是国有大企业, 认为这些工作体面、有前途, 并且要求工资高、福利好, 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 更不愿意下基层、到农村。一部分毕业生自我评价过高, 对未来的工作期望值过高, 不愿正视现实, 一部分毕业生“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 而一些来自边远贫困山区的学生, 更是一心想跳出农门, 盲目追求找一份“好”工作来光宗耀祖, 回报家人。
当然, 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的, 比如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考研率低、创业意识淡薄, 用人单位歧视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 少数民族毕业生因生活习惯差异不愿离开家乡等。
三、积极探索创新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新渠道
(一) 凝心聚力, 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和家庭的四方合力。
1. 政府应承担主要的职责。
事实上, 国家已出台许多政策, 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9】3号) 、《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9】4号) 等, 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党和政府已把大学生就业放在了就业工作的首位, 但由于西北民族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因此, 中央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第一, 确定大政方针, 在指导地方经济发展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形势, 使经济发展、惠民工程和解决就业相统一。第二, 加强立法工作, 建立完善的、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就业政策法规, 从法制上保障大学生就业。第三, 强化落实监督监管和评价机制。既要监督地方政府是否完全落实中央政策, 又要检查用人单位是否履行职责, 还要评价高校是否培养了合格的人才。要努力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市场氛围, 逐步减少和消除由于户口、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差别性、歧视性待遇。第四, 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中央政府已出台对大学生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但由于西北地方经济不发达, 银行不愿担风险, 故操作难度很大, 有些地区至今还停留在一纸空文上。为此, 中央政府应对西北民族地区加大支持力度, 比如, 划拨专项资金, 设立西部大学生创业基金。以此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创业, 这样即能解决就业压力, 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西部大开发, 使毕业生个人、地方经济都能够可持续发展。
2. 高校应充分发挥教育、培养协调的能动作用, 与时俱进, 输送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一, 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扶持力度, 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要认真开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 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 合理定位, 正确择业。第二, 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主要解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问题。近年来, 宁夏大学探索开展的“两种培养体系”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具有示范性作用。第三,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灵魂, 也是青年大学生走向成功的法宝, 因此, 要把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并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身的能力、特性、就业潜能等, 了解社会需求, 积累工作经验, 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第四, 结合实际, 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高校必须结合社会需求, 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改进课程体系和内容, 并结合生源实际、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第五, 要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联系, 即“走出去、请进来”, 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搭建平台, 起好桥梁纽带作用。可定期邀请用人单位相关人员来校做讲座, 开设就业指导课等形式,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及其实施方案。也可利用校友会、各种学术科研会等机会加强与各用人单位联系, 多渠道为学生牵线搭桥, 提供就业机会。实践证明, 这些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也是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较为成功的做法。第六, 做好毕业生就业宣传工作和毕业、就业、择业、创业教育工作。对毕业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面向基层的教育, 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 正确引导学生认清形势, 摆正位置,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心态和就业方向, 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 “大众化就业”的就业观。要勇于面向基层, 走进基层磨练自己, 拓展自己, 超越自己。除此之外, 还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教育, 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创业意识, 让创业意识伴随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由被动就业走向主动就业, 从而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3. 企业要积极转变人才观念。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 企业追求的是高额利润, 从社会角度讲, 企业家应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事实上, 企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才, 高校培养出的产品———大学生是否合格,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为了节约成本, 企业应从源头上就积极参与对大学生的培养, 积极主动地与高校建立联系。英美等发达国家企业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过程的积极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如英国大学的“三明治项目”。现在一些企业包括中小学把大学生去单位实习当作是一种麻烦, 千方百计地加以拒绝, 或即使接收也是抱着应付的态度, 不认真指导培养学生, 反而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此, 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转变观念, 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更需加强与学校合作, 比如通过建立实训基地等以便扩大这些企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4. 家庭要理性对待孩子的就业和成长成才。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的情况下, 家庭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但家庭的就业观念也需要加以改变, 事实上, 许多学生家长对国家目前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并不十分清楚, 有些家长怕孩子吃苦, 就让孩子在家坐等而由家长全权代理找工作;有些家长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一心想让孩子进大城市、大单位, 致使毕业生错失就业良机。因此, 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就业, 要给毕业生一个合理、宽松的就业环境, 不能因父母的意志而限制孩子的就业范围和去向。当然父母望子成龙, 疼爱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家长更要理性面对现实, 调整自己的就业观, 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去接受锻炼, 让孩子有机会自主、独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 积极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切实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难, 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贫困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引起各级政府、高校、社会的高度重视。首先, 高校要想方设法提高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以增强就业竞争力。综合能力既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 也包括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坚强自信、吃苦耐劳, 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方面, 可通过讲座、培训、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其次, 引导贫困生转变就业观念, 克服“上大学=成功”的传统观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功观, 以平常、积极心态投入到就业市场中, 尽量减轻他们所背负的家庭期望和心理压力, 要使他们明白基层和农村更能施展他们的才华, 回农村创业同样可以改变贫穷的命运, 一样可以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再次, 要加大对贫困生的支持力度, 建立贫困生就业绿色通道。可参照贫困生入学绿色通道的做法, 凡是贫困毕业生办理的就业手续, 一切优先, 一切从简。第四, 建立贫困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 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贫困毕业生, 并对贫困毕业生就业实行跟踪服务, 建立跟踪信息服务表, 使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能够可持续地做下去。第五, 政府应加大对贫困生的帮助。应把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体系的建设纳入政府财政投入范围, 如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免费的职业中介, 建立贫困大学生创业基金, 支持贫困生自主创业;企业、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 也应负起责任, 同等条件下, 优先录用贫困生, 摒弃以关系、外貌用人的观念, 为解决贫困生就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 加快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经济, 努力解决对人才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扶贫工程”到本世纪初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国家给予了西部大量的支持, 我国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也表明, 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没有国家政策导向和扶持措施, 西北地区如果仅通过自身的力量很难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便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西北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因此, 国家应继续加大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目前国家投资4万多亿人民币拉动内需, 扩大就业, 在这4万多亿的投资中, 应向西北民族地区倾斜, 以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缩小与东部之间的差距。
当然西北民族加快发展, 逐步缩小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差距, 自身努力是关键。要继续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深化改革力度, 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发挥资源优势, 加强东西合作, 调整产业结构, 巩固扶贫成果, 高度重视民族问题, 把解决就业, 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作为近期的重要工作来抓, 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和扩大内需的契机, 发展地区经济, 解决大学生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参考文献
[1]丁心镜.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就业策略建构, 教育探索, 2007, (9) .
[2]张素芬等.浅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教育管理, 2009年2月.
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基层 就业 现状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minority students from "san nong " and service in our growth for "village official" employment history, analyzes the college graduates in grass-roots employment situation: (1) government with great care training minority hiring of life; (2) desalt "buffer zone" function, strengthen basic understanding of roots; (3) the partial university students get employed have impure motives, “the gold-plating” the psychology is serious (4) own localization does not permit, realistic and the ideal difference is too far.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must further encourage Guizhou national minority university students to revive the source area employment.
[Key words] minority students grassroots employment status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贵州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滞留在大、中城市,既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又没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高不成、低不就,漂浮在社会上,给社会的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也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却是贵州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人才匮乏,一些偏远山区多少年来都没有能够吸纳到大学生,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县急需有知识、懂技术、能致富的带头人。因此,进一步鼓励和引导贵州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到生源地就业,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若能这样,不仅能缓解城市待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能缓解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对高素质人才迫切的需求。
本课题组通过长时间的实地走访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了解到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和黎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具体就业情况。实施有地方特色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事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举措。省委省政府也将贵州籍大学生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就业当成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各市、县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使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有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契机,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工作,唱响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发展、创业。
2004年国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在全国选取了一百个县开展试点,并向西部100个县累计投资2000万元。“一村一大”计划从2004年7月开始招生,到2008年累计注册学生达20万以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两年时间内逐步实现提供信息技术应用、经营管理、实用技术与推广、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法律法规等模块化的课程,以满足不同人员、不同地区多样化学习的需求,让担任一定时间“村支两委”的青年干部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培养模式——“从农村到大学”。随着就业压力的日趋严峻和高校毕业生资源日益充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实践中创兴,在创新中完善,又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新模式—— “从高校到农村”。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通过近4、5年运用“从高校到农村”的新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镇宁已初步形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新模式实现就业。选聘生首先到乡镇人民政府熟悉情况,一般是根据工作需要到人员短缺的部门协助工作,然后根据工作期间的能力和表现及当时的具体情况,有的留在乡镇府工作;有的下到村寨成为一名驻村干部。“一村一大”在服务期间基本上就是这两种情况。2、3年的服务期满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专门的“村官”招考取得一个正式编制,获得同当地公务员一样的工资待遇;有一部分人通过各级公务员招考获得了更好的工作职位;有一小部分人通过再次报考“一村一大”取得续聘的工作机会;还有一小部分选聘生在服务期满后不得不被迫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进入待业大学生的弱势群体。
镇宁“少数民族大学生从乡镇的选聘生成为所驻村寨的‘村官’,真正实现基层就业”这一成长历程的经验,值得广大高校毕业生、待业人员学习和效仿。镇宁县募县役乡现在的绝大部分“村官”就是通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一政策留在了基层,服务当地农村。在驻村服务期间这些大学生能了解到真实的农村,更深一步地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现状,更深切地体会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性,更能够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和时代责任感。在担任驻村干部期间,他们与村民进行密切交流和沟通,形成了一种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淳朴感情。通过专门考试成为“村官”的大学生,之所以会报考原服务乡镇,很大程度上是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带领村民们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在镇宁面临五十年不遇的秋、冬、春连旱灾害,大学生“村官”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就显得十分突出。他们担任驻村干部时带领村民们整理沟渠,引进先进科学灌溉方式,形成了一种科学节水的灌溉意识。村民对他们的信任,是基于他们在村里无土无田,一切都是站在全体村民的利益点想问题、办实事。大学生“村官”驻村锻炼期间形成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在保民生、抗大旱中成为村寨抗灾的宝贵财富。他们大大缩短了抗灾的动员时间,确保了抗旱保“大季”的效果,切实地为农民减少了损失,让村寨仅有的农业用水发挥了最大功效。
从暂时在基层服务,到考取“村官”扎根农村。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也是一次心理上的巨大挑战。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突然转变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落差。很多选聘生由于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心理上出现了适应的种种困难。我们通过座谈,个别访谈,做调查问卷等多种调研形式,发现了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以及驻村干部成长为“村官”过程中几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一)政府倍加重视培养少数民族选聘生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苗族和布依族为主体,包括黎、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县。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就业优惠政策。特别是像镇宁这样的地方,当地少数民族的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有了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很多西部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村学生,他们从小要走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过了几年大学生活或者说是城市生活,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有的找到了对象。虽然他们从骨子里是农民的孩子,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很不愿意回到农村特别是西部落后的农村地区,所以多年以来民族地区向高校输送的优秀人才,大部分都留在中、东部城市。
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他们的父母亲人都在农村,他们对农村又有着割舍不掉的深厚感情。近年来地方政府抓住这一普遍心理,加之国家出台众多鼓励高校毕业生的政策,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像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这样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基层农村。地方政府吸取以往培养“飞鸽牌”人才的教训,加大力度鼓励本县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在招考过程中有所倾向。因为他们较其他报考人员更可能长期留在当地村寨,事实也是如此。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在镇宁县通“一村一大”锻炼,然后报考“村官”的人员中,顺利考取的绝大部分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选聘生。
(二)淡化“缓冲带”的作用,强化扎根基层的认识
“一村一大”一方面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对缓解农村基层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发现,“一村一大”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它向农村基层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作为“缓冲带”,它具有新陈代谢快,循环周期短,后备资源充足等特点。“一村一大”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而启动的。因各地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因为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所以一村一大的岗位基本全部是本县甚至就是本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三)部分大学生基层就业动机不纯,“镀金”心理严重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加严重,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 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计划等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惠民措施,不计其数的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纷纷来到基层就业。他们中间有很多人认为“到基层”这一国家鼓励的就业政策,是就业的“缓冲带”和“避风港”。既然认为是“缓冲带”,就自然会想到“下一步”甚至“下几步”怎么办?这“下一步”和“下几步”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冲着现实的优惠条件而来,又向着更好的生活待遇而去,把鼓励到基层就业当成一块仕途的“跳板”,一块人生的“跳板”。因为像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政府为了引进人才给出了享受乡镇事业编制、考研加分、报考公务员优先甚至留出专门名额等优惠政策。从现实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到生源地工作锻炼,首先可以免去刚毕业时到处奔波找工作的辛苦,直接进入工作状态,边拿工资,边准备报考公务员。如果不能在基层工作锻炼的两、三年内考上公务员或者调到事业单位,他们则会主动加被动地选择离开。多数人没有从内心深处对选择到基层长期就业感到理想和满意,更没有作长期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
(四)自身定位不切实际,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
很多大学生“村官”不能正视个人理想与现实情况的落差。刚刚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一踏入社会便要远赴边远的后进村工作,夜晚没有通明的灯火和闪烁的霓虹灯,面对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差的生活条件,感到与自己的想象落差太大,一时难以适应。偏僻落后的农村待遇不高,有的月工资只有几百元,心理准备显得尤为不足,到农村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落差。随着身份的转变、工作的深入,面对乡镇领导干部从热情接待到一视同仁的工作要求,心理上产生失落感。
虽然贵州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回乡就业,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通过“一村一大”新模式,向农村少数民族村寨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当地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已成为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所以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鼓励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回生源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马 骁,试论大学生“村官”准入与培养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12).
[2]李或宏,罗 匡, 浅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基层就业[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11).
[3]吴启迪,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新闻发布会实录.央视国际,2004,(02).
[4]沈组一,贵州省5年选调1813名大学生到基层,当代贵州I 2009,(1).
基金项目:
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 篇8
尊敬的领导、老师:
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两会”知识竞赛初赛已于2013年3月29日圆满结束,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已得出并予以公布,决赛将于2013年4月13日(下周六)举行,由于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缺乏的原因,没有较为合适的活动地点举行本次活动的决赛,得知榆中校区体育馆较为合适举行此次活动的决赛,因此,特向校领导、后勤部老师及体育学院团委老师提出使用榆中校区体育馆的申请书,申请使用榆中校区体育馆,在榆中校区体育馆里举行本次“两会”知识竞赛活动的决赛,使用时间为:2013年4月12日晚18:30至13日晚18:30。
希望得到校领导、后勤部老师及体育学院团委老师的批准使用为谢。
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 篇9
2011年上学期
工
作
总
结
校学生会学习部
2011-6-25
第四、一个部门想要做好,那么成员之间的感情是很重要的。我们大家在之一学期里都互相帮扶、共同进步,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相信下学期的我们会做的更好。
2、存在的不足
第一、虽然在工作中能把握大的方面,但却经常出一些细节问题,这使得工作存在一些漏洞。
第二、工作缺乏一定的主动性,我们需要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不断增强工作水平。
第三、工作缺乏创新性,有时候会拘泥于一些旧的东西。总而言之,本学期的工作表现有可取之处,值得我们继续发扬,也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互相磨合、历练和改善。展望未来,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为部门建设添砖加瓦。
第一,注重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细节,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工作中提倡创新。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无论对于个体还是整体,它都有着重要意义。下学期,我们可考虑举办一些创新活动,当然在工作中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
第三,进一步完善部门各项活动的制度。活动制度是开展活动的指标和方向,只有把握好各项制度,同时不断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保证活动得以顺利、科学地开展。
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 篇10
关键词:新疆;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就业
一、前言
近年来,从整体上来说全国高校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于新疆地区经济欠发达,高校大学生多来自农村,就业门路本身就不高,所以导致新疆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就业质量更是雪上加霜。文章对新疆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剖析,并指出图书馆对新疆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二、新疆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地域原因
由于新疆地区同内地距离较远,由于历史及交通的原因导致新疆地区的经济同内地相比一直处于下风,就整个新疆地区来说,北疆地区的经济比南疆地区要好很多,但是由于南疆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不少民族大学的毕业生出于想要回家乡发展的考虑将就业地点选在了南疆,从客观方面来讲,南疆地区多农业的特点限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渠道。虽然说北疆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大学生们的就业机会也比南疆多,但是北疆的一些工厂和企业都是由汉族人创办的,由于言语不通,饮食习惯不相同,汉族管理人员一般不愿意招聘新疆少数民族的大学生。
(二)社会原因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造成了当地的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的白领工作岗位相当的有限。近年来,由于高校盲目的扩招,导致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多,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局面的原因。由于大学生待就业的人数众多,企业能够提供的岗位有限,所以企业面对相当数量的应聘者就会优中选优,挑选那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具有高学历的毕业生。
(三)学校原因
新疆民族大学对学生的汉语水平重视不足,导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常常受困于言语不通。大学专业设置同社会实际需求严重不符。高校在组织招聘会方面投入不足,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同社会的实际联系太少等都严重的制约着大学生们的就业。
(四)学生个人原因
就学生个人方面来说,由于高校管理松散,大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不够扎实,同时又缺少实际的操作经验,导致新疆民族大学毕业生在企业招聘过程中优势尽失。再者,高校毕业生不肯放低自己的就业心态,一心期望获得高薪白领的职位,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中小企业不屑一顾。
三、图书馆对新疆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就目前来说,影响新疆民族大学学生就业率的最大问题在于毕业生的汉语水平较差,一旦这些学生掌握了汉语,能够运用汉语同人们进行顺畅交流,那么困扰在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解决掉了一大半。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学生所需为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汉语速成的文字、视频资料,鼓励学生在图书馆中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让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们在高校中受到汉文化的熏陶。这样才能切实的减轻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语言压力。
(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由于企业急切的需要一些具有良好动手能力的大学生,以缩短企业对应聘者的培养周期。所以高校应当顺应企业的要求,及时的对高校现有的学生培养方向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增加大学生到工厂实习的机会,为今后大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大学生们的就业心态也决定了他们的就业方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树立起务实的就业心态,纠正自己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优越感,放低自己的就业期望,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为大学生创业设立专项基金。增加大学生就业渠道,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四)利用图书馆促进高校就业改革
高校图书馆掌握着大量的毕业生信息,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当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及时的将这些信息向政府和社会中的企业公布,为政府相关部门调整高校专业和招生政策作出有益的参考,同时也敦促政府对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图书馆还应当大力宣传国家 “西部计划”、“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到社区、乡镇等基层单位就业创新的政策和发展远景,让新疆民族大学的毕业生真切的认识到自己的就业领域是相当的广阔,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用心、尽力总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
四、总结
新疆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着它自己的特点,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率,高校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问题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案。文章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几点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高校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启发。(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严秋菊.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科学就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7.
[2] 张秋建.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0,(3):63-66.
【西北民族大学就业率】推荐阅读:
西北民族大学考试12-01
西北民族大学爱心社环保活动策划书11-25
西北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12-11
西北民族关系09-20
西北民族学院08-16
西北少数民族11-26
西北民族旅游区06-15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08-22
西北高寒民族地区论文11-30
西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