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科学管理策略(共6篇)
低碳生态科学管理策略 篇1
引言
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浪潮。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构生态文明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明确要求。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文化建设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如何解读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生态文化新内涵、建构生态文化发展的推进体系、探寻生态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生态文化推进现状与问题分析
区域实践层面,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福建、浙江、辽宁、天津、海南、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山西、河南、湖北等16个省正在开展生态省、生态市县、生态乡镇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在各地的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成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生态创建示范工作成绩显著,生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因为生态文化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演变性特征没有被关注,在具体实践层面上缺少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系统化研究,各地区存在生态文化建设“认知不足”、“体系缺失”、“主体缺位”的情况。
(一)认知不足
据2014年环保部发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8%、48.2%和60.1%。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度不高,呈现“了解率较高、准确率较低”的特点。另外,经济与文化水平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的知晓度、践行度要比中西部高,但认同度不如中西部;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越高,知晓度越高,但认同度、践行度却不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高于农民。生态文化的认知不足是导致生态文明意识传播不畅的重要原因。公众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更多的是专家研究的专业词汇,生态文化并没有本土化、规范化、通俗化,导致公众对生态文化的认知不足。
(二)体系缺失
区域生态文化的发展并未形成系统化的建设体系。根据各区域生态文化推进的经验,生态文化的理念与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的融合度并不高,没有一套成熟的实践体系,将生态文化的培育内嵌到具体的生态建设中,对于生态文化的引导与文化自觉性的培育意识不足。整体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化的培育并非是孤立的,整体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必须按体系逐步推进。
(三)主体缺位
2014年环保部发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特征,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这也间接反映出,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多元参与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企业、NGO是生态文化发展中的主要参与者,目前,生态文化培育的主导者偏重于政府,企业、NGO在生态文化的传播与培育中尚未发挥应用的作用。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发展策略建议
(一)萃取区域生态文化,引导公众文化自觉
如何使公众深入理解生态文化内涵、确立生态文化理念,从而内化为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是生态文化建设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区域生态文化的界定将为强化区域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奠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导向。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差异特征的显现,生态文化理论应从最初的人类学角度研究逐步关注生态文化的时代演变、区域差异特征。为了使公众对新时期的生态文化进行有效认知,生态文化的内涵应融入这两种特征。
基于此,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内涵界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萃取区域生态文化特色。结合区域特色文化,如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提炼区域内被广泛认知、公众易于接受的生态文化。二是融入低碳经济理念,在萃取区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挖掘“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的文化基础。三是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进行生态文化理念的整合,提升生态文化自信和自觉,增强生态文化的引导力。在具体操作方法层面,还要力求通俗化与规范化。通俗化要求集聚生态文化的集体智慧,创新公民参与的机制,搭建公众参与的平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进行生态文化的萃取研究,规范化要求生态文化细化为易懂、易记的规范性道德操守,便于政府、企业、公民强化生态文化与自觉行为的一致性。
(二)建构低碳实践体系,融入生态文化培育
在与浙江省相关部门进行的生态文化合作研究中课题组曾提出,在实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用“生态文明阶梯”来表示,分为四个层次———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处于生态阶梯的最高层,并作为其他形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护栏。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也是实践的过程。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可以以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为载体,融入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的建设过程,在此基础上,生态文化在低碳背景下不断内化。
生态安全层面,气候变化涉及到生态安全,全球变暖,已经逐渐开始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土地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自然灾害频发、甚至影响生物安全问题。生态安全处于生态文明阶梯的最底层,关乎公民切身利益。在生态安全领域融入低碳经济、气候变化的影响,普及生态文化,会极大地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生态产业层面,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有绿色农业及食品加工业、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低碳科技服务业等。在低碳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针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强化生态文化的沟通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等等,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文化的普及效率。
生态景观层面,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景观体现出更加健康、节约、可持续的景观发展目标的追求。可持续的环境伦理贯穿于景观构成环节,能够在城市景观布局、生态文化塑造、低碳行为引导上最大限度的与公众的生态文化意识提升相契合。结合区域发展,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发公众了解生态景观知识、参与生态景观保护的热情,最大化发挥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认知与保护、生态景观对生态文化的促进与提升作用。如建设低碳生态旅游产业、低碳休闲度假基地等。
(三)发挥优势群组辐射效应,实现群组互动协同
发挥群组作用是《21世纪议程》的重点内容,亦是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必循路径。这些群组主要包括政府、企业、NGO(非政府组织)。按照不同的角色又可细分为决策者、企业管理者、社区、学校、家庭、妇女、农民等。以往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中侧重于对传统群组、单一群组的集聚宣传、培训教育,相关部门已提出了大量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在某些区域已取得丰厚的实践经验,更多的关注到了“点”的集聚。但是,如何更有效的发挥群组辐射作用,架构畅通、有序的生态文明意识之“网”,迫切需要关注、群组互动的协同效应两个关键问题。
发挥优势群组辐射效应。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表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与NGO组织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环保NGO组织是传播生态文明重要的群组。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创新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打造环保NGO品牌,使其成为区域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在民间资本活跃、参与热情高、创业氛围浓厚的地区,具有发展环保NGO的良好环境和基础,切实加以引导,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使环保NGO组织尽快找到自身的作用空间,将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加大群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将成为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政府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简化审批手续等措施,激活环保NGO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辐射作用。
发挥群组互动协同效应。群组具有共同的生产、生活意识形态,是生态文明意识集聚、传播、提升的关键节点。点点成线,线线交互,发挥不同人群或组织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集聚与辐射作用,是架构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网络的根本路径。建立政府、企业、NGO、民众的生态文化互动体验交流机制,可以借助互联网思维,创新互动平台,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如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增强公众参与程度等。
摘要:针对当前区域生态文化建设中“认知不足”、“体系缺失”、“主体缺位”的现状,关注生态文化的区域差异和时代演变特征,主要从萃取特色内涵、建构低碳体系、探索群组路径三个方面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发展策略,为区域层面培育生态文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化,低碳经济,区域差异,策略
参考文献
[1]高学武.对大连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N].大连日报,2006-09-04.
[2]姜冬梅,刘文英,高良敏,等.农村面源污染控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21(4):7-10.
[3]江泽慧.构建生态文化体系[N].西安日报,2013-04-22.
[4]王君.扬州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战略构想[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5]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4):62-65.
低碳生态科学管理策略 篇2
保护好动态生态过程、考量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过程的干扰分析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景观生态指数计算对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对校核城市空间规划方案在生态规划层面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亦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当前城市设计中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因此,亟需建立一种方法来考量城市建设对这些过程的干扰分析,同时建立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对空间方案进行评估,构建全面、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
2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2.1概念界定
广义上的生态过程干扰是指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所有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生态物种减少、引发自然灾害、景观格局破碎等。
狭义上的则是指城市建设、城市增长对动态的自然生态过程产生的干扰和影响。
本文所指生态过程干扰是基于狭义上的概念。
当前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对生态过程的干扰是多方面的,如水文过程、生物活动过程、物种栖息过程、物质能量流动、自然通风过程、海潮
淹没过程等都已经受到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影响,造成自然生境的不可逆转破坏。
2.2研究的思路
从动态的生态过程视角出发,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结合基地的特征和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城市开发对生态过程的干扰,利用GIS对这些过程进行空间
格局分析,识别潜在的生态要素以及空间组合构成,并通过Fragstats(景观生态相关指数计算软件)对斑块分维度、香农多样性等景观生态指数进行量化
分析,对方案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校核城市空间规划方案在生态规划方面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2.3技术路线框架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构建了如下技术路线。
3项目实践研究
3.1苏圫垸现状概况
3.1.1区位交通
苏圫垸位于长沙市开福区,基地范围包括苏圫垸湿地公园片区和湿地公园外东北片区两部分,总面积约22.73km2。
基地依托长沙北二环、长沙北三环、京珠高速公路便捷联系四方,随着未来长沙过江交通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成型,苏圫垸将成为长沙主城北部重要的交通节点,是长沙北拓发展的空间载体。
3.1.2基地特征
苏圫垸地区的生态系统由湿地、森林、河流等多种类型共同组成。
现状湿地主要为库塘湿地,包括水库、水稻田、山塘、鱼塘等多种类型,呈现典型的人工湿地特征,是潜在的承载城市活力集聚的地区。
规划区现状以粗放的方式建设,大量村庄建设用地零散分布,建设质量普遍不高,卫生环境较差,缺乏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3.1.3生态过程干扰分析
针对当前苏圫垸地区的基地特征以及存在的生态问题,本次设计方案将重点考量城市开发建设对以下几个生态过程的干扰分析:
(1)水文过程干扰。
历史上苏圫垸地区存在着众多的库塘湿地,包括水库、山塘、径流等,水系类型多样,形态丰富,在20世纪50年代苏圫垸湿地还存在着小泗胡、
基头湖、王家湖、楚家湖等大型湖泊,捞刀河等河流水量充足,然而从1990年代开始,苏圫垸河漫滩先后经历围堤建垸、捞刀河出口改道等工程,
不断地冲击原生态系统,并大大降低了蓄洪能力,由河漫滩转向堤垸,导致水塘数量减少、面积减小,湿地功能退化,生态植被单一。
当前,大型水体仅剩楚家湖、凤羽湖和捞刀河,现状水塘多为农用,人工性强。
21世纪以来,苏托垸灾害史问题突出,包括溃垸数次、外江渗水、旱灾。
研究水文过程,通过GIS对水系统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对恢复苏圫垸水文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从洪水总量计算、水面率控制的
规模与范围、水敏感、低洼地等方面进行空间分析,识别对水文动态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的生态元素以及所构成的空间格局。
(2)生物栖息、活动过程干扰。
苏圫垸地处长沙市区域生态廊道交汇的重要节点,境内物种十分丰富,有国家级保护植物如香榧、三尖杉等,是白鷺、苍鷺等各种鸟类以及眼镜
蛇、牙獐等动物的重要活动廊道与栖息地,是整个生物活动安全通道上的重要缓冲区,但是这些生物过程都随着区域周边的开发建设不断消失,湿地正在逐步退化。
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苏圫垸地区动物栖息地斑块数量减少了近一半,面积只有原来的60%,分布较为零散。
捞刀河生态效益低,廊道宽度不够,物种单一,河岸生态稳定性差,这些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众多喜水、喜林生物在这一区域已经消失。
加上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也进一步阻断了生物活动过程。
生物栖息、活动这一动态过程对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苏托垸地区的城市设计将着眼于保护山体林地和水系湿地生境资源来解决这一诉求,利用GIS对喜水、喜林生物的栖息地、活动廊道进行敏感度、缓冲区分析,重构生物安全格局。
(3)自然通风过程干扰。
长沙市夏季主导风为东南风,平均气温高达37.10C,已经成为“四大火炉之一,近些年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不断侵蚀湿地,忽视对自然通风过程的考
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与此同时,由于通风过程不流畅,加剧大气污染物的集聚。
当前,SO2、NO2为长沙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且春季和冬季是长沙市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季节。
苏圫垸处于长沙南北向通风廊道的中央及分叉口位置,对于冬季西北风顺利进入南部城区缓解大气污染,以及夏季东南风携带主城区热量通畅北上,
减少热岛效应、降低城区温度、稀释大气污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苏圫垸进行热岛缓冲廊道、主导风向、地形风向的空间格局分析,保护苏托垸地区自然的通风格局。
3.2基于生态过程干扰分析的GIS空间格局构建
3.2.1水文过程干扰的GIS空间格局
(1)洪水量计算。
苏圫垸片区集雨面积为12.34km2,位于暴雨一致区第七区,产流分区为第Ⅰ区,雨量初损30mm,地表径流系数取0.6。
考虑到本区域集雨面积较小,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本次计算采用《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推理公式法来推求本流域5%频率下的设
计洪水(防洪标准:2一遇,排涝标准:一遇暴雨12小时排出),采用公式Wmp=R总F/10(万m3),经计算得洪水总量为:Wm5%=193万m3。
(2)水面率规模控制。
低碳生态科学管理策略 篇3
1990年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高耗能生活方式的不断蔓延,大气层中的CO2浓度不断升高并带来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的变暖及相应恶劣天气现象的增多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严峻的挑战,也对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1998年我国长江发生了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受灾面积3.18亿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 666亿元。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特大雪灾造成了1 111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2010年夏季全国性爆发的洪水、泥石流、极端高温天气等自然灾害更是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由于CO2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如何限制和降低CO2的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最大的挑战和共同责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业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最大碳排放国(自2000年以来,全球CO2增加量的2/3来自于中国),2010年上半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而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在节能减排放方面就背负了更大的道义责任和国际压力。在2009年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峰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我国出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竞争力提升的要求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等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低碳发展、生态发展就是寻求实现一种全球范围的、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是碳排放的主体,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载体。如今我国的城市聚集了全国经济总量的90%以上,集聚了全国人口的50%左右,城市中大量的建筑更是高耗能的对象。所以,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就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选择。
1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发展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导向的城市。实质上,“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实际运用。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它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正如美国著名生态城市研究者R.White(2009)所指出的那样:生态城市是一种不耗竭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系统和不破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人类居住者提供可接受的生活标准的城市。
“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座生态城市必然首先是低碳的,但是生态城市涵盖的范围要大于低碳城市,它是更为综合、更高、更长远的目标。当然在当前的低碳时代,“低碳”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和需要优先突破的领域。
2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国际行动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2010年CO2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从根本上将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政府推动了一系列低碳城市项目(LCCP),首批3个示范城市(布里斯托、利兹、曼彻斯特)制定了全市范围的低碳城市规划(2008)。日本政府于2007年颁布了《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以2050年CO2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70%为目标,提出了可供选择的低碳社会模式。内阁会议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提出了数字目标、具体措施以及行动日程,若干城市被选择作为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试点。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正在沙漠中建设世界上第一个零碳城市,这将是一个没有汽车和摩天大楼、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城市。虽然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建成的生态城市,但国外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目标进行规划与建设。如美国的克利夫兰和伯克利市、德国的弗莱堡、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和阿德莱德、新西兰的怀塔克尔市、丹麦的哥本哈根、日本的大阪和千叶新城等(马交国等,2006)。
随着低碳理念的蓬勃兴起,我国一些省份和城市纷纷结合节能减排政策展开了低碳城市发展实践探索。2008年国家发改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确定上海和保定市作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LCCI)的两个试点城市,2010年国家又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国际合作首先从上海东滩生态城的建设开始,2008中英两国将合作把崇明东滩开发为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从一开始就在理念、体系、内容和方法上全面按照国际生态城市的最新规划理论进行实践。此后,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南京江心洲中新生态科技岛等,都是与国际进行合作建设的生态城市。这些行动使得中国成为当今世界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热土和“试验田”,但是如何使得生态城市探索性实践从这些“试验田”走向更为广大的国土,转变为可普及、可运营的现实生态城市,我们还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3 中国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如今全国各地正在兴起一股建设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的热潮。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推进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限制,诸如:(1)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的城市还将面对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增大而带来的碳排放总量大幅度增加的现实压力。(2)我国城市中长期形成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不仅成本巨大,而且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问题统筹考虑,难以一蹴而就。(3)我国在低碳方面的科技水平滞后,城市规划建设采用低碳技术必须要考虑成本的因素。(4)我国传统民众生态意识的薄弱,以及当前日益盛行的“未富先奢”风气,使得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社会成本较高。(5)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相关立法和制度的系统性创新,而这方面我国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
总之,中国发展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要摒弃简单冒进、急功近利的思想。相比于传统低成本环境中建设的“高碳城市”,建设发展低碳城市、生态城市注重的是长远的、综合的效益,而不是单一的经济效益,更不能演变为“形象工程”。
4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策略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发展中的国家。一方面,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快速发展依然将对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相关的技术水平及所能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成本也是有限的。基于对中国低碳、生态发展所处实际环境的深刻认识,我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关注一些基本的策略:
4.1 生态主导的政策集成
所谓“生态主导”是指切实改变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首先保证城市的生态目标,并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来保证生态目标的全面实现(杨保军等,2008)。这里包括需要通过产业政策、公共财税政策、环保政策、交通政策、住房政策、资源与能源使用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构成的有机集成体系,实现发展目标的统一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协同推进,来确保生态主导的原则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而且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4.2“反规划”的理念
所谓“反规划”就是改变传统规划先确定建设空间而将生态空间作为陪衬的理念,而是首先根据生态结构完整性和用地适宜性的标准划定禁建、限建、适建、已建的区域,明确生态保护区域的边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设用地布局(杨保军等,2008)。要以环境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分析为基础,辅以基于紧凑城市理念、宜居城市理念、就业居住平衡理念的容量分析,最终确定生态城市的合理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等。
4.3 可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
可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应用于实践的重要保障。传统城市规划往往更注重规划的目标、愿景等,而对于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和管理则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要使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顺利实施,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同时,也应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如建立评价和管理的原则、指标体系等,以及设立一系列的调控、奖励或惩罚措施等。
4.4 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瞻望的发展目标,又要立足该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步骤地去实现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因此,要特别关注建立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方案、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都要符合该地的发展现状,切实有效地指导其向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
4.5 促进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运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土辽阔,人口和城市众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因此规划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不能好高骛远,过于追求“高新”、“前沿”等非适用技术,而是必须尊重我国的基本国情,注重发展现实可行、经济节约的技术,注重应用那些适用技术、成熟技术。可行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必须是可以推广、可复制的,而不能作为“昂贵的装饰品”或仅仅是实验室阶段的“示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成本等,适合我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情。
4.6 充分借助市场机制的作用
生态城市不应该变成政府纯粹的单向、公益性投入,而是要注意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节约资源与成本、发展新兴环保科技产业、引导社会新兴消费需求、引领新的生活理念与方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要有市场化眼光,从规划过程到规划实施都必须激发和借助“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J].城市规划,2001(11):33-38.
[2]刘洁,吴仁海.城市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3(5):118-122.
[3]皇甫玥,张京祥,陆枭麟.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增长管理体系及其重构建议[J].规划师,2009(8):5-10.
[4]杨保军,董珂.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8(8):10-15.
[5]叶祖达.生态城市:从概念到规划管理实施——上海崇明岛东滩和北京丰台长辛店[J].城市规划,2008(8):15-27.
生态文明,低碳生活作文 篇4
以前,我不怎么重视低碳。直至有一次,奶奶上楼浇完花之后,忘记关水龙头了,等我放学回家的时候家里水流了一地,有好多东西都被浸泡坏了,连地板都翘起了一大块。还有一次,我阿姨出去时忘了关洗衣机,幸好我和姐姐在家,要不然又要历史重演了!
以后,我每次出去前,都把家里的五个水龙挨个得检查一遍,再把洗衣机摸一边。全检查好了我才放心的出去。
自从学校强调了低碳之后,我每次洗澡时都站到盆里等水,之后用来冲马桶。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这样,花既能吸收到营养,还节省了许多水资源呢!
低碳生态科学管理策略 篇5
关键词:绿色低碳,生态修复,四川省汉源县
当人类在不断追求高速发展的经济时, 往往容易忽视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例如, 盲目开采矿产资源对地质产生的破坏引发区域性山体破坏, 森林资源被大面积采伐所造成的地质条件恶化、水土流失以及空气污染等, 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恶化。近年来,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我国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而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人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与自然是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系统, 彼此之间互相关联, 如果这一生态系统当中任意一个要素出现问题时, 整体的生态系统就会呈现不稳定发展趋势。因此, 目前, 全世界范围都在呼吁进行生态修复,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生态修复又称生态恢复, 是相对生态破坏而言的, 其概念源于生态工程或生物技术, 是指恢复生态系统的合理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 使生态系统恢复到先前或历史上 (自然或非自然的) 的状态, 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是重建某区域历史上己有植物和动物群落, 而且保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传统文化功能持续性的过程;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型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是重走己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 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的过程。位于西南腹地、四川省雅安南部的汉源县, 在长江上游, 而且处于横断山脉的北段, 地质构造相当复杂, 近年来, 在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上颇有建树, 参考汉源县生态修复的方法措施, 期望能够为当前绿色低碳大背景下我国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可靠的借鉴。
1 汉源县生态区位状况及治理现状
汉源县是四川省雅安市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 是通往康藏的咽喉地带, 区内蕴含有丰富的铅、锌、磷、菱镁、花岗石以及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同时, 有重要的旅游资源, 包括“茶马古道”“狮子山文化”“南方丝绸之路”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地质、水文、气象、植被灯形成的优美自然景观[1]。汉源县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降雨比较集中, 但是又处于四周环山的地势, 近年来, 汉源县为了发展经济, 盲目开采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从1997年开始, 该县就被上级相关部门列为了生态修复“长治工程”重点县。虽然该地生态修复工作由来已久, 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生态修复是一项主要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在加强预防保护和开展人工辅助治理的条件下, 较短时间内实现大面积水土流失初步治理, 使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最终实现大面积治理,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2]。首先, 在以往的生态修复工作过程当中, 工作开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的治理措施: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大家, 在进行生态修复的时候理应坚持因地制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破坏的不同程度做出具体的生态修复建设实施规划方案, 确保这项工作可以在科学的计划下进行。同时, 该计划还应该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努力协调农、林、财政、科技等部门之间的关系, 确保各项配套设施得以完善, 真正实现生态修复工作的价值。其次, 对于生态修复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山区人民习惯了靠山吃山的生活模式, 往往忽视对大自然生态的保护, 为了发展经济, 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对自然进行盲目开发, 这样的思想认识完全不利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再次, 生态修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虽然生态修复主要着眼于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 但是必须要有其他相关的措施和资金支持。在以往的生态修复过程中, 政府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 只能从其他资金项目中抽取少量的资金来开展工作, 这远远不能保证生态修复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 生态修复工作需要的相关配套设施也并不完善, 这一切都严重制约着生态修复工作的进行。最后, 生态修复的方法、技术在质量上还有待提高:生态修复实用技术还处在探索阶段, 缺乏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合理、快速恢复稳定的生态环境技术措施的基础资料, 尽快对生态修复区进行统一规划, 摸清底数, 制定出不同基础条件下的生态修复具体措施;同时, 对实施生态修复区的生态系统压力形成与解除的措施, 生态系统压力解除后的恢复机制, 生态环境自身演化规律和可恢复的程度进行专题研究, 找出最佳路径[3]。
2 绿色低碳背景下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策略指导
第一,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在生态修复实践过程中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近年来,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选择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 依靠大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 自动调整生态系统中不合理的部分, 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 必须要充分发动群众, 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指导农民兴建高标准的农农田, 充分发挥科技力量, 提高单位面积内粮食的产量, 保证生产产量。例如, 开展荒山轮封轮牧, 既可以发挥土地的利用价值, 获取较高的粮食收益, 改善群众生活, 还可以提高生态修复的效果。
第二, 根据区域生态破坏的现状因地制宜, 进行片区治理, 科学规划生态修复区的建设。生态修复是一项整体且互相关联的工作, 在开展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规划, 制定专门的生态修复治理小组, 成立专门的项目组, 由其组织管理并实施。在设立组织管理机构的同时, 还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验收机构, 落实专人管护, 通知将各片区的生态修复工作纳入其考核范围之内, 促进生态修复工作的进行。
3 结语
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生态工程, 在当前绿色低碳背景下, 我国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治理观念;同时, 相关部门还应积极进行片区的生态科学规划, 争取政府、农、林等部门的资金支撑和技术支持, 推动生态修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小玲.国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云南大姚试直工程效益监测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07:7.
[2]刘晓科.右玉县生态修复成效综述[J].山西水利, 2006 (2) :48.
低碳生态科学管理策略 篇6
1 低碳经济环境下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
1.1 旅游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途径
1.1.1 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定位
旅游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中, 旅游产业还只是简单的产业, 并未与其它产业相合作, 在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多年后, 旅游产业为了提高发展速度, 开始与多个旅游点的商家开始合作, 将其销售于游客, 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然推动了我国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但其发展方向并未受到群众的认可, 在20 世纪时期, 我国开始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这些经济发展得到了各界的认同, 并且已有多个企业将其设为运营理念, 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的旅游发展来说是一个机遇, 也是一个挑战, 旅游产业不仅具备了低碳经济当中消耗低的经济条件, 还具备了宣传力度大、经济发展快等优势条件, 结合这些条件, 将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低碳经济模式, 能够改变人们对传统旅游产业的不良印象, 并通过利用有效资源, 实行节能环保型经济消费模式, 推动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 为我国的旅游产业指明更明确的发展方向[1]。
1.1.2 旅游发展结构必备特色文化
生态旅游作为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产业, 与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符合, 并且, 借助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开发生态旅游的低碳旅游事业, 能够有效扩大低碳经济的影响, 也能够有效改变传统的旅游事业发展模式, 利用天然而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来作为生态旅游的经济发展产品, 能够让游客了解我国的茶文化, 还能够通过茶文化改变旅游产业的经济结构, 使其成为低碳经济结构。位于我国广东西部的英德就曾利用茶文化来开发一系列的旅游产业。英德利用栽培茶树并结合云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两个优良群体作为基础, 利用专业的工序制作成英德红茶, 还在当地开展了相应的英红镇茶趣园。通过茶树形成多个特色景点, 不仅加大了游客量, 也在实现低碳经济的同时促进了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通过茶文化发展成了特色旅游景点[2]。
1.2 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初期
茶文化旅游的具体模式是将茶的生产过程以及茶的文化和旅游景点特色相融合发展成旅游场所, 利用低碳环保的茶资源来形成新型的旅游模式, 并利用茶资源来建设多种具有文化特色的茶景观, 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传说, 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景点。旅游产业是通过各式各样的风景特色来吸引大批游客, 而这些游客在观赏风景时会较为留恋当地具有传统特色的特产。而生态旅游则可借助游客的这些心理, 开发更多的茶文化庄园, 将当地的民俗以及茶文化在当地打造许多具有特色的娱乐、观光景点。例如, 在梅州就已开始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茶资源建设了多种特色景观, 梅州是以山多、山高而出名的, 并且当地结合了风景特色和茶文化, 将两者打造成独一无二的茶风景, 因此也就拥有了高山云雾出名茶这样的名气, 去过梅州的游客都能够发现, 梅州当地的客家人都十分热爱品茶, 有逢客必住山, 逢山必有茶这样的说法。梅州大力的开发茶田观光休闲旅游产业, 正好契合了都市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强烈需求, 使得各地游人蜂拥而至, 在这里感受返璞归真的茶农生活。
茶文化还具有良好的原生态、环保等低碳条件, 并且在随着我国各项产业的不断开发, 茶文化不仅开发了采茶游戏, 还相继开发了茶歌、茶诗等具有特色的现代文化项目。在旅游产业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 旅游产业开始关注茶文化资源, 并利用茶资源开发了许多茶文化旅游景点。
2 低碳经济下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2.1 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工作
旅游产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产业, 旅游产业直接关系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也是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低碳经济到来后, 旅游产业的发展开始走向生态环保的道路。但是, 如何使旅游产业能够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实现稳定发展, 成为现代多个旅游产业的难题。旅游产业作为一项大型产业, 其涵盖内容十分广泛, 为了使低碳经济得到全面落实和有效实行, 旅游产业应在改革前做好规划, 有了具体规划后再进行开发。预先规划能使旅游产业在运营中减少资源的浪费, 使每个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首先, 旅游产业需根据茶文化来构建相应的低碳运营体系, 确保规划项目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使旅游产业的项目规划得到安全保障, 旅游产业可借鉴其它地区或国家的低碳经济旅游产业运营模式, 研究其它旅游产业运营较为适合的项目, 从中吸取失败教训, 积累经验。并根据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当地进行考核和评价, 用科学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考察, 确保资源配置符合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另外, 为了使低碳经济得到全面落实, 旅游产业可在项目中规划旅游资源, 并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旅游景点保持节能减排, 从根源上减少旅游景点污染源, 使茶文化生态旅游能够保持原生态, 实现低碳发展。
2.2 在旅游产业中建设茶文化推广活动
在低碳经济模式的不断深入下, 旅游产业的低碳经济模式发展已成为了必然趋势。为了使我国的茶文化生态旅游能够实现高速发展, 我国旅游产业可加大对茶文化的推广, 推广内容主要涉及游客、旅游景点的特色文化、当地旅游资源等多个方面。对于茶文化生态旅游来说, 可以结合不同领域的茶文化来进行大力推广, 根据不同的茶类来建设不同风格的旅游景点。如广东省潮州市的中华名茶园, 这个景点利用茶文化开辟了茶峰览胜、名茶长廊、绿林秋千、茶坊习艺、采茶乐趣、情调相思林、古峰火台、古驿道、古溪垂钓、熊猫竹景区等, 还有包括茶艺馆、小食馆、茶窑鸡、茶叶加工厂、学生劳动实践训练基地、露天表演场等配套设施。景区利用现有山体、水域和集约型茶叶生产基地, 开辟休闲生态茶园景观, 让游客在旅游观光娱乐的同时, 可以亲力亲为, 由农艺师辅导, 体验采茶、摘果、制茶等实践活动, 领略茶文化之乐、古文化之韵、生态环境之趣。中华名茶园旅游区以茶文化、古文化、红色文化为载体, 让游客更深度地了解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广东市潮州市贴上了茶文化的标签, 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力, 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
2.3 转变传统旅游产业的消费模式
在低碳经济视域下, 转变游客的消费模式是落实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对此, 为了使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能够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需要转变以往的利益型消费观念, 将绿色消费作为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并通过提倡绿色消费, 加强人们的绿色环保理念, 让游客在观赏景点的同时, 能够自觉的规范自身的不良行为。通过改变传统旅游产业的运营理念, 改变以往旅游产业的消费推广方向, 提倡游客购买绿色环保产品, 使低碳经济理念能够真正的融入游客的消费当中。让游客了解更多的茶文化, 提高游客对环保理念的重视, 并借助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 扩大环保理念的影响力, 使更多人能够加强对低碳消费的重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低碳经济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传统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也改变了现代的经济结构, 使其实现更长远和更稳定的发展。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不仅符合低碳经济的环保理念, 也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对特色文化的需求。通过建设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 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也完善了传统旅游产业的不足之处。在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时, 需要做好旅游发展规划、推广旅游产业中的茶文化建设、转变传统旅游产业的消费模式, 使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在低碳经济下能够顺利的实行。
参考文献
[1]朱桂凤.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5) :66-68.
【低碳生态科学管理策略】推荐阅读:
科学生态07-27
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08-31
低碳生态理念10-14
低碳生态工业05-22
低碳生态城镇06-17
低碳生态技术09-05
低碳生态城市09-25
低碳生态规划10-31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09-10
低碳生态社区规划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