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素质教育

2025-01-01

生态素质教育(精选12篇)

生态素质教育 篇1

1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提倡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思想的转变

在文化素质教育未提出之前,学校只重视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实际生活中一个具有丰富知识的人,不一定是高素质的人。文化素质教育重视知识的“内化”,强调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1]。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树立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培养基础宽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1.2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是中国教育中一直都存在的问题。应试教育存在很多缺陷:重分数,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应试学科,轻视其它学科,使中国教育病态成长,造成了学生学得死,负担重,甚至是畸形发展,而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努力创设校园环境,推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就实施过程来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思想认识上已有提高,可是形式化还比较突出,很多地方没有落到实处。(2)抓住了关键的点,但是没有及时提高教师资源的优化。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很多地方教师的思想觉悟较低,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之教育投资的有限,教育经费的紧张,无法在短期内培训大量的高素质教师和专业课教师。(3)教学设施没有达标,无法真实演示经典实验。由于受到地方交通或者财政的影响,许多学校无法改善教学设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仍然用陈旧的教学用具,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素质教育。

2 高家小学及其沼气生态系统

2.1 学校概况

高家小学现有教学班10个,学生242人,教职工30人。学校环境优雅,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厚。学校注重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注重对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树立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努力使学生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相统一、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相统一、知识和能力相统一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2008年,高家小学实施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建设,建成了蔬菜大棚、养殖基地、卫生厕所、沼气系统、清洁厨房等沼气综合利用系统。学校针对新建的沼气系统开设了有利于本校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校本课程,如开展一些有计划、有方案的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教育等。

2.2 沼气生态系统及其原理

高家小学沼气循环系统采用“四位一体”模式,该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厕所、猪圈和温室大棚四结合的生态校园模式。生态猪舍、卫生厕所、温室大棚以及沼气系统的结合,使得猪等动物的粪尿和厕所粪污经过沼气系统厌氧发酵,实现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畜禽粪、厕所粪污入池发酵产生的沼气输送至食堂供炊事,产生的沼液用于冲厕和叶面施肥,沼渣进入贮肥塔输送至菜地对蔬菜进行施肥。沼气生态系统建设模式:卫生厕所+沼气系统+清洁厨房+种植+养殖。

2.3 沼气生态系统单元概况

2.3.1 沼气系统

整个沼气系统主要有两个相邻的半圆形池子组成,一个是沼气发酵池,容积为30立方米,另一个是储沼液池,两个池相通,当发酵池中的沼液过多时流进存储池,再经过液压泵将沼液抽出。整个沼气池布局合理,施工精细,工艺科学,装配有污物切割泵、自动冲厕、自动搅拌、控制配电箱等设备,符合图纸要求。

2.3.2 卫生厕所系统

高家小学沼气发酵的原料主要来源就是在校师生每天产生的粪便,拥有一个整洁、卫生的厕所很必要。为了达到环保、节约的效果,学校建有面积为90平方米,32个蹲位,备有污物切割泵和无人值守沼液冲刷系统的卫生厕所,该部分与沼气池紧密连接,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和节约,提高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2.3.3 清洁厨房系统

厨房内设置有固定砖垒灶台,燃气灶、奶工程设备等。装了脱硫沼气液压量表,沼气泄露保护报警等装置,安全防范措施得当。

2.3.4 生态种植系统

学校有塑料大棚320平方米,种植各种蔬菜和花卉,大棚内设施齐全,配有滴灌系统,校墙外有5.1亩杂果林。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液当做有机肥,实现了健康、生态的食物链,降低了污染程度。

2.3.5 生态养殖系统

为了拥有稳定、优质的沼气发酵原料,学校特建猪舍面积40平方米,可养猪25头左右。猪粪便按一定比例放入发酵池对整个系统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沼液又可以当作猪的食物,也可以预防疾病。

2.3.6 网络应用

学校建有校园网,并与省生态网连接,实现了师生上网学习和交流,了解外界信息,提高对社会发展进程的认识和关注度。

2.3.7 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

学校以整个生态、低碳循环模式为载体,积极研发校本课程,目前有《综合实践课》和《劳动技术教育》两门课程,结合实际生活组织教学,为农服务活动卓有成效。

3 低碳校园物质循环模式基础上的素质教育

3.1 高家小学现行的校本课程模式

高家小学根据新建的沼气系统开设了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学校教师熟识该系统的运营过程,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以“理论+认知+实践”的模式进行校本课程教学。所谓“理论+认知+实践”的模式即就是第一阶段由教师在课堂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新事物有一个大概认识;第二阶段由教师以实物为教学模型,使学生对新事物有进一步认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第三阶段由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比如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进蔬菜棚拔草、浇水、采摘蔬菜,进猪舍添加饲料、观察等。

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顺应新课改的实施,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对推进素质教育,改善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沼气生态系统与综合实践课的联系

学校基于现有的沼气系统开发的校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很大意义,尤其对中小学生而言。这种校本课程实际上是以综合实践课的形式来实施教学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3]。

3.2.1 卫生厕所系统

沼液冲厕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厕所卫生和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促使师生节约用水,与此同时,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调查,水费调查,节约水的宣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形成节约的环保意识。

3.2.2 生态种植系统和生态养殖系统

通过在大棚蔬菜种植系统和生态猪舍中的综合实践,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3.2.3 清洁厨房系统

蛋奶工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了解厨房流程,了解奶的制备等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生活知识。

卫生新校园的建设,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厕所卫生和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教育广大师生形成节约环保意识;普及卫生和新能源知识;培养中小学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 改善建议

4.1 丰富教学内容

高家小学根据学校特有的沼气系统开发的校本课程及其以“理论+认知+实践”的授课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实效性,根据授课教师的亲身体验与学生的信息反馈,该校本课程可以进一步开发、完善,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高家小学现有校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大棚资源的利用,仅限于让学生观察、拔草、浇水等简单活动。在沼气这一整体系统中,大棚蔬菜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大棚种的蔬菜不仅可以为学校师生提供生活方便,也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的实验材料,如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黄瓜等,教师用幻灯片给同学们讲解,让同学感受微观世界的奥妙,显微镜下的世界并不是他们日常眼中的世界,这种思想的碰撞,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启迪智慧,开拓思维,改变传统的思考模式,培养创新能力。低碳是目前全社会的主题,我们可以围绕低碳丰富我们的校本课程。比如,认购碳量,比如把沼气工程和天然气工程相结合,比如把沼气和太阳能结合,比如把植树造林工程和沼气工程相结合。

4.2 依据学校规模改善沼气系统,提高更多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今各个地方要全面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太可能,在条件比较有限的的乡村学校可以考虑学校合并,整合教师资源、改善教学设施,把更多的学生纳入素质教育的行列中,同时大城市郊区的学校建议增加寄宿制模式,充分利用师生自身的资源,发挥沼气等生态系统的低碳作用。对于高家小学的沼气系统,我们觉得高家小学对于沼气的利用在目前还不够全面,我们应该想办法,使其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全面利用。再者,沼气的规模还不成型,加大投入,使其更好的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沼气的再循环也是很大的工程,做好这个工程也是沼气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4.3 沼肥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

绝大部分学校把沼气系统产生的沼液用于自动冲厕,沼渣用于大棚蔬菜园和果园的肥料,这些单一的利用途径无法达到它的最大利用价值。学校在利用沼肥时应该根据需要将沼渣和有机肥按一定比列混合使用,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同时沼肥还应该用于校园花草树木,不定期给花草树木施沼肥,有时可以喷洒一些沼液,可以保证花卉的健康,对绿化校园将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混合式的使用将大大提高沼气生态系统的效率。

4.4 研发新技术,将该生态模式与太阳能结合[4,5]

建议学校充分利用新能源,优化和完善沼气生态系统。目前高家小学的沼气生态系统过于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循环和再利用。我们的建议是将沼气系统和太阳能结合起来,使该系统能更丰富。

4.4.1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主动给沼气发生器增温,使沼气发生器内温度达到沼气充分发酵的恒温状态,使沼气产气率提高、产气量稳定。建立太阳能恒温室,由太阳能提供热能给沼气,使沼气池四季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使沼气池四季都能很好的工作。

4.4.2 将沼气工程与太阳能洗浴工程结合,更好的利用沼气和太阳能这两种能源。

5 结语

全面健康的教育不仅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而且要注重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地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使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扭曲,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而素质教育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抓好素质教育,才是正真健全的中国教育。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学生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中小学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努力创设校园环境,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西安市高陵县高家小学为例简要阐述建设生态校园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作用,并对如何改善生态校园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态校园,素质教育,沼气生态系统,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汉芳.也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社科纵横,2005,20(1):163-164.

[2]浅谈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36):75-76.

[3]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J]林区教学,2010年第五期,总第158期.

[4]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04).

[5]国内沼气专利文摘选刊(1)[J]中国沼气,2003,(01).

生态素质教育 篇2

如果说珍惜并运用天然资然,赋予其教育功能和价值,让更多人了解人类与大

自然间的平衡和互敬观念是未来旅游休闲产业的趋势,那么位在三星乡的

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绝对堪称是最好的典范。

天然涌泉结合生态教育意义

宜兰农田水利会选择了三星乡大隐村与冬山乡柯林村交界处之柯林涌泉,利用

其丰富天然涌泉水,规划了生态化功能水路,并融入小区总体营造的`理念,建造亲子

多样化活动设施的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使农田水利灌溉排水设施与小区生活

相结合,也提供了游客来到三星的另一个休憩地点。

亲水空间 美化农村环境

宜兰农田水利会也使用了近自然工法整理河岸护坡,营造出亲水空间及水生动

、植物的栖息环境,使原生种鱼虾及野姜花等动、植物重现,

并于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圳岸植栽大量的绿色花木,不但改善了田园景观,更

是美化农村生活环境。

水源保护区 与自然相互尊重

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内也规划有水源保护区、饮水思源亭、自然涌泉区

及喷泉、生态圳路、生态岛、樱花枕木栈道、柯林涌泉圳制水门及水坝鱼道、亲子桥

、清水亭、望月亭、大波斯菊花园及荷花池等多项休憩设施,游客可以在

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亲近自然,当然也学习与自然互相尊重,并机会教育下一

代环境保护的重要观念。

回宜兰旅游导览页 OR 详览礁溪旅游网页 到宜兰饭店导览页

详览礁溪温泉饭店与礁溪温泉会馆网站 : 礁溪长荣凤凰 礁溪戴维之星温泉会馆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篇3

三深入,把准教育发展之脉

“三深入”指深入企业,深入学校,深入课堂。

为了明晰教育需求与教育现状之间的关系,把准开发区教育发展之脉,区教育局每年都组织专班,深入企业、学校和课堂进行实地调研。

深入企业,主要解决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在深入调研中,区教育局准确地掌握了区域内各企业职工子女入学的需求与困境,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各种相关政策。有了符合实情的政策,职工子女入学的各种问题迎刃而解。

深入学校和课堂,主要关注教育环境的优化,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成长。区教育局通过这两个现场,准确地掌握了学校的整体环境、办学理念、课堂教学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后续发展需求等方面的情况。情况准则问题明,问题明则思路清。清晰的思路让区教育局对学校的指导更加有的放矢。

重规划,注重宏观决策与微观执行相结合

区域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管理者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情进行科学地设计与决策,更重要的是能在工作中执行。

“十二五”之初,区教育局依据区情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等。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后,区教育局围绕“入园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督促博雅幼儿园、蒲潭幼儿园、凤凰苑幼儿园等公办幼儿园按期完工,按时开园,并同步做好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按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的标准,购买民办幼儿园学位1000个,解决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暂时不足导致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目前,辖区内已有21所幼儿园,其中六成以上是公办幼儿园。全区在园幼儿总数6000人,毛入学率达到96.2%。幼儿园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培训率达70%以上。

为了实现区域内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区教育局根据学校布局和规模,在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备设施、师资配备、生均教育资源、生源均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神龙小学与军山小学,三角湖小学与黄陵小学开展了“校际手拉手”活动,通过一对一帮扶,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区教育局还通过“高位嫁接、合作办学”方式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开发区二中与武昌粮道街中学开展“手拉手”活动;开发区三中与武汉六中开展学科教学对接活动;奥林小学与武汉市育才小学结对,共享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创建值得学生回味的校园文化环境;洪山小学与武昌实验小学教研互通,将游戏课程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将体验式教育理念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等等。

2014年9月,教育部督导组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复评,开发区高分通过检查。

归本位,自觉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

为回归教育管理本位,寓管理于服务,区教育局规范了各类检查和评比活动,减少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干扰。

工作检查本着能减就减、能免就免、能合就合的原则进行。以前,综合业务部的检查与教研室的业务指导是分两拨儿开展的。现在,区教育局通过整合,把两次检查合并为一次。综合业务部主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进行检查;教研室则现场诊断课堂教学,并检查学校科研活动开展情况。检查结束后,检查组集中向学校反馈工作亮点及改进意见。

评比活动本着与工作检查一样的原则进行。区教育局要求评比尽量与省市级比赛相结合,尽量避开开学、期中、期末等关键时间点。

检查、评比少了,学校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就大了。区教育局鼓励学校在特色办学方面下功夫。教育局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学校自主选择一项符合校情的特色项目,开展为期三年的研究。目前,各校的研究工作抓得风生水起,一校一品已变成各校的实际行动。

立科研,引区域教育发展之源头活水

科研是兴校之本。为了加大教科研力度,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区教育局设立了区教科规划办,具体负责课题研究工作。

近几年,区教科规划办围绕《提升区域教育科研服务水平实践研究》课题,鼓励学校从课堂建设、课程建设、德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自主选择一项符合本校特色发展的项目开展研究。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反思力与发展内趋力,激发了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潜能。目前,区内后品牌学校(如神龙小学、三角湖小学等)通过内涵发展项目的引领,品牌效应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办学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发展中学校在内涵发展项目推进过程中,也突破了自身局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军山小学是开发区最偏远的一所学校,在此次内涵发展项目研究中,学校带领全校师生开发了一套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我的家乡军山》。这项研究不仅让师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更主要的是激活了师生的研究激情与信心,让他们知道,科研离自己并不遥远。

开展教科研与提升教学成绩并不矛盾,下面这组数据能说明这个问题。2014年,开发区内高中上线人数比上年增加50%,一本上线率也大幅度提升。初中毕业生省市级示范高中上线率达44.2%,一般普高上线率达50.84%,超过上年5个百分点。

“教育生态”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Cremin Lawrence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教育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的各环节、各层次之间息息相关,当双方达到和谐的程度时,教育就能良性发展。区教育局在教育内部和外部同时着力,让双方共生共长,从而推动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局长,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提升区域教育科研服务水平实践研究》负责人。)

生态素质教育 篇4

一、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科学技术、行政手段、制度、文化等的支持和保障, 更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和依托。教育是社会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成为最活跃的结构要素之一, 发挥教育应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 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教育, 就其本质来说, 始终是以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教育对人类自身和自然的改造及影响, 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认知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 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认知活动, 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 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教育, 已经历史地与文明联系在一起, 因而特定的文明对教育有特定的要求。生态文明是建筑在教育、知识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 是强调“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的文明。这一文明实现了对文明理念的发展, 因而也要求传播文明的教育也要实现教育理念的发展, 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 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遗留下来的人类与身外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危机, 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生态人”的历史重任。而生态意识的确立、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生态价值观的构建, 离不开生态教育。基于此, 生态教育的理念及科学实施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认为, 生态教育是一种主要以生态学为依据, 通过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的传播, 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素养和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2]。生态教育的宗旨是传播生态知识, 树立和谐意识, 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亲生态人口, 实现亲生态人口规模的最大化, 最终则是为了促进生态的平衡和发展,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3]。可见, 生态教育正是基于人类“重新思考今天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使这个世界摆脱最陈旧的信念和错误的观念”[4]的基础上, 将“生态”这一调节人与自然矛盾的理念融入教育, 既拓展和丰富了教育的内涵, 更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受教育者预期具备或达到的素质决定教育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和谐发展的社会, 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 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和谐发展的人。而只有生态教育, 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和谐发展、胜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人, 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社会职责和自然使命相适应的水平。这样, 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和谐发展的“生态人”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而能够支持生态文明的“生态人”, 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以生态优先的有机系统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维方式;以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以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行为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引发了人类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 基于这一背景下的教育需要实现全面提升人的生态素养、养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等目标, 积极作用于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演进, 这是教育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功能和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因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生态教育必须先行。通过生态教育, 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优化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生态教育理应贯穿于学前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甚至要延伸到整个社会教育的各层面, 在全社会推进生态教育, 培养社会公众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模式等,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二、生态教育: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共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生态干预的能力日益增强, 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在逐步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生态危机说到底是场深刻的文化危机和价值观危机,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 生态问题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问题, 人类要认识环境、了解生态、获得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防止生态危机的知识和技能, 就必须借助教育手段。在这一体认下, 生态教育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应运而生。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标志着生态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自此之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教科文组织在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等方面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并发表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不仅对生态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以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 更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生态教育, 制订国际生态教育培训计划, 推动生态教育在世界各地区的深入开展。

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生态问题,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设立专门机构、采取经济和立法及技术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其中, 英、德、美、俄及南非等国较早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生态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一项内容。美国最早把生态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中,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高校普及公共基础生态教育。许多高校都把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其开设的生态环境研究课程门类也比较齐全, 包括“地球自然系统的基本功能”、“人类活动与环境持续的相关性”、“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支撑环境持续性的政策方略”等四大类课程[5]。

我国生态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 中小学开始实施正规生态教育, 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也开办了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然而传统的生态教育仅仅局限在生物学、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专业领域中, 针对非生态专业的公共基础生态教育, 则到了80年代以后才在少数综合性大学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到90年代随着国家教委把人口、资源、环境纳入到高校大学生国情教育中,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才重视起来。从1997年开始, 清华大学首创在博士研究生中开设《可持续发展引论》的选修课, 1998年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环境类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同年, 清华大学把生态教育列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目标, 并开始尝试建立面向全校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了如《环境伦理学》、《环境风险分析》、《工业生态学》等课程, 在当时引领了全国高校建设绿色大学的风气之先。2000年以后, 随着生态教育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开展, 我国高校纷纷加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力度, 相继增加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与生态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 对生态教育和教学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推动高校生态教育逐渐向深入发展。

从世界各国生态教育的实施现状看, 生态教育已突破了传统“知识本位”的功能束缚, 不仅局限在使人们认知生态知识, 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道德观, 养成人们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因此生态教育成为最有效且最持久的生态保护手段。

三、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有60多所高校设有环境保护专业, 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同时生态、环保等教育内容也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相对滞后, 其原因主要有:

1. 教学体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文、理、工等学科的划分, 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 纵向的系、室建制则从微观上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6]。这种体制和局面至今未能有较大的变动和突破, 从而造成单科独居的局面。这种学科划分体制导致生态教育仍然局限在生态学的专业圈囿而无法进入公众视野, 不利于生态学公共课程教育进行跨学科、跨专业教学, 使得公共基础生态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的难度和阻力增大。

2. 学科划分和指导思想的局限。

长期以来, 生态学在学科群中的地位颇有争议。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环境科学远比生态学范围要大, 应用更广泛, 生态学应归属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一划分方法正是目前教育部学科群的划分依据。因而生态学作为高校选修课鲜为人知。然而根据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来看, 它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原理的学科, 而人仅仅是生物界中上百万种物种之一, 因此生态学所描述的基本生态知识和原理比环境科学更清晰明了, 其研究对象和内容也比环境科学更广泛, 因此环境科学在学科体系上不应凌驾于生态学之上, 同时将环境科学划入生态学中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抛弃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 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去客观公正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才能真正消除当前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3. 对生态学认识的局限性。

首先, 在高校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理科学科, 很难在文科、工科学生中进行讲授, 更难以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进行开展, 致使生态学作为公共教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有所突破。事实上, 生态学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很深奥的模型、公式和系统性理论, 但由于它是描述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其深奥的原理和知识点同样可以用栩栩如生的例子表达得浅显易懂, 不论是理科、工科还是文科学生都是能够接受的。另一方面, 生态学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不高与不同领域人员的滥用也密切相关。目前, 少数对生态学一窍不通的政府官员都在试图打“生态牌”, 动辄就冠上一个“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时髦术语作为口号进行宣传, 而实践中却采取反生态的作为, 使“生态”仅仅变成一种噱头、一种姿态而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这无疑降低和削弱了生态学的科学严肃性和地位, 导致社会上形成一种生态学是一门无师自通的“豆腐科学”的怪现象。

4. 生态教育师资力量的制约。

具有广博的生态环境知识和较高生态教育能力的师资力量是开展生态教育的一个基础保障, 我们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但仅仅依赖这些来实施生态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的要求。因此, 高素质、生态化的师资队伍的缺乏也成为制约生态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 我国承担生态教育的教师不仅数量不多, 而且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 因此, 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 要么囿于生态伦理、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局限, 要么缺乏必需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再加上我国尚无类似以培养生态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和相关培训机构, 导致高校教师很难接受有关生态教育的系统培训, 这更加彰显了高校生态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难题。

由于教育部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高校非生态专业、生物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使得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随意性很大。生态教育的内容和分量、接受生态教育的学生数量等都只占很小的比例, 生态学课程无法成为必修和公共的专门课程, 因此, 我国生态教育难以形成规模, 更没法形成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教育氛围。再加上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种企业领导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在考察政绩时, 没有把环境保护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 从而形成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将生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亟待深入完善。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绝非单纯的生态学、经济学等技术层面的操演, 更主要的, 它是文化层面即人类价值世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7]。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固然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 更离不开人们生态意识的强化和生态价值观的塑造;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 开展生态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校的生态教育不应仅涉及生态学、环境保护等生态知识的普及, 还应致力于具有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的培养;不仅仅是某个学科或专业的任务, 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 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 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 开展生态教育, 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 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教育,教育支撑,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 2004 (02) .

[2]刘开淼, 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 2009 (02) .

[3]苏宝梅.培养亲生态人口与和谐教育的使命[J].理论学刊, 2005 (06) .

[4]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63.

[5]方炎明.美国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04 (02) .

[6]文传浩, 等.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 2001 (05) .

教育生态文明论文 篇5

有学者将生态文明教育分为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两大类。

其中,专业的教育,重点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非专业的公共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的整体认识水平,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高校环保社团开展工作的重要着眼点。

具体来讲,教育与实践辐射的对象涵盖三个层次,即同辈群体、中小学生、社会公众。

大学生同辈群体因相互之间地位的平等、沟通交流中的相互启发、原有知识结构的积累等,更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

中小学生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可塑性强,易于组织动员,但也要求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

社会公众分布广泛,构成复杂,思想多元,生态文明教育较难开展与实施,但也因此更加考验环保社团的实践性和持续性。

这些既是着力的重要平台,又充满着诸多挑战。

高校环保社团如能在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同时,动员和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教育行列,则能形成“滚雪球效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基础。

二、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方向

(一)集约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是集体行动和集约效应。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高校环保社团多是突出自身的特色,相互之间乃至对外联合较少,以致难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近两年来,区域性和流域性环保组织联盟渐成气候,手挽手投身生态建设。

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高校环保社团在不断摸索前进中,应主动寻求与地区专业化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和其他高校环保社团合作。

一方面相互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提升。

另一方面,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联合呼吁与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地区影响力,利于推广生态环保的理念,实现工作的预期目标。

(二)专业性

高校环保社团的发起与运作,普遍都是凭着大学生的一腔热情,较少有环境相关专业的骨干成员,且多数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常常导致环保实

践活动中避重就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因专业性不强、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等往往难以使人信服。

事实上,高校环保社团可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专业性。

例如: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尤其是农林理工类专业,定期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加以指导。

全媒体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专业生态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便捷且体现主体性,但这对环保社团骨干收集、甄选与组织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

网络沟通的即时性也大大方便了高校环保社团从民间环保NGO那里得到专业的指导。

(三)社会性

高校环保社团最终要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突显社会价值。

首先,社会性的发展方向体现在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上。

如在一些大型生态环保项目中,高校环保社团可以发挥大学生的固有优势,在其中承担某一部分或环节的工作。

还可以建立青年与地方人大、政协代表的定期联系机制,递送社团所做的生态调研报告,找到合理的呼吁表达途径,同时为社团日常工作的开展争取支持。

其次,新媒体时代手机终端的普及应用,为高校环保社团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话语体系和更为开放的发展思路。

社团自身要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运营上下功夫,传播生态科普知识,准确解读环保热点,定期开展微直播、微话题等,借助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四)持续实践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体现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能力。

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者,高校环保社团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身教言传,持续开展生态环保实践行动,才能最终带动社团公众的自觉参与。

持续实践尤其应注意坚持两方面的行动。

首先,率先践行低碳环保生活,分类处理垃圾、收旧利废、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减少塑料使用等。

其次,在持续实践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避免为了宣传而宣传。

高校环保社团十分重视借助地球日、环境日、地球一小时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虽也能取得一定社会效应,但难免有些形式化,反而淡化了日常环保实践的感染力量。

而被认为无技术含量的清洁环境类项目其实是最好的日常生态环保宣传,只有持续坚持实践,才能于无声处动人。

三、高校环保社团的项目化运作

明确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为高校环保社团提供了努力的目标,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还需要从自身组织建设做起。

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架构大体相似,会长为第一负责人,下设秘书处、财务部、宣传部、项目部、外联部等部门,组织分工与管理难以满

足会员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期待与兴趣,组织目标随负责人的换届呈现不稳定性,社团缺乏有效传承。

基于现状,尝试探索社团的项目化运作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项目化运作“将工作任务和目标变成一个个项目,而后通过项目管理的思路来进行运作,使社团的工作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环保实践,为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进一步开阔了思路。

(一)项目化运作丰富工作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

然而,很多高校环保社团的工作内容却较局限,未能突破单一的捡垃圾、种树、废物回收等工作形式,跟不上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究其原因,高校环保社团现有组织架构很难充分激发会员的创造力,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导致活动缺乏新意。

而围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主题,鼓励会员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开发特色项目,则能打开工作思路。

例如:围绕生态文明宣教开展绿色公益讲堂、组织青少年绿色环教、定期发起绿色微话题。

围绕践行低碳生活开展光盘行动、倡导低碳出行。

围绕爱绿护绿开展绿植领养、倡导公益植树。

围绕清洁环境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推动政府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等。

单个项目因专门团队的负责能够推动进一步深化开展,而对于整个社团则因实施项目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项目化运作保障社团传承

高校环保社团的传承容易受负责人个人特质的影响,新任负责人尚未很好地领会社团的宗旨与特色,就急于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造成组织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形成持续坚持的品牌。

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在于社团注重了组织机构的传承,而非内在精神与品牌特色的传承。

项目化运作能有效避免这种“因人而异带来的社团断层发展问题。

高校环保社团在探索项目化发展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可为领域,主动寻求专业的指导,可逐步沉淀社团发展的品牌项目。

如北京大学的“林歌项目、山东师范大学“星星之火,‘纸’有行动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乐活LOHAS项目等。

社团若能在组织传承的基础上重视项目的传承,以项目为主体选任新的社团骨干,因事任人,则可有效促进社团品牌项目的持续发展,从而保障社团精神的有序传承。

(三)项目化运作稳定人员队伍

“会员流失率高是高校环保社团普遍遭遇的尴尬。

一年级新生刚加入社团时有较高的热情,也希望在参与生态环保行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因而对社团活动抱有较高的期望。

但加入社团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自我期待差距较大,社团活动中也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到最后选择离开。

部门设置未能很好地与生态环保工作有效结合是重要的原因。

而项目化运作更多地体现了“事业留人的理念。

会员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的品牌项目,参与到相应的团队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愿意留下

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也为项目的深化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目标的双赢。

(四)项目化运作争取经费支持

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会员自筹、学校团委资助、商业赞助、环保项目小额资助几种渠道。

资金匮乏是社团发展面临的硬性挑战。

项目化运作可以从两方面为社团争取一定经费。

一方面是公益组织小额项目资助,如中华环保基金会发起的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团中央发起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小额项目资助等。

这就要求所提交项目要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能够聚焦问题,有相对专业的设计和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并对项目组织者提出较高要求。

如果社团一直坚持项目化运作的模式,必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能产生严谨切题的优势项目,这样成功申报的几率较高。

另一方面是企业专项资助。

如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百胜餐饮集团必胜客品牌在全国17个城市发起的“必胜客绿色小超人项目,用于支持高校环保社团通过游戏的方式针对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

生态素质教育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自然观;生态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226—03

生态问题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制度政策、人们日常生活行为密切相连,而且还关涉人的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此项功能,显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近十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研究不少,但成果较零散。首先是研究内容有分歧,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价值研究(借鉴生态学思维和方法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及意义),这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涵的理解不统一;其次是大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研究停留于表面介绍,缺乏理论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维护生态平衡功能之间的必要性;再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研究立足点不明确,较少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活动,提出实现这种价值功能的相应内容。

本文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即上文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活动对于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及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也应从中获取相关理论资源。本文还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要以培养生态人为目标,形成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理论探讨:马恩的自然观

(一)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态首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影响、制约、改造),还包括在整个自然系统下人类社会内部诸要素关系,即处于社会中的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马恩所处的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生态未被大多数人所关注,并不构成现实问题,生态学也还处于学科知识积累的萌芽期,所以在他们那里并不可能形成现代意义的生态学理论。尽管如此,马克思在批判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敏锐地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青年时期持续到成熟时期。伊格尔顿提到“人对自然的一种迷信,现代为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是与他对自然的关注紧密相连的。”[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发了早期的自然观,表达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身体观念。“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于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2]56人与自然是高度依存的内在统一关系。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从自然中获取生存物质材料,改造的过程表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说:“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現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56用“身体”一词来形容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自然是人类进行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他眼中的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原料,而且被注入了理想的、浪漫的感情,甚至具有形而上的特征。所以他认为现实的资本主义工业虽然反映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能力,也因异化劳动破坏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

早期马克思从浪漫人本学唯物主义看待自然,用身体来形容人与自然融合统一的关系。显然他关注自然的方法和内容并非生态学层面的,但坚持自然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前提地位,对自然持有实用主义和审美意义的双重理解,人与自然不能停留在单向度无节制的“索取——供给”关系上,不应将自然视为冷冰冰的利用对象。马克思透露了人与自然之间共生依存的关系,人对自然应带有热爱的情感。

(二)对“自然——人——社会”关系的考察:依存的整体观念及发展的辩证思维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把视线放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与批判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囊括在这个体系中,并且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显露出生态学的关怀——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思维、发展的辩证思维。自《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便把自然各方面与资本主义生产领域放在一起,把资本、技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相结合来考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无限追求利润的本性加之与土地私有制相结合,使城市和乡村加剧分裂,使土地肥力遭到侵蚀,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受资本力量侵蚀,进而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分裂。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造成严重破坏,危害人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马克思写道:“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3]875“特种土地产品的种植对市场价格波动的依赖,这种种植随着这种价格波动而发生的不断变化,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指望获得直接的眼前的货币利益的全部精神,都和供应人类世世代代不断需要的全部生活条件的农业有矛盾。”[3]697这两段话反映了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土地,它被破坏根源于人的社会活动。自然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成为人类能随意处置的财产。这里隐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颠倒的忧虑。

马克思认为,自然具有限定性,但也应看到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劳动,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4]202,208—209将劳动与社会、自然诸因素相关联,劳动被认为是“自然——人——社会”相互关系的协调中介。从劳动引起的社会现象分析人与人的关系,进而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对自然环境的社会生态学分析方法,体现了发展的辩证思维。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条件造成城乡对立及城市人口集中,继而阻碍了人与土壤之间的物质循环,产生生态危机。不合理的社会生产方式与劳动结合,使劳动正向调节功能失效。正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福斯特指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反映了物质变换的自然内涵和社会内涵,即自然与人类社会进行的物质变换及人类社会内部物质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过程,表明马克思思想中具有生态学思维。

恩格斯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条件造成生态破坏有更直接的描述。他在论文《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回顾了19世纪以前的自然哲学观,最终认为要坚持从自然本身说明自然,自然是自组织发展的过程,“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5]15,自然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组成的前提,“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作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5]149。人较一般动物有本质区别,在于能通过有目的的劳动协调与自然的关系。他列举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使原始森林树木被大量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和森林资源枯竭这一生态破坏的事实后,说道“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5]159恩格斯似乎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多种情形,究竟一致还是对立?这种关系达到什么程度?主要由劳动的社会形式决定。这实质上是相互依存的整体观以及发展的辩证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体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旨趣——培养“生态人”

(一)“生态人”的提出依据:马恩自然观与现代生态学精神具有相通性

回顾马恩相关思想,他们并没停留在纯粹自然哲学里看待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而是引入社会因素,以现实为起点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行为对人自身、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人与自然相处状态的影响,在更广泛的相互依存的整体观、发展的辩证思维上阐释人、自然、社会的合理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恩始终坚持自然的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人类只能从自身来体验和感悟自然的一切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和行动,而非持自然具有自为价值的立场。持这种观点并不等于他们赞同掠夺自然或忽视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考虑,利用自然是必要的。无论是马恩所处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社会,还是当代信息技术社会,都以自然提供的物质环境为基础,自然或多或少掺入了人类实践。人类从来不是自然的统治者,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至于影响力的性质则视人类行为而定。现代生态学反映的是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状态、彼此有多大程度的关系及影响程度,建立在自然界各生物系统相互依存的整体观念、发展的辩证观念之上。马恩的自然观,对自然进行多维度考察的社会生态学分析方法、发展的辩证思维,与现代生态学精神具有相通性。

(二)何谓“生态人”:具有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应确立其实践旨趣——培养生态人。由于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还较零散,对“生态人”、“生态”的理解有分歧。首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生态”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人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形态、心理状态的教育实践活动,面对的是社会化的人,那么“生态”的对象就不仅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还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进一步关注社会生态,即分析个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社会现实诸方面的联系,关注自身内在的心态平衡。这样便将思想政治教育已有的体系内容接合在“生态”的范围内;其次什么是生态人?生态人是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6]。生态人有别于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最突出的特征是个人眼光超越了社会内部,将人自身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之中,具有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再次是澄清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的内涵。生态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价值观,是人如何看待自身在整个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内的地位、作用以及生态(社会生态)对于人的意义。从马恩的思想中我们看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观、发展的辩证思维,坚持自然的前提之下合理发挥人的主体性。这些观点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理论基础构建,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践——培养生态人的过程有理念导向、目标导向和行为方式导向的意义[7]97。促使现实的个人及群体调整思想和行为,树立尊重自然、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道德意识。而生态思维方式则是个人及群体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在处理问题时能坚持整体的、多方考虑的、开放发展的思维,取代以往只讲眼前现实利益的、单向狭隘的“零和博弈”的行为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养“生态人”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项活动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说,融入生态人的目标并不等于把环境教育、自然生态知识简单地添加到原有内容体系上,而是秉持人能够在自然及社会生态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新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各部分内容与大体系的关系,反思各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合理性、时代性,并着力将生态价值觀和生态思维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上,可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贯彻到意识形态教育部分、德育部分、心理教育部分。意识形态教育部分应联系当下主流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加深对可持续发展观、和谐社会的理解;而德育部分则加强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尊重的伦理观念,建立整体利益观念,拓宽对自然的道德认识;心理教育部分则为个人及群体重新认识自我和外部的关系,塑造人自身内部的精神生态平衡,提供新的认识角度。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还应注意:第一,生态人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而且还有生态情感。无论对自我、他人、社会还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各部分,他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的、敬畏的、珍惜的情感。第二,生态人关注现实生活,尤其对现实问题具有敏感性。生态人能够用依存的整体思维、相互作用并发展的辩证思维分析现实问题与其诸方面的关系,如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工厂泄漏工业废物致河道污染的社会事件、气候问题与国家间责任承担、发展模式的争论,能源价格上涨与生活成本提高(这些不仅是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还有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问题),以更好地认识当前的自然及社会生态,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可见,在当今全球性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应生态与人的生存问题,应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研究。从马恩的思想中仍能看到与生态学精神相通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目标——培养生态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1]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顾智明.论“生态人”之维——对人类新文明的一种解读[J].社会科学,2004,(1).

[7]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阿尔弗雷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欧力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J.克拉克.马克思关于“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之命题[J].世界哲学,1998,(4).

[11]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

[12]刘湘溶,罗常军.当代人格的塑造要注重生态维度[J].哲学研究,2011,(10).

[13]彭立威.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人格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现实与理想[J].哲学研究,2011,(10).

高校教育生态化与生态大学的构建 篇7

一高校教育生态化的概念和内涵

(一) 高校教育生态化的概念

所谓高校教育生态化是指将生态学的观点和原理运用到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去, 确保大学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处于和谐发展状态, 使社会、政府、大学等达到最优化发展状态, 从而使自然、社会、人进入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阶段, 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教育生态化强调大学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的原理, 致力于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的“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 并通过二者的调适和超越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 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2], 使育人的整个过程都处在人文亲和力与和谐氛围中, 最终成为统一的“教育生态整体”。

(二) 高校教育生态化的内涵

“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 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 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人道文明行为习惯, 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 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3]。其实质是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转化为个体道德观的过程。

二高校教育生态化的理论依据

(一) 高校教育生态化的现实基础

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变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快, 但高校教育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速度却过于缓慢, 从而产生了高校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各种形式的不平衡。这是大学生态危机的根源所在。主要表现在:目前对大学生生态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另外还存在大学生态教育视角单一、教育形式僵硬、教学体系缺乏完备性和层次性、没有开展教育实践环节等客观问题。

(二) 高校教育生态化的理论支撑

构建和谐的生态化大学, 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强调教育的全面发展。包括教育服务对象的全面性, 及教育要为所有人群提供公平的服务。基于发展内涵的全面性, 并且教育发展的内涵不只是数量增加、规模扩展, 而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即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其次强调教育的协调发展, 包括教育、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及教育形式要素的协调发展;最后强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终身学习化社会。[4]

(三) 高校教育生态化的必要性

从世界范围看,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早已由绿色大学发展模式进入生态大学发展模式, 并且进行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 而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和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教育的内容也将具有时代的特征。开展生态化教育, 倡导绿色文明,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道德教育体系是对现在德育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是我们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和造就具有生态意识、生态理念及生态情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为此高校各部门必须各司其职, 建立和健全高校非生态专业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内容和方法。从世界观、伦理观、思维方式、消费观、成长观及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实施系统有效的指导[5]。教育生态化在为高校教育注入新的内涵的同时, 也为当代大学生融入及适应社会提供了思想上的帮助与指导。因而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相关素质,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主管部门重视度欠缺

政府对大学生生态教育地位缺乏足够的重视, 许多高校还没有把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素质列入到整个教育培养目标之中, 没有把基础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列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政府部门一直没有设立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健全内容体系, 也没有为大学生生态教育投入足够资金, 这就使得生态化教育的深度及广度无法拓展开来, 更使生态化教育的实施和后续发展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致使生态化教育推广速度较慢且内容较为单薄。

(二) 自身重视度缺失

这主要表现在高校生态化教育的培养模式单一,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意识培养过程中, 将生态环境问题简单地看成自然科学问题, 而忽略了社会科学理论方面的培养, 这非常容易造成未来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中全面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并且高校对生态化教育的师资力量投入力度不够, 尽管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人类高度关注生态环境之后, 我国对高校生态教育方面的投入正在逐步加大, 一些高校也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类人才的培养, 但从总体上来看, 目前高等学校从事生态环境教育的师资数量上非常匾乏。

(三) 生态教育缺乏系统性

高校生态教育是包括生态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在内的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教育体系。但综观我国目前的生态教育, 还处在教育角度单一、教育形式僵化、教育教学体系缺乏完备性和层次性, 离综合型生态教育还非常遥远。

四生态大学构建的途径

所谓生态型大学是要建立一种和谐、开放、创造的新型教育模式, 它更加重视和突出整体的功能, 把教育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这一整体既包括教师、学生、课堂、内容与方法, 也包括整体的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 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生态链及有机生态整体。生态大学的建设途径包括:一方面是构建完善的绿色大学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是提出高师院校生态化教育的新课题。

(一) 构建完善的绿色大学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学先后启动了不同层次的绿色计划, 即建设绿色大学, 充分发挥大学的作用, 开展绿色教育, 为更快、更好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打好坚实的基础, 但中国的绿色大学仅仅启发性地开设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是不够的, 想要顺应时代和国际的发展从绿色大学发展模式进入生态化大学发展模式就必须解决和完善绿色大学发展模式, 中存在的问题。

1构建完善绿色大学的概念

完善的绿色大学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的各项工作, 维持学校的持续发展, 通过不断自我否定的持续创新过程, 开发办学的绿色技术, 探索最佳教学和管理模式, 优化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 保障可持续大学教育的有效实施;通过绿色教育和绿色建设, 积极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 传播和普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推进全社会的持续发展, 从而实现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6]。

2构建完善绿色大学的内涵

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培养大批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二是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贯穿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发展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服务。三是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使之成为环境保护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地。四是用绿色教育手段管理人。不断探索新的最优教学和管理模式, 改进现有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 建立一支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和管理队伍。使他们像绿色的种子一样播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成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3构建完善绿色大学的目标、内容与对策

建设目标:解决高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不普遍、开展对象仅限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普及度低等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建设内容:第一, 开展绿色教育。所谓绿色教育, 就是全方位地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 并将这种教育渗透到自然、技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中, 使其成为基础知识结构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完善和健全环境科学培养体系, 跨院、系及学科培养, 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第二, 推进绿色科技。是指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贯穿到科技工作的各个方个面, 正确地引导科技发展, 使科技工作追求的目标从单一经济效益过渡到环境效益目标, 注重知识创新。从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为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三, 建设绿色校园, 就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贯穿到生态校园的建设中, 使绿色校园起到教育和师范的双重作用。并使校园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 一个景观遍布的园区。校园处处可感受到学校事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氛围, 全校的师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第四, 实施绿色教育手段, 就是高等教育的一场革命, 是办学方向、教育路线和指导思想的根本改革,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要发生重大的变化。特别是作为指导思想的价值观、方法论和教学模式也要发生变化。总的来说, 在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和教育的各个方面获取最大利益的同时实现教育从征服自然的目标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转变。

建设对策:一是改革教育思想, 更改教育观念, 达成绿色教育共识。加强绿色教育既是教育思想认识上的飞跃, 也是教育实践上的突破。只有更改教育思想、更改教育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才能更好地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使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达成共识, 共同促进绿色教育的开展。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绿色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强弱。为此, 要积极开展各种绿色教育培训, 以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情操和敬业精神, 建立一支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使教师的科研朝向绿色科技开发、研究与创新, 积极开展环境理论和生态论理学研究。三是改革教育模式, 就要改变传统征服自然的教育观, 使教育从为人类服务向为自然服务转变, 形成从征服自然向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

(二) 高师院校生态化教育的新课题

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未来高、初级师资的主阵地, 生态意识、生态情感和生态学素养的培养对我国生态学教育和公民生态意识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其他人群。普及和提升高师院校生态学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1高师院校进行生态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是为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他们应当具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观念, 因此, 应该在以“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师院校普及生态学教育, 通过生态学教育, 要求学生善待自然环境、尊重自然, 树立自律意识和平等观念, 树立生态道德观[7],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 将自身的生态理念言传身教给广大的学生, 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2高师院校生态化教育的途径

生态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强、研究范围广、学科间渗透面大、应用广泛的前沿科学[8], 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提升生态学教育的基础。高师院校应针对生态学相关知识对学生进修培训, 为他们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

纵观生态学学科发展历史, 生态学上重要概念、理论和原理无一例外均由国外生态学家提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生态学教育中对理论体系的忽视[9], 高师院校应加大生态学的教学力度及课程的公选力度, 并通过生态学专家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方式提高高师院校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程度, 培养其生态观念。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解决是其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从任何一本教科书中可以完全学到的, 这些技能的培养需要实践和研究过程的积累[9]。顺应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生态学教学应重视实践课程[10]。

生态学的飞速发展, 其研究对象的不断改变, 许多现象和过程完全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对生态学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教学手段, 已成为生态学教学的必然选择。在生态学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计算机模拟、网络等手段辅助传统教学, 不仅可以使教师的展示更形象更生动, 提高学生的认知, 还可以延伸教学的时空, 激发学生的兴趣[11]。

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已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些机构可以独立完成的, 公民的生态意识直接影响到未来环境的状况。目前我国的生态学教育和研究还相对滞后, 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还比较薄弱, 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1]。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高校教育生态化的同时, 选择正确构建生态型大学的途径, 加大和提升我国高校生态化教育的普及面和教学水平, 进一步推动科教兴国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银, 莫晓红.生态大学构建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 2005 (5) :42-45.

[2]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6) :50-52.

[3]蒋笃运.构建和谐教育的生态策略[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8) :103-105.

[4]戴联荣.大学生态, 文化人格共生和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5]刘浩东.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浅谈[J].决策探索, 2004 (10) .

[6]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 2000 (5) :16-19.

[7]刘江毅, 付文杰.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 2005 (11) :58-59.

[8]将有绪.森林生态学的任务及面临的发展问题[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22 (3) :1-3.

[9]陈家宽, 马涛, 李博.生态学家的综合技能概述[A].//生态学家面临的挑战[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0]王光军, 田大伦, 闫文德, 等.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3 (1) :129-133.

生态素质教育 篇8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土地最多的国家之一。特别是中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13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广大地区受沙漠化的危害十分严重, 为了改善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近50年来,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关怀、重视下, 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作,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继续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人口增加, 经济快速发展, 不合理的向自然索取, 使自然植被破坏, 加速了沙漠化的发展, 对经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受沙漠化的影响, 耕地、草场在不断减少, 可利用的土地每年减少约13.3万hm2。沙漠化造成土地肥力减退, 沙漠化土地每年因风蚀的有机质氮、磷总量5591万t, 相当于26849万t各类化肥, 价值达168.77亿元。受沙漠化的影响, 耕地产量下降75%~80%, 草场产量下降30%~40%。沙漠化对1000多km的铁路和数千公里以及水库、水渠、水井构成威胁, 造成轻重不同的损失。

由于沙漠化的影响, 给中国一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在中国北方万里风沙线上, 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为30~100d, 经常出现沙尘暴, 仅三北地区, 每年约有0.133亿hm2农田遭受风沙危害, 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有1亿hm2草场由于沙化造成严重退化。有些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地方, 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沙漠化土地的扩大, 沙进人退现象的剧增, 造成中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税减, 部分地区甚至丧失生存条件, 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 生态系统退化, 生物物种减少, 严重制约了沙漠化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由于中国沙漠地区沙漠面积大, 治理任务艰巨。仅靠国家投资和沙区群众来治理风沙危害就显得力所不及, 使得沙漠治理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难以同步。一些重点区域和重点风沙口仍然对沙尘暴和扬沙天气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但危害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波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能够不仅仅依靠政府, 而是社会各界力量为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治理提供一个参与防沙治沙的场所, 通过爱心活动, 不断状大公益事业, 在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同时, 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 增强全社会的关注程度, 显得尤为重要。

1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建立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平台, 提高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利用沙漠的历史文化特点, 将生态治理和沙漠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将沙漠文化有机融和到生态治理中来, 将沙漠文化、西部文化、历史文化、边塞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融为一体, 所有这些文化资源都为沙漠生态治理赋予多角度的开发视角。古代长城, 古丝绸之路, 古代商贸和现代沙漠生态治理, 以及风沙活动为主线联系在一起。利用沙尘暴的悲残教训, 警示教育各方面的力量, 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开发沙漠生态旅游, 建立沙生植物园, 世界治沙长廊, 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基地和科研基地。通过调动基层团员青年走进沙漠, 感受和认识沙漠, 利用各级团组织带领团员建造“共青团员林”、“青年林”、“红领巾林”等, 不断提高青少年爱护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利用当代百折不挠治沙精神, 激励各界人士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 利用沙漠治理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开展青少年生态文化教育和治理沙漠精神教育。让青少年深刻领会一代治沙人不断和自然抗争的治沙精神, 认识治沙模式, 宣传治沙英雄, 使青少年充分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强化人类的生存危机感,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倡导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 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

2开展生态治理主题活动, 增强社会各界参与意识

动员全社会参与公益性社会活动, 由个人, 单位和团体捐助, 组织绿色生态治理协会, 有组织, 有纪律地开展爱心义务植树活动。协会以营造沙漠生态防护林, 致力于野生动植物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 支持绿化事业和生态公益设施建设为主要任务, 宣传沙漠生态文化, 弘扬生态文明。

协会主要通过向国际环保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华人团体 (企业) 、基金会等募集资金;通过当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捐助绿化资金;申请当地政府财政资金支持, 以及向社会发出倡议, 号召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院校师生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心捐助等, 募集绿色行动基金, 组织开展爱心植树和公益植树活动。

1) 建立以生态治理为主的“地球家园”绿色大本营。制定“绿色地球行动支援者计划”, 开展沙漠绿化活动。由基层林业组织提供沙漠化土地, 采取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志愿的方式, 建立绿化基地。并划定命名类绿化公益园, 公示志愿者姓名, 载入绿色史册。

2) 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区域性合作, 尽力参与全国性和全球性环境保护活动。致力于本地环境保护活动, 积极组织国内外民间组织参与沙漠义务植树活动。进行国内外科研院所、学术团体防沙治沙技术、新成果推广实验等研究、考察和交流工作。资助沙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验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等。

3) 开展“大学生沙漠环保行动”, “青少年生态实践教育基地”, 开展“节约一升水, 多栽一棵树”, “我在沙漠栽棵树”, “人人关注地球家园、人人参与绿色行动”等形势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倡议全社会参与荒漠化防治、沙漠绿色行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让更多的人关注沙漠, 认识和热爱沙漠, 使人们增强环保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积极弘扬生态文化。通过开展沙漠采风活动, 举办沙漠风情摄影、书画创作、沙漠文学研讨, 美食娱乐等多种形式的沙漠文化活动, 促进学术交流, 传播绿色文明。展开力所能及的环境调查, 对一切违反环保原则的事件进行监督、批露。

3以红色文化为主题, 结合红色旅游, 影响带动沙漠治理

以西部久远的红色历史文化为背景, 依托红色文化精神, 借助沙漠独特的自然景观, 宣传和建立以沙漠生态治理和观光旅游活动, 吸引社会各界观光旅游, 带动沙漠生态治理。以此增强社会各界对治理沙漠, 改善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 通过发展沙漠生态观光旅游, 还可以增加收入,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沙区资源开发的集约性、高效性、持续性和多样性。

4开发沙产业, 实行林、牧、水等的综合开发治理

依靠沙区无污染、无公害, 充足的光热资源和丰富土地资源优势, 开发和发展沙漠特色产业, 生产纯天然有机食品, 使沙区种植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 地形地貌的基础上, 利用节水设施, 种植经济林、药材, 以较少的地下水资源, 获取较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5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科普宣传教育

沙漠治理的每进一步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各项措施和经营管理活动必须通过周边群众的配合才能得以落实, 不能独立于社会、离开群众而见成效。

5.1开展科普宣传, 普及自然保护知识

大力开展科普宣传, 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尤其对周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来说, 科普工作往往更加重要。科普宣传, 就是要向群众说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自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生态平衡?生态效益的含义是什么?保护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等等。编写适合当地群众文化程度的《生态环境宣传手册》, 使他们明白生态环境治理是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 懂得靠山吃山必须养山的道理和方法。

5.2 经常性的法制宣传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有关制度、通告也要大力宣传, 以提高区域内职工和周围群众的法制观念, 增强贯彻执行法律的自觉性, 依法管理。

5.3采用灵活多样, 群众喜好的宣传教育方法

1) 标牌宣传。将以生态治理为主题的宣传口号和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通告等书写在标牌上, 设置于自然保护区内, 定期保养。

2) 录像宣传。将自然保护区的好人好事和破坏自然保护区的事件和行为摄制成录像, 达到教育和群众警示群众的目的。

3) 图画宣传。制作内容生动的宣传画、连环画、标语等, 张贴在公共场所、交通要道和村寨会议室, 另也可制作精致的图片和明信片, 通过文化和通信部门对外宣传。

4) 文艺宣传。组织一些以生态治理为主题的文艺表演比赛, 吸引群众参加。从文艺节目的选材、排练到演出都贯穿着对群众的宣传教育。

5) 广播宣传。利用有线广播, 经常进行。

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篇9

1. 加强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 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素质意识, 使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才能把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实处。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素质教育, 关键是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素质文明观。大学生只有在理论中充分理解生态文明, 才能树立良好的生态素质价值观。

2. 加强大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情感体验和培养, 养成良好的“崇尚自然, 热爱生态, 关爱生物, 善待生命”的高尚情操, 树立起人对自然环境保护义务感, 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才能改变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所采取的行为措施, 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安全责任感的意识, 激发他们对未来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处理的创新性和持续性。强化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以及对大自然生命的尊重, 人是这个地球的主宰者, 大自然也主宰着人类的一切生命和活动。一种珍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的培养, 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悠久的人文意蕴, 它也是珍爱人自身的生命和生活的延续。

二、倡导以生态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2001年—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领》, 明确的提出了绿色大学校园的主要标志, 高校要保持整个校园的布局合理、互相支撑、生态环保, 这是科学发展的合乎标准的校园建设。

1. 营造绿色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 也包括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质水平。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就要坚持以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 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在生态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层面, 要树立“生态平衡”观念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以神圣的体悟敬畏自然, 以诗性的智慧热爱自然, 以“栖居意识”顺应自然, 这对于活跃校园文化, 弘扬映山红精神, 彰显大学校园的文化特色,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要积极开展校园有关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素质教育。

大学校园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 在学校校园里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学校良好的和谐、文明环境。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 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 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更有利于做好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的宣传工作, 这是大学生培养生态素质教育的基础。绿色的校园生态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也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充满民主与和谐, 爱与关怀、尊重与友好、理解与信任的价值认同, 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正确社会行为规范, 从而获得对现实评判的标准、对价值的选择、道德的取向, 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素质观。

3. 生态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也不断地走向“社区”化。

大学生公寓生活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 可以以“绿色公寓”的创建为依托, 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 如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寝室文化节等在寝室内进行广泛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的宣传, 增强大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公寓内可倡导大学生创建绿色寝室, 安装“绿色”垃圾桶将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品分类回收;倡导每个班级认养一块学校中绿地, 做好日常养护。吸引公寓中的成员参与到环境管理中来, 形成一个环境保护的监督网, 唤起大学生保护生态的觉悟。

三、加强生态素质教育的校园制度和规定的建设

实行依法治校, 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 开展生态素质教育教学活动, 尊重师生人格, 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并没有明显好转的今天, 充分发挥教育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特殊功能日显重要, 生态素质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态素质观念, 在处理生态道德关系、评价生态素质行为时, 所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感情。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人类生态活动中, 只有对善与恶、美与丑有着鲜明而强烈的爱憎感情, 才能产生较高素质的行为。

实施生态素质教育, 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环境质量, 是衡量一个国家尊严和荣誉的尺度, 环境意识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生态素质教育不仅要有理念的树立、意识的强化, 还要有情感的培养。生态素质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 而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教育, 是迈向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应实行依法治校规定原则, 不断完善校园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 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校, 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化解矛盾, 维护稳定, 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从教育的角度来看, 生态素质教育是长期的, 生态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它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其教育目标包括情感、认知和技能等。

广大师生要做依法治校的模范, 要发挥师生的主人翁精神, 完善校园法制教育, 既要使全体师生懂得如何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更要懂得如何利用合法权益,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 以达到我们建设拥有较高水平的生态素质教育的目标。

四、加强生态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先驱者, 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所以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讲经师人”, 传道、授业、解惑, 中首先要做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师”。教师是实施生态素质教育的关键, 如果教师缺乏生态素质教育的知识、思想, 学生便不能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最直接的生态素质教育的熏陶。

应增大教育资金投入, 提高师资数量与质量, 并进行专业培训, 专业系统的学习可使教师的传授对相应生态环境现状的陈述, 系统地、深入地把生态科学讲透彻。

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形成及其素质, 现在的教师大都是传统思想机制和思想体制培养出来的, 他们往往带有索取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想法, 却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现在的教师对生态素质教育知识方面的欠缺,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 学生们往往从基础开始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 所以要想大学生有较高的生态素质, 必须首先重视教师队伍的生态素质教育的建设。

摘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素质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作为高校教师, 更有义务承担这一责任, 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质, 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

生态素质教育 篇10

一、生态文化自觉

古今中外,生态文化的理念源远流长,但是成为一个命题却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问题而产生。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认为,人类要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自救的唯一选择就是要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即生态文化”。[1]其视角中的生态文化所指涉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即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哲学思想。面对我国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形势,学者余谋昌也提出了对生态文化内涵的见解,认为现阶段生态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内容。生态文化确立了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以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为理论基础,以绿色生态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建设目标。从而,需要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以达到生态文化自觉,并外化成生态文明行为,产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这实际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主体文化自觉的问题。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末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这意味着文化自觉首先是要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其次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找出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提供的依据和方法。从这个视角上,生态文化自觉就是人们对本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传统、生态道德理念的渊源及其特色生态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在教育引导及舆论影响下,逐渐生成生态文化的自豪感,在此基础上产生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生态文化道德的信念和准则,并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推进生态道德理念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进而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步伐的理性态度。

二、生态文化自觉生成对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启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大幕,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既有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中重人际道德轻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原因,也有教育中重科学精神传输而轻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的原因,更值得重视和反思的是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及转化为植根于内心的坚定信念和行动。

第一,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首先体现为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即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要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促使受教育者产生生态文化的自豪感;二要引导受教育者结合世情和国情,学习和领会科学的生态文化理念,产生传承生态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长期以来,包括一些教育者在内的很多人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其实,我们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其中就包括了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例如,我们的先辈们在很早就已经提出了很多关于重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敬畏生命等内容的思想:儒家“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倡导天、地、人关系的相互协调和统一;庄周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3],倡导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关系;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既然人是天地的产物,必然要顺应天地,保护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做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因此,尽管在我国传统伦理体系中并没有发明“环保”一词,但倡导人与天地共生共存的伦理智慧却确保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这种万物皆平等的观念在当代,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要达到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不能仅仅倚重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更要正视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引导受教育者理性地把握科学的生态文化思想,实现其生态文化理论的自觉到生态文化实践的自觉的积极转向。马克思、恩格斯曾针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以“人类中心说”为指导,急功近利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对自然界无节制掠夺的现象,不断地疾呼“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科学地展望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6]。

第二,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还体现为生态文化的实践自觉。生态文化的实践自觉,就是要把内化的生态文化理念外化成影响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道德行为,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从制度层面看,主要体现为国家通过立法将环境保护的行为制度化和法制化,以形成有关生态问题的社会共识,充分体现平等和公正,让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地生成并转化成为自觉的、自我约束的行动。从教育层面看,生态道德教育要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一方面要通过课堂上生态文化的训练和熏陶,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关于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的认知及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课外的体验式教学等实践教学手段,让受教育者充分亲近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血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行为提升到个体道德水准的高度,使之能够自觉地以道德理念去保护生态平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形成推力,从而,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就具有了天然的一致性。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需要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引导作用,而生态文化自觉的形成又会进一步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三、基于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态道德教育展望

新世纪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了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但是,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约束,需要社会舆论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引导和监督,更需要学校生态道德教育通过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对受教育者在生态文化自觉方面进行培养和建构。从而,不仅是对在校学生,还会对所有社会成员产生深刻影响,从生态文化的整体价值理念和新的生态伦理观到日常生活的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

第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稳定的、持久的生态道德情感及生态文化自觉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生态道德理念一以贯之地持续引导。从这个角度看,生态道德教育必须针对受教育者在不同的学龄阶段,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有所侧重,首先,在小学阶段,受教育者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和快速变化但是又不成熟的时期,他们的情感较为丰富,乐于接受各种新的知识,比较善于模仿且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是缺乏判断力和选择力。针对这一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生态道德教育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通俗易懂的文字,甚至游戏来说明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好习惯的意义,启蒙受教育者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其次,在初中阶段,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不断地觉醒,独立意识在增强,开始追寻人生的意义,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对未来生活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但是,由于他们心智还不太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的判断还比较片面,容易出现一些鲁莽的行为。因此,这个阶段生态道德教育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受教育者追求的未来美好生活的辩证关系,以贴近受教育者生活实际为内容,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的生态道德自律。再次,在高中阶段,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趋于定型,这一阶段生态道德教育侧重引导受教育者深化对生态道德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并且适当进行生态文化熏陶,引导受教育者明确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促使其走向生态文化的自觉。最后,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该侧重于人格完善的教育内容,引导受教育者成为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健康发展的“生态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第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了更好地让受教育者理解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蕴,唤醒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情感,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7],恰当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针对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小学阶段的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中应贯穿榜样示范和行为训练等方法,能够让这一阶段的受教育者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面对初中学生在青春期善变的特点,在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中应贯穿情感陶冶为主、灵活多变的方法,根据受教育者及其所在地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交流和对话,引导受教育者对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作进一步理解,促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再次,在高中阶段,针对受教育者心理、生理不断趋于成熟的特点,生态道德教育教学要运用理论学习与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引导增强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而通过组织受教育者进行生态道德体验活动来激发其生态情感,唤醒其生态道德意志,产生生态道德行为。最后,在大学阶段运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引导受教育者与文本对话、与社会对话、与教师及同学之间对话,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断突破当下的道德境界,使他们的生态道德知、情、意、行协调一致,形成健康美善的生态道德人格。

第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成员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发挥教育与管理的协同作用。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方面的职能,大力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意识,引导受教育者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在这点上,家庭成员的生态道德理念也对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还有赖于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而生态道德教育的不断发展,还需要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是非标准和约束机制,从而形成社会范围内弘扬生态文明行为,谴责甚至通过法律来规范破坏生态文明建设行为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意大利]佩切伊.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J].世界动态学,1984(1).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3]马健芳,曾鹰.野生动物的“保护”与敬畏.广西社会科学,2014(4).

[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上海:中华书局,198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儒商故里唱响生态教育 篇11

山东省章丘市刁镇中心中学坐落在一代儒商孟洛川故里,长白山下,漯河湖畔。学校创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师生1800多人,这里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是教师成长的沃野。在近30年的发展中,有40多名教师荣获省市表彰,特别是冯启秀老师2006年荣获山东省创新人物提名奖、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参加了全国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其“六全式”班级管理模式得到省市专家的认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成为多所学校的班主任培训教材。2015年11月,在贵州举行的全国第十三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初中组优质课大赛中,王峰芝和卢崇娟两位教师脱颖而出,代表章丘市初中学段参与教学研讨双双获得全国一等奖。从学校走出的青年才俊更是不胜枚举,如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英明、国务院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袁际花、中央电视四台编辑焦雯,山东省济南市委组织部赵德洲、章丘市副市长袁乃杰、杨传军、全国知名企业—圣泉集团执行总裁唐地缘、供职于北京房地产的清华才子张良等。

学校秉承“实施生态教育,创建齐鲁名校”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职业幸福搭台”的办学宗旨,全面实施生态教育,积极构建生态课堂,打造生态校园,让学生生态化成长(即全面和谐的成长,自然绿色的成长,自主可持续的成长),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学校倡导的“生态教育”,突出六大特征:个性化、和谐、开放、共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秉承一个理念——师法自然,健康、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思想;追求一个目标——培养兴趣浓厚、习惯良好、品格高尚的人,办为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任的优质教育,努力打造生态教师团队、生态德育、生态课堂、生态校园四个特色品牌。

在生态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能力,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现已成为一所济南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济南市花园式庭院学校和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15年6月5日,《齐鲁晚报》整版报道了学校实施生态教育理念,谱写教育新篇章的活动纪实。山东省《大众日报》、《济南时报》、章丘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来学校进行采风报道。

一、生态团队——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教师和学生是构建教育生态校园中最重要的两个生态因子。学校只有把握教师成长的脉络,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重视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才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加快教育生态校园的形成。

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成绩斐然”的教师群体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生态教师团队的管理以引领和服务为主,凸显“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特征。学校实行上下级平等对待,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导和教师始终保持着团结向上的氛围。在这里,业务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老师总会得到好评,从早到晚辛勤付出的班主任老师评价也高,一切都用能力与事实说话,彰显公平与公正。良好的机制极大地化解了教师聘任、职称评定中的矛盾,有效地增强了教师的内驱力,让所有老师都自觉行动起来。如今,教师的整体水平大为提高,优质课比赛大家都争先恐后,各备课组团结合作,老师们定期进行集智备课、同课异构、网络研讨,每个人总是将自己的擅长之处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每个人都在精诚合作中得到充分发展。

要适应信息化的智慧教学,必须培养一大批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刁镇中心中学营造教师成长的自然生态,鼓励教师主动发展、终身学习,实现生命的价值。学校为教师搭建了提升的平台,便于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除了系统的校本教研,学校每学期都要派老师外出观摩学习。本学期,学校又派骨干教师前往青岛、烟台、枣庄等地进行观摩培训,回校后举行了全体教师心得交流会。除了“走出去”,学校也不忘“请进来”,学校先后邀请了山东省十大创新人物实验中学的杨育红,全国十大班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教育专家郑立平老师,济南市历城稼轩中学的省级教学能手、市教科所等专家名师前来为教师作教育教学专题报告和课堂展示,老师们大开眼界,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此外,学校规定教师每学期必须读1~2本教育专著,并利用各种会议、网络博客、教师沙龙进行广泛交流。每周的大教研和网络教研更是雷打不动。

教师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获得了快速成长。整个教师群体更是呈现出积极向上、和谐进取、不断创新的良好精神面貌。在各项教育教学竞赛中屡创佳绩,有多人荣获市县教学能手和优质课一等奖。校长魏兆斌被推选为全市校长论坛高效课堂成果推介典型发言人,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赞誉和深远影响。

二、生态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多年来,刁镇中心中学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探索。学校提出了“生态课堂”这一全新理念。“我们正着力营造这样一种气氛:教师有自由开放的心态,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允许学生标新立异的个性张扬,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用校长魏兆斌的话讲,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搭积木”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孕育的过程。生态的孕育过程要求有教师和学生智慧、情感、能力的投入,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

如果将课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生态课堂无疑应是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生态互动,生命对话,充满生机和活力,学习不再沉闷枯燥,而是变得充满乐趣。学校的生态课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求真达到和谐。“求真”是指课堂教学的真实及师生的真诚。“和谐”是指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的、自然的、生活的、自主的、情感的、兴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被吸引、被感动、被激励的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引领学生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本真生命的体验。第二是生命灵动。课堂教学不仅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还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还是学生得到发展,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所以生态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师生灵感相互交织、思维彼此碰撞的课堂。第三是整体提升。整体是指生态课堂的教学内容中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统一在一个整体中。提升是指不断地开发师生的潜能,取得教学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生态课堂追求的是让学习成为自然态,成为生命生存的需要,使学生真正减轻课堂负担和精神负担,使学习成为提升生命质量的需要。生态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为“三段五步”,体现“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原则。“三段五步”包括“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自主学习,课后自主巩固”三个阶段和“学前调查、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质疑解惑;学生展示,共同分享;总结概括,拓展延伸;当堂达标,学以致用”这五个环节。“课前自主预习”是学习的起点,大部分学生通过此环节可以完成70%左右的学习目标,并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做好记录。合作交流,学生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内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分为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总结概括,拓展延伸”就是在课堂结尾时,教师立足引导,让学生来说、议、读、写,帮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拓展延伸,巩固升华。“当堂达标,学以致用”这是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高效课堂的效益都是通过这一环节来体现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学习、社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要求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情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达标题目,让每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幸福。让知识在应用体验中得到落实和升华。

我们开展的语文“三段五步”生态课堂模式的创建活动,一是实施“书香校园”工程,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确保全面实现语文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创设“语文实验室”计划并建设完成七八年级两个高标准的语文实验室,克服了学生上课借阅等困难。二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阅读活动,提升师生的文学素养。学期初组织开展了“走进名著,品味经典”展示活动,全校近千名师生参与;依托市教研室片区教研活动,在学校多功能室举行了八年级语文大阅读阶段性成果展示,老师们深情款款的朗诵、惟妙惟肖的学生课本剧演出,索芬老师如泣如诉的名著鉴赏——林黛玉,都震撼了在座的师生们,教研员和片区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学校还组织开展了“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为主题的读名著、抒感想优秀写作评选活动,充分展示了自语文实验室创设以来的活动成果。学校依托“语文实验室”这一平台,打造“书香校园”,让每一个学生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师生成长的每个脚步。

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在生态课程建设方面也做了有效尝试和探索。我们依托学校传统、当地资源、教师特长等自主开发,构建了体现本校独有,基于教情学情,注重实效,确保开课,形成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如“齐鲁名士录”“一代儒商——孟洛川”“银鹰的崛起”“中国传统故事集”“青春启示录”“发展中的儒商故里”等。

三、生态德育——让道德的生命自主成长

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学生树立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谐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使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

“以人为本,以德润心”,是学校实施生态德育的理念。在尊重学生生命主体创设和谐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开发出个体的生命潜能,促进了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从建立德育常规入手,营造道德氛围。由级部学生会主导的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中心开展的天天“班级量化评比”活动,激发学生上进意识,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分阶段研制教育目标。注重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七年级主要加强中小学的衔接,通过“大练基本功,形成好品行”和军事化训练培训,促进学生规范化和良好品行的形成,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逐步树立爱校、爱家、爱集体意识,学会学习和感恩。八年级主要是巩固初一年德育成果,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与引导,平稳地向青春期过渡,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努力缩小差距,减少两极分化,进行初步的理想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九年级主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面临的毕业、升学等压力进行教育与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磨炼良好的心态,明确教育指引下一阶段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德育的平台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主题教育月、班晨会、升旗仪式、校园之声广播、文化长廊、《春雷》报刊、传统节假日、体育节、艺术节、周末影院、心理健康辅导和讲座、大课间、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都是其有效载体,而其内容更是涉及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为充分挖掘社会实践基地的教育能量,提升学生社会调查的质量,学校还系统地建立了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教育体系,让学生走进德育基地,走进社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走进社区清理张贴物、参观孟洛川德育教育基地,参观圣泉化工园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旧军“祥子号”的兴衰、银鹰炊具厂的变迁、地方春节民俗的由来等社会调查,小小的足迹遍布全镇的社区、街道。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课堂内无法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践行“全面育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在刁镇中心中学,德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成为了滋养生命健康成长的沃壤。校长魏兆斌表示,学校将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将尊重、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作为出发点,既关心学生学习质量,更关注学生的人生幸福、自身价值。

四、生态校园——让学校成为生命的乐园

学校始终把“生态教育”理念作为校园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点定位、科学谋划,全力打造“高雅校园、魅力校园、生机校园和书香校园”,大力实施了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假山瀑布、紫藤轩榭、石刻雕塑、花草树木,一株株色彩斑斓的月季、一簇簇争奇斗艳的秋菊,把整个校园装扮的靓丽多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济南市庭院学校。学校按照让师生用得上、用得好、用得实,一切为育人服务,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科学、巧妙、艺术地增设了名言警句版面、悬挂了师生书画作品、制作了系列宣传版面、展示了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开辟师生实践活动空间,形成了主题鲜明,富有特色,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接受教育。教室整体布置合理优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特色文化精彩纷呈,形成了“墙壁说话、环境育人”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了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的班级开辟了“剪纸展示台”,把学生的心灵手巧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有的班级进行“小小作文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有的班级把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展示出来,供同学们观赏和学习。风格迥异、亮点纷呈!在生态教育的理念下,这里的每一处景观、每一种造型都蕴含着人文、生态和科技的文化内涵,给学生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浸染与启迪。

在打造清新靓丽文化浓郁的校园环境的同时,学校还依托“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积极营造“终身学习、终身受益、书香校园、魅力镇中”活动,让“书香校园”打上时尚标签。学校建立了高标准的图书馆、阅览室、年级语文实验室和门厅图书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引导“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促进他们的“精神发育”。石刻周围、紫藤架下、读书角旁、阅览室内、雕塑两侧,处处都有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的身影,好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刁镇中心中学的校园无不体现着顺应孩子本能与天性的诚意。在打造“高雅校园、魅力校园、生机校园、书香校园”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因活动而体会到快乐。学校现有20多个社团和兴趣小组,组建了校乒乓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足球队等群众性团队。科技创新更是刁镇中心中学的传统强项,体现了学校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学校科普活动小组代表学校多次参加机器人设计、科普小制作、计算机网络设计大赛等屡屡获奖。篮球是章丘市体育传统运动项目学校,学校的篮球队多次在市中学生篮球赛中进入前四名,学校的艺体生培养也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每年都有一大批才艺高超的艺术生被上级学校选拔录取。《章丘日报》对学校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给予宣传报道,在社会上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

五、生态硕果——让教育点化润泽生命

生态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师生生命的尊严,最大深度地挖掘了师生潜在的生命能量,最大宽度地打开了师生的视野和心胸,使师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信,让他们迈上了人生新的发展台阶,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正是这种追求全面和谐发展,注重让学生享有完整愉悦人生的教学理念,刁镇中心中学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章丘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济南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和绿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学生是生态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在这样一片成长的沃土中,每个学生都会找到自己的人生支点,进而健康发展、走向成功。“走进镇中,我以镇中为荣,走出镇中,镇中以我为荣”。每年都有一大批品学兼优、志存高远的孩子们带着对母校的依恋踏入高一级学校。

如今的刁镇中学校园,清新靓丽、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文化氛围浓郁、书香气息弥漫、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到处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就像《齐鲁晚报》刊发的学校美丽宣言所指:这里,是学生放飞梦想的天空;这里,是教师挥洒思想的舞台;这里,是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人文的光辉在这里闪亮,美德的芬芳在这里酝酿。在这里,成长是一件最美丽的事情!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

生态素质教育 篇12

关键词:农林教育,新农村建设,生态型人才

一、高等农林教育生态化是培养“生态型人才”的重要前提

现代大学教育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存在着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一样, 大学生态系统也存在着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开放、民主的高校运行机制首先具有体现和谐的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框架, 使行政与学术、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相互协调、互为促进。构建秉承学术自由理念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生态环境, 明晰行政与学术关系, 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 发挥行政的有限作用, 做到校务公开透明, 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重视政府、社会和学校师生的评价。其次, 具有突出竞争运行机制, 建立和谐基础上的有序竞争环境。以人为本, 尊重、爱惜和包容各类人才, 科学合理地调配对每个人有较大适合度的专业工作岗位或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管理工作岗位,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效能。三要倡导服务重于领导、协调重于控制、合作重于竞争、观念重于方法的思想, 探索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的关系。四要营造弘扬生态文化的育人环境, 大力培育生态精神。生态精神是一种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是一种正确的竞争观, 一种和谐、宽容的精神, 是讲究效益和默默奉献的精神[1] 。树立创造精神是培育生态精神的要求。在校园内培育、弘扬生态精神, 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精华, 是实现生态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构建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能陶冶师生情操, 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能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生态校园的建设要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 要突显环保和持续发展的理念。

“生态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 必须建立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模式。这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新型教育模式所倡导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主线的教育, 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生存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以创造个性多样性和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 积极培养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尊重同伴, 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 以教学相长, 师生互动, 探索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其次, 要真正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是通识与专业并行, 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并举, 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 实现科技与人文融合, 大力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是农林高校在办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应自觉把握的当务之急。第三, 大胆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 树立整体的科学观, 使生态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整体部署, 科学实施。建立环境生态教育模块, 将环境生态学系列课程列为农林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要系统全面地安排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 要举办生态文化的系列讲座, 开展生态文化社会调查, 要针对本校学科特点设立关于小型研究课题, 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对课题的研究, 学习大自然的智慧, 强化应用生态技术, 创造生态产业的思想,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伦理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科技意识。

二、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农林高等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生态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培养具有优良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有助于农民思想观念转变, 增强农民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助于唤醒农民的危机意识, 建立起生态意识。有助于制止与约束那些在经济开发中损人利己、祸及后代的不道德的行为, 以保持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进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也有助于使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态关系, 改善投资环境和生存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 送教育下乡和送科技下乡, 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培养、培训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 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高等农林院校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创新成人教育模式, 科学安排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积极探索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 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拓宽新的途径。

努力创新农林高等成人教育办学形式。高等农林院校要改变过去的封闭式办学为走向社会、走向农村的开放式办学。以前成人教育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中等专科学校校内授课, 随着形势的发展, 要积极稳妥地将农林成人教育推向农村地区, 重点开办到区县, 辐射到各乡镇。尤其是岗位培训点要下沉到基层。要改变农林高校与农村地方是培养与接受培养的陈旧观念, 与农村基层单位实行联合办学, 除与市、县的农林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外, 还要与区、县、乡镇的成人学校联合办学, 在办学规模、培养目标、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强协作, 在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办学层次等方面相互补充。

科学安排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加强国情教育, 使农民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人多物薄”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突出特点。人口膨胀必然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带来很大压力, 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约有1/4用于供养新增加的人口;同时, 人口过快增长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如中国的耕地面积、草原面积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 矿产资源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 森林资源为l/6[2] 。而且,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水平将持续下降。因此, 要转变农民的生育观, 提高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要把单纯追求人口数量增长的传统生育观, 转变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新生育价值观。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提高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道德以生态观念为基础, 生态观念则奠定在生态、环境科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生态道德的教育, 实际上也是普及生态科学知识的过程。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绝大多数是出于对生态和环境的无知。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识, 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这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要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和污染防治示范教育, 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 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教育, 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

探索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方式。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要注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注重与“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相结合, 注重与乡村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相结合。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依赖于基础雄厚的物质保证, 依赖于农民生存环境的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因此, 改善农村面貌, 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水平, 较为宽裕的生活条件是根本, 是基础。只有把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基础”密切结合起来, 协调发展, 使农民在摆脱了贫困并逐步走向富裕的生活中陶冶情操, 从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的快乐中分享实惠, 农村社会才能得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南京林业大学开展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 所研制出的中密度秸秆人造板质量达到木质中密度纤维板标准, 创造了绿色环保新产品。高新技术“点草成金”, 农作物秸秆过去是废料, 是广大农民的包袱, 绝大部分农民采用放火焚烧, 不仅浪费了有用的资源, 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现在已成为替代部分木材资源的工业原料。农民在学习掌握这些“绿色科技”成果的同时能真正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 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乡村文化建设形成生态伦理意识和情感, 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根据乡村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合理规划住房布局, 充分绿化美化家园,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从一般人居环境优化为育人功能的生态德育环境。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还须辅之以法制。只有把自律和他律, 提倡和禁止, 软性约束和硬性规定结合起来, 才能有助于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惯。

参考文献

[1]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6) :50-52.

上一篇:特效设计下一篇:管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