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建设

2024-10-25

生态景观建设(共12篇)

生态景观建设 篇1

1 生态景观的内涵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综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欧洲,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 (旧约全书) 中, 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夜景。在15世纪中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油画中, 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文艺复兴后, 景观逐渐被引申为包含着“土地”的地理空间概念。尤其在18、19世纪, 这个空间概念获得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含义, 即景观是总体环境的空间整体或地面可见景象的综合。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和Godron (1986) 在总结前人关于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论述之后, 将景观定义为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先党构成, 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 具有高度空间一致性的区域。1995年Forman进一步定义为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 在更大尺度的区域内, 景观是互不重复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 主要特征是可辨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 兼具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

生态景观建设是将生态环境学科融入空间规划等的综合学科, 创造了一个可持续、自然的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创新方法。每一块土地都是独特唯一的, 并提供不同的微环境。生态景观建设的目标是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 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与生活的景观。生态景观建设致力于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区域, 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 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2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2.1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的生命支撑体系, 是自然环境和位于村镇内外, 由绿色、蓝色空间所构成的网络。它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公园、河流、行道树、农田、森林、广场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 能够调节空气、改善水土质量, 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和投资环境, 促使人们身心舒畅。

2.2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益处, 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调节气候和水、净化环境、有害生物的控制等许多方面。乡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同时也赋予了乡村对城市的多功能性。其包括了景观的价值, 但引入景观概念强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特性, 提高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景观层次上的建设, 如拆旧建新、农村土地整治, 其需要研究林渠和农田项目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在项目实践中, 应从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乡村景观镶嵌体尺度, 不仅要搞好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 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水土与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及重建, 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提升生态景观价值。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件层次上的变异性和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指标, 也是评价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它应成为乡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长远效益的重要指标。乡村建设应重视生活生境的修复, 建立富含生物的工程系统, 也应该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4 乡村生态景观的特征及实践

随着个体和社会健康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生态景观的特征和质量。景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是我们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特征流失、遭遇忽视, 近年来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乡村景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 可以从土地类型、土壤和植物质量、土地利用的方式、人居类型以及给人的感知等方面识别。它创造了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精神, 如果失去这些特征, 则会出现“千村一面”。关注景观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并识别景观的特征, 并进行分类, 提出维系、保护、延续、恢复及重建和提升景观特征的原则和方法。

在实践中, 基于景观特征评价和保护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就是:①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应顺应自然山水格局, 保持山体、水系和自然地形地貌空间格局特征, 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 实现绿脉、文脉和景观格局的持续传承和发展。②文化遗产是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场所精神的景观, 美丽乡村建设应当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保留重要文化路线和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 修复或再现文化遗产景观, 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标志性文化景观。③深入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 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乡土材料和传统技术与工艺, 修复地域景观, 保护、延续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④ 加强乡村景观的特征提升, 运用丰富的乡土植物组成植物群落, 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 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

3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

3.1 构建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景观

研究表明, 增加景观异质性有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永续性。增添树林、自然灌木篱、河岸缓冲带、绿道和公园等景观有助于提升景观异质性, 并改善景观基质的质量, 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因此, 在景观尺度上, 应充分考虑自然、半自然及人工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 分析现有景观要素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实践联系或障碍, 然后提出优化方案, 充分利用现有的绿篱、湿地、林地、池塘等景观斑块, 合理规划农田、林地、村落的分布, 在现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 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连接廊道, 引入新的景观斑块, 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 进而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2 保持和提高自然、半自然的生境

在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 不仅要求生产效益, 也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林网、田中林地及农田边界带增加高自然价值的生态斑块的比例, 追求生态效益。例如在田间地头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或设置缓冲带等, 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3 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防止集约化生产

乡村农田不能单一强调规模作业, 应结合土壤质地、肥力、水利、光照等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性, 因地制宜合理分配, 开展轮作、间作混种等多种模式, 一方面了解自然资源, 另一方面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传统果园中培植苜蓿等豆科植物, 不仅抑制害虫, 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增加了产量, 同时也为土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3.4 保护生物廊道、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讨论空间异质性管理和维护, 辨识景观的结构连续性和功能连接性, 保护防护林带、河流等生物廊道, 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就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看, 大多数据研究表明, 通过田地尺度上降低化学药品的投放、采用轮作和保护性耕作, 景观尺度上管理和建设农田边界、沟渠路缓冲带、植物绿廊、缓冲带和小片林地, 增加自然和半自然景观要素面积, 可以有效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 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

4 乡村水系生态景观建设

乡村的水系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池塘、水库和湿地等, 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水体生态景观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同时, 要将生态网络、绿色廊道、休闲廊道建设相结合。

自然的河岸是健康的生态系统, 对滨水区的管理要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 同时还应该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滨水缓冲带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 是最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 可以丰富乡村景观和文化价值, 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景观开放空间, 成为乡村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河溪滨水区生态景观的基本原则应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保持原有河流形态和生态系统

依形就势, 遵循自然。尊重原有自然河道, 尽量减少人为改造, 保护自然水道。以保持天然河岸蜿蜒柔顺的岸线特点, 保持河道的形状和形态的自由性, 保持水的循环性和自动调节功能。在满足河道、提防安全的前提下, 研究分析河道特性、水温条件、河滩结构和绿化功能的需要, 确定河流宽度、横面设计、缓冲带建设和绿化植物配置方式等。

4.2 生态优先设计

河溪护岸要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特别是河岸带原有植被廊道的保护, 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整治。规划设计应贯彻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 保护河溪及两侧生物多样性, 尽量采用滨水区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 增加植物的多样性, 建立多层次、多样复杂的植物群落, 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提高自我维护、更新和发展的能力。

4.3 提高河岸抗洪能力

生态优先设计。在水流比较急、河岸侵蚀较强烈的地区可采用石头、混凝土护岸, 将工程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综合提升河道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在植被选择上, 尽量选择乡土植物, 特别具有柔性茎、深根可固定河岸的植物, 还可以加固土壤。

4.4 突显高滨水带文化特征

尊重地域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 结合当地文化传统、风土人情, 构建滨水区的特色地域景观, 提高景观的历史与地方文化的内涵, 使滨水地带成为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空间。

5 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建设

不同类型地带的生态植被建设工程是实现景观尺度上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因此, 应该充分利用草被植物、绿篱植物和乔、灌、木等乡土植物开展植被工程建设, 针对不同的地域及地段条件、功能定位, 结合景观整体规划与设计, 应用具体生态植被营建模式满足特定功能。主要的生态植被工程有农田防护林、山地和丘陵水土保持林、田埂地带、村庄及其沿河地带、绿色开放空间等。乡土植物景观从安全性来看, 具有体验性和亲和感;从景观美学来看, 能够呈现独特的田园风光;从生态角度来看, 多种生物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社会文化角度看,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从精神角度看, 使人们感受到乡土性, 记得住乡愁。

6 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建设

道路, 尤其是硬质道路, 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道路廊道的增加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生境损失的原因之一, 也是形成干扰与隔离效应的动因和前提。为减小道路对生态的消极影响, 乡村景观生态道路的建设主要考虑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乡村的独特风情, 营造生态环保型的景观道路;道路绿化建设工作应先保护后绿化, 如保护地标树和乡土林;绿化应乔、灌、草结合, 注意植物的合理搭配, 维护物种多样性;有利于车辆安全通行, 构建开阔化的多样特色空间;生态路面的设计重点在于路面结构层的透水和透气性, 根据道路等级、车流量, 合理确定道路硬化方法;避免田间道路没有硬化或是过多的硬化, 走向两极化。

7 结语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包括农业生态景观、水系生态景观、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及乡村道路生态景观。笔者在文中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从当下城市化迅速的脚步看, 景观生态建设还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 将生态景观融入到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 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宇振荣, 张茜, 肖禾, 等.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7) .

[3]Chapin F SⅢ, Carpenter S R, Kofinas G P, et al.Ecosystem stewardship: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for a rapidly changing planet[J].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0, 25 (4) :241~249.

[4]宇振荣, 郑渝, 张晓彤, 等.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91~97.

[5]郧文聚, 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4) :1~6.

[6]唐珂, 宇振荣.美丽乡村建设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4.

生态景观建设 篇2

一、建设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建设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搭配,针叶与阔叶相混交,集生态与观赏于一体、色彩多变的生态景观林带,进一步优化高速沿线生态环境,提升形象品位,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攻坚试点,为展现形象增绿添彩。

二、建设标准

林带设计为每侧宽50米,其中内侧20米为景观林带,外侧30米为生态防护林带。

(一)生态景观林带。乔、灌、花、草相结合,注重层次丰富、色彩多变,在过村口、道路互通等重点路段进行微地形处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树种主要选择雪松、油松、五角枫、黄栌、黄金槐、金丝柳、碧桃、合欢、松柏,海棠、紫薇、大叶女贞、迎春、连翘、月季、紫荆、木槿、丁香等适宜品种,要求全部带土球,乔木树种苗木高度2-4米,胸径3-5厘米,花灌木苗高1.5米、冠幅0.6-1.0米。

(二)生态防护林带。林带设计要多树种搭配,块状混交。树种主要选择槐树、杨树、柳树、栾树、白蜡等常见本地适生乔木树种。苗木胸径4厘米以上,品字型栽树,密度55株/亩,整地规格为60厘米х60厘米х60厘米,营造返璞归真的森林景观。

(三)确认林带地界。按照林带宽度要求,在林带外侧设置边沟或护网,与农户耕作分清地界。

三、建设任务

(一)邯大高速。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25.5公里,每侧宽50米,占地3825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153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2295亩。

(二)环城高速(东南环)。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14公里,占地2100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84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1260亩。

四、时限要求

(一)8月25日前,林业局按照本方案要求,完成景观建设规划设计、预算,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二)209月30日前,各有关乡镇要完成占地清查、合同签订、补偿资金拨付及林地清理等造林前准备工作。

(三)4月30日前,完成全部林木栽植任务。

(四)205月30日前,进行竣工验收。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成立由政府县长为指挥长的工程建设指挥部,统一协调,积极筹措资金,组织专业造林队伍,迅速推进工程建设工作。

(二)严格程序,规范管理。按照本实施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按程序报批后组织施工。工程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并聘请具备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程质量监督。工程结束后,由各造林公司进行竣工自查,报林业局备案,申请验收。由林业局组织竣工验收,确保造林整地、挖坑、苗木、栽植、管理等环节质量,确保出精品、见成效。

(三)加强配合,各司其责。各有关乡镇、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林业局要当好参谋,搞好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技术指导,按方案要求,实施工程造林,并搞好施工的组织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要搞好高速公路征地范围内线路绿化美化,把邯大高速和环城高速(东南环)建成全省景观绿化样板路;财政部门要千方百计保证绿化林带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林带建设需要。

生态景观建设 篇3

关键词:园林;城镇;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56

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持,即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包括多种理论,比如合作竞争、互帮互助、共存、物种多样性等。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城市化的逐步实现下,生态园林系统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物质和精神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又促进了现代城市的良好发展。

1 生态园林系统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1.1 调节小气候

小气候是指在特定高度下空间的气候,这个特定高度是指从地面10米到高空100米的高度,也就是人类生活活动和植物生长的空间。小气候会受到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及植物蒸腾、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改善气温状况、吸收大量太阳辐射、调节空气的湿度,因此对调节小气候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资料显示,如果在夏季城市中的气温为28℃,那么草地表面的温度是20℃~25℃,比不生长植被的裸地平均低6℃左右,比柏油马路低8℃~19℃左右。如果在冬天,长有绿色植被的场地平均温度又比裸露的地面高平均5℃左右。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往空气中运输水蒸气,调节空气湿度。有绿色植被的地区普遍比普通地区的湿度高,两行栽种植被的柏油路也能提高相对湿度50%左右。可见,生态园林系统的建设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温度湿度的调节有相当大的作用。因此,生态园林系统对现代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幸福度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2 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

生态园林系统的建设对提高环境质量也有重大意义。一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在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下,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大幅度增加,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许多绿色植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吸收净化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二是生态植物不仅可以吸收净化有毒气体,还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通过对粉尘的阻挡和吸附作用提高空气质量;三是园林系统还有杀除细菌的作用。据有关测试显示,商场每平米的空间中含有细菌量大约400万个,有树林的柏油路约56万个,生态园内约900个,而植被茂盛的地区仅有50个。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林区和商场的空气含菌量相差8万倍;四是生态园林系统还可以减弱噪声。

2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建筑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园林系统的建设,以充分保护利用自然资源和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前提。也就是说,园林景观是人工设计的,但应该以环境的自身条件为基础,两者相适应,才能确保园林系统的完整统一性。

园林景观的建设,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基础,充分展示城市的园林艺术。园林景观应致力于展现植被茂密,品种优良,与原有生态环境自然融合浑然一体的表达效果。我国植被种类繁多,建设过程中应以高大茂盛、无花絮的树木为主。唯有建设优美舒适、自然的生态园林系统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2.2 一致性原则

园林建筑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在园林建设规划中,应整齐划一,塑造统一风格。如果片面追求园林风格的潮流,而忽视与原有生态系统和现代城市建设的联系,就会严重破坏园林的艺术美。因此,园林系统的规划要在展现其个性的同时,注意与城市整体的和谐统一。

2.3 融合性原则

我国的生态园林建设现已发展得比较成熟。生态园林的建设要与西方融合,并与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知识相结合,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3 现代生态园林系统规划措施

3.1 现代生态园林系统建设要与原有生态环境相适应

城市环境有多样性、复杂性、易变性等多种特点。在建设生态园林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土壤、环境、空气、空间等多种不确定因素。每个城市的原有基础和发展状况是不同的,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城市自身条件,努力发展适合本土的植物,构建多种多样的景观模式。

3.2 培育枝繁叶茂的大树

现代生态园林系统中的植被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作用成氧气。也可以进行蒸腾作用,调节气温,增加空气的湿度。阻挡风尘、降低噪音分贝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主要是依靠叶面积,所以叶面积越大,保护环境效果越好。那么,草坪和高大树木的作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建设生态园林时,栽培高大乔木是尤为重要的,研究表明,每公顷的高大乔木可以吸收15吨二氧化碳,放出11吨氧气,可见树木的重要性。

4 结语

现代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日新月异,它的建设与发展直接促进了城市的良性进步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从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提升环境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1]赵荣.浅议现代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建设[J]. 贵州林业科技,2014(02):50-52,60.

[2]王乾宏. 结合生态学思想探析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生态城建设的景观运用 篇4

1 生态城景观设计原则

1.1 最少干扰原则

景观设计是需要在一定的场地上从事设计活动, 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产生干扰。通过生态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干扰, 促进自然系统的能量、物质循环和利用, 以实现增强生物的多样性。

1.2 尊重场地生态发展原则

自然本身存在着演变、更新变化的规律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维持能力, 可以通过自然的再生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再生或者恢复, 并有利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节约大量的物质资源和能源。维护自然系统的发展, 增强自然场地自我恢复和维持能力, 积极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促进当代景观设计和生态理念的完美融合。

1.3 把握自然特色

生态城景观设计应充分保留城市所特有的自然景观。城市园林的生态设计应当根据该城市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先决条件,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进行城市园林生态景观设计, 也就是所谓的“接地气儿”, 将自然景观与城市生态设计相结合, 把握城市的自然特色。

1.4 彰显地域文化

彰显地域文化是开展生态城设计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对生态城景观进行设计, 应当保留当地的历史文化, 保存地域风情, 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

1.5 4 R原则

即遵循Reduce、Reuse、Recycle及Renewable的原则。其一是减少使用 (Reduce) 的原则。减少使用各种资源及建筑材料, 以及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其二是再利用 (Reuse) 的原则。在满足工程标准要求的情况下, 对现场基地原来景观构件再利用。其三是再生 (Re Cycle) 原则。通过建立废弃物的回收系统有效地利用回收资源与材料。其四是 (Renewable) 原则。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材料。

2 生态城建设的景观运用

2.1 双网格

从景观的水平结构设计看, 在生态城中可构建双网格系统:将用地中的居住区、道路等设计为较高标高, 用地原有湿地等标高保留原样不变, 二者竖向上错开, 形成两套相对独立的网络体系。网格之一是居住区道路系统、居住建筑等共同形成的人工网格;之二是居住区景观中各级廊道形成的绿地网格, 它结合了场地条件, 综合考虑了防风暴潮、土方、雨水、停车、湿地保护利用等因素, 具有以下优点:

2.1.1 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城的原生态资源。

由于双网格中人工网格和绿地网格在竖向上相对隔离, 2个网格分别在各自相对适宜的空间上演进,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降低。

2.1.2 提升绿地系统对整体生态城景观演变的控制力。

双网格能有效减少廊道断点、阻碍部分干扰, 这样可较好保持生态城中绿地系统的完整性, 强化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第三, 节约土方。

2.1.3 节约土方。

生态城的选址地区地面标高通常接近海平面, 很多区域需大量的土方, 如按传统方法平整土地, 会需要很大数量的土方, 造成巨大的成本, 而采用双网格后, 大部分用地将保留原有湿地地貌, 无需土方。

2.1.4 当地降雨量少, 双网格设计将雨水收集在低洼的湿地系统中, 通过湿地系统净化, 既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演进, 又可以补充城市地下水, 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利用雨水, 减少城市排水管网的造价, 降低暴雨径流问题, 一举多得。

2.1.5 有利于形成集合种群:

栖息地以离散斑块形式存在, 可局域繁育种群;栖息地斑块也不至于太过隔离而阻碍局域种群的重新建立;各个局域种群的动态可保持非同步。

2.2 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景观设计中往往以乔灌木与地被草皮、常绿与落叶、生长快和生长慢的多种植物配置来打造植物群落的立体化, 立体化植物配置不仅丰富了植物物种, 还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氧气量, 达到较好的生态效益。植物配置还可以采用分区或分段配置来突显特定植物景观的季节, 利用植物物候的优势, 通过合理布局, 形成季节性特点配置。利用各种观花树种、季相叶树种、观赏时间较长的宿根地被植物配置成多样性的稳定的植物群落, 随着季节的变化, 其色彩、形态各异, 形成春花、夏荫、秋色、冬姿四季季相更迭。

2.3 循环生态水景

水是景观设计中的最具吸引力的设计元素。水不仅可以起到组织空间、明确流线、引导方向的作用, 还能协调自然环境。绿色生态住区建设应采用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来节约水资源和水循环利用, 减少水的消耗。同时在景观设计时, 结合原有场地的水文特征基础上, 减少硬质铺装, 较多地利用绿地土层来贮存和净化雨水。利用景观湖来贮存雨水, 在景观湖的出口设置内循环自然净化过滤系统来优化水质, 堤岸边坡采用砂、石砌成, 植芦苇等水生植物, 模拟自然湖泊景观, 既丰富了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 又为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2.4 道路的景观处理

沥青铺路虽然可以减小汽车开过路面所引起的噪音, 但始终觉得与生态城所倡导的自然环境不太符合, 而石板路和架空的走道, 可让人有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此外, 设计师应处理好从大片原生植物带到长景邻里之间的过渡, 因为假设单独把长景邻里那一地区拿出来和其他楼盘比较, 可能长景邻里的容积率和绿化率都很有竞争力, 但是当长景邻里旁边是一片原生植物带时, 长景邻里的绿化率再高也会显得相形见绌。因此, 如何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做好衔接非常重要。

2.5 护坡的景观处理

若生态城处于山地地区, 有明显的高低起伏, 对人工栈道无须特殊的边坡护坡处理。但是当出现宽阔的沥青路面或者建筑物置身于山腰时, 护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生态城可采取一定的技术进行植被护坡, 同时结合边坡的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同时栽种各种乔木、灌木, 这种植被护坡的造价相对于传统土木工程措施通常要低一些, 同时, 还有很多优点, 护坡效率高, 维护费用低廉, 持久稳固, 而且随着植被的逐渐茂密, 形成很天然的景观带, 没有传统土木工程明显的人工痕迹。当然在一些坡度差较大的地段, 比如山腰上的联体别墅, 边坡不得不采取一些传统的土木工程手法, 如堆加岩石, 增添钢筋混凝土, 要求设计师在处理上更加细致, 使边坡处理得更加自然, 尽可能地减少了人工的痕迹。

3 生态城建设景观运用实例探讨

海珠生态城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海珠区, 面积约52km2。海珠生态城”建设构想———围绕打造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城市示范区和建设花城绿城水城的样板区, 借鉴世界生态城市的先进理念, 整合海珠区现有的果园、海珠湖、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琶洲地区、黄埔古村等功能区, 规划建设集会展商务、总部经济、园林景观、文化创意、宜居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海珠生态城。

海珠生态城, 园、林、湖、涌、江、城融为一体, 果园、海珠湿地公园、海珠湖、穿城而过的珠江和大小河涌为“美丽城乡”提供了天然的注释。近年海珠生态城实施了一系列的景观升级及改造工程, 包括湿地一期和二期。升级景观定位为城市中心湿地典范、万亩果园精华的集聚, ‘花城、水城、绿城’生态示范区除建设都市生态观光农业外, 还担负了城市果园湿地的展示功能和市民休闲娱乐等功能。而占地面积约200hm2的湿地二期, 将充分吸取一期示范区建设经验, 坚持保护和生态优先, 营造湿地自然生境, 提升生物多样性。在获得市民好评的景观升级改造工程中, 存在大量配置“景观树木和艳丽花卉”、“人工痕迹太重”等问题。

4 结语

对于生态城来说, 景观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实体、社会实体, 同时也是一个自然实体。通过对生态城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 在生态城中进行绿化发展, 同时保护文化。通过保护环境, 有效避免环境被掠夺、被消灭, 保护生态城中的绿化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洁.生态理念指导下的住宅设计[D].北京建筑大学, 2014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建设探索 篇5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建设探索

摘要: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很多学者专家认为城市滨水区域建设不仅注重视觉效果,更要重视城市滨水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作 者:陈小锋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期 刊:科协论坛(下半月) Journal: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年,卷(期):2010,“”(4)分类号:X22关键词:问题 原则 内容

生态景观建设 篇6

【关键词】植物;城市生态环境;原则;景观功能

1.植物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

1.1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的建设是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服务的,在污染日益加剧,环境日益恶化的城市中,为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我们倡导着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而我们在这个建设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要以人的需求为建设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本土植物所赋予的文化,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土植物对人的益处,建设人文的城市生态景观。

1.2科学原则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应遵循科学的原理来进行设计。了解本土植物的生理、生态方面的优势,大力的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城市景观。在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植物,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因地制宜,建设科学的、稳定的城市生态景观。

1.3经济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每一个设计都要遵守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具体的经费额度,在有限的经费下创造无限的美丽。有效地利用本土植物在培育、栽植、养护过程中节约成本的一大优势,同时也要加强经济树种的利用。利用本土植物创造经济的,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

1.4艺术原则

城市生态景观不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对美的需求。所以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遵循一些美学原理,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在形状、色彩、气味等方面的特色,采用植物配置的基本方法,来设计出充满艺术美感的城市生态景观。

2.植物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景观功能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即地方风格特色。如华盛顿林阴景观大道、纽约中央公园、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外滩、莫斯科红场等都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利用园林植物配置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以植物景观展示传统的城市文化,如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以及我国北京的香山红叶(黄栌)、杭州的柳浪闻莺(垂柳)、海口的椰风海韵(椰子),这些植物景观都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在树种选择上,首先应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如太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因此在树种应用方面也要体现地方特色,应以落叶树种为主。有的树种春花烂漫具有姹紫嫣红的特色,有的树种秋色艳丽,形成层林尽染的风格,季相变化十分明显,在太原汾河公园,就充分利用了植物的这种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植物不仅有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形式美,而且具有丰富多彩、寓意深长的内容美。景观规划是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应用绿化树种。以发挥它们的绿化功能和观赏特性。

2.1困势利导,合理安排空间

巧妙地利用地形特点。如起伏的地形、弯曲的水面等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立地条件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欲“扬”则“扬”,欲“抑”则“抑”,以达到“自成天然之趣”的目的。

2.2合理利用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具有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我们应利用植物造景,分隔划分空间,尊重植物生物学特性。构建近于自然的植物群落环境。形成多样植物的统一合理组合,合理利用空间。空间植物应丰富而不散乱。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2.3植物组合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植物造景要根据植物的形态、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色彩、质地等,分清主次。突出主题,确定骨干树和伴生树,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群体配置。虚实结合,若隐若现,充分体现自然环境美。

2.4保持植物景观的均衡韵律和优美轮廓

植物应具有优美的林冠、林缘线。植物空间的轮廓,要有平有直,有弯有曲。行道树以整齐为美。而风景林以自然为美。

2.5植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建筑环境与植物景观相得益彰

植物应与其周围的建筑小品以及水体等环境相和谐,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美的线条以及优美的风姿会给建筑以美感,使建筑与自然协调统一起来。无论何种水体,其主景、配景或小景都可借助植物来丰富其景观。水巾、水旁的植物姿态、色彩均可增加水体的美感。水中倒影,波光粼粼,自成景象。

2.6充分利用植物时间和空间的季相感

植物随季节、年龄而异,植物的四季变化与生长发育,使其产生不同的季相变化,形成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季相感。

(1)彩叶植物。彩叶植物因具有花朵一样绚丽的色彩,且枝叶茂盛,易形成大面积的群体景观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在目前城市园林绿化中大量应用。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春色和秋色叶植物。常见的春色叶植物有卫矛、臭椿等;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元宝枫、银杏、鸡爪械、鹅掌楸、黄栌、火炬树、漆树等;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金叶女贞、紫叶李、紫叶桃、紫叶小檗等。一般的栽植方式有孤植、丛植、基础种植、群植和片植、彩篱或模纹花坛。如北京的“香山红叶”主要栽种的是大片的黄栌,形成壮观的红色森林景观。

(2)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是植物造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划分空间、林缘线处理、营造主景、隔离树丛、背景树组合、草坪植物色彩与季相的装饰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可营造多种生态景观。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层次上的变化,而且易于造型修饰成模纹图案。在树木下、溪水边、山坡上、岩石旁、草坪上均可栽植,形成不同的生态景观效果。

(3)攀缘植物。攀缘植物在园林中主要应用于垂直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绿化的立体效果,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提高环境质量。攀缘植物可分为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附着于墙体造景的可用于各种墙面、挡土墻、桥梁、楼房、篱架、栏杆、铁丝网、栅栏、矮墙、花格等垂直侧面的绿化。如爬山虎、五叶地锦、络石、凌霄、牵牛、金银花、蔷薇等植物可附着于棚架进行造景。可“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棚架可以是木架、石架和水泥架,也可以和亭、廊、水榭、圊门、园桥相结合。点缀装饰小游园、庭院等。

(4)水生植物。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晨光晚霞中湖光倒影,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另外,水生植物也是营造野趣的上好材料,在河岸密植芦苇林和大片的香蒲、水葱、浮萍等能使水景野趣盎然。

3.结束语

植物景观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景观规划应适地适树。近远结合,速慢生搭配。常绿树和落叶树按比例栽植,讲究季相变化。景观规划的共同目标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大众创造出生态、美观、经济、舒适的生存环境,通过经济、环境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使城市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相配合。生产、生活与生态建设相适应,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剑,张志国,隋艳晖,王森.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01).

[2]陈飞平,李华,刘纯青.浅探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5(07).

[3]张亚芬.浅谈城市中的垂直绿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5(08).

浅谈园林生态景观的建设 篇7

关键词:园林,建设,自然,生态

1 中国园林建设弊端

对于园林及生态环境意义下的园林,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有过一系列论述, 如1958年3月他曾发表文章“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而如今的园林建设却是漏洞百出,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1 兴建项目的控制力不够。

当前, 人造景观的“泛滥”已成为又一个典型的投资失控。据悉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大观园在华东就一下子冒出了7座, 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游乐宫全国竟有近40座, 各类民族文化村、宫等主题公园更是数不胜数;无锡、武汉、河北、成都、山东等地投资开发了“水泊梁山”;继深圳之后, 广州、杭州、长沙、上海等地也投资建设“世界之窗”。而这类重复投资、重复开发、重复建设、“批量生产”的人造景点往往支撑不了多久, 便门可罗雀、几乎“全军覆没”。

1.2 规模上的一味贪大求全。

目前人造景观的开发建设投资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占75%以上;已建成的这类主题公园投资亿元、占地100公顷以上的超级项目全国有20多处;投资在亿元以下、千万元以上, 占地可观的大项目更是星罗棋布。如成都世界乐园投资2.3亿元、占地33.3公顷;长沙世界之窗投资3亿元、占地40公顷;而我国近年来每年用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费总额不到2亿元, 还不及一处人造景观的投资多。因此, 一方面许多旅游资源、特别是历史古迹得不到有效保护, 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大量旅游资源被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旅游开发又花巨资乱上项目, 造成很大的浪费。

1.3 景观内容单一。

部分人造景观内容匾乏, 缺少创意;有的背离市民意愿未能做到因地制宜。许多投资者缺少对项目的选题、选址、定位、规模、经营等方面细致周密的调查, 实事求是的论证;规划中更是照抄照搬。造成了“宫”、“村”、“园”到处都有, 而其艺术水平尽属于模仿、复制、翻版阶段, 停留在以偏盖全、以小喻大的加工制作层次, 形似而神非, 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如上海的“民俗文化村”与“中华民族大观园”, 内容风格相仿, 构思太简单, 前者借演出支撑了2个月就再也不行了, 后者则无法正常开业。还有一些人造景观格调低下, 如各地有不少的“妖怪宫”、“十八层地狱”等。这些粗制滥造, 期望“立竿见效”的人造景观, 因宣传迷信及伪科学, 因而常常“短命”。

2 中国园林之比较

四川园林文风浓郁又均以崇尚自然为本, 在四川园林中以杜甫草堂最为著名。《蜀风园》的设计立意, 围绕“人与自然———自迈向21世纪”的主题, 突出表现四川自然风景和园林的特色。其设计构思, 借鉴四川优秀传统园林特点, 兼采杜甫草堂园林的经典园景, 浓缩重组再创作, 力求在有限的空间营造无限的意境, 再现四川园林幽秀清旷, 朴实自然, 文风浓郁, 融史、诗、书、画、景于一园的特色。《蜀风园》以石书、楹联、字画等多种形式体现了这一特色。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 有“诗圣”之誉, 由于“诗圣”的崇高地位, 杜诗深受后人的高度重视, 杜诗书法、诗意画亦是历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品的题材, 可谓名作荟萃。杜甫的诗赋、古今名人的书法、绘画和与园林融为一体的设计, 可谓是《蜀风园》中文化设计的三绝。从而使整个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 展现出中国园林深厚的文化意蕴。

上海园则是另一风格, 如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内涵, 赋以设计创意, 使绿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上海屹立东海之滨, 被喻为“东方明珠”, 而光彩夺目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上海的象征。《明珠苑》设计布局以圆形《圆珠形》为设计母题, 平面构图以大圆 (D=25米) 为中心, 大小圆相切, 大圆中部契合弧形轩廊, 小园区设明珠岛和主体用现代科技武装园林, 设计者竭尽所能提高《明珠苑》的科技含量, 引用或开发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武装《明珠苑》。因为现代的都市花园为游客提供的不应该仅仅是观景的功能, 而应该运用新技术创造让游人能参与活动的新内容。《明珠苑》的入口拱形花架下设置红外线探测问候仪, 每当游人进出便会听到“欢迎光临, 谢谢光临”的问候语。在水池汀步中设踏泉, 这是为《明珠苑》特别研制的产品, 游客脚踏即会喷水, 饶有情趣。《明珠苑》力图运用新建材、新科技来证明:园林不仅可以采用粉墙黛瓦建设, 同样也可以运用玻璃和不锈钢等现代材料来表现。

3 对中国园林建设上的建议

3.1 根据园林结构规划景观结构

园林绿地景观是由形状、功能存在差异且相互作用的斑块《patch) 、廊道ccorridor》和基质 (matri) 等景观要素构成的, 是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斑块是内部具有相对匀质性 (homogeneity) , 外部具有相对异质性 (heterogeneity) 的景观要素。如, 公园、花园、庭园、小游园等。廊道是指与两侧景观要素显著不同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 如:道路绿化带, 环城绿化带, 防护林带, 河、湖、渠流的绿化带等。廊道建设可使不同的斑块浑然一体, 增加斑块连通性, 成为斑块闻物种迁移的屏障。基质是指景观中起背景作用的连续的斑块, 其他斑块类型以镶嵌的形式存在于其中。只有在借助天然的地理位置和条件的基础上建设园林生态景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保护人文古迹、历史古迹及老园林设计

3.2.1 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主要是人工景观, 在环境资源拼块和残存拼块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拼块, 长时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 使残存景观逐渐消亡, 进而形成以引进拼块为特色的人为干扰景观。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 它们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大量引进拼块和努力维护, 依赖于持续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 而老的自然景观尽管粗糙不堪却历经多少年月, 有着自己的自然群落, 更可以自我修复和自我生长的能力, 这种古代的园林景观应该保留, 也必须保留。

3.2.2 保护园林设计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我们每到一处美景, 总会或多或少发现, 某某到此一处, 或者有些情侣、游客的签名。可以看得出这些人对此处美景的眷恋和喜爱, 孰不知这种破坏性的行为恰恰起了反作用, 让本来天然而成, 自然的景观大大煞了风景。因此, 保护园林设计及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是需要全国人共同努力的事情, 唯有提高每个人的自觉性, 才能让这些古老的美丽的景观完整的守在下来。

总之, 在景观生态建设中, 关键是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和营造, 提高绿地的生物多样性。绿地的多种生态功能, 是以物种多样性为重要前提的。上海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的研究表明:乔、灌、草复合结构以及阔叶、针叶混交林在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杀菌等方面, 明显优于单一结构的树种。同时, 注意植物群落的时空结构, 不仅空间层面上多样, 而且不同季相景观多样。因此, 在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种植时, 应充分考虑物种的配置, 使之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 又能形成完美的植物景观, 成为具有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

参考文献

[1]罗蒙.深圳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J].中国园林, 2000, 2.

[2]杜桂祥.大力推进绿化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J].园林, 2001, 1.

[3]杨文悦.城市发展规划在前环保为先[J].园林, 2001, 4.

[4]马海鹰, 欧阳东.以创建园林城市为突破口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J].城乡建设, 2000, 4.

生态景观建设 篇8

1.1 景观多样性与景观异质性

所谓景观多样行是指景观类型的不同, 而景观的异质性是指景观自身的变异程度, 前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景观的复杂性, 并包含了景观格局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后者决定了景观格局的多样化, 它使得人们居住环境的生态系统更具有稳定性和柔韧性。

1.2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景观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物种的灭绝和迁入这2 个过程决定了岛屿物种的丰富程度。通常岛屿的生态空间是十分有限的, 岛上的物种数量越多, 可能新迁入的物种数量就越少, 而已经存在的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 对任一岛屿来说, 随着岛屿中物种数量的增加, 迁入率就越小, 相反, 灭绝率就越大;物种可能在不断变化, 但是丰富程度相对保持不变, 岛屿内的物种迁入率和灭绝率相同, 这就使得岛屿内的物种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动态平衡。

2 园林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建设原则

2.1园林生态城市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园林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当下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 强调城市建设应用生态学、景观学和美学原理并通过利用系统工程、园林工程和社会工程等现代工程手段而建设的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高效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优美的和居民满意的人类居住区。其具有城市功能协调、城市结构合理、高效益低消耗、城市生态平衡等特点, 城市内的绿色空间会不断增多, 灰色空间减少, 绿地的覆盖面积也不断增加, 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 与此同时, 城市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2.2园林生态城市建设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要求城市建设必须合理配置各种资源, 将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当前建设有效结合在一起, 立足现在, 兼顾未来, 实现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空间的主体是人, 在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时, 应将人的需求作为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出发点, 使其处处充满着人文关怀, 努力给居民创造一个美好舒适的城市环境。

坚持整体优化原则。建立一个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

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园林生态城市建设建议

3.1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中每个景观单位的功能各不相同, 不同的植物群落为增加城市的异质性, 比如, 城市建设者通过在某些景观区域放置特色观赏植物, 在城市中建设特色园林景观, 并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氛围, 给人以视觉审美享受和精神享受。城市中的居民文化层次各不相同, 对文化需求也各有差异, 而只有确保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才能让城市中布满各种各样的景观群, 减少拥挤的城市建筑给居民带来的心理上的压抑感, 让城市居民能够在景观设置中得到心理上的放松。

3.2大力发展城市绿色经济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园林建设不仅要注意加强城市内部的绿色植物建设, 而且要从城市发展角度,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减少城市污染, 保护城市环境。绿色经济包含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经济行为。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 绿色经济的发展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为此, 在园林生态城市建设中, 城市建设者要注意发展绿色经济建设, 减少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 实现城市发展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促进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3注重城郊生态建设, 加强城市绿地系统体系建设

景观生态学将城市范围内分散的园林如苗圃、居民区绿地、街头绿地、公园等称为城市基质中的斑块, 和“生境岛”类似。如果岛之间没有充足的连接度,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各类物种的迁移, 为此, 在城市建设规划时, 相关人员必须将城区内的各个生境岛都作为城市绿地规划的一部分, 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将零散分布的景观连接在一起, 进而形成网络体系化的园林生态城市, 这不但能给生物提供更广阔的栖息场所, 而且还有利于城内外植物与动物的互相迁移。比如, 城市郊外大都会存在大片的过度地带, 这些地方的自然条件要好于市中心, 对此, 城市建设者可以通过建设防护林带的方式, 在城市外围形成绿色走廊, 以丰富城郊结合部的生物多样性。

4 结语

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其可以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发展的有机结合, 可以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 为此, 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对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促进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景观建设 篇9

中原城市建设正飞快的发展,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样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首先,城市形象缺少特色。作为中原地区的城市,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必然要体现出中原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城市景观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景观设计千篇一律,产生单调的效果,同样的模式,使城市景观失去了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的体现。其次,城市整体景观和环境不协调。城市建设一方面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在改变着自然环境。

(一)中原城市环境特点及现状

针对中原地区的环境发展现状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原地区城市化加速与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城市水资源短缺,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加,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产生量大幅攀升,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其次,中原地区的环境问题还表现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最后,城市用地面积的成倍增加,严重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也无疑降低了城市环境的承载力。

(二)环境与景观的联系

城市环境,从广义讲是指城市领域的所有事物,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植物、水体、山脉、丘陵等。从狭义上讲是指城市内部、建筑物外部的空间、场所及景观集合。

一般我们将城市环境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与定义。

形式层面:即人通过感官能够体验到的一切:方位、形状、尺度等等。形式层面直接对人的感性形成刺激,使人情绪上产生反映。

意象层面:形式层面所包含的结构性要素,是通过空间的结构框架、功能使用及典型符号所表现出的内涵,它可以表述环境的特征、用途、与人的相关性。与形式层面相比,它须经过理性的辨认才能引起知觉反应。

意义层面:即隐藏在形象结构中的内在文化涵义,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二、中原特色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创新研究

(一)利用自然解决问题

早在英国生态学家斯坦利在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这一科学概念时,就有许多学者认为这是生态学发展应用的一个转折期。在世界经济的纽带上,发展是不可能停止的,如何来解决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现阶段的研究重点。

所谓利用自然解决问题指的是我们既然已经通过研究知道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那么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对症下药。城市中的“生产者”是没有办法得到的,在没有新型能源的前提下,我们只能通过其他生态系统提供,就这一点来说,从别处汲取适当的能源和物资不会造成破坏性的打击和影响。关键的环节在于“分解者”的缺少,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人工的覆盖面大,产生的废物多种多样,在很多废物的分解上难度非常大,即便在其他的生态系统中,想要分解一些废物也需要花费十年或百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排放肯定是不可能的,少排放同样也是很难做到,那么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法莫过于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尽可能多的创造“分解者”来减轻对其他生态系统的负担。

1. 空气净化

中国科学院大气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认为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是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空气净化不光是自然科学的课题,也是各个学科的综合课题。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针对雾霾的主要成因,通过生态景观设计学的方法来解决雾霾问题是性价比较高的一种选择。

扬尘现象是我们通过改善城市设施可以充分减轻的现象,这种现象无法避免,但是只要做到最大幅度的缓解到不加重雾霾天气的程度即可。扬尘可以说是雾霾的最关键因素,没有尘就没有霾,我省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密集,随之车辆、楼房、工厂等也巨幅增加。总结我省城市扬尘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1)车辆。我省几乎所有的城市道路在设计的时候都采用了我们常见的花圃和路肩做的高出汽车通行的路面设计。我们只需要对马路牙的底部进行一些细小的变化,比如加一道不是很深的沟槽,这样既不会对行驶车辆造成危险,也可以更好的收纳被雨水冲刷的灰尘,而环卫工人在清扫的时候,只需要配合一些专业的工具对沟槽进行清理,也避免了用扫帚把灰尘扬起的问题。(2)建造业。施工中的房屋同样会带来很多的尘土,并抛向空气中,在施工作业中的尘土无法完全避免,只能依靠平时施工的具体操作来实现,解决难度相对较大。反之相对容易操作的是施工材料运输方面,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工厂的出门处设置清洗装置,在来往于工地和工厂的车辆底盘和轮胎进行冲洗,这样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减少灰尘的流动。93)工业。工业扬尘这是一个自然科学的课题,至今为止仍然困扰许多专家学者,经济要发展,工厂就不能停工,不停工就会产生灰尘。

2. 城市河流净化

随着中原经济的发展,城市河流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由过去以防洪、供水功能为主向满足防洪、供水等综合功能转变。但是由于城市河流污染严重,再加上水源的减少,想要使得城市河流发挥上述功能,水质改善是首要的工作。

在水质改善方面,近些年兴起的水质原位净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对城市河流的水质进行改善。主要原理是在原有的河床不变的基础上,直接采用微生物、酶与载体的自固定化技术对污染水体进行就地处理。比较于物理和化学方法,生物方法更具有操作简单、性价比高、杜绝二次污染等优势,可以在中原区城市河水净化中采用。

3. 绿化的量变与质变

经过问卷调查随机100名郑州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有90%以上的居民认为郑州的城市生活质量很差,而这90%的居民中几乎所有人认为空气和污染在没有办法停止排放的前提下多种树就可以解决。

分析这个调查的结果,反应出两个最直观的现象:一是我省城市居民对绿化的认识并不全面,大量的种植植物,确实是可以带来净化城市污染,缓解雾霾等现象,但这并不科学。第二个现象是城市的生活质量的确不高,因此这个现象导致了中原区的很多城市给人们心中留下了脏乱差的形象,基于这种形象之下,大家更不会去爱护我们的城市环境。我们必须要从城市绿化追求量转变为追求质。这不单单是在一块规划出来专门用来建设城市景观公园的区域,而是应该存在于各个地方。

(二)通过设计引导行为

意识决定行为。在当前市民对城市居住环境抱有不满的时期,改变光靠政府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城市的居民们的携手共建。如何达到提高人们对生态景观的认知,是现阶段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新的任务。(1)概念性的景观设计是一种超前的设计体现,它可以适当的出现在城市景观当中。(2)从问卷中我们不难分析得出,我省居民对生态的认识并不全面,大部分的居民依然认为只要有绿色的植物,自然就会发挥其效应。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十分的低下。设计并建造科普景观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我们通过对生态系统的抽象设计,让人们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方式,引导着人们去思考什么样的行为是有利于共建绿色城市,这种力量可以说是巨大的,如果城市中每个居民都愿意以身作则,节能减排,那么这种蝴蝶效应比兴建更多的生态景观去治理遭到破坏的环境要见效更快,同时,每个城市景观的经营者就会慢慢发生变化。3、绿色出行可以说是最适合中原地区的城市现状,因为人口密集导致车辆众多,相对应的许多城市环境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摘要:本次课题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综合多门学科,提出针对中原城市特色生态景观建设的方法尝试,从而因地制宜的做到改善城市环境以及通过设计倡导绿色生活。在结合了中原特色文化地基础上,分析当下中原区存在的环境因素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对改造和建设中原城市景观的探索,致力于通过设计带来城市形式美的同时,做到运用生态原理缓解中原区城市的环境污染以及倡导新的绿色生活方式。

关键词:环境特点,解决办法,中原特色

参考文献

[1]格兰特·W·里德.《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

[4]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生态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区域可持续设计与规划》,弗瑞德A斯迪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园林植物及生态》.重庆市园林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天津、青岛、大连研究为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贾宝全,王成,邱尔发.《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3(1).

[9]宋志钢.《浅析节约理念下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3(2).

[10]洪剑锋,华征跃.《浅析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3(2).

[11]张志永,杨军.《城市绿化中植物配置方法研究》,北方园艺,2013(1).

高层住宅区生态景观建设思考 篇10

关键词:高层住宅区,生态景观,景观设计

0 引言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更新, 以及人类对居住条件要求的挑剔, 生态景观设计成为了现在住宅区规划和设计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高层住宅建筑在解决城市用地矛盾的背景下产生, 在城市房地产行业中越来越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与传统的低层或多层住宅建筑相比较, 高层住宅区的景观建设因为其建筑和空间的巨大差异性, 其景观设计就会有其自身的结合点和设计方法[1]。生态、宜居的室外景观怎样同高层居住空间合理的结合,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高层住宅区景观特点分析

1.1 城市生态住宅区发展现状

城市住宅区生态研究在欧美国家及我国也已经有了一定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在国外, 关于能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研究, 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都已经有了设计的现实案例[2]。如英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 其健全的雨水收集设施、高覆盖的太阳能发电设施, 这些大众应用显示了西方住宅区的生态建设的积极而显著的效果。

以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 城市住宅区的生态建设属于快速起步并发展的时期, 其建设比例显著提高, 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及地区。国内建立了一些生态住宅区, 甚至是生态城市, 如中新天津生态城、苏州西部生态城等。但在普遍发展过程中, 人们对其生态景观的理解出现了一些误区和形式主义, 认为居住空间内设计有草坪或水池等就是生态景观;废弃物处理方式比较传统, 管理方法比较粗放, 比如固体垃圾大都选择集中填埋, 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管理多见形式;生活污水不经过内部处理利用直接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虽然这些现象还很多见, 但随着城市的改造更新与新城扩建,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城市住宅区发展成为一个从外在设计到内在运作生态一体化的人类社区。

1.2 高层住宅区出现的景观问题

1.2.1 容积率偏高

居住地块的容积率 (Floor Area Ratio/FAR) 反映了该块土地有限范围内的建筑开发强度, 其数值的高低与本身的建筑类型和周边环境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代表了一种相对概念。由于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人口越来越多, 导致居住场所供应短缺或房价上涨, 从而使得居住建筑不得不向上发展, 即提高土地容积率来解决现有状况[3]。但是容积率不是越高越好, 居住场所对其的合理区间有自身的控制范围, 有关研究表明, 最理想的高层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土地容积率是控制在2.5~3.5之间, 并且现在国家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容积率都应该控制在3.5以内。而目前我国高层住宅区的容积率普遍都高于3.5 (见表1) , 巨大的开发量带来了住宅区的环境品质下降、交通拥挤、空间压力等一系列问题。

1.2.2 建筑外观雷同

目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 人口进城不断增多, 城市地价不断攀高, 国内的高层住宅区处在大量建设的阶段, 用来解决现阶段城市内人口多而土地资源少导致的住房相对供应紧张局面。从而住宅建筑大量喷涌, 用速度技术来解决数量问题, 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早期, 外观不是人们关注的主要对象, 甚至建筑图纸重复利用, 外观造型更是粗略对待, 以至于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及色彩单一雷同。导致了建筑空间的识别性降低, 进而影响了生活其中人们的生活归属感与认同感。

1.2.3 光照问题

光照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组成部分, 而高层住宅区建筑因其高大体量对户外阳光产生遮挡, 成为其住宅区内影响环境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层居住场所内, 建筑高度通常达到80 m~90 m, 太阳光在建筑外部环境中导致巨大的阴影面积, 甚至会对周围居民建筑造成日照影响, 并对植物生长和居民日常户外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其面积大小与建筑体量成正比。例如休闲散步的老人、打闹嬉戏的儿童、久坐床前的病人等都对阳光有迫切的需要。没有阳光的空间场所, 特别是在冬日, 人们不愿长久停留。因此, 住宅区, 特别是高层住宅区, 其外部空间要想充满生命活力和吸引力, 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就是日照的充足。

1.2.4 风环境影响

在我国高层住宅区的快速发展的时候, 空间内的风环境影响也越来越突出[4]。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出现, 引起了明显的再生风环境和二次风环境, 并危害城市环境。在当今城市建设中, 近低风的形成产生一方面受建筑本身的造型、大小和建筑布局 (像建筑开口、回廊通道等) 的影响, 一方面受周边建筑景观的相对位置、造型和周边地形的影响。伴随建筑高度的增加、布局的紧密, 贴近地面的大气对建筑周边的环境有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另外, 假如因高层建筑的阻碍而导致空气不能流动, 常常会造成通风效果差、空气浑浊、空间不能有效散热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 也会间接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作用。

1.2.5 场所领域感削弱

在高层住宅区景观设计时, 在保证通风顺畅、日照充足的情况下, 高层建筑不可能和低层或多层建筑类型一样非常容易地分隔空间, 或者利用建筑群体围合空间, 常常导致外部空间景观松散分布, 使得高层住宅区形成大面积的功能不明确的开放空间, 空间缺乏认同感, 即空间的领域感大大削弱。即使出现高层建筑空间的积极围合, 也不能产生具有亲切的人体尺度。高层住宅区室内外环境的交换过渡空间仅仅靠狭窄的电梯通道, 虽然为所有人使用, 但公共性与私密性模糊混杂, 很难产生归宿感。

1.2.6 传统文化缺失

高层住宅区景观在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特点, 这是受到自身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影响而形成。现在越来越浮躁的房地产商业炒作, 在环境景观设计上以西方景观为推崇, 打造异域风情品牌, 忽略本土传统景观文化, 形成了许多住宅区环境混乱无章的居住景观, 与当地城市的乡土景观无法统一, 产生了不土不洋的生活空间场所, 让人啼笑。这些照搬的景观最终无法融入地方文化, 被淘汰被遗弃, 造成了资源和经济的浪费。

1.2.7 绿化意识局限

在居住环境建设的时候, 一些高层住宅区机械地、片面地提高绿地面积, 仅仅认为是住宅区建设的一个任务指标, 是生态景观建设的唯一衡量标准, 认为高质量的高层建筑环境、良好的高层建筑生态环境、高效的高层居住生态效益仅仅需要提高绿地率就能做到[5]。其中经常见到的设计就是抛开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不管, 毫无变化地采用大草坪上栽植景观效果明显的观赏乔木。完全没有理解植物绿化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的真正含义, 绿化面积的大小、绿化率的多少不能真正代表生态效益, 起真正决定作用的是绿化空间结构的层次、绿地种类的选择和绿化材料的挑选。

2 高层住宅区生态景观设计对策

2.1 生态景观设计总体布局

高层住宅区其主要的功能跟一般低层、多层住宅区一样, 是为了提供人类居住、交往等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 所以高层住宅区的总体规划布局第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为人们的生活、交往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空间。全面的生态思想不是只要求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存, 而是还要求创造人与人和谐生活的景观环境[6]。所以, 高层住宅区的生态景观不仅仅注重和满足居住的基本功能, 是要求存在一个多功能混合的“生态居住区”。构成的要素包括工作、教育、商业、娱乐、绿化等, 甚至还要考虑农业, 通过一个复杂的综合, 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用途的生态的综合居住区。一方面, 自然条件与人文传统的结合, 即高层住宅区的整体规划布局、建筑位置的摆放要在分析和整理其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土壤等) 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和具体结合, 营造优美的居住景观和宜人的邻里交往空间;另一方面, 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的结合, 即通过建筑群体、公共空间等基本结构单元的生态系统结构的交错和重叠, 即使一个空间相对较小的范围, 也能为小区居民提供多样性的户外活动空间, 营造出具备多样性的健康的人居环境。

2.2 生态景观设计基本手法

2.2.1 营造生态性的绿化景观

现代城市内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不仅需要提高城市绿色空间的所占比例和人均绿地面积, 而且要形成为现代人类服务并能被人们接受的有机循环的生态系统环境, 具体表现为依据人类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而仿造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而建成的人居环境, 它不仅仅简单的认为是“绿色空间”, 其外部生活空间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住宅区的绿地空间是整个生态性空间的核心部分, 在景观设计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绿化的层次从单一平面到综合立体发展以最终形成多层次、集中化的绿地生态系统。高层住宅区将其屋顶空间建设成为屋顶花园或者绿地, 可以改变原来单一效果的地面绿地景观, 增加屋顶绿化就能够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绿化, 构架丰富的生态体系。高层的绿地空间的使用会比一般的地面绿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2) 衡量绿地多少的规模指标评价 (人均绿地面积) 对住宅区的绿化指标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但绿地多方面的适应能力也很值得注意, 就是要求绿地要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性的不同需求来营造出不完全相同的绿化生活环境。

3) 绿化景观的艺术内涵和意境表达也受到了高层住宅区居民的重视。人们在享受绿化景观的时候, 不仅要在视觉上、嗅觉上等生理上产生美的感受, 而且还希望在欣赏景观的时候能得到内心的熏陶和文化的慰藉。

2.2.2 营造生态性的亲和景观

亲和景观是指能够亲切融入并使人们容易接受的人居环境, 这种生态景观也一直受到现代城市居民的关注。为了鼓励小区内人们的活动交往, 避免高层住宅区日益冷漠的居民交往和人际关系, 高层住宅区生态景观环境要重视此类问题, 尽可能地发挥其景观的优越性来改善这一矛盾。例如在小区人员密集活动的地方, 除了设置老人和儿童的专属活动空间外, 还可以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设置文化活动中心及公共景观, 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优美的交往活动空间和观赏环境;在小区公共服务建筑底层的主要出入口或居住建筑的底层进出门口等人流交叉口的附近设置开敞空间或半开敞空间, 为居民提供可以停留休息的空间景观, 也为大家交流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场所。

2.2.3 营造生态性的核心景观

高层住宅区内的人口密度高、功能复杂以及用地紧张, 其核心景观功能也最为复杂, 需要满足绿化、交往、聚会、停车活动的多类型功能。因此, 高层住宅区的生态景观中核心景观的建设极为重要, 它是服务于整个高层住宅区, 特别是公共空间景观部分, 用来整体把握和控制高层住宅区生态景观的规划格局。而其对核心景观的地理位置不是固定布置, 并非都是地块的中心位置, 而是根据住宅区的人口密度而合理设计, 以便为周边各个位置方向的居民服务。核心景观位置还要考虑周边环境, 多紧邻开放空间, 这种的组合形式能够极大的丰富空间景观功能, 带来最完善的景观效果。

2.2.4 营造生态性的认知景观

人类对景观空间的认知与成像是大脑视觉系统中一项复杂的工作。高层住宅区内的生态景观如果能够得到人们的视觉认可, 形成特殊的认知景观, 不仅可以营造特色的生态景观, 而且有利于创造居民居住空间的归属感。高层住宅区内的建筑形体大、设计多样, 所以该类型住宅区可以形成景观变化丰富、建筑高低起伏的天际线。通过建筑层数的变化和景观的灵活布局, 营造出景观的焦点, 形成不同层次的多重认知景观。例如, 当高层住宅区的建筑采取高层、多层混合布局的方式时, 如果将高层建筑放置在地块入口或边缘, 建筑景观可以起到标志与分割效果, 形成连续街道景观的同时也阻隔外界的不良影响, 起到降低噪声、分割空间等效果。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向前推进, 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环境, 特别是大型城市, 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关于指导住宅区景观设计的思想, 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已经脱离了绿地、广场和小品三种形式组合的传统住宅区建设模式, 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的景观规划设计思想体系, 使住宅区景观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和突破:从机械的景观设计要素组合和配比向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设计思想转变, 从只重视住宅区绿地指标向强调住宅区整体环境的生态效益转变, 从设计只注重单一功能性向全方面服务人与自然的需求转变。研究高层住宅区未来景观的发展趋势, 其景观的设计肯定会越来越注重生态效益, 所以高层住宅区景观设计应该转换为生态景观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1]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J].城市规划, 2001 (11) :33-38.

[2]吴冬蕾.国内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3]姜梦菲.高密度住区景观的生态设计与健康环境营造[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7.

[4]叶子君.建筑风环境和高层住宅与小区风环境设计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 2005.

[5]朱小芳.从生态景观的角度看城市立体绿化的新形式[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 2010.

生态景观建设 篇11

【关键词】河岸生态修复;景观生态学;运用

0.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大,人类改变自然的活动不断增强。以往的河岸水利工程,大量使用硬质材料,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向,也破坏了原有湿地的自我修复功能,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给我们带来一条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如何将景观与生态相结合,是河岸生态修复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

1.概述景观生态学

1.1景观生态学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某一地区不同景观系统间的动态关系、互相作用以及空间格局的一门生态学学科。即主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间异质性组合的结构、功能、动态和管理。

景观生态学一词,最初由德国地理学家C. 特洛尔提出的,“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

发展到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较大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区域,以整体综合的观点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过程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探讨景观优化利用的原理和途径。

1.2景观元素

景观是由景观元素组成,即各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单元。景观元素指系统中相近同种物质的生态要素,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斑块:指在外观和性质上与周围地区不同的,具有一定均质性的地表空间单元。具体来讲,斑块可以是草原、农田、湖泊、植物群落或居民区等。

走廊:指与基质有所区别的线状或带状的区域单元。常见的走廊有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等。走廊景观有其双重作用,一方面作为障碍物,对周围不同景观产生隔离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连接的纽带,是各景观之间的沟通桥梁。

基底,又叫作本底、基质,是指在景观中范围最广、连接度最高,并在景观整体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单元。例如: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

一般来讲,斑块、走廊、基底都代表一种生命群落,但有时斑块和走廊所代表的是无生命或微小生命的景观,如公路,岩石或建筑群落等。斑块-走廊-基底模式,三者共同构成景观组织系统的基础框架和基本组成结构,对景观的质地性起着决定作用,同时,又影响着整个景观系统的动态变化。

1.3简析景观异质性与景观格局

景观异质性是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景观的决定要素在一定空间内的变异性和复杂性。景观异质性的意义重大,它决定了景观生态系统整体的生产力、恢复力、承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景观的这种异质性,使生态系统内各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构成,并使物质流、物种流、信息流和能量流在景观要素间循环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发挥并制约景观的整体功能。

景观异质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景观格局。在景观空间的整体范围内,要素斑块、走廊和基底的结构成分类型、数量以及空间模式,共同构成景觀系统的基本格局。

景观异质性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四个方面:自然环境突发事件,人类活动干扰影响,植物群落的自然演变以及生态系统能量的动态变化。很多学者研究认为,景观异质性不仅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促进作用和积极影响。

2.景观生态学在河岸生态修复中的运用

2.1河岸生态修复的概念

河岸生态修复是指使用技术的、环保的或是整合资源的工程措施,使河流沿岸复原因人类破坏而导致的部分功能退化或消失。河岸原有功能包括:抗干扰能力、蕴藏水土、优化小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由于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的长期忽视,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1)河道的直线化和渠道化。沟渠化的河道导致河岸生态系统异质性的破坏,生物种群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进而可能引起整个河岸系统的生态环境退化。(2)河岸或河床的混凝土化。由于传统的河岸整治多使用砌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导致河道环境的硬化,阻隔了陆地与水下两个生态系统间的循环与联系,破坏了河流沿岸环境的生态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亲和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河岸修复研究中新的主题。总之,河岸修复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达到景观系统内各要素的组织平衡及持续的动态变化。

2.2河岸生态修复中景观生态学的运用

2.2.1斑块-走廊-基底的变化模式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增加,使得河岸景观中原有的环境资源斑块逐步减少,而人工形成的干扰斑块大幅度增多。此外,在自然界中,斑块的面积大,范围广,这是由于所受的干扰小,主要由环境资源斑块所组成。而在河岸生态景观中,斑块的平均面积明显减小,这是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破坏与干扰程度的增加,斑块的平均面积逐步降低,功能也逐步丧失。

在自然景观中,线状河岸走廊较少,大多呈现蜿蜒曲折的形态。但是,随着人类干扰活动的加剧,带状和线形走廊大量出现。由此,河岸的基本形态遭到人为的改变,这样会导致景观异质性的降低,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最终可能引起整个河岸景观的自然修复能力退化,生态修复功能降低。

由于在河岸两侧人为工程的增加,大量的农田或人类聚居地相互连接,使得基底与周围其他景观的界面逐步减小。这就打破了天然景观的生态系统性,使得基底的连接作用降低,不利于河岸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2.2河岸景观的异质性与多样性

由于河流走廊的空间连续性被人类活动所分割,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受到影响。从而,能量流、物质流的循环交替,以及生物群落的自然迁徙都受到相当大程度的阻碍。景观系统的空间异质性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降低,使得生态系统动态功能逐步丧失。因此,如何提高河岸景观的异质性与多样性,是河岸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内容。

2.3河岸生态修复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河岸的建设与修复中,更多的将重心放在工程的稳固性和持久性上,没有将生态修复的理念融入其中,往往忽略生态系统原有自然功能的重要性。如河岸两侧的水利工程往往采用混凝土等坚硬材料,这就阻碍了植物群落的正常生长,降低了河岸带湿地功能的有效发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由此可见,河岸生态修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应依照“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在科学方案的指导下,更多的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如:凝固土壤的根系植物、复合型土木材料、湿地型环保混凝土等,不断改善河岸的生态系统功能。

3.结语

景观生态学在河岸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根据斑块-走廊-基底的模式,分析河岸修复的空间系统单元间的关联性。通过景观异质性的原理,找到解决河岸能量传递的新思路。这些都为河岸修复技术方案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借鉴与帮助。同时,提醒我们应该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贯穿在生态修复的方案中,最终使生态功能与景观修复相结合,找到未来水利工程发展建设的正确方向。

生态景观建设 篇12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理,生态景观,建设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土地利用出现一系列问题, 如农村居民点存有大量空心村、闲置房屋, 土地利用率低等而农村基础设施差、面源污染严重, 乡村景观受损、人居环境质量差, 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村土地整治已经正式写入2009年中央1号文件。国土资源部日前通过《关于推进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总体安排》, 正式启动《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2011-2020年) 》修编工作。本文在面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 以及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发展需求, 对农村土地整理中道路生态景观的建设原则及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农村土地整理中道路生态景观建设策略建议

1.1 建设原则

1.1.1 以生态景观保护为优先原则

各个民族文化资源还有重要的历史人文遗迹均能够在农村原生态景观方面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人和自然有机结合推动农村景观出现, 另外同样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突出展示。所以农村景观呈现了非常突出的特色, 为村庄营造生态景观非常关键的前提, 必须强调保护方可从这个前提之下不断发展产生独特的生态景观。是非常关键的方针, 从未来的新农村营造环节内一定要彻底的落实。

1.1.2 体现农村与城镇景观之间的差异性

农村景观具有非常明显的特色, 农村景观非常强调自然因素并不是特别强调人为因素, 农村附近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往往和人工环境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仅仅按照城市景观设计思想规划农村生态景观体系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景观框架为景观异质性突出展示。现阶段, 因为人类行为的作用, 造成从空间层次无法进行搭配。一定要辨别农村景观自身特征, 方可推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保持一致。因此营造“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为未来必须强调分析的方向。

1.2 道路生态景观建设的策略

1.2.1 根据农村景观特征, 不断提升景观自身价值

土地整治应当防止出现雷同现象, 要把土地模型发展为景观模型。景观为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产生的地域风貌, 为人和自然活动彼此影响的产物, 为突出展示生态、经济、文化还有另外社会功能的整合。所有乡村均具备相应的景观特征还有风貌, 此类特征往往通过不同因素进行累积, 彼此影响而慢慢产生的, 不管此类景观特征能不能得到观众的注意和重视, 均为这个地区人文还有自然历史发展的突出展示, 除了为自然景观, 另外同样为非常典型的人文景观, 存在非常明显的文化还有美学价值。2006年欧盟颁布《欧洲景观公约》, 强调在法律上承认景观的价值, 制定景观保护、管理、营造和公众参与的机制。在《欧洲景观公约》框架下, 欧洲成员国先后开展了景观分类和特征评价以及监测研究。认识、维护、顺应、延续这种地域景观特征已成为土地整治和乡村复兴的重要内容。

1.2.2 大力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网络设计手段存在明显差异, 不过能够细化成景观结构方法还有目标物种方法:第一种主要按照景观生态学还有生物空间分布原理, 不断提高生境自身水平, 其中包括了森林生态系统还有湿地生态系统, 同时研究衡量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规模、水平, 存在关键生态服务功能廊道设置情况还有外界影响敏感性, 随之发现核心区、缓冲区、潜在廊道还有踏脚石等等;第二种手段主要按照岛屿生物地理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物种适宜性原理, 基于物种巢域、迁徙和扩散廊道、觅食行为等, 细化成核心区、缓冲区、潜在廊道及踏脚石空间布局。

1.2.3 强化对于土地的多功能性分析

土地通常能够进行资产保管、制造、生物生境、气候还有水文调节、物质储藏、废弃物净化还有污染修复、制造和生活空间需求、文化传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空间连接、地域文化景观表达等功能。土地整治从特别强调保证土地综合生产力过程中, 要关注保证其生态景观服务能力, 营造产生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景观生态学明确表明“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结构理论, 充分展现农村景观之内田埂、防护林、田块、林地能够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斑块”能够产生非常关键的生态涵养作用, “廊道”为非常关键的线性因素, 存在运输、生物迁移、美学视角作用, 但是“基质”为非常关键的景观类型。景观格局和生态环节实际联系分析为景观框架不断调整的重要前提。景观格局调整为管理生态环节非常关键的手段。借助营造马赛克样的、存在多孔还有透水性的乡村空间基质, 推动其连续性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不断提高多元化水平;借助线性廊道合理设置推动景观生态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 保证其连通性, 避免景观破碎化产生恶劣的影响, 逐渐变作了空间设计还有土地整治非常关键的方针。通过改变空间格局 (配置) 、增加植物群落结构多样化, 提高景观绿量和“碳汇”;通过景观格局与洪水和其他灾害等过程的研究, 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景观生态格局规划设计。

1.2.4 不断拓展项目实施机制, 强化参与性

以下是欧盟在土地整治和乡村发展中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法, 可作为各地土地整治规划和项目实施参考。

(1) 土地整治涵盖了行政控制不同机构还有各个方面的行政机构, 强调不同机构合作的制度保障机制, 营造“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聚合资金、整体推进”工作体系。

(2) 编订科学合理的参与步骤、体系还有规范, 推动公众积极投身其中。

(3) 从科技角度而言, 要强调可视化技术, 推动土地整治可视化水平持续上升, 调动公众自身积极性。

(4) 营造生态景观信息网络, 调动公众自身积极性, 及时了解公众内心想法。

2 结论

在新农村建设中, 生态景观规划不是整体村庄规划中的附属规划, 也不是单纯的绿化种植规划或农村外表形式的肤浅装饰, 它是在多学科融合的规划思想指导下, 对农村景观的综合塑造, 必须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 才能突出城乡景观的本质区别和村与村的不同个性, 最终形成和谐、舒适、现代化的新农村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1]洪昌富, 刘海龙, 魏保军, 等.北川新县城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J].建设科技, 2010 (9) .

[2]汪勰.低碳视角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应用探讨——以武汉市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 2010 (5) .

[3]王润, 刘家明, 田大江.基于低碳理念的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J].旅游论坛, 2010 (2) .

上一篇:低血糖指数饮食疗法下一篇:光纤激光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