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平衡

2024-10-19

教育生态平衡(精选12篇)

教育生态平衡 篇1

2010年3月,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重点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 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2014年6月, 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提出:“深化区域内职业教育合作, 率先在京津冀等地推动职业教育院校合作。”2014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我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2015年4月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包括区域内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要素的整体共生与协同发展, 其中, 经济发展是核心, 也是龙头。经济增长理论充分肯定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 教育的作用亟待提上日程。在各类教育形式中,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密切, 因此区域内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职业教育生态平衡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急迫诉求。

教育生态学理论认为, 不但教育系统内诸要素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 教育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也时刻进行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 具有多维镶嵌性。该理论从迁移与潜移律、富集与降衰律、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等方面详尽阐释了教育生态规律, 其中, 教育的生态平衡是该理论的核心问题。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区域内职业教育生态平衡问题将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既要考虑京、津、冀各自小区域自身发展的需求, 又要着眼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宏观需求。比如, 职业教育资源富集的地区要谨防资源浪费;避免三个小区域间的同质化, 推进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协同进化;在京津冀大区域内促进人才流、能量流、物资流的良性循环。在教育生态平衡视域下, 京津冀职业教育发展可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要诉求:合理规划职教体系确保结构建设平衡。目前京津冀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体系建设难题, 区域内职业教育要素市场相对封闭, 存在严格的行政壁垒。三地的职业教育又各具优势, 比如, 北京教育资源丰富, 天津独具特色, 河北生源丰富。如何冲破行政壁垒, 合理构建京津冀职教一体化体系结构, 建立有效协调和激励机制,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积极辐射, 确保职业教育结构建设平衡, 是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诉求。

必要诉求:确保区域职业教育输出输入平衡。要实现教育生态平衡, 需要建立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 即保证教育发展所依赖的客观条件与环境, 即社会、经济、科技、管理及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圈内的人才流、能量流、物资流都有良好的循环机制。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 教育收益会外溢给整个京津冀区域;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优值品, 教育的收益还没有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因此, 职业教育是一个亟待政府介入的领域。政府的介入主要体现在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根据教育需求 (教育机会需求和教育产品需求) 和供给 (教育机会供给和教育产品供给) 调控教育输入 (人力、物力、财力、信息) , 引导职教资源的合理流向, 避免区域内职业教育同质化发展, 建构良性竞争机制并推进协同发展;在职业教育的输出 (人才、成果) 中提升人才培养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匹配度, 消除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提升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此, 在实现京津冀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教育生态平衡 篇2

如果说珍惜并运用天然资然,赋予其教育功能和价值,让更多人了解人类与大

自然间的平衡和互敬观念是未来旅游休闲产业的趋势,那么位在三星乡的

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绝对堪称是最好的典范。

天然涌泉结合生态教育意义

宜兰农田水利会选择了三星乡大隐村与冬山乡柯林村交界处之柯林涌泉,利用

其丰富天然涌泉水,规划了生态化功能水路,并融入小区总体营造的`理念,建造亲子

多样化活动设施的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使农田水利灌溉排水设施与小区生活

相结合,也提供了游客来到三星的另一个休憩地点。

亲水空间 美化农村环境

宜兰农田水利会也使用了近自然工法整理河岸护坡,营造出亲水空间及水生动

、植物的栖息环境,使原生种鱼虾及野姜花等动、植物重现,

并于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圳岸植栽大量的绿色花木,不但改善了田园景观,更

是美化农村生活环境。

水源保护区 与自然相互尊重

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内也规划有水源保护区、饮水思源亭、自然涌泉区

及喷泉、生态圳路、生态岛、樱花枕木栈道、柯林涌泉圳制水门及水坝鱼道、亲子桥

、清水亭、望月亭、大波斯菊花园及荷花池等多项休憩设施,游客可以在

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亲近自然,当然也学习与自然互相尊重,并机会教育下一

代环境保护的重要观念。

回宜兰旅游导览页 OR 详览礁溪旅游网页 到宜兰饭店导览页

详览礁溪温泉饭店与礁溪温泉会馆网站 : 礁溪长荣凤凰 礁溪戴维之星温泉会馆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生态教育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影响;生态教育

一、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一)人类文明发展的环境影响

生命不能自足而要依赖环境,生存与环境构成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矛盾,人类文明正是产生于这一矛盾。文明作为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自人类产生不断演替至今,大体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几个阶段,目前正进入生态文明。

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人类文明的发生期。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主要依靠人们的肢体器官和体力,生产资料一般是天然提供的自然生产资料,人们依靠劳动创造的生产资料极少。正如恩格斯所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由于人口少、人类活动范围小和能力上的相对弱小对环境的干扰基本上处于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范围。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时代。在这个阶段人们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加之耕作技术的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生产力水平亦随之提高,传统农业(耕作业和牧业)比原始渔猎的生产率高出大约10~100倍。人类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地征服大自然的活动,引起局部地区的水源、土地、森林、草地和野生生物等逐渐退化,成为使历史上一度辉煌的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文明、中亚丝绸之路沿线的古文明消失。

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得到了飞跃性提升,使人类与自然对抗的能力大大提高,产生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人们越来越脱离自然、脱离环境,于是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即人类的作用在于征服自然,而这种错觉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越发强化,尤其是生活在发达国家城市里的人们高度工业化的结果使人类更视己为“与自然对抗的人”,而且其能力也似乎可以“战天斗地”,产生了人类主宰自然的信念。

(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工业文明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从兴盛走向衰亡;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是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表现;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工业文明的危机表明了它本身的局限与缺陷,而决不表明人类已经走上了绝路。对于现代人类来讲,不能把地球看成是仅供开发使用的商品,而要把它看成是一个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共同体。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必须善待自然,为此必然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方式——生态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和自然和谐、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文明,是自然权力受到充分尊重的文明。

二、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及对策

大学生是未来世界进步的中坚力量,其生态价值观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然而要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必须探讨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一)重视生态伦理教育

在大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大学课程有公共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课程也有关于道德修养等通式教育课程,因此可以从实践层面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首先,在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中,不应再局限于人与人的关系,而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自然、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专题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生态伦理教育,形成未来所必须的生态道德素养,且丰富了公共基础课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其次,学校还应结合不同的专业开展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方面的课程,同时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适度挖掘与生态科学有关的教学内容,结合专业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根据教学内容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例如在生物专业的教学中可以以“自然—万物—人”这样一个生物进化的历程说明人类本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在化学专业教学中可以化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和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的两重性阐明人类在为自己谋福址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制造危险;在物理专业的教学中可以核反应的利与弊引导学生树立科技伦理观;在环境专业教学中使学生获得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不仅使生态伦理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得到了深化,而且也利于生态伦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再次,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观和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态伦理道德。因此,在实施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伦理教育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将许多枯燥的原理、基本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在理性和感性上都有所升华,促进学生对生态、环保知识的理解;要将野外考察与教学实验相结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氛围,使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对现状的了解,及大自然中环境保护、绿色产品等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情感。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建立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制作生态文明教育主页,开发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高质量的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软件,以吸引更多学生、读者访问网站,使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范围不断开拓和深化。

总之,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中也要树立自然整体观、科学观,使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并构建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强化高校生态文化建设

“解决环境问题的路线是文化的,仅仅依靠技术的改进远远不能奏效,必须确立新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政治社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就必须要注重生态文化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

首先,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生态学科科研力量,能组织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专家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生态文化的有关问题,创新生态文化理论并把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成果或科技成果反馈到社会,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高等院校师生对生态建设的内涵及作用的认识深刻,这是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

其次,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要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和教师加强对生态文明相关问题的研究,或以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科技创新,使大学生不仅能直接分享生态文明最新的研究成果,也使他们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通过一系列生态文化建设和活动的开展将利于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逐步形成。

再次,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在校园建设中应突出环保和持续发展的理念,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校园。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校园生态系统是生态结构与系统功能的统一,它首先体现了物种之间、生物与光、热、水、土等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树立爱树惜草的生态观念。

参考文献:

[1]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人文地理,2003,(2):75-78.

[2]阎伍玖.面向21世纪高等环境教育刍议[J].环境教育,2000,(1):12-13.

[3]薛建明.科技伦理视野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23):69-70.

[4]王文鹏.生态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探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4):26-27.

[5]黎德扬.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的历史走向——科技文化视野中的一种解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90-793.

[6]余谋昌.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J].环境教育,2008,(3):68-71.

[7]贾衛列.生态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J].环境保护,2008,(23):71-73.

教育生态平衡 篇4

一、孔子的教育生态理念探析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观博大精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生态学观点,特别强调教育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特质。

1.“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公平性和多元性。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生态化理念的最早体现。这一理念强调了尊重社会的多元性和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奠定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和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孔子一生开门办学,有教无类,终身学习求索,不断“温故知新”。《论语》的第一篇就是“学而第一”,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孔子对受教的弟子来者不拒,年龄不限,有的小于他几十岁,有的如子路仅小于他9岁,由此可见,弟子在孔子心目中的重要。他的说教对象,上至国君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些都体现出了教育应体现多元性、公平性的教育生态平衡思想。

2. 立足社会,注重实践,因材实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创建了中国高等生态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首先,孔子已

经具有了教育自然性的观点。孔子“因材实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实际上与后来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的“应把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则列在教育首位”的高等教育生态观相一致,即强调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教育要研究人的本性,在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这是任何教育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1]。其次,孔子还指出了教育生态化中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孔子提出教育必须要立足社会,注重实践。孔子批评有些人熟读《诗经》三百首,交给的政务不能完成,派他出使外国,又不能随机应变,专以应对,书读得再多,又有何用?这些观点正与现代高等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创新与应用人才,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化职能的理论基础。最后,孔子在学风上也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启发式教育等,诠释了教育的目的和学习的基本规律,对于现在的高等教育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3. 将教育和知识分子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教育生态化的价值观和最高境界。

由于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2]。孔子的教育观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他倡导以“仁义礼智信”教民与治国。即教育的目的应包括促使受教育者坚定信念,勤奋好学,矢志不渝地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把国家的兴衰与自己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奉献给祖国。这些观念对于改变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所造成的教育生态失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方教育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特点分析

20世纪中期,受生态学思想的启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 L.A)和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 E)分别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ofeducation)和“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highereducation)的概念。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它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的对象,是跨越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领域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

1. 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

西方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而且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出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把教育放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研究这三种生态环境和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2. 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与功能,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创新性社会的重要条件。

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与功能,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科技、伦理道德、哲学、民主与法制、社会风气习俗等的集中体现。教育生态学揭示了教育的生态结构、教育的生态功能、教育的生态原理、教育生态的规律、教育的行为生态、教育生态的演替等等方面的内容,并与教育学和生态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内容上和方法上的交叉和联系,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一个国家(地区)拥有合理的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与功能,可有效促进社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高等教育生态的动态平衡规律,要求人们不断揭示教

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教育机制创新,从而推进教育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无论是国家与国家、学校与学校,还是人才之间,从教育生态系统到群体、个体,竞争都是长久存在并导致优胜劣汰。竞争可以促进整体教育改革,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推进学科之间,院、系间的协作,促进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从相互竞争到协同进化,这是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尽管有时不适当地竞争也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但对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动态平衡和协同进化是基本规律。

三、吸收中西方先进教育理念,营造教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1. 改革高等教育行政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投入机制,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资源配置应合理,教育的规模、层次、速度、质量必须协调发展,量力而行,否则便会产生教育生态失衡。然而,目前中国对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投入机制却导致:(1)高校重“设”不重“建”。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条件和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院校急于设立学位授予点。这使高校间专业和课程设置趋同,教育资源分散,人才争夺激烈,强势学科不强,高校核心竞争力下降,学校间形成恶性竞争。(2)高校普遍重“研”轻“教”。目前高校评价上特别强调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的数量与层次,专利发明数、发表论文数、档次和引用频率等。这使高校也以这些指标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和评奖激励的重点。这样的制度导向下,高校教师热衷于做课题写论文搞项目,忽视教育教学,致使高校教育质量不升反降。这些都是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生态失衡状况的表现。

因此,首先,必须调整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改革高校评估制度、重点学科评审制度和经费投入激励制度。要改变政府将对高校高度集权的行政控制方式,强化高校办学自主权,理顺政府与高校的管理投入体制。改变政府主要依据重点学科数量、学位授予点的多少及层次来评价高校及决定经费投入的机制设计,建立良好的生态制度环境[3]。要促使高校真正能立足于自身特色和教育资源针对性地进行学科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长期规划,强化保障措施和效益观念,集中各种资源构筑创新平台,强化学科优势和竞争优势。考虑到高校内与高校间学科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政策鼓励相关高校探索学校内部及学校间资源共享、学科共建和人才共同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协作机制与模式,形成高校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动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状态。其次,根据国家和地方对本科、专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规划,各类高校要突出自身特色,实现高等教育各层次的协调发展。各高校应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资源承载力确定其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结构平衡和多元化。由于实用技能型、研发创新型、基础研究型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方式有很大差异,所以高校不要盲目追求上层次“升格”而要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探索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2. 以培养高素质公民和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从

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保证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产出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大学生就业难。虽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各类专业人才,但与此同时大批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工作,就业艰难。二是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道德素质不高,部分学生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教育中忽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造成部分大学生毕业生团队合作意识差、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不讲诚信、过于拜金等。因而要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加强就业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营造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系统,具有战略意义。

教育系统培养人才应以外部需要为依据,实现高校生态系统与外部社会交换的动态平衡。高校要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和使命,着眼于国内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整合优势资源,营造适应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为此,高校教育应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育思路,除了提升自身师资力量和水平来提高理论教育水平外,还可聘请校外企业家和实践技能强的专业人员走进课堂,将校外实践学习课列入教学计划,实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系列选修课、组建学生科技类社团、创办创意节、举行各类的创业比赛、建立结合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等营造创业和了解社会的氛围。

此外,教育生态学本身就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校应强化对学生的素质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高等教育体系与社会和良性互动。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艺术与社会、世界政治思想和伦理学等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受到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强化对中国文化和精神传统的体验和理解。在理科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如要求学生对主修专业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多角度学习研究。此外,还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职业道德教育、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建立爱心社团等形式发挥学生自身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学生人格塑造、心灵净化和精神关怀的作用[4~5]。

3. 因材施教,积极创造培养创新型甚至大师级人才的土壤条件,实现中国科技、教育与人才的同步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发展,需要沃壤与呵护。根据高等教育生态学原理,高等教育应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甚至大师级人才。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满足高等教育生态的自然性属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源动力,高校应创造条件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兴趣,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帮助他们寻找自身兴趣和潜能的结合点,建立完善丰富的学习创新载体,使学生会创新、能创新,学以致用。比如,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科特色,构建多层次的专项基金支持学生进行创新立项,建立校院两级创新训练体系;开展科技竞赛;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学校实验室开放制度等,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习惯、交流学术思想、扩大求知领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软硬环境的支撑。让每个学生提升自我、参与创新的机会[6]。

此外,在高等教育系统内要营造浓厚的学术信仰,对学术忠诚的氛围。通过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严于律己潜心研究,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们也养成了潜心研究学问,不受世俗风气影响,耐得住寂寞,胸怀天下的好学风。这样的学习环境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独创精神、刻苦钻研、极具创造力的创新型乃至大师级人才。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演化的新趋势:生态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8-102.

[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贺祖斌.以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26-28.

[4]李训贵,张晓琴.教育生态化的高等教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43-44.

[5]佘红艳.试论美国高校德育对中国的高校教育启示[J].南方论丛,2004,(2):96-100.

教育生态文明论文 篇5

有学者将生态文明教育分为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两大类。

其中,专业的教育,重点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非专业的公共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的整体认识水平,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高校环保社团开展工作的重要着眼点。

具体来讲,教育与实践辐射的对象涵盖三个层次,即同辈群体、中小学生、社会公众。

大学生同辈群体因相互之间地位的平等、沟通交流中的相互启发、原有知识结构的积累等,更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

中小学生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可塑性强,易于组织动员,但也要求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

社会公众分布广泛,构成复杂,思想多元,生态文明教育较难开展与实施,但也因此更加考验环保社团的实践性和持续性。

这些既是着力的重要平台,又充满着诸多挑战。

高校环保社团如能在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同时,动员和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教育行列,则能形成“滚雪球效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基础。

二、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方向

(一)集约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是集体行动和集约效应。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高校环保社团多是突出自身的特色,相互之间乃至对外联合较少,以致难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近两年来,区域性和流域性环保组织联盟渐成气候,手挽手投身生态建设。

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高校环保社团在不断摸索前进中,应主动寻求与地区专业化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和其他高校环保社团合作。

一方面相互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提升。

另一方面,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联合呼吁与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地区影响力,利于推广生态环保的理念,实现工作的预期目标。

(二)专业性

高校环保社团的发起与运作,普遍都是凭着大学生的一腔热情,较少有环境相关专业的骨干成员,且多数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常常导致环保实

践活动中避重就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因专业性不强、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等往往难以使人信服。

事实上,高校环保社团可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专业性。

例如: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尤其是农林理工类专业,定期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加以指导。

全媒体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专业生态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便捷且体现主体性,但这对环保社团骨干收集、甄选与组织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

网络沟通的即时性也大大方便了高校环保社团从民间环保NGO那里得到专业的指导。

(三)社会性

高校环保社团最终要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突显社会价值。

首先,社会性的发展方向体现在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上。

如在一些大型生态环保项目中,高校环保社团可以发挥大学生的固有优势,在其中承担某一部分或环节的工作。

还可以建立青年与地方人大、政协代表的定期联系机制,递送社团所做的生态调研报告,找到合理的呼吁表达途径,同时为社团日常工作的开展争取支持。

其次,新媒体时代手机终端的普及应用,为高校环保社团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话语体系和更为开放的发展思路。

社团自身要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运营上下功夫,传播生态科普知识,准确解读环保热点,定期开展微直播、微话题等,借助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四)持续实践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体现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能力。

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者,高校环保社团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身教言传,持续开展生态环保实践行动,才能最终带动社团公众的自觉参与。

持续实践尤其应注意坚持两方面的行动。

首先,率先践行低碳环保生活,分类处理垃圾、收旧利废、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减少塑料使用等。

其次,在持续实践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避免为了宣传而宣传。

高校环保社团十分重视借助地球日、环境日、地球一小时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虽也能取得一定社会效应,但难免有些形式化,反而淡化了日常环保实践的感染力量。

而被认为无技术含量的清洁环境类项目其实是最好的日常生态环保宣传,只有持续坚持实践,才能于无声处动人。

三、高校环保社团的项目化运作

明确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为高校环保社团提供了努力的目标,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还需要从自身组织建设做起。

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架构大体相似,会长为第一负责人,下设秘书处、财务部、宣传部、项目部、外联部等部门,组织分工与管理难以满

足会员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期待与兴趣,组织目标随负责人的换届呈现不稳定性,社团缺乏有效传承。

基于现状,尝试探索社团的项目化运作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项目化运作“将工作任务和目标变成一个个项目,而后通过项目管理的思路来进行运作,使社团的工作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环保实践,为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进一步开阔了思路。

(一)项目化运作丰富工作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

然而,很多高校环保社团的工作内容却较局限,未能突破单一的捡垃圾、种树、废物回收等工作形式,跟不上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究其原因,高校环保社团现有组织架构很难充分激发会员的创造力,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导致活动缺乏新意。

而围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主题,鼓励会员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开发特色项目,则能打开工作思路。

例如:围绕生态文明宣教开展绿色公益讲堂、组织青少年绿色环教、定期发起绿色微话题。

围绕践行低碳生活开展光盘行动、倡导低碳出行。

围绕爱绿护绿开展绿植领养、倡导公益植树。

围绕清洁环境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推动政府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等。

单个项目因专门团队的负责能够推动进一步深化开展,而对于整个社团则因实施项目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项目化运作保障社团传承

高校环保社团的传承容易受负责人个人特质的影响,新任负责人尚未很好地领会社团的宗旨与特色,就急于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造成组织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形成持续坚持的品牌。

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在于社团注重了组织机构的传承,而非内在精神与品牌特色的传承。

项目化运作能有效避免这种“因人而异带来的社团断层发展问题。

高校环保社团在探索项目化发展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可为领域,主动寻求专业的指导,可逐步沉淀社团发展的品牌项目。

如北京大学的“林歌项目、山东师范大学“星星之火,‘纸’有行动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乐活LOHAS项目等。

社团若能在组织传承的基础上重视项目的传承,以项目为主体选任新的社团骨干,因事任人,则可有效促进社团品牌项目的持续发展,从而保障社团精神的有序传承。

(三)项目化运作稳定人员队伍

“会员流失率高是高校环保社团普遍遭遇的尴尬。

一年级新生刚加入社团时有较高的热情,也希望在参与生态环保行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因而对社团活动抱有较高的期望。

但加入社团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自我期待差距较大,社团活动中也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到最后选择离开。

部门设置未能很好地与生态环保工作有效结合是重要的原因。

而项目化运作更多地体现了“事业留人的理念。

会员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的品牌项目,参与到相应的团队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愿意留下

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也为项目的深化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目标的双赢。

(四)项目化运作争取经费支持

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会员自筹、学校团委资助、商业赞助、环保项目小额资助几种渠道。

资金匮乏是社团发展面临的硬性挑战。

项目化运作可以从两方面为社团争取一定经费。

一方面是公益组织小额项目资助,如中华环保基金会发起的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团中央发起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小额项目资助等。

这就要求所提交项目要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能够聚焦问题,有相对专业的设计和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并对项目组织者提出较高要求。

如果社团一直坚持项目化运作的模式,必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能产生严谨切题的优势项目,这样成功申报的几率较高。

另一方面是企业专项资助。

如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百胜餐饮集团必胜客品牌在全国17个城市发起的“必胜客绿色小超人项目,用于支持高校环保社团通过游戏的方式针对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

教育生态平衡 篇6

关键词:“生态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本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51-0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新拓展,近些年不断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例如,有的学者区分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有的学者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提出的缘由和实现的路径,有的学者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容体系等等,但是鲜有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与培育“生态人”的关系问题,本文研究了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这一论题。通过展开对“生态人”的研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研究思路,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一、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回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需求的关照。万光侠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基于生态的价值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1]项久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生态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2]通过以上两位学者给出的含义,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在于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因此,要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必须培育人的生态意识,追求一种“生态人”的理想人格。可以说,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追求和核心诉求。

(二)培育“生态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的原因

“生态人”原本是循环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和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现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并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辩证地分析了人与生态的关系。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人在自然界中谋取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人具有自然属性,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马克思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4]第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自然,创造出“人化的自然”,形成了“人—自然—社会”的良性生态系统。第三,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受“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的支配,人类征服自然的举动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甚至造成了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又会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人”的概念,但是他们所说的“自然—人—社会”中的“人”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也即“生态人”。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培育“生态人”提供了理论支撑。

2.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拓展:现实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很长一段时期,这里的“人”被认定为“政治人”,目的在于培育社会成员的基本政治认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質。相应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把人的价值身份仅仅局限在政治层面。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逐渐受到重视,这必然要求在学理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由“政治人”向“生态人”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旨在探寻一种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模式,这不仅仅是为了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更高意义上,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彰显,即通过‘理性生态人的培育和建构,实现人的新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的积极回应。”[6]因此培育“生态人”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由“政治人”向“生态人”的转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本旨的诠释,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理性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积极回应生态危机的现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培育人的生态意识,塑造“生态人”,才能体现自身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价值。

二、“生态人”的含义及人格动力结构

(一)何谓“生态人”

人类文明依次要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嬗变,相应地人的存在范式逐渐由“自然人”、“道德人”、“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自然人”是指没有独立的意识和个性、个人完全臣服于自然的人;“道德人”是指以道德作为内心的法则、重义轻利的人;“经济人”是指贬低道德、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生态人”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新的人的存在范式,它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7],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理想人格和完美境界。“生态人”是对“经济人”的超越,他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具有良好的生态素养,此时人的生存状态体现为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关怀。并且,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中能够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人”的人格动力结构

“生态人”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理想人格的诉求,培养“生态人”必须明确它内在的人格动力结构。陈秉公认为,“正确的人格动力结构应当是:在环境刺激下,‘人格需要力与‘人格判断力相结合产生动机和行为的结构。”[8]依据这一原理,我认为“生态人”的人格动力结构由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构成,并且在生态环境的刺激下,发挥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生态行为。

“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生态生活的需要,这是维持他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生态人”还有生态归属需要和生态审美需要,这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生态生活需要、生态归属需要和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人”的人格需要力。

“生态人”的人格判断力是产生生态动机和行为的决定力量,它由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和生态责任构成。生态意识是人们反映、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体包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关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意识,理性反思生态危机和生态矛盾的忧患意识。培育“生态人”首先是使人们树立生态意识,所以生态意识是“生态人”人格动力结构的核心。生态价值观是人如何看待自身在整个生态系统内的地位、作用以及生态对于人的意义,它包括和谐的生态观、协调的发展观以及绿色的消费观。生态思维是个人和群体在生产和生活中坚持整体的、全面的、开放的思维,摒弃只追求眼前现实利益而忽视后代利益的思维方式。生态责任是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它既是人们的道德义务,也是人们的法律义务。

总之,“生态人”在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的作用下,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生态人”培育的向度

培育“生态人”的关键是形成它的人格判断力,即形成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和生态责任。要做到这些,必须结合时代需要,实现生活化的育人方式,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探索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一)实现生活化的育人方式

生活化是指德育以生活为场景,从书本转向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的育人方式。培育“生态人”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促使教育方式由单纯注重生态知识的传授向更加注重生态体验的教育方式转变,启发人们的生态道德觉悟。

生态体验是让人们在大自然中亲身体验生态环境,使人们产生喜爱优良的生态环境、厌恶被污染的生态环境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在生态体验的过程中要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而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最终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生态体验不但可以激发人们的生态情感,而且可以增进人们的理性认知。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引导人们“反思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探究生活的真谛与感悟,进而在能动性的催进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空间。”[9]在生态体验的过程中引导人们反思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从而激发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形成整体的生态思维方式,培养高度的生态责任感,最终实现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这种生活化的育人方式能将抽象的理论还原为生动的情境,将价值理念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觉悟,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新探索。

(二)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

培育生态人固然需要激发人们的生态道德觉悟,然而在新形势下还需要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10]法治化的育人思维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育人层面的新要求。具体而言:

第一,制定和完善生态法律法规。目前生态法的制定缺位,法规也不明细,不少人钻法律的空子,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另外,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并不详实完备,有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因此,必须制定严密的法律,发挥健全的法律体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第二,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法律是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培育“生态人”必须向人们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让人们了解其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让人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贯彻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最终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第三,健全法律约束机制,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明明知道他们的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但是仍然肆意妄为,致使生态危机更加严重。这就需要健全法律约束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使人们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让人们在法律的惩戒和约束作用下,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实现法治的现代化和社会化。

(三)探索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双主体说”认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过程看,教育者是主体,教育对象是客体,从受教过程看,教育对象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双主体说”在现实的教育层面就体现为双主体的育人模式,即双向互动、平等对话和互相評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为双向互动奠定基础。在横向上,生态教育面向社会大众,要根据不同人群的认知特点和素质结构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在纵向上,生态教育贯穿一个人的始终,必须构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课程体系,坚持层次性和连贯性的统一,明确规定各个学段的培养目标,并将生态知识渗透到各学科之中,使他们在双向互动中内化各自的生态价值观。

第二,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平等对话营造氛围。要使生态行为外显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必须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多股教育合力,让人们在平等对话与和谐相处中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第三,完善“生态人”的评估机制,为互相评估提供制度安排。在这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可以成为互相评估的主体。评价一个人是不是“生态人”,不能仅仅依靠生态知识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而应该重点评价他对生态的情感,包括生态归属感和生态责任感,评价他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

〔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44.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95.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6〕王学俭,魏泳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7〕顾智明.论“生态人”之维——对人类新文明的一种解读[J].社会科学,2004,(1).

〔8〕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50.

〔9〕万光侠,张九童,等.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范式转换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68.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01).

高校教育生态化与生态大学的构建 篇7

一高校教育生态化的概念和内涵

(一) 高校教育生态化的概念

所谓高校教育生态化是指将生态学的观点和原理运用到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去, 确保大学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处于和谐发展状态, 使社会、政府、大学等达到最优化发展状态, 从而使自然、社会、人进入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阶段, 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教育生态化强调大学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的原理, 致力于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的“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 并通过二者的调适和超越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 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2], 使育人的整个过程都处在人文亲和力与和谐氛围中, 最终成为统一的“教育生态整体”。

(二) 高校教育生态化的内涵

“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 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 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人道文明行为习惯, 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 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3]。其实质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转化为个体道德观的过程。

二高校教育生态化的理论依据

(一) 高校教育生态化的现实基础

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变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快, 但高校教育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速度却过于缓慢, 从而产生了高校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各种形式的不平衡。这是大学生态危机的根源所在。主要表现在:目前对大学生生态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另外还存在大学生态教育视角单一、教育形式僵硬、教学体系缺乏完备性和层次性、没有开展教育实践环节等客观问题。

(二) 高校教育生态化的理论支撑

构建和谐的生态化大学, 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强调教育的全面发展。包括教育服务对象的全面性, 及教育要为所有人群提供公平的服务。基于发展内涵的全面性, 并且教育发展的内涵不只是数量增加、规模扩展, 而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即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其次强调教育的协调发展, 包括教育、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及教育形式要素的协调发展;最后强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终身学习化社会。[4]

(三) 高校教育生态化的必要性

从世界范围看,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早已由绿色大学发展模式进入生态大学发展模式, 并且进行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 而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和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教育的内容也将具有时代的特征。开展生态化教育, 倡导绿色文明,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道德教育体系是对现在德育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是我们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和造就具有生态意识、生态理念及生态情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为此高校各部门必须各司其职, 建立和健全高校非生态专业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内容和方法。从世界观、伦理观、思维方式、消费观、成长观及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实施系统有效的指导[5]。教育生态化在为高校教育注入新的内涵的同时, 也为当代大学生融入及适应社会提供了思想上的帮助与指导。因而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相关素质,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主管部门重视度欠缺

政府对大学生生态教育地位缺乏足够的重视, 许多高校还没有把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素质列入到整个教育培养目标之中, 没有把基础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列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政府部门一直没有设立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健全内容体系, 也没有为大学生生态教育投入足够资金, 这就使得生态化教育的深度及广度无法拓展开来, 更使生态化教育的实施和后续发展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致使生态化教育推广速度较慢且内容较为单薄。

(二) 自身重视度缺失

这主要表现在高校生态化教育的培养模式单一,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意识培养过程中, 将生态环境问题简单地看成自然科学问题, 而忽略了社会科学理论方面的培养, 这非常容易造成未来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中全面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并且高校对生态化教育的师资力量投入力度不够, 尽管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人类高度关注生态环境之后, 我国对高校生态教育方面的投入正在逐步加大, 一些高校也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类人才的培养, 但从总体上来看, 目前高等学校从事生态环境教育的师资数量上非常匾乏。

(三) 生态教育缺乏系统性

高校生态教育是包括生态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在内的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教育体系。但综观我国目前的生态教育, 还处在教育角度单一、教育形式僵化、教育教学体系缺乏完备性和层次性, 离综合型生态教育还非常遥远。

四生态大学构建的途径

所谓生态型大学是要建立一种和谐、开放、创造的新型教育模式, 它更加重视和突出整体的功能, 把教育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这一整体既包括教师、学生、课堂、内容与方法, 也包括整体的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 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生态链及有机生态整体。生态大学的建设途径包括:一方面是构建完善的绿色大学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是提出高师院校生态化教育的新课题。

(一) 构建完善的绿色大学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学先后启动了不同层次的绿色计划, 即建设绿色大学, 充分发挥大学的作用, 开展绿色教育, 为更快、更好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打好坚实的基础, 但中国的绿色大学仅仅启发性地开设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是不够的, 想要顺应时代和国际的发展从绿色大学发展模式进入生态化大学发展模式就必须解决和完善绿色大学发展模式, 中存在的问题。

1构建完善绿色大学的概念

完善的绿色大学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的各项工作, 维持学校的持续发展, 通过不断自我否定的持续创新过程, 开发办学的绿色技术, 探索最佳教学和管理模式, 优化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 保障可持续大学教育的有效实施;通过绿色教育和绿色建设, 积极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 传播和普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推进全社会的持续发展, 从而实现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6]。

2构建完善绿色大学的内涵

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培养大批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二是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贯穿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发展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服务。三是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使之成为环境保护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地。四是用绿色教育手段管理人。不断探索新的最优教学和管理模式, 改进现有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 建立一支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和管理队伍。使他们像绿色的种子一样播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成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3构建完善绿色大学的目标、内容与对策

建设目标:解决高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不普遍、开展对象仅限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普及度低等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建设内容:第一, 开展绿色教育。所谓绿色教育, 就是全方位地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 并将这种教育渗透到自然、技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中, 使其成为基础知识结构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完善和健全环境科学培养体系, 跨院、系及学科培养, 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第二, 推进绿色科技。是指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贯穿到科技工作的各个方个面, 正确地引导科技发展, 使科技工作追求的目标从单一经济效益过渡到环境效益目标, 注重知识创新。从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为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三, 建设绿色校园, 就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贯穿到生态校园的建设中, 使绿色校园起到教育和师范的双重作用。并使校园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 一个景观遍布的园区。校园处处可感受到学校事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氛围, 全校的师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第四, 实施绿色教育手段, 就是高等教育的一场革命, 是办学方向、教育路线和指导思想的根本改革,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要发生重大的变化。特别是作为指导思想的价值观、方法论和教学模式也要发生变化。总的来说, 在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和教育的各个方面获取最大利益的同时实现教育从征服自然的目标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转变。

建设对策:一是改革教育思想, 更改教育观念, 达成绿色教育共识。加强绿色教育既是教育思想认识上的飞跃, 也是教育实践上的突破。只有更改教育思想、更改教育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才能更好地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使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达成共识, 共同促进绿色教育的开展。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绿色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强弱。为此, 要积极开展各种绿色教育培训, 以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情操和敬业精神, 建立一支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使教师的科研朝向绿色科技开发、研究与创新, 积极开展环境理论和生态论理学研究。三是改革教育模式, 就要改变传统征服自然的教育观, 使教育从为人类服务向为自然服务转变, 形成从征服自然向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

(二) 高师院校生态化教育的新课题

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未来高、初级师资的主阵地, 生态意识、生态情感和生态学素养的培养对我国生态学教育和公民生态意识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其他人群。普及和提升高师院校生态学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1高师院校进行生态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是为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他们应当具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观念, 因此, 应该在以“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师院校普及生态学教育, 通过生态学教育, 要求学生善待自然环境、尊重自然, 树立自律意识和平等观念, 树立生态道德观[7],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 将自身的生态理念言传身教给广大的学生, 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2高师院校生态化教育的途径

生态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强、研究范围广、学科间渗透面大、应用广泛的前沿科学[8], 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提升生态学教育的基础。高师院校应针对生态学相关知识对学生进修培训, 为他们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

纵观生态学学科发展历史, 生态学上重要概念、理论和原理无一例外均由国外生态学家提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生态学教育中对理论体系的忽视[9], 高师院校应加大生态学的教学力度及课程的公选力度, 并通过生态学专家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方式提高高师院校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程度, 培养其生态观念。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解决是其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从任何一本教科书中可以完全学到的, 这些技能的培养需要实践和研究过程的积累[9]。顺应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生态学教学应重视实践课程[10]。

生态学的飞速发展, 其研究对象的不断改变, 许多现象和过程完全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对生态学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教学手段, 已成为生态学教学的必然选择。在生态学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计算机模拟、网络等手段辅助传统教学, 不仅可以使教师的展示更形象更生动, 提高学生的认知, 还可以延伸教学的时空, 激发学生的兴趣[11]。

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已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些机构可以独立完成的, 公民的生态意识直接影响到未来环境的状况。目前我国的生态学教育和研究还相对滞后, 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还比较薄弱, 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1]。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高校教育生态化的同时, 选择正确构建生态型大学的途径, 加大和提升我国高校生态化教育的普及面和教学水平, 进一步推动科教兴国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银, 莫晓红.生态大学构建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 2005 (5) :42-45.

[2]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6) :50-52.

[3]蒋笃运.构建和谐教育的生态策略[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8) :103-105.

[4]戴联荣.大学生态, 文化人格共生和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5]刘浩东.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浅谈[J].决策探索, 2004 (10) .

[6]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 2000 (5) :16-19.

[7]刘江毅, 付文杰.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 2005 (11) :58-59.

[8]将有绪.森林生态学的任务及面临的发展问题[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22 (3) :1-3.

[9]陈家宽, 马涛, 李博.生态学家的综合技能概述[A].//生态学家面临的挑战[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0]王光军, 田大伦, 闫文德, 等.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3 (1) :129-133.

教育生态平衡 篇8

此番描述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凯文?凯利不久前在中国的演讲中说:未来20年,最伟大的产品还没有被创造出来。生活在未来社会的公民如今正在或即将在中小学校接受教育。为此,我们不得不自问:我们的教育准备好了吗?

技术革新使教育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有一点是从未改变的,那就是教育的本质。今天的教育还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仍然如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由此,我们必须尊重教育的常识,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发展教育。

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意味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验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好的经验已经不断融入教育实践,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践者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破除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痼疾、难题,形成教育事业整体健康发展的新常态。如同国家治理新理念中的新常态是构筑社会新生态的开端一样,说到底,教育新生态首先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有尊严地成长的绿色环境;其次,是要成为教育者和教育家得以成长的乐土。这是构建良好教育新生态的价值取向,也是所有教育从业者作风转变的根本。

教育改革的方式应该更加灵活和开放。教育管理者应该系统分析、综合诊断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采用全面治理的方式应对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转变思路,协同创新、综合施策和系统设计,转变教育和人才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不唯分数,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丰富的成长养料,不断丰富广义教育产品的供给,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可选择的教育消费模式。

教育要努力构建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基本公共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随时随地的学习、数据访问和教学效果追踪成为可能;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正在普及;学生与教师通过画图、语音、视频的即时交流,让作业讨论更加高效;基于地理位置的分组讨论和社交分享最终会超越课堂而存在;学生获取知识更加容易,知识刷新未来将会像刷微博一样简单。这就是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其宗旨就是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和新教育服务产品的供给,统筹解决教育资源配给,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实际获得公平的教育。

教育生态平衡 篇9

关键词:生态观,我国高等教育,平衡

生态学这一观念被应用于我国的教育界这一领域起始于20世纪初, 教育“生态平衡”的提出和发展是教育事业的一大发展和创新, 给教育界带来了光明和新的发展契机, 由此出现了新的教育世界观、认识观以及方法论。后来, 各种以生态观的视角来思考、探索、解决生态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性问题的研究越老越多, 高等教育领域的生态平衡研究正式出现。

一、对生态观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平衡的阐释

生态学本身是一种研究生物和环境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学科。其中生态学的观点、理念等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论, 各个领域也逐渐对其进行借鉴和应用, 包括政治、文化、经济以及教育, 政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各种名词也相继出现。将生态学这一观念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 不仅与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所出现的问题相吻合, 而且为其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高等教育生态学这一观点, 最早由英国的教育学家提出, 逐渐被引入到中国, 开拓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空间和范围, 其中以生态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平衡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观念来确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具有很大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从而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关高等教育的体系, 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而又复杂的系统, 其中各个因素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 随着其动态的变化, 会呈现出平衡和不平衡的两种状态。其中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观是目前的根本问题, 生态平衡观并不意味着这个体系各个因素保持静态的平衡, 它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即需要保持在结构和功能之间, 物质、信息等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平衡。高校教育体系的平衡观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据近几年来的数据调查显示, 我国各个高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大众化的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 在面临着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 其与资源的迫切的矛盾更加深化了, 最终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的失衡, 为了维持自身的发展, 这种失衡状态将会愈演愈烈, 最终教育界出现了“生态危机”, 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从生态学的视角, 以生态学的认识论来分析这一问题, 以其方法论来指导这一问题, 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走上生态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平衡发展的对策探讨

高等教育体系的生态平衡指的是高等教育这个体系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性、运行的高效性以及功能的优异性等。要想保持高等教育体系的生态平衡, 需要从根本上了解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结合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观, 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需要准确地把握教育生态观的实质以及要求, 遵循其发展的根本规律, 最终保持其生态上的平衡发展, 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立起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期的社会讲究生态和谐, 其中人是促进和谐的主导力量和根本保障, 只有在人和谐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社会的最终和谐。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 生态指的是社会的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 其中的各个生命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作为高等教育这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其主要构成部分是学生, 其主要发展的目标也是培养学生, 将其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 要想实现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 首先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生态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人才培养的生态观, 其中需要做到促进人才的全面性、可持续性以及和谐性的发展, 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生态人”。这一概念指的是其不仅能够做到在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做到顺应生态需求, 实现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综合相关人的研究, 本文认为生态视角观下培养出来的生态和谐发展的人才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 保持着对生命的信仰和敬畏, 将生态的整体价值放在首位。这样的人才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还将社会、生态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另外,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将整体的利益放在首位, 从而保证社会利益和生态整体利益的和谐发展。 (2) 追求物质获得和精神享受的统一。生态观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的平衡, 不仅需要培养出在追求自身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基础之外, 而且还能够将道德的追求作为自己所奋斗的目标。 (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可持续发展不仅讲求长久发展, 还更加注重综合性地平衡发展, 即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之间的共同发展, 生态观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需要具有这样的特征。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发展首先在培养人才方面, 需要将生态和谐作为根本的发展目的, 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 落实人本思想, 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性发展。其次, 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 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需要做到保持一致性, 将生态的平衡发展作为根本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国高等教育一共分为三种类型的学校:一是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的大学, 二是本科类院校, 三是高等职业技术类学院, 其三者之间虽然为三个不同的独立个体, 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保持定位的统一性, 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在总体上的和谐、可持续、平衡地发展。

2. 形成有利于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

具有一个保持着平衡、协调、和谐的整体的生态环境, 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如今这样一个大的教育环境和背景下, 要想实现生态平衡的发展, 各个高等院校就必须要做到使自身的教育系统与整个的高等教育相适应。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 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二是社会要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对此, 一方面高等院校需要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 对自身的教育体系不断进行优化和改革, 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融入到自身的教学目标中, 从而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另一方面,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 社会需要给予高等院校充分的支持, 包括加大经济上的投入。在立法方面, 建立健全高等院校教育的相关法律, 优化高等教育的政策, 从而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根据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 其中资源短缺是很多高等学院都面临着的严重问题, 并且已经成为了限制其生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高等教育的自身的生态发展来看, 首先需要在资源上保证充分地给予, 不然将对高等教育整个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最终可能会造成整个教育体系面临困难。要想保证高等教育资源的充足, 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系。

3. 全面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 实现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根据生态学的观点, 生态系统要想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 在其结构上需要保持一致性, 在生物种类上需要做到多样化, 这样的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高等教育系统也是如此, 不仅需要在其功能上保持协调统一, 还需要做到多样化, 这样的高等教育系统才是生态平衡的。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性是需要不断进行优化的, 一是适应性优化调整, 二是战略性优化调整, 二者都是为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服务的。在适应性优化调整方面, 即在对自身系统进行完善的同时, 从而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不仅说明高等教育系统不仅需要具备促进自身发展、培养社会人才等方面的基本功能, 还应该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 并且保持其相互之间的平衡性。

4. 坚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高等教育体系逐年呈现增长趋势, 一方面数量得到了增长;另一方面规模也迅速得到了扩大, 然而高等教育的系统并没有在人才培养方面或者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具有更大的优势。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没有做到整体上的协调、平衡、可持续。因此, 高等院校首先需要意识到数量、质量、结构以及效益这四者之间并不是独立的个体, 而是一个互相共存的整体, 单纯地做到规模和数量上的扩大, 而忽略其他三方面的因素将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 即导致其发展的不平衡。因此, 各个高等院校需要具备一个全面发展的观点, 保持其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生态平衡, 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生态视角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面貌, 它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点,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长久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就目前众多高等院校的发展模式来看, 其中仍然存在着各种违背生态平衡的做法, 因此迫切地需要加强对生态平衡的重视, 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 最终实现自身的长远而平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素玲, 苏世宽.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审视[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09) .

[2]李晓霞, 何绍福.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的生态失衡现象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3) .

教育生态影响中国未来 篇10

所谓生态,是指所有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自然界的生态问题近些年已越来越为国人所重视(这是太多惨痛代价换来的),但我国面临的教育生态问题,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说,自然界生态影响的是人的生存环境,那么,作为人的生长摇篮的教育,其生态影响的则是人本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考制度的恢复、教育的改革发展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功不可没,我自己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受益者,“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就是从我的同学中喊出的。30多年过去了,中国走到了重大转型的历史关头,大多数国民物质生活较之以前有了极大改善,但竞争压力、生活压力也在增大。与此同时,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追求真理与独立人格的精神氛围似乎也越来越为社会物化所取代。如何改善教育生态,这是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数亿下一代人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还关系到亿万家庭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也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后代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教育是用来培养人的。而人是什么?是千差万别的、有思维有感情有不同需求的生命个体。如何让每个来到世上的人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教育的宗旨和最重要的功能。一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你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为其准备什么样的人生。人生的航向是靠教育引导、校正的。对于人这种同样但不同质的生命体,理想的学校教育应是差异教育而不是淘汰教育。应尊重个体生命间的差异,为每个人提供适合其发展的人格教育、技能培养,发掘其潜能,维护其尊严,注重其内心的发展需求,教会其知廉耻,明事理,懂得爱、尊重、敬畏和感恩,懂得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和促进生命和自然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教育生态将直接影响中国的未来发展,这是必须直面的。所以,普通中学教师孙敬文和大学生张剑发出的肺腑之言以及其中包含的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关切之情和反省反思,就值得尊敬,也令人警醒。

阅读改变乡村教育生态 篇11

新教育实验的愿景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创造根植本土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素质”与“阅读”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

“悦读”为学校文化注入活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也是随县新教育实验的“三驾马车(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之一,用阅读为文化植根,让文化为学校立魂,这是随县新教育实验的“文化密码”。

厉山三中的“和”文化,和美、和睦、和气、和谐,“和合天下”;尚市二中的“阳光”文化,阳光课堂、阳光教室,让生命的阳光照耀着学校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净明小学的“和雅”文化,追寻着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和谐、雅致”;尚市镇小的“本真”文化,在师生的“本真”,课堂的“本真”,课程的“本真”中实现教育的“本真”;殷店东坡中学的“墨香”文化,“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把书法与育人高度融合。

规范和创新学校图书室建设。将图书室下移到一楼或二楼,方便学生进图书室。学校在适宜的区角(走廊、楼道、门厅、拐角、教师茶歇间、校园读书林等)创设图书吧。从不同方面建设“阶梯阅读教室”,实现“阶梯阅读”,知识需求会随着学生阅历和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系统性地阅读能使学生素养实现潜移默化地提升。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兴趣爱好选择书籍,实现真正的“悦读”。

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

设置保障机制,开展多元阅读。争取外援,借助社会力量。南京“中华善报国学研究会”为我县49所农村学校捐赠了价值150余万元的图书;“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一路前行,一路引领,在随县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书香足迹;儿童作家童喜喜作为“全国十大阅读人物”,关注、支持随县乡村学校的阅读活动,捐赠了10万元优质图书。扶持学校,争资立项。2015年,全县各中小学投入170余万元购置图书11.8万余册。借助师生,实施置换。利用师生手中的图书进行图书置换,让封存的好书流通起来,在校园、师生手中焕发出生命光彩,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图书的教育价值。

随县还从时间、空间上,对阅读予以保障和推动。将小学晨诵课和初中阅读课上课表,给阅读以时间保障。2014年3月,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设阅读课程的通知》,明确规定小学每天上午20分钟晨诵,中午30分钟的午读,小学低学段每周必须开设两节读写绘,中学必须保证每天晚自习前的20分钟阅读时间,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学校管理考核。

搭建多维平台,推动阅读发展。搭内外交流平台。“点亮心灯”读书沙龙面对面交流平台,“萤火虫亲子共读”项目培训平台,开放周活动观摩交流平台,十大项目共同体建设交流平台;搭网络互动平台。创建“随县教育读书会”超级QQ群、“新教育追梦人”微信群及QQ群、“随县微信公众平台”等,“相约星期一、相聚星期四”等阅读“节日盛典”;搭榜样引领平台。2014年,随县霍莉莉、周纯伊两名学生参加央视科教频道“我的一本课外书”读书栏目,分获“全国读书少年”前18和35强。

随县在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举行了“开展经典诵读,打造书香随县”的启动仪式。2011年至2015年“全国十大推动阅读人物”张硕果老师、童喜喜作家和全国新教育研究院卢志文院长以及海门市新教育研究团队的专家分别来随县引领阅读和培训,从《儿童阶梯阅读》《悦读》《喜读》《阅读与校长的思想力》《共读共写新孩子》《亲子共读》等阅读报告中,与随县师生分享阅读。

提升阅读品位,坚守阅读原则。丰富阅读形式。将阅读内容按照学生身心特点“量体剪裁”,把小学低学段的 “读写绘”“晨诵”“亲子共读”与高学段开展“晨诵”“儿童阶段阅读”“经典诵读”相结合;把中学段的“师生共读一本书”“道德讲堂”与“穿越一本书”的展示、讲评活动相结合,汇聚众智。2015年4月23日,随县联合县文体局在炎帝故里风景区谒祖广场隆重举行了《开展经典诵读,打造书香随县》的启动仪式,向全县中小学生发出“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书”的呼吁。用阅读为文化植根,让文化为学校立魂,我们把阅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书香校园评价的重要标尺。2016年,随县提出“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通过每月一个主题将阅读全面化,并落到实处。

让书香浸润学生成长

随县108所学校,都在深度营造书香校园,实现阅读的精神积累和生命滋养。

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图书馆是阅读真正的天地。“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的目标是实现“书香”全包围和“阅读”全覆盖。让书香氤氲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学生自主、自由、自在地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的共性,是引导孩子在独具个性的审美中和崇高的精神对话。

随县尚市镇小学无疑是“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的代表,徜徉在校园,你似乎走进了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图书馆,“图书吧”“阅读茶歇室”“紫藤萝阅读廊庑”“楼梯图书格”“教室图书角”“图书漂流柜”等随处可见。

随县唐县镇小学营造了一个图书环抱的阅览室,整个阅览室的四壁被一层层、一格格的图书柜簇拥,中间是宽大的阅览台和一溜整齐的阅览椅,“书籍”似乎长在墙壁上,在向你招手,让你有一种置身“书海”的感觉。2015年,随县第二届“神农故里书香少年”随中协作区评选活动在唐县镇小学举行,“书香少年”们一进图书室,就盯着“长在墙上的图书”,天真的眼神里带着对阅读的无限神往,这份“痴迷”体现了唐县镇小学图书室布置的别出心裁,它营造的浓郁的书香氛围对每个孩子都有着浓浓的“阅读诱惑”。

新教育实验“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的理念,已成了根植随县乡村教育的一种文化。

让书籍成为精神奖赏。2016年2月,在随县教育局的“团拜会”上,局长杨光明要求延续“激情与梦想”的年度主题词,倡导“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2016开年教学工作会上,副局长彭静从阅读对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层面向随县中小学校长及与会教师代表进行深度的解读和阐释,为教师专业成长指出了一条路径,勾画了一幅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愿景。

从2011年倡导阅读开始,随县就以书籍奖励爱好阅读的师生。在兼职教研员工作会上,向优秀教研员奖赠《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点亮心灯”活动中,奖励《致教师》;“神农书香少年”评选,奖励学生十本新教育书目推荐的童书;教学工作会,奖励《教学与研究》《新教育月报》等。自此,随县部分学校也积极响应,让阅读真正地成为一种最高的精神奖赏。

让阅读擦亮校园文化。为了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富张力,随县学校先后组织了多次观摩活动,涉及“生命的墙壁”“校园美术节”“漂浮的画”“沐浴书香”等。

“生命的墙壁”是一种朝向和诉说,是乡村的种子和废旧的可乐瓶完美融合的典范。翠绿的瓶体、嫩黄的瓶盖,装填赭黄的泥土,再点缀青葱的小叶、鹅黄的小花,在墙壁上绽放得恣意而婉转,这是教育对一种生命意识的培养;“校园美术节”是新教育实验读、写、绘的一种呈现。缤纷的色彩中带着无限的想象和向往,用画笔描绘着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体验;“漂浮的画”是将墨汁滴入清水中,荡漾着涟漪,焦墨从浓稠向水中渗透,并随着清水流泻,流泻,氤氲成水墨画般的意境;“沐浴书香”是让书籍成为唾手可得、触手可及的精神营养物……

从2011年区域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以来,随县教育就没有离开过氤氲的书香,怎样让乡村儿童享受最为优质的精神教育,让乡村校园迸发生机,是随县教育不懈的追寻。

(作者单位:随县教育局)

教育生态平衡 篇12

一、生态文化自觉

古今中外,生态文化的理念源远流长,但是成为一个命题却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问题而产生。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认为,人类要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自救的唯一选择就是要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即生态文化”。[1]其视角中的生态文化所指涉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即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哲学思想。面对我国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形势,学者余谋昌也提出了对生态文化内涵的见解,认为现阶段生态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内容。生态文化确立了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以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为理论基础,以绿色生态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建设目标。从而,需要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以达到生态文化自觉,并外化成生态文明行为,产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这实际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主体文化自觉的问题。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末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这意味着文化自觉首先是要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其次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找出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提供的依据和方法。从这个视角上,生态文化自觉就是人们对本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传统、生态道德理念的渊源及其特色生态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在教育引导及舆论影响下,逐渐生成生态文化的自豪感,在此基础上产生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生态文化道德的信念和准则,并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推进生态道德理念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进而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步伐的理性态度。

二、生态文化自觉生成对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启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大幕,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既有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中重人际道德轻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原因,也有教育中重科学精神传输而轻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的原因,更值得重视和反思的是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及转化为植根于内心的坚定信念和行动。

第一,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首先体现为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即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要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促使受教育者产生生态文化的自豪感;二要引导受教育者结合世情和国情,学习和领会科学的生态文化理念,产生传承生态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长期以来,包括一些教育者在内的很多人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其实,我们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其中就包括了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例如,我们的先辈们在很早就已经提出了很多关于重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敬畏生命等内容的思想:儒家“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倡导天、地、人关系的相互协调和统一;庄周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3],倡导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关系;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既然人是天地的产物,必然要顺应天地,保护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做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因此,尽管在我国传统伦理体系中并没有发明“环保”一词,但倡导人与天地共生共存的伦理智慧却确保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这种万物皆平等的观念在当代,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要达到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不能仅仅倚重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更要正视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引导受教育者理性地把握科学的生态文化思想,实现其生态文化理论的自觉到生态文化实践的自觉的积极转向。马克思、恩格斯曾针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以“人类中心说”为指导,急功近利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对自然界无节制掠夺的现象,不断地疾呼“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科学地展望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6]。

第二,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还体现为生态文化的实践自觉。生态文化的实践自觉,就是要把内化的生态文化理念外化成影响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道德行为,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从制度层面看,主要体现为国家通过立法将环境保护的行为制度化和法制化,以形成有关生态问题的社会共识,充分体现平等和公正,让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地生成并转化成为自觉的、自我约束的行动。从教育层面看,生态道德教育要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一方面要通过课堂上生态文化的训练和熏陶,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关于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的认知及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课外的体验式教学等实践教学手段,让受教育者充分亲近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血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行为提升到个体道德水准的高度,使之能够自觉地以道德理念去保护生态平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形成推力,从而,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就具有了天然的一致性。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需要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引导作用,而生态文化自觉的形成又会进一步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三、基于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态道德教育展望

新世纪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了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但是,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约束,需要社会舆论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引导和监督,更需要学校生态道德教育通过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对受教育者在生态文化自觉方面进行培养和建构。从而,不仅是对在校学生,还会对所有社会成员产生深刻影响,从生态文化的整体价值理念和新的生态伦理观到日常生活的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

第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稳定的、持久的生态道德情感及生态文化自觉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生态道德理念一以贯之地持续引导。从这个角度看,生态道德教育必须针对受教育者在不同的学龄阶段,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有所侧重,首先,在小学阶段,受教育者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和快速变化但是又不成熟的时期,他们的情感较为丰富,乐于接受各种新的知识,比较善于模仿且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是缺乏判断力和选择力。针对这一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生态道德教育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通俗易懂的文字,甚至游戏来说明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好习惯的意义,启蒙受教育者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其次,在初中阶段,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不断地觉醒,独立意识在增强,开始追寻人生的意义,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对未来生活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但是,由于他们心智还不太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的判断还比较片面,容易出现一些鲁莽的行为。因此,这个阶段生态道德教育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受教育者追求的未来美好生活的辩证关系,以贴近受教育者生活实际为内容,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的生态道德自律。再次,在高中阶段,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趋于定型,这一阶段生态道德教育侧重引导受教育者深化对生态道德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并且适当进行生态文化熏陶,引导受教育者明确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促使其走向生态文化的自觉。最后,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该侧重于人格完善的教育内容,引导受教育者成为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健康发展的“生态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第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了更好地让受教育者理解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蕴,唤醒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情感,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7],恰当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针对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小学阶段的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中应贯穿榜样示范和行为训练等方法,能够让这一阶段的受教育者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面对初中学生在青春期善变的特点,在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中应贯穿情感陶冶为主、灵活多变的方法,根据受教育者及其所在地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交流和对话,引导受教育者对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作进一步理解,促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再次,在高中阶段,针对受教育者心理、生理不断趋于成熟的特点,生态道德教育教学要运用理论学习与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引导增强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而通过组织受教育者进行生态道德体验活动来激发其生态情感,唤醒其生态道德意志,产生生态道德行为。最后,在大学阶段运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引导受教育者与文本对话、与社会对话、与教师及同学之间对话,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断突破当下的道德境界,使他们的生态道德知、情、意、行协调一致,形成健康美善的生态道德人格。

第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成员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发挥教育与管理的协同作用。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方面的职能,大力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意识,引导受教育者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在这点上,家庭成员的生态道德理念也对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还有赖于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而生态道德教育的不断发展,还需要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是非标准和约束机制,从而形成社会范围内弘扬生态文明行为,谴责甚至通过法律来规范破坏生态文明建设行为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意大利]佩切伊.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J].世界动态学,1984(1).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3]马健芳,曾鹰.野生动物的“保护”与敬畏.广西社会科学,2014(4).

[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上海:中华书局,198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地域文化特色下一篇:禁止解除劳动合同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