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

2024-06-12

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通用8篇)

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 篇1

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

本文作者:倪川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因此在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1]。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利用农业生产与农业景观作为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特色服务,充分体验现代农业的新型旅游产业。农业生态园作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不仅受到了众多旅游者的喜爱,也具备了巨大的研究价值。在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最初的形式为观光农场,后来又逐渐衍生出农家乐,度假村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最终形成了复合式观光农业生态园,并成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而且能够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农业生态园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的产物,是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笔者以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农业生态规划为研究实例,对如何因地制宜的规划农业生态园进行初步探讨。项目区概况

冷城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太姥山东麓妙帽峰下,距福鼎市秦屿镇西北方约 8km,沙吕线旁。冷城村南、西、北 3 面为山,成怀抱之势,东面为东海,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西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太姥山,南距福州 200km,北接温州 100km,距福宁高速公路太姥山互通口 6km,离已投入使用的温福铁路太姥山火车站 5km,交通十分便捷。项目基地总体规划面积约为 166.7hm2。冷城村现有经济的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由于近年来太姥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以配套太姥山旅游产业成为了秦屿镇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冷城村不仅拥有绝佳的农业生产环境和自然景观,还保留着唐代的灵峰古寺、宋代朱熹讲学的石湖书院,以及明代的抗倭古城墙遗址等著名的人文景观。笔者依据镇政府发展规划,利用冷城村当地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依托优势,对冷城村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除此之外,项目地由村政府负责协调,对田地与居民地进行整改,使冷城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济转变;使农村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实现当地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设计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园区的规划建设都应建立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持自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按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选择优良物种,合理使用土地,科学安排生产,适量施用农药、化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生态循环与经济流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维护旅游区的生态平衡[3]。

2.2 体现生态理念原则

观光农业生态园重点在于体现生态理念,传达生态思想。在冷城

农业生态园的规划中,生态的内涵从 4 个方面得以体现。

2.2.1 自然式设计自然式设计是相对于人工化设计而提出的理念,通过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为出发点进行利用与保护,避免掺杂过多的人工化元素。在设计中,利用植物群落的布局以及地形与水体的处理,表现出自然的形式。对原有的自然环境所表现出的景观片段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取舍,突出生态美学。

2.2.2乡土化设计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并尊重当地的立地条件以及环境中的植被种类和自然史,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适合当地的景观特色,创造出保护生态最为有利的景观模式。

2.2.3保护性设计通过对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生态学规律以及最新科研成果,使设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同时维持并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在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通过分析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的大小,进行分类与评价,按照价值等级体系,再进行土地利用模式的划分,实现生态保护作用[4]。

2.2.4恢复性设计许多农林类用地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而成为污染严重的废弃地。在规划过程中,应用生态学原理与科技手段,修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利用创造园林空间,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新恢复平衡[5]。

2.3 生产结合观光原则

经济生产是园区最基本的功能,而在满足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观光项目,是挖掘农业生产副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规范的农业生产

布局,利用农业生产所独有的景观效果,鼓励游客参与,结合道路的开辟和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使游客获取生态性与农业性的审美,增强旅游活动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倡导休闲观光农业的理念[6]。

2.4 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必需体现科普教育的原则,以便游客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应充分体现园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修复生境的功能,普及生态文化。使得冷城村旅游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传递生态知识。总体规划

设计总体上把握了冷城村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与土地利用情况,在不破坏现在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布局,目的在于实现生态农业景观化[7]。并结合当地环境本身的优势———深厚的人文气息底韵,意在实现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

3.1 功能分区

规划了 6 大功能区:迎宾服务区、历史文化区、生态农业区、文化教育区、娱乐休闲区、观景休息区。

3.2 景观规划

3.2.1 交通组织规划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农业区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农业生态观光园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 12~16m,用于汽车通行和游人集散;次干道宽为 8~10m,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 1.5~2m。规划道

路以道路分割区域主题为出发点,以道路为边界,道路内部所筐定的区域进行农业规划,实现各个生态模式的并存。

3.2.2 植物景观配置植物配置原则为力求接近自然,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充分展示四季植物的不同景观,形成植物品种多样、层次丰富、季相特征鲜明的绿化景观效果[8]。①根据植物生态位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立体种植,以及从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水平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列景观。②从季相上进行合理搭配:每一个季节都有几个品种的观赏植物形成整个园区的主格调,成为吸引人气的观赏亮点。③根据园林美学进行搭配:依据植物的高矮、色彩、香味进行配置,同时合理配置落叶和常绿植物,远景和近景,个别突出和整体协调,给人们的感官以最佳的感受。④植物品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苗圃原有长势较好的苗木及宅旁树木,以原有红豆杉、白茶等为基调树种。

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 篇2

1 规划区概况

绿行生态观光苗圃位于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马槽, 依傍“中国花木之乡”———芦溪县宣风镇, 距芦溪县城区12 km, 苗圃对外交通线路主要有320国道、沪昆高速、高铁和浙赣铁路, 交通便捷, 区位优势明显。规划土地总面积53.23 hm2, 其中林地49.23 hm2, 占总面积的92.5%;旱地3.57 hm2, 占总面积的6.7%;水塘0.43 hm2, 占总面积的0.8%。

苗圃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 并且具有山丘、台地、水塘以及冲沟等多种类型的地貌特征, 地势高差起伏不大。土壤以红壤为主, 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透水保肥性好, 适宜苗木生产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此外, 规划区内现有保存完整的石公庙, 周围山林茂密, 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 是观光休闲、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

2 主题定位与规划构思

2.1 主题定位

贯彻落实苗圃与观光一体化建设,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因地制宜, 利用现代林业高新技术, 把苗木生产作为绿行生态观光苗圃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自然化、人性化、高品位的规划理念为核心, 以独特的地方生态资源和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为依托, 以高端观光游憩、田园养生度假为中心, 打造一个集苗木生产、科普教育、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仓储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赣西旅游生态观光苗圃, 建设一座“城乡中有田园, 田园中有城乡”的, 可供人们一年四季观赏游玩的度假胜地。同时, 与武功山旅游业发展建设相呼应。

2.2 规划思路

2.2.1 利用当地背景特色。

绿行生态观光苗圃位于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马槽, 利用武功山旅游业发展建设的契机, 同时依傍芦溪县宣风镇多处花卉苗木基地, 有利于发展生态观光事业。充分利用规划区的山势、地形和现有植被景观, 因地制宜, 构建以珍稀乡土树种为主的生物多样性系统。

2.2.2 科学运用分层控制原理。

生态观光苗圃属于多功能性且风格独特的专类休闲观光区, 规划中应考虑到其既是花木产业基地, 又是花木规模化生产基地, 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其观光旅游功能。总体布局分为3个层次控制, 即花卉苗木观光游赏、生态休闲活动和综合管理服务。花卉苗木观光游赏具有规模较大、效果明显、影响深刻等特点, 生态休闲活动和综合管理服务与花卉苗木观光游赏层次比较, 空间规模小, 微环境变化多样, 灵活性强。

2.2.3 采用合理的结构。

根据生态观光苗圃的景观背景特点, 对一级控制层、二级控制层和三级控制层分别采用不同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实施。生态观光苗圃中在建筑风格上以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为主, 规划田野风格建筑小品, 返璞归真, 回归自然, 以使游客感受到犹如进入生态氧吧的氛围, 亲近自然。

2.3 规划原则

2.3.1 因地制宜与适度开发相结合。

在生态观光苗圃建设规划上, 应从苗圃生产实际出发, 充分运用生态系统与景观生态学原理, 发挥当地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 体现深厚的地方色彩。同时, 适度开发配套园林景观、休闲设施。利用一系列不可耕地实施景观改造。保证因地制宜与适度开发相结合, 努力提高生态观光苗圃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及劳动生产率。

2.3.2 园林艺术与物种多样性相结合。

规划区生态系统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 主要表现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作用十分强烈, 具有明显的文化艺术特征。生物多样性规划必须把园林艺术融入自然景观, 使之相互交融,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园林环境。

2.3.3 以人为本与体现本地特色相结合。

生态观光苗圃规划在景观环境与服务项目方面应注重营造场所感与归属感, 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户外活动的乐趣, 并享受高品质的旅游服务[3]。在树种选择方面必须着眼于武功山珍稀乡土树种, 适当引进少量有观赏价值而又不会对本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的外来树种;景观建造与芦溪县银河镇的自然地理条件相适应;园林艺术宜与芦溪县银河镇的人文特色相结合, 突出本地特色。

3 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3.1 规划布局

绿行生态观光苗圃是以集珍稀彩叶乡土苗木花卉生产、科研教育、生态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生态观光苗圃。在规划布局上着力建设“三大功能十三区”, “三大功能”即综合管理服务功能、花卉苗木观光游赏功能和生态休闲活动功能;“十三区”即芳香树木与观赏柚树区、珍贵苗木区、人形果区、珍稀木兰区、乡土槭树区、园林树种区、桃花谷区、生态体验区、真人CS基地区、休闲活动区、跑马场区、生态养殖区、水体景观区 (图1) 。把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与休闲旅游产业系列串联起来, 构建一个基础设施齐全、汇集现代林农科技、展现未来自然田园风光的珍稀彩叶乡土树种苗圃和生态观光产业园。

3.2 功能分区

3.2.1 花卉苗木观光游赏功能区。

该功能区面积26.35 hm2, 靠近绿行生态观光苗圃主入口, 用于苗木生产、仓储和新品种引进研发项目的开展。根据苗圃地的自然条件, 将该区域划分为如下生产区域:芳香树木与观赏柚树区、珍贵苗木区、珍稀木兰区、乡土槭树区、园林树种区、生态养殖区等, 以便于发展苗木生产。苗圃内苗木的季节性景观变化与苗圃整体融合较好, 有利于实现苗圃植物景观的和谐统一。

3.2.2 生态休闲活动功能区。

该功能区主要包括人形果区、桃花谷区、水体景观区等, 占地面积5.45 hm2。在合理布局产业的同时, 将生态休闲与旅游业融合到一起,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习作、健身、度假等。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体验, 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同时增加旅游收益。

3.2.3 综合管理服务功能区。

该区位于整个园区的北部, 设有接待服务设施以满足游客对生态观光苗圃综合管理与服务功能的要求。设有标志性景观大门、接待服务中心、生态体验区、翠竹园、羽毛球场馆、游泳馆、停车场、休息亭、真人CS基地、跑马场等附属服务设施, 占地面积21.43 hm2。该功能区主要利用园区中的水体和林相相对较好的树林, 营建配套服务设施, 进行以“生态、健康、放松、休闲”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开发, 生态观光苗圃作为生态休闲游憩、林间狂欢的活动场所, 让现代都市人在“烟与火”的锻炼中感受到生活和自然的真谛。

4 附属设施规划

绿行生态观光苗圃的附属设施主要包括标志性景观大门、接待服务中心、羽毛球场馆、游泳馆、停车场、厕所、休息亭、跑马场、道路及供水、供电系统等附属服务设施, 建设用地面积3.21 hm2, 占综合管理服务功能区面积的15.0%, 占苗圃总面积的6.0%。

4.1 建筑

按照功能分区、生产与游览等要求, 对园区建筑进行布局, 绿行生态观光苗圃园区建筑物主要包括接待服务中心、羽毛球场馆、游泳馆、停车场、厕所、休息亭和跑马场等。结合地方建筑物特色, 形成砖石结构与木竹结构完美统一、造型各具特色的乡村建筑群, 并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面积。

4.2 道路

按生产与园区景点布局等要求, 对园区道路进行合理布局, 主干道为园区的道路骨架, 路面宽6.0 m, 采用沥青路面, 与外部交通连接处设置标志性景观大门。次干道必须满足园区内生产和游览要求, 与主干道形成园区道路网络, 路面宽1.0~2.5 m, 路面材料主要采用块料铺地等铺装方式。

4.3 其他设施

主要是供水、供电系统等, 在布局上要结合功能分区、生产与游览管理要求, 因地制宜, 进行合理布局。

5 结语

生态观光苗圃是集珍稀彩叶乡土苗木花卉生产科研、生态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苗圃, 将成为苗圃发展的主要趋势[4,5]。结合绿行生态观光苗圃规划实例, 将苗圃规划从单纯苗木生产的功能性布局向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布局方向转化进行探析, 为今后类似的苗圃规划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素霞, 张建林.观光游览苗圃规划设计探析———以南充皇城园林生态观光园为例[J].安微农业科学, 2011, 39 (9) :5427-5429, 5432.

[2]沈勇, 曹卫平.强化园林苗圃的基础地位, 促进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 2010 (1) :86-88.

[3]孙丽娟, 吴森, 曹绪峰.南京陶吴生态观光苗圃规划设计[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9 (2) :71-74.

[4]沈艳兵.休闲农业:新农村建设的亮点[J].广西社会科学, 2008 (8) :93-96.

观光农业规划初探 篇3

关键词:观光农业;规划;初探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08-1

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旅游产业,在我国经过2O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与观光农业规划的相关内容,分析我国观光农业的现状,来探讨我国的观光农业规划。

1 观光农业与观光农业规划

1.1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主体、观光为目标、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型产业。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人们发现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独家的生活性功能。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够回归自然,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观光农业就是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特色,给有课提供可以观赏、垂钓、烧烤、狩猎、采果、制作标本等各项服务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1.2 农业观光规划

农业观光规划要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维护与美化区域农业和农村自然景观风貌为前提,要选取合适的地点,具体设计合适而有特色的项目,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的观光农业景区。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内容基本上是参照旅游规划的内容而定的,并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身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开发方案,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有利于农业额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

2 对我国观光农业规划的探讨

2.1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前提

回顾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明显不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肆意破坏。在开发观光农业时,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自然资源大量浪费,忽略乡土文化的挖掘,破坏了原有的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特色,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和良性生态循环。由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在旅游开发同时,如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旅游区建设的首要问题, 以持续发展为前提已成为世界观光农业发展的主流。根据我国观光农业的现状,现阶段我国观光农业在规划上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环境保护,以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护和营造好的生态环境是其成功的根本保障。

2.2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条件

2.2.1 旅游资源 观光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观光农业区所在地区的综合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其开发类型和方向。一般而言,所有农业景观资源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活动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观光旅游农业开发的地区,要根据其自身农业景观资源的构成及所辐射的旅游区域的旅游需求来综合考虑,从而进一步发展其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和农业景观资源作为该地区观光农业开发的主要旅游资源。

2.2.2 区位交通条件 对于观光农业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言,它所依托的是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这种非稀缺的资源,因此,它所提供的服务所辐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我们在选择观光农业开发区域时要考虑其与周边市区的距离,尽量选在距离市区车程不远的城市近效区以及交通条件良好的地区。只有这样,观光农业才能够吸引足够的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观光、休闲以及娱乐。

2.3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规划设计

針对目前观光农业规划理论方法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需要对观光农业规划理论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

在上图所设计的农业观光规划中,我们可以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核心、以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和物质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和观光农业规划程序,并采用复合系统纵横向分析法、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法、社会经济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来进行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同时,采用生态农业景观空间格局设计和生产农业产业网络模式设计来进行观光农业规划。

科学的、客观的生态农业规划与设计方案是低效益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益的生态农业转化的关键,我们应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把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峰.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1999,(12).

[2]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山东省胶南市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06).

[3] 郭春华.可持续观光农业规划探讨—以广州市郊满山农庄为例[D].北京: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06).

[4] 段佐亮.论区域性生态农业规划[J].天津:环境科学研究,1991,(06).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 篇4

5、消闲求知类 503、动物园 503.1、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 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是沙漠区内人工建立的世界最大的濒危动物中心,位于武威城东23公里处,始建于1987年,占地17万公顷,核心建设区1万公顷,已建成10万亩围栏半放野区,1000亩饲草料基地,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5万亩,经济林苗木基地1100亩,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现已育有羚羊、野马、野驴、金丝猴、白唇鹿、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9头(只),马鹿、岩羊、藏原羚、蓝马鸡等二级保护动物79头(只),经饲养驯化,已表现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504、植物园 504.1、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基地 沙产业实验室于1995年正式挂牌,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倡导,实践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产物。其实验基地位于濒危动物研究中心附近,占地40亩,引进美国超星级3000系列3500型温室一座,面积6040平方米,1998年投入运行。现以生产康乃馨、玫瑰等鲜花为主,引进栽培了仙客来、蝴蝶兰及各种月季等30多个品种,是我区花卉推广和苗木繁良基地。特别是利用无土栽培方式生产的麦绿素被国家级专家称为“冲击新世纪,引导新潮流的生命工程”,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新健康食品”,为沙产业发展找到了突破口。505、公园 505.1、沙漠公园 沙漠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沙漠冠名的公园,位于武威城东20公里处,1987年正式向社会开放,融大漠风光、生态保护、民俗风情、园林雅趣为一体,是展示我区人民群众治沙成果的重要窗口。公园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已建成防风林带3条15公里,防风林景观树36个品种、150余万株,沙生植物500多万株,防风固沙林近万亩,植被覆盖率为78%,并建有观景塔、沙浴场、游泳池、沙生植物园、跑马场、赛驼场、射击射箭场、人工湖、招待所、餐厅、会议室等一批景点和设施,一次性最大就餐接待能力为300人,年接待游客1万人左右。

6、购物类 602、庙会602.1、海藏庙会 区域范围是凉州区,中心场所海藏寺,活动时间是农历正月十六。602.2、社火 区域范围是凉州区,农历正月。

7、产业类 701、农林渔牧场 701.1、莫高旅游度假村 莫高酒业集团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位于城东35公里处,现拥有葡萄基地2.2万亩,年葡萄干酒生产规模达1万吨。2001年,依托基地和葡萄酒加工生产线,推出了集葡萄种植与酿造、葡萄酒文化、高效农业、田园风光为一体,吃、住、游、购、娱一条龙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兴建了18公里葡萄长廊及果园、酒吧等景点和配套设施,被省旅游部门重点推介为兰州--黄羊河农场全省精品线路,是全市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重要示范地。701.2、省兰墩滩原种场 兰墩滩原种场位于城东20公里处,北与沙漠公园接壤,占地面积4096亩,隶属省农牧厅管理。该场以原种引进、繁育及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主,已建成全省一流的现代种子进口生产加工线,拥有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有果园350亩及规模养殖场一个,人工草坪7000平方米,办公室、招待所等设施2742平方米。场区绿树成荫,碧草如茵,食宿及娱乐设施齐全,一次性食宿接待能力为80人左右。701.3、凉州区林业种苗基地 区林业种苗基地位于武长公路20公里处清源镇发展村,为凉州区苗木花卉制种基地。701.4、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 该基地位于城东10公里的高坝镇,已形成培育白杨、沙枣、国槐、垂柳、云杉、油松、刺柏等经济苗木40多个品种的能力,产品远销新疆、内蒙、宁夏等省区。701.5、皇台葡萄基地 皇台葡萄基地位于武长公路20公里处清源镇,为皇台集团兴建的酿造葡萄基地,占地面积近万亩。701.6、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 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现已建成王盛寨、菖蒲村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示范点,全乡日光温室已发展到1000多亩,主要生产黄瓜、辣椒、西葫芦、西瓜、茄子、食用菌和草莓等品种。701.7、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 全镇日光温室面积达3030亩,建立马儿规模养猪示范点,建成年产1000头瘦肉型良种猪繁育场和年出栏500头的丁家园养殖场。规模养殖户达4628户。701.8、二坝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近年来与省科委协作建成全镇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二处,节水面积10000亩。园内新建蔬菜日光温棚、花卉棚、常青树棚100个,现已成为全区高标准、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之一。701.9、邓马营湖 邓马营湖位于腾格里沙漠,北部属民勤县,南部属凉州区,东部与宁夏接壤,为沙漠之中天然的绿洲。以地下水为主要供给,邓马营湖绿洲地200万亩。这里牧草丰富,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是沙漠腹地探险游的休闲胜地。702、工业 702.1、黄羊绿色食品城 黄羊绿色食品城

无污染,向科技和农业深度开发要效益。学,就是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民,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加大科学技术与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和素质。研,就是集中市、区农林水牧等多方面的专家,集中安排一定的项目和资金,在园区内开展农业新品种的研究、培育、开发、试验和推广。(6)全方位服务,坚持游购娱结合的原则,以游促购,寓乐于游,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游客。突出农业观光旅游特色,顺应现代人们亲近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超前性创意,精心推出具有观光性、参与性、奇特性的景观和项目,适时组织形式多样的节、会、展等旅游活动,营造“春天踏青、夏天纳荫、秋天尝鲜、冬天观景”的季节特色风情游;围绕葡萄酒、沙生植物、花卉、盆景、糯玉米等已有产品,开辟“园内超市”,研究开发具有浓郁乡情、乡味的“农字号”产品,满足人们自助采摘、临池垂钓、就地尝鲜、旅游购物、领略沙海、体验农风、露营野炊等多方面需求,实现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

三、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和定位

1、旅游客源市场分析(1)从近几年凉州区旅~业接待游客情况看,旅游客源结构以国内游客为主,旅游方式为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0.5—1天,旅游动机以休闲、娱乐、朝圣、度假、考察、休闲等为主。旅游者消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由静态的参观转变为动态的体验,即为追求可参与性、互动性、能够展示个性、放松城市紧张节奏、享受自然乐趣而旅游。(2)双休日和“五一”、“十一”长假的实行,加之我区兰新铁路复线、312国道西陇海线等一批重点工程纷纷上马提速改造,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交通更加便利,使城市之间往返时间明显缩短,省内短途游客如兰州、白银、西宁、张掖及周边县市人们来我区旅游观光的几率将大幅度增加,来凉州观赏自然风光,呼吸纯净的空气,感受沙漠的粗旷与博大,以轻松的心情体验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的乐趣,势必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去处。

2、定位(1)客源市场定位 以周边县市居民和省内短途旅客为重点,积极做好国内旅游团队的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海外旅游市场。(2)旅游形象定位 建成一个富有文化气息、民俗风情浓郁,由现代农业、沙漠绿洲和探险寻奇为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游览区,着力营造一个功能区分布有序、基础设施健全、人民生活淳朴、大漠风光粗犷神奇、旅游项目独特刺激的旅游新形象,从视觉角度给人一种一路风景如画,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的感受,再现昔日“凉州不凉米粮川”和“塞外江南”的盛世景观。

四、发展目标 依据市、区旅游“十五”发展规划,把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作为凉州旅游业开发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区域游,建成一个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为主线,由历史文化风景区、工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稀动植物观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和农耕民俗饮食品尝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八区”综合旅游风景区,逐步拉长各功能区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全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共同发展。力争到2010年,游客在凉州区旅游的停留时间提高到1—2天,实现: 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占全区旅游总收入的20%,年增长率为12%; 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万人次,占全区接待总数的15%。年增长率为10%。

五、旅游产品开发

1、白塔寺遗址。建成见证~佛教领袖萨班和元太子阔端举行“凉州会谈”,~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白塔寺原貌,突出“百塔”规模,逐步美化周边环境,建立以寻古、朝圣、观景、踏青、游览、购物为内容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打响~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这张牌。主要工作:修复萨班灵骨塔和99座小塔及周围寺院;新建白塔寺遗址陈列馆;景区内种植各种观赏性花木和草坪;通往景区的2.5公里道路建成50米宽双行道,道路中间及两侧间种刺柏、云杉和柳树,并设置大型旅游灯箱广告和彩色路灯;在白塔寺遗址与312国道交汇处修建能容纳20辆旅游中巴车的停车场;道路两旁全部建设体现藏汉风格的旅游娱乐、购物场所和高标准农宅;道路作为步行街,仅供游客步行、驼队和电瓶车使用;联系史实挖掘整理每个塔林的传奇故事,以碑刻的形式雕刻在相应塔身;人行道着重以绿化美化为主,为游客提供踏青、赏花、观景、纳荫的步行绿色通道。

2、天梯山石窟。修复天梯山石窟原貌,建立佛教文化,做好水面的文章,打造天梯山石窟与黄羊水库为一体的风景区,打响石窟鼻祖这张牌,再现石窟辉煌、盛极一时的历史场景。主要工作:向省博物馆申要原搬迁的壁画和佛像,修复其余洞窟及通往各窟的栈道;建设餐饮、购物和娱乐场所;完成周围荒山的绿化美化工作;完成通往石窟的道路改造和油面铺设;建立旱码头3个,购置水上游乐设施;挖掘开发罗汉洞和观湖映古雪、仙湖睡佛等景观。

3、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建成名副其实的无公害生产园。主要工作:高标准、成规模地建成既具观赏性又能感受温棚超市特色的高效日光温室1000座,按品种分块、联结;新上节水灌溉设施。

4、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突出智能化特点,体现高科技成果。主要工作:建立以名优新特蔬菜为主,食用菌为补充的日光温棚,形成多品种培育基地;搭建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提升生态农业的水平,建成以电脑全程控制,自动化、智能化农业体系;建立特色规模养殖示范点,重点发展养殖美蛙、肉狗、七彩山鸡、贵妃鸡等特种养殖。

5、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示范园,突出生物技术应用,提高观赏性。主要工作:完成制种面积8000亩,突出苗木花卉特色品种的种植。

6、建立农、林、牧新品展示区。以凉州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中心,以省兰墩滩原种场和凉州区良种繁育场为两翼,浓缩凉州区农、林、牧发展的成果,建成设施农业、高效林业、特种养殖、新品种展示、成果展现的农优新品展示区。主要工作:建立酿酒葡萄、蔬菜种植为主的产业化经营区;培育、开发和推广农、林、牧新品种;建立沙动物特种养殖基地。

7、莫高旅游度假村 主要工作:新建参观酒窖、钓鱼塘、网球场、游泳馆、跑马场及小康住宅;加快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环境绿化美化;在交通要道、路口设立公共标识和安全疏导标识,设立游客接待站;

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能够接待不同语种游客的导游讲解员队伍;大力挖掘和整理历代名人学者关于凉州与葡萄美酒的诗词或传说轶事,既可在休闲区以此造景,也可传插在景区的讲解和游览过程中,丰富景区内涵。

8、黄羊绿色食品城 主要工作:加快绿色科技园区建设进程;修建可供住宿、餐饮及娱乐的别墅区;修建高档次旅游厕所;美化镇区环境,开发开放绿色食品加工旅游参观区。

9、建立长城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依托长城乡的地域优势和现有的养殖规模,按照“以牛为主,长短结合,‘五良’配套,科技增效”的思路,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长城乡高标准、高起点地建立一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主要工作: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年出栏5000头肉牛的生产基地。

10、沙漠公园 主要工作:完成植物园扩建500亩,利用现已形成的沙生植物园114亩,依托沙生植物管理技术,集中体现西北沙区沙漠植物资源和主要固沙造林技术措施及其成果;加大景区的美化、绿化力度,各旅游景点周围培育常绿乔木和花卉灌木,招待所等场馆厅进行装修美化,设置标志牌、宣传牌和简介牌;完成区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行车道硬化油路面,嵌路沿石,两旁植柳树、松、柏等常绿景观树种;步行道铺筑为砖道和彩瓷砖道,两旁栽植常绿树和花卉灌木,部分立体绿化,形成绿色长廊;对已成材防护林木进行间伐换种,代以槐、榆、松、柏等可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建成长5公里、宽40米的新型防护林体系;修建500平方米餐厅,招待所增加床位60张,购置相应配套设施,完善餐饮、食宿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档次,逐步发展为集休闲、娱乐、度假、会务为一体的旅游区。

11、兰墩滩原种场 主要工作:对现有设施进行维修,更新部分树种;扩大开放度,开发农业新品种科研室和种子进口生产加工线供游人参观;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延长经营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12、濒危动物研究中心 主要工作:兴建野生动物园、珍稀野生动物养殖场、沙生植物繁育场及动物标本馆;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绿化美化;建立游客中心、旅游购物商店。

13、沙产业实验基地 主要工作:依托现有花卉种养基地,兴建一个成品花卉品种的加工和销售场,培育珍稀花木盆景或标本;建立游客接待中心。

14、腾格里沙漠 主要工作:在沙漠深处选址新建滑沙场、沙浴场、观景塔;修建具有沙漠特色的中高档旅游厕所;购置沙漠滑翔器、探险越野车、探险专用全球定位仪、中途休息及安全保护等设施和装备;进行景区内各旅游点的布点规划,统一导游讲解员服装及接待规范,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长城遗址旁树立介绍长城历史来由的简介牌,特别标明明、汉长城遗址。

15、沙生动植物养殖、美食园(新建)主要工作:建设占地2000亩沙生植物园和占地面积5000亩的沙生动物培育和养殖园;修建占地500平方米可供500人就餐的餐厅一座;修建办公用房30间,修建占地100平方米的游客娱乐中心1间;完成园区10公里道路硬化和沙石罩面、园区绿化及防风林建设。

16、邓马营湖 主要工作:建立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改造周围农舍,使其基本具备住宿、餐饮接待能力;建立沙生动物养殖场和狩猎场;修建高标准旅游厕所,建成以沙漠绿洲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

17、沿途农舍 主要工作:近期重点搞好农舍的规划设计、改造,不断扩大接待能力;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带动周边羔羊、犊牛为主的养殖业发展。

18、景区道路沿线。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沿路观赏风景带。主要工作:武长公路两侧建成小康住宅和高新农业示范风景线;武威──武南镇一级道路两侧建成反映武威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的灯箱文化风景线;黄羊河农场──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沙漠公园──武长路两侧建成高标准住宅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主要种植风沙防护林带;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鲜明公共标识和安全疏导标识;设置指示牌,标明所在乡镇及反映的主题;沿线各乡镇设立游客接待站,提供咨询,就餐及出售农副土特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六、旅游功能区划分与策划 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资源互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经比较分析,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划分为8个旅游功能区、1条旅游线。

1、历史文化风景区。细分为白塔寺风景区和天梯山风景区2个小区,范围包括高坝、六坝、武南、中路等地区。主要展示历史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项目策划: x邀请全国知名的藏传佛教僧人来白塔寺住持,讲经说法,不断扩大景区藏传佛教的影响力。x不定期举办萨班学术交流和研讨会,邀请全国高僧大德和知名佛教人士参加。x举行白塔寺大型开光仪式,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吸引周边地区人们前来参观膜拜。x天梯山风景区充分利用水上优势开展水上赛艇、垂钓、攀山等项目。x邀请佛教高僧来天梯山讲经说法。

2、工农业科技示范区。细分为工业观光区、花卉种植区、智能农业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和设施农业展示区等5个小区,即以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清源高新科技园为主,以张清堡古槐和延寿寺为连接点,突出该园区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食品生产和生物、节水、信息等先进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的特色。项目策划: x组织开展以参观工业生产为主的工业旅游活动。x举办游客自采蔬菜、培育花卉、饲养动物和自烹美食的活动,使游客就地学习农村生活,品尝农家风味。

3、莫高旅游度假区。细分为葡萄长廊观光区、绿色食品开发区、葡萄鲜果品尝区和葡萄酒城参观区4个小区,主要以莫高酒生产基地为重点,以纯净的大自然、新鲜丰富的绿色食品为基调,以摘葡萄鲜果、品葡萄美酒等为形式,在现有基础上精心规划建设,形成全季节全天候休闲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一体化的葡萄庄园特色。项目策划: x组织开展以参观面粉加工生产为主的旅游活动。x以观沙漠风光、寻长城遗址为主线,举办观葡萄长廊、摘葡萄鲜果、饮葡萄美酒为内容的旅游活动。x以家庭为单位,举办自驾车沙漠探险旅游活动。

4、沙漠绿洲游览区。细分为公园区、葡萄长廊观光区和治沙成果展示区3个小区,主要以沙漠公园、兰墩滩原种场为核心,以大漠风情、沙漠绿洲和治沙成果展示为特色,突出综合性、娱乐性和全景式旅游特色。项目策划: x购置四驱车,沙漠摩托车等游览设施,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活动的吸引力。x举办果园观赏风景、自采鲜果为内容的旅游活动。

5、珍稀动植物观赏区。细分为野生动物观赏区、珍稀花卉种植区和古遗址观光区3个小区,主要以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为核心,以高沟堡古城遗址为联系点,以名新奇特花卉采购、濒危野生动物观赏为主,融南北方珍稀花卉、盆景、各类沙生植物为一体,突出种类齐全、小巧精致和生态科普特色。项目策划: x加大驼鸟等动物的饲养数量,推出骑驼鸟游沙漠旅游活动;饲养并放养部分不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举办沙漠狩猎活动。x举办花卉名品、盆景展销活动。

6、沙漠腹地探险区。细分为长城遗址观光区、沙漠探险区和沙漠绿洲游览区3个小区,主要以长城遗址、沙漠景致、邓马营湖娱乐项目为重点,以原始沙漠及狩猎、滑沙为主要内容,以刺激性、猎奇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为主要特色。项目策划: x举办沙漠驼队探险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少量饮用水和通讯器具,在沙漠体验历险的感受。x举办沙漠越野车比赛;举办坐飞机观沙漠和低空跳伞活动。x组织“沿丝路古道,访西域风情”旅游探险活动。x组织沙漠狩猎及野炊活动。

7、沙漠生态旅游区。细分为沙生植物种植区、沙生动物养殖区和美食区3个小区,主要以沙生动植物养殖、观赏和美食为主,充分利用沙漠沙生动植物的分布和习性,依托现有管理技术,建设一个大量繁育既可供观赏又能食用的沙生动植物观光游览区如黄羊、骆驼、野兔、沙鸡,沙米、沙葱、沙盖、黄毛菜籽、锁阳、沙枣、瓜果等。

8、农耕民俗饮食区。细分为清源镇饮食区、高坝镇饮食区和长城乡饮食区3个小区主要以清源镇、长城乡及周边现有餐馆、农舍为主,以清源镇及周边现有餐馆、农舍为基础,以沙区羊肉为品牌,以民俗风情为主线,突出乡情、乡味、乡土、绿色、传统农家食品特色。项目策划: x举办游客自采蔬菜、培育花卉、饲养动物和自烹美食的活动,使游客就地学习农村生活,品尝农家风味。

七、旅游线路设计 根据各功能区划分,编制一日游线路2条,二日游线路1条。一日游线路:

1、市区──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示范园──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黄羊农场(午餐)──莫高酒城──十八里葡萄长廊──葡萄园──长城遗址──苹果园(晚餐)。

2、市区──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张清堡古槐──延寿寺──清源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漠公园(午餐)──兰墩滩原种场──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高沟堡古城遗址──沙漠生态观光园──沙漠腹地探险区──邓马营湖──长城遗址──农耕饮食品尝区(晚餐)。二日游线路: 市区──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午餐)──长城遗址──黄羊绿色食品城──莫高酒城──十八里葡萄长廊──葡萄园──苹果园──黄羊农场(晚餐住宿)──沙漠腹地──高沟堡古城遗址──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邓马营湖──沙漠生态观光园(午餐)──兰墩滩原种场──清源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漠公园──延寿寺──张清堡古槐──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市区(晚餐)。

八、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凉古公路全线长约59公里,前5公里改建已在2002年竣工,后续54公里按改建标准立项,并力争于~年完成征地和路基建设,~年完成油路罩面工作;黄吴公路(黄羊至吴家井),全长约20公里,以现路为基础拓宽改造;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约5公里,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约3公里,改造为普通油路;沿明长城边沿便道,总长约10公里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普通级县级道路;下双至清水曾家堡道路15.2公里路面改造;黄哈路黄羊岔路口至天梯山石窟道路21.5公里路面改造。

2、水利建设。在观光旅游区内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充分利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新技术,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全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大区域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水利保障。

3、通讯、电力。电信部门编制统一规划,建立通讯基站,扩大电话覆盖面和入户率;电力部门提出配电方案,对现有电网适度改造,以满足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需要。

4、其他设施配套。治安管理机构,金融网点,主要景点给排水等设施,按照需要合理布局建设。

九、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各类道路全部实施通道绿化,种植较高档的绿化树种,沙漠区植防沙固沙类灌木,全面改善沿路环境;大型沙丘在保持原貌的同时,在移动沙丘区域实施网格状固沙工程;农业种植区域因地制宜,全面推广以微灌、滴灌、喷灌为主要形式的节水工程,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建设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在我区的实施,加快区域内的退耕还林和沙区治理的速度。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托现有的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这个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和城东荒漠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在“东沙窝沙生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东沙窝荒漠濒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把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建成一个生物走廊带。

(四)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建设较大面积的城市周边生态保护区域。在区域内的各乡镇实施生态小康村镇建设计划,通过村庄乡镇森林化、山川农田林网化、沟渠水系林带化、荒山荒地林草化等方式,实现“千村万户一片绿”的生态小康村建设目标。

十、实施步骤 该旅游区建设期十年(2001—2010年),分二个阶段进行。

农场建设生态观光型农场规划书 篇5

一、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二、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型农场的意义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 1

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四季果蔬生态农场占地300余亩,建场以来积累了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农业基础雄厚,各类农业设施齐全。在立足农业的基础上,适当、适时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实现农场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它还将成为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项目建设条件

1、地理位臵

农场位于湖州市妙西镇村,位于白鹭谷下游,三面环山,周边种植园密集,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也十分便利。

2、自然环境

2.1 光照条件

本地区全年实际日照时数2844.1小时,全年晴天多于阴天,晴天日数为287天,占全年日数的79%,光照条件、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2.2水资源

农场处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410.5mm,但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9月。农场临近有白鹭谷自然保护的很好。地下水属较强开采区,浅层水质适宜农业灌溉,可保证未来设施农业的需要。

2.3 土壤资源

农场内部地势平坦,土壤黑粘土性质,透水性较好,失墒期短,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玉米、棉花、大豆、西瓜等粮食经济作物;桃、李、杏、苹果、葡萄等优质水果;养殖猪、牛、羊、鸡、鹅、鸭、兔、鱼等家禽和水产品。

3、规划设计原则

农场的建设规划,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自然循环和自然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把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可持续发展农业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农场规划将遵从以下原则:

3.1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规划将从整体布局着手,特别注重观光区和服务区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从内部讲,各个功能区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结构,而是一种开放式的有机结合体;同时整个生态园本身将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相互融合。

3.2生态性原则

生态园自身的生产生活将更为注重生态方面的要求,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保

护和发展本地物种,不会对农场自身和周边乡村产生不良影响。

3.3经济性原则

在生态园规划中将充分考虑经济生产的内容,坚持在经济效益好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充分发挥高科技的优势,强调用最少的人工和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强调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另外,“合作”将是整个生态农场建设中的亮点。

3.4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生态园在观光项目的设臵上将充分考虑体现“参与感”、“体验感”,让观光者广泛参与到农场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层面地体验农场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3.5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生态园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此,生态园会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农场的观光旅游具有更鲜明的市场特色。

3.6多样性原则

鉴于人们在当今的休闲娱乐中将充分展现个性,农场在进行观光规划中安排观光线路、方式、时间和消费水平上,将综合考虑多种方案,组织多样的休闲项目和线路供观光者选择。

3.7适宜性原则

土地能力是指土地的生产潜力,它是一定土地所固有的。要对农场内各个不同土地类型地块的各种利用作出适宜性评价,以达到土地的最合理化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8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

农场的规划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统筹规划,分期建设。为做到布局合理,就必须做到统筹规划,有计划地分期实施,逐步建设。为保证其健康发展,一要搞好规划,按规划组织实施,二要根据投入的资金合理分配,进行分期建设。

4农场规划具体内容

项目规划建设分为观赏区、示范区、体验区和经济区四个功能园区,沿农场公路方向,从场部出发,建设百果园、养鱼池、蔬菜基地、农技研究中心、农家小院、养殖场共6处旅游景点。

4.1百果园

占地面积:80亩功能:观赏示范区

百果园种植桃、李、杏、枣、苹果、葡萄等各种水果,采用温棚和露天两种栽培方式,可供游客一年四季参观。园区采用对称布局,分为春夏秋冬4个功能区,各自与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相呼应,营造不同的生态景观。

4.2养鱼池

占地面积:50亩功能:体验区

建立鱼池2个,鱼池可进行钓斤和钓天两种垂钓方式。

4.3蔬菜基地

占地面积:80亩功能:观赏示范区

蔬菜基地内部设温室大棚十多座。农业生产上有向日葵种植区和红花种植区各一个。

4.4农技研究中心

占地面积:20亩功能:示范区

农技研究中心主要进行农场主栽作物的品种选育、引种示范及推广、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的研究工作。

4.5农家小院

占地面积:50功能:体验区

采用合作的方式,建设农家小院共计20个,日接待能力100人,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做一次真正的“农家人”,享受农家的快乐生活。

4.6养殖场

占地面积:20亩功能:经济体验区

养殖场主要养鸡和猪。鸡为果园散养,猪为集约化笼养,建设鸡舍7个,猪舍2个,料库一个,沼气池2个。建成后最大可容纳鸡1000只,猪100头。养殖场可实现果与畜产品的双收,经济效益好。鸡和猪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后循环果园,降低了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四、公司运作模式

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 篇6

近日,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专家前往某地休闲观光农业规划项目进行考察,详细了解了项目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地位于平原地带,滩涂地质,土壤肥沃。离市区仅15公里,项目地内资源丰富,已开采出温泉资源可供开发,水温适宜,文化资源底蕴深厚,有传统的地方民俗表演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时该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现今,全国各地都在开发、投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关键是能否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长久可持续的经营下去,这是所有乡村旅游规划设计院要研究的课题。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是国内最早从事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开发方面研究的专业机构,在全国各地都有其研究规划的乡村旅游项目落地运营,并且在同行业中知名度最高。

考察期间,山合水易休闲农业研究专家在解了该项目地的情况后,并就休闲观光农业规划项目的内部规划设计等问题在说明会上与相关领导进行了沟通,深入交换了意见。该项目地主要涉及了五星级度假村、农业观光园、节能科技园等内容,在这基础上,结合休闲观光农业规划的特点,杨副院长提出了几点初步建议:

第一、开发温泉资源,打造温泉综合体,将温泉疗养与旅游度假结合在一起,并融入历史因素。

第二、扩大有机农业种植,以种植经济林为主,并结合这点,开发特色旅游活动,让游客寓教于乐。

第三、节能科技园则是在自身已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打造节能示范基地。

第四、增加星级度假村综合娱乐项目,如休闲养身服务、运动健身场所、主题酒吧、咖啡厅、茶餐厅等。

第五、打造自身特色,融合周围文化气息,避免重复开发是我们建议的重心所在。这些观点也得到了甲方的充分认可。

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规划设计 篇7

1 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 部分地区农业发展较快。为实现农业与旅游同步发展, 一些地区启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方案, 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下, 带动当地农业高效发展。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农业观光示范园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农业市场发展的角度出发, 开启农业发展的企业化管理、商品化生产、市场化运作, 就要建立高标准的农业生产基地, 形成农产品商品化经营体系。在农业园中种植的农作物要符合新的农业利益共同体的需要, 要能够满足人们的观光旅游需求, 同时还可以向人们提供所需资源。除了蔬菜、水果、花卉苗木以及繁多的中药材之外, 还要将农业示范园打造成为规模养殖基地[1]。从畜禽业到渔业养殖, 从农业种植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都要从生物链角度不断地转变思路, 以农业技术的创新丰富农业园内容, 扩大农业园的规模, 以使农业园产业化发展, 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

2 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规划方案

2.1 生态农业示范区

对于生态园的设计,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重点部分, 其不仅是生态园的示范区域, 而且还是园区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 支撑着整个生态园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以生态学原理作为生态园发展的指导思想, 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内的生态循环系统。目前的一些生态农业示范区已经开启了“动植物共生系统”新的发展规划, 建立动植物共生模式和养殖生态园区的生物链模式, 利用生物共生关系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以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 提高生态农业示范区的经济效益[2]。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的建立, 要求生态农业示范区还要发挥观光的功能。充分利用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的土地资源构建植物栽培区, 以种植观赏性植物为主, 包括具有观赏效果的蔬菜也要种植到园区中, 以使游客进入到该园区后, 不仅可以观赏植物园栽培区的景色, 而且还可以品尝到有机蔬菜。在生物群落中, 食用菌既是生产者, 也能够发挥分解的作用。生态农业示范区经过科学规划后, 可以在适当的区域栽培食用菌, 使得生态园区内的废物作为有用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生态农业示范区以绿色低碳为主, 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旅游观光的环境, 还围绕“生态旅游”这个主题内容展开, 以使示范区发挥多种功能。

2.2 应用现代技术打造高效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

为了塑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需要在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中引入工程技术, 按照工业化生产模式生产出绿色环保无公害农产品。为了使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还要运用高科技成果促使农业示范园中的农产品向优质、高产、无公害方向发展。比如, 将声波、电磁场等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农业养殖中, 可以实现农作物病害的干扰效应, 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 避免化学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在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中采用的无毒优质蔬菜水果农业生产模式, 可为农作物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以环境安全型温室为主建立农作物生产模式单元, 可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控制植物的生长, 使得各种农作物的生产有机化、优质化[3,4]。建立安全型畜禽舍生产模式, 是通过启动自动预防动物疫病的环境安全系统, 对畜禽舍的各种疾病预防, 通过对畜禽舍中各种臭气的分解, 提高了畜禽舍的空气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 迎合了旅游者向往田园生活的需求, 一些地区建立了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但是, 由于对示范园规划设计不合理, 导致园区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 需要在制定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规划方案, 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同时, 应用现代技术打造高效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 以推进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的可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张慧, 王淮梁.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初探:以宿州凤凰堤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30 (6) :92-94.

[2]贾凤意.生态观光园农业产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16) :5126-5130.

[3]白洁.上海市基于都市农业发展的休闲观光农业类型及空间结构组织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23) :45-48.

兴化现代观光农业园的规划与实践 篇8

关键词: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兴化现代观光农业园;规划原则;景观结构

中图分类号: TU986.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181-03

收稿日期:2014-05-16

作者简介:曹仁勇(1972—),男,江苏盐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及教学工作。E-mail:570527918@qq.com。当今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使得经济迅速增长,人口的大量涌入形成了拥挤喧嚣的城市樊笼,导致环境恶化,使得人们越来越怀念和向往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活方式[1]。现代社会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和便利,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定义与本质,儿时记忆中的田园生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若隐若现。顺应这种需求,现代农业观光园应运而生。现代观光农业是指运用现代温室技术、物联网技术、现代栽培技术、雨水收集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建立起来的,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又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一种集农业与旅游业为一体的新型生产方式[2]。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就业、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民增收、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3]。本文以现代农业发展大环境为出发点,主要阐述兴化现代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

1园区概况

兴化现代观光农业园地处于江苏省兴化市临城镇,规划用地南至新S333省道,西边与北边有天然的河道作为边界,东临S231省道,规划总面积50 hm2。园区内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生态条件优越,以农田景观为主;同时河道水系众多,河网密布,具有良好的河道水域自然景观。

园区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炎热不长,严寒较短,无霜期长,风向全年多偏东风,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土壤为长江、黄河、淮河冲积物以及湖海沉积物。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高品质现代观光农业园的营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2园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园区水利设施不完善,灌排体系不配套,田间工程失修,高效节水设施严重匮乏;电力设施老化,供电能力不足,将对园区建设产生制约。

2.2面临周边园区的竞争压力

园区是在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周边产业形成强烈竞争的背景下产生的,临近的“泰州市红旗农场”“扬州市高效农业生态园”等都对本区的发展形成强烈竞争态势。

2.3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

目前,园区种植结构单一,产业化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和优质化程度低,特别是具有关键性的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对园区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另外,产业水平较低,农民的生产缺乏科学指导;农产品加工、包装技术和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质量和加工增值体系还完善等,均对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构成制约。

2.4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目前,园区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建设滞后,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尚未形成人才、平台、项目、基地一体化的农业高新科技研发体系,科技对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不足。

3规划原则与目标

在综合分析现代观光农业发展背景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立足兴化的发展基础与存在问题,突出绿色、高效、特色、创新四大理念,进行园区规划设计。

3.1规划原则

3.1.1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既具有农业内涵又兼具园林特征,是农业生产与园林建设相结合的产物,突出生态性规划理念[4],以生态立园、环境优先、循环经济为基准,大力加强生态种植业、休闲农业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性开发,全面提升园区内资源与环境质量和层次,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1.2坚持资源集约,实现高效发展以资源集约、循环及高效利用为主线,加强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贯彻节地、节水、节电措施,加强资源节约型园区建设。

3.1.3坚持特色定位,实现错位发展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科学定位,优化布局,培植和壮大优势产业,构筑有竞争力的特色生态经济体系,推进园区与外部区域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错位发展及共同发展。

3.1.4坚持科技引领,实现科学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为主线,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信息高地,聚集创新要素,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以科技带动园区、园区带动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支撑和引领园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

3.2规划目标

着眼兴化全市现代观光农业的建设,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农业功能全面开发为主导,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信息化服务创新为支撑,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效益驱动为思路,建设集科技研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4空间结构与布局(图1、图2)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以目标为导向,对园区空间进行总体布局和建设项目安排。

4.1规划结构

园区结构划分为:“一心、二环、五板块、八景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现代观光农业园的生态立体化网络景观结构。一心:为综合服务中心;二环:一环为围绕整个园区的环形主干道,二环为环绕园区的环形水系休闲观光带;五板块:根据园区特色板块建设,规划成综合服务中心板块、以色列高效农业板块、“农夫果园”示范采摘板块、设施园艺板块、里下河风光创意体验休闲板块,共5个特色功能板块;八景点:由8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的景点组成,每1个景点表现1个主题,或承担1个观光游览目项。

nlc202309041604

4.2分区详细规划

4.2.1综合服务中心板块该板块位于园区东部、园区入口附近,定位为整个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承担技术研发、农业科普、技术培训功能,并作为园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种苗组培和驯化服务。空间构成上由研发中心、农业科普中心、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组培中心4部分组成(图3)。(1)研发中心。园区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引进、试验和推广应用常设机构,是保障园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项目。由工作室、实验室、必要的农业试验和小规模生产设施构成。(2)农业科普中心。面向公众开展农业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重要设施,通过实物、样品、图片、音像、多媒体等方式,展示世界各地的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特色产品和本地农业成就等。(3)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是培训农民骨干的常设场所,是保障园区科技推广示范功能的重要项目,由教室、必要的演示与教学设备、学员餐厅、客房(宿舍)等生活服务设施构成,主要对园区辐射对象进行技术培训,兼顾对园区技术人员和员工的培训。(4)组培中心。包括种苗组培中心和种苗驯化中心,建筑占地面积1 000 m2,作为园区的种苗组培与驯化中心。

4.2.2以色列高效农业板块该板块位于园区北部,主要引进以色列高效农业技术,通过节水灌溉、肥水一体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高效、标准化。板块内设节水灌溉示范区和肥水一体化示范区2个片区。(1)节水灌溉示范区。主要利用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渠道防渗工程技术、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等,使农作物得到及时的灌溉,以提高灌溉保证率,有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实现节水、节地、节电等效益。(2)肥水一体化示范区。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肥规律和特点配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溶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针对蔬菜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4.2.3“农夫果园”采摘板块该板块位于园区西北部,以果树栽培科技示范和栽植露天瓜果为主,并提供时令水果采摘活动,让游客体会到丰收的喜悦。本板块分为果树栽培科技示范基地和“农夫果园”采摘基地。(1)果树栽培科技示范基地。果树栽培科技示范基地以设施果树栽培为主,主要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人为给果树创造一个可以控制的环境,从而达到人工控制果品生产的目的。与传统栽培相比,设施果树栽培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的特点。(2)“农夫果园”采摘基地。“农夫果园”采摘基地主要功能就是供游人采摘娱乐,规划果树品种有梨、冬枣、猕猴桃、薄壳山核桃等。

4.2.4设施园艺板块该板块位于园区西南部,由智能温控

连栋大棚区、日光温室区、网室蔬菜栽培区3个片区组成。主要通过现代化农业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优化作物生长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全天候、绿色安全。(1)智能温控连栋大棚区。建设25 000 m2连栋温室,形成年生产5 000万株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种苗的能力,供应园区蔬菜基地及周边农户种植。种苗以穴盘育苗方式生产,该技术生产的种苗整齐一致,植株健壮,移栽不伤根,成活率高,且省工、省力,适宜工厂化生产。(2)日光温室区。建设普通连栋大棚4.8 hm2,用于茄果类、瓜类等喜温蔬菜的生产,解决早春和晚秋气温过低对蔬菜造成的影响,实现蔬菜的全年均衡供应。按照大棚内蔬菜生产实际情况全程做好田间记录,采用生物、物理等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完善田间生产档案的“源头”记载工作,保证蔬菜质量。(3)网室蔬菜栽培区。采用防虫网进行覆盖,主要进行各种叶菜类、豆类等蔬菜的栽培。该设施解决了蔬菜生产中的虫害、病害问题,增加其他物理、生物防治手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生产中做到化学农药零使用,化学肥料少施用,按照优质蔬菜安全标准进行生产。

4.2.5里下河风光创意体验休闲板块该板块位于园区的东南侧,设有里下河风光创意体验区、休闲垂钓区和“QQ”农场区。本板块充分利用场地原有条件,通过优美的环境景观设计,不断整合、完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农业生产活动等,创造出适于人们观光、休闲、游乐、参与的乡村旅游景点和观光产业园,提升园区档次、增加综合效益。(1)里下河风光创意体验区。本区主要结合里下河地区典型的“垛田”地貌,融入景观学、生态学及当地的人文历史,进行富有创意的景观开发,力图打造一个在功能上满足市民休闲体验、在生态上满足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创意体验休闲区。(2)休闲垂钓区。该区在原有水系基础上进行水面的再设计,整体规划时保留当地乡村的特色风貌。本区主要作为整个农业园的生态休闲、观光服务区,是园区的休闲娱乐中心。(3)“QQ”农场区。本区是市民体验育苗耕种、浇水施肥、病虫防治等农作的场所。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过程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现场摄录,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让市民可以体验到现实版的“QQ农场”,享受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5小结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可耕地资源紧缺,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要使我国农业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光农业可使农民获得双重经济效益,即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5-7]。为了追求更高层次、更为全面的休闲体验,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趋向于选择城市周边的农业观光园作为休闲活动的目的地,意在追求一种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精神愿望[8-10]。

综上所述,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园已是在社会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其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坚持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的规划理念与经营管理;实践中要充分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现状与优势,综合分析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劣势,找准切入点,将园区建设成为一个集农业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科技示范、绿色健康的现代观光农业园,最终实现园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农业的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夏锦,李蔚青.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浅议[J]. 现代园艺,2013(21):56-58.

[2]沈龙,陈东田,满秀允,等. 淄川聚龙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5):151-154.

[3]李情.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J]. 中国商贸,2011(27):171-172.

[4]曹娓,刘亚东,王渊. 论生态园的分类及存在的问题[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62-3263,3272.

[5]赵岩,石晓景. 农业元素在农业观光园景观中的创新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7):186-189.

[6]田晓珍,杨鸿佼,张法瑞. 观光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9(4):246-247,249.

[7]余俊,潘文明.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杨梅观光果园规划设计[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157-160.

[8]杨乐,胡希军,谢祝宇. 我国观光农业园分类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721-1724.

[9]闫煜涛,白丹,柴新利. 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J]. 湖南农业科学,2009(8):126-128,132.

[10]王鹏飞,栗艳芳,赵丽凯,等. “五位一体”的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模式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576-1600.

上一篇:保险公司车商管理办法下一篇:你努力的样子最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