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下的中国纺织

2024-10-04

生态文明下的中国纺织(共6篇)

生态文明下的中国纺织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进程的基础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的各方面。其中, 教育对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的使命》一书中强调指出, 在解决“人类困境”问题———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资源浪费和日益短缺的过程中, 教育, 尤其是全民教育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1]可见, 教育, 特别是针对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 是拯救地球、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 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工程。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解析

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 并以国家的治国方略与发展理念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 生态文明教育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那么, 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教育呢?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以跨学科为特征, 旨在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 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一门教育科学。笔者认为, 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根据社会成员现有的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和社会发展要求, 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 对全民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以使其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成长为生态公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国家对全体社会成员开展的有关生态环境教育的各种活动, 是一种国家主导、全民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开设的一门以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学科。本文主要是在广义上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探讨。

总体来说, 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主体是国家, 教育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具体来说, 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者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专兼职教师等;教育对象严格来说是全体社会成员, 主要是我国公民, 其中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学生群体。需要指出的是, 所有的教育者首先也是这一教育的教育对象。

二、生态文明教育意义的三个维度

1.对社会文明发展的意义之维

首先, 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在深刻反思与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追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成功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持, 更需要较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因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美丽中国的构建, 归根结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努力。科学发展观中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备较 高素质的生态公民。而生态公民的突出特征就是拥有科学的生态观, 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素质, 并且能够在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这一理念。可见,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与科学发展观的旨归是相一致的。因此, 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其次, 生态文明教育是缓解生态矛盾, 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我国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据统计, 2012年底我国人口已超过13.5亿, 未来几年将达到15亿, 过于繁重的人口压力已使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在资源方面, 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1.3%;石油、天然气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0%;人均耕地不到1.4亩,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2]同时, 我国的淡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形势严峻,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近三成的淡水流域水质达不到人类生活饮用水标准;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气天数已达全年的30%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一半左右。面对人口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加剧的严峻形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的建设理念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而建设理念在全社会的普及与宣传,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 特别是生态文明教育。事实上, 生态文明教育的两个基本方面就是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造成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严重的原因很多, 但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和认识问题, 而转变种种错误认识、提高生态素质的根本出路在于生态文明教育。因此, 生态文明教育是两型社会从认识向实践过渡的关键。

最后, 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需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与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包括人、社会与自然界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与良性发展, 美丽中国的提出, 则进一步描绘了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好蓝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大力加强生态建设, 以实现中华疆域的山川秀美, 让我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3]然而, 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非一朝一夕之功, 也非个人之力所能及, 而是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长期共同努力。其中, 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社会建设与文明进步需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现代公民, 并且是具备生态理念与环保意识的现代公民。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 从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塑造合格的建设者。

2.对教育体系完善的意义之维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 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然而, 教育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演进而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特别是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 面对人口压力激增、资源供需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的新形势, 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完善教育机制、丰富教育内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的那样,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 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4]当前我国各种生态矛盾的恶化形势越来越凸显了提高国民的生态素质、培养生态公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鉴于此, 教育有必要通过扩展体系、丰富内容、更新理念的方式把生态文明知识和价值理念吸纳进来。因此, 加强与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教育自身职能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的时代要求, 更是其适应形势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现实呼声。

放眼世界, 国际经济一体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在逐步增强, 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也在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频繁而加深。高速发达的现代交通、通信技术, 尤其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新媒体几乎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便捷的交通与通信手段加深了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也为各国间相互借鉴教育经验、交流教育成果提供了保障与平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 充分发挥教育对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 当前我国教育在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还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经验和教育技术。近年来, 随着全球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加剧,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在平衡生态与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不少国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积极实施生态文明教育, 同时加强与全球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大举措, 同时也是我国教育走向国际化, 与国际生态教育发展接轨的重要体现。

3.对人自身发展的意义之维

从人的个体生存发展来看, 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最终是通过人自身的发展, 特别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来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5]“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6]。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存在物, 其存在方式不仅具有自然性, 而且具有社会性。而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所谓人的社会性是指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人类整体发展的基本属性, 包括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和较高级的自觉性等。在人的生长发展过程中, 教育 (包括生态文明教育) 是使人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人通过教育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的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结果,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在根本上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加剧的现实, 已经威胁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扭转生态矛盾加剧的颓势, 实现个体人的发展以至整个人类的发展, 教育、特别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迫在眉睫。只有通过生态文明教育, 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才能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素质, 使其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进而身体力行, 在生产生活中自觉践行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文明理念。可见, 加强与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既是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也是实现人本身发展的需要。

从人类的最高价值追求来看,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 而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愿景是:“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 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 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 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当然, 这样每个人的能力和智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 但是理想的应然状态必须从现存的实然状态出发。于是, 马克思分析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认为除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制度以及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外,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育。马克思曾指出, 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7]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行为能力越来越成为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 在全社会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公民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

总之, 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工程, 生态文明教育对社会的文明进程、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个体社会成员到企事业单位再到整个国家, 特别是国家领导层和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在全社会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大力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素质, 才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赵中建选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陈永森.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 2013 (4) .

[3]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4]本社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5]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6]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0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5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高速城镇化下的中国生态文明之路 篇2

根据报告,在这三个方面,中国城镇化进程都到达了关键时刻。同时,在一系列问题上,中国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压力,包括提高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就业,交通,住房以及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安全,农民工生计,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转型及空气与水的污染等。中国如何继续完成其城镇化进程,将决定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结果。

该报告指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大规模推进,并且即将进入一个关键阶段。应对气候变化、消除不平等以及应对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仅举几例——都将和中国新兴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将对中国当前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产生深远的影响。”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存在机遇。城镇化不仅能加快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升级,而且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之一,有利于中国政府从以GDP为核心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向一个更加稳定的、以人类发展为基础的发展方向转变。

“中国正在以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实现城镇化,”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在报告发布会上说。如报告所述,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总数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只用6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城镇化率从10%到50%的过程。同样的转变,在欧洲用了150年,在拉丁美洲则用了210年。

报告还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对于中国的领导人而言,这同时意味着重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引导中国度过这一社会转型期。正因如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择以城镇化这一迫在眉睫又意义深远的问题作为《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

“可持续的人类发展在于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式,增强人们自主选择的能力和机会,使其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同时在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前提下,为当代人谋福利。我们相信,同样的指导原则也适用于城镇化这一至关重要的议题,”克拉克强调。

在《可持续与宜居城市——迈向生态文明》中,撰写者列举了多个有关中国城镇化管理的重要研究成果及政策性建议。报告内容要点如下:

生态文明下的中国纺织 篇3

关键词: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放在显著位置, 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实践者, 因此,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 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增添生态文明素养, 为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国梦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美丽中国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美丽中国建设的提出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人们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十八大纵观全局, 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伟大构想。

(一) 美丽中国建设提出的背景

美丽中国, 内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美好前景, 既是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 也是反思后的科学构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空气污染、水污染、耕地污染等问题尤为突出。2013年, 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指出, 中国500个大中型城市中, 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 2012年, 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这四座城市, 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达到8 500多人。中国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 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 基本清洁的地下水只有3%。此外, 中国现有耕种土地受重金属污染, 共约1.5亿亩[1]。由此可见, 我们已经为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提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 是我们对传统发展方式反思后的美好憧憬。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把握人类文明发展大势, 结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格局,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 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整体战略发展的一个部分, 是总揽国内外大局做出的战略抉择。

(二) 美丽中国的内涵

“美丽中国”是新概念, 但其理念并不陌生。

美丽中国首先是自然之美。天蓝, 水清, 山绿, 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这是当代中国广大普通民众对美丽中国最直观的解读。泱泱中国, 雪域高原、浩瀚海疆、奔腾江河、苍茫草原、江南水乡……处处都是美丽迷人之景。卢岑贝格将自然描绘为“美丽迷人、生意盎然的盖娅”[3], 自然之美不仅在于她迷人的外表, 更在于她内在的活力。自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系统, 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不仅能够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的可持续性, 而且也能够支持人类的可持续性。

美丽中国其次更是人文之美。美丽一词, 是形容一种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的接近完美或理想的境界, 也可以形容一个人从内心散发出来的魅力。建设美丽中国, 也是在建设魅力中国。美丽中国, 美在自然, 也美在文化, 更美的是人。人文之美, 是人的内在之美, 是传统的传承与光大之美, 是人际之间的和谐之美, 是人对自然遵从与关爱之美。美丽中国的提出, 要求人们更加注重个人从内到外的全面发展, 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设美丽中国视角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当代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 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2014年, 李克强总理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贺信指出:“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 也是对发展的提升, 事关当代人的民生福祉和后代人的发展空间。”[4]而当下, 我们要扭转粗放型经济带来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进而构建“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中国, 这不仅是体制机制的转型问题, 也需要价值理念的转变。虽然当前我国GDP居世界第二, 但若不转变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 将无法使经济既为当代人又为后代人谋福, 将无法保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要转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就要从价值观开始, 尤其是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然而, 在传统的大学教育中, 更多的是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教育, 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大学课堂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 是高校拓展德育内容的需要

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和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的过程。“要清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只有通过每一个人内心的革命性变革。”[5]只有为人的道德价值观注入生态性内涵, 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向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拓展, 使之成为人的内在价值, 人类才能真正做到保护自然。伦理的生态向度, 不仅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觉悟, 也是人类伦理的进步。道德统摄了人类生活的文化和自然两大方面, 生态伦理和人际伦理构成了完整的伦理学。目前我国高校德育主要在人际伦理方面, 人际伦理教育已经很成熟, 但生态文明教育却较为滞后, 既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也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 将高校德育拓展到生态伦理已经势在必行。

(三)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 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 “以人为本”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 人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越来越为国家和社会所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 包括了人的思政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理念,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张扬, 专业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具有开放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面, 但大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的认识广度和深度都较为缺乏。因此, 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四位一体路径

大学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践行者, 要努力构建一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 打造一个信息交流网络共享平台, 营造一个践行空间, 联接一个辐射通道, 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之路。

(一) 构建一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

“链”是对事物之间表现出的环环相扣的关联关系的形象描述。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的三个主要环节, 其中教育影响是指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 包括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的结构是复杂的, 可以是直线链, 也可以是立体网状模式, 三者之间相互关联, 相互融合。

以提升教育者为重点,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将生态文明素养加入高校教师的聘用条件中, 从源头上保证高校教师队伍生态文明素质的稳步提高;同时引进生态科学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开设高校教师生态文明意识再教育课程, 提升已聘用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

完善教育内容与方式。在教育内容上,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中。一方面, 教育主管部门与环保部门要密切配合, 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统一规划, 出台相关教材、辅导读物;另一方面, 于课堂教学中,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重点强调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中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着力强调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法等。在教育手段方法上, 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 组织生态文明实践课程;同时, 生活即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 加强对大学生生活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引导。

以提高受教育者生态文明素质为目标。列出一些与生态文明有关的书单建议学生假期阅读, 例如《寂静的春天》《人类的极限》等等。鼓励在校大学生特别是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学习生态相关知识, 积极参加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提高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 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坚定意志。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引入大学生的科学研究, 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评价, 既要有社会和经济目标, 又要有环境和生态目标。

(二) 打造一个信息交流网络共享平台

十八大闭幕后, 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教育部社科司在全国10所观测点高校, 对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状况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调研, 80.5%的同学能够认识到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 96%的学生赞同十八大关于“五位一体”新战略和美丽中国伟大构想, 但仅有24.55%的学生能清楚知道“世界环境日”, 在回答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中, 大多学生仅停留在浪费水电、粮食, 乱扔垃圾等方面。同时调查发现, 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相关信息的渠道更倾向于人人网等大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6]。由此可见, 大学生群体具有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意愿, 但对生态文明了解程度较浅。

开放性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开放性的个性, 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高度开放的, 而网络也是高度开放的, 把网络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 有利于发挥其隐性生态文明教育功能。

高校通过注册大学生经常接触的网络平台, 丰富宣传内容, 创新宣传形式。在宣传内容上, 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升华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 将人际伦理拓展到生态伦理, 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在宣传形式上, 利用网络的开放性, 引导学生紧跟时代潮流, 关注全球环保信息, 就网络上一些生态文明模范事迹或者是生态破坏现象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思潮的碰撞中, 学会如何辨伪存真, 并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 用协调性和动态发展的生态思维方式搭建网络生态文明信息共享平台。

(三) 营造一个践行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课堂说教、口头的言传, 而是要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 根本落脚点就是为了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取向。

以校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主。心理学家布兰德 (Brand) 认为, 日常生活领域的环境行为与不同的情境有关, 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影响学生的生态行为, 同时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来,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发成立环保社团, 通过组织类似“建设美丽中国, 从建设美丽校园开始”生态践行活动, 提醒大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以校外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辅。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到生态环保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参观考察, 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生态优势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深入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 每一个人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在内心有了根本的转变, 才会端正态度积极行动起来, 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学校要充分挖掘各方面的资源, 利用学生到社会实习的机会, 结合在校园中学习的生态文明知识, 对外部环境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认知。

总之, 从校内到校外, 从学习到生活, 为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搭造一个践行空间。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联系, 让大学生切实感受生态文明就是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做起。

(四) 联接一个辐射通道

以班级为结构单元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现在大学班级一般由相同专业的20~30人左右组成,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班级同学拥有相同的专业背景, 对生态文明认识水平基本相近, 并且同学之间关系密切, 便于开展活动时的情感交流;在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等的策划过程中, 可以结合专业的特色, 顾及到每一个同学的实践感受, 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成效好。

以环保社团为引领集聚共同兴趣、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环保爱好大学生, 形成具有凝聚力量的学生社团。在班级组织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后, 同学对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升, 为社团的集聚奠定了群众基础。学生社团将各院系不同专业的这类环保爱好者组织起来, 所组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可参与性非强, 同时社团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者, 又可以影响社团成员。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环保社团能够发挥普遍教育作用, 能够结合专业优势并发挥公益主题的号召作用。

以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锻炼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 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寒暑假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时期, 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平台。高校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培育融入到社会实践中, 丰富学习实践渠道, 如生态公益劳动、生态志愿者等活动, 不仅强化了生态文明意识, 也肩负起了传播生态文明的责任, 有利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 最终又可以反过来增强大学生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班级到社团, 从社团到校园, 从校园到社会, 连接一个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从点到面的生态文明理念传播辐射通道。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EB/OL].金投网, 2014-08-0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卢岑贝格.自然不可改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57-63.

[4]徐立明.华东交通大学科学用电用水年省千余万[EB/OL].科学网, 2011-10-25.

[5]汤因比, [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M].荀春生, 等,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7.

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篇4

纺织业是工业化的跳板,中国纺织为中国启动工业化和全面实现工业化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也给人类带来了些许烦恼,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形成“五位一体”格局。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行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应放在尤为重要的地位。

环境倒逼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后,我国纺织行业发展迅速,取得傲人的成绩。但是,由于这种行业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基础上,因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凸显,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前整个纺织行业同样面临环保压力,地方政府面临指标压力,企业面临资金、技术、成本压力。因此,纺织企业必须注重生产过程中每一环节的生态问题,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再利用等一系列工作,积极推进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在纺织业发展进程中,纺织从业者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纺织业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突出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影响到纺织行业的长久发展,还将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成绩面前不忘困难

虽然面临不小的环境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业表现依旧亮眼,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业在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的成绩有:一是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2013年,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能耗6164万吨标准煤,比2010年下降4.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10年下降25%以上。提前两年完成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的目标;二是行业节水取得一定进展。2012年,纺织规模以上企业用水总量60.6亿吨,取水总量35.4亿吨,占全国比重为7.5%,与2010年36.2亿吨相比,在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仍下降了2%。但行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平均42.5%,低于全国80%的平均水平。2012年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28.96亿吨,较2010年稍有下降;三是污染物(COD、二氧化硫、氨氮)排放总量得到遏制。2012年纺织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4.03万吨,较2010年以来排放量变化不大。

成绩虽然突出,但行业还是要时刻谨记仍然存在的困难。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指出,行业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是装备、技术、工艺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适合我国特点的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相关技术有待研发;二是节能减排与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在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领域,缺乏连接回收与再利用两个链条的分拣环节、急需建立完善的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体系。除建立分拣环节外,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还需要从头开始建立数据统计、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品认定等相关工作与服务体系。在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领域,缺乏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相关的评价标准体系、经济核算体系。此外,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废旧物品的回收及循环利用缺乏监管制度与产业政策。

生态文明内涵丰富

当前,纺织行业树起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旗帜,很多企业积极响应,已经在这两方面发展得非常完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但是,在纺织行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仅仅包括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再利用。

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环境保护和行业生态建设;二是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行业生产方式;三是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纺织企业生态文明建设中,企业员工的幸福感、企业绿色管理制度等都是检测纺织企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甚至包括纺织企业厂房内噪音指标,方圆一公里对水体的影响,周边居民对企业的认可度等。像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定期搞居民开放日,让周边老百姓来参观,这都是纺织企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纺织企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要提高思想觉悟,增加自身使命感,加深对生态建设的认识,从一点一滴做起,全面、有序、稳步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影响纺织企业,乃至整个行业。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林业生态建设 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生态,生态建设,林业发展

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被赋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被纳入到了共产主义教育理论当中。生态文明所指的对象主要是针对自然资源, 在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中, 与自然之间起着特定的相互作用, 而生态文明就是一种人对自然所持的态度。它由社会所影响, 内容有着较为广泛的覆盖面, 包括一般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与社会同自然关系的一系列基本理论等等。因此生态文明可以被归纳至道德领域范畴当中, 通过生态文明良好风气的教化来确保现代人的行为与生产活动等等均需要立足于满足生态学的基础之上。林业的建设, 本质上就是对环境的还原, 因此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来探寻现代林业建设的新路径也就具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1生态文明理念的作用

生态文明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着新的定义, 其之所以被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主要原因来自于生态文明已经在时代发展的当前拥有了相当的地位, 对此主要有着四方面的解释:第一, 早期人类的文明标志为自然文明, 以渔猎为主, 后来由畜牧种植衍生了农业文明, 机械化大生产由将社会推向了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成为了替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更高级形态;第二, 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物质文明与制度文明, 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成为了当前的重点;第三, 按从属关系来看, 生态文明当归类于精神文明领域当中;第四, 生态文明的建设无法独立生存, 需要依附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作用[1]。由此可见, 生态文明理念的作用就在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 要求现代人们秉持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的理念, 在确保能够满足自我发展需求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林业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从生态文明的解释当中能够看出, 生态文明具有着相当广泛的覆盖面,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前提是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求则众所周知, 即应当重点做好林业的建设[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 因此为现代林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决定了现代林业所肩负的任务的重要性, 只有进一步提升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并强化执行力, 才能确保生态环境被有效改善进而为人们提供良好、健康的生态环境。中央与国务院曾针对林业的发展提出过专门的政策要求, 规定要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赋予林业以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大陆的生态系统当中, 森林才是主体, 直接决定着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然而在人类生产力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 全球的森林生态系统已受到严重的破坏, 林业面积急剧萎缩,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时代来临, 我国自然难以免俗。森林资源向可持续发展阶段的转折从二十世纪末期被提出开始便广受关注, 无论是指导思想抑或是对现代林业的定性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我国政府对于林业的生态建设决心明显可见。生态文明理念的高度前文已有阐述, 现代林业的发展应当从此立场出发, 以全方位的纵横发展观来进一步提升对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视, 签下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契约。

3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策略

3.1还原林业的生态功能。林业的生态功能在人们看来似乎仅具有着服务性, 也就是说, 人们对于林业生态的认识, 大多都是从自我中心论的角度出发, 具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客观地讲, 对于林业生态功能的认识应当放眼宏观视角, 以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来对林业生态功能以新的定义[3]。在林业系统当中, 多种生物相互依存, 生态地位相对确定, 资源的利用也具有着互补性, 自然条件的融合决定了林业物种的多样化态势, 此本质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共通之处。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建设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因完全背离森林生态系统的要求而变得脆弱, 因此不应当被纳入到生态森林的建设计划当中。由此可见, 还原林业的生态功能, 绝非种植几片单一树种的林地就能满足需求, 而是应当秉着建设生态公益林的理念尽可能多地营造更稳定且多物种的庞大森林系统。

3.2遵循林业生态建设的自然原则。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农业的建设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因此为了农作物的良好生长, 农事活动的开展也就成为了必须举措。而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则并不应当如此, 生态文明的理念重在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林业生态系统要想良好的运转, 则必须要依赖于自然的力量[4]。实践证明, 人类发展至今虽已掌握了先进的技术, 但再怎样发达也难以复制自然界的天然环境。而很多适宜地区没能形成林业生态的系统的原因也大多都是来自于人类的大肆干扰。毕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漫长的时间, 解决生态危机已经来不及拖延, 及时补植人工树种能够有效减少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周期, 也因此成为了现代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植树造林的最根本目的。

3.3充分考虑树种与时机的决定因素。一方面, 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要因地制宜, 也就是要根据相应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除此之外, 还应当确保所选择的树种具有能够成林的特性并且保证能够与当地既有的生物区兼容,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覆盖面积达到一定的标准。另一方面, 植树造林的时机选择亦相当重要, 直接决定着林业系统的成活率。诸多实践证明, 气候的波动对于林业系统的影响巨大, 抓住有利时机, 则会使林地郁郁成林, 且能够对环境起到改善的作用;而反之, 即便其他条件再好, 气候的变化也会使林地死于襁褓之中。

4结论

综上所述, 社会经济的发展, 将生态建设推向了高峰, 在生态文明理念下, 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成为了当前的一个国际性课题。对于林业生态的构建, 只有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 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更好地还原大自然的现货生命力,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许传德, 侯晓雁.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与探索--林业生态建设30年回眸[J].林业经济, 2013 (01) :59-63.

[2]赵树丛.全面提升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J].林业经济, 2013 (01) :3-8.

[3]江帆, 李崇波, 万猛, 张莉, 赵倩, 韩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河南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07) :282-283+309.

生态文明下的中国纺织 篇6

(一)中国韵

中国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并且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在绵延不断的文明进化历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国韵”。所谓“中国韵”,就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它既可以表征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也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特有的图像、符号和文化的精髓。或者说,中国韵就是被历代中国人所认同,代表中国文化精神,体现中华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图像、符号、文化等具象物质和抽象的精神元素。

(二)中国服饰元素之神韵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演绎了东方“衣冠古国”悠久绵长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华夏礼服”由此得名。华服在数以千年的演变中,经历了“胡服骑射”、“开放唐装”、“华贵清装”“西服东进”这四大服饰变革,从古朴简约的秦汉服装走向雍容华贵的隋唐五代服装,从高雅清丽的宋装走向炫目堂皇的明装,从华贵的清装到性感的旗袍,都和战争、经济、政治、文化紧密联系。它不仅是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外在反应,也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节的升华和凝练。

中国服饰神韵之美体现在精致含蓄美和自然和谐美两个方面。东方服饰整体风格特点为平面的、抽象的、写意的,强调线形和纹饰的抽象寓意表达,朦胧隐约,藏而不露,透露出含蓄之美。刺绣、飘带、图案和头饰、项饰、荷包、帔帛、流苏等众多佩饰的装饰,恰似万花丛中一点红,使得服饰又多了精致之美。另外,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自秦始,取天之未明之色——玄色为上衣之色,取地之色——黄色为下裳之色,体现天人合一的气息。人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一言以蔽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精致、含蓄的韵味之美。

这种思想也体现在对中国服饰元素神韵之美的吟唱中。“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这是唐朝李群玉在《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中描述古代女子“六幅”罗裙之美。身穿“像湘江水一样柔滑闪亮的”上好的丝绸面料做成的裙子,“头发高高梳起就像巫山的云一样”的女子是多么美轮美奂!元稹在《晚宴湘亭》中写到,“花低愁露醉,絮起觉春狂;舞旋红裙急,歌垂碧袖长。”感叹舞女红裙碧袖,歌甜舞旋,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孟浩然则在《春情》中吟咏“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把长裙的风姿摹写得曼妙无比。宋朝的张先在“南乡子”中描述道“相并细腰身。时样宫妆一样新。曲项胡琴鱼尾拨,离人。入塞弦声水上闻。天碧染衣巾。血色轻罗碎折裙。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暗折双花借小春。”由以上可见,在中华民族古老的东方神韵之中,服饰文化已经成为文人墨客歌咏的题材,他们用神灵之笔将那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服饰文化之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中国韵在中国服饰中的再现

内在的思想要通过外在的形式来表达,中国服饰文化中东方神韵之美是通过服装面料、服装色彩、服装造型、服装图案来体现的。

(一)服装面料

服装面料与服装设计的风格和款式密切相关。随着纺织技术的飞速发展,分门别类、形式多样的新型服装面料就像飘过的一片祥云,演绎了五彩斑斓的服装世界。但传统面料并没有偏安一隅,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与现代技术结合后反而显示着无法替代的魅力,时不时地刮过一股怀旧风、复古风。丝绸麻和蓝印花布等各式富含传统要素的面料很受青睐。丝绸既可以其柔软、细腻、亲肤、飘逸的特性,尽显女性的温婉与娇媚风情;也可以其华丽和华贵的特性,凸显人的富贵和超然。棉麻制品以其吸水、舒爽及保暖等朴实的风格,深受“江南布衣”族的垂爱。

(二)服装色彩

色彩是服装设计中跳动的音符,是最敏感的元素。中国服装色彩的主流渊源于传统的五色,带有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的精神。然而不同时期的服饰制度中都有着明显的色彩偏好,如秦汉尚黑、魏晋尚蓝、隋唐尚橙、宋代尚绿、清朝尚黄、近代尚紫。纵观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色彩中的应用,红色和黄色当推首选。黄色象征信心、聪明、希望、权势和地位,黄袍加身已经成为驾登九五至尊、称王称帝的代名词。红色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权威、平安、吉祥、喜庆、福禄、康寿、和谐、成功、兴旺、忠诚、勇敢、热情……等所有溢美之词都不足以表达红色的神韵。张艺谋在其影视作品中更是将浓烈的红色演绎得熠熠生辉,红出国门传播至五湖四海。只有地域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通过文化传播来推动中国服装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从而创建世界性特色品牌意义重大。

(三)服装造型

总体而言,中国传统服装讲究宽大平直、浑然—体,忽略人的具体形体而突出其精神气质,给人以长衣飘飘、侠骨柔肠、玉树临风的美。后来服装有了一些改进,但也没有超越这个范畴。清朝时期服装迎来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中山装和旗袍就是典型代表。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个大类品种,上衣的左右上下各有一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中规中矩,下身是西裤,它具有穿着简便并且舒适的特点。旗袍的设计理念强调衣服不只是用来遮蔽身体,它还应该被用来表现女性胴体“曲线美”。在设计中运用了收腰、紧身、低领、窄袖且长不过肘、袍长缩短、开衩、下摆呈弧线形等裁剪技术,把女性的颈、胸、腰、臀、腿等部位的美表现出来,彰显出健康美丽、积极进取、富于魅力的现代女性形象,意蕴着妇女解放的正面积极价值。

(四)服装图案

服装图案是服装设计中的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中国神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对中国传统图案的继承上。中国传统图形指由刻、绘、写、印等手法产生的符号,包括瓷器纹样、汉字纹样、人物纹样、动物纹样、花卉纹样、风景纹样等。在当代服装设计中,青花元素也展现了独特的魅力。《青花瓷》系列服装中,服装面料上有青花图案,造型上采用上身束腰、下身直筒裙,充分展现出女性阴柔的曲线美。就像方文山的词中描述的那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在那薄如蝉翼的面纱下的娇媚的容颜若隐若现,仿若妩媚的江南女子姗然而至。另外,目前服装设计领域呈现了中西合璧的服装风格。例如2005/2006的秋冬让·保罗·戈尔捷设计的以东方风格为主题的高级时装,自然花鸟纹样装饰的毛皮饰边处处散发着自然的气息,配有红色流苏以及中式发髻蕴含着东方古典美。

三、纺织行业现状分析

(一)无品牌经营

中国纺织品行业初期处于“无品牌经营”时期,纺织企业主要以OEM贴牌加工生产为主,以其地大物博沦为世界工厂,仅能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用,大量剩余价值让利于国外品牌客户。结果遍身绫罗人不是养蚕人,身为纺织大国却为他人做嫁衣。按照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贴牌生产模式,最终将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毫无话语权。中国服装企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正由OEM转型为ODM,但真正做到自主品牌生产,尚需时日。例如近年风起云涌的ZARA和H&M等大众化国际品牌定位于快速反应、优秀设计、合理品质、低廉价格等条件,在国际纺织服装消费市场上享有一席之地,其品牌经营模式值得中国纺织企业揣摩与借鉴。

(二)地域品牌众多且低端

目前中国纺织服装地域品牌数以万种,已逐渐形成了杭派、海派、奥派、闽派、汉派、京派等几大派别。杭派女装明显带有浓重的江南水乡异样别致的文化气息;上海女装时尚之都国际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深圳、虎门地区因地缘优势吸收了港澳台的时尚元素;汉派服装以其颜色鲜艳,色块分割面积较大为显著特点;京派女装更具传统服装的富丽华贵和端庄大气。此外,林林总总的服装品牌遍布全国。例如,浙江拥有“雅戈尔”、“庄吉”、“步森”、“报喜鸟”、“杉杉”、“罗蒙”、“万事利”、“浪莎”、“太平鸟”、“洛兹”、“兔王”等服装类中国驰名商标和全国名牌服装品牌;福建拥有“七匹狼”、“劲霸”、“利郎”等一批全国名牌;上海有“斯尔丽”、“莱珂”、“裘丽”等品牌。

虽然,众多地域品牌已经在所属区域确立了良好的声誉,但是这些品牌往往寿命有限,缺乏具备广泛影响力的常青性质的跨区域品牌。同时很多品牌定位缺少针对性、形象单一,没有文化底蕴可以支撑其走向世界。以往那种以中低档次见长,以低成本、多数量取胜的经营模式,无法充分体现品牌战略优势,难以承载品牌建设必须的文化元素也就无法实现高附加值,有一部分品牌甚至已经沦为产品“标签”或代名词。而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则大多拥有经典的品牌故事,相关的质量认证,稳定的文化传承,以及朗朗上口的广告词,还有魅力四射的形象代言人等文化体系做支撑。因此,我国的服装企业在加强生产质量的同时,更应在品牌文化塑造上独辟蹊径,从品牌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入手,对不同产品进行品牌定位,构建错落有致的品牌体系。不单要有定位中低端走量的品牌策略,以品牌表征稳定的质量,好的性价比,以吸引大众消费人群;也要有定位高端甚至是奢侈品品牌策略,以高端品牌传播中国文化及价值观,满足特定人群的品位与档次需求,塑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纺织行业要打造独具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国际化服装品牌,以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浪潮中抢占制高点,获取话语权。

四、中国韵在品牌塑造中的诠释

(一)品牌形象的确立

中国韵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外纺织品设计的焦点和主流形态,主要是因为它本身至少具有三个维度的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品牌形象的确立就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集中作用的结果。它是消费者头脑中与某一品牌相关联的属性集合和相关联想,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主规反映。品牌形象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有形的元素,包括品牌的外观款式、色彩等因素;第二层是无形的元素,包括品牌带给人的安全感、信任感、精神快乐、文化熏陶、艺术想象等因素。国外品牌的发展证明,除了工艺与技术的垄断性优势之外,只有给品牌注入了文化基因,才有可能构筑起品牌壁垒,其他企业才难以效仿模仿。每一个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不可复制的、不可言说的特质,为效仿而效仿,永远隐蔽在别人的屋檐下。正所谓,善学者,学根本,是为胜;不善学者,学皮毛,必败无疑也。优秀的品牌文化可以赋予品牌强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扩张能力,企业充分利用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行品牌延伸,进一步提高品牌的号召力和竞争力。

(二)品牌定位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指出: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一个公司必须努力寻找促使它的产品产生差异化的特定的方法,以赢得竞争优势。这里差异化的方法就是指品牌定位。所谓品牌定位,就是品牌识别和价值陈述的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同目标受众沟通并展示品牌相对于竞争品牌的优势所在。一个企业如果搜索不到行动的落点,就会在市场中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最终淹没在竞争的浪潮中。就营销学的视野看品牌建设,在产品时代,企业只要成功传播自身独特的卖点,说清特色,就可以打败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在形象时代,随着产品不断趋向同质化,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有独特感性利益的品牌形象,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在定位时代,随着竞争的日益激化和产品同质化趋向,企业需要为自己的产品创造出特立独行的“个性”差异。例如,中国丝绸之路控股集团就将传统丝绸服装品牌创建联手家纺品牌建设,定位于高端家居服,与欢莎家纺品牌组合营销,打造民族丝绸的国际性品牌,彰显丝绸服饰高贵、典雅、环保、天人合一的华夏民族风格。

(三)品牌命名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名字“不过是个名字而已”,只是指一个代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就曾经说过,玫瑰不管取什么名字都是香的,但事实上并不尽然。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有一个好的品名对创造一个名牌来说决不是无足轻重的。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出师有名,无往不利!品牌命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品牌命名要做到上口、简洁、好读、易记。品牌名称应简洁醒目,让人一目了然。据调查,两三个字的名称最容易记住,四个字的名称次之,五六个字记忆效果又在四个字之下。同时,命名要有音节特征,双音节名是首选。例如,“高捷”、“霞飞”、“天鼎”、“芳怡”、“美旭”、“峻达”、“卡迪”、“婷舒”等双音节品名,而且都是一个标准音步,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易记易接受,也容易被传播,从而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其次,品牌命名要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命名时可以采用情感命名、双关命名、谐义双关命名等手法。例如,江苏红豆集团将其生产的各款衬衣都统一命名为“红豆”,眼见或听到“红豆”二字,就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唐代著名诗人五维的《相思》一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因此,以“红豆”命名的衬衣一问世,就立即受到不同层次和年龄消费者的青睐。再次,中国服装品牌名称的国际化特征。给商品命名要考虑他国消费者的欣赏习惯,尊重消费者的社会文化习俗及宗教信仰。商标汉译应在等效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灵活处理,常见的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和“音意译结合法”,关键是要符合他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四)品牌传播

品牌传播是指品牌所有者通过各种传播手段持续地与目标受众交流,最优化地增加品牌资产的过程。公共关系是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协调公众关系的传播行为,并作用于品牌传播。正如美国工商界销售权威爱尔玛·赫伊拉所说,不要卖牛排,要卖咙咙声。在他眼里,真正吸引消费者的是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炸牛排时发出的咙噬声,而不是那块普通的牛排。广告是传达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一种感受。例如,利郎男装在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举办了世界Manhunt男模大赛;2007年进军意大利米兰和西班牙拍摄广告片,举办“利郎杯”明星篮球赛;2008年参加台北时装秀和东京时装周;参加“赢在中国”节目、橱窗创意空间活动等。总之,品牌传播就是通过有效的品牌推广策略达到效果最大化、最优化,如参加服装展览会、邀请明星做代言人,举办公益活动,各类新颖的促销活动等,通过规模化、规范化的代理制及连锁经营,在科学的品牌推广方法下使产品走向世界舞台。

五、结语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品牌林立的时代,中国原创品牌的崛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联。品牌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层次,创建蕴涵中国韵的国际品牌是纺织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品牌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伟大的品牌感觉了感性收益,而不是理性收益,更传播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因此,服装企业做好品牌形象的确立、品牌定位、品牌命名、品牌传播工作,从而使民族服饰荣登世界舞台,这是一个横亘在企业和设计者之间的时代主题。落实品牌建设策略是中国从纺织大国转型为纺织强国的关键。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要有高度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中国传统产业探索出一条中国韵主题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之路!

摘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 积淀了古老的东方神韵, 演绎了“衣冠古国”悠久绵长、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服饰文化。这种服饰文化恰似中国神韵之中的惊鸿一瞥, 折射出人类对生命、理想、审美、和平、自由的精神诉求。进入21世纪,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恢宏背景下, 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依然是现代服饰文明不可或缺的格调。中国纺织企业如何将中国神韵与品牌形象结合, 用现代技术演绎传统美学, 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一个有着无限扩展空间的时代主题。

关键词:中国韵,纺织企业,服饰文化,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克瑜.华服在身, 包容在心[J].美术观察, 2006, (3)

[2]任俊平, 张朝谏, 陈远会.现代丝绸手绘艺术特点及创新设计[J].丝绸, 2007, (2)

[3]宋才发.WTO规则与中国纺织服装业品牌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2)

[4]陈东生, 甘应进.新编中外服装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上一篇:APT检测技术发展下一篇:肝阳上亢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