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景观建设

2024-09-22

生态园林景观建设(精选12篇)

生态园林景观建设 篇1

1 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基础

1.1 景观多样性与景观异质性

所谓景观多样行是指景观类型的不同, 而景观的异质性是指景观自身的变异程度, 前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景观的复杂性, 并包含了景观格局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后者决定了景观格局的多样化, 它使得人们居住环境的生态系统更具有稳定性和柔韧性。

1.2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景观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物种的灭绝和迁入这2 个过程决定了岛屿物种的丰富程度。通常岛屿的生态空间是十分有限的, 岛上的物种数量越多, 可能新迁入的物种数量就越少, 而已经存在的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 对任一岛屿来说, 随着岛屿中物种数量的增加, 迁入率就越小, 相反, 灭绝率就越大;物种可能在不断变化, 但是丰富程度相对保持不变, 岛屿内的物种迁入率和灭绝率相同, 这就使得岛屿内的物种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动态平衡。

2 园林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建设原则

2.1园林生态城市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园林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当下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 强调城市建设应用生态学、景观学和美学原理并通过利用系统工程、园林工程和社会工程等现代工程手段而建设的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高效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优美的和居民满意的人类居住区。其具有城市功能协调、城市结构合理、高效益低消耗、城市生态平衡等特点, 城市内的绿色空间会不断增多, 灰色空间减少, 绿地的覆盖面积也不断增加, 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 与此同时, 城市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2.2园林生态城市建设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要求城市建设必须合理配置各种资源, 将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当前建设有效结合在一起, 立足现在, 兼顾未来, 实现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空间的主体是人, 在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时, 应将人的需求作为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出发点, 使其处处充满着人文关怀, 努力给居民创造一个美好舒适的城市环境。

坚持整体优化原则。建立一个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

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园林生态城市建设建议

3.1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中每个景观单位的功能各不相同, 不同的植物群落为增加城市的异质性, 比如, 城市建设者通过在某些景观区域放置特色观赏植物, 在城市中建设特色园林景观, 并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氛围, 给人以视觉审美享受和精神享受。城市中的居民文化层次各不相同, 对文化需求也各有差异, 而只有确保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才能让城市中布满各种各样的景观群, 减少拥挤的城市建筑给居民带来的心理上的压抑感, 让城市居民能够在景观设置中得到心理上的放松。

3.2大力发展城市绿色经济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园林建设不仅要注意加强城市内部的绿色植物建设, 而且要从城市发展角度,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减少城市污染, 保护城市环境。绿色经济包含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经济行为。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 绿色经济的发展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为此, 在园林生态城市建设中, 城市建设者要注意发展绿色经济建设, 减少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 实现城市发展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促进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3注重城郊生态建设, 加强城市绿地系统体系建设

景观生态学将城市范围内分散的园林如苗圃、居民区绿地、街头绿地、公园等称为城市基质中的斑块, 和“生境岛”类似。如果岛之间没有充足的连接度,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各类物种的迁移, 为此, 在城市建设规划时, 相关人员必须将城区内的各个生境岛都作为城市绿地规划的一部分, 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将零散分布的景观连接在一起, 进而形成网络体系化的园林生态城市, 这不但能给生物提供更广阔的栖息场所, 而且还有利于城内外植物与动物的互相迁移。比如, 城市郊外大都会存在大片的过度地带, 这些地方的自然条件要好于市中心, 对此, 城市建设者可以通过建设防护林带的方式, 在城市外围形成绿色走廊, 以丰富城郊结合部的生物多样性。

4 结语

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其可以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发展的有机结合, 可以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 为此, 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对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促进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英, 周永章, 温春阳, 邓国军.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J].生态科学, 2005 (03) .

生态园林景观建设 篇2

摘要:指出了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已成为当下建设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从生态景观的内涵、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实践出发,探究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乡村水系生态景观、植被生态景观及道路生态景观的建设原则和模式,总结归纳了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模式和方法,以期为当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生态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景观的内涵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综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夜景。在15世纪中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油画中,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文艺复兴后,景观逐渐被引申为包含着“土地”的地理空间概念。尤其在18、19世纪,这个空间概念获得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含义,即景观是总体环境的空间整体或地面可见景象的综合。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和Godron(1986)在总结前人关于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论述之后,将景观定义为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先党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一致性的区域。1995年Forman进一步定义为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在更大尺度的区域内,景观是互不重复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主要特征是可辨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兼具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

生态景观建设是将生态环境学科融入空间规划等的综合学科,创造了一个可持续、自然的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创新方法。每一块土地都是独特唯一的,并提供不同的微环境。生态景观建设的目标是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与生活的景观。生态景观建设致力于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区域,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2.1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的生命支撑体系,是自然环境和位于村镇内外,由绿色、蓝色空间所构成的网络。它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公园、河流、行道树、农田、森林、广场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能够调节空气、改善水土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和投资环境,促使人们身心舒畅。

2.2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益处,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调节气候和水、净化环境、有害生物的控制等许多方面。乡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同时也赋予了乡村对城市的多功能性。其包括了景观的价值,但引入景观概念强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特性,提高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景观层次上的建设,如拆旧建新、农村土地整治,其需要研究林渠和农田项目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在项目实践中,应从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乡村景观镶嵌体尺度,不仅要搞好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水土与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及重建,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生态景观价值。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件层次上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应成为乡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长远效益的重要指标。乡村建设应重视生活生境的修复,建立富含生物的工程系统,也应该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4 乡村生态景观的特征及实践

随着个体和社会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生态景观的特征和质量。景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是我们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特征流失、遭遇忽视,近年来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乡村景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可以从土地类型、土壤和植物质量、土地利用的方式、人居类型以及给人的感知等方面识别。它创造了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精神,如果失去这些特征,则会出现“千村一面”。关注景观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并识别景观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提出维系、保护、延续、恢复及重建和提升景观特征的原则和方法。

在实践中,基于景观特征评价和保护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就是:①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应顺应自然山水格局,保持山体、水系和自然地形地貌空间格局特征,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实现绿脉、文脉和景观格局的持续传承和发展。②文化遗产是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场所精神的景观,美丽乡村建设应当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保留重要文化路线和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修复或再现文化遗产景观,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标志性文化景观。③深入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乡土材料和传统技术与工艺,修复地域景观,保护、延续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④加强乡村景观的特征提升,运用丰富的乡土植物组成植物群落,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

3.1 构建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景观

研究表明,增加景观异质性有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永续性。增添树林、自然灌木篱、河岸缓冲带、绿道和公园等景观有助于提升景观异质性,并改善景观基质的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因此,在景观尺度上,应充分考虑自然、半自然及人工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分析现有景观要素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实践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优化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绿篱、湿地、林地、池塘等景观斑块,合理规划农田、林地、村落的分布,在现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连接廊道,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进而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2 保持和提高自然、半自然的生境

在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不仅要求生产效益,也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林网、田中林地及农田边界带增加高自然价值的生态斑块的比例,追求生态效益。例如在田间地头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或设置缓冲带等,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3 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防止集约化生产

乡村农田不能单一强调规模作业,应结合土壤质地、肥力、水利、光照等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性,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开展轮作、间作混种等多种模式,一方面了解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传统果园中培植苜蓿等豆科植物,不仅抑制害虫,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增加了产量,同时也为土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3.4 保护生物廊道、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讨论空间异质性管理和维护,辨识景观的结构连续性和功能连接性,保护防护林带、河流等生物廊道,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就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看,大多数据研究表明,通过田地尺度上降低化学药品的投放、采用轮作和保护性耕作,景观尺度上管理和建设农田边界、沟渠路缓冲带、植物绿廊、缓冲带和小片林地,增加自然和半自然景观要素面积,可以有效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乡村水系生态景观建设

乡村的水系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池塘、水库和湿地等,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水体生态景观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同时,要将生态网络、绿色廊道、休闲廊道建设相结合。

自然的河岸是健康的生态系统,对滨水区的管理要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同时还应该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滨水缓冲带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最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可以丰富乡村景观和文化价值,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景观开放空间,成为乡村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河溪滨水区生态景观的基本原则应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保持原有河流形态和生态系统

依形就势,遵循自然。尊重原有自然河道,尽量减少人为改造,保护自然水道。以保持天然河岸蜿蜒柔顺的岸线特点,保持河道的形状和形态的自由性,保持水的循环性和自动调节功能。在满足河道、提防安全的前提下,研究分析河道特性、水温条件、河滩结构和绿化功能的需要,确定河流宽度、横面设计、缓冲带建设和绿化植物配置方式等。

4.2 生态优先设计

河溪护岸要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河岸带原有植被廊道的保护,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整治。规划设计应贯彻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河溪及两侧生物多样性,尽量采用滨水区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建立多层次、多样复杂的植物群落,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提高自我维护、更新和发展的能力。

4.3 提高河岸抗洪能力

生态优先设计。在水流比较急、河岸侵蚀较强烈的地区可采用石头、混凝土护岸,将工程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综合提升河道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在植被选择上,尽量选择乡土植物,特别具有柔性茎、深根可固定河岸的植物,还可以加固土壤。

4.4 突显高滨水带文化特征

尊重地域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结合当地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构建滨水区的特色地域景观,提高景观的历史与地方文化的内涵,使滨水地带成为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空间。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建设

不同类型地带的生态植被建设工程是实现景观尺度上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草被植物、绿篱植物和乔、灌、木等乡土植物开展植被工程建设,针对不同的地域及地段条件、功能定位,结合景观整体规划与设计,应用具体生态植被营建模式满足特定功能。主要的生态植被工程有农田防护林、山地和丘陵水土保持林、田埂地带、村庄及其沿河地带、绿色开放空间等。乡土植物景观从安全性来看,具有体验性和亲和感;从景观美学来看,能够呈现独特的田园风光;从生态角度来看,多种生物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社会文化角度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从精神角度看,使人们感受到乡土性,记得住乡愁。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建设

道路,尤其是硬质道路,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道路廊道的增加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生境损失的原因之一,也是形成干扰与隔离效应的动因和前提。为减小道路对生态的消极影响,乡村景观生态道路的建设主要考虑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乡村的独特风情,营造生态环保型的景观道路;道路绿化建设工作应先保护后绿化,如保护地标树和乡土林;绿化应乔、灌、草结合,注意植物的合理搭配,维护物种多样性;有利于车辆安全通行,构建开阔化的多样特色空间;生态路面的设计重点在于路面结构层的透水和透气性,根据道路等级、车流量,合理确定道路硬化方法;避免田间道路没有硬化或是过多的硬化,走向两极化。结语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包括农业生态景观、水系生态景观、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及乡村道路生态景观。笔者在文中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从当下城市化迅速的脚步看,景观生态建设还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将生态景观融入到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优化植物配置建设生态园林 篇3

【关键词】植物;园林;配置

人类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出了高度的社会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全球环境的变化、人口聚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威胁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需要一个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一、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旅游、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二、植物配置方式

自然式的树木配置。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包括孤植、丛植、带植等配置方式。

1、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2、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3、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

4、规则式配置。包括行植、环植、带状种植等配置方式。行植是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环植是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带状种植是用多行树木种植或以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三、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1、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特别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结合在一起。

2、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3、起伏和韵律。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然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这样才产生节奏韵律感。

4、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四、植物种类的选择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首先,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置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其次,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置树种。第三,要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置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第四,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置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仅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五、生态型造景的类型

生态型造景是按照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运用生态工程创造各种类型和结构的,能够长期稳定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类型有: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耐污型人工植物群落、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文化型人工植物群落、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六、注意问题

1、关于植物群落。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木、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2、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但另一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由于我们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

总之,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都是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园林本身就是一门交叉的科学,我们做园林设计时要与农业、林业、水产养殖等行业,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生态园林不能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能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敖汉涛.浅谈生态园林及其植物配置[J].农家之友.2012(06)

浅谈园林生态景观的建设 篇4

关键词:园林,建设,自然,生态

1 中国园林建设弊端

对于园林及生态环境意义下的园林,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有过一系列论述, 如1958年3月他曾发表文章“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而如今的园林建设却是漏洞百出,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1 兴建项目的控制力不够。

当前, 人造景观的“泛滥”已成为又一个典型的投资失控。据悉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大观园在华东就一下子冒出了7座, 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游乐宫全国竟有近40座, 各类民族文化村、宫等主题公园更是数不胜数;无锡、武汉、河北、成都、山东等地投资开发了“水泊梁山”;继深圳之后, 广州、杭州、长沙、上海等地也投资建设“世界之窗”。而这类重复投资、重复开发、重复建设、“批量生产”的人造景点往往支撑不了多久, 便门可罗雀、几乎“全军覆没”。

1.2 规模上的一味贪大求全。

目前人造景观的开发建设投资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占75%以上;已建成的这类主题公园投资亿元、占地100公顷以上的超级项目全国有20多处;投资在亿元以下、千万元以上, 占地可观的大项目更是星罗棋布。如成都世界乐园投资2.3亿元、占地33.3公顷;长沙世界之窗投资3亿元、占地40公顷;而我国近年来每年用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经费总额不到2亿元, 还不及一处人造景观的投资多。因此, 一方面许多旅游资源、特别是历史古迹得不到有效保护, 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大量旅游资源被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旅游开发又花巨资乱上项目, 造成很大的浪费。

1.3 景观内容单一。

部分人造景观内容匾乏, 缺少创意;有的背离市民意愿未能做到因地制宜。许多投资者缺少对项目的选题、选址、定位、规模、经营等方面细致周密的调查, 实事求是的论证;规划中更是照抄照搬。造成了“宫”、“村”、“园”到处都有, 而其艺术水平尽属于模仿、复制、翻版阶段, 停留在以偏盖全、以小喻大的加工制作层次, 形似而神非, 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如上海的“民俗文化村”与“中华民族大观园”, 内容风格相仿, 构思太简单, 前者借演出支撑了2个月就再也不行了, 后者则无法正常开业。还有一些人造景观格调低下, 如各地有不少的“妖怪宫”、“十八层地狱”等。这些粗制滥造, 期望“立竿见效”的人造景观, 因宣传迷信及伪科学, 因而常常“短命”。

2 中国园林之比较

四川园林文风浓郁又均以崇尚自然为本, 在四川园林中以杜甫草堂最为著名。《蜀风园》的设计立意, 围绕“人与自然———自迈向21世纪”的主题, 突出表现四川自然风景和园林的特色。其设计构思, 借鉴四川优秀传统园林特点, 兼采杜甫草堂园林的经典园景, 浓缩重组再创作, 力求在有限的空间营造无限的意境, 再现四川园林幽秀清旷, 朴实自然, 文风浓郁, 融史、诗、书、画、景于一园的特色。《蜀风园》以石书、楹联、字画等多种形式体现了这一特色。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 有“诗圣”之誉, 由于“诗圣”的崇高地位, 杜诗深受后人的高度重视, 杜诗书法、诗意画亦是历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品的题材, 可谓名作荟萃。杜甫的诗赋、古今名人的书法、绘画和与园林融为一体的设计, 可谓是《蜀风园》中文化设计的三绝。从而使整个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 展现出中国园林深厚的文化意蕴。

上海园则是另一风格, 如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内涵, 赋以设计创意, 使绿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上海屹立东海之滨, 被喻为“东方明珠”, 而光彩夺目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上海的象征。《明珠苑》设计布局以圆形《圆珠形》为设计母题, 平面构图以大圆 (D=25米) 为中心, 大小圆相切, 大圆中部契合弧形轩廊, 小园区设明珠岛和主体用现代科技武装园林, 设计者竭尽所能提高《明珠苑》的科技含量, 引用或开发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武装《明珠苑》。因为现代的都市花园为游客提供的不应该仅仅是观景的功能, 而应该运用新技术创造让游人能参与活动的新内容。《明珠苑》的入口拱形花架下设置红外线探测问候仪, 每当游人进出便会听到“欢迎光临, 谢谢光临”的问候语。在水池汀步中设踏泉, 这是为《明珠苑》特别研制的产品, 游客脚踏即会喷水, 饶有情趣。《明珠苑》力图运用新建材、新科技来证明:园林不仅可以采用粉墙黛瓦建设, 同样也可以运用玻璃和不锈钢等现代材料来表现。

3 对中国园林建设上的建议

3.1 根据园林结构规划景观结构

园林绿地景观是由形状、功能存在差异且相互作用的斑块《patch) 、廊道ccorridor》和基质 (matri) 等景观要素构成的, 是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斑块是内部具有相对匀质性 (homogeneity) , 外部具有相对异质性 (heterogeneity) 的景观要素。如, 公园、花园、庭园、小游园等。廊道是指与两侧景观要素显著不同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 如:道路绿化带, 环城绿化带, 防护林带, 河、湖、渠流的绿化带等。廊道建设可使不同的斑块浑然一体, 增加斑块连通性, 成为斑块闻物种迁移的屏障。基质是指景观中起背景作用的连续的斑块, 其他斑块类型以镶嵌的形式存在于其中。只有在借助天然的地理位置和条件的基础上建设园林生态景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保护人文古迹、历史古迹及老园林设计

3.2.1 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主要是人工景观, 在环境资源拼块和残存拼块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拼块, 长时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 使残存景观逐渐消亡, 进而形成以引进拼块为特色的人为干扰景观。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 它们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大量引进拼块和努力维护, 依赖于持续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 而老的自然景观尽管粗糙不堪却历经多少年月, 有着自己的自然群落, 更可以自我修复和自我生长的能力, 这种古代的园林景观应该保留, 也必须保留。

3.2.2 保护园林设计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我们每到一处美景, 总会或多或少发现, 某某到此一处, 或者有些情侣、游客的签名。可以看得出这些人对此处美景的眷恋和喜爱, 孰不知这种破坏性的行为恰恰起了反作用, 让本来天然而成, 自然的景观大大煞了风景。因此, 保护园林设计及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是需要全国人共同努力的事情, 唯有提高每个人的自觉性, 才能让这些古老的美丽的景观完整的守在下来。

总之, 在景观生态建设中, 关键是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和营造, 提高绿地的生物多样性。绿地的多种生态功能, 是以物种多样性为重要前提的。上海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的研究表明:乔、灌、草复合结构以及阔叶、针叶混交林在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杀菌等方面, 明显优于单一结构的树种。同时, 注意植物群落的时空结构, 不仅空间层面上多样, 而且不同季相景观多样。因此, 在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种植时, 应充分考虑物种的配置, 使之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 又能形成完美的植物景观, 成为具有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

参考文献

[1]罗蒙.深圳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J].中国园林, 2000, 2.

[2]杜桂祥.大力推进绿化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J].园林, 2001, 1.

[3]杨文悦.城市发展规划在前环保为先[J].园林, 2001, 4.

[4]马海鹰, 欧阳东.以创建园林城市为突破口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J].城乡建设, 2000, 4.

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研究 篇5

杨宝祥

(河北 石家庄050081)

摘要:从人与环境的角度出发,借鉴生态园林理论,就城市公墓开发过程中的园林建设进行分析,提出园林公墓生态建设的主要技术对策,旨在用新思维、新方式来解决城市公墓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城市;公墓;园林;生态;建设

园林公墓是以殡葬功能为主要用途的特殊公园,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是我国殡葬改革和国土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入土为安”传统殡葬文化的正确导向,对节约土地、荒山的生态修复、开辟新的人文景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城市公墓建设的现状

公墓即公共墓地,它是在我国“义地”的基础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是人民群众办理丧事的公共服务设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民俗民风差异较大,近年来在提倡骨灰处理多样化的同时,城市公墓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我国殡葬改革中,城市公墓已成为城市居民处置骨灰的主要选择之一。由于公墓在开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受地形条件、规划水平、投资规模、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态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公墓布局不合理,导致城市景观破碎

目前我国城市公墓有两类:一类是历史沿袭下来的位于城市重要地段

平衡,对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通过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园林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城市高度密集的人口提供生活消费的功能,同时为居民提供一定质量的园林生态环境,使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功能;二是在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同时,满足人类不同需求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产品,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功能;三是为城市提供林副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完善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功能。2.2 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和生物的多样性

公墓生态园林作为城市生态园林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整体水平。生态园林建设是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强调利用园林改善环境的生态系统。生态园林强调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掌握植物生态习性并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并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审美意识出发,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2.3 合理利用城郊荒山瘠地,维持城市生态环境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所限,我国部分城市周围存在部分既不宜耕作、又不宜建筑开发的荒山陡坡瘠地。将这些区域纳入城市公墓规划之中,使这些荒山秃岭在满足殡葬改革和殡葬消费的同时,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生态园林,既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又能维持区域间的生态环境。所以,将城市公墓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公墓,也是城市环境建设整体的需要。2.4 增加园林景观景点,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追求“身居城市也能享受山林之乐”的理想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到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绿

3.2 用系统论进行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

城市公墓园林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遵循一般园林绿化技术与艺术规律外,还要注意系统论的应用。3.2.1 园林的三维设计与四维管理

公墓园林环境的设计既要尊重传统,继承文脉,又要反映时代的特征,有所创新和发展。一是生态性要求景观在功能上维护或不破坏生态平衡,在形式上应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秩序性相一致;二是城市公墓作为特殊的感情交流场所,其景观应充满人情味并体现地方特色。园林是以植物为主体的环境,环境的设计是在三维空间中塑造环境,首先要运用景观学理论,根据功能的需要赋予不同空间以功能意义和感情色彩,营造出具有城市公墓特色的空间;其次要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处理好乔、灌、草之间的层次、比例关系,使植物在生长环境上形成一种和谐的物质能量交换,促进植物群落的健康发展,既能展示园林三维空间景观的丰富多彩,又可在公墓较为恶劣的人工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在进行三维空间设计时,要从公墓的特色,从公墓的自然、经济条件,从城市生态环境,从植物配置的园林景观及以人为本等进行综合考虑,注重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态配置,根据需要建成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生产型和文化环境型的人工植物群落。

在进行三维空间设计时,要考虑到植物生长变化特点,从时空的四维空间出发进行环境设计。在管理中,更要把握准园林的“四维”特性,使园林成为持续变化的优美环境。3.2.2 殡葬用地的绿化与硬化

为体现“人本”思想,城市园林公墓要在充分保证殡葬用地的同时,题,并使之符合当代殡葬改革的精神。殡葬园林文化可以借助植物本身的“比德”来传递,例如以教师为主的墓区,可以配以人性化的桃、李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3.3 增强城市公墓园林景观微生态的自我平衡

公墓的生态是由园区内的景观组成的,搞好景观的微生态平衡是生态平衡的落脚点,因而在城市公墓景观建设与管理中,要注重增强景观微生态的自我平衡能力,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从而为殡葬活动者或游客提供宜人的环境。3.3.1 科学合理的配套绿化

城市公墓建筑的方位、高度、体量对光照、湿度、风力等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微生态的变化,都影响着周围植物的生长、存活以及整个景观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景观建设之前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将植物与建筑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功能区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在城市公墓园林建设中,要注重乔灌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营造各种观赏价值高、改善和防护功能强的人工植物群落。要注意植物种类选择的多样性,利用物种的多样性构筑群落的多样性,增强景观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3.3.2 生长健壮的植物种类

在景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影响景观效果的主要因素。要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乡土树种,还可以从长期生长在本地的外来树种中选择。

作为城市生态园林的特殊组成部分,城市公墓在选择树种时不仅要遵循生态经济效益、地理气候和美化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原则,还要考虑能表

见,渗透并扎根于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民众心灵深处。正确认识“风水理论”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髓,对于缓解当前的环境危机,协调和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引导当前我国殡葬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借鉴“风水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墓穴的环境选择通常要求“有山有水”且地形土壤通气排水良好,并根据地理环境状况更好地组织空间,进行适当的布置,将不利的环境通过适当的时空重组和改造,使其转变为新的意义上的“风水宝地”。因此,在城市园林公墓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风水理论”中的“拆成”原理,把原来生态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瘠地,通过现代技术将其建设成为环境宜人、安静祥和的公墓,以便符合死者生前“入土为安”及其亲属所信仰的传统心理要求。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效益 篇6

【关键词】 园林 建设 效益

1. 当前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植物种植的土壤条件恶劣

在城市扩建或新兴城市的建设中,地基的填充物多为城市的生活垃圾或者是旧城区改造中产生的废料,有的地段地势相差比较大, 城市园林建设中栽培的植物是工人依据城市规划栽植的植物组的群体,如何提高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质量和提高植物栽培后的养护工作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1.2植物苗培植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城市绿化施工单位在购进苗源的时候,大多不是从一个苗源基地选择苗种,因此会出现植物的苗培质量参差不齐。栽培的苗木的质量和规格参差不齐,绿化后的效果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更无法植物栽培后绿化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小区建设,居民对植物栽培后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要求时间短暂,但是建设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在购进苗木时选择的规格较小,因此在栽植后绿化效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不能满足居民短时间内对绿化的要求。

1.3植物生长与气候、环境不适应

北方天气干旱降水量小,适合城市园林建设所需的植物种类稀少。城市园林除了绿化环境和工人休息享受自然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其整体的表现效果。我国的北方地区,越是靠近高纬度的地区,降水量越少,适合该地区园林建设所需要的植物种类更加有限,城市园林建设因此容易造成绿化单一。

2. 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分析

2.1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只不过是自然界众多物种的独特一个,人类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要尊重自然规律,因此,我们在规划和建设城市园林中,需强调回归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享受自然。人类的足迹已经踏遍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地球到处都是人类建设的奇迹,大自然已被人类改造的面目全非,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更是大自然的美,因此,城市园林建设作为弥补城市建设中缺失的大自然的美,要选择一种理性的方式回归自然。所以,我们在对园林进行规划和建设中要坚持以人文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建设城市园林。

2.2城市园林建设要处理好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人类积累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其精神方面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环境对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具有更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要从城市建设的整体出发,为人类创建一个整洁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这既是人们迫切需要实现的愿望,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是现在城市中的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逐眼前短暂的利益,不重視城市园林建设,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导致了城市园林建设和城市的总体发展不相协调的情况,也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的园林建设中必须考虑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园林之间的关系,需科学的布局,合理的规划,整个城市面积中园林绿化建设的面积要达到相应的比例,使城市园林建设和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实现城市园林和人的需求、园林和经济发展、园林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相协调发展。

3. 如何提高城市园林生态效益

3.1科学地对园林布局的结构进行规化

很多城市的园林建设中,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城市园林的无序规划、布局分散和过多的人工雕琢等等,城市的园林规划和建设应该履行生态优先及城市整体规划优先的原则,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坚持以生态平衡为先,着眼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将大自然的环境引入到城市,形成一个"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美好景象,使城市和园林景象相互融合,科学合理的布局园林建设中的各种苗木,这样,优化了土地使用率,使城市中有限的土地得以最大化的利用,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此外,在城市园林规划中也要对个植物物种进行合理的配植,对不同植物种类的特征进行分析,综合配植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群,可以达到良好的生态景观,避免了栽培单一物种,使城市园林更具有大自然的天然和野生的特点。

3.2按照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合理的进行配植

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普遍使用的几个植物群体是藤本植物、灌木及乔木、草本植物等,在大自然中它们有各自本身的特点,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各有不能相互替代的优点。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要充分的考虑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该城市的功能及栽培植物的生活习性,不能盲目崇拜,大量购进。要依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栽培适合该地区生活的物种,在这个条件下,在合理配植草本植物、灌木及乔木等搭配。总之,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确定适宜该城市栽培的植物,决定是栽移一些外地物种,这样考虑仅仅节约了植物栽培后的养护费用开支,还更大程度的展现了林园的价值。

3.3根据城市历史文化底蕴,选择具有特色的植物群落

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城市园林建设也必须考虑到该城市的特色,城市特色因素也要充分融入到栽培植物的选择上,苗木选择上要选择那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因为这些苗木能够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的气候条件,成活率高、成长迅速等优点。此外,栽植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还有其具有对本地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城市园林建设中一般都是以乡土特色植物为主体,也可以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这样可以增加整个城市园林的稳定性,外来树种的引进也向市民展现了乡土植物以外的生物群落外貌。

3.4要保持园林物种的多样性

城市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城市地貌一般比较单一土质条件差等缺点,因此适合该城市的植物物种相对稀少,城市园林形成的生物群落结构比较脆弱,很容易导致树木死亡和草场退化,发生病虫害等情况,城市园林稳定的基础是园林建设中栽培植物的物种多样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种有其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所以,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必须要坚持各物种之间种植相互搭配,保持园林建设的物种多样化,这样城市园林的稳定性得以加强,使城市居民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风光,四季更替,鲜花绽放、绿色长存。

居民才是城市的主体,因此城市的园林建设必须要符合居民的心理要求。园林建设要以人为本,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前提。城市中的每一处的园林建设必须考虑到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要考虑到人的视觉、行为和心理感受,建设具有独特景观的园林,让居民从身心感受到园林给其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园林建设的人性化。不管怎样奇思妙想的设计园林景观,都需要考虑到居民随时随地消遣,时时刻刻让居民留恋园林景观中的美景。让每一位居民身处园林有一种园在画中,人在画中的感觉。只有这样,园林建设从人文方面才可以说是成功的。总之,一座园林的建设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把人的满足作为园林建设每时每刻的追求。

小结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研究 篇7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综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欧洲,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 (旧约全书) 中, 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夜景。在15世纪中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油画中, 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文艺复兴后, 景观逐渐被引申为包含着“土地”的地理空间概念。尤其在18、19世纪, 这个空间概念获得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含义, 即景观是总体环境的空间整体或地面可见景象的综合。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和Godron (1986) 在总结前人关于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论述之后, 将景观定义为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先党构成, 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 具有高度空间一致性的区域。1995年Forman进一步定义为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 在更大尺度的区域内, 景观是互不重复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 主要特征是可辨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 兼具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

生态景观建设是将生态环境学科融入空间规划等的综合学科, 创造了一个可持续、自然的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创新方法。每一块土地都是独特唯一的, 并提供不同的微环境。生态景观建设的目标是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 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与生活的景观。生态景观建设致力于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区域, 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 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2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2.1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的生命支撑体系, 是自然环境和位于村镇内外, 由绿色、蓝色空间所构成的网络。它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公园、河流、行道树、农田、森林、广场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 能够调节空气、改善水土质量, 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和投资环境, 促使人们身心舒畅。

2.2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益处, 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调节气候和水、净化环境、有害生物的控制等许多方面。乡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同时也赋予了乡村对城市的多功能性。其包括了景观的价值, 但引入景观概念强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特性, 提高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景观层次上的建设, 如拆旧建新、农村土地整治, 其需要研究林渠和农田项目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在项目实践中, 应从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乡村景观镶嵌体尺度, 不仅要搞好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 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水土与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及重建, 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提升生态景观价值。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件层次上的变异性和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指标, 也是评价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它应成为乡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长远效益的重要指标。乡村建设应重视生活生境的修复, 建立富含生物的工程系统, 也应该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4 乡村生态景观的特征及实践

随着个体和社会健康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生态景观的特征和质量。景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是我们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特征流失、遭遇忽视, 近年来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乡村景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 可以从土地类型、土壤和植物质量、土地利用的方式、人居类型以及给人的感知等方面识别。它创造了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精神, 如果失去这些特征, 则会出现“千村一面”。关注景观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并识别景观的特征, 并进行分类, 提出维系、保护、延续、恢复及重建和提升景观特征的原则和方法。

在实践中, 基于景观特征评价和保护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就是:①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应顺应自然山水格局, 保持山体、水系和自然地形地貌空间格局特征, 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 实现绿脉、文脉和景观格局的持续传承和发展。②文化遗产是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场所精神的景观, 美丽乡村建设应当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保留重要文化路线和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 修复或再现文化遗产景观, 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标志性文化景观。③深入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 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乡土材料和传统技术与工艺, 修复地域景观, 保护、延续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④ 加强乡村景观的特征提升, 运用丰富的乡土植物组成植物群落, 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 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

3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

3.1 构建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景观

研究表明, 增加景观异质性有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永续性。增添树林、自然灌木篱、河岸缓冲带、绿道和公园等景观有助于提升景观异质性, 并改善景观基质的质量, 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因此, 在景观尺度上, 应充分考虑自然、半自然及人工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 分析现有景观要素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实践联系或障碍, 然后提出优化方案, 充分利用现有的绿篱、湿地、林地、池塘等景观斑块, 合理规划农田、林地、村落的分布, 在现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 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连接廊道, 引入新的景观斑块, 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 进而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2 保持和提高自然、半自然的生境

在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 不仅要求生产效益, 也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林网、田中林地及农田边界带增加高自然价值的生态斑块的比例, 追求生态效益。例如在田间地头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或设置缓冲带等, 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3 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防止集约化生产

乡村农田不能单一强调规模作业, 应结合土壤质地、肥力、水利、光照等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性, 因地制宜合理分配, 开展轮作、间作混种等多种模式, 一方面了解自然资源, 另一方面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传统果园中培植苜蓿等豆科植物, 不仅抑制害虫, 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增加了产量, 同时也为土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3.4 保护生物廊道、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讨论空间异质性管理和维护, 辨识景观的结构连续性和功能连接性, 保护防护林带、河流等生物廊道, 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就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看, 大多数据研究表明, 通过田地尺度上降低化学药品的投放、采用轮作和保护性耕作, 景观尺度上管理和建设农田边界、沟渠路缓冲带、植物绿廊、缓冲带和小片林地, 增加自然和半自然景观要素面积, 可以有效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 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

4 乡村水系生态景观建设

乡村的水系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池塘、水库和湿地等, 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水体生态景观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同时, 要将生态网络、绿色廊道、休闲廊道建设相结合。

自然的河岸是健康的生态系统, 对滨水区的管理要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 同时还应该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滨水缓冲带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 是最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 可以丰富乡村景观和文化价值, 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景观开放空间, 成为乡村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河溪滨水区生态景观的基本原则应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保持原有河流形态和生态系统

依形就势, 遵循自然。尊重原有自然河道, 尽量减少人为改造, 保护自然水道。以保持天然河岸蜿蜒柔顺的岸线特点, 保持河道的形状和形态的自由性, 保持水的循环性和自动调节功能。在满足河道、提防安全的前提下, 研究分析河道特性、水温条件、河滩结构和绿化功能的需要, 确定河流宽度、横面设计、缓冲带建设和绿化植物配置方式等。

4.2 生态优先设计

河溪护岸要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特别是河岸带原有植被廊道的保护, 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整治。规划设计应贯彻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 保护河溪及两侧生物多样性, 尽量采用滨水区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 增加植物的多样性, 建立多层次、多样复杂的植物群落, 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提高自我维护、更新和发展的能力。

4.3 提高河岸抗洪能力

生态优先设计。在水流比较急、河岸侵蚀较强烈的地区可采用石头、混凝土护岸, 将工程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综合提升河道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在植被选择上, 尽量选择乡土植物, 特别具有柔性茎、深根可固定河岸的植物, 还可以加固土壤。

4.4 突显高滨水带文化特征

尊重地域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 结合当地文化传统、风土人情, 构建滨水区的特色地域景观, 提高景观的历史与地方文化的内涵, 使滨水地带成为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空间。

5 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建设

不同类型地带的生态植被建设工程是实现景观尺度上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因此, 应该充分利用草被植物、绿篱植物和乔、灌、木等乡土植物开展植被工程建设, 针对不同的地域及地段条件、功能定位, 结合景观整体规划与设计, 应用具体生态植被营建模式满足特定功能。主要的生态植被工程有农田防护林、山地和丘陵水土保持林、田埂地带、村庄及其沿河地带、绿色开放空间等。乡土植物景观从安全性来看, 具有体验性和亲和感;从景观美学来看, 能够呈现独特的田园风光;从生态角度来看, 多种生物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社会文化角度看,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从精神角度看, 使人们感受到乡土性, 记得住乡愁。

6 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建设

道路, 尤其是硬质道路, 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道路廊道的增加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生境损失的原因之一, 也是形成干扰与隔离效应的动因和前提。为减小道路对生态的消极影响, 乡村景观生态道路的建设主要考虑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乡村的独特风情, 营造生态环保型的景观道路;道路绿化建设工作应先保护后绿化, 如保护地标树和乡土林;绿化应乔、灌、草结合, 注意植物的合理搭配, 维护物种多样性;有利于车辆安全通行, 构建开阔化的多样特色空间;生态路面的设计重点在于路面结构层的透水和透气性, 根据道路等级、车流量, 合理确定道路硬化方法;避免田间道路没有硬化或是过多的硬化, 走向两极化。

7 结语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包括农业生态景观、水系生态景观、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及乡村道路生态景观。笔者在文中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从当下城市化迅速的脚步看, 景观生态建设还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 将生态景观融入到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 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宇振荣, 张茜, 肖禾, 等.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7) .

[3]Chapin F SⅢ, Carpenter S R, Kofinas G P, et al.Ecosystem stewardship: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for a rapidly changing planet[J].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0, 25 (4) :241~249.

[4]宇振荣, 郑渝, 张晓彤, 等.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91~97.

[5]郧文聚, 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4) :1~6.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初探 篇8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对树立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明和特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1.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问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能有效提升人居环境, 且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卫生、美化景观, 维持城市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化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 城市绿化覆盖率是衡量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因此,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1.2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一方面城市更具活力、更具现代性的;另一方面激增的人口, 林立的高楼, 增多的工厂、车辆等, 形成了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 严重威胁到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危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1.3 服务市民, 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 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 让人们可以在更美, 更舒适的城市里生活。真正体验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变化是日新月异。人均绿化面积、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近年来,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尽管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有:一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不够完善, 城市园林规划相对滞后;二是对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园林建设、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的认识不高;三是片面追求绿地指标且园林绿化发展存在不均的现象, 致使城市绿化的过程中出现即使城市园林绿地在面积上达到了一定的数量, 总体绿量不足且绿地分布不均;四是绿化建设养护管理资金短缺, 缺少高水平的园林绿化设计人员, 建设设计水平较低。

3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 提高规划建设水平, 规划建设时要有前瞻性。注入历史文化的理念, 遵循城市机理, 保护好具有历史和纪念价值的建筑、古树名木及独特的民俗风情, 让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 实现人文景观与环境的和谐。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时, 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规划建设时, 要充分考虑植物的习性, 生命周期以及土壤环境等综合条件, 将植物合理搭配, 增加绿量, 增加园林生物的层次, 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提高生态效益, 使植被具有天然的更新能力。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3.2 加强宣传, 增强人民的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意识

提高人们识对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园林建设、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的认识, 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加强宣传普及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城市绿化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做好宣传工作, 增强对搞好城市绿化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提高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

3.3 统筹规划, 全面发展

在生态园林城市规划设计中避免出现片面追求绿地指标的现象, 而是建设具有生态、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城市绿地系统, 实现城市绿地功能的综合发展。此外在规划建设时特别需要注意要有大局观, 统筹规划城市园林绿化, 在大力发展新城区园林绿化工作的同时兼顾老城区和传统景区, 使城市园林绿化均衡发展。

3.4 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资金渠道, 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 其他方式为辅, 内容包括:捐款捐建, 引导部分有经济实力的部门和企业, 投资进行绿地的建设, 并对绿地拥有命名权、广告使用权等;合作建设, 由政府部门和企业、个人合作建设开发, 互惠互利;独资建设, 由出资者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 并受益等方式。加大对园林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增强业务素质。引进高端人才, 提升规划设计水平。

4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将会出现更多的新要求、新问题和新变化。所以在规划设计时更应该具有前瞻性, 创新我们的管理, 保证生态园林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7)

[2]王克勤, 樊国盛.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19 (1)

浅析城镇园林绿地生态建设 篇9

关键词:城镇园林,生态,措施

1 园林绿地具备的生态功能

1.1 调节城市温差

植物本身对辐射、温度等均有调节作用, 同时对气候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 植物亦可通过光合作用, 增强空气氧度。并能发挥其叶片的过滤、吸附的功能, 对空气中的尘埃、气体等物质进行净化;对噪声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并能够通过枝叶对声波进行分解反射, 从而发挥消耗声能的作用。

1.2 美化环境陶冶心境

绿地园林中的花草树木, 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 形成各种特色的自然景观, 帮助长期处在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舒缓压力, 帮助其身心健康发展, 从而更加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和热爱生活。

1.3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打造一片园林绿地需要较大的人力资源, 对其进行管理、养护。这在无形中带动了社会就业率的提高。同时, 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绿化要求也日益渐高, 也使得在购买房屋时, 变相地关注起绿化条件, 也就成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2 构建园林绿地生态的具体方法

2.1 整体布局统一规划

在建设园林绿地前, 首先应结合城镇发展实际情况, 配合政府发展规划, 切实按照绿化标准打造覆盖率在35%以上的园林绿地[2]。建设城镇园林绿地不但要起到绿化城镇的作用, 还应具有美化城镇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 因地制宜, 结合构建环境的不同, 选择适合其地形建筑等方面的植物, 才能够真正保证园林绿地的科学合理。

2.2 结合生态规律

建设城镇园林绿地生态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调节城镇化现状, 改善环境问题, 为此, 在建设园林绿地生态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保持园林的生态结构, 维持园林原有生态系统, 从而促进园林具有更加持久的功效, 帮助城镇生态机构维持稳定, 调节城镇生态环境, 提高城镇人居生活环境增强人居质量。

2.3 植物配置应广泛, 搭配合理

为了符合当下社会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在建设园林绿地生态时, 还需加强对配置植物的多样化, 结合其植物不同周期的不同特性, 掌握不同植物的季节特点、生长特点、对抗病虫的特点等信息, 同时还需考虑到地理条件、水土情况,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出发, 配置以最为合适的植物, 在保证品种多样的同时, 起到一季一景、一区一格, 从而促进城镇园林绿地的美观, 同时帮助植物发挥其最大作用, 使其光合释放的氧气及有机物质更多, 发挥维护改善城镇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1]。

2.4 合理整合人员配置

当城镇园林绿地生态的不断扩大化, 维护架构起的园林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同时对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3]。又由于社会的发展, 人员费用也越来越大, 也无形中给园林工程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为此, 做好人员规划配置工作也就非常艰巨。启动系统内调配成为了当务之急, 及时招兵买马, 结合岗位培训, 调整技术优秀的人员进入新建绿地负责等工作, 合理配置, 发挥劳动力的最大作用, 切实解决好园林绿地生态建设中的压力, 保证园林绿地生态建设保持其持久性, 发挥其最大功效。

2.5 广泛宣传教育, 提高群众环境意识

建设城镇园林绿地生态的主要是用于服务居民。由此可说明, 在构建的过程中, 还应当考虑到人的因素, 人的行为是直接导致城镇化、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4]。因此, 在建设绿地的同时, 需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 提高其环境意识, 增强其保护环境的主动性, 帮助人们真正认识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引起广大群众对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视, 帮助园林绿地建设工作更加畅顺。

2.6 加强园林绿地监管, 做到防微杜渐

要保证园林绿地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 还应加强对绿地建设工程的后续监管工作, 防止建成之后丢弃不管、不闻不问的情况, 使得园林绿地生态被人为破坏或者出现生态的情况, 因小失大。为此, 需专人负责对园林绿地进行巡视检查, 对侵占绿地、蓄意损坏绿地等违法现象进行严肃处理, 做到杀鸡儆猴, 防微杜渐。

3 总结

在时代的发展的推动下, 科技的发展、生化技术的创新等方面都实现了较大的跨步, 但是, 伴随着这些发展成果出现的则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虽然在国家的紧抓之下, 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园林绿地的建设, 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城镇化、环境问题等情况依然存在, 为此建设城镇园林绿地生态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建设生态系统的工程, 需考虑到各方各面的问题, 才能够真正发挥园林绿地的生态功效。

参考文献

[1]马杰.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J].北京农业, 2011 (15)

[2]齐艳辉.城镇化进程中的绿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绿色科技, 2011 (4)

生态城建设的景观运用 篇10

1 生态城景观设计原则

1.1 最少干扰原则

景观设计是需要在一定的场地上从事设计活动, 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产生干扰。通过生态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干扰, 促进自然系统的能量、物质循环和利用, 以实现增强生物的多样性。

1.2 尊重场地生态发展原则

自然本身存在着演变、更新变化的规律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维持能力, 可以通过自然的再生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再生或者恢复, 并有利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节约大量的物质资源和能源。维护自然系统的发展, 增强自然场地自我恢复和维持能力, 积极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促进当代景观设计和生态理念的完美融合。

1.3 把握自然特色

生态城景观设计应充分保留城市所特有的自然景观。城市园林的生态设计应当根据该城市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先决条件,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进行城市园林生态景观设计, 也就是所谓的“接地气儿”, 将自然景观与城市生态设计相结合, 把握城市的自然特色。

1.4 彰显地域文化

彰显地域文化是开展生态城设计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对生态城景观进行设计, 应当保留当地的历史文化, 保存地域风情, 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

1.5 4 R原则

即遵循Reduce、Reuse、Recycle及Renewable的原则。其一是减少使用 (Reduce) 的原则。减少使用各种资源及建筑材料, 以及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其二是再利用 (Reuse) 的原则。在满足工程标准要求的情况下, 对现场基地原来景观构件再利用。其三是再生 (Re Cycle) 原则。通过建立废弃物的回收系统有效地利用回收资源与材料。其四是 (Renewable) 原则。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材料。

2 生态城建设的景观运用

2.1 双网格

从景观的水平结构设计看, 在生态城中可构建双网格系统:将用地中的居住区、道路等设计为较高标高, 用地原有湿地等标高保留原样不变, 二者竖向上错开, 形成两套相对独立的网络体系。网格之一是居住区道路系统、居住建筑等共同形成的人工网格;之二是居住区景观中各级廊道形成的绿地网格, 它结合了场地条件, 综合考虑了防风暴潮、土方、雨水、停车、湿地保护利用等因素, 具有以下优点:

2.1.1 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城的原生态资源。

由于双网格中人工网格和绿地网格在竖向上相对隔离, 2个网格分别在各自相对适宜的空间上演进,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降低。

2.1.2 提升绿地系统对整体生态城景观演变的控制力。

双网格能有效减少廊道断点、阻碍部分干扰, 这样可较好保持生态城中绿地系统的完整性, 强化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第三, 节约土方。

2.1.3 节约土方。

生态城的选址地区地面标高通常接近海平面, 很多区域需大量的土方, 如按传统方法平整土地, 会需要很大数量的土方, 造成巨大的成本, 而采用双网格后, 大部分用地将保留原有湿地地貌, 无需土方。

2.1.4 当地降雨量少, 双网格设计将雨水收集在低洼的湿地系统中, 通过湿地系统净化, 既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演进, 又可以补充城市地下水, 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利用雨水, 减少城市排水管网的造价, 降低暴雨径流问题, 一举多得。

2.1.5 有利于形成集合种群:

栖息地以离散斑块形式存在, 可局域繁育种群;栖息地斑块也不至于太过隔离而阻碍局域种群的重新建立;各个局域种群的动态可保持非同步。

2.2 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景观设计中往往以乔灌木与地被草皮、常绿与落叶、生长快和生长慢的多种植物配置来打造植物群落的立体化, 立体化植物配置不仅丰富了植物物种, 还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氧气量, 达到较好的生态效益。植物配置还可以采用分区或分段配置来突显特定植物景观的季节, 利用植物物候的优势, 通过合理布局, 形成季节性特点配置。利用各种观花树种、季相叶树种、观赏时间较长的宿根地被植物配置成多样性的稳定的植物群落, 随着季节的变化, 其色彩、形态各异, 形成春花、夏荫、秋色、冬姿四季季相更迭。

2.3 循环生态水景

水是景观设计中的最具吸引力的设计元素。水不仅可以起到组织空间、明确流线、引导方向的作用, 还能协调自然环境。绿色生态住区建设应采用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来节约水资源和水循环利用, 减少水的消耗。同时在景观设计时, 结合原有场地的水文特征基础上, 减少硬质铺装, 较多地利用绿地土层来贮存和净化雨水。利用景观湖来贮存雨水, 在景观湖的出口设置内循环自然净化过滤系统来优化水质, 堤岸边坡采用砂、石砌成, 植芦苇等水生植物, 模拟自然湖泊景观, 既丰富了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 又为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2.4 道路的景观处理

沥青铺路虽然可以减小汽车开过路面所引起的噪音, 但始终觉得与生态城所倡导的自然环境不太符合, 而石板路和架空的走道, 可让人有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此外, 设计师应处理好从大片原生植物带到长景邻里之间的过渡, 因为假设单独把长景邻里那一地区拿出来和其他楼盘比较, 可能长景邻里的容积率和绿化率都很有竞争力, 但是当长景邻里旁边是一片原生植物带时, 长景邻里的绿化率再高也会显得相形见绌。因此, 如何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做好衔接非常重要。

2.5 护坡的景观处理

若生态城处于山地地区, 有明显的高低起伏, 对人工栈道无须特殊的边坡护坡处理。但是当出现宽阔的沥青路面或者建筑物置身于山腰时, 护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生态城可采取一定的技术进行植被护坡, 同时结合边坡的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同时栽种各种乔木、灌木, 这种植被护坡的造价相对于传统土木工程措施通常要低一些, 同时, 还有很多优点, 护坡效率高, 维护费用低廉, 持久稳固, 而且随着植被的逐渐茂密, 形成很天然的景观带, 没有传统土木工程明显的人工痕迹。当然在一些坡度差较大的地段, 比如山腰上的联体别墅, 边坡不得不采取一些传统的土木工程手法, 如堆加岩石, 增添钢筋混凝土, 要求设计师在处理上更加细致, 使边坡处理得更加自然, 尽可能地减少了人工的痕迹。

3 生态城建设景观运用实例探讨

海珠生态城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海珠区, 面积约52km2。海珠生态城”建设构想———围绕打造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城市示范区和建设花城绿城水城的样板区, 借鉴世界生态城市的先进理念, 整合海珠区现有的果园、海珠湖、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琶洲地区、黄埔古村等功能区, 规划建设集会展商务、总部经济、园林景观、文化创意、宜居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海珠生态城。

海珠生态城, 园、林、湖、涌、江、城融为一体, 果园、海珠湿地公园、海珠湖、穿城而过的珠江和大小河涌为“美丽城乡”提供了天然的注释。近年海珠生态城实施了一系列的景观升级及改造工程, 包括湿地一期和二期。升级景观定位为城市中心湿地典范、万亩果园精华的集聚, ‘花城、水城、绿城’生态示范区除建设都市生态观光农业外, 还担负了城市果园湿地的展示功能和市民休闲娱乐等功能。而占地面积约200hm2的湿地二期, 将充分吸取一期示范区建设经验, 坚持保护和生态优先, 营造湿地自然生境, 提升生物多样性。在获得市民好评的景观升级改造工程中, 存在大量配置“景观树木和艳丽花卉”、“人工痕迹太重”等问题。

4 结语

对于生态城来说, 景观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实体、社会实体, 同时也是一个自然实体。通过对生态城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 在生态城中进行绿化发展, 同时保护文化。通过保护环境, 有效避免环境被掠夺、被消灭, 保护生态城中的绿化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洁.生态理念指导下的住宅设计[D].北京建筑大学, 2014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建设探索 篇11

关键词: 问题 原则 内容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26-02

城市滨水区域作为人类休闲活动的地带之一, 其规划建设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 ,要求建设者要从多方面多目标的规划着手,才能充分发挥滨水区域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的实现。如何在建设城市滨水区域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其景观生态价值,并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作者本次探讨的目的。

1 目前城市滨水区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很多城市,由于过度的开发和污染排放,使城市滨水区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又在认识上局限性,滨水区域的改造建设,政府管理部门仅强调滨水区域的防洪、灌溉、治污等功能,将滨河水系作为工程实体而非城市公共空间来看待, 对城市滨河水系多采用裁弯取直、截流建坝、石砌护坡、高筑岸堤等,此举确实能满足使用功能上的需要,但较少考虑人为心理和生理需求。让滨水区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仅满足了使用功能上的需要,却忽略了滨水区域的景观生态影响,将会给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一系列无法弥补的损失。经调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原有河道改造成封闭的硬质人工驳岸,使河道失去了自然生态功能。对河道的原有景观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并使之失去滨水区域丰富多样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

(2)水的魅力主要通过接近水欣赏水,才能给人一种视觉的愉悦和舒适。人工砌体、驳岸,阻隔了人与水面的亲近,使滨河区域空间成为冷冰冰缺乏生活情趣的冷漠空间。把人与水分隔开,让水变的可望而不可及,使河道景观缺乏灵性与变化。因此,让水的气息渗透到沿岸更大的范围,使滨水区域更趋向于人性化建设。

(3)多数城市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手段,致使河水严重污染。如没有合理的治污方法,会将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成臭水沟。这样不仅影响环境,反而给城市景观生态带来严重破坏。

(4)缺乏地方文化景观特色的滨水景观区域设计,对于滨水区域景观的建设将是失败的,若要彻底改变其功能和景观上的不足,政府决策者必须解决好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体系的建设。在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及合理的设计手段上,运用生态规划设计理念,对城市滨水景观绿地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2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

2.1 滨水区域生态建设要自然性

在进行城市景观建设改造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生态系统。任何生态系统都有其特定的物质结构和生态特征,只要我们在规划设计时对其详细的分析和调研,并掌握其规律进行河流的水文、气候、地貌、植被等环境生态特征进行建设,以减少对滨水区域景观生态人为的干扰和破坏。

2.2 滨水区域生态建设要景观连续性

城市的滨水景观建设,要从整个城市系统去研究而不是局部的研究,在规划时,应把滨水区域作为城市的一个整体系统考虑,不应单独考虑或分开考虑。

2.3滨水区域生态建设要地方特色性

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是突出滨水景观建设的重要手段,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相结合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底蕴,把文化景观融入到景观生态建设中,它能提高滨水区域景观的活力,并能够增强景观的趣味性。

2.4 滨水区域生态建设要综合性

在进行城市滨水区域建设改造时,不仅要解决其本身的使用功能,还应考虑河流的水质、景观效果、文化背景、生态需要、经济价值等多功能一系列的问题。以满足现代城市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把城市滨水景观绿地建设成多功能的复合城市公共空间。

2.5 滨水区域生态建设要突出生态性

城市滨水区域是城市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部分,是水域生态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衔接处,它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生物群的生存与繁衍。而且,也是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和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故在城市滨水区域景观建设过程中,生态功能要求最为重要。为解决这一功能难题,要通过植被来完成。但必须根据景观生态原理进行规划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并充分考虑以乡土树种为主并兼顾生物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原则。以创造自然的滨水景观生态体系,来构建城市滨水生态走廊,最终实现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建设的内容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建设,为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要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上以景观生态学设计方法为指导,充分的分析评价改良常规设计。把丰富的景观和生态有机的结合,才能建设出优良的景观生态工程。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景观建筑小品、临水驳岸、交通道路、绿地植物群落的建设等。

3.1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建筑小品的建设

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风格要综合考虑滨水区域中的建筑、小品类型,来决定建设风格,还要满足休憩、玩耍以及景观等功能要求的规划原则。另外,滨水绿地景观风格的选择,不但在于与城市整体风格的协调,还要让建筑小品的设置尽量小巧、布局分散合理,将建筑小品融入滨水绿地大环境中,这样才能让富有地方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景观建设出来。

3.2 城市滨水区域生态驳岸的建设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叫生态驳岸。推广使用生态驳岸,采用生态学设计的手法来改变缺乏渗透性的水泥护堤,来弥补护堤土体与其上部空间的水气交换和循环等措施。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资料和实践生态驳岸一般可分为:自然原型驳岸,主要采用植物保护堤岸,它们是靠植物生长舒展的根系来稳固堤岸;复合自然型驳岸,是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砌筑石块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人工自然型驳岸,是将钢筋混凝土柱制成梯形箱状框架,并向其中投入大的石块,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植被等。

3.3 城市滨水区域交通道路的建设

城市滨水区域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联系方式就是交通道路系统,它也是构建滨水绿地空间框架的重要手段。道路系统除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外,还能让生动多样的景观空间有机的连接起来。人性化的道路设计除对道路自身的精心设计外,还要考虑规范合理的设计,提供人车分流、和谐共存的道路系统,并根据环境特征和使用要求分别组织,避免相互干扰。为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场所,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多样的景观游览路线。只有充分利用交通系统,才能让地形、地貌特征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亲水设施,在设计道路系统时考虑坐凳、指示牌、灯具等相关的装饰小品,更为满足人们休息、娱乐所需,细微的设计不但体现出人性化,还可创造出五彩缤纷的景观效果。

3.4 城市滨水区域植物群落建设

恢复和完善滨水区域生态功能主要是植物生态群落的设计,以生态效益作为主要目标。不但要重视植物的观赏性,还要结合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特征进行植物的适生环境配置,以便建立完整的滨水绿色生态体系。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根据景观、生态、地域等多方面的要求,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上,注重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还要采用自然性建设,模仿自然生态群落的结构,尽可能的符合滨水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特征等。

4 总结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运用景观生态学理念,遵循科学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为让城市滨水区域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场所或核心地带,不仅是景观建设者个人主观愿望就能实现的,还要结合环境保护、生态廊道、人文景观、交通道路等生态策略,进行详细探讨。才能探索出最具可操作性和本土特征的建设路径,来实现城市滨水区域建设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 安画宇.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4,(6):84―85.

[2] 汤晓敏,王云.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模式探索[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9,17(3):182-188.

[3] 束晨阳.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模式探析[J].中国园林,1999,(1):8-11.

[4] 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9):19-22.

[5] 欧雄全,魏春雨.浅议城市内河的整治开发[J].华中建筑,2008,(5),第26卷:120―123.

[6] 王浩,赵永艳.城市生态园林概念及思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5):85―88.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初探 篇12

景观生态可以看成为两部分的集合, 一是景观, 二是生态过程。叶德敏[1]、张惠远[2]、赵景柱[3] 等认为, 景观是人眼所见各部分的总和, 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 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 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景观由各种景观要素组成, 按其形状和作用可分为斑块 (Patch) 、廊道 (Corridor) 和基质 (Matrix) 三种基本类型, 并按一定形式组合, 形成镶嵌性的空间格局[4]。生态过程是指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和干扰等方面的过程, 以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异来表达, 显示出不同生态过程在空间异质性上的结构和特征。

景观生态建设指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 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5], 目的是改善受胁迫或受损的生态过程, 大幅度提高景观生态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和稳定性, 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正向的良性循环, 提出景观优化利用方案, 以达到既保护环境, 又发展生产的目的。

景观生态建设很好地将生态学的过程研究理论与地理学的格局理论结合在一起, 即从局部上对景观生态系统中某些关键的部分进行设计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从宏观尺度上, 调整景观空间格局, 协调景观生态系统之间,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实现从局部控制到整体调节, 加强了宏观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使得生态-社会-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发展[6,7]。

2 景观生态建设应用的原理[8]

2.1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海洋岛和陆桥岛, 其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岛屿状生境的研究中。就其空间规模而言, 小到树叶、个体植株的“微岛”, 大到自然保护区和景观地理单元的“大岛”;就其生物类型而论, 该理论涉及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的不同分类单元。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种-面积关系机理, 并用MacArthur-Wilson理论的有关数学模型 (M-W模型) 来描述。

2.2 复合种群理论

美国生态学家Levins在1970年创造了复合种群一词, 用来表示“由经常局部性灭绝, 但又有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组成的种群”。有关复合种群的定义可分为两种:狭义的传统定义和发展中的广义定义。狭义的概念即Levins的经典定义, 它强调复合种群必须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种群周转。现在, 不少学者推崇广义的复合种群概念, 即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斑块的种群集合体, 只要斑块之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 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 都可称为复合种群。

2.3 景观连接度和渗透理论

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的连续性程度。主要从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来考虑。对于同样一个景观而言, 其连接度相对于种子传播距离很远的物种要比种子传播范围很局限的物种高得多。渗透理论是指专门研究临界阈现象的理论, 临界阈现象指某一事件或过程在影响因素或环境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进入另一种状态的情形。例如:资源条件对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最小存活种群, 许多表现出“突发性饱和”或“突发性衰减”等骤变过程都属于临界阈现象。

2.4 等级理论和景观复杂性

等级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形成的关于复杂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理论。它的发展是基于一般系统论、信息论、非平衡态热力学以及现代哲学和数学有关理论之上的, 重要作用之一是简化复杂系统, 以便于对其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行理解与预测。景观作为动态斑块镶嵌体, 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表现出高度复杂性,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来源于时间和空间的异质性和大量组分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2.5 斑块动态理论

斑块动态是指斑块个体本身的状态变化和斑块镶嵌体水平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它是与传统生态学理论具有根本性区别的新观点, 强调空间异质性及其生态学成因、机制和作用。斑块动态理论是对传统的、基于组织层次 (如,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途径的一个重要补充。斑块动态概念可与各个组织水平的研究相结合, 可以产生新见解、新观点, 它为跨学科和跨系统的综合研究提供一个空间概念构架和实际操作模式。

2.6 其他

其他原理有:尺度制约与景观层序性原理;景观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和反馈原理;能量和养分空间流动原理;物种迁移与生态演替原理;景观稳定性与景观变化原理;土地镶嵌与景观异质性原理;人类主导性与生物控制共生原理;景观多样性与生态学原理;营养再分配原理;景观稳定性与景观变化原理。

3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探讨

3.1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现状

3.1.1 廊道的建设

宽度和连接度是控制廊道生境、传导、过滤、源和汇五种功能的主要因素。贵州的重要廊道, 如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是贵州省第一条生态景观走廊, 这条廊道建设的示范作用, 推动了全省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 全面提升了贵州的对外开放形象。另外, 贵遵公路、贵新公路等高速公路廊道的先后建设, 也促进了贵州人民的交通往来。这些公路廊道是贵州生态-经济和社会巨系统中各亚系统间物质、能量传导、过滤并使源-汇联系的纽带。贵州各个城市在最近几年现代化建设中, 也大规模地建成了许多城市廊道, 并促进了城市物流、人流和能量流。

3.1.2 绿地斑块

贵州在最近几年, 十分重视绿地景观的建设。以斑块形式建设的绿地, 已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1.4%。在景观生态系统中以人工建筑斑块为主的省会贵阳, 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4.77%, 城市绿地率为39.26%, 绿化覆盖率为40.47%, 2004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模范城市。遵义市地处贵州北部, 总面积30 762 km2, 人口30万人, 截止2004年底,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 设市7年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33×105 hm2。在贵州, 绿地斑块主要是农村各种植被覆盖的土地, 通过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还草实现绿地面积增长;在城市, 公园、广场、动物园、烈士陵园是绿地斑块的主体。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 工厂、学校、居民点已出现大量的绿地斑块, 但面积小, 相互隔绝, 居民可达性极不均匀。

3.2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廊道功能不健全, 河流廊道污染严重[9]

廊道主要以道路和河流为主, 并发挥着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在贵州, 由于廊道建设不合理, 常常表现出下列生态问题。 (1) 道路廊道 (包括公路、铁路、街道等) 建设, 常把生物种群分隔为破碎的种群, 影响种群的维持和发展; (2) 河流廊道建设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结构和功能, 使水生生物栖息地受影响;许多河流由于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功能被严重损坏。 (3) 道路廊道建设目的单一地解决交通问题, 使景观美学价值受到破坏。

3.2.2 斑块、基质异质性和破碎性高, 景观分异明显[10]702

地史上多次造山运动致使贵州地层褶皱断裂发育, 高原地表的切割深度较大, 加之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 其地貌类型极其复杂, 增加了景观的异质性和破碎性。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多种基质、多层次的景观生态过渡带, 景观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 凸显了景观异质性地镶嵌在三维立体空间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对景观斑块、基质的负面影响被叠加到先天破碎的自然地理景观上, 使贵州景观要素更加复杂, 景观生态建设的难度增大。

3.2.3 区域生态脆弱, 景观整体退化明显[10]703

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是由特殊的水文地质背景, 尤其是岩溶作用引起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胁迫, 更加剧了这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景观组合关系改变、景观组分性质劣化、景观生态过程良性循环减弱、景观生态系统抗性降低等一系列变化, 使整体景观及景观生态过程退化明显。

3.3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应关注的领域

3.3.1 自然保护区建设暨生物多样性保护

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 对景观破碎化和退化的问题, 建立有利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景观格局等。

3.3.2 景观与区域规划

序列分析研究在景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利用景观设计原理对贵州的各级城市进行生态城市规划, 促进城市自然与生态和谐发展。

3.3.3 农业与土地利用

农田生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成为近来生态学家关注的一个焦点。贵州属多山地区, 农民、农村、农业在贵州更具有特殊性, 要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 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提高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率。

3.3.4 流域生态系统研究

以大型河流及其流域生态系统为对象, 研究流域水文和生态过程的空间耦合, 应用生态景观理论优化和配置景观要素, 在陆地景观生态系统上实现红枫湖流域、草海、夜郎湖、乌江等流域的保护。

3.3.5 生态图的编制与生态区划

根据贵州的生态系统特征、结构和功能, 编制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图, 使贵州生态、经济和社会建设都基于这些资料, 沿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

3.4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的意义

3.4.1 生态省建设

贵州地处西南, 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省份。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 恢复景观尺度、重建和改造破碎、退化、低效、单调的景观,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推进人与自然共生, 控制石漠化发展, 实现生态立省的建设目标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3.4.2 旅游业发展[11]

贵州景观破碎度高同时伴随着风景景观丰富, 而旅游生态系统是一种非独立性的景观生态系统, 运用景观生态学与旅游学原理对各种景观进行评价、分析和设计, 对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改善区域旅游环境和维持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4.3 可持续发展[12]

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三部分, 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出发, 把握景观格局规划的目标、方法和手段, 便把握了景观格局的总体发展趋势, 能使规划立足于实践, 并和当地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有效地解决贵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矛盾。

3.4.4 人文生态[13]

在生态基础设施中突出贵州各城市的文化特色, 充分尊重当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使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对接, 通过景观外貌反映文化价值, 历史传承, 建设独特文化习俗的景观生态系统, 对提升贵州民族旅游文化品位, 促进民族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5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实践方法刍议

关于贵州的景观生态建设,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5.1 廊道建设[14]

贵州在大型廊道建设方面力度还不够, 还不能满足贵州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物质能量传输需要;在已有的廊道管理上, 没有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 不能保证物质输送的连续性、稳定性、持续性发展, 因此在这两个方面还要努力。在廊道的生态功能建设上, 需在贵黄公路、贵遵公路这些景观廊道两侧种植各种绿化树木或花草, 建成生态廊道, 既保护环境, 又提高美学价值。在城市、乡村建设中,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 要保护独特历史文化景观、旧城区街道, 使贵州城市有历史感、认同感, 同时提高文化旅游的价值;在城市和社区规划建设上, 要建立一定数量的无机动车生态绿色通道、城市景观廊道, 构建安静、安全、舒适的绿色生态通道, 满足休闲娱乐功能, 提高城市生态品质;对河流廊道建设要体现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 要多建设柔性河道, 保护生物多样性, 抛弃刚性河道建设理念。

3.5.2 绿地建设[15,16]

绿地建设上, 要从过去在建设目标上面向形象、面向美化向构建生态过程和人文关怀方向转变, 增加绿地斑块面积要和增加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群落长期维持、发挥生态系统功能相结合。建设绿地的具体实施中, 在物种选择上, 多考虑乡土物种;在绿地类型上, 多考虑木本植物群落;在植物群落空间配置上, 多考虑多层结构;在水平结构布设上, 多考虑因地制宜, 少建大广场、大景观草坪;在绿地建设位置上, 多考虑与居住环境接近。随着经济的发展, 贵州将逐步出现多座百万人口大城市, 那时城市面积必然扩大, 绿地面积将会缩小, 要利用楼顶进行绿化, 提高绿色植物覆盖率, 减轻热岛效应。

3.5.3 农村景观生态建设[10]705

上一篇:深层学习下一篇:项目管理中的财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