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影响中国未来

2024-07-08

教育生态影响中国未来(共3篇)

教育生态影响中国未来 篇1

教育,不仅关系到下一代人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还关系到亿万家庭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也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后代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所谓生态,是指所有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自然界的生态问题近些年已越来越为国人所重视(这是太多惨痛代价换来的),但我国面临的教育生态问题,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说,自然界生态影响的是人的生存环境,那么,作为人的生长摇篮的教育,其生态影响的则是人本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考制度的恢复、教育的改革发展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功不可没,我自己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受益者,“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就是从我的同学中喊出的。30多年过去了,中国走到了重大转型的历史关头,大多数国民物质生活较之以前有了极大改善,但竞争压力、生活压力也在增大。与此同时,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追求真理与独立人格的精神氛围似乎也越来越为社会物化所取代。如何改善教育生态,这是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数亿下一代人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还关系到亿万家庭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也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后代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教育是用来培养人的。而人是什么?是千差万别的、有思维有感情有不同需求的生命个体。如何让每个来到世上的人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教育的宗旨和最重要的功能。一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你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为其准备什么样的人生。人生的航向是靠教育引导、校正的。对于人这种同样但不同质的生命体,理想的学校教育应是差异教育而不是淘汰教育。应尊重个体生命间的差异,为每个人提供适合其发展的人格教育、技能培养,发掘其潜能,维护其尊严,注重其内心的发展需求,教会其知廉耻,明事理,懂得爱、尊重、敬畏和感恩,懂得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和促进生命和自然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教育生态将直接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这是必须直面的。所以,普通中学教师孙敬文和大学生张剑发出的肺腑之言以及其中包含的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关切之情和反省反思,就值得尊敬,也令人警醒。

学生获得知识是为了使生命的质量更高,使生命更有尊严。不能把生命当作知识的容器,不能把教育作为实现功利目标的手段。教育,不是把真理教给学生,而是养成他们追求真理的品格。这是一位教师写在文章中的话。此话说得太好了。目前,“恨铁不成钢”式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生态的大敌。是铁就让其做铁,是钢就让其做钢,应该让每个人都能绽放出自己的灿烂。

教育生态影响中国未来 篇2

所谓生态, 是指所有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自然界的生态问题近些年已越来越为国人所重视 (这是太多惨痛代价换来的) , 但我国面临的教育生态问题, 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说, 自然界生态影响的是人的生存环境, 那么, 作为人的生长摇篮的教育, 其生态影响的则是人本身!读者来信版展现的, 是当今我国教育生态中颇具典型意义的几个影像、几幅画面。它是当今教育生物链中许许多多个体 (家庭) 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其中折射出的东西值得人们思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高考制度的恢复、教育的改革发展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 功不可没, 我自己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受益者, “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口号就是从我的同学中喊出的。30多年过去了, 中国走到了重大转型的历史关头, 大多数国民物质生活较之以前有了极大改善, 但竞争压力、生活压力也在增大。与此同时, 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 追求真理与独立人格的精神氛围似乎也越来越为社会物化所取代。如何改善教育生态, 这是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 它不仅关系到数亿下一代人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还关系到亿万家庭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也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后代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教育是用来培养人的。而人是什么?是千差万别的、有思维有感情有不同需求的生命个体。如何让每个来到世上的人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这才是教育的宗旨和最重要的功能。一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实际上就是为其准备什么样的人生。人生的航向是靠教育引导、校正的。对于人这种同样但不同质的生命体, 理想的学校教育应是差异教育而不是淘汰教育。应尊重个体生命间的差异, 为每个人提供适合其发展的人格教育、技能培养, 发掘其潜能, 维护其尊严, 注重其内心的发展需求, 教会其知廉耻, 明事理, 懂得爱、尊重、敬畏和感恩, 懂得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保护和促进生命和自然界的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教育生态将直接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 这是必须直面的。

学生获得知识是为了使生命的质量更高, 使生命更有尊严。不能把生命当作知识的容器, 不能把教育作为实现功利目标的手段。教育, 不是把真理教给学生, 而是养成他们追求真理的品格。这是一位教师写在文章中的话。此话说得太好了。目前, “恨铁不成钢”式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生态的大敌。是铁就让其做铁, 是钢就让其做钢, 应该让每个人都能绽放出自己的灿烂。

教育生态影响中国未来 篇3

一.语言生态观及中国的语言生态现状

“生态” 属于生物 学的概念, 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20世纪70年代 , 霍根 (Haugen) 最早在《语言生态学》一书中提出“语言生态”的概念, 将语言环境与生物生态环境作隐喻类比, 把语言生态定义为“研究任何语言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作 用关系”。 (Haugen.1972:330) 。语言生 态观认为健全的语言生态是多种语言共存并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体系, 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语言的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以汉语为主, 多种方言和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并存的国家, 而各语码的使用状况并不平衡。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 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3.6%, 汉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内部有许多方言, 这些方言之间的差异程度较大, 语言格局十分复杂 (蔡永良 , 2011:8-18) 。除了汉语及其诸方言外,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大约120多种民族语言 (普忠良, 2001:127-134) 。虽然少数民族语言诸多, 但是非汉语使用者所占中国总 人口的比 例仅为5% (Wardhaugh, 2000;367) 。这些语言的分布状态与中国大杂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的分布状态趋于吻合, 并且没有完全孤立于汉 语 (布赫, 2002:130) 。

二.语言生态观对我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

语言生态观促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再认识, 而语言教育政策标定一门语言在整个语言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会给语言生态带来一定影响。语言政策是“政府对语言文字的地位、发展和作用所作的行政规定”, 如指定官方语言、广播媒体语言、教学 用语等。 (潘海英, 张凌坤, 2010:105-108) 。可见, 语言政策的制定是对语言生态的一种人为 干预, 是维护语言生态的 政府行为, 主要涉及一个国家的强势语言, 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教育政策以及本国语的国际推广政 策等。因此,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语言生态观对我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

1.对汉语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

语言生态观促使人们意识到语言多元化的重要性, 因此, 在通过语言教育政策强化推广汉语言 (普通话) 的同时, 不再一味要求语言趋同, 而是更加注重方言的保护。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6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年) 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可见, 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也使得普通话的教学和推广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从语言生态观的角度来看, 我国的普通话教育政策具有前瞻性, 消除了方言隔阂, 但在推广过程中, 由于对方言缺乏政策支持和有意识地保护, 方言的适用范围和频度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方言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步缩小。近年来, 随着对语言生态平衡的关注, 人们意识到保护方言的重要性。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方言消亡。比如, 对有代表性的方言组织语言专家进行保护性研究, 建立语言档案, 并且建立语言博物馆, 收集语言标本, 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同时, 利用媒体弘扬方言文化,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台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方言节目。

2.对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人口的不平衡导致其语言之间的不 平衡。一些使用人数较少的民族语言正面临逐渐消亡的危 险, 因此,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的当下, 维护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和发展, 维护我国语言及文化生态的平衡是当务之急。

事实上, 中国在建国初期就制定了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政策, 譬如,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2条规定:“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实行双语教育政策体现了中国政府的语言态度, 反映出对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当然, 我国历史上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政策也出现 过错误。比如1958年出现的“语言融合风”, “民族文字无用论”的语言态度使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事业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受到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戴庆夏. 2007:5) 。但总体而言, 我国对待少数民族语言的态度始终是积极和建设性的, 有关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政策也都是有利于语言生态和谐发展的。

3.对外语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

中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从建国以来, 受到政治, 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 经历了以 下阶段 :1951-1956年重俄语 教育阶段 , 1956-1966恢复英语 阶段 , 1966-1976外语教育 停滞阶段 , 1976一1989年外语教育恢复繁荣的阶段。1989年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 外语教育呈现空前盛世, 据新华社消息, 我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 (包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 约占全国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但是, 从现在的形势看, 中国的外语教育政策过分强调 英语, 语种单一。中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外语教育其实就是英语教育。从语言生态观的角度, 这种外语教育政策势必导致语言生态的不平衡, 也难以满足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的快速发展, 不利于学生个体多样性的发展。因此, 笔者认为中国有必要对当前的外语教育政策进行改革以使中国的外语教育更加多元化。

4.对汉语国际推广教育政策的影响

对外语言推广政策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团体为鼓励别的国家或族群的人来学习他们的语言而制定的有关政策。在构建世界多元文化大格局的背景下, 中国有责任和义务推广汉语言及文化, 为世界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 汉语正在走出国门, 孔子学院发展迅猛, 短短4年时间已相继在90多个国家的地区建立了300多所。 (蔡永良, 2011:14) 根据中国国家汉办统计, 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 中国以外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中国政府在1987年成立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专门负责和协调汉语的国际推广工作。这从政策制定上和行政管理上给汉语的国际推广提供了保障。1991年中国向海内外推广中国“汉语水平 考试”。

汉语言的国际推广政策将会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 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 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在和谐不同语言关系上起着重 大作用, 同时会给语言生态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语言生态观认为语言政策的制定要符合语言生态的实际。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国情和区情, 也有不同的“语情”。必须从其语言生态的实际出发, 制定该国家或地区的语言政策, 同时, 语言政策要有利于良好语言生态的构建。

本文正是从语言生态视角研究中国语言教育政策, 认为语言生态区别于自然生态, 属人类精神文化范畴, 要实现和谐的语言生态, 就要尊重语言的 自然地位。

同时, 提出要通过语言教育政策的干预来增强母语意识,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抵制外语教育对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 维护语言文化多元生态平衡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布赫.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2.

[2] .蔡永良.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 2011, (1) .

[3] .戴庆夏.中国民族语文政策概述, 载马丽雅等编《中国民族语文政策与法律述评》.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 (5) .

[4] .潘海英, 张凌坤.全球化语境下美国语言政策对我国语言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上一篇:教育的美好姿态下一篇:语感培养与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