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旱作农业区

2024-07-22

西北旱作农业区(共5篇)

西北旱作农业区 篇1

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西北5省 (自治区) 面积占全国的1/3, 水资源量却为全国的1/12, 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6, 一些局部地区的缺水更为严重[1]。由于灌溉水的大量浪费, 致使农业用水占各项总用水量的比值过大, 如西北内陆区高达95%、黄土高原区达87.3%[2], 而一些发达国家仅占50%左右[3], 加之灌水生产效率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发展节水农业, 不仅潜力巨大, 而且对推动西北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将发挥极大作用。

目前, 西北地区探索出多种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形成了保水、蓄水设施、灌溉节水、耕作栽培节水、生物节水、化学节水等五大技术体系, 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但在节水农业生产实践中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工程老化失修情况未得到扭转, 灌溉效益仍在不断衰减;一些灌区水源紧缺状况日益加剧;灌水技术比较落后, 水利用率低;管理水平低, 节水意识淡薄;投入不足, 灌溉面积减少。

一、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在于控制从水源到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的水分无效损失, 包括输水损失、田间储水损失和作物蒸腾损失三部分, 以提高水分有效性, 把水分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在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方面, 有关科研单位对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以及地面灌水技术改进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输水配水、田间灌水技术、灌溉制度、农业栽培等各个环节开展了节水型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研究, 已初步形成了采用雨水集蓄利用、低压管道输水、膜上灌、节水灌溉制度、选育抗旱品种、培肥改土、施用保水剂等成套综合节水技术, 并在较大面积上推应用。目前西北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㈠节水灌溉技术精细化喷、微灌溉技术是当今世界上节水效果最明显的技术, 已成为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主流。目前喷微灌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

㈡农业用水工程规模化农业高效用水工程规模越来越大, 实现从水资源的开发、调度、蓄存、输送、田间灌溉到作物的吸收利用形成一个综合的完整系统, 不断提高节水工程标准和质量, 不断降低农业高效用水的成本, 适应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㈢农业用水设备产业化将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成套施工机械、特殊材料和系统软件等形成产业化, 强调生产的规模化、工艺操作的规范化和技术产品的标准化, 发展名牌产品。

㈣农业用水管理制度化一般认为灌溉节水的潜力50%在管理方面, 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其他节水措施得以顺利实施。节水管理技术是指按流域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并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控制、调配水源,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实现区域效益最佳的农田水分调控管理技术。

二、值得推广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旱作节水农业是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等技术措施, 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核心, 充分积蓄和利用自然降水, 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 应用节水保墒技术, 采取防旱抗旱措施, 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保障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旱作节水农业快速发展, 必须大力推广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旱作节水适用新技术。

㈠推广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地膜覆盖旱作物亩平节水30m3, 水稻、莲藕等亩平节水50m3, 同时具有增温、保土、压杂草等多种作用[4~5]。近年来在旱作区推广的全膜覆盖种植技术更是极大的改善了被动抗旱局面, 如定西地区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黑膜全覆盖马铃薯等种植模式, 更是拉开了旱作区农业生产二次革命的序幕, 据相关部门测产, 黑色全膜马铃薯平均增产幅度都在50%以上。另外, 若用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时, 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延长穗分化、提高产量的作用, 据试验示范地膜小麦较对照亩增产55kg左右。

㈡秸秆还田技术

1.细碎秸秆还田培肥技术。该技术是通过粉碎作物秸秆, 深耕翻压或作物收获时留高茬, 使秸秆返还土壤, 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促进作物增产。其关键技术:一是增施氮肥, 满足秸秆腐烂对氮肥需求;二是深翻, 将秸秆全部埋压, 避免秸秆外露, 造成立体跑墒, 影响当季作物的生长。

2.秸秆覆盖增肥保墒技术。旱作物和园艺特产作物覆盖秸秆, 既能保墒,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150m3/hm2~225m3/hm2, 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 培肥地力, 还可以防止焚烧秸秆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

㈢发展节水灌溉设施农业

1.地面节水灌水技术。我国95%以上的灌溉农田仍采用地面灌水技术, 也是我国目前灌区应用的主导灌水技术, 是今后我国需要重点发展应用的节水农业技术。 (1) 沟、畦灌:大改小 (宽改窄、长改短) 是重点, 小畦灌的特点是水流流程短, 灌水均匀, 可显著减少深层渗漏, 减少灌水定额, 达到节水和增产的目的。可以进行隔沟灌 (分根交替灌) 间歇灌:比连续灌水流推进快18%~20%, 灌溉效率提高15%~33%, 节水量15%以上。如闸管波涌灌。 (2) 膜上灌:利用地膜输水, 不仅防止了传统地面灌的深层渗漏损失, 而且大大减少了作物棵间的无效蒸发, 平均节水30%~50%, 增产10%~50%, 灌水均匀度达80%以上。

2.现代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主要适用于精细化作业的蔬菜、花卉等经济类作物, 在设施农业上也可有效推广。 (1) 喷灌:和传统地面灌相比, 可节水40%~50%, 使用不受地形限制, 同时可节省劳动力和省地。喷灌系统由水源、机泵、管道系统和田间喷灌设备 (喷头、竖管、支架等) 组成, 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在风大和蒸发大的地区效果较差。 (2) 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渗灌等, 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 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 将水和作物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 属于局部灌溉。

㈣推广旱作节水高效种植模式一是优化作物茬口;二是大力推广“旱作节水高效”种植模式, 增加间作套种, 延长植被覆盖期, 实现增效。

1.小麦机械沟播技术。该技术可通过机械一次作业, 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 提高播种质量, 使肥料集中深施, 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是渭北旱塬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据调查, 较对照可节约种子45kg/hm2, 节约化肥30kg/hm2, 增产粮食612.75kg/hm2, 增收节资48元。其关键技术:一是用三沟六行播种机播种;二是实行量水配方施肥;三是采取深翻耙耱合墒过伏、冬春划锄松土、秸杆覆盖等抗旱耕作措施;四是在选用丰产耐旱品种基础上, 适时适量播种, 培育合理的群体结构。

2.山坡地粮草轮作抗旱栽培技术。该技术以粮草轮作和水平沟种植为主要特征, 可培肥地力, 改良土壤, 拦蓄雨水, 减轻冻害, 提高坡薄地小麦生产水平。其核心技术:一是实行粮草轮作, 通过套种、间作、轮作等形式, 利用草木樨、毛苕子、箭舌豌豆等绿肥作物的肥地效应, 打好小麦丰产基础;二是实行水平沟种植 (等高线种植) , 接纳雨水, 减少土壤径流, 提高水分利用率;三是增施氮、磷肥, 以肥调水。

㈤推广化肥配方施、深施技术该技术具有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肥效集中、作用持久、通风透气等作用, 具有关资料得知:深施深度10cm3左右, 较对照亩增产58kg, 增产率18%, 一般比撒施提高肥料利用率30%左右, 另外配方施肥不仅可以节约肥料, 而且可以通过调控作物生长机制达到以物调水、以肥调水。

㈥推广保水抗旱化学制剂应用技术现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土壤、种子保水剂和抗旱增效剂。土壤保水剂就是应用有机大分子将土壤中分散的水分, 聚集起来形成胶体, 减少土壤蒸发, 给农作物提供较多的水分供应;旱作物种子使用保水剂包衣, 如马铃薯常用稀土旱地宝进行拌种;抗旱增效剂就是通过在作物上喷施, 调节作物叶片上气孔的开张度, 减少作物叶片蒸腾, 提高水分利用率。该项技术是高科技工业与现代化农业结合的产物, 施用方便, 节水效果显著, 增产幅度大, 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三、几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

㈠污水喷灌技术利用污水喷灌是将污水处理与农业用水结合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方式, 同时又是一种开源节流的灌溉方式。喷灌净化污水, 就是将污水喷洒在田里, 利用土壤、微生物和作物来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成分, 并使部分水蒸散到大气中, 部分水经土壤净化后渗透泄出再利用。

在利用污水喷灌时, 应先对污水进行沉淀、筛滤, 除去固体污物, 有的还需加入消毒杀菌剂。污水灌的作物应以除蔬菜以外的经济作物为主, 对于谷类作物最好只用于作物生育前期, 在作物收获前一段时间应停止污水灌。污水灌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和壤质砂土为好, 水量应结合作物的种类和生育期确定, 如在作物苗期、早春和晚秋应少灌。实施污水灌要防止大定额灌溉, 以免造成地表及地下径流, 灌溉强度以不造成土壤粘闭和不产生地表径流为原则。如污水水质不符合灌溉水质标准时, 可采用清水污水混合方法, 使混合后的水质符合灌溉要求后再进行喷灌。此技术较复杂, 最好在专家指导下运用。

㈡咸水灌溉技术咸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不同水质的水混灌和轮灌, 此外, 还有依据电渗透作用原理利用地下咸水灌溉的技术。

混灌是将两种不同的灌溉水混合使用, 包括咸淡混灌、咸碱 (低矿化碱性水) 混灌和两种不同盐渍度的咸水混灌, 目的是降低灌溉水的总盐渍度或改变其盐分组成。混灌在提高灌溉水水质的同时, 也增加了可灌水的总量, 使以前不能使用的碱水或高盐渍度的咸水得以利用。

轮灌是根据水资源分布、作物种类及其耐盐性和作物生育阶段等交替使用咸淡水进行灌溉的一种方法。如旱季用咸水, 雨后有河水时用淡水;强耐盐作物 (如棉花) 用咸水, 弱耐盐作物 (如小麦、玉米、豆类) 用淡水;播前和苗期用淡水, 而在作物的中、后期用咸水。轮灌可充分、有效地发挥咸淡水各自的作用和效益。

奥地利研究人员利用电渗透作用原理研制出一种灌溉系统, 该系统使地下水经土壤毛细管及各种孔隙上升到地表层, 同时从聚集于电极周围的某些盐类中游离出净水, 上升到地表层供作物利用[6]。其设备是由两组电极组成, 将一组装有正电极的金属管打入地下水位以下, 另一组为负电极的导体栅网, 埋于与植物根部深度相等的地方。根据土质结构及土壤含盐量, 接通2V~12V电源, 就会在两极间建立直流电场, 产生电渗透效果。这种灌溉系统适用于地下水较丰富的干旱区果园、草坪及固沙植物等[6]。

㈢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灌溉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灌溉就是通过一定的设施来收集空气中的水分, 直接供给植物利用或汇集到蓄水池中以供灌溉之用。德国研究人员用一圆筒来收集空气中的水分, 其内壁涂有吸聚阳光热的涂料, 圆筒与若干个喷嘴管连接, 将喷嘴管埋在两行植物根部之间。白天高温烤热的空气经圆筒进入喷嘴管里, 到了夜间降温时, 空气中的水分就凝结成了露水珠而流到作物的根部。秘鲁的研究人员沿海岸垂直张挂一些大型尼龙网, 以吸聚雾气, 待雾变为水后流进蓄水池, 以供沿海滩涂灌溉之用。智利的科研人员利用沙漠地区的云雾来改造沙漠, 他们在巨大的框架上面安装由聚丙烯塑料制成的双层网来“捕捉”云雾, 云雾在网上凝结成水, 汇集到贮水池中, 以供种植的林草或天然沙生植物的灌水之用[7]。

对于沙漠地区和缺乏淡水的盐碱地区, 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灌溉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但如何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和实用性是今后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普特, 冯浩.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战略初探[J].农业工程学报, 2005. (6) .

[2]吴普特, 冯浩, 牛文全, 等.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业技术水平及评价[J].灌溉排水学报, 2003. (1) .

[3]康绍忠, 蔡焕杰, 冯绍元.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J].农业工程学报, 2004. (1) .

[4]山仑, 邓西平, 康绍忠.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发展方向[J].水利学报, 2002. (9) .

[5]吴文荣.国内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4) .

[6]吴普特.雨水资源化与现代节水农业[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1) .

[7]孔凡淮.浅谈节水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扩散[J].中国水运 (学术版) , 2007. (4) .

西北旱作农业区 篇2

裴晓明

临夏州土壤肥料工作站(731100)

摘要:旱作农业在临夏州农业生产中占居重要地位。由于生产中突出了一个水字,采用的旱作农业技术可以归纳为:干旱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覆盖抑蒸、雨水就地入渗利用、雨水富集叠加利用、降雨汇集异地利用;保灌区发展设备节水农业,以喷灌、滴管为主;蔬菜生产区发展设施节水农业。目前临夏州主要推广的技术及要点。发展全州旱作农业的两点建议。关键词:旱作农业 引言:

临夏州农业生产现状决定了旱作农业生产是全州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州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85%以上的人口在农村,7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山旱区既是我州玉米、马铃薯、小麦等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长期以来干旱少雨严重制约着种植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而州内的东乡县、永靖县、临夏县、广河县大部分是降雨5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稀少、十年九旱、土地瘠薄,常因春旱而无法适时播种,或在农作物生长的需水关键时期遭遇“卡脖子”旱,粮食生产形成了大旱大减产、小旱小减产的不稳定局面,干旱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州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州耕地少,山旱地面积大,旱作农业分布广,水资源短缺,春旱和初夏旱发生的频率高的实际,我州推广了一批以保水、蓄水、节水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综合新技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我州自2006年引进示范推广以来,玉米亩产可达840多kg,亩产量较一般传统覆膜增产35%以上,亩收入为小麦的2至3倍,呈现出明显的抗旱增收效果。特别是近几年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全州旱作区4.58万hm²全膜双垄沟播农作物出苗整齐,生长良好,呈现出勃勃生机,可与川水区灌溉作物相媲美。从长势情况看,全膜玉米比露地玉米株高高出50—60cm,叶片多5—6叶;总根量比半膜玉米增加19条,侧根增加12条,株叶面积增加0.67—1.89培;耕作层含水量比半膜玉米高30%,比露地玉米高50%以上。呈现出:全膜玉米、全膜马铃薯生长势强,植株健壮,叶色浓绿,生育进程明显加快,抗旱效果十分明显。2011年临夏州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7.14万hm²,为全州16万种植户增产粮食1亿kg,人均增收232.5元。旱作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给临夏州农业带来了新的希望,结束了临夏州农业长期以来靠天吃饭、被动抗旱的局面。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极大提高,使临夏州的农业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我州农业生产的现状是:

1.1、全州总耕地中水浇地面积小

目前我州耕地构成中:山地10.88万hm²、川地2.89万hm²、塬地1.28万hm²。在耕地中,水浇地4.44万hm²、水平梯田3.46万hm²、条田2.33万hm²。从耕地构成中可以看出:山地面积大,水浇地不到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1.2、扩大水浇地面积难度大

根据全州水资源普查资料,全州地下水总储量约36667m³,其中可利用的只有1102 m³,占3.59%。地下水储量少,只能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农业灌溉上没有开发价值。地表水过境水量虽然丰富,但是由于分布不匀、开发难度大,加之资金缺乏,在短期内无法大幅度扩大水浇地面积。1.3、干旱少雨是我州大部分地区困扰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根据气象资料,我州洮河中下游、刘家峡水库以下的黄河沿岸及永靖县西北部年降水量200—300mm:永靖县东北部和西部地区、东乡县东西两边半山区年降水量300—400mm;东乡县东部高山地区、大夏河下游、广通河中下游、临夏、积石山两县北部年降水量400—500mm。

旱作农业又叫雨养农业,指的是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没有灌溉条件需要抗旱播种的农业。根据旱作农业的定义,综合耕地构成与耕地分布区域的常年降水量可以看出:今后旱作农业在我州农业生产中将逐渐占居重要地位。

2、临夏州旱作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自然因素的影响,仍不容忽视。旱作农业区面积大,旱灾频繁;农田基础设施差,土壤贫瘠;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2.2、旱作农业工作,社会认知度低。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旱作农业是灌溉水利节水,对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轻视旱作农艺技术,对旱作农业没有强势、持续的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加上农业自身条件较差,没有能力推动旱作农业全面推广,严重制约着旱作农业的发展。2.3、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旱作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我州是一个财政亏欠的地区,农业部门技术推广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项目,投资渠道单一。由于缺少资金,项目难以持续开展,先进实用的旱作农业技术难以发挥长效。

2.4、旱作农业措施实施不到位,水的利用率低。降水径流收集率低;集雨水窖或蓄水池节水补灌设施不配套。

2.5、灌溉农业区灌溉技术落后,用水粗放,水利用效率低。传统灌溉习惯是“灌溉浇地、有水就浇、大水漫灌、水泡田、灌安冬水”,没有按照 作物的需要去浇水,灌溉行为很不科学,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农田灌溉水效率很低。50%以上的灌溉用水没有直接用到作物上,农田水分损失平均达到每亩150m³。

3、我州旱作农业区的特点及目前运用的旱作农业技术归类: 3.1、临夏州旱作农业区特点

旱作农业虽然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类型,由于生产中突出了一个水字,具有其特殊性。我州的旱作农业区主要集中在山区,耕地中多为坡地,整个旱作区特点是:

3.1.1、自然降水是土壤水分的唯一来源。

3.1.2、降水的规律是:一年之中总会有比较集中、比较大的降水天气。当降水强度超过土壤的入渗能力时产生地表径流。3.1.3、旱作区人均耕地面积比川、塬区多。

3.2、多年研究,在土壤、肥料、水分利用领域有以下成果:

3.2.1、土壤结构好,大孔隙比例合适,小孔隙比例丰富的土壤,即使在相当高的基膜吸力下,仍有许多空隙保持充水和能导水,导水率不致下降太快,有利于作物生长。

3.2.2、进入土壤中雨水同时进行着向上的蒸发和向下再分布两个过程,水分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运动。

3.2.3、全州大部分旱作农业区春末夏初至秋季期间,土壤含水量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比降水高峰期推迟15d左右;冬至至初春,土壤含水量与7—10月份的降水有密切的正相关性。

3.3、在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下,我州目前采用的旱作农业技术可以归纳以下几类:

3.3.1、覆盖抑蒸:

通过覆盖形成一种隔离层,阻断土壤中气体与大气交换通道,减少土壤水的蒸发损失,而将水保畜在土壤中,供作物利用。在类型上有生物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高留茬覆盖、沙石田覆盖、生化制剂覆盖等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积石山县的安集乡红坪村盛行的沙田玉米,属于沙石田覆盖。

3.3.2、雨水就地入渗利用:

通过对地表微地形的改变,降低了地表径流水力坡度,截断径流线长度,减缓径流运移速度,从而增加地表径流在一定区域的滞留时间,增加地表入渗能力,达到增加雨水入渗土壤的目的。在类型上主要为平田整地、修建水平梯田,在山坡地沿等高线起垄带状种植等。3.3.3、雨水富集叠加利用:

把一定面积上的降水叠加到另外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供作物生长利用。在我州引用比较广泛的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3.3.4、降雨汇集异地利用:

利用汇集的雨水进行一定时期的补水灌溉。目前广河、东乡、永靖、积石山县开展的集雨水窖、集流蓄水池属于此类。

4、对我州目前主要的旱作农业技术分析与评价: 前面将我州旱作农业区应用的技术分为四类。在实际生产中四类技术往往是综合运用。

4.1、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近年来,我州旱作农业区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全膜覆盖起垄后在田间形成较大的集雨面,使垄面上的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工业产品地膜为主要农资,运用了起垄等农艺措施,实现了覆盖仰蒸、雨水就地入渗、雨水富集叠加等技术综合运用,取得了良好的保温增墒效果。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是垄沟比的确定、垄高的确定、垄形的确定、垄沟的取向等四个方面。研究表明:垄沟比一般可按下式确定:K=(a/x-1)/B。式中:K为垄宽与沟宽之比;B为垄面径流系数,a、x分别为平地未复膜和起垄复膜种植时作物水分满足率。如果考虑到垄面复膜,则垄面径流系数B,根据有关实验结果可取0.85,垄沟比在1:1至2:1之间。我州目前推广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采取的是2:1。

在地膜覆盖的情况下,运用的垄高以15cm为宜。原因是:(1)起15cm高的垄,膜下水分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主要集中在20—30cm层次及其以下土体,相对于种植区而言这一层次正是5—10cm耕层及其以下土体,这就为种植区的作物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2)垄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才会对地表微气象条件产生有效影响,如减小种植区的地表径流交换,稳定种植区的微生态环境,相对提高和稳定种植区耕层土壤的温度,这些变化对半干旱区苗期较为恶劣的生态和气候条件而言有积极的生物效应;(3)从集水的角度考虑,膜垄达到一定高度集流效果才会好,即尽可能增大垄膜的集水面坡度以减少雨水在膜表的滞留时间,避免无效蒸发。比较常见的有拱形垄、梯形垄和三角形垄,一般来讲三角形垄比较经济,集雨效果也比较好。但农艺要求较高。我州推广的大多为拱形垄。

沟垄的取向应按与所在区域的主风向呈垂直的方向排列,并有意识地增大垄对地表气流的阻碍作用,降低其对种植区地表气体交换的影响,从而构成地膜保护垄下的土壤水分,垄又保护种植区土壤的水分较小损失的沟垄种植体系。当然,在沟垄的取向上必须首先考虑沟垄应与等高线平行,4 其次才是与主风向垂直。

4.2、培肥土壤、水肥协调、高效用水技术

研究分析,在旱作农业区每生产一斤小麦,往往要消耗3.6mm以上的降水,而在肥沃的土地上,只消耗0.7—1.5mm降水。原因是肥沃的土地其入渗性、持水力和释水力均优于贫瘠土壤。培肥土壤的目的就是增厚土壤的活土层,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

培肥土壤、实现水肥协调、高效用水目的,虽然技术简单,但是系统性强,归纳起来是: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具体措施是:(1)调整农业结构,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畜粪肥田;(2)因地制宜建立农作物和绿肥,牧草轮种间作,用地养地的轮作倒茬制度;(3)解决农村能源,实行秸秆还田,牲畜过腹还田。(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注意氮、磷、钾和微肥的配合使用,提高化肥利用率。

5、对稳步发展我州旱作农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5.1、注意保护旱作区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在我州的旱作农业区,旱作农业生产逐步把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旱地耕作栽培技术体系逐步完善。旱作农业区的粮油产量逐年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为了实现农产品高产目标,农用物资投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统计资料,全州玉米全膜双垄沟推广面积达到68666hm2,占全州耕地面积的47%。农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州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农用地膜的负面影响---“白色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从2006年至2010年间共投入地膜是17840t,平均每年3568t。残留率按30%(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科学院的资料)计,残留量每年达1070 t,连续5a亩残留量5.37kg,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各类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化肥、农药对空气、水体、土壤、农产品都具有严重污染;农产品中过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农田地膜残片破坏土壤结构,形成阻隔层,影响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危害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所以在发展旱作农业的同时,保护旱作区农业生态环境,防止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需要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6年在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讨班上指出“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循环农业,强化生态保护,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坚持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作为我州旱作农业区的工作指导方针。

5.2、转变工作思路,以“节水”为突破口,推动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州农业区域自然降水资源的特点,积极探索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围绕抗旱和节水两大主题,以开发有限水资源的生产潜力为中心,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基本思路,千方百计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用好地表水,以“用水、保水、蓄水、拦水、截水”五大节水技术体系,配合应用“梯田、水窖、地膜、调整”等成熟技术,使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和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显著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3、进一步完善全州旱作农业工作体系

在旱作农业工作中目前需要探讨开展两项工作:

5.3.1、建立全州旱作区土壤墒情监测预报系统,为政府农业领导部门调集抗旱物资、指导抗旱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中,覆膜时间分为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秋覆膜和顶凌覆膜对于春旱严重的年份,具有较好的保墒效果。在春旱不严重的年份,播前覆膜可以减少在田间的损坏率的特点更受农民欢迎。建立土壤墒情监测预报系统,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5.3.2、在畜牧规模养殖区建立混配肥生产基地,广开肥源。

我州旱作区耕作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需要有机肥进行改良。旱作区有机肥数量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从旱作区循环系统外补充有机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混配肥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肥效高、便于运输的特点,是培肥土壤的理想肥料。

西北旱作农业区 篇3

青海省湟中县是西北地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县15个乡镇,总人口41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2%。土地总面积为2700km2,海拔2225~4488m,年平均气温2.8℃,年平均降水量为527mm,农业经济结构明显表现出地域性差异。地势高寒、气候干燥,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年降水总量80%以上集中在夏秋两季,春季降水只占降水量的7%左右。由于气候条件较差,农业生态和自然环境比较脆弱,又缺乏水利资源及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农作物的蓄水保墒能力较差,主要种植作物—小麦和油菜的产量长期得不到提高。近几年,通过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明显改变了传统的作物种植方式,显著提高了作物的单产。实践证明,旱作农业技术对解决旱区农业制约瓶颈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广前景广阔。

1 旱作农业技术介绍

旱作农业是指在降雨量偏少又没有灌溉条件下,靠天然降水而从事的农作物种植业。它包括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或耐旱作物品种的选育及旱作栽培工程技术等[1]。

旱作农业技术以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改土、蓄水和保墒为核心内容,把农田基本建设、耕作栽培、覆盖和农业化学等措施融为一体,将土、水、光、热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成为综合性的先进科学技术。旱作农业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和高质量实施,都要不同程度地采取机械化措施。机械化工程技术作为旱作农业的主要实施手段,具有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独到之处。例如,深耕或深松建立土壤水库,提高水的入滲和储藏能力,蓄住天然降水;免耕种植覆盖技术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使有限的天然降水最大限度地用于作物生长的需要等。因此,要坚持农艺与农机相结合以及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发展旱作农业技术[1]。

2 旱作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青海省大力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紧紧抓住抗旱春播季节,以机械播种、旱地沟播、精少量播种和化肥深施为重点,大力推广农机新机具。每年投入播种机3万多台、沟播机8000多台、化肥深施机械4500多台,提高农业抗旱能力,成效显著。作为青海省农业大县的湟中县,现有耕地6.5万hm2,其中无灌溉条件的山旱地4.7万hm2(浅山地2.7万hm2,脑山地2.0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2.6%,人均旱地达0.2hm2以上,属于典型的雨养农业。近年来,该县立足实际,紧紧围绕“旱”字做文章,坚持不懈地发展旱作农业,实施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和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特别是大力推广机械化旱作沟播、深翻、深松、机械化种、肥分层条播、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小麦覆膜穴播、地膜笼盖沟植和机收、机脱,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技术。努力提高机械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使全县粮油产量得到稳步提高。目前,浅山地区粮食产量为0.36万kg/hm2,油料产量0.18万kg,粮油总产占全县的66%。实践证明,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是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途径。

3 生产需求

目前,我国旱区农业的生产基础虽然较差,但自然资源相对富裕,北方旱区人均耕地是全国平均数的1.4倍,而且集中了全国85%以上的后备土地资源。另外,旱区的光热资源配置优势明显,日照天数达60%~70%,是全国最高区,农业开发潜力巨大。据统计,“七五”以来,北方旱区是我国粮、棉、油、豆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到目前为止,全国46%的粮食、61%的棉花、72%的大豆以及46%的油料产自北方旱区。特别一提的是,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而西部正是我国最干旱、最缺水、水土流失严重和农民比较贫困的地区,也是最需要发展旱作农业的地方。根据国家《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治理水土流失60万km2,改造坡耕地670万hm2,建设数百个国家级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使治理改造后的旱地平均单产达到4500kg/hm2的水平。要实现这些宏伟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就必须加快普及现代旱作农业技术,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措施与生物技术措施,改造和替代落后的传统生产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先进的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为西北地区旱作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基础[2]。

4 应用现状及效益

4.1 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

深耕翻是一种疏松土壤和加深耕层的耕作技术。其作用是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深耕使用的机械有铧式犁和圆盘犁,作业深度一般为18~22cm,2-3a深耕一次。

深松技术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使雨水渗透到深层土壤,增加土壤储水能力,且不翻动地表土壤,不破坏地表植被,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损失的土壤新型耕作技术。深松有全面深松和局部深松两种。一般中耕深松深度为20~30cm,深松整地表深度为30~40cm,垄作深度为25~30cm。

利用机械深耕深松,使耕层疏松绵软,结构良好,活土层厚,平整肥沃,使固相、液相和气相比例相互协调,适应作用生长发育的要求,并创造良好的发芽种床或苗床,还可清理田间残茬杂草、掩埋肥料、消灭寄生在土壤和残茬上的病虫害等。湟中县现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44779台(其中在册拖拉机14737台),机引犁19807部,旋耕机15390台,农业生产中耕地机械化程度达88.2%。实践证明,应用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增产幅度可达5%~12%。

4.2 机械化旱作沟播技术

机械化旱作沟播技术是将种子和化肥按农艺要求播入一定深度的梯形沟内。播种时,先由开沟器开沟并起垄,将地表土壤推向两侧,同时将化肥施于沟底,再由撒种器将种子置于沟底两侧,最后由镇压轮完成镇压工序。播种完成后,地表呈有沟有垄状态,化肥和种子在沟内呈倒“品”字形(在竖直切面),中间沟底为化肥,两侧略上部为种子,种子窄行行距为10cm,宽行行距为25cm,每行种子与化肥的侧向距离为5~8cm,沟距为35cm,平均垄高为15cm,地面沟垄整齐。由于化肥深施于两行种子之间,能有效地利用土、水、肥、种、光、热等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近几年,湟中县累计实施机械化旱作沟播技术面积3.2万hm2,并呈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5方面的突出优势:

1) 聚集雨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播种后形成沟垄相间,沟底呈现出湿土层,种子和化肥在湿土中分层播施,保证了种子发芽所需的土壤湿度,利于发育和出苗;

2) 提高肥效,化肥施于种子侧下方,种肥分层,实现了化肥机械深施,减少挥发和流失损失,相对节约了化肥用量,比人工撒播节省45kg/hm2,提高肥效20%左右;

3) 调解地温,减少冻害,由于种子和化肥在沟底,土垄有挡风防寒的功效,增加了地面光能吸收面,提高了地温,且沟内的热量损失慢,地温日变化小,提高有效积温的累积,从而缩短麦苗发芽所需要的时间。据测定,苗期0~20 cm土层内的温度比平播高1~3℃, 小麦早出苗2-3d,生长速度快,分蘖早3-4d,拔节早1-5d;

4) 增产显著,沟播后种子处于良好的地、水、温、光等发育出苗环境中,出苗早,出苗率提高3.4%~3.6%。植株发育健壮,比平播植株高6cm左右,单株鲜质量0.2g,次生根多2~3条,根系发达,因而沟播作物呈现出苗齐、快、匀、优的特点。据测定,中有效穗数比平播多17.25株/m2,每穗粒数多2.4粒,每穗长1.95cm,千粒质量0.7g。增产小麦600 kg/hm2,油菜450kg/hm2,增产幅度15%~25%;

5) 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该技术播种可一次完成开沟、起垄、侧(正)位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等6道工序,提高了生产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每天的作业量比畜力条播提高2.67倍。

4.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翻耕或裸露休闲耕作制度的变革,其核心内容是实行免耕或少耕,尽可能地降低对土壤的耕作强度和次数,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保护地表,同时配套相应农艺栽培技术,保护土壤自然功能和土地产出能力,主要采用免耕、少耕、深松土壤和秸秆还田等方法,利用作物残茬和秸秆覆盖地面,用根茬固土和秸秆覆土,提高土壤的保土、保肥及保墒的能力,达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以及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的。

青海是我国“三江”发源地,湟中县于200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西北风沙源头区保护性耕作带”示范县。近年来,通过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推广了秋季留茬免耕少耕播种、深松土壤、秸秆还田和药剂除虫灭草等新技术。据实验,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于保留了作物的秸秆残茬,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8%,小麦千粒质量增加5.8g,油菜千粒质量增加0.3g,小麦和油菜平均产量增加5%;减少耕作次数2~4次,降低生产成本300元/hm2,增收节支750~900元/hm2。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湟中县的农业逐步走向了一条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农业增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4.4 机械化地膜垄盖沟植技术

机械化地膜垄盖沟植技术是作物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之一。其技术原理和栽培工艺为:选用小麦覆膜播种机(湟中县采用的机型是西安拖拉机制造厂生产的2BFM—2/4型小麦覆膜播种机)一次完成起垄整形—正位施肥—垄上覆膜—膜侧条播—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工作幅宽120cm,垄高15cm,平均行距20cm。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4方面的优越性:

1) 保墒、保水和抗旱作用。垄盖覆膜起到了保墒、保水、节水以及提高抗旱能力的作用。在作物各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较未覆膜提高5.6%,且接墒播种,出苗率提高5%~18.7%。

2) 增温和节种作用。地膜垄盖沟植扶起5~10cm的垄,起到防风挡寒的作用,增加地面光能吸收面,提高地温。由于地温日变化小,促进种子发芽与分蘖,利于节种。经测量,根部5cm处日平均地温提高3~5℃。

3) 增产明显。该播种机属于宽窄行播种,改善了作物群体透光条件,调节个体与群体的结构,光合作用增强,边际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有机营养的积累,并且覆膜后延长了作物的生育期,延长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时间。苗期的延长有利于幼穗和花芽的分化,为生长后期的小麦小穗和油菜角果数的增加打下了基础。据测定:小麦次生根数较对照每株增加4.3条,总茎数增加126万株/hm2,叶面积增加34.5cm2,穗粒数增加48粒,千粒质重增加64.5g;油菜角果数增加1605角,角粒数增加18粒,千粒质重增加3g。使小麦增产21.6kg/hm2,增产幅度8.5%,新增产值 30.2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38;油菜增产59kg/hm2,增产幅度22.3%,新增产值153元/hm2,新增纯收益80.6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5.1。

4) 提高劳动生产率。该机工作速度为0.5~1.2m/s,生产率为0.1~0.33 hm2/h,较蓄力播种生产率提高2倍以上。

5 技术推广需注意的环节

5.1 技术的综合配套

推广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要有系统的观点,考虑到技术的适应性和综合配套性,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深耕和深松耕作技术对于提高自然降水的蓄水能力,既适用,效果又相当明显;但从提高旱地水分利用率和农田生产潜力的开发与要求来看,又有局限性,难以克服由于地表裸露带来的水分大量蒸发的弊病。在小麦生育期间,土壤无效蒸发占农田蒸发量的44%~48%。因此,深耕深松加耙耱镇压,配合秸秆覆盖,这样的技术组合更能够达到蓄水保水的目的[1]。

配套机具选用原则为:针对干旱少雨的旱作农业生产环境,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和手段解决好蓄水、保水和用水问题,达到蓄水聚肥改土的目的,因此选用的作业机械应适应蓄水、保水、聚肥和改土等3大要点中其一或全部的作业功能[2]。

5.2 有关技术上的薄弱环节

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依赖于农业机械,并对农业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广少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法,对免耕播种机有特殊的要求。目前,在小麦和玉米两茬平作地区,麦茬地上免耕播种玉米问题不大,而在玉米茬上免耕播种小麦,其机具的性能和播种质量尚不能过关。换句话说,适合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小麦的播种机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欠,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又如塑料薄膜覆盖技术,由于增产效果显著,因而在旱作农业区得到迅速普遍推广。但是长期使用该技术,未能及时有效清理残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导致粮食产量下降。为此,亟需研制开发残膜回收机具。至今,虽然已经研制出多种型号的残膜回收机,但作业质量均不能满足要求,还需要做出进一步定的努力[1]。

5.3 生态环境问题

少免耕机械化技术是一种保护性的耕作措施,对于旱作农业区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少免耕机械化技术对耕地表土不做翻动,并在地表面覆盖农作物秸秆,在农作物生长期内易发生草害和虫害。因此,要辅以喷洒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现阶段,大量的使用化学药剂易产生环境污染。目前,为减少使用化学药剂,避免产生环境污染,发生草害应尽可能采用机械物理的办法和措施,如用翼型铲进行灭草、合理地进行倒茬以及更换农作物品种等,以利于保护生态环境[1]。

6 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应用靠推广。西北地区旱作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要紧紧围绕西北大开发战略,以国家实施的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为契机,购置适合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农机具,加速旱作机具的推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实施面积,为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以及社会的安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农业部近年来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之一,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技术的主要方向和技术重点。为此,对青海省湟中县重点推广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有关的技术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市场需求;从典型应用效果明确了机械化在旱作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旨在对西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解决旱作农业生产中效率和效益、产量和品质、增产和增收、高效和可持续等矛盾中的技术问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旱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与健康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分析

参考文献

[1]曹建军.农机化适用新技术读本[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65-74.

党原乡2010旱作农业技术推广 篇4

工 作 总 结

我乡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直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乡以学习贯彻县委十五届十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为动力,把推广落实全膜双垄玉米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乡共落实面积11500亩。

一抓科学引导。采取召开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大会的方式及早宣传动员,与农户面对面进行算账对比,统一了思想认识,夯实了工作基础。二抓责任落实。工作启动之前,全面分析去年秋季覆膜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及问题,紧扣面积、质量、进度3个重点环节,实行乡村干部包组包户、技术干部包区域的工作责任制。三抓前期准备。召开干部、群众会议,通报旱情形势,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村组干部和农户开展实地培训;及时筹措配套资金,统一购置地膜;积极组织发动群众运送农家肥,购买化肥,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四抓集中突破。积极配合全县千名干部下基层助春耕活动,在县直部门干部的帮助下,群众抢墒覆膜,加快进度抢墒覆膜,确保了任务的落实。五抓后续管理。起垄覆膜工作完成之后,根据全膜玉米技术种植要点,及时组织群众打渗水孔,适时播种,及时放苗,精心管理,为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今年7月至8月期间,我县普降大雨,部分群众玉米出现倒斜现象,为了将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乡上抽组干部帮助群众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工作,确保群众玉米丰收。

全乡共种植全膜玉米11500亩,亩产达到800公斤,亩增产60公斤,群众增收690吨,纯收益达到66.9万。

旱作农业节水技术 篇5

此外, 西北旱作区以全膜覆盖集雨保墒技术为核心, 通过地膜覆盖集雨保墒, 深松耕营造土壤水库, 施用抗旱剂、保水剂提高抗旱抗逆性能, 使用缓控释肥料、有机肥料大幅提高单产, 最终达到提高自然降水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要点:

一、坡地沟垄耕作技术

坡地沟垄耕作技术宜于250以下缓坡地及较平缓的薄层耕地应用。一是坡地沟种, 宜于坡度稍大的薄层耕地。做沟从坡脚开始, 沿等高线从下往上进行;挖沟时表土上翻, 生土筑埂, 沟施有机肥, 熟土回沟。二是聚土垄作, 宜于较平缓的薄层耕地, 沿等高线起垄, 垄底施有机肥, 沟土堆垄, 整理成龟背状, 形成垄沟相间外观。同时周围兴建排水沟、蓄水池。

二、集雨水池集流技术

集雨水池集流技术系统是利用自然、人工铺设等集雨产流面, 将雨水富集, 加以蓄存 (水池蓄存) , 并进行调节利用的微型蓄水设施工程。

三、深耕 (翻) 深松技术示范

深耕 (翻) 深松根据不同土壤质地与土体构型, 在原有耕作基础上, 通过深耕 (翻) 深松, 打破坚实的犁底层, 改善心土层的障碍程度, 增加土壤渗透性和入渗深度, 提高保水蓄水能力, 减少地面流失与蒸发, 同时可以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 扩大根系的吸水吸肥范围, 增加抗旱、耐肥、抗倒伏的能力。

四、节水灌溉技术

以修建蓄水池, 机井及引水主支渠道等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 利用节水灌溉设备与设施, 改漫灌为机耕化、管道化微喷灌、滴灌、渗灌等, 将有限水源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和土层中的灌溉方法。主要有微喷灌、滴灌、渗灌三种方式。

以上技术适宜于山区、岗地和丘陵易旱地区。在应用过程中, 应因地制宜, 推广不同技术模式。

五、全膜覆盖集雨保墒技术

1.根据降水量况来确定起垄覆膜时间:起垄覆膜时间可分为秋季覆膜、春季顶凌覆膜和播前覆膜三种, 秋季覆膜适合在年降水量300~400毫米的地区, 覆膜时间一般为10月下旬到土壤封冻前进行;春季顶凌覆膜在年降水量400~500毫米的地区, 时间为3月上、中旬土壤昼消夜冻时进行;播前覆膜在4月下旬播种前2~3天进行。

2.起垄规格:大小垄总宽110~120厘米, 大垄宽70~80厘米、高10~15厘米, 小垄宽40~50厘米、高15~20厘米, 缓坡地应沿等高线起垄, 垄沟、垄面要宽窄均匀, 垄脊高低一致。起垄方法:方法有畜力步犁起垄、机械起垄, 还有机械起垄覆膜一体式等, 可根据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起垄覆膜方式。

3.施用缓控释肥和有机肥:在覆膜前施入缓控释肥料, 保证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养分供应。每隔3~4年施入一次有机肥料, 补充因产量大幅增加损耗的有机质及土壤养分。

4.覆膜:用厚度0.008~0.01毫米、宽120~130厘米的地膜, 每亩用5~6千克。起垄后全地面覆盖, 相接处在大垄的垄脊中间, 膜与膜间不留空隙, 用下一垄沟内的表土压住地膜。覆膜时地膜与垄面、垄沟贴紧, 并每隔2~4米横压土腰带, 防止大风揭膜并拦截径流。覆膜后在垄沟内每隔50厘米打一雨水入渗孔, 便于降水入渗到膜下土壤中。

5.抗旱剂播种:为保证出苗, 选用抗旱包衣种子。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选用中晚熟品种, 海拔1800米以上宜选用中早熟品种;如未选用抗旱包衣种子可用保水剂对水浸泡播种。当土壤表层5~10厘米温度稳定在10~12℃时播种。用玉米点播器按确定的株距破膜点播, 每穴播2~3粒种子。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降水条件来确定种植密度。年降水量300~350毫米的地区以3200~3600株, 株距为35~40厘米;年降水量350~450毫米的地区以3500~4000株, 株距为30~35厘米;年降水量450毫米以上地区以4000~4200株为宜, 株距为27~30厘米。肥力较高的地区可适当提高种植密度。

上一篇:食品价格指数下一篇:大庆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