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意向问卷

2024-09-1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意向问卷(精选8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意向问卷 篇1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本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大学生择业观念与就业意向,以帮助大学生尽快的认识自我,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非常感谢您的合作,谢谢您的支持配合!

——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查实践组

1、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A、男B、女

2、您的专业类别是:[单选题]

A、理工类B、金融类C、文史类D、计算机类E、其他

3、您的年级是:[单选题] [必答题]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4、您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如何?[单选题]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

5、您如何看待专业是否对口问题?[单选题]

A、专业不对口则不予考虑B、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机向专业方面发展

C、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关键是有发展机会D、不对口要具体分析

6、您毕业后的打算?[单选题]

A、就业B、考研C、考公务员D、自主创业

7、您认为哪些因素影响您的择业观:[多选题](最多三项)

A、兴趣爱好B、专业知识C、父母意见

D、发展前景E、工作环境F、工资福利

8、您期望的第一份工作的底薪是:[单选题]

A、1000以下B、1000到3000元C、3000到5000元D、5000元以上

9、您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单位是:(最多两项)[多选题] [必答题]

A、政府机关B、国营企业C、私营企业

D、外资企业E、自主创业F、其他

10、您期望的工作区域是:[单选题] [必答题]

A、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B、沿海发达地区

C、中小城市D、边远地区E、城镇或乡村

11、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素质?[多选题] [必答题]

A、专业知识B、学校名气C、学历及学习能力

D、社会实践经验E、实际工作能力F、品德、学识修养

12、您在求职过程中会选择哪种求职途径?[多选题]

A、学校招聘会B、报纸杂志C、网上招聘会

D、家人亲友介绍E、同学老师推荐F、查询信息致电

13、您认为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最多两项)[多选题]

A、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B、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C、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通畅

D、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相互不了解

E、大学生好高骛远,就业不切实际

14、求职之初,你最希望得到学校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最多三项)[多选题]

A、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

B、简历制作、求知礼仪和面试技巧

C、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解读

D、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

E、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和信息

F、学校往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数量和去向)的统计及就业市场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意向问卷 篇2

本次调查的调查工具为自编的2012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调查形式采用网上问卷的方式,调查数据研究工具是OQSS3.5。2012届毕业生人数为2,625人,提交问卷数为2,551份,有效问卷为2,549份,有效率为97%。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院2012届毕业生,共2,625人,其中男生占76.5%,女生占23.5%,比例为7:3;专业类型文科占37.5%,工科占63.5%。从调查对象性别和专业分布情况来看,虽然男女比例和专业类型有一定差别,但符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作为理工科院校的客观实际情况,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查内容的设计

本次问卷设计前,通过对2012届毕业生进行开放式访谈、文献查阅、上网调查,并结合我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前两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就毕业生关心的问题,本着聚类分析原则,将问卷内容分为就业重视度、就业意向、就业准备工作、就业心理、就业影响因素等几项。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毕业生对就业的重视度。

1.登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就业网查看就业信息的频率。

2012届毕业生从未登陆的占调查人数的24%,偶尔登陆的占69%,相比2011届的调研数据(从未登陆的占32%,偶尔登陆的占59%),说明2012届毕业生登陆我校就业网的人数有所增加。

2.对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

47%的学生对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不太了解,一方面和毕业生对就业的重视度有关,另一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切实加强对就业指导手册的导读和宣讲工作,以避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手册中已经规避的问题。结果见图1。

(二)就业意向。

1.毕业去向。

2012届毕业生92%(就业84%,创业3%,报考公务员5%)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这个数据与2011届的调查数据情况一致。但对于其他可选的毕业去向,如参加西部服务计划、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计划等,毕业生对其了解甚少,自然不在考虑之列,学校应加大这些方面的宣传力度。

2.意向单位。

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单位仍然集中在国有企业、政府机关、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这与2011届的调查结果情况一致,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仍很高。结果见图2。

3.就业薪酬。

88%的毕业生首次参加工作的薪水期望值在2000元以上,和2011届的调查数据(2000元以上77%)相比总体有所提高,其中26%的毕业生期望在3000元以上。在就业人数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建议毕业生对首次就业的薪酬期望应适时调整。

(三)就业准备工作。

1.就业准备。

77%以上的学生已做好就业准备,23%的学生还未准备,和2011届的调查数据(62%的已做准备,30%以上未做准备)相比,2012届毕业生在就业准备方面比例有所提高。结果见图3。

2.求职择业时间。

61%的学生认为求职时间是毕业前六个月,仅有21%的学生认为是毕业前一年。这个数据和2011届的调查数据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学生的求职意识还是比较晚,毕业生应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关注求职信息,做好求职准备。

3.求职择业模式。

在本次调查中,学生首选的求职择业模式是校内招聘(约56%),其次是通过老师亲友等推荐(约45%)或参加校外的社会招聘(约45%),这个数据与2011届的调查数据(校内招聘占29%,校外招聘占23%)相比,2012届毕业生选择校内招聘的比例大大增加,选择校外的社会招聘比例也有所增加。结果见图4。

4.择业观念。

如图5所示,69%的毕业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这与2011届的调查数据一致,说明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比较理性。

(四)就业心理。

1.心理状态。

2012届毕业生48%对就业心理大多数比较迷茫或焦虑,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目标,但也有19%的学生对于找工作充满自信,这个数据和2011届的调查数据大概一致,说明毕业生多数就业有压力,一部分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欠缺,但就业心态总体是健康向上的,因此学校和指导教师应加强毕业生的心理辅导。

2.求职困难。

2012届毕业生预计求职过程中的主要困难主要集中在缺乏工作经验、难以确定就业方向、不了解就业市场及缺乏社会关系等。这些问题虽然非常现实,但并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所以学校应积极努力拓展就业市场,建立更多毕业生就业市场,争取更多的就业实习机会。结果见图6。

3.困难解决途径。

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困难的时候,46%的学生选择请教亲属或朋友,35%的学生会网上查询,仅有17%的学生会找学院指导老师。这说明学校和指导老师要加强对毕业生具体的就业指导和心理交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主动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加强就业具体指导和个体咨询工作。

(五)就业影响因素。

1.就业影响因素。

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求职择业最为重要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素质,以及社会关系,认为学习成绩重要的仅占8%。这个数据和往年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只是选择社会实践经验的比重比去年有所增加。

2.择业影响因素。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把良好的培训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体系及规范的公司制度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其次考虑薪酬待遇;再次考虑是否专业对口,能发挥个人特长和才能;最后考虑的是工作的稳定性和地区。这个调查结果相比2011届的调查结果(学生首选考虑能发挥个人特长,其次考虑薪酬待遇,最后考虑的是工作地区),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更注重了企业提供的培训学习机会和自己的职业发展体系,其次才考虑薪酬待遇。

五、调查总结与思考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本届毕业生能客观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选择趋于理性,能本着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毕业生总体就业意向积极良好。但在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值得重视,我们应针对这些问题,从毕业生和学校两个主体出发做好相应的工作。

(一)指导毕业生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择业现,实现自主就业。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自主的择业观,职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指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毕业生应把择业看作是他人不可替代的自己的责任,通过学校、人才市场、媒体、亲友等多种途径主动了解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与政策,积极主动地联系用人单位,推荐自己。要把自己的专业、特长等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二)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教学与实践。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我校已经把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将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但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希望学校加强在就业实践方面的培训,希望指导老师能提供就业咨询一对一的指导。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教学与实践,提供更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提高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有效、实用的就业信息,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举办或承办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大型招聘会。

总之,独立学院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及各学院就业指导工作者,在加大就业信息收集、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要积极动员其他教职员工关心和参与学生就业工作,尤其是要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扶,使学生学以致用,人尽其才,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摘要:近年来,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其发展已初具规模。受高校扩招、社会偏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成为学生及其家长关心的问题并已衍生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毕业生在就业重视度、就业意向、就业准备工作、就业心理等几方面的调查,全面有效地了解该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意向和想法,对独立学院就业工作进行积极思考,找出存在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林伟毅.对高校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6

[2].姜继红,王毅杰.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5

[3].任国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12(1):28~30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篇3

就业意向现状

学生的职业定位较清晰

职业定位是对自身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的一个战略性思考,也就是根据自身优势、特点、条件进行目标定位。调查结果表明,54.9%的学生在入校时就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有较清晰的认识,33.3%的学生入校时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是很清晰,11.8%的学生不清晰。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入校时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已经很清晰。

是什么因素决定学生的职业定位呢?调查表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25.8%)、社会需求(24.3%)是决定学生职业定位的两个主要因素。说明在目前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学生对自己能否就业主要出自于对社会的需求和自身实力两大因素的考虑。另外有21.2%的学生认为职业定位“源于家庭的要求”,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这些学生,要么父母是教师,要么来自贫困家庭,这说明家庭对一部分学生的职业定位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学校的指导作用在学生的职业定位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就业区域的选择

关于就业区域的调查表明,28.2%的学生选择到沿海开放城市里去,21.5%的学生选择去内地省会城市或直辖市,41.4%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也就是说有九成的学生希望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就业,相比之下选择去农村的只有2.8%。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留在经济较好的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困难,不利于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

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

此项调查结果很符合师范类学校的特点,共有77.8%的学生选择去学校工作,但其中绝大部分(79.3%)学生选择去公立学校,只有少数选择去私立学校,另外,17.8%的学生选择去事业单位。

就业工资期望调查

工资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每位学生都希望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对工资的期望直接影响着能否顺利就业。据报道,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成连年“下跌”趋势。本次调查发现53.4%的学生选择在1000-2000元之间,34.0%的学生选择在2000-3000元之间,只有11.2%学生选择3000元以上。这说明师范生对自己的就业薪金期望比较切合实际。

共同努力 促进就业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学校和大学生自身都应该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调查结果显示,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尚不明确。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首要工作就是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树立就业理想,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主观条件出发,把握社会动态,使学生形成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职业定位。学生只有将目标建立在个人的优势上,才能在求职中处于有利地位。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升入高中就读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因此高中教师还有较大缺口。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包同曾说,预计到2010年,高中教师将出现100万的缺口。但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乡镇、农村中学,东部城镇教师基本饱和,师范类学校应帮助学生抓住当前的就业形势,调整理想就业区域。

在明确职业目标后,学生自己就应该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个人能力,健全人格,获得个人的充分发展。比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构成才能的基本要素,才能的大小,与掌握知识的多寡有着直接联系,掌握越多的知识,在就业中就越有优势。对师范生来说,除了熟悉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大学生还要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以增加就业砝码。知识是构成才能的基本要素,但知识并不直接等同于能力,大学生还需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与人相处的艺术、演说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学生在校期间应主动参加学校的社团、学生会和各种学生组织,参与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各种综合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走向社会,认识国情、民情,培养自己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篇4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文学院团委制作《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并面向2008级、2009级、2010级50名学生做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今明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

据对5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9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对就业前景感到悲观,只有少数的大学生不为自己的就业前景但忧,认为就业形势是正常的,竟争是必然的。

根据调查,个人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此次问卷调查显示,高达46%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38%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2%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在校生表示在校做兼职、家教或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等是增加自身今后求职成功的最佳途径。而已踏上工

作岗位的毕业生则认为,在校生应该多进行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那才是提高自己求职成功的最佳途径。这是在校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存在的误区。

三、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离

调查中大学生大部分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99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增,但扩招专业相对集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专业相对集中、促使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四、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分析: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忧,就业压力较大。据调查问卷的调查显示,有58%的大学生认为当前找工作困难较大;12%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0%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6%的同学认为就业压力过大,毫无希望。

1、由于就业压力大,30%的同学毕业打算考研究生,以此增加竞争力;24%的同学打算毕业就选择单位就业;8%的同学毕业打算主张自主创业;4%的同学毕业打算出国;14%的同学不知道如何选择;20%的同学毕业有其他打算。

2、在择业时,大家比较注重自己在单位的未来发展、并且要求职业符合自己的规划,大多数同学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精神负担很重,往往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

3、大家对薪水的要求较高,普遍希望在3000元以上,大多数同学对薪水过高的要求忽略了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从而错过机会,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4、较多数同学已经做过职业规划。28%的同学自己做过职业生涯规划,24%的同学通过学校老师做过职业生涯规划。14%的同学通过校外咨询机构做过职业生涯规划。16%的同学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

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2、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3、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1)首先,要极积、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最后,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文学院团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意向问卷 篇5

1、性别:(A)A.男B.女

2、你所学的专业为:(热能)

3、你对自己就业成功:(C)

A.非常有信心 B.有信心C.一般D.没有信心E.非常没有信心

4、你认为你的竞争优势在于(最多可选三项):(G)

A.学校知名度B.专业热门C.外语水平D.计算机水平

E.社会工作能力F.社会关系G.其他

5、你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A)

A.有B.没有

6、你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A)

A.很了解B.说不清C.不了解D.很不了解

7、在应聘单位之前,你是否对该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过调查(A)

A.是 B.否

8、你的主导就业意向为:(B)

A.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B.先就业,后择业C.自主创业D.继续升学深造

9、你对你的就业目标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是如何限定的?(B)

A.必须从事本专业工作B.必须有一定的相关性C.可以从事毫不相关的工作

10、你毕业后是否回生源所在地就业?(A)

A.是B.否

11、初入职场你可以接受的最低报酬为:(A)

A.3000元以上B.2500以上C.2000以上D.1500以上E.不限

12、您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怎样?(B)

A.很严峻,很紧迫B.严峻但还可以接受C.无所谓

13、你认为什么时候开始求职最为合适?(B)

A.毕业年级上学期前半段B.毕业年级上学期后半段

C.毕业年级下学期前半段D.毕业年级下学期后半段

14、你认为哪种求职渠道最适合你?(B)

A.人才市场B.校园招聘会C.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广告

D.互联网E.亲友介绍F.其它(注明)

15、请将下列影响你求职决策的因素排序:(A)

A.薪酬福利B.单位所在地C.与所学专业相关程度

D.职业发展前景E.自我价值的实现F.单位性质G.其它(注明)

16、你觉得自己面对就业挑战最需要学校、老师哪些方面的帮助?(限选三项:

A)

A.单位需求信息B.求职技巧辅导C.就业政策咨询

D.就业形势分析E.就业心理咨询F.职业生涯规划

17、如果有机会,你是否志愿服务基层或偏远地区的建设(B)

A.愿意B.不愿意 C.可以考虑 D.没想过

18、如求职较为困难,你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能否接受:(C)

A.乐于接受B.实在没有机会时可以接受C.坚决不接受

19、你会考虑自主创业吗?(A)

A.工作难找,会考虑自主创业B.不会,应届生没有什么经验 C.暂时没考虑过

20、你对毕业生违约现象有何看法(B)

A.违约是毕业生个人的事,很正常B.代表个人的诚信度,违约是失信的表现

C.对学校毕业生整体形象和企业招聘产生了不良影响D.无所谓

21、假设你已与一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此时又有更好的就业选择,你会怎样做(A)

A.将自己面临的情况与前单位如实汇报,协商与其解约

B.还是坚持履行原先签订的协议C.两边都拖着,走一步看一步

22、你对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及时准确发布就业信息,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使公平竞争,择优就业。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

大学生实习意向调查问卷 篇6

为了解同学们当前的实习心态和实习意向,设计了此问卷,请您务必认真、坦率、真实地回答每一个问题,您在此问卷上所做的调查,不会对您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所以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在您看来实习的目的是什么?()

A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和公司运转方式B积累社会实践和经验

C了解职场沟通技巧和掌握人脉D获得就业机会

E赚钱F学校要求

2、您觉得目前大学生的实习机会多吗?

A非常多B比较多C不好说D比较少E非常少

3、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实习信息的?

A学校或学院的信息B家长、老师或者朋友介绍

C招聘网站D校园海报E其他

4、您认为实习与专业对口是否重要?()

A非常重要,一定要和专业对口B比较重要

C无所谓D不重要

5、您认为大学生应该实习多久?()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不知道

6、您希望通过哪种方式实习()

A学校推荐B自主实习C父母安排D亲戚朋友推荐E其他

7、您实习时希望进入什么实习单位()

A外企B国企C私企D不在乎,重在获得经验

8、您可以接受的最低薪酬待遇是()

A 800元以下B 800—1200元C 1200-1500元D 1500元以上E无所谓

9、可以接受实习单位地理位置是什么?()

A东北B华北C华东D华中E华南

10、在寻找实习单位中最困扰你的是什么?()

A学校实习指导不够B信息量少C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D自身能力不足E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F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11、您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B沟通协调能力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压力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E专业这知识和技能

12、请问您的实习愿景是什么?()

A更深刻的了解专业B为毕业后就业做好准备C能留用于实习单位D应付老师

13、请问实习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A经济收入B个人发展机会C专业知识的应用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

14、您认为实习对未来的就业是否有帮助?()

A帮助很大B有一定帮助C没有帮助D不清楚

15、您对工作的强度要求是什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意向问卷 篇7

1 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调查研究对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三大四的学生, 涉及管理系、经济系、外语系、信息工程系等专业。采用随机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发放问卷及当面采访的方式。我们在图书馆随机采访了多位大三大四的学生并发放问卷且当面全部回收, 没有无效问卷。故此次问卷具有真实性。

2 调查结果

2.1 就业意向与就业选择相符的比例仅为25%

一位经济系大三的学生表示她的专业是会计, 但是她的意向是同声翻译, 问及为什么她没有选择同声翻译的专业, 她认为该专业就业难度较大而且高考时个人分数较低未能达到翻译专业要求, 但为了自己的理想, 虽然她学的是会计但是她也在积极学习英语。同时一位大四毕业生也抱怨他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 他学的是软件工程, 这种工作对技术要求很高, 他在上学期间并没有用功学习, 导致专业技能较差, 用人单位也一再拒绝, 这位学生现在的想法是只要有份差不多的无关专业的工作, 他都愿意去尝试。但如果他的工作无关专业, 他本人也觉得大学四年的学习价值未能得到体现。类似这种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多, 一种可能进入大学所主攻的专业就不是自己喜欢的, 违背了自己的就业意向;另一种就是由于个人其他原因导致专业知识缺乏,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2 招聘会针对性差

就本次调查来看, 90%的学生是在大四关注就业形势的, 只有少数人是在大三开始关注的, 这也说明在就业准备上大学生应该更具有主动意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有以下几种:校园招聘会, 网上投递简历, 人才市场招聘, 自主创业, 父母介绍等。其中社会性人才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获取就业机会的主要方式。在调查中有的学生提出应提高校园招聘的针对性, 因为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3 就业心态消极

48%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信心较高, 45%的学生不看好自己的就业前景, 还有7%的学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从以上统计结果看, 大部分同学对就业前景的态度较为消极。在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上, 60%的学生愿意选择一份与专业有关联但不一定对口的工作, 还有15%的人一定要求自己的工作与专业对口, 7%的学生也愿意选择一份与专业无关联的工作, 剩余的18%表示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学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统计发现, 在实际情况下只有25%的人数的工作是与专业真正对口的, 即专业对口率只有25%。

2.4 对初次就业薪酬期望值高

对于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的人对将来薪酬的期望值, 1000-2000的占17%, 2000-3000的占68%, 3000以上的占15%。而大学生对于薪酬标准的考虑因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对专业行情的了解 (53%) ;第二, 对自身能力的评价 (31%) ;第三, 用人单位的实力 (16%) 。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期望的薪酬在2000-3000元, 但是也有很多人宁愿选择不对口的高工资也不远选择专业对口的低工资。薪资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最终就业选择。

2.5 用人单位根据工作要求对性别有一定要求, 女生较为弱势

很多工作其实是具有性别歧视的。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这个专业的女同学相对男同学很不容易找到本专业的工作。主要是因为如单位需要经常性加班, 搬运货物或者进行运输工作效率低下, 送快递收订单工资也较低等。这就违背了她们的就业意向, 因为这种专业的学生很多是高考时调剂过来的, 学校的不合理调剂也影响了就业意向。在社会工作中, 部分专业女生相较男生而言较为弱势, 性别也是改变大学生最终就业选择的因素之一。

2.6 就业地点也影响了最终就业选择

有少部分人表示工作地点也会导致他们改变就业意向, 他们愿意毕业去发达城市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奋斗, 可是父母却极力反对他们外出工作, 在家乡自己的专业并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父母却为他们另谋出路。

总结以上统计结果可以得知, 招聘形式、就业政策、就业心态、薪资期望及工作的偏向性均能影响就业选择并导致就业意向的改变。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事业恐惧的时代, 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 又是严峻的挑战。我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 复杂化的状态, 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重视经济利益, 现在出现的种种现象不仅会影响眼下的择业观, 还会影响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发展。

3 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建议

俞敏洪说过: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针对这种就业意向与最终就业选择不一致的现象, 我们提供了建议, 提出意见不是在于让学生放弃原本的就业意向而向现实低头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 而是在有梦想的基础上做自己基本的工作, 不可好高骛远。

3.1 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改变

从2001年毕业率就一直在上升但是就业率却在下降, 一增一减, 两个数字非常直观的告诉我们:就业越来越成为问题, 而且是一个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不管什么情况, 无论是学校调剂还是父母替你选的专业, 既然选了就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除非毕业生有能力胜任自己喜欢的其他专业的工作, 否则请认真对待现在学习的专业。如果实在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 也需要进行其他专业知识点系统学习等待时机成熟, 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守树待兔。现今社会没有相关学历是很难顺心如意找到工作的, 考虑到严峻的就业形势, 必须先就业再择业, 的毕业, 在坚持梦想的同时不要原地打转。必须得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 不是工作找你而是你在找工作, 不是工作符合你的条件而是你得符合工作的条件, 不是你愿意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等你, 而是你有没有相应的技术与工作经验。我国结构性失业很严重, 大学生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建立正确的积极的就业观, 摆正心态, 正视现实, 既不急于求成也不优柔寡断, 善于抓住机会做出选择, 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从短期来说, 自身的效用可能没有达到最大, 但从长期来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自身潜力不断开发, 边际效用也会不断增加, 实现学以致用, 发挥自身特长, 实现自身价值。

3.2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很多学生就业时在最初意向和实际专业中摇摆不定, 一方面自己只有实际专业的证书另一方面又想着梦寐以求的工作, 主要是缺少指导。因此, 我们学校应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同时还可以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相应的职业规划课 (下转第181页) (上接第129页) 程, 教育学生们从长计议, 早做准备。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推进高校改革。而且学校在最初招生时应最好遵循学生的第一志愿, 假使真的不能满足第一志愿应立即和学生进行协商, 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最初就业意向和实际专业的不一致。

3.3 广泛邀请用人单位, 举办校内供需洽谈会和招聘会

洽谈会和招聘会不要求“大而全”, 而是要“精益求精”。便于学生参加, 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通过这种形式的就业指导, 及时准确地把当前最新的就业信息传达到毕业生那里。

4 总结

首先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就业难, 在很大程度上市因为他们期望值高, 自身定位不准, 理想与现实脱节。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就必须放下架子, 低姿态进入社会, 甘于在普通岗位上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遇挫不气馁, 成功不狂妄。再者, 确定正确的就业方向,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根据实际情况转变观念, 不过分看重薪资水平而应重视自己的能力水平, 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 其次, 打破死饭碗, 灵活就业或非常规就业将成为十分重要的就业形势, 投身于零时工小时工季节工等弹性工作制中。最后借助各种手段, 把握就业机会。希望同学们能认清现实, 尊重最终就业选择, 假使有机会在奋斗自己的意向工作。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现在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及世界整体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 就业情形更加让人担忧。为研究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意向和最终就业选择展开了调查。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生明确就业方向及给还没有就业意识的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本文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调查情况的陈述;二是分析总结调查结果;三是针对现状提出建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意向问卷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民营企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18-2

0 引言

“民营企业”是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量的60%以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然而,在现实中却出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民营企业招不到优秀人才的尴尬局面。本文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学生家长等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在校学生对民营企业的认知程度、到民营企业就业意向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学生不愿意主动到民营企业就业,即使选择到民营企业也是就业难的无奈选择。出现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但作为培养方的高校来说,分析学生不愿去民营企业就业的原因,并针对性的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尤为重要。

1 大学生不愿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原因分析

1.1 学生对民营企业缺乏深入了解

调查中,62%的学生认为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了解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校园招聘会、就业指导课程、网络媒体宣传和亲戚朋友介绍等。但由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模式的限制,学生们缺乏对民营企业深入了解和亲身实践的机会,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表面感性认识。90%的学生认为民营企业就是所有权不属于国有的企业,企业员工达到200-300人以上的企业才算是工作,人数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可以去的工作就不算是工作。对民营企业缺乏深入理性的了解。

1.2 学生对在民营企业就业存在很多的忧虑

调查中,不去民营企业就业和拿不定主意的学生比例为60%,说明很多同学对去民营企业就业还存在顾虑。通过访谈和座谈会了解到大部分同学就业的首选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是无法在更好单位就业时的无奈选择。主要原因有:第一,在民营企业工作薪酬及各种福利水平较低,失业风险较大,给个人生活带来沉重负担,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可以避免以上问题。即使无奈之下选择了民营企业,也只是做个跳板,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会马上跳槽。第二,不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是大学生止步于民营企业的重要原因。招聘企业许多是家族企业,任人唯亲,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估及选人、用人制度,不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由于山西近几年经济形势的发展,目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民营企业虽然很多,且大多为中小企业,工作性质与专业不对口致使学生不愿放弃自身专业去就业。对于愿意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学生,60%的学生看中的是民营企业灵活的岗位轮换,能快速拓展知识面,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但到单位实习后急于求成,急于想做专业技术工作,对单位刚开始安排的工作不满意直接就辞职了。

1.3 学生青睐于到大中型规模和大中型城市民营企业就业

调查中,选择大型民营企业(2000人以上)的学生比例为37.6%,选择中型民营企业(300~2000人)的学生比例为49.8%,选择小型普通民营企业(300人以下)的学生比例为12.6%。选择大中型城市的学生比例为56.5%,选择小型城市的比例为18.3%,选择县、乡、村的学生比例为6.6%,选择离家近的学生比例为18.6%。大部分学生选择到中型或大型民营企业,认为大中型企业管理相对规范,破产风险相对较小,自己面对失业的风险也较小。大中型城市信息广,就业机会多,如果在民企工作不好的话,可以很快找到其他工作。当然也有部分同学选择离家近的地区。

2 引导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对策

2.1 增强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出茅庐的学生自主工作能力差。而国有企业的“导师带徒制”、“岗前培训制”、“职业资格证考试免费培训制”等制度为提升学生工作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对学生自主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招聘来的学生拿来即用。对此,我们要在学生培养中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辅导员及教师在思想上要加强对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认识,不仅加强理论学习,更要加强实践学习,具备综合能力。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和工作的计划和过程中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2 增强对学生就业应聘能力的培养

民营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高,在应聘时学生应对难度大。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就业指导课,采取模拟面试、案例分析、亲身体验、信息收集演练、分组讨论式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辅导员收集整理近年来学生参加招聘面试时的问题、面试形式类型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班委组织,在就业指导课上模拟面试,以便让学生了解面试程序、面试礼仪及面试题型,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增进自信心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就业指导课中运用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事例进行教学引导、教育学生。形式可以是老师举例,设置问题,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注意案例与问题的选择应注意本土化,即以本地本校的事例为主,要有时新性,要真实合理,具有较强的可信度。积极组织学生到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的招聘会现场去亲自体验、亲身感受、以增强其感性认识和紧迫感。当然亲身体验前辅导员要明确目标,绝不能走马观花。事前应让学生设置一些需要了解的问题,分组、分项,有侧重点地去现场考证, 最后组织汇总分析,各小组介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换位思考,促进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培养自身能力。帮助学生搜集就业信息,特别是收集本地就业部门发布的信息,加以整理后在课堂上发布,然后一起探讨本专业在当时当地的就业形势与求职情况,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 锻炼其信息收集的能力,促使其顺利就业[2]。

2.3 增强对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引导

针对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的乡土观念较重,缺乏创新精神;偏重专业对口,轻职业对个人发展等问题。一是要加大对学生宣传政策的力度。更加深层的为学生解读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到农村、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大学生到西部、农村、基层、去工作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使大学不愿去基层或西部地区的想法有所扭转。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着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就业指导课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一年级重认知和规划,二年级重培养基本能力,三年级重定向指导,四年级重就业指导与服务。四个阶段要有机连接,相互贯通 ,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三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应首先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优劣势应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正确自我定位,扬长避短,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同时也要勇敢面对现实,增强受挫能力,以正确心态对待挫折。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要引导学生降低择业要求,先就业后择业,要引导学生在就业中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参 考 文 献

[1] 赵宁.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12.

上一篇: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车辆管理细则下一篇:会展项目经理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