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城市规划

2024-10-08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精选12篇)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 篇1

生态城市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成为世界上建设生态城市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但不同于西方在完成工业化后提出“生态文明”,我国是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提出的,因此鉴于发展的需求,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要尤其关注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的协调,关注生态产业的结构、组织和运营。本文就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概况、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态城市规划路径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为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注:1、本表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提供2、表中人口规模除已标时间,其他均为2009年末数据

生态城市是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全球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的逐步升级以及气候变化问题的日渐喧嚣,使得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中国自古以来就遵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宜居理念,但对现代“生态城市”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我国参加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1998年国务院颁布《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2年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在中国深圳召开,从此生态城市建设掀起高潮,尤其是2007年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和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后,建设生态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和目标。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研究,2012年初,我国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目标的城市已增加到272个,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设生态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生态城市成为了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

虽然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但是中国对生态城市的有关概念、内涵及规划技术手段等尚未达成共识,还未形成统一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示范指引。在规划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生态城市认识不足,概念化严重生态城市至今还没有公认的明确定义,国内不同学科都从各自角度提出了“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生态新城、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目标和理念,但各级政府在规划时都将其概念化,路径单一且理想化,导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项目很难落地实施,很多生态城市项目最终成为各级政府的政绩工程。

2、缺少一个统一、权威的规划指导体系国内对生态城市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2000年后相继提出了各种版本的生态城市发展指标。如2001年,中国科学院完成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等5项146个要素层指标。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大项,22个控制指标。2005年建设部颁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分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活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3项共19个指标。2011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主要从用地规模、绿色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提供了评价体系。

除了国家层面提出生态城市标准外,近年来天津、上海、深圳、贵阳、扬州、合肥、厦门等城市也纷纷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进行了各自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其中贵阳从宜居城乡、生态经济、友好自然、和谐社会、生态文化、文明制度六方面入手,提出贵阳市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45项指标和检测方法。

如何提出一套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完整性、权威性的生态新城指标体系来指导中国生态新城建设是中国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

3、重生态技术发展、轻生态文化等人文关怀通过对国内现有的一些生态城市案例分析研究,绿维创景认为大部分生态城市更加注重从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生态技术出发建设生态新城;缺乏对生态城市内涵理解以及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规划设计中很少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城市实际发展需求;欠缺对地域文化和居民认同感、归属感的综合考虑。因此建设后的新城违背了生态、和谐的要求,导致很多项目中途夭折或建成后举步维艰。

4、建设成本大于综合效益,城市可持续发展差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生态新城的建设都追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更多城市成为新技术的试验地,建设成本缺乏控制,更有甚者缺乏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相关效益的评估,导致生态城市的建设并没有形成良性的运营和发展效果。

中国生态城市的规划应以生态资源为本底

虽然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生态城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已经被全球认可,结合国内已经建设的生态城市案例,绿维创景认为我国生态城市的规划应以生态资源为本底、以指标体系为目标、以生态文化为特色、以生态技术为支撑、以制度体系为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

1、增强对生态城市内涵的解读,避免概念化我们认为生态城市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在城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内,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新能源利用、物业管理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城区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区域。是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多种学科的城市发展模式。

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自然生态化: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城市空间结构分布合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城乡一体;(2)经济生态化: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合理使用科学技术、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的再生和利用水平,建立发达的生态型产业体系;(3)社会生态化:生态城市有较高的教育、科技、文化水平,倡导生态价值观,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

2、基于生态本底,建立符合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涉及生态技术、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非常广泛,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也比较巨大。同时中国国土面积广阔,每个区域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因此应该在规划初期,建立一套符合区域发展情况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该体系应基于城市的生态本底基础之上,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定位来确定。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各种路径引导城市建设分阶段实现这个目标。

3、以切实可行的生态技术为支撑,实现城市生态技术的可复制性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以生态技术为支撑,应该在遵循能推广、能复制、低成本、高效益原则下,面向实际需求,研究开发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方面的适用新技术及产品。全国不同地域的试点示范生态城市,在建设中所形成的绿色建筑、新能源使用、绿色交通、循环产业、生态环境、废弃物利用和绿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新技术、新项目,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推广实施,形成示范基地,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4、以生态文化为特色,增强城市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生态城市不仅仅是以生态技术为特色的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更能体现其特色;因此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融入地域特色文化,使其成为城市标志,以增强城市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5、建立生态城市制度保障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制度保障体系,因此需从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上等方面进行完善。生态城市应当建立一套包含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激励、监管等方面的制度保障体系,让生态城市的建设落到实处。

大力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应对和化解资源及能源危机的必要举措,也是在全球新一轮生态革命中谋求一席之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机遇。尽管,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之路还存在很多复杂问题和困难,但责任、挑战和机遇已经使得生态城市成为中国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唯一方向,我们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坚定不移的推动城市朝着低碳、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

链接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大事记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开始兴起,并经历了认识逐步深化、解决具体生态环境问题到全面建设生态城市三个阶段。绿维创景对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轨迹进行了梳理。

延伸阅读EXTENDED READINGS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世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最绚烂的时代和中国思想文化最绚烂的时代是同步的,都出现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以下被世界公认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都滥觞于百家争鸣时代:

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同一本源的有机整体论)

仁爱万物(尊重一切自然生命的生态伦理观)

道法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规律的自然中心主义)

少私寡欲(适度消费节约资源的观念)

天人相分(在顺应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

而这些生态智慧,都潜藏在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言论中:

老子

老子认为,道是指自然与宇宙的普遍规律;德是指合规律的行为。《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按照这个观点,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同一本源。(这与现代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有机整体论”同义)

《道德经》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类要遵从自然规律。(这与现代生态文明的“放弃人类中心主义”同义)

《道德经》还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思是过多的物质享受反而有害人的身心,应该适度节制。(这和现代生态文明的“适度消费、节约资源”观念相近)

庄子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和自然的有机整体论)

孔子

子曰:“弋不射宿,钓而不纲”;子曰:“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把保护自然提高到孝的道德行为高度,不合时宜的滥伐称为不孝。(与现代环境伦理学观点近似)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适度消费观)

孟子

《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爱人推演到爱物。(这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当然,在先秦百家后,后世思想家对诸子百家的生态文化理论也有所完善。例如“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老子、孔子思想中都蕴含。但是正式归纳提出的则是宋代思想家张载。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世界光芒

虽然生态文明、生态城市这些词汇的现代语境都来自于现代西方。但是进入21世纪来,世界越来越“惊讶”的发现,当今西方世界苦苦追寻的生态智慧,中国人早在两三千年前就已经给出了深邃的答案。以至于西方学术界出现了所谓的“环境伦理学的东方转向”。

让我们倾听国际学术界大师们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评价。

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人来说,自然并不是某种应被暴力和意志征服的邪恶东西,而是一切生命体中最伟大的物体。中国古代敬天重德的天人合一观是有机的自然主义。

美国学者希尔万:道家表现了生态学取向,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

德国学者克诺斯培:解决我们时代的三大问题(发展、裁军和环保),都能从老子那里得到启发。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在各种伟大传统中,依我看来,只有道家提供了最深刻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本质两者的基本一致。

法国学者施韦之: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在伦理学上确立了人对动物的义务与责任。孟子以感人语言谈到了对动物的同情;列子认为动物与人的心理差别没有人想的那么大。

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西方传统伦理学从未考虑过人类主体外事物的价值,在这方面似乎东方很有前途。佛教有种值得羡慕的对生命的尊重,禅学不是以人为中心,使得人的欲望得到控制使得人类适应环境,给予所有事物完整性,不剥夺个体在宇宙中的意义。

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世意义

相比较传统的生态伦理智慧,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在生态实践上并没有理论上那么炫目多彩。(与生态文明实践相关的主要有“风水学”、“传统中医”、“传统农耕文化”,其中前两者在国内有较好传承,但是在国际上还是很难从“生态文明”这个角度取得国际共识)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在理论上的贡献还是要大于实践。

因此,如何将传统生态伦理在全国和世界发扬光大,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如何才能把生态伦理的抽象价值变得更为具象,且为世界所知呢?如何让学问走出书斋、让无形文化得到有形传播,更好的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呢?绿维创景认为,“科普旅游”是一种较好方式。即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传统生态智慧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

[案例链接]

“传统生态文明主题小镇”策划

“传统生态文明主题小镇”位于贵阳朱昌生态文明先行实践区(贵阳生态论坛永久会址区)中。通过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以及地方原生态文化的梳理,小镇形成了“仁爱堂”、“大道场”、“禅境园”、“堪舆馆”、“朱乌泉”、“朱昌堡”、“农耕园”、“木石寨”、“中医苑”、“水车环”等十景。这十景中很多都属于“传统生态智慧游憩游乐小品”,运用了寓教于乐的科普旅游手法。

其中仁爱堂以儒家的“仁民爱物”等生态伦理为基础素材,用“情景雕塑、动漫壁画”等手法把有关儒家生态智慧的言论与故事转化为广场游憩项目;用“蜡像、书画、多媒体影视、3D打印仿制文物”等手法转化为室内游憩项目。

生态城市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在城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内,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新能源利用、物业管理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城区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区域。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 篇2

对中国生态城镇规划和发展的一些启示

于立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

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所有的大洲都在建生态城市,最多的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这些洲普遍出现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这样一个共识。

全球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解决“全球暖化”的问题,人们希望通过创建生态城镇,减少碳的排放,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方式。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目的,也是大家的共识。世界各地生态城镇的发展和建设还带有各国和各城市在生态城镇的技术、理念和发展模式等领域的竞争。从后面几个案例,我会向大家作一个介绍,实际上,每个国家每个城市在确定自己生态城市发展的时候,它潜意识都希望在21世纪生态城市的建设中,能够引导这些技术。希望获得创新的领导地位,从而引领下一代可持续城镇(生态城镇)的建设。

另有其他深层次的意义,这一点,包括我们本身,在做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即,在解决“全球暖化”的问题,实现领导新的、可持续的城镇规划和建设的同时,还需要解决本国和本地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城镇基本认识、发展原则

对于生态城镇的认识,每个人都有他的观点和认识,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定义,但是,多数人的共识是:

生态城镇必须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物质形态的建设必须适应自然环境,与自然协调;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必须考虑社会的发展目标;

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所确定的目标的实现和城镇的建设都不应当超越自然界所能供给的能力。我们反思我们的过去,反思我们的工作,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定胜天”,是否真的可以呢?我们走过的道路实际证明,人胜不了天。违反了自然的规律,将遭受大自然的报复。更重要的一条,在我们建立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发展的目标,例如,人类的健康,考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之间的公平与和谐等,这对中国目前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全球各大洲的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经过分析,有三种模式:

第一,新城开发。也就是在新的土地上从规划的编制开始建设。这在目前中国是比较普遍的。

第二,现有城市地区的扩展。在现有主城区外围进行扩展。目前武汉也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最重要的一个,“原址复兴”发展。解决现有的,我们所居住的城市,采取了创新的基础和理念,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使其减少碳排放,实现减排的目标。

生态城市建设是要给予生态学所提出的10条发展原则:

1、土地利用的重点:在紧邻快速轨道节点或其他交通设施地区创建一个紧凑的、多样化的、安全的、宜人的和充满生气的、具有混合功能的社区;

2、交通发展的重点:重视步行、自行车、手推车和轨道公共交通的发展,而不是汽车;并强调“近距离的通达”;

3、修复受到损坏的城市环境,特别是溪河、海岸线、山脉和湿地;

4、建造适宜的、可支付的、便利的种族与环境整合的住宅。这一点非常重要;

5、培育社会公正,为妇女、残疾人和有色人种创造更多的机会。现在中国很多地方出现了外国人,他们也需要公平的就业创业机会。

6、支持本地区的农业,城市绿色项目和社区园林。我到英国时,许多规划系、规划学院在研究有机食品,研究绿色的食物链,这点有点奇怪。原因一,他们没有农业大学,所以靠规划承担这个工作。原因二,研究有机食品同规划密切相关。它研究是食物农产品的种植、丰收到城市超市,进入到居民餐桌上。这些实际是区域的概念,要解决仓储、运输等考虑的问题,这只是表面现象,另外,我们现在考虑生态协调发展,不光是道路的绿化就行了,必须要规划乡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是重要的,通过这个食物链让农民获利。原因三,提出有机食品,有机食品的产生包含食品安全以及解决当地运输问题,有机食品不能长途运输的。发展农业同生态的发展也息息相关。

7、促进对循环的、创新的技术和资源的保护,减少污染和危险废弃物;

8、与商界合作,支持生态型的经济活动;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生成,不鼓励危险材料的生产和使用;

9、鼓励自愿地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不鼓励物资产品的过量消费。现在生态城市提出另外一个概念:减少需求。

10、通过各种活动和教育项目,增加人们对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地方环境和生态区域的理解和认知。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双向的,一种自上而下,另一种自下而上,如果我们的生态只是建设,没有意识到自下而上的一种过程,生态城市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为,生态城市需要减排,减少人们的需求量,能源节省等,并不是规划师说建生态城市就够的,需要人人参加进来。

二、国际建设生态城的技术理念和发展模式

举一些案例,谈谈一些生态城市解决了一些什么问题。

英国的生态城镇:住宅问题。它要求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其他地区有空间的分割和区别性;整体的发展应实现炭零的排放,成为一个地区利用环境技术的样板;城镇内具有良好的设施,包括学校、商场、商务区、娱乐场所;全城镇所有住宅中的30-50%是可支付性住房(低、廉住房),这里指购房和租房、面积大小都要有合理的比例,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设立一个实施机构,负责对生态城镇进行有效的管理、开发、建设,并对生态城镇进行有效的服务。同时还有根据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需要,调整目标和措施,生态城市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建成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就需要相应的机构,能够根据这个变化来随时调整这个目标。

英国生态城镇的规划建设的具体标准是:

采用创新的、覆盖全城镇范围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高水平的城市设计至少50%的非小汽车的出行;提高步行,骑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实现10分钟以内的步行距离能够抵达发车间距较密的公共交通车站和邻里社区服务设施;在住宅建设和建筑材料上体现高标准的节能性。另外提供不低于全部住宅数量30%的低价、可支付住宅;制定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阐述如何解决本地的就业问题;以可持续的社区为建设的目标。提供各种能够保障人民富裕,健康和愉快生活的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其中包括40%的绿色空间,这其中至少有50%是公共的,高质量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在规划和建设中,将绿色空间与更为广阔的乡村衔接在一起;实施节水措

施,明确水循环战略,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强化防洪风险管理;提高市政垃圾的处理和回收水平,在处理本地区的垃圾废弃物时考虑如何将其转化为燃料,获取生态城镇的热能和电能资源。

2008年英国就提出了建设一个生态城镇的指标,要求各地自愿报名,自愿建生态城镇,最后有12个城镇报名,但其中几个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因为生态城镇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住宅问题,生活在发展,住宅的需求量一直在增长,同中国一模一样,住宅短缺问题,曾经的解决方法就是在褐色土地上进行改造和建设,可是褐色土地也有用完的时候;二是要破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规划上最成功的一条绿化带的建设。二战以后英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同中国很相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设了一个绿化带,这个绿化带指的是农业用地,达两三百公里,把一些大城市圈起来,是非常成功的控制城市蔓延的措施,所以英国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没有地方建房,要破解这一问题,但世界上都公认为它是最成功的一个生态城市,因此,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包括绿色和平组织的反对。规划师也反对,破坏了原来的法定规划,破坏了生态。很多人上告到最高法院,要求裁决英国中央政府生态城的政策是违法的。到2009年,抗议的声音非常热闹,但最后还是提出了英国建4个生态城镇。生态城镇的住宅要达到6000-20000户,是生态城镇而非生态城市。中昆顿规划发展目标,建6000个生态家园,提供4500个就业岗位,具备能源中心、零售用地、社区用地及绿地空间。规划提出了几个紧密相连的地区,每个地区拥有其独特的特点:有湖区、城镇中心、公园、车站周边区。

在城市设计上面,要求具备不同的特征,要有识别性、独特性,同时是步行规模的邻里社区,包括居住、就业、社区及娱乐休闲设施等。社区并不仅仅是生活的,还是工作的,是就近解决,目的是为了减少出行的需求。利用林荫大道把社区、公园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步行公交方面,重新利用铁路网络,同时延伸到乡村的一些道路。中国从原自行车王国慢慢走向汽车王国,曾经规划的自行车道路被汽车所占用,而在西方国家却回归到自行车,他们划出更多的道路给自行车,将更多的地方通过自行车道路连接起来,同时集中主要公共设施。更重要的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设施,供居民使用,减少汽车的使用。

碳的零排放,不意味着不排放,它意味着所有家庭的能源的使用都产生净碳排放,也就是说,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要少于或等于通过再生技术放回自然的量。要生活生产就会产生排放,但是要有技术的创新,用新的技术把这些碳的产生放回到自然界中。要有政府引导,社区主动参与,没有这种意识,零碳或低碳都只是空话。包括垃圾的分类处理,节水节能生活方式的改变,利用可再生的能源,普遍使用太阳能,对垃圾的回收处理,发电等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法国的生态城镇,也采取了政府决策,同英国相同,要求自愿参加生态城镇的建设,向中央政府提出建议书,但是法国要求每个参与生态项目的城镇必须要有创新,它的目标是,希望引领全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建议书包括就业和相关服务一体化发展目标,综合的交通发展,结合能源、水及废弃物的处理等具体的、综合的措施,实现零碳的排放为宗旨。

法国政府确定生态城镇的标准要求:生态城市项目需要是在有一定规模的现有城市地区进行实施;这个地区的人口在未来的20-25年中将有一个可持续的人口增长,要么不低于30%的人口增长,要么不低于万人的人口增长,在中国看来万人增长很简单,但在西方看来是件非常大的事情;生态城市项目需要与城市政府所组织编制的城市规划的内容相结合。

法国的生态城镇有十三个,包括法属的海外岛屿留尼旺。建设理念包括社会、经济、环境,但是增加了三个不同的技术,城市设计、管治、可持续基础设施,管治不只是管理,是一种多元的合作方式。法国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的标准涉及主题有管治、城市设计、经济、可持续交通和运行、社区和生活方式、环境和资源管理,再通过标准的定义、存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来评估。

法国尼斯生态城,区域位于VAR河流域中心地带,这里有一系列支持整个地区的服务及物流功能。河流咽喉地带为尼斯国际机场,即法国第二繁忙的机场。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河谷遭到破坏,河谷切割了两个城市,包括高速公路,妨碍了两个地区的联系,形成了天然的和人为一种屏障。建生态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两个地区联系的问题。

法国建设生态城镇的宗旨,首先要解决现有城市和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城市建设不只是建设,而是改造老城区;法国生态城市项目目标是为了寻找一条“后石油”时代世界各国都将面临的问题的途径;法国实施生态城市的一个方式是要推行“创新”,以创新为一个突破口;成为能够引领全球可持续城市发展,并成为相关技术的领先者。

日本生态城市:重点在产业转型与循环利用,要解决由于产业的衰败、金融危机以后造成的环境严重污染问题,减少废弃物,加强循环利用,因为日本土地资源有限,可进行废弃物填埋的土地严重不足,但日本社会的废弃物却在大幅度增长。生态城的建设理念,是通过城市、区域和环境协同规划,实现资源投入,废弃物管理和环境保护一体化,并且同时促进工业和经济快速的发展。北九州市是日本早期的一个生态城市,它的政策与转型实施3R措施,即英文的减排(reduce),再利用(reuse)和循环利用(recycle)。实施战略转型,从过去的重工业城市转型成为环境产业城市。综合环境产业园区:建设一个循环系统实现在能源和材料领域建立循环产业链。Hibiki循环园区:支持中、小型高科技的环保型循环产业企业。本地区内的中小型,面对地区的市场。实践型研究区:集聚许多科研机构,促进具有前沿性的环保技术的研发。通过园区内研究机构在环保技术上的研发,特别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等,然后通过技术的展示和推荐,实现其市场化和商品化。发展目标,一是促进环保、循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使循环经济和产业成为北九州市的新产业;二是通过企业、商业、地方政府和消费者以及本地居民之间的大力协作,建立一个物质循环利用的社会。地方政府在项目中的作用,提供硬件,即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包括给排水、道路以及土地等;提供软件,即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的支持;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速度;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城镇的废弃物分类方法,举办展览、会议,向市民们进行介绍,并且为研究机构提供研究的机会。

私营的商业和企业:商业企业机构将从重型工业向复合型的产业结构转型,设法解决废弃土地和产能过剩问题。私营企业将这次的生态城市项目中经济的转型看作是一次复兴公司运作的机会,也愿意承担投资新型产业的风险。

研究机构的目标是与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合作,开展对废弃物管理,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消费者与当地市民是项目的积极参与者。北九州市建立的“生态城镇中心”作为主要的公共设施,成为当地居民相互交流生态生活方式的场所。日本北九州生态城市的意义是,从一个污染型的重型工业城市向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的转变。北九州市曾是环境严重污染的重工业城市。这既是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促进城市转型的机会。

马斯达尔生态城:位于中东,资源有石油,实现产业转型,引领新能源研究。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将阿布达比邦发展成为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具有世界研究和开发水平的枢纽。实现从技术的使用者向技术的创造者的转型。创建第一个以碳氢化合物生产型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大量利用再生能源供电。城市总共四万居民,每日的通勤人数将达到五万人。在规划上提出采用30%的土地用来住宅建设用地,24%为办公用地,13%为商业用地,6%为学校用地,19%交通用地,8%为规划娱乐用地。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传统的麦地那建筑风格,利用阿拉伯式的露天市场、风塔等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象征。规划的理念上考虑到采光和遮荫的效果,公共广场通过狭窄的、有树荫的小道与住宅,将餐馆、戏院和商店连接起来,是一座步行的和公交为主的城市,步行出行距离在200米以内能够抵达基本的设施,将建设一个全自动的,电力作为动力的个人捷运体系,取代私人小汽车,城市与周边地区远距离的交通,包括阿布达比市中心和机场的交通将通过轻轨连接起来。马斯达尔最重要的两个产业是光电产业和马斯达尔理工学院,其它的建设都延后,这两个最重要。这两个是生态城市需要考虑的因素,光电产业利用了再生能源,建理工学院,考虑到科研的发展。目的也很简单,提高效率,提高环境的质量,作为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降低成本。

三、对中国建设生态城镇的启示

通过这些介绍,对中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启示:

所有的共识,针对“全球暖化”的问题,控制和减少碳的排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态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需要通过规划引导的方式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城镇体系中物质形态的确立和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协调,或模仿自然运作规律,减少废弃物的生成。就中国来讲,就每个城市来讲,要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针对中国国情,需要解决城乡规划体系和相关理论的变革与创新,以及根据城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生态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技术上的创新,绿色的建筑,绿色的再生能源,绿色的基础设施、绿色交通等,我们的规划需要思考。我觉得,目前的城乡规划从城镇体系规划到详细规划,在规划的内容和形式上更多的是物质形态表述,城乡规划政策的制定需要采取一种更为开发的模式,引入更多的沟通。实施空间规划方式,关注影响地方发展的一切政策和制度的建设。将社会、环境、文化和经济发展政策具体地在空间上得到表述和体现。强调对“人”的关注和对管治方式的建立;规划不应仅仅是对物质形态的表述。加强对不同层级的人类住区的功能分析,建立不同层级住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网络的有效聪敏以此形成和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规划的微观层面,通过详细的城市设计和管理,整体减少对能源消耗的需求。

案例,英国密尔顿凯恩斯生态城的产业用地布局是分散于城市里面,人们的就近就业,生活方便了,减少了出行。而中国天津生态城,它的土地利用就是分区的,必定增加了出行量。实际上生态城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邻里社区的概念已经进入到中国规划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般以一定的服务半径为准,除了考虑到社区里的生活便捷,还要考虑到周边的社区,要就近提供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要,包括购物、健身、医疗,这些需要我们规划的具体细则、导则、管理上得到实现。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排水系统,国外已经考虑,包括地面是可渗水的,并有滞留盆地、滞留池塘再消耗。在技术上并不是难的问题,而是在理念上。中国是一个缺水大国,却考虑得不够。

城乡生态城市的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减低石化能源的消耗,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和控制需求,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解决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例如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的问题;解决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城乡发展和收入的差距问题,通过生态城市的启动和发展,有效地促进我国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意识重点发展生态型的中、小城镇,逐步实现从“低碳”的排放过渡到“零碳”的排放的目标。在政策和资源上为小城镇的发展倾斜,尽可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本地区的产业人口转型或转移的机会和可能性,但是,目前小城镇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承上启下的功能缺失。因此,提高和提升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规模和档次是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当务之急,同时控制大城市的排放,通过鼓励产业的创新和改造,例如推行“产业共生”措施等。促进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步实现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二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发展模式和生态城镇道路,目标是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同的、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碳的排放的减少,实现“全球暖化”的减缓。创建和加强社会资本的建设,形成融合的平等的社会。保护生态人文和自然环境。创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模式,通过生态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再本地化,实现生态现代化和生态城镇化的途径。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 篇3

关键词:寒地城市;绿地景观;地域文化;植物周年搭配;树干纹理;植物形状要素;空间设计;地域冰雪景观

中图分类号: Q948;S73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007-03

收稿日期:2014-01-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2542346、12542225)。

作者简介:王凯宏( 1971—),女,黑龙江绥化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设计艺术学研究。E-mail:117688888@qq.com。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由于自然规律是先有自然,后有城市,因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自然属性逐渐减弱,人类只好利用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景观,完善城市体系。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是城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其中生态功能为首要功能,起着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防灾功能、降低城市噪声等作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现代生态学研究中,设计者将科技融入环境设计中,取代了普遍以视觉感知为基础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全球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生态转型的历史才刚刚开始,随着知识革命和生态革命的推进,目前我国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生态转型已经进入了历史性的转变时期,而进入生态转型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环境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绿色景观阶段、资源能效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

在我国学术界将北方寒冷地区的一些城市称为寒地城市,包括华北地区的天津市、东北地区的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等。这些地区依托黑土、林茂、湿地、草场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还有独特的气候资源、物产资源、交通资源、人文资源[1]。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国北方城市绿地景观在四季各有特色: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叶成阴,秋实累累、色香俱备;相比之下,日照时间短、气温低下的时间均在165~200d左右,寒风席卷、降雪为最主要的降水形式等因素,决定了北方城市的冬季是一年中最萧条寂寞的季节,而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绿地有景可观,就必须充分挖掘寒地城市的景观设计冬态美的生态化发展,改善现阶段北方地区冬季萧条的城市景象,融合北方寒地城市冬季冰雪景观的设计策略并与社会条件相结合,景观环境需要借助绿化等手段,将自然移植到城市人工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和人对生态秩序的消极影响。目前,北方地区城市绿地的冬季景观尚处于发展阶段,景观系统的面貌在冬季与其他3个季节的景观效果也截然不同,没有任何地域性特色和有针对性的景观系统的盲目设计,其本身就是对设计和环境的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北方气候、自然规律和地域文化的不尊重和违背。

1北方冬季植物景观生态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冬季植物景观是北方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季相景观及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笔者统计出北方冬季景观植物有常绿树、观形树、观枝干树、观果树及树皮纹理几大类。

1.1植物花、叶、果、枝、芽的色彩作为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

北方冬季城市能够开花的植物非常稀少,而心理学家证明,植物的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感情甚至是生理变化。最先吸引人的不是植物本身的形象而是植物的花、叶、果、枝、芽的丰富色彩,它们在植物景观中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也是花、果、芽和枝干的色彩。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营造中,如果能根据不同植物特有枝芽叶果的周期合理地搭配早开花和晚开花的植物品种,则有色彩丰富可赏的花、叶、果、枝时间甚至能达半年之久。在北方冬季,大部分树木的树叶都会凋落,枝干优美的树种在冬季可以观赏其树姿、树枝,同时有些树木的果实会保留下来以供观赏。忍冬科金银木的浆果经冬雪而不掉,元宝枫等械树科的树种大多数具有翅果,皂荚科的山皂英有长而扭曲的荚果,除了宿存的果实,有些树的冬芽萌动极早,如玉兰的冬芽硕大饱满,毛白杨的冬芽同样密被绒毛,这些鲜艳美丽而又形状奇特的果实和冬芽在白雪的映衬下或如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状、或如金锭,或如翩翩欲飞的蝴蝶,一串串挂在树梢,十分奇特,为冬季造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1.2植物枝干的冬季色彩

在冬季,植物枝干的色彩和形态能够引发人的情感共鸣,也能增添城市空间的魅力。在冬季,北方城市的树木枝干多为灰色或褐色,晦暗的色彩造成了城市景观绿地景观的沉闷气氛。但是具有白色、红色、绿色、金黄色、古铜色等色彩鲜艳枝干的树种也为数不少,如红瑞木、黄刺玫等植物具有红色枝条;金枝国槐、金叶榆等具有金黄色的枝条;棣棠、梧桐、迎春等植物的枝条为绿色;白桦、银白杨等枝条为白色;山桃枝条为古铜色等;此外,还有一些树种如白皮松、悬铃木的树皮具有斑驳沧桑的肌理表面,这些枝干的肌理质感和厚重的色彩在冬季叶落后更加醒目突出,美不胜收。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之间的色彩关系,同时还要考虑植物与周围建筑色彩间的感觉和协调,使得它们彼此之间建立一种情感上的交融。

1.3树干纹理的独特肌理植物景观

树干纹理和质感丰富的植物是独特的一类,也是最有造景价值和能形成冬日独特意境和景观的要素。树干纹理主要有片状剥落者,如悬铃木、白皮松、榔榆等;丝状剥裂者,如侧柏;呈长方形裂纹,如柿树、黑枣。树皮特殊纹理和肌理效果在灰暗的冬季中也会变得突出,可以创造出鲜活的冬季城市绿地景观。

1.4植物形状要素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外形作为景观要素的一种,同样能起到围合空间的作用,而且可以被修剪成各种形状,封闭性较好,因此可以被用作绿篱,对视觉的封闭性较明显,且对通行的阻挡作用较小。

1.5以植物特质和周边环境为前提的景观设计

如果充分考虑北方寒地城市土壤特点、植物四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同时能够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根据环境行为理论,人们的户外活动频率必然会因环境情感而有所上升,如果景观设施无论从其设施设计本身还是从其所处的环境来看均能令使用者感到舒适和愉快,也就达到了改善城市绿地精神面貌和冬日萧条状况的目的,从而达到了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生态化研究的目的。

1.6植物与北方寒地城市独特冰雪景观的有机融合

树挂是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这本是北方寒地滨水环境气候骤冷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水温和地面温差常在30 ℃左右,于是就形成了几万米不封冻的江面。温差使江水产生雾气,江面上白雾袅袅,久不消散,尚未结冰的雾滴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就是雾凇,雾凇可净化空气,是空气的天然清洁工。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正是由于雾凇有净化空气的内在功能,能吸附空气中存在的肉眼看不见的大量微粒,使其沉降到大地,从而净化空气,因此雾凇是天然大面积的空气“清洁器”[2]。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雾凇对音波的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从而隔离噪音。

2北方植物景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来,目前的城市生态环境正不断恶化,表现在绿量不足,绿化整体水平不高,园林设计和养护管理水平比较低,城市绿化意识不强,绿化资金严重不足等方面[3]。2011年11月26日,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与人居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包满珠教授提出了目前物种选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即:全国形势发展喜人,但多样性不够,物种单调;地域特色不明显,雷同现象严重;引进物种成为时尚,盲目追求外来新鲜,对外来入侵物种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应当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了解不够;堆砌现象和简化现象普遍;图面效果与实际效果差异悬殊;真正意义上的植物造景有退化之势等。综合看来,我国北方寒地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更具有地域特色和差别。

2.1对冬季气候因素考虑的不足

北方城市冬季气候寒冷,且寒冷的气候在北方地区持续时间一般超过3个月,是四季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季节。此外北方盛行西北风,而且风速较大,而过高的风速会引发人体的各种不适,能在这种低温下保持良好形态的植物种类少之又少,大多以常绿植物为主。景观设施、水体等各个景观要素也都因寒冷气候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于其他3个季节的性状,因此积极的低温寒风应对等措施对冬季植物景观设计极为重要。在目前的寒地绿地景观设计中,并没有全面充分地考虑北方地区冬季的低温寒风、短日照以及降水量较低等气候因素,而综合考虑气候各因素是寒地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基础,也是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重要因素。

2.2植物配置俗套、雷同,设计未因地制宜

我国北方城市景观设计普遍存在对种植设计不够重视的问题,景观系统设施的植物设计一般只是作为景观的附属品来对待,千篇一律地使用某些常见园林植物品种,不重视创新和艺术深层的挖掘,缺乏专业的设计技巧;在形式上多以西方某些景观为标准,单一模仿和照搬,没有因地制宜地考虑到周边的建筑和生活地域,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地方特色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使得绿地中的植物种类反复出现,科学的艺术设计极易被漠视。大部分设计师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会仅仅局限于植物的花叶层面和茂盛期,对植物的整体造型和色彩、冬季宿存的果实、冬芽等植物冬态美的塑造欠缺思考和深度规划。在对北方城市景观进行调研时发现,北京等多数城市绿地在常绿树种的选择上几乎都集中在常见的油松、圆柏、沙地柏、大叶黄杨、侧柏、龙柏、小叶黄杨,就连白皮松、云杉、冷杉、华山松、矮紫杉、杜松等在北方地区生长较好的常绿树种都很少被应用,即植物景观设计通常只注意到在三维空间中植物的应用,在空间搭配上下了功夫,而对植物季节变化考虑不周,因此也削弱了植物景观的吸引力。

2.3缺少地域特色的文化因素

目前,多数设计师只看到了北方冬季的恶劣气候,认为自然条件限制了城市景观的发展,忽略了冬季特有的艺术美学价值蕴含的巨大设计潜力,更没有关注到在这种气候条件背后长久孕育积淀的北方地域景观和人文特色。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会形成多个城市空间形态的地域性特征,一般情况下,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地域性特征演变的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变迁。因此,先分析北方寒地城市变迁的历史文化特征,有助于理解其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的历史,从而最终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生活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文化习俗。具体比较分析城市形态的表征也各有不同,这种对城市形态的选择也是对其所包含的思想、文化、观念和情感的选择,这种选择也决定了城市的地域性特征。景观设计应注重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和实用性,设计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园林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学科,应同时注重设计和植物2个方面。北方寒地景观植根于一定的地域和场所,靠汲取当地的文化风情为养料,这样生命才能够得到生态化发展。

3北方植物景观发展策略的研究及相关建议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研究作为宏观领域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可以为解决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但是仍然主要着眼于城市景观环境生态系统的层面,其实践应用还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探索。目前,景观生态学已经开始为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试验机会。2004年6月,国家建设部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提出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从而开始了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标准的升级;同时还提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系统性的原则,做到“实用”与“生态”,使生态景观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设计师有意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进行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都是最重要的方面。国家建设部在《关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也表达了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阶段性要求,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化景观,由此看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从冬季气候、文化因素和地域特色这一客观角度及从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这一主观角度全面分析导致我国北方地区现阶段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并且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目标重点也不同。国内众多的设计师在用习惯性设计手法千篇一律地对待来自各个不同地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4],现阶段我国对于北方地区城市冬季景观设计尚属空白,对于气候在景观设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针对我国北方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绿地植物景观生态化有序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合理选择园林植物种类,做到以乡土植物为主,从而展现当地植被特征,做到城市之间相互协调,避免雷同,使城市园林建设彰显个性;其次,选择当地特色植物种类,尤其是选择那些抗性强、适应性好的植物,使园林的特色更加明显,同时降低园林维护费用,实现园林可持续发展,比如多种植一些将来能成为古树的树种;再次,做到个性化和特色化,注意克服盲目引种外来物种、设计照搬他国风格、建设模式互相模仿等倾向。

探讨北方寒地城市冬季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策略和方法的最终落脚点是冬季景观,而且限定了在北方地区,北方城市绿地冬季景观设计是由很多特性景观要素组成的,包括人与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只有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才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化发展。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包括生理的、精神的和社会的一种完全的、舒适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在城市植物景观中,多种植被组成的林、灌、草复合型生物群落比单一纯林或单一草坪更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以审美意识为指导,建设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全面发展和丰富需求的必要前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5],这表明中国公众对景观质量最直接的感受也应成为评价指标,即公众对景观直觉感知的满意程度。此外,应该完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建设的数量和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提高城市景观环境的功能保持水平;跨越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重视人工高技术,甚至直接进入积极、先进的生态意识阶段,更为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和人工环境的生态现代化提供有利的支持;运用生态设计方法和生态技术,从景观水质、空气清洁度、气味(臭味等难闻气味)等方面提高公众对城市景观环境的直觉感知满意度。总的来说,美的生态环境能调节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优化社会风尚,使人们能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从事生产活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徐洪军. 生态法域下黑龙江黑土特色农业相关建设研究[J]. 北方园艺,2013(10):198-200.

[2]王凯宏. 中国北方冰雪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探究[J]. 学术交流,2013(7):138-141.

[3]侯碧清. 城市景观中的植物造景[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浩,汪辉,李崇富,等. 城市绿地景观体系规划初探[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2):69-73.

浅谈中国生态城市规划 篇4

中国自古以来就遵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宜居理念, 但对现代“生态城市”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 尤其是2007年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和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后, 建设生态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和目标, 许多城市都相继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等诸如此类的目标。

城市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从根源上来讲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及作用方式的问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讲, 城市的演变在经历了“自然本体论”、“人文本体论”之后, 已开始进入“生态本体论”的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设生态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生态城市成为了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1 生态城市的涵义

1972年,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城市的项目, 指出城市是一个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人类生态系统, 开始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1975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又正式出版了《城市生态学》杂志, 标志着生态城市研究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发展的阶段。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 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 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 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 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 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简单来讲, 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 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2 发展生态城市的关键

即便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席卷中国大地, 但目前来讲, 我国对生态城市的有关概念、内涵及规划技术手段等尚未达成共识, 还未能形成统一的、明确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示范指引, 对生态城市的探索还是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尽管如此, 并不能泯灭人们对生态城市的向往。发展生态城市关键在于“和谐”、“合理”、“高效”、“文明”四个关键词。

2.1“和谐”是生态城市的核心

“和谐”体现在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上, 人与自然共生共荣, 社会是人的生活本底。不仅仅要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重点在于解决人与资源开发保护的协调点, 强调人对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利用;人与人的关系重点在于人们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而人与社会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最为核心的关键点, 是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良性的生存发展空间的基础关系。如此, 文化正是体现出生态城市多种关系的功能, 赋予文化的城市是具有灵魂的城市, 也是将人、自然、社会三者协调, 互为利用、互为发展和谐共生的载体。只有具有这种最为“和谐”的环境的城市才是能够成为生态城市的核心和基础。

2.2“合理”是生态城市的条件

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的。土地利用合理, 生态环境良好, 绿地系统充足, 基础设施完整, 自然保护有效。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发展所对应得产业结构合理、城市规划合理, 需要人与自然协调, 城乡协调, 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 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能力协调。而这种“合理”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条件。

2.3“高效”是生态城市的保障

生态城市与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截然不同, 以持续、效率、利用率为衡量指标, 而非现阶段的经济为先。物尽其用, 地尽其利, 人尽其才, 各施其能, 各得其所, 优化配置, 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 有效地资源利用率, 物流畅通有序、住处快流便捷, 废弃物循环再生, 行业部门有效协调, 才能具有城市发展的持续性, 才能具有健康的经济发展。于此, 这种“高效”才是生态城市发展的保障。

2.4“文明”是生态城市的精髓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 实现各方面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 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创造、人居生态生活环境的优化、消费方式生态化的引导, 才能够形成完整的, 具有高度社会文明的社会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只有这种高度“文明”才能成为生态城市的精神所在。

3 对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建议

3.1 明确生态城市的概括涵义, 避免片面化

生态城市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在城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内,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新能源利用、物业管理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实现城区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区域。是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多种学科的城市发展模式。而很多地方对生态城市的理解片面化, 误把“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等等同于生态城市, 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 以为简单增加绿地就是生态城市, 而这仅仅是生态城市的一个方面。所以要强调生态城市的内涵, 综合发展各产业、各方面, 以此才能从根本层面上避免决策性的错误。

3.2 建立符合生态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规划涉及生态技术、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人文基底等多方面, 内容广泛, 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也比较巨大。而我国区域辽阔, 每个区域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也迥然不同。因此在规划初期, 应建立一套符合当地区域发展情况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该体系应以该城市的生态本底为基础, 结合当地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文化、定位来确定, 指标涉及面广, 甚至可设置指标明细, 以及各种发展措施和路径, 引导城市分阶段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

3.3 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利用, 为城市生态提供技术支持

生态技术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持, 面向实际需求, 研究开发推广能复制、低成本、高效益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方面的适用新技术及产品。在建设中形成生态环境、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新能源使用、循环产业、废弃物利用和绿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新技术、新项目。在条件成熟地区, 先行推广实施, 形成示范基地, 以此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3.4 强化生态文化特色, 增强城市市民归属感

赋有特色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城市才是有灵魂的城市, 生态城市不仅仅体现在生态技术方面, 在文化的内涵上, 要在生态基础上融入当地地域特色文化、民俗文化, 并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和形象, 以此可以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也是生态城市的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3.5 建立生态城市的制度保障

任何规划的建设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体系, 从政策、法规、管理制度、财务支持等方面进行完善优化, 建立一系列的包含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监管等方面的制度, 以此让生态城市的建设落到实处。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 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 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今后1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 也是涉及全球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方面。因此, 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 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摘要:生态城市根本是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 只有三者成为互为协调、互为利用、互为支撑的关系才能够达到生态城市的目标, 因此也为我国以及全球呈现出一个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高度价值观的社会发展体系。

关键词:生态城市,涵义,生态建设,建议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探讨.华中建筑, 1997.

[2]王详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规划师, 2002.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 篇5

建设生态城市共享生态文明在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摘要:在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好时节里,我们十分荣幸地迎来了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的开幕和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我谨代表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和990万哈尔滨人民对论坛的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给予本届论坛大力支持与协助的国家有关部委、省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多年来为哈尔滨市节能减排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作 者:张效廉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期 刊:中国经济周刊   Journal:CHINA ECONOMIC WEEKLY 年,卷(期):2010, ”"(2) 分类号: 

生态城市规划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结构生态化;功能生态化

前言

从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看,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实现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化”。我国生态城市结构生态化应从实体结构生态化开始,从生态分区规划、生态单元建设规划和生态安全空間格局 3 个层次进行探讨。生态城市功能生态化则指生态产业、生态园林、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社会四类功能全面生态化。

1.生态城市规划

任何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规划好这个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生态建设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通过科学的理论,结合环境指导,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人为的干预,对于城市环境下的各种生态系统进行相应的协调,进而改善城市生态功能和结构,保护好城市的资源和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整个城市的生态规划需要以整体规划为知道,在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对于城市的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生态建设。为了加快城市生态化的建设步伐,需要加强城市的功能建设和生态结构的建设,对于城市的规划应该做到更全面、更高层次的规划。

2.城市结构生态化

城市的结构决定了城市生态功能的类型,一个合理的城市结构对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水平和增强城市的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城市的生态功能,首先应该实现城市结构的生态化,生态建设规划的重点就是要做好结构的生态化建设。

2.1生态分区规划

生态分区的规划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对于城市的历史应该有所了解,而且对于城市的目标生态建设应该明确;对于城市的土地极限和可容纳的人口极限应该有所探讨,为了给生态功能区奠定一定的基础,还应该对于城市的其他极限问题和形态的变化趋势进行相应的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决定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考虑极限的问题,在规划时,应该将物质规划的负荷容量和城市的承载力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而且对于系统的服务功能的极限应该有所深入研究。

2.2生态单元建设规划

生态单元建设之前应该对城市的单元进行相应的划分,这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划分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生态区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像一些地质构造不稳定、特别容易发生灾害的单元;对于城市生态服务的单元应该有十分明确的功能划分,经济功能和自然生态功能区域应该有严格的划分;为了使城市的生态单元和行政的边界能够保持一致,应该将城市的生态建设和行政区域的划分结合起来,进而更好的落实生态城市的建设。

2.3生态安全控件格局

为了更好的控制生态安全格局,对于城市中的土地应该有合理的规划利用,对于生态用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应该处理好,使其三种用地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进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良好的安全格局。安全格局的构建基础是生态单元及其分区,充分利用生态的空间特征,结合相应的理论,尊重区域和景观的生态安全,构建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景观的生态格局在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景观的环境、资源和特征应该进行相应的研究,根据每个城市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3.城市功能生态化

3.1生态产业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优化产业的结构,结合城市本身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资源和人力情况出发,对于本城市的产业格局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使自己的竞争力有所提升,应该建立本城市特色的产业结构和体系。生态单元的建设应该遵循生态城市产业建设大的规划原则,对于其经济功能的定位应该有所深入,而且对于生态产业的建设规划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先后顺序,对于生态单元产业结构的建设和规划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3.2生态园林建设规划

园林建设是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园林绿地系统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净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园林建设规划的好坏,对于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园林绿化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应该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多样性;生态园林的规划中应该最大限度的完善生物的多样性,并且充分利用城市中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使人与自然很好的结合起来;为了更好的构建生态园林体系,对于绿地规划系统应该有所完善,保护好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进而构建生态的园林系统;生态园林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所以对于生态园林建设的指标评价体系也应该有所完善。

3.3生态人居建设规划

城市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健康、安全、有效率、可持续性,为了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在规划中,应该以人为本,不仅布局要合理,而且应该有浓厚的人情味,适宜人类居住,对于国内外的生态居住规划理念,应该有所吸收,结合城市现在建设的特点,合理的进行现代城市的人居建设规划,总之,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才是人类的理想住所。

3.4生态社会建设规划

目前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工业社会越来越朝着生态社会的方向发展,为了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在以后的社会建设规划中,应该将生态文化的建设作为重点,确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将生态文化的建设纳入社会规划的核心内容。生态文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体现于全新的发展观、幸福观、生产观、消费观等影响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观念之中。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只有进行立体式的生态文化建设,将其真正贯彻和体现到政府行为中,渗入到社区和公民层面,全方位地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运动,才能确保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明确生态社会与生态文化内涵,明确城市文化定位。生态文化建设还应建立与生态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社会发展能力,培养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消费意识,并探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制定建设具有个性魅力的城市文化策略等。

4.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加快城市建设的部分,为了加强城市的可持续建设,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将发展、科学的观念引入,并且把握生态的原则,从新的视角出发,从实践中总结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真理。最终建设出结构和功能都生态的城市,进而提高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 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17-20.

[2][美]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M].沈清基,沈 贻,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 篇7

关键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生态思想,天人合一,风水思想

1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思想基础

“中国的传统是整体论的人文主义的,不允许科学同理论力学和美学分离,理性不应与善和美分离”。文化价值体系是一个惰性很强的系统,要改变它往往需要借助传统的力量[6]。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上下两千年的澎湃历史长河中,人类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特定的文化领域内形成的。人类于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哲学思想、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民间风俗等文化现象更是引发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历史现象,也自然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1 森严的等级制度与规整的城市规划

等级制度一直深深的渗透在我国封建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在把礼看作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的同时,也非常的讲究尊卑,“礼制尊,统于一”,用礼来“以统百官,以偕万民”,极力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名分与等级观念,十分重视“三纲五常”的社会道德及宗教伦理观念的作用。在古代中国,礼节无处不在,无时不存,衣食住行均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周礼·考工记》明文规定了古都规划布局的理论与模式:“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国都城市为正方形,长宽各九里,每边三座城门,经纬各九条街道,左边建祖庙,右边有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和政府办公的地方,后面是交易的市场。这样一个堂堂正正、四四方方,纵横如棋盘的城市,正是中国古都王权礼制的标准模式,其形态和格调一直沿用到明清。

1.2 古代城市规划中生态理论的初步实践

(1)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在山水交会处,使城市天然地具备自然山水要素,从而极其便利地形成浑然一体的“山水城”。且城市规模与山水聚结相吻合,具有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城市形态与山水要素相互渗透、紧密配合,并赋予象征性。城市布局结构与山水要素相均衡与统一。城市空间组织与外部自然山水空间同构,共同营造一种围合重重、内敛向心的封闭空间。城市景观从自然山水之中取得佳妙的背景、衬托、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从而与自然山水建立呼应关系,突破其有限空间的限定。

(2)人地关系的确立。人地关系就是人们关于人类及其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利用地理的基本思想,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早在先秦著作《礼记·王制篇》中,就提出了“广谷大川异质,民生其间异俗”的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而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则表现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到明代晚期,王士性阐述了对人地关系理论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的思想中,蕴含了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两种机制,即地理-经济-文化的间接影响机制和地利-文化的直接影响机制[1]。

从古都长安、洛阳、北京等都城选址布局来看,基本上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上,都城与山地之间广阔的山前台地均为皇家园林分布地带。在城市选址与布局中把最具有优势的土地作为园林用地,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能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生态城市规划思想。且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城市内的分布多数同城市水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常与城市河道疏浚、防洪、供水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山水环境的城市,使山与水网融入城市结构中,形成一种有机的城市肌理。比如隋唐洛阳多数私园均沿城市河道分布,在江南水乡古镇,河道是城市的命脉,因河居住,因河设街,因河成巷,“河道贯成像,水巷通家门”,山水环境与城市景观在整体设计中一体化,提高了城市的审美价值和生活价值。

2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指导思想

近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又焕发出生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以及对西方近代天人关系论批判和反思的结果[2]。

2.1 “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也是东方整体性思维的重要来源,它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从“天人合一”思想出发,中国传统价值观追求的价值取向和伦理目标是“整体至上主义”。

在1999年国际建协就通过《北京宪章》指出:“千百年来,整体思维一直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精华。今天它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成为地球村的福音,是我们处理盘根错节的现实问题的指针。”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其一,人与自然是统一体,认识自然的一部分。如《周易》将天、地与人并称三才,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天地,认识一个小天地。《史记·乐书》中叶指出“天地一大生命,人身一个小天地”。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这就是“天人一理”。其二,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

“天人合一”是中国关于人与自然的理想状态,是对它们矛盾的克服,只有”和“才是人与天地关系的最高境界”。和“是和谐,它不是僵死的一致而是包含了差异的同一。儒家、道家和禅宗构成了中国思想的主体,对此目前已无可争辩。儒家的道是社会性的,道家的道是自然性的,禅宗的道是心灵性的,但道的自然性在中国思想中是主导性的,“天地君亲师”的顺序就表明了自然对人类的优先论。人和自然始终保持了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论的新生,就中国文化自身而言,则是其自省和自我批判后的理性选择。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2.2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就是对城市选址的影响。《管子·乘马》中就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总之,城市选址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生态环境要适宜人类居住与生活。其次就是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古代城市规划一般会根据不同等级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其规模进行界定,体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规划理念。如《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成三个等级,即“王城,城邑,采邑”[3]。

包括中国传统的建筑,讲究天圆地方,就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特殊注解。最早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村落形成圆形,房屋大门朝向中心广场,就是对众星伴月的认同和模仿。近到明清时期,天坛和地坛也是遵循天圆地方原则修建的。天坛是圆形,圆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四周的栏板,都是单数,即阳数,以象征天为阳。地坛是方形,四面台阶各八级,都是偶数,即阴数,以象征地为阴[4]。

在这一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古代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界的尊重和维护,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严格按照星宿布局,中轴线明显,结构对称严谨,南立天坛、北置地坛,日坛、月坛分列东西。规划强调群体意识,成为“星辰之都”。规划强调群体意识,呈现出完整性和协调性,透射出当时政治家、思想家和宗教哲学家对一种“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天道、地道、人道”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5]。

2.3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相对于当今科学而言,它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思想。中国学者季羡林说“这种思想是有别于西方分析模式的东方综合的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它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前途。”

当今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自然、区域、高效、和谐、人本”等生态城市建设的本质,其思想内涵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当前城市规划界所推崇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观也可以从这里找到思想的滥觞。

3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风水思想

城市生态学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风水学说[4]。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曾经在中国古代城市营建中得到充分体现,而在这些实践的背后,风水学说的具体指导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

3.1 风水思想的概括

风水学说同以阴阳五行、脏象温病、气脉经络诸说为主体的中医一样,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色彩,它是以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为基础,柔和了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容,将山水文化与人类聚居地的选址营建融为一体的学说[6]。它融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非理性于一体,蕴含了中国传统之中的山水情愫和身后的山水文化积淀,在浓重的迷信色彩下闪耀着哲学的智慧与艺术的光辉。

摒弃风水的迷信色彩后,风水理论呈现给我们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居理想和以生气为核心的技术路线,其中蕴含的合理内核和大量罗列的科学事实,以及笼罩在迷信色彩下的各种神秘现象,涉及到自然、人文等诸多方面,值得现代城市科学予以重视和研究。

风水是人类环境的客观存在,即天、地、…山川、土木等自然景现。选择风水的学问就是风水学,风水学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门学科,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宁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明清[5]。

3.2 风水思想中的生态要素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城市,均是经过慎重考虑而后定的。如北京城形胜为“北枕居庸,南襟河洛,右拥太行,左环沧海”,山川环卫,气候宜人,是“王者不得不可为王之地”(杜牧语),所以早在战国时燕在此设邑。后有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至今仍为首都。可见其选址的科学性。

在风水看来,“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阳宅全书》)。理想的城市环境应该是有山有水、背山面水或山环水抱;如果山、水要素缺一,即使城市内部布局形态再好,亦徒具吉形而无真意。其实,有山有水的地段,便于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形成宜人的生态循环;此外,山水交会意味着阴阳(山阴水阳),刚柔(山刚水柔)、动静(水动山静)的对比与统一、相成与相生,符合“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我国古代山水审美观念。因此,有山有水遂成为我国古代山水城市选址的必要条件,而古代山水城市亦必巧妙地嵌合于自然山水之中,形成城与山水、人与自然两情相依的最佳境地[4]。

在古代中国,风水术作为一种山水文化观念,它直接地指导了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形成了众多独具一格的古代山水城市。现在适时地探讨和总结风水及其指导之下的古代山水城市规划思想,既有利于我们继承优秀的历史文脉,完善地保存与保护传统的山水城市格局,更有利于我们当前规划建设生态城市。

我国古代城市从来就不是那种简单的、纯实用功能的建筑聚合体,而是一种充满了各种文化意蕴的古代生活环境,在其漫长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种种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的多重撞击。风水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关于城市、宅居环境选择的山水文化观念,必然深深地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这正如吴良镛先生所云“中国传统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的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显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说’的理论有关”。

4 结语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是基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之上的,在规整的城市规划背后是等级制度的封建思想,依山傍水则是依据“天人合一”与风水思想。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通过“天人合一”的哲学指导思想,以及风水学说的经验契机,创造了宜人的人居环境,积累了一批又一批的资料。希望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传统的力量,对城市规划的生态指导思想提供一些深化或者变革的基础力量。

参考文献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汤天滋.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71~72.

[4]李铁华.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J].规划师,2002,18(5):63~64.

[5]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实践 篇8

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以城市区域单元为平台和切入点, 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次尝试。生态城市建设充分反映了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 积极探索在城市区域水平上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创建生态文明以及建设新型社会的强烈愿望。

实践方面, 目前国内有关生态化城市的创建工作有很多, 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生态市”、“绿色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以及“花园城市”等。这些称谓虽然各不相同, 但都包含着生态学的内涵, 一般来说多侧重城市生态建设与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几项因子。然而, 随着实践的发展, 在近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这些生态化城市发展的理念都逐渐趋同, 都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对城市进行规划, 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 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为规划对象, 融汇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 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 提出社会、经济、自然整体协调发展的时-空结构及调控对策。

此外, 我国的区域生态建设正在向全方位的空间发展, 从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生态市到更大的城市群和生态省, 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城市群在未来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和空间组合模式, 以其足够的产业聚集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性的重新分工、竞争、交流与合作。从地理概念上来讲, 中国有23个城市群, 以6大流域经济带为主线、以11大经济区为依托, 包括326个大中小城市、31个核心城市, 以占21.13%的国土面积创造了78.78%的经济总量。怎样以区域生态的模式来进行发展, 是未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一般包括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几方面内容。发展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 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不同, 生态城市的建设强调发展模式的转型, 强调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生态环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制约因素。生态城市建设着眼于建立稳定、和谐、高质的生态环境体系,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 推进生态人居建设, 努力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文化是实现生态城市的保证, 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以及管理体制。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理念正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以城市为单元的区域的具体体现, 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切入点。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 篇9

1.1 绿色生态住区的概念绿色生态住区指

从规划用地、建筑设计造型、运营到物业管理等方面在开发与建设中, 以生态设计原则为指导, 遵循“生态美学”、“以人为本”的创新意识, 协调人、自然、建筑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审美关系, 以绿色经济为基石、绿色技术做支撑, 绿色环境为标志, 从而体现住区人格化、自然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并以“人性化”为出发点进行管理的新型住区。

1.2 住宅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不加节制地开发与建设, 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温室效应等的环境污染问题。于是我们意识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继而出现了绿色生态建筑的理论体系, 它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 也是人类居住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尤其是在近几年, 绿色住区的研究也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题之一。

1.3 绿色生态建筑在国外发展的情况。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很多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了生态住宅的系统研究和推进。近年来更加重视, 不仅加强了政策支持力度, 在节约、再利用和再循环等方面均有新进展, 尤其是欧洲生态住宅区的建设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各国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德国多数大城市普遍有出售绿色建材的商店。奥地利维也纳“波德城”:低能耗住宅区, 由6层至7层的住宅楼组成。向阳面有宽大的窗户和阳台, 背阳面只有射击孔大小的窗户;平面设计狭长, 正面宽度较小, 使楼房的外表面积和空间容积比较小;使用热泵从住宅的废气中回收热能来加热日常生活用水, 从而满足所需热能的大约50%, 太阳能集热器能满足日常生活用水所需能量的另外的30%。

2 住区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

2.1 住区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学原理, 结合住宅建设特点, 绿色生态住宅建设要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先原则, 设计、组织建筑内外各种物质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能、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它包括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绿化系统等方面。

2.2 绿色生态住区所需的经济环境。

生态环境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城市规划与建设投资对整体生态环节的创造极为重要, 实施过程中的高科技含量是以营利为目的开发商无法实现的。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三年一中变”中, 广州市每年投入140多亿, 以使城市面貌发生很大的改观, 但要是蓝天更多, 珠江水更清, 空气变干净, 还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再看看市场的需求反应。从广州“恩格尔”系数42%而言, 广州人已进入小康水平, 市民的购房欲望与能力正逐渐同步, 而具备优良自然环境又兼现代交通大网络的广州南部区域, 极有可能成为城市未来中心居住区, 实际上, 目前每10个购房者中就有三个人在番禺买房, 郊区化居住日势不可挡, 前不久, 林树森市长一句“5年后番禺楼市升值50%”的话无疑给这块天生丽质的宝地又加了一把油。

3 绿色生态住区的系统特性分析与环境效益

绿色生态住区的特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 尽可能节约资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体现3R原则, 即再利用、再节约、再循环。对于环境来说, 在不影响建筑与小区的结构和功能的条件下, 材料与能源的使用是越小越好。这需要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简化建筑立面的造型;使用隔热性强, 密闭性好的材料;利用可更新的能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水资源, 大力提倡对可更新新能源的使用等。第二, 保护生态系统,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三, 对人的健康无害、使人感到舒适健康, 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使用上, 必须选择绿色建材或低污染、无毒的建材。

根据住区环境效益表现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其经济效益诸多方面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 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可表现在绿色空间设计、水资源系统设计、能源系统设计、废弃物处理、住区道路与居住环境设计诸多方面。即要考虑居住者使用功能和健康等因子、以及建筑造型的特点, 又要结合绿色生态住区环境的可行性。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社会效益, 显而易见的是环境的绿化, 目前, 我国许多开发商, 都将住宅小区开发的绿化率作为小区的重要环境指标之一, 相同地段的住宅小区周边绿化环境佳, 其销售价或租金要明显高于周边环境欠佳的住宅小区。绿色生态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体现出环境的经济效益。

4 现阶段对城市住宅建设存在的误区

目前在住宅小区建设中, 发展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在小区人造景观方面, 违反生态规律, 跨越了人体生理卫生健康需求的生理愉悦层次, 只着重色彩鲜艳、奇异美观心理愉悦效果。但是, 由于消费者的现代生活方式体验还处于初级阶段, 未能深刻地体会人造景观的生理愉悦和心灵愉悦的关系。普遍表现在几个方面:广植花草植物, 广造模纹花坛, “好看不中用”;过分迷恋热带海滨植物;盲目移植珍奇古怪树种, 乔灌木植物成为美化楼盘的装饰物;植物种植位置分配不合理, 很少种植能吸收有毒气体的植物;重视形态, 忽略生态, 把植物作为景观摆设;刻意营造豪华水景园林, 运行成本高变旱溪;漠视硬质“弊端”, 热岛效应明显。作为直接影响健康的人居环境中, 空气的质量是生态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而且疫病传播与居住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人类对建筑的形式、通风、采光、空调、给水、排水、绿化与景观等方面的健康学指标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绿色生态住区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 关于其整体研究仍需深入。

5 绿色生态住区在我国的发展

5.1 提高人们对住区建设的绿色生态意识人们对舒适环境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随着地球环境温暖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异常气候出现周期的缩短,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反面就是付出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高昂代价, 反思此前的建筑发展历程, 建筑本身所需材料而言, 基本的材料, 如:砖、水泥、沙石等都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来的。而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理念的提出, 是人类自身的生存需求而采取的一种对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驱动力相互制衡的发展模式。因此, 在住宅开发建设中推行绿色生态住区提高到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高度, 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5.2 相应政策支持由于绿色生态住区前提

投入相对要高且回报较慢, 如果没有相关税收、补助金或材料使用的限制, 在全国大幅度地推行会有困难。虽然建设部在2001年4月推出了《绿色生态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指明了绿色生态住区开发中各个系统的指标和标准, 但在建设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颁发等一系列环节给予的支持还远远不够。只有政策上给于开发者适当的优惠, 才能使更多开发商投入到这一新兴产业中来。

结语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 篇10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市化进程,城市生态空间,城市生态品质,城市生态标准

一、挖掘:“生病”的中国城市

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尤其在中国, 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还处于追赶期, 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着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难题。因此, “生病”的中国城市需要更新传统城市生态发展理念。

1. 伴随城市化产生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标是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存空间, 让城市符合生态循环机制。而最近普查显示, 中国一至两年内的城市人口规模将超过农村人口, 我们只用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但数据同时也揭露了我们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 无限地追求经济价值的极大化, 过分地看重眼前短期利益而将长远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存品质视于不顾。

今天的中国, 快速城市化带来最直观的体现依旧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进程。而这引出的核心问题就是人多地少, 城市生态空间稀有化。我国适合城市化发展的平地面积只占12%, 适合城市生态发展的面积更少, 人均面积等到人口高峰时甚至将少于日本。在城市中, 人与自然争夺城市空间的矛盾日趋白日化——我们要在城市生存繁衍, 就必须牺牲生态环境空间。

2. 中国城市生态发展需要完成从几何到生态的演变

社会经济和城市空间都是用参数化的方式来呈现。城市生态建设也不例外, 项目中更多关注点都被投放在资产和面积上, 我们却把生态效益落于脑后。

由于过度追求短期社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目前在中国一些城市中存在“逆向发展”的现象。刻意追求社会经济价值已经引发城市人群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忽视, 致使城市以牺牲生态空间和生态质量为代价来促进经济的繁荣, 本质上则是以牺牲健康生活方式来换取污染严重和充满矛盾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方式, 城市的“越发展, 越矛盾”已被广为诟病。

我们当前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朝着“治标不治本”的方向迈进——拓宽城市干道,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扩大产业规模, 解决物质需求增长;规划城市公园, 迎合“指标绿地”。几何意义占据上风, 而我们却不曾质疑, 这些所谓“指标”, 究竟能否真实地还原出城市生态品质的现状?而实际这些表象化的发展多半仅仅建立在满足人类生存条件的基础上, 无意中甚至改变了城市的生态架构。真正的生态宜居城市追求的是城市中环境、社会、人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与秩序之间结构关系上的高效和谐。

二、质疑:城市生态“这样”建设?

1. 既定“指标”——城市生态品质的衡量标准

(1) 传统“指标化生态建设”的思维惯性

按照今天的概念来说, 绿地率要达到35%以上的城市才能被认定为生态宜居城市, “指标化的生态建设”可见一斑。城镇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PM2.5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时常被提及, 所有能够被量化的单一发展结果都成为用来衡量城市生态品质是否“达标”的准则。

(2) 城市生态建设标准取决于生存品质

城市的生存品质, 来自于城市的生态品质, 也能反映出人们的生存舒适度。城市生存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城市植被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是否有实际显著的生态效益;城市地表结构是否完好, 是否能够维持土壤圈和大气圈之间的能量交换;城市内动植物自然物种数量是否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等。

墨尔本——维多利亚州的首府, 从1990至2006年先后十次被国际人口行动组织评选为“世界最宜居城市”。维多利亚式的建筑、有轨电车以及绿树成荫的花园和街道构成了其典雅的风格。像这样的生态友好型城市, 离不开墨尔本市政最初制定的“三大发展战略”——资源零浪费战略、尾气零排放战略和城市蓄水战略。战略不仅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根基, 更是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俯瞰城市发展, 用城市的生存品质来规制发展方向, 并定义为衡量城市生态建设的标准。

2. 被失衡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

城市植被独有的防护功能能维持空气中CO₂和O₂的平衡、降低温度、增加湿度、防止水土流失、阻滞悬浮颗粒、杀菌净化空气。工业化过速的城市对于生态植被的干预性严重制约了物种本身的自然选择法则, 打断了自然生物链, 自然的生态循环亦就不存在了。如果排除人为干预因素, 那么城市植被物种在数量上应接近于周边生态环境植被种类, 并且植被之间有着丰富的横向与竖向的生态关系。以城市居住区为例, 面积10hm²以上的居住区的园林植被种类应达到当地常用园林植被种类数的40%以上, 并且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地被植物、水生植物、草本植物、竹类等, 设计因地制宜的不同植被群落类型。

为了寻求城市同周边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妥协, 目前的一种典型途径是规划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微循环系统, 它的重点应该是在“湿地”而不是“人工”。人工湿地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 但开发人工湿地并非一劳永逸, 后期的维护管理同样重要。

人工湿地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湿地对水质要求比较高, 若污水超出湿地承载能力, 对湿地本身来说将是极大的破坏, 所以要求对进入湿地的污水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不同城市地域特征和运行数据也不同, TN、TP去除率很难得到保证, 预处理设计和植被配置也很重要, 一旦管理不当极易造成更大的二次污染。

三、创造:有生命会“呼吸”的城市

1. 主观迎合自然生态条件——城市学会“呼吸”

城市的“呼吸”, 主要体现在城市生态的健康循环——保证城市绿化板块中土壤圈和大气圈的可持续能量交换, 并且同时拥有生态平衡的原始自然环境, 和满足人类生存条件的活动空间。

(1) 从城市架构的角度看, 城市需要渗透于自然生态环境

然而以北京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一线城市来看, 该城市类型正在朝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格局发展, 城市周边的原始生态环境也随之消耗殆尽。

“田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设想, 钱学森在1990年也提出过“山水城市”概念。两者的核心思想都集中在叙述一个为生态、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 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需求, 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城市还需要容许人为退还一部分空间来给予生态环境的重建, 始终保持社会空间和生态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吸纳。

(2) 从生存空间的角度看, 城市需要保护自然地表

城市地表硬化是城市化结果的最直观表象。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使得城市的地表结构迅速发生变化, 原来以植被为主的自然景观被众多的人工建筑取代。不断硬化的地表妨碍了土壤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使得原本点状散布的城市板块演变成破碎蛋壳状, 而裂缝成了实施生态建设的空间。

另一方面, 城市地表硬化导致城市的地下水面临枯竭。当前中国城市大都覆盖着混凝土等硬化铺装。与自然的土壤相比, 混凝土地表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能够渗入地表的雨水明显减少, 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不透水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与湿度的交换, 加剧“热岛效应”;短时间的集中降雨不能及时渗入地表, 容易造成道路淹没、交通瘫痪等社会问题, 严重阻碍了城市“呼吸”。

(3) 从建筑空间的角度看, 建立生态微循环是必要举措

建筑是组合城市空间的有机体, 也是人赖以生存的空间。而在当前环境中生长的许多中国建筑 (尤其高层住宅) 很难在生态效能上顾全大局——缺乏生态循环, 极少考虑建筑空间中能量因素、光合因素、人为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建筑本身“不生态”, 也就无法对城市“呼吸”提供有机的支持。

建筑空间提高生态效能, 需要融合建筑内外城市环境, 在空间内外适当引入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 让建筑容纳一个后期模拟的生物圈和能量对流, 建立生态微循环, 提高组团区域的生态效能。

2. 提出新型城市生态品质的衡量体系与评价标准

最终对于城市生态品质的提升需要一个衡量体系, 当然是区别于现有的“单一化平面指标”而言。新的衡量体系需要跳出原有几何形态指标的规制, 从生态效能和科学统计的角度来设立符合城市生态循环的评价标准。

正如被广泛使用的城市绿化覆盖率, 就是典型的单一几何指标。它计算的是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它被认定为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不是预期控制指标能够完全表达的, 绿化覆盖率这样的几何指标不能反映生态循环的全貌, 从生态持续角度来看, 城市绿化覆盖率是片面的。只用“绿”来指代生态不能客观反映出城市生物物种的健康循环, 更不能反映生态可持续平衡状态。因此, 新指标被称为城市生态的还原性指标, 必须更准确的反映城市生态品质和生存品质, 并且以生态性的效能指标替代原有几何性的平面指标, 新指标需要具备以下几项特征:

(1) 能够反映人居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的量化关系;

(2) 能够以更加全面的生态效能指标来还原实际生态状况 (空气的各项指标以及地质的各项指标, 如城市组团内的空气平均温度、空气平均湿度、空气负离子含量、铺装透水效率、水体净化效率、热岛效应减缓效率、生物物种数量等等) ;

(3) 能够反映城市或城市组团生物链, 以及生物循环过程;

(4) 能够反映城市生态平衡, 以及物种繁衍的状况。

在快速城市化给中国带来的诸多问题的前提下, 城市迫切需要“呼吸”, 迫切需要既符合自然生态循环, 又符合人类生存品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空间, 迫切需要具有生态效能意义的城市生态品质的衡量体系。

参考文献

[1]吴缚龙, 周岚.乌托邦的消亡与重构——理想城市的探索与启示[J].城市规划, 2010 (3) .

[2]鲍世行.钱学森论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 篇11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生态设计

1.生态城市规划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为规划对象,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应用规划科学、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确定最佳生态位,并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①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一是在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树立全局观念,完善和执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相结合;二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控制。三是在注重经济与环境平衡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考虑城市与郊区、乡村的合理区划及功能配置。

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强调区域性,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中,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规划要有全盘统筹的眼光,促进生态稳定,追求最佳效益。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有赖于其子系统的平衡发展,在提倡建筑单体生态设计的同时,建筑设计要着眼于城市设计,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及所在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2.2循环再生与节能

①资源的循环使用。建筑材料的选择,首选无害无污的环保性建材,减少木材的使用,同时积极尝试一些新型技术材料;另一方面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通过良好的管理计划重复利用建筑废料,如石膏、玻璃、砖瓦、未装配的建筑构件以及一些废旧的装饰材料等。建立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及回收系统,便于对垃圾等废物进行生态经济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走一条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化、产业化道路。建立城市自然资源循环系统,提倡节能减排。

②降低能耗。资料显示,全球能源消耗中有45%用于满足建筑物的取暖、制冷和采光等需求,一幢典型建筑物的能耗费差不多占了该建筑物总营运费用的25%。如能通过设计降低建筑的能耗,将己造建筑改造成节能建筑,将大大减少对能源的需求。此外,应充分利用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如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其中太阳能的利用研究己日渐引起人们重视并开发利,不但与建筑立面较好的结合,还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完美地解决了房屋的采暖及供冷。

3.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3.1生态要素的调查

主要目的是调查搜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与数据,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试、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等,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提供基础。

3.2生态分析与评价

生态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过程分析;生态潜力分析;土地质量及区位评价;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宜度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生态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建立評价指标体系及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内容应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的内容。

①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应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规划目标和年限。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3.4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①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及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对策。区划的方法可采用数值聚类法等。具体操作时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用地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

②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故无论是新建城市或改建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议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3.5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整体出发制定好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环境要素的发展趋势、影响程度进行预测,分析不同发展时期环境污染对城市生态状况的影响,根据各功能区不同的环境目标,按功能区实行分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逐步达到生态规划目标的要求。

3.6人口适宜度规划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必须通过研究人口分布、规模、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男女性比、人口密度、人口组成、人口流动等基本情况,从而确定近远期的人口规模,提出城区人口密度调整意见、提高人口素质对策以及实施人口规划对策。

3.7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

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城市产业结构不仅表现在3个产业的比例关系,还有生产工艺合理设计的问题,即在功能区(工业区)中要设计合理的“生态工业链”,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调整、改善老城市产业布局、搞好新建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是改善城市生态结构、防治污染的重要措施。

3.8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将治污与绿化、美化相结合,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气候、环境特征等,合理组织绿地,制定出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研究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绿量(市区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人均公共绿地等),合理设计群落结构、选配植物,并进行绿化效益的估算,形成一个点线面结合、绿地、水面自然相融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3.9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现象,掠夺式开发导致了人类面对资源枯竭的危险。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工作应根据国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据城市社会发展趋势和环境保护目标,制定对水、土地资源、大气、动植物物种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划。

4.结语

现代社会应当依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基础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这也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生态城市也必然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助于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光宇.生态城市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04(06):41-48.

[2]刘葭.基于生态城市的城市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0(1):87-88.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 篇12

中国城镇生态化建设包括既有城镇生态化改造和用低碳生态理念指导新型城镇建设。既有城市的生态化改造可从深度开采“城市矿山”;利用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雨水花园、植物草沟及自然排水系统等手段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尽可能采用以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手段实现建筑能耗降低。对于新建城镇生态化,在建设之初就应该设定定量目标,比如可再生能源在新城镇中运用比重;生态化更需要有技术来做支撑,比如建立一套分布式能源、水资源的合理使用等相关技术体系;也要确立一系列国家层面上的鼓励绿色生态的政策及示范工程做支持。这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在接受本刊关于城镇生态化专题采访时的观点。

新型城镇化需生态文明理念指导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建设、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关联。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与资源危机并存的阶段,社会、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在谈到我国低碳生态城镇化时指出。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摘要看,“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凸显决策层对生态建设的重视已上升到空前高度。“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2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和生态城市的目标,构建生态城市也逐渐成为各地热切期望发展的新方向。国际上的生态城市理念提出是上世纪70年代,我认为生态城市概念核心理念应该包含三方面,一是城市存在的形态应该是多元、多样、共同发展的,一切事物也应该是共生共荣的,人类城市的发展不应该以侵害、毁灭其他物种为代价的,而当前人类爆炸式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别的物种;二是城市是循环发展的,世界上的物质是不灭的,能量是守恒的,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再生的,比如建筑垃圾再利用,‘城市矿山’概念的提出和利用都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天人合一”,在过去的200多年中人们总认为,自己在自然之外、之上,人可以战胜一切,经过多年发展我们正逐渐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前生态、低碳观念的提出都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表现,正确认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尽早回归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发展理念,逐步转变‘人定胜天’的理念,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李迅在谈到生态城市理念时如是说道。

中国的生态城市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学会高级建筑师顾孟潮曾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2009年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首次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概念。而生态城市实施建设则是20世纪90年代。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出台,提出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体系;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进一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为体系和目标体系之中,并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

记者了解到,除了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之外,我国各地的低碳生态化城镇建设也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蔚然成风。素有“首都南大门”之称的河北保定自2006年起先后启动了“中国电谷”建设工程、“太阳能之城”建设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等六项重点工程,着力打造新型低碳生态化城市。

2010年上海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传统能源效率,划定了崇明生态岛、临港新城和虹桥商务区三个区域为低碳示范区,推进低碳实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世博会园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均贯穿“低碳生态”理念,成为生态城区发展的一个范本。

与此同时,杭州出台了50条“低碳新政”,着力推进“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即培育低碳产业,打造低碳经济;推进建筑节能,打造低碳建筑;倡导绿色出行,打造低碳交通;倡导绿色消费,打造低碳生活;加强生态建设,打造低碳环境;变革城市管理,打造低碳生态社会。

不难看出,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以生态、低碳理念为指导态势已初步形成,这是否就意味我国已经步入真正意义上城镇生态化建设呢?对此,李迅认为,依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即为一个拐点,即城镇化会从快速推进阶段转到稳定发展的阶段。而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50%,按保守的每年一个百分点增长率来计算,我国城镇化达到稳步发展还需20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我国城镇化能源消耗的增长期,预计到2035年左右会出现拐点,届时中国城镇建设将实现国际意义“四倍跃进”计划即利用一半的资源消耗创造双倍的财富,并能基本完成真正意义上城镇低碳生态化。

城市生态化需系统思维整体规划

李迅认为,既有城市低碳生态化需系统思维,整体规划。系统思维指北方城市的供热、计量方式的改变,旧厂区绿色改造等方面来进行;整体规划则从整个城市多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深度开发“城市矿山”、广泛采用低冲击开发模式方面入手。而“城市矿山”大规模开发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建筑垃圾填埋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对实施城市低碳生态化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迅猛,有数据表明,2002~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既有城区也面临环境脏乱、交通拥堵以及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如何进行旧城区的生态改造,更好地实现低碳生态化,则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李迅认为,既有城市生态化改造可以从方方面面进行,比如北方城市的供热改造。北方城市建筑面积供热能耗高问题很突出,那么,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问题的关键是供热控制方式不太科学,北方城市供热没有普遍采用像供水、供电、供气那样的开关式控制和按使用量计算费用,而是按照供热面积收费,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及居民节能意识不强,如果采用科学计量方式,则可以节能30%~40%。

南方城市是否要供暖成为去年行业的一个焦点事件,李迅认为南方城市也应该供暖,因为宜居、舒适也是低碳生态城市重要内涵,但从低碳的角度来说,南方城市供暖绝对不能实施高能耗、高浪费的集中供暖,应该建立分体式供暖机制和开关式计量方式。

旧厂区绿色改造也是既有城市生态化的一方面,如已搬迁完的首钢,其遗留下来的8万多平方米的旧厂区和建筑是历史见证,不应该拆除的,那应该如何处理呢?绿色改造可以使其以新的形态存在,如可以在高层遗留建筑内建设小型的办公楼、创意产业、艺术区,从而使其成为新的商务、文化、艺术创业产业区;为了达到生态城市的标准,还可以在旧厂区建设住宅,从而实现职住平衡,减少高碳出行。北京798艺术区就是很好的例子,只是这种典型模式在全国还未大规模的推行,需国家及各地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在李迅看来,既有城镇低碳生态化应多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即用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手段实现能耗降低。在建筑方面采用被动式节能可以显著降低城市建筑表面蓄热,促进城市大气纵向流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这对降低城市整体能耗,减少煤炭燃烧污染,降低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含量,进而减少城市阴霾天气可起到重要作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建筑朝向的合理布置、遮阳的设置、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开口设计等,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的采暖、空调、通风等能耗的降低。相对“被动式”技术的是主动式技术,指通过机械设备干预手段为建筑提供采暖空调通风等舒适环境控制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被动式节能就是多用太阳、风,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来实现被动式节能,少用新风机、空调来达到居室的舒适。

“‘城市矿山’的开发利用将大大推进我国既有城镇低碳生态化的进度。它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形象化比喻,主要是从蕴藏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废旧垃圾中提取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这里关注的是旧城改造或拆迁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二次利用的问题。目前,将建筑垃圾100%二次利用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李迅边说边从办公室一角拿出一块由废弃粘土砖、玻璃、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做成的装饰板对记者说,“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记者了解到,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5.5亿吨,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3500万吨。以北京市2012年常住人口2069.3万人计算,人均排放建筑垃圾约1.36吨/年。目前我国如此巨量的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分类,便运往郊外或农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甚至很多河流也成了建筑垃圾倾倒场。这种处理方式在占用了大量土地、河流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

李迅认为,事实上,建筑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果能够将它充分回收利用,将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建筑垃圾利用做的比较好的有中国台北市,如今台北市已经实现了建筑垃圾零填埋;北欧也比较好,目前挪威、丹麦、瑞典、德国等国家,资源利用率在90%,填埋率在10%;美国的资源利用率是50%,填埋率50%;中国的资源利用率10%,填埋率在90%, 所以中国的建筑垃圾利用率大有可为。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建筑垃圾利用方面相关扶持政策和管理却不是很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垃圾利用率。

李迅认为,低冲击开发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低冲击开发主要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简单来讲,低冲击开发模式目的是为了城市建设之后不影响原有自然环境,其开发技术包括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雨水花园、植物草沟及自然排水系统等。通过低冲击开发技术,可以用较少的土地资源将雨水径流的大部分用于补充地下水,变废弃雨水为资源,而且还能结合景观设计对面源污染进行处理,美化城市社区环境。同时,低冲击、低影响模式还具有保护环境敏感特征区,如河流两岸的缓冲区、湿地、斜坡、重要树木、滞洪区、林地、高渗土等的功能。低冲击模式理念还可延伸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减少城市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减少城市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消耗,减少城市三废的排放,减少碳的排放等等。

城镇低碳生态化需长期探索

对于当前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李迅认为,各地积极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城镇理念及生态城市的发展势头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在生态城镇定义还不准确,其发展尚未建立权威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相关配套法规政策体系建设也尚不完善的前提下,未必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镇,而且个别地方在推进生态城镇时,由于急于出成效和盲目发展,而忽视了我国国情和客观规律。

在积极的政策引导及国家财政补贴促使下,我国低碳生态化城镇建设步伐进入快速发展,正当我们为目前生态城镇建设大好趋势感到欣慰之时,李迅却指出,过快的、盲目的、大规模的启动、建筑低碳生态化城镇未必实现真正意义上生态。低碳生态化城市概念在国际上虽已提出40多年,但在我国该城市发展理念的提出也不过几年时间,因此探索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间并不长,一套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理论体系、技术系统、实践经验尚未建立和健全。仅仅几年的时间,学术界很难对低碳生态化城镇形成明确、公认的定义和理解。据了解,我国各地提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名目众多,出现了诸如“绿色低碳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等至少40种以上的名称。因而,在当前探索实践阶段过快的推进,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会阻碍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对低碳生态城市建筑补贴力度是很大的,仅去年住建部实施的《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项目,一次就给申请成功的示范城区5000万元政府补贴,当然还有其他类似的经济引导政策。积极的激励政策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低碳生态化城镇建设的步伐,但也使部分地方为了拿到补贴,追求新、奇的政绩,而盲目、不切实际地申请低碳生态城区建设项目,更有甚者为了达标不惜占用耕地,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置于脑后。

由于缺乏全国性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各地纷纷制定了地方性的指标体系,导致标准参差不齐,且多以当地领导意志为转移。而且目前在生态系统的整体把控方面,各地生态城的技术要求、标准并不是很明确,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出现的以“生态城”命名的在建项目近20个,但并不是每个项目都符合严格的“生态标准”。

在低碳生态化城市建设中,重视新城建设,忽视旧城节能改造和生态保护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李迅在谈到如今低碳生态化城镇建设所出现的问题时特别强调。

新型城镇生态化应建四大体系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史蒂克里斯指出,21世纪世界将有两件大事,一件是中国的城镇化,另一件是美国高科技的发展。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到了全球第二,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惊人。在快速的城镇化背后是人们对其发展模式的思考,而低碳生态无疑是新型城镇发展的关键词,如何实现新型城镇生态化,李迅认为应该从构建科学的目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技术体系、确立系统的政策体系、遴选不同层级和类型的低碳生态试点示范项目四个方面出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支撑城市化发展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等都到了极限,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新型城镇化不能简单的重走圈地盖高楼、建广场、修马路的老路子, 而是需要以低碳化理念作支撑,走城镇生态化之路,建设绿色宜居城镇。

“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那么,如何逐步推进新型城镇的生态化呢,我觉得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李迅说道。

首先,构建科学的目标体系。当前国家层面所提出的低碳、生态、绿色、智能均是定性目标,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低碳生态化还需要国家层面上的定量指标。比如可再生能源在新型城镇建设中所占的比重;新建城镇的绿色建筑、建筑垃圾利用率100%的标准;绿色交通在整个城市出行比重等。说到绿色交通,李迅认为,可以参照哥本哈根绿色交通65%的出行率,即生态化城镇应该有三分二人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三分之一驾车出行;甚至学校与学生家的距离也应该有个明确的规定,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城市规划者和政府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尽可能达到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全市均衡化。

其次,建立科学的技术体系。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离不开系统化的科学技术支撑,如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太阳能、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土地的集约利用、垃圾资源化等方面都需要系统的技术指标来支撑。同时,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应针对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科学技术手段。如在南方炎热地区,可以采取遮阳、立体绿化等办法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通过完善自行车、公共汽车系统等绿色交通来降低交通能耗;在北方严寒地区,实行冬季供热计量改革,可促进居民采用太阳能、地热能来替代传统燃料的积极性。

再次,确立系统的政策体系。政策引导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李迅建议,我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政策体系框架的构建可以从政府如何让地方、企业等生态城市的主要推动者积极的响应;社会基层的民众、学生如何积极的参与;中外政府、机构应该如何更好的共建共赢推动生态城镇发展四个方面来进行。

最后,遴选不同层级和类型的低碳生态试点示范项目。李迅认为,应按照不同层级和类型从中遴选试点示范,从而引导更多的城市开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例如,根据实施主体和组织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国际合作层面;部省 (市) 共建层面;地方城市自发层面,而根据实践范围的不同,则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单项实践,如安徽省淮南市侧重于高浓度瓦斯气的利用和煤炭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全面实践,如浙江省安吉县以及当前众多的低碳生态新城等。,如中新合作的天津生态城、中瑞合作的曹妃甸生态城、中美合作的重庆悦来生态城等,如深圳、无锡、河北省;如浙江省安吉县、安徽省淮南市、北京市延庆县、密云县等。

上一篇:动态跟踪管理下一篇:多媒体电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