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

2024-09-21

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精选3篇)

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 篇1

生态技术与节约型园林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为根本目标。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生态技术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有效途径。该文拟从生态技术角度对节约型园林的具体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节约型园林的规划建设提供实践依据。

1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与内涵

节约型园林是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及风景园林行业的奢侈浪费之风正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006年8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新疆库尔勒组织召开了“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现场会”,并正式提出了全面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工作构想。自此之后,节约型园林迅速成为风景园林行业的研究热点,节约型园林理念正逐步被政府主管部门、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及社会公众所接受。

对于节约型园林的理解,业界各抒己见,尚未达成普遍的共识。仇保兴认为,节约型园林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投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1]。朱建宁认为,节约型园林是资源和能源的投入最小化、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2]。俞孔坚认为,节约型园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节约型园林是生态化的园林,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园林[3]。综合以上各方观点,该文将节约型园林理解为:在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等环节中,按照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以及循环利用等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能源并发挥园林绿地最佳综合效益的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

节约型园林是21世纪风景园林行业的主旋律,意义重大。首先,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是城市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履行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手段;再次,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是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力保障;最后,节约型园林的建设符合我国资源匮乏的基本国情,是确保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4]。

2 生态技术与节约型园林

2.1 生态技术的概念

生态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新名词。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技术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技术做了不同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代锦认为,生态技术是指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产性技术[5]。吕燕、杨发明认为,生态技术是对各种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技术的总称[6]。肖显静认为,生态技术不仅要遵守物理、化学规律,而且必须遵守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要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7]。秦书生从哲学视角提出的生态技术定义是: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和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8]。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该文认为,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经使用后能促进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使用的方法、措施、工艺和设备的总称。生态技术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和人类的最大利益的合理平衡为最高价值取向。

2.2 生态技术与节约型园林

节约型园林的实质就是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金、资源和能源投入创造最佳的室外人居环境。而生态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体系。

3 节约型园林的生态技术途径

3.1 废弃物再利用技术

在园林绿地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地形、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园林建筑、小品等景观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材料作为支持,这使得废弃材料在园林绿地中大有用武之地。无论是单纯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废弃材料的循环再利用,还是通过艺术的设计手段将废弃材料重新赋予内涵、再生利用到园林绿地中去,都为废弃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同时也为风景园林行业的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

3.1.1 废弃材料景观化再利用技术

在园林绿地中,废弃材料的景观化再利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其一是展示废弃材料原来的风貌,即保持废弃材料的原有结构或外观,只对其进行简单的修复处理;其二是对废弃材料进行艺术化的加工、改造,让废弃材料重新组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9]。前一种应用方式对技术的要求不高,主要依靠设计师对废弃材料原有潜力的挖掘,而后一种应用方式则以技术手段为先导,是以满足园林绿地功能和需求为直接目的再生循环利用。废弃材料在园林绿地中的景观化再利用包括5个方面:(1)废弃材料作为园林小品;(2)废弃材料作为道路铺装;(3)建筑垃圾塑造地形;(4)废弃材料作为园林驳岸;(5)旧建(构)筑物景观化再利用。

3.1.2 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技术

园林绿化废弃物主要是指园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剪所产生的植物残体,主要包括树叶、草屑、树木与灌木剪枝等[10]。我国传统的园林绿化废弃物主要是通过填埋或焚烧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导致宝贵资源的浪费。大量研究表明,将园林绿化废弃物粉碎后作为地面覆盖物或堆肥化处理后作为园林绿化所需的有机肥,不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涵养水源,而且还能降低园林绿地的养护成本[11]。因此,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实践中,可将园林绿化废弃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将其生产成为有机肥、土壤改良调节剂、花木栽培基质以及有机覆盖物等产品,从而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3.2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世界能源会议发布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手册》(2004年)指出,“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天然过程得到补充或再造,从而能够源源不绝供应的一种能源”。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将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界定为可再生能源。

3.2.1 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最清洁、资源总量最丰富、研究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随着太阳能产品(光伏产品)的质量日趋稳定,成本逐渐下降,太阳能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在园林绿地中,太阳能主要用途有:(1)园林建筑。在设计园林建筑时,将太阳能聚热管(板)与建筑形式自然结合,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供水,作为园林建筑的能源供应来源。(2)景观照明。照明是园林绿地主要的能耗环节,应提倡使用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景观灯和太阳能路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13]。(3)其它方面。园林绿地中的广告灯箱、指示牌和小型游览车等设施可以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提供电力及动力支持。

3.2.2 风能利用技术

风能是利用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和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源,用于发电、制热、制冷、助航和提水等。风能在我国的普及仅次于太阳能。风能在园林绿地中主要应用于2个方面:(1)风光互补景观灯。“风光互补”景观灯依靠安装在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收集能量,然后将其储存在蓄电池中,作为夜间照明能源。即使碰上相对恶劣的天气,只要有风,就能保证景观灯的电力供应。和单一的风能或太阳能景观灯相比,这种互补型的景观灯更加稳定、节能、高效。(2)风力提水。借助风力提水实现绿化灌溉,人工湖取水,大型动态水景等供水、汲水用途[4]。

3.2.3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生物质能是指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后,固定和贮藏于生物体内的能量。生物能源储量大、分布广,其生产转化几乎不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可再生能源。在园林绿地中,生物能的主要用途是沼气发热、发电。其原理就是将园林绿地中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集中掩埋,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作用产生可燃性气体——沼气,经净化之后将这些沼气储存,以供日后发热、发电[12]。

3.3 绿色建材利用技术

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14]。因此,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实践中,应大力推广绿色建材的使用,从而减少园林绿化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改善生态环境。

3.3.1 园林铺装材料

常用于园林铺装的绿色建材包括:(1)生态砂透水砖;(2)木屑铺地;(3)保水透水性砌砖;(4)回收再生陶瓷透水平板;(5)渗透保水性土铺装“麦格夫米克”;(6)露骨料透水混凝土;(7)生态透水混凝土;(8)生态木(wood-plastic composite)。

3.3.2 园林小品材料

常用于制作园林小品的绿色建材包括:(1)竹、芦苇和稻草等可降解材料。这些天然植物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转变成坚固耐用的园林小品材料,而且这些材料不需要化学药剂的处理,保湿隔热,对环境的污染几乎为零。(2)玉米塑料。通过提取玉米中的淀粉,由淀粉发酵成乳酸,然后再通过高分子聚合技术变成聚乳酸,即最后的玉米塑料。玉米塑料也是完全可降解的物质,对土地和空气等环境均无压力,能实现CO2的循环。(3)再生板材。再生板材是采用废弃木材、农业稻草纤维及回收的废旧塑料为主要原料,生产出各种天然纤维塑料再生材料[15]。

3.3.3 园林照明材料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园林照明材料趋于向小型化、高光效、长寿命、无污染、自然光色的方向发展。常用的园林照明绿色建材包括:(1)LED光源灯具;(2)紧凑型荧光灯(CFL);(3)高压钠灯;(4)金属卤化物灯。

3.4 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3.4.1 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对调节、补充地域水资源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实践中,应加大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雨水收集与利用包括3种方式:(1)雨水就地渗透利用。采用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低洼地蓄水等技术措施,引导雨水由地表渗至浅表土壤以及地下水层,使得雨水得以利用的方式。(2)雨水储存利用。通过建筑屋顶、铺装广场、城市绿地等集雨面,将收集的雨水通过管道或沟渠传送到蓄水池储存,再经过过滤和消毒等净化处理,使水质达到应用标准以后,再提升、输送到用水点,用于绿地浇灌和景观用水等[16]。(3)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可以有效增加生物种类,是一种可持续的雨水利用设施[17]。

3.4.2 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是指将收集来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等城市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并回用于城市绿地灌溉、道路喷洒清洗、景观水体水源、洗车、厕所冲洗和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因其水质介于饮用水水质(上水)和允许排放污水水质(下水)标准之间而得名[18]。将污水处理为中水并加以利用的过程就是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比较适合大型的园林绿地,如风景名胜区、大型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等。

3.4.3 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自然湿地相类似的湿地系统,是人为地将石、砂、土壤等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湿生植物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污水流经床体表面和床体填料缝隙时,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使污水得到高效净化处理[19]。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不仅污水处理效果好,而且不额外增加环境负担,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实践中大力推广。

3.4.4 节水灌溉技术

园林绿地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自动喷灌、滴灌和微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方法,它们的推广应用能够减少绿地浇灌中水分的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降低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成本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浇灌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可节省水约30%~50%,而且还可节省劳力。自动喷灌技术比较适用于低矮植物和密植植物的灌溉,而滴灌主要应用在行道树、灌木以及花卉的灌溉[20]。

3.4.5 节水植物选择与配置技术

植物是园林绿化的基础,合理的植物种类选择和配置方式,是实现园林绿地节水的关键环节。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实践中,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考虑节水植物的选择与配置:(1)推广使用乡土树种,大力开发当地野生植物资源;(2)大量应用耐旱植物,从源头上减少对绿化用水的需求;(3)优化园林植物配置结构,减少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用水[21]。

3.4.6 节水养护管理技术

园林绿化是“三分种,七分管”。因此,选用合理的养护管理技术和手段是节约园林绿化用水的重要环节。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实践中,可以选用的节水养护管理技术:(1)地面覆盖技术。利用植物落叶、木屑或其它材料覆盖绿地表层,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地表径流,提高水的利用率。(2)合理修剪技术。通过合理修剪,可以调节养分和水分的运输,降低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植物耐旱能力。(3)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改良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地表水分蒸发,而且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协调土壤水、气、肥、热环境、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22]。(4)保水剂的使用。保水剂又称土壤保水剂,可以有效防止水分下渗或蒸发,减少耗水量和灌溉次数,提高水分利用率,特别适用于大苗栽植。

3.5 绿化生态技术

3.5.1 屋顶绿化技术

屋顶绿化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具有拓宽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量,降低室温效应、缓解热岛效应等生态效益;具有节水节能,保护屋顶结构和延长屋顶使用寿命等经济效益;具有提供休憩空间,美化建筑环境,丰富城市景观等社会效益。赵定国(2008)研究发现,实施屋顶绿化的建筑比未实施屋顶绿化的建筑的用电量,白天可节省20.9%,夜晚可节省15.3%,室外温度越高,屋顶绿化的节电效果越大[23]。因此,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实践中,应积极利用城市内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桥梁等的屋顶,大力发展屋顶绿化,减少对园林绿化用地的依赖。

3.5.2 垂直绿化技术

垂直绿化不仅具有增加城市绿量、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噪音、减少城市光污染、对建筑保温隔热的生态效益,而且还具有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效果、装饰城市空间环境等景观效益。有关研究表明,有垂直绿化植物覆盖的墙面表面温度比无绿化覆盖的清水红砖表面温度低5.5~14.0℃[24]。同时,垂直绿化还具有占地少、见效快、实施简便和成本经济等优点。因此,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墙面、围墙、栅栏、立柱、边坡、廊架等大力发展垂直绿化,以较低成本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3.5.3 复层绿化技术

复层绿化是指植物配置时以乔木为绿化骨架,乔、灌、草互相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面积的立体植物种植模式。复层结构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互相竞争和互相选择的结果,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的矛盾。因此,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实践中,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应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种植设计,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位,营造以乔木为骨架和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模式,形成接近自然植物群落的植物配置结构[4]。通过复层绿化模式的构建,不仅能够极大减少园林绿化养护成本,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3.5.4 生态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是为给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把驳岸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变成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并且适宜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生态护坡具有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调节水量、滞洪补枯和景观效果好等优点[25]。常用的生态护坡技术包括:(1)植被护坡技术;(2)水力喷播植草护坡技术;(3)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4)挂网客土喷播护坡技术;(5)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6)自然型护岸技术。

3.5.5 植被修复土壤技术

有些绿地是在工业废弃地上建起来的,因此其土壤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比较普遍。目前,常用的清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和技术有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控制技术、化学控制技术及物理控制技术等。其中,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经济实惠、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易为大众接受的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26]。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超积累植物(hyperaccmulalor)的提取作用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亦即通过政府种植和收获超积累物将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当然,对盐碱化严重的地段,要结合施用硫酸亚铁或硫磺粉改良土壤碱性,降低pH。

3.5.6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通过生物间相互制约的机制,打破原来害虫与天敌之间种群数量的失衡状态,并重新建立起新的相对平衡关系,进而使病虫害种群数量处于受抑制状态,达到防治目的[27]。生物防治具有污染小、效果好、成本低、有效期长等优点,可以在园林绿地中大力推广应用。目前,园林绿地中应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1)天敌昆虫控制技术;(2)天敌病原微生物控制技术;(3)信息素控虫技术;(4)仿生物理控虫技术;(5)无公害制剂防控技术;(6)基于PDA的病虫害监测技术[4]。

3.6 控温降温生态技术

3.6.1 人造雾降温技术

人造雾是利用专用造雾主机将经过精密过滤处理的水,输送到造雾专用高压管网(耐压14 MPa),最后到达造雾专用喷头喷出约15 μm的细雾。由于细雾容易汽化,当接触到干热的空气,细雾瞬间即会被蒸发,并在此过程中将大量热量带走,在炎热季节具有很好的降温效果。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于阳光下的直接雾喷,遮阳设施下的雾喷不仅降温效果较好,而且人体舒适度较高[15]。上海世博会在人流相对较为集中的休憩区域结合固定遮阳设施设置了雾喷设施,其中浦东雾喷区域达到约17 388 m2。

3.6.2 风廊导风技术

植物、建筑和水系等布局时留出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的导风通道,引导气流进入,加速城市绿地内部气流流通,从而达到降低城市绿地内部温度、改善局部小气候的目的。如上海世博公园在毗邻黄浦江一侧,将乔木引风林按风向走势布置,不仅可以将黄浦江上凉爽的风导入到公园内,还可以借景黄浦江。

3.6.3 建筑绿化降温技术

在城市绿地的建筑中,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及阳台绿地等多种绿化形式吸热,从而降低建筑室内温度。如果在建筑上同时布置屋顶绿化和墙面绿化,园林绿化减少建筑能耗的效果将更加显著。另外,还可在建筑周边布置园林绿化,尤其是在建筑的西侧应栽植高大乔木以减少西晒,从而改善建筑室内环境,减少建筑能耗。

3.6.4 人工草坪降温技术

普通的人工草坪是把硅砂和橡胶屑填充到人工草坪里,形成具有缓冲压力作用的草坪结构,从而替代天然草坪应用到体育运动场地中。但是由于夏季温度较高,此种草坪需预防发生中暑现象,为此,可以通过向草坪填充具有保水性的材料(如粉碎的砖瓦屑),产生蒸发效果降低温度。多孔质的碎砖瓦屑吸纳了雨水和喷洒水,通过使水分蒸发能够长时间地发挥散热效果,能够降低城市绿地等公共空间的温度[15]。

3.6.5 嵌草铺地降温技术

在城市绿地的停车场、休闲广场、游憩道路中可铺砌带孔洞缝隙的植草砖、自然块石等铺装材料,然后在缝隙中可种植草坪。由于铺装材料及草坪能够保水,通过水的汽化散热,抑制了路面温度的上升,从而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

综上所述,该文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节约型园林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绿色建材利用技术、水处理与利用技术、绿化生态技术和控温降温生态技术6项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生态技术途径,以期为节约型园林的规划建设提供实施依据。同时,建设节约型园林应该充分考虑到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并结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与地理条件,通过合理的生态技术措施将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综合考虑园林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美学功能、游憩功能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摘要:“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不仅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生态技术是一种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技术途径。现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节约型园林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绿色建材利用技术、水处理与利用技术、绿化生态技术和控温降温生态技术6项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生态技术途径,以期为节约型园林的规划建设提供实施依据。

关键词:风景园林,节约型园林,生态技术,途径

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 篇2

杜晶晶

(河北大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北056002)

摘 要:低碳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人类只有发展低碳城市,才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与生活环境。体现在园林景观上,那就是构建低碳园林,改善城市的生态与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发展的持久力。为此,本文主要就低碳生态技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大家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低碳生态技术;园林景观

引 言:目前关于低碳园林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或者概念。应认为低碳园林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园林建设与运营模式,在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的消耗,并应用新的清洁型能源服务与园林建设,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绿色”园林。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原则

1.1 量化原则

所谓量化原则,就是将低碳理念用数据量化,利用数据帮助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达到低碳目的。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按照低碳排放的要求,在充分考虑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之上,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保证园林的规划设计能对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生活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持久化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规划单位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勘察现场,合理利用资源,建设适宜城市发展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的建设、养护等环节方面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延长景观的使用周期。

1.3 材料选择低碳化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选择低碳型园林材料是降低碳排放量的直接方法。低碳化材料的实质就是减少碳成本,即在园林建设的各个环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各环节的能源消耗和废物量。

1.4 施工与维护的低碳化原则

低碳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循环过程,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之初,设计单位要依据地形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不大量挖掘土方的原则,减少机械使用,减少能耗。在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改变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充分增

加园林中的绿地面积,达到低碳的目的。

1.5 价值综合化原则

低碳园林景观不但要求低碳的价值,还要有美学价值、使用价值和生产价值,同时还要有净化空气、隔离噪音、防风固土等作用。建筑设计单位要综合发挥园林景观的综合价值。低碳生态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2.1利用雨水,节约能源

结合地形设计雨水收集管道系统来收集雨水,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降落于地表的雨滴本身带有空气中的一些尘埃及大气污染物,再加上一般地区集流面没有适当的卫生防护设施,使得汇集于蓄水设施中的雨水水质较差。利用绿地增加雨水蓄渗措施,如下凹式绿地的形状、下凹深度等和不同材质、不同汇水面和不同的降雨期和降雨量引起的雨水污染状况进行了处理,进入清水贮蓄池贮蓄,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水体造景区域或园林绿地浇灌。

2.2 屋顶花园

采用绿化覆盖建筑屋顶, 可以大大增加建筑的保温性能, 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手段。由于建筑屋顶上的风力和荷载, 种植大型乔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植物根系很发达, 会穿越钢筋混凝土的屋面, 破坏防水层, 补救和修复工程浩大费时费钱等原因, 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屋面时必须对各种因素全面考虑。

2.2.1 屋面风力减弱策略

建筑设计高出屋面 120cm 的女儿墙, 阻挡部分风力。靠近两侧女儿墙设计中层小乔木和灌木篱,以形成绝佳的围合感, 大乔木尽可能种植在中间区域。大风季节, 树枝的剧烈摇晃造成根系松动而使大树成片死去。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板上增加隐形支架固定大乔木。

2.2.2 屋面减重设计策略

屋面覆土不能太厚, 所以种植设计主要以中层小乔木为主, 局部点缀大乔木。而普通绿色屋顶大多种植草坪和景天科植物, 只需满足 20cm 左右覆土。如需种植大乔木至少满足 120cm 左右的覆土需求, 结合本项目中屋面阶梯状特点, 并在建筑设计的扩初阶段参与进来, 同建筑、结构工程师沟通, 将大乔木和小乔木的种植位置在景观设计前期就确定下来, 创造出最经济节约的空中花园。屋面种植设计引入禾本科植物, 其特点为有较高的观赏性, 低维护, 减少除草剂、农药等的使用, 可水生可旱生的浅根系植物。轻质土壤与轻质填充物混合使用, 轻质土壤配比: 腐植土 50%~ 70% , 蛭石 10% ~ 40% , 砂土 10%~ 20%。

2.2.3 阻根层的运用

关于阻根层是在建筑的防水工程时铺设, 还是在绿化施工时铺设, 甚至是否

有必要铺设, 意见有所分歧。特别是对浅土壤的屋顶绿化, 植物根部的延伸程度并不是很长, 有人认为可以不铺设阻根层。但是, 对有些现有建筑物的防水层是否有损伤或老化, 情况并不清楚。阻根层所应该起的作用是不让植物根部直接接触防水层。如果要在这些建筑物上进行绿化, 应该在进行绿化施工时铺设阻根层, 而且根层的接缝处也不要让植物的根部进入防水层。

2.2.4 排水层

排水层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在降雨和浇灌时让土壤多余的水分流走, 即使在每小时降雨量为 100mm时, 也不会产生屋面积水。此外, 如果是开放式而有人进出的话, 还要考虑人的载重, 必须要保证排水层不丧失排水功能的强度。有的排水层材料具有保水功能, 对薄层土壤的绿化有更好的效果。

2.2.5 保护层

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水分蒸发和抑制杂草发芽。如果选用的种植土比较轻, 保护层的材料还要有在刮风时防止土壤飞溅, 不易燃烧的特性。考虑到景观效果, 保护层的外观在质感和色彩上要符合景观要求。

2.2.6 屋顶雨水收集

屋顶雨水收集需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节水指标, 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景观用水不宜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 宜利用非传统水源, 达到标准一般项时,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 10% , 达到优选项时,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可收集的雨水可分为 3 类: 道路雨水、草地雨水、屋面雨水。3 种水源中, 最节约成本和利用率最高的是屋面雨水。屋面雨水的收集水量是根据收集后的用途(用量)以及径流系数来决定的。

2.3 选择低碳园林材料

低碳材料是指使用周期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低、污染小、温室气体排放量小,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选择低碳园林材料、循环利用低碳材料和研发与生产新型低碳材料是构建园林景观建筑、铺筑园林道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直接方法。比如在园林景观建设时使用木结构材料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就能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使用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

2.4 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所谓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再生并且能不断得到有效补充或可以重复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沼气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最能体现低碳理念。当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5 低碳理念在园林施工与养护环节中的应用

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工程质量不但要好,景观效果也要保持长久。要减少施

工过程中机械的使用,这样就能减少能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还不至于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良好的养护管理是长期保持景观效果的最好保证,在园林景观的后期养护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变化的原理,使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灌溉、修剪和施肥等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比如通过增加乔木植物的数量与种类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园林是低碳经济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模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发展低碳技术、建设低碳园林已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为此,我们应该将更多低碳技术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营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园林。

参考文献:

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 篇3

近年来, 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的情况, 城市工业发展也在不断加快速度。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益处, 但是, 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会导致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 同时,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 对城市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风景园林景观建设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其不但能够改善城市环境, 同时也能给城市建设增添色彩。风景优美的城市在吸引投资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而且,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还能进行旅游业的开发。

1 生态风景园林概述

1.1 生态风景园林

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是将生态思想融入到设计理念中,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进行设计时并不是以人为中心思想, 而是对自然因素进行充分的重视。

1.2 现代景观设计与生态风景园林的结合

景观设计方面, 很多的知识将生态思想作为了关键点, 在对生态价值进行重视的同时, 要实现景观设计领域的不同发展, 具有不同的发展思想。一些人对生态步骤的协调问题比较重视, 但是另外一些人对景观园林的艺术体现更加重视。生态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 相关的设计人员要对自然因素进行重视, 从对美与形式的追求逐渐转变到对自然因素进行重视。

2 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

2.1 设计与施工相协调

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 相关的施工放样人员要先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内在进行了解, 同时, 对作品要表达的意图要进行体现。在施工放样过程中, 要保证准确性, 同时, 要保证施工队伍具有专业的资质。风景园林景观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对人文因素更加重视, 将很多的古典因素进行了利用, 对很多文人墨客提到的景观进行了重现, 这样能够在体现风景园林景观美的享受, 也能对我国的古代文化进行更加的展现。施工方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意境进行更加的体现, 同时, 对相关的设计理念进行不断的调整, 更加的体现风景园林景观的艺术境界。

2.2 植物群落的营造技术

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对当地的植物群落进行更好的利用, 在群落的基础上进行生态设计。不同的地区植物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 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方面也能体现不同的效果。利用不同的植物能够更好的组成多层次的人工群落。

2.3 草坪建造的施工技术

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 优良的草坪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进行草坪种植过程中, 优良的草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园林绿地在种植过程中, 要根据温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草坪类型。在草坪建设过程中先要对土地进行平整, 能够保证排水的便捷性, 避免出现积水的问题, 在建造大面积草坪过程中, 要满足中心区域要比周围稍高, 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自然排水角度, 在地下要挖掘排水沟, 排水沟在挖掘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间距, 这样能够在地下形成良好的排水网络, 也要做好浇水抗旱的工作, 在后期要进行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工作。

2.4 灌木种植的施工技术

在对灌木进行种植过程中, 要遵循深穴浅栽的原则, 在穴位挖掘过程中, 要保证挖掘的深度, 同时, 种植穴在直径方面也要满足要求, 这样在种植过程中才能更好的保证种植的好操作性。在种植规格较大的常绿树木时, 对树穴底部的垫土厚度有不同的要求, 在挖穴过程中要保证底部的平整性, 在上下口径方面不能出现很大的差异, 这样对树木的生长会起到很大的影响。

2.5 大树移植的施工技术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裸根移植适用于移植容易成活的落叶乔木。时间选择落叶后到萌芽前的休眠期。一般在距树干50~60cm的半径外开沟挖掘。遏到粗根要用手锯锯断。在基颈部位留一定量的“护心土”, 将腐烂根、裂根剪除削平。然后取稀泥浆加入杀菌剂、生根液均匀混合后涂、粘根部, 再用薄膜或草绳包好待运。要求随起、随运、随栽植。土球移植依据土壤质地、粘性, 以及大树移植成活难易程度确定土球直径, 一般为树胸径的4-6倍。挖掘时以主干为中心, 大于土球3.5cm画圆圈.顺着圆圈往下挖, 沟宽60~80cm。细根用利刀切断, 粗根用手锯切断, 忌用铁锹、钢棒等硬性工具, 以防土球松散。挖到土球1/2深度时逐渐往主根内收缩;挖到土球的加深度时, 在下部修成小平底, 使整个土球呈倒圆台体状。土球的胸圆圈是承受重量的压力点, 采用“扎胸箍”法可保护土球不散开、脱落。

2.6 苗木选择的质量标准

由于没有明确的苗木质量等级标准的约束, 苗木经销商为减少运输量, 往往将树冠、根系都相应缩小。造成恢复生长缓慢, 后期的养护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故需要合理的苗木选择评价标准:落叶类苗木质量要求生长健壮, 树形骨架良好, 没有病虫害或机械损伤。根系大小适中, 不劈不裂, 落叶苗木可裸根挖掘, 根系直径为苗木地径的10-15倍。珍贵及早春开花类苗木需带土球, 所带土球应与苗木规格相适应。常绿类苗木, 质量要求树型丰满, 叶色鲜亮。针叶类顶芽明显, 阔叶类冠丛繁茂, 没有病虫害或机械损伤。苗木所带土球与规格相适应。

2.7 苗木养护管理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对绿化植物的景观效果有比较高的要求, 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修剪时, 要在确保园林苗木成活率的基础上尽量保持苗木的树形。比如元宝枫, 它就需要重剪。其余的苗木植物均可以适当的疏枝。并且在修剪后有比较大的剪口时, 要在剪口处涂抹多功能的树木保护剂, 避免树木病虫害和流胶发生。同时要及时地摘除苗木植物的花、果, 减少苗木养分的消耗。苗木的遮阴每年的6月上旬后就会持续高温, 这时就需要对玉兰和银杏进行遮阴处理, 通常的做法就是用钢管搭设片字架, 在井字架上覆盖适当的遮阴网。

3 结束语

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能够对环境质量进行改善, 同时, 利用景观环境、绿地构造以及园林植物能够更好的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够对城市发展起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也能更好的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优美的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持续使用的过程, 同时也能发挥其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文章对风景园林景观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对出现的问题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 对以后的施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好的环境, 同时, 也增添了很多的色彩。随着风景园林景观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 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 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 对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要进行提高。同时, 对施工质量进行保证。文章对风景园林施工现状进行了分析, 同时, 对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在造园中的体现[J].技术与市场 (园林工程) , 2004 (5) .

上一篇:NS-2仿真下一篇:民俗中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