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观光园设计

2024-08-27

农业观光园设计(精选12篇)

农业观光园设计 篇1

水景是农业观光园景观的焦点, 是游客进行农业观光活动的重要场所。然而, 我国农业观光园的水景设计偏向城市化, 失去了农业景观原有的自然美、朴素美, 水景空间趋于平庸、缺乏特色[1]。

1 农业观光园水景的类型

1.1 以产业经济为依托的水景

以有经济效益的水生动植物等为生产依托的农业观光园, 其水景主要为生产服务, 也结合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 推动农业观光园的有序发展。典型代表有北京朝阳水产科技园、北京怀柔区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北京市怀柔区鲟鱼养殖观光园、北京市怀柔区龙淼垂钓园、北京市顺义区马坡垂钓宫和长沙市芙蓉区东湖休闲度假村等。

1.2 以产业经济为依托的水景

大多数农业观光园的水景主要是以美化环境为主, 一般有喷泉、跌水、小溪等形式, 同时以游客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 为游客创造多种水上活动, 如垂钓、水上乐园、农活体验等。典型代表有北京市朝阳区的蓝调农庄、北京市昌平区大溪地度假村、北京海淀区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北京密云县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等。

1.3 以产业经济为依托的水景

为营造生态自然的乡村景观, 农业观光园水景设计越来越倾向生态治理, 重视水循环利用, 如污水回用和雨水利用。中水、雨水、人工湿地是解决农业水资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典型代表有北京市朝阳区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水梦园、北京上庄翠湖旅游农业观光园、北京水韵湾生态农庄和富顺英达生态园等。

2 农业观光园水景研究

国内水景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水景方面, 对农村水景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近年来, 我国对乡村水景功能定位及水景设计方法等的研究在逐渐深入, 但对农业观光园水景的研究相对较少。农业观光园的水体形式主要有湖塘和溪流2种类型, 2种类型的水景特点及功能区别比较大。其中, 荷塘、鱼池主要是湖塘的水景形式, 应满足生态功能, 同时也应兼具生态、景观、娱乐活动等功能;而溪流一般为自然水体, 以观赏、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2]。王莱、张万荣提出利用农业观光园中的江河湖海、小溪、池塘等水体进行景观设计, 开展游憩活动, 满足游人的精神需求。用来观赏的静水景观主要以大面积水景为主, 观赏动水景观主要是较小的水景, 同时配置些许水生动植物, 如莲藕、荸荠、茭白、菱角等;也可以在发展渔业的同时, 给游人提供垂钓、摸鱼等项目[3]。苗志艳认为农业观光园水系景观的空间结构可以为畜禽、农作物、昆虫等各种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迁徙廊道, 是园区中最具生命力与变化的景观形态[4]。

3 农业观光园水景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经过实地调查, 得出目前农业观光园水景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计中的驳岸形式较为单一, 部分驳岸处理利用全混凝土构造, 将水与土壤隔绝, 致使自然的缓冲过渡地带消失。这种类型的硬质驳岸, 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水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同时也破坏了水的自然渗透、循环。

二是水景中缺乏生态水景的设计与应用, 忽略水源和水质治理等问题, 中水、雨水利用极少, 水循环设计较少利用到园区水景建设中。而且当前农业观光园水景中的水源大多来源于自来水, 既大大浪费了水资源, 且自来水不利于动植物的良好生长。长期以来, 阻碍了农业观光园的发展。

三是后期管理粗放。农业观光园的水体一般为封闭性水域, 由于水体中含氧率低, 所以水体容易富营养化, 其水体流动性差, 造成水质恶化,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外出旅游的心情与质量。此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 部分农业观光园水体出现了水质污染、富营养化严重的现象, 甚至达到干枯无水, 这样对农业观光园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

4 结语

如今的农业观光园水景状态不佳, 基于现存问题对农业观光园水景设计提出三大原则:产业优先原则、人性化原则、生态性原则。同时, 突出观光农业“农业”主体的特色和“观光”的目标, 如自然资源兼有“生产、观光”功能, 经济资源以“生产”功能为主, 农产品资源以“科普、示范、环保、观光”功能为主[5]。

摘要:总结农业观光园水景的类型, 对农业观光园水景展开研究, 在此基础上探究农业观光园水景建设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水景研究理论, 对水景设计目标提出一般要求, 在遵守原则的基础上统筹兼顾, 寻找平衡点, 力求绿色健康发展, 以期为后续的农业观光园水景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观光园,水景设计,类型,不足

参考文献

[1]毛培琳, 李雷.水景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2]陈明明.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初探[D].河南:河南农业大学, 2009.

[3]王莱, 张万荣.浙江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探讨[J].现代园林, 200 (910) :29-30.

[4]苗志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景观规划研究——以水镜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5]徐峰.观光农业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初探[J].林业建设, 200 (05) :25-29.

农业观光园设计 篇2

近年来,观光农业以其现有自然环境为依托,得到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青睐,很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观光农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观光农业园的发展。笔者查阅了大量生态观光农业园理论研究,针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农村政策等方面,而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规划层面,缺乏良好的具体设计方法研究。

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台湾等地的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经营管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借鉴可持续景观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理论等,提出了针对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的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生物多样性保护、遵循场地自然过程、设计结合自然和文化、能源消耗最低化、局部补偿、生态空间布局结构合理、大众参与等八条基本原则,并划分出一般生态观光农业园所应具备的核心区、中心区、服务区、防护区等四个基本功能结构。

并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伊恩·麦克哈格教授的“千层饼”模式,将生态观光农业园拆分为水体、地形、道路、建筑、非生产性植物、农业生产系统等六个层面,通过对每个层面的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的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具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从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开始,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全球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聚集到城市中进行生产、生活。19世纪,大型城市、超大型城市开始涌现出来。

到了20世纪,随着这些大城市的发展,其自身的运转结构体系缺陷凸显,能源产出也越来越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城市发展规划者们便开始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用以维持这些庞大复杂的城市系统正常(或非正常)运转。人与自然之间的天平开始严重失衡,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危机、大气污染、沙漠化扩张、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也越演越烈。有人称21世纪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为关键的时期,要么成功捍卫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要么在大自然的报复中一败涂地。

在对环境危机有了清醒的认识以后,人类开始重视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以生态利益为社会发展准绳,而中国正全速向提高经济效益前进。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并没有以发达国家为戒,走了它们以环境为发展代价的老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中国因环境问题而下调的GDP估计,清理2004年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就需要84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的3%。

但是,更现实的估计认为,环境损失占中国每年GDP增长的 8%-13%。这就意味着,由于环境污染,中国几乎失去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经济成就。当人类意识到环境危机己经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的声音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被正式讨论。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和理论落实为全球的行动。

中国也在大会之后不久着手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积极加入到应对环境危机的行列中来。199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我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行动纲领,表明了我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这十几年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它的理论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致力于改善环境的准则。在城市,人们提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在乡村,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也正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的。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7%,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快速、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城市的快速发展相比还较为落后。然而,这落后恰恰保全了它的自然生态资源完整性与稳定性。这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不能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要开辟一条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发展道路。

2005年9月,建设部发出的《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了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由此也看出,国家对于农村的开发、建设也蕴含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引发的思考 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观光农业园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发展方向。据2006年统计,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观光农业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观光农业旅游市场。由于其以现有自然环境资源为依托,以观光农业体验为主要内容,市场巨大,能够很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观光农业园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顺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游客人数激增,而必要的生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超过了农村环境承载力,造成水资源减少、污染严重、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原生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等,使一部分观光农业园己经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偏离,甚至背道而驰。

为了解决观光农业园发展中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观光农业经济效益研究、农村旅游的策划分析、观光农业园政策与土地流转机制、观光农业园农业系统的管理、农业生态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调查,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为观光农业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但由于观光农业园涉及学科多样性,且较城市园林景观环境复杂,对于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层面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而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对于其经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基于设计层面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

笔者近期参与了有关生态观光农业园设计项目,在阅读了相关资料和文献后,发现目前生态观光农业园设计层面的研究或者偏向旅游角度,以旅游项目策划为主要研究对象;或者基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法,而缺乏对农村背景的考量。而近期笔者也一直在关注可持续景观,在阅读到有关可持续景观的一些资料后,发现“可持续发展” 不再是口号,而是能够实实在在落到实地的方法和技术,并有了相应的评价体系。所以,笔者在本文中试图将可持续景观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探索一种更科学、更可持续的设计方法。

以景观生态学、生态观光农业园理论、可持续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教授的“千层饼”模式(麦克哈格,1971),将研究对象分为水体、地形、道路、建筑、非生产性植物、农业生产系统等层面,将景观生态学、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理论、可持续景观的研究结果运用到以上六个层面的规划设计中,探讨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的规划设计方法。近年来,由于生态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已经有较多可以查询、参考的文献。

农业观光园设计 篇3

关键词:农业观光园;原则;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05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走进自然的田园生活。服务于城市居民的农业观光园便在这种回归田园的潮流中应运而生。现代农业观光园是人们较为喜欢的休闲去处,其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是集旅游、休闲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为居民提供的身心放松的场所。农业观光园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在此前提下,如何对现代农业观光园进行规划设计,是每个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现代农业观光园在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总结在产业结构、旅游项目策划、景观设计等方面的要点,并提出一些建议,最后展望了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发展趋势。

1 农业观光园的定义

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业与农业观光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市场为导向,集休闲娱乐性、观赏性和农事体验为一体,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多种效益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1]。农业观光园开辟了新的旅游方式,丰富了旅游产业。满足城市居民亲近田园生活,体验新型旅游方式的心理。

2 现代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原则

2.1 因地制宜

设计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尊重当地原有地貌及特色,在对其原真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观光农业的合理开发与规划设计,力求以最少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景观效果及经济效益。例如适当的设计微地形,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且不可大面积的挖山填湖,一方面是对当地水文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费时费力,加大园区营建成本及后期维护管理费用。

2.2 以人为本

一切设计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爱好者的需求。

2.3 地域性原则

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地域风情,设计应将当地的人文景观与农业生产结合,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通过将地域文化的提取,概括,解构,通过设计语言,设计手法在园区表达,体现不同地区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增强园区趣味。

3 规划设计思路及要点

3.1 产业结构规划

从横向看,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养殖业为辅的模式,改善单一的产业模式,为园区带来经济效益。从纵向上看,称为立体农业,例如在果树林里,种植具有中草药价值的植物,或养殖家禽类等,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与经济效益。注意在选择植物种植时,应以和谐共生为主,避免物种间竞争。

3.2 旅游项目策划

旅游项目策划的前提是前期充分的资料收集、调研,包括所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当地居民收入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源分析,得出精准的市场定位,然后结合旅游学理论进行规划。前期的分析和旅游学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前期分析没有旅游开发相关知识,即使园区建成也不会形成良性运作,没有前期详细分析直接进行盲目开发,不仅会造成当地环境的破坏,也使投资与收益失衡,导致园区陷入亏损的困境。只有两者统筹兼顾,才能设置合理的旅游,休闲项目。

3.2.1餐饮 挖掘乡土餐饮文化,加强特色,定期举办饮食节,提供厨艺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作为婚庆场地,一方面给园区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体现当地婚俗文化。

3.2.2 购物 田园超市,特色售卖点,形成销售链、线上订购派送等。

3.2.3 娱乐 在合理规划功能区的基础上,设计射击、咖啡酒吧、沙疗、垂钓、土陶制作、农事参与等项目。此外儿童作为特殊使用人群,设置儿童游戏场地,依托当地土壤状况,在裸露的地表,可采用树木枯干经过加工处理形成游戏设施,可满足儿童亲近自然释放天性,同时减少园区维护成本。

3.3 景观设计

3.3.1 地形 地形普遍应用于造园中,其具有加强空间的独立性,丰富空间层次,组织排水,控制游人视线,形成小气候等功能[2]。设计应结合用地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一般高差不大的土地用作生产用地,低佳之处蓄水建湖,抬高的地形用于栽植果树等。

3.3.2水体 避免大面积的挖山填湖,根据游客量设置合理的水体面积。

3.3.3植物 生产区温室外和道路两侧不宜栽植高大乔木,以免影响作物正常的光合作用,一般以小乔木为主,常绿灌木作为绿带,适当配以地被花草,总体上形成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季相。

3.3.4建筑 应体现住宅特色,采用当地原材料,构建原生态的居住条件。

3.3.5道路 主道路以科学、便捷为准则,既要便于集散人流、物流、又要利于生产区内路网,次道路应将景观节点连接,成为网状,方便游人到达,游步道营造中国古典园林曲径通幽的意境美。

3.3.6 其他 农业观光园中不可缺少的设计要素还有垃圾箱、标志牌小品等,它们既有其自身的功能性,又具有景观功能,设计中应挖掘地域文化,通过设计语言将文化元素体现在景观小品中。

4 结语

农业观光园是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模式,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农业观光园无疑会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开发农业观光园的最重要思路就是将生态概念、地域文化与乡村特色旅游项目相结合,通过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3]。

参考文献

[1] 徐志.北方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山东建筑科技大学,2014.

[2]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

[3] 陈银,马兴军.农业观光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51-352.

农业观光园设计初探 篇4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具有复合性功能,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另外,还可以引入会议、购物、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根据国外观光农业发展的成熟经验,一般而言,观光农业首先起源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种模式:1)自发模式:这是旅游的萌芽阶段,旅游主题不明,主导者是自发形成的个人或者群体。2)自主模式:这是初级经营的阶段,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主导者是中小旅行社。3)开发模式:这是成熟经营的阶段,有明确的主题和策划活动,主导者是大型旅游企业。

本文所述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即观光农业规模化发展的产物,由大型企业和经营公司做一个以项目本身为基础的前期定位、产品规划和后期营销一体的投资。具有规模大、功能复合的特点。

2观光休闲农业园的设计原则

2.1 以市场为导向,以充分体现观光休闲农业园的经营理念为出发点

观光休闲农业园是市场产物,设计必须是围绕“经营什么?如何经营?”而展开,为种种的经营项目规划合理的空间布局,构想适当的场所氛围。

2.2突出主体形象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愈强。在中国已建成的众多观光休闲农业园中,存在着大量形式雷同,重复建设的产品类型。这既不利于自身经营,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规划设计要与园区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使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服务,为园区服务。

2.3明确特有的环境特征,保护并充分发挥环境特征的优势

认识环境、保护环境和利用环境是观光休闲农业园空间环境设计的三个环节。首先,要确切、科学地进行环境评价,明确环境特征。保护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农业环境,重视生态平衡,重视环境容量,使人与自然处于良性的生态循环之中。最后,掌握环境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因势利导,发扬优势,强化特色,让一切人工建设和自然环境协调融合。

在观光休闲农业园中,由农业资源形成的农业旅游景观是观光农业空间环境的主体,所以,对环境的保护处于核心地位。保护环境重点注意以下几点:尊重地理条件的独特性、维护总体环境的完整性、保护民俗文化的传统性、维护和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

2.4强调文化特色,淡化商业氛围,追求自然风格,避免都市化

观光休闲农业园是现代人厌倦都市生活之后,寻求的一处暂时栖身的桃花源,反映了人们追求健康、恬淡、闲雅生活的心理需求。观光休闲农业园的设计,自然应与这样的心理需求相吻合。强调生态文化、传统文化、休闲文化,追求都市生活中所缺失的天然与轻松。

2.5阶段性开发

大规模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往往会分期实施。设计应符合开发的要求,保证每个阶段的功能要求和每个阶段空间环境的完整性。

3观光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3.1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

主要包括园区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园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日照、水文、降雨量、土壤条件、地形地貌、环境污染程度、不同地块的肥沃程度);交通条件(园区周边环境状况及旅游资源);社会人口现状;经济现状;已有的相关的规划成果;现场踏勘工作所获得的现状资料。

3.2目标定位

确定规划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规划;确定园区的性质与规模、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并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对目标作出讨论并进一步提炼。

3.3园区发展战略

在调查—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园区自身的特点作出正确的评估后,提出园区发展战略;确定实现园区发展目标的途径;挖掘出提高农业观光休闲的市场潜力。

3.4园区产业布局

确定农业产业在园区中的基础地位,规划在围绕农作物良种繁育、生物高新技术、蔬菜与花卉、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同时,提高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第三产业在园区景观规划中的决定作用。园区产业布局必须符合农业生产和旅游服务的要求。

3.5园区功能布局

园区功能布局要与产业布局结合,充分考虑游客观光休闲的要求,确定功能区。一般而言,观光农业园区至少可分为六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综合服务管理区、农业观光区、劳作体验区、科普教育区、康体娱乐区、度假居住区。

3.6空间格局

观光休闲农业园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取决于园区地貌形态以及游憩活动、设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园区地貌形态与活动、设施的地域配置决定了规划布局的形态发展模式。

在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布局时,应避免同心圆式成片开发的发展模式或采用单一的沿海岸、湖岸延伸,发展轴较长的带形发展模式。

对于农业景观奇特而资源好的地区,观光农业园区宜采用分散组团的发展方式,在园区核心部位安排活动项目,在外围安静区域布置度假别墅和康乐与休闲娱乐活动项目,体育活动项目布置在园区和周边位置,周围采用绿化和自然保护地带分隔,使各功能区互不干扰。

4观光休闲农业园的建筑设计

4.1建筑群设计的基本原则

自然性是建筑群设计的首要原则。在观光休闲农业园中,农业景观是空间环境的主体,人工景观是副体,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是与自然的协调,而不是对抗。所以建筑群的秩序应当遵循山水自然的秩序,从自然关系中去寻找主从、轴线,选择朝向,发挥地势的特点,以达到人杰地灵的理想境界。

设计中还应注意建筑群的动态性。建筑群在其形成的过程中,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而变化,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建筑群构中,要充分考虑动态发展要求,使其平面能自中心向四缘扩大,延伸,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相对的独立和完整。

建筑群的动态性还反映在建筑意境的深邃,打破了静的沉寂。

4.2建筑单体设计

观光休闲农业园中的建筑单体设计主要考虑六个方面的因素,即接地形式、风格、尺寸、材料、色彩和空间秩序。

1)接地:以尽量保持场地地貌特征的方式接地。比如,莱特设计的落水别墅,保留了场地中溪流的自然面貌,建筑采用大悬挑的方式凌于溪流之上。仿佛建筑是从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样。在坡地上建房子,可以采用分台、吊脚等对场地改造小的方式,让建筑与自然和谐交融。

2)室内外空间的渗透:观光休闲农业园中建筑密度低,为室外空间的营造创造了条件。可以引入院落空间,形成具有领域感的室外活动场所。观光休闲农业园中自然环境好,建筑应通过对景的方式,把室外的自然景观引入室内。应强调灰空间的设计,形成室内与室外的自然过渡。

3)体量控制:严格控制建筑高度,特别是处于景区中的建筑,建筑的高度和体量不能破坏了景观。衡量建筑高度和体量是否恰当,应与周围的树木、山体等自然风景要素进行比较。在我国台湾的休闲农业园中,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1层~2层,不会超过3层。这正是树木能够遮蔽的高度。

4)材料:尽量选用自然建筑材料,比如木材、石材等,并且应该体现材料的自然之美。即使选用人工材料,如混凝土、金属、玻璃等,也应避免华丽的虚饰,去展现材料自身的朴素之美。

5)色彩:在观光休闲农业园中,观赏的主题是自然景物,建筑处于配景的地位。在大自然的缤纷之中,建筑色彩应当是素雅的。如果建筑使用的是木、石等天然材料,那么,应当尽量展现材料自身的色彩。自然色彩往往都比较柔和。如果使用的是人工材料,也应当以素色为主,即使有一定的色彩,也应该是灰调子的,避免使用大面积的鲜艳颜色。

6)风格:应该选用乡村型休闲度假型的建筑风格,具体建筑风格应根据项目的策划定位选择。从为客人体验、经历当地的民俗文化创造条件出发,可以吸取一些地域传统乡村民居的特点,通过对其符号的运用,对其空间格局的重现,营造富有地域性、历史感的居住氛围,使建筑环境成为休闲体验的内容之一。

摘要:首先梳理了观光农业及观光农业园的缘起、发展与特点,进而从规划和建筑设计两个层面阐述了农业观光园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以积累农业观光园设计经验,使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关键词:观光农业园,规划,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郑健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吴忆明,吕明伟.观光采摘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吕飞,孙澄.都市农园建设发展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7):999-1002.

[4]张雅.休闲建筑群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大观生态观光农业规划设计方案 篇5

总体规划设计及部分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招 标 书

2009年3月

大观生态观光农业统筹城乡综合开发项目

总体规划设计及部分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招标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要求重庆加速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9年1月国务院下发第3号令,要求重庆市进一步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此,重庆市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并做出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重庆市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

为响应中央及重庆市政府发出的号召,本着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思想,重庆澳美传媒集团积极参与重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将在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投资12亿元建设一个富有异国情调的原生态温泉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区——“大观生态观光农业统筹城乡综合开发项目”。

2、规划目的通过本项目的规划建设,在大观镇建成1300亩(即0.87平方公里)的“地中海风情小镇”,建成1200亩(即0.8平方公里)的薰衣草植物园,建成800亩(即0.533平方公里)的大众文化休闲娱乐公园。

3、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大观生态观光农业统筹城乡综合开发项目

(2)项目地点: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

(3)业主单位:重庆合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4)项目区位: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南川区大观镇,项目地址距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62公里,距南川市区18公里。用地范围在大观镇集镇规划用地范围内,北至大观镇集镇用地与工业园区用地,南至渝湘高速公路大观服务区,东邻南部公路,西接渝湘高速公路。邻接渝湘高速公路,出渝湘高速公路大观镇收费站出口即到达本项目。项目交通十分便利,属重庆“

1小时经济圈”的范围。

(5)项目规模及设计范围:

本次方案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及部分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两部分,总体规划设计总面积为2.2平方公里,其中小镇国有建设用地约0.87平方公里,其余为薰衣草植物园和文化休闲娱乐公园用地。设计范围用地红线详见附图《规划用地红线图》,具体设计要求见《设计任务书》。

(6)项目初步概念:

该项目是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会议、疗养和居住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区,项目总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即3300亩),其中1.33平方公里(即2000亩)用以双主题园林公园建设,0.87平方公里(即1300亩)用作建筑用地,总建筑规模控制在90万平方米之内。整个项目计划分三期来建设实施。

4、项目目标

立足重庆,面向国际、国内,力争用五六年时间,把该项目发展成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项目,建成国家5A级风景度假区,并使之成为重庆市最靓丽的旅游精品,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使本项目打造的“地中海风情小镇”成为重庆最具异域人文风情的高级住宅区。

二、组织安排

1、招标方式及报名时间

本次方案征集活动采用自由报名、邀请投标的方式,凡具备建筑规划设计或园林规划设计经验及成果的国内外设计机构(国内机构要求具有甲级设计资质)均可报名投标。报名期:从公告之日起至2009年4月15日止。我公司将在审查各报名单位的报名资料后,邀请国内外5家规划设计机构参加方案投标征集活动。

由于该项目涉及到建筑和风景园林规划,业主单位同意规划设计单位联合独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单位共同联合投标,也可就建筑规划设计或园林规划设计进行单项投标。

2、日程安排

(1)发布招标信息:2009年3月31日。《大观生态观光农业统筹城乡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设计国际方案招标书(中、英文版,如有出入,以中文版为准)》及任务书、地图文件等相关资料的发放采用邮寄、电子邮件、网上自行下载(我公司提供下载密码)三种方式,项目现场踏勘及答疑由参与应标的规划设计机构和业主单位联系。

(2)应标单位报名:自招标信息公布之日起到2009年4月12日止。

(3)筛选拟邀请单位:2009年4月15日确定。

(4)发出邀请函:2009年4月15日。

(5)应标设计单位向业主单位缴纳人民币2万元保证金,保证金待应标设计单位提交

方案确认有效后,退还给应标方。业主单位向设计单位发放《邀招标书》、任务书、地图文件等文件,相关资料的发放采用邮寄、电子邮件、网上自行下载(我公司提供下载密码)三种方式。有关资料的发放、答疑及现场踏勘的时间安排,具体日期为2009年4月17日至4月23日。

(6)方案提交:应标单位在2009年5月25日下午5:00以前派专人将方案成果送达指定地点,并完善相关签收手续。

(7)方案评选:2009年5月30日前进行方案评选,于2009年6月3日公布评选结果。

(8)签订委托设计合同:2009年6月5日前。

(9)时间如有变动,方案招标业主单位将提前通知应标单位。

3、应标报名

应标单位报名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1)投标企业简介;

(2)投标企业主要规划设计师及拟担纲本次规划设计任务的设计师简介;

(3)投标企业在类似项目策划或规划方面的核心优势和主要专长;

(4)投标企业在类似项目策划或规划方面的代表性案例简介;

(5)投标企业拟安排完成本项目的主要规划师及理由;

(6)计划完成该项目总体规划的总时间、日程安排及质量控制措施;

(7)投标企业可提供的服务内容及标准;

(8)完成该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及部分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的设计费用报价;

(9)附投标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扫描件图片),国内投标企业还需另附甲级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或扫描件图片);

(10)具体联系人、联系方法和常设办公地址。

应标单位请在报名截止日期之前,把上述资料通过E-mail发至业主单位指定邮箱gry1969@sina.com;omc01@126.com。

4、评选委员会组成评选委员会由7~9名资深旅游城建规划专家与业主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

5、评选办法

为保证方案投标活动的公正性并顺利进行,各投标单位应在提交的方案成果上,通过VCD等影音文件形式对投标方案进行讲解。

(1)由评委会委员对方案进行讨论并投票决定方案名次。

(2)由评委会写出评选报告,全体评委签字后交给业主单位。

(3)由评委会提出方案修改及深化工作建议。

6、标的金额及补贴

(1)本次方案招标活动,标的金额不定,由设计公司自报。以具备设计资质与能力、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收费价格作为中标的基础条件;中标的规划设计机构将获得深化规划设计的优先权。

(2)在本次方案招标活动中,对参加本次项目投标的应标机构,业主单位将分别给予国内公司人民币4万元、国外公司8万元的补贴。

(3)补贴费发放:在6月3日评标结束后,应标单位在提供有效收款凭证等手续后,由业主单位在7个工作日以内支付补贴费。

(4)所有参加本次方案招标活动的应标机构,均不再另外给予差旅费补贴。

(5)方案成果未达到方案招标书要求的应标机构,业主单位将不予安排评审且不予支付补贴。

7、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甘润远 先生冯建国先生

联系地址:中国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139号希尔顿商务大厦22层

邮政编码:400014

电话:86-23 8906 799186-23 89067979

传真:86-23 8906 7989移动电话:******

电子邮件:gry1969@sina.com;omc01@126.com

三、招标相关说明

1、本次招标的中标方案成果,其作品的版权和使用权归方案招标业主单位所有,业主单位可以对招标成果进行展览、印刷、出版等,方案规划设计机构保留其创作设计方案的署名权,并有权在本次方案招标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公开展示、宣传。

2、本次方案招标中,所有应标机构提交的设计方案在评审后均不退回;方案招标业主单位所提供的有关文件及资料,仅供应标设计单位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使用,所有设计者不得用于本次方案招标工作以外的用途。

3、凡参加本次国际方案招标活动的设计单位均被视为承认本文件的所有条款,并按本文件规定条款完成设计方案。如应标设计单位所提交的方案成果不符合本《方案招标书》内容、深度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将被确认为无效成果。被视为无效的方案成果将不提交评审,业主单位将不给付任何补偿。

4、应标设计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业主单位有权认定其提交的方案成果为无效:提交的设计成果不符合本文书规定的成果内容和格式;逾期送达方案成果;图纸和文字辨认不清、内容不全;将设计任务转包其它单位;其他违反中国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情形。

5、本次方案招标活动中,业主单位制作的设计文书或任务书、合同及相关资料均以中文撰写,相关会议也以中文为会议语言。本方案招标书中所提及的时间均指北京时间。

6、应标单位在此前所收到的信函、通知等文件内容与本招标书不一致时,以本招标书为准。

7、如对本次招标活动的相关技术文件有疑问,可在业主单位组织的答疑会上提出或致函(传真、电子邮件)业主单位,业主单位将在5个工作日内统一书面答复。

8、各设计单位的首席设计(规划)师及主要设计人员必须在项目所在地驻留三天以上,以便充分熟悉各种设计条件。业主单位将在招标发布会后的适当时间组织进程检查。

9、特别提示:在本次招标活动中中标的设计公司及方案,项目首席设计师及其设计团队,将被载入本项目建设历程展览馆。规划及园林公司的商号、首席设计师的头像及名字将被铭刻在项目大门的石碑上而载入史册,为世人所尊崇,本项目的规划及园林公司的商号、首席设计师的头像及名字将被用于有关宣传手册及广告的传播中。所以,参与本项目投标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团队的成员应接受并无条件授予业主单位上述权利。

10、本次规划设计方案招标活动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业主单位将不对评审结果进行解释。本招标文书的解释权归业主单位;有关招标活动的争议,适用中国法律,受中国法律管辖,诉讼管辖地为中国重庆市。

四、规划设计要求

具体见《设计任务书》。

五、附图

1、《重庆南川市大观镇建设规划(2005-2020年)》附图及说明书(南川市大观镇人民政府、重庆市轻工业设计院于2005年12月编制,电子文件);

2、《大观镇现状地形图》(电子文件);

3、《规划用地红线图》(电子文件)。

六、附件

1、《设计任务书》;

2、《大观生态观光农业统筹城乡综合开发项目》概念策划方案(供参考);

3、《业主项目开发周期及安排》;

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规划局2002年7月19日发布);

5、重庆南川区过去3年的气象资料;大观镇季节风向资料。

6、其他注意事项(供参考)。

农业观光园设计 篇6

摘 要:为改善休闲观光农业基础设施配置,以一种观光农业创意折叠桌为研究对象,从节约空间,提高美观特性及稳固性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动态规律及加工参数进行设计研究。根据折叠桌动态变化将其桌面简化为双曲抛曲面,运用空间几何分析求解出相应木条及开槽长度。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推导出木条端点空间坐标间关系,应用Matlab软件对折叠过程中桌角边缘线进行拟合,确定最长木条长度为57.825cm,最长开槽长度为17.87cm。为提高其结构稳定性,进行静力学分析并对木材用料量进行优化,运用有限元分析验证优化结果。在此基础上求解出边缘线形状与桌面高度间关系,并推导其理论通用模型,以提高模型通用。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折叠桌;动态规律;加工参数;Matlab;ANSYS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1-2],主要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等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此种形式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和谐共存的不可替代的形式。国内外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最初以“市民农园”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地发展,观光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不断得到强化,凭借大中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本集中的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促进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转型[3-4],解决农业发展的部分问题。

舒适温馨的环境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保证,而基础设施合理的空间配置,美学特性及力学稳固性是提高观光农业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一种观光农业创意折叠桌为研究载体,从节约空间,提高美观特性及稳固性角度出发,利用已知数据和条件,建立模型以描述此折叠桌的动态变化过程,确定其设计加工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折叠桌进行力学分析,对木材用料量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运用有限元分析检验优化结果。通过空间几何分析方法推导出折叠桌通用模型,应用Matlab软件对折叠桌动态变化进行数学描述。

图1 创意平板折叠桌动态变化过程

1 观光农业折叠桌结构及建模

如图1所示,此种为观光农业创意折叠桌其桌面呈圆形,桌腿由两组若干根木条构成,每组各用一根钢筋将木条连接,钢筋两端分别固定在桌腿各组最外侧的两根木条上,且沿木条有空槽以保证滑动的自由度,桌腿可随铰链的活动可以平摊成一张平板。折叠桌结构参数为:桌子平板尺寸为120cm×50cm×3cm,每根木条宽2.5cm,连接桌腿木条的钢筋固定在桌腿最外侧木条的中心位置,折叠后桌子的高度为53cm。

本文根据桌子外形曲面为直纹曲面的特点,简化设定该曲面为双曲抛物面[5-6]。在此基础上运用图形解析法得到各桌腿的长度,应用Matlab软件确定出各木条端点的坐标值。应用Spss软件分析各点坐标值,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两个模型,根据相应数据对比两模型的合理性,以建立出正确的数学模型。

为简化应用模型,本文进行如下假设:平板折叠桌受力均匀,即物体在桌面上分布合理,忽略集中摆放情况;钢筋竖直(图中标红位置),即在折叠过程中不会产生变形而影响效果。(图2)

1.1 双曲抛物面 双曲面的形成的过程是:一直母线AC沿两交叉直导线AB、CD运动,同时始终平行于一导平面;它的两个导平面P、Q为铅垂面,其交线为铅垂线,平行于主轴Z;因两个导平面的等分角面分别为正平面和侧平面,故该曲面的两个对称平面S、U分别平行于正面和侧面。该曲面所处的位置为标准位置,如图3所示。

令坐标XOY和YOZ分别于曲面的两个对称面重合,过点O的铅垂线为曲面的主轴,点O为坐标原点,过点O垂直于侧面或正面的直线分别为Y轴或X轴。

令该曲面上的两个对称点A、D的x、y、z坐标分别为m、o、k,点B、C的x、y、z坐标为o、n、k,其中m、n、o、k为常数,于是得出双曲抛物面的标准方程:-+=0(1)

根据以上各端点坐标,利用Matlab软件编程[7-8]拟合出其三维曲线图形,如图6所示。

式中,y*为根据所有自变量计算的估计值,b0为常数项,b1、b2…bn称为y对应于x1、x2…xn的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表示假设在其他所有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某一个自变量变化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比率。

利用Spss对该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9]得到復相关系数R。其中复相关系数R是自变量与其他因变量间线性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取值范围在0~1之间。其值越接近1,表示其线性关系越强;其值越接近零,表示线性关系越差。

如表3所示,为显示各模型拟合情况。模型2的复相关系数(R)为0.997,判定系数(R square,即R2)为0.994,调整判定系数(Adjusted R square)为0.992,估计值的标准误差为0.6624767。模型1的复相关系数为0.797,判定系数为0.958,调整判定系数(Adjusted square)为0.951,估计值的标准误差为1.6097925。模型2的调整判定系数大于模型1的判定系数,说明两个因素的引入对方程的拟合程度的影响很大;且模型2的R2值大于模型1的R2值,故模型2的拟合度更高些。

桌脚边缘线是由木条的端点构成的空间曲线,且随着木条的运动不断变化。因此曲线变化与桌腿的长度和开槽长度均有影响,所以本文研究的是在该情况下的最后位置的曲线描述,将讨论曲线上各点的z值分别被该点的x值和y值的影响程度。

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z和x,z和y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其Person相关系数为-0.659和0.979。检验方法为双侧显著性检验值为0.075和0.000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所以可知在Z方向的变化其Y值影响较大,X值影响较小。其数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2 观光农业折叠桌参数模型优化

观光农业折叠桌动态稳定性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折叠桌钢筋位置和木条开槽长度是影响稳定性重要因素。钢筋在最长木条的中间位置是固定的,但在中间其他木条中是沿着开槽滑动的,因此在不同位置时最长木条处的钢筋所引导的其他木条运动的轨迹不同,即最后折叠成桌子的形状也将有所差异,随之影响桌子的受力情况。开槽长度的不同将导致由钢筋固定桌腿的位置和角度有所改变。本文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通过对不同设计参数的设定提高桌子的承重能力,研究钢筋的不同位置和开槽长度的范围,在此基础上采取优化设计出适宜的结构参数[10]。

2.1 稳定性分析 桌子稳定性主要由其钢筋位置及开槽长度决定。为便于加工且用料最少,本文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少使用材料,选择最优加工参数。

根据力学知识可知,影响桌子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为重心位置高度和角度值(稳定角)大小。此稳定角为在三维空间结构重心到结构支撑面某支撑点的连线与此支撑点到重垂足(重心向结构支撑面引垂线得到的垂足)的连线所组成的夹角。

对折叠桌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为简化分析将桌子除支撑外所有木条以及对应的销钉去除,如图8所示。

此结构为多级超静定桁架,采取增加木条的方法增加其超静定次数, 降低受力敏感度,以提高结构稳定性。为尽可能减少摩擦力对其结构受力的影响,桌脚木条与水平面夹角应该有所限制。经工程实践证明,采用优良的结构形式,对抵抗较大幅度的超载、随机外力及避免脆性破坏或连续破坏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

经分析可知,当稳定角θ趋向于90°时,即桌脚与水平面垂直时,摩擦力对桌子结构的影响最小。但当若桌脚与水平面垂直时,其他木条均处于桌面下侧,并向里侧收缩,如图9所示。

销钉对桌脚木条将有很大作用力,并朝向外侧,对其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整体结构,桌脚与水平面夹角为90°并非最佳角度。

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木条数量来提高桌子的稳定性。在木条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假定中心木条到最外侧桌脚木条的角度变化量为恒定值,即它们与水平面的夹角是等差数列。

根据上述理论对圆形折叠桌进行分析,应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型动态加工,检验其理论的合理性及准确性,如图12所示。

4 结论

①为改善休闲观光农业基础设施配置,以一种观光农业创意折叠桌为研究对象,从节约空间,提高美观特性及稳固性角度出发,进行理论研究及分析,根据桌面动态变化将折叠桌面简化为双曲抛曲面,运用空间几何分析求解出相应木条长度及开槽长度。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推导出木条端点空间坐标间关系,应用Matlab软件进行对桌角边缘线进行拟合,模拟出折叠桌动态变化,确定其最长木条长度为57.825cm,最长开槽长度为17.87cm。

②对折叠桌进行静力学分析,对木材用料量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求解平板尺寸、钢筋位置和开槽长度间的关系函数,运用有限元法对优化后的折叠桌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应用ANSYS軟件进行模拟仿真,检验其理论合理性。最终确定其优化参数为:最长平板长164.75cm,最长开槽长度为20.85cm。

③为更大满足折叠桌设计要求,推广其模型通用性,运用空间几何分析方法进行相应作图解析,得出桌面边缘线形状与桌面高度间的关系,推导其理论通用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进行相应的动态模拟仿真。

参考文献:

[1]方志权.论都市农业的基础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5):281-285.

[2]王真,莫建林,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6,24(3):11-13.

[3]刘国强,李友华.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1,(3):24-27.

[4]沈悦林,徐四海.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评价考核研究[J].科技通报,1998,14(6):457-460.

[5]侯国勇.桁架式展开结构设计、分析及试验[D].杭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8.

[6]殷国卓.空间可展结构的几何构成及力学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8.

[7]张森,张正亮,等.Matlab仿真技术与实例应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苏金明,张莲花,刘波,等.Matlab工具箱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0]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I)[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1]陈向阳,关富玲,陈务军,等.复杂剪式铰结构的几何分析和设计[J].空间结构,1998,4(1):45-51.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探索 篇7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区位交通:该项目位于寿阳县城西侧, 东距寿阳县城约20 km, 西距太原市约40 km, 西南距晋中市约40 km。南北分别有307国道、太旧高速公路连通太原和寿阳县城, 未来几年基地西侧还将修建通往榆次的高速公路。项目的区位交通条件非常优越。

范围面积:基地东至龙栖湖东侧山脊分水线, 南接蔡庄村, 西邻平安驿至平头镇的乡道, 北靠西雷公、北雷公村、水磨滩村山脊分水线和307国道。规划总面积约1 097 hm2。

1.2 资源分析

山水相映城市绿肺:基地中心是蔡庄水库 (龙栖湖) , 水库南、西、北侧是农田和村庄, 东侧是山体;湖中还有一岛 (卧龙岗) , 山环水绕山水相映, “山、湖、田、村”自然景观资源非常优越和独特。农田土地肥沃, 自然植被较好, 是太原市、晋中市、寿阳县城的城市绿肺。人文资源急需整合:基地内的石佛寺、龙王庙等人文景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急需进行修缮。

2 规划构思

2.1 旅游发展定位

依托区域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 并结合山西太原、晋中的城市文化, 导入主题性旅游产品, 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 融合文化、商务、运动、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经济, 努力塑造区域旅游型的“城市名片”和“城市会客厅”形象。

项目作为区域旅游升级发展的核心引擎, 需打造旅游产业链, 承担提升产业经济效益的使命。

2.2 规划理念

注重生态理念:龙栖湖山环水绕山水相映, 自然植被较好。为了平衡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本规划强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 在保护好旅游资源的条件下适当的开发观光旅游项目, 努力维护好以龙栖湖为核心的区域生态系统。

突出休闲旅游:本规划以龙栖湖的山水资源为本底, 有条件地开展农业观光、运动、科普、养生等休闲旅游项目, 满足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体验农家生活和观光游憩的需要。塑造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这好比是一坛陈年老酒, 因为有了岁月的积淀, 才会越香越醇。因此, 本规划在旅游文化塑造上, 着重打造“生态文化、农家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渔家文化和煤炭文化”。促进产业发展:本规划应综合考虑与农业、交通、餐饮住宿、手工业等行业的紧密融合,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2.3 具体规划

该项目拟规划为:旅游服务区、煤炭安全综合区、湿地景观区、山地探险区、中心景观区、农家体验区、康体活动区、观光农业区等八个区。旅游服务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金鸡垴村东侧, 规划面积约58.9 hm2。拟规划旅游服务中心、入口停车场、演艺广场等, 并将周边的农田建设为现代观光农业园。煤炭安全综合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水磨滩村南侧, 规划面积约68.2 hm2。拟规划煤机博览园和模拟矿井拓展训练园。湿地景观区:该区位于基地的北侧、金鸡垴村南侧、水磨滩村东侧, 规划面积约93.0 hm2。利用现有的采矿陷地水塘和季节性河床, 拟规划为湿地观光园。山地探险区:该区位于水库东侧, 规划面积约219.7 hm2。拟规划CS野战园、森林探险园和森林氧吧。中心景观区:该区位于基地中心, 即龙栖湖, 规划面积约218.2 hm2。拟规划卧龙岗标志性景观和各类游船码头。农家体验区:该区位于基地中心, 包括北雷公村和西雷公村, 规划面积约62.1 hm2。拟规划将北雷公村和西雷公村改造为农家乐, 满足游客体验农家生活的需要。康体活动区:该区位于基地西侧, 规划面积约130.6 hm2。拟规划健身场、跑马场、滑雪场等。观光农业区:该区位于基地南侧, 规划面积约246.3 hm2。拟规划百果园、采摘园、百花园、蔬菜园等。道路交通规划:主环路:分别在金鸡垴村、曲尺庄村、南雷公村、蔡庄村设置主路与龙栖湖相接, 并且打通龙栖湖周边的环形主路。主环路宽7 m。次路:主环路至各旅游景点的通道, 宽约3 m~5 m。支路:各旅游景点内的步行游步道, 宽约1 m~2 m。水上游览线:分别在蔡庄水库大坝、南雷公村、曲尺庄村、北雷公村和水库西侧设置游船码头, 满足游客划船戏水的需要。

3 结语

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具有田园风光、乡土民俗感受及休闲度假性质的“复合式旅游产品”, 满足游客渴望返璞归真, 追求乡情野趣的心理[2]。目前, 农业观光园发展如雨后春笋,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有一些观光园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市场吸引力不大、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前期的规划设计没有做到位。本次规划在综合详细分析项目区位优势及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提出旅游发展战略定位, 突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观光。

我们相信随着晋中都市圈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 农业观光旅游将会越发受到城镇居民的青睐。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内容及深度将在规划专业人员的努力下不断完善和成熟。

摘要:针对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结合项目实例, 阐述了农业观光园规划的区位分析、资源分析、发展战略定位、规划理念、规划构思等问题, 从而使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更加完善。

关键词: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观光农业

参考文献

[1]边永丰, 马芳, 刘娜.自然式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6) :82.

[2]邹宏霞.对湖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2) :33.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浅议 篇8

当今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使得经济迅速增长, 一方面, 人口的大量涌入形成的拥挤喧嚣的城市樊笼, 导致了环境恶化, 使得人们越来越怀念和向往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活方式;另一方面, 生态观光游也由此诞生, 但“上车睡觉, 下车拍照”等千篇一律的观光模式也逐渐使人感到无趣。随着旅游观光业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家乐”式的旅游观光设计遍地开花, 但因许多方面设施简陋、品味不足, 难以满足人们内心的期望与需求;除此之外, “自驾游”、“背包客”等休闲方式的出现, 从某种程度上对于游客而言, 也实属无奈之举。上述看似种类繁多的观光内容给人提供了许多休闲的去处, 但能结合自然和现代管理及造园艺术的、理想的休闲生活场所却难以寻觅, 使得城市居民对“久在樊笼里, 适得返自然”的向往却无处可寻;由此说明新的生活理念与现实条件之间是存在着相当落差, 因此现代生态观光业也蕴藏着巨大发展机遇。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交通的进一步便利, 多处在都市边缘地区的以生态农林为规划理念的休闲观光园设计应运而生, 这种未经现代工业开发的相对边远和静寂的地区, 可为现代都市的人们提供一处理想的休憩佳境。

1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概念设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地域辽阔, 自然景观绮丽多姿。中原一望无际的麦田、鱼米之乡翠竹稻海、云贵高原层层叠叠的梯田、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等, 且各地都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和乡村民俗风情。因此, 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正如一些学者所言:农林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 就是利用农业生产与农业景观作为旅游资源, 为旅游者提供特色服务, 充分体验现代农业的新型旅游产业[2]。由此说明,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旅游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非常符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理念。

1.1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的规划理念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是在有条件的特定区域中建设如生态农业生产、加工、交易、观光、休闲、娱乐、采摘、垂钓等, 以体验劳作、科技示范等为主要功能的果园、菜园、花园、动物养殖园[3]。由此, 笔者认为现代生态观光园是由以果园、菜园、花园等不同种类和不同主题为内容的。但是, 基于生态园建设的初衷, 林业、农业生产仍然是现代农业生态园的首要功能, 其它功能均是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该功能的前提下演化而出的。所以, 生态观光园的设计或规划可在不破坏其自然环境的同时, 稍作修葺, 并在交通、安全、卫生等方面完善其现代化的设施, 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农业生态园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 是以生态农林生产为基础, 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4], 这与本文所阐述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概念是一致的。

1.2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的设计特点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不同于普通“农家乐”的设计理念, 其是某个地区较大的一片区域, 如一个农场, 或一个景区, “大”带来下述不可忽视的特点, 需要在规划设计中予以充分重视。

1.2.1 园区服务内容的规划设计须“大而全”。

鉴于生态观光园是一个较大的区域, 一些远途而来的游客, 往往会驻留数日, 在园区规划设计时均需周到地予以考虑其衣、食、住、行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在生活方面, 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天气特点, 为游客准备防雨、防寒、防晒、防潮、甚至防过敏的药物及可能参与农活所需要的鞋衣、器具等; (2) 在饮食服务方面, 须准备具有地方特色的干净卫生的一日三餐;还可考虑野炊、露营等区域的配套设施;同时, 注意完善园区内的厕所及垃圾收集等公共卫生设施及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的公共安全设施; (3) 在住宿方面, 则需根据接待人数或人员组成等要求, 合理择址建设适当规模的酒店或旅馆设施。除需注重卫生、安全、舒适等要求之外, 新增的建筑须与景区景观特色相协调, 能在园区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园区道路的规划设计须注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理念, 可借助当地的传统工艺, 建造登山石阶踏道、竹木索桥、栏杆扶手等, 一方面节约开支、减少浪费, 另一方面, 还能体现和提升环境的人文水准。有条件的空间, 还可利用水系开通竹筏、木舟等水上游乐项目, 或利用草场开设富有特色的骑、乘等运动项目;此外, 现代化的兼有医疗、急救、防灾疏散等功能和网络、电话等通话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1.2.2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建立现代观光生态园的“大环境”。

农业生态园多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或著名景区周边, 换言之, 它是在城市、景区等环境发展的带动下才能得以发展的。所以, 生态园建设必须借助当地周边环境的优势, 也就是说要与自然生态景观形成互补, 并保持和深化地域特色才会产生效益和旺盛的生命力。“酒香也怕巷子深”, 如果在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域, 要规划出便捷的出入口或道路并尽量接近公路、铁路客站、码头等交通节点, 以方便游客及车辆的往来;此外, “软环境”建设也不容忽视, 要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好客友善的民风以及保持良好的治安和声誉。古代曾有一则“酒肆猛狗”的故事, 讲的是一处香飘数里的酒家, 但因养有一条猛犬而使无人敢靠近, 致其门可罗雀。这则故事说明良好的服务设施、友善的民风及安全的治安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1.2.3 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和营造须有“大视野”。

“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是我国传统造园的重要思想之一, 其“巧于因借”的设计理念也是农业生态园中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法之一, 即“少而精”的理念, 一方面是原有的自然资源所保留下来的农林生产用地不容多占, 它扮演着景观的主角;另一方面, 应能借助田间、地头、山岭、溪畔等地形空间, 并通过巧妙地设计构思, 以“大视野, 小建筑”的设计理念, 即通过亭、榭、廊、道等元素的合理规划为游人舒适地游览提供便利, 而应避免喧宾夺主地强调建筑本身, 也就是说微观方面的“亭、台、楼、阁”等设计元素与宏观方面的景观主角只能相互映衬, 不能喧宾夺主。

在《园冶》一书中, “天然之趣、寂寂探春、涛声郁郁”等描述正是今天现代观光园林设计规划中所应该追求的自然最高境界。由此可见, 古人在对于观光园的设计早已给予了我们行动的纲领。这正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对于当今景观设计的珍贵启迪。

1.2.4 生态观光园设计要做好艺术品味的“大文章”。

享誉古今的传统人文景观四大名楼的设计, 其建筑体量并不能与今天的“迪拜塔”或“鸟巢”相比, 却能让洞庭湖、滇池、武汉和南昌驰誉海内外, 这得益于《岳阳楼记》、《大观楼长联》、《黄鹤楼记》、《滕王阁序》等名篇佳句的广为传诵。所谓“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其优美的区区千字表述源于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和超凡的感悟。由此, 景区规划设计之美一方面在于鉴赏者的发现, 更在于设计师的发掘与提炼。虽然审美情趣各有不同, 但“真美”往往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此外, 《兰亭集序》中所述“暮春之初, ……群贤毕至,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曲水流觞, 一觞一咏, ……”, 以其文华、书法驰名中外。这种人文佳境今许多地方纷纷地仿效, 就是利用“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的意境建成了多处“兰亭”, 这说明兰亭之意境之美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独特的人文艺术的魅力。由此, 今天的生态观光园虽仍以林业、农业生产为主, 同时兼有观光、休憩的功能, 但在意境之美的营造方面, 应借鉴当地不同的文化特色, 使其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 也具有更高的艺术品位, 做好艺术品位的“大文章”使人们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

2 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试例

本文拟借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万亩杨桃生态农林观光园规划预案为例尝试性地运用古人“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的设计思想, 按上述规划理念及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包括:区位资源分析、设计原则、设施建设与设计体会四部分内容。

2.1 区位与资源分析

云霄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 滨临东山湾, 漳江入海口。交通便利, 有沈海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深厦高铁过境。交通便利是其区位优势;此外, 周边经济较发达的厦、深等城市家庭的“周末健康游”这一新生活的方式, 可形成长期稳定的客源, 而此地目前基本尚无可供客流游驻的接待设施。

下河乡位于云霄县西北部, 自然风景秀丽, 东依将军山旅游风景区, 西接乌山旅游风景区, 北源峰头水库, 南距漳江口红树林仅10分钟车程, 是在村民精心护育下形成的一处绝佳的自然生态景致, 它处于果林山花, 竹木青青, 青山翠谷之中, 碧水平阔。当地除了有中外驰名的云霄枇杷外, 更有青黄鲜润的万亩四季杨桃。此处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生态农林, 适合作为生态观光、旅游度假、游憩氧吧和亲近自然的生态观光园。在规划设计时应不同于各地喧闹的旅游开发的设计理念, 对其若稍作美化保护, 便可与游人共赏。

2.2 遵守保护性开发的设计原则

因林业、农业生产是现代农业生态园的首要功能, 其它功能均是在最大限度地满足该功能的前提下演化而出的。因此, 作为观光园和示范区, 其服务功能设计需周全考虑, 即要做到“大而全”, 即设计要严格地按照绿色、生态、环保、安全、节约等这种大范围的全方位的要求, 必要的管理、服务、引导、商务和旅游设施建设必须做到“少”、“快”、“好”、“省”。

“少”———首先是“少破坏”, 即严格杜绝破坏性旅游开发, 这需要摒弃急功近利、涸泽而渔的短视行为。在建设中注重“人与自然共生息”, 保护好珍贵的自然资源, 促进生态发展;其次是“少模仿”, 即要保持当地环境的“独特性和先进性”。就是要做到少“邯郸学步”、少照抄照搬和滥行于多处的“低档次赚小钱”的景点经营模式;严格遵守森林防火法规, 杜绝随手丢弃垃圾而造成的污染;再次是“少而精”, 即以精心经营货真价实的生态农林产品、农艺工艺品和特有的果蔬作为生态园区的特产商品供游客选购, 以减少“质次价廉的小商品污染”;最后是“少建筑”, 即除去要建的必要的绿色生态设施建筑外, 要减少私搭乱盖, 尽量保持清净的自然原貌, 减少因建筑拥挤而造成的视觉污染。

“快”———时间就是效益, 政府或旅游规划发展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快速介入, 实施前瞻性的管理和引导。目前有许多自然资源优越的景区存在着由于疏于管理而迅速被低水平野蛮开发所占据和破坏的现象。私搭乱盖、非法经营而造成的事故或隐患, 常是因为管理部门介入过慢, 实际的大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 其往往造成后期的再拆迁和再梳理的结果。因此, 未雨绸缪, 科学规划、高效管理是景区开发效益的重要保障。

“好”———所规划设计的游憩项目要品质好;高水平人性化管理服务好;游、留、住、行设施好;游客回味、赞誉、口碑好。

“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多研究、多运筹, 通过科学规划选准关键点, 以最小的投入, 取得最佳的长远效益。要做到重品质、重管理、少破坏、少建设的设计原则。

2.3 设施建设

根据“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的建设原则, 为园区景观锦上添花地建设以下必要的管理、服务、引导、商务和游憩设施, 以接纳未来客源, 并满足游客“吃、住、行”及游憩娱乐的需要。作以下建设规划:

生态观光园游憩信息、导引和服务中心———根据景区道路、游憩区域分布, 须建设一处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作为园区入口, 内容包括:入口及标志、停车场和游憩信息导引中心以及生态农林产品展示、交易、物流中心及生活卫生等设施。

美食品享中心———在霞河南岸与现有公路之间, 选择一处1000m2左右区域, 搭建美食棚, 供游客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享用各色当地美食及特产。

星果林间酒店———在现有公路与霞河南岸之间, 选择一处2000m2左右区域, 建设一座中型木结构别墅式酒店。其中客房50间, 作为酒店主楼, 含大堂、餐饮和会议功能。日后该主楼可在林间增加家庭套间、单体别墅、水上别墅等星罗棋布的卫星套房。作为绿色建筑, 富有生态休闲情调, 可体验健康生活的完善设施, 与景区风光自然融合, 体量适中, 锦上添花, 相得益彰, 从而形成新景点, 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的体验品鉴。

安全栈道和林间小道———在沿河道的两岸且汛期不会淹到的适宜位置, 设置便于步行游览和亲水游戏的安全栈道、栏杆、小桥和码头。风雨廊、亭、榭的材料采用:石、木、竹、草绳、红砖、青瓦, 条石、卵石等就地取材的天然材料。同时须注意换步景移, 不遮挡视野, 做到周边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的景观供游人徜徉。

林趣项目———溪畔、游泳、漂流、竹筏、果林、采摘、童趣、登山、农艺、静养、品茶、琴棋书画等活动项目力求营造一处返璞归真、自然天成、妙趣横生的绿色家园。这样的设计因称其为“家园”, 故要营造健康、安全、温馨的环境, 以吸引周末家庭度假、夏令营等适合普通家庭和孩童玩乐。另外, 设施的安全性和卫生管理也十分重要, 必须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安全事故的危害远大于“酒肆猛狗”。

2.4 设计体会

总体而言, 林业、农业生态观光园, 其主业仍然是林业、农业生产。对于园区老百姓而言, 旅游收入仅是副业, 但保护、增加和提升原有资源价值才是基本原则。在发展中, 不排除副业的收入会超过主业的可能性, 但需权衡粮食和森林资源在国民生计及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非货币价值, 因而必须首重保护生态环境。一些区域难免存在只顾眼前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一谈“生态园区建设”, 就会错误的走进“工业产业园区”或者“风景旅游区”建设的老路, 把它当成工业建设, 重复上演工业污染, 破坏生态环境, “涸泽而渔”的惨剧。

生态观光园区的第一设计师是大自然, 第二设计师则是当地的农林生产和水土保持, 而在此基础上执笔的设计师往往不需要再对其浓墨重彩。他们的作用更像是位向导, 使用各种艺术语言与当地村民、游人、观光客和各地客商交流和分享这里丰富的自然之美。

3 结论

生态观光园作为新兴的农林旅游经济模式方兴未艾, 对其核心价值的理解与把握是园林设计的关键;保护、增加和提升原有资源价值是其基本原则。“虽由人作, 宛如天开”的艺术设计理念仍然可以为今天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设计带来启示与灵感。“美, 在于发现”, 对自然生态之美的发现与爱护是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的指针, 也是生态观光园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摘要: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 催生出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作为新兴产业, 其规划设计还没有可循的经典范式。本文尝试在景观设计中遵循传统造园的设计思想, 利用植物造景的方法营造“宛若天开”的意境并与现代人互动的规划理念, 以营造出“适得返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绿色健康的理想园地;探索出一条结合自然和现代管理及造园艺术的理想的休闲生活场所的规划、设计思路及方法, 以期达到能适应当代人们生活方式之目的。

关键词: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M].公元1631年, 明崇祯七年刊行。

[2]杨靖, 夏祖萍.生态观光农业内涵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07) :375-376

[3]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范[M].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079-2009.

农业观光园设计 篇9

(1) 规划结构。在规划设计农业观光园时, 可参照景观园林的空间布局手法。如可以挖湖堆山, 塑造丰富的小地形和水系;也可以利用场地周边的现状山体、河流等其他自然或人工的标志性景观来借景;还可以在园区内部营造控制性的景观建筑、透景线或者以岛屿分隔空间等来引导和控制游人的视线。 (2) 功能分区规划。可以把游览部分划分为:餐饮服务区、住宿休息区、游憩观赏区、农产品展示购物区、农业生产科普区。各个功能区的具体面积大小没有严格规定, 一般观赏区占50%~60%, 示范区15%~25%, 休闲区10%~15%, 产品区5%~10%。[2] (3) 水系规划。水系规划应利用场地现状的河湖等水体来进行, 既要从园区实际的蓄水、灌溉、雨洪管理等功能角度入手, 也要结合游憩项目的经营, 营造水景区、垂钓区等。水系规划还应起到分隔园内空间的作用。水系自身也要注重变化, 既有开敞的大湖面, 也要有蜿蜒连绵的小溪流。 (4) 交通体系规划。一般而言, 一级道路系统应该链接园区内主要区域和节点, 路宽约4~7m;二级道路系统则是连接一级道路系统和重要的服务设施及休息游憩场所, 路宽约2~4m;三级道路系统一般都是一些小路, 不能行车, 路宽约1~2m。

2 案例分析

(1) 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南大地村, 场地形状呈条形, 面积约7.9hm2。南侧地势平坦开阔, 北临白河, 自然环境优美, 著名景区清西陵位于场地东北方向。 (2) 项目定位。河北易县甘薯制品农业文化博览园以农校对接为切入点, 服务高校及易县为目的, 联系高校与农业生产为己任, 致力于以高校的科研、实践优势带动易县农业生产水平发展, 同时大力弘扬易县“千年古县”文化, 努力建设绿色易州、生态易州。 (3) 设计理念。主轴线采用“牌坊-水池-主体建筑”的做法, 形成一条有序列的传统轴线, 突出办公楼严肃的氛围。引白河水入园, 在园区内自由收放形成自然水系, 再由东北侧流出, 溪流、湿生植物、草花、群树围合出一片自然静谧的洞天福地, 更是闹中取静形成一处景色宜人的桃花岛。 (4) 功能分区。本项目根据功能分为五大区域:田园式工厂区、办公区、休闲娱乐区、合院宿舍区、展览场馆区。 (5) 景观结构分析。本项目的整体景观构架为“一环一带四点”。其中, “一环”为以一级环路为引导的环形景观序列;“一带”为沿场地东西向贯穿的景观带;“四节点”分别为田园式工厂区、办公区、休闲娱乐区和展览场馆区。 (6) 交通系统分析。本项目的道路交通系统共分为两级。一级道路为车行道, 由一环两线构成, 可便利到达园区各处, 宽5m。二级道路为小区域内部联通及与主路的沟通, 以步行为主, 同时允许少量车行, 宽3m。

3 分区设计

(1) 生产区。此区作为生产区域, 主要功能为甘薯的深加工和新品种的研发, 同时具有参观、体验的功能。面积为3.42hm2。首先, 沿场地长轴方向布置五间厂房, 总面积约10000m2。其次在该区域光照条件较好的南侧布置温室及试验田, 温室占地面积1000m2。 (2) 办公区。此区作为办公管理区域。入口广场则作为人流集散的主要场地, 且具有展示当地文化和特色农产品的功能。面积为9500m2。办公楼为中式的局部二层建筑, 主要用于园区管理办公等。 (3) 休闲娱乐区。此区作为休闲区域, 面积为1.04hm2。沿小溪布置, 形成良好的滨水景观序列, 同时场地有序地分布于宿舍区周边, 便于使用。餐饮楼设计有露天座位以及半室外中庭, 增加建筑与环境的穿插。 (4) 合院宿舍区。此区域面积为1.2hm2。宿舍区由12组北方四合院形式的建筑组成, 以组群形式排列。在设计中增加了大量滨水的建筑空间, 在该区域中央设计有一组廊架, 主要种植藤本农作物, 用于当地农业特色展示, 并形成良好的休息空间。 (5) 服务场馆区。该区域位于场地的东北部, 面积为1.1hm2, 设计流线型建筑———农业文化展览馆, 占地面积1800m2。展览馆外围考虑到室外展览的需求, 设计水景结合景墙形成较为开敞的空间, 以便节庆活动和室外展出的使用。

4 结语

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 可以得出, 农业观光园不仅注重营造园区优美的景观环境, 也强调其本身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一个好的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需要融合景观、生产、旅游等多方面要素, 使园区具备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复合功能, 达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润江.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9

农业观光园设计 篇10

一、河南省特色农业资源利用

1. 新型特色农业类型.

河南省观光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无论是地形还是气候条件,使全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类型及农业景观。对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现在已经形成具有观光、体验农业活动、学习教育等一系列综合活动的景区。漯河、新乡、安阳、洛阳、三门峡等地区都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农业景点,如湿地公园、传统窑居体验、植物种植园等。这些特色的农业类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营体系,给本地的农业产品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 加强对富有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保护好特色农产品的资源是保证特色农业顺利发展的基础。在自然条件方面,由于河南人口众多、人地比例失调,这就需要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节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对优良品种的培育工作,积极引进适合本地的养殖物种。在就农产品的耕种方面,结合河南的传统农业文化,灌入现代科技加以改进和完善。通过大力宣传发展农村特色农业,增强农户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户对特色农产品开发的重视程度及积极性。

二、农业观光园景观空间设计的理论依据

1.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开发过程中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人文、景观等资源的同时而不以破坏当地自然资源为代价,与当地居民的实际利益联系起来,创建一个天人合一、市场规范、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品味高雅的现代观光农业园区。1

农业产品观光园中的景观规划是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必要的设计手法去改善现存的农村空间规划不合理,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改善现有的设施、道路等,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出发,对我国观光农业进行合理的循环模式规划,为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农业理论和美学原理

考虑到现代农产品中使用的农药和有害化肥对土壤的侵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提出了生态农业的相关问题,生态农业理论提出了人与自然土地的和谐共处,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最终达到农业资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观光农业中的美学主要指生态和景观之美。2古代农业景观作为陶冶情操、观赏、娱乐的生活内容,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生活情景。农业景观中的天地水之间的色彩是凝聚着大自然之美,耕种的人们、丰收的果实等着一些都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美本质。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中的属性体系的是最基本的农业本质,通过抽象和提炼,反映人们对农业景观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生态农业景观的美在于自然朴实,体验者置身其中,感受劳动之美、收获之美。在进行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设计中将道路、农田、水系、农村建筑进行统一规划,将美学原理应用其中。

三、河南省农业观光园景观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农村农业观光园盲目的开发破坏了农业各个农产品生长循环的链条,在有些方面的内部结构已经打乱,导致了局部的环境遭到破坏,使得农业生态景观失去平衡,特别是在开展旅游活动时一些不合理的农产品开发,牺牲巨大的环境代价,所取得的收益和所付出的代价相比得不偿失。

2. 缺乏体验性和文化教育性

现在人们置身于农业观光园,着重参与农事的体验,以及了解更多的科普教育,由于景观区的参与性缺乏,导致更多的旅游者在景区停留的时间普遍较短,正是由于大部分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景区的配备设施如餐饮及住宿的使用量就像对较少。

3. 农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

科学合理的整体性观光园区景观规划,是形成有限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保障,目前河南省的农业观光园项目的建设,大部分只追求眼前利益,模仿抄袭其他地方的农业项目,不根据自身的环境条件进行建设,造成了大量农业资源的浪费,原有生态农业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也遭到破坏。

4. 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缺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景区中的交通状况、卫生设施、等遭到了多数游客的不满,在观光区中部分女性对农村的卫生设施表示不满,这也充分说明观光农业项目在卫生间、停车场等配套基础的设施建设方面的不足。

四、农业观光园景观空间设计的原则

1. 经济效益原则

充分发挥每一寸的土地度经济价值,在规划设计当中应把经济生产融合到园区的建设之中,比如,采摘园的设计要注重非采摘季节吸引游客的问题,园区怎样长时间留住游客等问题。对园区不同土地类型的利用要做出准确的评价,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同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保证大部分项目具有高效益性质的同时,也要挖掘或增设辅助功能,增加园区项目的科教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以经济效益为突破口带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2. 功能多样性和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农业观光园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游客的消费水平和观景方式,满足不同体验者的需求,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光路线、体验活动等。其经营应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向导,突出多样化的发展思路。

在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不仅要突出地域特色也应强调整体的平衡。观光农业园区中的农业系统由林业、水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在进行园区的规划时使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本身都得到协调的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旅游空间,而是作为人类生活空间中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

3. 传承历史文脉及融合地域文化

由于现代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具有强烈的的地域性,因此在做景观空间设计之前要优先考虑因地制宜,展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农业观光景观。传统的农事活动和民间风俗要与现代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才是适应观光园区内循环发展的长期性。

面对观光农业的生态环境压力不断扩大,立足河南省观光农业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保证园区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满足不同体验者的需求,共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摘要: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观光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河南省观光农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资源做了分析和对策研究,结合生态视野上做了比较详细的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思路。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观光园,景观

参考文献

[1]张雄.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设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06.

[2]王德静.我国城市休闲旅游发展态势与深度开发研究[J].商业时代,201l.

[3]张天柱.现代观光旅游农业园区规划及案例分析[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瞄准观光农业 家庭农场更具活力 篇11

朱雪融是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本科生,前段时间,就家庭农场的问题,专门对皖北地区进行了调研。“如今,家庭农场发展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规模效益的存在使得投资回报率提高,农民自身有了承包土地的资金基础,所以,农民的投资意愿不断增强。”朱雪融告诉记者,在对皖北地区家庭农场调研的120份调查问卷中,绝大部分农民表示,村中有一些人愿意办家庭农场,同时,有106人看好家庭农场的发展前景。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家庭农场的发展存在不少困境。它依赖于农民的土地流转,而一旦农民对土地流转持有“保守”和“观望”态度,家庭农场的发展必会受到制约。

“一些农民对于土地流转仍存在担忧,比如,土地租出去租金是否能及时兑现,是否会改变耕地用途,承包到期土地肥力是否会大幅下降,等等。”

此外,在各种条件制约和高成本下,如何保证收益也成为摆在承包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应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对此,朱雪融认为,应该搭建更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土地转出方具有关于土地自身状况的信息优势,土地承包方就土地使用情况、农产品市场等方面有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加大了纠纷产生的可能性,因此,要确保交易双方的信息透明度。”

同时,若要保证农场主的收益,除了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将家庭农场的经营范围拓展至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高附加领域。比如,距离城市较近的郊区可以凭借交通优势发展水果采摘,从而增加农产收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安徽省已经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3年启动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作,到2015年,全省各级都要培育发展农、林、牧、渔等行业示范家庭农场,省重点培育1000个左右。

浅析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篇12

观光农业是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享受而开辟的可吸引游客前来观、尝、娱、劳、购的农业类型,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复合经营型产业,具有“农游合一”的性质。

观光农业园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园的设计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一、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原则

(一)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观光农业一般是在原有生产基地的条件上,进一步开发而成。因此观光农业园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同时,观光农业园必须结合所处地区的人文景观与文化,将生产、旅游综合考虑,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

(二)发展特色,营造主题。观光农业的景观资源具有地域性,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历史及特点,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挖掘资源潜力;同时,注重所处地区的人文与文化,加强对传统民间风俗活动和具有时代特色的项目的开发和乡村环境的营造,创造出有特色、有主题的农业观光园。

(三)效益兼顾,持续发展。农业观光园在保证游客使用舒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闲置空间,仅兴建必要设施,并且尽量使用当地传统做法和乡土材料,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一定要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观光农业的建设,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产生好的生态效益。并通过观光旅游活动,宣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培养人们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以提高全民素质,产生好的社会效益。只有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观光农业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观光农业园规划方案

(一)观光农业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园区的资源基础、景观特征,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重庆市铜梁桂圆都市生态农业园区为例。根据项目特点及综合现状评价,规划成“二心四区”的功能分区布局。“二心”即人口管理中心与综合交易中心;“四区”指生态养殖加工区、高效园艺生产区、生态农业庄园区与观光农业休闲区。

1.人口管理中心和综合交易中心

入口管理中心因经营管理农业园而设置的专用区域,主要为管理、接待等功能,方便游人集散。综合交易中心主要承担产品展示销售、产品信息发布、餐饮住宿、娱乐服务等功能。

2、高效园艺生产区

农业生产是观光农业的主体部分,是农业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分为种植和养殖两大部分。高效园艺生产区属于种植部分。该区域有温室、大棚、组培车间等设施,主要生产一些特色、反季节花卉及蔬菜,同时还培育一些花卉、蔬菜繁殖幼苗,并种植一些观赏价值高的乔木与果树。主要承担现代高效特色园艺生产、特色乡村景观体验、农业科普教育等功能。

3、生态养殖加工区

生态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生态养殖加工区属于农业生产的养殖部分。该区域主要承担生态综合养殖、绿色生态食品加工等功能。

4、观光农业休闲区

观光农业休闲区应与环境相协调,注重环境质量与生态保护,强调文化内涵与旅游参与性。其设施包括老年公寓、度假村、服务接待中心、儿童游乐园、野营烧烤、水上活动中心、露天茶座、濒水茶室、景观建筑。主要承担休闲娱乐、商务接待、生态渔业综合开发。

5、生态农业庄园区

生态农业庄园区其设施包括高档别墅群与水库建筑、水上娱乐、休闲茶场、野外露营与烧烤、森林球场、森林游戏、景观与绿化建设等。主要承担开发高档别墅住宅、农耕文化体验、水上娱乐。

(二)观光农业园其他规划。

1、园路规划

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农业园的使用功能出发,建立循环路网。园区道路采用3级道路系统布局。1级道路即主干道,为园区的骨干道路系统,满足各种车辆通行;2级道路为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重要景点;3级道路即游步道,主要为观光农业园展示区的游赏道。

2、园区绿化设计

园区绿化设计从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为突出“桂都”特色,规划选择桂花为主要树种,并搭配其他常绿树种香樟、天竺桂、杜英等,做到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

三、小结

上一篇:习得作用下一篇:证券公司上市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