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分析

2024-11-19

教育生态学分析(共12篇)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1

我国的教学改革工作, 一方面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会, 另一方面对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以往采用的教学管理方法并不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进而导致教学管理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何对当前的教学管理进行改进就成了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 所以高职院校在经过研讨后提出了将教育生态学和教学管理联系起来这一措施,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对教育生态学概念的分析

所谓的教育生态学, 顾名思义就是指将生态和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对这两方面内容隐含的关系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学科。在这一门学科中, 生态学是基础理论, 通过对生态学相关知识的传播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然后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 进而推动校园教学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 所具有的特性

教育生态学这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一门学科将教学管理和高职院校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紧密的连接, 这样就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形成了一个生态体系, 在此体系中, 各环节以自己的方式运转着, 但每个环节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能够实现有效转换, 进而促使教学管理工作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面对这样的情况, 本文对教学管理所展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细化分析。

第一特征:管理工作自身存在特征。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为广泛, 比如, 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 对教育的实际运行进行管理等等, 这些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和高职院校的综合教学水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高职院校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所以说, 管理工作的自身是十分重要的, 做好此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特征:高职院校内部因素特征。高职院校之所以要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促使国家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人才紧缺的情况。面对如此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 在实际开展过程中, 校园内部的其他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尤其是校园文化, 更是会引导教学管理的走向, 所以说, 在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校园内部的各因素会对其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三特征:高职院校外部因素特征。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 教学管理还会受到社会经济、企业岗位要求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说, 这些高职院校外部的教学因素同样会对教学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二) 教学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 教学管理不符合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和重点高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高职院校重点在于培养技能型、实践型人才, 而重点高校则注重培养全能型人才, 其教学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照搬重点高校的教学管理, 导致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不符合实际情况, 进而出现了与实际情况脱节现象的存在, 教学管理分离的出现就这样使教学管理其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无法通过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得到提高。

第二, 教学管理没有紧跟教学模式转变。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学管理也应随着发生改变, 这样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并没有紧跟教学模式的转变, 导致教学管理形式化严重, 其实质性意义并没有发挥出来。

三、高职院校在教育生态视角下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 根据院校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要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流程,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管理流程的过程中, 可以参考重点高校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但不能完全照搬, 高职院校应对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隐秘联系等进行分析, 然后对管理工作进行板块分类, 之后借鉴重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的精华, 构建完善的双向监督机制, 同时还应该对教学管理的内容、管理标准以及管理职责等进行明确地划分, 这样教学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 还应对教学管理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划分, 将每一项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实施计划、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组织等联系起来, 将教学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到实处, 这样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才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才能是规范化的。

(二)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之所以要开展教学工作, 一方面是为了区域经济发展, 为企业提供需求的人才, 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能, 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实现价值的途径。所以说,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管理过程中, 必须要考虑到区域经济这一发展因素, 进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在当前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就出现了脱节现象。因此,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 首先就应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确定, 对高职院校中的各因素进行协调, 同时还应该强化教学、实训等相关教学活动, 并对教学结构进行合理设计, 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以此来促使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三) 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 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够促使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管理方案的时候, 应考虑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因素, 应该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一些自由的空间, 这样教师和学生才不会感到自己是被严格限制的。同时, 在构建管理模式过程中, 还应该加快绩效方案的拟订, 通过完善的绩效方案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这样教师才能遵守教学制度来开展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 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教学管理的地位是无法被取代的, 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因此,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 就应对教育生态学进行深化分析, 并提出具体的措施, 在这一学科视角下有效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以此来促使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有实质性的意义, 能够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提高院校教学水平, 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摘要:在我国教学体系中, 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主要阵地,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我国职业型人才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 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管理逐渐地淘汰, 尤其是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 教学管理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 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在教育生态视角下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教育生态学

参考文献

[1]李瑾, 颜妮娜.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7 (5) :61-63.

[2]胡立, 张放平.高校教学管理生态的主体存在方式与实践观照[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4) :422-428.

[3]鲁武霞.基于生态视阈重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执行力[J].成人教育, 2011 (10) :36-38.

[4]石新军.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策略探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 16 (1) :18-21.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2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通过对人文素质的涵义、高校人文素质现状、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的分析,就如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对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有所借鉴.

作 者:丁桂英 Ding Guiying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17刊 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5)分类号:G641关键词:高校 人文素质 现状 对策

幼儿教师流失的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师流失;教育生态学

随着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大,但现实情况是幼儿教师队伍不仅得不到有效补充,现有的教师队伍也不稳定,尤其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一些私立幼儿园,现有教师队伍流失问题更加严重。从整体社会生态视角看,幼儿教师流失是社会生态发展保持平衡的一个必然结果;从教育生态视角分析,幼儿教师流失则成为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障碍。《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加强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因此,保持幼儿教师队伍稳定,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理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流失的视角选择

1.解读幼儿教师流失

教师流失可分为外部流失和内部流失两种情况。外部流失即教师放弃教师职业,脱离教育工作;内部流失是指教师在教育机构内部的流动。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对于优化幼儿教师整体队伍、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保持教育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而单向、无序、不合理的教师流动则会加剧幼儿教师的流失,影响幼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研究幼儿教师的外部流失问题。

目前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研究资料已经不少,但有关幼儿教师流失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这一现象令人深思:是幼儿教师不存在流失现象,还是幼儿教师队伍庞大,少量的流失对学前教育质量没有影响?抑或是由于幼儿教师流失现象本身的复杂性而难以研究分析?笔者对郑州市的幼儿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学前3年适龄儿童有16.3万人,幼儿教师有13183人,按国家规定的师幼比来计算,幼儿教师缺口近500人。此外,据笔者对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幼师毕业3年之后,近2/3的人离开了学前教育岗位。可见,幼儿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教师面临诸如待遇差、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等现实问题,“无编制、无身份”的尴尬境地使幼儿教师缺乏安全感。

本文立足于生态学的理论,全面考察教师所处的生态圈,以及教育生态圈中教师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的关系,对幼儿教师流失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等进行探讨和分析。

2.教育生态学

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的一门科学。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教育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整体关联。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某一教育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其他教育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反应。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和规律来反思幼儿教师所处的生态系统及幼儿教师流失现象可以发现,幼儿教师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因子,对福利待遇、社会地位、专业发展空间、职业认同等方面的追求是幼儿教师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幼儿园提供的环境、待遇、发展空间等其他因子无法满足幼儿教师的需求时,幼儿园这一生态系统就处于失衡状态,幼儿教师就会做出必要的调整以维持这一生态系统的平衡。当然,幼儿教师流失的现实层面的原因,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因为教育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小系统,幼儿教师流失的原因,也有社会系统方面的因素存在。因此,探究幼儿教师流失问题的实质就非常必要。

二、幼儿教师流失影响因子分析

1.社会因素

幼儿教师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因子,社会因素是影响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重要方面。社会因素是指教师工作、生活的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变化和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和期望、公众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态度等。近年,尤其是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社会对幼儿教师期望值增加,使幼儿教师面临更多的压力。此外,公众对幼儿教师缺乏正确和公正的认识,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孩子王”“高级保姆”,学生家长以及管理者对幼儿教师均缺乏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忽视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成长专业指引者的角色和地位。当这种压力使幼儿教师不堪重负时,幼儿教师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因子,必然会发生变化,以应对这种压力,来维护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流失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现象。

2.幼儿园因素

国内外很多研究资料表明,幼儿园的性质和所处位置、工资福利待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空间、幼儿园文化等是造成幼儿教师流失的重要因素。相对来说,私立幼儿园的教师流失更为严重。教师作为经济人的生命个体存在,工资与福利待遇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教师待遇越差,职业倦怠感越强。此外,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参与培训的机会以及幼儿园文化等,都是影响幼儿教师流失的重要因素。

3.幼儿教师个人因素

影响幼儿教师流失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的年龄、教龄、职称、自我实现等。研究表明,幼儿教师流失和年龄、教龄、职称成负相关关系,年龄越大、教龄越长、职称越高,幼儿教师的流动性越小。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当其他需要得以满足之后,只有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潜能,达成自我实现才能找到满足感,通过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找到幸福感。因此,幼儿教师自我实现需要动机愈强,幼儿教师流失的可能性就愈大。

三、幼儿教师流失影响分析

基于以上对幼儿教师流失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幼儿园——幼儿教师构成了幼儿教师生存的教育生态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中的因子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幼儿教师的流失。同样,幼儿教师的流失也必然会对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因子造成影响。

1.幼儿

幼儿教师流失,受到直接影响的是幼儿。幼儿正处于环境变化的敏感期,教师发生变化时,幼儿会因为对新教师的不了解,产生暂时的不安全感,破坏了幼儿和原来的教师建立的情感依恋。另外,教师针对幼儿进行的个性化教育,具有连续性的特点,需要教师长期观察,深入了解幼儿身心特征以及变化规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拟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如果更换新教师,系统性教育方案突然中断,而新教师了解孩子以及师生亲密关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孩子的发展和需要暂时会被忽略,从而影响孩子的长效发展。此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默契易被打破,不利于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教育。

2.幼儿园

幼儿教师的流失,会造成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给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带来困难。幼儿园师资普遍比较缺乏,幼儿教师的流失,会打破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给师资队伍的建设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基层幼儿园、私立幼儿园,个别教师的流失会影响其他教师的思想状态,增加教师群体的不稳定性。与此同时,教师的流失势必引起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危机,从而影响幼儿园招生等。幼儿园生源流失,随之将带来幼儿园班级规模的变动,幼儿园规模的变动将致使学校产生教育生态问题,最终导致幼儿园面临生存危机。

3.社会

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幼儿教师的流失会促进社会人才竞争,使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但是幼儿教师流失却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教育又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教育生态系统不平衡必然会影响社会大系统的和谐、持续发展。

四、幼儿教师流失对策研究

1.优化幼儿教师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

依据生态学理论,幼儿教师流失的社会背景即其所生存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幼儿教师流失在社会生态环境中产生并深受其影响。因此,改善幼儿教师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首先,国家应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幼儿教师的权益、地位,制定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创设对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让幼儿教师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权,付出劳动并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其次,实行区域内“同工同酬”制度,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无论是在编还是不在编的教师,同样的岗位能够享受同样的工资和福利,这样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和非在编人员的教师流失会有所减缓。再次,国家应该担负起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2.优化幼儿园生态环境

从幼儿园层面分析可知,幼儿教师流失率与工资待遇、培训机会呈正相关关系。教师福利待遇差、收入不稳定以及参加培训的机会少等因素,限制了教师的自我发展。为此,优化幼儿园生态环境是提高师资队伍稳定性的当务之急。首先,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幼儿园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待遇。其次,重塑以人为本的幼儿园管理文化。由于幼儿年龄特征和特有身心发展特点需求,幼儿教师既需要承担教育任务,又要负责保育工作,从学习到生活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因此,幼儿教师身心压力较大。这就需要幼儿园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为教师提供情感的支持。再次,幼儿园要不断拓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满足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需要。

3.多方共建幼儿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

学前教育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幼儿教师流失现象理应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首先,学术界应该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析这种现象,并根据自己的调研成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和督控作用,形成舆论潮流,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流失现象的广泛关注,从而有利于构建和优化幼儿教师外在的生态环境。再次,不断提升全体公民的教育意识,尤其是采取必要措施,转变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使家长成为幼儿教师工作的支持者和合作者。这样,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下,幼儿教师流失这一问题才会得到合理解决。

参考文献:

[1]宣裕方.生态大学理念下的和谐校园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

[2]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5).

[4]徐新华.武汉市幼儿教师流动状况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4

1 体育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生态平衡

到目前为止,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一直贯彻的方针政策,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教育水平,同时有效促进其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共同进步。所谓体育生态系统是指通过社会这个大的环境从中吸收本身需要的信息资源,即我国政府包括企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行业支持和帮助体育事业中出现的人力问题和财力问题等,进而构成在体育的生态体系中所需要的软性以及硬性的资源信息,这些都是体育体系想要生存以及发展所要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当体育生态体系内部存在的信息以及资源的沟通交流出现中断时,我们便要创建一个崭新的平衡体系。首先,要不断的补充所需要的新资源以及新信息进行传输;其次,要在体系的内部创建崭新的结构以便支持新型信息的传输问题,与此同时,自我调节体系在此过程之中也要发挥其核心作用,要不间断的创建和改善构成的新型平衡。它所构成的体系平衡与之前的平衡系统有所不同,不同处在于它的创建是在原始的组织体系基础之上,并且有人为因素的条件下创建的平衡系统,该平衡体系具有一定的功能模块以及合理的构成组织,可以有效的达成平衡系统所具有的真正价值。

2 在高职的教育生态系统中体育教育的地位以及作用

在高校的教育环境中,体育教育作为核心的分支体系,它具有着支撑性以及基础性两种主要作用。而高等教育同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在形式方面以及侧重点方面均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高等的职业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在培养职业能力方面,这种教育在开展过程中有两个主要部分:第一,要以高校所具有的教育基础课为核心。第二,以专业化的职业性技能为教课内容。而体育课程是高校在教课过程中的必修基础课程,它的开展和实施可以加强和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毅力及耐力,还可以改善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开展实施的大型团队体育性质的活动,能够培养个人的团结协作意识,加强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合作能力。学校举办的体育团体竞赛项目能够使参与者之间出现合作和竞争方面的问题,使他们学会掌握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可以让他们学会怎样运用合理的方式去解决处理出现的问题,从整体团队的角度出发,逐渐加强他们自身同团体的协调合作的能力。

3 目前在体育生态体系的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 . 1 目前教育信念对体育生态体系存在的影响

一直以来国内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我国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试教育所体现的缺陷而言,我国一直在针对其进行着教育上的改革,因此,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早已成为目前整体社会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而体育教育在整体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核心位置,通过体育课程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们自身具有的身体素质水平,还能在某种意义上培养他们的耐性和吃苦的精神。可是目前我国国内教育往往忽视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所在,甚至对待体育课程持有一种应付的教学状态,与体育课程相比更重视课本知识教育,使学生们埋身于题海之中。

3 . 2 教育事业具备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育方面表现出不足

普遍现象表明,在高校的教育理念中往往忽略了对体育教育的重视,高校更加重视的是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因此把教学的重点几乎都投放在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培养上,几乎所有的教学资源都运用在系统教学之中,而将体育教学忽略掉,只是应付了事而已。这造成的后果是使得体育教育的生态体系发展趋于静止。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部分高等院校中对体育教育专业所创建的研究小组不够完善,更有甚者连体育教育办公室都不予设置,这便会使校方对所有课程中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低于国家号召的关于体育教育的政策。

4 克服困难实现体育教育在高校内的生态平衡

4 . 1 生存环境同生态系统的统一

首先,校方要使自身的体育体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学校所在地具有的气候条件以及体育配套基础设施的创建水平均包括在体育生态系统范围之内。体育设备的方位以及结构都取决于院校的位置,所以,我们要综合所有因素来对其进行充分的考虑。除此以外,还要根据在校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身体素质条件来对体育设施进行合理的设置。众所周知,每个地区间所具有的风俗和文化都是不同的,所以针对各个地区所实施的硬性的体育教学方针政策也会存在不同,我们不能苛刻要求某些院校高标准的创建体育设施,要结合不同地区具有的不同特色来进行安排体育设备,这样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能够得到显示,还可以有效的对区域性的体育文化事业进行推广。其次,体育系统应该符合时代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改革。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促进了很多行业的共同进步,但是,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却显得困难重重。我们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寻求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及要点,要掌控问题所在,以便不断的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创建深化的体育教学机制。在此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及发挥学生们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及积极性来共同达成体育教育的理想目标。再次,体育教育系统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大家都知道,我国所具有的整体教育体系同社会这个大环境一直保持着网状复杂联系,双方通过信息以及资源的不断沟通与交流在教育体系中由里到外构成了较为稳定的状态。而体育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子系统理所当然也会与社会环境有着联系和影响。因此,应做到与时俱进,依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改革教学方式,以便提高教育水平,即根据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来带动促使体育教育事业得到快速的进步和发展。最后,要使体育的生态系统符合适应我国文化环境。我国文化所具有的核心构成部分就是体育事业,它承载着我国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责任。因此,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文化产业体现出的重要价值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要实际结合目前体育的发展状况,对其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以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环境。

4 . 2 在体育教育体系中实现具有统一的质和量

首先,要达成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主体的客体化。主体的客体化通俗意义上指的是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将自己也看作是学生,要同时进行教育学习。也就是说在教育的系统内部进行的再教育环节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能力以及素质水平,院校要运用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为体育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具有竞争性质的目标及任务,通过体育教育的主体本身来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其次,达成高校内部体育教师在量上的平衡。伴随着近些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学生的数量不断扩大,院校需要配备相应比例的优秀教师队伍,同时要根据和结合教师本身具有的特性对其进行合理的分工以保证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及专业化。

4 . 3 在高校内教材的实践与理论要统一

高校体育教学是一门结合了实践性及应用性的综合学科。因此,它在教材上的选择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着相对较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在校学生本身的素质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在校学生们的爱好兴趣开展体育锻炼,营造出锻炼身体同娱乐共存的成效。

5 结语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5

如果说珍惜并运用天然资然,赋予其教育功能和价值,让更多人了解人类与大

自然间的平衡和互敬观念是未来旅游休闲产业的趋势,那么位在三星乡的

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绝对堪称是最好的典范。

天然涌泉结合生态教育意义

宜兰农田水利会选择了三星乡大隐村与冬山乡柯林村交界处之柯林涌泉,利用

其丰富天然涌泉水,规划了生态化功能水路,并融入小区总体营造的`理念,建造亲子

多样化活动设施的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使农田水利灌溉排水设施与小区生活

相结合,也提供了游客来到三星的另一个休憩地点。

亲水空间 美化农村环境

宜兰农田水利会也使用了近自然工法整理河岸护坡,营造出亲水空间及水生动

、植物的栖息环境,使原生种鱼虾及野姜花等动、植物重现,

并于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圳岸植栽大量的绿色花木,不但改善了田园景观,更

是美化农村生活环境。

水源保护区 与自然相互尊重

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内也规划有水源保护区、饮水思源亭、自然涌泉区

及喷泉、生态圳路、生态岛、樱花枕木栈道、柯林涌泉圳制水门及水坝鱼道、亲子桥

、清水亭、望月亭、大波斯菊花园及荷花池等多项休憩设施,游客可以在

三星柯林涌泉生态教育园区亲近自然,当然也学习与自然互相尊重,并机会教育下一

代环境保护的重要观念。

回宜兰旅游导览页 OR 详览礁溪旅游网页 到宜兰饭店导览页

详览礁溪温泉饭店与礁溪温泉会馆网站 : 礁溪长荣凤凰 礁溪戴维之星温泉会馆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6

关键词:教育生态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137-01

教育生态,在1979年出版的《公共教育》中首次提出,所谓教育生态,大体上可以看作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1]。

“班级文化”是教育的微观现象,属于管理诸要素中的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2]。它在班级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和激励作用。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本文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工程创新学院为例,分析其“卓越计划”班级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中的教育生态,探讨“卓越计划”班级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探索。

1 “卓越计划”班级的教育生态分析

1.1 “卓越计划”班级的宏观教育生态分析

21世纪的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强国,其工程教育研究基本属于人云亦云,因此中国的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人才培养水平徘徊不前[3]。

因此,“卓越计划”班级作为教育生态主体,其宏观生态环境即以“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为特征的工业化进程与国内各大高校以“卓越计划”的实施为代表的工程教育改革。

1.2 “卓越计划”班级的中观教育生态分析

“卓越计划”班级在各个试点学校的试点专业呈现出不同的组织方式,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为例,组建“卓越班”进入工程创新学院,呈现“独立管理,共同改革”的特点:1、学生的日常管理独立于二级学院;2、在学校各部门和相关二级学院的统一协调下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所以,“卓越计划”班级的中观教育生态平衡是由独立管理组织与共同教学改革的互动构成的,促进了不同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融合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教育改革更好的实施和探索,形成管理与教学的良好平衡。

1.3 “卓越计划”班级的微观教育生态分析

“卓越计划”班级微观生态注重关注教育中人的成长和发展,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创新环境,即学校的制度和优秀的教师团体,更需要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协调统一,即“智”性和“感”性上的平衡[4]。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卓越计划”班级除了提供学生所需的课堂上的知识外,更应当为学生提供获得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的机会。“卓越计划”班级微观生态环境不仅是指与学生空间上距离最近,更与心灵、心智关系密切,而且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最核心教育生态。

2 “卓越计划”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为班级目标奋斗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班级多数成员共同遵循、接受的一种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思想行为规范和处事方式等,是一种群体文化,有着鲜明的班级特性[5]。

“卓越计划”班级由于在三个维度上的教育生态的独特性要求了它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班级文化。全面联系的看待所处的宏观和中观教育生态,平衡微观教育生态中“德育”内容与“智育”内容的对称发展。

因此,教育生态分析视野下“卓越计划”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1)微观教育生态与新媒体时代;(2)宏观教育生态与教育回报。“卓越计划”班级部分同学认为,完成工科学业所需成本极大,在学习中又没有愉悦感作为固有价值的补偿,因此对于专业课学习呈现应付的态度;(3)班级文化建设应当注重教育生态的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

3 教育生态分析视野下“卓越计划”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

“卓越计划”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有形的物质与制度以及无形的精神的建设,实现班级中的人自身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进而促进班级组织的不断发展,使之与其教育生态环境相统一。“卓越计划”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

(1)以精神的形态为引领,构建班级文化的价值内涵。将班级文化的内核调整为符合“卓越计划”班级宏观教育生态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班级共同的文化愿景和一致的价值观念,同时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以班级专业特色为方向开展活动,丰富精神的形态,扩大班级文化内涵,促使班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期望能达到微观教育生态的平衡。

(2)以物质的形态为载体,营造班级文化的温馨氛围:积极推进班级网络文化的建设,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员,依据专业特色建设专题模块,围绕宏观教育生态设计网络空间内容。以科创项目和实践项目的申报作为重要载体,化零为整,形成科技创新、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班级讨论组

(3)以制度的形态为抓手,创建班级文化的稳固结构。在“班级管理-辅导员,自主管理-班委,自我管理-学习”三个层面的日常管理工作,统一的围绕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和问题的解答展开班级管理,实施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体制,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班级管理讲效率,重视团队文化的建设。

建造什么样的班级文化,会直接影响班级的总体氛围与学生的日常活动,会影响学生个体性格的养成,进而也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而教育生态分析的长处就是发挥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在教育生态分析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实践,长期积累,长期发展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必须从一开始就要精心的规划,正确的引导,并调动全方位的力量,多角度、多层面的来营造和培养,使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凝聚功能、制约功能以及激励功能能够充分发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文斌,王敏.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及其实现路径探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29(3):61-64.

[2]肖慧.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J].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11):211.

[3]王延吉.“回归工程”还是“回归教育”——美国工程教育改革断想[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16-120.

[4]陈·巴特尔,黄芳,陈安吉尔.剑桥大学何以造就科学精英——基于教育生态平衡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2):50-56.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7

1.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比较薄弱, 地位没有得到提升。

2003年, 中国教育部将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确定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许多中小学开始重视生态环境教育, 设立独立课程以及各门相关课程, 如自然、生物、地理等课程的渗透教学, 生态伦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目前国内高校教育的体系来看, 生态伦理教育并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据统计, 目前在非生物、非生态专业在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 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学生占普通学校招生中人数的99.5%以上。在高校公共课程教学中, 很多高校还没有把生态伦理教育列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甚至有些高校把以传授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为主的教育误认为是生态伦理教育。

2.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缺乏系统性。

与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比, 目前中国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中, 无论从教材的编写、教学规划、师资的配置等方面来看, 生态伦理教育体系都未形成。生态伦理教育内容应包括生态常识、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美学、生态哲学生态文明等, 但目前在中国高校教育中, 没有适用的生态普及教育教材, 很多只是即兴的活动, 往往就是组织去生态公园看看, 缺乏系统的教育规划。在高校的“两课”教学中, 生态伦理教育更是鲜见, 相关教育内容只是零乱地散落在地理、生物、化学等其他课程中, 缺乏连贯性, 更不成体系, 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从师资看, 缺乏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才, 许多高校都没有从事生态伦理教育的专门队伍, 从事这一教育的大多数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师。

3. 大学生生态伦理素质较低。

由于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较薄弱, 教育缺乏系统性, 导致的直接结果首先是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知识较为缺乏。就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学生对“环境知识来源”的回答中, 通过报刊、电视获得环境知识的占65%, 通过讲座、课程和书籍获得环境知识所占的比例不到10%, 对“世界环境日”具体日期的答对率只有46.3%。另外, 竟然有47%的学生不知道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次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淡漠, 由于对于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 生态道德行为缺失。例如, 由于学生对一次性用品的危害还缺乏认识, 因而无法形成一种自律意识, 校园环境令人担忧, 白色垃圾随处可见;校园内“长流水”、“长明灯”等资源浪费现象十分普遍。这些都说明, 大学生的整体生态环境意识状况不容乐观, 学校本身的课程优势没有在生态教育上得到充分发挥, 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

1.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前期, 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 政府的工作重心和注意力放在了经济建设上, 如何摆脱贫困, 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了政府工作的核心。现阶段,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片面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技能以外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直到最近几十年, 当环境问题一一呈现出来的时候, 才开始重视生态教育, 由于环境问题在演变过程中具有渐进性、间接性和全局性等特点, 而生态伦理教育是一个缓慢的, 漫长的过程, 而忽视了生态伦理教育, 生态伦理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

2. 受传统教育模式与学科划分的限制。

生态环境本身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而伦理道德观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导致生态伦理教育这一个交叉学科, 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的难度和阻力较大, 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处于尴尬局面。

3. 受就业形势的影响。

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也只趋向于选择有利于自己就业方面的课程, 热衷于考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证书, 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同时由于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重视、宣传不够, 大学生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把相关的生态伦理课当成“辅课”、“可选不选的课”, 这样使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研究

1. 建立教育保障机制

生态伦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学校这样一个大环境里, 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以及单从某一方面进行都是无法完成的。生态伦理教育要落到实处, 必须建立有力教育保障机制, 应从规划、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

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刻认识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紧迫性及重要性, 加强对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课程建设的领导, 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对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投入力度。从规划上, 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强有力的措施, 指导协调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 把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学生整体素质教育和教学工作计划中, 在高校德育教学计划安排里, 要把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凸显出来, 把它作为一项必备的内容来安排, 在课时安排上给以保证, 作为重要的教学课程来设置, 把它纳入教学计划中来安排, 并且在考试中, 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从经费上, 应有课堂教学教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 做到专款专用。从师资上, 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 重视师资培养, 加强在职培训, 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 建立一支掌握生态知识和伦理知识高素质的教育队伍。这样, 最终保证生态伦理教育的落实, 提升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地位。

2. 形成系统的生态伦理教学体系

首先, 把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到高校德育中。高校应把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 生态伦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都是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公民为目标的, 因此, 生态伦理教育应是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高校德育也应该成为生态伦理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德育, 我们的德育内容已不再仅仅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而是扩展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 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 要使学生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 也要对后代、其他生命形式及至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道德观。

其次, 把生态伦理教育渗透进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里。为使生态伦理教育在学生中得到长期、有效地进行, 将生态伦理相关内容溶入各学科中, 向其他各学科的渗透。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也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态伦理教育要素, 结合中国国情, 在传授环境知识的同时, 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最终形成科学、系统的生态伦理观。

另外, 高校要加强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方面的选修课。通过增加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选修课, 不仅可以增加大学生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 还可能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进而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 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上。

总之, 在教学模式上, 采用渗透模式和单一学科模式相结合, 既将生态伦理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 同时又将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到已有的各学科教学中, 以免学生孤立地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在进行学科渗透教育时, 各学科之间应根据生态环境教育的大纲要求, 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合作, 注意学科之间生态教育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培养学生探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最终形成科学、系

3. 丰富生态伦理教学手段

由于生态伦理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 培养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态伦理道德。因此, 这就要求生态伦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灵活、高效、科学的先进手段、方法进行。首先, 课堂教学中尽量多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 使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中都有所深入和升华。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如举行普及性的环保知识竞赛、世界环境日报道、开展环境知识讲座, 引导大学生自发地组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方面的学生社团, 利用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加强生态知识和道德的宣传教育等等, 使当代大学生既成为环境保护宣传的主力军, 又使他们在社会环保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同时使他们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校内活动的影响下增强环境卫生保意识, 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再次, 开展类型多样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持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自然探秘、野外实习与见习以及保护母亲河等等灵活多样的活动, 以提高环境教育的趣味性与实践性。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专题研究等多种途径能为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现象和问题,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深化生态道德认识, 形成生态道德观念。同时在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 学校最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使每个拥有生态意识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 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以善小而不为”, 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例如, 教育学生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种活一棵树、爱护一片草做起, 不摘折花木、践踏绿地甚至虐待小动物等等。所有这些做法看似简单, 但体现了道德教育的真谛, 就是从行为养成入手, 将道德教育具体化, 通过亲身体验、反复实践,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进而达到道德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效性, 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大学生现在生态意识不强, 生态行为不容乐观的现状, 促进我们社会主义和谐

摘要: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势在必行。目前, 中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些现状, 高校必须加强对生态伦理教育的研究探讨, 发挥高校自身优势,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生态伦理教育,高校,生态伦理意识

参考文献

[1]田甜, 戴秀丽.浅谈加强生态伦理教育[J].山西大学学报, 2007, (6) .

[2]胡顺.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J].科教文汇, 2006, (2) .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8

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发展说到底就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使一个具有潜质的学科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按照生态化指标的统计达到相应的标准。因而,能够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影响因素,通过这些因素之间的结合与相互影响而使得体育教育生态化最终符合生态化识别指标所确定的识别标准的那些因素可以称之为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影响因素。同时,我们能够考虑的显然只能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主要的因素,本课题着重考查的也仍然还是特困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因素。

由此,本研究确定如下因素为初步的考查对象。在访谈的基础上,按照被调查者对于影响体育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的认可程度分别设定相应的分值,设置如下问卷(见表1)。

1.1、调查活动的实施

在本研究中主要依据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明确行政区域范围中湖南省入围的湘西8个所辖县市(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的范围,第一次抽样选取了该区域部分学校的老师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问卷300份,收回265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

1.2、调查结果

通过对于调查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计算每个影响因素的样本均值,获得如下结果(见表2)。

1.3、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的分析

首先,根据以上结果和各指标(影响因素)的平均值,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见表3)。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学校是否设立体育教育生态化专项基金、国家是否设立专门机构统一负责管理、政府设立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项目专项基金情况如何、政府以部门重大专项形式资助情况如何、校园有无体育教育生态化文化环境、对体育生态化国家形式专项资助、体育教育吸引产业界加入的情况、学校与体育相关的规章制度、政府以重大专项形式资助状况如何、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体育教育教学评价能否鼓励团队协作、学校有无聘用与培养知名体育教育学科带头人、体育教育生态化产、学、研合作情况、体育学科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与成果的认可等14个因子的平均得分是“重要”的,很明显它通常被认为对体育教育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2、湘西特困区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结合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充分的找出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博弈分析,分析了影响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的原因,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我国的政策大环境和当前体育生态化之间的竞争现状,基于体育教育的发展考虑,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会忽略体育生态化发展责任的履行。具体来说,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缺失的原因主要分析如下:

2.1、主观因素

为了充分的了解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除了政府的责任以外,湘西特困区的学校也有很大的责任,在社会责任缺失的因素中,湘西特困区的学校教育为主导因素,根据目前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的现状,结合访谈的结果,总结认为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逃避责任。

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管理者逃避责任,不关心体育生态化的问题,规避教育生态化制度。

(2)轻视教育生态化。

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将搞笑的发展建立在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很少触及体育科学的生态化。

2.2、客观因素

(1)政府因素。

政府是保障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在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目前,地方政府监管不利是政府的在推行社会责任缺失的体现。政府监管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就为体育教育生态化责任的推卸,体育教育生态化的缺失提供了可乘之机。

(2)国家法律法规因素。

国家法律法规是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的有效保障。目前,我国有关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明确。相关的法律体系尚未健全。这使湘西特困区的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得不到保障。

摘要: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发展说到底就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使一个具有潜质的学科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按照生态化指标的统计达到相应的标准。因而,能够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影响因素,通过这些因素之间的结合与相互影响而使得体育教育生态化最终符合生态化识别指标所确定的识别标准的那些因素。

关键词:体育教育,生态化发展,湘西特困区,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吴岳衡.湖南西部城镇学前体育学科教育生态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2.

[2]张高华,曹健.武陵山特困连片区中小学生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04).

[3]凌颖,沈柳红.生态学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J].高考,2013,(03).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9

一、和谐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概述

为了进一步充分解释生态价值观,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 生态价值观提倡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 应该与自然相互融合, 与其相伴发展, 两者之间应该有着共同命运以及共同利益。生态价值观倡导人类要促进生物圈繁荣, 并维持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 然后再科学改造自然以及利用自然,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尊重以及保护自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类对自己的尊重与保护。第二, 生态价值观主张人与自然平等相处, 强调生态的合理性以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等性, 人与自然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应尊重以及维护自然权利以及价值, 并担负起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树立人与自然共生观念, 保证自然生态平衡, 建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共处的生态价值观。第三, 生态价值观属于辩证自然观。生态各个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不仅存在正相互作用, 而且也存在负相互作用, 进而在对立统一中互利共生。如果人类侵犯或者是破坏了这种关系, 则整个生态系统就会丧失动态平衡。此外, 生态价值观崇尚人与自然互利互惠, 实现共生共荣以及和谐发展, 在确保人类利益的基础上保护自然生态利益, 从根本上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二、和谐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具体教育措施分析

(一) 强化大学生的生态人文教育

社会经济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将会给人类带来较大的生态灾难。所以, 在大学教育中, 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有效确立生态价值观, 然后借助课堂教学方式以及社会实践方来充分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的破坏与相关危害, 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化人文教育, 通过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树立起生态价值观, 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形成相互依赖以及协同发展局面的必要性。与此同时, 要借助生态学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较强的环境伦理素质, 掌握丰富的生态知识, 能够自觉承担起保护生态平衡重担, 达到人生新境界。

(二) 积极开展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活动

目前, 生态文化建设可以充分体现出生态价值观, 同时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对大学生实施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 应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活动。一方面要抓好学生基础性生态知识普及工作, 从而使学生在科学知识学习与人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生态系统实际发展规律, 进而使其提高对生态系统的正确认识水平。另一方面, 大学在生态价值观理论探索方面存在相对明显的优势, 需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大力开展生态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分析活动, 也可以从生态发展角度综合考虑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发展, 将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科技成果成功反馈到社会中, 进而直接或者是间接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进程。此外, 要不断丰富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 然后合理发掘第二课堂和潜性课程体系, 努力营造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和爱护生态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科学化的生态价值观。

(三) 提升大学教师的生态价值观水平

大学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生态教育意识, 然后自觉对大学生实施生态价值观教育, 从而真正发挥大学教育的作用。教师的生态理论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态价值观的教学成效, 因此要不断提升大学教师自身生态理论水平。具体来说, 第一, 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 应不断加强自身研究以及学习, 做到苦练内功, 进而提高自身生态价值观理论水平。同时, 加强生态价值观研究, 促进自身生态价值观科研水平的提升。第二, 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 应积极鼓励教师强化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 比如可以成立相关的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研究中心, 然后积极开展理论教育研究与探索, 为生态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以设立必要的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科研项目, 然后鼓励大学教师参与到相关课题研究中去。学校需为教师提供关于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学习机会以及进修机会, 借助学术研讨会、研讨班以及进修班等方式加强生态知识学习。第三, 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 应以身作则, 做到言教、身教统一。不仅可以践行生态行为, 还应塑造教师崇高人格, 使自身受到学生尊重, 有效增强感染力, 科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四) 引导大学生形成生态消费观

现阶段, 要想实现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必须不断更新财富观, 科学化的财富观不仅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还包括生态财富, 是国民财富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以及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有机整体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构成国家国民财富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的消费型物质生活方式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属于非理性的, 只会加速生物圈毁灭速度。因此, 在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期间, 要积极转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从可持续发展方向来看问题, 审视过去与现在的消费观念, 然后建立起全新消费理念, 将单纯性对大自然的夺取转化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 要强化大学生财富观教育, 要求大学生不断转变传统社会有形财富资产与无形财富资产作为主流的消极财富观, 并确立绿色财富的积极财富观。教育大学生要重视消费适度性以及环保性, 倡导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 日益改善大学生消费结构以及改变环境的其消费方式, 不断端正其消费行为, 实现物质消费以及精神消费之间的相互协调。

(五) 构建大学生态校园环境

要想加强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校园环境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应注重校园布局规划, 使其不仅与学校文化氛围相协调, 还应该使校园建筑物在地理位置方面符合视觉效果。尽量构建以绿色为主题的风景优美校园, 扩大学校的绿色植被实际覆盖率, 然后在此前提下实施校园植被的生态化设计。其次, 要做到校园设施环境的生态化, 做好环卫设施的生态化建设, 比如科学安装垃圾桶, 实现垃圾桶的生态化以及人性化设计, 有助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践行。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复杂性都相对较强的工作,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因此, 在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教育应高度重视生态价值观教育, 并通过强化生态人文教育、开展大学生态文化活动、提升大学教师生态价值观水平、形成生态消费观以及构建生态校园环境等措施, 提升大学教育质量水平,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摘要:近年来, 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 我国的文化发展速度也日益加快, 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 致力于构建和谐文化。生态价值观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可以充分反映出和谐文化基本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 不断强化大学生生态化人文教育、消费观教育等, 积极开展大量校园生态活动, 从而引导大学生科学确立起生态价值观属于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内容, 对于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文化视阈,大学生,生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艳, 钟永德.国内生态价值观研究趋势[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2]朱文武.“美丽中国”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4 (3) :68-71.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10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生态环境

为了达到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企业人才需求、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增强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的目的, 必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和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 其中, 包括借鉴世界所有国家一切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近年来,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我国受到相当的重视。德国“双元制”是一种独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模式。所谓“双元”, 其中的“一元”指的是职业学校, “另一元”指的是企业。“双元制”就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任务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的学制一般为3~4年, 校企联合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学生约三分之一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 约三分之二时间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学习期满, 通过考试、考核, 可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并成为该企业的正式员工。“双元制”模式学生在企业的培训费用基本由企业承担, 雇员不超过20人的小企业可以得到国家一定的补贴, 在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和州政府共同承担。

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 特别是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等原理, 研究各种教育现象与成因, 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生存、成长的生态环境。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这要看我国是否具备其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笔者拟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期望对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生态环境”关键因素

完善的法规和管理制度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有赖于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教育管理制度。在法律层面, 德国政府于1889年颁布《工业法典》, 规定企业学徒的培训必须与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1969年颁布《联邦职业教育法》, 正式将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确定下来, 对于培训企业和受培训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培训机构与人员资格、实施培训条例的监督和考试、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职业教育研究等内容进行了规范。1981颁布《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 (职业教育配套法) , 进一步提升了原有法规中关于职业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地位。2004年启动《联邦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 将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与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 制定出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 并于2005年正式生效, 从制度立法层面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高度重视。在具体管理制度层面, 为保证培训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和客观公正性, 颁布了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教学, 规范企业培训活动、培训规章和企业考试规程的《职业培训条例》。这一系列法律和规章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 同时也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法规环境。

良好的企业培训条件“双元制”中培训企业要承担占受培训者整个培训时间2/3的技能培训任务, 企业显然是培训学生的主体。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技能分析、教学要求、组织形式和培养方法, 到师资、经费和设备投入等, 都会影响其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良好的软、硬培训条件。《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规定培训企业应该具备的条件是:具有所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培训框架计划和培训总体计划, 总体计划应该包括培训场所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实训教师安排和受培训学生个人培训计划安排;企业的生产类型、产品和服务及生产方式必须满足培训条例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培训使用设备和装置, 包括机器、工具、仪器、实验室、培训材料、培训角、培训办公室;受培训者与培训工位数和企业专业人员数应当保持规定的比率等。参与培训的大企业一般设有专门的实训教师, 中小企业则由师傅兼职。德国对企业培训人员资格通过《联邦职业教育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做出了详细规定。作为一个老牌的制造业大国和经济大国, 德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员工培训水平在世界上均处于先进行列, 大企业具备良好的培训条件理所当然, 中小企业在政府的资助、指导和要求之下, 在企业自身对人才需求的推动之下, 培训条件也得以不断完善和提高。

积极的企业培训意愿“双元制”培训企业采取先招工、后培训的做法, 未经培训的学生需要经过3~4年的培训后才能成为能胜任岗位工作的正式员工, 培训期间还要发给“准员工”相当于正式员工工资30%~70%的培训津贴。德国的企业为何愿意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财力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 它是一个人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德国是一个经济大国, 也是制造业大国, 其经济总量与我国不相上下 (2008年) , 而人口只有我国的十几分之一, 失业率多数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 就业环境相对宽松, 企业如果不采用先招工、再培训的方法, 就难以保证人力资源的供给, 因而不得不提早进行人力资源的准备。另一个原因是来自政府的资助助长了这种意愿。德国的所有国营和私营企业, 无论是培训企业还是非培训企业, 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中央基金, 然后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该基金。中央基金规定, 只有培训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才有资格获得培训资助。一般情况下, 企业可获得占其净培训费用50%~80%的培训补助。如果所培训的职业符合发展趋势时, 企业可获得100%的培训补助。

称职的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双元制”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必须要有有力的管理机构。德国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分三级, 即联邦政府、州和地区、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属于第三级管理机构。德国的行业协会由三大类系统构成, 第一类是“德国雇主协会”;第二类是“德国工业联合会”、“手工业联合会”、“交通运输业联合会”和其他专业协会;第三大类是“工商会”。一家企业通常不仅是一个协会的成员, 也是其他几个协会的成员。德国的行业协会具有三大服务职能, 即信息、咨询和职业教育。德国政府授权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进行全过程监督。行业协会是企业职业技术培训的主管部门, 也是企业培训的具体策划和领导者。隶属于行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委员会, 其组成包括雇主联合会、工会及职业学校三方代表, 所有涉及职业教育的重要事宜, 均须报告职业教育委员会并听取其意见。可见, 行业协会在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与决策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考试由行业协会组织实施, 并按照《职业培训条例》的要求进行考试, 强调统一规范性, 同一职业或不同职业相同科目的考试在同一时间举行, 并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分, 因而有利于引导企业与职业学校安排具体教学内容, 也有利于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不仅在全德国得到承认, 而且在欧共体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得到承认。

崇尚技能的民族文化德国素有“工匠王国”之美誉。德意志民族自古就有着崇尚手工制作、注重技能的传统, 对所从事职业的技能总是倾注很大的精力。德国人也以理性、严谨著称于世, 这种文化和民族性格铸造了他们对技术和本质的追求。民族文化是衍生企业文化的土壤, 企业文化必定也就具有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 在体现企业技能文化的具体层面上, 德国企业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 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在企业中的地位都比较高, 员工均以掌握技能为荣。

工会在企业用工中的作用如果企业投入了巨大人力和财力培训出来的人才轻易离职或被其他企业挖走, 这会严重挫伤企业培训人才的积极性。在德国, 企业在录用和解雇员工时, 工会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这使得德国企业不能轻易招聘和解雇员工。此外, 如果员工在一定时间里工作表现出色, 公司很有可能与员工签订永久性合约。较低的员工离职率一定程度上使得“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获得了有利的用工环境。

几点启示

要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环境我国的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这些法律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行的法律主要是对职业学校教育行为的规范与约束, 而对学校之外的职业技能培训则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另外, 相关规章制度也不够健全, 如企业培训的资质、权利与义务, 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制度规范都还十分欠缺。因此, 必须加强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体系和管理规范制度建设, 特别是涉及对学校之外培训主体的资质、权利、义务及职业培训具体过程的内容。

要营造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向重知识、轻技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技能型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企业待遇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劳动力市场对有高度熟练技术的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为工程师设计出再巧妙的图纸, 最终仍然需要通过技术工人的工作才能将其变成真正的产品。知识和技能好比鸟儿的两只翅膀, 缺一不可, 否则, 知识经济飞不起来。所以, 我们必须营造一种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文化, 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双元制”也才会有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土壤。

要充分调动企业培训的积极性工学结合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但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国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没有理顺。企业是追求利益的, 要使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 必须保证企业从中得到应有的利益, 这是理顺校企合作培训体制机制的基本出发点。有必要指出的是, 近年来, 政府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人才培训的资助措施, 但多是一次性补助而非长久措施, 且其实施过程中还常有官商勾结、弄虚作假、虚报名额、骗取政府补助的事情发生。因此, 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体制机制建设, 采取调动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技术培训的长效措施, 同时还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要选拔、建设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我国, 大部分企业尚缺乏进行系统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 与符合“双元制”中承担主要培训任务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 首先要建立一套关于培训企业资格、条件和能力的筛选标准, 通过竞争机制, 在各行各业的企业中选择一批企业作为预备培训基地, 在管理机构的具体指导、帮助下, 经过企业自身建设, 逐步达到作为正式企业培训基地的要求。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 企业职业技术培训的标准、内容、方法等要与时俱进, 进行适时的更新和修订, 跟上生产技术的发展步伐。

要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机构德国政府授权行业协会管理具体的培训事务, 这种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方面小政府、大社会的做法, 我们是否能够模仿?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国的行业协会组织十分松散, 能力薄弱, 现时还无法承担起这一重任。当前, 我国负责管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机构众多,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其他各部委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由此造成条块分割、标准不一、政出多门、重复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跨行业、跨部门的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全国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 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陈镘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08 (46) :78-80.

[2]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3 (3) :33-36.

[3]邢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培训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

[4]詹鑫.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培训的机制[J].职教通讯, 1995 (11) :45-46.

[5]刘跃斌.德国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J].德国研究, 1998 (2) :34.

[6]邓志军, 李艳兰.论德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和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9) :61.

[7]汤宗礼.德国:职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J].教育与职业, 2010 (5) :92.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11

摘 要 现代英语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性语言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英语教育要采用新思维、新方法,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育的需求。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能够有效分析英语教学课堂的生态结构以及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从关注各个教育生态因子、促进教育生态平衡的视角,发现当下英语教育存在的不足,探寻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有效的英语教育改革路径,从而推进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英语教育 改革路径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教育改革目标

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学中渗透与应用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将教育系统内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注重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分析教育生态环境与教育活动相互作用关系的机理和规律。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关系不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学生群体的构成也是多样的,依据年龄、性别、性格、学习基础等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之间也存在各种联系。教育教学效果不仅仅受到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态度的影响,还受到学生群体结构和这些群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影响。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教育改革目标的设定要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趋势,即注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性的语言素养,而不是注重应试能力的提升。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好的语言环境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英语教育改革要从提升学习氛围、创造语言环境、提升课堂生动性着手,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英语教育发展趋势和具体的英语教育教学方法[1]。

二、英语教育改革的限制因子分析

限制因子又称非生态因子,指生态环境中的抑制性因子,由一般的生态因子转化而来。生态环境中的某一个或某一些生态因子由于数量、活性过大或过小,打破了生态平衡,阻碍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样的生态因子就成为限制因子。生态学的限制因子仅限于自然因素,而教育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则延伸到了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等方面。想要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大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效益,就应该找出导致不平衡的根源,即发现教育生态环境的限制因子,只有这样,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突破教育瓶颈,从而推进教育改革迈向成功。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可以将英语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限制因子归纳为教育条件、教育观念、管理制度、考试内容与形式、考核评价制度。

1.教育条件因子

(1)英语教师的整体水平有限

新的英语教育目标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然而,受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制约,许多英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于自身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就不具备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无法做到对英语综合知识应用与教育教学的融会贯通[2]。

(2)缺乏系统明确的在职培训平台和机制

目前,学校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会主动搭建平台,为英语教师尤其是优秀的英语教师提供培训与交流的机会。英语教师也非常注重自我提升,除了积极地报名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也会主动考一些证书,来提升自身的素质。然而,我国对于英语教师在职培训还缺乏系统性,培训目标也未明确统一,没有形成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在职培训机制。

(3)英语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我国整体英语教师数量不足,无法全面实施小班授课,且经常是一名英语教师教授多个班级,这就使得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负担较重,往往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同样的英语教育教学方式,且以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为主,无法为每个学生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英语教育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此外,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往往较多,因而课堂上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机会也比较少,不利于英语语言氛围的塑造,且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不利于学生之间互动性的发挥[3]。

2.教育观念因子

教育观念是阻碍英语教育改革的首要限制因子。只有教育观念能够跟上时代的需求,与英语教育改革目标相一致,才能够保证英语教育改革的目标转化为现实。然而,受传统英语教育思维的限制和影响,我国英语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趋势,应付考试成为了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考试,到大学阶段的英语四六级、专业八级,出国留学的托福、雅思,再到职称英语考试,教师教英语、学生学英语,主要就是为了一个好的分数,达到升学或求职的目的,而不是真正以提升英语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的。长期存在的英语应试大环境使英语教育观念发生了扭曲,出现了严重的本末倒置。而应试教育的思维也使得现代英语教育延续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及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英语综合素质,还可能起到反作用。

3.管理制度因子

管理制度因子对于英语教育改革的阻碍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学校属于国家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采取等级化管理制度,领导、教职工、学生之间存在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这就大大阻碍了英语教育改革的贯彻落实。一方面,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相割裂,使得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学校英语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者由于难以了解英语教职工的真实意见和想法,因此在制定学校英语教育改革方案时,难免与现实状况相偏离。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则会从某种程度上阻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往往怯于主动表达,这就阻碍了学生英语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此外,等级化管理制度也阻碍了英语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教师的差距往往通过职称的高低体现出来,在这种竞争机制下,英语教师之间往往宁愿闭门造车,也不愿意分享交流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4]。

4.评价制度和考试内容方式因子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围绕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职工往往采取量化考评的评价机制,而量化的标准也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虽然国家不断对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加大了听力的比例和难度,有些考试也加入了口语考试内容,然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难以用量化标准进行准确的比较衡量,以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优劣,是极其缺乏合理性、人性化的,这不仅抑制了英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使得英语教育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相符,导致所谓的“花盆效应”,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英语教育改革路径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要充分协调好物质与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各自能够处于最合适的生态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对于物质形态的教育资源,要努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对于英语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此外,在精神层面上,英语教育改革要有统一的目标、具体的规划,使目标和规划与实际需求相符合,与现实条件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引领英语教育资源,共同朝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而努力[5]。

1.相关部门应积极提升教学条件

(1)构建系统的英语教师在职培训平台

国家教育部门在进行英语教育改革规划的设置时,除了要提升英语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更要围绕英语教育改革目标,将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系统平台的构建纳入规划中,而英语教师在职培训规划系统平台的构建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规划设置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结合现实条件,体现出阶段性特征,保证规划的可行性。教育相关部门要整合英语教育资源,组织英语教育教学精英团队,结合时代需求,制定出系统的在职培训方案方法以及符合现实条件的培训实施路径,帮助我国英语教师队伍加深对于英语语言和英语教育的理解,提升我国英语教师队伍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的能力。

(2)扩充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规模

在提升英语教师质量、保证英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的同时,还要扩充英语教师数量。我国整体上呈现出英语教师队伍不足的问题,而目前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我国缺乏英语专业人才,而在于英语教育条件艰苦,如存在英语教育投入不足、英语教师待遇低下等问题,许多英语专业人才不愿意投身于英语教育事业,而选择了其他工作条件相对好、待遇相对高的职业。这种问题也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越贫困、越偏远的地区英语教师的数量越不足。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升英语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英语专业人士投入到英语教育的工作中。

(3)遵循耐度定律,坚持适度原则,注重全面提升

无论是英语教师在职培训平台的构建,还是教育经费投入的加大,都要坚持耐度定律,即保持适度性,与其他因素相协调,而不能过分追求快或多。这种协调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协调,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英语教育水平、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与其他教育水平高的国家相比,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和照搬,因为不同的国家社会环境、区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各不相同。我国在完善英语教师在职培训平台、促进英语教育改革方面,都要注重与自身国情相结合,与其他英语教育条件相配合。同样,在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的学校,都要注重内部的协调,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寻求渐进的、全面的提升,逐步推进英语教育改革。

2.英语教师应转变英语教育观念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想要使自身的英语综合应用素质提升到一个高度,需要在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前提下,极大地发挥英语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更加深层的视角去挖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注重传授方法和技巧,激发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和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归纳考试重点,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放眼长远,坚持英语教育与实际需求相融合,将英语教育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上,是突破“花盆效应”的基础前提。

3.学校应构建人性化管理模式

学校理应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地方,然而,传统等级观念阻碍了和谐的人文氛围的形成,人性化管理的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转化集权化、等级化管理模式下形成的领导、英语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使英语教育教学的参与者们能够保持一个平等、和谐的关系,使这些参与者各自站在一个相对于自身来说的最佳生态位上。在最佳的生态位的组合下,领导、英语教师、学生之间实现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够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其相互作用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形成一个最大化的合力,共同作用于一定范围内英语教育水平的提升。

4.采用富有弹性的考评制度

对于量化的考评标准指标进行调整,增加其弹性,使考评制度能够真正起到鼓励监督的作用,而不要打击英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依据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进行划分分组,实行分级教学,对学生的考评评价可以在同一级别的学生之间进行,使学生能够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不会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要综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努力程度。此外,学校也要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努力实现个性化的英语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营造和谐互动的生态化教学氛围。

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教育改革要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趋势,实现物质与精神、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各种因子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使其各自能够处于最合适的生态位,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本文分析得出我国英语教育存在教育条件因子、教育观念因子等限制因子,这些限制因子阻碍了英语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升教学条件、转变英语教育观念等英语教育改革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 高彤彤.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知识经济,2014(22).

[2] 付艳丽.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分析[J].校园英语,2015(24).

[3] 朱莎.从教育生态学看英语专业课堂教学[J].校园英语,2014(33).

[4] 孙丹,殷际文,李舰君.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5] 刘向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3(12).

[作者:王丽霞(1984-),女,山西太原人,天津天狮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刘娜(1977-),女,天津人,天津天狮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教育生态学分析 篇12

一、高等音乐教育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从当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规模来看,截止到2015年,开设音乐类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已经超过500所,由此表面,高等音乐教育正处于稳定发展过程中。

但是,不同省份在院校设置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异性的,山东的高等音乐院校就达到31所,可是西藏则是1所,在院校分布上还有很大的差距[1]。同时,由于受到区域性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分配也不是十分均衡,导致部分地区的高等音乐教育发展受到了限制,对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促进高等音乐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优化教育资源

当前,在高等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因而限制了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对高等音乐教育生态区域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时,由于中南以及华南区的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对音乐教育院校和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证。然而,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为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对高等音乐教育起到了限制作用。因此,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为了最大程度的促进高等音乐教育实施取得限制的效果,需要以区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出发点,通过合理优化教育资源,确保均衡发展,从而为高等音乐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利依据。

因为区域高等音乐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依赖于生态区域资源,所以必须对生态区域资源加以优化,在教育生态视野下,促进高等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优化期间,需要从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及国情出发,通常情况下,教育的资源更多的来源于国家与政府,有效解决当前有限资源的科学分配是尤为重要的,也是促进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家相关部门需要以宏观角度为出发点,加大统筹规划力度,进而实现对教育资源的统筹分配、整合与规划,大力扶持东北和西北等地区。支持东北以及西北地区的高等院校开设音乐类专业,可以通过增设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进而为教育生态视野下完善高等音乐教育提供有利保障。同时,政府也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因而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音乐识师资力量,也将社会资本渗透在高等音乐教育中。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音乐教育的高效发展,必须合理优化教育资源,使得区域生态资源更加均衡,为高等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有效挖掘地方文化优势

当前,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为了提高高等音乐教育质量,一定要有效挖掘地方文化优势,进而为高等音乐教育的实施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2]。以国家层面为出发点,政府需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最大程度的挖掘与发挥生态区域文化优势,并合理的运用生态区域环境以及人力资源,根据区域民族院校进而科学的开设音乐类专业,使得优异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得到有效弘扬和传播,所以政府也要给予扶持。

地方政府在挖掘地方文化优势过程中,大力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民族院校能够增设音乐专业。针对专业水平比较高的音乐院校,需要以当地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生态学为依据,通过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文化,如将地方戏曲剧种与其他形式的音乐教育相互融合,进而将其与高等音乐教育整合在一起,使得具有特色的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呈现,也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等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保障[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音乐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导致音乐教育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采取合理的措施为高等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依据。

摘要:在高等音乐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的分布状况、结构、规模等有差异性,导致高等音乐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为了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进行分析,通过对音乐教育实施调整和扶持,继而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供有利保障。因此,本文针对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等音乐教育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为高等音乐教育的生态区域均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视角,高等,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彪,赵塔里木,魏兵兵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等音乐教育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29-35.

[2]陈业秀.中国民族音乐及其教育困境的生态学分析[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08(3):95-100.

上一篇:地形更新下一篇:桥本氏甲状腺炎