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规划

2024-10-31

低碳生态规划(通用12篇)

低碳生态规划 篇1

低碳时代以生活导向为主的城市规划主要是为了应对新时期的全球资源以及其后危机, 顺应社会发展要求而实施的低碳发展要求。低碳时代下生活导向的城市规划不仅需要对于现有的城市规划制度以及框架要求进行满足, 还需要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情况等进行考虑与应用, 并结合低碳时代环境下生活导向的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城市规划的改革。本文从分析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的涵义入手, 对如何进行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提出了意见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 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其它国家的城市规划发展情况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为了推动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质量的快速提升, 进行城市规划改革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进行低碳时代要求下的生活导向城市规划改革就是指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条件与城市规划发展情况下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低碳时代生活导向的城市规划改革不仅需要符合我国的发展国情, 还应当符合当今国际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发展规律, 以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与进步。纵观当今国际发展形势, 随着全球化气候资源以及生态危机的恶化, 低碳以及生态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与要求, 这也就要求在进行城市化发展推进以及城市发展规划中应以低碳和生态为主要要求趋势。

1 关于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的涵义

1.1生态导向型城市的概念

生态导向型城市的建设必须基于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以及实事求是的城市规划, 在实际城市规划过程中增添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依据相关的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来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 它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及结果。简而言之, 它是集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以及经济高效等方面的人类特殊形式的居住区, 它是将生态环境、城市以及人三者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最终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由上述概念可以得知, 生态导向型城市的规划是以人、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三者为基本要素的, 因此在实际规划时, 应该注意加强这三者的和谐, 这样才能够构建一个非常成功的生态导向型城市。

1.2 构建生态导向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时代下, 构建生态导向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有: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突出生态经济的优势地位;有利于构建与城乡体系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 (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为依托) 。

2 关于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的原则

基于如上关于生态导向型城市的概念以及低碳时代下构建生态导向型城市的重要意义的介绍, 目前加强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已经是摆在城市规划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及研究内容。然而, 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之中, 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具体而言,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城市生态位最优化之原则

所谓生态位, 指的就是某个物种在生态群落之中, 在营养关系以及空间结构等方面所占据的地位。对于城市生态位, 就是一个城市提供城市居民的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文明程度, 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具体功能、地位及其人口、环境以及资源等方面的优劣程度。基于此, 这就决定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巨大吸引力。因此, 在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过程中, 应该坚持城市生态位最优化的原则。

2.2 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原则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又称为“城市生态环境容量”, 它是指以生态学的角度为根本出发点, 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或是承载能力。我们知道, 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是非常有限的,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 生态系统及其脆弱, 而且结构也比较单一。因此,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 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的, 而不可以无限制地扩大下去。在实际的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过程之中, 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 主要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实现: (1) 在实际规划过程之中, 要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模型计算出所规划的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 (2) 实际过程中, 要综合地考虑各种净化能力, 如城市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人工净化的能力等, 这主要是由于它们与城市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3) 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 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3 加强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意见建议

3.1 增加“绿色”面积, 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 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 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 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 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 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 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 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 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 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 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 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 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 获得了良好的景观, 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3.2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实际的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 应该对文化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系统性地把握及认识, 从而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将此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衡量城市生态规划的态势, 且以此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 制定出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的具体规范及条例等。

3.3展现城市自己的特色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 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只有充分地展示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特色, 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所焕发的“魅力”。

3.4加强低碳时代生活导向城市规划改革的方法探索

对于低碳、生态要求下的城市规划改革首先应注意对于城市规划的工作视野进行拓展, 在进行城市规划中, 注意结合传统的城市规划核心与任务, 以保护城市开发环境、节约城市资源、实现城市资源环境的循环合理的应用, 进行和谐、生态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设置。其次, 对于生态、低碳要求的城市规划改革应注意对于城市规划的工作方法进行变革。城市规划过程中, 城市规划的工作方法对于城市规划的效果以及城市规划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因此, 对于生态低碳要求下的城市规划工作方法不仅需要具有原有规划工作方法的深刻与系统特点, 还应注意在总体规划情况下, 对于城市规划中城市资源情况的详细分析等, 以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 低碳时代生活导向的城市规划改革中, 应注意明确城市规划改革的目标, 结合城市资源以及环境情况, 创新城市规划工作方法, 进行新资源环境要求下的城市规划改革。

低碳生态规划 篇2

低碳发展

打造绿色生态强县

——苍溪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情况汇报

县委常委、副县长 张骏(2011年6月16日)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718个村、71个居委会,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自西晋太康置县已历1720多年,因县城“北门外紫石溪树浓夹岸、苍翠成溪”而得名,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生态庭园经济高效产业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县。

自2006年3月被批准为省级生态县建设试点县以来,我县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转化低碳经济强县”发展定位,努力提升“低碳苍溪县,走了还想来”的名片形象,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和谐共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林业、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建设指标及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对照四川省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我县生态县建设六项基本条件和33项建设指标全部达到省级生态县考核标准,73项生态建设规划重点项目基本完成。

(一)生态县建设基本条件全面达标。2006年1月,我县委托省环科院编制了《苍溪生态县建设规划》。同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该规划。县委、政府做出了《关于强力推进生态县建设的意见》(苍委发[2006]15号),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属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县级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了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生态办)。目前,全县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8个,15个乡镇通过省级生态乡镇技术核查。完成了市上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优良。

(二)生态县建设指标全面达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县建设,重点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普及和环境质量改善提高等四个方面,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促进了我县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目前,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三个方面共33项建设指标全面达到考核标准。

(三)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我县将生态农业、生态保护、生态文化、新农村建设、能力保障等作为生态县建设的重点领域,规划实施73项重点建设项目,静态投资估算43.52亿元。截止目前,已有71个重点项目全部完成,有2个项目处于在建阶段;实际完成投资达38.89亿元,占规划投资额的89.4%,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科学规划,广泛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一是合理规划,科学创建。2006年我县委托四川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规划编制单位,编写组在反复调研、详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大纲和报告书两个环节编写、多次征求意见、省环保厅两次组织专家审查,2006年1月完成了《四川省苍溪生态县建设规划》,同年3月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批准。该规划将我县划分为“北部低山林果牧生态经济区、东南部药果林及农贸生态经济区、中南部农牧种养及加工生态经济区、西南部嘉陵江城镇生态经济区”四大生态经济功能区,确定围绕生态经济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和资源开发保护等方面开展生态县建设,经过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巩固提高三个阶段,把苍溪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低碳资源转化强县。二是强化宣传,全民参与。我县十分注重创建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县广播电视台、苍溪周报等大众媒体开设生态县建设专栏,广泛宣传报道生态县建设情况;县委党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设环境课程,举办生态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县环保局组建绿色电影放映队,大力开展环保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环保“四进”活动;在每年结合植树节、爱鸟周、全国土地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活动,广泛开展环保演讲、环保知识竞赛及环保书法、绘画等各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宣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全县上下参与生态县创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了创建工作积极性和参与能力,营造了人人保护生态环境,个个参与生态县建设的浓厚氛围,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和思想基础。

(二)完善机制,强化责任,形成创建工作合力。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人大分管副主任、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县政协分管副主席任副组长,发展、计划、环保、林业、水电、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设立了专抓机构—县生态办,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生态县的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定期听取环保工作和生态县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生态县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处理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检查调度创建进展落实情况。二是实行专班运作机制。实行重点项目领导挂帅,专班运作。按照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依托县农业局专门成立雪梨、猕猴桃、毛兔和生猪四大产业办公室,实行一个县级领导带一个专班、抓一个产业的领导工作方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身体力行,深入一线,狠抓督查抓落实;县人大、县政协认真履行法律、民主监督,多次听取生态县建设汇报,组织环保视察活动;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推动联合创建、综合创建;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美化家园等有利于环保和生态的文明活动,形成了四大班子同念一本“生态经”、全县上下共唱一台“生态戏”的良好格局。三是强化目标量化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出台《苍溪县生态县建设倒扣分考核办法》,将生态县建设的各项任务作为硬指标分解到39个乡镇和36个部门,并签订责任状,做到创建目标具体化、明晰化,创建指标工程化、项目化。同时,将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严格奖惩,实行“一票否决”,做到项目建设领导、责任、资金、措施“四落实”。

(三)依托庭园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园,做强生态农业。一是以提升庭园经济为载体,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县在庭园经济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庭园生态、庭院文化与庭园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逐步总结形成了符合山区实际的“六个一+三配套”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六个一”即:每户建成一个年稳定收入万元以上的生态经济园,一口年产气400方以上的沼气池,一个蓄水100方以上的防旱池,一眼卫生井,一条硬化便民路,一套生态川北农居,实现园、圈、气生态循环建设配套,退、改、调生态环境建设配套,庭院经济与庭院文化配套。目前,全县80%以上农户建有稳定收入的经济园,经济园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建防旱池6.5万口,建卫生井14万眼,红层找水打井1.7万口,95%以上的农户喝上了放心水;硬化连户路6500公里;改扩建生态农居12万套,近60%的农户住上了舒适的川北生态农居,45%的农户达到了“六个一+三配套”的户办工程标准。二是以建设“三园”为重点,做强生态县产业支撑。我们立足资源禀赋,结合山区县实际,以“六个三”为基本模式,把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作为主要方向,着力体现其“循环、低碳、有机、和谐”四种特性,全面打造“高端、特色、精品”特色产业园、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园、乡村生态旅游观光园“三园”合一的现代农业园区。在园区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规范建设、规模发展“三规”,配套建好路网、水网、线网“三网”,着力打造川北民居风貌、庭园文化情景、梨乡优美夜景“三景”,创新党政推进机制、项目整合机制、市场经营机制“三制”,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同时,不断强化项目引领,着力发展突破,拓展项目外延,率先在园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了特色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观光园、统筹城乡示范园和建设生态小康新村的“三园一村”山区农村全面小康新模式。目前,全县已建成荞子、白桥、江南、三井等距7个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苍溪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的“三园一村”建设目标和“六个三”建设模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省、市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省长蒋巨峰,省委副书记李崇禧,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等省市领导对苍溪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三是以改善基础设施为抓手,夯实农业标准化水平。坚持将农业的无害化、产业化、标准化与生态化有机结合,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向绿色生态农业过渡。围绕“1+3”特色产业布局,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农产品质量认定、认证工作。目前,全县共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6.64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万亩,苍溪雪梨、猕猴桃鲜果等17个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县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面积比重达到90.5%。

(五)综合整治,整体推进,建设优美宜居城镇。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创建生态乡镇、省级环保模范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环境优美示范县作为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立足县域发展实际,深入推进城市以山水园林低碳宜居为抓手的品位提升,农村以生态小康新村为载体的生态家园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治管结合打造城市形象。着力于城市风貌塑造,按照“一江两岸,十里风情”总体布局,巩固提升城东红军渡·西武当山、城西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城南嘉陵第一庭园、城北中国·苍溪红心猕猴桃植物园建设,形成“一城居中,四园拱城”的“花朵型”城市地理景观。拓宽整治县城四大进出口通道,贯通江南干道、滨江大道和北门干道,实施县城南拓,加快旧城区改造,形成“三纵五横多支路”的主骨架,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底的5.2平方公里扩大到8.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31.9%。全面绿化城周山峦,重点打造了滨江路十里绿色长廊、红军渡红叶大道、肖家坝银杏大道、北门沟桂花大道,构建特色鲜明的城市植被景观,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2平方米,集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8平方米,被评为全省绿化模范县。完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县城日处理1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日处理1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8处、垃圾填埋场41个,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了56.3%、76.4%。二是全力打造生态家园。围绕建成30个示范村庄和40%的村达到“四化”攻坚目标,依托7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和绵延100余公里、覆盖10乡51村的“元龙”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坚持一个园区就是一个主题、一个集镇就是一个节点、一个村庄就是一个景点原则,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集镇村落景观,塑造典型,以典型为标杆梯次推进,带动示范村庄向全域拓展。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利用我县丰富的水能和天然气资源,在城镇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气和电等清洁燃料,完成全县工业企业燃煤锅炉改造,县城清洁燃料普及率在97%以上。在农村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引导农民对传统农居进行“四改”(改厕、改圈、改厨、改外观形象),着力打造体现民俗特色、格调一致的“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川北民居,形成了“房在绿中座,人在花中行”的生态人居美景。全县建成生态家园户10.8万户,小康新村面达50.8%,累计建成农村沼气池12万口,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82%,60%的集镇、40%的村庄达到“四化”标准,呈现出“洁、齐、美”的崭新景象,参与“全省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的1城4镇30村通过省上检查验收。三是狠抓生态细胞工程建设。以苍溪创建省级生态县、乡镇创建生态乡镇、村社创建生态村“三级同创”为载体,全面加强生态细胞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21个;建成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20个,市级生态村241个,省级农业生态园区7个,培育以全国农村文化大户陈冶先为代表的生态庭院文化户5万户,全县城乡呈现出“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民风文明”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

(六)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围绕绿色农产品和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就地转化,瞄准建成川北农产品加工基地、四川清洁能源化工基地“两基地”和全国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第一县目标,坚持以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产业升级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以集约防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使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协调共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良性互动。一是严格执行产业政策。认真落实调高、调优、调轻措施,严把环保准入、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三道关口,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两高两低”产业,鼓励发展制药、食品、建材等轻污染项目,限制发展化工、造纸等高污染项目,禁止发展电镀、水泥等污染重、资源条件不允许的项目。控制现有重污染行业及其产品产能,加大淘汰关闭力度,及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取缔“15小”、“新5小”企业等24个。二是强力推进工业发展。加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规划管理,积极建设环保基础设施,鼓励工业集聚、污染集中治理,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建设,建成工业园区 2.1平方公里,入园并开工项目20余个,工业总产值较2005年增长了3.3倍。县工业集中发展区被确定为市级工业集中发展区。三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在农村、农业方面,通过推广高效温室大棚、小型沼气等实用技术,把种植、养殖、农民生活与沼气设施链接,实现了资源能源充分利用;通过“一池三改”技术,实现了农民生活、家庭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取得了清洁家园、清洁能源和清洁田园的良好效果。在工业方面,大力实施产业结构减排、工程治理减排、监督管理减排及辅助减排等系列减排措施,加大总量控制制度,实行限期治理,先后关停企业12家,完成九龙制药厂、县鸿宇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瑞康牧业、尉成纸板厂等18家企业“三废”治理。2010年底,全县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98.7%,COD、SO2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分别比2005年下降28和27个百分点。全县水、气、声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标准,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7%。

三、下一步打算

浅谈低碳生态建筑 篇3

摘要:低碳生态建筑: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体系,与“绿色建筑”的内涵基本一致,但它更加关注从建筑材料、设备到施工建造再到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采用生态建筑、

关键词:低碳;生态;建筑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对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意义尤为重大。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挑战的主要策略。如何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

1、低碳生态建筑的概念

低碳:就是把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降到低水平。而低碳生态建筑: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体系,与“绿色建筑”的内涵基本一致,但它更加关注从建筑材料、设备到施工建造再到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采用生态建筑、节能技术、生态材料等,通过合理的开发强度,降低物耗,提高能效,实现建筑低碳化。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2、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据统计,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物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城市里的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较大,每建造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我国既有建筑拆除率占新建筑面积的35%左右,欧洲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近百年,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

2.1 降低碳排放的奋斗目标。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支柱的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最近,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5个省和8个市开展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通知》要求试点省和试点城市研究制订“十二五”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将“低碳”提到到了重要的议程。

2.2 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当务之急,要健全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完善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制订低碳特征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工作。建立低碳建筑标准研究机构,开展基础性标准研制工作。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标准体系》和低碳建筑的基础标准、设计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程标准、运行标准、管理标准、检测标准、能耗标准、新能源利用标准等。

2.3 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接轨,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产品认证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保证建筑使用周期的合理性。在国外,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它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荷兰将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他们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建立限制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节能省地型住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宜居城市、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等发展理念,无不贯穿着“低碳”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3、低碳生态建筑特征

建筑生态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和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碳排放,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减少光污染、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建筑生态化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

3.1 生态技术和低碳生态建筑。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较高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 发展低碳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虽然低碳生态建筑才刚刚起步,但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我国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渡,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地球的有限资源。

3.3 低碳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目前,低碳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较好的地区,近年来,新加坡有现代意义的低碳生态建筑建成。目前,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低碳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从建筑设计上看,首先是将建筑融入自然,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其次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运用生态技术,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4、低碳生态建筑与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设计

一是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在21世纪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為迫切。客观来讲,低碳生态建筑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和发展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

二是低碳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开发商也因低碳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

三是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尚不到位等。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教育,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其次是国家用制度推进低碳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补贴建立示范性的生态住宅小区,无偿推广实用生态技术等。

四是在建筑设计中先从中、低技术开始,如节能技术、通风技术等。

5、结语

总之,低碳生态建筑代表了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方向,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低碳绿色生态建筑,有助于推动全球生存品质的改善。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大低碳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可持续的角度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低碳生态规划 篇4

1 低碳生态规划概述

城市从产生初期就有规划的理念[2]。城市的规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称为萌芽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到20世纪中期,称为发展期;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中后期到现在,称为成熟期。

萌芽期的生态规划理念主要是根据风水学说建宅。而发展期的生态规划理念主要以城市的生态发展为前提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尽力使得城市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熟期的生态规划的主要目标探究生态城市的建设方法,这个阶段提出了低碳生态规划等理念,并且将这个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中来[3]。

2 低碳生态规划体系

低碳生态规划的体系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规划体系,这种体系指的是从下到上依次建构,看重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经常是借鉴实际的项目来提出,实施性比较强;另外一种是自上而下的体系,这种体系指的是从上往下依次构建,主要从规划政策、导则、标准等出发,强调了系统性和方法性,并且这种体系的目标性非常强,易于指导低碳生态规划的方案制定。

3 低碳生态规划实施

低碳生态规划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新鲜概念的产生往往会和传统概念相冲突。怎样让低碳生态规划融入到原有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是一项艰难的任务。首先,低碳生态规划需要符合原来的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要求;其次,逐渐将低碳生态规划中的精髓融入到原来的城市规划理念中;最后将低碳生态规划完全和城市规划相结合,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4]。

3.1 优化管理程序

低碳生态规划实施的前提是通过规划管理相关的规划程序或者通过行政许可。必须通过了这两条中的一条之后才能进一步实施低碳生态规划,才能实施规划中的核心要素。规划需要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查,方案中需要提到低碳、生态等理念,以及低碳生态的实施方法等,体现出低碳生态规划对城市规划的环保意义,以及对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审查时需要优化审查的流程和审查的方式,提高审查效率。想要规划行政许可,需要达到“一书三证”的要求,规划许可中一定要注明低碳生态规划的具体实施要求。实施的具体要求是针对具体的项目,相应的改善低碳生态规划中的核心要求。最后,项目的建设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许可的要求切实保证低碳生态实施的质量。

3.2 制定标准与政策

城市规划具有较多内容,其中包括相关法规以及相关标准等,还配有配套政策法规,这些都是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的主要依据。所以,及时修订完善低碳生态规划的相关法规和相关标准等是促进低碳生态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有效途径[5]。

3.2.1 制定标准

低碳生态规划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已经发展完善的规划设计虽然很多,但是并没有完全和低碳生态规划相吻合的标准。所以,用现有的标准体系去管理圣地规划,成效不大,无法针对项目的实际考虑到低碳以及生态的要求,并且也无法对低碳生态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所以,要在现有的规划标准里逐渐融入低碳生态的理念。将低碳生态的核心要素融入到现行的规划标准体系中,然后应用于低碳生态规划的管理、编制以及实施工作中去。

3.2.2 制定政策

低碳生态的规划标准指导性比较强,同时修订的周期也很长,加上标准需要通过审核才能实施,所以又增加了审核所需要的时间,一系列程序繁琐复杂,耗时很长。所以,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在原有的规范条例中加入低碳生态规划的核心要素,以提高审核的通过率。

3.3 低碳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低碳生态规划主要依附于城市规划,所以说城市规划是低碳生态规划体现作用价值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低碳生态规划的应用平台。可以说低碳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等多种多样的规划设计层次。所以,在对低碳生态规划的研究中可以和我国的城市规划实际相联系,将低碳生态规划的核心要素和各项指标逐渐融入到各种层次的规划设计中,最终实现在实施中落实低碳生态要素的目标。

4 低碳生态规划的实施建议

4.1 引入低碳生态规划的基本要求

低碳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层次,都充分体现了生态规划的理念和精髓。当然,城市规划处于不同阶段时,需要确定相应阶段低碳生态规划的工作内容。

4.2 低碳生态规划的长效机制

低碳生态规划的建设时期比较长,一般都是长期的工作内容,需要逐渐形成一些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因此,需要把低碳生态规划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不急于求成,不搞形式主义,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

4.3 提高对城市生态发展的认识

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必须遵循低碳生态的理念,目的是为了提高对低碳生态规划和管理的认识水平。实施低碳生态首先要增加其影响力,可以通过低碳生态宣传等方式,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努力。

5 结束语

城市发展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条件,低碳生态规划理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发展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也就使得低碳生态规划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建设一个低碳、环保、节能的生态城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一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规划,2010(10):23-25.

[2]颜文涛,工正,叶林.低碳生态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3(6):43-44.

[3]黄浏英.主题餐厅设计与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颜文涛,工正,叶林.低碳生态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3(32):14-15.

低碳节能减排生态城市 篇5

一是建设低碳城市对河北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有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河北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容量有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要在2015年实现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目标,在2020年实现接近或达到4万美元目标),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河北转变发展方式,不仅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更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低碳城市,不仅是产业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社会运行模式、市民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更是城市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低碳城市,是河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标”。

二是建设低碳城市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有重大意义。建设低碳城市,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息息相关。他在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创业,加强低碳宣传、培育低碳文化、发展低碳创意,参与低碳城市建设、共建低碳绿色家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排放、增加碳汇、打造低碳环境等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后指出,建设低碳城市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助推器”。

1、河北要建设的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

2、河北建设低碳城市,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坚持资源整合、四力合一,坚持科学谋划、重点突破,坚持搞好结合、整体联动。

3、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选择,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支撑。杭州发展低碳经济,要着力做好结构低碳、基底低碳、方式低碳三篇文章。

4、打造低碳建筑,要着力在落实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四高”方针上下功夫。

5、打造低碳交通,探索更高效、更节能、更低碳、更清洁的交通运输模式,倡导绿色出行,倡导“公交优先”,打造低碳交通,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内容。

6、指导人们如何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为节能减碳作贡献。我们要积极动员全市人民自觉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少用空调,多吹电扇;多步行、骑自行车、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多利用井水灌溉和洗涤等。

7、建设低碳环境的核心是生态建设。我们要开展全民绿化植树活动,打造国家森林城市,培育城市“碳中和”能力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细胞工程,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形成碳源和碳汇城乡互哺的新格局。

8、,打造低碳社会,必须变革城市管理,加强城市治理和公共管理。我们要践行“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块布局,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建设低碳科技普及中心、“绿建筑”展示中心、低碳学术交流中心和低碳信息资料中心,推行“绿色办公”计划,加快对办公大楼进行低碳化运行改造;推行“绿色学校”节能计划,培养学生低碳生活习惯。

结构低碳:就是要围绕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低碳产业,积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形成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推动杭州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基底低碳:就是要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汽轮机、水电设备制造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在生产生活领域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天然气、地热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从基底上改变能源供给,加速从“碳基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从源头上实现经济的低碳发展。

方式低碳:就是要通过实行生态有机农业管理,推进工业、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减碳,加快市区工业企业搬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拓展电子商务,推动低碳创业,开发低碳科技,开展低碳设计,倡导能源合同管理,培育静脉产业等方式,推进生产过程的低碳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转变。

低碳建筑: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体系,与“绿色建筑”的内涵基本一致,但它更加关注从建筑材料、设备到施工建造再到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采用生态建筑、节能技术、生态材料等,通过合理的开发强度,降低物耗,提高能效,实现建筑低碳化。

低碳交通:是指在交通系统中实现低碳化,包括交通组织的高效化、出行方式的公交化、交通能源的低碳化等。

低碳生活:是指通过转变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低碳环境:建设低碳环境的核心是生态建设。所谓生态建设,是指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以此增加碳汇,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低碳社会: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前提下,致力于在生产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领域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社会。

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

前海打造低碳生态之城 篇6

早在2010年,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了前海深港服务业发展区的总体规划,将规划建设前海作为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根据前海的总体发展规划,前海合作区将在十年内实现三步走的目标,到2020年初步完善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低碳生态城区,同时建立起国内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全球现代服务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使前海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服务业信息中心和世界贸易的重要基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市汇聚了全球60多家知名规划设计师的智慧,历时两年多组织编制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根据综合规划,坚持生态、活力、健康、可持续的先进城市发展理念,以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模式,前海合作区将打造深圳西部城市中心滨水个性之城、产权融合之城、紧凑集约之城、高效便捷之城和生态智慧之城。

滨水个性之城:主要是指前海以湾、海为核心要素,形成特色鲜明、有机联系的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

产权融合之城:是指前海将创新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

紧凑集约之城:是指前海规划面积14.92平方公里,规划合理配置土地和空间资源,实现适宜的开发密度,提倡建筑功能复合,时尚多样化的城市空间。

高效便捷之城:是指前海规划了快捷与慢性融合的城市交通体系,大力推行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倡导更绿色、环保、清洁的交通模式。

生态智慧之城:是指前海向世界展示深圳滨海新形象,调解城市的小气候,减少高密度建设引发的热导效应,合理调配并优先保证前海水资源、电力、天然气的供应,致力于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智慧城区。

低碳生态规划 篇7

近年来, 经济发展对生态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全球变暖现象出现, 为应对这一系列的情况, 一新概念“生态城市”应运而生。而现代城市规划中也越来越重视对生态城市设计, 全面的走低碳环保之路。

1 生态城市, 应时之需

随着经济的增长, 城市压力越来越大, 城市规划中对合理城市构建的呼吁越来越强烈。

首先, 城市是有承载力的个体, 最大承受力要求城市规划中还原生态, 保存城市的生命力。经济大发展, 社会大进步, 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单一的经济生产观念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 损害了原有的良好的资源条件。城市的生态系统有自然, 社会, 经济三部分构成, 其中, 自然生态系统是基础, 为社会和经济提供相应的空间支持。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与其环境承载力成正比, 与环境污染度成反比, 所以, 要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必须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地, 随着外来人口的涌入, 城市自身人口的不断增加, 给城市的承载力带来巨大威胁, 人口的高度增长不仅给城市规模本身承载力带来了严重危害, 还制约了交通,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造成城市功能的衰竭, 城市老化, 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次,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 是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的重点。传统城市建设着眼于城市建筑, 高楼大厦成为城市化的标志, 对高层建筑, 多层建筑的盲目追求导致城市规划中缺少了自然和生态的因素, 从而导致城市格局不科学, 城市扩展度不大, 城市资源损失, 自然资源被动适应城市发展。今天的城市规划受历史格局的制约, 在实际规划时不能自主开展, 从而造成规划难, 改造难的现象出现。

最后, 宏观上看, 全球气候变暖, 生态危机加剧,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剧, 国家间联系增强, 为实现全球共赢必须关注生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如今面临着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压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 经济压力与动力远远超过环保, 而现代经济发展对生态的破坏性越来越强, 要改变“现在用环境换经济, 以后用经济补环境”的状况发生, 在世界经济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的势头下, 现代城市规划必须低碳, 环保, 生态为导向, 这是时代之需。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方面都要进行最大程度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 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的生态意识, 促进企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乃至企业综合效益与社会综合效益的提升, 这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才能改善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提高环境质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现代城市规划是基于城市历史和现实要求而进行的, 无论是从城市建设自身出发, 还是为追求人与自然地协调, 在现实情况下都必须以生态低碳为导向, 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是不能改变的时代要求。

2 城市规划生态化

现代城市的发展, 人们生活的高要求, 生态破坏的加剧, 使得城市生态规划提上日程。做好生态城市规划, 必须以人与环境的和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1 扩大资源利用度, 提升城市承载力

如前面所讲, 城市承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资源利用高效化, 是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的一个重点。城市的资源不仅仅指城市经济资源, 还包括自然资源, 人文资源, 只有充分利用城市已有自然资源,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 把城市中的各项资源价值发挥出来, 才能保证城市全面的发展, 最大限度的提升城市的承载力, 使城市变成不枯竭的资源。在城市经济资源的利用上, 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控制城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调整城市经济结构, 做到不浪费一毫经济财富, 保证城市经济效益合法化, 最大化;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 将历史因素, 本地民俗注入其中, 变无形的精神财富为实际效益, 全面实现城市发展。只有全面开发现有资源, 寻找新能源, 开创特色资源, 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的承载力。

2.2 调整城市格局布置, 缓解城市压力

城市是一个大的集合体, 将人口, 建筑, 交通, 环境集结于一体, 所以要以格局促发展, 以布局显城市魅力。密集的人口, 拥挤的交通, 浑浊的空气成为旧城的标志,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必须以改变这种现状。小高层的规划降低了人口对土地的需求量, 减轻了城市用地压力;高架桥的规划, 将交通立体化, 降低了土地消耗, 缓解了交通压力;城市园林规划, 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再者, 我们从宏观上分析, 城市各因素的合理布局, 与城市的良性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工业带, 绿化带, 居住区的合理布局, 不仅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在保证人们生活质量上发挥着重要功能。无论微观上的城市内部规划, 还是宏观上的城市因素的相互作用, 都在布局合理的情况下才会最大能量的发挥作用, 从而, 减轻城市压力。

2.3 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度, 共享美好家园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 低碳时代导向的城市规划更是将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规划的要旨。新时代下, 人文城市成为城市规划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一方面要求人们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从自然的效度上进行城市规划, 例如城市规划中城市绿化规模的扩大, 城市园林的构建。再就是, 现在的社会是人的社会, 讲究社会的人性化, 城市的人性化, 所以, 人文规划成为城市的方向标。在城市规划中加大城市文化的引入, 表现城市的底蕴, 显示城市的个性, 将城市文化软件和城市自然硬件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合为一体, 真正使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 人文之魅, 以自然布衬人文, 以人文回馈自然。

3 结论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是时代的产物, 低碳生态生活也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必然。将低碳生态观念贯彻到城市规划过程中, 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 增强城市承载力, 促使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建一个生态环保, 历史丰富, 底蕴十足的现代化城市。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渐趋提升, 为了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该文就城市低碳生活为目标, 进行一系列规范研究, 以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优化城市结构, 最终实现城市的综合效益发展。

关键词:低碳时代含义,生态保护,城市规划管理,科学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飞, 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0) .[1]陈飞, 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0) .

[2]杨保军, 董珂.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 2008 (8) .[2]杨保军, 董珂.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 2008 (8) .

[3]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7) .[3]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7) .

广州海珠生态城低碳交通规划实践 篇8

21世纪以来, 全球城市生态问题愈演愈烈, 以往基于工业文明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低碳”理念成为全球的共识, 低碳城市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低碳交通作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规划界围绕低碳交通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并将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的城市规划建设当中, 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本文从国内外生态城案例中分析总结出低碳交通规划的关键策略, 并对这些策略在广州海珠生态城规划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2 理念渊源

2003年, 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中首次提出“低碳”这一概念, 宣布到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1]。为配合低碳经济战略, 2007年英国交通运输部出台了《低碳交通创新战略》, “低碳交通”的概念被正式提出[2]。所谓低碳交通, 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根本特征的交通发展模式, 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用能效率, 改善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 减少交通运输的碳排放, 目的在于使交通运输系统逐渐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实现低碳转型发展, 支撑低碳经济的成长[3,4,5]。我国最早提出低碳交通概念是在2009年在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 之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政策, 对我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国内外规划实践

低碳交通规划是以低碳理念为价值导向的交通规划, 是在继承传统交通规划方法的基础上, 以实现交通低碳化为目标, 强调运用低碳规划技术, 建立以低碳交通方式为主导的城市交通体系的规划模式。

近几年来, 国内外很多城市以新建城区为蓝本, 进行了基于低碳理念的交通系统规划[6,7,8,9], 如中国的唐山曹妃甸生态城、天津中新生态城、新疆吐鲁番新区、深圳光明新城, 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城, 英国的马斯顿维尔等 (表1) 。这些城市在交通系统规划上皆坚持低能耗的发展思路, 规划的核心是建立“公交+慢行”的低碳出行模式, 在规划策略上具有以下共同点:

——重视整合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规划, 即以紧凑型的城市开发为基础, 减少地区交通出行需求, 缩短出行距离, 降低对小汽车的依赖;

——坚持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原则, 确保公交优先, 通过发展多层次的公交体系以满足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注重慢行交通发展, 提倡慢行交通优于机动车交通的理念;

——强调小街区、小尺度的高密度路网规划, 以及与大中运量公交通道相融合的城市道路系统设计。

4 低碳交通规划的关键策略

4.1 规划体系框架

根据对国内外低碳交通规划技术的梳理和总结, 本文认为低碳交通的核心应是构筑有利于公交和慢行优先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条件, 基于此, 研究提出低碳交通规划的体系框架。体系框架分为道路系统、公交系统、慢行系统和停车系统四大要素十个方面, 每部分的分层结构及其对应规划目标详见表2。

4.2 道路系统规划策略

(1) 构建尺度适宜的高密路网

高密度、小尺度、小街区的路网系统, 能够保持良好的步行环境和优质的生活质量, 使居民的出行距离最短, 同时居民也更愿意选择非机动化交通方式。

(2) 基于公交和慢行优先的道路断面设计

根据道路功能及沿线用地开发, 对公交车道、机动车道、慢行道、绿道等空间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一体化布置, 优先保证“公交+慢行”通行空间的落实。

4.3 公交系统规划策略

(1) 以TOD模式引导交通与用地的整合

依托大中运量公交体系, 引导开发项目、就业和商业服务向主要公交站点集聚, 以公交站点为中心, 400~800m (5~10分钟步行路程) 为半径建立集居住、工作、商业、文化、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社区。

(2) 发展新型公交系统

积极发展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新型公共交通系统, 如现代有轨电车、快速公交等。通过采用先进的公交运载工具、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以及专用道路空间, 为出行者提供快捷、准时、舒适、安全的公交服务。

(3) 人性化的公交设施设计

通过对公交站点在实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化设计, 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表3) 。

4.4 慢行系统规划策略

(1) 建立慢行分区

根据区域土地利用、交通设施条件以及交通运行状况的不同, 合理划分城市慢行区, 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发展策略, 引导慢行交通方式在合理范围内得到充分使用。

(2) 构建连续、便捷、安全的慢行网络

根据慢行交通源分布, 整合和优化慢行道及配套设施, 串联各慢行分区, 同时将居住区与公园、邻里中心、学校、体育场馆等公服设施有机衔接。慢行网络与机动车网络应相对独立, 自成系统, 尽量避免两者共用走廊。

(3) 完善慢行设施规划

自行车交通应注重自行车停放场地的规划预留, 做好与公交设施的充分衔接。步行交通应注重人行过街设施规划, 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 合理确定过街设施形式及布局间距。

4.5 停车系统规划策略

(1) 建立合理的停车供给结构

停车设施供给应以配建停车为主体, 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 路边停车为必要补充, 其中配建停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例应达到75%~80%以上。

(2) 设置P+R停车场

应在城市核心区、历史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地区外围的轨道站、公交站以及干线道路旁规划建设P+R停车场, 引导驾车者换乘公共交通出行, 一般情况下每个P+R停车场容量宜为300~600个泊位。

(3) 停车泊位共享

鼓励机关单位、学校、体育场地等与相邻居住小区实行错时共享停车位, 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

(4) 灵活利用停车场地

学校、体育场地、街道等公共开敞空间实施分时段停车策略, 充分利用公共资源;绿地内部建设生态停车场, 种植树木遮荫和场地表面绿化, 兼顾居民公共使用和停车功能;公共停车场地不停车时可作为社区活动场地使用。

5 广州海珠生态城低碳交通规划实践

5.1 海珠生态城概况

海珠生态城位于广州市中部, 总面积52km2, 是广州中心城区的重点发展区域[10、11]。海珠生态城自然禀赋优越, 拥有全球最大的城市中心区湿地公园——万亩果园湿地, 湿地贯穿整个海珠生态城, 面积达26.6km2, 是广州中心城区内最主要的生态绿心。海珠生态城项目是广州市最为重要的生态城区建设项目之一, 其发展目标是突出湿地保护, 体现岭南水乡传统风貌, 将本区域打造成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色的生态城市样板区, 由此, 发展低碳绿色交通成为海珠生态城交通系统建设的必然选择。

5.2 交通系统规划目标

结合海珠生态城的发展需求, 在目标层面从出行总量控制、出行结构可持续、出行服务便捷高效和出行方式节能低碳四个方面提出量化指标。

出行总量控制:本地居住人口在本地就业的人数比例≥50%。

出行结构可持续:轨道站点500m覆盖人口≥90%, 公交出行占内部机动化出行的90%。

出行服务便捷高效:往返广州市各重点片区的时间, 小汽车出行≤40分钟, 轨道出行≤30分钟;往返外围其它片区中心的时间, 小汽车出行控制≤80分钟, 轨道出行≤60分钟。

出行方式节能低碳:内部出行绿色交通 (清洁能源公交+慢行) 比例≥90%, 人均交通碳排放较现状全市平均水平降低≥30%。

5.3 交通规划对策

5.3.1 以TOD模式引导城市交通和用地规划整合

(1) 宏观层面

合理规划与城市发展轴线相适应的轨道线网布局和线路走向。结合海珠生态城空间布局特点, 沿南中轴地区和琶洲岛两条轴线重点布设大中运量轨道线路, 形成“一纵一横”两条TOD轴带, 引导城市有序拓展 (图1) 。

(2) 中观层面

根据轨道站点功能类型及其所在地区发展定位的不同, 制定区域差别化的TOD开发策略。将海珠生态城TOD单元分为枢纽型、城市型和社区型三种类型, 对每类TOD单元从用地布局、人口密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 (表4) 。

(3) 微观层面

结合重要轨道枢纽站点进行TOD规划设计。以多条轨道线交汇的广州塔枢纽为例, 对枢纽综合体以及周边用地功能布局进行一体化设计 (图2) 。

5.3.2 构建“公交+慢行”优先的路网系统

(1) 疏密有致的道路网络

结合海珠生态城“大疏大密”的用地开发模式, 构建疏密有致的道路网络。一方面适当控制生态敏感地区的路网密度和机动车容量, 限制小汽车进入, 同时调整部分道路走向以减少过境交通穿越湿地;另一方面, 在城市开发密集地区, 重视次支路网建设, 形成小网格、小尺度的路网肌理, 核心区次支路网密度在8km/km2以上, 次干道平均间距为250m, 支路平均间距为150m (图3) 。

(2) 弹性断面设计

以环岛路为示范, 采用“弹性断面”设计理念对环岛路五道 (即轨道、机动车道、慢行道、绿道、水道) 的空间要素进行灵活弹性的一体化布局, 实现“公交+慢行”空间的优先安排 (图4) 。

在主要交通换乘点上, 通过交通广场和亲水平台实现“五道”无缝换乘, 各种交通设施之间的换乘距离控制在200m范围以内 (图5) 。

5.3.3 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绿色公交系统

在广州市地铁线网的基础上, 构建海珠生态城新型有轨电车系统, 用作地铁网络的补充和加密, 重点服务海珠生态城内部出行。共形成10条地铁线和7条有轨电车线, 轨道线路总长120km, 轨道站点99座, 其中10座为交通换乘枢纽。通过构建以轨道为骨架的公交系统, 实现公共交通“双90”的目标, 即轨道站点500m覆盖人口达到90%, 公交出行占内部机动化出行的90% (图6) 。

5.3.4 建设高品质慢行系统

(1) 构筑百里慢行道网络

结合公园、绿地、文化场馆、文物古迹等兴趣点以及河流水系分布, 构建总长103km的慢行道网络, 其中游憩慢行道69km, 滨水慢行道34km。为强化万亩果园湿地的保护边界, 围绕湿地边缘构建总长52km的湿地慢行环路 (图7) 。

(2) 打造慢行优先区

通过在湿地外围的大塘、龙潭、岭南第一门和小洲规划4座机动车截流 (P+R) 换乘枢纽, 将万亩果园湿地打造成为以步行和自行车绝对优先的慢行区域, 外部机动车通过换乘自行车、步行、电瓶车、游船等低碳交通方式进入湿地 (图8) 。

(3) 完善慢行设施建设

在主要公交站点配套建设自行车停放点, 鼓励“轨道+自行车” (B+R) 出行。同时, 完善人行过街天桥、过街隧道、无障碍设施等慢行设施建设, 创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6 结语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建设低碳交通是实现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将低碳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措施, 落实到城市交通规划实践当中, 是建设低碳交通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低碳交通规划的体系框架, 并提出了道路系统、公交系统、慢行系统和停车系统的低碳规划策略, 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交通规划为例, 探讨了低碳交通规划实践的具体路径和措施, 以期为国内其它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图表来源

图1:《广州海珠生态城规划》;

图2~8:《广州海珠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表格为作者绘制。

参考文献

[1]DTI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M].London:TSO, 2003.

[2]Great Britain:Department for Transport.Low carbon transport:a greener future, a carbon reduction strategy for transporter[R].Britain, 2009.

[3]郭杰, 伊文婧.中国低碳交通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能源, 2013, 35 (10) :40-44.

[4]吕东旭, 丛喜静, 赵玉清.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交通规划策略研究[A].城市时代, 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3.

[5]侯兆收.低碳交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 2012.

[6]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瑞典SWECO建筑设计公司.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概念性总体规划[R].2008.

[7]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R].2008.

[8]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建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吐鲁番市新区总体规划[R].2009.

[9]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的远见-光明新区规划 (2007-2020) [R].2008.

[10]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广州海珠生态城规划[R].2012.

低碳生态规划 篇9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生态社区

0 引言

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已成为共识,关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也已是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从实践层面看,大部分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东部地区的少数城市走在了前面,开始规划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从严格意义上讲,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与低碳生态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并不具有相同的内涵[1]。作为规划师,更为关注的是城市规划在低碳生态方面能有何作为,在空间和建设上如何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实现[2]。2008年上海被国家发改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确定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两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城市规划实践上开展了低碳生态方面的研究与探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1 崇明陈家镇低碳国际实验生态社区

1.1 区域及生态社区概况

地处崇明岛最东端、毗邻国际重要湿地——东滩保护区的陈家镇被确定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之一。陈家镇规划面积224 km2,其中分为两个部分:陈家镇中心镇区及外围功能区。中央部分是由4个功能组所形成的中心镇区,包括国际实验生态社区、国际论坛商务区、教育研发区和裕安中心社区。

1.2 低碳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的实践

1.2.1 总目标与指标分解

根据上海地区既有建筑的低碳技术水平,结合目前崇明碳源情况,合理考虑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初步确定陈家镇低碳国际实验生态社区碳减排总体目标为:在2005年崇明当地同等建设水平上碳排放量减少30%以上。

1.2.2 空间规划与功能布局

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部门应充分重视社区内各建筑群的布局形式与朝向,东南方向设置社区主入口,以便利用夏季东南主导风向自然通风,将新鲜海洋季风引入社区,社区西北部应尽量减小开口,必要时利用植物或其他自然景观进行遮挡,防止冬季西北季风直接通入社区。短距离出行应优先发展慢行交通(如自行车、步行等),建设自行车出行示范社区。采用“地面与地下相结合,公共与专用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停车场(点)。

1.2.3 控制与引导性要素

规定区域能源供应系统一次能源利用能效比不宜低于1.0。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整个社区能源利用量的20%以上。社区内道路无障碍化设置率达到了60%以上。智能交通方面,建立社区范围内的交通信息采集、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完善社区道路出行信息服务。

1.2.4 管理体系与机制

崇明县人民政府组建崇明陈家镇低碳生态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是陈家镇国际生态社区建设管理的行政审批及监管部门,其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规划和土地管理局、房屋和住房保障局、环境保护局和绿化及市容局等。

2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

2.1 区域及核心区概况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是服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范围为商务区一期启动区,面积约1.4 km2,是商务区商务功能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上海“多中心”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商务区核心区规划建设实践

2.2.1 规划目标与低碳商务社区设计理念

确定的规划目标为:形成建设功能多元、交通便捷、空间宜人、生态高效、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的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规划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实践,着重在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组织、能源利用及建筑设计4个方面突出低碳设计理念。

2.2.2 低碳设计控制性指标

规划确定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2020年可再生能源达到一次能源总量的20%,单位GDP能耗小于0.2 t标准煤/万元。

2.2.3 规划布局与城市设计

规划布局上,采取混合渗透、有机结合的高效模式。无论在二维平面还是三维空间,均体现多元混合的特点。功能业态的多元混合构成低碳商务社区最为重要的特点。空间尺度上,突出小尺度、高密度、低高度的特征。街坊尺度一般在150 m~200 m,街坊建筑密度大多控制在40%~60%,建筑高度控制在43 m以下。交通组织上,以构建绿色交通系统为目标,整体考虑商务区公共交通网络,设置内部环形公交线路,设置自行车租赁点,形成“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的绿色交通模式。

2.2.4 管理体系与机制

2010年1月6日,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虹桥商务区管理办法》。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被赋予较多的职责。26.34 km2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交通管理、协调应急和重大行政审批事项等主要由管委会承担,相关区政府和专业管理单位主要负责属地管理。

3 经验与启示

3.1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理念

3.1.1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空间响应

事实证明仅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并不能解决减少CO2排放的问题,还需要以更加多元的标准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手段,应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重要作用[3]。

3.1.2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

低碳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将低碳城市空间目标——紧凑型和复合型及生态城市空间目标——多样性和共生性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3.1.3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需要因地制宜、分阶段推进

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摒弃简单冒进、急功近利的思想,通过分析城市的生态本底、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和环境状况等,因地制宜的制定切合实际的分期低碳生态建设目标[4]。

3.2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技术

3.2.1 空间规划——空间结构紧凑、土地利用多元混合

上海大都市区规划了1个中心城、9个新城和60个左右的新市镇组成的城镇体系,避免了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和功能的单一化,形成了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功能互补的都市区空间格局。

3.2.2 交通规划——交通体系绿色化、公共交通可达性高

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最能影响碳排的是交通领域[5]。上海采用了公共交通优先的交通系统,基本实现了地铁与公交的零换乘,积极倡导公交与自行车的零换乘,正逐步形成“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的绿色交通模式。

3.2.3 生态规划——以绿色基础设施为基础的生态安全格局

由于东滩国家湿地的生态敏感性,崇明生态社区的生态规划通过利用原有水系、湿地、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生态要素形成了以绿色基础设施为基础的基本空间格局,构建基质—廊道—斑块的生态安全最优格局,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系统的碳汇作用。

3.3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控制

3.3.1 区域碳减排总体目标控制

崇明生态社区根据上海和崇明碳源情况,确定了“在2005年崇明当地同等建设水平上碳排放量减少30%以上”碳减排总体目标,通过对总目标分解,计算了主要减排要素的贡献率。

3.3.2 低碳生态城市设计导则控制

虹桥商务核心区通过对建筑高度、建筑密度、街巷布局、建筑形态等传统的控制要素进行控制外,还增加对建筑贴线率、公共开放界面、建筑重点处理位置等要素的引导与控制,形成了细腻丰富的城市肌理,连续统一的界面,树立起特征鲜明的城市地域形象。

3.3.3 低碳生态建设指标体系控制

《崇明陈家镇低碳生态社区建设导则》中对能源、资源、交通、绿化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控制性与引导性指标,应对规划建设和后期运营中主要减排要素的减排目标。

3.4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管理

3.4.1 管委会管理、审批和监管模式

崇明县人民政府组建崇明陈家镇低碳生态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是陈家镇国际生态社区建设管理的行政审批及监管部门,其成员单位包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规划和土地管理局、房屋和住房保障局、环境保护局及绿化和市容局等。

3.4.2 指标约束、全程监管的约束体系

崇明生态社区建设包括:低碳社区(涵盖能源、交通、资源、绿化、环境、地下空间、智能和人文)、低碳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低碳施工和低碳运营4个方面,具体技术要求和措施按照《崇明陈家镇低碳国际生态社区建设导则》执行。

3.4.3 目标管理、效果评估机制

建设项目立项可研阶段,建设单位需向管委会提交低碳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建设项目设计阶段,设计方案中应包含具体的低碳建设技术和措施;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应按照进度计划向管委会报告低碳建设情况。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辨——“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淖[J].城市发展研究,2009(1):2-7.

[2]顾朝林,谭纵波,刘宛,等.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3]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7-13.

[4]张泉,叶兴平,陈国伟.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0(2):13-18.

[5]潘海啸,汤裼,吴锦瑜,等.“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低碳生态规划 篇10

社区是人们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细胞。在加剧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地球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劣,如何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与家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主要的生活场所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一种可持续的人类聚集模式——生态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理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坐标。如何致力于构造一种和谐的低碳生态社区也成为各国学者纷纷探讨的重要课题。城市低碳生态社区旨在将低碳的理念融入生态社区的规划,从而构建体系上低碳、功能上生态的和谐新社区。低碳生态社区不仅仅是缓解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1 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与特征

1.1 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

在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进展中,低碳城市的内涵以最初的减少碳排放为主的狭义观点发展为现在的包含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综合课题。低碳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1]。

低碳生态社区作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之一,是指在社区规划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以现代生态技术为手段,设计、组织城市社区内外的空间环境,最高效最少量地利用能源与资源,营造一种自然和谐、低碳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居住环境。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生态学的范畴,而应是一个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外部因素与内部环境、社会、经济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人类和谐的居住环境。

1.2 低碳生态社区的特征

1)生态和谐性。

低碳生态社区的低碳生态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的生态性,主要指高质量的环境指标,以绿地为主的住区结构模式,充裕的自然空间,较好的自然亲和性[2]。社区个人、团体和组织都将生态观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可以拥有更为和谐的邻里关系。同时,社区必须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性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低碳生态社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低碳生态社区应是一种多功能的社区,体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将人车分流、绿色建筑、生态步道等思想融入建设中。

2)低碳循环性。

低碳循环性主要体现在社区规划、能源结构与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低碳生态社区运营所采用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清洁、安全、高效利用。建设低碳建筑,倡导居民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也尽可能选用低碳产品。同时,低碳生态社区应该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区域化发展,提升整个生态化循环。

3)系统高效性。

低碳生态社区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必须是高效益的流通转换。低碳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应以“低碳化”为指导原则,追求城市的紧凑、舒适和宜居,从本质上改变能源的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实现经济、生活的高效化和集约化。

2 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实践

2.1 国外低碳生态社区实践基本概况

低碳生态社区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区的人口规模都相对较小,300人以下居多,外国相关学者曾根据生态社区所处的位置、规模大小等特征将其分为乡村生态社区、城市绿化带地区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和生态城镇等四种类型[3]。

而国外生态社区的建设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开发棕地,减少城市的扩张,保护生态环境。2)提倡绿色出行,通过采取限制停车位设置、进行道路路面特殊铺装等措施,积极倡导非机动车的应用。3)有效利用能源,实现能源的可循环利用与建筑的节能设计。4)强调社区的公共参与性。

国外典型可持续低碳社区实践案例见表1。

2.2 国内低碳生态社区实践概况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对低碳社区的研究处于摸索阶段。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是以低碳为口号,同时以万科、万通、郎诗、当代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策略联盟也发起了低碳绿色运动。

固然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由于我国实际的国情与现状,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和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从社区规模而言,我国的社区人口在5 000人~10 000人,这无疑从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建设低碳生态社区的难度;从组织管理而言,我国居民的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生态保护重视度不够;从评价指标体系而言,未建立合理的低碳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进行界定,这些都是我国低碳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3 低碳社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与运营体系中,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与使用管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因此实现它们的分步发展与整体协调是实现低碳生态社区的重要途径。

3.1 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

1)土地布局规划: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与紧凑的空间布局形态。城市的活力在于不同城市功能的混合和人类活动的流动,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为土地使用的混合和多元化提供可能[5]。现代主义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使居住区与商业区彼此分离,从而造成多样性城市生活的消失,人文气息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因此,在低碳生态社区规划中,应首先抛弃功能主义的束缚,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在社区中合理布置商店、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增强社区各功能空间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创造更好的邻里关系,也可以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2)交通系统规划:步行交通系统与绿色出行方式。社区对内交通应建立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保障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以减少居民的出行需求,达到减少机动车交通为目标。同时在社区对外交通规划中,为营造低碳生态社区,社区内应提供良好的交通联系,包括公交车线路和轨道交通线路,倡导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倡人们采用更为绿色的出行方式。3)社区生态环境系统规划: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应注重内在各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各种生态流的畅通[5],使社区生态系统向有序理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利用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中和”功能,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增加社区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交换,保持社区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3.2 建筑设计与建设的可持续性

1)建筑的高效节能设计:绿色建筑应注重使用保温材料和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同时高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自身达到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状态。具体做法如:可在建筑的内外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采用外墙隔阴和屋顶隔热的措施,控制建筑物对热量的吸收;采用自然通风降温手段减少耗能与空调费用。2)健康环保建筑材料:在城市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中,采用的健康建筑材料不仅仅是人们对安全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可以减少这类材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可以延长住宅的寿命,有利于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达到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3 使用管理与运营体系的可持续性

中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缺少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只有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养成节俭的消费观念,低碳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才不会断在最后一个环节。构建低碳生态社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其规划设计到后期管理都应注入低碳生态的理念与意识,这不仅仅是针对于居民,也要针对于规划者与管理者。居民在低碳生态社区构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自觉参与,积极献策,社区的主体是人,因此,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才是建立低碳生态社区的最终目标。

4 结语

低碳生态社区应尽量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等自然条件。可应用深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安全等理论指导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同时将健康住宅理念融入规划理念[5]。此外,低碳生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应更多的体现人本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怀。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及NGO的各方面协调组织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整的机制体系,着手于社区实际,采取长期而整体的建设策略[6]。国外一些新的理念如“开发权转换”(TDR)和灵活分区(FZ)都可以为我国可持续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提供新的规划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1-8,12.

[2]沈清基.关于生态住区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0(3):99-103.

[3]Hugh Barton.Sustainable Communities[M].London:EarthscanPublications Ltd,2000.

[4]王潇文.“白地”、“棕地”及其它: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研究[A].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

[5]高吉美,田美荣.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社区”探讨[J].中国发展,2007,7(4):6-10.

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旅游;发展

在社会资源日益受到能源以及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全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低碳经济时代,对于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趋势。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方式,能够推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1]。当前旅游业是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因此推动生态旅游对于保护自然环境,节约射虎资源,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低碳经济与生态旅游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以及生态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对于环境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指出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观念创新,消耗更少的自然资源,从而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与生活质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时代的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根据2009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需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从而实现旅游区内的节能减排,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以及旅游效益的提升。而生态旅游是更为普遍的阐述方式,虽然对于生态旅游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生态旅游是游客负责任的旅游方式,通过保证原有生态的完整性,从而达到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

二、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内涵

相比于一般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主要以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旅游性为基础,从而促进旅游发展的旅游模式。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生态旅游具有以下的含义。

1、旅游生产低碳化

针对旅游产业而言,低碳经济下的生态旅游,是采用更为节能的旅游生产,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促进旅游发展的目的。在旅游景点,采用新能源技术以及节能排水技术,并且广泛运用高效照明技术、合同能源技术,从而提升旅游景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文士提起的排放,推动循环产业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需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发展理念,采用低碳环保技术,不断推动旅游景区的产业升级,推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2]。同时尽可能的采用生态技术,充分保证旅游景区的生态恢复能力,节约自然资源,达到减少消耗,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并且在地能源需求下推动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2、旅游消费低碳化

旅游是一种消费形式,在低碳经济时代,旅游消费低碳化能够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的核心是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在旅游消费中,以生态环保技术为基础,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选择排放量较少的交通工具,并且参与碳中和活动,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采用生态环保的方式,对旅游目的地进行保护。

3、旅游产业低碳化

在旅游的过程中,生态旅游是在旅游产业过程中的采用生态环保技术,从而避免对生态旅游的滥用、误用,有效的增强旅游中的低碳化与生态化,减少碳排放量。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生产与消费的低碳化之外,还需要利用植树等方式进行碳减排,将碳排放的目标分解到旅游产业的全过程,实现生态旅游的低碳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旅游的发展措施

1、构建管理制度,规范低碳旅游发展

为了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构建低碳发展经济战略,从而促进低碳化生态经济的发展:(1)构建低碳经济的组织机构与战略规划,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低碳化,需要以旅游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旅游相关协会为主体,从而构建多层次的旅游发展组织结构,将减排的目标层层分解,并且监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2)采用低碳认证制度,对旅游景区内的旅馆、娱乐以及交通运输等产业实行低碳认证,并且采取嚴格的评定分级,保证旅游产业消费符合低碳标准。同时需要选择低碳产品,提升旅游企业的低碳意识,不断的推进旅游产业的低碳标准建设,从而实现旅游消费、旅游运输等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建设[3]。

2、加强教育宣传,引导低碳旅游消费

低碳时代的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首先需要以低碳意识的推广为前提,从而对生态资源进行重新评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作用,从而发挥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旅游消费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不断的推进低碳旅游消费,从而减少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3、对旅游产业重点环节进行控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需要对生态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等方面进行重点控制,保障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1)低碳旅游饮食低碳化,对于旅游产业中的饮食以及饮食相关行业进行地烟花处理,提倡健康素食,并且采用节能的厨具、餐具;(2)低碳旅游住宿,在旅游产业的住宿过程中,合理使用低碳生态材料,并且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提升节能技术的使用率;(3)低碳旅游交通,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尽量减少碳排放,在景区内部推广节能化、轻型化的代步工具,从而减少景区内的环境污染[4]。

结语:

低碳经济时代下,对于生态旅游的法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低碳经济时代下的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播低碳化生态保护理念,不断完善低碳管理制度,对景区内的生态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推动生态旅游的低碳化发展,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忠明等.发展低碳旅游经济[J].江西科学,2010(6).

[2]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3] 王莉莉.从“搭车去柏林”看旅游者低碳行为[J].中国城市经济.20110).

[4] 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D].生态经济.2009(11).

低碳生态规划 篇12

1 社会主义建设下建设低碳生态城的总体思路

1.1 不同类型的低碳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 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作为执行考察标准。

根据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低碳生态进行综合分级评价。引导城市政府和市民建设生态城的创新意识, 逐步推动同类城市在生态城建设方面开展友谊竞赛并实现互帮互学。

1.2 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

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模式, 而是应该创建出有自己特色的中国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敬天、顺天、法天、同天的原始生态意识, 上万年的农耕文化造就中华各民族进行过大量天人同物、天人相付、天人一体、天人同性的原始生态文明的实践, 中国几千年积沉下来的文明, 是世界其它国家难以企及的。我们要传承并弘扬千百年来聚积下来的地方建筑文化传统。东方民族独有的“背景观野”也有利于推行生态城发展模式。

1.3 建立起利益相关的合作机制, 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绿色建设, 这种机制能够保障经济建设质量。

在生态建设提出的30年时间里, 没有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设。所有城市建设过程中, 都没有形成定向的城市发展规模。在进行生态建设时, 很多城市都是在摸索的过程中寻找建设路径。很多时候会选择自下而上的创新方式进行改革。这对于城市发展而言, 万事开头难, 崛起是最关键的一步, 如果转型没有成功或者是没有完整的经验参照, 简单的依照本土建设资源或者产品出口, 将其当成城市发展长久之计, 这显然很难维持下去。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需要从全局观出发, 站立在世界前沿发展方向, 为城市发展进行思考, 确保城市能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自身经济建设水平, 才能同社会发展一同更加健康且持续发展。

2 低排放、低消耗生态城规划的具体内容

2.1 低排放、低消耗生态城规划需要进行技术创新, 我们可以将其定位为全城镇的建设范围内。

利用再生资源, 使用创新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率, 全面实现系统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的环保宣传人士, 在街道、学校、一些公共场所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 提倡进行节能建设, 提倡使用绿色建设方式,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其次, 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 都应提倡提前做好相应的建设目标, 资源消耗情况, 以及特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规划建设中还应包括城市的现在、未来以及更长远的发展方向。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使这些计划最终的出发点是满足节能减排需求。

2.2 低排放、低消耗生态城规划必然会涉及到交通问题上, 公共交通作为生态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体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使用小汽车出行的人更是很多。而要减少这种情况, 这就需要广大市民和政府的精诚合作了。首先, 要制定一个解决方案, 需要从详细的目标开始考虑。降低小汽车的出行率, 对每个住宅区进行准确规划, 把交通站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临近配置服务网点、小商店、小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卫生健康中心等。生态城镇的空间建设必须要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要大力提倡市民骑自行车出行, 并为此建设骑行交通网, 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锻炼了身体。城市交通建设关乎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因此需要从环保着手分析。

2.3 低排放、低消耗生态城规划在居住建筑中, 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需求, 节能建设标准要达到65%以上。

整个建筑施工环节要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保护公共设施, 有效节能环保。将高标准的节能节材性能体现出来, 符合相关规定。其次, 在节能综合利用基础上, 进行低碳生产, 使碳排量符合能源利用需求, 尽量做到零碳排放量或者低排放量。城市住宅建筑相对于其它建筑来说, 它的整个环节理当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

2.4 在公共照明系统上, 在城市街道、公园、广场、住宅小区、写字办公等场所的公共照明系统上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照明系统。

利用风能、光伏电等对路灯照明、水景照明、绿化照明、庭院照明等供电, 改变传统的单一靠供电部门输电的用电方式, 对照明灯具采用节能LED灯具取代传统照明灯具, 保证可再生能源照明系统供电占据20%以上。

3 绿色建筑的建设要求

设施水平理当符合建设需求, 理当是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 复合城市整体建设发展目标。除了要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其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方面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外, 具体的配套设施理当还包含娱乐场所、教育场所、文化场所、体育健身场所及其它配套服务设施等。这些设施建设也必须符合需求, 这样才能保障城市建设生态、绿色、环保。这里不得不提起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这个建设要求为在绿化空间内, 总体的面积不能低于40%。其中有50%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管理设施需要进行开放式处理。良好的管理方式以及高质量的空间网络开放, 对绿色空间建设有更高的要求, 这个功能理当呈现多样化。例如:可以进行绿色地建设、可以进行湿地建设, 还有一些城镇广场建设等。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因此生态建设必须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的建设发展速度必须低于生态建设。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城镇化建设时, 要始终把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因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在进行建设的同时, 加大在技术方面的研究, 争取走创新的发展道路, 做到规划设计以资源有效利用为主, 低排放, 低消耗, 减轻资源紧张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为人类建设一个温馨而又美好的幸福家园, 使生态、绿色、环保成为一种文明的共识。人们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生活, 生活质量必定提升, 人们所享受到生活品质也会有所改变。因此, 所有的努力都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 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城市建设之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飞速发展, 社会不断进步, 城市规划备受关注。两性社会的建设, 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下的核心内容。其一便是要求一切建设以国家整体发展为基础, 规划的战略性目标一定要和国家制定的发展目标一致。其二便是将低碳城市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相互结合。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赵环环.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J].水务世界, 2013 (5) .

[2]方富丽.上海市将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新建保障房15%执行“绿标”[J].工程质量, 2013 (7) .

上一篇:选择性曝光论文下一篇:微课的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